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

塑料是以高分子量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力等)可塑制成一定形状且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塑料按受热后表面的性能,可分为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两大类。前者的特点是在一定温度下,经一定时间加热、加压或加入硬化剂后,发生化学反应而硬化。硬化后的塑料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质地坚硬、不溶于溶剂、加热也不再软化,如果温度过高则就分解。后者的特点为受热后发生物态变化,由固体软化或熔化成粘流体状态,但冷却后

又可变硬而成固体,且过程可多次反复,塑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则不发生变化。

塑料都以合成树脂为基本原料,并加入填料、增塑剂、染料、稳定剂等各种辅助料而组成。因此,不同品种牌号的塑料,由于选用树脂及辅助料的性能、成分、配比及塑料生产工艺不同,则其使用及工艺特性也各不相同。为此模具设计时必须了解所用塑料的工艺特性。

第一节热固性塑料.

常用热固性塑料有酚醛、氨基(三聚氰胺、脲醛)聚酯、聚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等。主要用

于压塑、挤塑、注射成形。硅酮、环氧树脂等塑料,目前主要作为低压挤塑封装电子元件及浇注成形等用。

一、工艺特性

(一)收缩率

塑件自模具中取出冷却到室温后,发生尺寸收缩这种性能称为收缩性。由于收缩不仅

是树脂本身的热胀冷缩,而且还与各成形因素有关,所以成形后塑件的收缩应称为成形收缩。

1.成形收缩的形式成形收缩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塑件的线尺寸收缩由于热胀冷缩,塑件脱模时的弹性恢复、塑性变形等原因导致塑件为此型腔设计时脱模冷却到室温后

其尺寸缩小,

必须考虑予以补偿。

(2)收缩方向性成形时分子按方向排列,

使塑件呈现各向异性,沿料流方向(即平行方向)则收缩大、强度高,与料流直角方向(即垂直方向)则收缩小、强度低。另外,成形时由于塑件各部位密度及填料分布不匀,故使收缩也不匀。产生收缩差使塑件易发生翘曲、变形、裂纹,尤其在挤塑及注射成形时则方向性更为明显。因此,模具设计时应考虑收缩方向性按塑件形状、流料方向选取收缩率为宜。

(3)后收缩塑件成形时,由于受成形压力、剪切应力、各向异性、密度不匀、填料分布不匀、模温不匀、硬化不匀、塑性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引起一系列应力的作用,在粘流态时不能全部消失,故塑件在应力状态下成形时存在残余应力。当脱模后由于应力趋向平衡及贮存条件的影响,使残余应力发生变化而使塑件发生再收缩称为后收缩。一般塑件在脱模后10小时内变化最大,24 小时后基本定型,但最后稳定要经30~60挤塑通常热塑性塑料的后收缩比热固性大,天。.

及注射成形的比压塑成形的大。

(4)后处理收缩有时塑件按性能及工艺要求,

常用热固性塑料-电木粉的基本特点

热固性塑料(电木粉PF)注塑成型的特点 热塑性聚合物在成型中基本上是一种形态转化的物理过程。而热固性聚合物在成型中不仅有物理状态的变化,还有化学变化,并且是不可逆的。热固性聚合物在未交联前与热塑性聚合物相似,都是线型聚合物。但热固性聚合物在分子链中带有反应基团或反应活点,成型时分子链通过自带的反应基团的作用或反应活点与交联剂(硬化剂)的作用而发生交联,使线型变成体型结构。对于热固性聚合物的这种交联反应,粘度反映了它的固化程度。 一.影响粘度的因素 在极值之前的一段时间内,聚合物的热固化反应不占优势,由松驰的结晶,粘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在极值之后,交联固化反应占优势,聚合物相对分子量增大很快,而使粘度增大。 2.热固性塑料的粘度对成型温度的关系: 当成型温度在极值之前时,粘度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物理变化,即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极值之后,粘度因交联固化反应占优势而快速升高。 对于热固性塑料的注射正是利用这一点:在低于极值点的温度下,材料在注射机料筒内达到流动态(粘度低),以便注模;在大于极值点的温度下,材料可在模腔内固化成型。 3.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物料的粘度会降低,但由于物料的磨擦生热而使交联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从而加速了交联固化反应速率,又使物料的粘度迅速增加。 二.成型工艺 1.温度 塑料从料斗进入料筒后,一定要逐步受热塑化,温度分布不宜过分激烈。因为温度的突变,会引起熔料粘度的变化。见图所示热固性塑料在注塑过程中温度对粘

度的变化。注射时,塑料在喷嘴处流速很高,这样因磨擦生热而使塑料温升很快。对射击熔料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20~130℃,因为这时熔料呈现出最好的流动性,并接近于硬化的“临界塑性”的状态。所以,各段温度的分布见表: 2.压力 一般情况下,注射压力应高一些,压力越高,收缩率越小,其制品的机械强度和电性能都较好。压力越高,流速就越快,产生的磨擦热越多,固化时间就可缩短。但是,注射压力高会引起制品内应力的增加,飞边增多和脱模困难。 注射速度与注射压力正比。它会直接影响充模时熔体的流态,从而影响到制品的质量,见图。 保压压力通常比注射压力要低一些。 3.固化时间随模温的增加而减少,与制品的壁厚成正比,形状复杂的制品需适当延长固化时间。 4.各注塑条件对制品性能的影响见下图: 5.在注塑时,由于热固性塑料是通过缩聚反应或加聚反应等化学方法来实现交联,反应时需放出低分子物,所以需考滤排气的问题。

常用热固性塑料使用特性

常用热固性塑料使用特性 酚醛塑料PF 性能: 1.一般工业电器用: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适用于一般压塑成型,工艺性良好,机电 性能好,光泽性好(如塑11-1,塑11-4,塑18-1,塑19-1) 2.高电绝缘用:适宜于压缩成型,除力学性能良好外,有优良的电绝缘性及耐水性 (如塑14-1,塑14-1T,塑17-1,塑21-1)。产品代号有“T”者表示有抗霉性 3.高频率用:有优良耐水、耐热性、耐高频率性,宜用于湿热带气候条件用(如塑 14-5,塑14-6,塑14-8,塑14-9,塑17-3) 4.耐水、耐热、耐油、耐腐蚀、防湿防霉用:有良好的机电性能外,还有上述各种 性能(如塑11-2,塑11-18) 5.耐冲击用:有高抗拉冲击强度,电绝缘,防湿,防霉,耐水性能(如塑32-1,塑 32-1T,塑32-5) 6.自然防霉,耐湿,耐酸特性及具有高度防湿,防霉,耐高频特性(如塑11-6,塑 35-1) 7.日用品用:有一定机械强度,工艺性好,价格便宜(如塑44-1等) 用途: 1.可用工业电器开关及零件,仪表壳,纺织机械零件,矿灯零件,旋钮灯头,开关, 插座等日用电器零件 2.可作电绝缘性,耐水性要求较高的电器仪表及电讯工业零件,交通电工器材几无 线电零件 3.可作耐高频的短波和超短波电讯器材,高绝缘试验仪器,无线电,雷达,电子管 灯座等电器零件 4.可作要求耐热、耐水、防霉、防腐的各种电器零件,用于船舶,湿热带气候条件 时 5.可用于有金属嵌件的复杂塑件,或用于防震,防湿,防霉场合时作真空管插座, 电磁开关座,蓄电池箱盖,通讯机外壳 6.可作蓄电池零件,人造纤维工业用零件,卫生医药用具,有酸,蒸气侵蚀的工作 条件时零件以及湿度大,频率高、电压高的电器,机械零件 7.可作瓶盖,纽扣等日用品零件 氨基塑料UF,MF 性能: 1.脲—甲醛塑料:着色性好,色泽鲜艳,外观光亮,无特殊气味,不怕电火花,有 灭弧能力,耐热,耐水性比酚醛弱,防霉性良好 2.三聚氰胺—甲醛:有高度抗弧性,介电性,较高耐水,耐热性,硬度高,其它 类似于脲—甲醛 用途: 1.可用日用品,航空及汽车的装饰器材,以及无线电,磁石发电机,点火器,电动 工具,矿用电器等零件 2.可用机电性能要求较高的零件,开关零件,接触器灭弧室和接触器零件,绝缘、防爆 等电器零件

常用塑料特性一览表塑料材料特性

常用塑料特性一览表塑料材料特性 【--培训工作总结】 塑料材料特性工程部培训教材 什麼是塑料? 塑料是在一定條件下,一類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材料的通稱,一般按照它的熱熔性把它們分成:熱固性塑料和熱塑性塑料。它是世界三大有機高分子材料之一(三大高分子材料是塑料,橡膠,纖維)。 塑料的英文名是plastic,俗稱:塑膠。 塑料的種類繁多,工藝繁多,本材料只介紹一點注塑用的塑料材料。 為什麼有人稱塑料為樹脂? 人類最早認識的高分子材料都是樹皮割破後流出的液體的提取物,呈粘稠狀,也就是說它是樹中提取的脂。因此,目前仍然有很多人把這種高分子材料叫樹脂。但隨著現代化工工業的發展,現在所

用的高分子材料都是石油化工產品或石油化工的副產品或石油合成 產品。現代的塑料已經不是樹中提取物了,而是石化產品。 塑料的本色和牌號 一般的塑料合成以後,從合成塔出來,都是麵粉狀的粉末,不能用來直接生產產品,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從樹汁中提取出脂的成份是一樣的,也稱為樹脂,也叫粉料,這是一種純淨的塑料,它流動性差,熱穩定性低,易老化分解,不耐環境老化;因此,人們為了改善以上缺陷,在樹脂粉中加入熱穩定劑,抗老化劑,抗紫外光劑,加入增塑劑增加它的流動性,生產出適應各種加工工藝的,有特殊性能的,不同牌號的塑料品種。所以,同一種塑料品種有很多牌號,如:ABS 就有注塑級的,有擠出級的,有電鍍級的,有高剛性的,有很大柔韌性的,等,這才是目前人們普遍所使用的塑料,它們都經過造粒,都是顆粒料。目一種牌號的塑料,適應目一種工藝,或注塑,或擠出,或壓延,或吸塑等 塑料的分子結構 一般塑料的分子結構,都是線性的高分子鏈或帶支鏈的高分子鏈段,有結晶和非結晶兩種,塑料材料的性能與其結晶性能有很大的關係,與其分子結構有很大的關係,也與其組成的元素有很大的關係,

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

塑料是以高分子量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力等)可塑制成一定形状且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塑料按受热后表面的性能,可分为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两大类。前者的特点是在一定温度下,经一定时间加热、加压或加入硬化剂后,发生化学反应而硬化。硬化后的塑料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质地坚硬、不溶于溶剂、加热也不再软化,如果温度过高则就分解。后者的特点为受热后发生物态变化,由固体软化或熔化成粘流体状态,但冷却后又可变硬而成固体,且过程可多次反复,塑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则不发生变化。 塑料都以合成树脂为基本原料,并加入填料、增塑剂、染料、稳定剂等各种辅助料而组成。因此,不同品种牌号的塑料,由于选用树脂及辅助料的性能、成分、配比及塑料生产工艺不同,则其使用及工艺特性也各不相同。为此模具设计时必须了解所用塑料的工艺特性。 第一节热固性塑料

常用热固性塑料有酚醛、氨基(三聚氰胺、脲醛)聚酯、聚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等。主要用于压塑、挤塑、注射成形。硅酮、环氧树脂等塑料,目前主要作为低压挤塑封装电子元件及浇注成形等用。 一、工艺特性 (一)收缩率 塑件自模具中取出冷却到室温后,发生尺寸收缩这种性能称为收缩性。由于收缩不仅是树脂本身的热胀冷缩,而且还与各成形因素有关,所以成形后塑件的收缩应称为成形收缩。 1.成形收缩的形式成形收缩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塑件的线尺寸收缩由于热胀冷缩,塑件脱模时的弹性恢复、塑性变形等原因导致塑件脱模冷却到室温后其尺寸缩小,为此型腔设计时

必须考虑予以补偿。 (2)收缩方向性成形时分子按方向排列,使塑件呈现各向异性,沿料流方向(即平行方向)则收缩大、强度高,与料流直角方向(即垂直方向)则收缩小、强度低。另外,成形时由于塑件各部位密度及填料分布不匀,故使收缩也不匀。产生收缩差使塑件易发生翘曲、变形、裂纹,尤其在挤塑及注射成形时则方向性更为明显。因此,模具设计时应考虑收缩方向性按塑件形状、流料方向选取收缩率为宜。 (3)后收缩塑件成形时,由于受成形压力、剪切应力、各向异性、密度不匀、填料分布不匀、模温不匀、硬化不匀、塑性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引起一系列应力的作用,在粘流态时不能全部消失,故塑件在应力状态下成形时存在残余应力。当脱模后由于应力趋向平衡及贮存条件的影响,使残余应力发生变化而使塑件发生再收缩称为后收缩。一般塑件在脱模后10小时内变化最大,24 小时后基本定型,但最后稳定要经30~60天。通常热塑性塑料的后收缩比热固性大,挤塑

热固性塑料练习题

酚醛树脂 1.合成酚醛树脂常用的酚类化合物和醛类各有哪些? 2.简称为PF的酚醛树脂是由和缩聚而成的,通过控制两原料配比及体系pH值可 合成两种性质不同的产物:含结构,可以自固化的热性酚醛树脂;酚基与亚甲基连接,不带反应官能团的热性酚醛树脂。 3.为何热塑性酚醛树脂受热时只能熔融而不会自行交联?如何交联成体型结构? 4.通用型热塑性酚醛树脂是在(pH<)条件下合成的。 高邻位热塑性酚醛树脂是以特殊的金属碱盐为催化剂,pH= 时制得的。 5.为何在强酸(pH<3)条件下制得的是通用性酚醛树脂,而用特殊金属碱盐为催化剂, pH为4~7时制得的是高邻位酚醛树脂? 6.热固性酚醛树脂热压成型时温度越高,需要的成型压力越(大,小)。 7.热固性酚醛树脂若要室温固化,需加入合适的。 热塑性酚醛树脂固化,需加入、等固化剂。 8.酚醛树脂电绝缘性良好,俗称,但电性能受及影响较大。 9.由于树脂结构中含大量,所以酚醛树脂吸水性较大,耐碱性差。 10.酚醛树脂成型方法主要有、和。 11.写出高邻位酚醛树脂分子结构式。 氨基树脂AF 1.氨基树脂是含有或的化合物与醛类化合物缩聚的产物。主要品种包括 (简称),(简称),苯胺甲醛树脂和(简称)。 2.脲甲醛树脂表面硬度(高,低),易着色,透明,耐电弧,俗称。 3.脲甲醛树脂是用与甲醛经加成反应和缩聚反应制得的线性或支化的预聚物,再通 过加热或加入等固化剂交联而成。 4.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又称树脂,是在碱性条件下,由和经加成和缩聚反应 制得。 5.因为三聚氰胺甲醛分子结构中具有结构及大量可进行交联反应的活性基团,因此 其固化产物的耐热性、耐湿性及力学性能优于UF。 6.表面硬度高,耐污染,无毒、无味,广泛应用于餐具制品。 7.氨基树脂主要用作,尤其是,其次是作涂料和纤维、织物处理剂等,塑料 制品仅占总产量的1/10左右。

各种塑料材料及特性 全(建议收藏)

1、什么是塑料 塑料是在一定条件下,一类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材料的通称,一般按照它的热熔性把它们分成: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它是世界三大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三大高分子材料是塑料,橡胶,纤维)。 塑料的英文名是plastic,俗称:塑胶。 a)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是指加热后会熔化,可流动至模具,冷却后成型,在加热后又会 熔化的塑料。即可运用加热及冷却,使其产生可逆变化(液态?固态),即物理变化。通用的热塑性其连续使用温度在100℃以下,PP除外。 b)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是指在受热或其他条件下固化后不溶于任何溶剂,且不会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再次软化的塑料。热固性塑料加热温度过高就会分解。如酚醛塑料(俗称电木)、环氧塑料等。 1)为什么有人称塑料为树脂? 人类最早认识的高分子材料都是树皮割破后流出的液体的提取物,呈粘稠状,也就是说它是树中提取的脂。因此,目前仍然有很多人把这种高分子材料叫树脂。但随着现代化工工业的发展,现在所用的高分子材料都是石油化工产品或石油化工的副产品或石油合成产品。现代的塑料已经不是树中提取物了,而是石化产品。 2)塑料的本色和牌号 一般的塑料合成以后,从合成塔出来,都是面粉状的粉末,不能用来直接生产产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树汁中提取出脂的成份是一样的,也称为树脂,也叫粉料,这是一种纯净的塑料,它流动性差,热稳定性低,易老化分解,不耐环境老化;因此,人们为了改善以上缺陷,在树脂粉中加入热稳定剂,抗老化剂,抗紫外光剂,加入增塑剂增加它的流动性,生产出适应各种加工工艺的,有特殊性能的,不同牌号的塑料品种。所以,同一种塑料品种有很多牌号,如:ABS就有注塑级的,有挤出级的,有电镀级的,有高刚性的,有很大柔韧性的等,这才是目 前人们普遍所使用的塑料,它们都经过造粒,都是颗粒料。每一种牌号的塑料,适应每一种工艺,或注塑,或挤出,或压延,或吸塑等。 3)塑料的分子结构 一般塑料的分子结构,都是线性的高分子链或带支链的高分子链段,有结晶和非结晶两种,塑料材料的性能与其结晶性能有很大的关系,与其分子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也与其组成的元素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塑料的结晶率越大,其透光性就越差; 带脂基的,带氨基的,带醇基的,比较易吸水,比较容易因水的作用分解,加工时,也比较难烘干;(PA(聚酰胺),PC(聚碳酸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带烯烃基的,塑料的柔性较好。(PE(聚乙烯),PP(聚丙烯)) 带苯环的,塑料比较刚硬。(PS(聚苯乙烯)) 由于塑料的分子结构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品种的,性能差异很大,不同牌号的上万种产品。

热固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 酚醛塑料(PF):电绝缘、耐热性、耐酸性好,用于电器通信、涂料、胶粘剂。 氨基塑料:电绝缘、耐热性、耐酸性好,用于绝缘材料、餐具 脲醛(UF):无色、着色容易,似酚醛,用于罩、按钮、涂料 三聚氰胺:硬度大,耐磨性、阻燃性、耐水性好。用于装饰板、强化地板、电器零件、涂料。环氧树脂(EP):粘接效果、电绝缘性、耐药性好,用于粘合剂、涂料、电绝缘材料。 呋喃树脂(MF、MPF):耐药品性好,用于耐腐蚀材料 醇酸树脂:胶接性、肉性、耐侯性好,用于涂料。 不饱和树脂(UP):可低压成型,玻璃纤维增强,用于玻璃钢制造、灌封。 硅树脂:电绝缘性、耐热、憎水,电绝缘材料、润滑油、脱模剂。 1简介:酚醛树脂是由苯酚、甲酚和二甲酚等酚类和甲醛进行缩聚反应制得的。1907年工业化生产。 反应条件不同,则生成的PF 树脂性质也不相同: 若苯酚和甲醛按1:0.8 克分子比,在盐酸或草酸溶液中反应,则生成线型大分子,分子量约为1500 左右。这种高聚物分子中,由于不含有可反应的羟甲基,故在加热中不会交联固化,称之为热塑性PF树脂。 若过量的甲醛和苯酚进行缩聚反应,在氨或氢氧化钠碱性的催化作用下,则经历甲、乙、丙三阶段,最后生成热固性PF 树脂 一、酚醛树脂(PF)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合成路线:苯酚和甲醛按1:0.8克分子比,在盐酸或草酸中反应,生成线性大分子,不含有可反应的羟甲级,加热时不产生交联反应,称之为热塑性PF树脂。 过量的甲醛和苯酚进行缩聚反应,在氨或氢氧化钠碱性催化作用下,生成热固性PF树脂。 2.PF合成路线 PF树脂一般采用单釜间歇法,在带有搅拌器、蒸气夹套的不锈钢衬里的反应釜中制备。PF 模塑粉的生产常用干法生产。即PF树脂与各种添加剂混合,然后塑炼成片,粉碎塑炼的片,合并不同的批号混合成PF 模塑粉。再在热压机上模压成制品。 若是绝缘模塑粉,将木粉换成云母和石棉粉,共160 份;若是抗冲级模塑粉,将木粉换成棉短绒110 份;若是高抗冲级则换成织物碎块150 份。模压温度140-160℃,压力6-10MPa 酚醛塑料粉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类别+ 填料种类+ 树脂含量+树脂组成。如D141 表示:电气类别,填料为木粉,树脂含量40-45%,树脂是由苯酚和甲醛组成。 1)识别:常见的PF黑色制品,燃烧难,火焰黄色火化,酚味,并有强烈的甲醛味,发生开裂现象。 2)优点:原料便宜、制造和加工费用不大;成型容易、制品尺寸稳定性好;电绝缘性好;耐热性好,有自熄性,耐酸性好; 3)缺点:耐碱性差;原色是米黄色或棕色,一般做深色制品;耐电弧不好。 3.PF性能特点: 4.PF的种类及应用 PF的品种有日用、电器、绝缘、高频、高压、无氨、耐酸、耐湿热、耐磨级模塑

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 1

塑料是以高分子量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力等)可塑制成一定形状且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塑料按受热后表面的性能,可分为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两大类。前者的特点是在一定温度下,经一定时间加热、加压或加入硬化剂后,发生化学反应而硬化。硬化后的塑料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质地坚硬、不溶于溶剂、加热也不再软化,如果温度过高则就分解。后者的特点为受热后发生物态变化,由固体软化或熔化成粘流体状态,但冷却后又可变硬而成固体,且过程可多次反复,塑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则不发生变化。 塑料都以合成树脂为基本原料,并加入填料、增塑剂、染料、稳定剂等各种辅助料而组成。因此,不同品种牌号的塑料,由于选用树脂及辅助料的性能、成分、配比及塑料生产工艺不同,则其使用及工艺特性也各不相同。为此模具设计时必须了解所用塑料的工艺特性。 第一节热固性塑料 常用热固性塑料有酚醛、氨基(三聚氰胺、脲醛)聚酯、聚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等。主要用于压塑、挤塑、注射成形。硅酮、环氧树脂等塑料,目前主要作为低压挤塑封装电子元件及浇注成形等用。 一、工艺特性 (一)收缩率 塑件自模具中取出冷却到室温后,发生尺寸收缩这种性能称为收缩性。由于收缩不仅是树脂本身的热胀冷缩,而且还与各成形因素有关,所以成形后塑件的收缩应称为成形收缩。 1.成形收缩的形式成形收缩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塑件的线尺寸收缩由于热胀冷缩,塑件脱模时的弹性恢复、塑性变形等原因导致塑件脱模冷却到室温后其尺寸缩小,为此型腔设计时必须考虑予以补偿。 (2)收缩方向性成形时分子按方向排列,使塑件呈现各向异性,沿料流方向(即平行方向)则收缩大、强度高,与料流直角方向(即垂直方向)则收缩小、强度低。另外,成形时由于塑件各部位密度及填料分布不匀,故使收缩也不匀。产生收缩差使塑件易发生翘曲、变形、裂纹,尤其在挤塑及注射成形时则方向性更为明显。因此,模具设计时应考虑收缩方向性按塑件形状、流料方向选取收缩率为宜。 (3)后收缩塑件成形时,由于受成形压力、剪切应力、各向异性、密度不匀、填料分布不匀、模温不匀、硬化不匀、塑性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引起一系列应力的作用,在粘流态时不能全部消失,故塑件在应力状态下成形时存在残余应力。当脱模后由于应力趋向平衡及贮存条件的影响,使残余应力发生变化而使塑件发生再收缩称为后收缩。一般塑件在脱模后10小时内变化最大,24 小时后基本定型,但最后稳定要经30~60天。通常热塑性塑料的后收缩比热固性大,挤塑及注射成形的比压塑成形的大。

常用塑料分类及其用途L

常用塑料名称缩写 1.聚苯乙烯(POLYSTYRENE),简称聚苯、PS、GPS、硬胶,是一种通用的透光性材料,特点如下:(1)光学性能好,其透光率达88%—92%。 (2)电气性能优良。 (3)着色性能好。 (4)热膨胀系数大,易产生内应力,宜用高料温、模温、低压力,延长注射时间有利于降低内应力,防止缩孔,变形(尤其对壁厚塑件),但料温高易出银线,料温低则透明度差。 (5)最大的缺点是脆性,抗冲击强度低。 (6)耐热温度低,其制品的最高连续使用温度60—80`。 (7)耐酸性能较差。 2.改性聚苯乙烯(HIPS),俗称不碎胶,比PS有较强的韧性和耐冲击强度,较大的弹性。 3.ABS: (1)机械强度高。

(2)抗冲击能力强,低温时也不会迅速下降。 (3)缺口敏感性较优。 (4)抗蠕变性好,温度升高也不会迅速下降。 (5)有一定的表面硬度,抗抓伤,耐磨性好,摩擦系数低。 (6)产品有良好的质感。 (7)电气性能好,受温度、湿度、频率变化影响小。 (8)一般耐热可达90`C,耐热型的还可以在110—115`C下连续使用。 (9)耐低温达—40`C。 (10)耐酸、碱、盐、耐油耐水。 (11)不易燃着。 (12)可以喷油、印刷、还可以电镀。 (13)能与其它许多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共混,改进这些塑料的加工和使用性能。 (14)缺点:不耐有机溶剂,耐候性较差,吸湿性强。 4.聚乙烯(POLYETHEREN),简称PE、马力士,是产量最大,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塑料,其特点是:(1)软性,无毒,价廉,加工方便。 (2)收缩率比其他塑料大(1.5—3.5%),且方向性明显,易变形,翘曲。 (3)结晶倾向比其他塑料大(结晶料)。 (4)流动性极好,且流动性对压力变化敏感。 (5)宜用高压注射,射速要快,保压要充分,料温应均匀。 5.聚丙烯(POLYPRORYLENE),简称PP,俗称百折胶,其性能如下: (1)结晶料,流动性极好,成形性能好,制件的表面光泽、染色效果、外伤留痕等方面优于聚乙烯(PE)。 (2)是通用塑料中耐热最高的一种(100`C)。 (3)抗位强度大,在100`C时仍保留常温时抗位强度的一半。 (4)屈服强度高,有较高的弯曲疲劳寿命。 (5)收缩率小于橡胶(HDPE),产品的翘曲,扭弯等变形程度也相对小些。 (6)冷却速度快。 (7)表面硬度比橡胶(HDPE)高,耐刮性,耐磨性也较之为好。 (8)有良好的耐应力开裂性,制件在嵌入配件后或在螺丝拧紧后不致于太容易开裂。 (9)密度小(0.0—0.1),是目前使用的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 (10)有较好的抗化学药品浸蚀性,能耐80`C以下的无机酸、碱液、盐类及很多有机溶剂的浸泡,吸水性也很小。 (11)电气性能好,介电常数低。 (12)耐冲击强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比聚乙烯(PE)低温脆化温度高。 (13)不宜制造尺寸精度要求高或容易出现变形缺陷的产品,模具结构要特别讲究结构的合理安排。 (14)刚性不足,不宜作受力机械构件。 (15)装饰性和装配性受到限制。 (16)防火安全性差。 (17)耐候性较差。 6.尼龙(NYLO、POLYARHIDE)简写PA、属结晶料,其特点如下: 优点: (1)机械强度高,韧性好,有较高的抗位,抗压强度。 (2)耐疲劳性能突出,经受多次反复屈折仍能保持原有的机械强度。 (3)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小,耐磨。 (4)耐腐蚀,耐碱和大多数盐液,还耐弱酸,机油、汽油。 (5)无毒,对生物侵蚀呈惰性,有良好抗菌、抗毒能力。

常见塑胶材质种类

塑料分类 聚合物是由许多较小而结构简单的小分子(monomer),借共价键来组合而成的。聚合物的种类繁多,一般若是以对热之变化来分类,它可以分为两大类: ◆热固性塑料(Thermoset Plastics ):指的是加热后,会使分子构造结合成网状型态。一旦结合成网状聚合体,即使再加热也不会软化,显示出所谓的非可逆变化,是分子构造发生变化(化学变化)所致。 ◆热塑性塑料(Thermo plastics ):指加热后会熔化,可流动至模具冷却后成型,再加热后又会熔化的塑料;即可运用加热及冷却,使其产生可逆变化(液态←→固态),是所谓的物理变化。 ●按照塑料的应用情况,热塑性塑料又可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等三类。 通用的热塑性塑料其连续的使用温度在100℃以下,聚乙烯、聚氯乙稀、聚丙烯、聚苯乙烯并称为四大通用塑料。 工程塑料一般是指工作应力大于150MPa,连续工作温度能超过150℃以上的塑料。通常把聚酰胺(尼龙)、聚碳酸脂、聚甲醛、聚苯醚和热塑性聚酯称为五大工程塑料。 3、我司常用塑料的特性 ◆ABS的特性 丙烯腈-- 丁二烯--苯二烯(ABS)共聚物 性质丙烯腈提供耐热及抗化性,丁二烯提供韧性及耐冲击性,苯乙烯提供延展性及加工性 优点1、坚硬,易押出2、易染色3、难燃4、耐冲击5、表面性佳 缺点1、耐溶剂性差2、低介电强度3、低拉伸率 用途:把手、外壳、行李箱、冰箱衬垫、家电制品 ◆PC(聚碳酸酯) 性质:为非结晶性热塑性塑料 优点:1、具高强度及弹性系数、高冲击强度、使用温度范围广2、高度透明性及自由染色性3、H.D.T.高4、耐疲劳性佳5、耐候性佳6、电气特性优7、无味无臭对人体无害符合卫生安全8、成形收缩率低、尺寸安定性良好 缺点:成形品设计不良易产生内部应力问题 用途:电子电器:CD片、开关、家电外壳、信号筒、电话机汽车:保险杆、分电盘、安全玻璃工业零件:照相机本体、机具外壳、安全帽、潜水镜、安全镜片 ◆POM(聚缩醛) 性质:为结晶性热可塑性塑料,具明显熔点165~175℃,性质最接近金属,一般称其为塑钢 优点:1、具高机械强度和刚性2、最高的疲劳强度3、环境抵抗性、耐有机溶剂性佳4、耐反复冲击性强5、广泛的使用温度范围(-40℃~120℃)6、良好的电气性质7、复原性良好8、具自已润滑性、耐磨性良好9、尺寸安定性优 缺点:1、加工过程若长时间高温下易起热分解2、无自熄性3、抗酸性差4、成形收缩率大 用途:电子电器:洗衣机、果汁机零件、定时器组件汽车:车把零件、电动窗零件工业零件:机械零件、齿轮、把手、玩具、螺杆 ◆PP(聚丙烯) 性质:极轻之塑料,密度仅为0.9g/cm3加工性质毋须预热干燥 优点:1、易染色2、耐湿性佳3、耐化性佳4、高铰链特性5、耐冲击性

热塑性与热固性

热固性 热固性塑料 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一交链固化而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已不能再变软流动了。正是借助这种特性进行成型加工,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压力下充满型腔,进而固化成为确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这种材料称为热固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的树脂固化前是线型或带支链的,固化后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成为三度的网状结构,不仅不能再熔触,在溶剂中也不能溶解。 主要用于隔热、耐磨、绝缘、耐高压电等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塑料,大部分是热固性塑料,最常用的应该是炒锅锅把手和高低压电器。 常用的热固性塑料品种有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等。 热塑性 thermoplasticity 物质在加热时能发生流动变形,冷却后可以保持一定形状的性质。大多数线型聚合物均表现出热塑性,很容易进行挤出、注射或吹塑等成型加工。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性能,线形或支链型聚合物具有这种性能。 日常生活中,像塑料袋、塑料衣挂等物都具有热塑性。因此,它们可以通过加热熔化来进行封口、粘合等操作。 最大的区别在于热塑性是线性(梳形)高分子结构,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另热固性是网状高分子结构,以化学键相结合,表现最明显的是一个可熔(熔化)可溶(溶解),另一个不熔。只能溶胀不能溶解。这是有本质区别的。

热固性材料就是thermal set,加工过程中小分子聚合形成网状交联结构,因此在成形后无法再次加工,比如原来的泡沫塑料饭盒。热塑性材料叫thermal plastic, 加工过程中材料维持在原有的大分子结构下,只是加热熔融后加入粘流态而可以加工。在冷却进入玻璃态后形状固定。但是如果需要再次加工,可以通过再次加热熔融 本质区别是热塑性塑料在受热成型过程中是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热固性塑料在受热或固化剂的作用下发生交联反应,当然是化学反应啦 一、热塑性塑料 加热时变软以至流动,冷却变硬,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反复进行。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碳酸酪,聚酰胺、丙烯酸类塑料、其它聚烯侵及其共聚物、聚讽、聚苯醚,氯化聚醚等都是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中树脂分子链都是线型或带支链的结构,分子链之间无化学键产生,加热时软化流动.冷却变硬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二、热固性塑料 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一交链固化而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已不能再变软流动了。正是借助这种特性进行成型加工,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压力下充满型腔,进而固化成为确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这种材料称为热固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的树脂固化前是线型或带支链的,固化后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成为三度的网状结构,不仅不能再熔触,在溶剂中也不能溶解。酚醛、服醛、三聚氰胺甲醛、环氧、不饱和聚酯、有机硅等塑料,都是热固性塑料。 主要用于隔热、耐磨、绝缘、耐高压电等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塑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一般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一般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是指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变硬的塑料(如:ABS、PP、POM、PC、PS、PVC、PA、PMMA等),它可以再回收利用.热固性塑料是指受热后成为不熔的物质,再次受热不再具有可塑性且不能再回收利用的塑料(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氨基树脂、聚胺酯、发泡聚苯乙烯等). ?4、按塑料的透光性分类 ?一般分为透明塑料半透明塑料和不透明塑料. ?透光率在88%以上的塑料称为透明塑料(如:PMMA、PS、PC、Z-聚酯等),常用的半透明塑料有:PP、PVC、PE、AS、PET、MBS、PSF等,不透明的塑料主要有POM、PA、ABS、HIPS、PPO等. ?目前,塑料已发展到300多种,最常用的塑料有十几种. ?1、按塑料的应用领域分类 ?一般分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 ?通用塑料只可作为一般非结构性材料使用,其产量大、价格相对低廉、性能一般,多用于制做日用品.(如:PE、PP、PVC、PS、PMMA、EV A等) ?工程塑料是指具有较高力学性能及耐高温、耐腐蚀,可以作为结构性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包括:机械性能、电性能、耐热性能、耐化学性能等),可在较宽阔的温度范围内和较长的时间内能良好地保持这种性能,并能在承受机械应力和较为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被公认的七大工程塑料为:ABS、PC、POM、PA、PET、PBT、PPO等,工程塑料的产量相对较少,价格较贵.另外,还有功能塑料(如:LCP、人造器官等)、纳米塑料、降解塑料等. ?2、按塑料的结晶形态分类 ?一般分为结晶性塑料和无定形塑料 ?结晶性塑料是指在适当的条件下,分子能产生某种几何结构的塑料(如:PE、PP、PA、POM、PET、PBT等),大多数的属于部分结晶态.无定形塑料是指分子形状和分子相互排列不呈晶体结构而呈无序状态的塑料(如:ABS、PC、PVC、PS、PMMA、EV A、AS等),非结晶性塑料在各个方向上表现的的力学特性是相同的(各向同性).

常用的塑胶材料介绍

有一次面试,别人就问道有关常用的塑胶材料,应用场合,各自优缺点.象:ABS,PC,PVC,POM等 等期待高手 象我设计仪表的,主要是用ABS,和PC,前者韧性比较好,后者强度高。。。 POM 聚甲醛化学和物理特性POM是一种坚韧有弹性的材料,即使在低温下仍有很好的抗蠕变特性、几何稳定性和抗冲击特性。POM 既有均聚物材料也有共聚物材料。均聚物材料具有很好的延展强度、抗疲劳强度,但不易于加工。共聚物材料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并且易于加工。无论均聚物材料还是共聚物材料,都是结晶性材料并且不易吸收水分。POM的高结晶程度导致它有相当高的收缩率,可高达到2%~3.5%。对于各种不同的增强型材料有不同的收缩率。POM具有很低的摩擦系数和很好的几何稳定性,特别适合于制作齿轮和轴承。由于它还具有耐高温特性,因此还用于管道器件(管道阀门、泵壳体),草坪设备等。 PC 聚碳酸酯化学和物理特性PC是一种非晶体工程材料,具有特别好的抗冲击强度、热稳定性、光泽度、抑制细菌特性、阻燃特性以及抗污染性。PC的缺口伊估德冲击强度(otched Izodimpact stregth)非常高,并且收缩率很低,一般为0.1%~0.2%。PC有很好的机械特性,但流动特性较差,因此这种材料的注塑过程较困难。在选用何种品质的PC材料时,要以产品的最终期望为基准。如果塑件要求有较高的抗冲击性,那么就使用低流动率的PC材料;反之,可以使用高流动率的PC材料,这样可以优化注塑过程。典型用途电气和商业设备(计算机元件、连接器等),器具(食品加工机、电冰箱抽屉等),交通运输行业(车辆的前后灯、仪表板等)。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化学和物理特性ABS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每种单体都具有不同特性:丙烯腈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丁二烯具有坚韧性、抗冲击特性;苯乙烯具有易加工、高光洁度及高强度。从形态上看,ABS 是非结晶性材料。三中单体的聚合产生了具有两相的三元共聚物,一个是苯乙烯-丙烯腈的连续相,另一个是聚丁二烯橡胶分散相。ABS 的特性主要取决于三种单体的比率以及两相中的分子结构。这就可以在产品设计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由此产生了市场上百种不同品质的ABS材料。这些不同品质的材料提供了不同的特性,例如从中等到高等的抗冲击性,从低到高的光洁度和高温扭曲特性等。ABS材料具有超强的易加工性,外观特性,低蠕变性和优异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很高的抗冲击强度。典型用途汽车(仪表板,工具舱门,车轮盖,反光镜盒等),电冰箱,大强度工具(头发烘干机,搅拌器,食品加工机,割草机等),电话机壳体,打字机键盘,娱乐用车辆如高尔夫球手推车以及喷气式雪撬车等。 PVC (聚氯乙烯)化学和物理特性刚性PVC是使用最广泛的塑料材料之一。PVC材料是一种非结晶性材料。PVC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加入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工剂、色料、抗冲击剂及其它添加剂。PVC材料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气侯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PVC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然而它能够被浓氧化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所腐蚀并且也不适用与芳香烃、氯化烃接触的场合。PVC在加工时熔化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如果此参数不当将导致材料分解的问题。PVC的流动特性相当差,其工艺范围很窄。特别是大分子量的PVC材料更难于加工(这种材料通常要加入润滑剂改善流动特性),因此通常使用的都是小分子量的PVC材料。PVC的收缩率相当低,一般为0.2~0.6%。你忘了讲PVC在成型过程中易释放出有毒气体典型用途供水管道,家用管道,房屋墙板,商用机器壳体,电子产品包装,医疗器械,食品包装等 PA12 聚酰胺12或尼龙12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A6 聚酰胺6或尼龙6PA66 聚酰胺66或尼龙66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 聚碳酸酯PE-HD 高密度聚乙烯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E-LD 低密度聚乙烯POM 聚甲醛PP 聚丙烯PS 聚苯乙烯PVC (聚氯乙烯)PPE 聚丙乙烯

热固性塑料的注塑特性

热固性塑料的注塑特性 热塑性聚合物在成型中基本上是一种形态转化的物理过程。而热固性聚合物在成型中不仅有物理状态的变化,还有化学变化,并且是不可逆的。热固性聚合物在未交联前与热塑性聚合物相似,都是线型聚合物。但热固性聚合物在{TodayHot}分子链中带有反应基团或反应活点,成型时分子链通过自带的反应基团的作用或反应活点与交联剂(硬化剂)的作用而发生交联,使线型变成体型结构。对于热固性聚合物的这种交联反应,粘度反映了它的固化程度。 一.影响粘度的因素 1.热固性塑料的粘度与热固化时间的关系: 在极值之前的一段时间内,聚合物的热固化反应不占优势,由松驰的结晶,粘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在极值之后,交联固化反应占优势,聚合物相对分子量增大很快,而使粘度增大。 2.热固性塑料的粘度对成型温度的关系: 当成型温度在极值之前时,粘度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物理变化,即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极值之后,粘度因交联固化反应占优势而快速升高。对于热固性塑料的注射正是利用这一点:在低于极值点的温度下,材料在注射机料筒内达到流动态(粘度低),以便注模;在大于极值点的温度下,材料可在模腔内固化成型。 3.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物料的粘度会降低,但由于物料的磨擦生热而使交联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从而加速了交联固化反应速率,又使物料的粘度迅速增加。 二.成型工艺 1.温度 塑料从料斗进入料筒后,一定要逐步受热塑化,温度分布不宜过分激烈。{HotTag}因为温度的突变,会引起熔料粘度的变化。见图所示热固性塑料在注塑过程中温度对粘度的变化。注射时,塑料在喷嘴处流速很高,这样因磨擦生热而使塑料温升很快。对射击熔料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20~130℃,因为这时熔料呈现出最好的流动性,并接近于硬化的“临界塑性”的状态。所以,模具温度一般控制在150-220℃,而且动模比定模温度高10-15℃。 2.压力 一般情况下,注射压力应高一些,压力越高,收缩率越小,其制品的机械强度和电性能都较好。压力越高,流速就越快,产生的磨擦热越多,固化时间就可缩短。但是,注射压力高会引起制品内应力的增加,飞边增多和脱模困难。 注射速度与注射压力正比。它会直接影响充模时熔体的流态,从而影响到制品的质量。保压压力通常比注射压力要低一些。 3.固化时间随模温的增加而减少,与制品的壁厚成正比,形状复杂的制品需适当延长固化时间。 4.注塑调校工艺 模具温度170℃ 双数:影响度大单数:影响度小 固化时间 60s 1为效果大 2为有效果 保压时间 20s 3为有此倾向 0为几乎影响 5.在注塑时,由于热固性塑料是通过缩聚反应或加聚反应等化学方法来实现交联,反应时需放出低分子物,所以需考滤排气的问题。 热固性塑料的注射技术的改进不仅仅与材料和工艺有关,而且要与注射机、注塑模等联系起来,综合考滤热固性注塑的“料、艺、模、机”四方面。

常用热固性塑料材质

常用的热固性塑料品种 常用的热固性塑料品种有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等. 1.酚醛树脂(PF) 酚醛树脂是历史上最长的塑料品种之一,俗称胶木或电木,外观呈黄褐色或黑色,是热固性塑料的典型代表。酚醛树脂成型时常使用各种填充材料,根据所用填充材料的不同,成品性能也有所不同,酚醛树脂作为成型材料,主要用在需要耐热性的领域,但也作为粘接剂用于胶合板、砂轮和刹车片。 2.脲醛树脂(UF) 脲醛树脂是可用作模压料、粘接剂等的无色塑料,由尿素和甲醛制备。脲醛树脂模压料填加有纤维素。而且硬度、机械强度优良。另一方面,有发脆、具有吸水性、尺寸稳定性不良的缺点,甚至静置也往往产生裂纹。脲醛树脂可制造餐具、瓶盖等日用品和机械零部件,还可做粘接剂。 3.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又称蜜胺、密胺密、美耐皿。这种塑料弥补了脲醛树脂不耐水的缺点,但价格比脲醛树脂高。 由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与脲醛树脂一样无色透明,成型色彩鲜艳,又由于具有耐热性、表面硬度大、机械特性、电学性能良好、耐水性、耐溶剂性和耐化学药剂性优越,所以可用于餐具、各种日用品(包括家具)、工业用品的领域。 4.不饱和聚酯树脂(UF)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具有不同粘度的淡黄或琥珀色的透明液体。因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强度不高,故常加入玻璃纤维等增强材料使用,产品俗称玻璃钢。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前呈液体状,而且不加压也可成型,甚至可在常温下固化,因而可用各种加工方法加工成制品。5.环氧树脂(EP) 环氧树脂是用固化剂固化的热固性塑料。它的粘接性极好,电学性质优良,机械性质也良好。环氧树脂的主要用途是作金属防蚀涂料和粘接剂,常用于印刷线路板和电子元件的封铸。 6.有机硅树脂(SI) 与前述的各树脂不同,主要成分不是碳,而是硅,因此价格高。但是有机硅树脂耐热180℃,经特殊处理可耐500℃,耐寒性良好,物理性质不随温度变化,是一种耐化学药品性、耐水性和耐候性优良的热固性塑料, 它的耐热制品是生产电子工业元器件的材料。 7.聚氨酯 聚氨酯品种很多,可制成从轻质热塑性弹性体至硬质泡沫塑料。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的密度为0.015 ~0.15克/厘米3,软质泡沫塑料成型为块状,便于切割作家具和包装材料。硬质泡沫塑料可制成各种型式,

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 塑料是以高分子量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力等)可塑制成一定形状且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塑料按受热后表面的性能,可分为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两大类。前者的特点是在一定温度下,经一定时间加热、加压或加入硬化剂后,发生化学反应而硬化。硬化后的塑料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质地坚硬、不溶于溶剂、加热也不再软化,如果温度过高则就分解。后者的特点为受热后发生物态变化,由固体软化或熔化成粘流体状态,但冷却后

又可变硬而成固体,且过程可多次反复,塑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则不发生变化。 塑料都以合成树脂为基本原料,并加入填料、增塑剂、染料、稳定剂等各种辅助料而组成。因此,不同品种牌号的塑料,由于选用树脂及辅助料的性能、成分、配比及塑料生产工艺不同,则其使用及工艺特性也各不相同。为此模具设计时必须了解所用塑料的工艺特性。 第一节热固性塑料. 常用热固性塑料有酚醛、氨基(三聚氰胺、脲醛)聚酯、聚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等。主要用

于压塑、挤塑、注射成形。硅酮、环氧树脂等塑料,目前主要作为低压挤塑封装电子元件及浇注成形等用。 一、工艺特性 (一)收缩率 塑件自模具中取出冷却到室温后,发生尺寸收缩这种性能称为收缩性。由于收缩不仅

是树脂本身的热胀冷缩,而且还与各成形因素有关,所以成形后塑件的收缩应称为成形收缩。 1.成形收缩的形式成形收缩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塑件的线尺寸收缩由于热胀冷缩,塑件脱模时的弹性恢复、塑性变形等原因导致塑件为此型腔设计时脱模冷却到室温后 其尺寸缩小, 必须考虑予以补偿。 (2)收缩方向性成形时分子按方向排列,

热固性塑料种类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96978101.html,) 热固性塑料种类 常用的热固性塑料品种有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等。 具体如下: 酚醛树脂(PF) 酚醛树脂是历史上最长的塑料品种之一,俗称胶木或电木,外观呈黄褐色或黑色,是热固性塑料的典型代表。酚醛树脂成型时常使用各种填充材料,根据所用填充材料的不同,成品性能也有所不同,酚醛树脂作为成型材料,主要用在需要耐热性的领域,但也作为粘接剂用于胶合板、砂轮和刹车片。 脲醛树脂(UF) 脲醛树脂是可用作模压料、粘接剂等的无色塑料,由尿素和甲醛制备。脲醛树脂模压料填加有纤维素。而且硬度、机械强度优良。另一方面,有发脆、具有吸水性、尺寸稳定性不良的缺点,甚至静置也往往产生裂纹。脲醛树脂可制造餐具、瓶盖等日用品和机械零部件,还可做粘接剂。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又称蜜胺-甲醛树脂这种塑料弥补了脲醛树脂不耐水的缺点,但价格比脲醛树脂高。由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与脲醛树脂一样无色透明,成型色彩鲜艳,又由于具有耐热性、表面硬度大、机械特性、电学性能良好、耐水性、耐溶剂性和耐化学药剂性优越,所以可用于餐具、各种日用品(包括家具)、工业用品的领域。 不饱和聚酯树脂(UF)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具有不同粘度的淡黄或琥珀色的透明液体。因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强度不高,故常加入玻璃纤维等增强材料使用,产品俗称"玻璃钢"。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前呈液体状,而且不加压也可成型,甚至可在常温下固化,因而可用各种加工方法加工成制品。

环氧树脂(EP) 环氧树脂是用固化剂固化的热固性塑料。它的粘接性极好,电学性质优良,机械性质也良好。环氧树脂的主要用途是作金属防蚀涂料和粘接剂,常用于印刷线路板和电子元件的封铸。 有机硅树脂(SI) 与前述的各树脂不同,主要成分不是碳,而是硅,因此价格高。但是有机硅树脂耐热180℃,经特殊处理可耐500℃,耐寒性良好,物理性质不随温度变化,是一种耐化学药品性、耐水性和耐候性优良的热固性塑料,它的耐热制品是生产电子工业元器件的材料。 聚氨酯(PU) 聚氨酯品种很多,可制成从轻质热塑性弹性体至硬质泡沫塑料。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的密度为0.015~0.15克/厘米3,软质泡沫塑料成型为块状,便于切割作家具和包装材料。硬质泡沫塑料可制成各种型式,主要用途是在温度低,要求绝缘性能好,如低温运输车辆作保冷层,还可用于建材,家具等。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种合成橡胶,具有优异的性能。 氟树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