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文献检索报告

医学影像学文献检索报告
医学影像学文献检索报告

班级:2012级医学影像2班

姓名:王正超

学号:201208040266

课题:CT对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成像诊断

课题分析:

如今,当一个人的内部器官或者组织发生病变时,医生可能无法通过病人表面症状来确定是何种病变,此时,就需要借助专业医学影像设备来检查并作出诊断,从而最终确定时发生何种病变。其中,CT检查时最重要的的一种影像检查,CT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被测物体断层扫描图像进行重建获得三维断层图像的扫描方式。该扫描方式是通过单一轴面的射线穿透被测物体,根据被测物体各部分对射线的吸收与透过率不同,由计算机采集透过射线并通过三维重构成像。目前,CT被广泛用于头颈部疾病的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对胸部疾病的诊断、心及大血管、腹部及盆部疾病的检查,提高了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CT、人体内部组织、器官

同义词:CT(断层扫面技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内部组织器官(皮下组织器官)

主题词:CT+组织器官+成像

外文检索词:CT electronic computer X-ray tomography technique 组织tissue

器官organ

成像imaging

一、检索过程1(期刊检索)

数据库名称:万方数据库

检索途径:关键词

检索式:关键词=CT and 内部组织器官and 成像

限制条件:期刊

检索年限:1990-2014

检索结果:命中68条,3条密切相关

举例:

1【篇名】SPECT脑功能成像与CT解剖成像图像重合方法研究

【作者】楼岑,章士正,张大平等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杭州,310016

【出处】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2004,33(3)

【ISSN】1008-9292

【页码】264-268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临床实用的SPECT脑功能断层成像与CT脑解剖断层成像

的图像重合方法.方法:设计制作了眼镜架式和头罩式两种外部参照系统配准装置,开发了一套基于外部参照系统特征定位装置和人体器官固有特征定位的图像

重合处理软件系统,设置了图像采集、格式转换、图像定位、图像配准、重合图

像表达几个主要功能模块.结果:应用眼镜架式和头罩式两种参照系统配准装置

进行脑SPECT和CT成像,得到的每层颅脑图像的两侧分别有两个定位标记点,作

为图像配准定位的外部参照点.通过图像重合处理软件系统实现了SPECT脑功能

断层图像与CT脑解剖断层图像的迭加重合.结论:采用所建立的图像重合方法可

直接观察到SPECT图像上脑血流灌注异常部位或脑受体功能异常部位所对应的

解剖位置,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2【篇名】CT灌注成像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杨林,周翔平,官泳松等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0041

【出处】华西医学,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2006,21(2)

【ISSN】1002-0179

【页码】412-413

【摘要】自1971年由Godfrey Hounsfield发明CT以来,由于其特殊诊断价值,

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传统CT对人体解剖结构具有卓越的显示能力,但却很

难显示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变化特点.近年来,由于多层CT(multidetector

CT,MDCT)的研发及软件技术的进步,诞生了一种功能性CT灌注成像技术.本文主

要综述CT灌注成像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二、检索过程2(图书检索)

数据库名称:读秀

检索途径:主题词

检索式:主题词=组织*器官*成像

限制条件:图书

检索年限:不限

检索结果:312种

举例:

1冠状动脉多排螺旋CT成像

【作者】戴汝平,高建华主编

【出版发行】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2007

【ISBN号】978-7-03-019754-2

【页数】182

【原书定价】128.00

【主题词】冠状动脉造影-计算机X线扫描体层摄影

【中图法分类号】R81 (医药、卫生>特种医学>放射医学)

【参考文献格式】戴汝平,高建华主编. 冠状动脉多排螺旋CT成像. 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2007.

2先天性心脏病多排螺旋CT成像与诊断

【作者】戴汝平编

【出版发行】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2009.12

【ISBN号】978-7-03-026028-4

【页数】363

【原书定价】218.00

【中图法分类号】R540.4 (医药、卫生>内科学>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诊断学)

【内容提要】本书的目的是介绍先心病MDCT诊断检法,以优良图像,指导影像科和临床医生如何正确应用MDCT,提高先心病诊断水平。同时总结我们的经验,提出MDCT+UCG 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对有创心血管造影的依赖,减少病人痛苦。

【参考文献格式】戴汝平编. 先天性心脏病多排螺旋CT成像与诊断. 北京市:科学出

三、检索过程3(学位论文检索)

数据库名称:万方数据库

检索途径:关键词

检索式:关键词=CT and 内部组织器官and 成像

限制条件:学位论文

检索年限:1990-2014

检索结果:338条

1 【篇名】全器官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微循环改变的评价

【作者】马晓璇

【学位类型】硕士

【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导师】时惠平

【年份】2013.

【摘要】目的:探讨640层动态容积CT全胰腺低剂量灌注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应用该技术分析不同胰腺疾病的灌注差异,对胰腺癌早期微循环的改变做出判断,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对21例拟诊胰腺疾病患者和9例健康志愿者(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24岁-73岁,平均年龄51岁)行胰腺全器官低剂量CT灌注成像检查。根据患者身体重量指数(BodyMassIndex)以6-8ml/s的注射速度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右肘静脉顺序团注优维显30-40ml(370mgiodine/ml)与生理盐水30ml,同步应用东芝640层容积CT(Aquilin-ONE)进行胰腺全器官CT灌注扫描。对采集的容积数据进行对位处理

和灌注分析,采用最大斜率法获取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血流灌注图、组织血流量等灌注参数。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篇名】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分析胃左动脉解剖变异的临床应用研究【作者】步军

【学位类型】硕士

【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导师】全显跃

【年份】2010.

【摘要】胃是胃肠道中血供最丰富的器官,主要来自腹腔动脉及其分支。根据解剖学教科书描述,供应胃的动脉主要有沿胃小弯侧分布的胃左、胃右动脉、沿胃大弯侧的胃网膜左、胃网膜右动脉及分布到胃底附近的由脾动脉发出的数条胃短动脉,部分人可见起于脾动脉的胃后动脉。其中胃左动脉是腹腔动脉的最小分支,但却是胃的最大动脉,正常起源于腹腔动脉,往左上方经胃胰腹膜皱襞到达贲门,向上发出食管支与贲门支,然后向下沿胃小弯在肝胃韧带中分支到胃前后壁,在胃角切迹处与胃右动脉相吻合,形成胃小弯动脉弓。与目前较多的针对肝动脉变异的研究相比,有关胃动脉变异的研究仅有少数,主要集中在胃左动脉。有关其起源、分支及分布等变异的研究报道亦较少。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胃左动脉在起源及分支变异种类较多,使得胃胰、肝脏手术及介入等治疗过程中的难度和风险均明显增加。因此术前充分认识胃左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变异具有特别重要的临床意义。

四、检索过程4(专利检索)

数据库名称:万方数据库

检索途径:关键词

检索式:关键词= CT and 内部组织器官and 成像

限制条件:中外专利

检索年限:1992-2014

检索结果:32条

举例:

1【名称】右半侧卧位腹部CT检查垫

【申请(专利)号】CN200920266309.X

【公开(公告)号】CN201510297U

【申请人】囤荣耀.

【发明人】囤荣耀.

【申请日期】2009-11-3

【公开(公告)日期】2010-6-23

【专利说明】右半侧卧位腹部CT检查垫,其特征是:包括三棱柱状垫体,垫体的底面为弧面,该弧面的弧度与CT检查床的弧度相适应;弧面底部设有与CT 检查床加大摩擦的粘接带。

【摘要】一种右半侧卧位腹部CT检查垫,属于医疗器械辅助设备,在腹部CT 检查时,观察肝胆胰脾实质器官的同时,主要解决胃窦部特别是沿胃小弯侧的病变显示。包括三棱柱状垫体,垫体的底面为弧面,所述弧面的弧度与CT检查床的弧度相适应;弧面底部设有与CT检查床加大摩擦的粘接带。所述检查垫的支撑垫体面与底面弧面弧弦成40°角。既能起到固定支撑作用,又对被检查者无损伤,不阻挡射线,不影像成像质量,而且该检查垫结构简单,易制造,使用非常方便。

2

【名称】腔内CT定位标记激光器

【申请(专利)号】CN200580042299.6

【公开(公告)号】CN101072540

【申请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L·F·普拉特,M·A·查波,M·R·佩佩利.

【申请日期】2005-12-5

【公开(公告)日期】2007-11-14

【专利说明】1.一种诊断成像系统,包括:固定台架(20);在固定台架(20)内限定的对象容纳腔(26);位于腔(26)中心限定的成像等角点;安装在固定台架(20)上的第一和第二激光器(66、68);覆盖固定台架(20)和激光器(66、68)的掩盖罩(32),来自激光器(66、68)的光穿过该掩盖罩(32)限定的窗口(82)进入腔(26);以及用于将对象的关心区域移动进入腔(26)的床(36)。

【摘要】一种诊断成像系统,包含限定容纳对象的腔(26)的固定台架(20)。第一和第二激光器(66、68)牢固安装在固定台架(20)上。矢形激光器(48)安装在头顶,用于在平行于轴向(Z)的竖直平面(60)内在对象的上部投射纵轴线(58)。床(36)将对象移动进入腔(26)以产生关心区域的图像,移出腔进行标记。使用者分割图像以绘出至少一个器官的轮廓。确定所分割器官的等效中心(94)。在调整床(36)的同时,对矢形、第一和第二激光器(48、66、68)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调整从而由矢形、第一和第二激光器(48、66、68)投射的激光线(58、76、78)相交于所确定的等效中心(94)。矢形、第一和第二激光器(48、66、68)进行激光标记对象。

附检索到的论文

CT成像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现状

辽宁医学杂志2003年第17卷第2期

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放射科(116011) 伍建林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张德辉

CT 灌注成像(CT peHusion imaging)是CT功能成像中重要的技术方法之一,它可从组织细胞水平和微循环水平来揭示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及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的改变,因此在人体脏器功能的评价、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脑肿

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均可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9O年代以来CT灌注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预示着CT成像技术不但可以清晰直观地显示组织器官和病变组织的解剖与病理解剖形态学的信息,而且在未来疾病的功能成像诊断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 脑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

以下以脑的CT灌注成像为例简要介绍其基本原理。

所谓脑CT灌注成像是指在静脉注射碘对比剂的同时,对选定的层面进行连续多次的CT扫描,以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利用该曲线通过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以下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1vr)和对比剂峰值时间(1vrP)。

脑CT 灌注技术是一种定量研究的方法,其图像的空间、时间分辨率均很高,影响因素少、成像时间短,还可以采用多层同层技术,因此在脑部疾病和其他脏器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其独特的价值。根据研究,img/ml的碘浓度相当于25个CT值单位(Hu),即img碘可使lml脑组织的CT值增加25个Hu【】],则注入脑造影剂的量可表示为“Hu·ml”。因此,如果测得局部脑组织或其他实质脏器碘的聚集量,即可获得其局部血流灌注量。CT灌注成像的数学计算模型包括非去卷积模型(Nondeconvolution)和去卷积模型(Deconvolution)两大类 ]。

前者应用Fick原理,即组织器官中造影剂蓄积的速度等于动脉流入速度减去静脉流出速度的原理。它又包括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忽略静脉流出法,其基本理论认为,在对比剂由动脉流入开始到其到达引流静脉之前这段时间内,所有的对比剂均存留在组织器官内而没有对比剂的流出,其优点是概念简单,便于理解,但缺点是假设在组织器官TDC的初始最大斜率这一段时间内没有静脉流出,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将低估BF值;另外一种方法是引流静脉法,它的优点也是概念简单,便于理解,但缺点是扫描层面常不包括感兴趣区的引流静脉,或者有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因此BF的计算值将偏高。

去卷积模型:卷积的概念十分复杂.可利用以下公式表

示:Q(t)一F Ca(t)oR(t)=Ca(t)oFR(t)

其中,o 代表卷积算子(convolutional operator),Q(t)代表组织器官的TDC ,Ca(t)代表动脉的TDC,F代表血流量,R(t)代表推动剩余函数(IRF),它反应的是注射对比剂后组织器官中存留的对比剂随时间的变化量。在CT灌注研究中利用已知的Q(t)、Ca(t)计算FR(t)的过程称之为去卷积。其优点是不必对组织器官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做一些与实际不相符的假设,即更加真实。但也有很多因素影响去卷积模型的计算值,如需要有效控制噪声,对头部移动进行矫正,要计算相对小的脑内流入动脉及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等。

2 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现状

2.1急性脑缺血性疾患的检出和诊断目前,脑CT灌注成像的主要临床作用之一就是评价脑缺血的情况。有文献报道 ],CT 灌注技术可以早在脑缺血出现症状3O分钟后发现异常,表现为异常脑灌注区的CBF值减低,CBV正常或轻度生高,MTT 基本正常,TTP延长或消失。而普通CT图像一般要在脑缺血24小时后才能显示病灶,即使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最早也要到3小时左右才能显示病灶。所以,CT灌注成像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脑缺血病变的最理想影像学方法,可及时指导临床的溶栓治疗,其目的在于及早和最大限度恢复血流以挽救那些功能尚可能恢复的脑组织,即半暗带组织。CT 灌注技术在鉴别脑梗死区和半暗带组织方面也很有价值。目前鉴别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CBF的相对值(缺血侧的CBF与健侧的CBF值的比值,即rCBF)来鉴别,研究认为,一般rCBF值高于0.20的脑组织区域为半暗带组织【4];二是根据CBV值来区分梗死区和半暗带组织,理论上半暗带组织的CBV 正常或轻度增高,而脑梗死组织的CBF和CBV 同时减低。一般一个完整的CT检查程序包括平扫、CT血管造影和CT灌注,即可提供溶栓治疗的全部信息,而不必进一步做MR检查 ]。

2.2人体实质脏器的应用研究 CT灌注技术不但可应用于脑部疾病的诊断,而且

还可应用于体部一些实质脏器功能和疾病的评价和诊断。如利用CT 灌注技术可以测得正常肝脏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和肝灌注指数

(HPI=HAP/HAP+PVP)等。研究发现 ],肝硬化病人HAP增加、PVP减低、HPI增加,因此可根据肝脏的灌注状态来评价肝硬化的程度,同时还可以对肝脏肿瘤进行鉴别诊断等,在肝移植病人血流灌注状态的评价方面也很有价值。随着多层螺旋CT(简称MSCT)的开发与应用,有公司研发的CT灌注软件还可以计算出表面通透性(PS),它是指对比剂经由毛细血管内皮进入细胞间隙的单向传递速率,单

位是ml·100g ·min~,该参数主要用于肿瘤病变的研究。目前已有学者测量和评价了正常人胰腺的血流灌注量,并对胰腺癌病人进行了研究,发现胰腺癌和正常胰腺组织的BF、PS平均值统计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口]。但总体上有

关胰腺CT灌注的研究报道还很少。关于肾脏的CT灌注研究也有报道,但多为动物实验,其临床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此外,CT灌注还可用于心肌缺血状态的评价。

2.3肿瘤性病变的应用研究

目前,CT 灌注技术已经可用于全身各部位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与评价。通过显示肿瘤病变血流灌注的病理、生理改变,不但能对肿瘤做出定性诊断,而且能够判断其恶性程度,即估计肿瘤的分级诊断,有助于判断预后。同时,还可以评估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和鉴别肿瘤复发还是瘢痕组织等。在肿瘤病变的CT灌注成像临床应用中,由于CT 灌注扫描时间偏长,因此在体部受呼吸运动影响的部位,如肺脏、肝脏、胰腺等脏器肿瘤的应用方面还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在脑部和四肢等相对静止部位肿瘤病变的诊断与血液动力学研究中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脑CT灌注成像技术是脑部肿瘤理想的集形态学与功能状态研究于一体的现代影像学方法。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脑肿瘤以及同种组织学类型而分化程度不同的脑肿瘤,其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也不尽相同,研究发现不同脑肿瘤

的CBF、CBV、MTT、PS值各有相对固定的数值,但也可能有一定的交叉。一般脑肿瘤的CBF值均有较明显增加,其中脑胶质瘤的CBF值略高于脑膜瘤的CBF值,但明显高于脑垂体瘤。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的CBF值相仿。而脑肿瘤的MTT值变化与正常脑组织差别不大,其l临床意义尚不十分明确。PS值在脑肿瘤定位及定性诊断中可能更有价值,笔者研究发现脑垂体瘤和脑膜瘤的PS值显著增加[8],平均PS值> 16 m1.-1min·100g~,相当于胶质瘤和转移瘤的1.7倍。一般来说,脑膜瘤多表现为高CBF值和高PS值;胶质瘤多表现为高CBF值和中等PS值;转移瘤则表现为中等CBF值和中等PS值,即脑外肿瘤的PS值明显高于脑内肿瘤。脑外肿瘤中脑膜瘤的CBF值显著高于垂体瘤,脑内肿瘤中胶质瘤的CBF值明显高于转移瘤。因此.合理利用CT灌注成像参数值有助于脑肿瘤的鉴别诊断。此外,在确定脑肿瘤的范围方面,传统的CT 与MRI增强扫描对肿瘤边界的勾画并不完全准确,有一些星形细胞瘤虽然已经侵及到周边正常脑组织,但可以并不强化而CT 灌注成像可以通过测定肿瘤组织的灌注参数CBV、CBF、MTT 和PS来全面观察并精确肿瘤的真实轮廓,其中尤以PS图像价值最大,在脑肿瘤的手术与放疗方面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

在评价脑肿瘤的复发方面,有学者利用MRI灌注成像研究灌注参数与肿瘤放疗后坏死与复发的相关性发现,强化病灶的rCBV值与正常脑组织rCBV 值的比值大于2.6时提示肿瘤复发。笔者CT灌注成像研究结果也得出类似的结

论 ]。CT 灌注成像参数既然是脑肿瘤血流状态的评估,因此也将有助于对脑肿瘤放、化疗后疗效的评价。总之,CT灌注成像这一新技术的l临床应用开拓了新

的领域,并迅速应用到多种组织器官和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检查和诊断,已成为本世纪初的明显标志,相信随着CT技术软、硬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临床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3 参考文献

1 Blomley MJ,Coulden R,Bufkin C.Contrast bolus dynamic corn—

puted tomography for the measurement of solid organ perfusion.

Invest Radiol,1993;28(1 5):72

2 Lee,T-Y,Nabavi DG,Craen RA et a1.A review of metho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cerebralblo d flow.cerebral blood volume and mean transit time in contrast enhanced dynamic CT scanning.Radiolo—

gY, 1999;213:1305

总结和检索感想:

尽管八周的文献检索课量较少,但通过文献检索让我对“搜索”一词有了新的的认识,改变了以往认为“百度一下”就是“搜索”的想法。通过这八周在检索课上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正确的检索方式和途径是非常重要的,现如今,在这个科技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要想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数据库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有效信息我们就必须懂得正确的搜寻方式,否则就算面对再多的信息往往也无从下手。日后我将利用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尽量在检索资料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不浪费时间,从而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提升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最好的方法是我们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2019年医学文献检索答案

继续医学教育《医学文献检索》答案 ()主要提供知识查考与查证之用,种类主要包括: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 名录等B “木黄桐防治骨质疏松”的最佳检索提问式是() 用全文格式浏览器 E 、caj ()是构成数据库中记录的基本单元 B 、字段()是北京爱琴 的一切载体B 、文献()是目前唯一国际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工具 A 、国际专利分类法() 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事实而记录下来的可以识别的物理信号 A 、木黄桐AND 防治AND 骨 质疏松《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目录》是一本() E 、年刊()全文浏览器是中国知网的专 海软件公司开发的一款专业级别的文献检索与管理系统 D 、NoteExpress ()是北京金叶 天盛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国内第一款医学文献管理软件 B 、医学文献王()是记录有知识 A 、数据()是人们在认识和 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B 、知识()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 形态或运动状态,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 A 、信息《美国生理学杂志》现分()个分册 出版D 、7《默克诊疗手册》是()提供的非营利性医疗服务 C 、默沙东《中国标准文 献分类法》目前有()个一级大类组成 E 、24《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的“自 然科学”大类中涉及医/药学的分类除了“医药卫生( R )”之夕 、,还有()C 、生物科 学(Q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了下列哪一年以来的中国生物医学期刊() C 、 1915《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数据更新频率是() A 、每日更新《中国图书馆分 类法(第四版)》将中医药、卫生大类分为()个二级类目 B 、17AnearB 表示 A 、B 之 间允许插入几个其他单词() A 、OCAJViewer 浏览器是下列哪个数据库专用全文格式 阅读器()B 、CNKICALIS 数据库提供哪一类文献() C 、学位论文CBM 采用下列哪种

《文献检索》检索报告要求及范例

《文献检索》检索报告 1、检索目的:通过检索检索,加深对课堂所学检索知识和检索方法的巩固,对 我馆订购的重要中外文数据库有形象而直观的认识,并熟练掌握有关中外文数据库的检索方法,通过检索掌握各种搜索语法的使用,提高针对专业课题进行检索的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计算机信息检索的能力。 2、检索内容: 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自选题目(课题不许重复),注意选题不要太大,一般应包含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并列出此选题的中英文题名。按照自选课题,进行文献检索,要求使用不同的检索方法和手段,给出检索结果页面截图,并列出检索结果条数和结果举例(5个为宜)。 4、检索说明及要求 1)本报告中的题录格式书写参照参考文献格式(见下页)。 2)检出篇(条)数指按检索词或检索式实际检出的篇(条)数,而非经人工筛 选的切题篇数。 3)检索步骤描述包括检索词、字段限定、检索途径(简单或高级检索等)及因 检索结果不理想而调整检索策略的过程。 4)在检索结果不理想时,如检出篇数为零时可进行检索词调整,在报告中应对 检索策略作说明。 5)“检索报告”为本课程考核形式,课程结束时统一打印上交。如两份检索报 告相同,两份均记为零分。 6)“检索报告”格式,封面如下下页所示,A4纸打印,正文部分中文宋体、 西文和数字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倍行距。 7)检索报告在10-15页,打印成册上交。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21]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1998-08-16/1998-10-04. 《文献检索》课程 检索报告 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专业 学号

文献检索课题报告

《文献检索与利用》 课程报告 姓名:学号: 院系:班级: 课题名称(中英文): 中文: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探究 英文: China rural land circulation of inquiry

指导老师:日期: 一、课题分析 1.为什么选择上述课题 原因:从专业角度出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流转不规范等。所以想进一步了解,学习关于农村土地流转。 2.选题来源(项目或工作选题、学习选题、兴趣选题) 来源:学习选题 3.希望文献调研达到的目的:本领域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通过文献调研,了解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中的问题,找到解决途径,进一步激活土地流转市场。 【摘要】农村土地问题历来是我国“三农”问题所关注的核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农地非农化现象日益显著。我国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低下,导致很多地区的土地被大量抛荒,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低下,难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目标。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难以满足农村地区土地交易主体对土地市场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热情。目前,土地的家庭分散经营已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农地改革的现实需求。土地是财富之母,如何顺应城镇化之势,革除农村土地分散经营之弊,寻求破解“三农”难题之道,成为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土地信托;土地流转;信托机制;配套措施; 【作者】庞亮;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 【出版日期】 4.选题过程中是否遇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选题中遇到题目定位问题,最后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决定的。 二、文献检索过程 1.所用的检索词,说明选词的过程。 检索词:流转土地现状对策集体 SU='土地'*'流转'andFT='问题探究' TI='土地'and KY='流转' 所用的数据库名称,说明选库理由。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复习题 (2)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二次文献信息 二次文献也称二级文献,它是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检索利用。 2.学科化服务 指图书馆设专人与某一学科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在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相互沟通,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的收集和提供文献信息的服务。 3.网络电子图书 以电子图书形式发行,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交易为主要支付手段的图书。 4.专利文献 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地区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 5.引文分析法 引文分析法,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研究方法。 6.书目数据库 是指存储某些或某一个领域的二次文献书目数据的一类数据库。 7.个性化导读服务 又称阅读指导服务,是图书馆针对各类型读者,采取各种措施主动诱导读者的阅读行为,提高其阅读意识,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益的一种教育活动。 8.双词频控制检索 指对一个检索项中的两检索词分别实行词频控制,也就是一个检索项使用了两次词频控制。是针对单项双词组合检索而设置的。 9.专利法专利法是确认发明人(或其权利继受人)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规定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的法 10.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具体的说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 11.参考数据库 指为用户提供信息线索的数据库,它可以指引用户获取原始信息。参考数据库包括书目数据库(Bibliographic Database)和指南数据库(Referral Database)。 12.情报调研 指图书馆根据某一特定任务的要求,广泛收集文献,必要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收集来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推断、归纳整理,掌握其内部变化的规律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了解它的过去、现状并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等的研究过程。 13.多项双词逻辑组合检索 多项是指可选择多个检索项; 双词是指一个检索项中可输入两个检索词(在两个输入框中输入),每个检索项中的两个词之间可进行五种组合 14.引文 就是参考文献 15.开放获取 指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免费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和检索作品,以及实现对作品全文的链接,为作品建立索引和将作品作为数据传递给相应软件,或者进行任何其他出于合法目的的使用。 16.核心期刊

医学文献检索整理

一、P1~10 1、情报:是针对一定对象的需要而传递的有参考价值的新信息和新知识。 情报的三大特点: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2、信息Information: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状态及其特性的反映。 四大种类:自然信息、生物信息、机器信息、社会信息 3、文献document/literature:记录着知识的载体。凡属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象、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在各种形式的载体上供交流传播的都统称为文献。 4、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人们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伦理三方面。 二、信息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地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包 括操纵信息工具的能力、检索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工提炼信息的能力、整合创建信息的能力、交流传播信息的能力等。 6、医学文献的类型 按容性质分类:

(1)一次文献 (primary sources) 又称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 (2)二次文献 (secondary sources)即检索工具。如:目录、索引、文摘等 (3)三次文献 (tertiary sources)是根据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容,根据一定的需要和目的,进行系统整理、概括论述、分析综合而编写成的文献。如:综述、教科书、词典、百科全书、手册、指南、年鉴、进展等 (4)零次文献 (non-printed sources)即非出版型文献。如:原始素材、手稿、信函、实验记录、统计数字以及各种口头交流的信息、经验等 二、期刊影响因子:指期刊近两年的平均被利用率。计算公式为: IF=(C2+C3)/(A2+A3).其中:A2=去年出版的文献数,A3=前年出版的文献数;C2=去年出版的文献在今年被引用的次数,C3=前年出版的文章在今年被引用的次数。 期刊的IF越高,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作用和影响力就越大,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就越高。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将其作为评估期刊质量、论文水平、研究业绩等的指标。 8、核心期刊core journal:是指学科的主要期刊,具有数量少(一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卷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A ) (A)物质、能源、信息(B)物质、人力、资本 (C)物质、能源、管理(D)信息、管理、人力 2. 就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而言( D ) (A)信息是一种物质(B)信息是一种物质,同时具有一定的能量(C)信息是一种能量(D)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3.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D ) (A)美国数学家哈特莱(B)美国数学家维纳 (C)中国数学家华罗庚(D)美国数学家香农 4.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 B ) (A)依附性与可传递性(B)知识性与共享性 (C)共享性与价值不定性(D)可传递性与共享性 5. 如果分别以检索词a、b、c在某数据库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都能得到相

应的检索结果,结果不为0,下面哪个检索式表示检索结果数最少( A )(A)a and b and c (B)a and b or c (C)a or b or c (D)a or b and c 6. 根据加工深度来划分文献,学位论文属于( B )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 7. CNKI 是以下哪一种称谓的简称( C ) (A)清华同方(B)重庆维普 (C)中国知识基础设施(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扩大检索范围的方式是(B ) (A)使用“逻辑与”(B)使用“逻辑或” (C)使用“逻辑非”(D)使用优先运算符 9. 下列能够检索图书信息的数据库是(D ) (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B)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D)超星数字图书馆 10. 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正确答案是( C ) (A)专刊说明书、索引、文摘刊物(B)期刊论文、私人笔记、百科

2016医学文献检索作业完整版

2016年级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班作业 1、对照ACRL2006年《科学、工程和技术领域信息素养标准》写出自己目前具备的信息素养,哪些是本次课程学习需要达到的信息素养。 (对照三级指标每小项分别注明具备、课堂或者长期学习) 标准一:有信息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 1、定义和描述信息需求: a. 识别并/或能对研究课题或其他信息需求(如指定的实验室活动或项目)进行关键词重述或转换。(课堂学习) b. 向教学人员或专家咨询研究主题、研究项目或实验等问题的合理性。(具备) c. 草拟一个论题或假设,并根据信息需求列出相关问题。(具备) d. 通过浏览广泛的信息源来熟悉课题。(具备) e. 限定或修改信息需求以抓住重点。(具备) 2、可找到多种类型和格式的信息来源: a. 确定信息源的目标和受众。(例如:大众信息 vs.学术信息、当前信息 vs.历史信息、外部信息v s.内部信息、一次文献v s.二次文献vs.三次文献)。(课堂学习) b. 将专家和其他研究者作为信息源。(具备) c.识别并区分各种格式(例如多媒体、数据库、网站、数据集、专利、地理信息系统、三维技术,公开文件报告,音视频报告、书籍、图表、地图等)存在的潜在信息源的价值和不同之处。(课堂学习) d.认识到信息可能需要从一次文献或实验的原始数据中析出。(具备) e.认识到各种潜在有用的信息数据可能属于保密的、限制访问的或在线免费使用的。(具备) f. 认识到这些潜在有用的信息可能需要特定的数据管理经验并了解生产信息的组织结构。(课堂学习) 3、具备学科领域文献的应用知识并了解其产生过程: a.了解科技相关信息是如何正式或非正式一产生、组织以及传播的。(课堂学习) b.认识到学科中一次、二次、三次文献源的不同重要性。(课堂学习) c.知晓该领域的行业协会及其产生的文献。(长期学习) d.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特殊文献源知识,如手册、小册子、专利、标准、材料/设备规格说明,当前的规章制度,工业常用参考资料、工业生产方法及实践手册、产品资料等。(长期学习) e.认识到知识可按学科分类,并考虑到复合学科可能会影响到信息获取方式,同时,其它学科文献也可能与信息需求相关。(具备) f. 认识到档案信息的价值以及在不同学科专业中的用途和重要性,并认识到信息长期保存的重要性。(具备) 4、权衡获取所需信息的成本与收益: a.确定所需信息的可用性,并决定是否扩大检索范围以查寻本地馆藏以外的信息。如咨询同事、独立信息经纪人、行业专家或顾问,以及利用馆际互借服务或附近的图书馆或信息中心等。(课堂学习) b.认识到获取信息需要付出的时间和费用。(具备) c.拟定一份现实可行的信息获取总体规划和时间表。(长期学习)

信息检索实践报告

文学院2011级《信息检索与利用》检索实习报告(30分) 班级:11班姓名:张曾学号201102441139 成绩: 实习要求:自拟与专业有关课题,查找相关的文献信息。注意: 1、课题选择必须结合专业,注意课题的新颖度与实用性。(与专业无关的课题不得分, 请注意选题不要重复,如有重复要退回重做或不得分) 2、图书检索和论文检索结果应该包括:检索工具名称∕网站名称、检索词、检索途径, 检索策略,检出文献量、题录,题录应该按标准格式著录(规范格式请参考一些学术期刊的 要求);其他类型文献指某些课题需要的比较特别的资源,比如事实、数据等。 3、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并重;(注:手工检索指利用印刷型工具书查找资料) 4、尽量查全多种检索系统,包括:数据库、搜索引擎和工具书等; 5、以打印稿形式上 交,请自留备份。 篇二:信息检索综合实践报告 信息检索综合实践报告 电网自动化和信息系统 power grid autom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作者:学号:1043031468 学院:电气信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选择检索词 2.1中文检索词 电网自动化信息系统 2.2英文检索词 power grid automation information systems 3、选择数据库 4、检索结果 4. 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该数据库均提供全文) 【1】 【题名】智能电网统一信息系统的电网信息全域共享和综合应用 【作者中文名】程时杰; 李兴源; 张之哲; 【原文出处】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01,8-14 【摘要】基于智能电网的统一信息系统,提出在电网控制和管理中的电网信息共享和 全面的综合利用。电网信息的全域共享和电网的多层综合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可通过5方面的 技术来实现,即电网信息全面和统一的数据化管理、电网信息数据库的自动化更新、电网状态 的全面自动化检查与监视、电网信息数据的全域可达(accessible)以及电网系统层的自动控 制和管理。作为统一信息系统智能化应用的实例,针对电网控制管理中的几个问题提出智能化 的解决对策。 【2】 【题名】智能电网四位一体调度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中文名】刘俊勇; 黄媛; 杨嘉湜; 【原文出处】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1,01,35-42 【摘要】通过对目前支撑电网调度系统的4个信息系统,即传统调度自动化系统、领导 早会会商系统、异地备用调度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的研究,创新性地提出四位一体的智能调度 体系,分别给出该智能调度体系所面临的问题、理论和技术发展方向.并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 调度员思维模型、领导早会会商系统、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具体实现进行较为详细的描 述,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医学文献检索报告

专业数据库检索与利用实践 2015年10月13日 1基本情况 学生姓名:学号: 导师姓名:科室(或院系): 选题名称: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否安全有效?选题来源:自选参考选题:11 1

2课题分析2 2课题分析 本课题可以分为哪些概念?按概念对课题重要程度写下这些概 念、概念的同义词及英文表达(根据课题差别,概念数可多可少) 序号概念名称中文同义词(含下位词)英文表达(含下位词及同义词) moxibustion 针刺acupuncture 1针灸疗法灸法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针灸acupuncture-moxibustion 针法acu-moxibustion acumoxi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FD(functional dyspepsia) 溃疡样消化不良NUD(non-ulcer dyspepsia) 2功能性消化不良动力障碍样消化不良Ulcer-like dyspepsia 非特异性消化不良Dysmotility-like dyspepsia Unspeci?ed dyspepsia 3中文文献检索 检索步骤: 1.检索工具:万方数据 2.检索方式:高级检索 3.检索式(包括检索词、检索字段、布尔逻辑算符): 题名或关键词:(针灸+针刺+艾灸)(题名或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日期:2005-2015

4外文文献检索3 4.检索限定范围(如未进行该项限定,填“无”): 查询学科范围医药、卫生 检索年限范围2005-2015 检索文献类型范围(如期刊、学位论文等)无 5.检索结果:185篇,抄下一条切题期刊文献信息: [1]唐胜修,徐祖豪,唐萍.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对照研究[J].四川中医,2006,24(4):101-102. 4外文文献检索 利用Pubmed检索上述课题的外文文献,并按要求抄下检索结果。 1.选择检索方式:基本检索 2.检索式(包括所用检索词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所选检索字段) (acupuncture OR moxibustion OR acumox OR acupuncture-moxibustion OR acu-moxibustion) AND(FD OR functional dyspepsia OR NUD OR non-ulcer dyspepsia OR Ulcer-like dyspepsia OR dyspepsia OR Dysmotility-like dyspepsia OR Unspeci?ed dyspepsia) 3.检出文献有48篇。 4.系统转换后的检索策略: ((”acupuncture”[MeSH Terms]OR”acupuncture”[All Fields]OR”acupuncture therapy”[MeSH Terms]OR(”acupuncture”[All Fields]AND”therapy”[All Fields])OR”acupuncture therapy”[All Fields])OR(”moxibustion”[MeSH Terms]OR”moxibustion”[All Fields]) OR acumox[All Fields]OR acupuncture-moxibustion[All Fields]OR acu-moxibustion [All Fields])AND(FD[All Fields]OR(functional[All Fields]AND(”dyspepsia” [MeSH Terms]OR”dyspepsia”[All Fields]))OR NUD[All Fields]OR(non-ulcer[All Fields]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卷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 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 A ) (A)物质、能源、信息(B)物质、人力、资本 (C)物质、能源、管理(D)信息、管理、人力 2. 就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而言( D) (A)信息是一种物质(B)信息是一种物质,同时具有一定的能量 (C)信息是一种能量(D)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3.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D) (A)美国数学家哈特莱(B)美国数学家维纳 (C)中国数学家华罗庚(D)美国数学家香农 4.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 B) (A)依附性与可传递性(E)知识性与共享性 (C)共享性与价值不定性(D)可传递性与共享性 5. 如果分别以检索词a、b、C在某数据库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都能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结果不为 0,下面哪个检索式表示检索结果数最少( A) (A) a and b and C (B) a and b or C (C) a or b or C (D) a or b and C 6. 根据加工深度来划分文献,学位论文属于( B)

(A)零次文献(B) 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 7. CNKI 是以下哪一种称谓的简称( C) (A)清华同方(B)重庆维普 (C)中国知识基础设施(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扩大检索范围的方式是( B) (A)使用“逻辑与” (B)使用“逻辑或” (C)使用“逻辑非” (D)使用优先运算符 9. 下列能够检索图书信息的数据库是( D) (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B)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D)超星数字图书馆 10. 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正确答案是( C) (A)专刊说明书、索引、文摘刊物(B)期刊论文、私人笔记、百科全书 (C)会议论文、科技报告、期刊论文(D)字典、手册、年鉴 11. 以下四种信息检索语言中,不受《词表》控制的是( D ) (A)标题词语言(B)兀词语言 (C)叙词语言(D)关键词语言 12. 下述各项中,影响数据库质量的是( D) (A)检索式是否正确(B)检索者是否正确分析检索课题 (C)检索词的选择质量(D)数据库的信息量 13.以下哪个不是纸质文献的记录手段( D) (A)手写(B)油印(C)胶印(D)雕刻

医学文献检索考查方案

《医学文献检索》“模拟研究过程” 课程考查方案 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医学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引入模拟的研究过程:选题-查找资料-资料汇总与整理-撰写报告-与他人交流,可有效地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促进专业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培养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根本目标是加强基本的科研素养,可以结合课堂内容,自行选择一些综述性或实践性题目,有目的地进行专题讨论。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成若干个课题小组,每个小组6--10人为宜,利用课外时间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与讨论,确立观点与论据,草拟发言提纲。专题讨论时,由每组正副组长或其课题报告完成较好的同学作专题发言,其他同学提问,教师适当点评。课题小组可以邀请专业教师作为指导老师,甚至直接参与到教师所承担的课题研究中去,与教师共同研究,在科研实践中进一步锻炼学生的专业科研能力,提高其专业研究水平。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为16学时,8次课。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题报告并重,教学安排为:课堂讲授6次,课堂讨论与交流2次。不设考试,成绩根据课题报告来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与不及格五个档次。个人成绩的评定由两个环节综合决定:1、课题小组的总体成绩档次;2、个人的子课题报告成绩档次。个人成绩视个人子课题完成的情况在小组成绩的基础上上浮或下降成绩档次,作专题发言的可上浮成绩档次,缺勤者则下降成绩档次。 课题报告内容:课题报告是对学习文献检索与利用技能的综合考查,小组课题或个人子课题报告至少都要包含以下内容: 课题报告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具体来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选题,自愿组成小组,共同查找资料、汇总与整理资料、完成课题报告。 讨论交流课:让各课题小组及课题报告优秀的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介绍文献检索与资料阅读的经验,解答其他同学的提问。最后由教师结合课题报告进行讲评。 1 / 1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是关于如何查寻和获取医学文献以及其它医学知识、信息的工具性课程,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一门科学方法课。它是为了适应医学科学飞速发展,培养具有综合能力人才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型课程,也是在人类迈入知识经济新时代中生存和发展必需的一门知识。国家教委明确指出该课“是培养学生掌握利用文献、情报检索,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一门科学方法课”。在当今信息时代里,信息检索已成为新世纪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是高等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营养,医学影像,预防医学,药学专业专升本。 二、总体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是:使夜大学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和检索方法,通过大量的光盘型和网络型医学数据库的介绍及实际操作,达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学能力的目的。 本大纲根据高等医学院校新世纪教材(科学版)《医学文献检索》张文浩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版。 主要参考: 1.《医学文献检索》朱象喜等主编,杭州出版社,1997版 2.《医学信息检索课程》董建成等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3.《医学文献检索习题汇编》崔竹金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三、时数分配

第一章文献概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情报、信息、文献等的基本概念和医学文献的类型,提高情报意识。掌握文献检索的原理、检索语言和文献检索的步骤、方法、途径等。了解文献检索工具的类型及著录格式。了解主题检索语言在医学文献检索中的作用与地位。了解医学文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课程内容 一、概述 1、情报、信息、文献等的基本概念。情报意识的重要性。 2、医学文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医学文献的类型:按载体形式、按内容形式、按出版形式。 二、医学文献检索 1、文献检索、医学文献检索等的概念。文献检索的类型。 2、文献检索的原理、文献的存储过程和检索过程。检索语言。主题词检索与关键词检索的利弊。主题词检索的重要性。 3、检索工具的形式。检索工具的类型。 4、文献检索的步骤、检索方法和检索途径。 考核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和医学文献的类型 二、文献检索的原理、检索语言、检索类型 三、检索工具的类型 四、文献检索的步骤、方法、途径等 考核要求 一、基本概念和医学文献的类型 1、掌握:(1)信息、情报、文献、情报意识、特种文献等概念;(2)文献按内容形式划分的类型 2、熟悉:文献按载体形式和出版形式划分的类型 二、文献检索的原理、检索语言、检索类型 1、掌握:(1)文献检索的存储过程和检索过程;(2)检索语言和检索类型 2、熟悉:文献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检索途径 三、检索工具的著录类型 1、掌握:检索工具的著录类型 2、了解:检索工具的出版类型和内容结构 四、文献检索的步骤、方法、途径等 1、掌握:(1)文献检索的步骤、方法、途径;(2)核心期刊的概念 2、了解:主题词和关键词的区别及用法 第二章手工检索工具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各手工检索工具的概况、索引体系和检索途径,熟悉参考工具书的概念、特点,了解医学参考工具书举要等。

文献检索作业

文献检索考查报告(交打印稿) 自己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一个科研课题(课题必须包含主题词和副主题词,例如“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题词:“纳米材料”,副主题词:“制备”),独立完成一份课题检索报告。 完成要求: 1、报告由12-16篇文献组成,文献尽量检索核心期刊且为近3年文献(每篇包括题名、作者、刊名......文摘等部分,最好直接从各数据库文摘页面复制,以保留各数据库的著录风 格),尽量从不同的数据库中查得不同类型的文献源(至少包括5个不同中文数据库、5个不同外文数据库,同一数据库中查找子库小于3个),检索时以本馆资源为主,华中科技大学文献共享平台为辅,此外,也可搜索一些相关的中外文门户网站及专业搜索引擎。所有文献必须围绕同一主题,并标明每篇文献数据库来源。并写出主要检索途径,检索词。 2、根据检索结果写出该课题的综述报告(含课题研究目的、技术背景、现状分析、展望等,字数:500-1000字)。 3、列出本专业期刊中是SCI或EI刊源的5种期刊(包括中英文刊名)。 4、写出你是如何考虑来确定本次检索课题的?确定课题后,你是如何开始着手查找相关信息的,都采取了哪些渠道?写出你在过去或这次检索中碰到的困难以及对《文献检索》课程网络教学的建议。 5、就该课题在各数据库的检索情况作出总体评价,并提出你对我校电子资源订购的建议。(4、5选做) 附:封面格式: 文献检索课程综合检索报告 姓名 _________ 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 检索课题(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检索策略 1、检索词: 主题词:(中文)_________ (英文)________ 副主题词:(中文)________ (英文)________

医学文献检索

医学文献检索(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又称信息素质、信息教养、资讯素养等,是个人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二、信息素养的内涵:是信息素养概念的进一步的延伸和细化 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三、培养和获取:主要由社会环境、学校教育、自身修养三个方面共同完成。 第二节-文献与相关概念 一、信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少。 信息的基本特征:可(量度、识别、转换、储存、处理、传递、再生、压缩、利用、共享)二、知识:(信息论角度)是人类大脑中重新组合形成的系列化信息的集合,是基于推理并经过证实的认识。 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 三、情报:情报是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是被传递的知识或事实。 情报的三个基本属性: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四、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一)文献的类型 &按时间划分:古代典籍【辛亥革命1911年以前】、现代文献 &按照载体不同划分:印刷型、电子型、缩微型、视听型 &按发行范围划分(1) 白色文献:完全公开 (2) 黑色文献:完全不公开 (3)灰色文献:内部交流 &按文献级别划分: 零次文献(zero-level Literature) 指未经正式发表或未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例如私人笔记、设计草图、实验记录、文章草稿、发言稿、会议记录、书信及各种内部档案等 特点:内容新颖,但不成熟,不公开交流,比较难得 一次文献(primary Literature) 是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写成的原始文献。例如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专利文献等 特点:内容先进、成熟;叙述具体、详尽;数量庞大、分散 二次文献(secondary Literature) 又称检索工具,是将大量分散无序的一次性文献进行收集、分析、归纳和整理,并按一定规则编排而成的文献。包括目录、索引、文摘、数据库等检索工具 特点:汇集性、工具性、综合性、系统性 三次文献(tertiary Literature) 是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而成的文献。包括综述研究类文献、参考工具书、文献指南等 特点:内容的浓缩性、针对性,具有参考性和指引性 &按文献出版形式(特指印刷型文献) 1、图书:通常是分页并形成一个物理单元的,以书写、印刷或电子形式出版的知识作品。【国际标准书号:ISBN】:教科书、工具书、专著 2、连续出版物:(1)期刊:又称杂志,是面向特定主题或专业读者的连续出版物【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指有固定名称、统一出版形式和一定出版规律的连续出版物。(2)报纸

2011-2012(2)三全《医学文献检索》 课程考核报告(本人作业)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医学文献检索》课程考核报告 班级: 09级临床专升本76班总成绩: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考核报告 检索题目: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说明 1.该报告的格式仅供参考,其内容可以按照自己的题目和检索情况调整。各检索工具尽可能选用相同年限,以便相互比较。(如果课题相关文献较少,年限可设多年) 2.编写检索式包括写出:检索方式、检索字段、检索运算符、检索词:如:PubMed数据库:基本检索:stem cell[ti] AND liver。如果数据库中可以显示检索史,可以直接粘贴。 3.每一种检索工具检出的文献列出3-5条密切相关题录。题录包括以下事项:第一著者、文献标题、文献出处(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可以参考以下标准格式填写: 中文期刊论文:李少兰,陈玉琼,陈瑞珍,等.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现代临床护理.2008,8(8):43-46 英文期刊论文: Harvey W.Anomalies and curiosities of cardiology and cardiologists. Am J Cardio.1984,53(1):900 一.确定检索目标 说明 根据对自身专业知识或研究背景的了解,分析自己的信息需求,从而确定信息调研课题,明确预期的检索目标。

2. 预期检索目标(需明确查找对象)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需要查找:需要的主题:高血压护理hypertensive disease hypertension high blood pressure Essential hypertension Nursing nurse Care tend 文献类型:综述 二.选择检索工具 说明 根据检索目标,从所学习和掌握的检索工具中选择适合于你的信息调研课题的工具。要求中文、英文检索工具至少各选一种。请在选择的检索工具前打√,并在选好的检索工具后填写检索年限(如2006~2012 年)。 (下面所列的检索工具仅供参考,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或添加。)

医学文献检索报告

医学文献检索报告 题目: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姓名:高曾薇 学号: 班级:护理班 检索课题简介 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也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岁以上老年人中~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左右的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它包括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心血管:心肌病,心肌炎,心血管动脉硬化,心肌梗塞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房颤早搏(心率失常) 脑血管:脑出血脑梗塞脑缺氧脑痉挛脑堵塞脑血管硬化脑血管瘤脑血栓脑血管畸形!据介绍,有多种人常年处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地带: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高压人群 可以说长期处于高压力下工作的人群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压力会让我们精神过于紧张,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的状态就会使我们的人体神经失调,新陈代谢发生紊乱。而这些情况最终会导致主要器官功能失去平衡,易造成动脉硬化,从而引起冠心病和脑血栓。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 烟酒过度 现代人总喜欢通过抽烟以及喝酒来缓解压力,而且频繁的应酬也让现代人天天烟酒不离,同时习惯夜生活的现代人也没有了规律的生活习惯。而这些都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的根本原因,长期如此的话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流不畅,往往过早患心脑血管疾病。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调整不良的生活作息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好方法,同时还要注意,尽量离烟酒远一点。. 肥胖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你是否又发现,大部分身体过于肥胖的人多半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肥胖同样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而大部分肥胖的人群同时都伴有饮食不科学的情况,他们往往营养过剩,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中老年人 还有一部分人群是中老年人,他们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一旦进入中老年,就非常容易患有各种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同时还伴有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记忆力衰退、四肢麻木、听力和视力下降等症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很重要也很困难,不仅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还要注意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因此,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变得十分重要。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检索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危害预防 英文检索词、、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 三、检索网站 ①期刊全文数据库 检索词: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在我校官网检索出如下结果 检索结果:共计篇,其中学术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全文、科技成果、中国专利篇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

文献检索期末重点内容

通过感觉器官或相应设备同外界交换内容的总称 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劳动者必须掌握的终身技能。具有信息素养的日呢,也就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是调节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传播者及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 审校过程并由正式的出版发行渠道传播的信息 利用专门的工具,从大量的情报信息资料中,查找出特定的,所需要的情报信息资料的过程。 使信息存贮和检索这两个过程所采用的特征标识达到一致,以便有效的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过程。 它不直接解答用户的提问,而是提供与提问有关的文献线索或原始文献。 利用各种统计数字、图表、化学结构式、计算式等工具来实现的。

质是一系列表达信息内容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概念标识系统。 属性集中文献信息,提供用户从课题的学科分类角度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 分类检索语言:学科、专业属性(目的)、分类号(语言或标识)、类目(学科名)上下位类(大类和小类)、分类表(标准和依据)、分类检索(途径)2主题检索语言:主题概念(目的)、主题词/副主题词(语言或标识)、主题检索(途径)3著者检索:有关作者(目的)、作者姓名,姓前名后(语音或标识)著者途径(途径) 从课题的主题概念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 切工具和设备的统称 检索引擎,是一种能够通过Internet接受用户的查询指令,并向用户提供符合其查询要求的信息资源网址的系统。 数据库是检索系统的信息源,也是用户检索的对象。结构:1、文档,文档一般分为顺排文档和倒排文档2、记录;字段组成类型1、文献型2、事实型3、数据型4、多媒体型 分类叙述附有参考书目按词典形式编成的大型

工具书有工具书之王美称 术语及短语,并解释其概念、意义和用法的工具书 用图形或表格的形式直观的反映客观事物和科学知识,并配以简要通俗的文字说明的特定类型的参考工具书。特点:直观形象,简明清晰。 人物传记和机构名录。主要用于查找有关人物或机构的背景资料 加以浓缩并按特定的方法排检专供查阅,参考的特定类型图书。基本功能是解答有关事实和数据方面的疑难问题。 进展动向,成就成果,统计资料内容等,按年度编辑出版的一种动态性工具书 具有法律效力。 途径,提供相关资料的工具书。 利用统计学及数学逻辑思维方法等,对文献的应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用来评价论文的质量,某机构或著者的学术水品和预测某学科的发展趋势的一种定量方法。

医学文献检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_ _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_____ 课程代码:__ _MED130046.01____ 开课院系:____图书馆文献检索教研室___ 考试形式:课程报告 姓名:王康安学号: 10340700153 专业:临床医学八年制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综合实习报告 (临床医学八年制、基础医学版) 检索题目(中英文)跟骨骨折治疗方法 ------------ The Treatment of the Calcaneal Fractures --------------------- 一、围绕课题需求,开展信息检索 1.根据检索需求,选择检索工具:列出所选数据库(3种)

2.分析课题,确定检索词和检索语句:编写各种数据库的检索式(格式详见说明) 3.列出所选数据库检索获得的记录数、各摘录3条相关文献题录(格式详见说明) 数据库1: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检索式:核心期刊=Y 并且年 between(2010,2010)并且((主题=跟骨骨折并且主题=治疗方法)) (模糊匹配),专辑导航:骨科学 检索记录数:23 主要相关文献(3条题录): 1.彭光军. 跟骨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的比较研究[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0,18(2):124-127. 2. 范江荣. 跟骨骨折的分型和治疗进展[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0,18(20):1686-1688. 3. 吴子征, 张东华, 丁徐.严重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0,18(21):1825-1827. 数据库2:万方数据 检索式:title:跟骨骨折治疗 date:2010-2010 检索记录数:160 主要相关文献(3条题录): 1.沈爱东. Sanders1型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分析[J]. 创伤外科杂志, 2010,12(6):563. 2. 顾凯明. 临床跟骨骨折治疗20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12(34):68. 3. 徐国浩. 跟骨骨折治疗51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0,07(21):9-11. 数据库3:PubMed 检索式:(Treatment AND Calcaneal Fractures[Title/Abstract]) AND ("2010"[Date - Create] : "2010"[Date - Create]) 检索记录数:40 主要相关文献(3条题录): 1. Mailk A K, Solan M, Sakellariou A. Primary subtalar arthrode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minut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J]. INJU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ARE OF THE INJURED, 2010,41(7):702-7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