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的简单探讨

对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的简单探讨
对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的简单探讨

对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的简单探讨摘要:对于压力容器一般设计中的不足,可以采用可靠理论性理论中的强度,即:应力干涉模型,将可靠性的设计运用到压力容器中。可靠性设计是假设各个参量都是随机变量,按照实验的数据和工作环境确定出概率特征,再根据压力容器的重要性规定可靠度设计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压力容器的强度和载荷测试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对各个参数随机性的认识在不断增强,所以压力容器的可靠性方法设计是未来不断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压力容器强度可靠性设计

1 理论基础

由于压力容器的强度和几何尺寸都是随机变量,当然它所承载的负荷也不会成为恒定值,所以强度和应变力在一般情况下为随机变量。压力容器的可靠性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和设计、制造、维护、应用等每个阶段有很大关系,而设计决定着产品的可靠性水平,也就是产品的固有可靠度。如果强度和应力都是随机变量时,并且符合正常状态的分布,那么根据强度和应力干涉模型理论可知可靠性。

根据压力容器应力的计算公式,可知筒体最大的应力应为:

机械可靠性设计发展及现状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可靠性设计发展及现 状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230-100 机械可靠性设计发展及现状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也越来越成为产品竞争的焦点。产品的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生产出来的,管理出来的。可靠性设计是使产品的可靠性要求在设计中得以落实的技术。可靠性设计决定了产品的固有可靠性。 所谓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或性质”。可靠性的概率度量称为可靠度。长期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电子产品可靠性理论的成熟,电子产品可靠性的相对稳定,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试验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机械可靠性试验技术则由于存在理论难题而发展相对较慢。为了机械可靠性的切实发展,美国可靠性分析中心一直坚持鼓励其组织机构广泛收集机械产品可靠性数据。同时美国可靠性分析中心在提到的

(完整版)√MOS器件及其集成电路的可靠性与失效分析

MOS 器件及其集成电路的可靠性与失效分析(提要) 作者:Xie M. X. (UESTC ,成都市) 影响MOS 器件及其集成电路可靠性的因素很多,有设计方面的,如材料、器件和工艺等的选取;有工艺方面的,如物理、化学等工艺的不稳定性;也有使用方面的,如电、热、机械等的应力和水汽等的侵入等。 从器件和工艺方面来考虑,影响MOS 集成电路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栅极氧化层性能退化;二是热电子效应;三是电极布线的退化。 由于器件和电路存在有一定失效的可能性,所以为了保证器件和电路能够正常工作一定的年限(例如,对于集成电路一般要求在10年以上),在出厂前就需要进行所谓可靠性评估,即事先预测出器件或者IC 的寿命或者失效率。 (1)可靠性评估: 对于各种元器件进行可靠性评估,实际上也就是根据检测到的元器件失效的数据来估算出元器件的有效使用寿命——能够正常工作的平均时间(MTTF ,mean time to failure )的一种处理过程。 因为对于元器件通过可靠性试验而获得的失效数据,往往遵从某种规律的分布,因此根据这些数据,由一定的分布规律出发,即可估算出MTTF 和失效率。 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使用最广泛的分布规律有两种,即对数正态分布和Weibull 分布。 ①对数正态分布: 若一个随机变量x 的对数服从正态分布,则该随机变量x 就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222/)(ln 21)(σμπσ--?=x e x x f 该分布函数的形式如图1所示。 对数正态分布是对数为正态分布的任 意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果x 是正态分布 的随机变量,则exp(x)为对数分布;同样, 如果y 是对数正态分布,则log(y)为正态分 布。 ②Weibull 分布: 由于Weibull 分布是根据最弱环节模型 或串联模型得到的,能充分反映材料缺陷和 应力集中源对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而且具 有递增的失效率,所以,将它作为材料或零件的寿命分布模型或给定寿命下的疲劳强 度模型是合适的;而且尤其适用于机电类产品的磨损累计失效的分布形式。由于它可以根据失效概率密度来容易地推断出其分布参数,故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寿命试验的数据处理。与对数正态分布相比,Weibull 分布具有更大的适用性。 Weibull 分布的失效概率密度函数为 m t m t m e t m t f )/()(ηη--?= 图1 对数正态分布

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

压力容器的类别划分 kfollie|Lv2 2013-04-22 1:39 满意回答 2013-04-22 1:41 为了在设计制造中对安全要求不同的压力容器有区别地进行技术管理和监督检查,我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根据容器压力的高低、介质的危害程度以及在使用中的重要性,将压力容器分为以下三类: 三类容器。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三类容器:(1)高压容器;(2)中压容器(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3)中压贮存容器(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设计压力与容积之积PV≥10MPa· m3;(4)中压反应容器(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0.5MPa· m3;(5)低压容器(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PV ≥0.2MPa· m3;(6)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7)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8)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9)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低温液体或永久气体运输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10)球形贮罐(容积V≥50m3);(11)低温液体贮存容器(V≥5m3) 二类容器。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且不在第1款之内者为二类容器:(1)中压容器;(2)低压容器(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3)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贮存容器(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4)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5)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一类容器。低压容器且不在第1第2款之内者。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程度和易燃介质的划分可参照有关规定,或依据下述原则:最高容许浓度<0.1mg/m3为极度危害(Ⅰ级);最高容许浓度0.1~<1.0mg/m3为高度危害(Ⅱ级);最高容许浓度1.0~<10mg /m3 ,为中度危害(Ⅲ级);最高容许浓度≥10mg/m3 ,为轻度危害毒性介质(Ⅳ级)。而介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爆炸下限<10%或爆炸上限与下限之差>20%者为易燃介质。

最新压力容器常用材料的基本知识

压力容器常用材料的 基本知识

压力容器常用材料的基本知识 1、压力容器用钢板选用时应考虑: ①设计压力;②设计温度;③介质特性;④容器类别。 2、从材料力学性能来说,升温等效于升压,降温将导致钢材的脆性增加。 3、对同一种材料来说,随温度和板厚的增加,其许用应力则降低。因而当容器 壳体的名义厚度处于钢板许用应力变化的临界值时,应考虑此问题。如处于16mm的Q235-B、Q235-C和16mm、36mm的Q345R都会发生许用应力跳档现象。 4、钢材的强度和塑性指标可通过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室温下进行)获得。 5、板材供货时薄板以热轧状态供货,厚板以正火状态供货(因强度和韧性下 降)。 6、压力容器用钢板当达到一定的厚度时,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即使用正火 板,如用于壳体厚度>30mm的Q345R钢板必须要求正火状态下供货和使用。需注意:正火仅对板材而言,而非整体设备。(热轧板呈铁红色,正火板呈铁青色)。 7、压力容器用钢与锅炉用钢类同,首先要保证足够的强度,还要有足够的塑 性,质地均匀等。因此,必须选用杂质(S、P)和有害气体含量较低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均为镇静钢。且为保证受压元件材料的焊接性能,一般须控制材料的含碳量≤0.25%。材料的含碳量升高,则其冲击韧性下降,脆性转变温度升高,在焊接时容易产生裂纹。 8、低合金钢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耐热性、耐磨性等均比碳素钢有所提高, 其中最常用的是:Q345R。它不仅S、P含量控制较严,更重要的是要求保证足够的冲击韧性,在材料验收方面也比较严格。因此其使用压力不受限制,使用温度上限为475℃,下限为-20℃。板厚为3~200mm。是应用很广的材料。 9、Q345R(GB713-2008,代替原16MnR)的使用说明: ①、Q345R的适用范围是:使用压力不限、使用温度为-20~475℃。 ②、 Q345R用作压力容器壳体的板厚>30mm时,则容器需焊后作退火 热处理,热处理的温度为600~650℃;若焊前预热至100℃,则板厚 可提高至34mm。 ③、Q345R钢板一般是以热轧状态供货;当板厚>30mm时,为保证塑 性和韧性,一般采用正火板,且逐张钢板应超声波检测,Ⅲ级合格。

压力容器的发展趋势

压力容器的发展趋势 一、前言 压力容器基本都是在承压状态下工作,并且所处理的介质多为高温或易燃易爆,危险性极高,因此世界各国均将压力容器作为特种设备予以强制性管理。压力容器的类型和功能也随应用场合的不同而随之变化,其整个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涉及冶金、结构设计、机加工、焊接、热处理、无损检测,自动化等专业技术门类。因此,压力容器的技术发展是在建立在各专业技术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 二、压力容器本体的发展方向: 随着国际经济,技术的贸易交流日渐加强和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及使用管理的成熟化,国内外压力容器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以下几个方向: 1、通用化与标准化: 压力容器通用化和标准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之一。这是因为通用化与标准化也就意味着互换性的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日常维护与后勤保障,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和制造成本。同时,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出口大国,标准化也意味着获得了走向国际的通行证。从世界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出口大国的实践分析可以看出,国际化的工程公司可以带动本国的压力容器行业的发展和标准的国际化认可,从而获得更大的国际发言权和丰厚的经济利润。 2,特殊化与专业化: 通用化与标准化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在这类压力容器只能用在一些普通场合,在具有特殊要求的工作环境下必须使用具有特殊功能的压力容器。如核反应容器,水晶加工容器和火箭燃料箱等就要求压力容器必须具备极强的耐腐蚀,耐高压和耐高温能力。正是这些特殊的需求促使压力容器向着特殊化与专业化的方向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1)超高压容器:它是指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100MP的容器,这类容器在乙烯的聚合,人工水晶的制造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依然存在着制造成本高昂和安全性不够理想的问题。现在随着新型材料出现和冶金业的发展超高压容器的耐压能力和强度极限也在逐步提升,这都将促使超高压容器进一步发展。 (2)高温压力容器:所谓高温﹐通常是指壁温超过容器材料的蠕变起始温度(对于一般钢材约为350℃)。火力发电站的锅炉汽包﹑煤转化反应器﹐某些堆型(高温气冷堆和增殖反应堆)核电站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等﹐都是高温压力容器。高温压力容器因材料的蠕变会产生形状和尺寸的缓慢变化。材料在高温的长期作用下﹐其持久强度较短时抗拉强度低得多。因此选择材料的主要依据是高温持久强度和耐腐蚀性。高温压力容器的应力分析比较复杂﹐求理论解相当困难。现代实践表明﹐采用有限元法分析是切实可行的。如果容器承受交变载荷(例如反复升压和降压)﹐还应考虑疲劳(见疲劳强度设计)和蠕变的交互作用。

集成电路特点及可靠性分析

集成电路特点及可靠性分析 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数字集成电路的出现, 促进了电子器件更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控制、医疗卫生、航天航空、国防军事等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为了满足这些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发展的不断要求,设计和制造体积更小、信息处理能力更强的器件,成为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所在。 自1958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TI)发明集成电路(IC)后,随着硅平面技术的发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先后发明了双极型和MOS型两种重要的集成电路,它标志着由电子管和晶体管制造电子整机的时代发生了量和质的飞跃。 MOS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Oxide-Semiconductor)结构的晶体管简称MOS晶体管,有P型MOS管和N型MOS管之分。由MOS管构成的集成电路称为MOS集成电路,而由PMOS管和NMOS管共同构成的互补型MOS集成电路即为CMOS-IC(Complementary MOS Integrated Circuit)。 目前数字集成电路按导电类型可分为双极型集成电路(主要为TTL)和单极型集成电路(CMOS、NMOS、PMOS等)。CMOS电路的单门静态功耗在毫微瓦(nw)数量级。 CMOS发展比TTL晚,但是以其较高的优越性在很多场合逐渐取代了TTL。 以下比较两者性能,大家就知道其原因了。 1.CMOS是场效应管构成,TTL为双极晶体管构成 2.CMOS的逻辑电平范围比较大(5~15V),TTL只能在5V下工作 3.CMOS的高低电平之间相差比较大、抗干扰性强,TTL则相差小,抗干扰能力差 4.CMOS功耗很小,TTL功耗较大(1~5mA/门) CMOS的主要特点就是功耗低。CMOS集成电路主要应用场效应管,场效应管的互补结构使它们工作时两个场效应管通常处于一个管静止另一个管导通的状态,有由于它们采用串联连接的方式,因此电路静态功耗从理论上看基本为零。实际上看,CMOS集成电路板的功耗并非真正为零,由于电路板的电流在传输过程中存在漏电流损耗,因此CMOS集成电路板中有少许静态功耗,据测试,单一电路的功耗值仅为17.8毫瓦,在1MHz的工作频率下,动态功耗也仅28毫瓦。CMOS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工作电压范围宽,对电压波动性的适应能力强,无需稳压器,供电电源的体积小,方便各种应用电路板的设备使用。目前国际上最常

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划分

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的划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确保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设计质量,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的有关规定和国务院赋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的职能,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从事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的单位(以下简称设计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级别的设计资格,取得《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证》(以下简称《设计许可证》,见附一)。 第三条设计类别、级别的划分: 一、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的划分: (一)A类: 1、A1级系指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结构形式主要包括单层、无缝、锻焊、多层包扎、绕带、热套、绕板等); 2、A2级系指第三类低、中压容器; 3、A3级系指球形储罐; 4、A4级系指非金属压力容器。 (二)C类: 1、C1级系指铁路罐车; 2、C2级系指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 3、C3级系指罐式集装箱。 (三)D类: 1、D1级系指第一类压力容器; 2、D2级系指第二类低、中压容器。 (四)SAD类系指压力容器分析设计。 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品种范围划分详见附二。 二、压力管道设计类别、级别的划分: (一)长输管道为GA类,级别划分为: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 〉1.6Mpa的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库、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直接距离)≥200km且管道公称直径DN ≥300 mm 的管道; (3)输送桨体介质,输送距离≥50km且管道公称直径DN≥150mm的管道;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2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1.6Mpa的管道; (2)GA1(2)范围以外的管道; (3)GA1(3)范围以外的管道。 (二)公用管道为GB类,级别划分为: 1、GB1:燃气管道; 2、GB2:热力管道。 (三)工业管道为GC类,级别划分为: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1级: (1)输送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的管道; (2)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4.0MPa的管道; (3)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4.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 (4)输送流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10.0Mpa的管道。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2级: (1)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4.0Mpa的管道; (2)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4.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 (3)输送非可燃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10.0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第四条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批准部门)负责《设计许可证》批准、颁发,并按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审批。 第五条对A类、C 类、SAD类压力容器和GA类、GC1级(含GA类+GB类,GC1 级+GB类,GA类+GC类,GA类+GB类+GC类等)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的《设计许可证》,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发。对D类压力容器和GB类、GC2级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的《设计许可证》,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颁发。

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的划分依据

行业资料:________ 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的划分依据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8 页

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的划分依据 根据压力容器安全状况,划分为五个等级。安全状况等级应根据检验结果评定,以其中评定项目等级最低者为评定级别。 1级:压力容器出厂资料齐全;设计、制造质量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在设计条件下能安全使用。 2级:出厂资料基本齐全;设计、制造质量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根据检验报告,存在某些不危及安全,可不修复的一般性缺陷;在法规规定的定期检验周期内,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能安全使用。 3级:出厂资料不够齐全;主体材质、强度、结构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存在某些不符合有关法规或标准的问题或缺陷,根据检验报告,确认为在法规规定的定期检验周期内,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能安全使用。 4级:出厂资料不齐全;主体材质不明或不符合有关规定;结构和强度不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存在严重缺陷;根据检验报告,确认在法规规定的检验周期内,需要在规定操作条件下监控使用。 5级:缺陷严重,难于或无法修复,无修复价值或修复后仍难于保证安全使用;检验报告结论为判废。 需要说明的是:安全状况等级中所述缺陷,是指该压力容器最终存在的状态,如缺陷已消除,则以消除后的状态,确定该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 第 2 页共 8 页

压力容器安全状况风险管理 摘要:压力容器用途十分广泛。它是石油化学工业、能源工业、科研和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起着重要作用的设备。压力容器由于密封、承压及介质等原因容易发生爆炸、燃烧起火而危及人员、设备和财产的安全及污染环境的事故。因此研究压力容器的事故状况和管理方法,可有效地改善企业压力容器安全状况。 关键词:压力容器;安全;事故;管理。 1. 压力容器风险评估 压力容器的工作条件(如工作压力、工作温度、介质毒性和爆炸危害程度等)决定了其固有的危险性,其危险程度取决于压力容器蕴含的能量和介质危害性的释放(介质特性,也就是说,压力容器作为危险源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或固有的危险因素:化学介质的毒性、化学介质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腐蚀性、火灾危害性、物理性爆炸和化学行爆炸、噪声等危险因素,引发人员伤亡、财物损毁、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风险事件。 压力容器危险源的种类主要有:毒物释放、火灾、爆炸、泄漏窒息等四类。压力容器失效的主要是由于压力或其它载荷超过许用极限而丧失工作能力。失效主要表现为以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腐蚀失效四种失效形态。 1.1毒物释放 作业人员与毒性介质接触的可能性、时间长短和介质的毒性程度导致压力容器失效后产生的风险程度,一旦压力容器本体断裂、安全附件意外泄漏、接头泄漏、超压泄放装置失灵、通风设施失效、设备布置不 第 3 页共 8 页

集成电路产业链及主要企业分析

集成电路产业链及主要企业分析 集成电路简介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电路发明者为杰克·基尔比(基于锗(Ge)的集成电路)和罗伯特·诺伊思(基于硅(Si)的集成电路)。当今半导体工业大多数应用的是基于硅的集成电路。 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器件。它是经过氧化、光刻、扩散、外延、蒸铝等半导体制造工艺,把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所需的半导体、电阻、电容等元件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导线全部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然后焊接封装在一个管壳内的电子器件。其封装外壳有圆壳式、扁平式或双列直插式等多种形式。集成电路技术包括芯片制造技术与设计技术,主要体现在加工设备,加工工艺,封装测试,批量生产及设计创新的能力上。 集成电路的特点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它不仅在工、民用电子设备如收录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军事、通讯、遥控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大大提高。 集成电路产业链概要集成电路的产业链又是怎样的呢?集成电路,就是把一定数量的常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以及这些元件之间的连线,通过半导体工艺集成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 集成电路主要包括模拟电路、逻辑电路、微处理器、存储器等。广泛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之

压力容器的分类标准

压力容器的分类 第三类压力容器(下列情况之一): (1)高压容器。 (2)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3)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大于或等于10MP a·m3); (4)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大于或等于0.5MP a·m3); (5)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pV大于或等于0.2MPa·m 3); (6)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7)中压搪玻璃钢容器; (8)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9)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 (10)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m3); (11)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 第二类压力容器(下列情况之一): 第二类压力容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二类压力容器: 中压容器; 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second category vessel 为了有利于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和监督检查,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二类容器:(1)中压容器;(2)剧毒介质的低压容器;(3)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反应器和贮运容器;(4)内径小于1m的低压废热锅炉

第一类压力容器(下列情况之一):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采用既考虑容器压力与容积乘积大小,又考虑介质危险性以及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的综合分类方法,以有利于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该方法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 1.第三类压力容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 高压容器; 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10M Pa·m3 ); 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0.5P a·m3); 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乘积大于等于0.2MPa·m3 ); 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 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m3);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 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 2.第二类压力容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二类压力容器: 中压容器; 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3.第一类压力容器,除上述规定以外的低压容器为第一类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资质划分标准

压力容器分类 1.2.1介质危害性:指介质的毒性、易燃性、腐蚀性、氧化性等,其中影响 压力容器分类的主要是毒性和易燃性。 1.毒性:是指某种化学毒物引起机体损伤的能力。 (1)极度危害(Ⅰ级):最高容许浓度<0.1mg/m3; (2)高度危害(Ⅱ级):最高容许浓度0.1~<1.0mg/m3; (3)中度危害(Ⅲ级):最高容许浓度1.0~<10mg/m3; (4)轻度危害(Ⅳ级):最高容许浓度≥10mg/m3。 ※介质毒性程度愈高,压力容器爆炸或泄漏所造成的危害愈严重,对材料选用、制造、检验和管理的要求愈高。 Q235-B不能使用 钢板应逐张超声检测 介质危害性100%射线或超声检测 气密性试验 法兰带颈且PN≥1.6MPa 2.易燃介质:爆炸下限<10%,或爆炸下限和上限之差≥20%的介质如 甲烷、乙烷、乙烯、氢气、丙烷、丁烷等。 压力容器盛装的易燃介质主要指易燃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介质对压力容器的选材、设计、制造和管理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易燃介质容器均采用全焊透结构 1.2.2压力容器分类

世界各国规范对压力容器分类的方法各不相同,本节着重介绍我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的分类方法 分类:①按压力等级②按容器在生产中的作用 ③按安装方式④按安全技术管理 1.按承压方式分类: 外压容器:当容器的内压力小于一个绝对大气压(约0.1MPa)时又称为真空容器 内压容器:(按照设计压力p分) 低压(L)容器0.1MPa≤p<1.6MPa 中压(M)容器 1.6MPa≤p<10.0MPa 高压(H)容器10MPa≤p<100MPa 超高压(U)容器p≥100MPa 2.按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分类: 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 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 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 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 3.按安装方式分类: 固定式压力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该安装方式的压力容器在结构、使用和安全方面均有其特殊的要求。) 4.按安全技术管理分类

机械设备可靠性分析论文

机械设备可靠性分析摘要:机械的可靠性设计在机械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对机械是否能够稳定的工作起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机械可靠性设计的特点,机械可靠性设计的流程,以及在机械可靠性设计中的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和设计技术,最后结合最近的机械可靠性的发展,介绍了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发展趋势,从而对可靠性技术在机械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认识。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具有好的性能,更要具有高的可靠性水平。采用可靠性设计弥补了常规设计的不足,使得设计方案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所谓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或性质”。可靠性的概率度量称为可靠度。可靠性工程的诞生已近半个世纪的历史, 以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为先导的可靠性工程迄今发展得比较成熟, 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相比之下, 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与研究则起步较晚。所谓机械可靠性,是指机械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由于工程材料特性的离散性以及测量、加工、制造和安装误差等因素的影响,使机械产品的系统参数具有固有的不确定性,因此考虑这种固有随机性的可靠性设计技术至关重要。据有关方面统计,产品设计对产品质量的贡献率可达70%~80%,可见设计决定了产品的固有质量特性(如:功能、性能、寿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赋予了产品“先天优劣”的本质特性。上世纪60年代, 对机械可靠性问题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开始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虽然国内外都投入了研究力量,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终因机械产品可靠性涉及的领域太多、可靠性研究的范围大、基础性数据缺乏等原因,机械可靠性设计在工程实际中应用得并不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可靠性技术在机械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一些在机械产品设计中应用的较为成熟的可靠性技术和可靠性设计方法,并且结合当今可靠性工程学科的发展,指出了可靠性技术在机械领域中的发展和趋势。 正文: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产品的设计、制造、试验,到产品使用和维护,都会涉及到可靠性间题,也就是说它贯穿于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之内。如何使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失效率最小,有效度高,维修性好,经济效益大,经济寿命长,是我们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设计的根本目的。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并不是一种崭新的设计方法, 而是在传统机械设计的基础上引入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的可靠性设计方法。这样的设计可以更科学合理地获得较小的零件尺寸、体积和重量, 同时也可使所设计的零件具有可预测的寿命和失效率, 从而使产品的设计更符合工程实际。 目前在机械工程中可靠性设计主要应用在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现代生产的经验表明,在设计、制造和使用的三个阶段中,设计决定了产品的可靠性水平,即产品的固有可靠性,而制造和使用的任务是保证产品可靠性指标的实现。可靠性试验数据是可靠性设计的基础,但是试验不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只有设计才能决定产品的固有可靠性。图1所示为三者的关系。 图1 机械产品与可靠性关系框图 机械产品的设计,它包括整机产品的设计和零部件的设计。整机产品可将其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设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根据零部件的可靠性预测结果,计算产品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这就是系统的可靠性预测,其结果满足指标要求即可。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就要按第二种方式

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通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通用版) 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是为使容器安全运行而装设的一种附属装置。通常不仅把能自动泄压的装置称为附属装置,如安全阀、防爆片等当作安全附件,而且也把一些显示设备中与安全有关的参数计量仪器,如压力表、液面计等也作为安全附件,因为这些装置可使操作人员及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以便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压力容器常用的安全附件有压力表、液面计和安全泄压装置。 压力表是用来测量容器内介质压力的仪表。在压力容器中,大部分使用弹簧管压力表,。在高压气瓶上如氧气瓶和乙炔瓶应采用专用的压力表,而在一些工作介质具有腐蚀性的容器中,也有使用薄膜压力表的。在低压容器上则用U型压力计。 一、液面计

液面计只在个别压力容器上应用,如盛装易燃或剧毒、有毒介质的液化气体的容器上,装置板式玻璃液面计或自动液面指示器。液面计或液面指示器上应有防止泄漏的装置和防护罩。 有的容器需要控制温度,必须装设温度测量或自动控温仪表,防止超温。 以上这些是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安全附件,均应定期检查,保证其精确度和安全可靠性。 二、安全泄压装置 (一)安全泄压装置的作用及其设置原则 压力容器是按预定的使用压力设计的,它的壁厚只能允许承受一定的压力,即所谓最高使用压力,在这个范围内容器可安全运行,超过这个压力,容器就可能遭到破坏。由于种种原因,压力容器在运行过程中常常出现超压。如压力来自容器外的压力容器,输入气量大于输出气量时,使气体密度增大,压力升高;减压阀失灵或操作失误,高压气体直接进入容器而造成超压;装液过量或受热温度升高,器内液体膨胀,压力剧增;容器内介质的化学反应使压力增

三类压力容器和高压容器技术要求

三类压力容器和高压容器技术要求 1.容器及受压元件采用下列碳钢和低合金钢板,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 a.厚度大于30mm的20R和16MnR钢板,合格级别不低于III级; 2.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壳体用碳钢和低合金钢板,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a.盛装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的压力容器,合格级别应不低于II级; b.盛装介质为液化石油气,且硫化氢含量大于100毫克/升的压力容器,合格级别应不低于II级; 3.用于制造第三类压力容器的钢板必须复验。复验内容内容至少包括:逐张检查钢板表面质量和材料标志;按炉复验钢板的化学成分;按批复验钢板的力学性能、冷弯性能;当钢厂未提供钢板超声检测保证书时,应对钢板按照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规定进行,合格级别应不低于II级。 4.高压容器、中压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盛装混合液化石油气的卧式储槽、移动式压力容器应采用炉内整体热处理。 5.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容器及受压元件,需对其A,B类焊接接头进行百分之百射线或超声检测,合格级别射线不低于II级,超声不低于I级: a.钢板厚度大于30mm的碳素钢、16MnR; b.进行气压试验的容器; c.图样中注明盛装毒性为极度、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 d.图样规定须100%检测的容器。 6.下列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 a.用于壳体厚度大于30mm的20R和16MnR; b.用于其它受压元件(法兰、管板、平盖等)的厚度大于50mm的20R和16MnR;7.用于制造第三类压力容器的锻件复验要求如下: a.应按压力容器锻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复验; b.对制造单位经常使用且已有信誉保证的外协锻件,如质量证明书(原件)项目齐全,可只进行硬度和化学成分复验,复验结果出现异常时,则应进行力学性能复验; c.压力容器制造单位锻制且供本单位使用的锻件,可免做复验。 8.容器及其受压元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a.厚度大于30mm的16MnR及16Mn; b.图样中注明有应力腐蚀的容器,如盛装液化石油气、液氨等的容器; c.图样中注明盛装毒性为极度、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

压力容器常用材料的基本知识

压力容器常用材料的基本知识 1、压力容器用钢板选用时应考虑: ①设计压力;②设计温度;③介质特性;④容器类别。 2、从材料力学性能来说,升温等效于升压,降温将导致钢材的脆性增加。 3、对同一种材料来说,随温度和板厚的增加,其许用应力则降低。因而当容器 壳体的名义厚度处于钢板许用应力变化的临界值时,应考虑此问题。如处于16mm的Q235-B、Q235-C和16mm、36mm的Q345R都会发生许用应力跳档现象。 4、钢材的强度和塑性指标可通过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室温下进行)获得。 5、板材供货时薄板以热轧状态供货,厚板以正火状态供货(因强度和韧性下降)。 6、压力容器用钢板当达到一定的厚度时,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即使用正火板, 如用于壳体厚度>30mm的Q345R钢板必须要求正火状态下供货和使用。 需注意:正火仅对板材而言,而非整体设备。(热轧板呈铁红色,正火板呈铁青色)。 7、压力容器用钢与锅炉用钢类同,首先要保证足够的强度,还要有足够的塑性, 质地均匀等。因此,必须选用杂质(S、P)和有害气体含量较低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均为镇静钢。且为保证受压元件材料的焊接性能,一般须控制材料的含碳量≤0.25%。材料的含碳量升高,则其冲击韧性下降,脆性转变温度升高,在焊接时容易产生裂纹。 8、低合金钢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耐热性、耐磨性等均比碳素钢有所提高, 其中最常用的是:Q345R。它不仅S、P含量控制较严,更重要的是要求保证足够的冲击韧性,在材料验收方面也比较严格。因此其使用压力不受限制,使用温度上限为475℃,下限为-20℃。板厚为3~200mm。是应用很广的材料。 9、Q345R(GB713-2008,代替原16MnR)的使用说明: ①、Q345R的适用范围是:使用压力不限、使用温度为-20~475℃。 ②、Q345R用作压力容器壳体的板厚>30mm时,则容器需焊后作退火热 处理,热处理的温度为600~650℃;若焊前预热至100℃,则板厚可提高至34mm。 ③、Q345R钢板一般是以热轧状态供货;当板厚>30mm时,为保证塑性和 韧性,一般采用正火板,且逐张钢板应超声波检测,Ⅲ级合格。 ④、Q345R用作法兰、平盖、管板等厚度>50mm时,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

实现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参考文本

实现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实现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参考文 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得到了前所未 有的发展,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机械工程制造业取得 了巨大的发展成果,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机 械工程行业里面,对其可靠性进行优化设计是十分必要 的。在本文中,深入探讨了工程机械可靠性优化设计中的 问题,以便参考。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不可同日而语,人们不 仅对多功能产品的强烈需求,还希望多功能产品的各项能 力非常突出。以提高产品的功能可靠性为目的,促使了产 品产品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应运而生,从其概念的产生到如 今,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在开展工程机械产品的

设计时,需要把可靠性理论和技术融合起来,并依据具体的要求,可以优先考虑产品的可靠性;在延误开发时间,增加成本和性能的前提下,使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尽量满足可靠性的要求。由于可靠性设计是一个跨多学科,多技术的新兴技术,所以可靠性的设计涉及诸多问题。 1.机械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常用方法 1.1.鲁棒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主要是降低产品的敏感性。使产品的性能不会因为制造期间在变异或是使用环境的变化而变得不稳定,并且让产品在额定的使用期限内,不会因为产品的结构发生变化,参数变动,系统老化等问题而影响到工作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是基于统计分析为基础由日本的机械设计师田口玄一提出的,它根据产品的可用性对用户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来判断设计的可靠,这是它的基本原理,其中的损失通常是可靠的用户流失的可用性正比于产品的

机械零件强度可靠性设计的简单分析

机械零件强度可靠性设计的简单数学分析 ---《数学文化》的读书报告 徐华超 机设8班,2009302349 摘要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设计方法是把设计变量当做确定性变量来看待。但是对于一大批同类产品总任何特定的一件来讲,许多设计变量(例如工作载荷,极限应力,零件尺寸等)都是随机变量。如果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通过概率与统计的方法来分析和处理这些随机变量,则可以更为准确的把握产品的可靠性。基于上述思想及相应的方法进行对机械零件强度可靠性设计中变量分析,可以确定产品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及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这一概率就是反应产品可靠性的定量指标之一。 关键词 应力 概率密度函数 正态分布 引言 可靠性作为产品的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特征,它表示产品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及规定 的使用期限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在现实中可靠性好可以有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功能,对产品的安全性,口碑和性价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产品中所遇到的各种变量采用概率和统计的方法来分析和处理,可以较为准确的把握产品的可靠性。机械零件的概率设计和相应的可靠度计算是机械可靠性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就机械强度的可靠度计算方法做一阐述。 (一)基本概念及公式 如果广义的讲,可以把一切引起失效的外部作用的参数叫做应力,而把零件本身抵抗失效的能力叫做强度,则通过判断应力是否超过强度就可以判断零件的安全性。若将应力和强度视为随机变量,通过计算强度高于应力的概率,就得到零件的可靠度。根据这一思想建立的可靠度计算模型成为应力-强度干涉模型,这也是进行各种机械零件的概率设计的基础。 狭义的概念的应力-强度干涉模型是以零件的强度指标(例如零件的极限应力 lim δ)和作 用力σ都是随机变量的客观事实为基础的。由于它们都是随机变量,因而必然会有相应的分布规律。令g (r)表示强度指标r 的概率密度函数,p (s )表示作用应力s 的概率密度函数。显然,零件失效的条件可以用以下两式的任一个来描述 r s <

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分析

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7-04-26T10:10:01.0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作者:王悦1 王庆元2 [导读] 从实际生产情况来看,压力容器的可靠性通常能够体现出设计水平的优化和提高,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那么就需要对零件及部件进行有效的计算,这样才能保证压力容器的质量。 (1.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河北秦皇岛 066206;2.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河北邯郸 056028)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压力容器使用需求的不断增多,在对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进行分析时发现,压力容器的壁厚会受到使用时间和受压材料的影响,而且年限的不同也会使得腐蚀裕量的取值出现一定的改变。因此,从实际生产情况来看,压力容器的可靠性通常能够体现出设计水平的优化和提高,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那么就需要对零件及部件进行有效的计算,这样才能保证压力容器的质 量。 关键词:压力容器;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分析 引言 我国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都较为随意,没有对于压力容器可靠性的明确要求,而以上的可靠性方法主要通过公式、假设等进行分析概括。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时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能够达到安全水平,经济水平、外界环境以及应力等都是对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的最终考量,因此,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压力容器可靠性设计的意义 压力容器可靠性是指其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够让使用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不发生故障性质。与压力容器机械强度可靠性存在密切关联的因素有使用环境、环境温度、消费者使用需求以及应力等,压力容器机械强度的可靠性和压力容器的使用时间存在密切联系,随着压力容器使用时间的延长,压力容器机械强度的可靠性逐渐降低,也正是由于有可靠性的存在人们才对压力容器产生了使用寿命的认识。无论是电子产品还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研究可靠性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压力容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科技发展的支持下,压力容器可靠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由于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实力水平,因此产品的可靠性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理论基础 根据国家标准,压力容器设计应充分的考虑实际厚度和计算厚度的附加值。实际厚度的附加值是指筒体的腐蚀裕量和材料得到实际厚度误差,材料的实际厚度误差是根据材料标准中所规定的误差范围进行计算口,而筒体的腐蚀裕量则指的是压力容器中所装的物体对材料腐蚀速率的影响和对压力容器的预期使用时间的计算等。通过长期实践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的压力容器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在对使用寿命进行计算的弹性失效的中径公式都是将其设为极限情况,计算并没有考虑到腐蚀裕量,所以所得出的结果与实际存在差别。 3可靠性设计的步骤 在一般情况下,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的可靠性设计主要划分成为六大主要步骤,第一步,计算压力容器的强度系数以及其可靠度;第二步,按照计算公式得出压力容器的故障概率 F=I=R;第三步,利用前一个步骤得出的故障概率计算压力容器的可靠度;第四,计算生产材料的所能承受负载的强度;第五,利用之前计算的可靠度并通过公式得出压力容器的应力均值;最后,利用各项计算结果和测量数据确定压力容器的预算厚度。 4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方法 4.1压力容器筒体厚度的计算 在 20 世纪中叶,科研工作者对路合金强度进行有效计算时,发现了实际条件下材料的腐蚀深度分布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压力容器的研究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的扩展,随之有关材料腐蚀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所以,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压力容器筒体的腐蚀裕量,同时还可以系统性地计算出容器筒体的原始厚度。按照蒙特卡罗的研究方法可以得知,如果一个压力容器筒体厚度是22 mm,那么在它使用 10 年之后。压力容器的可靠性是 0. 9 的五次方。所以说在多次试验之后可知,压力容器筒体的厚度将会与其使用年限有一定的关系。在压力容器的使用过程中,其可靠性务必要高于 0. 9 的五次方才可以。 4.2 受压材料的科学利用 选用不同的受压材料将会直接影响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因此对于受压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在选择受压材料时,要按照设计压力、外界环境和介质腐蚀性的实际参数来确定。除此之外介质的选择也很重要,介质易燃、易爆就会影响受压材料,所以说在压力容器中所使用的材料务必要满足工作需求及国家制定的行业标准。基于此,科学的设计结构也将会影响压力容器的可靠性。 4.3重视极限情况的存在 压力容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其筒体的厚度会产生比较大的变化,与此同时,筒体在应力的作用下,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筒体所盛放的介质对于筒体腐蚀速率的作用,相关科研人员需要利用公式计算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筒体的实际厚度,与此同时,压力容器的筒体在受到应力的情况下,可靠性受到破坏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压力容器的筒体发生了屈服失效的情况,第二种情况是压力容器的筒体产生了断裂。因此,科研人员需要分析压力容器在极限情况下发生的失效,在最大程度提升压力容器的抗压值,提高其可靠性。 结束语 总之,在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中,尺寸是设计需要重点参考的数据,科研人员必须根据不同压力容器的实际情况对可靠性进行设计可以将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可靠性分为设计一生产一使用一保养等步骤。机械强度的可靠性设计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过程,压力容器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能够符合安全要求,外界环境、应力和经济水平都是对压力容器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的考量,所以加强压力容器机械强度的可靠性设计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胡小芳,郑小海.对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的探讨[J].化工管理,2015,19:162-164. [2]黄胜.对压力容器的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5,24: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