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测评实验二

信息安全测评实验二
信息安全测评实验二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交换机安全测评及加固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提交日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交换机进行安全测评和安全加固,掌握交换机安全测评方案的设计、安全测评实施及结果分析;了解安全加固的方法。

二、实验题目

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第三级基本要求,按照实验指导书中的示范,对交换机进行安全测评,安全等级为三级。

三、实验设计

应从结构安全、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边界完整性检查、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网络设备防护这七个方面入手,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第三级基本要求进行测评,重点查看交换机中的各项配置信息,密码等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结构安全(G3)

c) 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

看主机所用的路由器是静态路由还是动态路由。静态路由是管理员手工配置的,动态路由是路由器动态建立的,为了保证网络安全,应添加认证功能。

此外,采用内部路由和外部路由。对于外部路由要进行验证,例如ospf协议要进行验证,对于内部路由要按照访问路径进行访问,可以tracert一下,检查是否按照设计的路径进行访问。

f) 应避免将重要网段部署在网络边界处且直接连接外部信息系统,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

针对大型的网络,采用动态路由,对进出各区域的路由进行控制(特别在不同动态路由协议之间的重分布<如OSPF,EIGRP等之间>,路由过滤,路径选择等控制),允许必要的外部路由进入,允许向外通告内部路由。可通过询问管理员的方式看是否采用了隔离手段。

g) 应按照对业务服务的重要次序来指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保证在网络发生拥堵的时候优先保护重要主机。

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和流量控制。

访问控制(G3)

c) 应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 HTTP、FTP、TELNET、SMTP、POP3 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

询问系统管理员是否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

d) 应在会话处于非活跃一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终止网络连接;

使会话处于非活跃一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看是否终止网络连接。

e) 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

打开防火墙,查看网络是否限制了上行和下行的带宽,以及容许连接的最大值。

f) 重要网段应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

方法:重要网段绑定MAC地址和IP地址。

安全审计(G3)

c) 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

查看日志系统。

d) 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查看日志系统的读、写、可执行的权限。

边界完整性检查(S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

b) 应能够对内部网络用户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

手段:访问网络管理员,询问采用了何种技术手段或管理措施对“非法外联”行为进行检查,以及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在网络管理员配合下验证其有效性。

入侵防范(G3)

b) 当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记录攻击源 IP、攻击类型、攻击目的、攻击时间,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应提供报警。

询问管理员是否有报警措施。

恶意代码防范(G3)

a) 应在网络边界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和清除;

查看防火墙设置,是否安装杀毒软件。

b) 应维护恶意代码库的升级和检测系统的更新。

查看是否安装杀毒软件,杀毒软件版本是否是最新。查看系统版本信息。

网络设备防护(G3)

d) 主要网络设备应对同一用户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来进行身份鉴别;

重新启动设备,查看登录设备所需的条件。(即是否进行认证,认证方法有几种)

h) 应实现设备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

查看是否有管理员,审计员等除了管理员的其他特权用户,查看用户的权限。

四、实验记录

结构安全

本项要求包括:

a) 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1.打开 PuTTY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终端

2. 输入 display cpu查看 CPU 使用率:

3. 输入 display memory 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4. 输入 display connection 查看会话连接数情况

实际情况:CPU、内存使用率不超过 50%,,connection 会话数不超过最大值 70%。

b) 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1)键入 display brief interface,查看端口使用情况,

实际结果:Eth1/0/1处于DOWN状态,Eth1/0/3, Eth1/0/4, Eth1/0/5,Eth1/0/11等处于UP状态。

2)找到处于 UP 状态的端口 Eth1/0/3,键入 display interface Eth1/0/3,查看接口Eth1/0/3 的详细信息。

Eth1/0/3--(114+482)/(100*1024*1024)=596/104857600<1%

Eth1/0/4--(565 + 4078)/(100*1024*1024)=4643/104857600<1%

Eth1/0/5--(14950 + 2006)/(100*1024*1024)=16956/104857600<1%

Eth1/0/11--(211 + 1200)/(100*1024*1024)=1411/104857600<1%

实际结果:所有端口使用率计算都小于宽带的70%

c) 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

方法:看主机所用的路由器是静态路由还是动态路由。静态路由是管理员手工配置的,动态路由是路由器动态建立的,为了保证网络安全,应添加认证功能。

输入display ip routing-table查看静态路由

f) 应避免将重要网段部署在网络边界处且直接连接外部信息系统,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

采用内网和外网分离开。通过咨询管理员的方式。

结果:使用的是内网。

g) 应按照对业务服务的重要次序来指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保证在网络发生拥堵的时候优先保护重要主机

方法:询问管理员是否实现了数据包的过滤及流量控制。

结果:实现了数据包的过滤及流量控制。

访问控制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

结果:访问管理员,没有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及措施。

b)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级;

c) 应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 HTTP、FTP、TELNET、SMTP、POP3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

结果:交换机没有对其做出限制控制。

d) 应在会话处于非活跃一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终止网络连接;

结果:系统会自动断开长时间没动作的连接。

e) 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

方法:询问系统管理员是否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

结果:大多数端口都有最大流量限制100兆,和最大连接数限制10个。

f) 重要网段应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

结果:重要网段没有采用其他技术手段。

g) 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

登录设备查看是否对拨号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是否配置访问控制规则对认证成功的用户允许访问受控资源。

预期结果:对于远程拨号用户,设备上提供用户认证功能;有通过配置用户、用户组,并结合访问控制规则实现对认证成功的用户允许访问受控资源。

步骤:键入 display acl all,查看是否配置访问控制列表。

实际结果:访问控制列表为空,说明系统未部署任何访问控制规则。

h) 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

(1)询问系统管理员,是否有远程拨号用户,采用什么方式接入系统,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身份认证,具体用户数量有多少。

步骤 1:输入 display version 查看系统的授权信息

步骤 2:输入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查看系统配置信息,确认拨号用户数的数量配置;

测试结果: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数量为1。

安全审计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

目的:查看是否启用了日志记录,日志记录是本地保存,还是转发到日志服务器。记录日志服务器的地址

(1)输入 display logbuffer,显示系统日志缓冲区和配置信息;

(2)输入 display diagnostic-information 显示系统当前各个功能模块运行的统计信息。display diagnostic-information 命令一次性收集了配置如下各条命令后终端显示的信息,包括:display clock、display version、display device、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等。将此信息存入任意.diag 文件(如 aa.diag):

再在用户视图下执行“more aa.diag”命令,配合使用/键,可以查看 aa.diag 文件的记录的内容。

显示的操作记录,用户的行为:

登录的情况:

VLAN 的 1/1/1 端口运行情况:

NULL0 接口:

它是个伪接口,不能配地址,也不能被封装,它总是 UP 的,但是从来不转发或接受任何通信量,对于所有发到该接口的通信量都直接丢弃。

测试结果:能查看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

b) 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

登录测评对象或日志服务器,查看日志记录是否包含了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等信息。

步骤:输入 display logbuffer,查看日志缓冲区和配置信息;

测试结果:能查看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

c) 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

访谈并查看网络管理员采用了什么手段实现了审计记录数据的分析和报表生成。

d) 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访谈网络设备管理员采用了何种手段避免了审计日志的未授权修改、删除和破坏。

恶意代码防范(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在网络边界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和清除;

b) 应维护恶意代码库的升级和检测系统的更新。

步骤:询问管理员系统中是否安装防病毒软件。询问管理员病毒库更新策略。查看病毒库的最新版本更新日期是否超过一个星期。

7) 网络设备防护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目的:检查测评对象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登录,是否对登录用户的身份进行鉴别,是否修改了默认的用户名及密码。

步骤 1:输入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查看用户名密码机认证配置。

其中,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表示进行本地口令认证;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 表示进行本地或远端用户名和口令认证。Ssh telnet 使用远程控制WEB服务器,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服务器。

步骤 2:输入 display users all,查看所有用户信息和用户级别:

测试结果:记录了IP地址等,实现了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b) 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

目的:查看是否有控制列表对管理员登录进行控制;

步骤:输入 display acl all,查看是否有控制列表对管理员登录进行控制;

测试结果:没有控制列表对管理员登录进行控制;

c) 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应唯一;

手段:登录网络设备,查看设置的用户是否有相同用户名。询问网络管理员,是否为每个管理员设置了单独的账户。

方法;输入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查看设置的用户名。

测试结果:权限不够,无法看到是否有重复的用户名。

d) 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

(1)询问网络管理员对身份鉴别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使用口令的组成、长度和更改周期等;(2)通过访谈检查设备的用户、口令信息及是否定期更换,display cur 查看系统配置;

测试结果:能保证口令复杂度和定期更改的要求。

e) 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等措施;

目的:查看系统配置中对登录失败的处理机制。

方法:以 CISCO IOS 为例,输入命令:show running-config 检查配置文件中应当存在类似如下

配置项 line vty 0 4;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查看系统配置;

退出系统重新登录,输入错误密码进行尝试,查看系统反应。

测试结果:登录失败时系统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

f) 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1)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2)查看配置是否开启 ssh,如:aaa authentication ssh console LOCAL

测试结果:采用了SSH等加密协议,防止鉴别信息被窃听。

h) 应实现设备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

询问管理员是否有权限分离措施。

i)主要网络设备应对同一用户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来进行身份鉴别;

打开 PuTTY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终端

测试结果:只有一种鉴别技术来进行身份鉴别。

五、实验体会

体会:这次交换机实验做的时间比较长,交换机的检验与主机检验的步骤都基本相同,但交换机感觉却很困难,主要原因是不熟悉交换机,对交换机的命令更是知之甚少。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WindowsXP交换机的测评方法(按照三级标准)。同时也发现我们的电脑存在着很多的安全性问题。在网络安全中,发现对用户身份的鉴别力度还是不够,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所以,设置密码时应设置相对复杂的密码,来增加安全空间。

同时发现管理员的权限分配过大。应该实现权限分离。增加审计等角色。

信息安全实验报告二

实验成绩 《信息安全概论》实验报告 实验二PKI实验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完成时间_2016/5/18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CA认证原理及其结构的理解;掌握在Windows 2003 Server环境下独立根CA 的安装和使用;掌握证书服务的管理;掌握基于Web的SSL连接设置,加深对SSL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 客户端通过Web页面申请证书,服务器端颁发证书,客户端证书的下载与安装;停止/启动证书服务,CA备份/还原,证书废除,证书吊销列表的创建与查看;为Web服务器申请证书并安装,在Web服务器端配置SSL连接,客户端通过SSL与服务器端建立连接。 三、实验环境和开发工具 1.Windows 2003 操作系统 2.VMware Workstation 四、实验步骤和结果 CA分为两大类,企业CA和独立CA; 企业CA的主要特征如下: 1.企业CA安装时需要AD(活动目录服务支持),即计算机在活动目录中才可以。 2.当安装企业根时,对于域中的所用计算机,它都将会自动添加到受信任的根证书颁 发机构的证书存储区域; 3.必须是域管理员或对AD有写权限的管理员,才能安装企业根CA; 独立CA主要以下特征:

1.CA安装时不需要AD(活动目录服务)。 2.任何情况下,发送到独立CA的所有证书申请都被设置为挂起状态,需要管理员受 到颁发。这完全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因为证书申请者的凭证还没有被独立CA验证; AD(活动目录)环境下安装证书服务(企业根CA)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要安装IIS ,这样才可以提供证书在线申请。 1)从“控制面板”,双击“添加/删除程序”,单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选中“证 书服务”,单击“下一步”。如图4-1所示。 图4-1添加证书服务 弹出警告信息“计算机名和域成员身份都不能更改”,选择“是” 2)选中“企业根CA”,并选中“用户自定义设置生成密钥对和CA证书”,单击“下 一步”。如图4-2所示。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4基于PGP的Email安全安全通信实验实验报告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4基于PGP的Email安全安全通信 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4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网络安全通信实验姓名: 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 网络工程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址: 实验日期: 常熟理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 说明 一(排版要求 1. 实验报告“文件名”按模板要求填写。 例:《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14网络1班.090214101.蔡同寒.实验1.数据加密实验.doc 2. 一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四号字体,加粗。 3. 二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小四号字体,加粗。 4. 三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五号字体。

5. 正文:每段缩进量:2个汉字。两端对齐;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6. 图形要求 (1) 在正文中要有引用。 (2) 要有图名,图名位于图的下方,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3) 图和图名“居中”。 7. 表格要求 (1) 在正文中要有引用。 (2) 要有表名,表名位于表的上方,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3) 表和表名“居中”。 二(注意事项 1. 复制、拷贝、抄袭者取消成绩。 2. 没有安实验报告排版要求者不及格。 2 常熟理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3.2 基于PGP的Email安全通信实验 1. 请回答实验目的中的思考题。 1)网络通信中有哪些应用需要用到加密, ( 答: 压缩文件、电子邮箱和网络云盘等。 (2)在网络通信中如何安全交换密钥, 答: 1)密钥预分发 2)密钥在线分发 3)基于身份的密钥预分发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指导书通信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指导书通信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2010-3-28

前言 课程名称: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技术 适用对象:通信专业/运算机专业 学时学分:1、课时共32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时数8学时。 2、课时共48学时,3学分,其中实验时数10学时。 在飞速进展的网络时代,专门是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安全(专门是网络安全)越来越表现出其重要性,研究和学习信息安全知识,并把握相应主流技术迫在眉睫。信息安全的内容涉及信息安全的差不多理论框架,包括网络安全框架、对称密码技术、公布钥密码技术、HASH 函数、MAC 函数等差不多密码学理论,同时也涉及到更高层的基于密码技术的安全协议分析和应用,也兼顾网络入侵、恶意软件、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科目,要求学生应具备较全面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课程基础涉及范畴广,课程理论相对比较抽象和纷杂,因而同学们在学习中会有一定难度。为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明白得和动手能力培养,我们安排了信息安全系列实验内容来配合教学环节,期望同学们能认真独立的完成实验内容,增进对课程内容的明白得,提高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己独立摸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采纳了一些信息安全方面开放源码的较成熟的软件包和部分商业化并可用于教学目的的软件产品作为试验的差不多平台,这有利于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因特网进行更多的试验内容的收集和进一步研究的展开,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安全相关资源,将更有助于本实验内容的良好完成。 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现有实验设备条件,对本课程的实验部分安排了12学时的上机操作,具体分为5次进行,其安排如下: 实验一:密码学算法应用 实验二:网络扫描与侦听 实验三:远程操纵与威逼分析 实验四:PGP软件应用 实验五:操作系统安全配置 实验六:入侵检测 为了让学生能够比较好的完成实验,在做实验前需要做下述预备: 1.实验前的预备工作 ①认真复习理论教学内容及相关资料。 ②认真查询相关实验资料,做好预习预备。 2.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

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信息安全基础实验报告 姓名:田廷魁学号:201227920316 班级:网工1201班 ARP欺骗工具及原理分析(Sniffer网络嗅探器)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 1.熟悉ARP欺骗攻击有哪些方法。 2.了解ARP欺骗防范工具的使用。 3.掌握ARP欺骗攻击的实验原理。 实验要求: 下载相关工具和软件包(ARP攻击检测工具,局域网终结者,网络执法官,ARPsniffer嗅探工具)。 二.实验环境(实验所用的软硬件) ARP攻击检测工具 局域网终结者 网络执法官 ARPsniffer嗅探工具 三.实验原理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即地址解析协议,是一种将IP地址转化成物理地址的协议。不管网络层使用什么协议,在网络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必须使用硬件地址的。而每台机器的MAC地址都是不一样的,具有全球唯一性,因此可以作为一台主机或网络设备的标识。目标主机的MAC地址就是通过ARP协议获得的。

ARP欺骗原理则是通过发送欺骗性的ARP数据包致使接收者收到数据包后更新其ARP缓存表,从而建立错误的IP与MAC对应关系,源主机发送数据时数据便不能被正确地址接收。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利用ARPsniffer嗅探数据 实验须先安装winpcap.exe它是arpsniffer.exe运行的条件,接着在arpsniffer.exe同一文件夹下新建记事本,输入Start cmd.exe ,保存为cmd.bat。ARPsniffer有很多种欺骗方式,下面的例子是其中的一种。 安装截图:

步骤一:运行cmd.exe,依次输入以下命令: "arpsf.exe -sniffall -o f:\sniffer.txt -g 192.168.137.1 -t 192.168.137.5"(其中IP地址:192.168.137.1是局域网网关的地址,192.168.137.5是被欺骗主机的IP地址,试验获取的数据将会被输入到F盘的sniffer.txt文件中。)按回车键运行,出现如下图所示的选项,选1,接着选0,回车,程序便开始监听了。 运行截图: 步骤二:停止运行,打开F盘的sniffer.txt文件,在文件中查找,可以发现被欺骗主机的一些敏感信息,如下图:可以发现被欺骗主机注册某网站时的信息:username=wanglouanquan password=123456等。 捕获信息截图:

信息安全基础实验报告

西安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安全基础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安全1301班 学生姓名: 王方 学号(班内序号): 03133023(23号) 2014 年 6 月 11 日 —————————————————————————— 装 订 线 ———————————————————————————————— 报告份数:

撰写内容提纲: 一、引言 本次实验主要练习了word排版以及visio制图和excel制表,在word排版中主要学习了页眉页脚设置和分栏,visio制图中主要学会了使用不同的形状与图形,excel中则主要练习了图表的绘制以及熟练了其中的一些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1、Excel实验 1、(1)Excle题目 (1)1、在“张名”前插入一个新行“张三 55 70 89 45 ” 2、用公式求出每个学生的“总分”。 (2)1、将“美亚华电器集团”标题所在的那一行(A1:E1)合并为一个单元格。 2、将“年月”这一列的日期格式设为“1997年3月”格式.

(3)1、设置表格的文字格式为水平居中和垂直居中。 2、将标题“推销人员奖金计算表”设置为“黑体、16号字”,并于数据区上方单元格合并居中 3、各职工的奖金数据设置为饼图

(4)1.在数据末列后增加“工龄”字段,计算工龄(工龄计算至2000年。) 2.以“工龄”为主关键字按升序,“姓名”为次关键字按降序进行排序。 3.使用格式刷把表格的记录内容设为灰白相间的显示格式 4.设置表格数据字体颜色为蓝色加粗 5.设置表格数据区外框为红色双十线 (5)1、将“基本工资、聘用补贴、保险基金、年收入等的数据格式设为加“¥”货币格式。 2、计算聘用补贴、保险基金、年收入。 聘用补贴为基本工资*δ,δ值:工人80%、助工80%、工程师150%、高工 250%;保险基金为基本工资的5%(月扣减);年工资中加多一个月的工资。 3、计算基本工资、聘用补贴、保险基金、年收入总和。 4、加标题行“基本年收入情况”,要求黑体、三号,并横贯个数据列“跨列居中”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指南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指导书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2010-3-28

前言 课程名称: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技术 适用对象:通信专业/计算机专业 学时学分:1、课时共32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时数8学时。 2、课时共48学时,3学分,其中实验时数10学时。 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特别是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安全(特别是网络安全)越来越表现出其重要性,研究和学习信息安全知识,并掌握相应主流技术迫在眉睫。信息安全的内容涉及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网络安全框架、对称密码技术、公开钥密码技术、HASH 函数、MAC 函数等基本密码学理论,同时也涉及到更高层的基于密码技术的安全协议分析和应用,也兼顾网络入侵、恶意软件、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科目,要求学生应具备较全面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课程基础涉及范围广,课程理论相对比较抽象和繁杂,因而同学们在学习中会有一定难度。为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培养,我们安排了信息安全系列实验内容来配合教学环节,希望同学们能认真独立的完成实验内容,增进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采用了一些信息安全方面开放源码的较成熟的软件包和部分商业化并可用于教学目的的软件产品作为试验的基本平台,这有利于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因特网进行更多的试验内容的收集和进一步研究的展开,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安全相关资源,将更有助于本实验内容的良好完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现有实验设备条件,对本课程的实验部分安排了12学时的上机操作,具体分为5次进行,其安排如下: 实验一:密码学算法应用 实验二:网络扫描与侦听 实验三:远程控制与威胁分析 实验四:PGP软件应用 实验五:操作系统安全配置 实验六:入侵检测 为了让学生能够比较好的完成实验,在做实验前需要做下述准备: 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①认真复习理论教学内容及相关资料。 ②认真查询相关实验资料,做好预习准备。 2.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4.基于PGP的Email安全安全通信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4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网络安全通信实验 姓名: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址: 实验日期:

说明 一.排版要求 1.实验报告“文件名”按模板要求填写。 例:《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14网络1班.090214101.蔡同寒.实验1.数据加密实验.doc 2.一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四号字体,加粗。 3.二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小四号字体,加粗。 4.三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五号字体。 5.正文:每段缩进量:2个汉字。两端对齐;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 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6.图形要求 (1)在正文中要有引用。 (2)要有图名,图名位于图的下方,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3)图和图名“居中”。 7.表格要求 (1)在正文中要有引用。 (2)要有表名,表名位于表的上方,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3)表和表名“居中”。 二.注意事项 1.复制、拷贝、抄袭者取消成绩。 2.没有安实验报告排版要求者不及格。

实验3.2 基于PGP的Email安全通信实验 1.请回答实验目的中的思考题。 (1)网络通信中有哪些应用需要用到加密? 答:压缩文件、电子邮箱和网络云盘等。 (2)在网络通信中如何安全交换密钥? 答:1)密钥预分发 2)密钥在线分发 3)基于身份的密钥预分发 (3)在公钥密码系统中,密钥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答:密钥尺寸大、解密密钥需要自己保管好、加解密速度慢; (4)在网络通信中,Email通信应用存在哪些网络安全问题? 答:一:是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安全,包括网络安全以及如何从服务器端防范和杜绝垃圾邮件、病毒邮件和钓鱼邮件等。 二:是如何确保电子邮件用户的电子邮件内容不会被非法窃取,非法篡改和如何防止非法用户登录合法用户的电子邮件账户。 (5)如何实现Email的安全通信? 答:通过基于PGP的Email安全通信。 (1)签名消息 (2)加密消息 (3)解密消息 (4)论证消息 2.说明在本次实验中对那类信息进行安全保护? 答:Email信息。 3.说明在本次实验中使用了哪些网络安全通信软件? 答:Microsoft Outlook 2003 、163邮箱、PGP Desktop 8.1。 4.分析这些网络安全通信软件的实现原理,采用了哪些加密算法? 答:实现原理:PGP的实际操作由五种服务组成:鉴别、机密性、电子邮件的兼容性、压缩、分段和重装。 加密算法:PGP实际上用的是RSA和传统对称加密杂合的方法。PGP将传统的对称性加密与公开密钥方法结合起来,兼备了两者的优点。PGP提供了一种机密 性和鉴别的服务,支持1024位的公开密钥与128为的传统加密算法,可以 用于军事目的,完全能够满足电子邮件对于安全性能的要求。 5.结合本次的实验操作,说明PGP解决了哪些网络通信安全问题? 答:如何确保Email内容不会被非法窃取和伪造的安全性问题; 及提供对邮件的保密性和发送方身份认证服务。 6.结合实验说明PGP的密钥交换方式。

信息安全综合实践SSH实验报告及指导

《信息安全综合实践》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SSH实验 姓名:李建辉学号: 5080369090 班级: F803604 实验日期:2010.12.22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密码算法使用的理解 2.进一步熟悉linux系统 3.了解和体验windows及linux环境下SSH的应用 二、实验环境 1.SSH服务器:Ubuntu10.04版(虚拟机),装有openSSH, wireshark,xinetd, telnetd,采用桥接联网 2.SSH客户端: winXP SP3 装有 putty 0.60(windows下SSH登录) Ubuntu10.04 版,装有(虚拟机)openSSH, wireshark, xinetd,telnetd (Linux下SSH登录)采用桥接联网 四、主要实验步骤及说明 0.实验准备 (1)网络设置 根据要求windows XP和虚拟机的网络设置如下: XP

Ip设为192.168.1.90 Ubuntu Ip设为192.168.1.190 (2)帐号设置: 我自己设置了一个帐号myyh,另一个使用的是原有帐号super (3)SSH服务状况

SSH已启动,进程号是664 1.Windows下登录SSH服务器 1.1口令登录 在windowsXP中打开putty工具,在session中填入虚拟机的ip以及 默认端口22,点击open。如下图: 以super帐户远程登录成功 1.2密钥登录 1)在服务端生成密钥对 生成密钥对mybabyyh_rsa 查看刚才保存的公钥及私钥文件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私钥为mybabyyh_rsa,公钥为mybabyyh_rsa.pub,我选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二

实验二PGP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利用PGP工具实现安全通信; 2. 理解安全通信实现过程。 二、实验设备 PC,Windows XP操作系统,虚拟机,GnuPGP。 三、实验内容 1.生成公私密钥 (1)本机单击实验平台“GnuPG”工具按钮,进入工作目录,键入命令:gpg --gen-key开始生成公私钥对。期间gpg会依次询问如下信息: ●欲产生密钥种类(默认选择1) ●密钥大小(默认大小2048字节) ●密钥有效期限(默认选择0—永不过期) (2)生成用户标识,期间gpg会依次询问如下信息: ●Real name(用户名,请按本机的组编号和主机编号确定你的用户名) ●Email address(Email地址,如user2D@https://www.360docs.net/doc/a913313329.html,lab) ●Common(注释信息,建议与用户名相同) 确定上述输入后,gpg会提示你将要生成的USER-ID。 键入“O”确定以上信息后,gpg需要一个密码来保护即将生成的用户私钥,为了方便记忆,我们选择密码与用户名相同。 (3)接下来gpg会根据以上信息生成公私密钥对,并将它们存放在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gnupg目录下,名字分别为:pubring.gpg和secring.gpg。 2.导出公钥 本机在gpg工作目录键入命令: gpg -a -o D:\Work\PGP\userGXpubkey.asc --export userGX (userGX) (userGX@https://www.360docs.net/doc/a913313329.html,lab),gpg会将公钥导入到D:\Work\PGP\这个指定目录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2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身份验证 姓名:戴立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物联网工程 班级: 2 学号:092312205 指导教师:乐德广 实验地址:N6-207 实验日期:2015-4-10

说明 一.排版要求 1.实验报告“文件名”按模板要求填写。 例:《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12网络1班.090212101.蔡同寒.实验1.数据加密实验.doc 2.一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四号字体,加粗。 3.二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小四号字体,加粗。 4.三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五号字体。 5.正文:每段缩进量:2个汉字。两端对齐;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 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6.图形要求 (1)在正文中要有引用。 (2)要有图名,图名位于图的下方,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3)图和图名“居中”。 7.表格要求 (1)在正文中要有引用。 (2)要有表名,表名位于表的上方,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3)表和表名“居中”。 二.注意事项 1.复制、拷贝、抄袭者取消成绩。 2.没有安实验报告排版要求者不及格。

实验1.1 Windows系统中基于账户/密码的身份验证 1.请回答实验目的中的思考题。 (1)用户所知,即个人所知道的或掌握的知识。用户所有,即个人拥有的东西。用户个人特征,即用户所具有的个人生物特性。 (2)交互式登陆,在登陆时,系统会首先检验登陆的用户账户类型,判断是本地用户还是域账户,在采用相应的验证机制。如果是本地用户账户,系统会通过存储在本机SAM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验证。 2.结合实验,说明在Windows系统中实现账户密码认证的操作步骤 (1)取消自动登陆功能 在windows xp系统中,在“控制面板”中打开“用户账户”,点击“更改用户登陆或注销的方式”。如图1 图一: 在新窗口中去掉“使用欢迎屏幕”前的小勾,然后点击“应用选项”。 如图2 图2

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目录 1 绪论 (2) 1.1 研究背景 (2) 1.2 主要工作 (2) 2 相关知识介绍 (2) 2.1 FTP 工作原理 (2) 2.2 FTP工作模式 (3) 2.3 FTP 传输模式 (4) 2.3.1 A SCII传输方式 (5) 2.3.2二进制传输方式 (5) 3 FTP客户端的设计 (5) 3.1设计目的及工具选择 (5) 3.1.1设计目的 (5) 3.1.2设计工具 (6) 3.2 客户端主要模块设计 (6) 3.2.1客户端连接模块 (6) 3.2.2上传模块 (9) 3.2.3下载模块 (12) 4 调试与操作说明 (15) 4.1 运行方法 (15) 4.2运行结果 (15) 5 课程设计总结 (17) 参考文献 (17)

FTP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FTP 是Internet 上用来传送文件的协议。它是为了我们能够在Internet 上互相传送文件而制定的文件传送标准,规定了Internet 上文件如何传送。通过FTP 协议,我们就可以跟Internet 上的FTP 服务器进行文件的上传或下载。本文以实现一个简单易用的FTP 客户端为目标,通过分析FTP 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和FTP 的数据传输原理,研究如何使用C++ 工具对FTP 客户端进行设计,选择C++来实现FTP 客户端程序的上传下载等主要功能,并用相应软件提供的一个支持可视化编程的开发环境,从而实现了对FTP 客户端的实现。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FTP是Internet上最早也是最广的应用,直到今天它仍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应用之一。用FTP 将信息下载到本地是一件十分普遍的事。也随之出现了许多下载软件。尽管远程登录(Telnet)提供了访问远程文件的极好方法,但怎么也比不上使用自己计算机中的文件方便。如果用户 想使用其它计算机上的文件,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把它COPY到自己的计算机中,以便在本地计 算机上操作。FTP正是完成这项工作的工具,你可以在任意一个经过文件传输协议(FTP)访 问的公共有效的联机数据库或文档中找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全世界现在已有1000多个(96 年的数据)FTP文件服务器对所有INTERNET用户开使用,用户可以通过与Internet相连到远程计算机,把自己需要的文件传输过来或是把自己的收集传输上去与他人共享。传统的数据库应用 系统采用的是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有高度的交互性,高效的用户界面等优点 1.2 主要工作 通过客户端可以实现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其促进文件的共享(计算机程序或数据)、鼓 励间接或者隐式的使用远程计算机、向用户屏蔽不同主机中各种文件存储系统的细节和可靠 和高效的传输数据。 2 相关知识介绍 2.1 FTP 工作原理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文件传输协议的简称。用于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同时,它也是一个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它把自己机器与世界各地所有运FTP协议的服务器 相连,访问服务器上的资源和信息。 FTP协议在TCP/IP协议栈中的位置如表1: 端程序,它向FTP服务器提出拷贝文件的请求。另一个是启动在远程计算机的上的FTP服务器程序,它响应请求把你指定的文件传送到你的计算机中。FTP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方式,用 户要在自己的本地计算机上安装FTP客户端程序。从根本上说,FTP协议就是在网络中各种不同 的计算机之间按照TCP/IP协议来传输文件。FTP协议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ver)模式,由FTP客户 端程序和FTP服务器端程序组成。使用时,先启动FTP客户端程序与远程主机建立连接,然后向 远程主机发出传输命令,远程主机在收到命令后就给予响应,并执行正确的命令。但是FTP 有一个根本的限制,那就是,如果用户在某个主机上没有注册获得授权,即没有用户名和口令,就不能与该主机进行文件传输。但匿名FTP服务器除外,它能够使用户与远程主机建立连 接并以匿名身份从远程主机上拷贝文件,而不必是该远程主机的注册用户。用户使用特殊的 用户名“Anonymous”或“guest”就可有限制地访问远程主机上公开的文件。现在许多系统要求用 户将Emai1地址作为口令,以便更好地对访问者进行跟综。出于安全的目的,大部分匿名FTP主 机一般只允许远程用户下载文件,而不允许上载文件。也就是说,用户只能从匿名FTP主机拷 贝其需要的文件而不能把文件拷贝到匿名FTP主机。另外,匿名FTP主机还采用了其他一些保护 措施以保护自己的文件不至于被用户修改和删除,并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入。匿名FTP一直是Internet上获取信息资源的最主要方式,在Internet成千上万的匿名FTP主机中存储着无以计数的文件,这些文件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数据和软件。人们只要知道特定信息资源的主机地址,就可以用匿名FTP登陆。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指导书-通信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指导书

XX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2010-3-28

前言 课程名称: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技术 适用对象:通信专业/计算机专业 学时学分:共32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时数12学时。 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特别是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安全(特别是网络安全)越来越表现出其重要性,研究和学习信息安全知识,并掌握相应主流技术迫在眉睫。信息安全的内容涉及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网络安全框架、对称密码技术、公开钥密码技术、HASH 函数、MAC 函数等基本密码学理论,同时也涉及到更高层的基于密码技术的安全协议分析和应用,也兼顾网络入侵、恶意软件、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科目,要求学生应具备较全面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课程基础涉及X围广,课程理论相对比较抽象和繁杂,因而同学们在学习中会有一定难度。为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培养,我们安排了信息安全系列实验内容来配合教学环节,希望同学们能认真独立的完成实验内容,增进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采用了一些信息安全方面开放源码的较成熟的软件包和部分商业化并可用于教学目的的软件产品作为试验的基本平台,这有利于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因特网进行更多的试验内容的收集和进一步研究的展开,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安全相关资源,将更有助于本实验内容的良好完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现有实验设备条件,对本课程的实验部分安排了12学时的上机操作,具体分为5次进行,其安排如下: 实验一:密码学算法应用 实验二:网络扫描与侦听 实验三:远程控制与威胁分析 实验四:PGP软件应用 实验五:操作系统安全配置 实验六:入侵检测 为了让学生能够比较好的完成实验,在做实验前需要做下述准备: 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

江苏科技大 系统交互实验报告 姓名:秦魏 学号:1440501218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验一DES 加解密算法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并实现DES 算法 2. 理解对称密码体制的基本思想 3. 掌握数据加密和解密的基本过程 4. 理解公钥密码体制的基本思想 5. 掌握公钥密码数据加密和解密的基本过程 6. 理解Hash 函数的基本思想 7. 掌握hash 函数软件计算软件/信息的Hash 值的基本过程 二、实验内容 1、根据DES 加密标准,用C++设计编写符合DES 算法思想的加、解密程序,能够实现对字符串和数组的加密和解密。例如,字符串为M=“信息安全”,密钥K=“computer” 2、根据RSA 加密算法,使用RSA1 软件,能够实现对字符的加密和解密。 3、根据MD5 算法,使用hashcalc 软件和MD5Caculate 软件,能够实现求字符串和文件的 HASH 值。例如,字符串为M=“信息安全”,求其HASH 值 三、实验结果 // DES.cpp: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S class. // /////////////////////////////////////////////////////////////////////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DESlxp.h" #include "DES.h" #ifdef _DEBUG

#undef THIS_FILE static char THIS_FILE[]=__FILE__; #define new DEBUG_NEW #endif ///////////////////////////////////////////////////////////////////// / // Construction/Destruction ///////////////////////////////////////////////////////////////////// / DES::DES() { } DES::~DES() { }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

《信息安全技术》 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号 姓名

实验一、DES加解密算法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并实现DES算法 2. 理解对称密码体制的基本思想 3. 掌握数据加密和解密的基本过程 二、实验内容 根据DES加密标准,用C++设计编写符合DES算法思想的加、解密程序,能够实现对字符串和数组的加密和解密。 三、实验的原理 美国IBM公司W. Tuchman 和 C. Meyer 1971-1972年研制成功。1967年美国Horst Feistel提出的理论。 美国国家标准局(NBS)1973年5月到1974年8月两次发布通告,公开征求用于电子计算机的加密算法。经评选从一大批算法中采纳了IBM的LUCIFER方案。 DES算法1975年3月公开发表,1977年1月15日由美国国家标准局颁布为联邦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于1977年7月15日生效。 为二进制编码数据设计的,可以对计算机数据进行密码保护的数学运算。DES 的保密性仅取决于对密钥的保密,而算法是公开的。 64位明文变换到64位密文,密钥64位,实际可用密钥长度为56位。

运行结果: 四、思考题 1.分析影响DES密码体制安全的因素? 答: 影响DES密码体制安全的因素主要是密钥的健壮性。 2.公钥算法中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有何步骤? 答:DES密码体制中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流程相同,区别在于解密使用的 子密钥和加密的子密钥相反

实验二、操作系统安全配置 一、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 NT/XP/2000系统的安全配置 2. 理解可信计算机评价准则 二、实验内容 1.Windows系统注册表的配置 点击“开始\运行”选项,键入“regedit”命令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学习并修改有关网络及安全的一些表项 2.Windows系统的安全服务 a.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查阅并修改有效项目的设置。b.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事件查看器”,查阅并理解系统日志,选几例,分析并说明不同类型的事件含义。 3. IE浏览器安全设置 打开Internet Explorer菜单栏上的“工具\Internet选项”,调整或修改“安全”、“隐私”、“内容”等栏目的设置,分析、观察并验证你的修改。 4. Internet 信息服务安全设置 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Internet 信息服务”,修改有关网络及安全的一些设置,并启动WWW或FTP服务器验证(最好与邻座同学配合)。 三、实验过程 1. Windows系统注册表的配置 点击“开始\运行”选项,键入“regedit”命令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图如下:禁止修改显示属性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 ies\System 在右边的窗口中创建一个DOWRD值:“NodispCPL”,并将其值设为“1”。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实验课成绩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信息安全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孙贤伟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软件工程zy1302班 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信息安全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实验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char c[15] = "ybccnhfwblelho"; int cc[14]; for (int i = 0; i < 14; i++) { cc[i] = c[i] - 'a'; } char ccc[15]; ccc[14] = '\0'; for (int a = 0; a < 26; a++) { printf("%d:\n", a); for (int b = 0; b < 26; b++) { for (int i = 0; i < 14; i++) { ccc[i] = ((cc[i] * a) + b) % 26 + 'a'; } printf("%s\n", ccc); } } system("pause"); return 0; }

二、实验结果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 1、利用程序穷举明文,找出有意义的字符串: 2、根据明文与密文的映射,列出方程组: 3、解方程组,得: 三、小结、建议及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初步学会了仿射变换在密码学中的应用,加深了对密码学的认识和兴趣。明文和密文之间的转换是十分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这让我非常感兴趣。总而言之,本次实验我收获很多,以后也会继续努力学习信息安全,认真完成每一次实验。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3报告

实验序号: 3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网络信息通信 姓名: 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址: 实验日期:

实验3.1 SSH网络安全通信实验 1.请回答实验目的中的思考题。 (1)网络通信加密系统有哪几类?分别有哪些加密算法? 答:一般的数据加密可以在通信的三个层次来实现链路加密,借点加密和端到端加密。采用混合加密体制,即数据以外部CBC模式的三重IDEA算法加密,密钥以RSA加密,并用单项安全函数SHA-1实现签名。 (2)网络通信中有哪些应用需要用到加密? 答:文件压缩,电子邮箱,游戏等。 (3)SSH协议能够用于解决现有的哪些网络通信协议存在的安全问题?它能为用户提供哪些网络安全通信应用? 答:SSH把所有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它既可以代替Telnet,又可以为FTP提供一个安全的通道,这样就可以防止网络窃听及中间人等攻击方式。 SSH为用户提供的网络安全通信应用有:远程安全登录,远程安全拷贝,安全文件传输,端口映射以及SOCK5代理等。 2.分析说明SSH的安全通信原理。 原理:ssh利用rsa加密的不对称性,在两种之间分享一把只有他们两个人才知道的通信密钥,通过这个通信密钥,他们再进行之后的通信。客户端计算机用ssh主机名连到到主机名所指定的服务器,ssh询问服务器缺省的连接端口一般是22端口,就是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会把自己的公钥发送给对方,服务器发送给客户端计算机公钥。客户端计算机拿到公钥后,会把自己的通讯密钥,然后,把自己客户端的通讯密钥用服务器给的公钥来加密,形成密文,将密文发送给服务器,然后,服务器用私钥解密出来,解密出来后,通讯密钥就被解密出来了,于是,通讯双方就共同拥有了双方的小秘密-通讯密钥,双方就可以通过通讯密钥来对通讯内容加密来进行传送,由于其他第三方无法得知通讯密钥,也就无法解密密文,双方有共同的通讯密钥的情况下,双方就不需要rsa加密算法了。得到通讯密钥后,服务器就告诉客户端计算机,我已经拿到密钥了,你现在把用户名和密码告诉我,那,客户端计算机就通过通讯密码对用户名和密码加密,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收到后,解密后检查权限体系,判断,用户和密码是否允许通过,假如允许就建立起会后联系,就可以通信。 3.结合本次的实验操作,说明本次实验解决了哪些网络通信安全问题? 答:本次的实验操作解决了基于SSH的远程安全登录,基于SSH的远程安全数据传输以及基于公钥的SSH用户身份认证这些网络通信安全问题。 4.说明OpenSSH网络安全通信软件的功能,并举例说明具体操作步骤。 1安装SSH服务器 (1)检查系统是否已经安装SSH服务器 (2)已经安装了OpenSSH服务器 2 OpenSSH服务器基本配置

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2)

网络监听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网络嗅探的工作机制和作用。 (2)学习常用网络嗅探工具sniffer和协议分析工具Wireshaek的使用。 二.实验环境 Windows2000/XP平台、局域网环境。 嗅探sniffer及协议分析器Wireshaek。 三.实验步骤 1)使用sniffer进行嗅探及数据抓包取 (1)下载并安装sniffer:https://www.360docs.net/doc/a913313329.html, (2)使用sniffer对本地主机进行嗅探,抓取数据包 (3)浏览网站时,抓取数据包,并观察TCP数据连接建立与结束过程 (4)登陆QQ时,抓取数据包 (5)保存生成的数据文件 2)使用Wireshark进行协议分析 (1)下载安装Wireshark (2)使用Wireshark进行数据包捕获,分析获得的数据,并观察三次握手过程。 四.实验结果 使用sniffer嗅探器抓获的数据包,我们可以看到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以及使用的连接方式(TCP方式或是HTTP方式或是FTP方式等)。还可以看到是通过哪个端口进行数据报文的传输。可以选择任一数据项进行以上分析。 五.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1:怎么使用sniffer进行抓包? 解决方案:点击菜单栏抓获按钮开始抓获,如要停止抓获,则点击停止按钮。问题2:怎么查看各项参数的具体信息? 解决方案:点击仪表下的“Detail”按钮,就可以查看了。

六.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基本掌握了sniffer嗅探器的使用,了解了嗅探的工作机制和作用,但是由于对sniffer工具的使用较生疏,实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过在问题的解决中也学到了一些知识。

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网络与信息安全 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3年1月

计算机学院班_____组学号 姓名协作者教师评定 实验一Windows环境下对称和非对称加解密 1、实验目的 (1).了解传统密码技术 (2).掌握对称密码体制和公钥密码体制 (3).掌握密钥管理 (4).了解网络保密通信 2、实验题目 Windows环境下对称和非对称加解密, 3、实验原理与理论基础 对称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通常称之为“Session Key ”这种加密技术目前被广泛采用,如美国政府所采用的DES加密标准就是一种典型的“对称式”加密法,它的Session Key长度为56Bits。 非对称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所使用的不是同一个密钥,通常有两个密钥,称为“公钥”和“私钥”,它们两个必需配对使用,否则不能打开加密文件。这里的“公钥”是指可以对外公布的,“私钥”则不能,只能由持有人一个人知道。它的优越性就在这里,因为对称式的加密方法如果是在网络上传输加密文件就很难把密钥告诉对方,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有可能被别窃听到。而非对称式的加密方法有两个密钥,且其中的“公钥”是可以公开的,也就不怕别人知道,收件人解密时只要用自己的私钥即可以,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密钥的传输安全性问题。 4、实验内容 (一)、对称加密 (1)、office文件加密与解密 a、创建DOC文件 b、在office中加密

c、下载office password recovery toolbox 1.0.0.6.zip安装运行 注:如果是其他类型的解密则难度大大提高 (2)、使用压缩工具winrar加密 压缩时,winrar的高级选项卡中可以选择带密码压缩 (3)、用openssl进行文件加密 (二)、非对称加密 使用加密软件PGP(菲利普。齐莫尔曼,采用RSA算法,91年上传,93年谈判,94年合法,1996年撤销指控) 中文网站: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a913313329.html, 注:该软件有可能不安全,扫毒后慎重使用 (1)、加密或者签名 在AB两台PC上安装PGP 产生密钥对 加密或者签名 解密或者身份验证 (2)、软件运行,导出密钥对后,其中的公钥可以发给朋友,对往来邮件或其他加密,私钥自己留下解密。 (3)、用PGPdisk划分保密磁盘空间 注:可以在网上下载教程学习5、实验结果 5、实验结果 (1)、对称加密 office文件加密与解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