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名调查记者今何在

中国知名调查记者今何在
中国知名调查记者今何在

中国知名调查记者今何在

我国新闻从业人员超过75万人,300人的调查记者显得凤毛麟角。如今,这个数字更少。“北上广”是调查记者的主要所在地,而广西、河北、黑龙江等10个省份,全省没有一名定义中的“调查记者”。

中国的调查记者有多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志安认为加起来不过数百人。而这数百人如今仍在从事一线调查的,则不过数十人。是什么导致调查记者的迅速消失,转型后的他们现在都在做什么?近日,本报记者连续采访十多位转型后的调查记者,试图还原一个别样的青春。不再做“写稿机器”今年4月,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朗朗入职腾讯公司,任电商公关总监。朗朗是一个优秀的调查记者,曾经的“国美内斗”新闻几乎都是他一手披露,业界盛传“每月稿费2万”。朗朗将自己离职的原因写成了一篇长文,表示主要原因是“触顶”,而最终辞职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他关注的家电领域被普遍认为没有新闻亮点,编辑更关心上市公司、互联网类新闻,发稿变得日益艰难,需要同编辑充分沟通,才能发一篇不足千字的小稿。其次是他每天写着同类的新闻稿,持续七年,导致对新闻的兴趣日益减退,“当采访对象还没开口你就知道他要说什么,当你看到新闻就觉得似曾相识,当你从采访,收集材料到成文2000

字只需要1个多小时时间的时候,你所写的稿件自然也就成为了填版面的普通稿件”,他不想做“写稿机器”,需要新的挑战。这种情况下,在35岁时,朗朗决定离开熟悉的广州,来到深圳,从事一个全新的职业。2012年8月,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发了一条“好吧,新闻已死,我先撤了,兄弟们珍重”的微博,引起热议。此时,这位“三鹿奶粉”的首位报道者,已做了十年记者。在最近的一个新闻沙龙上,简光洲谈及离职原因,主要是因为报社经过生存期之后,对调查记者又爱又恨。同时因为接受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访美,引发报社个别领导的不满,简此后辞职。辞职后,他接受此前从媒体离职的朋友的邀请,加盟了一家公关公司。王克勤是中国调查记者的一个“标杆”,他认为,“调查记者”必须具备几个特征,一是主要从事揭黑报道,二是揭露对象为公权机关、强势企业,三是独立调查,四是报道出以公心。除此之外的记者,都不算调查记者。偶尔写调查文章、不深入一线、不是主要做批评报道,都不是“调查记者”。按这样标准,调查记者几乎一定是“名记”。一直将“调查记者”作为研究对象的学者张志安,对“调查记者”的定义持类似观点。2011年,他发布一项《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调查》,文中认为当时全国调查记者总计不到300人,于是他逐个进行访问,超过40%受访者都在考虑转行。调查显示,“北上广”是调查记者的主要所在地,而广西、河北、黑龙江等10个省份,全省没有一名定义中

的“调查记者”。“调查记者”普遍从业8年以上。全国记协数据显示,我国新闻从业人员超过75万人,300人的调查记者

显得凤毛麟角。如今,这个数字更少。曾经是央视调查记者、一年前改行做企业老总的朴抱一认为,当前仍在一线从事报道的调查记者,至多数十人,趋势则是整体消失。调查记者因为发稿数量少,普遍收入较低。21世纪经济报道总编辑刘洲伟,回忆做记者生活时,总忘不了租房里经常被老鼠咬断电线的冰箱。南方周末记者南香红成名后,仍然住在北京的地下室,狭小、潮湿、阴冷。如今,南香红已退居二线,成为南方都市报首席研究员,还受聘中山大学担任写作基础课教师。据本报了解,“北上广”近两年一批调查团队被解散后,其成员多数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如王克勤的经济观察报团队,赵世龙的新周报团队,南方周末离职团队,很多报社不愿接受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记者,一个报社老总直言不讳说,“太危险了”。此外,曾揭露太原公安局长之子殴打交警的成

都商报记者李建军,暴露雷政富事件的南方都市报记者纪许光等,都待业在家。看到太多失败因此能成功王克勤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转型”,一边从事着“大爱清尘”的公益活动,一边忙着找工作,他的理想还是做一名调查记者。“大爱清尘”是

关注农民工尘肺病的基金组织,2011年6月15日由王克勤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共同发起,全称“大爱清尘——寻救中国尘肺病农民兄弟大行动”。基金由新浪网、腾讯网、搜狐

公益、支付宝公益、天涯公益等机构核心支持,2012年3月,经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批准成为独立基金。“尘肺病”据

称是中国最严重的职业病,基金计划向每患者提供1万元救助金,预计全国有600万人需要救助。目前,基金已筹款700多万元,救助600多人,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

组织服务示范项目将大爱清尘列为“尘肺病农民救助试点项目”,并提供100万元资金支持。中国红十字会的公信力一

降再降,王克勤认为其核心原因在于捐款的走向不透明,缺乏有效监督。而他发起的“大爱清尘”能够获得持续关注和公

信力,他认为跟自己的职业记者身份有关,“唯有了解、理解方能支持给力,而获得理解、了解之前提是知晓。传播并告知是媒体的基本社会功能。”邓飞是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知名调查记者,但2011年后他基本不再采访和写稿,全部力

量都用在了公益事业上,眼下,他同时开展好几个项目,包括免费午餐、大病医保、女童保护、中国水安全计划等。邓飞是公认的记者转型公益事业第一人,“微博打拐”和“免费午餐”在产生巨大影响后,都获得了中央政府的支持。“免费午餐”由志愿者们募集资金,提供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作为午餐费。善款流程尽可能公开透明,2013年4月,“免费午餐”2012

年财务报告向社会公布:2012年收入2544万元,两年来总收入4377万元;2012年支出1112万元,两年总支出1459万元,目前的资产总额是2918万元。做调查记者难,做公

益事业更难,而调查记者转型公益却获得成功。邓飞说,做调查记者难在短短一周时间,要突破信息封锁,拿到确凿证据并形成稿件,而公益则难在推动建设。对于转型的成功,邓飞说,那是因为他做记者时看到了太多人的失败。对于红十字会跌入信誉谷底,邓飞认为是体制造成,“它不对捐款人负责,也不需要负责,因此失去监督”。调查记者转型公益的典型代表仅有4人,另两人是原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记者何忠洲和原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孙春龙曾因向山西省长举报娄烦矿难并获得温家宝批示而引起公众关注,而在缅甸的一次采访之后,在杂志社担任总编助理的孙春龙突然辞职,转而成为“老兵回家”公益活动的发起人、策划者。2011年,孙春龙任理事长的“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成立,组织旨在为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兵提供物质援助和精神抚慰。截至2012年11月,基金会累计筹措并捐出资金逾200万元(含物资),受益老兵人数约1500人。而在此时,孙春龙说,“还有90%抗战老兵没找到。”何忠洲是几位转型公益记者中最年轻的,2002年做记者,却在中国改革、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山西青年报四个单位留下身影。而这也是调查记者的一种常态:漂在媒体。2011年5月,他离开媒体圈,开始筹划“蓝衣合作社”,该组织是一个致力于为全国2.5亿农民工服务的NGO组织。“蓝衣社”从成立时就引起媒体关注,现在成立了两个实体机构,即东莞市蓝衣公益服务中心、深圳市益民社

工服务中心。在最近的“中国娇子青年领袖”评选活动中,何忠洲被提名为候选人。谈到“转型”,何忠洲说他还谈不上成功,甚至由于资金一度严重匮乏,他有很强烈的挫折感。对于红十字会的失败,他感到同情:“与其说红会遭万人唾骂,不如说是因为红会比较弱,民众有机会也敢于骂,红会是一个出气筒。凭心而论,红会并不是最不堪的。要具体说红会失败在哪里,我只能说是它运气差了点,它比较弱,大家敢骂,可骂。”转型路径有限可选湖南号称“调查记者重镇”,如今,罗昌平成为财经杂志副主编,龙志离开南方都市报担任网易内容总监,陈安庆出任银川晚报副总编,邓飞做公益,尚在一线的只有欧阳洪亮、刘长等寥寥数人。陈安庆的经历堪称调查记者转型、游走的一部浓缩史。长沙理工大学中文系毕业后,陈安庆先后在湖南卫视、法制周报做记者,2005年到潇湘晨报深度部,一篇“缅甸金三角毒源地探秘”的一线调查使他声名鹊起。2006年,陈安庆加盟瞭望东方周刊,做了四年职业调查记者,参与筹备了该刊华南中心。2010年,陈安庆又跳槽到中新社江西分社,任采编中心主任。一年后,他又转入人民日报江苏分社,任人民网江苏频道新闻总监。不久,陈安庆又回到传统媒体,任经济观察报湖南记者站站长、资深记者,2012年8月至今,陈安庆再次脱离一线调查,回到生长地,转任银川晚报副总编辑。对这些经历,陈安庆说,“这么多年一会儿做管理,一会儿做记者。做

调查记者游侠四方很过瘾,但感觉不能一辈子都在厮杀中度过,后来转做财经记者,又想做管理。内心的野性和新闻理想没有泯灭,总是在纠结之中左突右冲。”而这也是很多调查记者的相似想法。王甘霖曾也是调查记者,在多家媒体担任过记者、主任职务,转型经历更为曲折。他发现自己微博影响力甚至大于他创办的刊物“影响力周刊”,于是全心转型进入新媒体领域,在今年创办了志于打造调查性报道门户网站的“读讯网”。目前,他还担任企业家日报网主编。本报收集调查记者的转型方向,发现路径十分有限,除上升担任媒体的领导职务外,其他转型路径仅有:创业、从事公益、进入新媒体、从事公关行业。对准备转型的调查记者,简光洲只有两个字的建议:“趁早”。数量最多的调查记者都是进入了网络媒体,有的调查记者则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反复游走,几大门户网站,吸纳了大量调查记者。南方周末记者傅剑锋在今年到了杭州,组建腾讯大浙网,并担任总裁。陆晖从南方都市报深度部主任离职后,到了网易,但不久又回到传统媒体,任看天下杂志副主编。南方都市报调查记者王吉陆先到了网易,尔后离职到了东方早报,如今又回到网易。财经杂志调查记者李甬,2005年加入网易担任总编辑,2012年离开网易创业,同年8月,他创办的“粉笔网”正式上线。调查记者创业,成功率并不太高。2007年,中国新闻周刊资深调查记者唐建光离开生活多年的北京,到成都创办《先

锋国家历史》(后更名《看历史》)杂志,这份杂志很快在行业内享有盛誉。然而,今年1月,唐建光及其创业团队全面离职。离职原因,唐建光解释说,在于刊物长期“叫好不叫座”,未能在经营上实现突破。赵何娟、李珉两个知名的女性调查记者,都选择了组建创业团队,建立一种更新奇的被称为TMT的新媒体类型。赵何娟创办了钛媒体,李珉创办了虎嗅网,两者都是主要针对移动端用户,网站内容通过微信公众账户传播后,经常引起不计其数的转发。其商业模式虽还在探索中,但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她们开辟了一条新路。本报发现,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转型记者,却都不是调查记者。曹国伟大学毕业后在上海电视台做了两年记者,然后海外求学,归国后加盟新浪,2009年开始负责新浪微博运营,如今,曹国伟已是新浪董事长。吴亚军在《中国市容报》当过5年记者、编辑,此后辞职创办一文化公司,如今,吴亚军与她的龙湖地产屡屡列入各类富豪榜排名。YY语音是极受青少年欢迎的一款语音软件,注册用户超过1亿,创办者李学凌曾在中国青年报做过5年IT记者。中国的调查记者现今年龄大多“奔四”,即便没有体制和机制原因,他们的年龄也已不允许他们再从事高强度、高压力的一线调查。朴抱一认为,这一代调查记者集体从历史舞台消失后,不会再有“第二代”调查记者。他分析原因说,中国第一代调查记者约在2000年前后产生,彼时纸媒和深度报道迅速崛起,舆论

环境也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一代调查记者,那时风华正茂的他们,现在纷纷步入中年。在2008年之后,基本就没产生新的调查记者。2010年后,舆论环境逐步收紧,公权力绞杀新闻稿件十分普遍,很多报社的调查团队被解散,调查记者大多转型。今后只会零星、偶尔出现“调查记者”,原因是,传统媒体的地位已被新媒体根本性撼动,人们更愿意选择微博、微信获取新闻,财经、南方周末、新闻周刊这些调查报道的旗帜媒体,其报道要么被互联网廉价转载,要么因没有上网沦为自家欣赏的散文,既没有影响社会,也没有成为新闻热点。纸媒的广告急剧下滑,也让报社老总重新审视出稿低、成本高并且风险大的深度调查,出于现实的考量,他们更愿意做整合类、建设性的深度报道。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调查记者”不会消失,只是“揭黑记者”会消失,无论从国家大环境还是读者的需求来看,记者需要做更多建设性工作,而不是通过揭黑放大矛盾。

科技馆发展现状调查

科技馆发展现状调查 科技馆发展现状调查 “我们从7月1日开始闭馆,但每天还是有很多人到这里来。”中国科技馆的保安告诉记者。近日,《科学时报》记者两次因采访事宜来到中国科技馆,均发现虽已闭馆多时,但这里依然门庭若市,许多来北京旅游的游客都徘徊在科技馆门口。相比之下,记者曾去过一个地方的科技馆,由于展品陈旧而无人光顾。甚至一些地方的科技场馆因为经营困难将其场馆出租,名义上是科技馆,但实质上已变成了商品展示厅。为何科技类场馆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这一现象不仅引起记者的关注,更引发科技类场馆从业人员和相关专家的深思。目前,新一轮的科技类场馆建设热潮正悄然兴起,科技类场馆的发展究竟应何去何从?新发展新问题究竟什么是科技类场馆,如何对它们进行系统分类,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记者采访多位专家,仍未得出一个定论。中国科协前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十届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教授徐善衍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科技类场馆是面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文化的重要阵地、窗口。从分类上讲,科技类场馆包括自然博物馆、科技馆和行业科技博物馆。中国科技馆事业的发展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1978年,茅以升、王大珩等人向邓-小-平同志提建议,希望能建设中国科技馆,得到邓-小-平同志和原国家计委的批准,我国的科技馆事业发展从此起步,科技场馆建设也因此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时期。据悉,从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先后挂过科技馆牌子的建筑物就有300多座。“当时的科技馆都是按照科技会堂、科技活动中心建设的,因此真正的展览面积占建筑面积还不到20%。”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告诉《科学时报》。中国科技馆研究员朱幼文也介绍,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各地陆续建起的科技馆,有很多展览教育功能不强、不突出,“当时赋予了科技馆太多的功能,包括展览教育、培训实验、科技咨询、青少年科技活动、科技工作者联谊、学术活动,甚至有科技机关的服务”。朱幼文介绍,1997年,中国科协一次大规模的调查发现,如按照展厅占建筑面积的50%以上计算,当时全国300多座科技馆只有4家符合要求,有常设展览的也就十来家,有的即使有展厅也不用于科普展览,其原因是不赚钱,当时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以《新闻调查》为例

2011年05月学术探讨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以《新闻调查》为例 文/于芳 摘 要:本文着重研究了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化特色,并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新闻调查实践为例,从报道手法方面分析了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关键词:电视;调查性报道;本土特色;《新闻调查》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12-01 调查性报道起源于西方,但是现在在我国已经得到广大受众的广泛欢迎,比如电视调查性报道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各种媒体中却是发展最快的,也是最受受众普遍关注的。下面本文就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新闻实践,从报道手法方面来分析一下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第一,富有个性的故事化叙事方式。 透过富有个性化的镜头语言,用电视特有的优势来阐述一个故事,承载一定的思想深度。无论调查某个具体事件,还是要探究某种社会现象,《新闻调查》都是在叙事,节目中充满悬念、冲突、隐秘,结构上一波三折、层层推进。“《新闻调查》要求每一个节目都应该引起观众的注意而不是漠视,其理想的状态是:不同的内容能够引起观众不同的情感与态度——对不幸者的同情,对不人道与不民主的愤慨,对偏见的警觉,对观念与制度的反思等等;所以选题必须关注题材的曲折性、冲突程度、显著性、异常性(荒诞性)、人情味。”[1]新闻评论部的副主任梁建增曾把这一特点形象地概括为“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2]凄婉可悲的《藏羚羊之死》、积极向上的《走进大山的年轻人》、发人深省的《贩毒家族覆灭记》等许多节目都因故事性而大为增色。《一个死囚的忏悔》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除了把母性、人性和社会的普遍美好的感情挖掘地够深够细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设置了故事化的悬念和情节。 《新闻调查?婚礼后的诉讼》节目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一个刚举行了婚礼七天的新娘,不仅逃离了新房,还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状告新郎强奸了她。这个一反常态的举动很容易给观众造成悬念,吸引观众看下去。当女主人公说明他们只是举行了婚礼并没有领结婚证而找到公安局和妇联的时候,没有给她满意的答案,但是她没有放弃。在她一遍遍申诉时,她竟然收到了一张法院的传票,男主人公控告她用婚姻诈骗钱财。事情没有什么进展,竟然又受到阻碍,冲突、波折,记者又真实的记录了他们的情况在当地引起的许多有关伦理、法律、习俗的争论,情节引人入盛,又引起观众的思考。 第二,报道始终坚持客观平衡的立场。 《新闻调查》的记者柴静在谈到调查性报道中的平衡技巧时这样说:“一个错误,表面看总有明确的受害与施害者,但是,我们把它放在历史、制度和法律的坐标系里就会发现,不是一个人的所为、一个人的责任那么简单。在调查中,平衡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它的出发点不是激起义愤或是控诉和指责,是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3]《新闻调查》的记者在采访时尽量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在报道中尽量客观真实的把事件展现给受众,尽量客观真实地把事件双方的话语、态度都表达出来,尽量给双方同等申诉或是辩解的机会,以达到一种客观的平衡,让受众自己从报道中对事件进行价值的判断。而这种客观平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量保证报道中事实材料来源的多样性,并且要表明事实、背景、观点从何而来。 第三,报道充满了人文关怀。 特别是一些中性题材中,很多事物和人的身上总会有人文精神的闪光点,《新闻调查》就很注意捕捉这种闪光点,给节目增添了很多情感的热点和收视的亮点。如《新闻调查?双城的创伤》中,记者柴静在采访心灵受到极大创伤的小学生时,没有像采访其他对象那样提出很多理性化的问题,而是设身处地的为小孩子的承受能力着想,当她看到孩子流泪时,要么轻轻地为他擦去泪水,要么拍拍肩膀表示安慰——每一个无声的画面传达出的报道内涵,都让观众心领神会。充满关爱的现场感拉近了观众和记者的情感认同和视角融合。在《新闻调查?逃亡日记》中,犯罪嫌疑人赵军在回忆自己的逃亡经历时“真的很傻,很可悲,我自己亲手把自己毁了……”,这个时候屏幕上出现了“电线上站着一只小鸟”的画面。通过节目我们可以知道在赵军逃亡时最大的心理感受就是孤独的滋味,他的这段充满悔恨的自白,想要诠释的就是对自由的向往,编导想要表达的是当一个人犯罪逃亡时,还不如一只小鸟自由。一个画面就可以把主题表现的更加深刻,更加触动人心,编导在一篇短文里说自己是“从人性的角度关注一个逃亡者”。 第四,报道始终保持理性和严肃的风格。 《新闻调查》始终遵循“以创立典型的‘电视调查主体’作为自己在新闻改革中的突破口,”[4]“这种调查理性的基本特征是:冷静、平视的调查视角;厚重、大气的调查风格;探寻、求证的调查样式。”[5]在媒体日趋娱乐化的今天,虽然我国的电视媒体的新闻类节目不像西方的媒体,特别是西方的商业电视那样有明显的媚俗化和娱乐化的倾向,但是很多新闻类节目更趋向于娱乐、轻松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新闻栏目因向着娱乐化发展而收视率巨增。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新闻栏目经不起收视率的巨大诱惑和压力,慢慢被视觉刺激、猎奇、轰动效应、色情暴力等内容侵蚀。而《新闻调查》能够经受住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节目内容的严肃和精神气质的理性,是非常难得的。《新闻调查》冷静而深入的对新闻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又通过记者的采访尤其是追问,挖掘出深藏在表面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理性本质的东西。 电视调查性报道凭着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和巨大的潜能,已经成为我国电视深度报道宣传形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我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做好电视报道,使之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是所有媒介人努力的共同目标。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参考文献: [1]梁建增,赛纳,张洁.调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纪实报告.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246—254. [2]转自朴实的采访人生——记央视《新闻调查》记者董倩.新华网,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a915651605.html,/newsmedia/2003-04/11/content_827128.htm,2003-04-11. [3]柴静.调查性报道中的平衡技巧.采写编,2005年03期. [4][5]王俊臣.《新闻调查》——透视常人难以触及的中国社会现状.南方电视学刊,2000年第四期. 312 2011.05

关于记者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

关于记者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 在这个全球传播的时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手机、网络每时每刻无处不在,新闻与传播正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据了解,我国目前有两千多家日报,还有九千多种杂志,两千多个广播电台,三千多个电视频道,一百多万个网站。所有这些,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媒体从业者,包括编辑、记者、媒体经营/管理人员等等。众所周知,舆论监督是人民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新闻记者行使采访权、监督权,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代表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是为了公众获得知情权而进行的信息采集。如果记者的正当采访权和人身权得不到保护,就无法实施党和人民交给的舆论监督的责任。记者的采访权和人身权屡遭侵害,无非是因为一些部门、一些个人做了丑事,害怕曝光,才对记者的正当采访百般刁难、继而谩骂、殴打乃至诬告。在每一起记者采访权和人身权遭侵害事件的背后,都有更多见不得人的黑幕和“猫腻”,有关强硬的后台作支撑。挖出这些黑幕和后台,也许比处理侵权事件本身更有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记者是活跃的“一群”,在大街小巷,在村镇社区,总能留下他们的脚印;记者是危险的“一群”,在灾害发生现场,在事故发生第一线,总能浮现他们的身影;记者是辛苦的“一群”,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在烈日烘烤的晌午,总能留下他们的疲惫身影……我国的记者现在面临着诸多问题:胃病蚕食记者肠胃,扛“枪”扛成肩周炎,人身安全受威胁,所见惨烈场面入梦来等,记者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因此,特做一份调查研究问卷,以反映记者生存现状,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对记者的理解与支持。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有利于将调查目的和调查要求具体化为一系列有机联系着的提问项目和可测指标,以便进行相应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和确定各种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及因果关系。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份。问卷发放地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 三、数据分析 1、您是否知道记者的职业使命是为公众提供资讯,传播信息? A.知道 B.不知道 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被访者认为记者最为重要的职业使命是“为公众提供资讯,传播信息”。认为记者的职业使命是“舆论监督”、“为弱势群体说话”和“国家的喉舌”的比例数据依次是59.5%、44.4%和23.0%。京沪穗三地认为记者是为公众传播信息的回答比例比较接近,没有达到统计结果上的差异,三地比例依次为76.2%、84.3%和86.1%。 2、您是否认为记者的使命完成得一般? A.是 B.否 根据被访者自己对记者职业使命的界定,每个人心中的衡量标准都不同,那么在公众心目中,现阶段的记者完成自己的职业使命的情况如何呢?京沪穗三地被访者中,认为“完成得一般”的比例数据是59.2%,占据较大的比例。认为完成得很好的比例数据是14.8%;完成了极小的一部分的比例数据是13.2%;基本没完成的比例数据是12.8%。值得一提的是,有70.3%的北京人认为现阶段的记者们对自己的职业使命“完成得一般”,这一比例要显著高于上海和广州(60.8%、46.5%)。现阶段的记者亟待提高的是职业道德。84.2%的被访者认为现阶段的记者亟待提高的是“职业道德”。提及“敬业精神”、“个人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专业知识”的分别是57.2%、26.6%和21.4%。统计结果说明公众颇为注重现阶段记者的职业道德。值得关注的是,在京沪穗三地的回答中,对于“职业道德”的回答比较集中,比例数据依次是89.1%、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

————————————————————————————————作者:————————————————————————————————日期: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新闻学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 梁军 今年3月18日,有媒体爆出自2010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庞某卫母女涉嫌非法经营疫苗,非法购入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的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这一新闻迅速成为关注焦点。“问题疫苗可能导致死亡”、“不敢再让孩子注射疫苗”等说法一瞬间甚嚣尘上,引起不少家长担忧与恐慌。但随着记者们调查的深入,这些误解与恐慌逐渐虽然消弭。对问题疫苗的调查报道,让普通民众增强了安全意识,让相关部门加强了监管。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调查性报道与调查记者在新闻报道领域不可或缺,占据着重要地位。 调查性报道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后于60年代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中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调查性报道作品,例如水门事件报道、越南美莱村屠杀报道、日本田中角荣丑闻报道等等。这些报道都因内容精彩、事实详实、调查逻辑清晰等原因,在当时社会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响,并为调查性报道的普及以及其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地位奠定基础。那么,作为调查性报道的主要采访者,他们应该有着怎样的基本素质呢? 我国调查性报道的现状 调查性报道自起源开始就对世界各地的新闻报道产生了不小影响,并逐渐形成一种深度报道的重要模式,然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调查性报道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在美国,调查性报道记者编辑协会(IRE)把调查性报道概括为:一种通过

调查记者手册:文件数据及技巧指南(第4版)

调查记者手册:文件数据及技巧指南(第4版) 内容简介 最具权威性的新闻调查分析,职业记者必备的素质与技能指导。本书是美国IRE协会资深记者所编写的一本新闻实务手册,全书对如何进行新闻采访调查,获取原始证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为读者朋友指点了一些成功技巧,为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新闻报道的真实可靠性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 布兰特·休斯顿(Brant Houston)是IRE的执行主任,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计算机辅助报道:实践指南》的作者。在17年的新闻记者生涯之后,他担任了国家计算机辅助报道机构主任,曾在《哈特福特新闻报》(The Hartford Courant)、《堪萨斯城明星报》(The Kansas City Star)以及波士顿地区的新闻机构工作,从事调查报道、专题报道和其他领域报道。 目录 译者序IRE、调查性报道与中国观照/1 前言/14 第1部分基本功:调查人与事件 引言纸上追踪和人际追踪:综述/3 选好调查对象/4 研究设想/5 外圆:辅助资讯/5 具有“文献意识”/5 人际资源/6 研究方法/7 组织信息:撰写和改写稿件/8 用传统智慧来思考/8 保罗·威廉姆斯方法/1O 在现实中实施所有步骤/14 帕特·史蒂斯版本的“保罗·威廉姆斯方法”/14 有关调查报道的书籍/15 第l章辅助资讯:由表及里/21 利用报纸/23 广播与电视资讯/26 杂志与通讯/26 参考书/28 博士、硕士论文/29 书籍和图书馆/3D 数据库中的辅助资讯/33 因特网/34 在新闻的现实世界里搜寻数据/35 第2章基本资讯:获取最好的证据/39 商业数据的基本资讯/41 政府的数据库/42 三个“1”/44 起点:基本资讯/46 统一商业代码(UCC)/47 从UCC档案到税务文件/48 生卒记录/49 政府出版物指定借阅图书馆/49 国家档案系统/52 第3章计算机辅助报道/61 计算机辅助报道的基本工具/62 计算机辅助报道培训/63 寻找并确定使用的数据库/64 确定信源的位置与约见消息人士/65 找到消息人士的方式/72 手头上的数据库/73 其他提示/77 建立自己的数据库/78 第4章跨越边界:国际调查/78 因特网/81 立足国内的国际采访/82 开始/83 新闻记者的人际网络/84 报道指南/87 特殊资源/88 国家安全障碍/93 档案/93 第5章人际追踪/94 寻找和采访信源/97 揭发者/103 外部专家/104 采访掌权者和失权者/109 采访/110 第2部分调查个人、机构和问题 第6章调查政府:立法机构和试图对其施加影响者/125 跟着美元走/127 竞选财政记录/129 州与地方报道/131 游说者的天下/135 议员财政曝光/138

中国调查性报道现状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调查性报道现状 篇一:回顾中国当代调查性报道发展的轨迹及其取得的成果 回顾中国当代调查性报道发展的轨迹及其取得的成果,我们有理由为之欢欣 舞,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发展与成熟并不是一墩而就的,只 正视成果与不足,认真对待遇到的阻碍与困难, 才能使中国未来的调查性报道 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一,当代中国调查性报道无论是在揭露的广度,还是在揭露的深度方面都 到了一定高度,而且在党领导的新闻事业体制下,寻找到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 间,达到了和公众舆论的良性互动—不仅揭露出种种不公现象背后的新闻,时由于舆论影响,引起社会管理者的重视,达到某些制度改革的目的。 第二,中国当代调查性报道中夹杂了许多非揭露性的题

材。首先是因为概念 淆,许多新闻工作者将深度报道等同于调查性报道,并不理解调查性报道的核 与内涵,导致一些媒体动辄将节目命名为调查性报道,这种做法不利于调查性 道的发展。第二个原因就是,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道路并不平坦,面对种种限 与压力,无奈许多调查性报道的栏目或节目中夹杂了许多非揭露性的题材,但 并不是说他们就认定此为调查性报道,我们姑且称之为“曲线救国”。我们从 新闻调查》各个时期提出的口号即可看出,从最初的“新闻背后的新闻”,到 000年提出“探寻事实真相”,再到20xx年提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什么 “真正的调查性报道”,恐怕连制片人也承认只有真正做到了揭露性题材的深 调查报道的新闻才称得上调查性报道。 第三,我国记者开展的调查性报道多是在新闻事件被有关部门处理和肯定之 才开展的。“很多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往往是待其盖棺定论之后再采访,而不是

中国耕地质量现状调查

中国耕地质量现状调查:污染土壤占五分之一 “目前我国耕地质量‘低、费、污’问题严重,而耕地又在逐年减少,如果不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解决耕地质量问题,势必将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张维理博士对此十分焦虑。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这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土壤肥料、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研究的专家,一再向本刊记者强调:我国人均耕地资源紧缺,由此导致粮食安全与环境问题突出,而“了解土壤及土壤相关资源与环境状况,准确掌握全国土壤肥力、环境质量状况仍将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据张维理介绍,我国曾于上个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初进行了全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土壤普查;近10年来还实施了全国污染土壤调查、地质元素调查、农用地分等定级、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农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等国家工程,对了解我国不同时期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状况发挥了作用。 “但这些调查,不同程度上存在调查资料深加工不足,保存和利用难以延续,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科学数据共享难以实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张维理说,“最主要的,这类调查属于科技基础性工作,不仅仅是工作量大、专业性强、难度大,更需要科学的方法、专业的队伍,应依托专业院所,长期坚持研究。靠目前这种人海战术是不科学的,国家投入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 未来20年农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众所周知,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和农业最重要的资源,农田生态系统还是消解城乡生活、生产废弃物、维持碳氮硫磷等物质循环最重要的基础。我国耕地资源紧缺是不争的事实,不仅人均耕地面积少(仅1.43亩),而且由于人口多,许多不宜农用的土壤被开垦为农田,耕地土壤整体质量偏低,中低产耕地土壤占65%。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戴景瑞曾坦言:未来20年中国农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在今年6月初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期间,戴景瑞把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归结为五大挑战,包括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加剧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挑战就是耕地问题。 由中国工程院牵头组织的“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农业科技领域课题组的研究认为,近50年来,中国农业走过了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速度和高资源环境代价的道路,未来农业发展,必将面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技术薄弱、技术创新不足等困境困扰,既要保证16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又要实现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难度相当巨大。而人口增长和消费增加的趋势都是不可逆转的,这是我国未来20年农业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中国制造业现状调查

中国制造业现状调查:处于历史低谷还是爆发前夜? 新华社07-19 18:10 +关注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题:中国制造业现状调查:处于历史低谷还是爆发前夜?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今年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大,一些城市房价涨势明显,不少制造业企业融资难、负担重,有人担心中国经济正在“脱实向虚”,制造业正处于历史低谷。 与此同时,在全国多地,智能制造、共享经济等新技术新模式亮点频现,一些新的产业集群悄然崛起,不少高精尖产品的研发成功,使“中国制造”增加了“高端气质”。 如何判断“中国制造”的真实态势——正处于历史低谷还是爆发前夜?2017年下半年乃至未来更长的时间,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新华视点”记者日前分赴广东、山东、江苏等地采访调研。 企业运营压力加大,“脱实向虚”并未波及基本面 对智能手机制造企业龙旗电子(惠州)有限公司董事长葛振纲而言,尽管发展势头较好,但外部压力并没有减轻。对企业来说,赚钱需要创新,可创新首先需要钱。

“融资的要求越来越高,成本也在攀升,做实业想干出点名堂越来越难。”葛振纲说,和龙旗同期成立的两家业内企业,一家已转入房地产,另一家则结业出售,彻底脱离了实体领域,只有我们坚持了下来。葛振纲的压力并非个案。记者走访发现,筹钱、挣钱,是上半年我国制造业面临的两大难题。 ——融资难。与近年来火热的房地产市场、部分金融领域投资的高回报相对应的,是民间投资不旺。虚拟经济见效快,人们不愿意花大把钱在实业上。在去产能、去杠杆的背景下,银行调整信贷政策,一些企业现金流的压力陡增。 ——收益难。一边是能源、劳动力、物流、管理等综合成本上升,一边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多,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较弱,运营压力加大。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7)》显示,我国工业与房地产、金融业等之间存在的收入差距加大,一些资金抽离实体部门。据测算,目前工业行业平均利润率在6%左右,银行业营业利润率是工业行业的7倍。 “我是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同学中现在很多转行去了金融,留在制造业的已经不多。”天津一家从事磁悬浮轴承研发的企业总工程师告诉记者,太辛苦、回报低是很多实体经济从业人员的共同感受。赚不到钱,就留不住人。没有人才,创新和发展则难以持续。“脱实向虚”趋势下,人们开始担忧会由此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中国知名调查记者今何在

中国知名调查记者今何在 我国新闻从业人员超过75万人,300人的调查记者显得凤毛麟角。如今,这个数字更少。“北上广”是调查记者的主要所在地,而广西、河北、黑龙江等10个省份,全省没有一名定义中的“调查记者”。 中国的调查记者有多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志安认为加起来不过数百人。而这数百人如今仍在从事一线调查的,则不过数十人。是什么导致调查记者的迅速消失,转型后的他们现在都在做什么?近日,本报记者连续采访十多位转型后的调查记者,试图还原一个别样的青春。不再做“写稿机器”今年4月,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朗朗入职腾讯公司,任电商公关总监。朗朗是一个优秀的调查记者,曾经的“国美内斗”新闻几乎都是他一手披露,业界盛传“每月稿费2万”。朗朗将自己离职的原因写成了一篇长文,表示主要原因是“触顶”,而最终辞职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他关注的家电领域被普遍认为没有新闻亮点,编辑更关心上市公司、互联网类新闻,发稿变得日益艰难,需要同编辑充分沟通,才能发一篇不足千字的小稿。其次是他每天写着同类的新闻稿,持续七年,导致对新闻的兴趣日益减退,“当采访对象还没开口你就知道他要说什么,当你看到新闻就觉得似曾相识,当你从采访,收集材料到成文2000

字只需要1个多小时时间的时候,你所写的稿件自然也就成为了填版面的普通稿件”,他不想做“写稿机器”,需要新的挑战。这种情况下,在35岁时,朗朗决定离开熟悉的广州,来到深圳,从事一个全新的职业。2012年8月,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发了一条“好吧,新闻已死,我先撤了,兄弟们珍重”的微博,引起热议。此时,这位“三鹿奶粉”的首位报道者,已做了十年记者。在最近的一个新闻沙龙上,简光洲谈及离职原因,主要是因为报社经过生存期之后,对调查记者又爱又恨。同时因为接受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访美,引发报社个别领导的不满,简此后辞职。辞职后,他接受此前从媒体离职的朋友的邀请,加盟了一家公关公司。王克勤是中国调查记者的一个“标杆”,他认为,“调查记者”必须具备几个特征,一是主要从事揭黑报道,二是揭露对象为公权机关、强势企业,三是独立调查,四是报道出以公心。除此之外的记者,都不算调查记者。偶尔写调查文章、不深入一线、不是主要做批评报道,都不是“调查记者”。按这样标准,调查记者几乎一定是“名记”。一直将“调查记者”作为研究对象的学者张志安,对“调查记者”的定义持类似观点。2011年,他发布一项《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调查》,文中认为当时全国调查记者总计不到300人,于是他逐个进行访问,超过40%受访者都在考虑转行。调查显示,“北上广”是调查记者的主要所在地,而广西、河北、黑龙江等10个省份,全省没有一名定义中

调查记者

什么是调查记者,我国有哪些调查记者,请通过具体新闻实践案例说明进行新闻调查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养(问答形式)。 答:给“调查记者”下定义免不了主观判断与标准。结合新闻行业状况、调查记者队伍规模及其新闻生产实践的特点,可将“调查记者”定义为:一半以上工作时间从事调查性报道,主要以社会、时政、财经等领域的负面题材为主。多关乎公共权力滥用,有被遮蔽的真相要记者进行突破调查,特稿记者、对话记者等不算在内。 即使用最宽松的定义标准,全国调查记者也不过数百人。我国调查记者有王克勤、柴静、王志、邓飞、王利芬等等…… 黄远生在《忏悔录》中提出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质,我觉得对调查记者也同样适用。“须有四能:(一)脑筋能想;(二)腿脚能奔走;(三)耳能听;(四)手能写。” “能想”,就是要有思想,有精神,范围可以很大。有探索问题以及坚持下去的勇气,有主动发现线索、发现问题的脑筋,有严谨细致的精神,有正义感及关心人民幸福的胸怀…… 著名记者王克勤曾先后推出震惊海内外的《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甘肃回收市场黑幕》、《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等一系列揭黑性深度调查。仅2001年在他的笔下送进监狱的黑恶分子就达160多人。当年有黑社会组织曾扬言要出价五百万元买他的人头,因此他被传媒界誉为当代中国“身价”最高的记者。在他连续8个月没有拿到一分工资收入、冒死为民请命的同时,他却于2001年11月被原所在单位无故开除公职。王克勤还发起“大爱清尘”活动,拯救深受尘肺病折磨的人群。王克群就是一个“能想”的记者,他遇到黑暗就去揭露,这是正义与脑筋;他遇到困境仍能坚持,这是勇气;他关心社会,关爱弱者,这是胸怀。 “能奔走”,就是能吃苦,愿意吃苦,愿意为民请命,能够奔走八方,处处“交友”。2005年,一对平民夫妇对儿子被“冤杀”的诉求再次引起了汤计的关注,此后的9年,他与这对夫妇共同努力,来回奔走,终于使社会各界备受关注的“呼格吉勒图”冤案昭雪。这其中,也不乏同行或者相关朋友的帮助。同样,身为调查记者,我们也需要锲而不舍的“奔走”的精神,结交各类朋友,为民请命,“俯首甘为孺子牛”。 “能听”,“闻一知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这要求调查记者善于搜集信息,善于分析信息,并拥有严谨的逻辑和专业化的只是水准,从而推出合理的想法,以帮助调查的进行。《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品牌栏目,这就对其调查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都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实践阅历,对问题的预见、思考、分析能力,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报道。 “能写”,顾名思义,就是写作能力强。这是无论什么类型的记者都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

记者从调查中发现

记者从调查中发现,在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下,以河南为代表的粮食主产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确取得了不小成绩,普遍农民生活有较大改善。但由于城市就业收入更高,农业不能产生更多的货币收入,农村的能人精英大都用脚投票,到城里经商打工挣钱去了,剩下的多是妇女、老人和儿童,农村的生产生活虽然有所改善,却难有更大发展空间。 “地还是值得照顾” 2013年,河南粮食总产达到1142.74亿斤,与全国同步实现了连续第十年增产。 “这与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有极大关系,也跟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关。”著名“三农”学者、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曹锦清对《南风窗》记者表示:“中国30多年来的社会稳定都与计划生育工作有关,加上快速工业“靠种地赚不了钱,但也不辛苦。家里有人在外打打零工,再搞些养殖业,农村生活开支不大,这样的生活也可以。只要政府不耍赖,忽然把地收走了,地还是值得照顾的。” 化,把2亿多农民工吸收到了工商业,种粮人口少了,人均收益也就相对提高了。” 中央还保持了对粮食的最低价收购政策,每年价格上涨一点,以适当抵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但由于农资价格涨幅过快,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低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平均每亩地年纯收入长期徘徊在300~500元。 记者到粮食主产区农村采访,发现中老年农民对2005年取消农业税政策尤其满意,因为他们都有过痛苦的纳税体验。2002年河南农民人均负担为66元,有的地方高达几百元,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03年。 取消农业税,粮食主产区农村的气氛是相对祥和的,当然,城乡结合部的征地,以及种粮补偿款被干部贪污、挪用的农村除外。河南周口商水县某村村支书,全家以及亲戚一二十人都吃低保,后被周口市纪委查处。有一个县套取国家粮农

调查性报道采写的特殊规则

调查性报道采写的特殊规则 随着现代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媒体报道方式逐渐得以细化,近年来,调查性报道越来越成为媒体常用的一种报道方式。由此关于调查性报道方法的探索也成为了广大记者关注的话题。 一般说来,调查性报道又称为暴露报道。确切地说,它是媒体记者致力于查明并披露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却由于种种复杂原因而被掩盖起来的深层事实真相的报道。 调查性报道除了要遵循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外,调查性报道的特殊性质使得它具有了特殊的采访手法和写作规则。作为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应该掌握以下几点: 质疑、求证,无时无刻 质疑与求证是记者在调查性报道中推进工作成果的基本工作原则。在调查性报道的采写过程中,记者需要每时每刻地质疑你所接触的每个人物、每个说法、每个细节,尊重你在调查过程中产生的一切疑虑!只能相信你在调查过程中查明的事实,永远用可靠的事实证据去解惑释疑。

“打黑”记者王克勤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8个村民来报社状告该乡的书记打人,王克勤随后来到村里调查求证,一天晚上和一位村里的大爷聊天时无意得知,这8个农民与乡长关系不一般,后来王克勤发现该乡的乡长和书记有矛盾,乡长收买了这8个农民,经过不断质疑和求证,最后王克勤挖出了乡长和13名干部的问题。试想如果王克勤不去求证,听信8位农民的话,后果会是什么? 抓住线索和细节 调查性报道如同一个案件的侦破,任何蛛丝马迹都会为调查带来继续下去的理由。在对山西临汾矿难死亡矿工人数的调查性报道中,当中央电视台记者曲长缨采访完毕准备离开时,走过破烂不堪矿工宿舍,他发现一个宿舍的窗户没有关,从窗户望去,他看到角落里有一件破衣服,强烈的新闻敏感让他停了下来,他拣了一根树枝挑开了衣服,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电话号码本,他按照上面的电话一个个打过去,最终借助一个惟一拨通的电话打开了通向事实真相的重要通道,原来矿工的死亡人数被掩盖了......细节不仅是通向真相的航标,而且会成为你写作调查性报道的重要素材,它会提供证据,也会提供吸引读者把报道看下去的兴趣。 遵循法律、依靠法律 调查性报道常常被称为新闻官司的“雷区”。被控“失实”甚至“侵权”,是从事调查性报道记者常常面临的问题。记者时时处处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与障碍,因为事实真相对想掩盖它的人来说往往就是死亡的宣判书。而想查清事实真相的记者,就是对企图掩

国内博物馆生存现状调查

苏州博物馆生存现状调查 5月18日是第35个“国际博物馆日”。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博物馆在保有与展示城市独特的传统与记忆方面,无可替代。让我们走进这些“城市文化之窗”,实录它们的生存现状。 生态概况 苏州博物馆群—— 总数约百余家,侧重文物和民俗 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助理李红介绍,博物馆的类型从内容上分为综合类博物馆(如苏州博物馆)和专题类博物馆(如中国昆曲评弹博物馆);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类,即公办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公办博物馆之中分为事业单位(如苏州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如苏州大学博物馆、苏州市警察博物馆和禁毒博物馆)两类,事业单位类博物馆又以文广系统博物馆(如苏州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和非文广系统博物馆(如苏州园林博物馆)分类。 而民办博物馆目前往往以是否经过省文物局批准、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来区分。近年来,苏州民间虽然涌动着开办博物馆的热潮,大市范围内文管部门掌握的有一定规模和价值的民办博物馆达51家,但仅苏州市历史货币博物馆、苏州市砖雕博物馆等8家民办博物馆注册登记过。要成为拥有注册身份的民办博物馆并非易事,申报人应向当地文物部门提交申请书、场所使用权证明、验资报告、有关藏品目录清单等10项材料,由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到现场察看藏品、现场馆设安全情况,初审通过后报到省文物局,由省文物局派专家审核,给出评审意见。通过后,当地文物局会给申报人一个意见,申报人再到当地民政部门登记,取得合

法身份。 记者在文管部门采访中获悉,苏州市的博物馆主要集中在古城区。不仅苏州博物馆等公办博物馆位于古城区的黄金地段,苏州市砖雕博物馆、苏州市历史货币博物馆等民办博物馆也处在古城区的老街老巷中。此外,太仓市和常熟市也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博物馆。目前,我市最大的博物馆为苏州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其中忠王府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新馆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最小的博物馆则是苏州市历史货币博物馆,面积仅为20平方米。就博物馆的设立题材而言,我市的博物馆涉猎广泛,除了综合类博物馆,还有诸如刺绣、工艺美术、砖雕等多个专题展馆,“苏州的博物馆比较侧重民俗和文物类,这在民办博物馆中尤其突出。”李红介绍。 目前,苏州市博物馆协会吸纳的会员单位已经超过20家,几乎都是公立博物馆。文管部门掌握的民办博物馆为51家。再加上散落在民间 规模较小的民办博物馆,我市的博物馆数量大概在100家左右。 生存类型 1、综合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 “城市文化之窗”,万众瞩目的文化城标 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不到5年参观人次突破400万,如今日均接待参观者3000人次,去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曾有一天进馆近万人次的纪录。“引进什么样的展览,关键取决于对自己的定位。”对此,苏州博物馆馆长张欣的理念始终没有变过,那便是“一流的建筑里自然要举办一流的展览”。他告诉记者,去年一年,馆内举办的重要临时展览就有17场,涉及参展展品共计840余套(件)。展出的既有各个不同时期的文物珍品,同时不乏名家的现当代艺术作品。张欣说,如今举办展览,是通过多渠道引进。辽宁博物馆、上海博

中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现状调查

中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现状调查 目录 1、下半年车市洗牌在即经销商数量或将减少1/3 (1) 一、各地经销商发展现状 (4) 2、年增至少50家经销商北京车市恐消化不良 (4) 3、圈钱或融资广东经销商即将劲吹上市旋风 (6) 4、七月车价触底?成都经销商库存超出预期 (9) 二、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步入快速发展期? (11) 5、长安福特经销商全方位服务竞赛拉开帷幕 (11) 6、吉利拟梳理经销商网络三品牌独立销售 (13) 7、上汽在京发展双品牌经销商名爵销售独立 (14) 三、经销商的座次如何决定? (15) 8、经销商排名面临全盘洗牌 (15) 9、经销商话语权由市场决定 (16) 10、人才资源是经销商面临的最大挑战 (17) 2009年度中国汽车经销商50强排行榜名单 (19) 1、下半年车市洗牌在即经销商数量或将减少1/3 “现在有很多家4S店根本不盈利,因为经销商把厂家返利的点数都拿出来让利促销,有些让利甚至高于厂家的返利点数,只为冲量。”近日,一位业界资深人士透露,最近东莞有两家4S店正在找买家随时准备转让。据了解,这两家4S店已连续亏损几年。“其实撑不下去的4S店远不止这两家,有的只是在硬撑罢了。” 从全国的统计数据来看,5月国内乘用车销量仅为47.8919万辆,环比上月下降两成左右,主流车企几乎全线出现环比明显下滑,部分企业下滑幅度甚至达到30%以上,部分专家认为:“这是中国车市在经历爆发性增长后的理性回归,尽管车市环比出现下降,但同比仍然保持增长,预计今年销量仍可增长15%-20%。”

而从东莞车市来看,上半年有四个月上牌量均超过1万辆,可以说是有一定增长,但增幅明显放缓了。然而增长的数据却掩盖不了经销商的苦恼。“我们一个月是卖了300辆左右,但是看看门口停放的库存车,还有停放在其他地方的库存车,你就可以想象我们的日子并不好过。”一位丰田经销商向记者诉苦,现在卖车大环境不理想,东莞汽车增量放缓是正常的,经销商的日子并不好过。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东莞车市越来越向集团化发展,除了大东、志诚、鸿雁、东富、合信等本土的集团之外,外来的汽车集团也深入东莞发展,像广物、中升、龙华、广汇、南菱、永佳、汇天源、华熙、红彤、仁孚、合诚、大兴、东风南方均是集团化经营。 “集团化对于整个中国来说都是一个大的趋势,看看东莞现在做不下去的车行,大多都实力比较弱小的,或者产品极其没有市场竞争力的。”经典车行市场部经理翟卫东认为,东莞下半年开始洗牌的可能性很大,未来几年,东莞剩下的车行数量应该会比现在起码少1/3。 ■原因分析 1消费萎缩+盲目扩张 “前两年,东莞车市发展太迅速了,这也得益于经济的快速推进。而现在,整个经济增速放缓了很多,这难免让飞速发展的汽车行业出现不适应。”东莞市维修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华文指出了东莞车市的真实状况。 “我们的车价一再探底,价格低到让我们自己的员工都动了心,可是消费者还是不动心。他们在等的,也许并不是车价的下降,而是等自己的消费信心上升。”新华利车行市场部经理高洪芳表示。 但车市自身也绝非没有问题。“东莞究竟能容纳多少家汽车4S店?”这一问题早在几年前就被业内人士提出,并表示了相当的忧虑。短短几年间,东莞4S店的扩张速度达到了一倍之多。尤以日系品牌明显,广州本田、一汽丰田目前在东莞几乎能扎根的镇区都有网点,就连自主品牌如比亚迪的4S店也达到近10家,数量仅次于深圳。而今年以来,一批新生自主品牌4S店也开始迅速扩张。 随着4S店扩张速度的加快,业界关于“盲目论”的说法也日趋高涨。据了解,建造一家4S店投资成本最少要1000万元,厂家给4S店的利润通常不会超过7%,而一家4S店每月销售额差不多要达到1000万元才能维持正常的收支平衡。以10万元左右的车来看,也就是说要卖出100辆车才不亏本。这个销量,对于产品线丰富、品牌认知度高的4S店尚能轻松应付,但是,对于那些产品线单一的新品牌,每月需卖出100台车存在很大压力。盲目扩张、重复建设,使这些4S店的困境在弱市下被进一步放大。

中国大学生生活现状系列调查报告

中国大学生生活现状系列调查报告 二十多年前,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谈性色变”,恋爱要悄悄地谈,同居更如同洪水猛兽;如今,性话题成了大学生间公开的谈资,不少学校设有安全套自动售卖机,甚至学校周边的“日租房”、“钟点房”应运而生。更有调查显示,近半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前不久,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300万人次,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5岁以下女性占一半以上,大学生成为人流“主力军”。 大学生性观念越来越开放,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性观念过度开放,不但存在健康隐患,还会影响婚姻家庭稳定,甚至造成社会责任感缺失。性观念变化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令人深深地担忧,值得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一个班就有1/4学生同居 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开放,这基本上成了当下社会的“共识”。近日,广东省的一项调查显示,48%的大学生赞成“恋人间发生婚前性行为”。华南地区几所大学进行的一项大学生性观念抽样调查显示,近40%的大学生不介意自己的伴侣是否是处女(或处男)。 近日,《生命时报》记者走访发现,大学生性观念日渐开放,通过学校周边的“设施”可见一斑。东湖新村是武汉

一个颇具规模的城中村,村子的一个入口与武汉某著名高校的校园完全打通。村民们盖起了高矮不一的自建楼房,不光是村民自己住,它们还承载着另一个重要“功能”每当夜幕降临,不少大学生情侣在上完课后成群结队走向东湖新村,他们一般会在村里的小饭店吃晚饭,然后并肩走进简易的出租屋过夜。还在读大三的李敏(化名)就是校外租住群体的一员,她最开始是为了考研,想自己租个房子住方便深夜复习。而后男友提出了一起住,说既可以互相照顾还可以分担房租,她也就同意了。这样的“同居生活”李敏并没有告诉父母。“我们班大概有1/4的同学在外面住。”李敏说,他们并不觉得同居是一件稀奇的事,不少人都习以为常。 在辽宁省沈阳市的沈北大学城,坐落着四五个大型院校,路边“日租房”、“月租房”的招牌成了一道醒目的“风景”。校园周边的设施并不完善,但各式小宾馆和日租房却相当红火,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学城的学生。一到晚上和周末,宾馆就热闹起来,学生情侣们手拉手大方地出入,人多时甚至要提前预定。其中一家宾馆的老板表示:“一到寒暑假,我们这里也就歇了,主要就是给学生开的,很少有其他人来住。” 10月10日,记者来到北京外国语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对20余名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大多数学生表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并对大学生去宾馆开房的行为表示理解。一名同学更是直言不讳:“大学生在校都可以结婚了,我们现在

调查性报道2003

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 2003年11月3日CCTV新闻调查作者:杨春 2002年6月16日,在湖南省益阳市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名叫刘骏的人被当地的一家派出所传唤,结果却死在了派出所楼下,检察机关调查认为刘骏是自己跳楼身亡,而刘骏的家属们却始终认为刘骏死得蹊跷。那么刘骏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但是有关刘骏的死,在益鑫泰公司仍然是一个敏感话题。刘骏,44岁,少年时期是湖南省专业体操运动员,参加工作后,曾经是湖南省益阳市益鑫泰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益阳市麻纺厂的职工,后与厂里脱离关系,下海经商。2002年6月16日,刘骏被益阳市公安局益鑫泰路派出所传唤,几个小时后,死于派出所楼下。随后,益阳市赫山区人民检察院作出了刘骏是在意识清醒状态下自己跳楼身亡的调查结论。对于这一结论,刘骏的家人至今难以接受。 刘骏的父亲:刘骏的死,这是我最大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几个小时进去活蹦乱跳的一个人就这样子死去?他没有罪,他怎么会畏罪自杀呢?为什么会跳楼自杀呢?二楼不到四米高,他跳楼怎么能摔死人呢?为什么能够颅脑严重地损伤?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2000年说起。当时,益鑫泰公司老年服务社在筹建过程中因资金短缺,向刘骏借款13000元。后来,老年服务社由于经济困难无法按期偿还刘骏的本息,就把老年服务社的三间房子以年租金4000元的价格无偿给刘骏使用三年,2003年3月到期。可是在2002年益鑫泰公司要在厂区内修建一个花园广场,需要拆除一些房屋,其中也包括了刘骏正在经营的三间出租房。 三间房屋的使用权还没有到期,如果被强行拆除,刘骏就难以挽回自己的损失,因此在2002年6月15日这天,刘骏四处寻找益鑫泰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胡资生,希望就自己的损失讨一个说法。 刘骏的妻子:吃晚饭的时候,派出所有三个人拿了一张传唤证过来,说刘骏威胁了谁,威胁了领导。 记者:哪位领导? 刘骏的妻子:胡资生。 6月15日晚7点30分左右,刘骏按照益鑫泰路派出所下达的传唤证的要求,来到派出所接受传唤。刘骏的妻子李子萍出于担心,同刘骏一同来到了派出所。 记者:在讯问的时候你也在场吗? 刘骏的妻子:没有,他不让我进。 记者:他们之间的谈话进行了多长时间? 刘骏的妻子:到11点多。 记者:刘骏出来以后他脸上什么表情? 刘骏的妻子:我见到刘骏手里又拿了一张传唤证,那墨迹还没干。 在被益鑫泰路派出所传唤了近三个小时后,刘骏拿到了第二张传唤证,要求他于第二天上午9点继续到派出所接受讯问。在不到24小时时间里,刘骏被派出所传唤了两次。 刘骏的父亲:16号早晨他到我家来,他说爸爸,我要进行第二次传唤。我说为什么要传唤你呢?他说爸爸胡资生要整我。这是大概几点钟的事情,不到8点钟,到两点半钟多点,就有一个职工给我来电话,说刘骏在派出所出事了。 根据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在刘骏先后两次被传唤的过程中,益鑫泰路派出所所长劳益穗、民警卢晓剑、益鑫泰公司保卫处经济民警钟浩都在现场参与了传唤。为了了解当时的情况,我们来到了益鑫泰路派出所,首先见到了所长和民警卢晓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