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教案

1.1农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农业的五个部门。

2、通过了解农业发展的成就,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了解种植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并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主要农业

区与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了解我国牧区的分布及优良品种。

能力目标:

会分析我国农业分布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难点:主要农业区与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2、我国主要牧区的分布和主要的优良畜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述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板书)1.1 农业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引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学期的第一节课——农业。我想先问一下大家,什么是农业啊?是不是种两个萝卜就是农业啦?(不是)

(讲解)我们平常说的农业呢指的就是种植业,这是狭义的,广义的农业其实包含了很多部门。

(提问)农业包括哪五个生产部门?(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

(板书)农业:农、林、牧、副、渔。

(讲解)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大家辨别一下是农业的哪个部门。

强调茶叶属于林业,副业是指除农、林、牧、渔以外的其他产业。

(提问)下面我说出三个选项,大家看哪个选项属于农业生产活动:

A、上山打野兔

B、野外采蘑菇

C、水塘养鱼(C)(A、B属于副业)

(板书)二、我国农业的发展

(活动)阅读课本第2页阅读,回答我国的农业发展比较早,是最早种植什么作物的国家?(水稻、粟、茶树)

(讲解)大家知道吗?我国在58——61年的时候饿死了很多人,为什么呢?因为那会粮食生产不够,又遇到天灾,现在,我们国家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不得不说这是很大的一个奇迹。我国的粮食、棉花、水果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位;

(提问)我们都知道,建国以来,我国的耕地面积没有增加,甚至还有所减少,为什么农产品的产量能大幅度增长呢?(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板书)三、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活动)P4 “活动”

(提问)城市居民所食用的粮食是在城市生产的吗?(不是,它们主在是商品粮基地生产的)

(板书)四、主在经济作物的分布

(提问)我们穿戴的衣帽,做菜用的油,喝粥时用的糖,喝茶时用的茶叶,治病时用的中草药,等等,它们与农业生产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呢?(由农作物制成或加工而成的)它们是由哪一类农作物加工而成的呢?(经济作物)

(读图)P6图1—7

(提问)(1)图中哪些作物属于热带经济作物?(甘蔗、椰子、可可、咖啡、天然橡胶)

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华南)

(2)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在哪些地区?(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3)我国甘蔗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区?(云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海南、台湾)

学生自学“油料、糖料和饮料作物”的阅读材料。

(提问)(1)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油料作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花生的主要产地是哪两个省?

(2)糖料作物中甘蔗和甜菜的生长习性有什么不同?各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区?

(3)我国的茶叶主要产于什么地区?

学习“出口农产品基地”时,应注意给学生讲述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出口农产品基地?

(2)建立出口农产品基地有什么意义?(举几个实例)

(3)一个地区要想成为出口农产品基地应具备哪些条件?

(4)出口农产品基地主要生产什么?然后列举我国的一些农业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太湖平原、山东半岛等),分析它们是否具备成为出口农产品基地的条件。

(板书)五、畜牧业分布

指导学生读“中国主要畜牧业分布”图,熟悉我国四大牧区的大致范围,了解我国一些主要畜种的分布。(讲解)我国的畜牧业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提问)1、我国的牧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西北部的高原、山地)

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区?(有天然草场)

2.农耕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我国东部、南部)

●板书设计:

1.1 农业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

三、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四、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五、畜牧业分布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教学探讨与反思:

1.2 工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了解新中国工业在增长速度、部门结构、以及工业布局方面的巨大变化,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了解基础工业的概念,并掌握重要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

其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以及其他图表资料来分析和总结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2.能够通过阅读有关地图,比较新中国成立前后主要工业中心的变化,说明我国工业分布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

2.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认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阅读有关地图,比较新中国成立前后主要工业中心的变化,说明我国工业分布的变化。

●教学重点:运用有关地图说明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述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的农业,今天我们学习国民经济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或者说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工业,我们了解一下工业的基本类别、特点,我国工业50年来的发展及前景。

(板书)1.2工业

一、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讨论)工业的作用

(小结)(1)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发展水平。

(2)工业生产的一些产品是现代农业所不可缺少的,而一些农产品也需要工业的加工才能为我们所利用。

(3)显然,对于交通和国防建设来说,其现代化水平同样取决于工业发展水平。因此,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板书)二、我国工业的发展

(读图)图1—15

(提问)(1)从1978年到2000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速度怎样?(较快)

其中增长倍数最大的是什么?(彩电)

(2)从这组数据的变化中,你可得到什么结论?(近几十年来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发展迅速,如彩电、化纤)

(自读)教材11页的正文

(提问)(1)旧中国我国工业布局有什么特点?重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轻纺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城市?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分布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工业产值突飞猛进,工业部门由少到多,并最终形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现在我国已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我国的工业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生产和消费的基本需要,而且许多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工业中心大量增加,遍布全国各省区;工业发展由沿海指向内地;在一些工业集中分布的地区形成区域性工业基地。工业分布的这种变化,在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基础上,促进了全国工业的发展,由沿海到内地,由城市到农村,使我国的工业布局日趋合理。

(承转)在工业各部门中,哪些部门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安全以及人民生活最为密切?(能源、

钢铁、机械、纺织等)

(板书)三、能源工业分布

(提问)(1)大家知道什么是能源吗?

(2)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需不需要能源呢?请举例说明

(3)你知道哪些能源类型呢?

(讨论)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谈谈你对开发“小煤窑”的看法?

(提问)我国南方的煤炭资源和油、气资源丰富吗?(不丰富)

那么,南方的能源开发应以什么能源为主呢?(水能)

我国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河流?为什么这些河流的上游多水能?(这些河流的上游多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

(板书)四、钢铁工业分布

(读图)P14图1—19,分析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分布较为广泛,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较为集中)(练习)P14活动题

(板书)五、机械工业分布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产品是由机械工业制造的吗?从过去到现在,我国的机械工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练习)P15阅读

(板书)六、纺织工业分布

(读图)(1)17页图1—22,找出我国主要的纺织工业基地或纺织工业中心

(2)结合6页图1—7中国部分经济作物分布图思考,我国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与产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接近棉花产地)

(提问)大家知道自己所穿的衣服是由什么原料通过再加工制成的吗?(棉、毛、麻、丝、化纤等)

●板书设计:

1.2 工业

一、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我国工业的发展

三、能源工业分布

四、钢铁工业分布

五、机械工业分布

六、纺织工业分布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教学探讨与反思:

1.3 高技术产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4、掌握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

2、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认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

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教学难点:

1.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2.掌握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重点:掌握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指导:

高技术产业是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设施,条件相差甚远,他们对高技术产业的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在教学中应根据各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联系学生所熟知的典型事例,因材施教,不强求千篇一律。

●教学过程:

(引入)大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话在我们国家还是稀罕之物,连城市里也只有机关单位才有,乡村几乎不见其踪影。人们大多通过书信联系。现在,电话已进入我国寻常百姓家,城乡都已基本普及,移动电话也已成为普通消费品。你们知道这一变化是由于什么带来的吗?(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板书)1.3高技术产业

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1.设问:同学们,高技术产业是如此神奇,如此独具魅力。你们知道哪些高科技产业部门呢?(学生会答出多种,教师略作总结,使学生对主要高技术产业部门有个大致的了解。)

2.讨论:(1)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举实例说明。

(2)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高技术产品,它们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什么影响?(板书)二、高技术产业的分布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18~P19正文部分,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当前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2)将来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区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在地域上将有什么样的分布特点?

2.学生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了解我国一些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了解居住地是否有高新技术开发区,如果有,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3.出示材料:20世纪 8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我国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热潮,不仅大中城市规划建设一个个规模大小不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少乡镇也圈起了一片片土地,作好了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前期工作。若干年过去了,有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生产红红火火,一片繁荣景象,而有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土地上却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景象。就这一现象,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板书设计:

1.3 高技术产业

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高技术产业的分布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教学探讨与反思:

1.4交通运输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

运输方式。

2.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3.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4.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5.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

1.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学重点:

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引入)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那么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

(板书)1.4交通运输业

一、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提问)什么是交通运输业?

(讲解)交通运输业包括客运和货运两部分

(活动)完成P20 “活动”

(小结)便利的交通运输能使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板书)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讲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线的长度都有很大增长,运输工具从原来只能靠人力,逐渐发展为马车、船舶运输,进而发展为汽车、火车、飞机运输等,运输能力也有所增加。

(板书)三、公路运输

(提问)(1)公路运输的哪些特点?(机动灵活、适应性强、速度较快、“门对门”)

(2)在什么情况下,公路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缺少铁路和水运的地区)

(读图)P21图1—26,2000年公路通车里程是1952年的多少倍?(11倍)

(读图)P22图1—27

(讲解)图上的公路线只是干线,现在除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上的墨脱县,因地形起伏极大,尚未修通公路以外,全国各县、市都已通公路。在我国的公路干线中,西部的公路干线长度大,而且工程艰巨。(提问)上个学期我们介绍了工程较艰巨的公路有哪些?

(讲解)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城市已修建了高速公路,它是专行汽车的高等级公路,具有时速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板书)四、铁路运输

(提问)(1)铁路运输具有什么特点?(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运价较低)

(2)在什么情况下适合于采用铁路运输?(长距离、大宗笨重货物)

(读图)P23图1—29,对比1952年和2000年的铁路营运里程

(读图)P24图1—30,查找南北铁路干线

(小结)(1)先找出北京的位置,然后查找从北京向北和向南各有哪几条铁路干线。由北京经天津向北到哈尔滨为京哈线。由北京向南有三条干线,西边的一条是由北京向南直达广州的京广线;东边的一条是由北京经天津直达上海的京沪线;京广线和京沪线之间的一条是京九线,从北京经津、冀、鲁、豫、皖、鄂、赣、粤直至九龙。

(2)焦柳线由河南焦作向南直达柳州,这条线向北可经太原到大同,基本上与京广线平行。

(3)宝成——成昆线,由宝鸡向南到成都为宝成线;成都再向南到昆明为成昆线。

(读图)P24图1—30,找出东西铁路干线

(小结)(1)我国北方一条东西铁路干线,由北京向西,经大同、包头,转向南到兰州,为京包——包兰线。

(2)我国中部的一条东西铁路干线,由连云港向西经徐州、郑州、宝鸡到兰州,再向西达新疆乌鲁木齐,为陇海——兰新线,是我国东西铁路最长的干线。

(3)我国南部一条东西铁路干线,由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四条铁路组成。

(读图)P24图1—30,查找重要的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它们各位于哪些铁路干线的交汇处?

(板书)五、海洋运输

(自学)(1)海洋运输有哪些特点?

(2)我国发展海洋运输的条件如何?

(3)我国海洋运输的航线分为哪两部分?

(4)沿海航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5)我国远洋航线以哪些港口为据点?这些港口有什么特点?

(练习)P26活动题

(板书)六、管道运输

(自学)(1)管道主要是运送什么的运输方式?

(2)它具有什么优、缺点?

(板书)七、航空运输

(自学)(1)航空运输有哪些特点?

(2)在什么情形下,宜采用航空运输?(数量少的,急需的)

(读图)P27图1—32,计算2000年的航空航线里程是1952年的多少倍?

(读图)P28图1—33,我国拥有最多航线的三个航空港是哪三个?

(练习)P28活动题

●板书设计:

1.4交通运输业

一、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三、公路运输

四、铁路运输

五、海洋运输

六、管道运输

七、航空运输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农业》 一、课标要求 1.位置与分布:在地图上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2.联系与差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查阅中国四大区域地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简单评价南方地区的位置。 2.分析地图及资料,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3.探究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理解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查找南方地区的边界线,描述并评价南方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资料,确定南方地区的地形组成,分析内部差异与区域发展特点;运用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景观图欣赏,感受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通过阅读物产分布图,了解自然条件对水田农业生产的影响。 3.列举实例,说明南方地区丰富的物产,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了解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基础上,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农作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 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主要的地理差异。南方地区的气候与地形对农业的影响。 四、教学策略 以关于江南的话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始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读图、析图,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分组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效果。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不同人眼中的南方地区 文人、画家笔下的南方: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9828

武威阳光实验学校(中学部)课堂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 总第 1 课时时间:2014 年 3 月 学科地理设计者刘亮 课题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课时安 排 1 课型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 述、学生活动、探究。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 学 [导入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 调整与思考

过程设计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讲授新课] 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 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举例:(大屏幕显示) 活动2:(让学生自己调查、了解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的联系)检查学生调查结果:

第一、二位编码表示一级行政区 第三、四位编码表示下一级行政区 第五、六位编码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 如:长途电话号码:区号+电话号码 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这时,在中国地形图上出现闪动的区域界线,并附有区域名称)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即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 总结:这就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北炉中学2011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地理单元测验卷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你将正确答案所对应的字母填入下列答题表中。 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 B.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是一个海 陆兼备的国家 C ?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D. 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分别位于寒带和热带 2、 中央台2011年1月14日发布天气:14日中国渤海、黄海海冰总体分布面积已超过 2万平方千 米。渤海、黄海海冰分布面积广,而我国其他海域没有出现海冰是因为 A.我国海岸线漫长 B.渤海、黄海海域位于寒带 C.我国海域南北跨纬度广 D.我国海域东西跨经度广 3、 歌曲《我爱你一中国》中“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碧波,你的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 烁;当你的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啊!你的南疆早已到处洋溢着盎然的春色”现象差异的原因主 A.纬度因素,经度因素 B.经度因素,纬度因素 C ?地形因素,海陆因素 D.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市举行,此届亚运会的理念是“激情盛会, 和谐亚洲”,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运动员在 5、 下列省级行政区与该省区陆上相邻的是 A.浙、赣、闽 B. 鲁、云、闽 C. 湘、赣、闽 D. 鄂、闽、云 6、 上图四省区中汽车牌照的第一个字依次为 A.①云②桂③皖④黑 B.①滇②粤③鄂④黑 C.①青②粤③渝④新 D.①新②滇③鄂④鲁 7、 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的特点是 A.东多西少 B. 西多东少 C. 南多北少 D. 北多南少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云南省 B. 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C. 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D. 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蒙古族喜欢摔跤,回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9、读右图我国总人口,城镇人口及农村人口发展趋势图, 的是 ① 我中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② 2000年我国城镇人口大于农村人口 ③ 我国总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 ④ 2030年时我国城镇人口将大于农村人口 42个项目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后中国 代表团以199枚金牌独领风骚。据此完成 4?6题 F 列关于我国人口发展趋势的叙述,正确 〔亿2 2010 2020 却 30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知识点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4、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有紫色土。云贵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 5、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4、主要农作物 (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3.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3、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精品】初中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自然特征与农业》 本节教材主要学习了区域的划分方法,相当于是区域地理的入门。重点强调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要求学生在本学期开始掌握四大区域的总体特征。本节之所以放在本学期的第一 课,实际上是提醒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利用地形图,找出北方与南方、青藏、西北地区的界线,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景观等自然特征; 3.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于和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的农作物; 4. 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特征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与农业的认识,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北方地区的范围与自然特征; 2.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的条件以及农作物。 【教学难点】 1.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分析; 2.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学生活动、探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阿宝的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讲授新课】 提问:请问民歌中提到的应属于四大区域中哪一个? 学生回答。 老师:请同学们读图说出北方地区的范围、面积、人口 学生:范围上位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以东;面积:占全国的20%,经纬度位置:34°N~53°N,100°E~135°E;人口:占全国的40%。 老师图片展示北方地区的范围。 课件展示三大地形区、主要河流和几条等降水量线。 老师小结: 学生活动:通过课本P10活动小组探究并展示。 各小组展示探究结果,老师评价并总结。 过渡:既然同学们对北方地区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再从日常生活中出发,来更深层次的了解北方地区。 思考题:请大家思考农业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呢? 老师提示:同学们再思考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实际,生活中某一种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东西呢? 学生:跟据自己的认知提出可能有肥料,水,土壤等。 老师总结:农业的发展条件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土壤、水源、地形和气候。 图片展示,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强调季节变化、旱即为少水。 学生:讨论并作答。 评价并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教案改后

凉州区康宁乡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编写时间: 2018年 2 月 27 日学期总课时:2、3

凉州区康宁乡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编写时间: 2018年 3 月 9 日学期总课时:4

和主要的农作物; 4. 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以及解决措施。 过 方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特征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情 态价观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农业的认识,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范围及自然特征; 2.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的条件以及农作物。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分析; 2.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二次修改 [导入新课] 回顾:展示我国四大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 A 、 B 、 C 、 D 。 2、其中B、C两地区的分界线①是,②是 小结: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四大地理区域划分,通过练习看来同学们掌握情况也不错;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北方,了解北方。 [讲授新课] 展示:多媒体展示北方的景观图,增强学生对北方地区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阅读:阅读第8页第一段的文字,归纳北方地区 冬季的特点。 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图6.3北方地区 的地形以及第9页的文字,归纳北方的范围、地形、 气候。 教师:适当引导并及时提醒学生划重点内容,板 书并提醒学生做笔记 过渡: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错,能把北 方的范围找出来,区域的位置确定下来 活动:观察图片并回答: 教师小结:东北地区的冷、湿环境形成黑色土壤; 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的黄色泥沙在下游 形成冲积扇平原,逐渐形成今天的华北平原;所以 东北是黑土地、华北是黄土地。 归纳并板书: 师生活动:完成12页活动题:认识华北地区春 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题目,学生思考并回答。 作业布置:完成《初中区域地理导学》相关练习 课后反思板书设计 三、重要的旱作农业区(旱地) 主要的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问题:春旱 措施:南水北调、节水农业凉州区康宁乡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编写时间: 2018年 3 月 9 日学期总 课时:5、6 课题“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型讲授课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 (2)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 60分钟完卷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交错分布的特点。 2、中国地理位置很优越,从海陆位置看,她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西岸的国家。 3、与我国陆地上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老挝。 4、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位置最南的岛屿是_________。 5、全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_________、县、_________三级。 6、我国共有_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______个省、_____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7、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中,位置最北的是_________,最西的是_________。 8、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中,濒临渤海的是_________,濒临东海的是_________ 9、目前我国每年仍新增人口约1200万左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0、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其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的______市——云南省的______。 11、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和东北地区。 二选择题 1、960万平方千米是指我国的() A、陆地总面积 B、含领海在内的总面积 C、领海总面积 D、领空总面积 2、我国省级行政区共有() A、31个 B、32个 C、33个 D、34个 3、纬度相差1°之间的实地相距约为110千米,基本符合我国疆界最北端 和最南端距离的一组是() A、4800千米 B、5200千米 C、5500千米 D、5800千米 4、关于我国优越地理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 D、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小部分在温带 5、我国疆界“四至端点”所在省区简称,符合最北和最东端点所在的省区(简称)是() A、新 B、琼 C、黑 D、吉 6、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1.[2020·凉山州改编]下列地理区域与文化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那达慕节B.南方地区—赏冰灯 C.西北地区—赛龙舟D.青藏地区—献哈达 2.[2018·深圳]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北方地区种植小麦,人们多喜面食 B.南方地区河湖众多,人们多擅长游泳 C.西北地区草原辽阔,适合发展畜牧业 D.青藏地区地势低平,是“鱼米之乡” 3.[2020·烟台]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描述的山脉最有可能是( ) A.秦岭B.天山 C.昆仑山D.横断山 [2017·潍坊]图1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完成4—6题。 4.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图1中的甲山脉( ) A.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B.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5.图2所展现的耕作场景,可能位于图1中的( ) A.①地区B.②地区 C.③地区D.④地区 6.图1中四地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应错误的是( ) A.①地区—中温带—半干旱地区 B.②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③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D.④地区—亚热带—湿润地区 [2017·盐城]读我国某地区山脉和河流位置示意图,它们是我国重要的南北自然地理分

界线。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的河流是( ) A.辽河B.黄河 C.淮河D.渭河 8.对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地处湿润地区 B.乙地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 C.甲地区: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D.乙地区: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 9.[2018·深圳]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线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400 mm年等降水量线 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10.[2017·威海]我国地域广大,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十分显著。关于我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线是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乙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 C.丙线以西人口稠密,以东人口稀疏 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11.[2020·辽阳]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3、土壤: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四川盆地有紫色土。云贵高原的“喀斯特高原地貌” 4、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4主要农作物 (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内河航与便利(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3、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1、区域全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篇一:2021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全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一课时)(1)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一、导入新课 1、联系学生假期中曾经去过哪些地方?请说出所在地理区域的名称。 2、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学习活动 活动一:1、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2、这项活动完成后,再抽查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3、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4、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同学们请看课本图5.1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东南沿海——经济特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5、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动二:1、同学们,假如美国有一位朋友想给你寄信,你能告诉他你的详细地址吗?(提问一到两 名同学) ××省(自治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几位同学都是首先说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区)然后是县(自治县、市),再者是××乡(镇)等,大家想一想,这个顺序有什么意义呢?不这样可以吗?请同学说明,若学生有疑问,教师举例说明。 ××省(自治区)——一级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二级行政区××乡(镇)——三级行政区总结: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地理八年级下湘教版第一章第一节农业2(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理八年级下湘教版第八章第一章第一节农业2(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明确农业为什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2、了解农业的五个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3、懂得种植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能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我国南方与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以及农作物地区分布的特点。 4、读图判断能力——读农业分解图,说出农业5个部门的主要产品,读商品粮基地图,说出这些基地分布的位置及其共同特征。重点:四大牧区及代表畜种; 难点:牧区与农耕区畜牧业的分界线。 教具准备: 中国主要畜牧业分布图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复习: 1、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 2、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分布在哪些地区? 自主学习: 目标要求: 1、我国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 2、我国畜牧业分为哪两类?其中,――畜牧业对城乡人民生 活有重要影响? 3、我国四大牧区及代表畜种各是什么? 魅力精讲: 能力提高部分: 1、当地农村种植哪几种农作物?一年能收获几次? 2、家里平时吃的粮食、蔬菜、食油、食糖是当地生产的,还是从外地运来的? 3、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选择这些地方建立商品粮基地? 魅力精讲: 拓展应用: 1、我国农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是—— A林业B牧业C渔业D种植业 2、我国棉花的集中产区——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 C 松嫩平原D珠江三角洲 3、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必须依靠——A充足的劳动力B 科学技术 C精耕细作 D 优越的自然条件 反思:这节课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内容也不多,因此补充南北方的表格对比,包括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干湿状况、耕作制度等,以达到把所学知识系统化的目的。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八下地理第五章测试题 1.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A.气候差异B.地形差异C.河流差异D.植被差异 2.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城市位于 A.西北地区B.南方地区C.北方地区D.青藏地区 3.跨经度最多的区域是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 4.下列区域属于不同级别,并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县(自治县、市)、省(自治区、直辖市)B.温带、亚热带、热带 C.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D.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5.下列关于“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作为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北方地区的界线B.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

C.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界线D.第一级阶梯与第二阶梯的界线 6.下列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7.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8.下列界线与我国南北方地区分界线相一致的是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②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③1月份0℃等温线④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⑤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⑥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A.①③⑤B.②⑤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④⑥ 9.下列地形区全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A.华北平原、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D.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10.造成“南橘北枳”的主要原因是 A.栽培技术不同 B..耕作制度不同 C.气候不同 D.地形不同 11.北方地区的农业耕作制度是 A.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12.造成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生产方式和生 活习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 B.土壤条件 C. 气候条件 D.技术条件 读青藏地区图,回答第13、14、15题 13. 图中铁路线是 A.青藏铁路 B.兰新铁路 C.陇海铁路 D.成昆铁路 1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三江”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15.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教案 《西北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发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区、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区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用图、画图的能力概括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并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讲述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草场众多,看到本区农牧业发展前景很好,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教学重点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课前学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现在,请大家欣赏某个地区景观图。(展示)请思考: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吗?和我们学过的几个分区一样吗?为什么有这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西北地区。(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 师:请同学们,看西北地区图。 思考:谁能指图说出本区的范围和作为地理界线的事物,及所包括的省区和相邻的国家,然后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海陆和相对位置不同角度引导。) 小结: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跟海较远,越往西跟海越远。 教师提问:本区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这对本区的降水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降水少,跟海洋越远降水越少,即越往西降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综合测试题(二)有答案汇编

王皮溜一中八年级(下)地理第一章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A.京沪线 B.京广线 C.焦柳线 D.宝成—成昆线2.可与陇海铁路联运的海港是: A.连云港 B.青岛 C.南通 D.宁波 3.我国资源调配建设中的”西气东输”工程使用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内河航运 D.管道运输 4.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 A.花生 B.油菜 C.大豆D.芝麻 5.与我国甜菜产区相应的主要温度带是: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6.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A.农业 B.交通运输业 C.工业 D.商业 7.我国的第二大能源是: A.煤 B.石油 C.水能 D.天然气 8.目前中国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A.机械、造船、电力、化肥 B.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 C.飞机、汽车、拖拉机、玩具 D.电冰箱、水泥、玻璃、陶瓷 9.关于高技术产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B.形成以西安—杨凌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密集区 C.到2010年,我国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五大密集区 D.当前,我国已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的高技术产业带 10.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干线是: A.陇海线—兰新线 B.京包—包兰线 C.京哈—京广线D.浙赣—湘黔线 11..外向型农业指的是 A.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农业 B.主要引进的是外国的品种和技术 C.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农业 D.劳动力主要来自外国的农业 12.下列关于我国经济作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菜子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 B.甘蔗的最大产区为海南省 C.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丘陵、山地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 D.山东、河南两省为花生的主要产区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了解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2、知道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初步通过图文资料分析其优势条件与存在的问题。 【教材重难点】 1、重点:东北三省的矿产资源分布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工业部门;此区工业分布的特点。 2、难点: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理解自然条件对农业、工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东北三省不仅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而且它也是我国建国后建立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下

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本区的工业。 自学:学生阅读P19小资料——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体会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地位。 教师:东北三省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曾创下了多项工业之最。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那今天的老工业基地又怎样了呢? 探讨:学生读图及P20——P21的两段课文,完成以下4个问题,然后小组间相互交流。 1.东北三省有哪些矿产资源?其特点是什么? 2.发展了哪些工业?有那几个大工业中心? 3.工业中心的分布与矿产资源有什么关系? 4.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了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设计意图】 这几个题难度不大,图画的清楚,课文叙述的也明白,学生应该能够胜利的完成,让他们自学,进一步锻炼学习能力。 学生展示学习结果: 1.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

铁、石油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2.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主要工业中心有: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 3.工业中心多分布在矿产地附近。 4.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了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也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 【教师点拨】 东北三省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因此,东北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本区一大批国有企业出现了问题,陷入困境。很多国有企业面临减产、停产、亏损、负债等问题,很多职工纷纷下岗。为此,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措施, 自学探讨:(P21——P22活动题答案)

八年级下册第一章地理

永顺三中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入后面的表格中。20*3=60) 1、我国平常所说的农业一般是指: A 林业B畜牧业C种植业D渔业 2、下列省区中,适宜生产热带经济作物的是: A海南B湖南C江苏D新疆 3、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A农业B工业C交通运输业D工业和旅游业 4、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是: A煤炭B水电C核电D石油 5、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的是: A煤炭B水资源C石油D钢铁 6、下列工业基地,位于京沪线上的是: A辽中南B珠江三角洲C长江三角洲D海南经济特区 7、高新技术产业以()为基础: A资金B科学技术C生产原料D劳动力 8、沿边地区发展产业的优势是: A智力资源优势B地理位置优越 C劳动力优势D工业基础雄厚 9、邻近香港,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特区的是: A海口B珠海C厦门D深圳 10、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线是: A京包—包兰线B青藏线 C陇海—兰新线D京广线 11、京九线的起止城市是: A北京和九江B南京和九龙 C北京和广州D北京和九龙 12、速度较快、运量较大、价格较低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B铁路C水运D空

13、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应该发展: A渔业B牧业C林业D种植业 14、我国南方地区居民的主食是: A米饭B面食C地瓜D玉米 15、我国四大牧区与其优良畜种对应正确的是: A内蒙古牧区————三河牛 B新疆牧区————牦牛 C青海牧区————细毛羊 D西藏牧区————伊犁马 16、下列部门中不属于农业的是: A种植业B畜牧业D渔业D农产品加工业 17、下列地区中,一般来说农作物为一年两熟的是: A内蒙古高原B江汉平原C海南岛D松嫩平原 18、下列工业属于轻工业的是: A纺织工业B煤炭工业C化学工业D钢铁工业 19、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是: A华北油田B大庆油田C中原油田D克拉玛依油田 20、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A葛洲水利工程B三峡水利工程 C三门峡水利工程D小浪底水利工程 二、综合题:(共40分,每空2分) 21、据表中情况,你认为应该使用哪种交通方式最合适?[12分] 类别起止点交通方式500吨木材哈尔滨—大连 游览三峡重庆—南京 鲜花上市北京郊区—城区 西气东输塔里木盆地—上海 两箱急救药品乌鲁木齐—北京 一万吨海盐天津—厦门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2)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4)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6)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秦岭-淮河线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认识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两侧则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有着明显的差异。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阅读:秦岭和淮河

秦岭为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向东流经安徽省,于江苏省注入洪泽湖,然后大部分水流经高邮湖向南注入长江,还有一部分水流经苏北灌溉总渠向东注入黄海。 2、 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在下图中指认四大地理区域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400mm 年等降水量线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阅读:400mm 年等降水量线:把中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部分,东南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雨热同期,以农耕为主。西北地处内陆,大多数降水少,是中国重要的牧区。 ① ② ③ 甲—— 乙—— 丙—— 丁——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地区 读图: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本区主要位于中国地势的哪几级阶梯? 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北方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北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绵延分布。 除一部分山地外,北方的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为温带季风气候,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 北方地区长城以北(即东北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主要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长城以南(即华北地区)作物熟制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作物有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 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 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目前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陕西榆林是中国新型的能源矿产基地。北方地区特大型油田有黑龙江大庆油田、山东胜利油田、甘陕长庆油田。北方地区大型煤矿主要在山西省、陕西省、河北省、黑龙江省,山西是中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北方地区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都是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 北方地区地方特产丰富,著名的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 北方地区西安、北京、洛阳、开封为著名古都,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等差异很大。读我国分区略图,完成下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地区和乙图地区是依据地形划分的 B. 乙图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 C. 丙图地区的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 D. 丁图地区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2.下列语句描述乙地区的是() A. 雪山连绵,牦牛成群 B. 河湖密布,鱼米之乡 C. 草原荒漠广布,绿洲瓜果香甜 D. 林海雪原银装素裹,冰雕晶莹剔透 3.下列哪些是长江经济带主要优势() ①交通便捷 ②产业种类多,规模大 ③资源丰富 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⑤长江经济带将“一带”与“一路”紧密融合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4.南方地区依托丰富的水能及有色金属资源,建立的工业基地是() A. 辽宁鞍山-本溪钢铁工业基地 B. 宜昌电力、湘中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C. 新疆克拉玛依石油工业基地 D. 青海察尔汗化学工业基地 5.“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相比,二者发展经济都具备的有利条件是 () A. 水资源丰富 B. 矿产资源丰富 C. 国家的优惠政策 D. 发达便捷的交通 6.南北方农作物的熟制有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 热量条件不同 B. 年降水量不同 C. 地形类型不同 D. 土壤肥力不同读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7.该地区位于 A. 南部沿海地区 B. 长江中下游地区 C. 华北平原 D. 东北平原 8.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不断升高 B. 降水不断减少 C. 市场需求变化 D. 土壤肥力下降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起飞。回答30-31题。 9.长江沿江地带拥有世界著名的城市群,其中的核心城市是 A. 武汉 B. 上海 C. 南京 D. 重庆 10.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群发育关系不密切的自然因素是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知识点1

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节农业 一、农业及其主要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 1、粮食、肉类、花生、油菜子、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人均超世均。 三、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纤维作物、饮料作物的分布 1、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旱地作物为主,小麦、花生和大豆,甜菜、棉花。 山东、河南是花生的主产区。 甜菜分布在中温带(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北部)。 东北是春小麦,华北是冬小麦。 2、南方(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水稻等水田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油菜子甘蔗棉花, 长江流域是油菜子最大产区, 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四川盆地和广西)新疆长绒棉 华南是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椰子、可可、咖啡。 秦淮以南的丘陵山地是茶叶的主产区。福建、浙江、云南是主产茶区 3、棉花产区: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南疆地区 四、主要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商品粮基地 1、农产品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 2、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平原。 五、畜牧业分布:分为两类:牧区畜牧业分布在非季风区;农耕区畜牧业分布在季风区。(农耕区畜牧业的牲畜占主要(80%)) 西北部的天然放牧业 (我国四大牧区)(草原辽阔,牧场宽广,水草肥美,畜牧业历史悠久。) 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新疆新疆细毛羊、伊犁马 青海青海牦牛西藏藏绵羊、牦牛 六、影响农业的因素: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等 因地制宜:山地—林业(这里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宜林则林); 平原盆地—种植业(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宜粮则粮); 高原—畜牧业(这里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宜牧则牧); 水域—渔业(这里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宜渔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