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卓锦分校

一、选题缘由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需要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世界已然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已纷纷开始倡导培养地球村市民的素质。在这个日益国际化的社会里,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以及不同区域、国家和地区的人已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国际理解教育所提倡的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和全球意识的人是现代人的必备素养。我们的学校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的态度、能力以及与人交往、与人共处的能力,使学生在日益国际化的社会中与他人共同生活、相互合作,以此提高我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参与度,让国际社会更多的听到中国人的声音。

(二)区域发展的需求

盐道街小学卓锦分校是成都市锦江区率先走国际化路线的小学。成都是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其教育水平居于西南地区前列。然而成都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差距也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在小学教育阶段,成都的小学教育国际化水平仍很欠缺。教育国际化的欠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成都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实现区域性的发展,需要在区域层面探索教育国际化的规划和对外合作方向,还需在学校层面上建立多元的交流机制,加强对外交流的力度。通过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意识,使学生成为通晓国际规则和惯例的现代人。让世界融入学校,让学生走向世界,体现盐小卓锦分校的国际化办学特色,为成都市的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

(三)学校高端定位的需要

盐道街小学卓锦分校在国际化办学方向的指引下,力图在学生锦绣人生的起点处打牢根基,使学生有能力在今后的生活中缔造一种“卓而不凡、花簇锦绣”的完满生活,也为他们将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国际化”建设这个高端的平台之上,我们的教育眼光应该更加的长远,从学生、课程、社会的多角度,以一种开放、融合、发展、创新的思维体现学校的使命。学校的高端定位是建立在盐小卓锦分校对卓锦娃娃全面发展的责任心与自信心基础上的。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校本课程开

发,正是为了实现学校的高端定位而做的努力。

(四)学生发展的需要

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学生的发展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简单获取上。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应着眼于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强烈冲击和震荡中,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的国际型人才是当今教育的培养目标。适时顺势的对青少年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消除不同文明之间交流融通的障碍,不失为未雨绸缪的远见之举。

通过文理并重的融合教育,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形成科学与人文融会的知识结构;通过科学的外语教育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外语知识、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跨文化的意识和宽阔的国际视野;通过面向世界的国际教育,使学生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具有国际理念、国际适应能力和国际合作意识等国际化人才的素质。在全面素质发展的基础上张扬健康的个性;通过建立多元发展平台,开辟多元成才通道,使学生在不同的发展方向上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

学生发展的时代性呼唤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在国际理解教育的视阈下,通过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开发、实施,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研究意义

我国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基于国家对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我校“国际化精品”办学的目标及课程建设需求,在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具有如下实践意义:(1)对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小学生培养的目标与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对培养学生的“全球公民”意识与素质提供成功的经验;(2)通过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3)通过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和发展,使其以国际理解的态度,学会与他人共生共存;同时突破教师的教学认识,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4)独特的校本课程开发增强学校办学的综合实力,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整体优化。

三、概念界定

(一)国际理解教育

从国际理解教育产生和发展历史来看,其内涵和外延相当丰富,并且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的内容纳入其中,国际理解教育的界说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用发展、开放的视野去理解和阐述它。

当今,人们普遍认同“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

从上述界定来看,国际理解教育在本质上属于跨文化教育的范畴,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对不同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而是作为一种包括知、情、意、行各个方面的完整和可操作的教育过程。

国际理解教育的精髓是学会与他人共生共存,是对“人”这一要素的理解,可以说国际理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共存”。结合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我们从知识目标、态度目标和能力目标三个维度对小学阶段实施的国际理解教育做如下界定:(1)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异国、异民族文化,国际组织相关知识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的相关知识等。具体包括,了解我国和世界历史文化知识、风俗习惯及国际礼仪等日常文化知识;理解世界人口、环境、时事等全球所面临的现实性课题;思考中华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2)态度目标

学生要具有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容纳世界多元性的态度;具有责任感,与伙伴合作、交流、共生的态度;能够客观、谨慎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态度等。

(3)能力目标

学生学会和掌握外语运用能力;搜集、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沟通和交往的能力;总结和表达的能力等。

三个目标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和基础的。例如,知识目标中的了解“异国、异民族文化”,与态度目标的“开放、尊重,容纳世界多元性”是相互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没有“容纳世界多元性”的态度,即使是了解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也只是单纯地限于知识表面的理解。只有建立在容纳他人态度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刻理解世界

文化,并由此产生与世界异文化民族共生的心理。而能力目标是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且能力的提高是有效掌握知识的工具和手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三个目标是同步进行的,只是根据小学年段的不同其教学程度有所不同。

(二)校本课程

2000年春,我国开始正式启动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新一轮课程改革确立了我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对于“校本课程”的界定,学者们的基本理念相同,所站角度有所不同,具体有以下三种观点:(1)“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2)“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3)从课程管理看,“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由学校自己开发并实施的一种课程,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从课程目标和课程生成的角度看,“校本课程”是满足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教育原则,根据对学生需求的评估及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尊重和适应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而开发、实施的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在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积极参与下生成的课程。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题的“校本课程”是特指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一种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程板块,以学校内部成员以及校外团体或个人为开发主体,评估学生的需求,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及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三)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一词是1973年由菲吕马克(Furumark)和麦克米伦(Macmillan)两位学者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的。其英文表述是“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或“Site-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其缩写词为“SBCD”。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响应。1985年,在以色列召开了一次小型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与会学者就“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界定作了广泛的讨论,但最终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菲吕马克(1973):校本课程开发意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如教师、行政

人员、家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

麦克米伦(1973):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工作,该课程开发工作大部分依赖学校教职员以及学校的现有资源。

萨巴尔(1994):校本课程开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学校人员采用、实施现有课程成品时所进行的一连串的课程决定;广义是指学校成员参与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等动态过程,以及其中对于学校组织、资源、社区参与、培训教育所做的决定。

在我国,海峡两岸学者根据以上定义,将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界定如下。

黄政杰(1985):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为背景,透过中央、地方与学校三者权力责任的在分配,赋予学校教育人员的权责,由学校教育人员结合校内外资源的人力,主动进行学校课程的计划、实施与评价。

崔允漷(2000):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跟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徐玉珍(2001):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跟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学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

以上定义侧重点不同,但基本表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一是学校为本,场所为学校,开发主体是校长、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社区人士等。二是课程开发,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和学生为参与主体,有课程专家、家长和社区人士等共同参与,对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或学校主体进行全新课程开发的过程,目标是促使学生个性潜能优势的充分发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本课题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指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由校内外人员共同参与,在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以外的领域进行的课程开发。

四、文献综述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理解和相互宽

容,加强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雅克·德洛尔,1996)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全球问题等国际背景知识,在探究和体验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国际语言交流的能力,具备跨文化交际技能,形成和平、民主、发展的全球视野和胸怀,能够从全人类发展和全球进步的角度思考问题。具体到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和全球意识。

许多国家都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提倡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纷纷倡导培养地球村市民的素质,将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到国际人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中,并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国际教育课程。如美国通过加强外语教育、在学科课程中融入国际与全球视野、鼓励师生对外交流学习、利用学校里的外国师生充实本校师生的国际化教育经历(Barker,C.M.,2000)等途径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日本政府除了在中小学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以外,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大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活动。例如,东京都港区立东町小学校根据该社区外国居民多的特点,开展了“加强友谊,共同成长”为主题的研究活动,并且就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国际协调、国际和平、人权、自由平等等方面开展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反观我国,北京教育学院于1999年率先在北京市开始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并在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框架构建、地方课程教材开发、教师培训和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5年至2010年,经北京市中小学地方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国际理解》系列教材由北京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该教材具有综合性、文化性、人本性、灵活性和开发性等特征,为我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此后,我国学者从课程论角度,结合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与文化价值观理论,探讨了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构建设想,如《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构建》(翁文艳2004)、《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熊梅,李水霞2006)、《小学英语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孙维华,王艳玲2009)等,结合我国国情与其文化价值观的特点,分析论证其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相关设置问题。2009年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深入开展了国际理解教育,学校在开发学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同时,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核心,统整了生活、社会、科学、道德等相关学科课程,设计了学年综合主题单元。2010年9月17日—19日,东亚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举

办,中日韩三国教育学者分别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共同交流和探讨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路径,为我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目前,我国北京、上海、浙江等地部分中小学开展的国际理解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不少地区和学校创造了许多新鲜的经验,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理解教育正在探索中前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将民族文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融通,相辅相成;将国际理解教育纳入课程,特别是重视在语文、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中渗透相关内容,并且编写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同时,采取适合不同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要求,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探索。但总体来看,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还是处于起步阶段。

学校以“国际化精品社区小学”为办学目标,锦江教育国际化课程中心于2010年9月3日在学校挂牌成立。与此同时,学校与新加坡盛吉利地产的对接,为学校创造了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立足我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这些条件,学校将集中参考国内外的国际理解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在开发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中的理念、思路与措施,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思路和策略。

五、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着眼于未来“全球公民”的意识与素质的培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践性和前瞻性,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本研究将理论学习、实验研究、行动研究相结合,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考察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已有研究及其认识成果,从中归纳总结它们的基本观点,吸收借鉴成功的经验,寻求对本研究有重大价值的理论资源,进而准确把握小学阶段国际理解理解教育的性质与目标。其次,用调查研究法考察我校在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下开发校本课程的需求与(资源)基础。第三,通过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对课程的目标、结构与实施策略进行深入探索。第四,借助大量的实践案例的分析,通过课程评价机制、课程管理机制、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整合机制和教师队伍培养机制4个方面探究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保障机制。

(二)研究内容

(1)小学阶段国际理解理解教育的性质与目标

(2)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与基础

(3)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小学生培养的目标与模式

(4)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校本课程的目标与结构

(5)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6)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保障机制

①课程评价机制

②课程管理机制

③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整合机制

④教师队伍培养机制

(三)研究方法

根据以上的研究内容和思路,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验研究法等。

(1)文献研究法:主要用于考察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已有研究成果,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2)调查研究法:主要用于分析我校在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下开发校本课程的需求和(资源)基础,对学校的课程开发能力及学校发展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诊断。

(3)行动研究法:教师及学校领导者在研究、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策略的探索,本课题力图把研究与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4)案例研究法:分析国内外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案例,探究学校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施的策略和保障机制。

六、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本研究的重难点:

(1)界定小学阶段国际理解理解教育的性质与目标

(2)全面、深入地分析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与基础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1)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小学生培养的目标设置与模式建构

(2)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横向与纵向)探索

(3)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探索及保障机制的分析

七、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7月)。通过文献考察和课题论证,确立研究的视野、主题及方法,购买相关书籍,制定研究方案(已完成部分工作)。

第二阶段:调查考察阶段(2011年7月——2011年10月)。对学校在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下开发校本课程的需求与(资源)基础进行考察,总结学校已有的实践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收集相关的案例(目前已掌握部分数据资料)。

第三阶段:专题理论研究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月)。通过国际理解教育理论的学习,准确把握小学阶段国际理解理解教育的性质与目标。其次是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小学生培养的目标设置和模式建构。

第四阶段: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4年2月)。综合研究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及实践案例,设置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目标与结构和探索课程实施策略。本阶段将形成相关校本教材和教学主题活动设计方案等成果。

第五阶段: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保障机制研究阶段(2014年2月——2014年3月)。在分析、参考国内外及本校已有相关课程经验基础上,探索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保障机制。

第六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14年3月——2014年4月)。撰写研究报告,接受鉴定。

八、预期成果

(一)调查报告1份,全面、系统的考察学校在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与基础

(二)研究报告2份,1份主要是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小学生培养的目标设置和模式建构,1份包括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目标和结构设置、课程实施策略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保障机制分析

(三)丰富多样的教学主题活动设计方案集

(四)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的校本教材

(五)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1-3篇

九、研究保障措施

为保证课题的顺利落实与推进,学校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建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权限和规章制度,利用机构的力量更有效地推进课题的研究。

本课题在前期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研究文献的收集和学习、第一手数据材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理论问题的思考。其中,学校以“国际化精品社区小学”为办学目标,锦江教育国际化课程中心于2010年9月3日在学校挂牌成立。与此同时,学校与新加坡盛吉利地产的对接,为学校创造了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而且我校从办校起围绕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开展了大量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本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成员大部分都是专职的教学与科研人员,研究的时间、精力较充裕。依托各参加人员所在的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教育局和基层中小学的支持,课题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设备、经费、时间等都有充分的保证。

十、参考文献

[1] 钟启泉,李雁冰.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 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M].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 陈洁.国际理解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5] 周汶霏.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 岳送.新课改条件下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6.

[7] 高水林.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与行动[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 熊梅,李水霞.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J].教育研究,2010,(1).

[9] 徐辉,王静.国际理解教育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6).

[10] 姜英敏,东亚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冲突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5).

[11] 翁文艳,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

[12] 余新.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8).

[13] 吴霞飞,徐娟.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究本性与实现机制[J].课程与教学改革,2011,

(1).

[14] 伍修彦.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内容与评价[J].新课程研究,2011,(2).

[15] 董屹敏.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及路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9,(2).

教育研究 论文开题报告

基于MOOC环境下的网络学习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 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国内亦有人将MOOC译为“慕课”。“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知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它既是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也代表着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过去两年来国际高等教育界热烈讨论的话题,也是IT技术市场高度关注的一个热点。在国内,北大和清华于2013年5月加入了edX(MOOC平台供应商,Harvard & MIT联合举办的一个非营利机构),复旦和上海交大于2013年7月加入了Coursera(MOOC平台供应商,Stanford两位教授办的一家公司)。为了体验多样化平台,北大于2013年9月也加入了Coursera。“MOOC”这一网络技术将会给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机遇、挑战和冲击。在影响高等教育的同时,MOOC作为一种网络学习方式,对大学生的学习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自主学习是指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完成知识的学习,是学习方式的一种。同时,自主学习因人而异,因学习方式而异,因学习目标而异,基于MOOC环境下的网络学习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阐述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与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分析基于MOOC环境下的网络学习对大学生的身体、心理、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这对于探讨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现状 1、有关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研究 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又称为慕课,是一种针对大众人群的在线课堂,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它能为广大学生提供更高质、高效、便利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是一种新的教育、学习模式,是对高等教育的新挑战。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将是未来几年世界上知名大学需要重点建设的课程。同时,MOOC作为一种新型在线教学模式闯入人们的视野,给互联网产业及在线学习、高等教育带来巨大影响。斯坦福大学校长将其比作教育史上“一场数字海啸”,《纽约时报》作者Laura Pappano将2012年称为“MOOC元年”。 目前,关于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MOOC的快速发展及原因 MOOC的理念是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将优质教育送到世界各个角落,它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发展十年的质性蜕变,不仅提供免费的优质资源,还提供完整的学习体验,展示了与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结合的种种可能。正因如此,在过去的几年中慕课才能有如此快速的发展,这一类的研究主要是探讨慕课的发展状况以及它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 (2)MOOC环境三个平台(Coursera、edX、Udacity) MOOC起源于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和学习连接主义的思潮,现在已经有很多网站在提供MOOC了,而在以后,这样的网站还会越来越多。不过,Coursera、edX和Udacity却是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方案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方案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方案(修订稿) 前言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宗旨是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它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它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形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和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的意识。 一、课程简介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系我校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教育科领导下,及其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要求下,在上海浦发教育评估中心专家指导下,为合理补充国家课程, 而分别在六、七、八年级开设的。该课程由外籍教师用英语教授,内容为介绍西方文化,同时比较中西文化异同点,侧重礼仪学习。在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引领学生感悟、学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与人相处,以及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该课程符合我校“把学生培养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21世纪国际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及“在交际中感受英美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英语学科特色。 二、背景分析 21世纪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外国文化,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开展对外交流是对这个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使世界愈来愈融合为一个

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将不可能脱离整个世界而独立存在。因此,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越发突显,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国家课程进行了必要补充。国内外较多地区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均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国内许多学校大胆实践,研发该课程,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她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全球意识。 从礼仪的角度来说,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青少年儿童,她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名副其实,“礼仪之邦”的美名响誉中外。 三、校情分析 我校自建校以来一直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校先后开设了书法、礼仪等校本必修课程。自,学校研发校本礼仪课程,并在六年级试行,至形成较成熟的校本课程体系,该课程每年在六年级开设,并由专门老师任课。学校多年来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先后与澳大利亚、苏格兰等国家的中学建立友好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互访交流活动;另外,学校每年组织学生赴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进行学访,形成了“多元开放教育”特色。我校多年拥有外籍教师授课的经历,本校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渗透英美文化介

义务教育学校校本课程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义务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实施评价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霞光中心小学闫重信 霞光中心小学研究的《义务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实施评价研究》课题,是高台县地方课程研究的一个县级课题。下面由我向专家和全体教师,介绍有关课题的相关内容。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是学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具有着生命性,生活性,生成性三大本质特征。随着地方课程《小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的实施,学生的课余生活逐渐丰富。 1.学生自我评价不高。表现为学生心目中的校本课程不属于考试范畴,重视程度和学习积极性都略逊于国家课程。 2.学校评价机制不完善不强。由于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学校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成了国家课程的附庸和补充,缺乏相对的独立性。甚至有些教师对学校课程的理解很不到位,。鉴于此,不完善的评价机制阻碍了校本课程的推行和实施。 3.对学校课程的认识冷淡。多年的教学环境中,学校课程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认识深处,国家课程才是正统,地方课程存在没有多大的意义,觉得学校课程开发是各浪费时间的过程,学校课程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在课程的实施中,妨碍了校本课程的推进,教育忽视了本土的传统文化和学校的特色。针对这些课堂现状的考察与反思,给我们一种启示,校本课程评价研究是一种动

态的,注重目的性、实践性、探究性、操作性为一体的、生成的生本课程。 据此,我们提出了《义务教育学校学校课程评价研究》这一课题。通过研究,希望达到预期的效果是: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加具有科学的体系,应该更多的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学校积极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是一所学校成功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校本课程评价是当前教育研究领域中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它凸显的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为培养地域性,创新性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因此,它在具有其他课程的一般特点的基础上,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意义。 首先,它是以学校的自我评价为主。其次,由于校本课程是多样化课程,其课程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选修课,也可以是必修课;可以是学科课程,也可以活动课程。第三,学校进行校本课程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进和提高,学校可以放下一切包袱,认真解剖分析,真正找出课程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轮的课程改革和完善提供依据。第四,由于校本课程是教师及其他人员充分参与的课程,因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2

天水市枣园巷小学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1,建立领导机构。成立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家长共同组成的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领导机构的职能是:(1)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开发;(2)负责对校本课程的审议;(3)负责确定学校课程开发内容,审议教师的课程纲要或活页材料;(4)负责协调学校课程开发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合理性、创新性。 2、培训师资 (1)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2)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知识。 3、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程序 (1)前期论证 既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前期论证。论证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将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报市课程开发项目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讨论认定;二是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是否喜欢,是否需要。 (2)确定题目,搜集资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明确主题、范围与领域。主题的确立首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学生的内在需要。检验任何一类课程是否成功的标志很多,但学生的需要必须放在首要

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素质。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相继颁发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重要文件,这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基础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和挑战。新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课程与教学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又叫学校中心课程规划或学校中心课程革新,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其基础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而是从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换句话说,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和学生为参与主体,在课程专家、家长、社会人士等共同参与,对课程(包括国家、地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进行全新的开发)的过程,目标是促使学生个性潜能优势的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立足点是:学校的特色、教师的个性和学生的个性。这个课题的提出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新课程改革中广泛

以校为本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那么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进行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研究课题的假设及理论依据 1、研究假设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指导,以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新的理念及要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数学校本课程,从而研究和解决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总结提升教学经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活动,形成探究式学习方法,让校本课程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2、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事例,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现实世界中直观生动形象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的事物感兴趣。而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它可以将一个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生动的事例,为学生喜闻乐见,从而开阔学生视野,降低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育学依据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组合。它首先表现在师生心理的最佳组合,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把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教材进行有机结合,可以调动学生的认识,情感和意向的行动,使学生与教师心理更趋同步,相互沟通,产生共鸣,在师生双边愉悦的交流中达成教学目标。 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地动口动手动脑,配合教师的教学是体

(完整版)小学生命教育实施方案

XX小学生命教育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其珍爱生命、尊重他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就XX小学开展生命教育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1.生命教育是旨在促进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尊敬父母、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3.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甚至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自律能力下降和心理脆弱。加强生命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4.开展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多年来,我市主要通过学科渗透和专题教育的方式开展生命教育活动,缺乏对生命教育的整体思考和系统推进,在思想认识、课程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加强生命教育,建立和完善校本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旨在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多方面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二、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构建生命教育体系,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三、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 统筹学校现有的各类专题教育,整合和开发教育资源,整体规划生命教育内容,健全生命教育制度,逐步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结构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四、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 引导学生感知身体的奥秘,养成热爱自然的情感,学会自我保护,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尊重父母,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知道毒品对人体的危害,自觉抵御毒品和黄色书刊、影像。 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时,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校自身的文化传统、教学特色、选择活动主题和活动实践的方法进行实施。 生命教育专题教育内容包含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红十字教育、法制教育等。 五、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及教育教学规律选择生命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同时,生命教育内容的选取还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符合科学真理。 2.全体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有的生命体,都具有独特的生命价值,生命教育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引导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 3.主体性原则。调动学生参加生命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确保生命教育质量的前提,也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方案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方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方案(修订稿) 前言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宗旨是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形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和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的意识。 一、课程简介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系我校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教育科领导下,及其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要求下,在上海浦发教育评估中心专家指导下,为合理补充国家课程, 而分别在六、七、八年级开设的。该课程由外籍教师用英语教授,内容为介绍西方文化,同时比较中西文化异同点,侧重礼仪学习。在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引领学生感悟、学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与人相处,以及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该课程符合我校“把学生培养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21世纪国际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及“在交际中感受英美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英语学科特色。 二、背景分析 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外国文化,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开展对外交流是对这个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使世界愈来愈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将不可能脱离整个世界而独立存在。因此,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越发突显,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020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20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xx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1、学生兴趣和需求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近几年来借读学生人数占到了学生总数的75%,生源大多是外地来秦打工人员的子女,他们的家长做小买卖的居多,其中有父母离异的,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家,还有的干脆就花钱寄养在别人家,一周才能见到一次父母。父母为了生计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不能对孩子尽到应有的监护责任。他们租住的多是平房或下房,孩子没有太多的活动空间,每天上学的时候,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一到星期天或放假,他们就更可怜了,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还要自己煮饭吃。这群特殊的孩子处于无人管教的真空地带,家庭教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我们在思索:我们的学生最需要什么教育?我们的学生家长最需要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校本课程应补充什么,才能成为对学生真正有意义的课程。尽管我们的学生也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需求,渴望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思维的养成,但他们更需要的是安全健康的成长。 所以我们以安全、质量、发展为学校教育主线,把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护自救、互救的技能,作为提高生命质量,谋求发展的基石。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确保

一方平安的安全教育目的,让学生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美好的生命,基于这种定位,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决定把孩子们最需要的《安全伴我行》作为校本课程的必修课,在一至六年级开设,由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授课内容。在《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的通知》的指导下,我们深入学习了《走进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等书籍,从而使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校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有明确的育人目标;要使校本课程具有生命力,挖掘本土资源的优势是最好的开发途径;要想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于是在校本课程中增设满足学生需要的选修课,成为我们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目标。 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意向调查,陈列了篮球、乒乓球、田径、象棋、围棋、英语、舞蹈、腰鼓、剪纸、声乐、绘画、科技、采访、导游、钢琴、二胡等二十多种不同的科目,交给孩子们去选择,然后,根据学生的人数和教师资源情况,确定了校本课程开设的兴趣科目。 2、学校现有课程资源 首先我们就校内的教师专业特长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调查档案、看资料、个别交流等形式,了解到我校有一批艺术、体育、手工、学科业务专长的教师。为此,学校精选了部分校本开发的理论书籍和文章推荐给老师学习;邀请市区教研室专家到学校做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题报告;由本校领导做校本课程开发座谈会的主讲人。通过系列措施,使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明确的认识,强化了教师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暨 武汉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武汉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武汉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范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范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范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新时期的教育目标,本课题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教育实践意义。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研究报告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从课程资源理论与政策的角度进行分析:1999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而课程改革的现实也对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实际就是在走向决策分享,而我国中小学课程长期采用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方式,使得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与办学思想设计与开发符合本学校特点的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从教师本身的角度进行分析: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就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重要因素。由于繁重的工作量,使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够。通过座谈、讨论、问卷调查等形式,大部分教师不再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练习册等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在来源、范围、形式与采用方式上都得到了扩展与再认识,但仍然发现教师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解存在偏差,为数不少的教师认为课程资源主要就是指条件性课程资源或显性的课程资源,她们经常不自觉地把校本课程的资源等同于校本教材或教学用的材料。因而在开发中往往只关注这一类课程资源的开

发。且不太注意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经常就是一些知识与活动的机械拼凑。 3、从学校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我校座落在胶南东部新城区,临近胶南市政府、新华书店、教师进修学校,濒临美丽的大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但我校2001年10月刚刚建校,一方面,社区群众对优质教育具有较高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素质、家长素质等不能很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正就是发挥学校优势,促进学校发展的一剂良药。 4、从当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在课题前期论证过程中,我们发现对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 ①教师课程资源意识与开发能力欠缺,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与运用能力。 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仍然倾向于结构单一化。注重国家与地方规定好的的课程资源,忽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③教师课程资源的整合、开放意识缺乏研究,学校周围及社区的课程资源利用率低。 ④校内的硬件资源作用不能发挥最大限度,被闲置与浪费。 ⑤已开发的课程资源未能在教学中得到很好利用。 ⑥课程资源开发没能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 (二)、研究目标 1、理论层面的目标:从校本课程设计与学校课程资源扩展与开发的角度,通过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进行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研究,

开题报告 体验式生命教育 小学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体验式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和倡导尊重、关心、理解、信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生命教育的开端。从研究领域来看,关于生命教育,很多学者都生命教育展开研究发表过不少观点,许多学校和相关机构也开始在实施生命教育,但从体验式角度进行生命教育研究的个案和经验,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我们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及课题研究方向,找准切入点,提出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体验式生命教育”,力求突破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并推广其价值性。所以我们郑重申请了此课题。上级教研部门审核通过了此课题,并给予了立项。这对我校课题研究给予了正面的肯定,此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对我校的发展是深远的,恳请专家为我们点亮前进的明灯。接下来,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作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与研究准备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式下,校本课程的研究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校本课程的价值体现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它必须以人的发展为起点,以学校的主客观因素为前提,从而有目的、分阶段地具体展开,校本课程要能凸显自身特色。为此,我校全面分析主客观因素,更切合实际地展开此项课题研究。 1、 客观的经济、文化、地理因素。 顺德区是珠三角主要的工业区之一,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同时,我校地处城乡合部,学校的大部分生源来自农民工子女,生源流动性大。这些流动儿童由于其自身所受教育程度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家庭教育不同等原因,表现为缺乏主动性、适应能力、自身体验和生命意识单薄。由于他们往往会呈现出自卑、孤僻、沉默寡言、暴躁、随性等不良性格。

2、 主观因素:学校教育教学和课程展开特点 我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新时代、新社会接轨,但由于受传统的课程制度观的影响,体现在教师的课程设计没有更好地打破原有的大统一的课程体系,脱离了学生自身的体验和学习,以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学生依旧以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其次,课程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综上所述,“体验式生命教育小学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的提出既符合当代三级课程的发展方向,又是提高我校学生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的准备 我校2012年正式被批准挂牌成为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特色培训示范基地的“生命彩虹联络点”示范学校,开展“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已经一年。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对该活动相当重视,校长多方奔走,自筹经费多次聘请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的专家到学校指导研究工作。并促成了学校和《珠江少年杂志社》合作,在2012年3、4月份联手组织了六年级“小鬼当家”、五年级“出行so easy”、四年级“小眼看民 生”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取得的成果也非常显著。目前,广大教师正携手共进,积极投入到本课题的研究中,争取达到预期的成果。 2、 课题的界定 “小学体验式生命教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已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社会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知、领悟世界的丰富性,培养学生独立审视问题的能力,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活动或历程,并且在这样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从而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方案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方案(修订稿) 前言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宗旨是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形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和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的意识。 一、课程简介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系我校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教育科领导下,及其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要求下,在上海浦发教育评估中心专家指导下,为合理补充国家课程, 而分别在六、七、八年级开设的。该课程由外籍教师用英语教授,内容为介绍西方文化,同时比较中西文化异同点,侧重礼仪学习。在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引领学生感悟、学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与人相处,以及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该课程符合我校“把学生培养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21世纪国际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及“在交际中感受英美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英语学科特色。 二、背景分析 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外国文化,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开展对外交流是对这个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使世界愈来愈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将不可能脱离整个世界而独立存在。因此,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越发突显,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国家课程进行了必要补充。国内外较多地区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均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国内许多学校大胆实践,研发该课程,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全球意识。 从礼仪的角度来说,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青少年儿童,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

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一、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含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 SBCD )思想源于 20 世纪 60 - 70 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针对国家、州政府课程开发的弊端,要求政府应明确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的权利分配,把一部分权利下放给学校,强调学校、地方一级的课程运作,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的民主化。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这一思想很快波及到世界上众多的国家,许多国家都出台了把课程的决策权利部分下放给学校的课程政策。从而也产生了多样的操作模式。这就是校本课程开发产生的背景。 (二)校本课程开发含义 校本课程开发——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定义。从 1973 年,在 OECD 所辖机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举办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吕非马克( Furumark )首次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他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意指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以后,很多学者又提出不同的认识(崔允获, 11 种)。 在这些定义中,有的侧重课程开发的过程,有的侧重课程开发的结果。有的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该以学校教育人员为限,有的主张结合学校外部人士的参与;有的认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权利结构的重新分配,有的侧重重视整体学校情景的变革。总之,各有侧重。 在这里,我们结合以往的定义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学校为基础开发课程,即“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教学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这个界定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 、校本课程开发属于课程开发活动 ( 1 )课程开发涉及到的课程要素 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计划或课程方案的实施、学习内容和结果的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计划方案

学校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一、开发及实施背景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根据实际,把学校课程做为国家课程的一种校本化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chang),学有所长(zhang)。 二、指导思想 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专家、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博文特色的学校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黄岛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

开题报告 体验式生命教育小学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体验式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和倡导尊重、关心、理解、信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生命教育的开端。从研究领域来看,关于生命教育,很多学者都生命教育展开研究发表过不少观点,许多学校和相关机构也开始在实施生命教育,但从体验式角度进行生命教育研究的个案和经验,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我们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及课题研究方向,找准切入点,提出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体验式生命教育”,力求突破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并推广其价值性。所以我们郑重申请了此课题。上级教研部门审核通过了此课题,并给予了立项。这对我校课题研究给予了正面的肯定,此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对我校的发展是深远的,恳请专家为我们点亮前进的明灯。接下来,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作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与研究准备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式下,校本课程的研究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校本课程的价值体现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它必须以人的发展为起点,以学校的主客观因素为前提,从而有目的、分阶段地具体展开,校本课程要能凸显自身特色。为此,我校全面分析主客观因素,更切合实际地展开此项课题研究。 1、客观的经济、文化、地理因素。 顺德区是珠三角主要的工业区之一,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同时,我校地处城乡合部,学校的大部分生源来自农民工子女,生源流动性大。这些流动儿童由于其自身所受教育程度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家庭教育不同等原因,表现为缺乏主动性、适应能力、自身体验和生命意识单薄。由于他们往往会呈现出自卑、孤僻、沉默寡言、暴躁、随性等不良性格。 2、主观因素:学校教育教学和课程展开特点 我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新时代、新社会接轨,但由于受传统的课程制度观的影响,体现在教师的课程设计没有更好地打破原有的大统一的课程体系,脱离了学生自身的体验和学习,以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学生依旧以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其次,课程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浅谈国际理解教育

音乐课堂里的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是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为增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学生认同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初步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教育实践。 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义务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我力求以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索音乐学科中的有关知识。我理解该课程所追求的不是教给学生一些问题的答案,而是教会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养成关注人类命运、关心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公民”的素质和态度。例如在欣赏乐曲时,我会和学生一起聆听感受,把我们每个人对于作品的理解都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一起探索音乐为什么带给我们这些感受的奥秘,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 一、一个有点陌生的名称——“国际理解教育” 谈到“国际理解教育”,人们比较陌生,其实,与国际理解教育类似的术语大家并不陌生,包括国际教育、全球教育、比较教育、多文化或跨文化教育、和平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人权教育和发展教育等。 回顾历史,“国际理解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重大主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并最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国际理解教育就是促进国际理解为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措施,培养具有国际理解品性和能力的人,促使文化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发展。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以“国际理解教育的总结与展望”为主题,确立了新时期“国际理解教育”及相应的“和平文化”的内涵,为世界各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指明了方向。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在青少年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为了使青少年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学习与其他国家人们交往的技能、行为规范和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学习正确分析和预见别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本国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竞争与合作、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培养善良、无私、公正、民主、聪颖、热爱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结一、课程界定: 校本课程具有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于学校的特性。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适应学校 和学生的特别需要为主旨,以学校的办学宗旨为依据,办出特色;它又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别需要为依据,满足本校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未能得到满足的种种合理需要。 校本课程不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复,而是对它们的有力补充;校本课程须依靠学校而生成,深深植根于学校。它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由师生对它的感情和智慧、本校的 优良传统、校园文化资源以及经过师生加工处理了的网络信 息资源有机构成的内容。 二、目标: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将带动学校的校本培训和校本研 究,促进教师观念的不断改进,不断深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 意识,提高学校教师、领导的规范课程开发技术,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和课程开发能力,使教师对课程改革有正确的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须的知识、 能力和技术,能推进学校管理的改革。针对学生程度参差不 齐、兴趣爱好不一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可自主选择的校本课程,以改变其学习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构建一种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生活,最终达到一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为我校校本课 程的全面开发打下永久性的良好基础,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开设校本课的意图: 校本课程除了不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外,首先是它的多样性。多样性具有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可能性,学生要想充分发展自已的个性,必然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自 主选择课程的权利,而校本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这一要求。 校本课程它能较充分地反映学生的种种特别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课程门类,让学生自由选择。其次是它的实践性。有 的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充分发展的过 程中,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 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 能力作为重点。所以,它强调学生应在活动中学,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积累,反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 其三是它的综合性。各门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围绕一个一个主 题收集组织的。这种综合性内容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因而有助于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多种能力的均衡发展。其 四是以学生为主体。各门校本课程都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 地位。首先,以学生的特别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学生情感的提升。其次,各门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学 习活动的安排都给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一些空间,创造了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