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幼儿急疹会流鼻涕吗.doc

一般幼儿急疹会流鼻涕吗.doc
一般幼儿急疹会流鼻涕吗.doc

一般幼儿急疹会流鼻涕吗

>很多家长们不了解幼儿发生了急症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表现,由于对幼儿急症症状的不了解,所以说忽视了对孩子疾病治疗的家长有很多,孩子急疹之后影响是很大的,急疹出现后身上是会长很多红色小点点的,有的时候甚至还会有其他的症状,很多父母把幼儿急疹当初是普通的感冒,那么幼儿急疹会流鼻涕吗?

幼儿急疹会流鼻涕。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的常见于婴幼儿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高热3~4天,然后骤然退热并出现皮疹,病情很快恢复。

幼儿急疹的预防: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冷过热。

2.饮食宜进易消化的食物,应富含维生素、热量和适量蛋白质,适当增加饮水量,忌食生冷油腻。

3、一般病人不需要隔离,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对接触患者的易感儿应密切观察10日,如有发热,需暂时隔离治疗。

4、注意环境卫生和孩子的个人卫生

幼儿急疹该不该打抗生素完整版

幼儿急疹该不该打抗生 素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幼儿急疹”该不该打抗生素? 幼儿急疹通常是宝宝的第一次生病,前期发烧时很像是病毒性的感冒,如果去医院,多半会诊断为病毒感冒而给宝输液打针。幼儿急疹是考验新手父母的一道难题。 依依,13个月,女孩,一星期前因高烧40度输液4天,第五天烧退,身上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确定为幼儿急疹。依依输液后,明显不爱吃饭了,大便干燥,情绪敏感、胆小。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刚学会走路的依依,经过这场非正常的“幼儿急疹”的治疗,孩子反到不会走了,妈妈说,她后悔的肠子都青了,不该给孩子打这针。 幼儿急疹的特点是往往是突然高烧,体温迅速上升至39℃到40℃,而且会持续发烧三四天。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烧。相对感冒高烧的孩子,患儿的食欲状况比较好。高热时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状轻微。可能伴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是肠胃道感染的症状,也可能没有其他任何不适,患儿精神、体力及胃口都一如往常。在烧退之后,开始先在躯干及颈部出现粉红色,不痛、不痒的小疹子,这些疹子可能往脸部及四肢漫延,但不须任何治疗,多半会在2-3天之内自行消退。 幼儿急疹是不需使用抗生素的,在西医的诊断中,幼儿急疹属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没有特效,而且幼儿使用抗生素可能诱发许多其他疾病。幼儿急疹一般愈后良好,许多幼儿在发疹后可以自愈。现在医院普遍使用的抗生素都是广谱抗生素,它是不分青红皂白,所有细菌通杀。但是幼儿急疹在西医诊断是属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没有特效,那么就是说,幼儿急疹使用抗生素杀菌不仅没有杀死有害菌,反而破坏了身体的有益菌。 由于幼儿急疹的确诊都是马后炮,所以家长在发热早期一定要“沉着”。对高热婴儿,若不伴有明显咳嗽、腹泻等症状,同时发热24小时后,末梢血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不高,千万别着急使用抗生素。幼儿急疹属于生理性发热的一种,是孩子体内排热毒的一种很好方式,这个时候的用药,反而会使体温忽高忽低,延迟出疹时间和影响病情发展。上述依依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孩子因为打了抗生素反而生长退步,便秘、胆小、惊恐等症状出现。 所以学习基本的医学常识,是每个妈妈必须做的功课,只有这样,在遇到孩子出现各种症状时,才能拥有一颗淡定的心,强大的处理问题的能力,认真判断孩子身体上的各种症状,做出正确有理智的反应,保护好孩子的健康。

幼儿急诊症状及处理方法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起发热,热退出疹为特点。本病古称“奶麻”、“假麻”,其病因是由于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 病因与流行病学: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病毒颗粒呈球形,直经为200nm。其核衣壳为163个壳微粒组成的立体对称20面体,其内是由双股DNA组成的核心,核衣壳外有一层脂蛋白包膜。无症状的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抗体,出生后4个月时抗体阳性率为25%,11月为76%,5岁时90%,17岁时达98%。本病多见于6~18月小儿,3岁后少见,春、秋雨季发病较多,无男女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 本病的潜伏期为7一17天,平均10天左右。起病急,发热39一40度, 高热早期可能伴有惊厥,病人可有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 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泻或便秘等症状,咽部轻度充血,枕部,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体温持续3一5天后骤退,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一2天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肿大的淋巴结消退较晚,但无压痛. 在病程中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可达70%-90%. 诊断依据: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有以下几点: 1.骤起高热,而其它临床症状较轻。 2.颈. 枕. 耳后淋巴结肿大压痛。 3.周围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较高。 4.发病年龄在2岁以内。

【鉴别诊断】 (1)麻疹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重,病初口腔粘膜有Koplik斑,发疹和发热可同时存在。(2)风疹出疹前已发热6~24小时,高热同时发疹,颈后、枕后淋巴结肿大。(3)药疹有服药史,末梢血淋巴细胞不高。 治疗原则: 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护理及对症治疗。1.一般治疗:患儿卧床休息,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要多饮水,给予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C等。 2.对症治疗:高热时物理降温,适当应用阿斯匹林5一10mg/(kg·次),每日2一3次,一旦出现惊厥给予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可适当补液。 中医治疗早期治宜疏风解表,出疹期宜清热凉血。 一、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临床幼儿急诊的症状有: 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应注意给孩子退烧,可给孩子洗温水浴,或者

幼儿急疹护理

幼儿急疹护理 幼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起发热,热退出疹为特点。本病古称“奶麻”、“假麻”,其病因是因为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 病因与流行病学: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病毒颗粒呈球形,直经为200nm。其核衣壳为163个壳微粒组成的立体对称20面体,其 内是由双股DNA组成的核心,核衣壳外有一层脂蛋白包膜。无症状的 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 体得到抗体,出生后4个月时抗体阳性率为25%,11月为76%,5岁 时90%,17岁时达98%。本病多见于6~18月小儿,3岁后少见,春、秋雨季发病较多,无男女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本病的潜伏期为7一17天,平均10天左右。起病急,发热39一40度,高热早期可能伴有惊厥,病人可有轻微流涕,咳嗽、 眼睑浮肿. 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泻或 便秘等症状,咽部轻度充血,枕部,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体温持 续3一5天后骤退,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 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一2天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肿大的淋巴结消退较晚,但无压痛. 在 病程中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可达70%-90%. 诊断依据: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有以 下几点: 1.骤起高热,而其它临床症状较轻。 2.颈. 枕. 耳后淋巴结肿大压痛。 3.周围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较高。 4.发病年龄在2岁以内。 【鉴别诊断】

(1)麻疹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重,病初口腔粘膜有Koplik斑,发 疹和发热可同时存有。 (2)风疹出疹前已发热6~24小时,高热同时发疹,颈后、枕后 淋巴结肿大。 (3)药疹有服药史,末梢血淋巴细胞不高。 治疗原则: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增强 护理及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患儿卧床休息,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要多饮水,给予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C等。 2.对症治疗:高热时物理降温,适当应用阿斯匹林5一10mg/(kg·次),每日2一3次,一旦出现惊厥给予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可适当补液。 中医治疗早期治宜疏风解表,出疹期宜清热凉血。 一、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绝大部分儿童在2岁前都得 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 红色斑点样皮疹。 临床幼儿急诊的症状有: 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1、体温迅速恢复 正常。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幼儿疹子的症状及护理技巧-麻疹

幼儿疹子的症状及护理技巧:麻疹 小儿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末春初为多见。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具有通过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力,一般较少发病。患过一次麻疹后即能获得自动免疫而不再得病。 病人的口、鼻、眼部粘膜的排泄物都含病原体,出疹前后5天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给他人。症状类似重感冒,发热可达39℃,眼部发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灰白色似针尖样斑点,症状严重时可见出血性皮疹,合并粘膜出血及肺炎,当血液循环衰竭时皮疹不能透出,甚至隐退,可危及生命。 1、小儿麻疹与急疹的区别与预防: 小儿麻疹和小儿急疹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要注意区分它们的不同并有效的预防,就能控制它们的蔓延。 小儿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以春冬季节最为常见。起病时,有轻度的体温上升。2~4天出现皮疹。这时的体温达40度以上。 小儿急疹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突发性皮疹,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尤以春、秋两季较为普遍。常见于出生6个月至1岁左右的宝宝。幼儿急疹的潜伏期大约是10~15天。发病时突然,高烧可达39-40度,可出现高热惊厥,热退后9~12小时内出疹。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它虽然是传染性的疾病,却很安全,不会象麻疹那样广泛传染。

麻疹与急疹的预防方法差不多。除了生活要有规律、保证睡眠、并且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外。还要让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坚持锻炼身体,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宝宝抵抗力的提高也大有好处。另外尽量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合去,防止传染。还要定时到医院接种疫苗。 2、小儿麻疹的护理 1)居室要安静、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光线柔和、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患儿眼睛。室温不要太高,衣被不要太多,以免患儿大量出汗,容易造成脱水。且出汗后易着凉,不利于麻疹透发而并发肺炎。 2)饮食宜清淡,含高热量及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少食多餐。不要进食品店油腻劳腥食物。多喂开水。如有消化不良,可暂食米汤或脱脂牛奶。在恢复期可适当多进食高蛋白食物,以增加抵抗力。 3)注意皮肤、粘膜、口腔清洁。由于眼部分泌物多,以致结痂,使眼不能睁开,可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清洗,每天3~4次,然后用金霉素眼膏涂于眼脸内。由于鼻腔内分泌物也增多,易结痂堵塞影响呼吸,可用棉花签蘸石蜡油清除结痂及分泌物,然后涂金霉素眼膏于两侧鼻腔内。为预防口腔炎,稍大的患儿可用生理盐水漱口,婴儿用棉花签蘸生理盐水揩试口腔,每天2次。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 什么是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发热持续3~4天,当退热时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其特征为热退疹出。 病因: 所感染到疱疹病毒所引起的 研究发现,幼儿急疹绝大多数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所致,少部分为人类疱疹病毒7型感染所致,属于全年中各个季节都容易被感染到的疾病,但冬季多见。 症状: 高热退热后,全身就会起红疹,表现为热退疹出 潜伏期为10~15天,无前期症状,而突然高热,体温高达39~40℃。每个小孩的情况不同,有些小孩发热时,会哭闹及全身无力,而有些则还是很有活动力,跟平常一样。但面对突如其来的体温上升,有可能会引起热性惊厥。 经3~5天后体温骤降,当体温下降后,腹部和背部就会开始出红疹,然后经过24小时皮疹出齐,再经过1~2天皮疹消退,不留痕迹。一般不发生在鼻颊、膝下及掌蹠。全身症状轻宝宝一般状态尚好,除高热、食欲欠佳外,少数宝宝发热期可有倦怠、恶心、颈淋巴结肿大及惊厥,也有可能会引起腹泻。 红疹2~3天后颜色就会慢慢变淡,然后就会消失痊愈,可以不用担心。 幼儿急疹 ☆好发年龄: 幼儿急疹,是2岁以内的宝宝,特别是出生6个月过后到1岁的宝宝,较容易得到,几乎所有婴儿,都曾经患过此病。因此,出生后第一次的发热,可能就是幼儿急疹。 家庭处理及治疗建议 家庭处理: 要仔细观察小孩的情况 ★补充水分并多休息 在家要让他能安静的休息。观察他发高热过后,有没有出现其他症状。发高热时,身体的水分会不足,可让他多补充水分,如果他喝下的母乳或牛奶,比平常的量还少时,便可以给他喝温开水、米汤等,也可给宝宝喝鲜果汁饮料等,并以少量多饮的方式喂食。 ★如果他感到难受时,可使用退热药

幼儿急疹注意事项 饮食和护理两不误

幼儿急疹注意事项饮食和护理两不误*导读:幼儿急诊注意事项有哪些?多喝水,多吃流质食物,补充维生素,注意休息,调整心态。…… 幼儿急诊是由病毒引起的以高热、咽喉不适、出红疹为典型症状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常见于气温多变的春夏季,以6个月至2岁的幼儿为主要发病者,传染性不大,发病率高。感染病毒1-2周后,幼儿就会发病,持续高热,体温一直不下降,腰部和臀部相继出现红疹,面部和膝盖红疹数目最多。病程期,幼儿枕后的淋巴结肿大、恶心呕吐。为了缓解幼儿不适,妈妈要做好护理。幼儿急诊注意事项有哪些? *幼儿急诊饮食注意事项 1.不要让幼儿吃生硬难消化的食物,这不利于缓解恶心呕吐症状。难吞食的食物,幼儿一吃就会马上吐出,胃酸反流,咽喉灼热不适。 2.给幼儿多喝水,缓解咽喉干燥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冷水和热水都不适宜幼儿喝,会加重病情。妈妈先再给幼儿喝水前,要先试水温,不冷不热再给幼儿喝。 3.补充维生素,让幼儿多吃新鲜的蔬果,若幼儿难以吞食,妈妈可将蔬果将成小块或者榨成汁给幼儿喝。 *幼儿急诊日常护理事项

1.注意休息:在出疹期间,不要让幼儿跑来跑去以及做强烈的运动,要多休息,缓解身体不适。 2.缓解舒适:室内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但天冷时要关闭窗户,因为幼儿不能受寒。 3.满足需求:幼儿在生病期间,会感到非常痛苦,容易哭闹。妈妈不要责备幼儿,要鼓励她与病魔作斗争,若幼儿夜里需要妈妈陪伴,妈妈要尽量陪伴在幼儿身边。 幼儿急疹注意事项有哪些,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如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儿科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 【相关推荐】: 幼儿急疹症状及应对方法 幼儿急疹会怎么样 幼儿急疹的注意事项 想知道如何预防疾病?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生病了吃什么好?生病了怎么护理吗?

幼儿急疹

关于小儿急疹 我大概总结一下自己对知道的知识和姐妹们分享昨晚吓死我了,一晚没睡,原来是自己没文化真可怕这几天要好好看好我家小婧涵。姐妹们不妨看一下,应该对你有用的哟!我随便整理了一下。关键是要理解! 想宝宝抵抗力不被我们摧毁就看一下吧! 高热 至今为止没有发热病史的婴儿,过了 6 个月以后如果出现38℃ 以上的高热, 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幼儿急疹。半数以上的婴儿在出生后 6 个月至 1 周岁半期间会 出现幼儿急疹,而6~8 个月期间尤其多。年轻的父母为婴儿的这种 幼儿急疹要 经受 3 次惊吓。首先是因为婴儿突发高热而受到惊吓;第 2 次是因 高热持续二三 天仍退不下来而感到害怕;最后是在看过几个医生后婴儿的热退下来 时,为最后 一位医生的医技高明而惊叹。幼儿急疹本来是年轻的父母必须要知道 的疾病。可 是,它却不像麻疹那样众所周知,这是因为这种病即使得上也会在不 知不觉中自 愈,很多人好了之后就忘却了,真可谓好了疮疤忘了疼。另一方面, 从前的婴儿 并不像现在的婴儿这样个个都得这种病,因此,上了年纪的育儿专家 弄不清这种 病的名称。此外,那些接触婴儿不多的医生也不知道有这种病,将幼 儿急疹称为 “三日麻疹”。 幼儿急疹最显著的特点是,持续发热 3 天,然后在第 4 天退烧以后 开始出疹。 在发热的头 3 天里,婴儿的症状与“感冒”、“睡觉着凉”、“扁桃体炎” 是完全一 样的。只有到退热后疹子出来,才能最后确诊。由于 6 个月时婴儿 得的病一般不 会连续发热 3 天,因此,婴儿连续发热两天以后,即使没有疹子出 现,父母也应 怀疑是幼儿急疹。年轻的父母必须记住有幼儿急疹这种病。 婴儿发热后,可以使用体温计测一下体温。使用时,应先用干毛 巾将婴儿腋 下的汗擦干净,然后在指定的时间里将体温计夹在腋下。普通的体温 计不能用于

幼儿急疹出疹后护理方法

幼儿急疹出疹后护理方法 幼儿急疹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当孩子出现急疹之后,家长朋友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治疗,等到孩子出疹后,还需要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那么,幼儿急疹出疹后护理措施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五大护理措施。 1、应注意给宝宝退烧 高热时物理降温,可给宝宝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适当应用含有“扑热息痛”或“布洛芬”成分的婴幼儿退烧药,一旦出现惊厥应给予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可适当补液。溴化物与苯巴比妥易产生皮疹,此时要避免应用,以减少诊断的困难。另外,酒精浴容易对患儿柔嫩的皮肤造成刺激,皮肤发红与皮疹又难以鉴别,建议少用为好。 2、尽量少去户外活动 最好让患儿多卧床休息,居室内要安静、舒适,空气要新鲜、流通,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以免内热难消。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如果患儿已经断奶,可给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鼓励患儿少量进食牛奶、米汤、豆浆、粥以及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保持体力。不建议喝糖分较高的甜水,宝宝此时食欲不佳,会影响宝宝食欲。通过发汗、排尿和排便三种途径,让体内毒素加速排出。 4、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 可以经常给宝宝温水擦浴,要及时擦去患儿身上的汗渍,不要吹过堂风,以免着凉,同时也可防止出疹的宝宝感染。避免用碱性皂剂擦洗皮疹。不要让患儿搔抓皮疹,以免抓破皮肤造成感染。也不要乱涂药,尽量不刺激皮肤。 5、多喝水 为了避免患儿因发烧而引起脱水,并促进血液中的病毒及毒素排出,多给孩子喝一些温开水或淡果汁,这样既提高了维生素的摄入又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素从尿液中排出。 幼儿急疹出疹后护理措施有哪些呢?一共有五大护理措施,分别是应注意给宝宝退烧、尽量少去户外活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以及让宝宝多喝水。建议家长朋友按照上述五大护理措施来照顾患儿,能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幼儿各种疹子的症状及护理

幼儿各种疹子的症状及护理 经常有妈妈问,宝宝脸上,背上长了好多红点点,究竟是怎么回事?是哪种疹子?要怎么处理?要不要紧?于是圈圈收集了小儿最常见的几种疹子,急疹、湿疹、风疹、水痘的症状,给各位妈妈分辨,并且还有相应的护理方式,让不小心得了疹子的宝宝赶紧好起来!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急疹症状及护理 一、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临床幼儿急诊的症状有: 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 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 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 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 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 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应注意给孩子退烧,可给孩子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此病的恢复迅速,孩子在皮疹消失后很快能恢复正常。 二、幼儿急疹会传染吗? 幼儿期常突发高热,退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令父母亲常困惑不解。其实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以突发高热起病,热度可高达39.5度以上,一般发热持续3~4天,后体温便突然降至正常。退热时或退热后数小时至1~2天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整个病程约8~10天左右。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所以是会传染的。如果你的孩子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 同时,应提倡和鼓励孩子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三、幼儿急疹及其护理

幼儿急疹

经常在群里看到妈妈们说起6个月的宝宝高烧,吃药不退,我家叶叶就曾经历过。当时自己不懂,打针、吃药,折腾了三天三夜,后来宝宝烧退了,又出疹,大家都手忙脚乱,真的要谢谢洋洋妈,在群里说起她宝宝的情况,一对比,再看《育儿百科》,才知道是幼儿急疹。宝宝只是高热,没有任何去一院看了几次,副主任医师、普通医师都看过了,认为是扁桃体发炎。但宝宝又不流鼻水,又不感冒,吃得好睡得好,精神也不错,硬被我们打了几支屁股针,结果,宝宝受罪,家人担心,都是因为自己缺乏基本的常识…… 现在把幼儿急疹的相关资料搜集,供各位妈妈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日本《育儿百科》的作者松田道雄,他对这种疾病解析得非常细致精准。将文章内容作一些摘抄,供需要了解的妈妈参考一下: “至今为止没有发热病史的婴儿,过了6个月以后如果出现38度以上的高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幼儿急疹”。半数以上的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至1周岁半期间会出现“幼儿急疹”,而6~8个月期间尤其多。年轻的父母为婴儿的这种幼儿急疹要经受3次惊吓。首先是因为婴儿突发高热而受到惊吓;第2次是因高热持续二三天仍退不下来而感到害怕;最后是在看过几个医生后婴儿的热退下来时,为最后一位医生的“医技高明”而惊叹。“幼儿急疹”本来是年轻的父母必须要知道的疾病。可是,它却不像麻疹那样众所周知,这是因为这种病即使得上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自愈,很多人好了之后就忘却了。 1、幼儿急疹的症状。婴儿在6个月以后易发幼儿急疹的原因是由于从这个时候起,婴儿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已基本消失。没有哪种病会像幼儿急疹这样,使不同的婴儿具有如此相同的病程。一般的疾病总会有症状的轻重之分,有的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幼儿急疹却不分月龄、季节、地区,病程千篇一律,且没有任何并发症。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发病的初期只是持续发热3天。婴儿与往常不同,气色不佳且没有精神,一摸头部很热,量体温在38到39度左右。有时出现轻咳、流少量清涕等症状。然后在第4天退烧以后开始出疹。在发热的头3天里,婴儿的症状与“感冒”、“睡觉着凉”、“扁桃体炎”是完全一样的。只有到退热后疹子出来,才能最后确诊。退热后,婴儿的胸部、背部会出现像被蚊子叮了似的小红疹子,这些疹子到晚上就会渐渐扩散,到了晚上就会波及到脸、脖子和手脚。对婴儿麻疹有所了解的人会误以为是麻疹。可是麻疹在出疹子时有高热,而幼儿急疹则是在退热以后才会出疹子的。婴儿虽然已退热,但仍是萎靡不振、爱哭,第3天晚上或者第4天晚上还会排稀便。完全恢复要在第5或第6天,婴儿的疹子变少,精神也恢复到发病前的正常状态,到这时可以说婴儿已以痊愈了。 2、幼儿急疹的护理。幼儿急疹并不需要做特殊的护理。因为不会引起并发症,所以没有预防并发症的药物。如果从发病初期就知道是幼儿急疹,就没有必要给婴儿吃药(不过能做到这一点非常难,连专业医师也不一定能在初期就确诊)。让婴儿自然痊愈对母婴双方都有好处。既不会受到药物的伤害,也不必为看医生到医院的候诊室长时间等候。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婴儿有病不去看医生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这个勇气,在面临自己的宝宝时,总是要很大很大才行,常常我们都无法鼓起这样的勇气,在听到亲戚、邻居在一旁的其它猜测时,多少就会有些动摇。幸好我之前对幼儿急疹早就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听过好几例,宝宝得了幼儿急疹,给医生误诊了,打了吊针后反而加重病情的! 7个月以后的婴儿,在发烧时可以用冰枕冷敷头部,但婴儿不愿意不要勉强。我个人认为还是最好用物理降温法比较好,就是用温开水给宝宝擦拭身子,不过一定注意别让宝贝凉着。

婴幼儿急疹的症状及护理

婴幼儿急疹的症状及护理 一、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临床幼儿急诊的症状有: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 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 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 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 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应注意给孩子退烧,可给孩子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此病的恢复迅速,孩子在皮疹消失后很快能恢复正常。 二、幼儿急疹会传染吗? 幼儿期常突发高热,退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令父母亲常困惑不解。其实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幼儿急疹。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以突发高热起病,热度可高达39.5度以上,一般发热持续3~4天,后体温便突然降至正常。退热时或退热后数小时至1~2天全身

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整个病程约8~10天左右。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所以是会传染的。如果你的孩子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同时,应提倡和鼓励孩子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三、幼儿急疹及其护理 有不少年轻的妈妈因孩子出了一身皮疹而前来就诊,经常被儿科医生诊断为“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发疹性疾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病毒有关。本病主要多见于周岁内婴儿,四季均可发生,一生中感染两次以上者极少见。其临床表现是起病急,高烧达39-40℃,持续3-5天自然骤降,精神即刻好转。它的特点是烧退疹出或疹出热退。皮疹多不规则,为小型玫瑰斑点,也可融合一片,压之消退。先见于颈部及躯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内消退,不留色素斑。该病在出疹前可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咽炎、腹泻,同时颈部周围淋巴结普遍增大,这对幼儿急疹的诊断很有意义。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抗生素治疗无效。只需对症处理,高烧、烦躁或易惊跳时,可用退热镇静剂;如果持续高热,就需要补充更多液体,多喝白开水、菜汤、果汁等. 四、得了幼儿急疹怎么办?

儿科常见出疹疾病的出疹时间(终审稿)

儿科常见出疹疾病的出 疹时间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儿科常见出疹疾病的出疹时间:一是风水二是猩,天花幼疹三天出,麻疹四天出皮疹,斑疹伤寒五天明,伤寒需到六日后,出疹时间要记清。(风:风疹,水:水痘。猩:猩红热。)2小儿X线检查腕部骨化中心发育:头钩桡三3岁前月舟大小幼儿园尺骨远端小学后青春期前豆骨见注:正常小儿4-6个月出现头骨及钩骨,桡骨远端6-12个月,2-3岁出现三角骨。4-6岁出现月骨和大、小多角骨,5-8岁出现舟骨。尺骨远端的成骨中心6-8岁时出现。而9-13岁时出现豆骨。3小儿生长发育规律:一哭二笑三认母;四月大笑五认生;七月无意说爸妈;八月有意仿大人;十月招手会再见;一岁以后能说话.4小儿握持反射特点:一紧二松三消失;四握五抓六移物;九月随意钳小珠;一岁用匙无翻书5小儿动作发育规律二抬四翻六回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小儿神经发育规律一哭三笑四认母,七抓八语周逗人。6麻疹:鼻涕眼泪脸上挂(指卡他症状明显),高热哭闹不说话(指发热及精神状态),戴帽穿衣出疹子(指出疹顺序),三个3天记清它(烧3天,疹3天,退3天)。风疹:发热当天出疹子,耳后枕后淋巴大,一般情况尚可佳。幼儿急疹:发热3~4天,热退疹出,好发年龄6个月~18个月。水痘:发热当天就出疹,三代同堂是特征,向心分布不要忘,痒感明显最痛苦。手足口病:有类似水痘样皮疹,离心性分布,手足口及肛周和肘膝关节处分布。一水风,二猩红,三天花,四麻疹,五斑疹,六伤寒7肺炎合并心衰的:一大二快三突然.(一大:肝脏大;二快:心率快,呼吸快;三突然;突然原发病情加重;突然面色苍白或青紫;突然尿量减少,颜面浮肿).临床工作中,患儿热,咳,喘,呼吸急促,肺部有固定湿罗音的基础上,出现上述口角表现,心衰诊断基本成立.8小儿补液口诀:先浓后淡,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给钾。9小儿辅食添加顺序:一油二汁三四粥,蛋羹菜泥五到六,七面八鱼九肝

幼儿急疹出疹后哭闹不止

幼儿急疹出疹后哭闹不止 幼儿急疹发病比较突然,有的妈妈毫无准备,就会对此感到很惊慌。宝宝急疹出疹后就会觉得非常的不适,因而会哭闹不止,妈妈听着也心疼。幼儿急疹出疹后哭闹不止该在怎么办好呢? 幼儿急疹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常常是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高热早期重症患者可能伴有惊厥,有的出现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微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并且咽部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三至五天后体温骤降,退热后孩子全身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先从胸腹部开始,很快波及全身。这时孩子已经退烧,可安然入睡,在医学上称“退热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有表现。 生病时,要让孩子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发烧时,要给孩子多喝水,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如果孩子体温较高,并出现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以免发生高热惊厥。 如果孩子已经确诊为婴幼儿急疹,而且孩子的精神状况比较好,家长就可放心在家里护理,不必一次次往医院跑。得了婴幼儿急疹,必须要经过几天高烧、热退疹出的阶段。带着患病的孩子反复跑医院,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使病情复杂化。也不要乱给孩子服药,以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加重病情。 特别提醒: ◆婴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属自限性疾病,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只要加强护理,适当给予对症治疗,几天后就会自己好转。 ◆当孩子高热不退,精神差,出现惊厥、频繁呕吐、脱水等表现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功能损害。 婴儿在急疹期间要注意护理好,要懂得安抚宝宝的情绪,以免加重病情的发展哦。

幼儿急疹出疹顺序

幼儿急疹出疹顺序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烧疹,它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幼儿急疹出疹顺序是有规律可循的。 幼儿急疹常常是突然发病,具体可见宝宝体温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发热期间,宝宝会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微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一般是在发热三至五天后,宝宝的体温会出现骤降。退热后,宝宝的全身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一般先从宝宝的胸腹部开始,很快,皮疹就会波及全身。这时候,宝宝通常已经退烧,可以安然入睡。医学上一般称这种情况为“退热疹出”。 宝宝患幼儿急疹后,爸爸妈妈要让宝宝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宝宝,避免交叉感染;宝宝发热时,要给宝宝多喝水,并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 如果宝宝的体温较高,并且有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宝宝物理降温或适当应用少量的退热药物,以免发生惊厥。遇到宝宝高烧不退的话,也不要盲目给宝宝退热,要遵循医生的意见。 幼儿急疹出疹后还发烧 幼儿急疹出疹后,如果护理不当或宝宝的免疫力低下,宝宝可能会有其他的病症出现。幼儿急疹出疹后还发烧就是其中一种。由于幼儿急疹往往会导致宝宝的免疫力低下,所以宝宝的病刚好了后又很容易感冒。另一方面,小儿发热的病因非常多,因此,幼儿急疹出诊后还发烧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查找清楚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才行。 如果幼儿急疹出疹后还发烧,甚至体温超过了38度,那么这时,爸爸妈妈们需要及时用一些退烧药以及物理降温等方法控制宝宝的体温。爸爸妈妈们可以用温水擦洗宝宝全身,特别是宝宝的胳膊窝下。 爸爸妈妈们也可以给宝宝吃点退烧冲剂,并随时用体温计测试宝宝的体温。如果宝宝喝完药后如果很快就出汗,就表示他在散热,应该很快就退烧。 爸爸妈妈要记得,宝宝散热出汗后,要换上干燥的衣服,不然宝宝会觉得不舒服。 幼儿急疹出疹后几天消退

幼儿急疹.doc

幼儿急疹 至今为止没有发热病史的婴儿,过了6个月以后如果出现38度以上的高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幼儿急疹”。半数以上的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至1周岁半期间会出现“幼儿急疹”,而6~8个月期间尤其多。年轻的父母为婴儿的这种幼儿急疹要经受3次惊吓。首先是因为婴儿突发高热而受到惊吓;第2次是因高热持续二三天仍退不下来而感到害怕;最后是在看过几个医生后婴儿的热退下来时,为最后一位医生的“医技高明”而惊叹。“幼儿急疹”本来是年轻的父母必须要知道的疾病。可是,它却不像麻疹那样众所周知,这是因为这种病即使得上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自愈,很多人好了之后就忘却了。 1、幼儿急疹的症状。婴儿在6个月以后易发幼儿急疹的原因是由于从这个时候起,婴儿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已基本消失。没有哪种病会像幼儿急疹这样,使不同的婴儿具有如此相同的病程。一般的疾病总会有症状的轻重之分,有的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幼儿急疹却不分月龄、季节、地区,病程千篇一律,且没有任何并发症。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发病的初期只是持续发热3天。婴儿与往常不同,气色不佳且没有精神,一摸头部很热,量体温在38到39度左右。有时出现轻咳、流少量清涕等症状。然后在第4天退烧以后开始出疹。在发热的头3天里,婴儿的症状与“感冒”、“睡觉着凉”、“扁桃体炎”是完全一样的。只有到退热后疹子出来,才能最后确诊。退热后,婴儿

的胸部、背部会出现像被蚊子叮了似的小红疹子,这些疹子到晚上就会渐渐扩散,到了晚上就会波及到脸、脖子和手脚。对婴儿麻疹有所了解的人会误以为是麻疹。可是麻疹在出疹子时有高热,而幼儿急疹则是在退热以后才会出疹子的。婴儿虽然已退热,但仍是萎靡不振、爱哭,第3天晚上或者第4天晚上还会排稀便。完全恢复要在第5或第6天,婴儿的疹子变少,精神也恢复到发病前的正常状态,到这时可以说婴儿已以痊愈了。 2、幼儿急疹的护理。幼儿急疹并不需要做特殊的护理。因为不会引起并发症,所以没有预防并发症的药物。如果从发病初期就知道是幼儿急疹,就没有必要给婴儿吃药(不过能做到这一点非常难,连专业医师也不一定能在初期就确诊)。让婴儿自然痊愈对母婴双方都有好处。既不会受到药物的伤害,也不必为看医生到医院的候诊室长时间等候。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婴儿有病不去看医生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这个说的真的很好,我当初就没有坚持这个勇气下来)。这个勇气,在面临自己的宝宝时,总是要很大很大才行,常常我们都无法鼓起这样的勇气,在听到亲戚、邻居在一旁的其它猜测时,多少就会有些动摇。幸好我之前对幼儿急疹早就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听过好几例,宝宝得了幼儿急疹,给医生误诊了,打了吊针后反而加重病情的! 7个月以后的婴儿,在发烧时可以用冰枕冷敷头部,但婴儿不愿意不要勉强。我个人认为还是最好用物理降温法比较好,就是用温开水给宝宝擦拭身子,不过一定注意别让宝贝凉着。婴儿不爱喝奶时,

幼儿急疹注意事项

幼儿急疹注意事项 幼儿急疹注意事项 幼儿急疹,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两岁以内的宝宝会发生的疾病。发病症状主要为全身发热,且是高热,全身出现小红疹子。很多妈妈会以为是小儿发烧感冒或者皮肤过敏。幼儿急疹无需治疗,一段时间即可自愈,但是为了宝宝的安全健康,在发现幼儿急疹后,还是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知道。 1、不要马上服药或就医。 妈妈担心宝宝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幼儿急疹是无需治疗即可自愈的。当发现宝宝有了幼儿急疹的现象,如高热,不要马上就医,因为这时很有可能诊断为发烧。同时,也不要给宝宝服用药物,以免药物不适引起更大的问题。 2、密切及时观察宝宝状态。 幼儿急疹引起的高热并不会影响到宝宝的状态。所以妈妈们要学会及时观察宝宝的状态,如果在宝宝发热时期并没有出现食欲不振或者呕吐,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建议观察至三天左右的时间,这时热还没退的话,就可以送医治疗了。 3、注意卫生的清洁 这是防止宝宝感染其他疾病最需要注意的地方。保持通风清洁,病菌入侵的机会少,就不会趁急疹时期引起病变。 幼儿急疹需要主要的事项就是这些。最为重要的就是妈妈们不要在发热初期就过于担心,学会观察宝宝的状态再做决定。 幼儿急疹症状 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 1、体温突然达到39℃-40℃,而且会持续发烧三四天,但孩子的精神、食欲状况比较好。 2、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开始发烧。 3、高烧时,多数会腹泻,大便糖稀,而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状轻微。 4、有时出现高热惊厥,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5、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明显升高。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

幼儿急疹护理及注意事项

幼儿急诊特点是突发高烧,体温迅速上升至39℃到40℃,而且会持续发烧三四天。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烧。退烧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临床上以突起发热,热退疹出为特点。然而,患儿的咳嗽、喷嚏、流涕等症状不太明显。此时检查患儿仅仅见到咽部稍充血,耳后或枕部的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但无压痛。 与普通病毒性感冒略有不同:它骤起高热,但其他临床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等几乎没有或症状轻微,部分患儿的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但无压痛。由于骤起高热,小儿可发生高热惊厥;可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幼儿急疹患儿的血象不高,淋巴细胞分类计数较高。相对感冒高烧的孩子,患儿的食欲状况比较好。第3天晚上或者第4天晚上还会排稀便。如果超过4天还是没有退烧的迹象,或者在发烧期间就出疹子,则有可能是其他疾病了,要及时去医院。 1.往往是突然高烧,体温迅速上升至39℃到40℃,而且会持续发烧三四天。 2.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烧。 3.相对感冒高烧的孩子,患儿的精神、食欲状况比较好。 4.高烧时,多数会腹泻,大便糖稀,而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状轻微。 5.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明显升高。 6.耳后、枕后能摸到黄豆、花生米大小的肿块。 7.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消退,没有色素沉着或脱屑。 8.患儿多在6~12个月大,50%~60%的患儿都在8~10个月大时发病。 “患了小儿急疹,打针、输液都没有用,孩子还是要烧够三天的,如果用激素退热,反而会延长病程1~2天。”翟文生说,这个病不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孩子高烧再重,也不会损害大脑、影响智力。妈咪应该注意到,宝贝虽然热度很高,但精神状态并不是太坏,基本不影

1-3岁育儿知识-幼儿急疹出疹顺序

幼儿急疹出疹顺序 【导读】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烧疹,它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幼儿急疹出疹顺序是有规律可循的。它常常是突然发病,具体表现为宝宝体温迅速升高,直达39℃甚至40℃。三至五天后,宝宝体温骤降,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 幼儿急疹出疹顺序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烧疹,它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幼儿急疹出疹顺序是有规律可循的。 幼儿急疹常常是突然发病,具体可见宝宝体温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发热期间,宝宝会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微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一般是在发热三至五天后,宝宝的体温会出现骤降。退热后,宝宝的全身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一般先从宝宝的胸腹部开始,很快,皮疹就会波及全身。这时候,宝宝通常已经退烧,可以安然入睡。医学上一般称这种情况为“退热疹出”。 宝宝患幼儿急疹后,爸爸妈妈要让宝宝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宝宝,避免交叉感染;宝宝发热时,要给宝宝多喝水,并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 如果宝宝的体温较高,并且有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宝宝物理降温或适当应用少量的退热药物,以免发生惊厥。遇到宝宝高烧不退的话,也不要盲目给宝宝退热,要遵循医生的意见。

幼儿急疹出疹后还发烧 幼儿急疹出疹后,如果护理不当或宝宝的免疫力低下,宝宝可能会有其他的病症出现。幼儿急疹出疹后还发烧就是其中一种。由于幼儿急疹往往会导致宝宝的免疫力低下,所以宝宝的病刚好了后又很容易感冒。另一方面,小儿发热的病因非常多,因此,幼儿急疹出诊后还发烧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查找清楚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才行。 如果幼儿急疹出疹后还发烧,甚至体温超过了38度,那么这时,爸爸妈妈们需要及时用一些退烧药以及物理降温等方法控制宝宝的体温。爸爸妈妈们可以用温水擦洗宝宝全身,特别是宝宝的胳膊窝下。 爸爸妈妈们也可以给宝宝吃点退烧冲剂,并随时用体温计测试宝宝的体温。如果宝宝喝完药后如果很快就出汗,就表示他在散热,应该很快就退烧。 爸爸妈妈要记得,宝宝散热出汗后,要换上干燥的衣服,不然宝宝会觉得不舒服。 幼儿急疹出疹后几天消退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疾病。人类的疱疹病毒6、7型感染是引起幼儿急疹的病因。 幼儿急疹多发于婴幼儿6-18个月大的时候,而春秋季是幼儿急疹的高发期。这种病症的潜伏期一般为5-15天,其临床特征为高热3-5天,随后骤然退热,出现皮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分布于面部及躯干,可持续3-4天。部分患儿的软腭可出现特征性红斑。皮疹不需要特殊处理,一般可自行消退,消退后没有脱屑,也没有色素沉积。

幼儿急疹出疹后护理_幼儿急疹不一定会来,但这些需要先了解!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幼儿急疹出疹后护理_幼儿急疹不一定会来,但这些需要先了解! 幼儿急疹就是一只“纸老虎”,来势汹汹的看着挺吓人,其实并不可怕,我们只要懂得其原理,淡定的做好护理即可。 幼儿急疹 是每个孩子必须经历的吗 并不是,只是大部分都会经历,不管它会不会来,我们都可以先做好心理准备,不必太担心。 幼儿急疹的特点

1、诊断是“马后炮” 幼儿急诊前期都会经历高热,但高热时并不能判断是否是幼儿急诊,只有在后面皮疹出现后,才能诊断。 所以,在医学上,幼儿急疹的诊断是“马后炮”; 2、好发月龄为6~24个月,大部分是在6~12个月之间出现; 3、发病季节多在春季,但一年四季都可见; 4、可以确定为“病毒感染”,前期会经历3~5天的高热,但孩子精神看起来很好,除了发烧并没有别的症状,只需要按发烧的护理原则即可(公众号回复:发烧,可以看出护理方法),预后良好,很少会有并发症;

5、病后可以终身免疫,绝大部分只会得一次,但也有的孩子会得两次,因为它不仅由疱疹病毒hhV-6b亚型引起,hhV-7也会引起,两者之间不会共同免疫,一般第二次会更轻微些; 6、“热退疹出”是它最大的特点,一般是发烧结束后出现全身皮疹,但也有的是高热中就出皮疹,皮疹出后再退的烧; 7、发热的特点是:温度都较高,一般会在39~41度,容易出现“高热惊厥”,需要特别防护,持续3-5天左右后就会突然退热; 8、皮疹全身可见,从颈部和躯干向四肢蔓延,多为不规则的斑点状或斑丘疹,用手按压皮疹可以退色,一般1~2天就可消退,不留痕迹。 9、过程可能会伴有颈部的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耳后或枕后比较明显。 不需要特别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