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器工作原理

同步器工作原理
同步器工作原理

同步器工作原理

一、无同步器时变速器的换档过程采用移动齿轮或接合套换档时,待啮合的一对齿轮(或接合套与接合齿圈上相应的内、外花键齿)的圆周速度必须相等(同步),方能平顺地进入啮合而挂上档。若在二齿不同步时即强制挂档,将使二齿间发生冲击和噪声.影响齿的工作寿命,甚至折断。

为使换档平顺,驾驶员应采取合理的换档操作步骤,现以图 10—2—1 所示无同步器的五档变速器中W、V档(V档为直接档)互换的过程说明其原理。

从低速档(W档)换人高速档(V档)。在W档时,接合套3与齿轮4上的接合齿圈

啮合,两者接合齿圆周速度相等,即V V。欲从W档换入V档,驾驶员应先踩下离合器踏板,使离合器分离,随即通过变速杆等将接合套 3左移,挂入空档,此时仍

V3 V4。而i4 1,所以W档齿轮的圆周速度低于齿轮 2的圆周速度,即

V V

。所以在空档瞬间,V3 V2,为避免齿轮冲击,不应立即桂人V档,应先在空档2

停留片刻。在空档位置时,接合套 3 与齿轮 2 的圆周速度均在下降。但由于齿

轮2与副轴及其齿轮、第一轴和离合器从动盘相连惯性很小,故V2下降较快,

而接合套3与整个汽车相连惯性很大,故V下降较慢。这样,虽然V2原先大于V,但由于下降得比V3快,故在变速器推入空档的某个时刻,必然会有V V2(同步)的情况出现。最好能在V3 V2的时刻使接合套左移挂入V档。若与齿轮2相联系的一系列零件的惯性越小,则V2下降得越快,达到同步所需的时间越少,并且在同样速度差的情况下.齿间的冲击力也越小,所以离合器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应尽可能小一些。

从高速档(V档)换入低速档⑴档)。变速器在V档工作以及刚从V档推到空档时,

接合套3与齿轮2的花键齿圆周速度相同,即V V,同时V4 V2(理由同前),

故V3 V4。但退入空档后,由于V4下降得比V3快,根本不可能出现V3 V的情况;相反,停留在空档的时间愈久,两者差值将愈大。所以驾驶员应在分离离合器并使接合套 3 右移至空档之后,随即重新接合离合器,同时踩一下加速踏板(加空油),使发动机连同离合器从动盘和第一轴一同加速到第一轴及齿轮 2的圆周速度高于接合套圆周速度,即V4 V,然后再分离离合器等到V V即可持入W档。上述相邻挡位相互转换时所应采取的不同操作步骤,同样适用于移动齿轮换档的情况,因为所依据的速度分析原理是一样的。

以上变速器的换档操作,尤其是从高档向低档的操作较复杂.而且很容易产生轮

齿或花键齿间的冲击。为了简化操作,避免齿间冲击,一般在变速器换档装置中设置了同步器。

同步器有惯性式、常压式和自行增力式等多种,目前广泛采用惯性式同步器。惯性式同步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惯性式同步器是依靠摩擦作用实现同步的。除有接合套、花键毂、对应齿轮上的接合齿圈外,还增设了使接合套与对应接合齿圈的圆周速度迅速达到同步的机构,以及阻止两者在达到同步之前接合以防止冲击的结构。

图10—2—2所示为解放CAI09I型汽车的V、W档(直接档)锁环式惯性同步器。花键毂 1 5套装到第二轴上后,用卡环 1 8轴向定位。在花键毂两端与齿圈 3 和9之间,各有一个青铜制成的锁环(同步环)4和 8。锁环上有断续的短花键齿圈,花键齿的断面轮廓尺寸与齿圈 3、 9及花键毂 15上的外花键齿均相同。两个锁环上的花键齿,在对着接合套的一端,都有倒角(锁止角),且与接合套齿端的倒角相同。锁环具有与齿圈 3和9上的锥形摩擦面锥度相同的内锥面,锥面上制出细牙的螺旋槽,以便两锥面接触后,破坏油膜,增加锥面间的摩擦。三个滑块 5 分别嵌合在花键毂的三个轴向槽 b 内,并可沿槽轴向滑动。三个定位销 6 分别插入三个滑块的通孔中。在弹簧 1 6作用下,定位销压向接合套,使定位销端部的球面正好嵌在接合套中部的凹槽 a中,起到空档定位作用。滑块5的两端伸入锁环4和8的三个缺口 c中。锁环的三个凸起部d分别伸人到花键毂的三个通槽 e中,只有当凸起部d位于缺口 e的中央时,接合套与锁环的齿方可能接合。

变速器由V档换入W档(直接档),锁环式惯性同步器的工作过程如图10— 2 —3所示。当接合套刚从V档退到空档时(图10— 2—3a),齿圈3和接合套7(连同锁环 4)都在其所联系的一系列运动件的惯性作用下,继续沿原方向(图中箭头所示)旋转。设它们的转速分别为n3、n7和n4,则此时n4 n7,n3 n7,即n3 ru。锁坏 4在轴向是自由的,故其内锥面与齿圈 3的外锥面并不压紧。

欲挂入W档,可用拨叉拨动接合套 7,并通过定位销6带动滑块5 一起向左移动。当滑块左锥面与锁环4的缺口 c(图10—2—2)的端面接触时,便推动锁环移向齿圈3,使具有转速差(n3 n4)的两锥面接触压紧产生摩擦作用(图10— 2—

3b)。齿圈3即通过摩擦作用带动锁环相对于接合套超前转过一个角度,直到锁环的凸起部d与花键毂15通槽e的另一侧面接触时,锁环便与接合套同步转动。此时,接合套的齿与锁环的齿错开了约半个齿厚(花键毂通槽宽度为锁环凸起部 d 的宽度加上接合套的一个齿厚A),从而使接合套的齿端倒角与锁环相应的齿端倒角正好互相抵触而不能进入啮合。

显然,此时若要接合套的齿圈与锁环的齿圈接合上,必须使锁环相对于接合套后退一个角度。图10— 2— 3b左上角的局部放大图表示,由于驾驶员始终对接合套施加一个轴向力,使接合套齿端倒角压紧锁环齿端倒角,于是在锁环的锁止角斜面上作用有法向反力N。N可分解为轴向力F1和切向力F2。F2所形成的力矩有使锁环相对于接合套向后退转的趋势,称为拨环力矩。F1则使锁环4与齿圈 3两者的锥面产生摩擦力矩,使二者转速n3与帀迅速接近,并且实际上可认为n4 不变,只是n3趋于n4。这是因为锁环4连同接合套7通过花键毂15与整个汽车相连,转动惯量

大,转速下降慢。而齿圈 3 仅与离合器从动部分联系,转动惯量很小,速度降低较前者快得多。转速高的齿圈 3 与转速低的锁环 4 相互压紧,相互摩擦,直至转速变为一致。在这个过程中,因为齿圈 3 作减速旋转,便产生惯性力矩,其方向与旋转方向相同。此惯性力矩通过摩擦锥面作用到锁环上,力图阻止锁环相对接合套向后退转。亦即在锁环上作用着两个方向相反的力矩,其一

是切向力F2形成的力矩使锁环相对于接合套向后退转的拨环力矩M 2,另一是摩

擦锥面上防止锁环向后退转的惯性力矩M i。在n3尚未等于n4之前,两锥面摩擦力矩的数值与齿圈 3 惯性力矩相等。若M 2 M1 ,则锁环 4 即可相对于接合套向后退转一个角度,以便两者进入啮合。若M 2 M1 ,则两者不可能进入啮合。摩擦力矩M i 与轴向力F的垂直于摩擦锥面的分力成正比,而M2则与切向力F2成正比。F和F2都是法向力N的分力,两者的比值取次于花键齿锁止角的大小。

故在设计同步器时,适当地选择锁止角和摩擦锥面的锥角,便能保证在达到同步(n3 n4 )之前,齿圈 3 施加在锁环 4 上的惯性力矩M i 总是大于拨环力矩M2 。因而,不论驾驶员通过操纵机构加在接合套上的轴向推力有多大.接合套齿端与锁环齿端总是互相抵触而不能接合。这说明锁环 4 对接合套的锁止作用是齿圈 3 的惯性力矩造成的,此即“惯性式”名称的由来。

只要驾驶员继续加力于接合套上,摩擦作用会迅速使齿圈 3 转速降到与锁环

转速相同,两者开始同步旋转,即齿圈 3 相对于锁环 4 的转速和角减速度均为零,于是其惯性力矩便消失。一旦M 2 M i ,便使锁环 4 相对于接合套向后退转一个角度,使锁环的凸起部 d 又移到花键毂 i5 的通槽中央,两个花键齿圈不再抵触,接合套继续左移,与锁环的花键齿圈进入接合(图c)。锁环的锁止作用即行消失。

接合套与锁环接合后,轴向力 F 不再存在,锥面间的摩擦力矩也就消失。如果此时接合套花键齿与齿圈 3 的花键齿发生抵触,如图 c 所示,则与上述相似,作用在齿圈 3 花键齿端斜面上的切向分力,使齿圈 3 及其相连零件相对于锁环及接合套转过一个角度,使接合套与齿圈 3进入接合(图15— 12d),从而最后完成换挡(由低速挡换入高速挡)的全过程。

变速器和同步器图解

变速器和同步器图解 三轴五当变速器传动简图 1-输入轴 2-轴承 3-接合齿圈 4-同步环 5-输出轴 6-中间轴 7-接合套 8-中 间轴常啮合齿轮 此变速器有五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由壳体、第一轴(输入轴)、中间轴、第二轴(输出轴)、倒档轴、各轴上齿轮、操纵机构等几部分组成。 两轴五当变速器传动简图

1-输入轴 2-接合套 3-里程表齿轮 4-同步环 5-半轴 6-主减速器被动齿轮 7-差速器壳 8-半轴齿轮 9-行星齿轮 10、11-输出轴 12-主减速器主动齿轮 13-花键毂 与传统的三轴变速器相比,由于省去了中间轴,所以一般档位传动效率要高一些;但是任何一档的传动效率又都不如三轴变速器直接档的传动效率高。 同步器有常压式,惯性式和自行增力式等种类。这里仅介绍目前广泛采用的惯性式同步器。 惯性式同步器是依靠摩擦作用实现同步的,在其上面设有专设机构保证接合套与待接合的花键齿圈在达到同步之前不可能接触,从而避免了齿间冲击。 惯性同步器按结构又分为锁环式和锁销式两种。 其工作原理可以北京BJ212型汽车三档变速器中的二、三档同步器为例说明。花键毂7与第二轴用花键连接,并用垫片和卡环作轴向定位。在花键毂两端与齿轮1和4之间,各有一个青铜制成的锁环(也称同步环)9和5。锁环上有短花键齿圈,花键齿的断面轮廓尺寸与齿轮 1,4及花键毂 7上的外花键齿均相同。在两个锁环上,花键齿对着接合套8的一端都有倒角(称锁止角),且与接合套齿端的倒角相同。 锁环具有与齿轮1和4上的摩擦面锥度相同的内锥面,内锥面上制出细牙的螺旋槽,以便两锥面接触后破坏油膜,增加锥面间的摩擦。三个滑块2分别嵌合在花键毂的三个轴向槽11内,并可沿槽轴向滑动。在两个弹簧圈6的作用下,滑块压向接合套,使滑块中部的凸起部分正好嵌在接合套中部的凹槽10中,起到空档定位作用。滑块2的两端伸入锁环9和5的三个缺口12中。只有当滑块位于缺口12的中央时,接合套与锁环的齿方可能接合。

手动变速箱的基本工作原理

手动变速箱的基本工作原理 作者:佚名点击数:叵1461更新时间:2007-9-25 11:45:08 ;' " LL:- 、变速箱的作用 发动机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变速箱的存在。首先,任何发动机都有其峰值转速;其次,发动机最大功率及 最大扭矩在一定的转速区岀现。比如,发动机最大功率岀现在5500转。变速箱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 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换档可以使得发动机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能状态下。理想情况下,变速 箱应具有灵活的变速比。无级变速箱(CVT )就具有这种特性,可以较好的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CVT 离含㈱幵向节菱速醫 轩逸新型CVT无极变速箱 无级变速箱有着连续的变速比。其一直因为价格、尺寸及可靠性的关系而没有大量装备汽车。现在,改进的设计使得CVT的使用已比较普遍。 变速箱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相连,这样,变速箱的输入轴就可以和发动机达到同步转速

一个5档的变速箱提供5种不同的变速比,在输入轴和输岀轴间产生转速差。见下表: 三、简单的变速箱模型 为了更好的理解变速箱的工作原理,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2档变速箱的简单模型,看看各部分之间是如何配合的:

换档义 输入轴(绿色)通过离合器和发动机相连,轴和上面的齿轮是一个部件。 轴和齿轮(红色)叫做中间轴。它们一起旋转。轴(绿色)旋转通过啮合的齿轮带动中间轴的旋转,这时, 中间轴就可以传输发动机的动力了。 轴(黄色)是一个花键轴,直接和驱动轴相连,通过差速器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会带着花键轴一起转动。齿轮(蓝色)在花键轴上自由转动。在发动机停止,但车辆仍在运动中时,齿轮(蓝色)和中间轴都在静止状态,而花键轴依然随车轮转动。 齿轮(蓝色)和花键轴是由套筒来连接的,套筒可以随着花键轴转动,同时也可以在花键轴上左右自由滑动来啮合齿轮(蓝色)。见下图:

感应同步器的原理及应用

感应同步器工作原理及应用 摘要:感应同步器是利用电磁原理将线位移和角位移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装置。根据用途,可将感应同步器分为直线式和旋转式两种,分别用于测量线位移和角位移线。将角度或直线位移信号变换为交流电压的位移传感器,又称平面式旋转变压器。它有圆盘式和直线式两种。在高精度数字显示系统或数控闭环系统中圆盘式感应同步器用以检测角位移信号,直线式用以检测线位移。感应同步器广泛应用于高精度伺服转台、雷达天线、火炮和无线电望远镜的定位跟踪、精密数控机床以及高精度位置检测系统中。 关键词:感应同步器、原理、应用、直线式、旋转式 Abstract:The inductosyn is a system that transform the linear and angular displacement into electric signal use the Electromagnetic theory.According to its use the inductosyn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linear and the rotary,which is use to measure the linear and the angular.The linear inductosyn that transform the linear and angular displacement into AC V oltage is called plane rotary transformer,which is divided into two types than is the linear and the disc.In the precision digital display system or CNC closed-loop system,the disc inductosyn is used to measure the signal of angular and the linear inductosyn is used to measure the signal of linear.The inductosyn is also widely used in the location tracking ,the precision CNC machine tools and the high-precision position detection system of the precision servo turntable, the radar antenna, the artillery and the radio Telescope. Keywords: inductosyn theory use linear rotary 1.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感应同步器是利用两个平面形绕组的互感随位置而变化的原理而进行工作的。 直线式感应同步器由定尺和滑尺组成,定尺上是连续绕组,滑尺上是分段绕组,滑尺为正余弦绕组。其绕组布置如图1所示。滑尺上展开分布着两个印刷电路绕组,每个节距相当于绕组空间分布的周期,又称极距,一般为2mm,用2τ表示。 滑尺与定尺相互面向平行安装,两者保持0.2mm左右距离。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当定尺绕组加以频率为f,幅值恒定的交流激磁电流I(或电压)时,滑尺两绕组将产生与激磁电流频率相同、幅值随两尺相对位置而变化的感应电势e,滑尺某一绕组与定尺绕组完全重合时,磁通耦合度最大,故该滑尺感应的电势最大;两绕组错开1/4节距(即1/4*2τ=0.5τ)时,滑尺耦合的

变速箱的工作原理(简易)

变速箱的工作原理 变速箱的原理一、变速箱的作用 发动机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变速箱的存在。首先,任何发动机都有其峰值转速;其次,发动机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在一定的转速区出现。比如,发动机最大功率出现在5500转。变速箱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换档可以使得发动机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能状态下。理想情况下,变速箱应具有灵活的变速比。无级变速箱(CVT)就具有这种特性,可以较好的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二、CVT 无级变速箱有着连续的变速比。其一直因为价格、尺寸及可靠性的关系而没有大量装备汽车。现在,改进的设计使得CVT的使用已比较普遍。 国产AUDI 2.8 CVT 变速箱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相连,这样,变速箱的输入轴就可以和发动机达到同步转速。 级Sport Coupe 6速手动变速箱 一个5档的变速箱提供5种不同的变速比,在输入轴和输出轴间产生转速差。 三、简单的变速箱模型 为了更好的理解变速箱的工作原理,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2档变速箱的简单模型,看看各部分之间是如何配合的:

输入轴(绿色)通过离合器和发动机相连,轴和上面的齿轮是一个部件。 轴和齿轮(红色)叫做中间轴。它们一起旋转。轴(绿色)旋转通过啮合的齿轮带动中间轴的旋转,这时,中间轴就可以传输发动机的动力了。 轴(黄色)是一个花键轴,直接和驱动轴相连,通过差速器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会带着花键轴一起转动。 齿轮(蓝色)在花键轴上自由转动。在发动机停止,但车辆仍在运动中时,齿轮(蓝色)和中间轴都在静止状态,而花键轴依然随车轮转动。 齿轮(蓝色)和花键轴是由套筒来连接的,套筒可以随着花键轴转动,同时也可以在花键轴上左右自由滑动来啮合齿轮(蓝色)。 1档 挂进1档时,套筒就和右边的齿轮(蓝色)啮合。见下图:

汽车手动变速器自锁互锁装置的工作原理

锁机构的作用是:防止自动换档和自动脱档的作用 互锁机构的作用是:防止同时挂入两个档。 自锁,是在接触器线圈得电后,利用自身的常开辅助触点保持回路的接通状态,一般对象是对自身回路的控制。 如把常开辅助触点与启动的电动开关并联,这样,当启动按钮按下,接触器动作,辅助触电闭合,进行状态保持,此时再松开启动按钮,接触器也不会失电断开。一般来说,在启动按钮和辅助按钮并联之外,还要在串联一个按钮,起停止作用。点动开关中作启动用的选择常开触点,做停止用的选常闭触点。 互锁,说得是几个回路之间,利用某一回路的辅助触点,去控制对方的线圈回路,进行状态保持或功能限制。一般对象是对其他回路的控制。 联锁,就是设定的条件没有满足,或内外部触发条件变化引起相关联的电气、工艺控制设备工作状态、控制方式的改变。 “在一个回路中,即有自锁又有互锁的就叫做“联锁”” 锁止装置包括自锁、互锁和倒档锁。 l.自锁装置 l)结构:多数变速器的自锁装置由钢球l和弹簧2组成(图10-20)。在变速器盖6前端凸起部位钻有三个深孔,位于三根拨叉轴3的上方。每根拨叉轴对着钢球l的一面有三个凹槽(槽的深度小于钢球半径),中间的凹槽为空档定位,中间凹槽至两侧凹槽的距离等于滑动齿轮(或接合套)由空档换入相应档(保证全齿长啮合)的距离。 2)工作:自锁钢球被自锁弹簧压入拨叉轴的相应凹槽内,起到锁止档位的作用,防止自动换档和自动脱档。换档时,驾驶员施加于拨叉轴上的轴向力克服弹簧与钢球的自锁力时,钢球便克服弹簧的预压力而升起,拨叉轴移动,当钢球与另一凹槽处对正时,钢球又被压入凹槽内,此动作传到操纵杆上,使驾驶员具有“手感”。 图10-20 变速器的自锁及互锁装置 l-定位钢球;2-定位弹簧;3-拨叉轴;4-互锁顶销;5-互锁钢球(或互锁销);6- 变速器盖 2.互锁装置 此装置的类型很多,下面列举几种,说明其构造及机理。 l)锁球(销)式

变速箱工作原理

变速箱工作原理 2019.03 汽车变速器,由大小齿轮构成,按大小排列成塔状。 一般地,变速器有四根轴组成,第一根轴是动力进入轴,插在离合器内,只要离合器踏板抬起来,它就转,与发动机的转速同步。第二根轴在变速器的底部,其中一个齿与第一轴的一个齿永远啮合,跟着转,上面有大小不同的许多齿轮。第三根轴与第一根轴同心安置,上面大小不同的齿轮可以前后滑动,与第二轴的齿轮啮合,得到不同的转速和扭矩。第三轴是动力输出轴。 第四根轴是倒车轴,第二根轴要得到反向旋转,必须增加一个齿轮。这个齿轮专门安装在一根轴上。 变速器的齿轮,永远啮合的,用斜齿,为什么要用斜齿,说起来就费劲了。滑动的,起变速作用的,只能用直齿。 现在的汽车变速器,一般安装有同步器,作用是避免变档时齿轮发出响声,容易啮合成功。因为同步器结构复杂,增加成本,一般只安装在高速档上,高级轿车会全部安上同步器,当然由你买单啦。 这是拆开盖子的变速器,左边是离合器,第一个斜齿,是第一轴的。下面的第二轴看不见,除了第一轴上的那个齿轮,其余

齿轮全部是第三轴上的,由此也可以看出第三轴很长。第一轴是空心的,第三轴的一端要插入第一轴空心部分,以支承自身。 有小齿的,是同步器,密密的小齿是同步器的标志。 齿轮边上磨得发亮的凹槽,是变速叉叉的位置,变速杆带动变速叉前后移动,就使齿轮前后移动。 变速器在同一时间里,只能有一对齿轮啮合,否则就别死不可转动了。这个任务由变速器盖子实现。变速器盖结构简单,没有什么高科技,但却充满了智慧,非常巧妙,决定着变速叉的动作。机械就是这样,讲究一个巧劲。简单的东西能完成复杂的使命,另外的例子就是枪械,上面没有什么电路板,其动作却是智慧的结晶。 一、变速箱的作用 发动机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变速箱的存在。首先,任何发动机都有其峰值转速;其次,发动机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在一定的转速区出现。比如,发动机最大功率出现在5500转。变速箱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换档可以使得发动机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能状态下。理想情况下,变速箱应具有灵活的变速比。无级变速箱(CVT)就具有这种特性,可以较好的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变速器同步器工作原理

变速器 一、变速器概述 变速器功用: (1)改变传动比,满足不同行驶条件对牵引力的需要,使发动机尽量工作在有利的工况下,满足可能的行驶速度要求。 (2)实现倒车行驶,用来满足汽车倒退行驶的需要。 (3)中断动力传递,在发动机起动,怠速运转,汽车换档或需要停车进行动力输出时,中断向驱动轮的动力传递。 变速器分类: (1)按传动比的变化方式划分,变速器可分为有级式、无级式和综合式三种。 (a)有级式变速器:有几个可选择的固定传动比,采用齿轮传动。又可分为:齿轮轴线固定的普通齿轮变速器和部分齿轮(行星齿轮)轴线旋转的行星齿轮变速器两种。 (b)无级式变速器:传动比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常见的有液力式,机械式和电力式等。 (c)综合式变速器:由有级式变速器和无级式变速器共同组成的,其传动比可以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几个分段的范围内作无级变化。 (2)按操纵方式划分,变速器可以分为强制操纵式,自动操纵式和半自动操纵式三种。 (a)强制操纵式变速器:靠驾驶员直接操纵变速杆换档。 (b)自动操纵式变速器:传动比的选择和换档是自动进行的。驾驶员只需操纵加速踏板,变速器就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负荷信号和车速信号来控制执行元件,实现档位的变换。 (c)半自动操纵式变速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部分档位自动换档,部分档位手动(强制)换档;另一类是预先用按钮选定档位,在采下离合器踏板或松开加速踏板时,由执行机构自行换档。 二、普通齿轮变速器 普通齿轮变速器主要分为三轴变速器和两轴变速器两种。它们的特点将在下面的变速器传动机构中介绍。 变速器传动机构: (1)三轴变速器这类变速器的前进档主要由输入(第一)轴、中间轴和输出(第二)轴组成。 (2)两轴变速器这类变速器的前进档主要由输入和输出两根轴组成。 三轴五档变速器有五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由壳体、第一轴(输入轴)、中间轴、第二轴(输

变速器工作原理

手动档变速器工作原理ZT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为车辆的行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车辆变速器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变传动比,将合适的牵引力通过传动轴输出到车轮上以满足不同车辆在工况下的需求。 下面,我们就从结构最简单最传统的手动变速器说起。一般的手动变速箱的基本结构包括了动力输入轴和输出轴这两大件,再加上构成变速箱的齿轮,这就是一个手动变速箱最基本的组件。动力输入轴与离合器相连,从离合器传递来的动力直接通过输入轴传递给齿轮组,齿轮组是由直径不同的齿轮组成的,不同的齿轮组合则产生了不同的齿比,平常驾驶中的换挡也就是指换齿轮比。输入轴的动力通过齿轮间的传递,由输出轴传递给车轮,这就是一台手动变速箱的基本工作原理。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来给大家讲讲,手动变速箱换挡的原理。下图是一个简易的3轴2档变速箱的结构模型

输入轴(绿色)也叫第一轴,通过离合器和发动机相连,轴和上面的齿轮是一个硬连接的部件。红色齿轮轴叫做中间轴。输入轴和中间轴的两个齿轮是处于常啮合状态的,因此当输入轴旋转时就会带动中间轴的旋转。黄色则是输出轴,它也叫第二轴直接和驱动轴相连(只针对后轮驱动,前驱一般为两轴),再通过差速器来驱动汽车。 当车轮转动时同样会带着花键轴一起转动,此时,轴上的蓝色齿轮可以在花键轴上发生相对自由转动。因此,在发动机停止,而车轮仍在转动时,蓝色齿轮和中间轴出在静止状态,而花键轴则随车轮转动。这个原理和自行车后轴的飞轮很相似。蓝色齿轮和花键轴是由套筒来连接的,套筒随着花键轴转动,但同时也可以在花键轴上左右自由滑动来啮合齿轮。

说完这些,换挡的过程就很好理解了,当套筒和蓝色齿轮相连时,发动机的动力就会通过中间轴传递到输出轴上,在这同时,左边的蓝色齿轮也在自由旋转,但由于没有和套筒啮合,所以它不对花键轴产生影响。而如果套筒在两个蓝色齿轮之间时,变速箱在空挡位置,此时两个蓝色齿轮都在花键轴上自由转动,互不干涉。 除了上述的传统三轴手动变速箱,目前轿车上广泛使用的是二轴手动变速箱,它的结构和三轴变速箱基本类似,只是其输入轴和中间轴整合为一根轴,因此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的优势。

汽车手动变速器工作原理图解

汽车手动变速器工作原理图解 令狐采学 汽车需要变速器,这是由汽车发动机的物理特性决定的。首先,任何发动机都有速度极限,转速超过这个最大值,发动机就会爆炸。其次,如果读过马力及其应用,您就会知道,在马力和扭矩都达到最大值时,发动机的转速变化范围很小。例如,发动机可能在5,500转/分时产生最大马力。在汽车加速或者减速时,变速器的存在使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齿比能够发生变化。通过改变齿比,就能使发动机转速保持在速度极限以下,并且使发动机接近最佳性能转速区。 奔驰Actros重型卡车的手动变速器 在理想情况下,变速器齿比变化范围非常大,因而发动机总是以单一的最佳性能转速运行。这就是无级变速器(CVT)的概念。CVT的齿比范围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过去,CVT在成本、尺寸和可靠性方面都不能与四速和五速变速器抗衡,所以在量产汽车中看不到它们。目前,设计方面的改善使CVT得到了普及。丰田普锐斯就是使用CVT的混合动力汽车。 变速器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因此,变速器输入轴的转速与发动机相同。 奔驰C级运动型跑车六速手动变速器 五速变速器为输入轴提供五种不同的齿比,以便在输出轴产生

不同的转速值。以下是一些典型的齿比: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简单的变速器。为了帮助了解标准变速器的基本原理,下图显示了处于空挡状态的简单两速变速器。Photo courtesy 绿色轴将发动机与离合器连接起来。绿色轴和绿色齿轮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离合器是用于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或断开其间连接的装置。踩下离合器踏板时,发动机与变速器断开,此时虽然汽车并不移动,但发动机仍在运转。而松开离合器踏板时,发动机和绿色轴就直接连在一起。绿色轴和齿轮的转速与发动机相同。) 红色轴及红色齿轮称为副轴。它们也连为一个整体,因此副轴上的所有齿轮和副轴本身作为整体旋转。绿色轴与红色轴直接通过各自的啮合齿轮连接起来,所以当绿色轴转动时,红色轴也会转动。因此,一旦离合器接合,副轴就直接从发动机获得动力。黄色轴是花键轴,通过连接到汽车驱动轮的差速器直接与驱动轴相连。如果车轮转动,黄色轴也将随之转动。蓝色齿轮连在轴承上,因此会随黄色轴转动。如果发动机已关闭,但汽车还在滑行,则在蓝色齿轮和副轴停止运动时,黄色轴仍可能在蓝色齿轮内部转动。 轴环将两个蓝色齿轮中的一个连接到黄色驱动轴上。它通过齿槽直接与黄色轴相连,并与黄色轴一起转动。但轴环也可以沿着黄色轴左右滑动,从而选择性地接合两个蓝色齿轮中的一个。轴环中的齿称为犬齿,可与蓝色齿轮侧面的孔相接

手动变速箱基本工作原理

手动变速箱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变速箱的作用 发动机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变速箱的存在。首先,任何发动机都有其峰值转速;其次,发动机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在一定的转速区出现.比如,发动机最大功率出现在5500转。变速箱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换档可以使得发动机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能状态下。理想情况下,变速箱应具有灵活的变速比。无级变速箱(CVT)就具有这种特性,可以较好的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二、CVT 无级变速箱有着连续的变速比。其一直因为价格、尺寸及可靠性的关系而没有大量装备汽车。现在,改进的设计使得CVT的使用已比较普遍。 国产AUDI 2.8 CVT 变速箱通过离合器及发动机相连,这样,变速箱的输入轴就可以和发动机达到同步转速。

奔驰C级(图库论坛)级Sport Coupe 6速手动变速箱 一个5档的变速箱提供5种不同的变速比,在输入轴和输出轴间产生转速差。 三、简单的变速箱模型 为了更好的理解变速箱的工作原理,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2档变速箱的简单模型,看看各部分之间是如何配合的: 输入轴(绿色)通过离合器和发动机相连,轴和上面的齿轮是一个部件。

轴和齿轮(红色)叫做中间轴.它们一起旋转。轴(绿色)旋转通过啮合的齿轮带动中间轴的旋转,这时,中间轴就可以传输发动机的动力了。 轴(黄色)是一个花键轴,直接和驱动轴相连,通过差速器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会带着花键轴一起转动. 齿轮(蓝色)在花键轴上自由转动。在发动机停止,但车辆仍在运动中时,齿轮(蓝色)和中间轴都在静止状态,而花键轴依然随车轮转动。 齿轮(蓝色)和花键轴是由套筒来连接的,套筒可以随着花键轴转动,同时也可以在花键轴上左右自由滑动来啮合齿轮(蓝色). 1档 挂进1档时,套筒就和右边的齿轮(蓝色)啮合。见下图: 如图所示,输入轴(绿色)带动中间轴,中间轴带动右边的齿轮(蓝色),齿轮通过套筒和花键轴相连,传递能量至驱动轴上.在这同时,左边的齿轮(蓝色)也在旋转,但由于没有和套筒啮合,所以它不对花键轴产生影响。 当套筒在两个齿轮中间时(第一张图所示),变速箱在空挡位置。两个齿轮都在花键轴上自由转动,速度是由中间轴上的齿轮和齿轮(蓝色)间的变速比决定的. 四、真正的变速箱

自动变速箱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箱工作原理 虽然现在市场上车型繁多,配备的自动变速器种类也繁多,但其控制和使用方法都大同小异。早几年,在国产车中最常见的是4前速自动变速器,现在很多车型更新换代,配备了5前速自动变速,奥迪A4甚至还配备了6前速自动变速。 自动变速器看似复杂,事实上只要我们了解了其中一些简单参数的奥秘,那么在选购汽车时,自动变速器的好坏就可一目了然了。自动变速器最重要的参数就是挡位的个数。这一点凡是开过车的人都能理解,谁都愿意开挡位多的车。如果挡位越多,变速器与发动机动力的配合就会越紧密,能够把发动机的性能发挥得更好。但光看挡位的个数是不够的。事实上一台自动变速器的挡位多少并不是技术的核心,因为简单的增加行星齿轮组就能增加挡位。象奔驰,沃尔沃的商用货车,有的挡位甚至多达20多个。自动变速器的技术核心在它的控制机构。因为一台好的自动变速器,它的换挡品质必须做到响应速度快,换挡冲击小等特点。而这一切都需要靠设计和改进性能优良的控制机构得以实现。 自动变速器是通过各种液压多片离合器和制动闸限制或接通行星齿轮组中的某些齿轮得到不同的传动比的。所以换挡品质的好坏与这些离合器和制动器有直接关系。根据汽车挡次的不同,出于成本考虑,经济型车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机构通常被设计得很简单。如图:

上图为自动变速器中最常用的制动机构。它通过制动带来限制行星齿轮的运动。制动带在杠杆的推动下能迅速包紧被制动的齿轮或轴,从而产生强大的制动力达到限制行星齿轮运动的目的。杠杆是直接被顶杆推动的,顶杆的动力又来自液压。所以行星齿轮的制动完全由液压来决定。这种制动带式的设计,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也很低,常用于经济型车的自动变速器当中。但由于制动带制动非常唐突,制动力来得很猛,所以换挡震动相对较大。在高挡车中很少用这种设计。高挡车中用得较多的是多片离合器式制动设计。如下图:

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直线式感应同步器和圆盘式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利用电 磁感应原理工作。下面以直线式感应同步器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直线式 感应同步器由两个磁耦合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类似于一个多极对的正余弦旋 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的定尺和滑尺相互平行放置,其间有一定的气隙,一般 应保持在0.25±0.05mm范围内,如图12.2.4 所示。图12.2.4 直线式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当滑尺上的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分别以1~10kHz 的正弦电压激磁时, 将产生同频率的交变磁通;该交变磁通与定尺绕组耦合,在定尺绕组上将产生 同频率的感应电势。感应电势的大小除了与激磁频率、激磁电流和两绕组之间 的间隙有关外,还与两绕组的相对位置有关。如果在滑尺的余弦绕组上单独施 加正弦激磁电压,感应同步器定尺的感应电势与两绕组相对位置的关系如图 12.2.5 所示。当滑尺处于A 点时,余弦绕组C 和定尺绕组位置相差1/4 节距,即在定尺绕组内产生的感应电势为零。随着滑尺的移动,感应电势逐渐增大,直到B 点时,即滑尺的余弦绕组C 和定尺绕组位置重合时(1/4 节距位置),耦合磁通最大,感应电势也最大。滑尺继续右移,定尺绕组的感应电势随耦合 磁通减小而减小,直至移动到C 点时(1/2 节距处),又回到与初始位置完全相 同的耦合状态,感应电势变为零。滑尺再继续右移到D 点时(3/4 节距处),定 尺中感应电势达到负的最大值。在移动一个整节距(E 点)时,两绕组的耦合 状态又回到初始位置,定尺感应电势又为零。定尺上的感应电势随滑尺相对定 尺的移动呈现周期性变化(如图12.2.5 中的曲线1)。同理,如果在滑尺正弦绕组上单独施加余弦激磁电压,则定尺的感应电势如图12.2.5 中的曲线2 所示。 一般选用激磁电压为1~2V,过大的激磁电压将引起大的激磁电流,导致温升

手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变速箱的工作原理 汽车需要变速器,这是由汽车发动机的物理特性决定的。首先,任何发动机都有速度极限,转速超过这个最大值,发动机就会爆炸。其次,在马力和扭矩都达到最大值时,发动机的转速变化范围很小。例如,发动机可能在5,500转/分时产生最大马力。在汽车加速或者减速时,变速器的存在使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齿比能够发生变化。通过改变齿比,就能使发动机转速保持在速度极限以下,并且使发动机接近最佳性能转速区。 ?

?变速器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因此,变速器输入轴的转速与发动机相同。 五速变速器为输入轴提供五种不同的齿比,以便在输出轴产生不同的转速值。以下是一些典型的齿比: 挡 位速比 发动机转速为3000转 /分时?变速器输出轴的

转速 一 挡 2.315: 1 1,295 二 挡 1.568:1 1,913 三 挡 1.195: 1 2,510 四 挡 1.000:1 3,000 五 挡 0.915:1 3,278 为了帮助了解标准变速器的基本原理,下图显示了处于空挡状态的简单两速变速器。

让我们来看看图中的每一个部件,以及它们是如何装配的:绿色轴将发动机与离合器连接起来。绿色轴和绿色齿轮连在 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离合器是用于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或断开其间连接的装置。踩下离合器踏板时,发动机与变速器 断开,此时虽然汽车并不移动,但发动机仍在运转。而松开离 合器踏板时,发动机和绿色轴就直接连在一起。绿色轴和齿 轮的转速与发动机相同。) 红色轴及红色齿轮称为副轴。它们也连为一个整体,因此副轴上的所有齿轮和副轴本身作为整体旋转。绿色轴与红色轴直 接通过各自的啮合齿轮连接起来,所以当绿色轴转动时,红色轴 也会转动。因此,一旦离合器接合,副轴就直接从发动机获得动力。 黄色轴是花键轴,通过连接到汽车驱动轮的差速器直接与驱动 轴相连。如果车轮转动,黄色轴也将随之转动。 蓝色齿轮连在轴承上,因此会随黄色轴转动。如果发动机已关 闭,但汽车还在滑行,则在蓝色齿轮和副轴停止运动时,黄色轴 仍可能在蓝色齿轮内部转动。 轴环将两个蓝色齿轮中的一个连接到黄色驱动轴上。它通过齿槽直接与黄色轴相连,并与黄色轴一起转动。但轴环也可以沿着黄色轴左右滑动,从而选择性地接合两个蓝色齿轮中的一个。 轴环中的齿称为犬齿,可与蓝色齿轮侧面的孔相接合。

汽车变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

汽车变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 所在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联系电话 指导老师 现代汽车与驾驶技术论文题目汽车变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 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 成峰 2019年11月08日 汽车变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变速器的结构特点 自动变速器的特点。液力自动无级变速器也存在不足,如传动效率较低,结构复杂等。但因其无比优越的性能,自动无级变速器的应用仍相当普及。目前,国内大多数汽车采用 手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因采用机械传动,故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结构简单。但是, 因其动载荷大,易使零件过早地磨损。特别是手动变速器要求驾驶员在外界条件比较复杂 的情况下,频繁地操纵离合器和换挡,增加了驾驶员的负担,使驾驶员易于疲劳,也不利 于安全行车。 自动变速器能进行繁复的加速、减速变速器换挡等功能,具有变速平滑、驾驶轻便等 优点。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工况和车速情况,自动选择挡位,而且具有下列显著特点: 1.1 良好的行驶性能。自动变速装置的挡位变换不但快而且平稳,提高了汽车的乘坐 舒适性。通过液体传动和微电脑控制换挡,可以消除或降低动力传递系统中的冲击和动载,这对在地形复杂、路面恶劣条件下作业的工程车辆、军用车辆尤为重要。试验表明,在坏 路段行驶时,自动变速器的车辆传动轴上,最大动载转矩的峰值只有手动变速器的20%~40%。原地起步时最大动载转矩的峰值只有手动变速器的50%~70%,且能大幅度延长发动 机和传动系零部件的寿命。 1.2 操纵简单。只需设置液压工作阀的位置,自动变速器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动加 挡和减挡,省去了起步和换挡时踏离合器、更换变速杆位置和放松油门等复杂的操作规程,大大减小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1.3 高行车安全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必须根据道路、交通条件的变化,对 车辆的行驶方向和速度进行改变和调节。以城市大客车为例,平均每分钟换挡3~5次,

感应同步器的组成和原理

感应同步器的组成和原理 2009年10月22日 感应同步器分为直线型和旋转型两大类,直线型由定子和滑尺组成,用于检测直线位移,旋转型由定子和转子组成,用于检测旋转角度。本节仅介绍直线型感应同步器的组成和原理: 如图3 15所示,直线型感应同步器由定尺和滑尺组成。其定尺是单向均匀感应绕组,绕组节距2 τ通常为2mm。滑尺上有两组励磁绕组,一组称为正弦绕组,另一组为余弦绕组,两个绕组的节距与定子相同,在空间上相互错开1/4节距,于是两个励磁绕组之间相差90°电角度。滑尺安装在被测的移动部件上,滑尺与定尺相互平行,并保持一定的距离,约0.2~0.3mm向滑尺通以交流励磁电压,在滑尺中产生勋磁电流,绕组周围便产生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磁场。由电磁感应在定尺绕组上产生感应电压,当滑尺和定尺间产生相对位移时,由于电磁磁耦合强度的变化,就使定尺上的感应电压随位移的变化而变化。 一、感应同步器种类和特点

l感应同步器的种类 感应同步器有测量长度用的直线式和测量旋转角度用的旋转式两种。下面着重介绍直线式.. (1)标准式:是直线式中精度最高的一种,使用最广,在数控系统和数显装置中大量应用:常用型号为GZD一1和GZH一1型。 (2)窄长式:其定尺的宽度比标准式窄,用于精度较低或机床上安装位置窄小且安装面难以加工的情况。 (3)三重式:它的滑尺和定尺上均有粗、中、细:套绕组.定尺上粗中绕组相对位移垂直方向倾斜不同角度,细绕组和标准式的一样。滑尺上的粗、中、细三套绕组组成:个独立的电气通道,粗、中、细的极距分别是4000、100和2mm三通道同时使用即可组成一套绝对坐标测量系统,测量范围为0.002~2000mm在此测量范围内测量系统只有一个绝对零点。单块定尺的长度有200和300mm两种,它特别适用于大型机床、。 (4)带子式:它的定尺绕组是印制在I.8m长的不锈钢带上,其两端固定在机床床身上(一端用弹性固定)滑尺像计算尺的游框那样跨在带状定尺上,可以简化安装,减少安装面,而且能使定尺随机床床身热变形而变形。 (5)感应组件:是将标准式的定、滑尺封装在匣里的感应组件(定尺经调整接长而成组合式定尺),而且将励磁变压器和前置放大器也装在里面,便于安装与使用。 2感应同步器的特点 (1)精度高:感应同步器的极对数多,平均效应所产牛的测量精度要比制造精度高,且输出信号是由滑尺和定尺之间相对移动产生的中间无机械转换环节,所以测量结果只受本身精度的影响。 (2)测量长度不受限制:当测量长度大于250ram时,可以采用多块定尺接长,相邻定尺间隔呵用块规或激光测长仪进行调整,使总长度上的累积误差不大于单块定尺的最火偏差。 (3)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因为感应同步器金属基板和床身铸铁的热胀系数相近,当温度变化时还能获得较高的重复精度.另外它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信号.对尺面防护要求较低。 使用时还需要注意下列影响。 1 。同步回路阻抗不对称列同步精度的影响(如励磁变压器的阻抗和同步器的正弦、余弦阻抗)。

汽车换挡原理(变速箱工作原理)

手动挡汽车档位原理是什么? 解答: 手动档汽车变速器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来看两张图片.第一张是承接前面两期的,整个动力总成的工作方式. 这张图呢,先说声抱歉,我没有找到前驱车的图片,只能用后驱的凑合一下.我们看到,发动机通过曲轴把动力传递给离合器,离合器传递给变速箱,变速箱传递给传动轴,连接到车轮,提供车轮转动的动力. 第二张是变速箱内部的一个立体图 看起来可能很复杂,大家一头雾水,没关系,我们来看看简化后的理论图.为了便于理解, 我们先采取一个两档变速箱的图片来讲解

绿色的叫做变速箱输入轴,结合上期的内容,我们知道这是离合器传递动力给变速箱的一根输入轴. 红色的部分叫中间轴,它们一起旋转。只要绿色的轴在转,中间轴就会一起转动,传输动力. 黄色的轴,连接差速器和传动轴,传递动力给轮胎.需要注意的是,黄色轴和紫色的套筒是通过花键相连的. 这里稍微解释下花键,上一期中没有很好的说明这个东西,这里补上:

红圈部分就是花键,紫色套筒中间有开一个空,也是有齿的,和轴上红圈中的齿啮合,一起转动.也就是说,套筒和黄色的轴总是一起转动. 但是,蓝色齿轮不和黄色轴相连,他们此时是自由的. 举例来说.当你空挡滑行的时候,车轮还在转,黄色轴也一起在转,但是蓝色齿轮此时是不转动的.因为没有动力传输过来. 我们看到了右上有排挡杆.拉动排挡杆,换档叉就会左右移动,下面就来看看,挂一档的情况

右边是一档,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齿轮非常大.下面红色齿轮非常小.这里就有一个齿轮比,1档的齿轮比总是最大的,这样的好处就是,发动机曲轴转很多圈,1档齿轮才转1圈.我们骑过山地车就明白,这样很轻松就可以让车跑起来,很省力. https://www.360docs.net/doc/a916915609.html, 但是跑不快.为了跑的更快,我们需要让轮子转的更快,而发动机不要转那么快.这样我们就需要小一些的齿轮比. 可以看到,2档的齿轮比就会小一些.图中,推动排挡杆,换档叉向右运动,套筒和蓝色齿轮啮合,前面讲过,套筒和黄色轴是一起转动的,所以动力被传递到黄色轴,继而传递给传动轴,轮胎,车子就跑起来了. 相应的,挂两档,换档叉就被推向另一边,和两档齿轮啮合. 原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下面我们来看看正常的变速器,这是个5MT的变速器. 有了前面的讲解,这张图我们就很好理解了,齿轮比从1-5档逐渐变小,5档是最终比,这个比值一般是1:1,也就是说,发动机曲轴转一圈,5档齿轮就转一圈,这也是最经济的齿轮比.所以我们的汽车开到一定时速后,都会挂到最高档,以获得最佳燃油经济性. 我们结合下面一张图,看看换档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实际上,5MT的汽车,换档叉有3根.从上面的图我们看不清楚,这里就很容易看到了。

解析手动变速同步器的作用、结构和工作过程

解析手动变速同步器的作用、结构和工作过程 内容简介:汽车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是控制接合套左右移动,与不同齿轮前的啮合齿啮合组合出不同的档位,为了使接合套与啮合齿顺利的啮合,接合套与啮合齿轮之间的速度必须瞬时同步,以保证平顺换档。 动变速器同步器的作用: 汽车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是控制接合套左右移动,与不同齿轮前的啮合齿啮合组合出不同的档位,为了使接合套与啮合齿顺利的啮合,接合套与啮合齿轮之间的速度必须瞬时同步,以保证平顺换档。 手动变速器换档即是换的同步器 下面以变速器2档换1档的过程说明同步器在换档时的作用: 后驱手动变速器结构的工作原理图 我们先设发动机的转速为2000转,因为发动机的动力经过离合器传递给变速器的输入轴及输入轴的上齿轮D,所以齿轮D的转速为2000转;齿轮D带动中间轴的齿轮旋转,因为中间轴上的齿轮与轴是一体的,所以中间轴上的齿轮转速相同。中间轴上齿轮驱动输出轴上的齿轮A、B、C,因为齿轮齿数的关系,我们设齿轮A的转速为500转,齿轮B的转速为1000转,齿轮C的转速为1500转。齿轮A、B、C均与输出轴空套连接,所以在空档时没有动力输出。 二档时,接合套与齿轮B前的接合齿啮合,齿轮B通过接合套及花键毂驱动变速器输出轴输出,因为齿轮B的转速为1000转,所以接合套、花键毂及输出轴的转速为1000转。当我们要换一档时,首先踩下离合器踏板,离合器分离,切断发动机与变速器输入轴的动力传递,但是在运动惯性力下,接合套、花键毂及输出轴的转速仍为1000转,而齿轮A的转速为500转,此时,1000转的接合器要与500转的接合齿啮合,必须需要两者之间的瞬时同步。 同步器的作用就是在接合套与接合齿啮合前两者的转速达到瞬时同步,保护换档平顺。同步器的类型: 现在汽车变速器采用的同步器有两种,摩擦惯性锁环式和摩擦惯性锁销式。 (1)锁环式同步器:应用于轿车及小型客车及货车的手动变速器; (2)锁销式同步器:应用于大型客车及货车的手动变速器; 锁环式同步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揭开换挡杆下的玄机 手动变速箱详解

[汽车之家技术]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为车辆的行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车辆变速器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变传动比,将合适的牵引力通过传动轴输出到车轮上以满足不同车辆在工况下的需求。可以说,一台变速箱的好坏,会对车辆动力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最近20年,汽车变速箱也进入了百花争鸣的时代,市面上各式各样的变速器种类也让消费者的选择面前所未有的丰富起来,而市面上手动挡,自动挡,CVT无级变速,DSG双离合,AMT等不同种类的变速器都拥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我们也将陆续带大家了解市面上几种不同类型变速箱的原理和特性。 首先,我们需要先简单了解一下变速器产生的原因。一般来说,汽车的发动机是通过燃烧燃油来获取动力的,而发动机在怠速和最高转速之间时才能输出动力。而在整个转速范围内,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功率并不能保持一致,其相应的最大值只能在规定的转速出现。从车辆对驱动力的需求上看,单纯依靠发动机产生的扭矩不能满足汽车行驶中的各个阶段对驱动力的需求。比如在起步阶段,需要较大的扭矩和较低的转速,但是发动机在较低的转速下却无法提供足够的扭矩输出,在高速巡航时,需要较高的转速却对扭矩要求较低,而此时发动机保持高转速运转无疑会造成燃油的无谓消耗。由于现代发动机的这种不完美的特性,变速箱便应运而生。变速器在不同的工况下使用不同的速比,从而使得车辆和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可以发挥其最佳的动力性能。 『最常见的两轴5速手动变速箱解剖图』 下面,我们就从结构最简单最传统的手动变速器说起。一般的手动变速箱的基本结构包括了动力输入轴和输出轴这两大件,再加上构成变速箱的齿轮,这就是一个手动变速箱最基本的组件。动力输入轴与离合器相连,从离合器传递来的动力直接通过输入轴传递给齿轮组,齿轮组是由直径不同的齿轮组成的,不同的齿轮组合则产生了不同的齿比,平常驾驶中的换挡也就是指换齿轮比。输入轴的动力通过齿轮间的传递,由输出轴传递给车轮,这就是一台手动变速箱的基本工作原理。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来给大家讲讲,手动变速箱换挡的原理。下图是一个简易的3轴2档变速箱的结构模型。

AT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优缺点

AT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优缺点 AT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液矩扭力传递器和后面一组行星齿轮组。液矩扭力传递器又称液力变扭器,其原理是利用发动机输出轴驱动一组泵轮,而泵轮搅动液矩扭力传递器内的密封油,通过油介质带动另一侧连接了输出轴的涡轮,从而实现了变速和变扭。但只靠液力变扭器显然是不行的,因此自动变速箱在液力变扭器后都连接了几组行星齿轮,而每组行星齿轮就相当于自动变速箱的一个挡位。通过锁止和解锁行星齿轮与变速箱输出轴的连接就可 以实现换挡动作。 优点:技术成熟可靠,应用范围广,可承载大扭力输出。 缺点:多多少少在换档时会感受到顿挫;通过油介质实现动力传递的方式效率很低,部分动能被白白浪费掉,这也是AT车型比较费油的原因。 无级变速器(CVT)的工作原理以及优缺点 CVT又称为连续可变变速箱,这种变速箱的历史和AT几乎一样悠久,并不是什么最新技术。CVT主要组成部分为一对滑轮和一条钢制传送皮带(俗称:钢带),作为CVT的核心部件,它的耐用性是变速器质量的关键,市面上部分CVT采用的是德国博世公司提供的钢带。CVT的结构原理和变速自行车类似:通过发动机输出轴带动变速箱内的锥形盘,而锥形盘与从动盘之间由钢带连接,如此一来动力就可以传递给从动盘进而传出给车轮。而锥形盘利用液压装置可以控制盘槽的宽度,改变这个宽度意味着改变钢带的位置,由此就可实现转速比 的改变。 优点:动力传输不间断,节能性优于AT变速器。 缺点:受传动钢带摩擦力限制,CVT无法承载大功率输出,所以大排量车型上很少看到 CVT变速器。 【知识普及】CVT和AT的比较(新手级别通俗易懂) 广州车展上,又有两款自主品牌车型推出了CVT版,即东南菱悦的CVT版和力帆620的CVT版。在此之前,其实已经有很多自主品牌车型开始采用CVT变速器,例如长城炫丽、海马欢动以及比亚迪G3等等,当然也还包括更早的名爵3SW。与之对应的,自主品牌车型中采用常规AT变速器的却不多,从车型比例来看,CVT已经占据自动版自主品牌车型的半壁以上的江山。与此同时,在中小排量车型领域,合资品牌采用CVT的却不多,日产算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但也仅限于2.0L以上排量,过去的飞度采用CVT,先在也改回AT了。 CVT与AT比到底谁好?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格局?

汽车换挡原理变速箱工作原理

汽车换挡原理变速箱工作 原理 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手动挡汽车档位原理是什么 解答: 手动档汽车变速器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首先我们来看两张图片.第一张是承接前面两期的,整个动力总成的工作方式.这张图呢,先说声抱歉,我没有找到前驱车的图片,只能用后驱的凑合一下.我们看到,发动机通过曲轴把动力传递给离合器,离合器传递给变速箱,变速箱传递给传动轴,连接到车轮,提供车轮转动的动力. 第二张是变速箱内部的一个立体图 看起来可能很复杂,大家一头 雾水,没关系,我们来看看简化后的理论图.为了便于理解, 我们先采取一个两档变速箱的图片来讲解

绿色的叫做变速箱输入轴,结合上期的内容,我们知道这是离合器传递动力给变速箱的一根输入轴.红色的 部分叫中间轴,它们一起旋转。只要绿色的轴在转,中间轴就会一起转动,传输动力.黄色的轴,连接差速器 和传动轴,传递动力给轮胎.需要注意的是,黄色轴和紫色的套筒是通过花键相连的.这里稍微解释下花键, 上一期中没有很好的说明这个东西,这里补上: 红圈部分就是花键,紫色套筒中间有开一个空,也是有齿的,和轴上红圈中的齿啮合,一起转动.也就是说, 套筒和黄色的轴总是一起转动.但是,蓝色齿轮不和黄色轴相连,他们此时是自由的.举例来说.当你空挡滑 行的时候,车轮还在转,黄色轴也一起在转,但是蓝色齿轮此时是不转动的.因为没有动力传输过来.我们看 到了右上有排挡杆.拉动排挡杆,换档叉就会左右移动,下面就来看看,挂一档的情况 右边是一档,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齿轮非常大.下面红色齿轮非常小.这里就有一个齿轮比,1档的齿轮比总是最大的,这样的好处就是,发动机曲轴转很多圈,1档齿轮才转1圈.我们骑过山地车就明白,这样很轻松就可以让车跑起来,很省力.但是跑不快.为了跑的更快,我们需要让轮子转的更快,而发动机不要转那么快.这样我们就需要小一些的齿轮比.可以看到,2档的齿轮比就会小一些.图中,推动排挡杆,换档叉向右运动,套筒和蓝色齿轮啮合,前面讲过,套筒和黄色轴是一起转动的,所以动力被传递到黄色轴,继而传递给传动轴,轮胎,车子就跑起来了.相应的,挂两档,换档叉就被推向另一边,和两档齿轮啮合.原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下面我们来看看正常的变速器,这是个5MT的变速器. 有了前面的讲解,这张图我们就很好理解了,齿轮比从1-5档逐渐变小,5档是最终比,这个比值一般是1:1,也就是说,发动机曲轴转一圈,5档齿轮就转一圈,这也是最经济的齿轮比.所以我们的汽车开到一定时速后,都会挂到最高档,以获得最佳燃油经济性.我们结合下面一张图,看看换档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实际上,5MT的汽车,换档叉有3根.从上面的图我们看不清楚,这里就很容易看到了。 排挡杆通过三个连杆连接着三个换档叉这样我们就很清楚了,你挂1档2档,实际上是让换档叉把套筒推向1档或2档的蓝色齿轮.你左右移动排档杆时,实际上是在选择不同的换档叉(不同的套筒),前后移动时则是选择不同的蓝色齿轮.这样,我们就了解了换档是怎么一回事最后还要讲两点:一是倒档,倒档实际上就是在红色和蓝色齿轮之间增加一个小齿轮.让蓝色齿轮反方向转动,实现倒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