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教案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型:物质知识课【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知识要强调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即将经历的经验,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本节课将从生活中熟悉的酸雨为切入点,以酸雨的形成及防治为明线,二氧化硫的性质为暗线,两条主线下,二氧化硫的作用为次线,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着重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和学生共同构建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做有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教材分析】[1]

1、教材内容

本节课被安排在苏教版化学必修一的最后一个专题第一单元第一小节,是学生在学习了氯、溴、碘、钠、镁、铝、铁、铜等元素及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硫及其化合物的学习。

2、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通过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学生建立以化合价为主线的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为后续内容“硫酸的制备和性质”以及“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的学习打下了铺垫,可谓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学情分析】[1]

高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正处于由直观思维、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转变过程,对形象、具体、有实验的教学模式比较感兴趣。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并且通过实验探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是他们的思维不够严谨,虽比较喜欢做实验,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因此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二氧化硫的性质展开实验探究。而且本节课主要围绕社会热点问题“酸雨”展开,酸雨的形成及防治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内容都将成为

学生学习的疑点。

【教学目标】[1]

(一)《普通高中化学标准》对于本课的要求

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与作用,实验探究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方法,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三位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和作用;

②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二氧化硫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方法;

③会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并且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②借助于生产实际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内容,创设了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法的情景,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②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激发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

③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珍惜自然、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教学方法】[1]

本堂课采用的教法有:创设问题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实验探究法、讲练结合法。首先,在本堂课的开始,我会提供一个关于酸雨对人类生产生活危害的报道的视频,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对酸雨的危害设计问题情境,意在帮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开展本堂课的学习。其次,围绕实验探究法,根据实验现象展开小组讨论,探究产生现象的原因,分析二氧化硫的性质,并最终得出解决方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在学习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的过程中,穿插实验设计的环节,在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同时也增强了教学效果。最后通过“多媒体讲授法”巩固练习,瓷肌学生多感官的有效获取信息,学生自主理解消化、掌握本质,并最终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教学手段】

【教学流程】[1]

【教学过程】

环节一 视频激趣,提出问题(约5min )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开始上课。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先看一个有关杭州著名

旅游景点——天目山近况的视频。看视频之前,我先请同学们来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从视频中找到答案。

1、天目山的境况如何?

2、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是谁?

3、猜测一下罪魁祸首是如何形成的?

【播放视频】......(约2min)

【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天目山目前的惨状。1、树木枯死;2、水中鱼儿大面积死亡;3、花草褪色死亡。而根据视频中所说,我们知道罪魁祸首是酸雨。酸雨是当今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环境问题,我们温州的酸雨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一百。那么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主要成分视频里也有提到,便是气体二氧化硫。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所以我们想要制服酸雨,首先必须要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二氧化硫到底有哪些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酸雨带来的危害,多感官刺

激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环节二实验探究,分析讨论(约20min)

【教师】我们学习过那么多物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学生】预设: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师】那么研究物理性质的时候,我们又是从哪六个方面入手?

【学生】预设: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毒性。

【教师活动】这是老师从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硫。大家观察一下,我请一列小组依次回答一下。(走下讲台巡视一圈)

【学生回答】预设: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有毒,易溶于水。(其中引导学生扇闻气味,用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密度,得出相应结论)【教师】其他五项都有事实证明,那么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大家讨论一下如何证明。参考书第88页的观察与思考,四人小组有1min讨论时间。

【学生讨论】……(下讲台引导个别小组讨论)

【教师】时间到了,哪个小组已经有答案了?

【学生回答】……

【演示实验1】同学们回答得都很有创意,那么老师给大家演示一种经典的验证方法。首先,老师现在50ml的注射器中吸入30mlSO2气体。看不清的同学可以看ppt,老师已经拍好照片了。接下去,老师再向注射器中快速注入20ml水。大家说会有什么现象?

【学生】预设:总体积小于50ml。

【演示实验1】大家注意观察,体积是不是在减小?好,现在实验基本结束,我请一位同学看一下最终体积是多少?

【学生】……

【教师】我们通过实验看到SO2 溶于水速度又快,比例又高,明显表示SO2 气体易溶于水。

【过渡】我们了解完了物理性质,接下来探究一下SO2 的化学性质。首先我们同样来看一下研究化学性质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根据物质所属类别,推断该物质往往具备此类物质的通性。我们从元素组成可以看到它是什么化合物?【学生】预设:酸性氧化物。

【过渡】第二,分析物质中蛀牙元素的化合价,从氧化还原角度研究物质的性质。老师给出一些含硫物质中硫的化合价,大家得出它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预设:氧化性和还原性。

【过渡】第三点,物质往往具备以下特殊性质。大家肯定注意到视频里有提到花草都褪色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SO2 具有漂白性。

【教师】首先我们先来认识SO2 的酸性。请同学们就现有的试剂以及老师提供的信息,四人小组讨论如何多角度验证它的酸性。我将请小组代表上来亲自实验验证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资料卡】

1、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亚硫酸。

2、过氧化氢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亚硫酸具有还原性。

【学生讨论】……

【学生验证实验】预设:SO2分别与含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碱(氢氧化钙溶液)、碱性氧化物(氧化钙固体)反应,观察相应实验现象,由此解释酸性。

【板书】小结并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

【补充实验】SO2 与盐(碳酸钙溶液)反应,有沉淀生成。

【教师】接下来,我们探究一下SO2 的氧化还原性。先来看一下还原性。我们可以让它与氧化剂反应,验证其还原性。我们常见的实验室氧化剂都有哪些?【学生】预设:双氧水、高锰酸钾、溴水

【演示实验2】这个实验是本堂课最复杂的实验,同学们请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试管内产生的现象。我先取一只试管加入5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0.5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振荡。

【教师】刚才在实验演示的过程中,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预设:有白色沉淀产生。

【教师提问】先是产生了白色沉淀,这时的白色沉淀是什么?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后,再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这时的沉淀还是一开始的物质么?一开始的白色沉淀是什么,加入双氧水后的白色沉淀又是什么?

【学生活动】......

【板书】小结,给出答案,并写出相应方程式。

【学生验证实验】预设:SO2分别与含有紫色高锰酸钾溶液、溴水反应,观察相应实验现象,由此解释还原性。

【板书】小结,并给出反应方程式

【补充】SO2 与卤素单质水溶液反应的通式。

【拓展】给出SO2与H2S反应,体现氧化性。

【板书】SO2 + 2 H2S = 3 S ↓ + 2 H2O

【教师】最后,我们来研究一下SO2 的漂白性。

【演示实验3】下面我取一支试管,加入5mL二氧化硫水溶液,再滴加品红溶液,振荡,同学们注意观察颜色变化,然后加热试管,再观察颜色有什么变化。【学生】预设: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又变为红色。

【教师】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是不稳定。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能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使用

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所以此环节我让学生就自己的理解,自主

设计实验方案,并自行操作。由此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且能将所学知

识运用,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环节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约10min)

【教师】学习了二氧化硫的性质之后,我们再把他们回归与生活。继续来谈谈我们的酸雨问题。酸雨主要分为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其中以硫酸型酸雨为主。形成硫酸型酸雨的污染物便是二氧化硫气体,而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便是工业废气的排放,尤其是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的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释放到空气中。酸雨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下面请同学们就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及其水溶液的酸性,试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下它的形成过程。

【学生】......

【教师】这里硫酸的形成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二氧化硫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后形成硫酸。第二种是二氧化硫先溶于水形成亚硫酸,亚硫酸再被氧气氧化形成硫酸。这里要注意的两点就是,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以及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都是可逆反应,因此要加可逆符号。且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需要催化剂,在实验室一般都用五氧化二钒,而在空气中尘埃便可作为此反应的催化剂。

【板书】写出相应方程式

【教师】酸雨问题如此严峻,我们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来降低或是消除酸雨对我们人类的危害。

【角色扮演】下面请同学们分成四组,分别扮演普通市民、环保局局长、政府官员以及重大污染企业负责人,分别对酸雨的危害、形成、以及防治这三方面展开讨论,并制定出一个解决方案。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加深学生对酸

雨整体的认识,并由此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环节四小试牛刀,巩固新知(约5min)

设计的习题主要是围绕重难点展开,分别是一些对实验现象的说明,二氧化硫性质的判断,防治酸雨的措施等。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能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反馈本堂课的学习情

况,增强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

4.1.1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

一、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有毒、易溶于水

二、化学性质

SO2 + H2O ═H2SO3(亚硫酸)

1、酸性氧化物SO2 + 2Ca(OH)2═CaSO3↓+ H2O

SO2 + CaO ═CaSO3

SO2 + CaCO3═CaSO3↓+ CO2

SO2 + H2O2═H2SO4

2、还原性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

SO2+X2+2H2O=H2SO4+2HX(X为Cl、Br、I)

3、漂白性(暂时)

三、形成酸雨

2SO2+O2==(加热)= 2SO3SO3+H2O===H2SO4

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教学反思】

优点:

1、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2、能够尽可能的设计环节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

3、能够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化学实验,体现学科魅力,提升学生实验操作

技能;

缺点:

1、内容较多,略显繁复;

2、无法较好地协调ppt、板书与实验三者之间的平衡,可略微删减内容。

【参考文献】

[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设计

https://www.360docs.net/doc/aa10018720.html,/link?url=-Ss8b47PHjAc-KHRstMTmldHfrpOyE66F0qAhW QhctTehj38v6pnhoQw3ei_EufgA7V0j2rMNbS_lM7XV6HSe_UOKRp-yUOvaGHY3 sRK1em

【承诺】

原创部分为70%。

承诺人:陈彩凤

对胡海燕《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的评课

今天,我和胡海燕同学一组共同交流了《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的教学片段。总体感觉海燕同学的教学过程音量适中,声调抑扬顿挫。教学思路清晰,环节丝丝入扣,能够抓住学生注意力。讲解化合物性质时令学生讨论进行,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以下为我对整个片段的具体评价:

1、教学目标落实明确

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及学生实际。胡海燕同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初步解决和解释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这又是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过程。同时对学生的要求明确、合理、具体、可操作性强。

2、教学内容处理合理

这堂课以“天目山受酸雨危害”视频导入,利用多媒体多感官刺激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够融入学生经验值中,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本课教学中,巧妙创设教学情景,体现课改新理念,从探讨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入手,引到二氧化硫的性质,运用实验与理论探究同步的模式。讲解物理性质时,有理有据。思路清晰,知识结构合理,能够突出重点、兴趣点,难易适中。基本带过前五项性质,着重讲述SO2 溶解性。在探究SO2 溶解性的时候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演示经典试验后拓展部分内容,做到适时适量拓展。

3、教法运用灵活多变

综合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演示实验,充分体现学科特点。能够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为弥补后排学生看不清实验现象,将每个步骤的图片提早做进ppt中,图文并茂,适时适度地应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更好地完成教学。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规范操作,动作准确熟练。

4、学法指导积极引导

学生有足够时间自我思考,能主动参与,积极性高。自主学习意识强。学习

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学生能提出新的见解,体现一定的创造性。

5、教学过程活泼幽默

利用实验设计与演示实验,创设有助于师生对话、沟通的教学情景,营造民主、互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合作讨论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教学素质亲切独特

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能够婉转地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能够及时且准确的给出评价,拥有良好的教学风格。教学语言活泼幽默,教态亲切自然,有感染力。板书书写规范。

7、教学效果

以酸雨作为教学的背景,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这与这一专题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8、不足之处

(1)板书略显单薄,缺乏设计;

(2)板书书写与多媒体、实验三者不能协调。

高中化学:硫与二氧化硫学案

高中化学:硫与二氧化硫学案 [学习目标] 1.能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规律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S、SO 2 的性质及其转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正确表示S、SO 2的主要化学性质.2.能说明S、SO 2 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 一、硫 1.硫元素的存在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01海洋、大气、地壳中. 2.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 3.物理性质 4.化学性质 (1)氧化性 硫与铁、铜、钠、汞、氢气等物质反应时表现其氧化性.

如:Fe +S =====△ □15FeS (2)还原性 硫与氧气等物质反应时表现其还原性. S +O 2=====点燃 □16SO 2. 5.硫黄的用途 硫黄主要用于制造□17硫酸、化肥、火柴及杀虫剂等,还用于制造火药、烟花爆竹等. 二、二氧化硫(SO 2) 1.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为□ 01无色、□02有刺激性气味的□03有毒□04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易液化(沸点为-10 ℃),□05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 2.化学性质 SO 2属于□06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SO 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SO 2既有□07氧化性又有□ 08还原性,但以□09还原性为主.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还原性:2SO 2+O 2催化剂 △ 2SO 3 SO 2+X 2+2H 2O===□ 14H 2SO 4+2HX(X =Cl 、Br 、I)

5SO 2+2MnO - 4+2H 2O===5SO 2-4+2Mn 2++4H + SO 2+2Fe 3++2H 2O===□15SO 2-4+2Fe 2++□164H + 氧化性:SO 2的氧化性较弱,只有在存在较强还原剂(如H 2S)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氧化性. SO 2+2H 2S===□173S↓+2H 2O (3)漂白性 SO 2具有漂白性,能使某些有色物质退色.将SO 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退色,加热后溶液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检验SO 2的存在. 一、硫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交流研讨] 自然界中存在的含硫的物质有:HgS 、S 、SO 2、CaSO 4·2H 2O 等,依据这些物质的化合价你认为S 具有什么性质. 提示:S 0 ―→Hg S -2 ,说明S 有氧化性;S 0 ―→S +4 O 2和S 0 ―→Ca S +6 O 4·2H 2O 说明S 有还原性. [点拨提升] 1.硫的氧化性没有氯气的强,氯气能把单质铁氧化为+3价,把单质铜氧化为+2价,而硫只能把铁氧化为+2价,把铜氧化为+1价. 2.硫与大多数金属反应需要加热,但反应开始后,不需加热便可继续进行. 知识拓展 (1)硫易溶于CS 2,利用此性质可把S 从Fe 、S(或C 、S)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2)硫可与热的NaOH 溶液反应,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3S +6NaOH =====△ 2Na 2S +Na 2SO 3+3H 2O ,利用此性质可洗涤仪器内壁残留的硫. [练习与活动] 1.下列有关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S 具有氧化性,故铁粉和硫粉共热可生成Fe 2S 3 B .S 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均作氧化剂 C .黑火药中的KNO 3、C 、S 可用水、CS 2作溶剂用过滤等操作进行分离

《二氧化硫的性质》说课稿

《二氧化硫的性质》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要说课的题目是《二氧化硫的性质》,本次说课我将分四个部分,它们分别是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 在教材分析中我将对教材从教材地位、教学背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及其依据五个角度进行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新教材高一必修1课本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其中一部分内容,安排课时为15分钟。本节课所要接触到的非金属硫是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接触的又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学生可以联系前面学习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方法,类比运用到硫及其二氧化硫性质的学习上。本节课内容是建立在上节课的实验基础上的,上节课上一节课学生已经到实验室做了二氧化硫溶于水以及其使品红褪色的实验,并让同学们课后与小组同学进行共同探讨,得出小组讨论结果。本节课采用“实验回顾—现象分析—问题讨论—实验结果”的总体思路来安排教学内容,对上一节课的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分步回顾讨论,师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回顾共同探讨出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其中本节课探讨的化学性质包括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与其漂白性。因此本节课为后面下一节课二氧化硫其他化学性质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根据新课标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配合教学大纲,以及结合课本教材,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它们分别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首先我们来看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知识目标中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然后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学生学会通过自己小组所得出结果与正确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会通过自己小组所得出结果与正确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们来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让学生描述自己所做的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的探讨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组员协作精神;让学生课后做巩固练习,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 在了解了教学目标后,让我们再看一下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及其依据部分。 本节课的重点是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难点是可逆反应,这样设计是因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是二氧化硫重要的化学性质,必须重点掌握。而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又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这个概念学生第一次接触,都比较陌生,对于刚接触可逆反应的高一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板书设计以及时间分配来强调和突破重难点,同时也采用学生实践的方法来强调重点。 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会描述自己所做实验的现象,然后教师辅以讲解,学生再通过老师的讲解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发言,最终师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苏教版化学1第4专题第一单元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 王海英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06) 一、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改变以往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模式:结构→性质→用途,而是从现实实际和观察到的现象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测性质→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体现探究式学习方式。本节课以“酸雨”为背景,课前循环播放的优美风景图片与一组环境污染图片的对比,视觉冲击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接着课堂创设“模拟酸雨”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并由此引出相关问题,设计展开四个探究活动:①二氧化硫可溶于水且溶液显酸性。 ②探究SO 的还原性。③探究二氧化硫的氧化产物。④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这 2 些场景的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知识问题化,通过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原理、类比迁移等化学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使教学目标得以达成。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苏教版《化学1》专题4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二氧化硫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氧化物之一,是一种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酸性氧化物,是工业生产硫酸环节中的一种重要的物质,也是学生初步认识环境污染中大气污染的一种主要物质。通过实验手段探究其性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了解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危害,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对二氧化硫用途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辩证看待事物。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硫的作用,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 (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可逆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二氧化硫的组成及价态,分析其可能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图片展示环境污染的情景,对学生进行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使其意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投影】一组美丽的画面 【教师引入】清山秀水惹人醉,如画美景不胜收。美丽的风景需要我们珍惜和保护,否则我们将会看到另一番景象。 【教师投影】一组被酸雨污染的画面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说明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二氧化硫是学生初步认识环境污染一种主要物质,二氧化硫的性质是本节的一个重点,也是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通过对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了解掌握,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及辨证认识化学物质。尤其是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学习了硅、氯及其化合物,对非金属物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三、教法分析: 二氧化硫是集氧化性、还原性于一身的酸性氧化物,在教学设计中对每个问题的提出、思考、探究既要切合实际。因此,设计了“以性质预测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实验探究过程,并与多媒体小组讨论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四、三维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氧化性和还原性、化学特性等; 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2. 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氧化性与漂白性 难点:探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设计 六、教学方法与思路——启发探究式教学法 总体教学思路:质疑激趣→实验引探→媒体释疑→启思诱导→合作研讨→反馈小结 七、教学过程

初中化学七年级教案学案二氧化硫

示范教案一(6.2二氧化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 ●教学重点 SO2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SO2的化学性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启发、阅读、对比、归纳等 ●教学用具 投影仪、铁架台(带铁夹)、分液漏斗、烧瓶、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双孔)、洗气瓶(可用大试管代替,5个)、烧杯、普通漏斗、石棉网、大烧杯、小试管、试管夹、水槽; 浓H2SO4、Na2SO3固体、品红试液、石蕊试液、氢硫酸、溴水、KMnO4溶液、浓NaOH 液、水; 两试管预先收集好的SO2气体,其中一支的活塞上带有装浓NaOH液的胶头滴管。 ●教学过程 [引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可爱的地球,然而,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和气候变暖这三大全球环境问题,却使人类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酸雨”是怎样危害地球的,请大家看以下资料。 [投影展示]“空中死神”——酸雨 猖獗的酸雨严重地威胁着地球。据资料记载,仅在1980年一年内,美国和加拿大就有5万余人成了酸雨的猎物。比利时是西欧酸雨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它的环境酸化程度已超过正常标准的16倍。在意大利北部,5%的森林死于酸雨。瑞典有15000个湖泊酸化。挪威有许多马哈鱼生活的河流已被酸雨污染。世界古迹、桥梁受酸雨腐蚀越来越快。号称世界最大露天博物馆智利复活岛上的石雕人像,正面临着解体和倒塌的威胁,美国每年花在修理受损古迹方面的费用超过了50亿美元。闻名世界,代表我国古建筑精华的北京汉白玉石雕,近年来也遭到意想不到的损害,故宫太和殿台阶的栏杆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浮雕花纹,50多年前图案清晰可辨,如今却大多模糊不清,甚至成光板。我国江苏、安徽、湖北、福建、江西、浙江七省的大豆田曾经受酸雨影响造成经济损失一年达1380多万元。 [师]那么,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又是谁呢?它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认识的物质——二氧化硫。 [板书]第二节二氧化硫 [师]请大家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并回答你所知道的二氧化硫的性质。 [生]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有刺激性气味,是酸性氧化物。 [师]很好!下面就让我们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来进一步认识二氧化硫的性质。 [板书]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2019新人教版必修一《硫和二氧化硫》word学案

塔河二中导学案一年级化学学科课题备课人:杨玉海审批人:温敏敏备课日期:11.11.21 授课日期:11.12.1 【学习目标】 2019新人教版必修一《硫和二氧化硫》word学案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硫元素的存在,硫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2. 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 能力目标: 1.通过SO2的价态,联系氧化还原反应及其为酸性氧化物,分析其可能具有的性质. 2.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通常为由结构分析性质,考虑实验方法,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 结论,再分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情感目标 结合SO2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教学过程,进行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观点建立. 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难点: 可逆反应 知识链接 SO2的的化学性质与CO2很相似. 填写下列有关CO2的性质: 1.遇指示剂变色与紫色石蕊试液 2.与碱反应:与NaOH反应方程式 ;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与Na2O反应 4.与水的反应 5.与某些盐反应与Na2CO3溶液的反应 学法指导 认真阅读书本.注意会用所学的规律解题,从而把它内化为方法。会用联系方法学习,比如会用CO2的性质联系学习SO2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硫(阅读教材并填空) (1)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硫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游离态的硫存在于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火山喷出物中含有大量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H2S)、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等。化合态的硫主要以硫化物和的形式存在,如硫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石膏()和芒硝()。硫还是一种生命元素,组成某些蛋白质时离不开它。这也正是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燃料中经常含硫的原因。 (2)性质 塔河二中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小组:第小组 硫俗称,在通常状况下,它是一种的固体,质脆,易研成粉末;不溶于,微溶于,易溶于,硫或含硫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首先生成,(硫在空

硫的转化-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2016级化学导学案主备:关军庆陈霞审核:高一化学组授课人:授课时间:学案编号:17 班级:姓名:小组:教师评价: 课题:硫的转化------二氧化硫 【学习目标】1.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酸雨的形成及危害,了解防止酸雨产生的途径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重点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酸雨的形成 【知识链接】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与水的反应:CO2+H2O==H2CO3 与碱的反应:CO2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先生成沉淀,当气体过量时沉淀又溶解 Ca(OH)2+CO2CaCO3↓+H2O CaCO3+CO2+H2O Ca(HCO3)2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O 2+CaO CaCO3 【自主学习】 一、二氧化硫 1. 物理性质:(阅读课本P92) SO2是一种色、有气味的毒、易液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40体积的SO2) 2. 化学性质 (1)SO2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和水反应:。 a. 生成的亚硫酸(H2SO3)是一种弱酸,酸性比碳酸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b. H2SO3只存在于溶液中,不稳定,易分解为SO2和H2O。 ②与碱性氧化物(Na2O)反应:。 ③与碱(NaOH)反应: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思考1:请标出SO2中硫元素(S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2,0,+4,+6)的化合价,从氧化还原角度预测SO2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2)强______性 ① SO2可以被O2氧化成SO3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SO2的水溶液能被Cl2、Br2、I2氧化。如SO2能使氯水褪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SO2 + Cl2 + 2H2O=;离子方程式 为:。 ③SO2能还原酸化的KMnO4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红色_______。 (3)弱______性:SO2与H2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SO2通入氢硫酸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性:SO2能使某些有色物质(如)褪色,这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这些无色物质时又会发生分解,恢复原来的颜色。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 3.用途:制硫酸、漂白剂、消毒剂和防腐剂。 思考2: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气体混合后,漂白能力一定增强吗? 二、酸雨及防治 酸雨:是指PH小于的雨水,主要是含有硫酸和硝酸。由于存在CO2,正常雨水中的PH约为5.6。 1.酸雨的形成 (1)形成酸雨的物质 排放到空气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在氧气和水蒸气的共同作用下形成_____和______,进而形成酸雨。

硫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教师版)

硫及其化合物 考点1二氧化硫的性质 1. 物理性质: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1∶40),液化。 2. 化学性质 (1) 作为酸性氧化物(与CO2相似),能与、、反应。 SO2+H2O(SO2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 SO2+CaO SO2(少量)+2NaOH SO2(过量)+NaOH(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现象是) SO2+Ca(OH)2(少量S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 (2) 从化合价角度来看,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①氧化性:SO2+2H2S ②还原性 与O2反应:(工业制硫酸) 与碘水反应:(SO2通入I2的淀粉溶液,现象是) 与Fe3+的盐溶液(酸性)反应:与H2O2溶液(酸性)反应:SO2+H2O22H++S 2- 4 O 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现象是) (3) SO2还具有漂白性,可以使溶液褪色,加热又恢复至溶液的原颜色。 3. SO2的实验室制备(写出化学方程式):Na2SO3(s)+H2SO4(浓) 【举题说法】 例题1在探究SO2水溶液成分和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向SO2水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SO2水溶液呈酸性 B. 向SO2水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SO2水溶液中含有S 2- 4 O C. 向SO2水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有淡黄色沉淀产生,说明SO2水溶液具有氧化性 D. 向KMnO4溶液中滴加SO2水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SO2水溶液具有漂白性【答案】AC 变式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用于制取SO2和验证SO2的性质。已知:·L-1Fe(NO3)3溶液的pH=1。

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应用

专题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时15 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 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 ①CuS ②FeS ③SO3④H2S ⑤FeCl2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使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S与O2反应中,S表现了氧化性 C.Fe与足量硫粉加热可生成Fe2S3 D.少量SO2通过澄清石灰水能生成白色沉淀 3.(2012·广州模拟)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X仍未沉淀,则X可能是( ) A.CO2 B.NH3 C.Cl2 D.NO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使品红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B.SO2和Cl2都有漂白作用,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时,可增强漂白作用 C.活性炭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利用了其还原性,使有色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D.SO 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溶液重新变为红色 5.(2012·温州中学)某研究小组研究某地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有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SO2SO3H2SO4 猜想2:SO2H2SO3H2SO4 猜想3:以上两过程同时存在。 为验证上述有关猜想的正确性,收集一定量该地区刚下的雨水进行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若猜想1或猜想3正确,则该雨水加入盐酸后,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若存在猜想2的过程,则该雨水可能使品红褪色 C.若只存在猜想1的过程,则该雨水的pH随时间延长而增大 D.上述任意一个猜想正确,该地区雨水的pH均小于5.6 6.(2013·茂名一模)下列反应与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无关的是( ) A.实验室用碱石灰吸收SO2 B.Na2O2与水反应制备氧气 C.N2O5与水反应制备HNO3 D.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二、双项选择题 7.下图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的溶液Y可能是( ) A.X是SO2,Y是饱和NaHCO3溶液 B.X是H2S,Y是浓硫酸 C.X是CO2,Y是Na2SO3 D.X是Cl2,Y是Na2CO3 8.标准状况下,某同学向100mL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所得溶液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反应是SO2+2H2S3S↓+2H2O B.b点对应的溶液导电性最强

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教案

第二节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普通高中化学标准》对于本课的要求 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与作用,实验探究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方法,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三位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和作用; ②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二氧化硫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方法; ③会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并且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②借助于生产实际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内容,创设了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法的情景,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②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激发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课堂导入】【实物展台】 化学表演:龚喻《想当电工的粗铜》 【问题设计】龚喻同学把铜冶炼出来了,这个铜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二氧化硫的制备有没有什么联系呢?在实验室中制备二氧化硫的方法有哪些? 【PPT展示】一、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硫 【合作学习】男同学和女同学PK赛,看谁写得多,谁写得好。 【自主学习】问题1:三种制备二氧化硫的方法哪一个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问题2:制备二氧化硫,选择20%、70%、98%的硫酸,哪一种更好? 【学生回答】 【小结】实验室制备气体考虑的原则①原料尽量采用非气体②反应条件加热或不加热③方便收集,所以我们采用固液不加热的方法制备气体,选用的硫酸浓度为70%左右。 【实验探究】分别把SO2通入下列溶液 会有怎样的实验现象呢? 【自主学习】实物展台展示学生讨论的结果 【问题讨论】把SO2通入石蕊中,石蕊会先变红,然后会怎么样?会不会褪色? 把SO2通入NaOH和酚酞的混合溶液中,红色褪去,是不是漂白? 把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红色褪去,是不是漂白? 把SO2通入溴水中,橙色褪去,是不是漂白? 【阅读教材】必修一P90,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它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 【小结】SO2的漂白性在溶液中只针对品红溶液。 【问题讨论】把SO2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中,对应的方程式应该如何书写? 【课堂训练】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与水反应 (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与足量的石灰水 (4)与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5)(16江苏)SO2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SO3和CO2,其离子方程式为 【PPT展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问题讨论】二氧化硫中硫的价态是正四价,而硫的家族梦想是正六价,也就是说二氧化硫是还原性是比较强的。大家

硫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

硫及其化合物 考点1 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1∶40),液化。 2. 化学性质 (1) 作为酸性氧化物(与CO2相似),能与、、反应。 SO2+H2O(SO2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 SO2+CaO SO2(少量)+2NaOH SO2(过量)+NaOH(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现象是) SO2+Ca(OH)2(少量S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 (2) 从化合价角度来看,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①氧化性:SO2+2H2S ②还原性 与O2反应:(工业制硫酸) 与碘水反应:(SO2通入I2的淀粉溶液,现象是) 与Fe3+的盐溶液(酸性)反应:与H2O2溶液(酸性)反应:SO2+H2O22H++S 2- 4 O 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现象是) (3) SO2还具有漂白性,可以使溶液褪色,加热又恢复至溶液的原颜色。 3. SO2的实验室制备(写出化学方程式):Na2SO3(s)+H2SO4(浓) 例题1 在探究SO2水溶液成分和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向SO2水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SO2水溶液呈酸性 B. 向SO2水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SO2水溶液中含有S 2- 4 O C. 向SO2水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有淡黄色沉淀产生,说明SO2水溶液具有氧化性 D. 向KMnO4溶液中滴加SO2水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SO2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变式1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用于制取SO2和验证SO2的性质。已知:1.0mol·L-1Fe(NO3)3溶液的pH=1。

完整版二氧化硫教案讲解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1)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硫和氮的化合物(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是典型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之前对硅、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为学习本节内容做准备。 同时,通过学习硫和氮的化合物知识,为本章第四节的学习做铺垫。在本节的学习中,通过实验现象,了解硫、氮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本节内容主要对SO2、NO、NO 2进行全面剖析, 分析氮氧化物和SO2 性质及其对大气的污染,以及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措施,同时让学生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去保护环境。因此在教学安排上,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有关的预防措施。第二课时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本节课学习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本节内容安排上,先学 习其性质和用途,再认识其引起环境污染的原因,思考解决的措施,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同时本课时内容联系实际,学生易接受。教材编排的目的明确,给更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获取知识。同时提供相关的拓展阅读,开拓学生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本章前两节的知识,对非金属的认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也有了一个的整体思路。利用非金属元素的多种变价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学生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去分析简单的化学反应。同时,本课时的学习也贴切生活,涉及漂白、酸雨等知识,学生容易接受,而且通过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现象,使他们以后对生活中的事物保持思考习惯,对身边的事物保持科学的态度。同时,对于刚步入高中学习的学生而言,虽然之前学习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其系统的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还不能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及物质有其一般规律,也有其特殊性质。对于大部分学生,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需要提高。对于实验的设计,这是学生的短板,也是学生所恐惧的板块,需要不断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克服畏惧心理、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三、教学思路分析先让学生弄清楚有关污染物SO2 的性质,然后让学生了解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硫及其化合物学案

硫及其化合物 考点一二氧化硫、硫酸与硫酸盐 [考试标准] 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 1.二氧化硫的性质(酸性氧化物、漂白性、还原性) b c 2.酸雨的成因和防治 a a 3.硫酸的工业生产 a b 4.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a b 5.几种重要的硫酸盐及其用途 a (一)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约40体积SO2。 2.化学性质 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 (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 ? ?与H2O反应:SO2+H2O H2SO3 与NaOH足量反应: 2NaOH+SO2===Na2SO3+H2O (2)氧化性(如与H2S溶液反应): SO2+2H2S===3S↓+2H2O

(3)还原性????? O 2:2SO 2+O 2 催化剂 △ 2SO 3氯水:Cl 2+SO 2+2H 2O===2HCl +H 2SO 4 (4)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等有机色质褪色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 3.二氧化硫的污染与治理 (1)来源: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及金属矿物的冶炼等。 (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pH 小于5.6)。 (3)治理:燃煤脱硫,改进燃烧技术。 (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途径有两个: SO 2 ????? 途径Ⅰ:――――――――――――――→ 光照、烟尘中金属氧化物等作用 催化剂 SO 3 ――→H 2 O H 2 SO 4 途径Ⅱ:――――→雨水水H 2SO 3 ――――――→O 2 空气中的O 2 H 2SO 4 完成两途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途径Ⅰ:2SO 2+O 2催化剂 2SO 3,SO 3+H 2O===H 2SO 4。 ②途径Ⅱ:SO 2+H 2O H 2SO 3,2H 2SO 3+O 2===2H 2SO 4。 (二)硫酸和硫酸盐 1.硫酸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设备及生产流程如下图: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各进口或出口物质的名称: A :含硫矿石(如FeS 2); B :炉渣; C :二氧化硫、氧气、氮气; D :尾气(SO 2、O 2、N 2)。 (2)接触法制硫酸分为三个阶段,请填写下表:

苏教版高一年级《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年级《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本课通过二氧化硫性质学习掌握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示了化学物质的不合理应用引起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本课教学中,教师巧妙创设不同教学情景,体现课改新理念。通过活动与探究等系列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酸性及还原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归纳出酸雨形成过程,并通过设计趣味性实验,认识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及特点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对资料卡的学习分析,落实对酸雨防治方法。整个施教过程中基本上完成课前制订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以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酸雨为学习载体,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教师引导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课教学中还注重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师真正起到了学生学习“促进者”的作用,实现了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 整个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实验、资料分析,引导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强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任务分析】 本案例是苏教版高一化学I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和社会,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从而打破了以往严密的知识体系。整个教学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以及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及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 【学习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及高一前3个专题的学习对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方法已有些认识。大部分学生对酸雨也有所耳闻,经过前面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及运用书籍、网络资源,比较、归纳对信息加工的能力。在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评价的鼓励下,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疑问,进行交流、讨论,已具备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2)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和防治二氧化硫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认识科学擦究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记录现象,查阅资料等手段获取信息,并通过交流、讨论、表达、归纳整理知识构建知识意义。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2)逐步树立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及用辩证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策略】 如通过投影有关酸雨危害的图片和影片,激发学生的环保情感,引起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如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讨二氧化硫的性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及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表达的能力。教师通过补充实验和问题引导,激发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情分析: 1.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教材分析: 教材把该内容放在必修一最后一个章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对前三章以及本章非金属硅、氯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在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类比的学习方法,体会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思维。另一方面通过对硫元素化合价上的多变性,性质上的特殊漂白性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的学科观念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元素观、转化观、分类观、以及化学的价值观等形成辩证的认识,也为后面硫酸、氮及其化合物的学习积累了感性认识的材料。 3.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初步拥有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如酸性氧化物,初步了解有关二氧化硫与酸雨危害的知识;有一定的化学理论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这些知识为本课酸雨的形成与成分探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而在能力方面,高一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但在认识物质性质的多样性,对问题的分析、评价方面不够全面,在实验设计和规范操作方面也有待进一步训练。因此,如何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客观、全面的分析问题,运用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和了解二氧化硫的作用。 2.在二氧化硫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学会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推理、归纳等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提高科学分析的能力,培养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实验探究、证据推理、创新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 3.通过对二氧化硫在日常生活、生产的应用的利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讨论,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科学风险认知,树立正确的学科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高中化学: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学案

高中化学: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学案 的性质,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学习目标] 1.了解硫的存在形态及化学性质.2.掌握SO 2 的性质.3.了解硫的化合物的性质及主要转化过程与用途.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酸验证SO 2 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酸雨的措施. 一、SO 的性质 2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用途:制硫酸、漂白剂和防腐剂.

二、酸雨及其防治 1.酸雨的形成 (1)酸雨:空气中的□01SO 2在O2和水蒸气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酸雾,随雨水降落就成为酸雨. (2)硫的氧化物形成酸雨的主要过程: 主要反应如下: ①□022SO2+O2 粉尘等催化 2SO 3 ; ②□03SO3+H2O===H2SO4; ③□04SO2+H2O H2SO3; ④□052H2SO3+O2===2H2SO4. 2.酸雨的防治措施 (1)首先要从□06污染源着手. (2)开发利用□07氢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1.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 2,那么在纯氧中燃烧能否生成SO 3 ? 提示:不能,硫在空气中或纯氧中燃烧均生成SO 2,SO 2 转化为SO 3 需在加热、催化剂作用 下才可进行. 2.久置的酸雨,其酸性为什么会增强? 提示:酸雨中的H 2SO 3 为弱酸,被O 2 氧化后生成的H 2 SO 4 为强酸,所以酸性增强. 3.SO 2 使溴水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吗? 提示:不是,SO 2使溴水褪色体现了SO 2 的还原性. 4.如何除去CO 2中的SO 2 ? 提示:通过饱和NaHCO 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2NaHCO 3 +SO 2 ===Na 2 SO 3 +2CO 2 +H 2 O. 一、各类漂白剂的漂白原理 1.漂白原理分类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最全版

[教学设计]《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一、设计思想: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所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构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从三个维度的角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本节课在教学内容上,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防治,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在教学设计上,要着重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特色:将SO2的性质和作用的学习过程设计成实验探究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对话、相互交流,以及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共同解决问题。将在教学过程中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教学和引导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巧妙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并且将三维目标溶合于探究的过程中,以期达到有机的统一。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SO2的性质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本专题后续章节“硫酸的制备”、“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 三、学情分析: (1)本节课以“酸雨”为背景,它是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2)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等知识的学习,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3)高一年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6岁左右,思维敏捷、活跃,但不够严谨。比较喜欢动手做实验,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因此,必须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加以培养 (4)在前面的教学中,已完成了许多的探究或验证实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够胜任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 四、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学条件和学生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本人确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②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③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2 苏教版(新教案)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苏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专题四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通过前面三个专题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非金属元素氯、溴、碘、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和金属元素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学习了人们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的实验探究方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所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构建。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操作、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防治,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设计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环境。本节课主体采用“搜集相关知识—实验操作—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在实验探究中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让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证明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 三、教学重点 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手段 讨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实验 学生做好适当预习准备 七、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引导】、展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国 内外酸雨危害的短片及我国酸雨分布图等。 、介绍:酸雨是英国化学家史密斯于年提出,一般指小于的雨、雪、雾等大气降水、数值的来源是蒸馏水于大气中达到平衡时的酸度。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 、展示学生采集的雨水样品【探究实验】 、测定雨水的值 、猜测可能成分 、实验验证(如检验硫 通过观看素 材让学生了解与 社会生产,生活, 环境有很大的关 系,能够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