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一)

学习目标:

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用小数表示是()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份,用小数()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3. 1.11表示()元()角()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

1. 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

2. 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3. 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

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

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课后反思:

小数的意义(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学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2角5分=()元 9分米=()米

7分=()元 135克=()千克

3元4角=()元 3分米2厘米=()分米

二、黑板有多长

1、让学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

2、教师将实际所量长度写在黑板上。课本上黑板长度为2米36厘米。

3、教师提出问题: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4、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先小组交流,各小组选代表汇报。

5、教师公布答案。

三、精讲例题

1、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一份就是1厘米,36厘米就是100分之36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36米。

2、黑板总长等于2米+0.36米=2.36米

3、自学回答,鹌鹑蛋和鸵鸟蛋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千克?(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

4、教师叫学生回答。

四、当堂训练。

1、独立完成课本第5页第1、

2、3题。教师集体订正答案。

2、独立完成课本练一练第4题。

课后反思:

小数的意义(三)

教学目标:

1、将十进制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2、会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和质量等。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小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讲练结合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尺子。小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对应的分数。

0.8= 0.021=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课本第6页上得每一个2分别表示什么?

2、小数点后面的每一位都表示什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整数部分的数位表示什么)

3、自学提示。学生自学后独立完成括号内的题目。

4、精讲例题。(注意提醒:小数部分的讲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5、说出各数位上数表示什么?

四.当堂训练。

1.填空。

4分米=()米 52厘米=()米450克=()千克 69克=()千克5元6角7分=()元1米5分米=()米

2.(1)0.4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

(2)0.36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

(3)0.1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份,有这样的()份。0.4米里有()个0.1米。

(4)0.5元表示把1元平均分成()份,有这样的()份。

五.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课后反思:

比大小

学习目标

1、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比较小数的大小,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3、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难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小黑板展示)

1.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2.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或()。

3.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或()。

4.0.307的3在()位上,表示();7在()位上,表示()。

5. 1米=()分米,1分米=()米;1千克=()克,1克=()千克。

二、合作探究。

1.谁跳的高。

在一次调高比赛中,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得分如图所示。两人的得分哪一个高?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交流。

9.87 ○ 9.90

2.谁跳的远?

三位出场的选手的得分评委也打出来了。你能说说谁跳的远吗?说说你的方法,小组合作。

()>()>()

3.我们来总结。

(1)、根据上面我们比较的过程,你能说明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吗?在小组内试一试,看谁说得好。

(2)、结合在小组成员的比较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3)、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部分的大小,()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部分相同,就从()部分的()位比起,()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位也相同,就从下一位比起。

三、当堂训练。

1.在下图中找到9.8和10.1的位置,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比大小。

0.839 ○ 0.9 6.07 ○ 6.7 5.45 ○ 5.63

4.03 ○ 4.009 7.217 ○ 7.22 7.19 ○ 71.9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5分米=()米 37厘米=()米

5元4角=()元 150克=()千克

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数。

(1) 0.720, 0.702, 0.712

()<()<()

(2) 8.09, 8.91, 9.08

()<()<()

5.根据要求,写出三个小数。

(1)在0.6和1.0之间:(),(),()。

(2)在0.25和0.5之间:(),(),()。

(3)在0和0.1之间:(),(),()。

6.下面数中的□内可以填几?

0.□7 < 0.6 1.□< 2 □.□< 1.□ 0.□1 > 0.1□

四、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课后反思:

买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们跟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买完后电脑会出示购物小票。淘气买了两样东西,请同学们帮他核对一下是否正确,出示课本例题。

二、自学导航

1、完成课本估一估。

2、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小组成员讨论。

3、小组合作,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成果,同学认真听,认真评,并提出置疑。

4、在我们学过的整数加减法中,计算法则是什么?(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也就是小数点要对齐)

1.25+

2.41=

3.66-1.25=

5、概括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6、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它起什么作用?

三、当堂训练

1、0.2+5.5=

2、1.2+9=

3、5.03+3.24=

4、4.5+1.05=

四、作业布置:

1、练一练4、5、6题写作业本。

2、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课后反思:

比身高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难点: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法: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1.口算。

0.3+0.4= 0.2+0.6= 1.4+1.5=

0.33+1.25= 0.9- 0.7= 5.8-2.6=

2.列竖式计算。

4.89-2.64= 3.61+1.37=

回答:计算小数加减法一定要把()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二、合作探究。

1、仔细阅读课本13页例题的图片。

2.说一说图片中有哪些信息。

3.根据图片中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鹿妈妈高多少米?

列式:

答:

在小组内交流这道题的计算方法,看看你们都一样吗?

(2)小黑高多少米?

列式:

提示:“6是一个整数,如果想把它改写成一位小数,就要给它补上“小数点”和“十分位”,那么在十分位上写,不会改变原来的大小,所以6就等于。

竖式计算:

答:

4、方法总结。

(1)小数加减法要把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借1,位数不够的,在小数的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3)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

三、当堂训练

1.计算。试一试第1、2 、3题

2.列竖式计算。

0.93-0.47 = 8.17+6.94 = 8.25+1.55 =

10-2.45 = 0.56-0.307 = 2.34+1.067 =

2新学期开学了,笑笑到商店买了1个书包和1个文具盒,

价格如右表。笑笑一共花了多少元?

四、学习体会。

写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

五、布置作业

第14、15面练一练2到5题

课后反思:

歌手大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3、在通过分类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学法:主动探究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二、探索计算方法

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2、探索计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3、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三、当堂训练

(一)火眼金睛辨对错。(10分)

1、0.3与0.300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3、4.4时=4时40分。()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5、2.7和2.9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 )

(二)独立完成练一练1、2题。教师集体订正答案。

四、学习体会:

说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

五、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课后反思: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

教法:主动探究法、练习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的意义。

2、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3、怎样进行小数加减的计算。

二、展示交流。

专题训练一:完成课本18页第一题、第二题。

专题训练二:完成课本18页第三题

专题训练三;完成课本18页第四题。

专题训练四:完成课本18页第五题

专题训练五:完成课本18页第六题。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图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

2、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主动探究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版、老师准备硬纸条和图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针对预习作业中的题目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特别是做错的题目,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我们在都市生活习惯了,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乡村看一看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这幅图来感受一下乡村的风景吧。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说出图中有哪些平面图形。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完成课本P20的各项要求。

(1)我们学过哪些图形?

(2)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各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

(二)合作学习:课本20页的这些图形每一步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看书20页实践活动第二题。回答下列问题。看一看,说一说。

(1)这些图片中的图形你见过吗?

(2)第一个图中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

(3)第二个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4)三角形稳定,四边形不稳定.

四、点拨升华

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是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当堂训练。

1、三角形具有()性,平行四边形具有()性。

2、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七、拓展提高

如果用一个圈把平行四边形都放在里面的话,请你也画一个圈来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外面再画一个圈,你觉得这应该是什么?再用一个圈画出梯形的地盘,应该怎么画?试试看。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课后反思: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2、在通过分类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3、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分类活动,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法:主动探究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剪下附页3中的图1。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针对预习作业中的题目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特别是做错的题目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问题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角的分类,可以把角分为什么?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完成课本22页的各项要求。

1、我们以前学过那些角?

2、从情境图入手。这是什么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些三角形一样吗?

3、你能给这些三角形分类吗?

(二)说一说、认一认

1、认识笑笑的分法。笑笑为什么这样分呢?

2、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3、观察第一类让学生发现其中有一个直角,其他两个角时锐角,归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观察第二类让学生发现其中有一个钝角,其他两个角时锐角,归纳出有一个角是角的三角形是角三角形。

四、当堂训练

1、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_____三角形、_____三角形和_____三角形;三角形按边分类分为_____三角形、_____三角形和_____三角形。

2、(1)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三角形:(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三角形;(4)有两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三角形;

3、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_____角;直角三角形中必定有一个是_____角;钝角三角形中也必定有一个角是_____角。

4、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不等边三角形()条对称轴。

5、完成检测题(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6、进行找一找、填一填。进行23页练一练第2题。我们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数学游戏。猜一猜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7、练一练的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集体订正。

8、学生独立练习做练一练的第3、4题。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拓展提高

如果把一个梯形,一条边不断地变小,一直小到一个点,就是什么形状?一直大到和下底相等,就是什么形状?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按边分类: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课后反思: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亲自动手实践、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体会运用“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归纳中,感受理性的美。

教学重点:

1、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o。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说一说在预习课中操作的感受,应注意哪些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故事引入。一天,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的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

1、活动一:比一比、量一量

(1)什么是内角?

(2)如何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3)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分别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4)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接近()度。

2、说一说,做一做。

(1)我们把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看一看会是怎样的。

(2)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度。

四、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内容)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26°,它的顶角是()。

2、长5厘米,8厘米,()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3、三角形具有()性。

4、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45°,另一个角是它的2倍,第三个角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5、按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6、交流学案第三题。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五、点拨升华

任意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七、拓展提高

妈妈给淘气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顶角是40°,它的一底角是多少?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测量三个角的度数求和:

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课后反思: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重点: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难点: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直尺。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说一说在预习课中操作的感受,应注意哪些问题?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揭示课题,认定目标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根据学过的这个结论完成以下两题。

1、从邮局到杏云村,走哪条路最近?你是怎么想的?(黑板绘制示意图)

从图中和我们的经验中得知:两边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四、当堂训练

1、在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小棒下面画“√”。(A档)

(1)3㎝、4㎝、6㎝()

(2)1㎝、2㎝、3㎝()

(3)5㎝、7㎝、11㎝()

重点让后进生来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2、从5根小棒中任选3根,试试哪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3㎝、3㎝、3㎝、 4㎝、6㎝对知识的一个提升,让学生脱离摆一摆的操作,能直接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3、摆一摆,填一填。书第28页。

可让学生先进行假设,然后计算尝试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四、点拨升华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长度。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拓展提高

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可能几厘米?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结论:

课后反思:

四边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四边形边的特征,会给四边形分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种类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难点能应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主动探究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图形。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图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一下这个神奇的图形王国,你们开心吗?(课件播放“图形王国”的动画。)

师:在图形王国里,有很多的图形成员,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播放各类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等,引导学生大声喊出它们的名称。)

师:在四边形这个大家族里,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各有特点,这节课咱们根据四边形各自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板书课题:四边形分类)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

活动一(分一分):看书30页上面分一分的8个图。回答下面问题。

1、给这8个四边形分类。并说出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智慧老人跟你分的一样吗?不一样的话,你能说说智慧老人为什么这样分总结:有()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只有()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思考:正方形,长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三、点拨升华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五、当堂训练。

1、选择。

(1)当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时,那么它一定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梯形 D.平行四边形 (2)当一个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时,它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梯形 D.平行四边形

(3)当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时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梯形 D.平行四边形

2、完成学案第三题。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六、拓展提高

求出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课后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总结 1;小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2;小数的计数单位: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的读法: 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部分,小数点一定要读出来。整数部分要按照整数 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一次读出每个数字。 4;小数的写法: 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仍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写0;小数点写 在个位的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然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5;小数的性质: 《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末尾不为0的小数的中间添上0后,小数的大小会改变。 6;化简小数的方法: 依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不会改变。 7;改写小数的方法: 《1》小数的改写,在不改变小数大小的前提下,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或去掉“0”即可。 《2》整数改写成小数,首先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根据需要在小数点后添上相 应个数的“0”。 8;小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往右进行比较。 9;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1》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 《2》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1 ; 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1001 ;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10001 ; …… 10;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应用 《1》整数部分是 0的小数,当小数点向右移动后,整数部分前面的0必须去掉,如果小数部分不够,要在右边添0补足数位。 《2》小数点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添0补足。 11;小数与单位换算: 《1》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 ①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的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②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动,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部分。 公式:高 进率低小数点向左移动÷????→? 《2》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的方法: ①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乘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的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 ②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含有低级单位的复名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直接作为高级单位的数,小数的小数部分乘进率或通过小数点的移动转化成低级单位的数。

新人教版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导学案) 教者:王家沟小学 庞永科 班级:塄坎小学三、四年级复式班(四年级数学导学案)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 P32-33 页《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 “小 数的意义 ”问题。 2、内容分析:教材选用测量黑板、课桌,一方面这两种事物都是教室里学生非常熟悉的, 另一方面学生在测量之后除了能够体会小数的产生于实际需要以外,还可以将测量结果作 为一般的常识来掌握。考虑到学生对长度单位比较熟悉 ,教材仍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 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的实质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教材通 过分米(厘米、毫米)改写成米数,三个层次共同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 的数可以用分母是 10.100.1000 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教材着重从 “小数是 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的角度说明小数的含义,最后教材说明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 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由学生自己填出。 3、学情分析:小数的意义属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在操作中要重过程。根据本课教学 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概念认知的思维特点,我们在制定本课教学环节时注意联系生活,尽 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 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际测量活动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借助熟 悉的十进制关系的现实原型多角度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理解计数单位 0.001. 2.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使 10 。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 0.1、 0.01、 ,, 知道相 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10。 教学难点:

(完整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案

小数的意义(一)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一)第2—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人民币单位和长度单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2、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进行操作来体会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小数的意义的过程。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学习、实际操作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事先布置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全班交流。 2、教师引入:在老师身上藏着一些小数呢!出示课件:体重48.5千克;身高1.57米;眼镜的厚度0.003米。 师提问:谁能来读一读这些小数?读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读数,并思考。 3、再次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读有关小数的信息,写出小数。教师并强调写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4、师揭题:看来同学们既会读小数,又会写小数了,那这些小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具体感知小数的意义。 1、师引导并提问:1.11元是什么意思?1.11米是什么意思?请同学利用附页1,做一做,并进行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二)建立模型,体会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

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 示是千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 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 数表示是0.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用分数表示千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 是 0.001米。 5、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 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用一句话概括: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的数。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 让学生说一说1.39里面的“3”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独立连线,教师巡视,最后反 馈汇报,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3题。 (1) 结合习题中给出的例子,让学生说一说题中涂色部分可以分成那两个部分,为 什么可以用1.3表示。 (2)学生独立完成后面两个数字的填写。 (3)反馈回报。指明说一说用什么数可以表示涂色部分,为什么可以用这个数表示, 最后集体订正。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3页“练一练”中的第2、4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一) 一位小数:十分之几 10 1=0.1 两位小数:百分之几 100 1=0.01 三位小数:千分之几 100010.001 课后反思: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掌握了整数的概念和计数方法,以及初步认识分数与一位小数的基础上编排,主要内容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是系统教学小数知识的开始。结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还要比较小数的大小、把非整万数和非整亿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小数、求小数的近似数等内容。全单元编排九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小数的意义、读写方法 例2小数的计数单位 例3小数的计数方法、数位顺序、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例4、例5小数的性质 例6应用小数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例7比较小数的大小 例8把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小数 例9取小数的近似数 单元整理与练习 小数的意义是全单元的教学重点。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小数是认数范围的一次了不起的扩展,不仅增加了数的知识,而且增强了应用数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小数以后,计量、测量物体的长度或质量,如果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就可以用小数表示。认识小数首先是理解它的意义,只有建立小数的概念,才能陆续掌握小数的其他知识。本单元里不安排小数点移动位置和名数改写等内容,是为了集中精力教学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这是抽象的数概念。学生虽然有一些生活中的零散经验和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但仍然需要大量感性材料作为支撑,并通过抽象与概括逐渐构建完善的小数概念。还需要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思考,逐步理解小数的本质属性。 小数的基本性质也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理解小数性质需要以小数意义为基础。明白了小数的计数方法,掌握了小数的组成,理解小数性质就不难了。 (一)以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的意义为重点,教学小数的概念和计数方法 十进分数除了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形式外,还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即小数。具体地说,分母是1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教学小数的意义,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关系,这就是需要建立的小数概念。 教学小数的概念编排三道例题,体现了鲜明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例1联系具体数量回忆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一、单元内容及前后联系 无 二、单元教材编写特点 (1)在现实情景中,认识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把小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不仅以元、角、分为单位的钱数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可以用小数表示。如赛跑、身高、体重、住房面积等。通过对这些例子的讨论,使学生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时,可以从过去学习的“元、角、分和小数”引入,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小数。然后,教师出示这六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意思,读一读里面的小数。通过这六幅图的启发,让学生在小组内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和同学交流。 教师特别注意的是,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小数,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所找到的小数的机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小数表示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2)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的基础上,这里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教材中采用数形结合的形式把小数和十进分数联系起来,认识小数的意义。教学时,要注意从实际情境、直观模型等多种形式使学生

体会小数的意义。如,除了利用直观模型得到0.1与1/10的关系外,还可以借助商品价格等情境,进一步体会0.1的意义。 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下面的探索过程:(1)在涂色操作中,讨论两种表示的方法;(2)在大量的涂色活动中,归纳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规律;(3)在拨珠操作中,理解小数的数位概念。(4)借助直观的计数器掌握小数的读写。 通过直观模型的方式认识数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的重要方面,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借助直观帮助学生建立小数数位概念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关系。 (3)在测量活动中,认识小数数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课桌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分组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和讨论,理解小数数位之间的关系。能借助具体载体认识小数表示的必要性。 (4)通过分析,发现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能从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讨论、交流和分析中,逐步使学生体会到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即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整数部分相同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十分位上相同,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如果学生在比较小数的大小上有困难,教师还可以用直观的方法,画图或计数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2020春四年级数学下册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一)教案

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一) 教学目标 1.结合人民币单位和长度单位,使学生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 2.通过直接模型和实际操作,使学生体会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经历探究小数的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况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参与到探究小数的意义的过程中。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事先布置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全班交流。 2.老师引入:在老师身上藏着一些小数呢!出示课件:体重4 3.5千克;身高1.56米;眼镜的厚度是0.003米;早上吃了3.50元的早餐。 老师提问:谁能来读一读这些小数?读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读数,并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小数点前面的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后面的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 3.再次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读有关小数的信息,并写出小数。 课件出示: 最重的芹菜重二十三点八千克。 最长的胡萝卜长五点八四米。 最重的南瓜质量为零点九五三吨。 学生写小数,出示交流。 老师提问:写小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4.老师揭题:看来同学们既会读小数,又会写小数了,那这些小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一)]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具体感知小数的意义。 老师引导并提问:1.11元是什么意思?1.11米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利用附页1,做一做,并进行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这样理解1.11元和1.11米: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课标要求】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二、发展性目标 1、通过解决问题,学会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的改写。会用“四舍 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在学习小数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 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同时又是学习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名数的改写,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本单元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本单元教学难点】 名数的改写和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解决措施与教法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 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课时划分】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2课时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5课时 3、生活中的小数:1课时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课时 【问题研讨】 1、如何通过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来加强对小数的学习? 2、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 教学措施: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知识点及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知识点及单元测试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知识点及单元测试 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 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的是1位小数,分母是100的是2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是3位小数……。1/10= 3/10= 1/100= 26/100= 1/1000= 59/1000= 2.复名数: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例:1千米50米、1元2 角3分等等。 3.把长度、质量、面积等较小单位的数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时,先根据单 位之间的进率把较小单位的数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然后再写成小数,并在后面加上要改写的较大单位的名称。 4.角←→元的进率是10: 5角=5/10元=元厘米←→米的进率是100 36 厘米=36/100=米 5.克←→千克的进率是1000 12克=12/1000千克=千克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 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 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6.小数的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3333● 3333 ①小数像整数一样,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它们所占的位置 叫小数的数位。 ②一个数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③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是 “满十进1”.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7.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 作、、..每相邻两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8.小数点的后面有几位小数,这个小数就是几位小数。是一位小 数,是两位小数,是三位小数 例:★是由()个和()个组成的。解析:9在十分位上,表示9个十分之一,也就是9个;8在百分位上,表示8个百分之一,也就是8个. ★里面有()个十,()个一,()个,()个,()个解析:每个数位上的数字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和()相同,()不同,是()位小数是()位小数。 解析:和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不同,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即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即是两位小数. 7.小数比大小:在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时,要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再看百分位,百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例:★小数的位数越多,小数就越大。()★三位小数一定大于两位小数。() ★比大又比小的小数只有,()★比大又比小的一位小数只有() ★整数都比小数大()★小于201大于的小数中,最小的两位小数是() 解析:小数的位数越多不一定越多,小于;与中间的小数由无数个,但一位小数只有一个。8.小数加减法: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将对齐的小数点拉下点上。 9.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也就是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再减。 + 5+ + + —— - + -- + 11. 71 解析:再计算两位小数加减两位以上小数时,要把不足的数位用0补上。整数的与小数加减时,要注意整数的各数位要对齐,再个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不足的小数数位用0补齐. 10.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没有括号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在计算中能简算的要简算。 加法交换律:a+b=b+a 例:5+3=3+5 加法结合律:a+b+c=a+(b+c)=b+(a+c) 例: 5+3+2=5+(3+2)=3+(5+2)减法的性质:a-b-c=a-(b+c) 例:10-3-6=10-(3+6)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测试题 一、填空 1、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 ),也可以表示为 (),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是( ),也可以表示为(),其中的23份是(),也可以表示为();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是( ),也可以表示为 (),其中的59份是(),也可以表示为(). 2、是由()个十分之一和()个百分之一组成,里面有 ()个。()个是1。 3、中的1表示()个(),5表示()个(),3表示 ()个(),6表示()个(),8表示()个(); 它里面有()个. 4、读作:(),它是()位小数,其中6在()位 上,表示()个();8在()位上,表示()个 ();3在()位上,表示()个()。它的计数单位是()。 5、读小数十,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按读()的方法读。右边部 分是什么就读什么。读作:()读作:()读 作:()五千点一写作:() 零点零零零一写作:()三十点零八写作:()。 6、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位,计数单位是();右边第 一位是()位,计数单位是();右边第二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7、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 单位是(),这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8、里面有()个,里面有()个;中,个位上的5表示5 个(),()位上的2表示2个(),()位上的1表示1个()。 9、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分别写 作()、()、()……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的计数单位是();的计数单位是(),的计 数单位是()。 11、和表示的()不同,的计数单位是()的计数单位 ()。 12、在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时,要先看()部分,() 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看()位, ()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再 看()位,()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13、一个三位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这个数最大是(),最 小是()。 14、在小数的()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不变。 和的大小(),()不同。 15、由2个百、5个1、6个、8个组成的数是(),它是 ()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 16、的计数单位是(),如果把它变成以百分之一为计数单 位的数是()。里面有()个。里面有()个。 加上()个百分之一是1,比()多的数是。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案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1、知识与技能。结合人民币单位和长度单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2、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进行操作来体会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小数的意义的过程。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学习、实际操作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事先布置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全班交流。 2、教师引入:在老师身上藏着一些小数呢!出示课件:体重48.5千克;身高1.57米;眼镜的厚度0.003米。 师提问:谁能来读一读这些小数?读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读数,并思考。 3、再次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读有关小数的信息,写出小数。教师并强调写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4、师揭题:看来同学们既会读小数,又会写小数了,那这些小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具体感知小数的意义。 1、师引导并提问:1.11元是什么意思?1.11米是什么意思?请同学利用附页1,做一做,并进行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二)建立模型,体会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千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 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用分数表示千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 0.001米。 5、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用一句话概括: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 让学生说一说1.39里面的“3”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独立连线,教师巡视,最后反馈汇报,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3题。 (1)结合习题中给出的例子,让学生说一说题中涂色部分可以分成那两个部分,为什么可以用1.3表示。 (2)学生独立完成后面两个数字的填写。 (3)反馈回报。指明说一说用什么数可以表示涂色部分,为什么可以用这个数表示,最后集体订正。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3页“练一练”中的第2、4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一)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二)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三、教学准备 米尺、彩带、磁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是多少? 2.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 3.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预设: 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 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 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1.2米。 (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意义。

(二)尝试探究,理解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教师:出示1米长的彩条,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把1分米改写成 用“米”做单位的分数怎么表示?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想法。 教师总结: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 教师:3分米,7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样表示呢?小数呢?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交流分享学生的思考过程。 教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每组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1个数字,这样的小数,就称为一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练习:用小数怎么表示?呢?0.5怎样用分数表示? 参考答案:0.9,0.6, 。 2.认识两位小数。 教师: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一猜:两位小数可能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 1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么表示?小数呢?4厘米呢?8厘米呢?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合作交流。 教师:观察每组中的分数和小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分数的分母都是100。 学生2:小数点的右面都有2个数字。

四下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2)

2016年四年级暑假教案课时1 四(下)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与加减法第1节(提高班2016.07.11 周一) (资料录入人:陈老师提交时间:2016年6月11日审核人:) 第1节小数的意义 考点1小数的产生:在测量与计算时,其结果往往不能刚好等于整数,这时常常用小数表示。 考点2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等等,取其中若干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等等的数叫小数。 考点3小数的组成: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考点4小数的分类:按整数部分是否为零划分,小数分为纯小数和带小数。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纯小数;整数部分为非零的数叫带小数。按小数部分是否有限划分,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不提划分标准,只提小数分类,默认按小数部分是否有限划分)。【例1】给小数的分类,下面哪种是正确的(B) A.循环小数和不循环小数B.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C.循环小数和有限小数D.循环小数和无限小数 考点5整数数位:整数数位从右往左分别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等等。 【例2】整数的最小数位是个位,整数没有最大数位。 考点6整数计数单位:整数的计数单位从右往左分别为,1、10、100、1000、10000、100000···。 【例3】整数最小的计数单位是 1 ,整数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 考点7整数的进率:整数的进率是十进制,即满十向左一个数位进一,例如234+70=304。十进制是指数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较大数位(左边数位)=相邻的较小数位(相邻右边数位)×10。例如,6752=6×1000+7×100+5×10+2×1 考点8小数数位:从左往右,···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十万分位等等。 【例4】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最大数位是十分位,小数的小数部分没有最小数位。小数的整数部分的最小数位是个位,小数的整数部分没有最大数位。 考点9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从左往右,···100000、10000、1000、100、10、1、0.1、0.01、0.001、0.0001、0.00001···。【例5】小数的小数部分最大计数单位是0.1或1/10,小数的小数部分没有最小(填最大或最小)的计数单位。 小数的整数部分的最小计数单位是个位,小数的整数部分没有最大数位。例如,723.304=7×100+2×10+3×1+3×0.1+0×0.01+4×0.001。注1:一个数的计数单位是它最小的计数单位,末尾是“0”的小数影响计数单位,但不影响小数的大小。 考点10小数的数位: 以下为小数数位顺序表: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小数意义的认识,后一部分是小数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小数的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小数的意义(一)”、“小数的意义(二)”、“小数的意义(三)”、“比大小”、“买菜”、“比身高”、“歌手大赛”等内容。“小数的意义”把小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不仅元、角、分以元为单位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可以用小数表示。扩展对小数意义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买菜”、“比身高”、“歌手大赛”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学习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学会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4、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5、能运用小数加减预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课时: 小数的意义(一) 1课时 小数的意义(二) 1课时 小数的意义(三) 1课时 小数的意义练习 1课时 比大小 2课时 买菜 1课时 比身高 2课时 歌手大赛 2课时 练习一 2课时 单元检测及小结 2课时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1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填空(投影出示) (1)0.1是( )分之一。 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写成小数是( )。 (4)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教学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 (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 1000÷10= 100÷10= 10÷10= 1÷10=

(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 (1)填写 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 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 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 (2)出示米尺教具 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 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 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 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③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④师生共同概括:

2020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五)(I)卷

2020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五)(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3题;共3分) 1. (1分)计算. 13-9.86=________ 10-6.07=________ 2. (1分)口算。 31×30=208÷2=416÷4= 2-1.4= 163÷4≈208÷5≈ 7.6+1.4= 52÷3= 3. (1分)3.08+2.73=________ 5.1-3.09=________ 二、判断对错 (共5题;共5分) 4. (1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不需要将小数点对齐。 5. (1分)下面的计算对吗? 6. (1分)下面的计算对吗? 7. (1分)下面的计算对吗?

8. (1分)在3.114、3 、314%、、中,最大的数是314%。() 三、口算。 (共1题;共1分) 9. (1分)心算. 0.48+5.5=10.74-0.4= 4.3-1.6= 6.2-2.8=0.04+0.4= 1.69-0.69= 4-1.4-1.6= 3.2+9.4+6.8=14.3-5.6-4.3= 四、火眼金睛辩对错,并且改正 (共1题;共2分) 10. (2分)口算。 125×8=1÷1000= 2.5-1.7= 90÷100= 33+67= 0.1×100= 3.16+5.4= 0.5×1000= 五、列竖式计算 (共1题;共1分) 11. (1分)竖式计算. (1) (2) (3)

六、用小数计算 (共1题;共1分) 12. (1分)用小数计算. (1)10m6dm-3m5cm (2)12t-3t50kg (3)4元6角8分+9元7分 七、列式计算 (共2题;共2分) 13. (1分) (1)小明有30元,买一个书包,找回多少元? (2)妈妈有50元,想买这四种文具,够吗?如果够,还剩多少元?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 14. (1分)一条裤子售价73.5元,一件上衣售价比裤子贵15元,小丽要买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 八、应用题 (共7题;共8分) 15. (1分)奇思买了一本《读书不是为爸妈》19.8元,一本《中华上下五千年》20.6元。他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16. (1分)小兰的妈妈带50元钱去买菜,买荤菜用去28.75元,买素菜用去6.35元。还剩多少钱? 17. (1分)小红的跳远成绩是多少米?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习题及答案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习题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一、写小数(16分) 2角5分=(0.25)元9分米=(0.9)米7分=(0.07)元 135克=(0.135)千克3元4角=(3.40或3.4)元4分米=(0.4)米52厘米=(0.52)米450克=(0.450或0.45)千克69克=(0.069)千克5分米=(0.5)米37厘米=(0.37)米5元4角=(5.4)元150克=(0.150或0.15)千克5元6角7分=(5.67)元 1米5分米=(1.5)米3分米2厘米=(3.2 )分米 二、下面几个数字中的“9”分别表示什么意义?(4分) 9.26 (9个一)0.926(9个0.1)0.296(9个0.01)0.269(9个0.001) 三、填空(12分) 1. 一位小数表示_十_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_百_分之几。 2. 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是_十分_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或_0.01__ 。 3. 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是百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_百分之一或__0.01__。 4. 0.307的3在_十分位上,表示_十分之三_;7在百分位上,表示_百分之七_。 四、比大小。(6分) 0.839 <0.9 6.07 <6.7 5.45 <5.63 4.03 >4.009 7.217<7.22 7.19<71.9 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数。(6分) (1)0.720,0.702,0.712 (0.702 )<(0.712 )<(0.720 ) (2)8.09,8.91,9.08 (8.09)<(8.91 )<(9.08 ) 六、根据要求,写出三个小数。(9分) (1)在0.6和1.0之间:(0.71),(0.8),(0.844)。 (2)在0.25和0.5之间:(0.28 ),(0.35),(0.4)。 (3)在0和0.1之间:(0.07),(0.082 ),(0.095 )。 七、火眼金睛辨对错。(10分) 1、0.3与0.300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0.1 0.001(x)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末尾(x) 3、4.4时=4时40分。 4.4时=4时24分(x)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5、2.7和2.9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2.75 2.8 2.875 ... ( x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解决问题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例3、“做一做”及第47页练习十一第6~9题。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整十整百人民币的兑换。 2.在学习使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兑换人民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1.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能兑换整十整百数人民币。 2.提高学生迁移的思考能力、小组合作的学习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元、10元、100元人民币、1美元钞票。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xx同学准备去美国旅游。旅游总要买点东西,需要用当地的钱。那么我们就要用中国的钱兑换美国的钱,也就是用人民币换美元,同学们看图。(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图上有什么信息?问题是什么?师指名回答。 学生自由交流。 概括:1.我知道了一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元美元,也就是1元人民币和0.1563元美元一样多。我们的钱在美国买东西不方便,需要换成美元。 2.我们需要兑换1万元人民币。 3.问题是:1万元可以兑换多少美元?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大家分小组交流一下吧。(要注意的是让平时少发言的学生先说。)【新课讲授】 1.师生交流兑换的方法。 提问:谁说说怎么兑换呢? 学生交流发言。 可能是:(1)1万元人民币就相当于1元人民币×10000,所以能换的美元也就是0.1563元×10000。 (2)也就是把0.1563扩大到10000倍。 (3)这个用乘法我知道,但是怎么算呢? (4)可以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乘10000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 (5)老师补充,得数就是1563美元。 提问:同学们说得对,说明在小组交流时你们“动口动脑动笔”这“三动”做得很好。那如果实际只兑换出156.3美元的话,那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可能是只兑换1000元人民币。0.156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就是156.3,说明扩大到1000倍,是兑换了1000元人民币的结果。 提问:还有办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 归纳:1万元人民币可以兑换美元1563元,如果这是对的话,1元人民币可以换1563的万分之一,就是把1563缩小到万分之一。用算式是1563÷10000,我们把1563的小数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