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路设计总说明讲解

四级路设计总说明讲解
四级路设计总说明讲解

总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福安市社口镇秀峰村环村道路工程是秀峰村内重要交通要道,起点在秀峰村301省道进村水泥路终点,路线沿山而上,途经中坂、上坂,终点在上坂与301省道旧路口。

现有道路为下坂村内原有公路段,本次设计充分利用原有路段,全长1193.553米,路基宽度设计为4.5米,路面与路基同宽,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本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道路等级为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

2、路面宽度为4.5米,其中左右行车道各1.74米,左右硬路肩各0.5米。

3、旧路全线的曲线路段路基宽度均未加宽,本次拟对曲线路段路基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的第一类加宽值进行加宽。

4、旧路部份路段曲线半径小于15米,本次拟对曲线半径小于15米的路段进行局部移线改造至最小半径达15米以上。

二、任务依据

1、秀峰村民委员会与福建中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2、1:2000数字地形图和外业测量数据;

3、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

三、执行标准与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

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

3、《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

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8、《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15);

9、《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1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1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1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

13、《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

14、其他相关标准与规范

四、技术标准

由于路线所经地形复杂陡峭,并且受到村庄建筑物的制约,要将其改造成等级公路的困难极大。

应业主要求及考虑沿线村庄的交通需求,在尽量利用自然条件展线的基础上,对本公路进行设计为4.5米双车道、曲线加宽和部分急弯路段改造等措施改善该项目的通行条件。

根据发包人要求,改造后的路面达到:需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段,水泥混凝土行车道路面宽度为3.5米,对应路段的路肩采用石渣填筑。

本次设计指标采用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中规定的四级公路指标进行设计。

五、测设简况

根据设计合同要求,我公司和发包人以及相关单位的有关人员察看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讨论并征求发包人意见后最终确定具体建设方案。

我公司2015年10月中旬组织项目组进场开展外业工作,并于2015年12月初完

福建中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SI-01

- 8 -

成了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工作。

六、路线起讫点及路线主要控制点

福安市社口镇秀峰村环村道路工程,起点在下坂进村水泥路口,设计起点桩号K0+000;终于上坂与301省道交叉口,设计终点桩号K1+193.533。本路段路线长1.193公里

本路段主要控制点:秀峰村村委楼。

七、路线概况

(一)路线设计总原则

1、平面选线的原则

尽量利用自然条件展线,最小曲线半径15米。

2、纵向设计的原则

尽量利用自然条件的的竖向高程,并考虑到附近村民居民地的同行条件及挖方量。

(二)、路线平面走向

安市社口镇秀峰村环村道路工程是秀峰村内重要交通要道,起点在秀峰村301省道进村水泥路终点,桩号为K0+000,路线沿山而上,途经中坂、上坂,终点在上坂与301省道旧路口,终点桩号K1+193.533。本项目占地线为道路红线外偏1米,具体征地拆迁量以现场实际测量为准。

(三)、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1、本项目采用GPS布设2个控制点,控制点坐标系统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投影带为3°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20度,工程投影面高程为O.Om。

2、控制点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四)、施工注意事项

1、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GPS点、水准点

GPS点的坐标和标高、水准点的标高是公路设计、监理、施工、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所以施工前应该对现有的GPS点进行复测校对,施工期间务必采取必要的有效的措施保存好GPS点及水准点。如果这些点在路基施工范围内,则在征得监理同意后将这些点移至路基施工范围外的安全地区内,同时要考虑到便于今后放线、竣工验收,改移后的资料必须报监理认可后,才能进行施工。

2、如果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发生某种原因必须变更起点、终点位置与标高时,应报请监理和施工指挥部解决。

3、路线设计标高为中线标高。

4、施工放线时应采用本文件所提供的GPS控制点或起闭于该控制点的导线点的坐标,恢复中线的资料应报请监理和施工指挥部验收认可。

八、路基、路面设计

(一)、路基

1、路基设计原则

结合现场勘测和调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采取经济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设计,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2、路基横断面布置

一般路段路基宽4.5m,为双车道路基;曲线加宽采用一类加宽。

路基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的高程,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3、路基的超高和加宽

本项目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路段,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表7.4.1规定需设置超高并设置路面加宽。路基加宽取第一类加宽值加宽;路基超高绕道路中线旋转,正常路段路面横坡为2%,最大超高按6%控制。

4、路基设计

(1)、填方路基边坡设计

根据土质情况考虑到边坡稳定性,当路肩外边缘与坡脚高差H≤8米时,边坡坡率为1∶

福建中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SI-01

- 8 -

1.5。

在填方高度较大,按1:1.5放坡占地面积大或侵占河道以及可能出现不必要的拆迁时,可设置护肩等结构物以节省占地或减小拆迁。在原地面线横坡大于1:5的斜坡上填筑路堤时及新旧路基交界处,对原坡面应开挖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台阶应有2%~4%的内倾横坡,以保证填土的稳定性。低填方路段设置边沟,以保证雨后积水的顺利排出。

(2)、挖方路基边坡设计

充分研究路堑边坡的岩土性质及状态,针对性的分析各工点和挖方边坡的稳定性。在保证路基边坡长期稳定的同时,应兼顾节约用地原则,同时考虑边坡型式对周围环境景观的影响。边坡横断面型式应根据边坡岩土的自然属性、边坡高度、岩层产状、岩石破碎及松散程度及加固防护措施等综合考虑,灵活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不采用单一的坡度,使边坡外型与周围地形地貌融为一体。

为减少挖方及考虑实际岩土性质,土质挖方路段的边坡,8米以内的边坡坡率取1:0.5;弱风化或微风化石质挖方路段的边坡为10内取1:0.15,大于8米小于20米取0.30;强风化石质挖方路段8米内采用1:0.25,大于8米采用1:0.5,具体参见路基一般设计图。

(3)、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

路基挖方多为碎石土、岩石,质量可以满足筑路要求,全路段利用(清表土除外)路基挖方作为填料。

①土方路基

路基压实采用重型标准,路基填料最小强度(CBR)及路基压实度须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5)中规定的要求。

路基填料强度和压实度要求表2-4

注:本道路为水泥砼路面,压实度采用二级公路标准。

②、填石路基

A、填石路堤在施工前,应通过铺筑试验路段确定合适的填筑层厚、压实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标准。

B、填石路堤应采用大功率推土机与重型压实机施工。

C、填石路堤可采用与土质路堤相同的路堤断面形式。

D、填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应采用强度大于30Mpa的不易风化的石料,码砌石块最小尺寸不应小于300mm,石块应规则。

E、填高小于5m时的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应不小于lm;填高5~12的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l.5m。

F、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宜采用施工参数(压实功率、碾压速度、压实边数、铺筑层厚等)与压实质量检测联台控制。

G、填石路堤压实质量可以采用压实沉降差或孔隙率进行检测,孔隙率的检测应采用水袋法进行。

H、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应用于路堤填筑。

I、压实控制标准须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中的有关规定。

J、在填石路堤表面填筑土等其他材料时,填石料顶面应无明显孔隙、空洞。在其它填料填筑前,填石路堤最后一层的铺筑层厚应小于40cm,过渡层碎石料粒径应小于l5cm。

(6)、路基土石方计算说明

路基土石方计算表中计入了挖路槽、开挖台阶土石方及水沟流水截面部份的土石方开挖工程数量。

土石方调配中考虑了四级公路土石方调配的松方系数,其中松土为 1.11、普通土为

福建中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SI-01

- 8 -

1.05、硬土为1.00、石方为0.84。

(二)、路面设计

1、设计原则

路面设计依据交通量、公路等级、交通组成等基础资料,考虑沿线气候、水文、地质及筑路材料分布情况,本着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及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原则,结合路基工程进行综合设计。

2、技术标准

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交通量按中型交通量进行计算,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为10年。

3、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设计参数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参数表

4、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本路段自然气候划根据《公路自然区划图》为中湿区(Ⅳ6区),经路面结构组合计算,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为20cm水泥混凝土面层、平均厚度8cm5%水泥稳定碎石调平层。

5、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1)、水泥混凝士路面面层

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集料级配采用5~30mm连续级配,压碎指标值不大于15%,含泥量小于l%,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5%,硫化物及硫酸盐含不大于1%。细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符合规范级配,细度模数大于2.5。

A、平面尺寸

板块的平面尺寸划分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的规定,结合路基宽度、路面和构造物的布置、具体施工等布置板块,详见设计图。平交口范围内主线按正常板块布置,变宽段按异型板块进行人工摊铺,故不做设计图纸,数量已计入。

B、接缝材料

填缝材料应选用与混凝土粘结力强、回弹性好、能适应混凝土板收缩、不渗水、不溶于水、高温时不溢出、低温不脆裂和耐久性好的材料。以往使用的沥青、沥青混合物或乳化沥青等材料作为嵌缝料,这些材料粘结性、热稳定性、耐久性等技术性能都较差,不能满足本路段交通的要求,故采用QF-97IV型嵌缝料、F-9021高性能密封料和专用施工机械。

胀缝板应选用能适应混凝土膨胀和收缩、施工时不变形、耐久性好的材料。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

5%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为:水泥:碎石=5:95(重量比)。

集料级配对基层强度和耐久性影响较大,施工时应严格控制集料级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其级配组成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表3.2.2的有关规定。

6、旧水泥砼路面处理

本路段旧水泥砼路面采用打裂压稳进行处理,对于旧路面破碎严重难以稳固的路段应挖除旧路面回填水稳碎石并压实。

打裂压稳旧面板断裂块尺寸应控制在0.6m*0.6m~1.0m*1.0m之间,板块打裂后采用多边形冲击压实机进行碾压,每冲压5遍、10遍、15遍、20遍后对标高进行测量,如两次之间的高程测量差值小于5mm,即可结束冲压。

7、旧水泥砼路面打裂压稳后,6.5米路面除4.5旧水泥砼路面范围内外设置15cm后级配碎石垫层,具体详见路面结构设计图。

8、路床顶面验收标准

路床顶面验收需要实测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平整度、横坡以及边坡,然后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判定是否合格。

(三) 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

1、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

本工程在路面上均采用分散排水方式,路面水沿路线纵坡和路面横坡进入路基排水沟,排至路基之外。道路边沟一般路段设置0.3×0.3m矩形水沟。

福建中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SI-01

- 8 -

2、路基排水设计

沿线地势起伏大,排水沟坡度也比较大,路面水能很快排离路幅范围至路基外,对路基影响比较小,因此路基稳定性比较好。

路基排水系统设计以不破坏原有自然排水系统为原则,充分利用涵洞以及沿河地理条件优势设计排水系统,靠山一侧设置边沟、排水沟接入涵洞,沿河一侧仅挖方及离河较远路段设置边沟、排水沟,其余路段正常排水即可。

(五)、路面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开工前,应作好各项准备工作,熟悉设计图纸和设计要求。

2、各种路用材料需进行各项技术指标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堆料场应加遮盖,以防雨水淋湿。

3、路面开工前,应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公路无机结合料试验规程》、《公路集料试验规程》、《公路石料试验规程》、《公路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公路路面基层施技术规范》等对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混凝土先进行室内配合比设计及有关试验,进一步确定各混合料的配合比、压实度等,经确认后方可用于施工中,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

4、水泥混凝土路面达到设计强度后方能开放交通。基层的养生不得少于七天。养生期间应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5、在不利季节和不利时间进行路面施工时,应做好各种保护措施,严禁在雨中施工或雨后立即施工。

6、施工中应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的规定设置横向接缝。

7、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是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路面的使用功能至关重要,但抗滑修复十分困难,应在施工时一次性作好。路面应作拉毛和拉槽复合处理,槽宽3~5mm,深2~4mm,间距15~25mm。

8、为保证路面面层施工的连续性和路面平整度、减少移机作业,建议采用摊铺机一次过桥,包括所有水泥混凝土路面。

9、灌缝材料施工时应先采用切缝机清楚按接缝中夹杂的砂石、凝结的泥浆等,再使用压力大于O.5MPa的压力水和压缩空气彻底清除接缝中的尘土及其他污染物,确保缝壁及内部清洁、干燥。缝壁检查以擦不出灰尘为灌缝标准。灌缝材料应按规定比例将两组分材料按1h灌缝量混拌均匀后使用。

10、旧路面打裂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施工前请仔细阅读本项目所有施工图图纸,并对施工现场仔细了解,高程点和坐标点均需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2)、破裂前,先划分施工段,将施工路段划分为路面完好路段、路面出现裂缝或折断路段、路面严重损坏路段,分别经行冲压。

(3)、对沿线设施采取保护措施,以免造成破坏。

(4)、当路面破损严重,破裂板失去嵌固且不稳固,应挖除旧路面,回填水稳层。

(5)、对已冲击路段,准备好防雨工具,防止下雨对其破坏。

(6)、做好沿线所需必要的施工标志牌及车辆避让警示牌,且要专职安全原全过程进行安全管理。

九、沿线自然地理条件

本项目位于福安市社口镇秀峰村内,路线所处位置总体上以重丘,低山为主。

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丘陵沟谷地段、气候暖热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0℃,据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1500-1900mm,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4%,其中4-6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6%,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根据现场踏勘,水流量大小与大气降水、上游支流补给影响较大。

十、涵洞

⒈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II级;

福建中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SI-01

- 8 -

(2)设计洪水频率:1/25;

(3)设计安全等级:三级;

(4)环境类别:II类环境;

(5)设计基准期:100年;

(6)设计使用年限:30年

2、材料:

圆管涵管节采用C30钢筋砼预制,管基采用C15砼,洞口翼墙、端墙及直墙均采用C15片石砼,圆管涵的洞口铺砌、急流槽采用M10浆砌MU40片石;

帽石均采用C20砼现浇;直墙洞口采用C20片石砼;

洞外铺砌及改沟铺砌一般采用M10浆砌MU40片石或C15片石砼。

地基承载力不足则采用砂砾进行换填。

3、设计要点

结构采用海特公司《涵洞辅助设计系统PCVX7.2》进行设计。

4、施工要点

1)、布置图中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是指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的天然容许承载力,如现场发现涵底标高与设计出入较大,请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便及时处理。。

2)、各种形式的涵洞施工均按相应部颁标准图的施工要求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条文办理。特别是基坑开挖后,要注意防排水,保证地基的稳定,以减少因地基泡水软化后引起大量的换填砂砾(级配碎石)数量。

3)、涵洞基底范围内换填砂砾等,要求与前后路基同时分层夯实、压实,压实度要达到96%以上;清表后天然地基土应充分碾压(夯)实,压实度要达到规范要求;具体实施按有关图纸办理。

4)、开挖基坑至涵洞基础底标高,整平夯实后再施工涵洞基础及涵身。钢筋砼盖板涵台背采用透水性材料回填。

5)、涵洞设计有C30钢筋台(墩)帽,台身与台帽接触面在台身施工时须预埋钢筋,让预埋钢筋伸入台(墩)帽,同时台(墩)身顶面须拉毛,保证台(墩)身与台(墩)帽的连接。

6)、开挖基坑至涵洞基础底标高,整平夯实后再施工涵洞基础及涵身。采用整体式基础时,除特殊规定外,涵底铺砌采用20厘米厚,并与基础材料一致,必须与基础一起同时浇注保证其整体式,使其支撑台身的效果更为明显。

7)、进出口八字墙处的横隔墙至洞身处的洞口铺砌与洞底铺砌等厚度,除设计图有特殊的规定外,均采用40厘米厚;洞外铺砌除特殊规定外,其余均采用M10浆砌片石,厚度采用30厘米;改沟除特殊规定外,其余均采用M10浆砌片石,采用30厘米厚,铺砌高度及长度按设计图中的设计进行施工。

8)、在基础顶面以上的涵身结构外侧须全断面涂热沥青两层,每层厚1~1.5毫米。

9)、洞身在顺水流方向应根据地形、地基土壤情况,每隔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含基础)。沉降缝缝宽1~2厘米,缝内填沥青麻絮。

10)、凡是采用填石抬高的地基涵洞,压实度应满足填石路基要求, 涵台台身的沉降缝沿涵长方向每隔4-6m设置一道。

11)、施工过程中,当洞顶覆土厚度小于0.5米时,涵顶及涵两侧填土在两倍孔径范围内必须采取人工方法分层夯实,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当洞顶覆土厚度在0.5~1米时,涵顶可通过施工车辆,但压路机必须采用静压。

12)、涵洞顶上及涵身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须分层对称夯实,在涵身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时方可进行。要求分层对称回填夯实,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机筑高一次压实,也不得只在一侧夯填,须两侧对称进行。每一压实层松铺厚度不超过20cm。,压实度达到96%以上。应采用砂砾、砂石、稳定土(石灰或水泥土)等填料。

13)、预制管节建议采用离心旋转成型的工艺,工厂集中预制或向水泥制管厂订制。

14)、管基混凝土可分为两次浇筑。先筑管底以下部分,此时应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坐浆混凝土2~3cm,待安放管节后再筑管底以上部分,并应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及管基混凝土与管壁的结合。

15)、管节采用对头拼接,管节间的缝隙用浸过沥青的麻絮填塞,外面用涂满热沥青的油毛毡圈裹两道。

16)、施工时,应注意沿线居民出行安全,做到文明施工,保持环境清洁,创造良好的

福建中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SI-01

- 8 -

施工环境,并注意环境保护,对破坏的植被应予恢复。

17)、圆管涵上有重车经过时,填土高度至少50cm以上。

18)、涵洞均设置为正交,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改沟,引水至涵洞洞口。

二、强制条文执行情况

(一).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桥涵结构的设计对不同的作用采用不同的代表值,符合第4.1.2条规定;

2、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效应组合,符合第4.1.6条规定;

(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ck和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tk按第3.1.3条规定取用,符合第3.1.3条规定。

2、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和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d按第3.1.4条规定取用,符合第3.1.4条规定。

3、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fsk和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fpk,分别按表

3.2.2-1和表3.2.2-2表采用,符合第3.2.2条规定。

4、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sd和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sd,按表3.2.3-1采用;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pd和抗压强度设计值f’pd按表3.2.3-2采用,符合第3.2.3条规定。

5、普通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缘或管道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小于钢筋公称直径,且不小于表9.1.1的规定。符合第9.1.1条规定。

6、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符合第9.1.12条。

7、钢筋混凝土梁的箍筋直径和最小配筋百分率符合第9.4.1条。

(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1、基础计算采用海特软件,其计算结果符合第1.0.5、1.0.6条规定。

2、涵洞砼强度等级的选用符合第5.2.2-1条规定。

(四).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1、公路圬工桥涵结构物所使用的材料最低强度等级符合第3.2.1条规定;

2、公路圬工桥涵结构物所使用的材料的设计指标符合第3.3条规定。

(五)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

1、配筋混凝土结构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符合第3.4.4条规定;

2、材料与保护层厚度满足4.3.2条规定。

十一、路线交叉

本路段平面交叉未进行详细设计,在施工时根据现场情况接顺。

十二、环境保护

(一)、公路选线:路线选线坚持地质选线、环保选线的原则,尽量绕避不良地质灾害区,减少高填深挖路段,降低对原生植被的破坏,对于沿线的环境敏感点争取避让。

(二)、排水防护:通过设置路基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与桥梁、涵洞一起构成完善的公路综合排水系统,避免给周围带来不必要的水资料污染。

(三)、施工时注意事项

1、水土保持与生态平衡

路基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地表水冲刷,注意防护路堤坡脚,排洪涵洞流水应引入河道,避免冲毁农田。

2、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

施工机械的应用时间应作合理安排,噪声级高的作业安排在白天施工,离居民点、学校等敏感区较近的场地尽量避免夜间自22点至凌晨6时作业。对能固定使用的机械如拌合机、轧石机、锯木机及发电机等安置在距居民点100米以外的场地。

3、对大气污染的防治

施工期间对大气影响的主要污染源是挖土、运土、水泥拌和的扬尘、汽车尾气等。应加强对易散物资的管理,凡是易散物资不露天堆放,堆场上要加覆盖,堆料场应在常年风向的下侧,对易燃有味的油料和材料要妥善保存。

福建中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SI-01

- 8 -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2006_条文说明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 (条文说明) 2006-07-07发布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1 总则 1.0.1 制定规范的目的。 1.0.2 制定规范的依据。 遵照交通部要求,本次修订《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以下简称《路规》(94)]工作与修订《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1—97)[以下简称《标准》(97)]同步进行,故本稿是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以下简称《标准》(2003)]所规定的公路分级、控制要素、路线和路线交叉基本要求及其主要技术指标而编制的。 在2004年召开的全国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会上确立了公路设计六点新理念,本稿遵照会议精神进行了补充、完善。其后按部公路司关于设计规范与设计细则分别编制以及交公便字[2006]162号“关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修改意见的函”等的要求,重新进行了调整与修改,删除了本设计规范中有关“如何做”等方面的内容。 1.0.3 规范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旅游、厂矿等专用道路可参照执行。 1.0.4 路线走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应遵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近远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予以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慎重研究并确定公路路线走向和走廊带。路线设计应综合考虑各种相关线性工程的关系,尽早做出规划,处理好已建工程和新建工程的关系和布局。在确定公路等级时应根据公路功能,并遵循照顾发展与适度超前的原则,处理好同其他工程的关系,以合理确定公路走廊。 1.0.5 设计方案是路线设计的核心。在进行总体设计过程中,应对采用不同设计速度及其对自然环境等带来的影响进行论证。当有多种方案时,应作同等深度的技术经济比较。 1.0.6 路线选定应特别强调对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路线线位及主要平、纵面技术指标的选定。 “沿线小区域气候”是指公路沿线由于区域地形所形成的雾区、风口、暴雨中心等。 1.0.7 加强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重要的国策,应减少因修建公路而带来的对环境、自然景观的影响,提高公路环境质量。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特别注重线形的视觉诱导和线形的连续性,以及同沿线环境相协调,以增进舒适和安全感。 1.0.8 路线线形设计的各单项技术指标是按相应公路等级的设计速度规定的最小值。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所进行的组合设计必须符合第9章线形设计的有关规定。线形设计中应根据地形、地质、技术难度及其工程量大小等具体情况进行优化。一项设计并不是各项技术指标都符合规定就是好设计;也不是各项技术指标都符合最低限度要求其工程造价就最省。因之其关键就在于设计者将各种因素综合地进行考虑,创造性地进行“各种技术指标的组合(即设计)”。设计质量与水平的高低,就在于是否能结合工程实际在高限与低限之间科学合理地选择技术指标,以及遇有特殊问题时能否作出特殊处理。 公路透视图可以是某点的路线透视图,或某路段的连续路线透视图,或采用三维模型技术制作的虚拟公路透视图等。对路线线形设计的评价与检验,可采用公路透视图以检查线形设计同沿线景观的配合与协调。 公路透视图是一种最有效、最丰富的表达语言。运用计算机生成的三维模型透视图及其图像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更为形象地进行工程评价,同时亦可用于向公众展示项目建成后的情况,征询意见,进行沟通,帮助公众直观地理解意图并作出反应。 1.0.9 《标准》(2003)在设计上引入了运行速度的概念,要求对线形设计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的地段,采用运行速度进行检验,以改善技术指标或采用必要的交通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因为运行速度考虑了公路上绝大多数驾驶者的交通心理需求,以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作为线形设计速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路线所有相关要素,如视距、超高、纵坡、竖曲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

道路勘测设计 名词解释 1、设计速度:又称计算行车速度,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 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P12) 2、爬坡车道:指设置在陡坡路段上坡方向右侧供慢速车行驶的附加车道。(P72) 3、避险车道:是指在长陡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 4、运行速度: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 安全速度。 5、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6、横向超高:为减小或抵消离心力的作用,保证汽车在圆曲线上稳定行驶,必须使圆曲线上路面做成 外侧高、内侧低呈单向横坡的形式。 7、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间或半径相差较大、转向相同的两圆曲线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 的曲线。 8、最小纵坡:是为纵向排水的需要,对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 9、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它是衡量纵断面线形质量的一个 重要指标。 10、合成坡度:是指道路纵坡和横坡的矢量和。 11、路肩: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 12、行车视距:为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方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需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13、垭口: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地形。 14、展线:是为使山岭区路线纵坡能符合技术标准,利用地形延伸路线长度用以克服高差的布线方法。 15、平面交叉:道路与道路(或其他线形工程)在同一平面上的相互交叉。 16、渠化交通:在交叉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措施。 简答题(选择题) 1、公路按功能和行政管理属性的分类? 答:(1)功能: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2)行政: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2、公路分级?答: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3、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答: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 4、道路建筑限界的组成? 答:净高和净宽。净高是指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满足的竖向高度,我国一般采用不小于4.5米的净高。净宽是指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满足的横向宽度。

道路设计说明书模板

说明书一、概述 1.1 项目概况 务川县大坪镇电厂至官学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是电厂至官学之间重要的通村公路。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沿线居民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条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务川县公路网结构,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该公路路路线平、纵标准按农村公路,路基宽度4.5米(路基横断面布置为:左侧0.5米土路肩+3.5米(路面铺筑宽度)+右侧0.5米土路肩)。本次测量起点里程K0+000,位于务川县大坪镇黄洋村,起点电厂,经陈家山,终点至官学,里程为K7+840.761,共计7.840公里。 1.2 设计依据 1.我公司与务川县交通运输局签订的《务川县大坪镇“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设计设计合同》; 2.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的意见及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交公路发【2015】73号;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等; 5. 有关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和意见。 6. 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7.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件《贵州省通村油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黔交建设【2011】49号; 8.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件《关于落实农村公路建设六个同步实施要求的通知》黔交建设【2014】69号; 9.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 10. 贵州省公路局文件《贵州省“十三五”农村公路前期工作及设计要求》(征求意见稿); 11.遵义市交通运输局文件《关于遵义市“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简化设计标准格式的通知》(遵义市发交【2015】141号)。 1.3 设计采用的技术规范 1)道路部分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 17 D13-02-2013);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86-2009); (6)《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2)桥梁工程 (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 B02-01-2008)。 1.4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1)《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2)《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6年第3号); (3)《贵州省公路条列》和《贵州省通村油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黔交建设〔2011〕49号); (4)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 (5)遵义市交通运输局文件《关于遵义市“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简化设计标准格式的通知》(遵义市发交【2015】141号)。 1.5测设经过 铁二院成都分院公司承接勘察设计任务之后,立即成立了项目处,制定了施工图测设《勘察设计作业指导书》,同时按规范、合同要求进行各项测设工作。本项目为务川县大坪镇电厂至官学撤并建制村硬化路,全长7.840Km。于2016年3月上旬完成外业测量工作,同时对施工图

道路勘测设计

第一章绪论 公路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主要差别在于是否需要控制出入。 划分等级目的:按需求建设公路依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远景设计) 按照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除快速路外,各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 按使用目的、结构或发动机的不同分成各种类型,而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汽车可分为三类,即: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 汽车最大外廓尺寸应不超过如下限制规定:1.总高:4.0m;2.总宽(不包括后视镜):2.5m; 3.总长:16m。 设计速度是当气候条件良好、车辆行驶只受公路本身的道路条件的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人员能安全顺适地驾驶车辆的速度。计算行车速度的最大值:120km/h。计算行车速度的最低值:20km/h。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道路某断面的车辆数目)。分为:日交通量(单向/双向,汽车/混合交通);小时交通量;年累计交通量。 小时交通量(辆/小时)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或评价服务水平时的依据。设计小时交通量一般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标准》规定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 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第二章汽车行驶理论 车速V与发电机转速关系:V=0.377nr/γ。 汽车的行驶阻力:1.空气阻力;2.滚动阻力;3.坡度阻力;4.惯性阻力。 汽车在行驶中,由于迎面空气质点的压力,车后的真空吸力及空气质点与车身表面的摩擦力阻碍汽车前进,总称为空气阻力。滚动阻力与汽车的总重力成正比,若坡道倾角为α时,其值可用下式计算。Rf=Gfcosα。f——滚动阻力系数,它与路面类型、轮胎结构和行驶速度等有关,一般应由试验确定,在一定类型的轮胎和一定车速范围内,可视为只和路面状况有关的常数。汽车在坡道上行驶时,汽车重力在平行路面方向上的分力,称为坡度阻力。与坡角大小有关。汽车变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质量变速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称为惯性阻力,用RI表示。 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是什么? 答:必要条件是:具备足够大的驱动力来克服各种行驶阻力。 充分条件是:驱动力小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 临界速度:对某一排挡的动力特性图,最大动力因数D所对应的速度称为临界速度Vk。当汽车采用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汽车的行驶状态有以下三种情况:当:V> Vk时稳定行驶;当V=Vk时临街速度;当V

四级公路总说明

说明书 一、概述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交通运输局《工程建设勘察设计委托书》及温宿县2017年度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建养一体化”中标通知书,我院对恰格拉克乡三大队六小队-恰乌热克买里村(一大队)道路进行了勘察设计工作。 本项目包含18条路,测设总里程。 本项目的建设将对该自然村产生重大作用和积极的影响,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区域公路网,提高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促进当地农、林、畜牧业等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任务依据 《项目中标通知书》; 测设经过 我公司收到项目中标通知书后,于2017年2月19日,迅速安排平面地形测量人员进驻现场,进行平面、纵断面、高程控制测量,并展开控制点布控、地形图测量等工作。对沿线采用GPS、全站仪配合水准仪等进行了高精度测量采集数据,并对跨路杆线净空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并对沿线路面类型、路基干湿状况、居民房、杆线、桥涵、不良地质、筑路材料及水电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于2017年3月18日完成本项目外业勘测。 三、技术标准 主要标准及规范 (1)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4)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 (5)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6)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7)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8)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 (9)交通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10)交通部《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 (11)交通部《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 (12)交通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3)交通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14)交通部《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15)交通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6)交通部《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17)交通部《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JTG H11-2004); (18)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9)交通部《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 (20)交通部《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 J23-2008);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 279-2004);(2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路面标线涂料》(JT/T 280-2004); (2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轮廓标技术条件》(JT/T 388-1999); (26)交通部《》; (27)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一般四级公路设计流程

设计步骤 先创建一个工程文件夹,以后的步骤产生的文件将全部保存在此文件夹。 ●打开91卫图助手,矢量、坐标定位、拉框选择、影像设置文件选 择国家2000坐标系高斯投影下载、高程下载选择南方CASS(.dat)格式文件、国家2000坐标系高斯投影保存下载(保存至创建好的文件夹内)。 (91卫图操作完毕) ●打开南方CASS 命令:appload找到插件加载,命令:insg找到 高程影像。建立DTM绘制等高线(2m)、删除三角网。点击数据——坐标数据格式转换——南方RTK格式——选择现场测量数据(Data文件下的工程名称.dat文件)——点击CASS坐标数据文件自命名文件。 ●点击绘图处理——展野外测点点号——DATA打开CASS坐标数据文 件的新建文件夹——展高程点。 ●参照实地测量点号绘制地形图。 绘制完成后将地形图保存至项目开始创建的文件夹内 (南方软件操作完毕) ●海地道路新建项目:(注意文件路径)

●打开地形图 ●平面二维交点线选线 ●交点线设计:Ls1(不设缓曲时为Lc1)为缓和曲线(四级公路缓和 曲线一般值20,三级公路缓和曲线一般值25-40);R为半径(R 低于150设缓曲);Ly平曲线;Lz直线长(同曲大于120米,反曲大于40米);Ls:Ly:Ls应接近为1:1:1; ●路线超高加宽计算:行车道小于6米(不等于6米)时,应点选 单车道加宽值取半,及点选四级路自动进行超高加宽缓和段计算。 ●电子地形图数字化、构造DTM、输出DTM、由DTM切纵断面值。 ●纵断面设计控制资料、取消画网格、纵断面设计:命令:jhlp、坡 度不超过9°(拉线最好为7/3、7/3)、竖曲线半径设计(纵断面切线长为21-22)、半径取整、纵断面参数、输出文件、纵断面检查。 ●纵坡挖填高应设置在挖0.35-0.5m范围内。(可依据设计标高修改 原始地面高) ●横断面设计基本资料:左右加宽1M; ●帽子定制:扣路槽定制,设置H2:0.53 ; H3:0.53或LW2:-0.3 ; RW3:-0.3 ; H2:0.5 ; H3:0.5 边坡定制:填方坡高8,坡度1.5递增0.25,宽度默认1;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梳理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知识梳理 第一章绪论 1.交通运输系统(五种运输方式),道路运输的作用(5点)。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 公路:机动灵活、点对点 2.道路功能与分级 (1)公路按功能分类: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 按行政管理属性分类: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2)道路分级 公路分级分类标准——适应交通量(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高速、一级、二、三、四级(车速:最高120km/h,最低20km/h、路面宽度:3.75m,3m)城市道路分类:快速、主干、次干、支路 设计年限:20年(快速、主干)、15年(次干)、10年~15年(支路) 3.道路设计控制 (1)自然条件(地形决定选线条件):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壤及植被。 地形条件:平原地形指自然坡度在30以内,微丘地形指地面自然坡度在200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 以下;山岭重丘地面自然坡度在200以上。 (2)交通特性 设计车辆分类:[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铰接车] 设计车速: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技术标准最重要的指标——设计车速 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的大小关系:不一定 交通量:定义 设计小时交通量:将一年中所有8760个小时交通量按其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百分数大小顺序排列,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的依据。 通行能力:基本(理想)〉,可能(实际)、设计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相关] (3)道路网与红线规划 公路网系统特性:1)集合性;2)关联性;3)目标性;4)适应性 公路网的典型结构形势:a)三角形;b)棋网形;c)并列形;d)放射形;e)扇形; f)树杈性;g)条形 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a)方格网式;b)环形放射式;c)自由式;d)混合式 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红线之间的宽度即道路用地范围,称之为道路建筑红线或路幅宽度。 道路红线规划主要内容:1)确定道路红线宽度;2)确定道路红线位置;

9-16公路工程设计收费标准说明

公路工程设计收费标准说明 一、本标准包括公路路线、大中桥梁、隧道、交通工程设计收费定 额。 二、四级公路设计收费,按三级公路收费标准的75%计取。 三、公路、独立大中桥梁和隧道的可行性研究费用,按相应勘察设 计费用的18%计收,其中;予可行性研究为8%,工程可行性研究为10%。 四、交通工程设计费,按相应部分审定概算的19%计取。 五、应委托单位要求,编制国际、国内招标文件,分别按施工图设 计费用的40%和10%计取。 六、本标准未包括的项目,按有关行业规定办理。 公路工程设计收费标准 一、公路设计 1、工作内容: 初步设计阶段,选定路线方案(含有30%的比较线),进行纸上定线,确定小桥、涵洞、过水路面、渡口码头、路线交叉等的结构类型的基本尺寸,选定大中桥、隧道的设计方案,确定路面设计方案及其结构类型,计算各项工程数量和用地数量,拟定施工方案、工期、编制概算及设计文件。 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路线平、纵、横断面的设计,路基防护、排水设施,路面分段的结构组合,中小桥涵结构类型及各部尺寸,大桥、隧道的结构设计各部分详细尺寸;回执沿线设施各项工程的设计详图;计算各项工程数量、用地数量;拟定施工组织;编制预算及设计文件等。

2、困难类别: 同《工程勘察收费标准》第二节地形测量一般地区地形测量困难类别因素表05-1、05-2、06、07规定。 3、收费标准: 公路路线设计收费定额 表一单位:元/公里 注:1.与正线同等深度的比较线,超过30%部分的初步设计,按表列标准的60%收费。 2.大中桥梁、隧道、交通工程和沿线设施的设计收费按相应标准计取,其长度应从路线里程中扣除。 3.一阶段施工图设计与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收费相同。 工程设计收费标准

道路勘测设计 复习资料

《道路勘测课程》练习套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某转坡点处坡度角为ω,要求竖曲线外距为E,则竖曲线半径R= 8E/ω2 。 2.竖曲线最小长度是以汽车按设计车速行驶 3 秒的时间来进行计算的。 3.关于土石方调配的复核检查公式有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借方=填方、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弃方=挖方、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4.定线就是在选线布局之后,具体标定出道路中线位臵的作业过程。 5.实地定线的方式有穿线交点法、直接定交点法、坐标法、拨角法。 6.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7.选线的三个步骤是路线方案选择、路线带选择和具体定线。 8.纵断面图上俩条主要的线是地面线、设计线。 9.越岭线的展线形式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式展线三种。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是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汽车行驶时需要克服的阻力为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3.平面线性要素的六种组合类型基本型,S型,卵型,凸型,复合型,C型。 4.道路纵断面上的两条主要的线地面线,设计线。 5.行车视距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6.垭口的选择包括:垭口位臵的选择,垭口标高的选择,垭口展线条件的选择,垭口地质条件的选择。 1、道路平面现行三要素是指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2、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需克服的阻力有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3、路线平面设计的主要成果有图纸和表格。 4、路线纵断面设计主要是指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 5、路肩从构造上可分为硬路肩和土路肩。 6、分隔带上的路缘石主要起导向、连接和便于排水的作用。 7、行车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8、沿分水岭布设的路线称为山脊线。 1:高速公路应符合的条件:必须有四条或四条以上车道,必须设臵中间带,必须设臵禁入栅栏,必须设臵立体交叉。 2:横向力系数μ与行车速度V,平曲线半径R,横向超高坡度i h的关系:μ=V2/127R-i h。4:当设计速度大于60km/h的时候,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不小于设计速度的2倍; 5: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等部分。6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绕内边线旋转、绕外边线旋转、绕中线旋转。7:实地放线的方法有:穿线交点法、直接定交点法、坐标法、拨角法。 1、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 、------ 、和--------------综合确定,答案:使用任务,功能,远景交通量。 3、根据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力的平衡式计算曲线半径为(设臵超高时)答案:R=V2 127( +i h ) 4、规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在不宜超过----------;答案:10000m 5、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包括答案:基本型;S型;卵型;凸型;复合型;C型 7、路线纵断面图构成答案:地面线、设计线、变坡导线 5.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及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6.平面交叉的布臵类型:加铺转角式,分道转弯式,扩宽路口式,环形交叉

设计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四级公路版本)

舒城经济开发区韩家山公墓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规模及建设范围 舒城经济开发区韩家山公墓地处舒城县春秋塘,220KV变电所东北侧,规划用地面积约100亩。 本次设计的是公墓区主要道路,东起始于村道,道路全长486.31m,为公路四级,混凝土路面宽度5m,两侧人行道为0-3米,设计车速为20km/h。 1.2 设计内容 本次施工图设计包含道路、管道排水、路边沟及路灯基础工程,共一册。 第二章设计依据 2.1 设计依据 ⊙《舒城经济开发区韩家山公墓详细规划》 ⊙该道路区域1:1000地形图 2.2 设计采用的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01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第三章工程建设条件 3.1 建设区域自然条件 (1)拟建区属西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季风显著。年平均温度在12.915.6度,无霜期224天年平均降水量在1033.51596mm之间。灾害性天气较多,旱涝均有。拟建处原有路基和冲田。 (2)工程东侧为村村通水泥路,便于接入,利于道路建设。 3.2 地形地貌 拟建道路原地面高程30~32m。总体地势起伏不大。 第四章道路工程 4.1 设计标准

四级乡村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乡村公路水泥砼路面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xxxx年xx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编制依据 1、乡村公路水泥砼路面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第一册) 2、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及相应的质量检验评标准。 3、本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管理水平、技术设备力量,多年积累的公路施 工经验用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的调查所掌握有关资料。 (二)编制原则 1、单位工程合格率100%。 2、遵循招标文件各项条款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标准,现行施工规和质量检 验评定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3、根据工期要求,抓住关键线路,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搞好工序衔接,达 到均衡生产,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 4、坚持实事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充分发挥我队专业化、机械化的 施工优势,借鉴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坚持科学管理、精心施工,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本合同段的建设。 5、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做到机械化作业、流水作业和标准化作业,合理配 备劳动力资源,加强部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6、在满足业主各种要求的前提下,确保实现进度、质量、安全的预期目标。二·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一)工程简介: 本合同项目为乡村水泥砼路面工程,工程地点位于白廷线公路段(39K +800――48K+100)。工程围:全长8.3KM,设计技术标准为山岭重丘四级公路,路基宽5.5M,路面宽4.5M,水泥砼路面。。 本工程的设计指标为:公路路线等级采用部颁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20 公里/小时,桥涵设计荷载为汽-15,挂-80。设计交通等级为轻型,设计年限为20 年。 (二)场地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本合同段工程位于乡村公路段,为原村X143道泥结路面。 (三)气候条件 本合同段施工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潮湿,每年4-9月为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70∽77%。台风影响发生在5月中旬到11月中旬,7月中旬到9月中旬为盛行期。 (四)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公路路线等级采用部颁四级公路标准 2、计算行车速度:V=20km/h;桥涵设计荷载为汽-15,挂-80。 3、最大纵坡≤10%,最小纵坡0.3%; 4、路面交叉:平面交叉; 5、路面类型:混凝土水泥路面 (五)工程承包围及主要工程数量 本项目承包围为公路道路工程,包括平整场地、临时电力线路、路基挖方、路基填方、挡土墙、C30水泥砼面板、培土路肩、手摆片石层、石盖板

道路勘测设计 期末试题及答案_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答卷及详解 一.填空题:21分 1. 高速公路为 全封闭 、全立交 并 全部控制出入 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分为四车道 、六车道 和 八车道 三种。 2. 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 方格网式 、放射式 、自由式 和 混合式 四种基本类型。 3. 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 小客车 、载重车 、鞍式车 三类。 4. 道路平面线形是由 直线 、圆曲线 和 缓和曲线 组成,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5. 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 自然展线 、回头展线 和 螺旋展线 三种。 6. 道路建筑限界由 净空 和 净高 两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16分 1.S 型曲线:相邻两反向曲线通过缓和曲线直接相连的线形 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主要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3.回旋参数 :、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一个参数 4.计价土石方:所有的挖方和借方之和 5.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以便及时刹车或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里沿公路路面行驶的必要的安全距离。 6.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坡长应满足最小坡长的规定。 7.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三、判断题:12分 1. 路线转角的大小反应了路线的舒顺程度,转角越大越有利于行车。( × ) 2. 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所要求的行车视距要长,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 ) 3. 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 ( √ ) 4. 对于半径大于250m 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 ) 5. 超高的过渡可在缓和曲线全长可某一区段内进行。( √ ) 6. 在路基土石方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计价。( √ ) 7. 在计算横断面图中填挖面积时,填与挖应分别计算,而不能抵消。( √ ) 8. 为保持技术指标的连续性,一条公路只能采用同一公路等级。( × ) 9. 纵断面上的坡长是指该坡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 ) 10. 纵断面线形和平面线形一样,设计不当时,也会出现断背曲线。( √ ) 11. 路线偏角小于7。时,应对平曲线长度严格控制。( √ ) 12. 平曲线半径越大,要求缓和曲线长度越长。( √ ) 四.问答题:15分 1.公路如何分级、 公路的分级:根据现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的规定: 公路按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2.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 纵断面上的设计标高,即路基(包括路面厚度)的设计标高,规定如下: ①对于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指设超高加宽前该处原路基边缘的标高。 ②对于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3.公路的超高设置有哪些方式 双车道公路:1.绕边轴旋转; 2. 绕中轴旋转 3.绕边轴旋转 有中央分隔带公路:1.绕中央分隔带中心线旋转 2.绕中央分隔带两侧分别旋转 3.绕两侧路面中心旋转。 4.什么叫沿溪线沿溪线布线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沿着河(溪)岸布置的路线。 主要问题:择岸、路线高度、跨河地点 5.道路设置加宽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设置制订加宽值标准的原理是什么 由于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每一个车轮都以不同的半径绕园心运动,汽车前后轮的轨迹不重合,因此,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所占路面宽度就比直线上宽。另外,由于曲线行车受横向力的影响,汽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摆动(其值与实行行驶速度有关),因此,为保证行车的安全,曲线段的路面应做适当的加宽。 《标准》规定,当平曲线半径小于等于250m 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加宽值与平曲线半径,设计车辆的轴距有关,轴距越大,加宽值就越大。加宽值还与车速有关。 五.计算题:36分 1.(9‘)山岭区某四级公路上有一平曲线,R=15m 。路拱横坡3 %。⑴如要求保证横向力系数≯,试求超高横坡度i 超应为多少⑵如最大超高取i 超=,试问汽车通过此弯道时需要限制的车速多少 ⑶该弯道处的超高缓和长度应为多少 1) 06.015.015 127201272 2=-?=-=u R V i 2) 9.20)08.015.0(15127)(127=+??=+= i u R V 3) P B L i c ??= 2.(10‘)某桥头变坡点处桩号为K4十950,设计标高为120.78m ,i 1= %,桥上为平坡,桥头端点的桩号为K5十043,要求竖曲线不上桥.并保证有15m 的直坡段,试问竖曲线半径选在什么范围内试设计一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并计算K5+030处设计标高. 解:由题意得:T = 93-15=78 w= 竖曲线为凸曲线 则L=156 反算得 R=156/=4457m 取R=4000 m 则T=Rw/2=70 m E =T 2 /2R =0.6125m 则K4+930的设计高程为:H=× – 502/8000 = = 119.77 m 3.(6‘)某平原区三级公路,路基宽为8.5m,路线交点受一建筑物限制,已定转角为α=47°24′,交点至建筑物距离实测为16.5m,初定该处填挖为0,边沟顶宽为1.75m,加宽暂定为1.0m,试问:不拆除建筑物的条件下能设多大的平曲线半径(假设不考虑设置缓和曲线) 解:10312447sec 175.12/5.85.161sec '0≈----=-=αE R

道路勘测设计

1.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区别:设计速度起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的作用;而运行速度则是针对设计速度的不足,避免产生速度突变,保证汽车行驶的连续性而引入的,主要用于根据设计速度初定道路线形,通过测算模型计算路段运行速度,用速度差控制标准检查和修正线形,以修正后的运行速度为依据确定线路其他设计指标。两者区别:设计速度是一个固定值,是控制极限指标,而运行速度是根据设计速度所得线形通过测算模型计算所得,用于控制非极限指标 2.交通量、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三者的关系: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 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 服务水平时车辆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 3.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和适用性:四种基本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 方格网式:每隔一定间距设置接近平行的干道,在干道之间再布设次要道路,形成方格棋盘状道路网。特点是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简单交叉,多为十字形,个别为T形,交通组织简单便利;交通分散,不会造成市中心的交通压力过重;车流重新分配灵活性大,车辆绕行方便;但对角线方向交通不便,非直线系数高达1.2~1.41。适用于地形平坦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局部区域。 环形放射式:是由放射式道路和环状道路组成的道路网。特点是能使市中心区与郊区、外围相邻各区间交通联系方便;道路有直有曲,易与地形相适应;非直线系数小,一般在1.1左右;但市中心地区交通压力大,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式好,小范围使用会出现不规则街坊。适用于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干道系统。 自由式:道路弯曲自然、无一定规则几何形状的道路网。特点是能充分利用地形使线形自然顺适、工程造价降低,但因路线曲折而使非直线系数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分散。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局部区域。 混合式:是结合城市用地条件,采用前三种形式组合而成的道路网。特点是能因地制宜,发扬前三种的优点,避免缺点,达到较好的效果。适用于大、中城市的道路系统。 4.道路红线及其规划内容: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规划内容:(1)确定道路红线宽度;(2)确定道路红线位置;(3)确定交叉口形式;(4)确定控制点坐标和高程。 5.道路设计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计算工程数量和主要材料数量、提出施工方案、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文字说明及图表资料。 技术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通过科学试验、专题研究,加深勘探调查及分析比较,解决初步设计中未解决的问题,落实技术方案,计算工程数量,提出修正的施工方案,修正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对审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具体设计,确定各项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计划,并编制施工图预算,满足施工需求。 6.汽车行驶轨迹特征:(1)轨迹是连续的;(2)轨迹的曲率是连续的;(3)轨迹的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道路平面线形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7.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1)极限最小半径:在特殊困难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2)一般最小半径:在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3)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当圆曲线半径较大时,离心力的影响较小,路面摩阻力课保证汽车有足够的稳定性,这时可不设超高,设置与直线段上相同的双向横坡路拱形式。

道路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 第一篇总体设计 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一)概述 xx公路工程的修建对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及沿线镇区发展规划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在促进镇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任务依据 本项目勘察设计的主要依据有: 1、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相配套的有关规范、规程; 2、项目委托书及相关技术要求; 3、双方签订的勘察设计合同。 (三)测设经过 受业主委托,由我公司承担本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按一阶段施工图进行勘察设计,作业中严格遵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进行实地放线和资料收集工作,其主要测设经过如下: 1、控制测量 为满足本项目设计、施工的要求,沿线布设控制导线3.146公里。导线点采用RTK进行施测,导线点高程采用假设独立高程。坐标系统采西安80坐标系,测量成果经外业验收后进行了平差计算,各项精度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可作为本测区的基本平面、高程控制。 2、中线测量 中线全部采用全站仪实地放线,全线为20m一桩(特征点加桩),路线纵断面采用全站仪施测。 3、专业调查 外业测设期间,各专业组人员对拟定路线方案的水文地质情况、路基构造物、桥涵的相关资料及其它构造物的拆迁、当地材料价格等均进行了实地调查。 二、设计标准 根据xx政府的委托,本段路线以交通部颁发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设计速度为20Km/h的四级公路标准进行测设,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路基、路面宽度: 路基宽度4.5米,路面宽度3.5米,两侧土路肩各0.5米(横断面布置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2、设计荷载:公路-II级; 3、设计洪水频率:路基:1/25; 4、路面类型:水泥砼路面; 5、一般最小圆曲线半径:30米;极限最小圆曲线半径:15米; 6、回头曲线最小半径:15米; 7、最大纵坡:9%,受限路段12%; 8、最小坡长:60米。 三、沿线自然自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1、地形、地貌 该段路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沿线主要地质特征为:山岭重丘区第四系全新冲积粘土、亚粘土、填积土和淤泥,局部洪积软亚粘土和下伏亚粘土。全线间断可见外露的细砂岩和强风化、弱风化和微风化花岗闪长岩。 2、水文地质情况 拟建项目区域属于南亚热带性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区内地表水系发育,水资源比较丰富。

四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2. 1.1 (5)四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一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 2.1.3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 2.2.1各级公路涉及交通量的预测 (1)四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10年。 (2)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3)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充分考虑走廊带范围内远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 4.1.3总体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1)根据路线在路网中的位置、功能,综合考虑路线走廊带范围的远期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工矿企业的现状与规划,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的布局,自然资源状况等,确定本项目起点、主要控制带你以及与之相互平行、交叉等项目的衔接关系。 (2)科学确定技术标准,合理运用技术指标,注意地区特性与差异,精心做好路线设计,必要时宜进行安全性评价,以保障行车安全。因条件受限制而采用上限(或下限)技术指标值或对线形组合设计有难度的路段,应采用运行速度进行检验,并采取相应技术对策。 (3)应在查明路线走廊带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质等条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路线方案或工程建设同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的关系,采取工程防护与生态

防护相结合等技术措施,减少对生态的影响程度,加强恢复力度,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 (4)做好同综合运输体系、农田与水利建设、城市规划等的协调与配合,充分利用线位资源,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切实保护耕地,使走廊带的自然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公路建设得以可持续发展。 (5)总体协调公路工程各专业间、相邻行业间和社会公众间的关系,其设计界面、接口等应符合相关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或规定,并注意听取社会公众意见。 (6)路线方案比选应对设计、施工、养护、营运、管理的各阶段,从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进行论证,采用综合效益最佳、服务质量最好的设计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