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一模试题

上海市青浦区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一模试题
上海市青浦区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一模试题

上海市青浦区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一模试题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 7 页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分别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用钢笔清楚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正确涂写准考证号。交卷时需交答题卡和答题纸,试卷不用上交。

2.选择题(第 1-20 题) 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注意:答题卡与试卷在试题编号和选项上是一一对应的。考生应将代表该题答案的小方格涂黑,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择用橡皮擦清,重新选择。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注意:答题卡的准考证号码是九位,如“ XXXXXXXXX”,涂号码时按九位涂)

3.考试时间 60 分钟,试卷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 1-20 每题 2 分,共 40 分)

1. “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此说作为主流社会价值观,最早出现在

A、春秋战国

B、西汉前期

C、西汉后期

D、宋朝前期

2.“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 下列历史事件与此评价相契合的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澶渊之盟

D、岳飞抗金

3.右侧是某纪录片的片头语,其所介绍的“ 皇帝” 当指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4. 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 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 海上丝绸之路” 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下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 下列历史名词,就命名方式而言,与其他三项存在明显不同的是

A、绍兴和议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靖康之变

6.下表反映了 1844-1863 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这说明鸦片战争后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7.1906 年,代表 19 世纪中期欧洲进步社会潮流的一份文献被节译成中文,文中最后有“噫来,各地之平民,其安可以不奋也” 之句。此句原意最有可能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 人人生而平等”

8. 右侧有关“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知识结构示意图中①②应分别填上

A、独立战争、南北战争

B、南北战争、彼得一世改革

C、南北战争、德意志统一

D、南北战争、俄 1861 年改革

9. 19 世纪最后 30 年,世界已无“世外桃源”。彼时列强瓜分世界的主要手段为

A、原始积累

B、商品输出

C、资本输出

D、国家垄断

10. 促使北宋科学家沈括“石油必大行于世” 的预言付诸实践的重大发明是

A、万能蒸汽机

B、汽车

C、飞机

D、内燃机

11. 20 世纪初的《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 之说。该说法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A.民主革命的进程

B.政体频繁的更替 C、社会思潮的演进 D.社会风俗的嬗变

12.“ 1917 年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事件是我们历史不可分割而又复杂的组成部分。这场革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20 世纪的政治、经济、社会面貌。” 这场革命首先发生在

A、莫斯科

B、萨拉热窝

C、克里米亚

D、彼得格勒

13. 20 世纪某一时期,中国政府“ 废两改元”“ 法币改革”“ 改订新约” 举措频频。该“政府” 应指

A、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B、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

C、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政府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

14. 右侧为某支军队佩戴的臂章,画面由“ 青天白日”“ 蓝底白星”“ 红白相间的横条” 等设计元素构成。据此判断这支军队当是

A、北伐军

B、八路军

C、中国远征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15.这次会议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团结与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段解说词所评价的会议召开于

A、民国 13 年

B、民国 24 年

C、民国 34 年

D、民国 38 年

16. 右图为小明同学的历史笔记,若想对省略处继续增补完善,以下适合列入的内容是

A、日德兰海战

B、马恩河会战

C、诺曼底登陆

D、索姆河战役

17.观察下列示意图,其中“ ?” 处应填入

A、马歇尔计划

B、北约与华约建立

C、富尔顿演说

D、多级化格局形成

18.右图反映的是中国 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

C 到 D、E 到 F 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中苏关系、文化革命

B、自然灾害、土地改革

C、“三面红旗”、改革开放

D、抗美援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9.右图反映美苏争霸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柏林危机

B、古巴导弹危机

C、第二次柏林危机

D、星球大战计划

20. 中共某会议公报:“我们在明年把工作中心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应有的成就,将是对建国三十周年的最好献礼。” 此次会议是中共

A、七大

B、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大

二、简答题(共 60 分)

(一)思想与时代的交响

春秋战国,社会裂变,思虑百端;思想与时代,交相呼应,共奏华章。

21. 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下列表格)( 8 分)

A、精神觉醒,百家争鸣

B、世卿世禄制没落,军功爵制盛行

C、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D、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确立

社会大变革

(一)背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二)表现:

1. 工具与技术变革:_________①___________

2. 制度变革:( 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

( 2)政治上:__________②__________

( 3)人才选拔上:__________③__________

3. 军事变革:车阵式讨伐式微,骑步兵袭杀兴起

4. 思想变革:_________④___________

(三)影响:社会大转型

22.若就该提纲展开研究,以下哪些是直接史料?( 4 分)

直接史料(填写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定项选择)

23.名家辈出,名言流芳。( 4 分)

(二)世界格局之演变

材料一: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

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

——(美)非利普尔《世界:一部历史》材料二:享利基辛格曾注意到:“ 21 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以及大量中等国家和小国。”

——(美)萨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1991 年 9 月 9 日)

24.材料一中学者认为推动美苏对峙加剧的因素有哪些?( 4 分)

25.从材料一、二看,国际格局演变的趋势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8 分)

26.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你如何认识学界对美苏“冷战” 的评价?( 7 分)

(三)中国的“世界观”

材料一(清乾隆帝致英王信)“ 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摘自《清实录》材料二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 字。

——中英《天津条约》第五十一款广东在籍侍郎罗惇衍在《天津条约》签订后,在奏疏中诉说当地“ 人心愤夷已极,而地方官自夷人入城以来,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为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

——虞和平《从“ 夷务” 到“洋务”》材料三“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未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

——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 1922 年 8 月)材料四过去 60 年,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沿着一条螺旋轨迹不断向前迈进,由相

对简单逐渐走向相对成熟。具体而言,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 10 年,……形成“ 和谐世界” 的理念。

——江涌《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 60 年剧变》问题:

27. 概括材料一乾隆帝的“世界观”。( 2 分)

28. 概括材料二中国人对世界的新认识,并简要分析原因。( 4 分)

29. 指出材料三先进中国人“ 世界观” 的新转变。( 2 分)

30. 根据材料四,例举新中国“ 世界观” 发展第三阶段,中国政府为践行“ 和谐世界” 理念所作的努力。( 2 分)

31.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 世界观” 转变的认识。( 15 分)

参考答案

1-10 A B C A C A C D C D

11-20 C D B C C C C C B C

21 ① C ② D ③ B ④ A

22 C D

23 ① B ② D ③ A ④ C

24 因素有二,一是美苏双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美苏双方各自成立政治、经济、军事阵营加剧了对峙局面的形成。(两点,各 2 分,共 4 分)

25 国际格局由两极争霸向多级格局趋势演进。( 2 分)

原因: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2 分);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超级大国地位削弱( 2

分);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其他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最早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2 分)

26 学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客观(全面、辨证)的评价。( 1 分)该观点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 1.5 分),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1.5 分);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

威胁之下( 1.5),

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1.5 分) (说明,简单操作可分两层意思,一层3 分)

27 天朝上国自居,推行宗藩体制( 2 分)

28 变化:逐步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宗藩体制,逐渐形成现代世界观;对西方从鄙视到平等

再到尊崇( 2 分)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严峻;西学源源不断传入;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学的不断深入;(任选两点得 2 分)

29 以俄为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作为现代化道路( 2 分)

30 积极融入世界,加入 APEC 和 WTO,融入全球化进程;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地

区稳定和安全。( 2 分)

31 本问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 3 分

评分项二:史实与材料 5 分

评分项三:论述 5 分

评分项四:组织 2 分

最高层次:能够辨证综合分析:

中国人眼中的世界观变迁,受到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国家关系的重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反映近现代中国世界观从“ 俯视” —“ 仰视” —“ 平视” 视角的转换,

更是折射出近现代中国从沉沦走向伟大复兴的艰难曲折而又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历程。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的礼仪中常有射箭活动,箭靶上面有各种兽头,天子的是熊头,诸侯的是麋鹿头,卿大夫的是虎、豹头,士的则是猪头,以显示地位的尊卑。从中可知西周实行: A察举制B军功爵制度 C宗法制D郡县制 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学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 A.爆发了“七国之乱”,社会动荡,“仁政”受到欢迎 B.专制主义体制开始建立,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 C.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上的“大一统”作为根基 D.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儒家学说受到挑战 3.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 A.社会环境稳定 B.自然条件改善 C.政治重心南移 D.生产力大为改观 4. “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竟于学。”“此法”应为: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5. 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A.人性本善 B.心即理也C.格物致知D.致良知,知行合一 6.皇太极死后,在其弟多尔衮与其子豪格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皇子派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他们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表示皇位必由皇子继承,甚至严厉提出“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这反映出: A.血缘关系是影响皇位继承的唯一因素 B.清初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C.议政王大臣会议妨碍了皇权的集中 D.满族统治者受到宗法思想的影响 7. 明清时期,江苏苏州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这表明: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8.“由民国元年至十年……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而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材料中“黄金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 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辛亥革命的促进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D.国民政府的推动 9. 孙中山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其主要观点是

2020届上海青浦区高三历史一模考试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

青浦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5页。2020年1月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分别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用钢笔清楚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正确涂写准考证号。交卷时需交答题卡和答题纸,试卷不用上交。 2.选择题(第 1-20题) 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注意:答题卡与试卷在试题编号和选项上是一一对应的。考生应将代表该题答案的小方格涂黑,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择用橡皮擦清,重新选择。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注意:答题卡的准考证号码是九位,如“XXXXXXXXX”,涂号码时按九位涂) 3.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20每题2分,共40分) 1.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现象始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 下列诠释评价最贴合右图场景的当是 A.敬天保民 B.民贵君轻 C.儒学独尊 D.道法自然 3. 据江南与山越同居共耕的政权位于下图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长安西市遗址,被誉为盛世商魂的见证。借助它可研究 A.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榷场制度 D.早期西学东渐 5. 下列政策一度引发明朝出现“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现象的是 A.朝贡贸易 B. 海禁 C. 开禁 D.闭关锁国 6. 历史上“权重一时、形同宰相”的职位是 A.丞相 B.刺史 C.内阁首辅 D.军机大臣 7. 阅读右列诗句,推测“晁监”的身份当是 A.御史大夫 B.枢密使 C.外国公使 D.遣唐使 ……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 国》

上海市2017青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青浦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题)(10分) 1.何时倚虚幌,(杜甫《月夜》)(1分) 2.人有悲欢离合,。( [填作者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分)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的最突出的手法是。在柳永《八声甘州》中运用相同手法的句子是“,、?”(2分) 4.高中毕业和最要好的同学分别,最能表达此刻心情的句子是()(3分)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5.如果你在上海人民广场边上向附近商家一位中年妇女询问如何到上海博物馆,最恰当的询问语是 ()( 2分) A.嗨!你好!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请问去上海博物馆怎么走? B.阿姨你好!请问去上海博物馆怎么走比较方便? C.唔……阿姨你好,你能帮我指点怎么去上海博物馆的路吗? D.你好!阿姨,你知道上海博物馆在哪里吗?你能帮我指路吗?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6分) 情与辞朱光潜 ①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 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 也是如此。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 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 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不过这种界线也很不容易划清,因为人是有情 感的动物,而情感是容易为理、事、物所触动的。许多哲学的,史学的,甚至于科学的著作都带有几 分文学性,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们不运用言辞则已,一运用言辞,就难免要表现几分主观的心理倾 向,至少也要有一种“理智的信念”,这仍是一种心情。 ②行文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种情致,其次要找出具体的事物可以烘托出这种情致, 这就是思想分内的事,最后要找出适当的文辞把这内在的情思化合体表达出来。文艺先须有要表现的情感,这情感必融会于一种完整的具体意象,即借那个意象得表现,然后用语言把它记载下来。 ③我特别提出这一个学说来,用意是在着重这三个步骤中的第二个步骤。这是一般人所常忽略 的。一般人常以为由“情”可以直接到“辞”,不想到中间需经过一个“思”的阶段,尤其是十九世 纪浪漫派理论家主张“文学为情感的自然流露”,很容易使人发生这种误解。在这里我们不妨略谈艺

2019届高三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及到周地,看到周人相互谦让,非常惭愧。姬昌断虞、芮之讼,这一年称为西伯昌受命元年。诸侯纷纷拥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姬昌成功缘于他的礼信公正 B. 西周礼乐制在当时影响深远 C. 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 D. 诸侯拥戴是姬昌称王的主因 【答案】A 【解析】 【详解】“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周人相互谦让,诸侯纷纷拥戴姬昌”说明姬昌的礼信公正影响大,故A项正确;周武王建立西周,周公作周礼,此时西周及礼乐制还没有建立,故B项错误;“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C项错误;诸侯拥戴是姬昌称王的次因,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2.下表为东汉邓禹家族和据《景君碑》记载部分官吏概况表,据此可知 A. 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B. 朋党集团势力膨胀 C. 门第成为选官标准 D. 专制皇权受到威胁 【答案】B 【解析】 【详解】东汉的社会危机包括土地问题、宦官专权等政治经济问题,题中未体现此问题,故A项错误;东汉功臣邓禹家族封侯和将军者不可胜数,以及《景君碑》记载的门生故史可知东汉时已形成家族集团、官吏集团等利益集团,故B项正确。《景君碑》记载的门生故史不能体现“门第成为选官标准”,故C项错误;专制皇权主要指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此表未体现,故D项错误。 3.唐代的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宋代更多来自雇佣;宋代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A. 政府鼓励土地买卖 B. 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C. 均田制瓦解加剧小农经济破产 D. 商品经济发展社会控制松驰 【答案】D 【解析】 【详解】干描述了唐宋人身、土地关系的变化,由“宋代更多来自雇佣;宋代无地农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不能得出“政府鼓励土地买卖”,故A项错误;“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偏离题干主旨,故B项错误;均田制破坏于唐中期,宋代人身、土地关系的变化与此无关,故C项错误;“唐代的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宋代更多来自雇佣;宋代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政府对人身控制趋向松驰,故D项正确。

上海市2020-2021学年青浦区高三数学一模试卷-无答案

青浦区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 数 学 试 卷-无答案 一. 填空题(本大题满分54分)本大题共有10题,1-6每题5分,7-10每题6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得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已知集合{}1,2,3,4A =,{}0,2,4,6,8B =,则A B = . 2.函数2x y =的反函数是 . 3.行列式123 456789 中,元素3的代数余子式的值为 . 4.已知复数z 满足40z z + =,则||z = . 5.圆锥底面半径为cm 1,母线长为cm 2,则其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θ . 6.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11a =,公差2d =,其前n 项和为n S ,则2()lim n n n a S →∞= . 7.我国南北朝数学家何承天发明的“调日法”是程序化寻求精确分数来表示数值的算法,其理论依据是:设实数x 的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分别为 b a 和d c (),,,a b c d ∈*N ,则b d a c ++是x 的更为精确的近似值.己知15722π507<<,试以上述π的不足近似值15750和过剩近似值227为依据,那么使用两次.. “调日法”后可得π的近似分数为____________. 8. 在二项式()521)0a ax >的展开式中5x -的系数与常数项相等,则a 的值是__ __. 9.点A 是椭圆221:12516x y C +=与双曲线22 2:145 x y C -=的一个交点,点12,F F 是椭圆1C 的两个焦点,则12||||AF AF ?的值为 . 10.盒子中装有编号为1,2,3,4,5,6,7,8,9的九个大小、形状、材质均相同的小球,从

2017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数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7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满分54分)本大题共有12题,1-6每题4分,7-12每题5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得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已知复数z=2+i(i为虚数单位),则. 2.已知集合,则A∩B=. 3.在二项式(x+)6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4.等轴双曲线C:x2﹣y2=a2与抛物线y2=16x的准线交于A、B两点,|AB|=4,则双曲线C的实轴长等于. 5.如果由矩阵=表示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无解,则实数a=.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1的,则输出S=. 7.若圆锥的侧面积为20π,且母线与底面所成的角为,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8.设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n2+bn,若数列{a n}是单调递增数列,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为. 9.将边长为10的正三角形ABC,按“斜二测”画法在水平放置的平面上画出为△A′B′C′,则△A′B′C′中最短边的边长为.(精确到0.01) 10.已知点A是圆O:x2+y2=4上的一个定点,点B是圆O上的一个动点,若满

足|+|=|﹣|,则?=. 11.若定义域均为D的三个函数f(x),g(x),h(x)满足条件:对任意x∈D,点(x,g(x)与点(x,h(x)都关于点(x,f(x)对称,则称h(x)是g(x) 关于f(x)的“对称函数”.已知g(x)=,f(x)=2x+b,h(x)是g(x)关于f(x)的“对称函数”,且h(x)≥g(x)恒成立,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ka n+3k﹣3,其中k为不等于0 12.已知数列{a n}满足:对任意的n∈N*均有a n +1 与1的常数,若a i∈{﹣678,﹣78,﹣3,22,222,2222},i=2,3,4,5,则满足条件的a1所有可能值的和为. 二.选择题(本大题满分20分)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应在答题纸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3.已知f(x)=sin x,A={1,2,3,4,5,6,7,8}现从集合A中任取两个不同元素s、t,则使得f(s)?f(t)=0的可能情况为() A.12种B.13种C.14种D.15种 14.已知空间两条直线m,n两个平面α,β,给出下面四个命题: ①m∥n,m⊥α?n⊥α; ②α∥β,m?α,n?β?n⊥α; ③m∥n;m∥α?n∥α ④α∥β,m∥n,m⊥α?n⊥β.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15.如图,有一直角墙角,两边的长度足够长,若P处有一棵树与两墙的距离分别是4m和am(0<a<12),不考虑树的粗细.现用16m长的篱笆,借助墙角围成一个矩形花圃ABCD.设此矩形花圃的最大面积为u,若将这棵树围在矩形花圃内,则函数u=f(a)(单位m2)的图象大致是()

2018青浦区高三一模语文答案.docx

2018青浦区高三一模语文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2 题)(10 分) 1(5 分) (1)起舞弄清影( 1 分) (2)闺中只独看/杜甫( 2 分) (3)何当其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 分) 2.(1)B(2)C 二、阅读 70 分 (一) 3—— 7(16 分) 3.( 2 分)享受人生,享受生活的乐趣是非常之然的合乎天理人性的行为。 4.( 4 分)“会心”在读者也有苏格拉底一样的感受,即生活中的许多东西我们是不需要的,却拥 有着他们。 作用:形象生动地表明稍有悟性的读者对苏格拉底“惊叹”的认可发自内心,更进一步证明“消费 的数量与享受的质量是不成正比的” 。 5.( 2 分) B(证明的是“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6.( 3 分) C(文化消费不是享受) 7.( 5 分)先提出人生应该享受的观点。(1 分)然后指出消费不等于享受。(1 分)进而细析消 费和享受的区别。(1 分)最后先肯定的确也存在着“纯肉体的物质享受”等,再进一步指出灵魂才 是人的精神“自我”的栖居地。(2 分) (二) 8-11 (16 分) 8.( 4 分)点题( 1 分);勾勒母亲到来时的形象(1 分);突出母亲风雨无阻、拖带大量物品中体 观的关切爱之情( 1 分);引出下文对“到来”场景的具体描绘( 1 分) 9.( 4 分)树干是母亲给我带来的东西中最值得一提的特别之物( 1 分);在搬运树干的艰难中表现母亲的坚韧执着和母爱的深切。(或树干是母亲性格、母爱的奇托物)( 1 分);以我舍弃树干的 随意表现为人子女者对母爱的轻忽( 1 分);在对树干态度“重”与“轻”对比中,表现母爱的伟大 而子女往往忽视乃至轻视这种爱。(1 分)(答案不限于此,意思能说的过去就可。) 10.(4 分)主要的表现形式有“数字说明” 、“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等。主要的效果是突 出母亲旅途的艰难,刻画母亲内心的执着与坚韧,表现母爱的伟大。 (1)运用数字说明。如“三米长” (的树干);倒了“三趟车”。“三米长”表现搬运这根树干的艰难;“三趟车”展现了母亲拿着大包小包频繁转车的漫长和艰难。 (2)运用环境描写:“在省道线或国道线的路口” 、“没有候车室,没有火炉”、“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茫茫风雪”等表明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 (3)运用动作描写,“扛”、“倒”、“等”、“守”等动词,形象地展现了母亲—路上的艰难和困苦。(评分说明:共 4 分,要求明确说明表现的形式及具体的表现效果。写出手法 1 分,分析 3 分。)11.(4 分)钦佩、感动、心疼(带树干的过程描述)、不解、愧疚(没能及时体会母亲的关切, 把树干留给房东)、隔膜、留恋(离别时无话可说,但目送车离去不敢再离别一次)等。 (要求写出 4 点,并有简要的说明。) (三) 12-14 ( 8 分) 12. B( 1 分) 13. D( 2 分) 14.(5 分)内容上:写了作者在水路上看到的南方早春的美丽帚色(1 分):河边的青草已经抽芽生长,河面上的水上植物也已经开花了,并且就在自己乘坐的术筏边。(1 分)这一派美丽的春景初看令人欣喜,但是—想到这不是家乡的美景,自己远离家乡,远离亲朋好友禁不住离愁上心头,

2020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0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注意:文章底部有word版下载 青浦区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历史 试卷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8页。2015年1 月 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分别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用钢 笔清楚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正确涂写准考证号。交卷时需交答题卡和答题纸,试卷不用上交。2.选择题(第 1-35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注意:答题 卡与试卷在试题编号和选项上是一一对应的。考生应将代表该题答 案的小方格涂黑,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择用橡 皮擦清,重新选择。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注意:答题卡的准考证号码是九位,如“XXXXXXXXX”,涂号码时 按九位涂)3.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1-30每题2分,31-35每题3分,共75分) 1.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武王伐纣时,“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这里的“诸侯”最主要指哪类人?A.郡县官长B.方国 头领C.商王子侄D.三公九卿 2.周代的棺椁制度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的主要特点是A.政治上实行 分封制B.西周社会的宗教色彩浓厚C.贵族集团等级严格D.贵族 生活腐化、政治黑暗 3.有学生要对雅利安人早期征服恒河流域的历史颇有兴趣,以 下文学作品可资借鉴的是A.《吉尔伽美什》B.《荷马史诗》C.《摩诃婆罗多》D.《一千零一夜》 4.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立一部新法律——“成文法”,可以 说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一个新的时代。促成这个“新的时代”到来

2017年上海青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汇编

2017年青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山水之乐,。(《醉翁亭记》) 2、,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3、,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青山绿水,。(《天净沙·秋》) 5、,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本词作者是南宋词人(人名)(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阙写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闲愁。 B.下阙写词人满腹心酸却无法倾诉的哀愁。 C.“爱上层楼”委婉地表现出少年怀才不遇的郁闷。 D.“却道天凉好个秋”含蓄表达词人忧国伤时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4分)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8、下列内容与《孟子》无关的一项是()(3分) A.儒家经典 B.记录孟子言行 C.编年体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出处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比其反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0、孟子巧问诘难齐宣王,其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 蔡邕①字伯喈,陈留②圉③人也。少博学,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桓帝时,中常侍徐璜 等五侯擅恣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师⑤,称疾而归。吴人有 烧桐以爨⑥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改) 【注】①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②陈留:古地名。③圉(yǔ):县名。 ④擅恣:放纵,不受约束。⑤偃师:县名。⑥爨(cuàn):烧火做饭。 11、解释加点的词(4分)

上海市青浦区2018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青浦区2018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 Q2017.12 1. 本试卷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 答题纸与试卷在考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 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一、积累与运用(1-5 题)(10 分) (1)_________________ ,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 分) (2)今夜鄜州夜,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填作者名] 《月夜》)(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实写的句子是“巴山夜雨涨秋池”,虚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 分) (1)下列句子中最不适合布置在高中教室的一句是() A.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B.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填入下面语段空格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是生活的压力让人难以喘息,更多时候则是这样的自我诘问:“天天这么忙碌是为什么呢?” A.当今许多人的集体感受或许是“心累” B.许多当今人的集体感受或许是“心累” C.“心累”或许是当今许多人的集体感受 D.或许当今许多人的集体感受是“心累” 二、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3-7 题。 消费=享受? 周国平 ①我讨厌形形色色的苦行主义。人活一世,生老病死,苦难够多的了,在能享受时凭什么不享受?享受实在是人生的天经地义。蒙田甚至把善于享受人生称作"至高至圣的美德",据他说,恺撒、亚历山大都是视享受生活乐趣为自己的正常活动,而把他们叱咤风云的战争生涯看作非正常活动的。 ②然而,怎样才算真正享受人生呢?对此就不免见仁见智了。依我看,我们时代的迷误之一是把消费当作享受,而其实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并不想介入高消费能否促进繁荣的争论,因为那是?济学家的事,和人生哲学无关。我也无意反对汽车、别墅、高档家具、四星级饭店、KTV 包房等等,只想指出这一切仅属于消费范畴,而奢华的消费并非享受的必要条件,更非充分条件。 ③当然,消费和享受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有时两者会发生重合。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又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走马看花式的游览景点只是旅游消费,陶然于山水之间才是大自然

上海市青浦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一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青浦区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8页。2015年1月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分别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用钢笔清楚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正确涂写准考证号。交卷时需交答题卡和答题纸,试卷不用上交。 2.选择题(第1-35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注意:答题卡与试卷在试题编号和选项上是一一对应的。考生应将代表该题答案的小方格涂黑,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择用橡皮擦清,重新选择。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注意:答题卡的准考证号码是九位,如“XXXXXXXXX”,涂号码时按九位涂)3.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1-30每题2分,31-35每题3分,共75分) 1.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武王伐纣时,“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这里的“诸侯”最主要指哪类人? A.郡县官长 B.方国头领 C.商王子侄 D.三公九卿 2.周代的棺椁制度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A.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B.西周社会的宗教色彩浓厚 C.贵族集团等级严格 D.贵族生活腐化、政治黑暗 3.有学生要对雅利安人早期征服恒河流域的历史颇有兴趣,以下文学作品可资借鉴的是A.《吉尔伽美什》 B.《荷马史诗》 C.《摩诃婆罗多》 D.《一千零一夜》 4.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立一部新法律——“成文法”,可以说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一个新的时代。促成这个“新的时代”到来的事件是 A.制定《十二铜表法》 B.编纂《民法大全》 C.颁布《民法典》 D.形成万民法 5.“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强调了伊斯兰教在帝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B.突出了阿拉伯帝国是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 C.强调了伊斯兰教和帝国建立在同一个年份 D.突出了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创立的宗教背景 6.《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由此可见当时 ①分封制仍然存在②世袭制已经废止 ③儒家思想已经影响选官制度④选官的对象和内容比较开放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7.《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2017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青浦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题)(10分) 1.何时倚虚幌,(杜甫《月夜》)(1分) 2.人有悲欢离合,。( [填作者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分)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的最突出的手法是。在柳永《八声甘州》中运用相同手法的句子是?,、??(2分) 4.高中毕业和最要好的同学分别,最能表达此刻心情的句子是()(3分)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5.如果你在上海人民广场边上向附近商家一位中年妇女询问如何到上海博物馆,最恰当的询问语是()( 2分) A.嗨!你好!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请问去上海博物馆怎么走? B.阿姨你好!请问去上海博物馆怎么走比较方便? C.唔……阿姨你好,你能帮我指点怎么去上海博物馆的路吗? D.你好!阿姨,你知道上海博物馆在哪里吗?你能帮我指路吗?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6分) 情与辞朱光潜 ①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也是如此。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不过这种界线也很不容易划清,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而情感是容易为理、事、物所触动的。许多哲学的,史学的,甚至于科学的著作都带有几分文学性,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们不运用言辞则已,一运用言辞,就难免要表现几分主观的心理倾向,至少也要有一种?理智的信念?,这仍是一种心情。 ②行文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种情致,其次要找出具体的事物可以烘托出这种情致,这就是思想分内的事,最后要找出适当的文辞把这内在的情思化合体表达出来。文艺先须有要表现的情感,这情感必融会于一种完整的具体意象,即借那个意象得表现,然后用语言把它记载下来。 ③我特别提出这一个学说来,用意是在着重这三个步骤中的第二个步骤。这是一般人所常忽略的。一般人常以为由?情?可以直接到?辞?,不想到中间需经过一个?思?的阶段,尤其是十九世纪浪漫派理论家主张?文学为情感的自然流露?,很容易使人发生这种误解。在这里我们不妨略谈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和分别。艺术(art)原义为?人为?,自然是不假人为的;所以艺术与自然处在对立的地位,是自然就不是艺术,是艺术就不是自然。说艺术是?人为的?就无异于说它是?创造的?。创造也并非无中生有,

上海青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9年上海青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小 雅·____________》)(3)杜甫《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想象写对妻子的思念。 2.按要求选择。(5分) (1)每年“”购物节,小张总是买买买停不下来,奶奶苦口婆心教育她。以下用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由俭入侈易,由奢入俭难 B.生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C.博观而约取,厚积而博发 D.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倒逼,是一种天然容易不舒适的感受。只有真心意识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次进博会“倒计时”,仅公开报道的推进会,就有200天、150天、100天、90天、80天、60天、55天、30天、10天等各种节点。 ①说到做到的重要 ②才会由此出发 ③结果效果的重要 ④走向“实干为要” ⑤习惯于甚至是乐于打破舒适区 ⑥摆脱空对空 A.③①②⑤⑥④ B.①③②⑤④⑥ C.③①②⑥⑤④ D.①③②⑤⑥④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出租车接入网约车平台顺应融合发展 朱昌俊 ①网约车合规化整治在各地不断推进。据报道,近日上海要求16家平台企业在12月31日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并基本实现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随着不合规网约车被大量清退,巡游出租车正重新进入网约车平台视野,成为重要的“开垦地”。 ②统筹传统出租车和网络预约出租车的融合,从而促进两个业态都能健康发展,其实是2015 年《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不过,时隔三年后来看,()网约车合规化与传统出租车改革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两者真正走向融合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突破。此次在网约车合规化整治加速的背景下,多地巡游出租车开始重新接入网约车平台,不啻为一次新契机。 ③事实上,早在网约车平台刚诞生不久,一些地方的传统出租车企业也就开始效仿打造自己的出租车网络预约平台。但由于这些平台都有着严格的区域限制,加之运营

精品2019届高三历史第十九次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2019届高三历史第十九次考试试题 24.春秋时期,郑国在泰山下有一块封地,叫作祊田,原为周王封给郑国作为祭祀泰山的费用; 鲁国在许国有一块封地,叫许地(今河南许昌)。公元前715年,郑鲁两国协商,本着就近原则将两块封地交换。这反映出 A.经济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化 B.诸侯国交往更注重现实利益 C.诸侯国封地所有权观念淡漠 D.礼法制度已失去普遍约束力 25.北宋仁宗天圣元年,政府创立“交子务”,改原有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为准备金, 定期发行。徽宗时,改交子为“钱引”,大量发行,但不备本金。这一变化 A.推动了古代货币形态的根本变革 B.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 C.导致了北宋经济发展环境的恶化 D.突破了我国传统经济观念的束缚 26.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已、礼让、仁恕等美德, 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 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 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 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 27.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于2017年12月3日开播。第一期节目中的石 鼓是由北京故宫博物院选送的“中华第一古物”,学术界基本认同“石鼓乃秦物”,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石刻文字,从字体看应该属于 A.小篆到大篆的过渡 B.大篆到隶书的过渡 C.小篆到隶书的过渡 D.大篆到小篆的过渡

28. 据材料对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合理的解释是 A.中国海军建制落后 B.中国海军力量分散 C.中国封建体制腐败 D.日本海军战斗力强 29.1927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在民众暴动胜利的地方,应避免与列强发生直接冲突”,但 时隔不到三年,中共中央则主张“会师武汉”,并在与英美的海军冲突中受挫。该情形有利于 A.中共探索新型的革命道路 B.苏俄革命模式在华的传播 C.收回列强攫取的国家主权 D.改变列强在华的利益格局 30. 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 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B.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C.突破美国包围封锁政策 D.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 31.对下列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有定论

上海市青浦区2017届高考数学一模(含答案)

上海市青浦区2017届高三一模数学试卷 2016.12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1-6每题4分,7-12每题5分,共54分) 1. 已知复数2z i =+(i 为虚数单位),则2z = 2. 已知集合1{|216}2 x A x =≤<,22{|log (9)}B x y x ==-,则A B = 3. 在二项式6 2()x x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4. 等轴双曲线222x y a -=与抛物线216y x =的准线交于A 、B 两点,且||AB = 则该双曲线的实轴长等于 5. 若由矩阵2222a x a a y a +??????= ??? ??????? 表示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无解,则实数a = 6.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1n =, 则输出S = 7. 若圆锥侧面积为20π,且母线与底面所成 角为4arccos 5 ,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8. 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n a n bn =+,若数列{}n a 是单调递增数列,则实数b 的取 值范围是 9. 将边长为10的正三角形ABC ,按“斜二测”画法在水平放置的平面上画出为△A B C ''', 则△A B C '''中最短边的边长为 (精确到0.01) 10. 已知点A 是圆22 :4O x y +=上的一个定点,点B 是圆O 上的一个动点,若满足 ||||AO BO AO BO +=-,则AO AB ?= 11. 若定义域均为D 的三个函数()f x 、()g x 、()h x 满足条件:对任意x D ∈,点(,())x g x 与点(,())x h x 都关于点(,())x f x 对称,则称()h x 是()g x 关于()f x 的“对称函数”,已知 ()g x =()2f x x b =+,()h x 是()g x 关于()f x 的“对称函数” ,且()()h x g x ≥ 恒成立,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 12. 已知数列{}n a 满足:对任意的*n N ∈均有133n n a ka k +=+-,其中k 为不等于0与1 的常数,若{678,78,3,22,222,2222}i a ∈---,2,3,4,5i =,则满足条件的1a 所有可能值 的和为

2020届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0届青浦区高三年级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一模) 语文试卷2019.12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题)(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江城子》苏轼) 《》姜夔) ⑶《踏莎行??郴州旅舍》中,作者秦观借郴江表达自己复杂情感的句子是: “,”。 2. 按要求选择。(5分) ⑴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2分) A.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不胜感激。明天我将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恭候。 B.久仰兄长大名,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可能谬误甚多,敬请斧正。 C.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如您们需要帮助,我们将鼎力相助,不遗余力。 D.今天的活动是两校师生的一个交流平台,我校李教授将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 ⑵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②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③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①② B. ②③①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差序格局 (节选) 费孝通 ①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 “,”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其实抱有这种态度的并不只是乡下人,就是所谓城里人,何尝不是如此。苏州人家后门常通一条河,听来是最美丽也没有了,文人笔墨里是中国的威尼斯。可是我想天下没有比苏州城里的水道更脏的了。什么东西可以向这种出路本来不太畅通的小河沟里一倒,有不少人家根本就不必有厕所。明知人家在这河里洗衣洗菜,毫不觉得有什么需要自制的地方。为什么呢?——这种小河是公家的。 ②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小到两三家合住的院子,公共的走廊上照例是尘灰堆积,满院生了荒草,谁也不想去拔拔清楚,更难以插足的自然是厕所。没有一家愿意去管“闲事”,谁看不惯,谁就得白服侍人,半声谢意都 得不到。于是象格兰亨姆的公律 ........,坏钱驱逐好钱一般,公德心就在这里被自私心驱走。 ③从这些事上来说,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比了愚和病更普遍得多,从上到下似乎没有不害这毛病的。现在已成了外国舆论一致攻击我们的把柄了。所谓贪污无能,并不是每个人绝对的能力问题,而是相对的,是从个人对公家的服务和责任上说的。中国人并不是不善经营,只要看南洋那些华侨在商业上的成就,西洋人谁不测目?中国人更不是无能,对于自家的事,抓起钱来,拍起马来,比哪一个国家的人能力都大。因之这里所谓“私”的问题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法的问题。我们传统的划法,显然是和西洋的划法不同。因之,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 ④西洋的社会有些象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

201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

云南省腾冲市2017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5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l.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一国(诸侯)一天下的政治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这反映了 ( ) 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 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 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 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 2.社会经济困境特别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管子认为:人君应“视国美(剩余、丰富)不足而御其财物。谷贱则以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唐朝宰相刘晏也认为:“灾渗之乡,所乏粮耳…… (政府)多出菽粟,恣之粜运,做人村闯”。他们共同强调( ) A.政府提供补贴以减少农业震荡 B.国家干预经济以消灭经济危机 C.调整市场供给以稳定经济 D.增加粮食生产以弱化市场矛盾 3.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 A.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加强化 B.宋代理学的影响 C.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 4.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其共同原因是( ) A.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 5.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场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这反映了() A.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迅猛的发展 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C.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勇于前行 6.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期中国最主要的政治特征就是民族主义情绪的兴起,并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将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向社会大众普及。对此说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中华民族此时更加深重的灾难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 B.“一系列运动”包括有抵制外货,收回利权的反帝爱国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其普及的结果 D.民族意识的普及与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 7.对于外来文明的入侵,英国学者阿诺德·汤因比认为有两种态度,他命名为“狂信派”和“希律派”。其中“狂信派”指:面对一个更强大、更有生气的外来文明的进攻,采取显然消极的态度,试图挡住可怕的侵略者,依据材料,以下言论可以划归“狂信派”的是 ( ) A.“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不外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 B.“隐忍自胜,徐图自强” C.“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不如人,机械上不如人,并且政治、社会、道德上都不如人。” D.“立国之道当以礼义人心为本,未有专恃术数而能超衰振弱者”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明显变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各自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转轨 B.改革开放后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 C.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 D.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9.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 ) A.仍是以神为中心 B.并不对反基督教,仍信仰宗教 C.文艺复兴仍重视宗教苦修超过现世生活 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 10.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人们一般都还是局限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民主”这个词,即把它看做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1787年宪法制定时采取的措施是 ( ) A. 规定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B.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 C.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11.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戴维·弗罗姆金在《世界大历史》一书中指出:政治是为了实现理想而存在的。美国独立革命为的是宣扬个人至上的理念;法国大革命乃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而战; 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是要让工业社会的劳动阶级出人头地;纳粹德国的诉求是保护优等民族,拥护纳粹领袖希特勒。对于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政治行为的根源是人民共同的政治理想 B.政治行为的实施体现行动者的追求和理想 C.为了实现理想而进行的政治行为都是合理的 D.各国不同的政治理想体现出地界政治发展的多样性 12 A. 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 B.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