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汇总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汇总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汇总

1、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蒙乃始就学(接近,靠近)

还来就菊花(接近,靠近)2、当但当涉猎(应当)

当求之于上流(应当)

木兰当户织(对,对着)

当窗理云鬓(对,对着)

卿今当涂掌事(担当,承当)3、可可以调素琴(可以)

可爱者甚蕃(值得)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

可据理臆断欤(可以)

不可不学(可以)

三军可夺帅也(可以)

4、以以观沧海(来)

以为顺流下矣(认为)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以刀劈狼首(用)

盖以诱敌(用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来)

非学无以广才(用来)

以我酌油知之(凭)

以钱覆其口(用)

5、见昨夜见军帖(看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了解)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看见)

6、大公大笑乐(大声)

可汗大点兵(大规模)

自以为大有所益(非常,十分)

大惊曰(非常,十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年长)

屠大窘(非常,十分)7、市愿为市鞍马(购买)

东市买骏马(市场)

8、尔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

但手熟尔(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你)

9、射尝射于家圃(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射技)

尔安敢轻吾射(射技)

10、而出淤泥而不染(表转折,却)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转折,却)

相委而去(表顺承,而后)

学而时习之(表顺承,而后)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顺承,而后)

五十而知天命(表顺承,而后)

温故而知新(表顺承,而后)

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却)

择其善者而从之(表顺承,而后)

结友而别(表顺承,而后)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表转折但是)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表转折但是)

久而不去(表修饰,不译)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表修饰,不译)

康肃笑而遣之(表修饰,不译)11、远香远益清(远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远处)

缀行甚远(距离远)

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大目标)

12、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

众服为确论(认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成为)

愿为市鞍马(为此)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成为)13、清濯清涟而不妖(清澈)

香远益清(清香)

第1 页共1 页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考点讲解】 一、考查形式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二、知识讲解 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 例如“发”字: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发:发射 (2)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发:出发 (3)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发:点燃 (4)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发:打开 (5)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发动 (6)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抒发 (7)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发:派遣 (8)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发:征发,征调 (9)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发: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 (10)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发:开放 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下面总结了课内外一些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 拂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辅佐)《<孟子>二章》 ②行拂乱其所为(违背,不顺)《<孟子>二章》 故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孟子>二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旧的知识)《<论语>十则》 ③广故数言欲亡(故意)《陈涉世家》 ④公问其故(原因,缘故)《曹刿论战》 ⑤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样)《狼》 ⑥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扁鹊见蔡桓公》

若 ①若为佣耕(你)《陈涉世家》 ②若夫霪雨霏霏《跟“夫”连用,用在一段话开关用以引起下文》《岳阳楼记》 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像,如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愚公移山》 ⑤若听茶声然《好像,似乎》《核舟记》 得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感激,感恩)《鱼我所欲也》 ②一狼得骨止(得到,获得)《狼》 入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进入)《狼》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国内)《<孟子>二章》 夫 ①其夫呓语(丈夫)《口技》 ②夫环而攻之《发语词》《<孟子>二章》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的通称)《愚公移山》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叹词,啊)《岳阳楼记》 观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看,观看)《岳阳楼记》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岳阳楼记》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看,细看)《岳阳楼记》 开 ①开我东阁门(打开)《木兰诗》 ②旁开小窗(设置)《核舟记》 ③连月不开(放晴)《岳阳楼记》 一 ①一碧万顷(都,一概)《岳阳楼记》 ②长烟一空(全部)《岳阳楼记》 ③孤帆一片日边来(数词)《望天门山》 ④传一乡秀才观之(全,满)《伤仲永》 ⑤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曹刿论战》 芳 ①野芳发而幽香(花草)《醉翁亭记》

最新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1. 安: ★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养(衣食所安) 2. 卑: ★低下(非天质之卑) ★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 ★影响(被于来世) ★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 ★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 ★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 ★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 ★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 ★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 ★诚心(帝感其诚) ★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 ★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惩罚 13. 驰: ★骑(愿驰千里足) ★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 ★发、起(方其出海门)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产生(计将安出)

七年级下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

七年级下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1、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蒙乃始就学(接近,靠近) 还来就菊花(接近,靠近) 2、当但当涉猎(应当) 当求之于上流(应当) 木兰当户织(对,对着) 当窗理云鬓(对,对着) 卿今当涂掌事(担当,承当) 3、可可以调素琴(可以) 可爱者甚蕃(值得)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 可据理臆断欤(可以) 不可不学(可以) 三军可夺帅也(可以) 4、以以观沧海(来) 以为顺流下矣(认为)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以刀劈狼首(用) 盖以诱敌(用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来) 非学无以广才(用来) 以我酌油知之(凭) 以钱覆其口(用) 5、见昨夜见军帖(看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了解)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看见) 6、大公大笑乐(大声) 可汗大点兵(大规模) 自以为大有所益(非常,十分) 大惊曰(非常,十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年长) 屠大窘(非常,十分) 7、市愿为市鞍马(购买) 东市买骏马(市场) 8、尔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 但手熟尔(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你) 9、射尝射于家圃(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射技) 尔安敢轻吾射(射技) 10、而出淤泥而不染(表转折,却)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转折,却) 相委而去(表顺承,而后) 学而时习之(表顺承,而后)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顺承,而后) 五十而知天命(表顺承,而后) 温故而知新(表顺承,而后) 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却) 择其善者而从之(表顺承,而后) 结友而别(表顺承,而后)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表转折但是)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表转折但是)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

七年级下文言文一词多 义练习 1、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蒙乃始就学(接近,靠近) 还来就菊花(接近,靠近)2、当但当涉猎(应当) 当求之于上流(应当) 木兰当户织(对,对着) 当窗理云鬓(对,对着) 卿今当涂掌事(担当,承当)3、可可以调素琴(可以) 可爱者甚蕃(值得)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 可据理臆断欤(可以) 不可不学(可以) 三军可夺帅也(可以) 4、以以观沧海(来) 以为顺流下矣(认为)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以刀劈狼首(用) 盖以诱敌(用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来) 非学无以广才(用来) 以我酌油知之(凭) 以钱覆其口(用) 5、见昨夜见军帖(看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了解)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看见) 6、大公大笑乐(大声) 可汗大点兵(大规模) 自以为大有所益(非常,十分) 大惊曰(非常,十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年长) 屠大窘(非常,十分)7、市愿为市鞍马(购买) 东市买骏马(市场) 8、尔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 但手熟尔(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你) 9、射尝射于家圃(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射技) 尔安敢轻吾射(射技) 10、而出淤泥而不染(表转折,却)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转折,却) 相委而去(表顺承,而后) 学而时习之(表顺承,而后)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顺承,而后) 五十而知天命(表顺承,而后) 温故而知新(表顺承,而后) 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却) 择其善者而从之(表顺承,而后) 结友而别(表顺承,而后)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表转折但是)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表转折但是) 久而不去(表修饰,不译)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表修饰,不译) 康肃笑而遣之(表修饰,不译)11、远香远益清(远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远处) 缀行甚远(距离远) 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大目标) 12、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 众服为确论(认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成为) 愿为市鞍马(为此)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成为) 13、清濯清涟而不妖(清澈) 香远益清(清香)

初中语文一词多义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集录 1.安:①怎么—— (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养—— (衣食所安) 2.卑:(①低下—— (非天质之卑) ②身份低微—— (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①影响—— (被于来世) ②同“披”,穿—— (皆被绮绣) ③被子——(唯见布被覆尸) ④盖,覆盖——(流血被面) 5.鄙:①边境——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②鄙陋,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③出身鄙野——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①尽—— (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②全部—— (群响毕绝《口技》) 7.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 8.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④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④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⑥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②称赞——(先帝称之日能) 11.诚:①诚心——(帝感其诚) 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②惩罚 13.驰:①骑——(愿驰千里足) 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 ②拿出——(皆出酒食) 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④产生——(计将安出) 15.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昊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具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具答之 3.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a动词:齐备、准备好b副词:通“俱”,全、都) 绝 1.以为妙 ②群响毕绝 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a动词:完全没有b动词:断绝c形容词:陡峭的、无路走的d形容词:独特、独一无二) 君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死后名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a代词:妻子对丈夫的尊称b代词:古代对主人、对上司的尊称c代词:彼此相称,或自指d代词:古代各级据有土地的统治者的通称,后指君主制国家元首) 空 1.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②莫等闲,白了少年头(a副词:白白地b动词:消失,消散,没有了) 乐

此乐何极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a形容词:快乐b作动词用c使用用法,“感到……快乐”、“以……为快乐”) 疠 呼嘘毒疠 ②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a名词:瘟疫、疫气b名词:恶疮) 临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渐近临之 ③把酒临风(a动词:面对、面临b介词:靠近、从高处往下看) 虏 ①壮志饥餐胡虏肉 ②虏太子申以归(a动词:俘获b名词:俘虏) 旅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a动词:外出(的)、在外作客(的)b作名词用:指外出旅行的人) 履 ①直堕其履圯下

②父曰:“履我!” 因长跪履之 良业为取履 下取履(a名词:鞋子b动词:替……穿鞋) 妙 ①众妙毕绝 ②以为妙绝(a形容词:奇妙b名词:妙处) 名 ①不能名其一处也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③命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④此“双龙”之名所由起(a名词:名字、名称b动词:说出c动词:命名d名词:名声) 命 ①其命使各有所主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a名词:命令、指示b名词:命运c动词:派遣) 能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归纳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归 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文言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陈太丘与友期行》 (1)尊君在不(“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4)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止”通“只”,只、仅)二、古今异义 三、一词多义 顾: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看到) 知: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温故而知新(动词,得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动词,知道) 其: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指他);仁在其中矣(这、那;指的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这里指狼); 止:一狼得骨止(停止);止增笑耳(同“只”,只、仅) 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 意:意暇甚(神情、态度);意将隧入以攻以后也(打算) 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狼不敢前(上前) 之:学而时习之.(代词,学到的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又数刀

毙之(代词,它,指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复投之(代词,它,指狼) 以:投以骨(“以骨投之”,把);以刀劈狼首(用) 四、词类活用 (1)友人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惭愧) (2)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3)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4)传不习乎(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5)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感悟),(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爱好)(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趣)(7)饭疏食饮水(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8)恐前后受其敌(名词用为动词,攻击,胁迫) (9)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犬一样) (10)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1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从柴草堆中打洞) (12)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五、文言句式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省略句、判断句)(2)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所似何”)(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省略句,省略主语)(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其不善者而改之”前省略了“择”) (5)投以骨(倒装句兼省略句,应为“以骨投之”)

初中语文教材常见一词多义归纳

初中语文教材常见一词多义归纳

初中语文教材常见一词多义归纳 词 语 义项例句出处 1.如像如是再啮《河中石兽》(七 上) 依照如其言 2.故旧的 知识 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 章》(七上) 原来而两狼之并驱如 故 《狼》(七下) 所以故逐之《曹刿论战》(九 下) 故君子有不战,战 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 道寡助》(九下)故余虽愚,卒获有 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八 下) 故意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九 上) 原因公问其故《曹刿论战》(九 下) 此独以跛之故《塞翁失马》(七 上)

3.学学习学然后知不足《虽有嘉肴》(七 上) 教学学半(第一个 “学”) 4.罔迷惑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 章》(七上)无,没 有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八 上) 5.知了解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 章》(七上) 懂得温故而知新 6.善好、好 的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擅长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七下) 7.观景观 (景 象) 浙江之潮,天下之 伟观也 《观潮》(八上) 此则岳阳楼之大 观也 《岳阳楼记》(八 下) 观赏 (看) 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予观夫巴陵胜状 爱莲说》(八上) 《《岳阳楼记》 (八下) 8.期约定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 期》(七上)

希望造饮辄尽,期在必 醉《五柳先生传》(八下) 期限会天大雨,道不 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九上) 9.亡丢失暮而果大亡其财《智子疑邻》(七 上) 逃跑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七 上) 今亡亦死,举大计 亦死 《陈涉世家》(九 上) 通 “无 ”,没 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九 下) 灭亡, 使… …灭 亡 此诚危急存亡之 秋也 《出师表》(九 上) 且秦灭韩亡魏《唐雎不辱使 命》(九上) 10.殆有害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 章》(七上) 大概此殆天所以资军《隆中对》(九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现将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多义词整理如下。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度:1、duó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初中七年级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

初中,七年级,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初中七年级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实词 义项 例句(标明出处) 实词 义项 例句(标明出处) 市 1、集市 东市买鞍马《木兰诗》 2、买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故 旧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论语》) 自 1、自己 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旧(原来)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2、从 3、如果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自非亭午夜分 所以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闻 听说 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故逐之《曹刿论战》 名声 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故君子有不战《生于忧患》名 名字 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故余虽愚《送东阳马生序》命名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故意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也《伤仲永》 原因 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就 完成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此独以跛之故(塞翁失马》) 靠近 此人可就见《隆中对》 行 奉行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从事 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行走 三人行(《论语》) 意 想(意图)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狼》 罔 迷惑而无所得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神情 意暇甚《狼》 无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见 了解 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知 了解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看见 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知道 温故而知新(《论语》) 认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明白 知之为知之(《论语》) 夫 那些 今夫不受之天《伤仲永》 通“智”,聪明

是知也(《论语》) 语气词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善 好、好的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擅长 京中有善口技(《口技》) 成年男子 此庸夫之怒《唐雎不辱使命》危 高 惟有危楼一座(《山市》) 丈夫 夫起大呼《口技》 危急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妙 妙处 众妙毕备《口技》 洞

(完整word)二年级语文一词多义词

细读理解,巧用方法 —低年级一词多义题 东坡底学校马丽娟典型题 读句子,选择带点词语的意思。(填序号) 白:①没有效果 ②无代价 ③清楚 1.这个问题我听明白.了。() 2.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 一大截。() 3.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 易错答案及原因分析 易错答案:第二小题选②,第三小题选①。 原因分析:这是一道二年语文的练习题,考察的是“白”这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意思,也就是一词多义。第一小题“明白”的白的意思是“清楚”,学生作答正确率高,第二小题和第三小题学生作答错误率高。“力气白费”指的是花了力气没有得到任何的成果,没有任何的效果,所以选“没有效果”这一意思,而

“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指的是没有付出任何劳动、任何代价就得到了回报,所以选“无代价”这一意思。细想平时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频频出错,结合学情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不能充分理解每个义项的意思。山区学校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资料少,课外阅读量小,积累的词汇极度匮乏,对于新词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每个义项的意思。例如“没有效果”这一义项,大部分学生不明白“效果”是什么意思。另外,每个词语的义项专业术语强,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更是难上加难。如“无代价”这一义项,出现“无”,专业术语强,如若换成“没有”,学生更容易理解。 2.不能灵活运用答题技巧。这种类型的题目初次出现在二年级下册中,学生初次接触,不懂做题的方法。有的学生甚至都不清楚一个词有几个义项。有的学生不同的语境会选同一个义项。如“特别”有三个义项:①十分,非常;②与众不同,不普通; ③特地。语境如下: ,市场上没见过。 (1)这件工艺品构思很特别 .. 显眼,我一眼就发现她了。 (2)妹妹的装扮特别 .. (3)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特别 请来了歌舞团的叔叔阿姨 .. 为我们表演。 有的学生前两道小题都是选择第二个义项:与众不同,不普通。第二道小题学生认为“装扮与众不同显眼”也是可以的,存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与巩固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与巩固 整理人:向宏连 一、分课掌握 (一)伤仲永 自(1)并自为其名(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闻(1)余闻之也久(2)不能称前时之闻 于(1)贤于材人远矣(2)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于舅家见之(4)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 其(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2)稍稍宾客其父 然(1)父利其然也(2)泯然众人矣 之(1)忽啼求之(2)借旁近与之 (3)传一乡秀才观之(4)余闻之也久 (5)不能称前时之闻 固(1)固众人(2)固执己见(3)固若金汤 (二)孙权劝学 当(1)卿今当涂掌事(2)但当涉猎 以(1)蒙辞以军中多务(2)自以为大有所益 见(1)见往事耳(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口技 绝(1)以为妙绝(2)群响毕绝(3)络绎不绝 (4)绝非偶然(5)弹尽粮绝(6)绝处逢生 妙(1)众妙毕备(2)以为妙绝 指(1)手有百指(2)不能指其一端 少(1)宾客意少舒(2)少壮不努力 坐(1)满坐寂然(2)坐屏障中 乳(1)妇抚儿乳(2)儿含乳啼 发(1)一时齐发(2)怒发冲冠 齐(1)一时齐发(2)参差不齐 闻(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2)闻名遐迩

走(1)几欲先走(2)走亲访友 (四)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为(1)化为邓林(2)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焉(1)故日月星辰移焉(2)父异焉 绝(1)地维绝(2)绝色佳人 故(1)故日月星辰移焉(2)温故知新 北(1)北饮大泽(2)南辕北辙(3)三战三北 (五)狼 止(1)止有剩骨(2)一狼得骨止 缀(1)缀行甚远(2)缀玉连珠 驱(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扬鞭驱马 故(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一见如故 敌(1)恐前后受其敌(2)盖以诱敌 顾(1)顾野有麦场(2)奋不顾身 (3)顾名思义(4)三顾茅庐 前(1)狼不敢前(2)其一犬坐于前 犬(1)其一犬坐于前 (2)犬牙交错 意(1)意暇甚(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称心如意 方(1)方欲行(2)千方百计 (3)如梦方醒(4)四面八方 洞(1)一狼洞其中(2)洞若观火 (附:木兰诗) 市(1)愿为市鞍马(2)东市买骏马 强(1)赏赐百千强(2)身强力壮 (3)强词夺理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表38259

初中文言文专题知识大全 第一节一词多义归纳 初中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七年级上册) 词义项例句(标明出处) 期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 丘与有期》) 时时常 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期限 度已失期(《陈涉世 家》) 时候 余忆童稚时(《童 趣》) 希望 期在必醉(《五柳先生 传》) 故旧的 知识 温故而知新(《论 语》) 富 富裕 宋有富人(《智子疑 邻》) 旧(原 来)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多 家富良马(《塞翁失 马》) 所以 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亡 丢失 暮而果大亡其财(《智 子疑邻》) 故逐之《曹刿论战》 逃跑 马无故亡而入胡(《塞 翁失马》) 故君子有不战《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 故余虽愚《送东阳马 生序》 通 “无 ”, 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 公移山》) 故意广故数言欲亡《陈涉灭亡秦灭韩亡魏(《唐雎不

世家》辱使命》) 原因公问其故《曹刿论 战》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此独以跛之故(塞翁 失马》) 殆 有害 思而不学则殆(《论 语》) 行奉行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 行之者乎《论语》 大概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隆中对》) 行走三人行(《论语》) 即 就是 即公大兄无奕女(《咏 雪》) 罔迷惑 而无 所得 学而不思则罔(《论 语》) 立刻 即书诗四句(《伤仲 永》) 无 罔不因势象形(《核 舟记》) 去 离开 “太丘舍去”“委而 去之”《陈太丘与有期》 知 了解 人不知而不愠(《论 语》)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知道 温故而知新(《论 语》) 距离 日中去人近《两小儿辩 日》 明白 知之为知之(《论 语》)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 通 “智 ”,聪 是知也(《论语》)若像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 雪》)

(完整)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归纳,推荐文档

文言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陈太丘与友期行》 (1)尊君在不(“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4)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止”通“只”,只、仅)二、古今异义 三、一词多义 顾: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看到) 知: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温故而知新(动词,得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动词,知道) 其: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指他);仁在其中矣(这、那;指的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这里指狼);止:一狼得骨止(停止);止增笑耳(同“只”,只、仅) 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 意:意暇甚(神情、态度);意将隧入以攻以后也(打算) 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狼不敢前(上前) 之:学而时习之.(代词,学到的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又数刀毙之(代词,它,指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复投之(代词,它,指狼) 以:投以骨(“以骨投之”,把);以刀劈狼首(用) 四、词类活用 (1)友人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惭愧) (2)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3)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4)传不习乎(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5)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感悟),(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爱好)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趣)(7)饭疏食饮水(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8)恐前后受其敌(名词用为动词,攻击,胁迫) (9)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犬一样) (10)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1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从柴草堆中打洞) (12)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五、文言句式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省略句、判断句)(2)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所似何”)(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省略句,省略主语)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其不善者而改之”前省略了“择”) (5)投以骨(倒装句兼省略句,应为“以骨投之”)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共六套)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共六套)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共六套)晓泓婕伊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编一 (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初中文言虚实词解释一词多义 文档

初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 --180个词及意思汇编(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

小学语文常用一词多义

常用多义词 新鲜 ①食物没有变质; 1.小明今天买的水果比昨天买的新鲜! ②(花朵)没有枯萎; 2.都一周了,玫瑰花还这么新鲜。 ③(空气)经常流通; 3.我不一定要出去,只想呼吸些新鲜空气。 ④(事物)出现不久,稀罕。 4.她拿出的工艺品大家都还没见过,都感觉挺新鲜的。 生气 ①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1.她的嘴巴老是嘟着,一生气可以挂个油瓶儿。 ②生命力,活力。 2.孩子们像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苗充满生气。 理会 ①懂得,领会; 1.学习不能长进的原因在于,自己不肯动脑筋理会书中要旨,只是人云亦云。 ②注意;③理睬; .解放军战士毫不理会敌人的枪炮,勇敢的向山顶冲锋 ④理论;⑤照料,处理 比较 ①根据一定标准,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某种联系的事物间辨别高下、异同 ②副词,表示具有一定程度。 1.不幸往往来自比较,而幸福也是来自比较。 2.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编造 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 1.老师请我按姓氏笔画编造班级名册。 ②凭想象创造; ③捏造;④虚构 2.这篇作文漏洞百出,显然是编造出来的。 不堪 ①承受不了;1.悲伤使他痛苦不堪。 ②不可,不能; ③坏到极深的程度。 ④用在消极的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2.如果我们现在停下来,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不胜 ①承担不了,不能承受 1.这种封建的旧习俗,真是让人不胜其烦。 ②表示不能或做不完; 例句③非常,十分; 2.这次考试考了全班第一让我不胜欢喜。 ④不如。

出手 ①卖出货物,脱手;②拿出来 ;1.别看有些人出手阔绰、住华厦、穿名牌,其实是外强中干,一身的债务。 ③动手,开始行动 ;2.他没啥本事,等他黔驴技穷时,我再出手将他降服 ④指神子的长短; ⑤开始做某事情时表现出来的本领。 出台 ①(政策、措施等)公布或予以实施; 1.政府改弦更张出台了一套新政策。 ②比喻公开出面活动; ③演员上场。 ①从困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 2.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如今他总算熬出头了。 ②(物体)露出顶端;③出面,带头; ④在整数后表示有零数;1.老余虽已六十出头,却是发短心长,请他当参谋决不会错。 ⑤出人头地。 出息 ①指发展前途或志气; ②长进,出落;③培养使有出息; 1.人不劳动没出息,人不学习没长进。 4收益。 2.利用空地种些蔬菜也能有点出息。 大方 ①指专家学者,内行人; ②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 ③(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 2.此人仪表不俗,行为举止也落落大方。 ④(样式、颜色等)不俗气。 1.从款式和花饰上看,张倩这身衣服很大方。 大气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 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人教版文言文一词多义

人教版文言文一词多义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 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 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 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 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 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 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 度若飞) 25.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