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简介幼儿急疹的特点往往是突然高烧,体温迅速上升至39℃到40℃,而且会持续发烧三四天。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烧。相" />

幼儿急疹也称婴儿玫瑰疹

幼儿急疹也称婴儿玫瑰疹

幼儿急疹也称婴儿玫瑰疹、烧疹、第六病(疱疹病毒6引起)。中医称为奶疹、假疹,民间称臊疹子,古中医书称"奶麻"、"假麻"。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临床上以突起发热,热退疹出为特点。>>幼儿急疹简介

幼儿急疹的特点往往是突然高烧,体温迅速上升至39℃到40℃,而且会持续发烧三四天。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烧。相对感冒高烧的孩子,患儿的食欲状况比较好。高热时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状轻微。

>>幼儿急疹的发热有什么特点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由于外感风热湿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一年四季都有发病的可能,尤以春秋两季较为普遍。常见于出生六个月至一岁以内的宝宝。患过一次后将终身免疫。

>>宝宝得了幼儿急疹该怎么办?

幼儿急诊症状及处理方法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起发热,热退出疹为特点。本病古称“奶麻”、“假麻”,其病因是由于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 病因与流行病学: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病毒颗粒呈球形,直经为200nm。其核衣壳为163个壳微粒组成的立体对称20面体,其内是由双股DNA组成的核心,核衣壳外有一层脂蛋白包膜。无症状的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抗体,出生后4个月时抗体阳性率为25%,11月为76%,5岁时90%,17岁时达98%。本病多见于6~18月小儿,3岁后少见,春、秋雨季发病较多,无男女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 本病的潜伏期为7一17天,平均10天左右。起病急,发热39一40度, 高热早期可能伴有惊厥,病人可有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 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泻或便秘等症状,咽部轻度充血,枕部,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体温持续3一5天后骤退,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一2天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肿大的淋巴结消退较晚,但无压痛. 在病程中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可达70%-90%. 诊断依据: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有以下几点: 1.骤起高热,而其它临床症状较轻。 2.颈. 枕. 耳后淋巴结肿大压痛。 3.周围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较高。 4.发病年龄在2岁以内。

【鉴别诊断】 (1)麻疹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重,病初口腔粘膜有Koplik斑,发疹和发热可同时存在。(2)风疹出疹前已发热6~24小时,高热同时发疹,颈后、枕后淋巴结肿大。(3)药疹有服药史,末梢血淋巴细胞不高。 治疗原则: 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护理及对症治疗。1.一般治疗:患儿卧床休息,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要多饮水,给予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C等。 2.对症治疗:高热时物理降温,适当应用阿斯匹林5一10mg/(kg·次),每日2一3次,一旦出现惊厥给予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可适当补液。 中医治疗早期治宜疏风解表,出疹期宜清热凉血。 一、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临床幼儿急诊的症状有: 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应注意给孩子退烧,可给孩子洗温水浴,或者

婴幼儿急疹发烧规律是什么

婴幼儿急疹发烧规律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刚刚出生的婴幼儿,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是比较脆弱,很容易就会生病,其中急疹在婴幼儿身上出现是较为常见的,这时候各位家长应该及时送宝宝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婴幼儿急疹往往伴随着的是发烧,那么婴幼儿急疹发烧规律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吧! 婴幼儿急疹发烧规律是什么 首先,幼儿急疹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在5-15天左右的潜伏期之中: 1、宝宝的体温突然高达40摄氏度,而且高烧会持续3、4天; 2、在宝宝服用退烧药之后会退烧,但是退烧药药效过去之后孩子又会开始发烧; 3、高烧的时候,大部分患者都会有腹泻的症状出现,但是很少患者会出现流鼻涕,咳嗽等症状; 4、有的宝宝还会有耳痛、颈部淋巴结肿胀等情况; 5、在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时候会显示宝宝的白细胞降低,而淋巴细胞会有所升高; 而在发病4天之后就会进入第二阶段: 1、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2、宝宝会出现细小、粉色斑点状的皮疹; 3、大部分患者都很少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幼儿急疹出疹后怎样护理 1、要注意及时给宝宝退烧:可以给宝宝洗温水浴或者擦身。但是酒精浴很容易对宝宝的皮肤造成刺激,建议还是温水浴比较好; 2、少让宝宝去户外运动:可以尽量让宝宝卧床休息,在家里的环境尽量安静、干燥,要注意保持空气的流通和新鲜,给宝宝盖被子的时候不要盖得太厚以及太多,避免内热难消; 3、保持皮肤的清洁:可以经常给宝宝擦身,及时擦去宝宝身上的汗渍,避免宝宝着凉,也可以防止出疹的宝宝感染。也要尽量避免宝宝抓自己的皮肤导致皮肤被抓破而形成感染,妈妈也不要给宝宝乱涂药。 相信各位父母都是希望自己宝宝能够健健康康的成长,然而在宝宝的成长路上免不了出现各种各样的小病小痛,这时候各位父母千万不要慌张害怕,应该立即带宝宝去看医生,尤其是出急疹这种个个宝宝都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就更应该带宝宝去医院及时就诊。

幼儿急疹护理

幼儿急疹护理 幼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起发热,热退出疹为特点。本病古称“奶麻”、“假麻”,其病因是因为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 病因与流行病学: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病毒颗粒呈球形,直经为200nm。其核衣壳为163个壳微粒组成的立体对称20面体,其 内是由双股DNA组成的核心,核衣壳外有一层脂蛋白包膜。无症状的 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 体得到抗体,出生后4个月时抗体阳性率为25%,11月为76%,5岁 时90%,17岁时达98%。本病多见于6~18月小儿,3岁后少见,春、秋雨季发病较多,无男女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本病的潜伏期为7一17天,平均10天左右。起病急,发热39一40度,高热早期可能伴有惊厥,病人可有轻微流涕,咳嗽、 眼睑浮肿. 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泻或 便秘等症状,咽部轻度充血,枕部,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体温持 续3一5天后骤退,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 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一2天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肿大的淋巴结消退较晚,但无压痛. 在 病程中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可达70%-90%. 诊断依据: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有以 下几点: 1.骤起高热,而其它临床症状较轻。 2.颈. 枕. 耳后淋巴结肿大压痛。 3.周围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较高。 4.发病年龄在2岁以内。 【鉴别诊断】

(1)麻疹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重,病初口腔粘膜有Koplik斑,发 疹和发热可同时存有。 (2)风疹出疹前已发热6~24小时,高热同时发疹,颈后、枕后 淋巴结肿大。 (3)药疹有服药史,末梢血淋巴细胞不高。 治疗原则: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增强 护理及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患儿卧床休息,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要多饮水,给予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C等。 2.对症治疗:高热时物理降温,适当应用阿斯匹林5一10mg/(kg·次),每日2一3次,一旦出现惊厥给予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可适当补液。 中医治疗早期治宜疏风解表,出疹期宜清热凉血。 一、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绝大部分儿童在2岁前都得 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 红色斑点样皮疹。 临床幼儿急诊的症状有: 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1、体温迅速恢复 正常。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婴幼儿急疹与麻疹的区别

婴幼儿急疹与麻疹的区别 1.幼儿急疹: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疹性疾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周岁以内的婴儿,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以冬春季为多。一般感染1次,感染2次少见。潜伏期是8~14天。临床表现:●发热,可以高热达39~41℃,一般持续3~5天,个别的孩子可能高热惊厥。●热退疹出是本病的特点。皮疹多为不规则的斑点状或斑丘疹。用手按压皮疹可以退色。全身均可以见。一般1~2天消退,不留痕迹。●同时有的孩子还伴有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症状。颈部的淋巴结可能肿大。尤其是耳后或枕后淋巴结增大更为明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血球正常或偏低,分类中淋巴细胞增高。治疗:●多喝水,可以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果孩子高热可以用退热药,如果有的孩子出现烦躁或者惊厥可 以用镇静药。 2.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病原体为麻疹病毒。患过麻疹的孩子可以获得终身免疫。麻疹患儿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或者通过第三者作为媒介进行传染。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晚春最多。潜伏期6~18天。临床表现:●发疹前3~4天可见高热、流涕、结膜炎、流泪、轻咳。口腔内可见口腔麻疹黏膜斑,这最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发热第四天出现皮疹,先见于耳后,继而象一盆水从头泼下一样出现皮疹:发际、颈部、脸、遍及全身最后达四肢。皮疹大小不等呈暗红色。疹出2~5天按出疹顺序从上向下逐渐消退,●如果发疹不透,或者高热不退容易出现合并症:喉炎、肺炎、脑炎、中耳炎、心肌炎等。血常规检查白血球总数稍增高,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细胞增高。治疗:●在家卧床休息,室内空气新鲜,吃好消化的食物,不要直接吹风。●做好眼、鼻、口腔护理,不能急于降温,最好采取物理降温,●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透疹的中药。●病情有变化及时去医院就诊。但是有的孩子接种了麻疹疫苗,可以还出了麻疹是怎么回事?麻疹疫苗是一种人工减毒的活疫苗,接种在人体上,可以繁殖生长,但是不引起麻疹,可能会出现类似麻疹的轻微的表现,使得机体获得抵抗力,产生免疫能力。但是也有以下的三种情况造成接种失败:●注射疫苗前3周曾经用过胎盘球胆白或丙种球胆白,使得免疫作用受到抑制。 ●在注射时,护理人员用消毒的酒精擦拭了针头,或者注射的剂量不够。●个别出现的麻疹疫苗的质量或者在运输等冷链(即疫苗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不能离开冰)过程中出现问题,保管不到位,引起疫苗失效。由于接种失败,当孩子接触麻疹病毒后,因为机体对麻疹病毒没有获得免疫力,可能就引起麻疹发生。不过你孩子的这种情况是属于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反应。是个别现象,但是属于正常 现象,不用担心

幼儿急疹

关于小儿急疹 我大概总结一下自己对知道的知识和姐妹们分享昨晚吓死我了,一晚没睡,原来是自己没文化真可怕这几天要好好看好我家小婧涵。姐妹们不妨看一下,应该对你有用的哟!我随便整理了一下。关键是要理解! 想宝宝抵抗力不被我们摧毁就看一下吧! 高热 至今为止没有发热病史的婴儿,过了 6 个月以后如果出现38℃ 以上的高热, 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幼儿急疹。半数以上的婴儿在出生后 6 个月至 1 周岁半期间会 出现幼儿急疹,而6~8 个月期间尤其多。年轻的父母为婴儿的这种 幼儿急疹要 经受 3 次惊吓。首先是因为婴儿突发高热而受到惊吓;第 2 次是因 高热持续二三 天仍退不下来而感到害怕;最后是在看过几个医生后婴儿的热退下来 时,为最后 一位医生的医技高明而惊叹。幼儿急疹本来是年轻的父母必须要知道 的疾病。可 是,它却不像麻疹那样众所周知,这是因为这种病即使得上也会在不 知不觉中自 愈,很多人好了之后就忘却了,真可谓好了疮疤忘了疼。另一方面, 从前的婴儿 并不像现在的婴儿这样个个都得这种病,因此,上了年纪的育儿专家 弄不清这种 病的名称。此外,那些接触婴儿不多的医生也不知道有这种病,将幼 儿急疹称为 “三日麻疹”。 幼儿急疹最显著的特点是,持续发热 3 天,然后在第 4 天退烧以后 开始出疹。 在发热的头 3 天里,婴儿的症状与“感冒”、“睡觉着凉”、“扁桃体炎” 是完全一 样的。只有到退热后疹子出来,才能最后确诊。由于 6 个月时婴儿 得的病一般不 会连续发热 3 天,因此,婴儿连续发热两天以后,即使没有疹子出 现,父母也应 怀疑是幼儿急疹。年轻的父母必须记住有幼儿急疹这种病。 婴儿发热后,可以使用体温计测一下体温。使用时,应先用干毛 巾将婴儿腋 下的汗擦干净,然后在指定的时间里将体温计夹在腋下。普通的体温 计不能用于

幼儿急疹出疹后护理方法

幼儿急疹出疹后护理方法 幼儿急疹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当孩子出现急疹之后,家长朋友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治疗,等到孩子出疹后,还需要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那么,幼儿急疹出疹后护理措施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五大护理措施。 1、应注意给宝宝退烧 高热时物理降温,可给宝宝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适当应用含有“扑热息痛”或“布洛芬”成分的婴幼儿退烧药,一旦出现惊厥应给予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可适当补液。溴化物与苯巴比妥易产生皮疹,此时要避免应用,以减少诊断的困难。另外,酒精浴容易对患儿柔嫩的皮肤造成刺激,皮肤发红与皮疹又难以鉴别,建议少用为好。 2、尽量少去户外活动 最好让患儿多卧床休息,居室内要安静、舒适,空气要新鲜、流通,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以免内热难消。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如果患儿已经断奶,可给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鼓励患儿少量进食牛奶、米汤、豆浆、粥以及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保持体力。不建议喝糖分较高的甜水,宝宝此时食欲不佳,会影响宝宝食欲。通过发汗、排尿和排便三种途径,让体内毒素加速排出。 4、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 可以经常给宝宝温水擦浴,要及时擦去患儿身上的汗渍,不要吹过堂风,以免着凉,同时也可防止出疹的宝宝感染。避免用碱性皂剂擦洗皮疹。不要让患儿搔抓皮疹,以免抓破皮肤造成感染。也不要乱涂药,尽量不刺激皮肤。 5、多喝水 为了避免患儿因发烧而引起脱水,并促进血液中的病毒及毒素排出,多给孩子喝一些温开水或淡果汁,这样既提高了维生素的摄入又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素从尿液中排出。 幼儿急疹出疹后护理措施有哪些呢?一共有五大护理措施,分别是应注意给宝宝退烧、尽量少去户外活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以及让宝宝多喝水。建议家长朋友按照上述五大护理措施来照顾患儿,能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婴幼儿急疹的症状及护理

婴幼儿急疹的症状及护理 一、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临床幼儿急诊的症状有: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 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 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 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 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应注意给孩子退烧,可给孩子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此病的恢复迅速,孩子在皮疹消失后很快能恢复正常。 二、幼儿急疹会传染吗? 幼儿期常突发高热,退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令父母亲常困惑不解。其实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幼儿急疹。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以突发高热起病,热度可高达39.5度以上,一般发热持续3~4天,后体温便突然降至正常。退热时或退热后数小时至1~2天全身

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整个病程约8~10天左右。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所以是会传染的。如果你的孩子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同时,应提倡和鼓励孩子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三、幼儿急疹及其护理 有不少年轻的妈妈因孩子出了一身皮疹而前来就诊,经常被儿科医生诊断为“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发疹性疾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病毒有关。本病主要多见于周岁内婴儿,四季均可发生,一生中感染两次以上者极少见。其临床表现是起病急,高烧达39-40℃,持续3-5天自然骤降,精神即刻好转。它的特点是烧退疹出或疹出热退。皮疹多不规则,为小型玫瑰斑点,也可融合一片,压之消退。先见于颈部及躯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内消退,不留色素斑。该病在出疹前可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咽炎、腹泻,同时颈部周围淋巴结普遍增大,这对幼儿急疹的诊断很有意义。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抗生素治疗无效。只需对症处理,高烧、烦躁或易惊跳时,可用退热镇静剂;如果持续高热,就需要补充更多液体,多喝白开水、菜汤、果汁等. 四、得了幼儿急疹怎么办?

什么是幼儿急疹幼儿急疹和麻疹的区别如何判断宝宝得了幼儿急疹.doc

什么是幼儿急疹幼儿急疹和麻疹的区别如何判断宝宝得了幼儿急疹 什么是幼儿急疹幼儿急疹和麻疹的区别如何判断宝宝得了幼儿急疹 什么是幼儿急疹 什么是幼儿急疹,对于第一次做妈妈的人来说会有些陌生。幼儿急疹并非什么严重的问题,它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最主要的病症表现为高热和皮疹。由于宝宝出现发热现象,会让妈妈们担心是否是发高烧。幼儿急疹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大的,高热和皮疹只是其表现最明显的症状而已。 幼儿急疹多发于春秋季,一般两岁以内特别是一岁左右的宝宝常出现幼儿急疹。所以自己家里的宝宝在一岁左右出现高热皮疹现象也不用过于担心。幼儿皮疹也是有潜伏期的,一般情况下潜伏期都在两周内。潜伏期一过便出现症状表现。首先出现的症状就是发热,发热持续到五天左右,退热马上出现皮疹,皮疹差不多五天左右也可消退。 这就是幼儿急疹的基本信息虽然会出现高热和发疹的症状,但是幼儿急疹是无需治疗的,妈妈们只需要自己在家里进行护理即可。注意保持通风整洁,注意宝宝的营养和休息,在宝宝的饮食上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宝宝的干净整洁。这些都是护理手段,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进行很好的护理。 幼儿急疹症状 两岁之前的幼儿出现急疹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所谓急疹,就是婴幼儿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一种疾病,妈妈们不用担心,幼儿急疹不需要治疗,护理好即可自愈。有哪些症状表明幼儿出现了急症呢? 1、发热。

这是急疹最先出现的症状表现。发热一般会持续5天。体温都在四十度左右,在发热的同时有可能伴着惊厥。由于发还会引起咽部和或者头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这要根据个人体质来决定发热程度。 2、出疹。 当热退以后,就会出现出诊的症状,一般都为红色斑丘疹。最常发的部位为面部以及躯干,出疹现象会持续三到四天左右。出现这样的皮疹,妈妈们不用担心日后会留下疤痕什么的,这是可以自行消退的。 3、身体出现异样。 婴幼儿体质差异导致出现的身体状况也会不一样,一般来说,幼儿急疹除了发热和出疹以为,也常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眼睑水肿等现象。 妈妈们可通过这些症状来判断自己的宝宝是否出现了急疹,如果出现急疹,也不用担心,急疹可以自愈,自己进行及时的护理即可。 幼儿急疹和麻疹的区别 幼儿病发急疹时出现发热症状,所以很多妈妈会误以为自己的孩子是患上麻疹了。虽然说急疹和麻疹几乎无区别,但是还是有其他的方法可以鉴别幼儿急疹和麻疹,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首先,急疹是可以自愈的,而麻疹是需要就医治疗的。两者都会引起发热症状,但是急疹的发热时间一般持续三至五天就可退热至正常体温。但是麻疹的发热是越来越严重,且在不治疗的情况下会出现发烧等迹象。其次,从出疹的时间可以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幼儿急疹出疹的时间是在发热全部退热后,而麻疹的出疹子时间是在发热甚至是发烧的同时就已经出现。最后就是看宝宝状态。一般而言,宝宝出现急疹的状态没有太大变化,还是很活泼的。出麻疹就不一样,麻疹属于传染性疾病,宝宝一旦是麻疹的话,会出现流涕和咳嗽的症状,这种症状下的宝宝状态

幼儿急疹出疹后哭闹不止

幼儿急疹出疹后哭闹不止 幼儿急疹发病比较突然,有的妈妈毫无准备,就会对此感到很惊慌。宝宝急疹出疹后就会觉得非常的不适,因而会哭闹不止,妈妈听着也心疼。幼儿急疹出疹后哭闹不止该在怎么办好呢? 幼儿急疹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常常是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高热早期重症患者可能伴有惊厥,有的出现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微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并且咽部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三至五天后体温骤降,退热后孩子全身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先从胸腹部开始,很快波及全身。这时孩子已经退烧,可安然入睡,在医学上称“退热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有表现。 生病时,要让孩子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发烧时,要给孩子多喝水,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如果孩子体温较高,并出现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以免发生高热惊厥。 如果孩子已经确诊为婴幼儿急疹,而且孩子的精神状况比较好,家长就可放心在家里护理,不必一次次往医院跑。得了婴幼儿急疹,必须要经过几天高烧、热退疹出的阶段。带着患病的孩子反复跑医院,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使病情复杂化。也不要乱给孩子服药,以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加重病情。 特别提醒: ◆婴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属自限性疾病,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只要加强护理,适当给予对症治疗,几天后就会自己好转。 ◆当孩子高热不退,精神差,出现惊厥、频繁呕吐、脱水等表现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功能损害。 婴儿在急疹期间要注意护理好,要懂得安抚宝宝的情绪,以免加重病情的发展哦。

幼儿急疹出疹顺序

幼儿急疹出疹顺序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烧疹,它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幼儿急疹出疹顺序是有规律可循的。 幼儿急疹常常是突然发病,具体可见宝宝体温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发热期间,宝宝会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微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一般是在发热三至五天后,宝宝的体温会出现骤降。退热后,宝宝的全身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一般先从宝宝的胸腹部开始,很快,皮疹就会波及全身。这时候,宝宝通常已经退烧,可以安然入睡。医学上一般称这种情况为“退热疹出”。 宝宝患幼儿急疹后,爸爸妈妈要让宝宝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宝宝,避免交叉感染;宝宝发热时,要给宝宝多喝水,并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 如果宝宝的体温较高,并且有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宝宝物理降温或适当应用少量的退热药物,以免发生惊厥。遇到宝宝高烧不退的话,也不要盲目给宝宝退热,要遵循医生的意见。 幼儿急疹出疹后还发烧 幼儿急疹出疹后,如果护理不当或宝宝的免疫力低下,宝宝可能会有其他的病症出现。幼儿急疹出疹后还发烧就是其中一种。由于幼儿急疹往往会导致宝宝的免疫力低下,所以宝宝的病刚好了后又很容易感冒。另一方面,小儿发热的病因非常多,因此,幼儿急疹出诊后还发烧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查找清楚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才行。 如果幼儿急疹出疹后还发烧,甚至体温超过了38度,那么这时,爸爸妈妈们需要及时用一些退烧药以及物理降温等方法控制宝宝的体温。爸爸妈妈们可以用温水擦洗宝宝全身,特别是宝宝的胳膊窝下。 爸爸妈妈们也可以给宝宝吃点退烧冲剂,并随时用体温计测试宝宝的体温。如果宝宝喝完药后如果很快就出汗,就表示他在散热,应该很快就退烧。 爸爸妈妈要记得,宝宝散热出汗后,要换上干燥的衣服,不然宝宝会觉得不舒服。 幼儿急疹出疹后几天消退

婴儿皮疹与急诊

婴幼儿皮疹 一、婴儿急疹 幼儿急疹,也叫玫瑰疹,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春、秋两季较为普遍。常见于出生6个月至1岁以内的宝宝。即使是健康的宝宝也会发病,往往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一次声病。幼儿急疹的潜伏期大约是7~15天。它虽然是传染性的疾病,却很安全,愈后好。 临床上以突起发热,热退出疹为特点。本病古称“奶麻”、“假麻”,其病因是由于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诊断幼儿急疹主要依据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有以下几点:1、骤起高热,而其它临床症状较轻。2、颈、枕、耳后淋巴结肿大压痛。3、周围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较高。4、发病年龄在2岁以内。 在《育儿百科》中,松田道雄提到:至今为止没有发热病史的婴儿,过了6个月以后如果出现38度以上的高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幼儿急疹”。半数以上的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至1周岁半期间会出现“幼儿急疹”,而6~8个月期间尤其多。年轻的父母为婴儿的这种幼儿急疹要经受3次惊吓。首先是因为婴儿突发高热而受到惊吓;第2次是因高热持续二三天仍退不下来而感到害怕;最后是在看过几个医生后婴儿的热退下来时,为最后一位医生的“医技高明”而惊叹。“幼儿急疹”本来是年轻的父母必须要知道的疾病。可是,它却不像麻疹那样众所周知,这是因为这种病即使得上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自愈,很多人好了之后就忘却了。 症状 婴儿在6个月以后易发幼儿急疹的原因是由于从这个时候起,婴儿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已基本消失。没有哪种病会像幼儿急疹这样,使不同的婴儿具有如此相同的病程。一般的疾病总会有症状的轻重之分,有的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幼儿急疹却不分月龄、季节、地区,病程千篇一律,且没有任何并发症。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发病的初期只是持续发热3天。婴儿与往常不同,气色不佳且没有精神,一摸头部很热,量体温在38到39度左右。有时出现轻咳、流少量清涕等症状。然后在第4天退烧以后开始出疹。在发热的头3天里,婴儿的症状与“感冒”、“睡觉着凉”、“扁桃体炎”是完全一样的。只有到退热后疹子出来,才能最后确诊。退热后,婴儿的胸部、背部会出现像被蚊子叮了似的小红疹子,这些疹子到晚上就会渐渐扩散,到了晚上就会波及到脸、脖子和手脚。对婴儿麻疹有所了解的人会误以为是麻疹。可是麻疹在出疹子时有高热,而幼儿急疹则是在退热以后才会出疹子的。婴儿虽然已退热,但仍是萎靡不振、爱哭,第3天晚上或者第4天晚上还会排稀便。完全恢复要在第5或第6天,婴儿的疹子变少,精神也恢复到发病前的正常状态,到这时可以说婴儿已以痊愈了。 幼儿急疹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常常是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高热早期重症患者可能伴有惊厥,有的出现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微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并且咽部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三至五天后体温骤降,退热后孩子全身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先从胸腹部开始,很快波及全身。这时孩子已经退烧,可安然入睡,在医学上称“退热疹出”,

幼儿急疹注意事项

幼儿急疹注意事项 幼儿急疹注意事项 幼儿急疹,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两岁以内的宝宝会发生的疾病。发病症状主要为全身发热,且是高热,全身出现小红疹子。很多妈妈会以为是小儿发烧感冒或者皮肤过敏。幼儿急疹无需治疗,一段时间即可自愈,但是为了宝宝的安全健康,在发现幼儿急疹后,还是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知道。 1、不要马上服药或就医。 妈妈担心宝宝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幼儿急疹是无需治疗即可自愈的。当发现宝宝有了幼儿急疹的现象,如高热,不要马上就医,因为这时很有可能诊断为发烧。同时,也不要给宝宝服用药物,以免药物不适引起更大的问题。 2、密切及时观察宝宝状态。 幼儿急疹引起的高热并不会影响到宝宝的状态。所以妈妈们要学会及时观察宝宝的状态,如果在宝宝发热时期并没有出现食欲不振或者呕吐,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建议观察至三天左右的时间,这时热还没退的话,就可以送医治疗了。 3、注意卫生的清洁 这是防止宝宝感染其他疾病最需要注意的地方。保持通风清洁,病菌入侵的机会少,就不会趁急疹时期引起病变。 幼儿急疹需要主要的事项就是这些。最为重要的就是妈妈们不要在发热初期就过于担心,学会观察宝宝的状态再做决定。 幼儿急疹症状 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 1、体温突然达到39℃-40℃,而且会持续发烧三四天,但孩子的精神、食欲状况比较好。 2、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开始发烧。 3、高烧时,多数会腹泻,大便糖稀,而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状轻微。 4、有时出现高热惊厥,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5、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明显升高。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

1-3岁育儿知识-幼儿急疹出疹顺序

幼儿急疹出疹顺序 【导读】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烧疹,它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幼儿急疹出疹顺序是有规律可循的。它常常是突然发病,具体表现为宝宝体温迅速升高,直达39℃甚至40℃。三至五天后,宝宝体温骤降,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 幼儿急疹出疹顺序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烧疹,它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幼儿急疹出疹顺序是有规律可循的。 幼儿急疹常常是突然发病,具体可见宝宝体温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发热期间,宝宝会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微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一般是在发热三至五天后,宝宝的体温会出现骤降。退热后,宝宝的全身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一般先从宝宝的胸腹部开始,很快,皮疹就会波及全身。这时候,宝宝通常已经退烧,可以安然入睡。医学上一般称这种情况为“退热疹出”。 宝宝患幼儿急疹后,爸爸妈妈要让宝宝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宝宝,避免交叉感染;宝宝发热时,要给宝宝多喝水,并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 如果宝宝的体温较高,并且有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宝宝物理降温或适当应用少量的退热药物,以免发生惊厥。遇到宝宝高烧不退的话,也不要盲目给宝宝退热,要遵循医生的意见。

幼儿急疹出疹后还发烧 幼儿急疹出疹后,如果护理不当或宝宝的免疫力低下,宝宝可能会有其他的病症出现。幼儿急疹出疹后还发烧就是其中一种。由于幼儿急疹往往会导致宝宝的免疫力低下,所以宝宝的病刚好了后又很容易感冒。另一方面,小儿发热的病因非常多,因此,幼儿急疹出诊后还发烧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查找清楚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才行。 如果幼儿急疹出疹后还发烧,甚至体温超过了38度,那么这时,爸爸妈妈们需要及时用一些退烧药以及物理降温等方法控制宝宝的体温。爸爸妈妈们可以用温水擦洗宝宝全身,特别是宝宝的胳膊窝下。 爸爸妈妈们也可以给宝宝吃点退烧冲剂,并随时用体温计测试宝宝的体温。如果宝宝喝完药后如果很快就出汗,就表示他在散热,应该很快就退烧。 爸爸妈妈要记得,宝宝散热出汗后,要换上干燥的衣服,不然宝宝会觉得不舒服。 幼儿急疹出疹后几天消退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疾病。人类的疱疹病毒6、7型感染是引起幼儿急疹的病因。 幼儿急疹多发于婴幼儿6-18个月大的时候,而春秋季是幼儿急疹的高发期。这种病症的潜伏期一般为5-15天,其临床特征为高热3-5天,随后骤然退热,出现皮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分布于面部及躯干,可持续3-4天。部分患儿的软腭可出现特征性红斑。皮疹不需要特殊处理,一般可自行消退,消退后没有脱屑,也没有色素沉积。

幼儿急症的症状及处理

幼儿急症的症状及处理 一、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临床幼儿急诊的症状有: 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 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应注意给孩子退烧,可给孩子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此病的恢复迅速,孩子在皮疹消失后很快能恢复正常。 二、幼儿急疹会传染吗? 幼儿期常突发高热,退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令父母亲常困惑不解。其实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以突发高热起病,热度可高达39.5度以上,一般发热持续3~4天,后体温便突然降至正常。退热时或退热后数小时至1~2天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整个病程约8~10天左右。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所以是会传染的。如果你的孩子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 同时,应提倡和鼓励孩子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三、幼儿急疹及其护理 有不少年轻的妈妈因孩子出了一身皮疹而前来就诊,经常被儿科医生诊断为“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发疹性疾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病毒有关。 本病主要多见于周岁内婴儿,四季均可发生,一生中感染两次以上者极少见。其临床表现是起病急,高烧达39-40℃,持续3-5天自然骤降,精神即刻好转。它的特点是烧退疹出或疹出热退。皮疹多不规则,为小型玫瑰斑点,也可融合一片,压之消退。先见于颈部及躯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内消退,不留色素斑。该病在出疹前可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咽炎、腹泻,同时颈部周围淋巴结普遍增大,这对幼儿急疹的诊断很有意义。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抗生素治疗无效。只需对症处理,高烧、烦躁或易惊跳时,可用退热镇静剂;如果持续高热,就需要补充更多液体,多喝白开水、菜汤、果汁等. 四、得了幼儿急疹怎么办? ①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②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③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④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⑤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五、幼儿急疹应重在护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