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摘要】:刻板印象的研究历经坎坷,直到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才生机毕现,尤其是到了1995年,Greenwald和Banaji率先明确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内隐刻板印象与内隐态度、内隐自尊一样,成为其中一个主要内容,内隐刻板印象被定义为调节某一社会类别成员的属性的不能内省辨别(或不能准确辨别)的过去经验的痕迹。这就帮助人们更加明确地从无意识的层面深刻地理解刻板印象。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占据了将近40年的传统的理论观点,即刻板印象是自动激活的,不能由知觉者的目的和策略所控制和改变的。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这个观点受到挑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此激发了浓厚的研究兴趣。本论文的重要目标是本着科学化和生态化的重要原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自行设计的性别刻板印象、职业刻板印象和地域刻板印象为研究材料,在国内首次应用内隐联想测验(IAT)的纸笔测验方法和模糊数学的主次评判方法在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上,设计一系列实验,深入探讨刻板印象在无意识层面上的运作机制,如对无意识启动和内隐刻板印象的改变等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构想和研究背景。主要是对刻板印象的涵义、心理表征、研究历史、测量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整理,并且重点对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包括对无意识心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充分的介绍,并且由此提出总体研究构想。第二部分为实验研究。前两个实验主要探讨内隐刻板印象的机制,

即刻板印象的内隐启动或自动激活、内隐刻板印象与内隐内-外群体偏爱的关系;后四个实验主要探讨内隐刻板印象的影响因素,即社会调节、想象、观点采择和压抑的干预作用。具体如下:实验一以模糊主次评判方法配合语义启动技术进行实验。研究表明:在年龄刻板印象上存在自动激活,而且没有性别差异;用不同性质的启动词来激活与年龄有关的刻板印象,激活后的刻板印象对年龄的判断有不同的影响,而且被试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点,表明内隐刻板印象的存在;人的判断具有模糊性,主次方法有助于社会认知领域的量化研究,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实验二以地域刻板印象和地域内-外群体偏爱的两种IAT为实验材料和测量工具,通过它们之间的相关研究进行实验。研究表明:刻板印象和内群体偏爱的内隐效应明显地存在;上海人的内隐效应大于外地人,外地人仍具有一定的内隐效应但也显示具有一定的内隐偏爱;上海人与外地人存在着内群体偏爱,值得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意的是外地人还有一定的对弱势的认同,具有外群体偏爱;实验证明我们设计的IAT纸笔测验版本是可行的,优点是高效、经济、方便和实用。实验三以性别一职业刻板印象IAT为实验材料和测量工具,安排不同的主试主持实验。研究表明:男性被试在女性主试条件下比在男性主试条件下,呈现较轻的内隐刻板印象,而女性被试无此现象,说明社会调节作用对男性被试有显著的影响;在不同主试条件下男女被试均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内隐效应;实验再次证明IAf纸笔测验版本是简便可行的。实验四通过对三种想象条件下性别一职业刻板印象的IAr的结果的对比进行实验。研

究表明:反刻板印象想象策略的干预效果明显,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在明显地减弱;在性别一职业刻板印象上存在内隐效应,而且没有性别差异;内隐刻板印象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内隐的和无意识的水平上反刻板印象想象无法完全消除刻板印象。实验五通过观点采择组和控制组之间性别一职业刻板印象的IA T的结果的对比进行实验。研究表明:观点采择策略的干预效果明显,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在明显地减弱;在性别一职业刻板印象上存在内隐效应,而且没有性别差异;内隐刻板印象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内隐的和无意识的水平上观点采择无法完全消除刻板印象。实验六通过压抑组和控制组之间性别刻板印象的IAf的结果的对比进行实验。研究表明:压抑策略的干预效果相当的明显,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在明显地减弱;在性别刻板印象上存在内隐效应,而且没有性别差异;内隐刻板印象是根深蒂固的,在内隐的和无意识的水平上压抑无法完全消除刻板印象;我们设计的性别刻板印象的IAT是可行的:要彻底消除刻板印象,改变社会本身、改变文化环境也许是一个最艰苦和最好的办法。第三部分为总体讨论。结合本研究背景,对实验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和归纳,表明:刻板印象是自动激活的,内隐激活能影响外显的判断:刻板印象具有内-外群体效应;自动化是有条件的,内隐刻板印象具有一定的可控制性和适应性;随着方法的不断进步,该领域研究将更加多姿多彩。【关键词】: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内隐联想测验语义启动技术心理表征内-外群体偏爱社会调节想象观点采择压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B842

【目录】:中文摘要4-6ABSTRACT6-8第一章总体构想和研究背景8-45一、刻板印象的涵义探索9-13二、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13-16三、刻板印象的研究溯源16-22四、刻板印象的测量方法22-33五、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33-45第二章刻板印象的实验研究45-84一、刻板印象的自动激活及其对年龄判断的影响之实验研究45-52二、内隐刻板印象与内-外群体偏爱的关系之实验研究52-60三、社会调节对内隐刻板印象的影响之实验研究60-68四、想象对内隐刻板印象的影响之实验研究68-73五、观点采择对内隐刻板印象的影响之实验研究73-77六、压抑对内隐刻板印象的影响之实验研究77-84第三章总体讨论84-95一、关于内隐刻板印象之涵义84-86二、关于内隐联想纸笔测验之应用86-89三、关于内隐刻板印象之影响因素89-95参考文献95-102附录102-104致谢104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内隐学习综述

内隐学习研究新进展 一、内隐学习的历史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Reber(1967)在《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一文中, 提出了“内隐学习”一词。他认为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 ,人们能够按照本质不同的两种学习模式来学习复杂的任务 ,一种是所熟知的外显学习模式, 另一种就是内隐学习模式。Frensch(1998) 认为,内隐学习是对客体或事件之间结构关系的无意识获得[ ;我国学者郭秀艳和杨治良认为, 内隐学习是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体验并因之而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 ;杨卫星则认为内隐学习是一种无意识、无选择、被动地习得某种刺激材料中较深层抽象规则的学习。综上, 尽管对内隐学习的描述不尽相同, 但大家基本上认同, 内隐学习是个体在与环境接触中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的一些较为复杂知识的过程。只是在所获得知识的复杂程度上,仍存有争议。 二、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 1.人工语法范式 人工语法范式的核心在于一套人工编制出的复杂的语法规则。这种语法相当复杂, 被试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意识地学会它。首先让被试记忆一些表面上任意排列而实际上由人工语法生成的字母串 ,在被试学习了由这种语法生成的大量字母串以后,研究者告诉他们存在一种限定字母顺序的复杂规则, 并要求他们对新的符合语法的和不符合语法的字母串进行分类 ,如果被试对约65 %以上的字母串作出了正确的分类, 就可以认为他已经无意识地获得了关于语法的实质性的知识。这种人工语法范式包括限定状态语法与双条件语法范式。双条件语法范式较限定状态语法范式, 可以避免样例的重复性和长度不等的弊端。 2.实验性分离的逻辑 在试验中观察到的两个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它的逻辑十分直接: 如果用以比较的两个测验(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所包含的加工过程是相同的 ,或者是两组高度相关的加工过程 ,则这两个测验之间的比较不应该出现实质性的分离。如果出现了分离,那么测验中所控制的自变量就有可能包含不同性质的加工过程。内隐学习的领域里 ,正是基于这样的分离逻辑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方式设计出了很多不同的实验范式。 3.序列学习

社会认知 练习题参考答案

社会认知练习题 一.说出下列现象属于社会认知中的什么原理/现象? 1.一个人因为牙齿长得不好看,她笑的时候会习惯于抿着嘴巴 印象整饰 2.一个智慧的教授如果还给人以热情、幽默的印象,那么人们就会提高对他的整体印象。 印象形成的平均加权模式 3.人们在出席某个重要的晚会时,经常会穿戴高贵、典雅或性感的服饰。 -印象整饰合社会角色行为 4.从事公安、警务工作的人会不自觉地对他人有一种习惯性的警觉。 投射效应 5.疑心重重的人,往往也会认为别人不怀好意,而对他人缺乏信任。 投射效应 6.“他我”意识浓重的日本人会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特别谨慎。为了不破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所以行为相当谨慎,为的是避免功亏一篑。 为克服认知者容易出现的印象的平均模式,以及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等而进行的综合性印象整饰 7.西方人认为,中国人吃得多还不胖。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8.日本是个典型的男尊女卑的社会。 刻板效应、类化原则 9.中国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爱卫生。 刻板效应、类化原则 10.同样是老师的评分,在教学效果基本相同时,我经常会给教授级别的老师打分比讲师级别的高。 归因中的折扣原则 11.某个名人演讲,即使你心理实在不敢恭维,你也不敢在众人面前评价他的不是。或者,你会尽量思考他的演讲内容包含什么深刻含意。 仁慈效应 12.不管他有多大的缺点,只要他别的方面强,我就愿意嫁给他。 -印象形成的累加模式(仁慈效应?No.)

13.河南出骗子,我们公司不招河南人。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14.俗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湖北人太精明,我不喜欢跟湖北人打交道。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15.香港人喜欢穿牛仔裤,T恤衫,不爱穿西装。 固化效应、类化原则 16.漂亮的女孩各方面都占优势。 晕轮效应 17.相貌影响人们对他/她的其它方面的判断。 印象的一致性规则,晕轮效应 18.所谓爱屋及乌,我喜欢她也喜欢她的朋友。 印象形成的晕轮效应 19.上一次他给我留下很坏的印象,以后我不想理他了。 近因效应 20.商人精明;女性温柔体贴。 固化效应、刻板印象 21.娶日本老婆,吃中国菜,住英国的房子,到美国赚钱。 固化效应、刻板印象 22.情人眼里出西施。 --晕轮效应、评价的一致性 23.北京记者对搭顺风车实地采访发现:如果司机是女性,则无论男女,都同意搭顺风车。如果司机是男士而邀女士塔车,则屡屡遭拒;如有人同行,则女同志愿意搭车。同行人中途下车,搭车女士马上拿出手机,用方言给家人打电话。告知现在何处,所乘陌生车的车牌号。 固化效应、性别刻板印象 24.一般人自己失败时或碰到不愉快时,容易从外部找原因;一个人成功时,容易将功劳归于自己。 归因中的自利偏差 25.一个自称教授的人和一个自称农民的人同时献血,人们对他们献血的原因会有不同的猜测。 归因中的折扣原则 低地位使内在归因的判断打折扣,高地位使外在归因的判断打折扣,内在归因的判断加分 26.同样的行为,人们对不同地位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社会认知理论及其应用于评价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根植于学习理论,最初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 该理论现在被称为社会认知理论或社会性的认知学习理论,其主张相对独立于其他人格学习取向。社会认知理论注重行为的社会性起源和认知思维过程在人类机能各方面——动机、情绪、行为的重要性。社会认知理论家试图超越传统关于行为的内在重要性和行为的外部决定论之间的争论,他们提出有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总是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此外,社会认知理论家试图超越传统的把该领域划归于与人本主义取向相对立的行为主义的范畴。最后,虽然该理论强调了学习在理解人类行为方面的重要性,但对认知过程的强调,以及认为学习在无奖赏情况下也可以发生的观点则与传统的强化学习理论有分歧。 关于人的观点 Bandura 和 Mischel 都意识到对人的总的看法和人格理论之间存在着联系,并明确地提出了这方面的观点。当今的社会认知理论注重把个体看作积极动的并能运用认知过程去阐明事理、预见未来、选择行为过程并与他人交流。既注重内部因素又注重外部因素。从根本上说,当个体能适当运用其功能时,社会认知理论就将个体视为一个有能力适应环境变化的和谐的有机体。相互决定论的历程包括个体按照不同的工作要求和各种可能的结果在诸多目标中进行主动选择或对不同情境进行区分。 Bandural 和Mischel 都注重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配合,并致力于建立以系统性观察为基础的明确的概念,社会认知理论讲求的是人类行为的广泛方面与严格的科学态度并重,主要的内部过程和系统性的观察并重,不反对自我报告。 人格的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对人格结构的强调从某种程度上涉及对认知过程的强调,其中两个结构性的概念尤其值得注意:自我的概念和目标的概念。在社会认知理论中,自我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结构,而是一系列认知过程。人们对自我概念的理解和对自身行为的反应,如自我赞扬和自我批评,被视为理解环境事件和行为之间联系的关键。社会认知中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心理机能中的一部分历程。从某方面说,个体并不存在“自我”这样一个结构,而只是个体一部分的自我历程。社会认知理论不只是提出一个自我概念,该理论认为个体具有的自我概念及自我控制的历程可以随时间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自我概念的一个特殊方面成为Bandura 思想的中心,即与自我效能或与处理特殊情境的理解能力有关。自我效能的概念是指个体对其在具体任务或情境下有关行为能力的判断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动机、行为表现和情绪唤醒。社会认知理论注重认知过程,强调内部影响和外部影响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理解。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观察学习涉及通过观察别人而学习复杂行为的能力。自我调节与个体对自身行为施加影响的能力有关,而不是机械的对外部刺激产生反应。 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只能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学习。被观察的对象称为楷模。有证据表明个体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楷模的行为表现而学得。因此,例如孩子通过观察父母或他人说话从而学会语言,这个过程叫仿效。通常这一类行为的学习历程也包括模仿或认同。然而,模仿指细致地重复他人的某种反应,

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_苏晓军

2009年9月 第32卷第5期 外国语 Journal of Fore i gn Languages September2009 V o.l32N o.5 文章编号:1004-5139(2009)05-0047-05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 苏晓军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苏州215006) 摘 要: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内部正在出现一种可以称为社会转向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兴趣转向了语言的社会维度,关注语言变异。本文首先讨论这一转向的理据,然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国外社会维度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一综述,最后对该方向研究的基本特征加以评论归纳。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社会转向;认知社会语言学 The Soci al Turn i n Cognitive L i nguistics SU X i aojun (Schoo l o f Fore ign S t ud ies,S uzhou Un iversit y,Suzhou215006,Ch ina) Abstrac t In recen t years,w it h i n Cognitive L i ngu i sti cs a trend i s emerg i ng that can be ca lled the so cial turn.M ore and mo re researchers have begun to turn t he i r i nterest t o t he socia l di m ension of l anguage and l anguage va riati on.M o ti vati on for this t urn w ill first be d i scussed i n th i s paper,fo llo w ed by a chrono log ical overvie w o f m ajor wo rks abroad i n Cognitive L i nguistics a l ong t he soc i a l d i m ensi on.F ina lly,chief features of research i n th i s d irecti on are d i scussed. K ey word s Cogn iti ve L i nguistics;the soc i a l turn;Cogn iti ve So cio li ngu istics 1.引言 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 是哥本哈根大学的PeterH ar der[1]在由英国社会科学院和英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联合主办、布莱顿大学承办的 语言、交际与认知 大会上(2008年8月4-7日)明确提出的。事实上,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十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2007年7月15-20日)就辟有 认知社会语言学 的主题分会。预定于2010年3月15-18日在德国科布伦茨-郎道大学举行的第34届国际L AUD研讨会(34th I nter nati onal LA UD Sy mposi u m)的大会主题就是 认知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的结构、概念和文化维度 。可见,在认知语言学内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兴趣转向了语言的社会维度,关注语言变异。 2.认知语言学社会转向的理据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认知语言学倾向于把认知看成研究的全部,而语言则是认知的一部分。换言之,认知语言学强调其 认知 的本质,倾向于从心理学角度看语言,把语言看成人脑中知识组织的一部分。因此,传统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对语言的内部变异和交际变异不够关注,不考虑语言变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语言分析或跨语言比较都是在 单一语言 层面上进行的。这种倾向势必会导致对言语社区的同质化和理想化。认知语言学如果真正坚持运用基于用法的(usage base d)的途径研究语言和认知,就不能像乔姆斯基那样研究高度抽象化的语言,而必须探索语言的社会层面。 事实上,不少有识之士早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Langacker[2:376]指出,要研究概念和语法结构的动态性就必然要研究话语和社会交互的动态性,而这一点无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必须扩大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以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1.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 众所周知,内隐社会认知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正是由于其无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测外显态度的方法来进行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传统的常用的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的间接测量方法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法、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某些方法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等存在难以定量分析、主观性太强、对实验者本身素质要求太高、说服力不够强等问题;也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则存在只能涉及社会认知的知觉层面而难以深入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就会不同。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在这种条件下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并且,此前反应时法已经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Greenwald 等在既有的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以改进和发展,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2.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范式 2.1 实验原理与基本思想 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在认知上,内隐联想测验以

认知与社会学习理论

第七章认知与社会认知理论 一、内部原因 格式塔心理学或完型心理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行为主义的缺陷。 二、外部原因 邻近学科的影响,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把人与计算机做类比。 三、人格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的兴起 勒温场理论:人们受到各自认知的“生活空间”的影响,在表征时会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凯利最早解释个体行为中的差异是由于个体在对世界的感知和信息加工中存在着差异引起的,将认知结构视为人格结构。 第二节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 最负盛名的著作有:《社会学习与临床心理学》(1954)《人格社会学习理论的运用》(1972)第三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班杜拉简介(美国心理学家) 1972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3 年获加利福尼亚心理学会“杰出科学成就奖”;1974 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二、理论观点 (一)交互作用论 强调人是主动的,反对把人看成是被动的、是潜意识行动与过去历史的受害者,或者只是由环境决定的。 主张交互作用论,即人受环境力量的影响,但是他们可以选择行为的方式。 个人与环境以交互作用的方式彼此影响,每个人的人格特点是个人和情境变量持续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经验的差异就是个别差异的原因。 (二)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看他人(榜样)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包括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和观察“示范者”所受到的强化。又称替代学习、榜样学习、模仿学习。 由于看到他人行为被强化,而代替了自己行为的强化,所以观察者也能学习到示范者的行为。观察学习的好处:效率高、错误率低;间接学习,不必亲身经历,即可明白该怎么做 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 注意过程,只有注意到榜样的行为,辨别出其重点并认识到其特征时,才能通过观察来学习。保持过程,看到某个榜样的次数并不多,为了再现榜样的行为,必须记住它。我们是以“心象表征系统”和“言语表征系统”两种方式在记忆中将榜样行为的重要线索进行编码的。动作再现过程,将先前编码的心象和言语线索转化为动作的再现。 动机过程,虽然没有强化也可以发生观察学习,但对榜样的注意会受到动机的影响,而且我们是否作出所观察的行为,也会受到动机的影响。 (三)对强化的发展 替代性强化:在观察学习过程中,看到某行为受到奖励后,观察者表现出该行为也随之增加,象是自己获得了强化一样,当他们看到某行为受到惩罚后,他们的相应行为也随之减少,象是自己受惩罚一样。这个现象被称为替代性强化。 自我强化:一个人在表现某项行为之后,若自己感到有成就,那种满足感,就具有极大的强化作用。 (四)预期作用与行为目标 解释行为的学习与表现的差异 一个人的行为不是完全盲目的,而是依照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对行为的后果,有

第五章 社会认知

第五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知觉的概念最初是由布鲁纳1947年在“价值与需要是知觉中有组织的事实”一文中采用的,用以指出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知觉者的目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即指明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 随着社会心理学对人际知觉领域研究热潮的兴起,社会知觉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 perception),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社会知觉被社会认知一词所取代。 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选择性 互动性 防御性 认知的完形特性 三、认知启发 认知启发就是人们经常用以快速、简便的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 1.表征性启发 2.获得性启发 3.调整性启发 四、社会认知的图式 (一)图式的涵义和分类 涵义:图式是有关某一概念或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它包括对某一概念或刺激的认知、相关的各种认知的关系及具体的例子,其内容可以是特定的人、社会角色、自我、对特定客体的态度、对群体的刻板印象或对共同事件的知觉。 图式的分类: 人的图式——是一种心理上的认识类型,它描述了

典型的或者特别的个体。 自我图式——是指个体把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 式。 角色图式——是一种描述范围较宽的社会群体和角 色的心理类型。 事件图式——是指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 (二)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1.帮助人们提取信息 2. 加快信息的加工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 可以填补社会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 五、内隐社会认知 (一)内隐社会认知的含义 一般而言,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基于过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果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结构的驱使,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在意识层面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又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 (二)研究内容 1、内隐自尊: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自我 态度效应,然而这种态度效应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 2、内隐态度,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 体对社会客体的认识、情感倾向和行为反应。Greenwald等人将内隐自尊和内隐态度归列为内隐社会认知最重要的情感结构。 3、内隐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大多围绕内隐种族和性别刻板印象来进 行。 (三)研究方法 反应时范式 基本程序是给被试事先规定好一定的刺激,要求被试在刺激呈现之后既快又准确的做出反应,同时记录从刺激呈现到被试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期间的时间延迟即为反应时。 1.内隐联想测验(IAT) 提出者:Greenwoald 它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 2.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指先前经验对当前刺激项目进行某种加工时所产生的易化现象,其实质是反应了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现象,在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启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社会认知理论

第一章社会认知理论 1.自我效能概念:“自我效能”由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管理、运动以及诸如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AIDS)等看起来极为棘手的社会问题等领域。它同时也是目前横扫心理健康领域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的主要特征。“自我效能”与自尊不同,它是对特定能力的一种判断,而非自我价值的一般性感受。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班杜拉凭借着他对人性及其因果决定模式(三元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与行动三者之间的交互决定论)的理智把握,在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对这一中介过程做出了理论解释。 自我效能理论来源于班杜拉提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的观点——即人类行为与人内在诸因素以及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相互决定的。在三者交互作用的机制中,班杜拉又特别重视由人的各种因素构成的自我系统,他由此衍生开来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效应或有效性,它包括一系列的自我效能现象,其中最为核心也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就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它与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水平相关,但并不代表个人真实的能力水平。自我效能感具有决定人们对行为任务的选择及对该任务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同时也影响人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以及情感反映模式。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被称为自我效能信息,班杜拉认为人们对于自己的才智和能力的自我效能信念主要是通过亲历的掌握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生理和情绪状态这四种信息源提供的效能信息而建立的。 1.亲历的成败经验 亲历的成败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的亲身行为所获得的关于自身能力的直接经验,亲历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因为*自己的经历得到的关于自身的认识最可*,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另外,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个体对自我形成行为表现成败的各个因素(如:任务的难度、个人的努力程度、外界援助的多寡等)的权衡。 2.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非常重要。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获得成功时,能够提高其自我效能判断,增强自信心,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为操作。相反,当看到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人,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仍遭失败时,他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 言语说服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另一个信息源是他人的鼓励、评价、建议、劝告等。言语说服是进一步加强人们认为自己拥有的能力信念的手段。尤其是当个体在努力克服困难时,如果外界有人表达了对他(她)的信任或积极的评价,会较容易增强其自我效能。 4.情绪与生理的影响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与生理状态有时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水平。比如生理上的疲劳、疼痛和强烈的情绪反应容易影响个体对自我能力的判断,降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可通过个体的选择、认知、动机、情感四种中介来发挥其主体作用:

内隐态度

内隐态度的测量除了使用IAT以及根据其原理改编的范式之外,还有什么常用的研究方法? 提到内隐态度测量的方法估计最容易想到的就是IAT了(虽然说IAT测得究竟是不是内隐态度还有相当大的争议).在心理学对于内隐态度的研究中,除了IAT范式以及和其原理类似的(通过对刺激进行归类之后,测量反应时长一类的)比如GNAT、EAST范式之外,还使用过那 区别最大的叫做AMP, affect misattribution procedure.这个既不测量反应时间,也不测量反应准确率.它先给被试一个有态度的视觉刺激,可能是图片或者文字,然后给一个没有态度的中性刺激,然后让他们打分,这个中性刺激有多令人愉悦.比如,测试一个人对烟酒的态度,就先让他看一些关于烟酒的图片,然后给他看一个阿拉伯字母(假设这人不认识阿拉伯文),然后让他打分,这个字母的愉悦程度,打分越高,就越偏爱烟酒. 其他除了IAT,GNAT,EAST和AMP之外的,就是priming task类的测试,同样是测试反应时间的,但是原理有些不同.priming的意思是短时的内隐记忆,就是人不能感觉到的记忆,我种感觉这类东西像是视觉暗示.在semantic prming task里面,先给被试看一个刺激,闪过的非常短,以至于被试自己可能不知道自己看到了.然后再让他们给一组单词按照“是不是个词”进行分类.这些词语有些是褒义的,有些是贬义的,如果褒贬义的词分类时间不同,那么这个被试就有一定内隐态度.另一个叫做affective priming task,任务是让被试用最快速度来判断一个单词是“好“还是”坏“,但是在这个目标形容词出现之后,会闪现一个prime单词,也是闪现的很快,让人几乎察觉不出来,如果被试对于prime刺激的态度和目标形容词一样,那么反应就会比较快,如果不一样,反应就会变慢.这个测试大多用在临床里,主要用来诊断测试eating disorder,看患者对食物的看法.priming本身的概念也用的非常广,除了用来测试态度之外也用来测试认知方法之类的.以上大概是所有的内隐态度测试方法.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1.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众所周知,内隐社会认知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正是由于其无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测外显态度的方法来进行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传统的常用的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的间接测量方法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法、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某些方法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等存在难以定量分析、主观性太强、对实验者本身素质要求太高、说服力不够强等问题;也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则存在只能涉及社会认知的知觉层面而难以深入的问题。我们认为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

内隐态度研究方法综述

内隐态度研究方法综述 黄霞妮 摘要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许多学者对内隐态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测量内隐态度的研究方法上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常用测量内隐态度的方法有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 T)、ST-IA T、SC-IA T、AST、EAST以及Go/No-go联想测验(GNAT),最近几年发展出来的新方法有简式内隐联想测验(Brief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BIA T)和SA-IA T。文章对以上研究方法的原理、操作和发展进行了探讨,虽然各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但对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字内隐态度内隐联想测验Go/No-go联想测验简式内隐联想测验 1前言 态度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稳定性的内部心理倾向.它是社会心理学中研究的重要内容,反应了一个人内部的心理特征,对行为有很好的预测作用。根据态度是否受到意识的控制,研究者把内隐态度分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1998)等人在分析了大量研究材料的基础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即过去经验痕迹虽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然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内隐态度概念,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的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1]。在此基础上,Wilson和Lindsey 等人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2]。随着内隐记忆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间接测量的方法被借鉴到社会认知领域,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Greenwald等人于1998年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在其之后,很多学者对其又进行了发展,产生了很多变式,如GNAT、ST-IAT、SC-IAT、SA-IA T以及BIAT。这些变式继承了内隐联想测验的一些优点,克服了内隐联想测验的部分缺点,为内隐态度某些内隐成分的测量隐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测量方法。同时,这些变式也存在着某些问题。 2内隐联想测验 Greenwald所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可能是目前最为重要的测量方法。我们以Greenwald关于内隐联结测试的文章中所提出的“Flower一InsectIAT”为例,对其程序做简要介绍。该实验设计呈现出内隐联结测试的典型特征,此后的研究大都遵循该程序。实验中通过计算机分别呈现花的名字(Rose,Tulip,Marigold)、昆虫的名字(Bee,Wasp,Horsefiy)、积极词汇(Peaee,Freedom,love)和消极词汇(Rotten,Filth,Siekness),研究者要求被试对这些刺激进行分类,并按照实验要求按键做出反应。实验中主要考察被试在两个联合任务中的反应。在联合任务1中,被试对花的名字和积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

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_胡志海

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 胡志海 (黄山学院教育系,黄山,245041) 摘 要 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 )和刻板解释偏差(SEB )两种方法对大学生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进行了内隐研究。发现被试整体在两次实验中均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内隐刻板印象,女大学生头脑中的刻板印象对其行为归因已形成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EB 是一种测量内隐刻板印象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内隐刻板印象 内隐联想测验 刻板解释偏差 内隐社会认知 1 引言 近年来,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迅猛进展,研 究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完善使得人们能以新的视角对刻板印象进行考察。人们日益认识到: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不仅体现在外显过程上,而且还表现在内隐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中。刻板印象同样也有一个内隐成分,有时个体并未意识到自身存在着这样的刻板印象,但相应的社会类别联想却已被自动激活。如Trope (1991)认为,刻板印象影响着社会推理过程中的认同加工,它导致人们对同样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假设和结论,而且这种推理是自动进行的[1]。Devine (1989)发现:只要一遇到刻板印象,群体成员就会自动激活相应的刻板化加工[2]。因此认为存在着内隐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是指调节某一社会类别成员的属性的不能内省辨别(或不能准确辨别)的过去经验的痕迹。”(Greenw ald &Banaji , 1995)[3] 。 内隐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是:个体的无意识成分是否参与了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前人相关研究表明:刻板印象影响了个体对相应群体成员的各种判断,如对模糊行为的解释、成败归因、与职业 有关的决定等[4-6] 。本研究主要针对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人们常将性别与多种个人属性联系起来(如个性特征、角色、职业等),如将男性与强壮、自信、竞争 等相联,将女性与温柔、依赖、顺从等相联[7] 。这种刻板印象常与职业定位、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如近年来大学生在求职时常遭遇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就业难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本研究则试图从大学生自身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大学生在观念上是否也存在性别偏见,尤其是女大学生们是否存在着自我设置的主观障碍。这对客观认识大学生就业问题,寻求科学有效的解决问题途径很有现 实意义。具体研究主要围绕大学生的职业性别刻板 印象展开,即他们是否对男女两性存在不同的职业定位,在进行社会认知时是否会在无意识上受到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所左右,有无刻板化加工的现象。 在各类内隐研究方法中,内隐联想测验(IAT )由于其良好的心理计量学特征,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用于对刻板印象的研究之中。但内隐联想测验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内可见的IAT 研究多采用个别施测方式,完成一次实验不仅耗时较长而且易受一些无关因素干扰;另一方面,IAT 的实验情景过于单纯,其结果与被试的社会认知未必都有密切的关联。而以刻板解释偏差(SEB )为指标的内隐态度测量方法则可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选择。它是基于Hastie (1984)提出的观点:个体在面对与自己期望值不一致的情境时,会做出更多的解释行为(归因行为),以使不一致得到合理化解释。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刻板印象对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发生内隐作用[8]。在实际研究中根据被试对问题的不同归因来计算SEB 值。SEB 的问卷编制较为复杂,但施测却较方便,所得结果的社会内 涵也较IAT 丰富[9] 。目前国内有关SEB 的实验还极为少见,本研究同时采用IA T 与SEB ,试图探讨SEB 能否有效揭示内隐刻板印象的存在,它与IAT 的研究结果可否相互验证。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一 内隐联想测验(IAT )2.1.1 被试 随机抽取黄山学院一年级本科生54人,其中男女各半,年龄在17~19周岁之间。2.1.2 仪器 奔腾四系列微机2.1.3 材料 本研究使用内隐联想测验来获得内隐效应。 通讯作者:胡志海。E -mail :hz hls @h s u .edu .cn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5sk226)。1122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28(5):1122-1125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概述及评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摘要: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关键词::理论提出背景解析概述教育意义评价 班杜拉理论提出的背景 自从4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对儿童是如何获得社会行为的很感兴趣。这些行为包括合作、竞争、攻击、道德-伦理和其他社会反应,社会反应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习得。当时的强化理论已经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所有的模仿形式。 首先,儿童为什么总是有选择的模仿而不是模仿了所有受到强化的行为;其次,儿童有时候模仿那些过去没有相互作用过的行为;最后,为什么儿童在最初观察的几天、几周之后,他们没有受到强化、也没有看到榜样的这种行为受到强化,却会模仿新的行为。 班杜拉不同意华生和斯金纳的外界刺激是行为的决定因素的观点,相反,他认为人的认知能力,对行动结果的预期直接影响人的行为表现。他把强化视为个体对环境认知的一种信息,即强化物的出现等于告诉个体行为后果将带给他的是惩罚或奖赏,人们正是根据这种信息的预期决定自己的行为反应的。同时,班杜拉还认为人类的学习大多发生于社会情境中,只有站在社会学习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发展。他将自己的理论称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面对这些问题,班杜拉提出一套最为综合并且广为接受的模仿理论,称为社会学习理论。 理论概述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他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其包括:观察学习;交互作用;自我调节;自我效能等理论。 一、观察学习理论 (一)、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其基本涵义是人们能够仅仅由观察他人的行为而学习。班杜拉对此下的定义是,“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受观察影响,称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学习为观察学习”。 在一个经典研究中,班杜拉(1965)让4岁儿童单独观看一部电影。在电影中一个成年男子对充气娃娃表现出踢、打等攻击行为,影片有三种结尾。将孩子分为三组,分别看到的是结尾不同的影片。奖励攻击组的儿童看到的是在影片结尾时,进来一个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表扬和奖励。惩罚攻击组的儿童看到另一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责骂。控制组的儿童看到进来的成人对主人公既没奖励,也没惩罚。看完电影后,将儿童立即带到一间有与电影中同样的充气娃娃的游戏室里,实验者透过单向镜对儿童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看到榜样受到惩罚的孩子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明显少于另外两组,而另外两组则没有差别。在实验的第二阶段,让孩子回到房间,告诉他们如果能将榜样的行为模仿出来,就可得到橘子水和一张精美的图片。结果,三组孩子(包括惩罚攻击组的孩子)模仿的内容是一样的。说明替代性惩罚抑制的仅仅是对新反应的表现,而不是获得,即儿童已学习了攻击的行为,只不过看到榜样受罚,而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是在2O世纪7O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教育理论,9O年代得到迅猛发展;在传统的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中加入了认知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1)三元交互决定论 行为到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还是由内部力量决定的,长期以来存在两种决定论:个人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个人决定论强调人的内部心理因素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环境决定论强调外部环境因素对行为的控制,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他的理论在于探讨环境、人及其行为之间的动态的相互决定关系。将环境因素、行为、人的个体因素三者看成是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作用从而相互决定的理论体。其中,个人的主体因素包括行为主体的生理反应能力、认知能力等身心机能。所谓交互决定,是环境、行为、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每二者之间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在三元交互决定论中,一方面,人的主体,诸如信念、动机等往往强有力地支配并引导其行为,行为及其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并最终决定思维的内容与形式以及行为主体的情绪反应,另一方面,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主体特征如性格、社会角色等引起或激活不同的环境反应,再者,行为作为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是人用以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人的需要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并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的手段,而它不仅受人的需要支配,同时也受环境的现实条件的制约。

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水平的感知,成功经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反之降低自我效能感。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的效能信息,是指看到能力等人格特征和自己相似的他人,在活动中取得了成功的观察结果,能够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功,从而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言语的劝导是指接受别人认为自己具有执行某一任务的能力的语言鼓励而相信自己的效能。值得注意的是说服性的言语必须实事求是,调动个体的积极性。那些虚幻的、华向不实的劝导不但会适得其反,身心状态会影响自我效能的水平,个体在追求目标时,自我效能通过生理唤起来影响行为改变。乐观积极的自己肯定信念能创造积极情感,消极情绪会产生挫败感,所以要变消极情感为乐观心态。由此可以看到,自我效能是可以通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来培养。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注重引导受教育者,直面困难而不是逃避,在一次次迎难而上来证明自己的坚强,使自己的自我效能得到强化。 社会认知理论在施为视角(an agentic perspective)的基础上自我发展、自我适应和自我变化。施为指的是人有意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机能和生活环境 1.基于施为概念的社会认知理论 人类施为具有几个主要特点: (1)意图性(intentionality) 人的意图包括行动计划和和实现这些计划的战略。 (2)通过前瞻行为所产生的施为的临时延展性

归因理论的一些认识

归因理论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归因、归因理论、海德、凯利、相应推断、三维理论、韦纳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与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所谓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外表现推测行为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心理学家根据各种研究所提供的有关归因问题的不同概念与观点,则统称为归因理论(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主要有四种:(1)恒常原则说。这是美国心理学家F?海德最早提出来的。海德把行为的原因大体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并提出共变原则,以说明人们的归因过程。他指出,人们通常认为一定的行为可能决定于各种原因,但人们倾向于寻找一定的结果和一定的原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联系。如果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同一个结果相联系,而没有这个原因时就不发生这个结果,那么就可以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2)二维归因理论。这是B?韦纳提出来的。他也把行为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但他认为内因—外因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增加另一个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3)三维归因理论。由H?H?凯利于1967年提出。包括四种要素(实体、他人、时间、情境),三个维度(特异性、共意性、一贯性)及其协变原则(指处于三个维度上的四个要素在归因过程中同时起作用)。(4)对应推断理论。这是E?琼斯和N?K?戴维斯提出来的。他们在考察归因问题时,先判断行为者的意图,后推测行为者的属性和品质。他们认为,他人作出某种行为时,行为观察者就要判断这一行为是否有意图以及行为后果中哪个是原有意图的后果。这一理论着重探讨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从所观察到的行为推断与之对应的内在属性,因此被称之为“对应推断理论”。 三、凯利的三维理论 我们在知觉人的行为时,总是试图进行推断和解释。所谓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本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原因与其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1958年最早提出了归因问题,但直到60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1965年,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人选为者的具体行为推断其行为意图。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H.H.Kelley)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提出三维归因理论,是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他也成为最有影响的归因理论研究者之一。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凯利认为,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三个维度分别是: (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 1.区别性: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例如,一名今天迟到的员工是否经常表现得自由散漫、违反规章纪律。如果行为的区分性低,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内部归因;如果行为的区分性高,则活动原因可能会被归于外。 2.一贯性: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例如,如果一名员工并不总是上班迟到,她有7个月从未迟到过,则表明这是一个特例,行为的一贯性较低;而如果她每周都迟到两三次,则说明行为的一贯性高。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者越倾向于对其作内部归因。 3.一致性:指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表现出一致性。比如,所有走相同路线上班的员工都迟到了,则迟到行为的一致性就高。从归因的观点看,如果一致高,我们对迟到行为进行外部归因。如果走相同路线的其他员工都准时到达了,则应认为该员工的迟到行为的原因来自于内部凯利认为这三个方面信息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可以将人的行为归因于行动者、客观刺激物或情境。如果一名员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