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轻钢结构住宅体系

加拿大轻钢结构住宅体系
加拿大轻钢结构住宅体系

加拿大轻钢结构住宅体系Canadian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Using Light Weight Steel Framing

University of

Waterloo

2020年3月

加拿大轻钢结构住宅体系

引言

近150年来,钢材在建筑业的应用已遍及世界。钢材至今仍然是最坚固、耐久和经济的建筑材料之一。虽然,钢结构在传统上主要用于高层建筑和桥梁建筑,然而近年来钢结构住宅建筑在加拿大、北美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极其迅速,越来越多的建筑商、地产商及业主开始认识并感受到钢结构住宅的优越性。

这里所介绍的轻钢结构体系,一反习惯上钢材笨重的印象,给人一种轻巧坚实的新颖感觉。这种由冷弯薄壁型钢制成的轻钢结构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及高质量又便于施工的特点,轻钢构件可由不同强度、不同厚度的板材加工成不同的截面形状及尺寸,以充分发挥其材料的特性并带来施工的便利。此外,轻钢构件的多样化,为高效、高质、高强,以及省工省时省料的轻钢住宅结构体系提供了保证,同时也为其工业化、系列化和成套生产奠定了基础。

随着对环保建筑的呼声日益增长,这就促使建筑业寻求有利于环境保护,且又经济实用的建筑材料及施工方法。由于钢材可以回收利用,而且施工时废料少,这就促成轻钢结构体系在住宅建设中成为一种倍受青睐的选择。加拿大的轻钢住宅体系是由轻钢结构在其商用建筑上的长期及大量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技术是先进成熟的,质量和功能是卓越的。

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对建筑商具有以下好处:

? 轻钢结构自重轻,基础负载小,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以大大减少基础造价;

? 施工周期短,可以大大缩短投资资金的占用周期,提高资金的投资效益。? 轻钢构件及相应配套技术可以实现工厂化制作,形成产品化。质量有保证,有利于实现产业化;

? 工业化程度高,作业和现场干净,废料少,其材料可再生利用,符合环保建筑的要求;

? 轻钢墙体不变形,不老化,少维修。

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对业主具有以下好处:

? 比起传统的砌体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更好的满足建筑大开间,灵活分隔的要求。墙体薄,有效使用面积大,管线穿越方便并封在墙体内部,避免穿墙打洞对结构的破坏;

? 轻钢体系提供高强、高质和耐久的安全结构;

? 轻钢墙体采用高效节能体系,在保温、隔热性能方面比传统砌体要优越得多,属于新型节能建筑;

? 抗震、抗风性能优越;

? 防火性能好,不受白蚂蚁的蛀蚀;

? 轻钢墙体由于其龙骨完全封闭在隔水层与石膏板之间,不锈蚀,不腐蚀,不生霉菌,防潮性能好;

? 由自重引起的地基破坏的可能性小。

总的来说,轻钢建筑的好处在于:

? 轻质高强,抗震性能好;

? 有利于环保,其回收率可达100%;

? 材料性能好,结构质量有保证;

? 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快,有利于实现产业化;

? 不可燃,不助燃,防火性能好;

? 不开裂,不生霉菌,不蠕变,少维护。

工程制作及设计标准

工程制作

轻钢构件通常由镀锌或镀铝锌合金的薄钢板冷弯滚压成型,其截面形状通常为C型和槽型(见图1)。钢板的厚度可根据结构的要求而变化,其构件长度可视所需而决定。轻钢构件制作精确,在其制作过程中通常在构件上有规律地穿孔,以利于水电线路和管道及横向加强构件的通过。虽然,一块薄钢板本身的承载力并不高,但通过冷弯成不同形状(如C型)后,其抗弯抗压的能力成倍提高。因此,轻钢构件的承载力主要是取决于其截面形状,而不是板材的厚度。这就构成其轻质高强的特点。

图1: 常见C型(加劲板件)及槽型(非加劲板件)轻钢龙骨

工程设计标准

作为承重结构的轻钢构件是需经过严格工程设计及测试验证的。其构件的结构性能和承载能力通常是由其制作厂商所确定,并按其承载力以表格的形式给出。结构工程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设计要求从承载表中选取相应的轻钢构件。此外,设计时也应考虑所需连接件(如自钻-自攻螺丝)的强度。生产连接件的厂商通常会对其产品提供所需的设计指标。轻钢构件的截面性质必须按照相应的国家规范所确定。在没有相应的国家规范或规范不完善的情况下,可以参考加拿大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构件设计规范(CAN/CSA-S136 Cold Formed Steel Structural Members)。

目前加拿大及北美建筑规范对别墅型住宅及小型房屋允许采用所谓“常规要求”的方法建造。这种“常规要求”的方法对结构的体系,施工方法,结构的尺寸及连接方式都有严格明确的规定。因此可以不需要或减少工程设计人员的参与,从而节省造价。为扩大推广轻钢在住宅建筑上的应用,并克服其障碍,加拿大钢铁工业和建筑业长期以来致力于编制和推广由加拿大国家建筑规范所认可的“轻钢住宅体系常规要求”准则。这个准则是由以下三个文件所构成。

1.轻钢体系构件技术导则,由加拿大建筑材料中心编制。(Technical Guide for Lightweight Steel Framing Components, The Canadia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entre)

2.轻钢住宅结构施工细则,由加拿大薄壁建筑钢结构协会编制。(Residential Steel Framing Installation Manual, Canadian Sheet Steel Building Institute)3.轻钢住宅结构构件选样标准表,由加拿大薄壁建筑钢结构协会编制。

(Residential Steel Framing Installation Manual, Canadian Sheet Steel Building Institute)

轻钢住宅结构体系

如图2所示,住宅结构通常由楼面,墙体及房顶等体系组成。轻钢住宅的结构形式通常采用线内支承的板肋体系。轻钢构件可应用于不同的房屋构件。采用轻钢构件可以大大简化结构体系,同时又提供有效利用结构体系及构件的承载力,设计的灵活性及施工便利。目前在加拿大,各种创新的轻钢住宅体系层出不穷。

低层独立及连排别墅型住宅

楼面体系

作为楼面托梁的轻钢龙骨其截面高度通常为150至300毫米之间,其钢板厚度大约在0.84至2.56毫米之间。楼面托梁常见支撑形式是简支或连续梁。多跨连续梁即可采用单一构件的形式,也可采取多构件搭接的形式。一般说来多构件搭接的形式较单一构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同时在运输上也很方便。楼面托梁龙骨的腹板通常给予等间距的冲孔,以方便水电管线的穿越。

墙体

用于墙体的轻钢龙骨可分为承重和非承重两种。承重的C型龙骨其截面高度一般在93至200毫米之间,钢板厚度通常界于0.80至1.91毫米之间。非承重龙骨的截面高度在41至150毫米之间,其钢板厚度为0.45至0.84毫米。作为一种非常经济实用的墙体体系,这种由轻钢龙骨与石膏板(若作外墙还需加结构板材)组成的板肋墙体也普遍地应用于高层住宅建筑。

屋架

不同截面形式及厚度的轻钢构件,可为各式各样的房顶形式及体系提供广泛的用途。屋架即可由轻钢椽梁直接构成,也可用轻钢桁架构成。轻钢桁架既可现场制作也适合于工厂大规模集成生产。跨度较大的情况下,采用轻钢桁架尤为经济。

图2: 低层独立别墅型住宅轻钢结构体系

中层住宅

轻钢板肋结构体系通常适用于六层或六层以下的住宅建筑,但目前也有应用到八层的旅馆建筑实例。中层住宅建筑,其底层轻钢龙骨厚度可达2.6毫米,龙骨间距常为305毫米。上部楼层的龙骨材料厚度可随荷载的减小而减少。楼面结

轻钢结构房屋的五大性能

轻钢结构房屋的五大性能 轻钢结构在很多房屋的建筑当中得到的广泛的应用,由于轻钢结构就有抗震,抗风,自重轻,造价低,保温,耐用和环保等优点,因而是轻钢结构房屋的最佳建筑架构。今天,苏州恒光钢构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轻钢结构房屋的五大性能。 第一,结构抗震、抗风 1、钢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抗震性、抗风性能好且受损轻。在地震实验室里得到的数据表明,轻钢结构的房屋的抗震性是传统砖木房屋的2-3倍,砖木结构房屋倒塌,而轻钢结构房屋只发生可恢复性弯曲,而且由于钢材便于加工,灾后容易修复。 2、轻钢龙骨结构建筑的构件与外墙板形成"蒙皮效应",抗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的能力都大大提高。 3、房屋主体采用螺栓组装,房屋形成一个整体,与基础紧密相连,抗震可达9度设防。 4、钢结构采用的是热镀锌高强冷轧钢板,镀锌量185克/平米,使用寿命更长。 5、采用的轻钢结构,结构自重轻,抗风抗震性能极佳,可抵御12级台风。 第二,自重轻、基础造价低,增加建筑使用面积 1、轻钢龙骨结构建筑构件的截面面积在所有建筑类型中最小,在满足相同承载能力的前提下,重量最轻,且采用轻质功能建筑材料,整体重量约为砖混结构建筑的1/5-1/6。建筑基础要求较传统建筑低,工程造价相应降低。

2、轻钢龙骨结构建筑的围护墙厚度为14-20cm,建筑使用面积比混凝土结构建筑增加10%。 3、超轻钢结构住宅相比砖混住宅来说,可以避免烧结砖带来的资源浪费。 4、超轻钢结构住宅的综合经济指标不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第三,保温、隔热性能 1、轻钢集成房屋外墙使用挤塑板或聚氨酯包裹,形成连续的外保温,隔断冷桥,形成优良的保温层。 2、外墙挂板与结构板材之间形成通风间层,远离酷热。 3、先进的外保温方式,满足我国最新建筑节能标准,杜绝冷热桥现象,使建筑远离潮湿变形、霉变、锈蚀等伤害。独有的热反射及通风间层设计使得建筑围护隔热效果更优越,温度可下降5-8℃。 第四,经久耐用、节能环保 1、节能:耗能减少65%-90%。节水:干法施工作业,是传统施工耗水量10%。节材:建筑材料90%可回收利用。

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加拿大政府与政治)

第18章加拿大政府与政治 Ⅰ. Multiple choices. 1. In 1896, _____took over and the country was ruled under Sir Wilfrid Laurier. A. the Conservative Party B. the Liberal Party C. the Labor Party D. the New Democratic Party 【答案】B 【解析】1891年,保守党领导人Sir John Macdonald去世,由保守党人John Abbot继任;1896年,自由党打败保守党,Sir Wilfred Laurier成为首相。 2. In Canada, _____ is the official head of the state. A. the Prime Minister B. the Queen C. the Governor General D. the Cabinet Minister 【答案】B 【解析】加拿大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属于英联邦国家,是君主立宪制。因此,加拿大像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一样,女王是国家元首。

Ⅱ. Fill in the blanks. 1. Canada’s political system reflects the two major foreign forces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_____ and _____. 【答案】Britain;America 【解析】英国与美国对加拿大政治体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 Canada and America differ from each other in their slogans. While America was founded on the idea of individualism—Americans aspire to “_____”—Canadians founded a nation based on “_____”. 【答案】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peace, order and good government 【解析】美国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他们崇尚“生命、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而加拿大人则在“和平、秩序和好政府”的思想基础之上建立国家。 3. Canada’s system of government was based on the _____ system of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which is refe rred to as “_____” democracy. 【答案】British;Westminster-style 【解析】加拿大的政府体制以英国的议会民主制(威斯敏斯特式的民主)为基础。 4. Canada was the first political community to combine _____ with a British system of government. 【答案】federalism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变化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变化 2016年 巴曙松:中国房地产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是并存的,所以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量过大,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个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观点地产网讯:4月12日消息,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深圳出席活动时表示,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是并存的,所以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量过大,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个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巴曙松指出,即使是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新屋销售和新开工面积之间的传导周期越来越长,这是典型的行业在逐步收缩的趋势。 关于近期部分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巴曙松认为,跟这些一线城市长期供应不足有关,如,与一线城市长期土地供应不足,容积率定得偏低,对于人员流动趋势判断没有充足的预见性等,都有直接的关系,但这个改变不了整个房地产行业逐步在往下回落的趋势。 对此,他提出建议要化弊为利,201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其中强调城市土地建设。 他表示,房价上涨的城市基本上是老百姓用自己的货币选票选出的中心城市。下一步配套的改革要变成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比如深圳,如果地价上涨让很多制造环节在深圳有压力,就应该主动迁到东莞、惠州。相应的,深圳和东莞、惠州的地铁、城际的交通、生活的便利就要打破原来的土地制度、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制度,要有城市群的布局规划大格局。 巴曙松总结称,要把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顺势引导成建设未来城市群的正面发展动力。 2015年 2015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走上转型之路 目前,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从2015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情况

轻钢结构住宅性能简要分析

《低层冷弯薄壁房屋建筑技术规程》(JGJ227)于2011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国内轻钢结构住宅将有法可依。轻钢结构住宅建筑是住宅产业化的必然趋势,她的发展将促进我国住宅建筑标准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轻钢结构住宅建筑一般指用冷弯薄壁钢结构作为承重骨架,围护、分隔结构以及屋面材料均用轻体材料组成的住宅建筑,其构件及部品在工厂加工制作,在工厂预先组装或者运到现场进行组装。 本文对轻钢房屋性能试作简要分析。 结构性能 (1)轻质楼盖系统 其楼盖由冷弯薄壁C型钢楼面梁与铺于楼面梁上的结构面板组成。楼面梁一般跨度为3.6m~12.0m,楼面梁高为200~300mm,楼面梁间距为600毫米。楼面梁腹板上预开孔,这样对于管线的穿越与布置极为方便。结构面板通常采用定向刨花板;也可以选择在定向刨花板上再浇筑40mm的细石混凝土。轻质楼盖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每平方米可承受最大800公斤的荷载。 (2)墙体结构 承重墙由立柱、顶导梁和底导梁、支撑、墙体结构面板组成。立

柱为C形轻钢构件,其壁厚根据所受的荷载而定,立柱的下端为开口朝上的底导梁,立柱上端为开口向下的顶导梁;为提高墙柱的稳定性,一般墙柱高度范围内设1~2道水平钢拉条或撑杆。这种墙体结构布置方式,可有效承受并可靠传递竖向荷载,且布置方便。 为抵抗水平风荷载与地震作用,轻钢结构住宅体系中抗侧力体系、抗剪墙可采用墙体结构面板、交叉支撑或K型支撑形式。用作抗剪墙的结构面板可采用定向刨花板、石膏板、水泥纤维板及薄钢板。上下楼层之间通过连接件可靠连接,以有效传递水平剪力与和上拔力。 (3)屋面结构 屋面结构采用轻钢桁架的方式作为屋面的主要承重结构。屋面桁架的间距根据屋面荷载的不同可以按照300~1200mm布置。屋面桁架上部可以用轻型的檩条,檩条跨度最大可以做到1800mm。 屋面的围护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采用传统的水泥瓦、陶瓦,或者是时尚的多彩沥青瓦或颜色丰富的金属屋面板。 由于整个屋面系统都是空间桁架,整个屋面的保温隔热都可以集成到斜屋面和平吊顶两部分,中间的空间可以通风,让整个建筑更加透气,成为可以呼吸的房屋。 防腐蚀性能

加拿大轻钢结构住宅体系

加拿大轻钢结构住宅体系Canadian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Using Light Weight Steel Framing University of Waterloo 徐磊Lei Xu博士 加拿大冷成型钢研究中心副主任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 加拿大信贷及房屋集团研究报告 A Research Report for Canada Mortgage and Housing Corporation 项目经理: 梅里.利武臣Murray Rasmussen 程乃立Nellie Cheng 2003年3月

前言 这本小册子旨在根据轻钢(冷弯薄壁型钢)体系的优越性及应用现状向中国建筑行业提供有关加拿大轻钢住宅体系的基本介绍。由于加拿大所处的寒冷气候环境,加拿大轻钢住宅体系注重于先进的保温节能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考虑到轻钢建筑技术与中国现行建筑方式的不同,因此,我希望这本小册子能促进中国建筑结构设计专业人士及承建商对加拿大的先进轻钢建筑技术的了解,同时也起到帮助中国建筑行业制定有关轻钢体系设计施工准则的作用,以促进轻钢建筑技术在中国的推广。 这本小册子中所介绍的内容及方法仅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轻钢建筑技术的常规信息,其信息的来源基于加拿大及北美的现行工程实践。任何人在将这里所介绍的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之前,应首先征求有关专业人士的意见,同时也需得到当地设计规范管理部门的认可。事先声明,虽然这本小册子所提供的信息力求准确,但其作者和出版者概不承担使用这些信息所带来的任何责任和后果,任何人使用这里所介绍的内容和方法,应承担起由此所带来的相应风险、责任和后果。 徐磊 博士 加拿大冷成型钢研究中心副主任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 Lei Xu, Ph.D., P.Eng. Associate Director of the Canadian Cold Formed Steel Research Group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Waterloo Waterloo, Ontario, Canada N2L 3G1 版权所有@2003年3月 版权所有,未经出版者同意,任何人不得翻印。 加拿大信贷及房屋集团 Canada Mortgage and Housing Corporation

加拿大外交政策

加拿大的外交政策之前是亲美的。在06年的时候出台的加拿大外交7重点中就表示“美国最重要”,不过“赫尔姆斯伯顿法”的颁布引发美加贸易冲突,除了体现两国在自由贸易原则上的分歧外,也反映出加拿大在对美国的政策方面发生了变化。特别是9.11事件以后,美国和加拿大的经济都出现衰退。这对加拿大的发展无疑于雪上加霜。所以,当美国对伊拉克宣战时,加拿大并未成为其盟军。加拿大反而重点关注亚太地区及中国了,与中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拿大政府提出了太平洋地区2000年倡议的新计划,其目的在于强调加拿大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及工业利益。历史上,加拿大并不太关注亚太地区的安全问题,但随着对这一地区的进一步关注,加拿大提出了建立多边安全体系的设想。 加拿大作为一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世界经济大国,能在国际政治交往中获得符合自己身份的地位,自然成为其迫切的需要。在国际关系领域,加拿大拥有超出它自身实力的影响力主要是依靠它富有变化性的外交理念和出色的外 交实践。为适应不同的国际国内形势,加拿大的外交政策呈现出两大阶段性特点。在自治领建立之后,加拿大开始了为实现独立外交的一系列政治努力。二战后,加拿大一改过去强调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和西方联盟的整体利益,对自身利益采取遮遮掩掩的态度,开始强调独立自主外交,凸显国家利益。 中国外交部要求加拿大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加拿大如此答复的 1 台湾并非加拿大所拥有的领土,所以加拿大没有权利承认台湾主权归属于谁。如果是加拿大所拥有的北极圈诸小岛与中国有争议,加拿大才有权力承认其归属。这是从罗马法以来的所有权法理,国际法当然也依此原则适用。 2 没有任何国际法理论使加拿大有“权力”承认、或有“义务”承认与它无任何关系的台湾的主(熊)权归属。中国要求加拿大做这种承认毫无道理。 3 即使加拿大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实际上并无任何效果和意义。因为加拿大国民、飞机、船舶要进入台湾,拿北京所发签证根本无效,还是要向台湾当局所代表的中华民国zf申请签证,承认其对台湾实效统治,这等于是立刻又以具体行为否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4 加拿大若在国际条约中承认台湾是中国(PRC)的一部分,依照条约必须履行的原则,加拿大势必派兵攻占呆湾,负责把台湾交给中国(PRC),这是多梦荒谬的一件事。 5 台湾如果的确属于中国,则北京又何必要求各国承认?例如,海南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根本不必要求他国承认。反之,台湾若非中国领土,中国即使到处去要求他国承认,实际上也没有国际法效果。如果台湾是有纷争的领土,中国也应当去找与该领土有关的当事国交涉及承认才有国际法效果。强迫无关的第三国承认是毫无意义的。

轻型钢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轻型钢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的体系以及建筑材料的变化,成为了当前国内住宅建筑发展的趋势。由于我国是钢产量大国,因此钢材的推广以及使用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国内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宅的外观、稳定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低多层住宅,轻型钢结构住宅越来越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并渐渐得到认可,但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这种结构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轻型钢结构住宅主要的构建材料就是镀锌轻型钢龙骨为主要的结构构件,运用此材料主要的优势在于,可以保证住宅性能的良好,同时还可以保证所构建的住宅具有自重轻、工厂预制化程度高、建造速度快、劳动强度小的优点。但是轻型钢结构住宅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对住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一、国内外轻型钢结构发展现状 (一)国外轻型钢结构发展 国外轻型钢结构发展较早,最初用于建造私人汽车库等简易房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一些拆装方便的轻型钢结构建筑用于营房和库房。1960年代以来,国外建筑钢材的发展有了很大突破,色彩丰富而耐久的彩色压 型钢板的出现以及H型钢和冷弯型钢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轻型钢结构的发展。目前,欧美各国由轻型钢结构体系建造的非居住单层建筑物占50%以上,日本 新建的1-4层建筑大多采用轻型钢结构。瑞典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轻型钢结构住宅制造国,许多欧洲国家都到瑞典去定制住宅,通过集装箱发运。外国轻钢公司大都有自己的轻型钢结构系列,各公司的轻型钢结构系列大同小异。 (二)国内轻钢结构发展 早在1960年代初,我国钢材十分匮乏,为了解决在设计中长期存在的“深基、重盖、肥梁、胖柱”的问题,当时以小角钢和小圆钢为主要材料组成的轻型钢结构应运而生。这些轻型钢结构主要为屋盖承重结构,取材容易,经济指标比较好,用钢量较少,接近相同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量,并可节省大量木材、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 减轻结构自重70%- 80%,为改革笨重的结构体系创造了 条件。冷弯型钢是一种公认的经济断面型材, 我国的冷弯型钢始于 1950年代。1960年代中期, 在部分地区兴建了 10余万 m2 冷弯型钢结构试点工程。关于门式刚架,早在1960年代初我国就进行了研究试验,主要是刚架的塑性设计,并在试点工程中采用。近年来,我国轻型钢结构得到飞速发展,每年总体增长近200万m2,相当于1980年代我国轻型钢结构的全部建筑工程量,然而与一些发

加拿大住房类型

加拿大住房类型 apartment是公寓的总称,即不是单独的一幢楼房,而是一个大楼,内中有几个至几百套公寓。 condo是指一幢大楼中的一套公寓。其区别在于,这幢大楼的产权是这样的:楼主以每套公寓的公寓主的形式共同拥有大楼。拥有权相关独立,但屋主要向管理委员会交一定的费用。大楼的水电和其他维修等由大楼管理委员会统一进行。所以condo主要是指公寓的拥有形式了。一般译成康斗. 与condo相对的另一种形式叫co-cop。这样公寓的屋主以股权的形式共同拥有这大楼,每套公寓按其在整幢大楼中的比例算成股份。这样的主权远较condo 屋主小,新屋主买入公寓时,其资格还要通过大楼委员会的审查。不像condo 主,基本上是想卖给谁就卖给谁。 购房 一、地点(location) 在选择买房地点时,交通,购物,上班,上学是通常要考虑的。一般来说,们喜欢把地点选在比较好的区域。好区的特点是房屋质量好,学校质量好,居民素质较高,交通发达,购物方便。在多伦多,比较好的区域有:Richmond hill, Markham,NorthYork区的Yonge街以东和Scarborough的西区;Mississaga是靠近多伦多的一个新兴城市,那里的房子比较新,而且价格比多伦多便宜。同类房屋在不同地区有不同价格。据统计,中国人买房子在多伦多东部的居多。 二、价格(price) 房屋价格由地点,房屋类型和面积决定。多伦多的Scarborough区,房价相对便宜一些。通常情况下,打算花15万加元以下的买主,买两间bedroom的公寓房比较合算;20万加元左右,可以买到三间bedroom的townhouse;30万加元左右,可以买到三间或三间以上的独立屋。有些两间bedroom的公寓房,五、六十万加元就可以买到,但管理费较高。 三、类型(type) 买主都有自己买房的目的和用途。不同类型的房子特点不同。有些人买下房子没有时间管理,或不想为房屋管理费心,如冬天扫雪,夏天锄草等,可以选择买公寓楼。公寓楼设有房屋管理处,房主每月要交纳管理费。公寓的另一个特点是楼内有24小时的保安人员(Security Guard)值班,进门要刷卡,安全性好;楼内还有健身设施,如游泳池、桑拿室、台球室、乒乓球室、保龄球室等。使用这些设施不用另交费,全部包含在管理费中。有些人喜欢种花种菜,就要选择带前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国内现状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国内现状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国内现状分析 ----周航(20120717)、曹勇(20120735)、董奇伟(20120732)、郭孜涛(20120739) 摘要: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特点,适应工业化发展需求,BIM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预制装配式住宅虚拟设计平台,本文介绍我国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现状及未来发展。 引言 20世纪70年代至今,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结构住宅在全球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深入的发展,总体走向成熟。这些发达国家钢结构住宅的科研和工程应用起步较早,工业化水平已经很高。迄今为止,国外钢结构住宅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化住宅体系,并且在住宅产业化生产方面的研究已经进入对住宅体系灵活性、多变性的研究阶段。这对我国住宅钢结构体系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中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特点,适应工业化需求,且抗震性能优越、施工周期短、钢材可回收、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好。但由于种种原因,我 贰

国在多高层住宅建筑中采用钢结构住宅的仅占了很小一部分,这其中既有人们传统观念难以接受的问题,也有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自身的问题。 1.1 政策背景 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正式提出,始于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八部委《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要求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具体提出了发展钢结构的要求。国务院(1999)第72号文件更是为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该文件明确提出:发展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扩大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市场占有率,将会加速住宅产业化过程,对我国建筑、冶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2 行业背景 2003年以来的大规模行业投资造成的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2012年新开工面积负增长以及施工面积连续数月增速下降而压制了需求,国内外经济疲软导致家电、船舶、机械等涉钢商品消费萎靡。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挤压下,钢铁行业已由微利运行进入亏损状态。虽然2012年四季度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好转,下游需求的整体好转支撑钢价逐步上涨,但总体来说,现阶段是一个发展钢结构住宅的好时机。 1.3 发展现状 我国钢结构住宅起步较晚,大规模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钢结构住宅还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国内起步更晚,观望者多,需求量少,实施者少。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增多,我国钢结构发展十分迅速。 叁

加拿大的房地产开发和住房情况介绍

加拿大的房地产开发和住房情况介绍 首先对加拿大房地产的价格做一个一般性的概括。总的来说,加拿大的房价自1998年一直到现在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发展特征。加拿大的房屋大致有三种,一种是独立的房屋,类似于我们现在国内的独立别墅;另外一种就是公寓;还有第三种是镇屋。目前加拿大每套房屋价格平均约是30万加元,这个数字是1998年的两倍。也就是说自1998年以来,加拿大的房价涨了将近2倍。2007 年上半年,温哥华的平均房价在加拿大最高,达到57万加元,这几年增速有所放缓,但也是在增长,目前接近60万加元。温哥华的房价比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气候因素。加拿大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比较寒冷,而温哥华是加拿大最温暖的地区。此外,房价高于历史纪录最多的为埃德蒙顿,达到25%,萨斯喀彻温省高于历史平均纪录21%,卡尔加里为18%,维多利亚及温尼伯同为10%,多伦多则为2%。 图 1 下面主要以多伦多地区和温哥华地区的房价走势谈一谈加拿大房价。根据2011年加拿大的官方普查材料,大多伦多地区的总人口超过600万,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地区。从图1上可以看出大多地区的房价增长还是比较平稳的,1998年房价大概是20万加元,到2009年7月份就达到了39万加元,11年多的时间里房价增长了91.7%,接近翻一番。成交量1998年4162,到了2009年平均每个月增加到7368,11年间成交量上升了接近60%。由于多伦多地区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其房价在季节上呈现一定的周期性波动特征,主要是每年的4-5月份一般是多

伦多地区房价最高的时候,而12月和1月份的房价相对较低。多伦多的房价,除了个别年份和个别月份有所下降以外,整体上来看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12年加拿大最权威的房地产机构发布了一个报告指出,加拿大的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等城市房价都比2011年高,其中多伦多增幅是最高的,达到7.3%;其次是温哥华,温哥华的房价略微有点下调。主要原因在于多伦多是加拿大的重要商业中心,而且是北美一个较大的大都市,同时是世界的第七大证券交易所所在地,就业状况相对比温哥华要好一些;而温哥华的就业形势则比较严峻。也就是说,就业状况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这两个地区的房价。 尽管多伦多房价增长带有波动性,但总体来说多伦多的房价仍然处于正常范围和健康的发展轨道。我们可以从两个指标上来反映,首先从人们购买房屋的承受能力上来看,多伦多的家庭在房地产上的开销占全部家庭总支出的比例是45%,处于联合国认定的30%—60%的正常范围之间。如果这个指标低于30%,说明房价较低,家庭所在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是非常健康的;如果这个系数超过60%,说明房价过高,并且存在泡沫。根据加拿大国家权威部门调查,多伦多房地产市场在25年来始终处于40%—45%之间,而温哥华的该系数已经超过了60%,说明温哥华的房地产市场还是有一定泡沫的。尽管2012年多伦多的房价仍旧升高,但是仍然处于健康范围之内。其次,从收入和房价的比值上来看,在多伦多,一个平均收入水平线上的家庭把一年全部净收入投放在房产上,需要4.4年才能买得起,处于在3-6年之间的正常范围。通常,如果一个家庭拿出全部净收入在3年之内就可以购买一栋房产,说明该地区的房产价格比较便宜;如果超过6年,则说明该地区房价超过正常范围。目前全加拿大的平均指数是3.6%,温哥华是8.5%。因此多伦多的房价虽然近些年大幅上升,但是整体上处于一个健康的发展轨道。就不同房屋种类价格的走势来说,房价年增幅最大的是两层独立屋,增幅为5.4%—6.8%不等;公寓房是3%;镇屋的房价年增长2.6%。 大温哥华地区包括温哥华市以及所辖的21个市区。从大温地区的房价走势可以看出其与多伦多地区有所不同:增幅比较大,而且速度也比较快,明显高过多伦多。从1999年1月到2009年8月,温哥华独立屋房价净升了110%,公寓房更高,涨幅达到142%。同时从大温地区的房价月份走势或者季节走势来看,也不像多伦多地区有季节性的波动特征,在一年的各个月份价位都是很高,即使冬天在温哥华地区也几乎没有调整。过去的10年,可以说是温哥华、多伦多乃至整个加拿大房地产市场黄金的10年,接下来的10年能不能再继续辉煌还有待未来进一步观察。大温地区公寓的房价走势跟独立屋房价走势的特征有所类似。 关于加拿大房地产市场持续稳步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加拿大不同于美国以消费型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加拿大的石油、贵重金属等天然资源产业发展十分迅速。

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住宅产业化发展前景 张慧华河南建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概述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面对我国现今土地出让费用的增加、劳动人工价格的不断上升、人们对节能环保要求意识的逐步提高,建筑行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提高核心竞争力,新的行业产业模式——预制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 首先了解三个定义: (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等。在建筑工程中,简称装配式建筑;在结构工程中,简称装配式结构。 (二)预制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符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适宜采用预制构件的部分,使用的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所占适宜部分内全部构件混凝土体积的比例。预制装配率=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全部构件混凝土体积。 (三)预制构件,是指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如梁、板、墙、柱、阳台、楼梯、雨棚等。 传统的住房建造技术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且工人劳动强度大,这一系列状况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住宅的刚性需求。而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特点:①设计多样化,可以根据住房要求进行设计;②功能现代化,可以采用多种节能环保等新型材料;③制造工厂化,可以使得建筑构配件统一工厂化生产,一气呵成;④施工装配化,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减少材料浪费;⑤时间最优化,使施工周期明显加快。因此,面对我国越来越大的住房需求,尽快优化建筑产业模式已势在必行。 装配式建筑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其施工过程中有效减少了建筑污水、有害气体、粉尘的排放和建筑噪音的污染,降低了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各种影响,有利于提高建筑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设计、建筑的精细化,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和节能减排水率,促进了我国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上海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采用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住宅和商业、办公建筑总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15%,外环线以内地区不低于25%;在每年

加拿大住宅的类型详解(附图

加拿大住宅的类型详解(附图) 【关键词】House Condominium Apartment Townhouse Rowhouse 加拿大的住宅分house(freehold─自由产权), condo.(condominium共管产权) 和mobile home(活动房),度假区还有cottage。 HOUSE: 又分独立屋和半独立屋,就是拥有房子和这块土地产权,加拿大大多数是这种 房子。 独立屋有多种叫法,single-family detached home, single-family home,detached house,single-detached dwelling,separate house。独立屋形式上有 平房(Bungalow和Raised-bungalow)、楼房(包括一层半、两层、两层半,甚至三 层)和复式(又分后复式Backsplit和边复式 Sidesplit)几种。 1.Two storey:就是最常见二层楼,上下外形基本一样。早期户型是main floor 有 living room,family room,kitchen, dining room and breakfast nook,大户 型还有den,up level一般2-4 bedroom,basement一般做second family room,recreation room或1-2bedroom,如果walkout basement,可以做一套 livingroom,kitchen,1-2bedroom和bathroom 出租。现在流行mainfloor的 livingroom和familyroom合并成一个大厅greatroom。细分为:前进1-3车库 (attached garage)和后院进车库(detached garage)

美国老年住宅的三种类型

美国老年住宅的三种类型 要想了解美国的养老建筑发展要先了解它的使用者,那就是美国的老人,美国现在的老人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的世代,他们已经住在老年社区里或者正在入住。 第一代叫做最伟大的一代,是1901年到1924年间出生的老人,这代人参与了二次大战,主要居住在佛罗里达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州,他们是我下面将要谈到的第三代老人的父母。 第二代是沉默的一代,是1925年到1945年出生的老人,这部分人已经有一部分住进了养老院,其他的老人准备入住。 第三代是婴儿潮时代,是1947年以后出生的老人,他们是第一代老人的后代,这一代人即将步入65岁这个退休年龄,距离传统的77岁老人还差十几年。婴儿潮一代强调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过去几年他们已经对活跃老人社区发展带来巨大影响,这种生活方式对养老规划设计影响包括养老社区构成、社区建设地点的选择是靠近乡村还是市区,如何用市区普通社区结合,以及与餐饮娱乐设施的结合。 美国的养老建筑大概分为六类: 第一类,活跃老人住宅。这类住宅要求入住者至少有一位是55岁以上,他们对老人的吸引力是自己不用维护房子,有完善的配套设施。 第二类,自理型老年住宅。一般是服务62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日常生活完全可以自理,这种住宅提供的配套服务包括打扫屋子、提供饮食和相应的服务设施,这种可以是政府资助的低收入住宅。 第三类,半自理老年住宅,也叫协助型老年住宅。提供更高一级提供个人需求护理,包括帮助穿衣、提醒吃药和在需要的时候喂饭等,提供24小时护理,包括很多配套设施,包括图书室和绘画室等等。 第四类,养护型老年住宅。是为需要持续和24小时护理的老人准备,他们一人一间房或者合住,早期这种住宅按照医院模式建筑的。现在有一种新的模式,是温室建筑。 第五类,患老年痴呆症老年住宅。要求在24小时内提供持续照料,同时鼓励老人自理生活。 第六类,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把以上住宅集中在一个社区里面,让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一个社区里就可以转换社区的类型。 规划设计案例 不同时代的人、市场及投资、经验管理、规范规定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个项目是自理型老年类型,包括独立屋、花园公寓和老年屋。这是一个收取会员费的社区,所谓会员费社区是指居民入住时需要支付一笔费用才能享受服务,发展商利用这笔费用来发展,这个费用一部

基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中国与加拿大合作前景研究(3版)

基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中国与加拿大合作前景研究 赵蜀蓉 (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四川成都 610054) 摘要:中加建交33年来,双边关系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同加拿大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加两国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而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两国经济增长与繁荣以及在应对恐怖主义、国际犯罪和环境恶化的挑战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合作基础。中国主张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安全上相互信任,经济上相互促进,文化上相互借鉴,实现共同发展,理应成为中加合作最重要的基础。中加关系应该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长期友好合作的典范。 关键词:中国;加拿大;合作;原则 中图分类号:D 8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5)01)0263)03 收稿日期:2004-09-12 基金项目:该文得到电子科技大学青年科技基金资助(项目编号:J X04649)。作者简介:赵蜀蓉(1966-),女,硕士,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 一、中加全面合作的政治及经济原则 随着中国入世,中国必然与其合作伙伴取得双赢局面,在世界经济贸易舞台上争取了一个完全平等的权利。温家宝总理就加强中加全面合作关系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继续加强两国高层及各个级别的交往,建立就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等战略问题进行磋商的部级协调机制;第二、加强双方在能源、环保、电讯和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以资源换市场、以技术促投资,建立长期稳定、互利互惠的经济合作模式;第三、大力促进两国科技、教育、人才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第四、加强两国在维和、安理会改革等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中保持密切的磋商与合作,共同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四点建议实际上就是中加合作的基本策略,它代表了中国政府重视发展中加关系,愿与加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它将促进加拿大全面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包括与中国西部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也将积极加强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 在经济上,由于中国承诺遵守规则,进一步开放市场,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为中国赢得了发展空间,也向世界提供了十三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同时更为世界知名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提供了许多商机。中国仍将 加强全球区域经济合作,认真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履行入世承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将成为推动亚太地区和全球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 中加经济的合作应该不断把双方现有的优势变成双边经贸往来新的增长点,使两国及其企业从中得益。中加经贸交往应以双方主要互补产业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中国加入WTO 带来的良好机遇,使我国企业通过实现市场多元化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巩固扩大我在加拿大当地的出口市场,同时积极支持加方企业努力增加中国急需的资源性商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对中国的出口,只有中加企业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得以不断深化,才能使中加政府、企业和人民从中受益。 二、中加全面合作的文化基础 从文化传统上看,中国和加拿大共同倡导的是一个各种文明和各种文化兼容并蓄,相互借鉴的社会;中国和加拿大主张的是一个所有国家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互相宽容的大家庭;在此相似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和加拿大共同维护的是一个绚丽多姿的地球村。 中国自古就形成了热爱和平、善邻容恕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和为贵0,即天下太平、和睦相处最为重要。中国素来就是一个爱好和 263

住宅产业化产业链概述及现状分析

住宅产业化产业链概述及现状分析 ?住宅产业链 定义:住宅产业链即为由各个利益相关企业,围绕为住宅消费者提供住宅产品及各类服务来实现价值增值目标,而组成动态变化的企业集合。 建筑工业化是包括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和一体化实施,工厂化生产只是其中一部分。缺乏大体系的支撑,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就不可持续。 只有建立和完善整个建筑行业的工业化体系,整合现有产品和技术,才能形成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才能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最大化。 ?产业价值链 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不同环节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获得相应的利益。通过对企业价值链分析找出企业内部的哪些作业是企业产生高附加值,形成价值增值的关键来源,从而对这些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以形成企业竞争优势。 作为一个项目重要利润来源,主要包括前期投资策划、规划设计、营销策划与物业经营,在国家土地交易透明化,土地价格市场化后,原来通过土地环节获取高额利润的粗放型模式将成为历史。 通过对住宅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高效、高附加值的综合联动型的共和式产业链,在实现产业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使得产业链各价值也达到各自价值最优。 ?我国住宅产业化的现状 住宅产业化与建筑工业化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住宅产业化仅仅指住宅业的现代化过程,它是建筑行业的一部分,而建筑工业化是指整个建筑行业的工业化过程。 从历史上看,建筑工业化的第一推手是人工成本的上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都是在人工快速

上涨是开始推行住宅产业化的。 国内从开发商角度来说目前推广住宅产业化的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是政策不足以刺激开发商,人工成本的压力还不够大,购买者对房屋的品质要求还不够高。 ?我国住宅产业化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仍然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一、科研没有形成体系,且深度不足 二、从业人员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够 三、没有形成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即每个专业领域都有相当出色的企业和产品,但缺乏一个平台去整合成一个大体系。 ?我国未来住宅产业化发展进程预测

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与发展趋势解析

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与发展趋势解析 课时设计:6小时(1天) 一、全球化时代潮流与当代国际体系的博弈 (一)当代国际体系的缘起与变迁:国家、国际、签证、护照?西方三大扩张系列:拉丁系、日耳曼系、斯拉夫系 ?20世纪的变迁:德国、苏联、美国(一战、二战、冷战) (二)全球化的冲击:从国际体系到地球村 ?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跨国公司全球资本运作;信息化与大数据时代?交通设施的升级换代;人口跨境迁徙:文化教育的全球化 (三)该博弈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 二、欧洲经济政治趋势:社会矛盾激化与文化冲突 (一)欧盟、欧元区、申根区的深层次矛盾 ?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的不同步性 ?货币政策的集中化与财政政策的分散化 ?区域经济差异与产业结构失衡:北欧与南欧 (二)外来移民对欧洲本土社会的冲击与挑战 ?欧洲对外殖民扩张的历史包袱 ?外来移民的文化差异与宗教对立 (三)人口的严重老龄化与极不合理的社会福利政策 (四)欧盟主要国家的反全球化浪潮、脱欧势力和极右翼政党。 (五)欧洲经济政治形势的基本判断与预测分析 三、美国经济政治发展趋势:全球霸权的延续性 (一)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霸权系列的最后篇章 (二)美国霸权地位的基石是英语民族的强势扩张与成功统治 (三)当代美国全球霸权的三大实际支柱:美媒、美元、美军 (四)美国的国家战略:孤立主义——全球霸权——收缩调整 (五)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与美式政体的可调适性 (六)从中美历史文化差异看美国当代的世界霸权

四、东亚模式、政治困境与区域经济合作 (一)东亚模式的兴起:另一种现代化路径 ?二战后的日本与亚洲四小龙;冷战后的中国经济、东南亚(英属与法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危机 ?东盟各国历史文化传统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东南亚华商网络 (二)东北亚、东南亚各国政治诉求与经济诉求的差异性 (三)中国对外话语权薄弱与区域外强权的过度干预、美国重返亚太政策 (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程度落后于区域内各国的现代化发展水平 (五)东亚各国经济规模与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严重脱节、人民币国际化(六)东亚未来趋势的基本预测: ?近代历史变迁的外源性与经济一体化的内源性 ?不断变迁的区域政治秩序与相对稳定的地缘经济关系 ?东亚经济一体化与政治困境之间的连带效应和对冲效应 ?东亚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源性及其影响 五、俄罗斯、中亚、东欧(前苏范围)的现代化误区 (一)俄国的社会传统与市场经济转轨的巨大困难 (二)人口困境、资源型经济的局限、历史的包袱 (三)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发展困境:真空化与东方化 (四)东欧与中亚的共同难题: ?海岸线与地缘经济、英俄殖民体制的差异 ?苏式体制的影响、文化认同与国民性 (五)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六、世界其他主要地区的经济政治形势分析 (一)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移民输入国、资源型经济、英式体制优势(二)拉丁美洲:原西属美洲和巴西、拉美陷阱、社会分裂、政局动荡、殖民遗产(三)南亚的前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艰难的现代化历程(四)西亚与北非: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冲突、两个案例(土耳其与伊朗) (五)黑非洲:原法属、英属、葡属国家的差异、中非合作与中国影响力 七、中国的“外向型”国家建设:“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八、课程总结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国内现状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国内现状分析 ----周航(20120717)、曹勇(20120735)、董奇伟(20120732)、郭孜涛(20120739) 摘要: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特点,适应工业化发展需求,BIM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预制装配式住宅虚拟设计平台,本文介绍我国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现状及未来发展。 引言 20世纪70年代至今,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结构住宅在全球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深入的发展,总体走向成熟。这些发达国家钢结构住宅的科研和工程应用起步较早,工业化水平已经很高。迄今为止,国外钢结构住宅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化住宅体系,并且在住宅产业化生产方面的研究已经进入对住宅体系灵活性、多变性的研究阶段。这对我国住宅钢结构体系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中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特点,适应工业化需求,且抗震性能优越、施工周期短、钢材可回收、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好。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在多高层住宅建筑中采用钢结构住宅的仅占了很小一部分,这其中既有人们传统观念难以接受的问题,也有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自身的问题。 1.1 政策背景 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正式提出,始于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八部委《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要求加快住宅建设从粗 壹

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具体提出了发展钢结构的要求。国务院(1999)第72号文件更是为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该文件明确提出:发展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扩大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市场占有率,将会加速住宅产业化过程,对我国建筑、冶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2 行业背景 2003年以来的大规模行业投资造成的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2012年新开工面积负增长以及施工面积连续数月增速下降而压制了需求,国内外经济疲软导致家电、船舶、机械等涉钢商品消费萎靡。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挤压下,钢铁行业已由微利运行进入亏损状态。虽然2012年四季度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好转,下游需求的整体好转支撑钢价逐步上涨,但总体来说,现阶段是一个发展钢结构住宅的好时机。 1.3 发展现状 我国钢结构住宅起步较晚,大规模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钢结构住宅还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国内起步更晚,观望者多,需求量少,实施者少。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增多,我国钢结构发展十分迅速。 2 国内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主要实践 钢结构建筑市场兴起于上海和广东,现在虽已遍布全国,但因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可将其分为北京、上海、苏杭、粤闽、天津等五大区域。钢结构建筑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城市,如上海、杭州萧山、东莞和无锡等大中城市,而在东北、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钢结构住宅发展缓慢,有些城市还处 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