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历史和简介

承德历史和简介

承德历史和简介

一、概述

承德,位于中国河北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承德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而闻名于世。

二、历史沿革

⒈原始时期:承德地区有着悠久的人类历史,在这里发现了许多史前人类的遗址和工具。

⒉秦、汉时期:承德成为了北方与中原交流的重要节点,逐渐形成了一个繁荣的贸易中心。

⒊辽、金、元时期:承德逐渐成为了辽、金、元时期的都城,建有许多古迹和宫殿。

⒋明、清时期:在明、清时期,承德成为了皇家避暑胜地,许多皇帝在这里兴建了许多府邸和园林,如避暑山庄等。

三、自然景观

⒈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性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⒉北戴河:北戴河是承德市的一个海滨旅游区,以其优美的海

滨风光和丰富的海产品而闻名。

⒊承德遗址:承德地区还有许多古代遗址,如龙门石窟、古长

城等,是历史爱好者的朝圣地。

四、文化遗产

⒈避暑山庄和遗址群:包括避暑山庄、智化寺、正白旗城、八

旗遗址、承德县文庙等,是承德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

⒉承德皇家陵园:承德地区有许多明、清皇帝的陵墓,如昭陵、定陵等,展示了这一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⒊承德艺术:承德地区还有独特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如承

德民间歌舞、民间工艺品等,吸引了许多游客。

五、承德的未来发展

⒈旅游业:承德正致力于发展旅游业,提升承德作为旅游目的

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⒉经济发展:承德正努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促

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⒊城市建设:承德将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

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本文档涉及附件:

⒈图片附件:包括避暑山庄、北戴河等景点的照片。

⒉地图附件:包括承德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景点分布等。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世界文化遗产:指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并保护。

⒉遗址:指古代人类遗迹的地点或遗址。

⒊陵园:指皇帝或贵族安葬的地方,一般包括陵墓和园林。

承德市基础资料的搜集

承德市基础资料的调查 1.城市勘察资料 承德市位于东经115°54′~119°15′,北纬40°11′~42°40′,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地近京津,背靠蒙辽,省内与秦皇岛、唐山两个沿海城市以及张家口市相邻。承德北部是七老图山脉,有茫茫林海,广袤草原;中部属燕山山脉,为低山丘陵区;南部则属燕山山脉东段之延续,峰峦重迭,峡谷幽深。丹霞地貌:在市区周围,分布着多处千奇百怪的红色岩石(岩层)景观,地质学称之为“丹霞地貌”,在我国北方实属罕见。这些地貌景观比之江南的丹霞山,不仅造型奇特,还增添了几分雄浑奇伟。河北承德红石砬—大庙断裂带由数十米至数百米宽的韧性剪切带和脆性碎裂岩带组成,多期多次活动,早期为韧性变形,中期为脆—韧性变形,晚期为脆性变形。包体测温获得早期糜棱岩的形成温度为260℃。根据宏观地质观察和微观研究,该断裂带从元古代至新生代的活动和演化特点为从深层次向浅层次演化;断裂变形则从强韧性变形、脆—韧性变形向脆性变形的方向演化;断裂的活动带也由南向北依次迁移。 2.气象资料 气候资源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阶梯下降,因此气候南北差异明显,气象要素呈立体分布,使气候具有多样性。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和多雷阵雨;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霜害较重。 气温 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是由北向南增高。平均气温年变化特征是:从二月份起温度逐月增高,七月为最热月,八月份温度开始下降,一月份为最冷月。 降水 年雨量402.3——882.6毫米,南部627.1——882.6毫米,最多可达1500.2毫米,最少为298.0毫米;中部501.0——609.1毫米,最多923.8毫米,最少206.8毫米;北部为402.3——515.4毫米,最多885.6毫米,最少249.0毫米;坝上411.6——514.0毫米,最多627.9毫米,最少298.8毫米。雾灵山和七老图山迎风坡因地形作用,形成我区两个多雨地区。降雨的分布具有干湿界限分明的季节变化特点,春季3——5月雨量55.5——74.7毫米,占年雨量的10——12%;夏季6——8月雨量为241.5——542.4毫米,占年雨量的56——75%;秋季雨量66.4——102.1毫米,占年雨量的14——16%;冬季雨雪稀少,为年雨量的1——3%。 风 承德属季风气候区,风向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虽因山地地形影响,但滤掉地方性因素引起的变化,仍具有其主导特征。冬季12——2月以偏北风为主,夏季6——8月以偏南风为主,春秋两季是这两种气流的转换季节,春季接近夏季情况,秋季则近于冬季。除静风外,年最多风向为西南和西北。年平均风速为1.4——4.3米/秒,坝上3.3——4.3米/秒。全年大风日数11——63天。丰宁、围场、隆化、承德县大风日数较多,最多年份多达63——93天。坝上多达116天。 3.城市历史资料 承德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即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这里曾发现的石斧、网坠、陶鬲等丰富的历史文物,就是他们在这里劳动生活的遗迹。殷周时期,这里是山戌、东胡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是燕侯的势力范围。承德市东约150公里处的凌源县海岛营子村,出土过多件西周铜器。战国时代,承德一带隶属于燕国设置的渔阳右北闰、辽西三郡。《史记·匈奴传》记载,燕国曾在这一带修筑长城,现在长城遗址,仍依

建国前承德历史综述

建国前承德历史综述 分类:历史文化 | 标签: 承德 世界文化 北京 围场 热河 2006-11-20 20:04阅读(170)评论(8) 走进承德建国前的历史 一 承德,古称滦阳、热河,是河北省省辖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介于北纬40°12’—42°40’、东经115°54’—119°15’之间。东与辽宁省接壤,西邻张家口市,西南与北京市、天津市毗邻,东南与秦皇岛市、唐山市相连,北靠内蒙古自治区。距首都北京224公里,距省会石家庄435公里。全市总面积39512.98平方公里,总人口361.28万人。全市共有汉、满、蒙古、回、朝鲜等4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40%。全市现辖承德、兴隆、平泉、滦平、隆化、丰宁、围场、宽城8个县和双桥、双滦、鹰手营子3个区。其中,丰宁、围场、宽城3个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承德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沟通关内外的咽喉和联结华北、东北的枢纽,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已成为联结华北、东北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还是环渤海、环京津经济圈的重要开放城市。 承德地处冀北山区,境内地形多样,山脉纵横,河流交错。西北部为内蒙古高原,东北部为七老图山山脉,中部、南部为燕山山脉。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架构,海拔为200—1800米。燕山主峰——被誉为京东第一高峰雾灵山位于兴隆县境内。沿承德境内的长城要塞有喜峰口、罗文峪口、铁门关、马兰关、将军关、古北口等隘口。承德的地形地貌属于冀北山地和内蒙古坝上高原两个自然区域,具有地形高低差度大,山

多平原少,地貌复杂的三大特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承德的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无霜期为82—18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400—8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4℃—19℃;极端最高气温为35℃—41℃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为-37℃—42℃左右。 承德境内河流较多,主要有滦河、潮白河、辽河、大凌河4大水系。其中,被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称之为濡水的滦河是全市境内最大的河流。滦河由小滦河、兴洲河、伊逊河、武烈河、瀑河、柳河、老牛河等支流汇合而成,素称为承德的“母亲河”。此外,滦河水和潮白河水还分别注入潘家口水库和密云水库,成为天津市和北京市的重要水源。承德的各类资源比较丰富。现已探明的各种矿山资源有50多种,主要有铁、钒、钛、金、银、铜、铅、锌、锰、煤、萤石、冰洲石、珍珠岩、膨润土等,其中钒和钛的储量分别排在全国的第二位和第六位。在林草牧资源方面,全市的有林地面积约占全省的43.4%,草场面积占全省的43.7%,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塞罕坝机械林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基地。承德丰富的森林、草场资源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而且对京津地区还具有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等重要作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承德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畜牧、干鲜果品、农产品的重要产地之一。其中,围场、丰宁、隆化3县被列为全国商品牛基地县,兴隆县被列为全国山楂生产基地,承德、平泉、丰宁、围场4县还被列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蔬菜供应基地。平泉县被列为全国玉米制

河北承德简介

河北承德简介 承德位于中国河北省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承德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承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初年,当时的皇帝康熙为了避暑,开始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是一处皇家园林,占地面积达5.6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避暑山庄内有许多古建筑和园林,包括万春亭、昆明湖、涵碧楼、智化寺等,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 除了避暑山庄外,承德还有其他许多著名景点,如普陀宗乘之庙、外八庙、木兰围场等。普陀宗乘之庙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佛教胜地。外八庙是一组由满族建筑风格的寺庙群,包括了东承、西承、南承、北承、谢赫、云冈、雁翅和桥头八庙。木兰围场是一个著名的草原牧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草原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承德的自然景观也十分壮观。承德有着许多著名的山水景观,如秦皇岛、铁山、普陀山、滦河、青龙峡等。秦皇岛是一个海滨城市,有着美丽的海滩和清新的海风,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铁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山区,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普陀山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滦河是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流,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河流之一。青龙峡是一处峡谷景区,

有着壮观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除了旅游景点外,承德还有许多著名的文化活动和节庆。承德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如承德国际草原文化节、承德滦河文化旅游节、承德国际西柚节等。这些活动都是承德本地文化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观光者。 总的来说,承德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的旅游胜地。无论是文化古迹还是自然风光,承德都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优美的景色。如果你还没有去过承德,那么不妨来一次承德之旅,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承德自助游攻略

河北承德自助游攻略 承德简介 承德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全市共辖八县三区,距省会石家庄435公里,距北京256公里。清朝初年,现承德市区所在地仍只是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叫热河上营。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避暑山庄,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十一年(1733年)取“承受先祖恩泽”之义,改名为承德州。这就是“承德”名称的起源。 承德名胜古迹荟萃,自然风光秀丽,四季气候皆宜,不但有闻名遐迩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市区还开发了魁星楼、双塔山、城隍庙和夹墙沟等景观。滦平境内有长城之精粹--金山岭长城;丰宁的“京北第一草原”以其优势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而见长;“白云古洞”则集奇、险、野、幽和僧、尼、道于一山;围场县著名的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是夏季旅游避暑、冬季滑雪狩猎的天然胜地;兴隆境内的雾灵山动植物种类丰富,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宽城的“水下长城”为万里长城之奇观;平泉辽河源头景色迷人,自然次生林层次分明,山顶一片草原,呈现亚高山草旬景观。 游承德四季皆宜,但考虑其季节性的优美自然风光,4-10月份为最佳旅游时间。 交通信息 去承德旅游一般取道北京。承德市与北京邻近,仅200余公里,故可以北京作为中转站。承德到北京六里桥的长途汽车平均每20分钟就有一班次,另外也可乘火车往返京承之间;k7711次8:09北京发车,12:29到承德硬座票价41元。自驾车从101国道或京承高速公路可前往承德。去木兰围场旅游一般在北京北站乘京通线列车在四合永车站下车,再转乘中巴前往。或自驾车从101国道,或京承高速公路前往承德,再走承围公路即可到达。 火车:承德火车站位于承德市双桥区站前街车站路235号。市内途经公交有1路、2路、5路、7路、11路、15路等。 汽车:承德汽车站主要有承德汽车东站、承德汽车北站、承德客运西站三个汽车站。 公交车承德市内的公交车,线路齐全,车次也比较多,无人售票公交车一般票价为1元,可到市内各景点。 公交车:承德市内的公交车线路齐全,车次也比较多,花1元钱一般可到市内各景点。从避暑山庄丽正门外乘6、10、28、33、118路可到外八庙。双塔山:从火神庙乘5路、15路、5路区间、15路区间、K1均可到达。从大三岔口乘51路、52路、5路、15路、5路区间、15路区间均可到达。从滦河乘51路、52路、5路、15路、25路、35路、K1均可到达。此外,还有特1路双层公交车,2元一位。 出租车承德的出租车起价为7元/2公里,夏利、羚羊等车型,超过2公里后加收1.4元/公里;伊兰特、威志等车型,超过2公里后加收1.8元/公里。 旅游景点 承德主要的景点有:避暑山庄、京北第一草原、雾灵山、金山岭长城、双塔山风景区、热河文庙、布达拉行宫景区(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普宁寺景区(普宁寺、普佑寺)、磬锤峰景区(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普乐寺、安远庙)、木兰围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红山军马场、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是承德最具盛名的景点。 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原名热河行宫,俗称承德离宫,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

承德的历史

承德的历史!! 承德市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群居住。 自秦汉以来,历代中央政权都曾在承德设立郡、府、州、县等行政机构。 清雍正元年设热河厅,乾隆四十三年改为承德府,嘉庆十五年设热河都统府。 辛亥革命后废除府制,设热河特别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始建行省,定为热河省省会。 1933年,承德被日寇侵占,成立伪满州国特别行政区。 1945年获解放。 1946年我军战略转移,被国民party占领。 1948 年承德市再次获得解放,隶属热河省管辖,为热河省省会。 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1956年承德市划归河北省,同年九月改由承德专区代管。 1956年11月,兴隆县鹰手营子、寿王坟划归承德市管辖,设鹰手营子矿区。 1958 年承德县建制撤销,并入承德市。 1960年3月15日,承德地市合并,合并后承德市辖市区、下板城区、隆化县、围场县、丰宁县、滦平县、兴隆县、青龙县、平泉县。 1961年5月,承德地、市分设,分设后的承德市设翠桥区、虹桥区、双塔山区、红石峦工委、双峰寺工委。 1965年2月,鹰手营子、寿王坟、马圈子重新划归承德市,复设鹰手营子矿区。 1984年1月,承德市改为省辖市,辖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青龙县划归秦皇岛。 1993 年7月1日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的管理体制,辖八县三区。 承德原名热河,她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据考证,这里早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遗迹。战国时代,燕国在这一地区设置过郡一级的地方政府,秦以后历代也曾设置过地方政府。秦汉至元明时期,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此游牧。直到清朝初年,现承德市区所在地仍只是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叫热河上营。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避暑山庄,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十一年(1733年)取“承受先祖恩泽”之义,改名为承德州。这就是“承德”名称的起源。此后承德逐渐发展成“万家灯火较前增”的都市。但从咸丰继位(1851年)始,直到国民党统治时期,承德日渐衰落,满目荒凉。辛亥革命后取消府制,成立热河特别区。1929年成立热河省,承德为热河省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承德市由衰落转入新生。1993年7月原承德市与承德地区合并。

承德历史和简介

承德历史和简介 承德历史和简介 一、概述 承德,位于中国河北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承德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而闻名于世。 二、历史沿革 ⒈原始时期:承德地区有着悠久的人类历史,在这里发现了许多史前人类的遗址和工具。 ⒉秦、汉时期:承德成为了北方与中原交流的重要节点,逐渐形成了一个繁荣的贸易中心。 ⒊辽、金、元时期:承德逐渐成为了辽、金、元时期的都城,建有许多古迹和宫殿。 ⒋明、清时期:在明、清时期,承德成为了皇家避暑胜地,许多皇帝在这里兴建了许多府邸和园林,如避暑山庄等。 三、自然景观 ⒈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性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⒉北戴河:北戴河是承德市的一个海滨旅游区,以其优美的海 滨风光和丰富的海产品而闻名。 ⒊承德遗址:承德地区还有许多古代遗址,如龙门石窟、古长 城等,是历史爱好者的朝圣地。 四、文化遗产 ⒈避暑山庄和遗址群:包括避暑山庄、智化寺、正白旗城、八 旗遗址、承德县文庙等,是承德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 ⒉承德皇家陵园:承德地区有许多明、清皇帝的陵墓,如昭陵、定陵等,展示了这一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⒊承德艺术:承德地区还有独特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如承 德民间歌舞、民间工艺品等,吸引了许多游客。 五、承德的未来发展 ⒈旅游业:承德正致力于发展旅游业,提升承德作为旅游目的 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⒉经济发展:承德正努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促 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⒊城市建设:承德将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 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本文档涉及附件: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集锦15篇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集锦15篇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1 承德概况 承德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2.96万,其中满,蒙,回,鲜等少数民族25个,人口130万。全市辖8县3区,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德南邻市津,北接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东西与朝阳市,秦皇岛,唐山,张家口市相邻,是连接京津冀辽蒙的重要节点,具有“一市连五省”的独特区位优势。 承德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即劳动,生息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在这里曾发现的石斧,网坠陶阁等丰富的历史文物,就是他们在这里劳动生活的遗迹。殷周时期,这里是山戌东胡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是燕侯的势力范围。战国时,承德一代隶属于燕国设置的渔阳右北闫,辽西三郡《史记》记载,燕国曾在此修筑长城,现在长城遗址仍依稀可见,秦汉以后,历代的中央政权都曾在此设置过行政管理机构。承德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早在历史上的热河就是“左通辽沈,右引回回,被控蒙古,南制天下”由于这里的山川,气候,物产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既可消夏避暑,又可联络蒙古,巩固边防,于以是300多年前,康熙皇帝以战略家的雄才大略,在“本是北方牧马场”上兴建避暑山庄及周围的寺庙,奠定了城市之基,成为了清王朝的夏都。第二个政治中心,也造就了承德市一个文明祥和的福地。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承德的一个根脉,也是承德市发展的灵魂。清朝的数代君王曾驻跸于此处理政务,见证了六世班禅和英国的使臣马葛尔尼等重大历史事件,六世班禅,十世班禅,十一世班禅分别于227年,27年前和7月来到承德,三位班禅大师到过一座城市,在全国绝无仅有,同时,承德是坐不战之城有热河化冰的传说,历史上的承德从木有动过刀枪,木有打过仗,即使到了近代,尽管塞北多战事,承德也是几易敌手。

历史上承德地域归属

历史上承德地域归属 白梅 承德,南接华北平原的北端,北临内蒙古高原的南缘,是古代北方游牧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汇点。在漫漫的历史进程中,这两大华夏文明不断地碰撞融合,使得承德这块土地交替经受了两大文明的洗礼。自战国时期有文字记载承德地域的行政归属以来,历代的中央政权都曾设置过行政机构管理承德地域。但是,由于承德地域的特殊性,当北方少数民族的势力强大时,这里便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的辖地,山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厍莫奚、契丹、女真、蒙、满等诸多民族都曾在承德地域活跃并居住,反之当中央政权巩固和强大时,它便由中央政权设置的行政机构管理。数经变迁。了解历史上承德地域的归属,对于研究承德的经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战国时期:承德属于山戎、东胡居住的地域。 《史记匈奴传》:“燕北有东胡、山戎。”东胡因在匈奴的东面所以叫东胡。山戎平时则随畜牧转移,以射猎禽兽为生,紧急时则人习战功以便侵入讨伐。《史记齐世家》记载,山戎讨伐燕国,燕王派人到齐国求救,齐桓公决定救燕国,于是率兵讨伐山戎,打到孤竹城才返回。孤竹据说在承德东南境内(有专家认为孤竹在今河北的卢龙。有资料记载在今卢龙,迁安一带和辽宁西部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有的器身铸有“孤竹”铭文)。战国时山戎逐渐被东胡所吞并。后来燕国贤将秦开与东胡人交战,结局是东胡向北退却千余里,承德一带从此划入燕国的版图。承德北部和东部当

时分别属于燕国的渔阳和右北平郡。燕国修筑的长城从渔阳,右北平郡穿过。 秦朝:承德一带属渔阳、右北平郡。是连接东胡的地域,秦汉交替时是匈奴的地方。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以后,承德的大部分地区为秦王朝统治。今承德市和隆化、丰宁、滦平等县及围场南部,都属于当时的渔阳郡。今承德县、兴隆、宽城、平泉县等地,属于当时的右北平郡。到秦末,这里被匈奴民族势力吞并。 汉朝:西汉初年,承德属于匈奴左地。武帝时是边塞之地,后来并入乌桓,在渔阳郡的边外。后汉时承德开始是乌桓的地方,后来属于鲜卑中部。三国时期,承德是鲜卑轲比能的地域,后来素利、弥加、厥机诸部落杂居。 《史记匈奴传》记载,冒顿自立为单于,向东袭击东胡。东胡最初轻视冒顿,根本没做什么应战准备,结果冒顿的兵来了以后大破东胡,于是侵入到燕国的地域,取而代之。当时,汉军正与项羽相抗拒,中原疲于兵战,所以冒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疆土。到冒顿时,匈奴的疆土最大,北面的少数民族都向冒顿称服,南面与汉朝为敌。汉武帝时,把名将李广派到右北平郡当太守。《史记》载:“李广据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载,不敢入右北平。”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分作东、西两路攻打匈奴,卫青直插匈奴单于驻地,单于大败。霍去病率领的东路军与匈奴左贤王的军队遭遇,左贤王大败向

承德历史和简介

承德历史和简介 一、概述 承德是中国河北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北京以北约230 公里,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以下将从承德的地理位置、历 史沿革、著名景点、文化特色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地理位置 1.地理坐标:承德位于北纬40°56′-42°38′,东经117°09′-119°15′之间 2.毗邻城市:北邻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通辽市,东临河北省 秦皇岛市,南接张家口市,西抵河北省唐山市。 3.地形地貌:承德地势西高东低,主要由山地、丘陵、河谷和 高原构成。 三、历史沿革 1.历史起源:承德地区最早的文明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2.清朝时期:清代著名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建于18世纪,成为清 代皇族避暑胜地。 3.近现代.20世纪初,承德成为河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并于198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著名景点 1.避暑山庄: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是中国现存最大的 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 2.景福宫:原为清朝皇宫,现为中国伟人纪念馆。 3.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介绍避暑山庄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文化遗产等。 4.皇家草原:位于承德市区以西,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著名 的旅游胜地。 五、文化特色 1.避暑文化:承德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凉爽的气候,成为清 代皇族和贵族们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形成了独特的避暑文化。 2.民俗文化:承德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著名的承 德皮影戏、承德花鼓戏等。 附件: 1.承德地图 2.避暑山庄平面图 3.承德旅游攻略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国务院:中国中央的行政机构,负责国家事务的管理。 2.地理坐标:用于标明一个地点在地球上的位置,由纬度和经度组成。

承德避暑山庄简介和历史

承德避暑山庄简介和历史 承德避暑山庄简介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封建帝王的避暑胜地,是中国北方古代皇家园林 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一座,是国家 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西南14 公里处,始建于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历经三百年历史。避暑 山庄以“山水相依,宫殿楼阁,园林风景”为主要特色,分为前山、后 山和玉渊潭三部分,占地5.6平方公里。 避暑山庄历史 1. 清朝康熙九年(1670年),皇帝在官员言劝下,到承德养病。康熙 在此山居不久,发现这里风景秀丽,池塘花木迷人,立即下令建造宫 殿式的园林。 2. 乾隆时期,避暑山庄修建的规模更加宏大。1723年,乾隆视察山庄,认为这里的规模已无参照,也就是达到了“独步天下”的水平。 3. 光绪年间,由于八国联军侵华,避暑山庄不幸被大规模破坏 4. 辛亥革命后,宣统帝及其他清宫成员离开避暑山庄,这里也正式告 别了封建帝王的历史。

5. 民国时期,避暑山庄成为中法合办的北京《大半周画报》的摄影基地。 6. 新中国成立后,避暑山庄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1988年,避暑山庄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景点 1.大昭寺 大昭寺是避暑山庄中规模最大、气势最盛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大昭寺的建筑布局及装饰充满了藏式风情,气势雄伟,耐人寻味。 2.环湖屏障 环湖屏障又称“皇家围屏”,是一道围绕玉渊潭铺设的石屏障,可以从水面上感受到它的宽度和高度。 3.翠微亭 翠微亭建于乾隆二十三年,是避暑山庄中规模最大的亭子。它带有浓郁的江南园林风韵。 4.十景

避暑山庄有“避暑十景”之说,分别为:琼花嶂、狮子林、看山听涧、诗锋去雨、金鳌拈岫、莲花峰、瑶琴殿前秋菊、泥云岭、会景楼、避暑舟。每一景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5.山林牧场 山林牧场是避暑山庄北部的一片草地,原本是乾隆时期华夏银库所在地,现已变身为放牧美景的草原,可以体验到纯天然、自由、放松的美好感觉。 6.宫殿群 避暑山庄的宫殿群,建筑规模较大,风格独具,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经典代表。其中“万寿山房”、“长春宫”等宫殿尤为有名。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精选15篇)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精选15篇)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1 承德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2.96万,其中满,蒙,回,鲜等少数民族25个,人口130万。全市辖8县3区,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德南邻市津,北接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东西与朝阳市,秦皇岛,唐山,张家口市相邻,是连接京津冀辽蒙的重要节点,具有“一市连五省”的独特区位优势。 承德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即劳动,生息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在这里曾发现的石斧,网坠陶阁等丰富的历史文物,就是他们在这里劳动生活的遗迹。殷周时期,这里是山戌东胡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是燕侯的势力范围。战国时,承德一代隶属于燕国设置的渔阳右北闫,辽西三郡《史记》记载,燕国曾在此修筑长城,现在长城遗址仍依稀可见,秦汉以后,历代的中央政权都曾在此设置过行政管理机构。承德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早在历史上的热河就是“左通辽沈,右引回回,被控蒙古,南制天下”由于这里的山川,气候,物产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既可消夏避暑,又可联络蒙古,巩固边防,于以是300多年前,康熙皇帝以战略家的雄才大略,在“本是北方牧马场”上兴建避暑山庄及周围的寺庙,奠定了城市之基,成为了清王朝的夏都。第二个政治中心,也造就了承德市一个文明祥和的福地。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承德的一个根脉,也是承德市发展的灵魂。清朝的数代

君王曾驻跸于此处理政务,见证了六世班禅和英国的使臣马葛尔尼等重大历史事件,六世班禅,十世班禅,十一世班禅分别于227年,27年前和7月来到承德,三位班禅大师到过一座城市,在全国绝无仅有,同时,承德是坐不战之城有热河化冰的传说,历史上的承德从木有动过刀枪,木有打过仗,即使到了近代,尽管塞北多战事,承德也是几易敌手。 承德文化古物荟萃,特别是避暑山庄,集中华园林艺术,古代建筑艺术和佛教文化大成,融合中原文化,满蒙文化与草原文化于一体,形成了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大避暑山庄文化,铸就了怀柔四海的深刻治世思想,成就了一座山庄,半部清史的传奇。 1722年旧历十一月的一个晚上,年近七旬的康熙皇帝极虚弱的躺在金丝楠木的御榻上,他的喉头呼噜呼噜响,一口紧似一口的倒气,一阵痛苦的喘息过后,他微微睁开并滞涩的双眼,浑浊的目光示意身边的宠臣隆科多,取来暗藏密诏的金匣子,断断续续的对隆科多说:朕怕是不行了,日后爱卿要着意辅佐新君,掌好祖宗留下的社稷,大位的安排都在那里了。 隆科多急忙跪下,唏嘘着说:请皇上放心,奴才一定遵旨照办。 果然不过多时,崇洋媚外了六十一年的皇帝康熙脖子一歪,腿一蹬大驾殡天了。于是隆科多将康熙的遗诏亮出来,喻示于众,诏书上写着位于四子胤祯,钦此,诏书公众,当天,皇四子胤祯便登上皇帝的宝座,也就是后来的雍正,但是登基不久,立足未稳,朝野内卷起了一股风,人们纷纷议论说先帝的遗诏是被人篡改过的,本来上面写的是“传十四

承德 皇承天德 历史文化古城

承德皇承天德历史文化古城 承德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承德一带早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遗迹。殷周时期,这里是山戎、东胡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是燕侯的势力范围。战国时代,承德一带隶属于燕国设置的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国曾在这一带修筑长城。秦汉以后,历代的中央政权都曾在此设置过行政管理机构。在漫长的历史中,这里的汉、匈奴、乌桓、鲜卑、库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等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历史的承德,见证了“康乾盛世”的百年辉煌,承载着四海归心、天下一统的梦想。1703年清朝的康熙大帝以“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雄才大略在此修建避暑山庄,成为清王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在此修建行宫“避暑山庄”,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1733年雍正皇帝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赐字“皇承天德”,设承德直隶州,始有“承德”。承德作为一个地名概念,仅有288年的历史。伴随着清朝命运的沉浮,承德在清代完成了城市形成、发展和衰落的全部历程。“皇承天德”是清朝雍正皇帝所赐的御笔匾额,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表达了皇帝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受恩泽的感激,也象征着清朝皇室承袭天命、治理天下的使命。

“皇承天德”和“避暑山庄”都和清朝时期的历史文化渊源密切相关 “皇承天德”是清朝雍正皇帝所赐的御笔匾额,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表达了皇帝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受恩泽的感激,也象征着清朝皇室承袭天命、治理天下的使命。 避暑山庄,也叫热河行宫、承德离宫、皇家避暑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避暑山庄则是清朝皇帝在夏季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它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完成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山庄占地面积约为560公顷,围以虎皮石宫墙,内有宫殿、亭榭、湖泉、山林,风景秀丽、气势雄浑。原是清朝康熙、乾隆、嘉庆几代皇帝避暑的地方。山庄外东、北两侧环列建有象征民族和合的喇嘛教寺庙建筑11座,俗称外八庙。皇家避暑行宫按中国地理形貌选址设计,以西北山区、东南湖区、北部平原区之地形地貌构成中国版图,是中国版图缩影。承德避暑山庄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向公众开放。

建国前承德历史综述

建国前承德历史综述 承德,位于中国河北省,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承德曾经承载了重要的使命和历史变迁,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从古代承德的起源、明清时期的繁荣、帝国和外国势力的纷争以及承德的文化和自然景观等方面进行阐述。 1. 古代承德的起源 承德历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承德地区是东夷族的聚居地,主要是燕国的领土。进入秦汉时期,这一地区成为中原地区和东北边疆之间的重要通道,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2. 明清时期的繁荣 明朝时期,承德逐渐成为了地方政治和经济的中心。明成祖朱棣曾多次巡视承德,并下令建造了承德皇陵,这也是明朝皇帝陵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入主中原后,承德成为清朝的行宫所在地。 3. 帝国和外国势力的纷争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国各地鲜有幸免。承德也遭受了外国势力的入侵和殖民。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八国联军占领了承德,并洗劫了城市的许多文化遗产。这一历史事件对于承德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 承德的文化和自然景观

承德是一座拥有丰富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城市。其中,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其他著名景点还包括普宁寺、承德遗址公园等。此外,承德还是民间文化的发源地,具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和民俗活动。 结语 承德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通过对承德建国前历史的综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珍视历史遗产,并将其传承下去。承德的历史和文化将继续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智慧和启示,为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注入新的活力。 (以上内容没有包括网址链接)

魅力承德

美丽幸福承德(承德概况) 历史上的承德:承德古有滦阳之称,蒙古语曰“哈伦告鲁”,汉译“热河”之意,地处华北与东北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距今五万到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原始人类在此生活。距今六千至五千五百年前,这里孕育了红山文化。商代时期出现了关于承德地区有文字可考的第一个名字“土方”。西周时期这里属于燕北部的领地。燕秦时期的万里长城在承德留下了遗迹。两汉时期,曹操北征乌桓经过了这里,留下著名的《步出夏门行》。北魏时期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了武列水和石挺(就是今天的武烈河和磬锤峰)。辽宋时期,承德是辽宋互访的必经之地,苏颂、苏辙、欧阳修、沈括等都留下了足迹和佳作。元朝时期这里是大都与上都间的京畿重地。明朝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把军民全部撤回长城以内,使承德一带成为“无人区”,历史出现断层。明代中后期,蒙古部落逐渐游牧到今承德一带。直到清朝初年,现承德市区所在地仍只是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叫“热河上营”。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热河行宫,康熙五十年(1711)题名“避暑山庄”, 此后承德逐渐发展成“万家灯火较前增”的都市。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 雍正十一年(1733年)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改名为承德州,这就是“承德”名称的起源。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改设承德府。1810年(嘉庆十五年),设热河都统府。《承德风物图》上记载了一座山庄,两条大街,三道牌楼,二十五个行业的四百多家店铺。84个胡同 48条沟,三十多座府邸。一百二十多座寺庙。民国二年(1913)设热河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热河省,承德为省会。1933年日本侵略者占领热河成立伪满洲国特别行政区。1945年解放。1946年人民解放军战略转移,承德被国民党占领。1948年再次解放,划归热河省管辖,为热河省省会,1956年承德市划归河北省。1993实行市管县的体制。 今天的承德:承德市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占河北省的五分之一。市辖区面积为708平方公里。辖8县3区和1个高新区,205个乡镇,总人口376万。有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满、蒙、回、朝鲜52个少数民族,人口158万,占总人口的42%,占河北省少数民族人口的近一半,满族人口134万,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8.1%。承德地形复杂、

我的家乡承德

我的家乡承德 承德地处冀北山区,毗邻京、津,距北京仅200多公里。西顾张家口,东接辽宁,北倚内蒙,南倚秦皇岛、唐山,素有“紫塞明珠”之称。全市8县3区,总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0多万,其中满、蒙、回、朝鲜等少数民族130万。京承、京通、承石、承沈四大铁路干线贯穿承德全境,101、111、112三条国道纵横交织,交通十分便捷。特别是京承旅游路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京承两地的时空距离。 承德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据考证,这里早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迹象。战国时期,燕国在这里设置过郡一级的地方政府。秦汉至元明时期,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此游牧。直到清朝初年,现成的市区所在地仍是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叫热和上营。康熙四十二年(即172019年),清廷在此修建避暑山庄。雍正元年(即1723年)设热和厅。雍正十一年(即1733年),取“承首先祖恩德”之义,改名承德州。 承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风格奇特。在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有许许多多“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世界最短的河流——热河;万里长城精粹——金山岭长城;被称作世界一绝的石柱——棒槌峰;世界最大的皇家狩猎场——木兰围场等等。这些景观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群为中心,辐射外围。北有承德皇家狩猎名苑——木兰围场;南有昔日皇家御苑——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西有京北第一草原和白云古洞;东有朝阳湖、辽河源头国家自然公园和塞外蟠龙湖;在京承旅游公路中间有雄伟俊俏的金山岭长城。这些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使家乡成为著名的京北皇家风情旅游带。 我的家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有许多久誉盛名的特产和民间工艺。兴隆红果、京东板栗驰名中外;榛子、杏仁、坝上蘑菇、蕨菜、金莲花等绿色山珍以及各种野生中药材全国知名;被称为华“夏一绝”的滕氏布糊画、丰宁剪纸、丝绸挂锦以及各种匠心独具的根雕、

承德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介绍作文

承德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介绍作文 承德是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一座古城,它以其历史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而闻名。承德有着千百年的历史,有许多文物可供考察。 承德的文化历史历久弥新,见证了数代政治、军事、文化等活动,得益于当时的王室、宗教组织及当地历史文化浸润而成。承德拥有许多古迹可以反映当地政治、军事、宗教和文化历史,例如拔河桥、拱门、铁塔、古建筑群、古墓葬等。这些古迹不仅可以反映当时文化的发展,而且还清晰地反映出当时历史的脉搏,让人感受到当时的文化氛围。 承德的风土人情也是独一无二的。承德境内景色宜人,山清水秀,林木葱茏。这里有云深不知处,有烟雨江南,有碧水芳草,有秋雁南飞;人们宜人和睦,不仅对过客有礼貌,还和彼此真诚友爱、关心备至。承德人民也有自己特有的饮食习惯,他们特别喜欢吃豆腐、刀削面和烧饼等地方小吃,这也成为了承德的特色餐饮。 承德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是一个具有历史深厚的古城,诞生过许多文化名人,如抗金名将戚继光、俞赫宗派书画家俞赫兰等,这些都使承德成为一座魅力十足的古城。 承德的前身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古代的建筑、遗迹和文物仍然层层叠叠地攒在这里,毫无衰败之迹。它历经几个世纪的岁月以及十几次大小战争,把古老的文明落到今天,犹如一朵绽放的太阳。沿着历史,可以看到它给古代英雄们留下的风采,它给这个曾经有生命现在

已经失去的灿烂文明留下了传说。 承德拥有许多传统节日,像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泼水节等等。大家在这些节日期间会聚集在一起,一起唱歌、跳舞、聊天,增进彼此的感情,增进彼此团结一心的感情。每年的夜市,也成为了当地人最热闹最火爆的地方,它汇集了许多特色小吃、服饰、纪念品等,令人赏心悦目。 总之,承德拥有许多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其文化历史深厚悠久,人们友善和睦,传统节日众多,既有文物古迹可以反映当代文化的发展史,又有特色小吃、服饰、纪念品等传统东西,都能让人赏心悦目。承德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定能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留下难忘的回忆!

承德在清朝历史上的地位

承德在清朝历史上的地位 承德原名热河,以水得名。最早以蒙古语命名为“哈伦告鲁”,或“哈伦郭勒”,汉语意译为“热河”。清初,这里除蒙古人的牧马场以外,还只有一个几 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叫热河上营,清建行宫以后,这里一直称为热河。 原来武烈河也称热河。据传,有一年清朝道光皇帝到热河避暑,很欣赏武烈 河的美景。当他问左右武烈河的源头在哪里时,一个太监误把山庄水眼看作是武 烈河的源头。于是道光皇帝亲笔题写“热河”二字并刻于石碑上,立在水源之旁。从此,人们便不再称武烈河为热河了,而是把避暑山庄的热河泉从五孔闸流出, 至注入武烈河,这一段的热河小溪,称为热河了。热河全长0.3公里,是世界上 最短的河流。 热河之名,起源于水。热河古为“引弓之国,刍牧之地”,历史悠久,但它 的崛起却是在清朝,是随着避暑山庄(也叫热河行宫)和外八庙的兴建而逐渐发 展起来的。由于热河“群山回合,清流萦绕”的优美环境,周围群山奔赴,符合“四方朝揖,众象所归”的帝王心理,又有“去京师至近,章奏朝发夕至”的政 治地理条件,以及控制蒙古、西北、东北的战略地位,被清政府选中,因而于1703年开始兴建热河行宫以及外八庙。1723年,清朝政府在这里设置了热河厅。此为热河设置国家行政机关之始。1810年,清朝政府置热河都统署。民国政府于1914年设热河特别区,1928年改置热河省。从兴建热河行宫开始,热河上营由 一个小山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在清代,热河是仅次于北京的另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有“塞外京都”之称。清朝有七个皇帝在热河驻跸,康熙皇帝去过56次。承德,是“承受德泽”的意思。“承德”一词最早见于史籍,即《尚书·周官》中记载:“六服群辟,罔不 承德,归于宗周”。“六服”,泛指各地;“群辟”,指诸侯、卿士;“宗周”,指王都所在。这句话的意思是:各地诸侯,无不承受德泽,归于周的王都。

承德市的历史与城市发展史

承德市的历史与城市发 展史 https://www.360docs.net/doc/a819229760.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承德市的历史与城市发展史 城市规划092 刘蕊 200931203013 承德,旧称“热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甲类开放城市。1994年位于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从而使承德步入了世界文化名城的行列。 承德市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地近京津,背靠蒙辽,省内与秦皇岛、唐山两个沿海城市以及张家口市相邻。面积39519平方公里。2010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72.96万人。全市辖八县三区,即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丰宁满族自治县、隆化县、滦平县、平泉县、承德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兴隆县,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天虽然寒冷,但由于四周环山,阻滞了来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袭击,故温度要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夏季凉爽,雨量集中,基本上无炎热期。 承德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即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殷周时期,这里是山戌、东胡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是燕侯的势力范围。战国时代,承德一带隶属于燕国设置的渔阳右北闰、辽西三郡。《史记·匈奴传》记载,燕国曾在这一带修筑长城,现在长城遗址,仍依稀可见。秦汉以后,历代的中央政权都曾在此设置过行政管理机构。清朝后,热河的地理位置日益重要,这里毗邻京、津、西顾张家口、东接辽宁、北倚内蒙、南邻秦皇岛、唐山,是燕山腹地、渤海之滨重要的区域性城市。由于这里的气候、物产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既可消夏避暑,又可联络蒙古,巩固边防,于是清帝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兴建避暑山庄,直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工程才告结束。山庄建立后,清朝曾有7个皇帝在此驻跸。清代康、乾年间,是山庄和外八庙的兴盛时期。帝王们在此消夏理政,使这里成为全国的第二个政治中心。随着清王朝的国势衰弱,鼎盛一时的山庄和外八庙开始败落。1976年,国务院批准了《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整修工程第一个十年规划》,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得以大规模整修。 承德,有其特定的地域文化、深厚的底蕴。承德是亿年以前侏罗纪世界生物发祥地,也是承德历史底蕴中最浓重的一笔。红山文化遗址“红山文化”是热河地域新石器时期的历史文化,至今已经五千多年。在新石器后期氏族社会转化时,即游牧民族从蒙古高原沿河流进入平原区过渡农耕生活。都曾经在热河地带经过,这里是人类进化、发展的转折区域。这一时期应称为燕山文化,与赵文化成为现河北的历史主体文化。承德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近代史上二百年的陪都,汇集过各民族王公大臣的朝王之所。现存有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集中皇家文化、古建筑文化、佛教文化和中原儒文化、是个被国人和业内人士看好的收藏宝地。民间艺术品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列入全世界重点文化保护的课题。我市的古建筑文化、佛教文化、中原儒文化和多民族交融的民风民俗、自然资源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宝库。承德是中国的文物大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承德市著名的历史事件

承德市著名的历史事件 承德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地理资源,使人类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承德灿烂悠久的历史。在这灿烂悠久的历史中,也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历代军事斗争的内容。 这里的大地上,在10多万年以前就有了原始人群,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已经出现了称为“红山文化”的原始农业。但承德有文字的记载的历史,却是源于商代武丁曾发动的历时三年的征讨“土方”的战争。夏商时期,华夏大地上仍是众多部族、方国林立的社会。众多的部族与方国对中原的夏、商王朝时服时叛。据考证,当时的土方是附属于商朝的一个民族,也是一个方国。它的活动地域就在今天的丰宁、隆化、承德、平泉、朝阳一带。商朝的二十二代帝王武丁,曾派大将沚湄征土方,未获战绩,后又派妻子妇好征土方,获胜而归。当时商朝的都城在殷(今河南省安阳市),从安阳发兵,两次征讨,第一次大将沚湄失败,第二次王后亲自帅兵再次征讨,才使土方臣服,王后亲征类似于帝王御驾亲征。从中也使人们想象了当时战争的规模之大和激烈程度。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也是充满着冲突和战争时期。 当时承德全境属于燕国所有,所居民族是山戎、东胡。山戎强盛了起来,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频繁袭扰燕国,其军队超越燕山占领燕山南麓的孤竹国(今秦皇岛市卢龙县及昌黎、抚宁县和辽宁西部是区)、令支国(今河北迁安、迁西、滦县),并与山戎无终国连成一片,从此,山戎国的疆域由承德地域扩大到冀东、辽宁西部地区。周惠王十四年(前663年),山戎国又攻打燕国,燕庄公求救于齐国,齐桓公为尽霸主的责任发兵攻伐山戎国,“得其冬葱、戎菽,移植齐国”。山戎国、孤竹国、令支国、无终国都归于燕国。在这一历史阶段,先是山戎国用武力吞并孤竹国、令支国,以后,齐桓公又攻伐山戎国,直到山戎国灭亡,山戎国和他的民族从此在大地上消失了。虽然历史没有给我们留下战争的详细记载,但是灭国和复国的战争规模及惨烈程度是不会亚于任何战争的。 战国后期,匈奴逐渐成长为我国北方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而秦、燕、赵三国都和匈奴毗邻。当时,匈奴经常攻占燕、赵、秦三国边界,掠夺财物、牲畜及人口,严重妨害那里平民正常的生存。为了防止匈奴的骚扰,燕、赵、秦三个国家都在本国之北部边界修筑长城,并派军队戍守。在隆化县偏坡营黄酒铺出土的三件铸有铭文的青铜器戈,经考证认定是战国时期魏国所造。这表明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接连不断,与匈奴之间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时有发生。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建立。秦王朝设郡,承德地处秦朝北部所设的右北平(今平泉)和渔阳(今密云)郡境内。右北平郡16县,渔阳郡22县。右北平东临辽西郡,西邻渔阳郡,北邻东胡,南邻渤海,辖区的东部有宁城、建平、凌源、建昌;西部有承德市区一部、兴隆、蓟县、宁河;南部有唐山市区、丰润、玉田、遵化;北部有赤峰、喀喇沁旗;中部有平泉、承德县等。渔阳郡东邻右北平郡,西邻有上谷郡、广阳郡,北邻东胡,南邻渤海。辖区内东部有围场、隆化、承德市区一部分;西部有怀柔、通县、武源、天津市区;北部有丰宁;南部有香河;中部有滦平、密云、渔阳等地。右北平和渔阳两郡与匈奴、东胡等少数民族接壤,经常遭受到他们的进犯。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始皇先是派大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西北斥逐匈奴”。1972年隆化县偏坡营黄酒铺南山出了上刻铭文的青铜戈,戈上刻有“雍”、“野王”、“山阳”等铭文。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