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第六章课后习题

C++第六章课后习题
C++第六章课后习题

第六章数组、指针与字符串

6-1 数组a[10][5][15]一共有多少个元素?

解:10*5*15=750个元素

6-2 在数组a[20]中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是哪一个?

解:第一个元素是a[0],最后一个是a[19]

6-3 用一条语句声明一个有5个元素的int型数组,并依次赋予1~5的初值。

解:int integerArray[5]={1,2,3,4,5}

6-4 已知有一个数组名叫oneArray,用一条语句求出其元素的个数。

解:int nArrayLength=sizeof(oneArray)/sizeof(oneArray[0]);

6-5 用一条语句声明一个有5×3个元素的二维int型数组,并依次赋予1~15的初值。解:int theArray[5][3]={1,2,3,4,5,6,7,8,9,10,11,12,13,14,15};

6-6 运算符“*”和“&”的作用是什么?

解:*是指针运算符,是一元操作符,表示指针所指向的对象的值。&是取地址运算符,也是一个一元运算符,用来得到一个对象的地址。

6-7 什么叫做指针?指针中储存的地址和这个地址中的值有何区别?

解:指针是一种数据类型,具有指针类型的变量称为指针变量。指针变量存放的是另外一个对象的地址,这个地址中的值就是另一个对象的类容。

6-8 声明一个int型指针,用new语句为其分配包含10个元素的地址空间。

解:int pInteger=new int[10];

6-9 在字符串”Hello,world!”中结束符是什么?

解:\0

6-10 声明一个有5个元素的int型数组,在程序中提示用户输入元素值,最后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解:#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nt myArray[5];

int i;

for(i=0;i<5;i++)

{

cout<<"Value for my Array["<

cin>>myArray[i];

}

for(i=0;i<5;i++)

cout<

return 0;

}

6-11 引用和指针有何区别?何时只能使用指针而不能使用引用?

解:引用是一个别名,不能为NULL值,不能被重新分配;指针是一个存放地址的变量。当需要对变量重新赋以另外的地址或赋值为NULL时只能使用指针。

6-12 声明下列指针:float类型变量的指针pfloat,char类型的指针pstr、struct Customer 型的指针pcus。

解:float*pfloat;

Char*pstr;

6-13 给定float类型的指针fp,写出显示fp所指向的值的输出流语句。

解:cout<<”Value==”<<*fp;

6-14 在程序中声明一个double类型变量的指针,分别显示指针占了多少字节和指针所指的变量占了多少字节。

解:#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double*counter;

cout<<"\nSize of pointer=="<

cout<

cout<<"nSize of addressed value=="<

return 0;

}

6-15 const int * p1 和 int * const p2的区别是什么?

解:const int *p1声明了一个指向整形常量的指针p1,因此不能通过指针p1来改变它所指向的整型值;int*const p2声明了一个指针型常量,用于存放整形变量的地址,这个指针一旦初始化后,就不能被重新赋值。

6-16 声明一个int型变量a,一个int型指针p,一个引用r,通过p把a的值改为10,通过r把a的值改为5

解:int a;

int*p=&a;

int &r=a;

*p=10;

r=5;

6-17 下列程序有何问题,请仔细体会使用指针时应避免出现这个的问题。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p;

*p = 9;

cout << "The value at p: " << *p;

return 0;

}

解:指针p没有初始化,也就是没有指向某个确定的内存单元,它指向内存中的一个随机地址,给这个随机地址赋值是非常危险的。

6-18 下列程序有何问题,请改正;仔细体会使用指针时应避免出现的这个问题。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n1(){

int * p = new int (5);

return *p;

}

int main(){

int a = fn1();

return 0;

}

解:#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fn1();

int main(){

int*a=fn1();

cout<<"the value of a is:"<

delete a ;

return 0;

}

int *fn1(){

int*p=new int(5);

return p;

}

6-19 声明一个参数为int型,返回值为long型的函数指针;声明类A的一个成员函数指针,其参数为int型,返回值long型。

解:long(*p_fn1)(int);

Long(A::*p_fn2)(int);

6-20 实现一个名为SimpleCircle的简单圆类,其数据成员int*itsRadius为一个指向其半径值的指针,存放其半径值。设计对数据成员的各种操作,给出这个类的完整实现并测试这个类。

解:#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SimpleCircle

{

public:

SimpleCircle();

SimpleCircle(int);

SimpleCircle(const SimpleCircle &);

~SimpleCircle(){}

void setRadius(int);

int getRadius()const;

private:

int*itsRadius;

};

SimpleCircle::SimpleCircle()

{

itsRadius=new int(5);

}

SimpleCircle::SimpleCircle(int Radius )

{

itsRadius =new int(Radius);

SimpleCircle::SimpleCircle(const SimpleCircle & rhs)

{

int val=();

itsRadius=new int(val);

}

int SimpleCircle::getRadius()const

{

return*itsRadius;

}

int main(){

SimpleCircle CircleOne ,CircleTwo(9);

cout<<"CircleOne:"<<()<

cout<<"CircleTwo:"<<()<

return 0;

}

6-21 编写一个函数,统计一条英文句子中字母的个数,在主程序中实现输入输出。解:#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count(char*str)

{

int i,num=0;

for(i=0;str[i];i++)

{

if((str[i]>='a'&&str[i]<='z')||(str[i]>='A'&&str[i]<='Z'))

num++;

}

return num;

}

int main(){

char text[100];

cout<<"输入一个英语句子:"<

gets(text);

cout<<"这个句子里有"<

}

6-22 编写函数void reverse(string &s),用递归算法使字符串s倒序。

解:#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string reverse(string & str){

if()>1){

string sub=(1,() -2);

return ()-1,1)+reverse(sub)+(0,1);

}else

return str;

int main(){

string str;

cout<<"输入一个字符串:";

cin>>str;

cout<<"原字符串为:"<

cout<<"倒序反转后为:"<

return 0;

}

6-23 设学生人数N=8,提示用户输入N个人的考试成绩,然后计算出他们的平均成绩并显示出来。

解:#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N 8

float grades[N];

int main(){

int i;

float total,average;

for(i=0;i

{

cout<<"Enter grade#"<<(i+1)<<": ";

cin>>grades[i];

}

total=0;

for(i=0;i

total+=grades[i];

average=total/N;

cout<<"\nAverage grade:"<

return 0;

}

6-24 基于char*设计一个字符串类MyString,并且具有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复制构造函数,重载运算符“+”、“=”、“+=”、“[]”,尽可能完善它,使之能满足各种需要。(运算符重载功能为选做,参见第8章)

解:#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MyString{

public:

MyString();

MyString(const char*const);

MyString(const MyString&);

~MyString();

char&operator[](unsigned short offset);

char operator[](unsigned short offset)const;

void operator +=(const MyString&);

MyString&operator =(const MyString&);

unsigned short getLen()const{

return itsLen;

}

const char*getMyString()const{

return itsMyString;

}

private:

MyString(unsigned short);

char*itsMyString;

unsigned short itsLen;

};

MyString::MyString(){

itsMyString=new char[1];

itsMyString[0]='\0';

itsLen=0;

}

MyString::MyString(unsigned short len){

itsMyString=new char[itsLen+1];

for(unsigned short i=0;i<=len;i++)

itsMyString[i]='\0';

itsLen=len;

}

MyString::MyString(const char*const cMyString){ itsLen=strlen(cMyString);

itsMyString=new char[itsLen +1];

for (unsigned short i=0;i

itsMyString[i]=cMyString[i];

itsMyString[itsLen]='\0';

}

MyString::MyString(const MyString&rhs){

itsLen=();

itsMyString=new char [itsLen +1];

for(unsigned short i=0;i

itsMyString[i]=rhs[i];

itsMyString[itsLen]='\0';

}

MyString::~MyString(){

delete[]itsMyString;

itsLen=0;

}

MyString&MyString::operator =(const MyString&rhs){ if(this==&rhs)

return *this;

itsLen=();

itsMyString=new char[itsLen +1];

for(unsigned short i=0;i

itsMyString[i]=rhs[i];

itsMyString[itsLen]='\0';

return *this;

}

char&MyString::operator [](unsigned short offset){ if(offset>itsLen)

return itsMyString[itsLen-1];

else

return itsMyString[offset];

}

char MyString::operator [](unsigned short offset )const {

if(offset>itsLen)

return itsMyString[itsLen-1];

else

return itsMyString[offset];

}

MyString MyString::operator +(const MyString&rhs){ unsigned short totalLen=itsLen+ ();

MyString temp (totalLen);

unsigned short i=0;

for(i=0;i

temp[i]=itsMyString[i];

for (unsigned short j=0;j< ();j++,i++)

temp[i]=rhs[j];

temp[totalLen]='\0';

return temp;

}

void MyString::operator +=(const MyString&rhs){ unsigned short rhsLen=();

unsigned short totalLen=itsLen+rhsLen;

MyString temp(totalLen);

unsigned short i=0;

for(i=0;i

temp[i]=itsMyString[i];

for(unsigned short j=0;j< ();j++,i++)

temp[i]=rhs[i-itsLen];

temp[totalLen]='\0';

*this =temp;

}

int main(){

MyString s1("initial test");

char*temp="Hello World";

s1=temp;

cout<<"S1:\t"<<()<

char tempTwo[20];

strcpy(tempTwo,";nice to be here!");

s1+=tempTwo;

cout<<"tempTwo :\t"<

cout<<"S1:\t"<<()<

cout<<"S1[4]:\t"<

s1[4]='x';

cout<<"S1:\t"<<()<

cout<<"S1[999]:\t"<

MyString s2("Another mystring");

MyString s3;

s3=s1+s2;

cout<<"S3:\t"<<()<

MyString s4;

s4="why does this work?";

cout<<"S4:\t"<<()<

return 0;

}

6-25 编写一个3×3矩阵转置的函数,在main()函数中输入数据。解:#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ove(int a[3][3])

{

int i,j,k;

for(i=0;i<3;i++)

for(j=0;j<3;j++)

{

k=a[i][j];

a[i][j]=a[j][i];

a[j][i]=k;

}

}

int main(){

int i,j;

int data[3][3];

for(i=0;i<3;i++)

for(j=0;j<3;j++)

{

cout<<"第"<

cin>>data[i][j];

}

cout<<"输入的矩阵为:"<

for(i=0;i<3;i++){

for (j=0;j<3;j++)

cout<

cout<

}

move(data);

cout<<"转置后的矩阵为:"<

for(i=0;i<3;i++)

{

for(j=0;j<3;j++)

cout<

cout<

}

return 0;

}

6-26 编写一个矩阵转置的函数,矩阵的行数和列数在程序中由用户输入。解: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ove(int*a,int n)

{

int i,j,k;

for(i=0;i

for(j=0;j

{

k=*(a+i*n+j);

*(a+i*n+j)=*(a+j*n+i);

*(a+j*n+i)=k;

}

}

int main(){

int n,i,j;

int*p;

cout<<"请输入矩阵的行、列数:";

cin>>n;

p=new int [n*n];

cout<<"输入矩阵的元素"<

for(j=0;j

{

cout<<"第"<

cin>>p[i*n+j];

}

cout<<"输入的矩阵为:"<

for(i=0;i

{

for(j=0;j

cout<

cout<

}

move(p,n);

cout<<"转置后的矩阵为:"<

for(i=0;i

{

for(j=0;j

cout<

cout<

}

return 0;

}

6-27定义一个Employee类,其中包括表示姓名、街道地址、城市和邮编等属性,包括setName()和display()等函数;display()使用cout语句显示姓名、地址、城市和邮编等属性,函数setName()改变对象的姓名属性,实现并测试这个类。

解:#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Employee

{

private:

char name[30];

char street[30];

char city[18];

char zip[6];

public:

Employee(char*n,char*str,char*ct,char*z);

void setName (char*n);

void display();

};

Employee::Employee(char*n,char*str,char*ct,char*z)

{

strcpy(name,n);

strcpy(street,str);

strcpy(zip,z);

}

void Employee::setName (char*n)

{

strcpy(name,n);

}

void Employee ::display (){

cout<

cout<

}

int main(){

Employee e1("逗逼","马勒戈壁3号","葫芦岛","042800");

();

cout<

("傻逼");

();

cout<

return 0;

}

6-28分别将例6-10程序和6-16程序中对指针的所有使用都改写为与之等价的引用形式,比较修改前后的程序,体会在哪些情况下使用指针更好,哪些情况下使用引用更好。

解:6-10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splitFloat(float x,int&intPart ,float&fracPart){

intPart=static_cast(x);

fracPart=x - intPart;

}

int main(){

cout<<"Enter 3 float point numbers:"<

for(int i=0;i<3;i++){

float x,f;

int n;

cin>>x;

splitFloat(x,n,f);

cout<<"Interger Part="<

}

Point(int x ,int y):x(x),y(y){

cout<<"Constructor called."<

}

~Point (){cout<<"Destructor called ."<

int getX()const{return x;}

int getY()const{ return y;}

void move (int newX,int newY){

x=newX;

y=newY;

}

private:

int x,y;

};

int main (){

cout<<"Step one:"<

Point &ptrl=*new Point;

delete &ptrl;

cout<<"Step Two:"<

ptrl=*new Point(1,2);

delete &ptrl;

return 0;

}

6-29运行下面的程序,观察执行结果,指出该程序是如何通过指针造成安全性隐患的,思考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rr[]={1,2,3};

double*p=reinterpret_cast(&arr[0]);

*p=5;

c out<

return 0;

}

解:在32位平台下,一般int是4个字节,double 是8个字节,代码第5、6行强制转换后的赋值过程中修改了arr[0] , arr [1] , 的内存空间,因此导致arr[1]的非预期输出。避免这种情况的措施:1、尽量避免使用类型转换;2、必须使用类型转换时,尽量开辟新的内存空间,在新内存空间中完成转换。3、必须使用原有内存空间时,要特别注意各种数据类型在不同平台下的内存占用大小。

6-30 static_cast,const_cast和reinterpret_cast各自应在哪些情况下使用?

解:static_cast运算符实现类型间的转换,但没有运行时类型检查来保证转换的安全性。

或volatile属性。

Reinterpret_cast可以把一个指针转换成一个整数,也可以把一个整数转换成一个指针。

过程控制工程课后作业 答案

第一章纸质作业答案 一、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指通过调节阀的流量与阀杆行程之间的关系。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有线性型,等百分比型,快开型,抛物线型 调节阀流量特性选择的目的主要是从非线性补偿的角度来考虑,利用调节阀的非线性来补偿广义对象中其它环节的非线性,从而使整个广义对象的特性近似为线性。 二、简单控制系统是由一个被控对象、一个测量元件及变送器、一个控制器和一个执行器所构成的单闭环控制系统,也成为单回路控制系统。 简单控制系统的典型方块图为 三.按照已定的控制方案,确定使控制质量最好的控制器参数值。 经验凑试法、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响应曲线法 四、解: (1) 选择流出量 Q为操纵变量,控制阀安装在流出管线上, o 贮槽液位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图为 (2) 被控对象:液体贮槽

被控变量:贮槽液位 操纵变量:贮槽出口流量 主要扰动变量:贮槽进口流量 五、解: (1) 选择流入量 Q为操纵变量,控制阀安装在流入管线上, i 贮槽液位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图为 为了防止液体溢出,在控制阀气源突然中断时,控制阀应处于关闭状态,所以应选用气开形式控制阀,为“+”作为方向。 操纵变量即流入量 Q增加时,被控变量液位是上升的,故对象为“+”作用方向。由于 i 控制阀与被控对象都是“+”作用方向,为使控制系统具有负反馈作用,控制器应选择反作用。 (2) 选择流出量 Q为操纵变量,控制阀安装在流出管线上, o 贮槽液位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图为

为了防止液体溢出,在控制阀气源突然中断时,控制阀应处于全开状态,所以应选用气关形式控制阀,为“-”作为方向。 操纵变量即流出量 Q增加时,被控变量液位是下降的,故对象为“-”作用方向。由于 o 控制阀与被控对象都是“-”作用方向,为使控制系统具有负反馈作用,控制器应选择反作用。 六、(1)加入积分作用后,系统的稳定性变差,最大动态偏差增大、余差减小 加入适当的微分作用后,系统的稳定性编号,最大动态偏差减小,余差不变。 (2)为了得到相同的系统稳定性,加入积分作用后应增大比例度,加入微分作用后应适当的减小比例度。 第二章纸质作业答案 一.由两个控制器组成,分别接受来自被控对象不同部位的测量信号。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作为下一个控制器的给定值,后者的输出去控制执行器以改变操纵变量。从系统的结构来看,两个控制器是串级工作的,称为串级控制系统。 方框图如下 二.答: 前馈控制系统方块图

最全的一万名考试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

基础 一、选择题 1、世界上首先实现存储程序的电子数字计算机是____。 A、ENIAC B、UNIVAC C、EDVAC D、EDSAC 2、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是____。 A、查尔斯.巴贝奇 B、图灵 C、阿塔诺索夫 D、冯.诺依曼 2、世界上首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是____。 A、艾仑?图灵 B、冯?诺依曼 C、莫奇莱 D、比尔?盖茨 3、计算机所具有的存储程序和程序原理是____提出的。 A、图灵 B、布尔 C、冯?诺依曼 D、爱因斯坦 4、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半个世纪中虽有很大进步,但至今其运行仍遵循着一位 科学家提出的基本原理。他就是____。 A、牛顿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冯?诺依曼 5、1946年世界上有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奠定了至今仍然在使用的计算 机____。 A、外型结构 B、总线结构 C、存取结构 D、体系结构 6、在计算机应用领域里,____是其最广泛的应用方面。 A、过程控制 B、科学计算 C、数据处理 D、计算机辅助系统 7、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代,它们是____。 A、低档计算机、中档计算机、高档计算机、手提计算机 B、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 C、组装机、兼容机、品牌机、原装机 D、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8、以下属于第四代微处理器的是____。 A、Intel8008 B、Intel8085 C、Intel8086 D、Intel80386/486/586 9、Pentium IV处理器属于____处理器。 A、第一代 B、第三代 C、第四代 D、第五代 10、计算机能够自动、准确、快速地按照人们的意图进行运行的最基本思想 是____。 A、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B、采用CPU作为中央核心部件 C、采用操作系统 D、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11、计算机工作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 A、高速度 B、高精度 C、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D、记忆力强 12、计算机业界最初的硬件巨头“蓝色巨人”指的是____。 A、IBM B、Microsoft C、联想 D、Sun 13、第四媒体是指()。 A、报纸媒体 B、网络媒体 C、电视媒体 D、广播媒体 14、CAD是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它的含义是____。 A、计算机辅助教育 B、计算机辅助测试 C、计算机辅助设计 D、计算机辅助管理 15、“计算机辅助____ ”的英文缩写为CAM。Assist 辅助 A、制造 B、设计 C、测试 D、教学 16、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语言源程序翻译成计算机可执行代码的软件称为 ____ A、汇编程序 B、编译程序 C、管理程序 D、服务程序 17、计算机之所以能实现自动连续运算,是由于采用了_____原理。 A、布尔逻辑 B、存储程序 C、数字电路 D、集成电路 18、某单位自行开发的工资管理系统,按计算机应用的类型划分,它属于 ____。 A、科学计算 B、辅助设计 C、数据处理 D、实时控制 19、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检索工作,是属于计算机应用中的____。 A、科学计算 B、数据处理 C、实时控制 D、人工智能 20、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____。 A、顺序、选择和转向 B、层次、网状和循环 C、模块、选择和循环 D、顺序、循环和选择 21、目前计算机应用领域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指出下列正确答案____。 A、CAI、专家系统、人工智能 B、工程设计、CAI、文字处理 C、实时控制、科学计算、数据处理 D、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 22、下面是有关计算机病毒的说法,其中____不正确 A、计算机病毒有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复合型病毒等 B、计算机病毒中也有良性病毒 C、计算机病毒实际上是一种计算机程序 D、计算机病毒是由于程序的错误编制而产生的 23、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指令包括两部分,它们是____。 A、源操作数与目标操作数 B、操作码与操作数 C、ASCII码与汉字代码 D、数字与字符 24、不同的计算机,其指令系统也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____。 A、所用的操作系统 B、系统的总体结构 C、所用的CPU D、所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25、多媒体计算机是指____。 A、具有多种外部设备的计算机 B、能与多种电器连接的计算机 C、能处理多种媒体的计算机 D、借助多种媒体操作的计算机 26、计算机用于解决科学研究与工程计算中的数学问题,称为____。 A、数值计算 B、数学建模 C、数据处理 D 27、____特点是处理的信息数据量比较大而数值计算并不十分复杂。 A、工程计算 B、数据处理 C、自动控制 D、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PROE习题集含答案

《计算机辅助设计(PROE)》课程习题 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PROE)》(编号为09015)共有单选题,判断题,问答与作图题,作图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问答与作图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在Pro/E环境中,鼠标左键的功能可以是什么?() A:选择命令执行 B:与“ctrl”结合进行缩放 C:绘制图元 D:选择2-D图元、特征、曲面等 2.相对坐标系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A:辅助尺寸的标注 B:建立空间样条线时定义点坐标值 C:创建混合特征时用于定义各截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D:拉伸特征创建必须使用它 3.曲面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A:曲面中黄色线是边界线 B:曲面中黄色线是棱线

C:面中紫色线是棱线 D:棱线间可以放置倒圆角特征 4.鼠标中键的功能可以是哪些?() A:完成确认选择B:放弃或结束图元的绘制 C:与Ctrl结合旋转模型D:打开相关快捷菜单 5.以下方式可以独立建立基准平面的是哪些?() A:穿过圆柱B:平行平面C:偏距平面D:混合截面6.创建基准平面的方法包括穿过、法向、平行、偏距等,一般都需搭配使用才可将其完全定义,但采用下列哪个方式可单独建立新的基准平面?() A:穿过某平面法线 B:偏距某平面 C:相切于某圆柱面 D:与某平面平行 7.在模具设计时对参考模型所作的修改不会影响什么?() A:参考模型源零件 B:模具元件 C:模具型腔 D:模具型芯 8.建立分型面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A:使用曲面创建与编辑工具构建 B:使用着色功能

大学计算机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思维》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引论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二者有什么关系? 答:数据是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它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图形、声音、光、电等来记录客观事物的状态。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符号描述,而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是可以用来通信的知识。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二者关系为:数据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数据加工后的产品。 (2)支撑人类社会文明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理解三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答:三要素为:信息、物质、能源。不同历史时期三种要素的利用比例不同。 (3)什么是数字化?在计算机领域内又如何理解? 答:数字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二种,广义的数字化:指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广泛应用。狭义的数字化:是指由数字信号(数码)取代模拟信号来表征、处理、存储、传输各种信息的过程。在计算机领域内,我们可以将数字化理解为将许多复杂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成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 (4)简述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答:1932年英国数学家亚伦.图灵(Alan Turing)提出一人计算模型,称图灵机,现在的计算机在本质上与图灵机是一样的。 1936年,Konrad Zuse建造了一台可编程的数字化计算机,它引入了二进制系统和电子管的使用。 第一代计算机:1946至195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电子管元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改进了ENIA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二台计算机EDVAC,作了重要改进:一是采用了二进制,二是程序和数据存入计算机内部。冯.诺依曼为现代计算机在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奠定了基础。当今的计算机依然遵循的是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 第二代计算机: (5) 简述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具有逻辑判断功能、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等。 (6)简述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工程、办公自动化、数据通信、人工智能等。(7)什么是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尖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领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8) 计算思维主要包含哪些思维内容? 计算思维主要包括科学思维、逻辑思维、效率思维、创新思维和伦理思维等内容。

过程控制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前三章

过程控制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前三章

过程控制工程 第一章单回路控制系统 1.1 何谓控制通道?何谓干扰通道?它们的特性对控制系统质量有什么影响? 控制通道——是指操纵变量与被控变量之间的信号联系; 干扰通道——是指干扰作用与被控变量之间的信号联系。 (1)控制通道特性对系统控制质量的影响:(从K、T、τ三方面) 控制通道静态放大倍数越大,系统灵敏度越高,余差越小。但随着静态放大倍数的增大,系统的稳定性变差。 控制通道时间常数越大,经过的容量数越多,系统的工作频率越低,控制越不及时,过渡过程时间越长,系统的质量越低,但也不是越小越好,太小会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因此应该适当小一些。 控制通道纯滞后的存在不仅使系统控制不及时,使动态偏差增大,而且还还会使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2)干扰通道特性对系统控制质量的影响:

(从K、T、τ三方面) 干扰通道放大倍数越大,系统的余差也越大,即控制质量越差。 干扰通道时间常数越大,阶数越高,或者说干扰进入系统的位置越远离被控变量测量点而靠近控制阀,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越小,系统的质量则越高。 干扰通道有无纯滞后对质量无影响,不同的只是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向后推迟一个 。 纯滞后时间τ 1.2 如何选择操纵变量? 1)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 2)控制通道静态放大倍数大于干扰通道静态放大倍数; 3)控制通道时间常数应适当小一些为好,但不易过小,一般要求小于干扰通道 时间常数。干扰动通道时间常数越大 越好,阶数越高越好。 4)控制通道纯滞后越小越好。 1.3 控制器的比例度δ变化对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有何影响?对控制系统的动态质量有何影响? 比例度δ越小,系统灵敏度越高,余差越小。

计算机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试题1 试题: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是(A )。 A. 传染性、隐藏性、破坏性和潜伏性 B. 造成计算机器件永久实效 C. 格式化磁盘 D. 只会感染不会致病 试题2 试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 计算机病毒只能传染给执行文件 B. 计算机软件是指存储在软盘中的程序 C. 计算机每次启动的过程相同,RAM中的所有信息在关机后不会丢失 D. 硬盘虽然装在主机箱内,但它属于外存 试题3 试题: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B )。 A. 一种微生物 B. 程序 C. 硬件缺陷 D. 网络有害信息 试题4 试题: 对于网络中的计算机病毒,常见的传播途径是( D )。 A. 软件下载 B. E-mail C. 网络游戏 D. 以上都有可能 试题5 试题: 以下( D )现象不可以作为检测计算机病毒的参考。 A. 数据神秘的丢失,文件名不能辨认 B. 有规律的出现异常信息 C. 磁盘的空间突然小了,或不识别磁盘设备

D. 网络突然断掉 试题6 试题: 下面关于计算机病毒,正确的说法是( A )。 A.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特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 B. 计算机病毒可以烧毁计算机的电子元件 C.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生物细菌 D. 计算机病毒一旦产生,便无法消除 试题7 试题: 双倍速CD-ROM 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为(A )。 A. 300KB/S B. 128KB/S C. 150KB/S D. 250KB/S 试题8 试题: 以下不是图像文件格式的为( C )。 A. JPG B. BMP C. MP3 D. GIF 试题9 试题: 自然界中常见的光能够由( B )三种颜色混合而成。 A. 红、黄、绿 B. 红、绿、蓝 C. 澄、蓝、紫 D. 白、红、绿 试题10 试题: ( A )规定了不同厂家的电子乐器和计算机连接的方案和设备间数据传输协议。 A. MIDI B. MP3 C. H.261

计算机练习题

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计算机应用的领域主要有:科学计算,过程控制,辅助设计以及。 A. 数据处理 B. 图形处理 C. 工厂自动化 D. 文字处理 2. 通常所说计算机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是以为依据进行划分的。 A. 计算机的处理速度 B. 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 C.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D. 计算机的系统软件 3.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是20世纪年代研制成功的。 A. 50 B. 60 C. 40 D. 30 4. 新一代计算机系统的本质是。 A. 具有更多更高的智能 B.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C. 具有媒体功能 D. 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 人们习惯于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B.计算机主机所使用的主要元器件 C.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D.计算机的规模 6. 微型计算机的问世,主要是由于的出现。 A.晶体管 B.集成电路 C.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D.电子管 7. 银行利用计算机进行存贷款业务管理属于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A.数据处理 B.实时控制 C.科学计算 D.辅助设计 8. 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电子手段来完成商业贸易活动。 A.远程登录 B.信息检索 C.电子商务 D.信息通信 9. 计算机用于水电站厂房的设计属于计算机在领域的应用。 A.辅助设计 B.人工智能

C.数值计算 D.自动控制 10. 在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第三代计算机主机所使用的主要元器件为。A.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B.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C.晶体管 D.大规模集成电路 11. 目前计算机广泛应用于财务管理、数据统计、办公自动化等,这些应用可统称为。 A.科学计算 B.实时控制 C.数据处理 D.辅助设计 12.CAI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含义是。 A. 计算机辅助测试 B. 计算机辅助设计 C. 计算机辅助教学 D. 计算机辅助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 1. 计算机发展的方向是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其中巨型化指。 A 重量重 B 存储容量大 C 体积大 D 运算速度快 第二章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信息处理领域,下面关于数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 B. 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图画、声音、活动图像等 C. 数据就是数值 D. 数据可以是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 2. 声音与视频信息在计算机内是以形式表示的。 A. 模拟 B. 二进制数字 C. 模拟和数字 D. 调制 3.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数据所下的定义是:"数据是对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 A.意识 B. 事实 C.物质 D. 信息

计算机练习题 9

计算机应用基础 9 1、目前使用的微型计算机硬件主要采用的电子器件是______。 A、真空管 B、晶体管 C、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D、集成电路 答案: C 2、既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模拟量,也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数字量的计算机是______。 A、电子数字计算机 B、电子模拟计算机 C、数模混合计算机 D、专用计算机 答案: C 3、我们说"计算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主要取决于计算机______。 A、运行速度 B、存储容量 C、所运行的程序中预定的判断方法 D、基本字长 答案: C 4、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可分为几个大类,在这些大类中应用最广泛的是______。 A、数据处理 B、辅助设计 C、过程控制 D、人工智能 答案: A 5、用语言、文字、符号、场景、图像、声音等方式表达的内容统称为______。 A、信息社会 B、信息技术 C、信息 D、信息处理 答案: C 6、计算机系统由两大部分构成,它们是______。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答案: C 7、通常把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数据的最大位数称为该机器的______。 A、卷 B、字 C、字长 D、块 答案: C 8、在办公室中,用来编制文档的字处理程序是______。 A、应用软件 B、信息管理系统软件 C、操作系统 D、程序设计语言 答案: A 9、冯·诺依曼计算机由五大部分组成,运算器是其中之一。它完成的功能包括______。 A、完成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 B、完成对打印机的输出 C、完成从硬盘的输入 D、完成从光盘的输入 答案: A 10、ROM中存储的信息是______。 A、由计算机制造厂预先写入的 B、在系统安装时写入的 C、根据用户需求不同,由用户随时写入的 D、由程序临时写入的 答案: A 11、以下不属于外部设备的是______。 A、输入设备 B、主存储器 C、输出设备 D、外存储器

(完整版)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汇总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 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 解答: 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2. 控制方案丰富 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 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 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解答: 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参照图1-1。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 解答: 分类方法说明: 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 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 (2)随动控制系统 (3)程序控制系统 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 (2)前馈控制系统 (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 解答: 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答: 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二者之间的关系: 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得性能时更关注其动态特性? 解答: 稳态: 对于定值控制,当控制系统输入(设定值和扰动)不变时,整个系统若能达 到一种平衡状态,系统中各个组成环节暂不动作,它们的输出信号都处于相对静 止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静态)。 动态: 从外部扰动出现、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自动控制装置开始动作,到整个系统 又建立新的稳态(达到新的平衡)、调节过程结束的这一段时间,整个系统各个环节的状态和参数都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这种状态称为动态。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被控过程常常受到各种振动的影响,不可能一直工作在稳态。只有将控制系统研究与分析的重点放在各个环节的动态特性,才能设计出良好的控制系统。 1-8 评价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常用单项指标有哪些?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解答: 单项性能指标主要有:衰减比、超调量与最大动态偏差、静差、调节时间、振荡频率、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等。 衰减比:等于两个相邻的同向波峰值之比n; 过渡过程的最大动态偏差:对于定值控制系统,是指被控参数偏离设定值的最大值A; y与最终稳态值y(∞)之比的百分数σ; 超调量:第一个波峰值 1

计算机考试题库

1.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 (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 (s),数据传输速率为b (bit/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 (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 (bit),假设x > p 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 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解答:分组交换时延为:b x d k b p k //)1(+?+-。电路交换时延为:b x d k s /+?+。因此,分组交换时延较电路交换时延小的条件为:s b p k <-/)1( 2.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 km ,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m/s 1028?。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710bit ,数据发送速率为100 kbit/s ; (2)数据长度为310bit ,数据发送速率为1 Gbit/s 。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解答:(1) 发送时延为100 s ,传播时延为5 ms 。发送时延远大于传播时延。 (2) 发送时延为1 s ,传播时延为5 ms 。发送时延远小于传播时延。 3.试解释以下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 解答: 协议栈:将网络协议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像一个栈的结构,因此将这些协议层称为协议栈。 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对等层: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协议定义的就是对等层间的通信规则。 协议数据单元:OSI 参考模型把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 客户: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应用进程中的服务请求方。 服务器: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应用进程中的服务提供方。 客户-服务器方式:通常指的是一种网络应用程序的工作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服务器总是一直运行并被动等待通信,而客户总是主动发起通信。服务器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客户的请求,而客户程序之间不直接进行通信。 4.判断以下正误。 (1)提高链路速率意味着降低了信道的传播时延。(×) 原因: 提高链路速率是提高了将数据推送到链路的速率。而信道的传播时延仅跟信号的传播速率和信道长度有关,与发送速率无关。因此提高链路速率不会影响信道的传播时延。 (2)在链路上产生的传播时延与链路的带宽无关。(√) 原因: 由于承载信息的电磁波在通信线路上的传播速率(这是光速的数量级)与数据的发送速率并无关系,因此在链路上产生的传播时延仅与信号传播速率和信道长度有关。 (3)跨越网络提供主机到主机的数据通信的问题属于运输层的功能。(×) 原因: 跨越网络提供主机到主机的数据通信的问题属于网络层的功能。运输层为不同主机上的应用进程和应用进程间提供逻辑通信功能。 (4)发送时延是分组的第一个比特从发送方发出到该比特到达接收方之间的时间。(×)

计算机组成和原理-课堂例题(附答案)

(1a)题1:简单说明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的特点.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 —数据以2进制表示。 题2:什么是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一般表述为“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 题3:给出IEEE、ACM的中英文名称 —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美国计算机学会) (1b) 题1:将计算机系统中某一功能的处理速度提高到原来的20倍,但该功能的处理时间仅占整个系统运行时间的40%,则采用此提高性能的方法后,能使整个系统的性能提高多少? 解由题可知,可改进比例= 40% = 0.4, 部件加速比= 20 根据Amdahl定律可知: 采用此提高性能的方法后,能使整个系统的性能提高到原来的1.613倍。 题2:某计算机系统采用浮点运算部件后,使浮点运算速度提高到原来的20倍,而系统运行某一程序的整体性能提高到原来的5倍,试计算该程序中浮点操作所占的比例。 解:由题可知,部件加速比= 20,系统加速比= 5 根据Amdahl定律可知 由此可得:可改进比例= 84.2% 即程序中浮点操作所占的比例为84.2%。 (2a) 题1:(1)某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4个字节的数据,假设一个总线周期等于一个总线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33MHz,则:总线带宽是多少?;(2)如果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64位数据,总线时钟频率升为66MHz,则总线带宽是多少? 解:(1) 设总线带宽用Dr表示,总线时钟周期用T=1/f表示,一个总线周期传送的数据量用D表示。 根据定义可得 Dr = D/T = D×1/T = D×f =4B×33×1000000/s=132MB/s (2) 64位=8B,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计算机基础 1.2计算机发展 1.2.1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于_______诞生于_______。 A)1946年,法国 B)1946年,美国 C)1946年,英国 D)1946年,德国 2.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学计算机研制成功的时间是_______年。 A)1936 B)1946 C)1956 D)1975 3.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是按计算机所采用的_______来划分的。 A)内存容量 B)电子器件 C)程序设计语言 D)操作系统 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巨型化、微小化、网络化、_______、多媒体化。 A)智能化 B)数字化 C)自动化 D)以上都对 5.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的几十年中,按计算机采用的_______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A)存储器 B)计算机语言 C)电子器件 D)体积 6.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 A)高级语言、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 B)高级语言、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C)机器语言、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 D)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额高级语言 7.从第一代电子数字计算机到第四代计算机大部分体系结构都是相同的,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设备组成的。称为_______体系结构。 A)艾伦·图灵 B)罗伯特·诺伊斯 C)比尔·盖茨 D)冯·诺依曼 8.第二代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是_______。 A)晶体管 B)电子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9.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属于_______计算机。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10.“奔腾”第一代兼容的微型计算机采用的CPU芯片型号是_______。 A)80286 B)80386 C)80486 D)80586 11.巨型计算机指的是_______。 A)重量大 B)体积大 C)功能强 D)耗电量大 12.目前大多数计算机,就其工作原理而言,基本上采用的是科学家_______提出的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A) 比尔.盖茨 B)冯.诺依曼 C)乔治.布尔 D)艾伦.图灵 13.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绝大多数是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她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美国英特尔公司制成的第一片微处理器(CPU)是在_______。 A)40年代末 B)50年代初 C)70年代初 D)80年代初 14.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银河II型计算机是_______。 A)微型计算机 B)小型计算机 C)中型计算机 D)巨型计算机

计算机考试题

1.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 计算机系统的集合称为(A) A)计算机网络B)公用数据网C)资源子网 D)通信子网 2.以下(A)英文单词代表网络新闻组? A)USENET B)Telnet C)URL D)FTP 3.当你手边没有FTP服务器程序,可以把一个计 算机程序传给别人的方法是(D) a)使用WWW b)使用Telnet c)使用Usenet d)使用E—mail 4.电子邮件地址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用户在邮 件服务器中的帐号与(C)两部分 a)收信人地址b)邮件标题c)邮件服务器主机名d)发信人地址 5.局域网的软件部分主要包括(C) A.服务器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软件 B.网络传输协 议和网络应用软件 C.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软件 D.网络数据库

管理系统和工作站软件 6.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是网络拓扑, 传输介质和() A.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B.网络体系结构 C.网络操 作系统 D.网络通信设备 A 7.流行于INTERNET上的BBS指的是() A..网络新闻 B.电子公告牌 C.联网游戏 D.文件传输 B 1.WWW(WorldWideWeb)系统的作用是()[A] A信息浏览B文件传输C远程登录D收发电子邮件 2.WWW浏览器是()[B] A连入Internet的TCP/IP程序B浏览Internet上Web页的客户端软件 C浏览Internet上Web页的服务器程序D收发电子邮件的程序 3.WWW中的信息资源是以()为元素构成的 [A] A Web页B文本C图像D主页 4.WWW中的信息资源是由许许多多Web页为元素

计算机辅助管理习题和答案

专起本《计算机辅助管理》试卷本次练习时间:0分4秒 总共75题共150分;考试时长:0分 一. (共75题,共150分) 1. 管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结合在一起形成()(2分) 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B.决策支持系统 C.业务处理系统 D.作业控制系统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 2. 决策树和决策表的功能是用于描述( ) (2分) A.输入内容 B.数据存储 C.处理逻辑 D.输出格式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 3. 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的标志是()(2分) A.计算机系统普遍应用 B.广泛采用数据库技术 C.可以满足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要求 D.普遍采用联机响应方式装备和设计应用系统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 4.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模块化结构,是为了满足()(2分) A.系统性的要求 B.灵活性的要求 C.可靠性的要求 D.经济性的要求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 5. 功能结构图表示的是功能的()(2分) A.层次关系 B.从属关系 C.分布关系 D.模块之间的关系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 6. 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数据库是()(2分) A.概念结构 B.逻辑结构 C.物理结构 D.实际结构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 7. 系统的分析设计就是采用先确定逻辑模型,再设计下列哪类模型的开发()(2分)

A.开放 B.实际 C.物理 D.整体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 8. 全国联网的航空订票服务系统属于()(2分) A.批处理系统 B.顺序处理系统 C.联机实时系统 D.直接存取系统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 9. 在诺兰模型中,数据真正成为企业重要资源的阶段是()(2分) A.控制阶段 B.集成阶段 C.数据管理阶段 D.成熟阶段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 10. 管理信息系统科学是一门新型学科,它是属于()(2分) A.计算机学科 B.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C.经济学科 D.工程学科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 11.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新系统的()(2分) A.逻辑设计 B.可行性分析 C.物理设计 D.系统化分析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 12. 下列的工作中属于具体物理设计内容的是()(2分) A.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 B.代码设计 C.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D.数据存储文件设计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D 13. 下列关于顺序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分) A.是一种用连续数字代表的编码对象的码 B.这种码本身不能说明任何信息的特征,不易于管理 C.这种码一般不独立使用,而是作为其他码分类中细分类的一种补充手段 D.顺序码又称系列码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 14. 在管理业务流程图中,用来表示系统外实体的是()。(2分) A. B.

计算机练习题

。 课件练习题 选择题 1、Flash MX中的图形格式包括( A )和( C )两类。 A. 矢量模式 B. JPEG模式 C. 位图模式 D. AIF模式 2、在Flash MX中可以导入的文件有( ABC )几种。 A. 图像文件 B. 声音文件 C. 视频文件 D. 以上都不是 % 3、使用( B )工具可以绘制更加精确、光滑的贝塞尔曲线,并且可以使用( D )工具调整曲线的弯曲度等。 A. 铅笔 B. 钢笔 C. 直线 D. 部分选取 4、【铅笔工具】的三种模式是( ABC )。 A. 伸直:当绘制的图形接近椭圆形时,Flash将自动将其转化为一个椭圆 B. 平滑(Smooth):用【铅笔工具】绘制图形时的轨迹 C. 墨水:该模式适用于绘制线条轨迹 D. 柔软(Soft):该模式下的轨迹变浅 ` 5、修改椭圆的笔触颜色,可以使用( AC )。 A. 工具箱中的【笔触颜色】按钮 B. 工具箱中的【填充颜色】按钮 C. 【椭圆工具】属性面板中的【笔触颜色】按钮 D. 【椭圆工具】属性面板中的【填充颜色】按钮 6、使用( D )工具绘制的图形可以随时调整其形状。 ! A. 铅笔工具 B. 椭圆工具 C. 矩形工具 D. 钢笔工具 7、( B )工具经常与【钢笔工具】配合使用,以调整路径的形状。 A. 选择工具 B. 部分选取工具 C. 直线工具 D. 铅笔工具 8、当选择( B )模式后,用【刷子工具】所绘制的图形只将已有图形的填充区域覆盖掉,而对线条不起作用。 A. 标准绘画 B. 颜料填充 C. 后面绘画 D. 颜料选择 ` 9、在对图形对象操作前,需利用( AB )工具选取对象。 A. 选择工具 B. 部分选取工具 C. 任意变形工具 D. 钢笔工具 10、改变矢量图形的填充区域颜色,需使用( B )工具。 A. 墨水瓶工具 B. 颜料桶工具 C. 画笔工具 D. 选择工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

第3章 习题与思考题 3-1 什么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控制器有哪些基本控制规律 解答: 1)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之间的关系。 2)基本控制规律:位式控制、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3-2 双位控制规律是怎样的有何优缺点 解答: 1)双位控制的输出规律是根据输入偏差的正负,控制器的输出为最大或最小。 2)缺点:在位式控制模式下,被控变量持续地在设定值上下作等幅振荡,无法稳定在设定值上。这是由于双位控制器只有两个特定的输出值,相应的控制阀也只有两个极限位置,总是过量调节所致。 3)优点:偏差在中间区内时,控制机构不动作,可以降低控制机构开关的频繁程度,延长控制器中运动部件的使用寿命。 3-3 比例控制为什么会产生余差 解答: 产生余差的原因:比例控制器的输出信号y 与输入偏差e 之间成比例关系: 为了克服扰动的影响,控制器必须要有控制作用,即其输出要有变化量,而对于比例控制来讲,只有在偏差不为零时,控制器的输出变化量才不为零,这说明比例控制会永远存在余差。 3-4 试写出积分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为什么积分控制能消除余差 解答: 1)积分控制作用的输出变化量y 是输入偏差e 的积分:? =edt T y 11 2)当有偏差存在时,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因而积分控制器组成控制系统可以到达无余差。 3-5 什么是积分时间试述积分时间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解答:

1)?=edt T y 1 1 积分时间是控制器消除偏差的调整时间,只要有偏差存在,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只有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 2) 在实际的控制器中,常用积分时间Ti 来表示积分作用的强弱,在数值上,T i =1/K i 。显然,T i 越小,K i 就越大,积分作用就越强,反之亦然。 3-6 某比例积分控制器输入、输出范围均为4~20mA ,若将比例度设为100%、积分时间设为2min 、稳态时输出调为5mA ,某时刻,输入阶跃增加,试问经过5min 后,输出将由5mA 变化为多少 解答: 由比例积分公式:??? ? ??+=?edt T e P y 111分析: 依题意:%1001==p K p ,即K p =1, T I = 2 min , e =+; 稳态时:y 0=5mA , 5min 后:mA edt T e P y y )7.05()52.02 12.0(151110±=??±±?+=???? ??++ =? 3-7 比例控制器的比例度对控制过程有什么影响调整比例度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解答:P74 1)控制器的比例度P 越小,它的放大倍数p K 就越大,它将偏差放大的能力越强,控制力也越强,反之亦然,比例控制作用的强弱通过调整比例度P 实现。 2)比例度不但表示控制器输入输出间的放大倍数,还表示符合这个比例关系的有效输入区间。一表的量程是有限的,超出这个量程的比例输出是不可能的。 所以,偏差的变化使控制器的输出可以变化全量程(16mA ),避免控制器处于饱和状态。 3-8 理想微分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为什么常用实际为分控制规律 解答:

计算机考试题库

1、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 (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 (s),数据传输速率为b (bit/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 (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 (bit),假设x > p 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 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解答:分组交换时延为:b x d k b p k //)1(+?+-。电路交换时延为:b x d k s /+?+。因此,分组交换时延较电路交换时延小的条件为:s b p k <-/)1( 2、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 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m/s 1028?。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与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710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 kbit/s; (2)数据长度为310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 Gbit/s 。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解答:(1) 发送时延为100 s,传播时延为5 ms 。发送时延远大于传播时延。 (2) 发送时延为1 μs,传播时延为5 ms 。发送时延远小于传播时延。 3、试解释以下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 解答: 协议栈:将网络协议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像一个栈的结构,因此将这些协议层称为协议栈。 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对等层: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协议定义的就就是对等层间的通信规则。 协议数据单元:OSI 参考模型把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 客户: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应用进程中的服务请求方。 服务器: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应用进程中的服务提供方。 客户-服务器方式:通常指的就是一种网络应用程序的工作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就是进程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客户就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就是服务提供方。服务器总就是一直运行并被动等待通信,而客户总就是主动发起通信。服务器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客户的请求,而客户程序之间不直接进行通信。 4、判断以下正误。 (1)提高链路速率意味着降低了信道的传播时延。(×) 原因: 提高链路速率就是提高了将数据推送到链路的速率。而信道的传播时延仅跟信号的传播速率与信道长度有关,与发送速率无关。因此提高链路速率不会影响信道的传播时延。 (2)在链路上产生的传播时延与链路的带宽无关。(√) 原因: 由于承载信息的电磁波在通信线路上的传播速率(这就是光速的数量级)与数据的发送速率并无关系,因此在链路上产生的传播时延仅与信号传播速率与信道长度有关。 (3)跨越网络提供主机到主机的数据通信的问题属于运输层的功能。(×) 原因: 跨越网络提供主机到主机的数据通信的问题属于网络层的功能。运输层为不同主机上的应用进程与应用进程间提供逻辑通信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