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把关人理论来分析一个热点事件

运用把关人理论来分析一个热点事件
运用把关人理论来分析一个热点事件

以把关理论谈网络传播中的“人肉搜索”现象

摘要:把关理论是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又称为“守门人”理论。和传统媒介一样,网络编辑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在传播过程中,编辑的把关作用至关重要,编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强化或深化把关理论,才能更好地传播信息、服务大众。针对这一网络传播现象,本文分别从传播模式、把关人、传播效果等传播学角度对“人肉搜索”现象进行分析,并希望从这几个角度入手找出规范“人肉搜索”的一些途径,使网络环境得以健康发展。

关键词:人肉搜索;把关人;把关意识;网络传播

“人肉搜索”,指网民用提问、跟帖的方式来获取搜索结果的网络搜索方式。自“陈自瑶事件”兴起,“虐猫”事件将其推至高潮。之后的“铜须门”事件、“死亡日记”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等,都曾掀起了“人肉搜索”的高潮。

著名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写道:“传播至少要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从信源和信宿来看,不同于传统媒介,在网络中任何一个信息传播者都可以兼任信源和信宿。每个个体都向自己拥有的人际圈里传播信息,而信息经由个体的人际圈覆盖蔓延,形成“人肉搜索”的浩瀚力量。“传受合一”让网民们在网络这个媒介中,在参与“人肉搜索”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在传统媒体中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体现的。从传播的核心讯息来看,网络上的“人肉搜索”信息并非每条都会被关注到,最终引起关注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由此可见,网民对于“人肉搜索”的信息具有极强的选择性。很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一是严重败坏社会道德的事件或人物,这是目前“人肉搜索”的主流信息。如“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谭静案等,这些事件或人物大多挑战了大众的道德底线,引起了公愤。二是带有娱乐或戏谑性的事件或人物,这类信息反映出人类固有的好奇心,如“很黄很暴力”事件。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导致网民受到的社会道德责任感约束大大减弱,网络信息传播的娱乐化倾向在“人肉搜索”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传统媒体“把关人”在进行把关时有法律和制度可以遵循,传统媒介的信息经过记者、编辑层层把关,呈现在受众面前时,显得相对理性。而网络发展迅速,网络媒体传播拥有便捷性、广泛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为“人肉搜索”提供了特别的技术平台,使之能够兴盛起来。另一方面,网络立法的相对滞后,对于“人肉搜索”引起的侵权案件,没有一个准确的判定标准和法律界定。网络运营商和网站编辑通过“关键词”筛选来剔除有关不良信息的监管办法,也很容易就被受众用技术手段避开。法律的缺失、技术的局限,使得“把关人”的监管难以真正实施,网络媒体的把关力量大打折扣。然而“人肉搜索”这种传播现象,虽说在寻找最美先进人物的时候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大多还是不能避免的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而“人肉搜索”急需“把关人”。

从根本上来讲,网络的主体是广大网民,想要建立一个健康、文明、自由的网络环境,人人有责。许多“人肉搜索”事件的发起者都是网民,而推动者也是

网民。所以,如何提高网民自身素质,在信息时代成了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培养“意见领袖”,提升舆论引导力。在网络社会中,意见领袖的培养有助于通过发挥网络人际传播影响力来净化网络环境。1962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埃弗雷特·罗杰斯教授在《创新的扩散》一书中指出,创新事物在一个社会系统中要能继续扩散,必须先有10%~20%的人采纳这种创新事物,创新扩散比例一旦达到临界数量,扩散过程就进入快速扩散阶段,直到系统中有可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创新。我们从“人肉搜索”事件的进展中同样可以看出,有些许“活跃分子”在网民心目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因此,网站可以有意识地培养“意见领袖”,如论坛版主或一些经常参与讨论的论坛“知名人士”,赋予他们一些权力,并强化其责任感,使得他们可以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起到把关的作用,引导网民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时不至于走向极端偏激的一面。

强化主流媒体的引导和“议程设置”功能。网络为受众营造舆论提供了无限的虚拟空间,与此同时,也在冲击着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更应该积极加强与网络的互动,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引导舆论走向,对事件的虚假性、片面性、极端性等予以及时的澄清,在受众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主流媒体亦可利用其“议程设置”功能,将其作用发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以google为代表,包括天涯来吧、百度贴吧、新浪和网易等网站的数千个相关网页,紧急启动的专项搜索引擎——“寻找灾区的亲人”,彰显出“人肉搜索”前所未有的人文关怀和凝聚力。

我们期待网络的传播更为理性、规范、合理。无论是网络信息的传播者,还是网络信息的接受者都应更强化“把关意识”,注意把关人所需要的素养,共同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

(一)要讲政治,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切实做好“把关人”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编辑必须将“把关”这一核心工作做好。要根据受众的需要、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体系对各种信息进行鉴别、选择和编排。通过报道新闻及设置有关的话题或者议题,吸引受众参与到网络传播过程中,通过及时的新闻报道、网络互动交流和详尽的事实背景材料,对网络民意进行整合,在交流和互动中引导大众舆论,促成正确舆论的形成。网站也应该对网络编辑自身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编辑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获得从业资质。只有具备更高文化素养、政治判断力、新闻敏感度的编辑参与到网络传播中来,才会更好地发挥出网络媒体在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传统媒体也应对网络信息加强“把关意识”

过去是网络从传统媒体上转载内容,现在是很多传统媒体从网络中寻找话题。尤其是“人肉搜索”引发的话题,无一不吸引众多传统媒体跟进,传统媒体会凭借自身的优势扩大网络议题的传播范围,甚至使它们在众多的信息中脱颖而出,长久地享有受众的注意,成为一时间占据报纸、广播、电视的热点新闻。值

得注意的是,这种整合传播有时会满足跳梁小丑的炒作心态,或者在大量批评的同时却扩大了被批评者的知名度,那么传统媒体就会失去民众长久以来对其形成的信任,严重破坏自身的权威性。所以传统媒体要提高对网络信息的“把关意识”,对于那些充满了“色情”、“暴力”、“窥私”等字眼的“人肉搜索”事件,传统媒体要“慎报”甚至“不报”。

(三)提高全民媒介素养,培养网民的“把关意识”

网络的互动性模糊了网络传播中传受双方的界限,很多网民成为信息的原创或转发者,“人肉搜索”也正是依靠网民的这种传播力量而发展壮大。但是很多网民不具有媒介素养,缺乏“把关意识”,对信息的真实度不加判断,对传播信息造成的后果更不予考虑。这就造成了网络虚假信息泛滥、“人肉搜索”事件常常害人不浅的现状。人人都希望成为捍卫正义、维持秩序的“网络警察”,但是有没有想过“警察”是需要资质的,这资质就是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但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很落后,这与中国的媒介尤其是网络发展速度极不相称。网络传播呼唤“把关意识”尤其是呼唤网民的“把关意识”,如果网民能够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判断,能够对信息发布者的目的以及信息传播后产生的效果进行合理的预测,能够具有参与信息传播必备的诸如“保护隐私权”等法律知识,那么我们在应对网络暴力时就会显得更为从容,在担负责任的同时享有更多的传播自由,在更为健康纯净的网络环境中更好地运用“人肉搜索”等网络技术。

“人肉搜索”时而魔鬼时而天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博客、论坛等言论集散地“把关人”作用弱化甚至缺失导致了人肉搜索善恶难辨。由于当前“人肉搜索”在缺少监管的条件下被随意使用,往往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比如,“人肉搜索”不可避免地造成恶意侵权问题。网民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目标对象的个人隐私信息,包括年龄、住所、手机号码、个人或家庭财产、工作单位、收入状况等方面的资料,并将其无所顾忌地公开在互联网上,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当事人隐私权、名誉权等的侵犯。再比如,在“人肉搜索”的背后,充斥着网民的集体声讨、铺天盖地的批评,甚至还有无穷无尽的从网络到现实的“追杀”,极大地破坏了健康文明的互联网环境。这其中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是“菊花香香儿“事件,受害人静儿可以说在精神上承受了一次酷刑。我们不能光依靠还未健全的法律系统,只有网络编辑、传统媒体、广大网民都建立“把关意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暴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纯净的网络环境。

社会舆论热点事件传播分析报告

社会舆论热点事件传播分析报告之“梅姨”事件 社会舆论热点事件,往往是一些能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事件。如近期的“梅姨”事件。自11月14日起,“梅姨”这一名词开始成为网络舆论重点讨论对象,全世界都想找到她。2003年至今,9起拐卖儿童案均通过神秘人贩“梅姨”完成交易,目前仅找回2名被拐儿童,然而梅姨尚未落网。话题因涉及儿童拐卖,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上对此案的讨论群情汹涌,伴随着谣言滋生。“梅姨案”网络舆论焦点分布在多个维度,儿童拐卖罪行、梅姨画像等均成为热点议题。对近一周的网络热度来看,从梅姨案最新进展引发热议,到网民关注被拐家庭,斥责人贩子买卖行为;从梅姨画像公诸网络传播,梅姨落网为不实消息,到公安部辟谣梅姨彩色画像;网络热度随事件发展产生波动,舆情传播形成3次峰值,体现公众对事件的关切。 随着案件的进一步推进,舆情传播期间产生了多个话题标签,“梅姨案进展”、“梅姨画像”等提高了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其中#神秘人贩子梅姨案最新进展#、#梅姨案找回儿童父亲已自杀#引发网友的高度关注,社交网络上话题阅读量均超过4亿。 以@头条新闻发布的新进展来看,“找回儿童父亲自杀”成为舆情激化的导火索,“人贩子”破坏原有的幸福家庭,给亲人带来难以磨灭的伤痛,成为网民义愤填膺的谴责对象,网络声音难以诉诸理性。而出于同理心,一方面网友同情被拐家庭遭遇,对人贩子行为表示愤慨不已。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通过网络传播力量,加深网友对梅姨面部特征记忆,帮助警方早日抓获嫌犯。

在网络上热传的新画像由我国著名模拟画像专家林宇辉绘制,而据被拐儿童父亲透露,网上发的彩色照也是画像专家林宇辉提供的。与此前的黑白照片没有差别,为了让大众更直观地辨认,请人用电脑合成,经某基金会组织发布,随后经广大网民刷屏传播。 11月18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对在朋友圈及社交网络上热传的梅姨彩色画像进行辟谣,并非官方信息发布,不信谣,不传谣。通过蚁坊软件的舆情监测系统鹰击早发现研判,在该则声明发布前后,网民情绪出现了明显的缓和: 辟谣前:负面情绪突出,占比达到61%。“记住梅姨长相”、如何惩处人贩子、谴责其道德缺失等负面言论充斥网络。 辟谣后:较突出的负面情绪由61%下降至31.5%,与此同时,正面及中立情绪比例有一定的上升,对非官方验证的消息,抨击发泄情绪逐渐回归理性,主动转发辟谣博文形成合力,在信息未经权威发布前,不妨“让子弹飞一会”,静候佳音。 “梅姨”画像刷屏社交圈的背后,是阵线统一的网民对悲剧家庭的共情,急切将梅姨绳之以法的心理,借助社交网络的快速传播,警醒自身及周边人提高防拐意识,为早日侦破梅姨案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这一社交网络广泛传播下,提高对网络信息的去伪存真同样重要,期待梅姨早日落网!

网络时代下的把关人理论

网络时代下的把关人理论 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逐渐成为了大众获得信息,发表言论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在这两年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不时的冒出一段一段的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语言,从早期的“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打酱油”“神马都是浮云”“凤姐”“小月月”等等,他们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在逐渐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会不时的说出一句来显示我们是潮人。然而我们也要想到,在这些网络文化盛行的时代,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的着他。他的出现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把关人网络传播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 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怀特的“把关”模式的不足在于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而认为它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 我们可以简单认为把关人就是通过信息的删选人。其在大众传媒中的作用和功能表现在检查功能、加工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桥梁功能。而我们可以更深刻的把“把关人”是三种人,即信息的接受者,守门者,传播者。他贯穿着传播的始终,首先把关人必须是对信息的接受,他总是先于其他的人读到看到相关的作品,如对于一个报刊编辑来说,他就是新闻稿件和一般文章的第一位读者。这时“把关人”完全可以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态来看待这些作品,同时他又是一个守门者,他对于接收到的信息要认真的审视,反复比较,再三权衡,决定增删,确定形式,选择渠道,瞄准对象。最后他又是个传播者,他将通过整理好的信息传播出去,就像古代时候的那些编纂史书或文献的人,通过自己的加工整理成文在进行传播。 网络时代的今天,不乏有很多的网络把关人在管理着我们的网络世界。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在汲取着网络的资源,同时他们又在通过自己的权限来控制的着网络资源的流通,我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他们的思想。 传播学里有个理论叫做“议程设置理论”——大众媒介或许无法只是我们怎样去思想,但它却可以决定我们看什么,想些什么,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换言之,大众媒介对某些事或问题的强调程度,同受众对其重视程度构成了强烈的正比关系。在以网络为平台的“把关人”更是将自己所掌握的权利运用的淋漓尽致,一方面强调要发展网络言论自由,另一方面有要限制一些违反原则性的问题出现,来维护网络的健康、安全。而我们所能看到的也就是“把关人”通过自己的相关手段所展现出来的。 首先,我们要肯定的是,网络“把关人”在传播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很大的。对于不良信息的删选,对于暴力、黄色信息等控制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于控制了这些信息的进入流通领域。从09年到现在一段时间来,国

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浅析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7(5), 630-634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96769296.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96769296.html,/10.12677/ass.2018.75096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Hot Events 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Behaviors Guoying He, Guanghui Li, Chenyang Ji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Apr. 26th, 2018; accepted: May 10th, 2018; published: May 17th, 2018 Abstract Nowadays, due to the happening of a hot internet event, the internet culture has a growing influ-ence on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behaviors. This study will start with hot internet event and redefine the hot internet event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law of development aspects based on the retrieval and analy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to further. Meanwhile, this article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cybe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nalyzed the impac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Network Hot Events, College Students Thinking and Behavior, Countermeasures 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浅析 何国英,李光辉,季晨阳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 收稿日期:2018年4月26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10日;发布日期:2018年5月17日 摘要 当前网络热点事件突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愈加强烈,因此本研究旨在从网络热点事件入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来进一步界定网络热点事件,分析其特征和发展规律,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网络热点事件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路径,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株洲市二中教育集团云田中学意外 伤害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发生于学校内紧急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在校教职员工、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紧急突发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在校教职员工、学生的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突发事件,具体包括: 1、因自然灾害以及非人为因素而引起的突发事件:地震、水灾、风灾、火灾、雹灾、雪灾、雷电灾害等; 2、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非主观故意的非暴力性突发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漏电、教学楼坍塌、实 验室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以及其他各种原因的伤害事件; 3、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暴力性突发事件:不法人员入侵校内实施暴力、不法人员聚众冲击学校、抢劫事件以及其他各种原因的暴力性侵害事件。 第四条本预案所称一般事故是指造成两人以下(含两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及法医学鉴定的十级伤残以下的师生校内轻微伤害事故。本预案所称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一人以上(含一人)死亡或者造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试行)》以及法医学鉴定的十级伤残以上的师生校内伤害事故,以及三人以上(含三人)的群体性紧急突发事件。 第二章机构和制度

第一条应急机构 1、云田中学成立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处理本预案下的突发事件: 组长:谭宁宇 副组长:易三运刘剑红 成员李王开郭永勤凌建文刘观重各班班主任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凌建文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事故接报、上报等处置协调工作。 3、发生突发事件后,由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处理突发事件。第二条 报告制度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校应当一经发现后1小时内向社会事业部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并同时向该校所属的街道、镇政府、街道办以及疾控部门报告; 1)发生或可能发生火灾等引起重大伤害事故的; 2)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 4)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暴力伤害事件的; 5)发生或可能发生在校学生被绑架事件的; 6)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在校师生人身伤害的事件。 2、如事件重大,社会事业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云龙示范区管委会及株洲市教育局报告。 3、任何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第三条指挥和协调制度 1、学校突发事件处理小组办公室负责配合组长指挥突发事件处理小组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2、学校突发事件处理小组办公室应当与街道、镇政府以及疾控部 门相协调,共同解决。 3、学校突发事件处理小组办公室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立即向区教育局突发事件处理小组报告。

突发事件,灾害与灾难的概念辨析.doc

突发事件,灾害与灾难的概念辨析 E. L. Quarantelli 特拉华大学灾难研究中心(DRC) 张雪译 重庆邮电大学 陈安校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190 本文讨论了Emergencies(突发事件),Disasters(灾害)和Catastrophes(灾难)的区别,因为灾难研究者认为三者在概念上应该有所不同。本文将举例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而这些区别应当体现在所有危机管理相关组织的计划与管理活动中。 Disasters与Everyday Emergencies(常规突发事件) 到目前为止,everyday emergencies和disasters的显著区别已为研究者所普遍接受。鉴于两者在数量和性质上的差异,几乎所有的研究者和工作于应急计划与管理机构的政策制订与执行人员都认为应该将其区别开来。disasters不仅仅是比常规突发事件在规模上更大的突发事件,而且会直接导致危机管理组织中的计划与管理部门采取有差异的组织行为。例如: 1)组织需要迅速与更多平素并不熟悉的部门取得联系。例如,根据灾难研究中心DRC关于一次空难的研究,一度有多于68支消防队集中出现在事发现场;而根据加拿大人史简伦1991年关于一次火灾的研究,灾害出现后有346个组织出现在现场,其中包括7个当地政府部门,10个区域政府机构,25个省级政府部门,27个联邦级组织,以及31支消防队,41个来自教堂、医院和学校的组织,4个公共事业公司,8个志愿者组织,4个急救组织和来自私有部门的52个人。这样大规模的集中在常规突发事件中不会发生。 2)此时的组织需要适当调整权限,丧失部分自治权和自由行动权。例如,公众危机在时间和价值上需求的急迫性要明显优先于日常突发事件,因此一切个人和组织都会受到监控并不断为社会组织所差遣,而这种自治权受限的社会组织在常规突发事件中少有出现,除非是在搜救行动或修筑大坝及防火道过程中为挽救生命财产损失的过程中。而在常规emergencies中,不会有这种相对独立性的丧失。 3)组织应该采用因时而变的行为准则。在危机时刻,就应该允许什么或者禁止什么建立起新的行为准则,比如,在医院和应急医疗服务机构中,救治伤员时常规的响应和治疗做法就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则是更适当的医疗设施与资源分配方案,以帮助缩短治疗时间。而在常规emergencies中,这种组织行为随情而变的情况不会发生。 4)组织将在公私界限更加模糊的情况下运作,比如,在对快速筹集资源的需求下,商品、设备、人员和设施将不通过原有的程序而被征用或自愿提供,而这样公私界限的破坏事例就不会发生在任何常规emergencies中。 Disasters 和Catastrophes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建议,为进行更好的应急规划和管理,有必要对disasters和catastrophes 各自适用的场合进行区分。 Disasters 和Catastrophes的差异在组织、社区和社会等各个层面都会显现出来。以下来说明disasters和catastrophes的四点不同: 1)在一场catastrophes中,往往是社区内大多数乃至所有建筑物都遭到严重破坏。比如,“雨果”飓风严重破坏了美国维尔京群岛圣罗克伊超过90%的房屋。这就使得难民不可能像通常在

对“把关”现象的认识

““把关人”的概念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响新闻实践。经怀特、麦克内利等众多学者的深入挖掘研究,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 把关人理论 通俗地说“把关人”理论,指的是: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负责搜集、过滤、处理、传播信息的传播者被称之为“把关人”,他们的行为就是“把关”。一般认为所谓的把关人就是记者编辑或者是媒介,但是其实政府是最大的把关人.而每个人自身又是把关人,即人人都是把关人. 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它的核心功能就是完成信息传递。此外,大众传播还具有社会协调、环境监控、经济发展和娱乐休闲等社会功能。大众传播主要依赖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近年来开始普及的手机等媒介来完成社会功能的实现。当今时代,大众传播对人类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作为社会信息传者的大众传播起着舆论引导的作用,它通过信息的把关将正确的信息选择出来再通过媒介传达给广大信息接收者,也就是处在不同社会阶级的广大媒介受众。不论是政治的还是军事的、经济的、教育的、文化的,大众传播媒介总是把精准的新近的信息传达 给人们。 大众传播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一道坚实的关口,在这个关口前,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媒介会选择那些符合他们选择标准的内容进入传播渠道,筛选后留下信息往往是少 数,但是这些内容却往往更加精辟。

对近期热点事件的分析:xzren

对近期热点事件的分析:xzren 第一件事,关于香港李家大酱油铺总部从香港撤往加莱岛的事,有许多解读,而且有的人骇人听闻的将这件事扩大,认为天要塌了,什么引起RMB贬值,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了。更有甚者有的人将这件事与制度挂钩。这种评论有意制造轰动效应吸引眼球,大家还是不看的好,近期媒体有些混账逻辑,标题党,其实大家根本不必担心什么。 一、李家铺子对中国的影响还不会这么大。李家铺子在内地的投资属于融资性质,其投资的融资许多是就地取材,大规模的投资时间长,有许多门坎。李家的投资并不是李家的钱,而是利用李家的影响与品牌融资。他不抹干净屁股怎么能一个走了之。 二、李家的大发展,是在内地改开之后的爆炸式的增长,离开内地这一黄金土壤,李家的资产萎缩效应会很快到来。因此,其总部的搬迁,并没有实质的改变什么,在将来的岁月里,李家铺了回到内地,一些优惠待遇会消失了。因此,我个人看法李家铺的搬迁可能是(一)家庭内部矛盾的内斗(二)香港未来的政局会发生变化,以前与政界的良好“关系”会受到制约,李家铺的发展离不开与政界的感情投资。因此,政治因素,对李家铺大掌柜有刺激。 三、国际经济与金融气候。李家铺大铺长的判断。

四、最后说一点,李家的成长与内地的环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李家不可能轻松的离开。总之李家的总部搬迁,对中国内地的影响,可暂时忽略,而且李家不可能离开内地的滋养。 我个人看法,占中环事件,对李家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李家投资英国,与中国对英国有关投资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可看出李家的一些路数。 第二件事,关于高卢人的恐怖袭击事件。这件事,本质上是美中东战略导致的恐怖外溢导致。以前咱们就鼓吹过,(时间久了,可能许多同鞋忘记了),美中国战略是一种破坏性的,打破平衡,打破平静的一种中东战略,也就是美有意识的捅中东这个大马蜂窝。中东混乱化遏制欧洲的地中海计划与欧元的扩张,遏制俄国人利用石油涨价后对中东的渗透。美在对待犹太与阿拉伯们的双重标准,加剧了这种外溢。而法国强迫并绑架美解决利比亚,导致MSL加剧对西方的仇恨。特别中近期中东形势的诡异与失序,加速了这个进程。在一系列的打击后,美国加强了国内安保后,伊斯兰世界将发泄点转移到欧洲方向。在事件发生后,美公布这两人一直受到美监控,而没有在“事前”与法国人沟通,可看出美国人是有意的忽略这种沟通,有意让法国人吃苦头的。 主要原因是法国在一个多月前,总统奥朗德突然与普京会面,而一周多前提出取消对俄制裁,说明法国人的浪漫“独立性”发作后不受美

紧急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

第十章紧急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 作为监管公司,最重要的是控制好风险,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如何控制风险,将公司的损失降到最少,是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中。为此,针对部分我们常见的紧急突发事件,提出以下一些基本的应对方法: 一.状态1:法院突然上门说要查封我们所监管的仓库质押物预案1 1.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把这一状况汇报会上级领导, 2.佩戴工牌拿出《三方协议》《双方协议》《租赁合同》表明我监管的合法性,并说明:该仓库的货物企业已拿作融资质押给某某银行,我 们授某某银的委托进行监管,如要查封须要跟某某银行沟通,3.让法官出示法院叛决书了解上面的内容及时跟进汇报。尽量拖延时间争取公司有时间与银行沟通和等来公司相关领导到现场的处理,4。如 法院强行要查封的让法官提供法院判决书复印件。 5.随时将情况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知会银行 二.状态2:企业监管货物超出底线后执意要强行出货 预案2 1.在事件发生后,监管人员必须保证自身安全且不能被控制,有被人为控制可能时应立即分散求救; 2.马上知会片区主任、业务管理员或公司相关领导; 3.做好值班工作,守住企业进出大门,不允许车辆将货物拉出仓库; 4.将三方协议、双方协议、租赁合同、抵/质押物进仓单等文件准备好, 若企业仍然强行出货,马上报警(报警时必须强调是货物被抢,不能说 是强行出货,否则公安机会会以经济纠纷不受理为由而不出警。) 5.在做出阻止企业强行出货的姿态后仍无法阻止的话,就记上出货的车 牌号、品名与数量、出库的时间,并拍照保留证据。 6.随时将情况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知会银行 三.状态3:我们监管的仓库和质押物上出现其他监管公司或其他银行的标识 预案3 1.及时汇报上级

旅游中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案例分析

旅游中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案例分析题 1、1996年2月,云南丽江发生大地震。晚7时许,突然,大地震颤,当时,一个上海旅游团正在集合,准备前去用晚餐。带团的是位有丰富经验的导游人员,发现发生地震,就镇定地高喊:“大家不要乱跑,快到街中心来,这里没有建筑物,安全。”他一面把老人、孩子往人堆中推,一面让大家保护好头部。几秒钟后,古镇到处断墙残壁,周围一片漆黑。两位导游人员密切配合,一前一后带着旅游团在初震后几分钟内冲出险区,进入安全地带。 (1)对这个案例分析正确的是(ABCD ) A、天灾无法预知,但一旦发生,都很危险,导游人员一定要处乱不惊,引领全团旅游者冷静应对。 B、地震时,让旅游者站到较宽阔的街中心,显示导游人员很有经验,若让旅游者各自乱跑逃生,危险性会增加。 C、初震后,利用短暂的空隙时间,引领旅游者迅速撤离险地,非常必要。 D、如果旅游团在人多拥挤、建筑物密集的地区遭遇地震,旅游团可能被迫解散,各自逃生,可能时导游人员一定要反复强调集合的时间和地点。 E、旅游者可在慌乱中一齐涌向出口 (2)遭灾者的自救方法是(ABCDE) A、地震时被压在废墟下、神志还清醒的幸存者,最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崩溃,而应该创造条件脱离险境或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B、如有可能应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好头部。 C、若能挣脱开手脚,应立即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避免窒息 D、设法保存体力,不要乱喊,而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 E、若能找到水和食物,要计划使用,尽可能长地维持生命。 2、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大海啸时,这位杭州的导游小姐正带领24人的旅游团在泰国普吉岛游览。下午,旅游团刚回饭店,突然听到后面传来的巨响,她凭直觉,感到有一股不祥的气息,于是立即高喊:大家快上楼,都上到三楼以上来,可能有大海浪……顷刻,海水扑来,把岸上的所有东西撞成一团,到处一片狼藉。站在楼上的杭州姑娘,在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4人,于是不顾个人安危,踩着漂浮的冰箱、桌椅,在海水冲砸过的地方寻找自己的客人。终于,全团24人,一个不少地被她“集中”在饭店楼顶上,等候救援队伍的到来。 (1)对这个案例分析正确的是(ABCD ) A、导游人员要有一种先期设想各式灾难的意识。 B、人的生命安全第一,旅游者的生命安全最重要。 C、处事沉着、反应机敏、果断行事,导游人员的这些心理素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显得特别重要。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导游人员自己不慌乱,旅游者也就可能镇定,并能保持一秩序,形成合力,形成团队智慧,就有可能将灾祸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新媒体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研究

新媒体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媒体也由以报纸、杂志、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进入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科技的进步改变的不仅仅是传播的媒介、传播的方式、信息流的海量化,更对传统媒介“把关人”理论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定义、特征、把关过程、把关人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展示新媒体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的转变以及应对此变化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进而说明在新媒体时代中“把关人”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进一步对传媒把关人角色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把关人角色研究网络媒体把关人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era of mass communication media represented by newspapers, magazines, television era development into the new media age,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he Internet.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is not only just chang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but also bringing grea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the "gatekeeper" theory of the traditional media. This paper aims to show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new media era through the respects of defini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checking process, “gatekeeper” function between new media and traditional media. Necessary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spond to these changes. This paper will also reveal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gatekeepers existence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and re-defines the role of gatekeeper. Key words: New media gatekeepers Role study Network media Gatekeepers research 引言 传统大众传播时代是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在这一时代中产生的把关人理论认为把关人处于信息链条的首端,掌握着信息的发布权。把关人按照一定的倾向来筛选信息并传播给受众,而在这一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发挥它的议程设置和意见领袖功能并引导舆论,发挥其身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功能。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网络逐渐的发展壮大,一种虚拟的空间在构建,并越来越多的影响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平板、智能手机等的普及,使得上网更加方便快捷,而网络构建的跨时空、跨年龄、跨行业的交流平台更使得信息传播模式较以往有很大不同。信息源不再只为传播媒介所有,它的掌握权被分为三种力量:“上网媒体”、“网上媒体”、“自媒体”,相应的把关人力量也被分解为三种,新媒体把关人权力

2014年度十大法治事件

2014年度十大法治事件 一、吴英案的死缓减为无期徒刑吴英因涉嫌不法接收大众存款罪于2007年3月16日被依法拘捕。 2009年12月,被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集资欺骗罪一审判处死刑。 2012年1月18日,浙江省高等人民法院二审采纳上诉,保持原判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所有人都以为吴英“难逃一死”时,案子又突然峰回路转。2012年5月21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经重新审理后,对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案作出终审判决,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吴英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 2014年7月11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罪犯吴英减刑一案,当庭作出裁定:将吴英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为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点评:从司法导向、死刑改革、以人为本的理念等角度,纵论吴英案背后法治、金融和经济领域的制度纠结。诸多“小姑娘”悲剧的一再出现,正是这种时代背景下发生的制度性悲剧。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中国沿海各地的民间金融活动 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国家一方面对此种行为严厉禁止,另一

方面却又对如何加大私人企业的金融服务束手无策。吴英案件所引发的远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有制度建设问题。二、郭美美涉嫌开设赌场罪被批捕自“红会事件”一跃成为成为网络红人的郭美美一直处在舆论漩涡,郭美美因涉嫌开设赌场罪于2014年8月20日被批准逮捕,由公安机关对此案继续开展侦查工作。根据法律规定,郭美美或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开设赌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营业性的为赌博提供场所、设定赌博方式、提供赌具、筹码、资金等赌博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规定,根据此前警方核实的郭美美开设的赌场每场赌资都在百万元以上,其构成上述开设赌场罪中情节严重情形的规定,郭美美或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和并处罚金的处罚。 点评:这是一场关于丑闻的“传奇活剧”将要谢幕的节奏。一些看起来一团乱麻,却对社会造成伤害的事件,其实在法律面前没那么复杂。说明人生还是需要有底线的意识,出轨的言行和错位的价值观会把人引向不归路。同时,面对郭美美式的“假丑恶”现象,不能听之任之、养痈为患。国家、社会、媒体和网民均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让“丑闻成为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三、冷冻胚胎继承权案二审改判原告沈

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特点浅析

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特点浅析 新闻091 李增娣 0920200125

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特点浅析 新闻091 李增娣0920200125 内容摘要:今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大。网络上许多的事件随着网络受众的广泛关注、参与讨论等形成了网络热点事件,这些热点事件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传播迅速、及时,无时间、空间限制,民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力大,言论自由度高,个性化强,交互性强等几大特点。 关键词: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特点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网络传播在今天的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网络上,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任何地方最新发生的变动。网络可以为大众提供一个言论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发表自己的言论,并了解他人的感想。当某一个事件,具有比较震撼的效果,或者关系到民众切身的利益时,往往都能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或讨论,形成网络热议,从而升级成为热点话题,并引起各界的关注。这些事件在传播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本人在这归纳了网络热点事件在传播过程中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一、传播迅速、及时,无时间、空间限制。 2010年8月8日凌晨,假期回家乡的重庆理工大学学生王凯用手机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19字信息,成为最先向外界发布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的消息。2010年11月15日的上海胶州路大火事件,也由微博最先传播。2011年7月23日的温州动车事故的第一个发出信息源的,也是通过网络微博。乔布斯去世国内互联网上可追溯的最早关于乔布斯逝世的消息也是来自微博。从这些热点事件可以看出网络传播的及时。

“中央调整黑龙江贵州湖南重庆四省市一把手”这条新华社新闻自2005年12月24日17时01分在新浪网上登载之后,到2005年12月26日14时26分为止共有网友留言1752条,由此可见网络传播的迅速,事件往往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大范围的传播。 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受技术条件限制,很多时候都不能在第一时间发出报道,而网络传播的速度,瞬间可到达世界任何地方,从而在技术环节上保证了网络事件的即时特点。此外,传统媒介需要制作周期,而网络传播则不受此限制,传播活动可以随时随地,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微博作为网络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在的媒体传播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微博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很大一个原因是他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出讯息,让他人知道。 互联网和手机等通讯工具的普及,为信息的快速、大范围传播创造了条件。民众摆脱了电脑硬件的束缚,只要有手机信号,就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去生产、阅读海量的网络信息。QQ群、手机短信、博客、论坛、微博等新媒体形式,通过发帖子、发表评论、转发信息等方式,使得事件在短时间内能够得到迅速,广泛的传播,这是目前别的传播媒介都无法比拟的。这也将网络信息的传播提升到了一个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层面。 二、民众参与度高。 网络使用的低门槛,使得网络使用者概括各色个样的人,也就是社会上不同身份、不同年龄、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这就使得网络的热点事件往往都能够引起全民关注的原因所在。 2011年1月25日,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教授在新浪微博设立“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该微博经热心网友不断转发,形成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并吸引了传统媒体的跟进与关注。微博仅仅开博10余天,就吸引57万多名网民,并迅速引发了连锁反应,公安、社会组织与机构、媒体、明星纷纷行动起来,共同参与解救行动。1000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这为将来跟多的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解救提供了很好的信息。 网络热点事件往往是源于网友对某个事件的关注,通过转发、参与讨论,或

关于建立重大紧急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制度的通知

关于建立重大紧急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制度的通知 测研院字[2003]146号 院属各单位: 为了增强测绘科技工作的主动性,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现就我院建立重大紧急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制度,提高应对能力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快速反应事项的类别 必须及时报告和快速处置的重大紧急突发事项,主要包括以下七类: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领导同志批示指示,贯彻落实国家测绘局重大部署和领导同志批示指示。 (二)需要及时提供测绘服务的水灾、火灾、地震、地质灾害等涉及社会稳定、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的重大事件,以及测绘生产中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 (三)发生测绘成果泄密、有严重政治问题地图产品等重大测绘违法案件。 (四)引起中央各主要新闻媒体、互联网、国外媒体及当地新闻媒体关注,需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抓紧研究解决的问题。 (五)通过参加会议、调研等公务活动及其它途径所了解的国家、地方及有关部门已经或将要实施的改革举措、规划部署、立法论证等重要情况及其可能对测绘工作产生影响的问题。 (六)本单位发生的可能影响稳定的各类群体性事件、重大信访事件及可能诱发群众上访的各类问题。 (七)其他相关的突发性重大或紧急事件。 二、快速反应程序及时限 报告、办理有关重大紧急突发事件,首先应确认其来源及真实性,核准有关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及时报告,迅速处置,积极跟踪进展情况,并深入分析对测绘工作的影响,预测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和意见。具体程序为:当事人向本单位第一责任人报告——本单位第一责任人向院办公室报告(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可直接向院长或书记报告)——院办公室向院长或书记报告,并在规定时限内向国家测绘局办公室报告,具体报告时限规定如下: (一)对上述第一、五类事件,在1 个工作日内报院。院办公室要及时汇总情况,经院长或书记审核后,在3个工作日内报国家测绘局。 (二)对于上述第二、三、四类事件,在24小时内报院,由院即时报国家测绘局。对于第二类事件,由科技处牵头研究提供测绘技术保障方案,并报国家测绘局审批。 (三)对于上述第六类事件,要在1个小时内报院,院在2个小时以内报国家测绘局办公室。 院办公室或值班人员收到重大紧急突发事件的情况报告,要及时报告院长或书记(节假日向带班院领导报告),并及时向国家测绘局办公室报告。

浅析突发灾难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浅析突发灾难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2008 年5 月12 日,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 0 级特大地震, 这一历史性灾难事件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创伤性的心理打击, 因此, 对于灾区人民受灾后及时的心理救助是非常必要的。灾后灾区的重建是漫长的, 而灾民的心理重建更是艰巨的。与经济损失相比, 灾难对人们的心理冲击是内在的, 所以不为人注意。但实际上,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 灾后3 个月可能是心理危机爆发期, 人们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应激反应, 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某些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会影响人们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甚至对他们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从而影响其日后的生活帮助受灾人民消除心理阴影,恢复生活信心, 实现“心理重建”是当下刻不容的艰巨任务。 1突发灾难事件与心理应激 有研究表明, 重大灾害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0%~20% , 水灾、地震、空难、疾病爆发等突如其来的灾难事件发生时, 个体经历灾难、目击到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及严重的伤害, 这些可能会使个体产生强烈的反应, 主要表现在情绪、生理、认知、行为活动等一系列改变上, 这些改变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加重或诱发疾病, 严重时产生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心理应激反应是人的身体对各种紧张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一般性的心理应激反应, 如焦虑、紧张、恐惧、寝食不安或情绪激动、大哭大闹更为普遍, 这时如果不及时干预,心理障碍会进一步加重, 还会出现脑损害、记忆障碍、严重抑郁, 甚至有自杀念头。 1. 1 情绪反应 在情绪方面主要表现有害怕、惊恐、否认、焦虑、怀疑、悲伤、沮丧、无助、绝望、麻木、孤独、紧张、烦躁、易怒、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等。 首先, 害怕、惊恐是地震发生时人们的第一反应, 而且这一反应会一直持续到地震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担心灾难会再次发生, 害怕自己或亲人受到伤害, 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出现持续的担忧与深深的无助感。其次, 在得知自己的亲人朋友遇难的消息或亲眼目睹自己最亲近的人遇难的经过之后, 当事人可能刚开始意识上无法接受这一事实, 从否认到慢慢接受, 随之而来的是无比的悲伤、沮丧, 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 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自责、愤怒。而对于那些焦急等待救援人员救助自己亲属的人们而言, 焦虑、无助、绝望、自责使他们陷入无法放松的情绪状态。最后, 灾难幸存者在灾区重建过程中可能会感受到痛失亲人所带来的孤独、麻木, 严重者可能企图自杀。 1. 2 生理方面 在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劳、失眠、作噩梦、容易受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梗死感、肌肉紧张等症状。心理和生理是密不可分的。由于人们遭受沉重的打击, 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从而对其生理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当事人在经历特大地震这样的突发性灾难事件后, 情绪的不良反应会影响其肠胃功能和神经系统等, 出现肠胃不适、食欲下降甚至绝食等现象。在神经系统方面, 由于精神过度悲伤、疲劳、紧张, 许多人会出现头痛、失眠、频繁作噩梦, 灾难事件反复痛苦地在梦中出现, 严重影响其精神状态。这一系列的生理应激反应容易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新媒体“把关人”理论研究综述及发展趋势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96769296.html, 新媒体“把关人”理论研究综述及发展趋势探析 作者:白银 来源:《传媒论坛》2020年第02期 摘要:自进入新媒体时代,学界对“把关人”的缺失和如何重塑新媒体“把关人”等十分重视。“算法媒体”的出现让学界对新媒体“把关人”重塑和发展看到希望,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能否给“把关人”理论注入活力?本文希望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和实践的研究对“把关人”理论发展趋势进行探析。 关键词:“把关人”;人工智能;算法;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2-00-02 一、引言 2019年8月12日,一条由腾讯视频推送的消息:“山东省应急厅消息:台风利奇马已致全省人死亡,7人失踪……”,引发热议。因为内容生产和传播机制的变革,新媒体用户广泛的 参与到内容的生产传播环节,出现“全民记者”等现象,且新媒体快速扩张,内容运营机制不健全,素质低下等导致新媒体“把关人”缺位。有人认为乌龙新闻背后折射出的正是新媒体“把关人”制度的缺陷,应予以整治。其实,国内新闻传播学领域对“把关人”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但对把關人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梳理国内新媒体“把关人”理论研究,结合例证探究新媒体把关人制度的发展趋势。 二、“把关人”理论研究综述 (一)“把关人”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把关人”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提出,他说道:“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允许进人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1] 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在其成果的基础上,将把关人理论正式引进到新闻传播领域,他 通过实验证明新闻传播中“把关人”的切实存在,确立了信息筛选的把关模式理论。 由此,“把关人”理论开始受到学者关注和研究,如巴斯提出应注意不同“把关人”之间的差异,他认为新闻传播最重要的把关环节发生在媒体的内部,并以此提出了“双重行动模式”。休

2018年5月社会舆情热点分析

2018年5月社会舆情热点分析 蚁坊“鹰眼舆情观察室”依托“鹰眼速读网”“鹰击早发现” 系统,基于学术视野和科学方法做出第三方客观深度的研究分析报告。一方面对全网和定点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网络媒体以及微博、微信、论坛、博客、贴吧、问答等平台进行监测;另一方面通过电话抽样调查、内容定性定量分析、焦点小组、专家意见等方法对舆情事件进行多角度分析。 本月选取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朝韩首脑会晤等共计十个热点事件从舆情话题、舆情热词、传播源头、时间跨度、关注人群等不同维度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报告。一、事件概况二、舆情话题在5月份的热点舆情 事件中,时政、民生、公益类话题最受关注,这三类的舆情热度最高,主要涉及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严书记女儿”事件、眼癌女童王凤雅去世等。三、舆情热词上图是综合5月份10个热点舆情事件的关键词词频、热度权重、关联强 度等因素而出,可见网民关注度更高的事件,相关词组字体显示越大,其中,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朝韩首脑会晤等事件因网民关注度较高,故与事件相关的词语热度也较高。四、传播源头由于网络的发达,以网民爆料为传播源头的热点事件越来越多。在选取的10

个热点舆情事件中,以网民优先关注或者爆料的热点舆情事件有4个,分别为眼癌女童王凤雅去世、“严书记女儿”事件、联想荣誉保卫战、上海警察“教科书式执法”引热议。其中, 眼癌女童王凤雅去世事件是微信公众号“有槽”一篇名为《王 凤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令该事件走进公众视野,成为热议的焦点;联想荣誉保卫战事件是网民在微博、知乎、百度贴吧等社交活跃的平台进行讨论从而引发更多网民关注;“严书记女儿”事件是由朋友圈截图进行传播从而引其网民讨论;上海警察“教科书式执法”引热议事件是由网民当场拍下视频上 传至微博而后受到网民关注。由媒体率先报道的热点舆情事件有3个,分别是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北大校长口误事件引争议、朝韩首脑会晤。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事件是由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而引发网民关注;北大校长口误事件引争议是经过媒体直播进行实时信息传播,从而迅速引发热议;朝韩首脑会晤是由官方媒体率先发布。三个事件影响面都很大,可以看出媒体报道对于时政、民生等事件的作用依然十分明显,媒体与新媒体的接轨融合也使得其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由官方率先发布的热点舆情事件分别为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云联惠”被摧毁、河北“爱心妈妈”李利娟被刑拘,前者是官方发布一手消息,后两者皆为官方机构公布事件处理情况而受到广泛关注。 五、时间跨度从舆情源头到舆情平息之间的时间跨度,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