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_讲义

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_讲义
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_讲义

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核电站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讲义

本讲义是针对一回路及相关辅助系统的学习。所包含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一回路主回路系统(RCP),一回路辅助系统(RCV、REA 、RRA、PTR),核安全系统(RIS、EAS、ASG)等。故我们的学习应该从这三方面入手分系统的掌握。本教材在详细介绍OJT206所涉及的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有关操作使大家对OJT206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一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是核电站的重要关键系统。它集中了核岛部分除堆本体外对安全运行至关紧要的主要设备。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与压力壳一起组成一回路压力边界,成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的第二道安全屏障。核电站通常把核反应堆、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相关辅助系统合称为核蒸汽供应系统。大亚湾压水堆电站一回路冷却剂系统由对称并联到压力壳进出口接管上的三条密封环路构成。每条环路由一台冷却剂主泵、一台蒸汽发生器以及相应的管道、阀门组成。整个一回路共用一台稳压器以及与其相当的卸压箱。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压力依靠稳压器的电加热元件和喷雾器自动调节保持稳定。

一、RCP系统的主要安全功能和要求

RCP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主泵驱使一回路冷却剂强迫循环流动,将堆芯核燃料裂变产生的热量带出堆外,通过蒸汽发生器传给二回路给水产生蒸汽,冷却剂在导出堆芯热量的过程中冷却堆芯,防止燃料元件棒烧毁。压力壳内冷却剂还兼作堆芯核燃料裂变产生的快中子的慢化剂和堆芯外围的中子反射层。冷却剂水中溶有硼酸,因此堆内含硼冷却剂又可作为中子吸收剂。根据工况需要调节冷却剂中含硼浓度,可配合控制棒组件用以控制、补偿堆芯反应性的变化。系统内的稳压器用于控制一回路冷却剂系统压力,以防止堆芯产生偏离泡核沸腾。当一回路冷却剂系统压力过高时,稳压器安全阀则能实现超压保护。当发生作为第一道安全屏障的燃料元件棒包壳破损、烧毁事故时,RCP系统的压力边界可作为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的第二道安全屏障。

为此,对RCP系统安全功能和设计的要求是:

1.系统应提供足够的传递热量的能力,能将堆芯产生的热量带出并传给二回路介质。

2.在正常运行及预期瞬态工况下能对堆芯提供适当的冷却,并保证足够的烧毁余量,防止发生燃料包壳损伤。在事故工况下,为保证反应堆具有冷源,系统的布置要能够使冷却剂淹没堆芯并形成充分的自然循环,以导出堆芯余热,避免燃料超过温度极限。

3.系统应做到冷却剂中含硼浓度均匀;能限制冷却剂温度变化的速率,以保证不出现由这些因素而引起的反应性变化失控。

4.RCP压力边界应能适应与运行瞬态工况相应的温度、压力,并留有余度。

5.任一冷却剂环路管道断裂,不会导致其他管道的损坏,并仍能确保堆芯的冷却。

6.主泵应能提供足够的流量以满足热量转移和堆芯冷却要求。系统和主泵在事故状态下应具有足够的惯性流量;即使在一台主泵转子卡死时也不影响堆芯冷却。

7.蒸汽发生器是系统中唯一与二回路存在交界面的设备,因此要求蒸汽发生器的管子、管板的边界面尽可能避免将堆芯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二回路系统。

8.应能对系统进行泄漏检测。对预料的泄漏,如压力壳密封、主泵及某些阀杆的密封,应通过引漏系统进行收集,防止一回路冷却剂释放到安全壳空间。

9.稳压器应能维持系统正常运行压力,在电站负荷变化和冷却剂温度、体积变化时,压力能被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在电站满功率下甩负荷而反应堆功率未能及时跟踪情况下,反应堆与汽轮机功率失配而引起系统压力上升时,稳压器超压保护应能及时动作。安全阀的排放能力应能使压力波动限制在规定范围内。

10.全部RCP 系统压力边界设备应按照相应安全一级的规范要求,在设计、选材、加工组装、安装调试及运行中遵循最高的质量要求。

二、 RCP 系统说明

主系统描述

大亚湾核电站压

水堆具有三条相同的

传热环路。每条环路

设一台主泵、一台蒸

汽发生器。运行时,

主泵强迫冷却剂在压

力壳及环路内循环流

动。被堆芯加热的冷

却剂从压力壳出口接

管流出,进入蒸汽发

生器,将热量传递给

二回路介质,然后通

过主泵将冷却剂由压

力壳入口接管压入堆

芯,如此重复循环。

位于压力壳出口和蒸

汽发生器入口之间的

管段称为环路热段,

主泵与压力壳入口

之间的管段为环路

冷段。蒸汽发生器

与主泵间的管段为

过渡段。RCP 系统

还包括一个稳压器

及其与之相关的卸

压箱和冷却剂压力

控制、超压保护设

备。稳压器通过波

动管接到1号环路

的热段(图2—1)。

三、 RCP系统运行工况

大亚湾核电站压水堆运行工况有冷停堆、中间停堆、热停堆、热备用和功率运行五种。其中冷停堆又可分为换料冷停堆、维修冷停堆和正常冷停堆三种;中间停堆可分为单相中间停堆、两相中间停堆和正常中间停堆三种。因此也可以认为其运行工况共有九种。各种运行工况分类主要受反应堆临界状态、RCP系统运行方式、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冷却剂温度、压力等条件制约。

运行工况

1、换料冷停堆

换料冷停堆是指反应堆更换核燃料操作时的停堆运行方式,部分一回路压力边界维修也可在此时进行。此工况的反应堆处于次临界,停堆深度大于5000 pcm,冷却剂硼浓度不小于2100 ppm,所有控制棒插入堆芯。压力壳顶盖打开,堆内上部构件移出。一回路冷却剂压力为大气压,温度在10~60 ℃之间。设置温度低限是为了避免冷却剂内硼酸结晶;高限是为了便于堆顶装卸料操作。冷却剂温度控制及硼浓度均匀化由RRA系统进行(至少投入一台泵和一台热交换器),PTR系统作备用。冷却剂化学和容积控制由RCV、REA及PTR 系统完成。换料水池水位高于压力壳法兰面8.5 m,以保证换料过程有足够的生物屏蔽。已采取防硼酸稀释隔离措施。停堆状态中子通量高报警系统投入,其报警定值为停堆测量值的2~3倍。

2、维修冷停堆

维修冷停堆是指允许对一回路部分设备进行维修的停堆运行方式。此工况一回路打开(稳压器人孔打开作为标志),压力等于大气压。冷却剂平均温度在10~70 ℃之间。回路维修部分根据需要水被排空,但RCP系统水位不能低于保证RRA系统泵正常运行所要求的低限值。在接近低水位限值状态时,冷却剂最高温度被限制在60 ℃。其余要求条件与换料冷停堆工况相同。

3、正常冷停堆

此工况要求反应堆处于次临界状态,停堆深度大于1000 pcm,除停堆棒组(S棒组)和温度棒组(R棒组)外,其余控制棒组插入堆芯5步处。RCP系统封闭(稳压器人孔已盖封,但排气疏水系统(RPE)可投用),压力在30 bar(abs)以下。冷却剂平均温度在10~90 ℃之间。一回路压力低于5.5 bar(abs),则S、R棒组也需插入堆芯5步处,且要求冷却剂硼浓度大于2100 ppm。这是因为压力低时,冷却剂对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润滑不充分,有可能会发生卡棒;2100 ppm的硼浓度要求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停堆余度。冷却剂平均温度大于70 ℃时必须有一台主泵运行,这是为了避免70 ℃以上启动第一台主泵可能会造成超压。冷却剂温度控制及硼浓度均匀化由RRA系统进行,蒸汽发生器可投用。系统压力由RCV系统控制,由RRA系统安全阀提供超压保护,一组稳压器安全阀作备用。RCP系统充水、补水、净化由RCV、REA及RTR系统进行。

4、单相中间停堆

单相中间停堆是指一回路充水排气后稳压器充满水(单相)的运行方式。此工况要求RCP系统冷却剂温度控制在90~180 ℃之间,压力控制在24~30 bar(abs)之间,至少有一台主泵投运。RCP系统由RCV和REA系统进行补水和净化。其余要求条件与正常冷停堆工况相同。

5、两相中间停堆

两相中间停堆是指RCP系统的稳压器由单相向两相过渡,RCP系统冷却剂压力由RCV 系统控制向RCP系统压力调节系统控制过渡的过渡运行方式(或者向反方向过渡)。此工况反应堆处于次临界,停堆深度大于1000 pcm,除停堆棒组(S棒组)和温度棒组(R棒组)外,其余控制棒组插入堆芯5步处。RCP系统压力在24~30 bar(abs)之间,冷却剂温度

在120~180 ℃之间。120 ℃为在稳压器中建立汽腔的最低温度。当稳压器汽腔形成时,RCV 系统对冷却剂压力控制已变得困难,所以当较为稳定的稳压器汽腔形成后,应尽快转入由稳压器控制系统压力。稳压器水位由水位调节系统控制。至少有一台主泵投运,有二台蒸汽发生器可以投用。RCV和REA系统正常运行,运行的RRA系统准备退出运行(或者相反,停运的RRA系统已准备好,即将投入运行)。在此工况下,如果三台主泵均不能投运时,反应堆停堆深度必须大于3200pcm。RCP系统冷却剂温度180 ℃是RRA系统运行的最高温度极限。

6、正常中间停堆

当RRA系统与RCP系统完成隔离后,反应堆就由两相中间停堆进入到正常中间停堆运行方式。此工况反应堆处于次临界,停堆深度大于1000 pcm,控制棒位置状态同上。RCP 系统压力由稳压器控制在24~155 bar(abs)之间,冷却剂温度在160~291.4 ℃之间。稳压器水位维持在零负荷整定值上。冷却剂温度至少由2台蒸汽发生器控制,至少2台主泵投运。RCV、REA系统和S.G GCT系统及ARE或ASG在运行中。应急安全设施已准备好。

7、热停堆

此工况反应堆处于次临界,要求停堆深度在1000~1770 pcm之间(相对应于冷却剂硼浓度690~0 ppm,大于690 ppm时,停堆深度在1000pcm),除S棒组外,其余控制棒组插入堆芯5步处。R CP系统压力由稳压器控制在155b a r(a b s)。冷却剂温度在~291.4 ℃,由蒸汽发生器GCT系统控制(排向大气或冷凝器)。稳压器水位维持在零负荷整定值上。至少有二台主泵二台蒸汽发生器运行,其中一组为1号环路。蒸汽发生器给水由ASG或ARE系统供给。RCP系统化容控制由RCV和REA系统进行。在此工况下如果三台主泵均不能投运或仅一台主泵运行超过24小时,则要求反应堆停堆深度大于3200 pcm或者使反应堆转入冷停堆运行方式。

8、热备用

此工况反应堆处于临界状态,堆功率≤2 %额定功率(主要受ASG供水限制)。S棒组位于堆顶,R棒组件位于调节带,G棒组处于整定棒位上。三个环路的主泵和蒸汽发生器均投入运行。其余运行条件要求同热停堆运行方式。反应堆在计划降负荷后或在换料后的物理试验期间,均要经过热备用状态。

9、功率运行

此工况反应堆处于临界状态,堆功率在2 %~100 %额定功率之间,控制棒位置同上(其中堆功率在2 %~15 %额定功率之间也可称为低功率运行工况)。此时RCP系统冷段温度、热段温度、平均温度及蒸汽温度与负荷之间的关系如图2—33。稳压器维持RCP系统压力155b a r(a b s),稳压器水位在20.4%~64.3%(相应饱和温度291.4~310 ℃)之间变化。此时主给水系统(ARE)和主蒸汽系统(VVP)正常运行,蒸汽旁路系统(GCT)处于备用。RCP系统三个环路同时运行。

九个标准运行工况的主要参数和条件列于表2—6。

表2—6 标准运行工况

四、RCP系统温度、压力限制

反应堆标准运行工况的温度、压力限制标注在图2—34上。

1.饱和曲线

图上饱和曲线的上方为液态,下方为汽态,RCP系统冷却剂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工作在饱和曲线的上方并保持一定距离。只有稳压器内冷却剂工作在饱和曲线上。蒸汽发生器二回路侧冷却介质大多数情况下工作在饱和曲线上,静态时该冷却介质温度与RCP系统冷却剂温度相等,压力为此温度下的饱和压力。

2.RCP系统运行温度上限线

从核安全角度考虑,除稳压器外,RCP系统任何部位都不允许出现冷却剂沸腾,尤其是在燃料元件表面。另外也要避免主泵运转时泵吸入口局部汽化,造成主泵叶片汽蚀。故RCP系统运行时限制最高堆入口温度应比运行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低50 ℃。实际限制冷却剂平均温度比相应饱和温度低50 ℃。这样在带功率状态,堆入口冷却剂温度被限制得更低,是安全的。

3.RCP系统运行温度下限线

稳压器作为RCP系统压力控制设备时,稳压器内冷却剂温度大于其他部位冷却剂温度。稳压器与一回路管道之间连接波动管的热应力随上述两者间的温度差增大而加大。为限制热应力给波动管造成损害,规定一回路冷却剂平均温度最低不得低于运行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即稳压器内冷却剂温度)110℃。

4.RCP系统额定运行压力线

RCP系统额定运行压力为155bar(abs),它受回路设计的机械强度的限制。为防止系统超压对设备造成破坏,稳压器上设有三个安全阀组,其动作压力分别整定在166、170、172 bar(abs)。

5.蒸汽发生器管板两侧最大压差限制线

蒸汽发生器管板是一块开有许多孔的平板,由于受机械强度和应力的限制,管板两侧压差被限制在110 bar。管板一回路侧为RCP系统压力(P RCP),二回路侧为RCP系统冷却剂温度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P sat,蒸汽发生器无功率输出时),所以RCP系统压力应限制在系统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再加上110 bar的压力以内。

6.主泵运行最低压力限制线

主泵的最低启动运行压力规定大于24bar(abs),以抬起1号轴封动环,使1号轴封动、静环间隙进入可调节状态,这样也能有效避免主泵叶轮汽蚀。同时要求RCV系统使1号轴封两端压差大于19bar,在主泵启动前使轴封两端面分离,使1号轴封泄漏量大于50L/h,达到润滑、冷却目的。

7.RRA系统运行参数限制线

RRA系统设计的最高运行温度为180℃,最高运行压力为30 bar(abs)。因此,在RCP 系统升温、升压时,RRA系统必须在此限值之前隔离、退出运行。同时,RRA系统还规定了最低投入温度为160 ℃,这是为了防止反应堆压力壳在整个寿期内发生脆性断裂。因为RCP系统冷却剂温度在160 ℃以下如果仍未投入RRA系统,那么RCP系统压力发生意外升高时,压力保护只能依靠稳压器安全阀组(最低动作压力整定值为166 bar(abs)),这在压力壳寿期末是很危险的。而此时如果已投入RRA系统,则该系统有二个不同定值的安全阀进行超压保护,它们的压力定值分别为40和45 bar(abs),这样就消除了压力壳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

8.GCT系统大汽排放阀整定值限制线

蒸汽发生器二回路侧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一回路。二回路侧最大运行压力为76 bar(abs),这是由GCT系统的大气排放阀整定值来保证的,其对应的饱和温度即是291.4 ℃。

9.硼结晶温度限制线

硼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为防止低温时一回路水中的硼酸结晶析出,限制一回路冷却剂温度不得低于10 ℃。

10.主泵启动温度限制线

RCP系统冷却剂温度超过70℃时,要求至少要有一台主泵投入运行,以避免启动第一台主泵时造成R C P系统超压。这是因为来自R C V系统的冷的轴封注水,约有1.12 m3/h通过泵轴承进入并滞留在泵腔及其附近的管道内,当在冷却剂温度70 ℃以上启动主泵时,这部分冷水将会在堆芯、蒸汽发生器及管路内与高温水混合、加热膨胀,从而使RCP系统超压(此时稳压器为单相),导致RRA系统安全阀开启。冷水进入堆芯,同时还存在反应堆引入正反应性的危险。

第二章一回路辅助系统

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RCV)

一、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的功能

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RCV)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的主要辅助系统,它是一个封闭的加压的系统。RCV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1.容积控制,用以保持反应堆RCP系统内的水容积,吸收稳压器吸收不了的水容积变化,使稳压器水位维持在随冷却剂温度而变化的水位整定值上。利用RCV系统来调节、补偿RCP系统冷却剂因温度变化、向系统外泄漏或上充(包括轴封注水)和下泄流量不平衡导致的水容积变化;

2.反应性控制,与反应堆硼和水补给系统(REA)相配合,通过调节冷却剂硼浓度来控制反应堆内反应性的变化,以及保证足够的停堆深度;

3.化学控制,通过净化处理,去除冷却剂中裂变产物和腐蚀产物,从而控制一回路的放射性水平,提高冷却剂水质。与反应堆硼和水补给系统(REA)配合,通过给冷却剂加药,用以给冷却剂除氧、调整PH值。

RCV系统的辅助功能是:

1.为冷却剂泵提供经过过滤、冷却的轴封水和水泵轴承冷却、润滑水;

2.为稳压器提供辅助喷淋冷水;

3.为反应堆及RCP系统进行充水排气及打压检漏试验;

4.在稳压器充满水单相运行时,控制RCP系统的压力;

5.接收RCP系统运行中冷却剂水的过剩下泄;

6.在余热排放系统(RRA)准备投入前,通过向RCV系统下泄,以加热RRA系统介质。

RCV系统的安全功能是:

1.在RCP系统发生小破口事故时,RCV系统能维持RCP系统的水装量;

2.在正常停堆或发生卡棒、弹棒等反应性事故时,与REA系统配合,共同确保反应堆处于次临界状态;

3.在安全注入系统(RIS)投入向堆芯注水时,RCV系统向RCP系统紧急注入硼酸溶液。此时RCV系统上充泵作为高压安全注入泵投入运行。

二、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的设计依据

1、容积控制

反应堆按规定的速率升、降温或改变功率时,RCV系统应能维持RCP系统有合适的水装量;应能承担RCP系统从冷态到热态的启动过程,或从热态到冷态的停闭过程中以最大速率升、降温而产生的最大的冷却剂体积变化速率;应有足够的能力补偿RCP系统小破口泄漏,并仍有能力足以保持RCP系统合适的水容积。

2、反应性控制

RCV系统应根据压水堆运行要求,改变冷却剂中硼的浓度,配合控制棒组件控制反应性较慢的变化。RCV系统控制的反应性应包括,在首次装料时与可燃毒物一起控制堆芯的全部后备反应性;补偿由于慢化剂和燃料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堆芯反应性的变化;补偿运行中裂变产物氙和钐积累及负荷变化或停堆引起氙浓度变化而导致的反应性变化;维持反应堆停堆检修、换料操作中应具有的足够的停堆深度。RCV系统还应做到在反应堆寿期的任何时候,不依靠控制棒组件能独立地停堆,并继续向冷却剂中注入足够的硼酸,以补偿氙的衰变、冷却剂降温引起的反应性增加,以维持足够的停堆深度。另外,还需考虑堆芯冷却剂因温度升高,水体积膨胀会引起部分含硼冷却剂被挤出,堆芯硼含量相应下降而造成反应性增加。这种正反应性变化必须小于慢化剂及燃料温度升高造成的负反应性变化。为此,冷却剂硼浓度一般应控制在1100~1200 ppm之下,以维持反应堆综合的反应性温度效应仍为负。

3、水质控制

冷却剂的水质控制包括化学水质控制和放射性水平控制。RCV系统除需保证冷却剂正常运行中的水质指标外,还要满足在规定的允许燃料包壳破损率下仍能保持冷却剂达到规定的放射性水平和水质指标。冷却剂的放射性来自水及其杂质、腐蚀产物、化学添加剂吸收中子被活化,以及从燃料包壳内释放出的裂变产物。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裂变产物,小部分来自被活化的腐蚀产物。裂变产物中惰性气体氪(Kr)、氙(Xe)占总放射性的90 %以上,碘(I)占~3%,铷(R b)、钼(M o)各占~1%,铯(C s)占~0.7 %。一个100万KW级压水堆在1 %燃料包壳破损后,其在冷却剂中总的放射性比活度约为0.2 Ci/L。在这种情况下,RCV系统应能使冷却剂达到压水堆电站对冷却剂总放射性规定10-5~10-6 Ci/L量级的指标。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应能使冷却剂保持在规定的化学水质指标范围内,以控制对材料的腐蚀速率,减少腐蚀产物积累,保障设备使用寿命。RCV系统所设置的过滤、净化装置用以去除冷却剂中的有害杂质,添加联氨以去除水中溶解氧,添加氢以抑制堆芯冷却剂水的辐照分解,添加LiOH以控制调节PH值。RCV系统净化用离子交换树脂有效地将冷却剂电导率降低一个量级以上,但是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温度必须在60 ℃以下,需要严格控制以避免树脂在高温下破坏失效。净化系统又处在常压下运行,所

以还需在RCV系统下泄水从~292 ℃降温至~45 ℃后将下泄流压力从155bar(abs)降压至(2~5)bar(abs)。相反,在上充至RCP系统前,事先升压升温。

三、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基本控制原理

1、容积控制原理

RCV系统容积控制是为了保持RCP系统的水容积,吸收掉稳压器吸收不了的水容积的变化,使稳压器水位维持在其随冷却剂平均温度而设定的整定值上。RCV系统容积控制需要一个连续流量的调节,这是因为冷却剂泵需要衡定的轴承冷却、润滑水和衡定的轴封注水;RCP系统负荷变化及冷却剂温度变化需要补偿;RCP系统泄漏需要补偿;化学控制需要连续净化;反应性控制需要进行冷却剂硼浓度调整,这些都是随时需要进行控制调节的。容积控制原理如图3—1。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RCV)从RCP系统冷段引出下泄流经容积控制箱,再由上充泵把上充流打回RCP系统。反应堆稳定运行时,上充流量与下泄流量相等,当RCP系统内冷却剂体积发生变化时,稳压器水位发生变化,水位偏离整定值,调节上充流量,使稳压器水位恢复在整定水位上。但是,容积控制箱容积仅为8.9 m3,箱内正常水位水容积为3.4 m3,因此容量是有限的。在RCP系统升温、降温、或其他瞬态水体积有很大变化时,可由其他系统相配合,当容积控制箱水位高时,可把水排放到硼回收系统(TEP),当容积控制箱水位低时,由硼和水补给系统(REA)按需要进行补给。

2、化学控制原理

为了把RCP系统所有部件的腐蚀限制在最低程度;避免杂质沉积在系统内,特别是在燃料元件表面而导致包壳传热恶化过热损坏;避免RCP系统冷却剂中被活化的腐蚀产物和裂变产物的积累,放射性水平增加,需要通过化学控制,维持冷却剂水化学性质在规定的限值之内。核电站压水堆建成投入运行后,冷却剂的水化学性质的控制就成了防止RCP系统所有部件腐蚀,降低放射性本底的基本手段。引起腐蚀的主要因素是:

1)PH值

冷却剂水的PH值表示冷却剂的酸碱度。室温下(22 ℃)中性溶液PH值为7,酸性溶液PH值小于7,碱性溶液PH值大于7。PH值随温度而变化,高温下中性溶液纯水的PH

值向7以下偏移。在压水堆中,冷却剂略偏碱性能提高不锈钢和镍基合金的耐腐蚀性。但对锆合金,水质偏碱PH值达到12时会导致腐蚀加快,因此压水堆冷却剂PH值以9.5~10.5为最佳。另外,在碱性溶液中腐蚀产物会从热表面上溶解转移到冷表面上沉积,这有利于防止RCP系统腐蚀产物向堆芯转移,且能使沉积于堆芯的腐蚀产物向堆芯外转移。RCP系统中,用于反应性控制的硼酸会使冷却剂呈弱酸性,所以要用添加PH值控制剂来提高冷却剂的PH值。

1)水中氧

氧是活泼的腐蚀元素,它与多种元素结合生成氧化物。它还是其他元素侵蚀钢材的催化剂。因此冷却剂水中游离氧的存在是造成金属结构材料腐蚀的重要原因。氧在冷却剂中的主要来源是来自REA系统经热力除氧后的补给水中仍残留的溶解氧;冷却剂在检修、换料中与空气中的氧直接接触而溶入的氧;以及冷却剂在堆芯辐照分解生成的氧。压水堆运行中氧的限值要求小于0.1 ppm。

2)水中氯

奥氏体不锈钢破坏的几率随冷却剂水中氯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含氧量较高的水中则更为严重。冷却剂水中溶解氧和氯离子共同作用是不锈钢应力腐蚀破裂的重要原因。这种腐蚀造成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等主要设备的严重损坏。因此压水堆正常运行中规定冷却剂水中的氯含量应小于0.15 ppm。

3)水中氟

冷却剂水中含有微量的氟会显著增加锆合金的初始腐蚀速率和增加锆吸氢而造成锆的氢脆。氟又能在氧的催化下引起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压水堆冷却剂要求氟含量限值小于0.15 ppm。

引起冷却剂放射性增加的因素是:

a)裂变产物

裂变产物对RCP系统冷却剂污染的主要途径是包壳破损放射性产物释放。其次是包壳表面不可避免的微量铀污染,造成运行中铀裂变释放裂变产物;冷却剂氢核吸收中子活化生成氚或有~1 %的裂变产物氚穿过锆包壳扩散到冷却剂中。

b)活化产物

冷却剂中杂质、化学添加剂及腐蚀产物在堆芯内吸收中子后活化产生放射性。如果堆芯燃料包壳不破损,则活化产物将是RCP系统冷却剂放射性的主要来源。

化学控制的基本原理是净化和加药(图3—2):

1)RCP系统启动升温升压过程中,通过REA系统化学添加箱,经由RCV系统向RCP

系统注入一定数量的联氨(N2H4),以去除冷却剂中的残余氧。联氨除氧化学方程

为:

N2H4+O2→2H2O+N2↑

用联氨除氧的最佳温度在90~120 ℃之间,此时反应速率最快。温度太高联氨会分解,达不到除氧目的。因此要求冷却剂温度在接近90 ℃时添加联氨,在90~120 ℃间停留数小时,待冷却剂中含氧量合格后继续升温。过量联氨在额定温度下将全部分解,不会造成不良后果。

2)压水堆正常运行时,向RCP系统加入过量的氢气,可以减少冷却剂在堆芯辐照分

解产生的游离氧。一定浓度的氢含量不但能抑制冷却剂在堆芯的辐照分解,同时

还有利于辐照合成氨(NH3),而除去冷却剂中的氮气,避免氮在水中遇氧辐照下

合成为硝酸(HNO3)引起冷却剂PH值下降。RCP系统冷却剂中氢含量应维持在

25~35 mg/g。

3)利用RCV系统化学添加箱向RCP系统注入PH值控制剂用以控制冷却剂水的PH

值呈偏碱性(9.5~10.5)。控制剂应具有良好的PH控制能力;良好的核性能,尽

量少产生感生放射性;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以及低廉的价格。氢氧化锂(LiOH)

是一种较理想的PH值控制剂。由于天然锂中含有7.52 %的6Li,而6Li的热中子

吸收截面很大,6Li(n,T)4He反应会生成大量的氚,故用天然的LiOH作为PH

值控制剂将会给反应堆运行,维修和三废处理带来不利因素。用高纯度7Li

(99.99 %)氢氧化物作PH值控制剂避免了上述缺陷,可使冷却剂氚浓度由280 μ

Ci/L降至2 μCi/L以下。采用高纯7Li氢氧化物作PH值控制剂,其PH控制能力

强,中子吸收截面小,腐蚀性较小。其缺点是高纯7Li氢氧化物是一种非挥发性碱,

会在RCP系统局部,特别是在堆芯结构缝隙局部浓集,造成苛性腐蚀;价格昂贵

不易得到。在压水堆建成初期的运行中,由于RCP系统冷却剂采用很高的硼浓度

用以控制新堆的后备反应性,所以此时即使添加大量的LiOH,其PH值一般也达

不到9.5。

4)在下泄流净化回路中设置过滤器,用以去除胶状悬浮物和大于5 μm的固体颗料

杂质。

5)净化系统两台并联的混合床离子交换器,平时一台运行(另一台备用),用以去除

离子状杂质和大部分裂变产物。该离子交换器在燃料元件包壳1 %破损时,每个交

换器的吸附容量均在三个月以上。

化学控制还包括通过扫气,定期排放积聚在容积控制箱气腔内的裂变气体;在设备预加热操作时,用氮气清扫水中排出的溶解氧;在压水堆停闭时用氮气降低冷却剂中释放出的氢气的浓度。

3、反应性控制原理

利用调节RCP系统冷却剂水中硼浓度来补偿压水堆运行中反应性的变化,用以确保控制棒调节组件位于正常使用的调节范围,使反应堆正常运行;在压水堆需要停堆时,获得足够的停堆深度。

1)加硼:加硼操作为手动操作,需要时由硼和水补给系统(REA)经由上充泵吸入

口,向RCV系统注入预先确定体积的高浓度硼水,上充给RCP系统。同时在下

泄回路容积控制箱上部入口处向硼回收系统(TEP)排掉等量的RCP系统冷却剂,

从而提高系统冷却剂的含硼量使之达到预定值。加硼操作一般用在反应堆因氙—

135消失,冷却剂温度下降等原因造成的反应性增加时。操作中容积控制箱水位基

本保持不变。加硼操作也可用于核电站停堆换料前,向RCP系统冷却剂内大量加

硼,使硼浓度达到2100 ppm。

2)稀释:稀释操作也为手动操作,需要时由REA系统经由上充泵入口向RCV系统

注入预先确定容积的纯水,上充给RCP系统,同时在下泄回路容积控制箱上部入

口处向硼回收系统(TEP)排放相同容积的RCP系统冷却剂,从而使冷却剂含硼

浓度降低至某一所要求的值。稀释操作通常用在补偿压水堆因燃耗、氙—135浓度

增加或冷却剂温度上升等原因造成的反应性减少时。操作中容积控制箱水位基本

不变。

3)除硼:除硼操作也为手动操作,需要时将下泄流流经硼回收系统(TEP)中的除硼

离子交换器,用以降低或除掉RCP系统冷却剂中的含硼量。除硼后的冷却剂再返

回至RCV系统容积控制箱入口。除硼操作的目的、用途与稀释操作相同,但除硼

一般使用在压水堆堆芯循环周期末,此时因RCP系统冷却剂中含硼量较低(在300

ppm以下),若使用稀释方法,排出的废水量会很大。通过除硼操作降低硼浓度,

就基本上不产生废水。由于除硼方式仅在下泄流管线上串接一个除硼离子交换器,

因此除硼运行中既无向TEP系统的排放,容积控制箱水位也不会发生变化。

4)补给:补给操作处在自动调节状态,取决于容积控制箱内的水位。当容积控制箱

水位低时,将由REA系统经由上充泵吸入口向RCV系统注入与RCP系统冷却剂

硼浓度相等的含硼水。当补水使容积控制箱水位达到正常运行规定值范围时,补

给自动停止。

四、RCV系统流程及设备

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RCV)由下泄回路、净化回路、上充回路、轴封注水及过剩下泄回路四部分组成(图3—3)。

1、下泄回路

压水堆稳态正常运行时,冷却剂从一条环路的冷段引出,经两个气动隔离阀(002、003VP)进入再生热交换器壳侧,被管侧上充流冷却。下泄流正常流量为~13.6 m3/h,温度由~292 ℃降至~140 ℃。由再生热交换器引出的下泄流经三组并联的下泄孔板减压(正常时一组运行),使压力由155bar(abs)降到~24bar(abs)。然后流出反应堆厂房(安全壳),进入设在核辅助厂房内的非再生下泄热交换器管侧,被壳侧RRI系统设备冷却水冷却,下泄流冷却剂温度由~140 ℃降至~46 ℃。由下泄热交换器引出的下泄冷却剂流经压力控制

阀(013V P)进行再次减压。压力由~24b a r(a b s)降至

反应堆主冷却剂泵

冷却剂泵 一概述 冷却剂泵的功能 反应堆冷却剂泵,简称主泵,其主要功能是使一回路冷却剂形成强迫循环,从而把反应堆中产生的热量传送至蒸汽发生器,以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它是压水堆核电站的关键设备之一,也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中唯一的回转机械设备。 冷却剂泵的基本要求 a.能够长期在无人维护条件下安全可靠的工作 b.便于维修,辅助系统简单 c.主泵转动组件能提供足够转动惯量,以便在全厂断电情况下,利用主泵惰性提供足够冷却剂流量,使反应堆堆芯得到适当的冷却 d.过流零部件表面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或者其它同等耐腐蚀材料 e.带放射性的冷却剂泄漏要尽量少 冷却剂泵的分类 a.密封泵,也称屏蔽泵或无填料泵,泵的叶轮和电机转子连成一体,并装在同一密封壳体内,消除了冷却剂外漏的可能性,密封性能非常好 b.立式单级离心泵,泵的电动机与水泵泵体分开组装,中间以短轴相接。能基本保证一回路与环境的密封,电动机顶部装有惯性飞轮,在电源失去情况下,可延长主泵的惰转时间 密封泵存在的问题 a.密封泵效率低,一般泵组效率只有50~70% b.密封电动机大部分使用耐腐蚀材料制造,造价昂贵,难度较高 c.密封电机若设飞轮,液体的阻力将使泵机组效率降到不可接受的程度,因此密封泵无飞轮,转动惯量通常很小,为保障反应堆安全,必须对主泵供电的可靠性做更严格的要求 d.维修不方便 立式单级离心泵的优点 a.采用常规的鼠笼式感应电机,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效率一般比密封泵高10~30% b.电机部分装有很大的飞轮,大大提高了机组的惰转性能,提高了发生断电事故时堆芯的安全性 c.轴密封技术可以同样严格控制一回路冷却剂泄漏量,一般控制在200立方厘米/h d.维修方便,轴封结构更换仅需十小时左右 二冷却剂泵的结构 冷却剂泵的结构组成 a.水力机械部件 b.轴密封部件 c.电动机驱动部件 1.水力机械部件 a.泵体 包括泵壳、导叶、进水导管、叶轮、泵轴承,形状近似圆球形,材料为不锈钢 b.热屏 安装在叶轮上方,阻止反应堆冷却剂的热量向泵上部传导,避免轴承以及水力机械部件的轴封受到损坏。由紧固法兰、防护套筒、蛇形管换热器及蛇形管进出口管嘴组成,蛇形管内流有35度的冷却用水,由设备冷却水系统(RRI)提供,使得热屏以上部件的温度工作在90度左右的环境中 c.泵轴承 位于热屏与轴封之间,为泵提供径向支承和对中。用水润滑轴承,浸没在水中 d.轴封水 来自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的高压冷水用作轴封、轴承润滑和冷却

核电站工作原理

核电站工作原理 它是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来加热水使之变成蒸汽。蒸汽通过管路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一般说来,核电站的汽轮发电机及电器设备与普通火电站大同小异,其奥妙主要在于核反应堆。 核电站除了关键设备——核反应堆外,还有许多与之配合的重要设备。以压水堆核电站为例,它们是主泵,稳压器,蒸汽发生器,安全壳,汽轮发电机和危急冷却系统等。它们在核电站中有各自的特殊功能。 主泵如果把反应堆中的冷却剂比做人体血液的话,那主泵则是心脏。它的功用是把冷却剂送进堆内,然后流过蒸汽发生器,以保证裂变反应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出来。 稳压器又称压力平衡器,是用来控制反应堆系统压力变化的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起保持压力的作用;在发生事故时,提供超压保护。稳压器里设有加热器和喷淋系统,当反应堆里压力过高时,喷洒冷水降压;当堆内压力太低时,加热器自动通电加热使水蒸发以增加压力。 蒸汽发生器它的作用是把通过反应堆的冷却剂的热量传给二次回路水,并使之变成蒸汽,再通入汽轮发电机的汽缸作功。 安全壳用来控制和限制放射性物质从反应堆扩散出去,以保护公众免遭放射性物质的伤害。万一发生罕见的反应堆一回路水外逸的失水事故时,安全壳是防止裂变产物释放到周围的最后一道屏障。安全壳一般是内衬钢板的预应力混凝土厚壁容器。 汽轮机核电站用的汽轮发电机在构造上与常规火电站用的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由于蒸汽压力和温度都较低,所以同等功率机组的汽轮机体积比常规火电站的大。 危急冷却系统为了应付核电站一回路主管道破裂的极端失水事故的发生,近代核电站都设有危急冷却系统。它是由注射系统和安全壳喷淋系统组成。一旦接到极端失水事故的信号后,安全注射系统向反应堆内注射高压含硼水,喷淋系统向安全壳喷水和化学药剂。便可缓解事故后果,限制事故蔓延。 注: 核裂变是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只有一些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铀(yóu)、钍(tǔ)等才能发生核裂变。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以后会分裂成两个或更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二个到三个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别的原子核接着发生核裂

反应堆冷却剂管道的设计技术关键点

10.1 反应堆冷却剂管道 10.1.1 设计技术关键 反应堆冷却剂管道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反应堆、蒸汽发生器、反应堆冷却剂泵,形成一个密闭回路,将导出反应堆产生的热能,传给蒸汽发生器,然后传递给二回路系统;构成的密闭环路也是反应堆冷却剂的压力边界和控制放射性产物外泄的边界。因此,反应堆冷却剂管道安全可靠性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热传递功能和安全功能密切相关。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管道包容了核电厂所有预期运行状态或预期系统交互作用下的系统的压力和温度。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管道的安全等级为核安全1级,设计压力为17.23Mpa abs,设计温度为343℃。为了能够保证反应堆冷却剂管道在各种可能工况下的结构完整性和功能能力,在反应堆冷却剂管道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如下的技术关键: 1)选材; 2)结构设计; 3)应力分析; 4)设计验证 5)试验要求; 6)焊接、热处理、无损检验等技术要求。 10.1.2 设计技术关键的解决措施及技术储备 10.1.2.1 选材 反应堆冷却剂管道要求有足够的强度、高的塑性和韧性,要保证即使

管道发生破坏,也要先漏后破,不允许主管道发生瞬时断裂;耐高温,耐高压水腐蚀,材料加工性及焊接性良好;使腐蚀/侵蚀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与运行环境(包括期望辐射水平)兼容。 反应堆冷却剂管道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锻造,直管选用Z3CN20-09M 离心浇铸,弯头和45°斜接管嘴选用Z3CN20-09M静力铸造,90°接管嘴和热套管为Z2CND18-12(控氮)锻造。所用材料均应符合RCC-M标准M 篇的要求。 在制造、安装和运行过程中,禁止出现不锈钢和镍铬合金钢材料与铜、低镕点合金、水银和铅接触,防止被污染。表面要进行清洁,严格控制卤族元素的限值。 考虑到铸造不锈钢材料由于热老化而引起材料性能劣化,可能难以满足使用寿命要求,因此新一代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管道采用不绣钢材料整体锻造、加工成形,没有纵向或电渣焊缝,而且不包括任何铸造管件。方向的改变通常用弯管而不是弯头完成,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焊缝、管道配件和短半径弯头的数量。 10.1.2.2 结构设计 反应堆冷却剂管道结构设计的目标是无应力集中,而且还要确保在役检查的可达性。与反应堆相并联的每条反应堆冷却剂管道环路由下述三个管段组成: 1)热段:从反应堆压力容器出口到蒸汽发生器一次侧进口的管段,压力15.5MPa,温度327℃;包括一根名义直径737.6mm的直管段,一个名义直径从737.6mm逐渐扩大到787.4mm的50°弯头和若干90°接管嘴(安

核反应堆及发展

核反应堆的类型 核电站中的反应堆设计具有多样性,也就是说,核反应堆具 有不同类型,相应形成不同的核电站。可以利用下列三个特点表征不同类型的反应堆。第一,所用的核燃料可以是天然铀或浓缩铀、钚或钍;第二,使用不同类型的冷却剂,可以是水、二氧化碳、氦气或钠;第三,用于控制链式反应中释放的中子能量的慢化剂,可以是石墨、重水或轻水(即普通水)。 下面就是迄今国际上核电站常用的4种核反应堆型。 压水堆是以加压轻水作为慢化剂和冷却剂,且水在堆内不沸 腾的核反应堆。目前以压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在核电站机组数量和装机容量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 沸水堆是以沸腾轻水为慢化剂和冷却剂并在反应堆压力容 器内直接产生饱和蒸汽的核反应堆。沸水堆与压水堆同属轻水堆,都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建造费用低和负荷跟随能力强等优点。它们都需使用低富集铀作燃料。以沸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在未来市场中仍将占有显著的地位。 重水堆是以重水作为慢化剂,轻水或重水作为冷却剂的核反应堆,可以直接利用天然铀作为核燃料。重水堆分压力容器式和压力管式两类。重水堆核电站是发展较早的核电站,但已实现工业规模的只有加拿大发展起来的坎杜型压力管式重水堆核电站。

快堆是由快中子引起链式裂变反应的核反应堆。快堆在运行中既消耗裂变材料,又生产新裂变材料,而且所产可多于所耗,能实现核裂变材料的增殖。专家预计,快堆未来的发展将会加快起来。 前景看好的快堆 现在世界上所运行的绝大多数反应堆是热中子堆,或者说是非增殖堆型,利用的只是铀-235,而天然铀将近99.3%是难裂变的铀-238,所以这些堆型对铀资源的利用率只有1%~2%。但在快堆中,铀-238原则上都能通过核反应转变成易裂变的钚-239而得以使用。即使考虑到各种损耗,快堆总体上可将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60%~70%,也可使核废料产生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实现放射性废物最小化。 具体点说,在堆芯燃料钚-239的外围再生区里放置铀-238,通过钚-239产生的裂变反应时放出来的快中子,使铀-238吸收一个中子后,发生连续两次β衰变后,铀-238很快被转变成钚-239,同时产生了能量,如此核反应下去,能够源源不断地将铀-238转变成可用的燃料钚-239。因为快堆再生速度高于消耗速度,即所生成的钚-239比消耗的铀-235来得多,如此核燃料越烧越多,快速迅速增殖起来,因此这种反应堆又称“快中子增殖堆”。除了现行的钠冷快堆外,还在发展气冷快堆、铅冷快堆等。 早在1951年,美国就建造了实验快中子堆。现阶段,基本掌握快中子堆技术的国家有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2010年7月21宣布:由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

HAF0213-安全导则-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其有关系统

HAF0213-安全导则-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及其有关系统 《核动力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其 有关系统设计》编写讲明 (征求意见稿)

《核动力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其有关系统设计》 编写讲明 一.编写工作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际核工业界在核动力厂安全运行和治理方面体会的积存,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全面地开展了针对核动力厂的安全要求及安全导则的修订工作。新的安全要求文件No. NS-R-1“Safety of Nuclear Power Plant: Design”于2000年9月正式出版,它是对1988年出版的原安全规定文件No.50-C-D(Rev.1)“Code on the Safety of Nuclear Power Plant: Design”的正式修订。随后,IAEA连续修订和出版了该安全要求下的一系列安全导则,新的IAEA安全导则No. NS-G-1.9 “Desig n of the Reactor Coolant System and Associated Systems in Nuclear Po wer Plants”确实是其中之一,它是对安全系列No.50-SG-D6“核动力厂最终热阱及其直截了当有关的输热系统(1981)”和安全系列No.50-SG-D13“核动力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其有关系统(1986)”两个安全导则的修订与合并,新的安全导则替代原有两个导则。 为了提升我国核动力厂的设计和运行水平,使之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国家核安全局决定对《核电厂设计安全规定》和《核电厂运行安全规定》及其下属的一系列核安全导则进行及时的修订。 二.编写简况 IAEA的核安全标准中关于核动力设计的安全要求及导则是由IAEA 聘请各国专家在总结各核电先进国家体会的基础上制定的,其内容较完整、系统、严谨。本安全导则是依据IAEA安全导则“核动力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其有关系统设计(Design of the Reactor Coolant System and Asso ciated Systems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safety standards series No. NS-G -1.9 IAEA, Vienna(2004) )”为参考蓝本编写而成的。在编制过程中考虑了与我国现行核安全法规和标准的和谐,并力图确保本导则与2004年国家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含答案)

科目号:3101A1 科目: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学员姓名:考核成绩: 教员:梁振旸监考:签名时间 项目号/项目名称:3101A1/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考核日期:2007-3-9 考核方式:闭卷开卷口试操作

问答题(每题10分) 1.简述主冷却剂系统的主要功能? 1)反应堆正常功率运行时,主冷却剂系统的冷却剂将反应堆堆芯产生的 热量导出,通过蒸汽发生器加热二回路系统的给水,产生饱和蒸汽,用来驱动汽轮发电机; 2)在中间停堆A阶段。通过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蒸汽排放来冷却堆芯; 3)主冷却剂系统作为承压边界包容冷却剂,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的一道 屏障; 4)系统中冷却剂是含硼除盐水,它兼作活性区的中子慢化剂,反射层, 还可以补偿反应性的慢变化. 2.简述稳压器的主要功能? 1)启动过程中对主系统升压; 2)正常稳定运行时,维持主系统压力; 3)电厂瞬态过程中,限制主系统压力在允许范围内; 4)事故时,避免主系统超压; 5)电厂瞬态过程中和VCT一起补偿主系统的水容积变化。(讲义 中这点漏掉了) 3.稳压器建立汽腔应具备哪些条件? a)冷却剂除氧已结束; b)稳压器温度已达235℃以上(相应的饱和压力为30kgf/cm2左右), 回路温度在170-180℃左右;

c)过剩下泄系统维持在热状态,以便在升温、升压后期投入使用,在 稳压器建立汽腔过程中,可以借助过剩下泄系统加速稳压器汽腔的建立。 4.稳压器和冷却剂回路允许的最大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 主系统运行规程中对升降温速率规定如下: a)稳压器允许的最大升温速率为55℃/h b)稳压器允许的最大降温速率为55℃/h c)冷却剂回路允许的最大升温速率为30℃/h d)冷却剂回路允许的最大降温速率为30℃/h 5.稳压器与喷雾流之间的温差超过多少时,禁止喷雾?为什么? 当稳压器与正常喷雾流之间的温差超过144℃时,禁止使用比例喷雾阀喷雾;与辅助喷雾流之间的温差超过180℃时,禁止使用辅助喷雾。目的是避免由于引入过冷喷雾水对稳压器所造成的热应力。 6.卸压箱卸压管隔离阀自动锁关的压力值?该联锁的目的是什么? 卸压箱箱体上装有什么型式的防止超压的设施?压力定值为多少? 稳压器卸压箱卸压管隔离阀自动锁关压力为3.5kgf/cm2,目的为防止废气系统超压。卸压管线隔离后,卸压箱箱体上的爆玻盘为唯一的超压保护设施,其破裂压力定值为7kgf/cm2。

AP1000堆型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要设备安装技术

AP1000堆型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要设备安装技术 发表时间:2019-11-07T11:33:30.64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作者:李仕杰[导读]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的主要功能是将堆芯产生的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系统,同时还可进行中子慢化、反应性控制以及冷却剂压力的控制,是核电厂最重要的工艺系统。本文详细探讨了AP1000堆型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主要设备安装技术。李仕杰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江苏 222042 摘要: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的主要功能是将堆芯产生的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系统,同时还可进行中子慢化、反应性控制以及冷却剂压力的控制,是核电厂最重要的工艺系统。本文详细探讨了AP1000堆型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主要设备安装技术。 关键词: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设备;安装技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是压水堆核电站的“心脏”,其安装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核电厂的运行参数和性能,甚至影响核电站的安全性能,同时,优异的安装质量也是核电站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另外,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作为AP1000堆型核心系统,其设备本体特征及安装要求都有很大的改进。 一、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概述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又称为一回路系统,具有冷却堆芯、传递热量、压力条件以及超压保护等功能。其主要设备有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反应堆冷却剂泵、主管道、稳压器、波动管。 二、RCS系统主设备安装 AP1000堆型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设计位于反应堆厂房中的两个最大的结构模块CA01与CA04中,其中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和压力容器均固定在两个结构模块的混凝土基础上。因整个结构模块设计紧凑,布局空间狭小,且所有主要设备均具有重量大、施工工艺复杂、安装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对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要设备安装的要求极为苛刻。若施工工序稍有偏差,将对安装质量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对主要设备的施工逻辑和安装技术进行详细而深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结构模块和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特点,可总结出主要设备的施工逻辑。以压力容器为系统的“心脏”,主管道为系统的“主动静脉”,严丝合密的串联蒸汽发生器与压力容器,待蒸汽发生器定位后悬挂反应堆冷却剂泵,最后,通过波动管和稳压器的组合,完成了整个反应堆冷却剂核心系统的安装。 1、反应堆压力容器(RPV)的引入安装。在核岛反应堆厂房中心的CA04结构模块中,RPV通过其冷段管嘴下的支撑平台就位于结构模块CA04顶法兰上部的支撑上。支撑通过定位螺栓加地脚锚固螺栓固定,反应堆容器的荷载通过锚固螺栓的支撑巧妙地转移到结构模块周围的混凝土内部结构中。其中,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装逻辑还包括七个其它主要物项,即模块CA04顶法兰、RPV支撑嵌入件、CA04结构模块、混凝土基础、检测井管、RPV筒体保温、RPV支撑。其中,反应堆压力容器RV作为包容堆芯核燃料、控制部件、堆内构件和反应堆冷却剂的承压容器,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高压承压边界设备,由通体、顶盖、主管道接管、以及O形环、螺栓螺母组成。而RV支撑作为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主要支撑部件,RV支撑的安装施工精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核电站压力容器安装及运行。 反应堆压力容器支撑由位于主管道进管嘴下4个单独的空气冷却的箱型结构组成。支撑结构最终将反应堆压力容器载荷传递给一次屏蔽墙(CA01结构模块墙体)混凝土中竖向和横向的预埋件,从而使反应堆压力容器平稳运行。 2、主管道(RCL)引入及二次建模安装。反应堆压力容器(RPV)安装定位完成后,应考虑主管道与蒸汽发生器安装间的密切配合和相互穿插。主管道安装核心是如何控制坡口及其组对焊接,应根据蒸汽发生器(SG)完工尺寸和RPV定位尺寸进行。根据实测的RPV实际位置数据和蒸汽发生器SG的定位数据,完成三维虚拟实体建模,再对坡口加工尺寸和位置进行模拟计算。在主管道和压力容器的一侧焊接完成后,因焊接变形和热应力的影响,致使主管道SG端会产生偏移,这与一次建模模拟数据不尽相同。此时,有必要结合SG的安装要求,通过二次建模对其进行测量,以完成SG端面的坡口加工。为保证焊缝在自然状态下能自由收缩而进行的主管道重量再平衡是整个安装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突破。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数据,当单根焊缝完成50%时,主管道焊接基本上达到焊缝的最大收缩量,不会有进一步发生偏移。 主管道的安装逻辑为:压力容器/主管道/SG3D建模-主管道压力容器侧坡口加工-主管道就位并与压力容器组对-压力容器侧焊接(至少50%)-主管道SG侧3D建模复测-主管道SG侧坡口加工-SG吊装就位-主管道与SG对口调整-主管道SG侧焊接(至少50%)-完成剩余焊接-安装完毕。 3、蒸汽发生器(SG)引入安装。主管道在SG侧坡口加工完成后安装蒸汽发生器,采用重型履带起重机将SG吊装引入临时支护,调整临时支护液压系统,以实现SG与主管道的对口。在现场安装SG时,必须确保处于冷态位置。SG与压力容器间的位置偏差调整合格,并根据主管道的对口参数微调SG的就位高程。待压力容器RPV一侧主管道完成焊接后,通过主管道的实际位置和SG理论位置完成三维实体建模,通过三维模拟数据对主管道SG端进行下料。不断调整SG与主管道间的间隙,直至满足对口间隙及错边量的技术要求,然后测量此时SG的实际位置。 SG的安装逻辑为:SG临时支撑安装-SG临时支撑调试-SG吊装引入- SG侧主管道3D建模-SG侧主管道坡口加工- SG与主管道对口-SG 与主管道焊接完成-SG永久支撑安装-SG安装完毕。 4、反应堆冷却剂泵(RCP)引入安装。RCP的安装在蒸汽发生器安装完成后开始,它位于SG下方,所以需要通过蒸汽发生器筒体和CA04模块间的窄间隙进行吊装,其安装难度和要求都比较苛刻。 本次主泵由专用液压升降装置和安装小车将主泵安装至泵壳中,主冷却剂泵的安装逻辑为:蒸汽发生器房间临时楼板安装-主泵安装小车组装/主泵运输临时桥架安装-主泵可拆卸组件的引入SG房间-主泵可拆卸组件就位-安装并拉伸第一组8个主螺栓和螺母-密封环第一部分打底焊-安装并拉伸第二组8个主螺栓和螺母-拆除第一组8个主螺栓和螺母-完成密封环打底焊-密封环第一部分焊接-安装并拉伸第一组8个主螺栓和螺母-拆除第二组8个主螺栓和螺母-完成密封环焊接并做无损检测-安装剩余16个主螺栓和螺母-最终拉伸24个主螺栓、移除安装小车及成品保护。

核反应堆的分类

核反应堆的分类

核电站分类 核电站按照反应堆形式分类 压水堆核电站 以压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它主要由核岛和常规岛组成.压水堆核电站核岛中的四大部件是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主泵和堆芯.在核岛中的系统设备主要有压水堆本体,一回路系统,以及为支持一回路系统正常运行和保证反应堆安全而设置的辅助系统.常规岛主要包括汽轮

机组及二回路等系统,其形式与常规火电厂类似. 沸水堆核电站(现在发生事故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 以沸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沸水堆是以沸腾轻水为慢化剂和冷却剂、并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直接产生饱和蒸汽的动力堆.沸水堆与压水堆同属轻水堆,都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建造费用低和负荷跟随能力强等优点.它们都需使用低富集铀做燃料.沸水堆核电站系统有:主系统(包括反应堆);蒸汽—给水系统;反应堆辅助系统等. 重水堆核电站(如中国秦山III核电站) 以重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重水堆是以重水做慢化剂的反应堆,可以直接利用天然铀作为核燃料.重水堆可用轻水或重水做冷却剂,重水堆分压力容器式和压力管式两类. 重水堆核电站是发展较早的核电站,有各种类别,但已实现工业规模推广的只有加拿大发展起来的坎杜型压力管式重水堆核电站.

快堆核电站(如日本茨城县东海村常阳和福井县敦贺市文殊反应炉) 由快中子引起链式裂变反应所释放出来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核电站.快堆在运行中既消耗裂变材料,又生产新裂变材料,而且所产可多于所耗,能实现核裂变材料的增殖. 石墨气冷堆 以气体(二氧化碳或氦气)作为冷却剂的反应堆.这种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有天然铀石墨气冷堆、改进型气冷堆和高温气冷堆三种堆型.天然铀石墨气冷堆实际上是天然铀做燃料,石墨做慢化剂,二氧化碳做冷却剂的反应堆.改进型气冷堆设计的目的是改进蒸汽条件,提高气体冷却剂的最大允许温度,石墨仍为慢化剂,二氧化碳为冷却剂.高温气冷堆是石墨作为慢化剂,氦气作为冷却剂的堆。

核动力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其有关

附件三: 《核动力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其有关系统设计》编写说明 (征求意见稿)

《核动力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其有关系统设 计》 编写说明 一.编写工作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际核工业界在核动力厂安全运行和管理方面经验的积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全面地开展了针对核动力厂的安全要求及安全导则的修订工作。新的安全要求文件No. NS-R-1“Safety of Nuclear Power Plant: Design”于2000年9月正式出版,它是对1988年出版的原安全规定文件No.50-C-D(Rev.1)“Code on the Safety of Nuclear Power Plant: Design”的正式修订。随后,IAEA陆续修订和出版了该安全要求下的一系列安全导则,新的IAEA安全导则No. NS-G-1.9 “Design of the Reactor Coolant System and Associated Systems in Nuclear Power Plants”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对安全系列No.50-SG-D6“核动力厂最终热阱及其直接相关的输热系统(1981)”和安全系列No.50-SG-D13“核动力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其相关系统(1986)”两个安全导则的修订与合并,新的安全导则替代原有两个导则。 为了提高我国核动力厂的设计和运行水平,使之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国家核安全局决定对《核电厂设计安全规定》和《核电厂 —1—

运行安全规定》及其下属的一系列核安全导则进行及时的修订。 二.编写简况 IAEA的核安全标准中关于核动力设计的安全要求及导则是由IAEA聘请各国专家在总结各核电先进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其内容较完整、系统、严谨。本安全导则是依据IAEA安全导则“核动力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其有关系统设计(Design of the Reactor Coolant System and Associated Systems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safety standards series No. NS-G-1.9 IAEA, Vienna(2004) )”为参考蓝本编写而成的。在编制过程中考虑了与我国现行核安全法规和标准的协调,并力图确保本导则与2004年国家核安全局发布的《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保持一致并对其技术内容进行补充。 2004年11月,编写组完成《核动力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其有关系统设计》(Design of the Reactor Coolant System and Associated Systems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safety standards series No. NS-G-1.9 IAEA, Vienna(2004))翻译初稿,并在国家环保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内部加以讨论,经过一校、二校、三校后形成翻译稿,在此基础上参照新发布的核安全导则(如HAD102/17核动力厂安全评价与验证)以及现行的核安全导则HAD102/08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其有关系统(1989)和HAD102/09核电厂最终热阱及其直接有关的输热系统(1987)的格式和内容,编制完成了《核动力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其有关系统设计》安全导则稿。 —2—

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_讲义

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核电站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讲义

本讲义是针对一回路及相关辅助系统的学习。所包含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一回路主回路系统(RCP),一回路辅助系统(RCV、REA 、RRA、PTR),核安全系统(RIS、EAS、ASG)等。故我们的学习应该从这三方面入手分系统的掌握。本教材在详细介绍OJT206所涉及的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有关操作使大家对OJT206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一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是核电站的重要关键系统。它集中了核岛部分除堆本体外对安全运行至关紧要的主要设备。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与压力壳一起组成一回路压力边界,成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的第二道安全屏障。核电站通常把核反应堆、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相关辅助系统合称为核蒸汽供应系统。大亚湾压水堆电站一回路冷却剂系统由对称并联到压力壳进出口接管上的三条密封环路构成。每条环路由一台冷却剂主泵、一台蒸汽发生器以及相应的管道、阀门组成。整个一回路共用一台稳压器以及与其相当的卸压箱。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压力依靠稳压器的电加热元件和喷雾器自动调节保持稳定。 一、RCP系统的主要安全功能和要求 RCP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主泵驱使一回路冷却剂强迫循环流动,将堆芯核燃料裂变产生的热量带出堆外,通过蒸汽发生器传给二回路给水产生蒸汽,冷却剂在导出堆芯热量的过程中冷却堆芯,防止燃料元件棒烧毁。压力壳内冷却剂还兼作堆芯核燃料裂变产生的快中子的慢化剂和堆芯外围的中子反射层。冷却剂水中溶有硼酸,因此堆内含硼冷却剂又可作为中子吸收剂。根据工况需要调节冷却剂中含硼浓度,可配合控制棒组件用以控制、补偿堆芯反应性的变化。系统内的稳压器用于控制一回路冷却剂系统压力,以防止堆芯产生偏离泡核沸腾。当一回路冷却剂系统压力过高时,稳压器安全阀则能实现超压保护。当发生作为第一道安全屏障的燃料元件棒包壳破损、烧毁事故时,RCP系统的压力边界可作为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的第二道安全屏障。 为此,对RCP系统安全功能和设计的要求是: 1.系统应提供足够的传递热量的能力,能将堆芯产生的热量带出并传给二回路介质。 2.在正常运行及预期瞬态工况下能对堆芯提供适当的冷却,并保证足够的烧毁余量,防止发生燃料包壳损伤。在事故工况下,为保证反应堆具有冷源,系统的布置要能够使冷却剂淹没堆芯并形成充分的自然循环,以导出堆芯余热,避免燃料超过温度极限。 3.系统应做到冷却剂中含硼浓度均匀;能限制冷却剂温度变化的速率,以保证不出现由这些因素而引起的反应性变化失控。 4.RCP压力边界应能适应与运行瞬态工况相应的温度、压力,并留有余度。 5.任一冷却剂环路管道断裂,不会导致其他管道的损坏,并仍能确保堆芯的冷却。 6.主泵应能提供足够的流量以满足热量转移和堆芯冷却要求。系统和主泵在事故状态下应具有足够的惯性流量;即使在一台主泵转子卡死时也不影响堆芯冷却。 7.蒸汽发生器是系统中唯一与二回路存在交界面的设备,因此要求蒸汽发生器的管子、管板的边界面尽可能避免将堆芯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二回路系统。 8.应能对系统进行泄漏检测。对预料的泄漏,如压力壳密封、主泵及某些阀杆的密封,应通过引漏系统进行收集,防止一回路冷却剂释放到安全壳空间。 9.稳压器应能维持系统正常运行压力,在电站负荷变化和冷却剂温度、体积变化时,压力能被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在电站满功率下甩负荷而反应堆功率未能及时跟踪情况下,反应堆与汽轮机功率失配而引起系统压力上升时,稳压器超压保护应能及时动作。安全阀的排放能力应能使压力波动限制在规定范围内。

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84页)

1. 引言 压水堆核电厂的组成如图0-1所示。通常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1.核的系统和设备部分,又称核岛; 2.常规的系统和设备部分,又称常规岛; 3.电气系统和设备。 核岛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反应堆及一回路主系统和设备(主管道、冷却剂主泵、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及卸压箱等); (2)一回路主要辅助系统:如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RCV)、余热排出系统(RRA)、硼和水补给系统(REA)等。 (3)专设安全设施系统:如安注系统(RIS)、安全壳喷淋系统(EAS)等。 (4)与安全壳相关的通风系统:如安全壳换气通风系统(EBA)、大气监测系统(ETY)等。 (5)三废系统:如废液处理系统(TEU)、硼回收系统(TEP)等。 (6)其它系统: 核岛系统中的反应堆、一回路主系统和设备以及余热排出系统安置在安全壳内,核岛系统的其余部分的大部分设备安装在安全壳外的核辅助厂房内。 压水堆核电厂的常规岛包括那些与常规火力发电厂相似的系统及设备,主要有: (1)蒸汽系统:如主蒸汽系统(VVP)、汽水分离再热系统(GSS)等; (2)给水系统:如凝结水系统(CEX)、除氧器系统(ADG)等; (3)汽机及其辅助系统:如汽轮机润滑、顶轴和盘车系统(GGR) (4)外围系统:如核岛除盐水分配系统(SED)、循环水处理系统(CTE)等。 电气部分是电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系统及设备: a)发电机及其辅助系统,如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系统(GST),发电机励磁和电压 调节系统(GEX)等。 b)厂内外电源系统,如LGA,LGB,LLA,LNA等。

图0-1 压水堆核电厂的组成

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讲义参考模板

核电站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讲义

本讲义是针对一回路及相关辅助系统的学习。所包含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一回路主回路系统(RCP),一回路辅助系统(RCV、REA 、RRA、PTR),核安全系统(RIS、EAS、ASG)等。故我们的学习应该从这三方面入手分系统的掌握。本教材在详细介绍OJT206所涉及的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有关操作使大家对OJT206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一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是核电站的重要关键系统。它集中了核岛部分除堆本体外对安全运行至关紧要的主要设备。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与压力壳一起组成一回路压力边界,成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的第二道安全屏障。核电站通常把核反应堆、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相关辅助系统合称为核蒸汽供应系统。大亚湾压水堆电站一回路冷却剂系统由对称并联到压力壳进出口接管上的三条密封环路构成。每条环路由一台冷却剂主泵、一台蒸汽发生器以及相应的管道、阀门组成。整个一回路共用一台稳压器以及与其相当的卸压箱。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压力依靠稳压器的电加热元件和喷雾器自动调节保持稳定。 一、RCP系统的主要安全功能和要求 RCP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主泵驱使一回路冷却剂强迫循环流动,将堆芯核燃料裂变产生的热量带出堆外,通过蒸汽发生器传给二回路给水产生蒸汽,冷却剂在导出堆芯热量的过程中冷却堆芯,防止燃料元件棒烧毁。压力壳内冷却剂还兼作堆芯核燃料裂变产生的快中子的慢化剂和堆芯外围的中子反射层。冷却剂水中溶有硼酸,因此堆内含硼冷却剂又可作为中子吸收剂。根据工况需要调节冷却剂中含硼浓度,可配合控制棒组件用以控制、补偿堆芯反应性的变化。系统内的稳压器用于控制一回路冷却剂系统压力,以防止堆芯产生偏离泡核沸腾。当一回路冷却剂系统压力过高时,稳压器安全阀则能实现超压保护。当发生作为第一道安全屏障的燃料元件棒包壳破损、烧毁事故时,RCP系统的压力边界可作为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的第二道安全屏障。 为此,对RCP系统安全功能和设计的要求是: 1.系统应提供足够的传递热量的能力,能将堆芯产生的热量带出并传给二回路介质。 2.在正常运行及预期瞬态工况下能对堆芯提供适当的冷却,并保证足够的烧毁余量,防止发生燃料包壳损伤。在事故工况下,为保证反应堆具有冷源,系统的布置要能够使冷却剂淹没堆芯并形成充分的自然循环,以导出堆芯余热,避免燃料超过温度极限。 3.系统应做到冷却剂中含硼浓度均匀;能限制冷却剂温度变化的速率,以保证不出现由这些因素而引起的反应性变化失控。 4.RCP压力边界应能适应与运行瞬态工况相应的温度、压力,并留有余度。 5.任一冷却剂环路管道断裂,不会导致其他管道的损坏,并仍能确保堆芯的冷却。 6.主泵应能提供足够的流量以满足热量转移和堆芯冷却要求。系统和主泵在事故状态下应具有足够的惯性流量;即使在一台主泵转子卡死时也不影响堆芯冷却。 7.蒸汽发生器是系统中唯一与二回路存在交界面的设备,因此要求蒸汽发生器的管子、管板的边界面尽可能避免将堆芯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二回路系统。 8.应能对系统进行泄漏检测。对预料的泄漏,如压力壳密封、主泵及某些阀杆的密封,应通过引漏系统进行收集,防止一回路冷却剂释放到安全壳空间。 9.稳压器应能维持系统正常运行压力,在电站负荷变化和冷却剂温度、体积变化时,压力能被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在电站满功率下甩负荷而反应堆功率未能及时跟踪情况下,反应堆与汽轮机功率失配而引起系统压力上升时,稳压器超压保护应能及时动作。安全阀的排放能力应能使压力波动限制在规定范围内。

压水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 49 - 第五章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 )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是核电站一回路主系统,系统代码为RCP ,包括三个环路,每个环路上有一台冷却剂循环泵和一台蒸汽发生器,其中1号环路上还设有一台稳压器及与其相关的卸压箱。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功能是: (1)主泵使冷却剂在环路中循环,将堆芯的热量带出,通过蒸汽发生器将热量传给二次侧给水; (2)堆芯中的冷却剂又起慢化剂作用,使中子得到慢化; (3)冷却剂中溶有硼酸,用来控制反应性的变化; (4)稳压器用来控制冷却剂压力,防止堆芯产生偏离泡核沸腾; (5)稳压器上的安全阀起超压保护作用; (6)在发生燃料元件包壳破损时,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压力边界是防止放射性泄漏的第二道屏障。 图5.1是RCP 系统1号环路的示意图,图中也标出了其它一些与RCP 系统连接的辅助系统。注意有些辅助系统与RCP 的接口不在1号环路,这里只是示意性地把它们表示出来。 图5.1 RCP 主系统(1号环路) 5.1 反应堆冷却剂泵 反应堆冷却剂泵又称主泵,是三相感应电动机驱动的立式、单级、轴封泵,由电动机、

- 50 - 轴封组件和水力部件组成。反应堆冷却剂由装在转动轴下部的泵唧送,冷却剂通过泵壳底部吸入,然后从泵壳侧面出口接管排出。串联布置的三级轴封有效地限制了冷却剂沿泵轴的泄漏。 三台主泵的设备编码分别为RCP001PO 、002PO 、003PO 。主泵名义流量23790 m 3/h ,压头97.2 mCL ,转速1485 rpm 。其结构如图5.2所示。 5.1.1 水力部件 1.泵体 泵体由泵壳、扩散器(又称导叶)、进水导管、叶轮、泵轴组成。其中除泵轴为不锈钢锻件之外,均为不锈钢铸件。 叶轮有七个螺旋离心叶片,装在泵轴的下端。扩散器汇集来自叶轮的冷却剂,它由十二个螺旋离心叶片组成,被安装在扩散段法兰的底部,扩散器可以与泵的内部部件同时从泵体中取出。在扩散器的下部装有防热罩。冷却剂由泵壳底部的进口接管吸入,由装在泵轴下部的叶轮唧送,经扩散器从泵壳侧面的出口接管排出。 2.热屏 热屏是由12层不锈钢扁平盘管组成的热交换器,装在叶轮与泵轴承之间,热屏法兰构成泵壳上法兰。由RCV 系统来的高压冷却水注入泵径向轴承和轴封之 间,它对轴封来说是密封水,对 径向轴承来说则是润滑剂。 热屏冷却盘管内流动的冷却水来自设备冷却水系统(RRI ),其进口温度为35 ℃,流量约为9 m 3/h 。它在反应堆冷却剂(292.4℃)和轴承之间提供传热屏障,冷却流过的反应堆冷却剂,防止轴封和轴承的损坏。即使在失去RCV 系统注入水的情况下,这样构成的热屏可保持其上部温度不超过72℃。因此,在主泵运行时或在主泵停运后而一回路温度高于70℃时,必须供给热屏冷却水。 3.泵轴承 图5.2 反应堆冷却剂泵

各种反应堆介绍

各种反应堆介绍

各种反应堆介绍 国外高温气冷堆发展情况 目前世界上的主要有核国家,都在积极发展高温气冷堆技术用于发电与制氢。美国能源部2004年开始招标建设一座热功率40万到60万千瓦的双用途高温气冷堆,项目投资约15亿美元,计划2015年建成。南非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设计,已经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的四次审评,计划在2010年前建成示范电站。法国法马通公司也在积极开展高温气冷堆技术的研究,并已参加美国爱达荷高温气冷堆项目的投标。日本已经建成了高温工程试验研究堆,用于研究高温气冷堆技术和高温制氢技术。俄罗斯正与美国共同开展利用高温气冷堆烧钚的研究。 快堆核电站 快堆核电站由快中子引起链式裂变反应所释放出来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核电站。快堆在运行中既消耗裂变材料,又生产新裂变材料,而且所产可多于所耗,能实现核裂变材料的增殖。目前,世界上已商业运行的核电站堆型,如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气冷堆等都是非增殖堆型,主要利用核裂变燃料,即使再利用转换出来的钚-239等易裂变材料,它对铀资源的利用率也只有1%—2%,但在快堆中,铀-238原则上都能转换成钚-239而得以使用,但考虑到各种损耗,快堆可将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60%—70%。 沸水堆核电站

沸水堆核电站以沸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沸水堆是以沸腾轻水为慢化剂和冷却剂并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直接产生饱和蒸汽的动力堆。沸水堆与压水堆同属轻水堆,都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建造费用低和负荷跟随能力强等优点。它们都需使用低富集铀作燃料。沸水堆核电站系统有:主系统(包括反应堆);蒸汽-给水系统;反应堆辅助系统等。 重水堆核电站 与压水堆核电站不同,重水堆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是利用天然铀作燃料,用重水做慢化剂和冷却剂。目前全世界正在运行的400多个核电机组中,绝大多数是压水堆,只有32个是重水堆。 重水堆核电站不用浓缩铀,而用天然铀作燃料,比压水堆的燃料成本低三分之二,但用作慢化剂和冷却剂的重水则十分昂贵。与压水堆核电站相比,重水堆核电站可以实现不停堆换燃料,一年365天都可以发电,实际发电量可以达到设计发电量的85%,设计年容量因子较高。另外,重水堆核电站的安全性较高,还可以大量生产同位素。 目前全世界拥有重水堆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是加拿大,韩国、阿根廷、印度、罗马尼亚和我国的台湾省也有少量重水堆核电机组。 目前正在运行的秦山三期属于重水堆核电站 生活中的辐射 千万年来,人类就是在天然放射性环境中发展进化,繁衍生长。在您的一生中,从头到脚时时刻刻都受到看不见的射线的照射,但仍然健康地生活着。天然环境中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天空中的宇宙射线和大地土壤、

核电厂反应堆炉心设计

技術及溝通 爐心設計精進效益顯著 爐心設計精進效益顯著 鍾振榮吳正璽王德義 核能發電處核心營運組 一、前言 核二廠兩部機組近十年來分別發生多次的燃料受損事件,因此常需要於大修期間甚至週期中停機進行開蓋來移除及更換破損燃料,而造成公司營運上的損失。因此核發處核心組與燃料供應廠家AREV A公司設計小組針對如何防止燃料破損的議題持續討論,期間並收集國外相關電廠及核二廠的燃料破損資料,並與包括核一廠在內沒有發生燃料破損電廠的運轉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分析結果發現許多的燃料破損都是因燃料丸與護套作用(Pellet Cladding Interface, PCI)所造成,而且其中多次的燃料破損都發生在週期燃耗在3,000 MWd/MTU前(約前1/4週期),這顯示機組大修起動及第一次控制棒佈局更換似乎是造成燃料破損的重要時機。因此之前已先提出機組起動升載使用緩和升載(Soft Operation)的策略,並於核一廠及核二廠實施。經過核一、二廠各2個週期的運轉數據評估,發現對保護燃料的完整性頗有成效。除此之外,資料分析也發現機組於起動階段,如果升載速度過快或是爐心佈局造成高功率尖峰(power peaking)都比較容易導致燃料破損,而且高功率尖峰也會造成控制棒抽出不易且須提早執行燃料封套預調節策略(Precondition Process),而影響到達滿載的時程及機組容量因數。因此開始根據分析結果進行爐心設計精進,從爐心燃料佈局及控制棒佈局著手,以降低燃料升載時燃料護套所受應力為手段,以期達到保護燃料的目的。 經由本公司與AREV A公司爐心設計小組多次討論,收集兩個電廠四部機以往的升載記錄,配合最近幾個週期的soft operation升載策略,對於爐心設計已有最佳化設計雛型概念,並且應用於爐心設計(含爐心燃料佈局及控制棒佈局),實施4個週期(核二廠3個週期及核一廠1個週期)以來成效顯著。除了有效保護燃料完整性以外,也提昇電廠的容量因數,而減少機組不必要的停機損失且增加發電量,對公司整體營運而言有實質上的幫助。以核一廠2號機週期24為例,因大修後起動升載無需遞次升載(Ramping)及降載調整棒位,總計該週期初(CS2BOC24)較前週期初(CS2BOC23)起動至滿載期間多出約7685MWHe發電量。 二、過去爐心設計的作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