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化蛋白的wb

磷酸化蛋白的wb
磷酸化蛋白的wb

1.一定要在lysis buffer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还要加入一定量的磷酸酶抑制剂,否则即使band压出来也会很浅,结果也不可信。(磷酸酶抑制剂中,钒酸钠(Na3VO4)的使用浓度为1mM,氟化钠(NaF)的使用浓度为1mM;分别来自文献:(1)Robert M. Law et al Functional Regulation of g-Aminobutyric Acid Transporters by Direct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0

(2)Joel G et al Manganese exposure alters extracellular GABA, GABA receptor and transporter protein and mRNA levels in the developing rat brain NeuroToxicology 2008 )

2.加一抗后最好4度过夜,保证抗体有充分的结合时间。因为磷酸化的蛋白只占总的蛋白量的极少部分。4度也可使一抗重复使用多次。毕竟磷酸化的抗体都挺贵的。二抗则室温1小时即可。

3.磷酸化抗体的好坏是一个关键因素,所以要选择好的厂商。个人认为,Cell signaling公司做的磷酸化抗体不错,尤其是MAPKs磷酸化抗体。

4.最好根据厂商的protocol来操作实验,这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如Cell signaling会建议用含5%BSA的TBST稀释phospho-p38等抗体,效果不错,而不是用常见的含5%non-fat milk的TBST。

5.抗体的稀释倍数也要适当。不同厂商也会有不同要求。

6.研究完某一蛋白的磷酸化情况后最好也要研究一下该蛋白总的表达量。如压完phospho-p38抗体后,我会把相同的membrane做strip后再压p38,然后再strip一次,再压内标actin。

7.做磷酸化蛋白WB时,除了目标蛋白的band以外,往往会出现非特异性的band.磷酸化抗体不好的话,甚至会压出非特异性的band,而没有你想要的band,所以压片以后,你一定要根据markers比对一下,你压出的band分子量是否正确.我以前压WB时,压出了一条band,就以为是我想要的那条,然后还根据趋势推测可能的机制,走了不少怨枉路.还有一次,把markers的分子量记错了,比对出来的结果当然也不对.

8.磷酸化蛋白WB时backgroud也往往较深,所以压片时间要适当,不能太长或过短,太长则backgroud太深盖住想要的那条band,时间过短则可能没有band或者band太浅.

磷酸化蛋白WB时,用TBST洗时也要注意一下,摇床的转速不要太快,洗的时间不要太长,孵育一抗和二抗之后分别洗5min 3次即可,宁愿background深一些,总比做不出来强得多.另外,洗的时候,最好不要把几张membrane叠在一起洗。

9.对我的lysis buffer配方作以下说明:

(1)Na3VO4要活化

(2)我的配方配的是100ml 细胞裂解液,但如您各个成分的体积加起来,会发现total=102.1ml,那是因为这些成分加在一起后总体积会缩小的.

10.正如我在第5点所说的,"研究完某一蛋白的磷酸化情况后最好也要研究一下该蛋白总的表达量“。这有两种方法,一是:相同的sample在不同的well中上样两次(可在相同的ge l上,也可在不同的gel),其一压磷酸化蛋白,另一压该蛋白总的表达量(包括磷酸化和未磷酸化的该蛋白),甚至还可跑另一个gel,压内标。但是本人不建议如此做,因为这样比较时误差还是较大的。因此,比较公认的,本人也建议如此的方法,即:将原先结合上的

磷酸化抗体及二抗洗去(strip),strip solution如下:

100mM 2-mercaptoethanol (stock 14.335M, 取697.6ul)

2% SDS (stock 10%, 取20ml)

62.5mM Tris (pH6.7)(stock 1M, 取6.25ml)

加水至100ml

然后50度水浴30min.

许多人会建议55度水浴30min。Strip solution是用来去除已结合的抗体,但也会去除部分的蛋白,导致蛋白信号变弱。我本人经实验发现水浴时有时温度不稳定,温度定为55度时往往其温度容易超过,导致较多的蛋白也被去除,故建议温度设为50度30min,既能有效去除已结合的抗体,又比55度更能保护蛋白.

11.Strip时一定要注意:membrane一定要完全泡在strip solution中(可用较硬的塑料膜封好),然后要完全浸入水中,使受热均匀。这一点很重要,要不然,随后压出来的总蛋白也好,内标也好就会不均一,无法进行比较。我曾将同一张membrane用我提供的方法strip 了3次,分别压不同的抗体(因为有时候蛋白分子量很接近),效果都不错。

Na3VO4活化的具体过程

Activation of Sodium OrthoVanadate

(1). Make Sodium orthovanadate to 200mM in ddH2O.

(2). Adjust pH to 10.0 with 1M NaOH or 1M HCl (the starting pH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lot of the chemical). At pH 10.0 the solution is yellow.

(3). Boil the solution until it turns colorless (about 10 mins).

(4). Allow solution to cool to room temperature.

(5). Readjust pH to 10.0 and repeat steps 3 & 4 until the soluition remains colorle ss and the pH stabilizes at 10.0. Store in aliquots at -20 oC.

NOTE: Activation depolymerizes the vanadate, converting it to a more potent inhibitor of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 See: Gordon J. Methods Enzymol. 1991, 201:477-82.

9、大分子量蛋白(200KD),在做western要注意什么呢?

解答:做200kd蛋白的Western Blot时要注意,分离胶最好选择>7%的;剥胶时要小心;转移时间需要相应延长;要做分子量参照(否则出现杂带不知道如何分析)。

12、煮好后的样品,若没有及时上样分离,应如何保存,可以保存多久?

解答:煮好后的样品,放到-20,我们在一个月后此样品,效果一样。

19、转膜后经丽春红染色的条带,为什么大蛋白分子的一端(即点样空的一侧)的转膜好象不是很好,为什么?

解答:这是正常的,大分子的蛋白转移的慢,你延长转移时间和电流,大分子一端就会好的多,但是小分子的就有可能会变淡。

3、如果目标蛋白是膜蛋白或是胞浆蛋白,操作需要注意什么?

解答:如果是膜蛋白和胞浆蛋白,所用的去垢剂就要温和得多,这时最好加上NaF去抑制磷酸化酶的活性。

影响跑胶跑的质量,有以下几个因素:1、电压,小的电压会使胶的分子筛效应得到充分发挥。电压越小,条带越漂亮,浓缩胶80v,分离胶100v就能跑得很好。2、胶的均匀度,胶越均匀,条带越窄,分离越均匀。倒胶之前,一定要充分混匀,玻璃板一定要干净,双蒸水隔离时,一定要比较轻地加上去,避免稀释上层的分离胶,使胶不均匀。

磷酸化蛋白的富集

TiO2法磷酸化富集 试验:pH值对TiO2富集磷酸化蛋白的影响 共5个样品,各400ug蛋白(酶解之前),每个样品用1mg TiO2,共用5mg。流程: 1.TiO2 Beads 活化 ①向10mg TiO2 Beads中加入1000 ul Elute buffer 2,震荡20min,8200×g,2min,离心,弃上清; ②更换wash buffer 1 1000ul,第一遍摇晃两次,弃上清;第二遍,震荡20min,弃上清; ③更换Loading buffer 1000ul,2遍震荡30min,最后TiO2 Beads保存在Loading buffer中。 2.酶解后的肽段溶液中加入TFA酸化,使TFA终浓度为0.1%—0.5%,离心浓缩抽干,之后重新用Loading buffer溶解(体积控制在400ul左右)。 3.每400ug蛋白用1mg TiO2 Beads 富集,将1mg TiO2 加入到一个样品中,室温旋转30min,转速1100转/分。 4.将孵育好的肽段溶液加入脱盐柱中,8200×g,2min,收集为Flow Through。 5.再向脱盐柱中加入200ul wash buffer 1,8200×g,2min,,重复3次,收集600ul。 6.再向脱盐柱中加入200ul wash buffer 2,8200×g,2min,,重复3次,收集600ul。 4、5、6合并到一起,为Flow Through。 7.再向脱盐柱中加入200ul Elute buffer 1,8200×g,2min,,重复2次,收集400ul,为elute1;再加入200ul Elute buffer 2,8200×g,2min,收集200ul,为elute 2;合并elute 1和elute 2,总共600ul磷酸化多肽。

蛋白质磷酸化概述

蛋白质磷酸化概述 蛋白质磷酸化是敏感而可逆地调节蛋白质功能的一种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机制,是调节细胞增值的基础。很多多肽生长因子(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集落刺激因子-2和γ-干扰素)在与其受体结合后均激发磷酸化作用,而这些被诱导的磷酸化反过来激活细胞质内的蛋白激酶如raf、MEK和MAP。此外,在所以有核生物中,细胞周期中G1/S期和G2/M期的转换均受依赖细胞周期蛋白的蛋白激酶(CDK)的调节。磷酸化作用也控制着分化和发育,如果蝇视网膜的R7细胞和秀丽新小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阴门发育受控于受体蛋白激酶和胞内蛋白激酶。最后,新陈代谢受磷酸化作用的调节控制,尤其是葡萄糖和糖元的相互转换及葡萄糖的转运的代谢作用。因而,形形色色的生物学家为了弄清楚他们最感兴趣的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调控和功能,他们常常不约而同,有时还是不由自主地必须蛋白质地磷酸化。 研究蛋白质磷酸化最常用地方法是利用32P标记的无机磷酸盐(32Pi)进行生物合成标记。这种方法非常简单,而只将标记物中加入到培养基中。在节中描述了用32Pi进行生物成标记的一般方法。该方法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掺入效率和降低放射性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及对设备的污染。 大多数蛋白质是在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上磷酸化,而许多与信号传导有关的蛋白质还在酪氨酸位置上被磷酸化。这三种羟基磷酸氨基酸在

酸性PH条件下化学性质稳定,酸水解后它们可被回收并被直接鉴定出来。在节中介绍了通过酸水解和双向薄层电泳鉴定磷酸丝氨酸、磷酸苏氨酸和磷酸酪氨酸的技术。蛋白质也可在组氨酸、半胱氨酸和天冬氨酸位置上与磷酸共价键合,它们可以是以磷酸-酶的中间体或稳定修饰物的形式存在,这些磷酸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不能用对酸稳定磷酸氨基酸的标准技术来研究,它们只能通过排除法或演绎法来鉴定。研究这些酸不稳定的氨基酸已超出本书的范围,读者可以参考《酶学方法》(Methods in Enzymolcgy)第200卷有关鉴定这些新磷酸氨基酸的技术。 磷酸酪氨酸不是含量丰富的磷酸氨基酸,因而一般很难在用32Pi标记的样品中检出,尤其是当样品中含有大量在丝氨酸残基上磷酸化的蛋白质或有RNA污染时则更难。凝胶电泳分级后的样品以碱处理,使RNA水解并使磷酸丝氨酸脱磷酸,可以大大提高磷酸酪氨酸和磷酸苏氨酸的检出率,在节中描述一种碱处理的简单方法。 如果蛋白质被磷酸化,无需借助生物合成标记方法也可鉴定磷酸氨基酸。例如,蛋白质中所含的稀有的磷酸酪氨酸可用抗磷酸酪氨酸的抗体来检测,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相当高。更普遍的是,蛋白质的磷酸化常常使蛋白质在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发生变化,而且几乎总是改变它的等电点。将蛋白质和磷酸酶共同温育后,从凝胶迁移率的变动可以推论出非标记蛋白质存在磷酸化残基。这种方法在内源性ATP以[γ-32P]ATP进行标记的效率很差时很实用,如目的蛋白是来源于某些难以进行生物合成标记的组织或来源于体外翻译的情

蛋白酶磷酸酶抑制剂

常用蛋白酶抑制剂和磷酸酶抑制剂的贮存与工作液浓度 在与蛋白相关的检测中,首先最关键的一步便是蛋白质的提取。蛋白质的提取过程中,我们要经常加和蛋白酶抑制剂以防止蛋白质的降解。另外在磷酸化蛋白的研究过程中,磷酸酶抑制剂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总结了常用的蛋白酶抑制剂PMSF,Leupeptin 亮肽素,Aprotini n抑肽酶,Pepstatin胃蛋白酶抑制剂,EDTA-Na2等以及磷酸酶抑制剂NaF氟化钠,Na3VO4 原矾酸钠,BETA-glycerophosphate 甘油磷酸钠,Na2P2O4 焦磷酸钠等。对这些蛋白酶抑制剂的溶解配制,贮存液与工作液浓度,保存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蛋白酶抑制剂 PMSF: 特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如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和凝血酶,也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如木瓜蛋白酶(可逆的地面处理)。 溶解性:溶于异丙醇,乙醇,甲醇和丙二醇果>10mg/ml。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在100%异丙醇, +25℃时稳定至少9个月 分子量: 使用:贮存浓度:200mM,工作浓度:1mM Leupeptin 亮肽素 特性:抑制丝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如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纤溶酶,和组织蛋白酶B 溶解性:高度溶于水(1mg/ml)。4℃一周稳定,分成小份冷冻在-20℃至少6个月 分子量:C20H38N6O4 x 1/2 H2SO4: C20H38N6O4 x 1/2 H2SO4 x H2O:

使用:贮存浓度:1mg/ml,工作浓度 ug/ml (1mM) Aprotinin抑肽酶 特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激肽释放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高活性。不抑制凝血酶或因子X。 溶解性:易溶于水(10mg/ml)或缓冲液(例如,tris,,)。pH约7-8的溶液在4℃可保存1周,分装保存在-20℃可至少保存6个月。避免反复冻融, pH>的碱性环境可使其灭活。 分子量:6,512 使用:贮存浓度:1mg/ml, 工作浓度:– ug/ml– uM) Pepstatin胃蛋白酶抑制剂 特性:抑制天冬氨酸(酸)蛋白酶如胃蛋白酶,肾素,组织蛋白酶D,凝乳酶,许多微生物酸性蛋白酶 溶解性:溶于甲醇约1mg/ml;可溶于乙醇,过夜溶解可达到1 mg/ml;在6当量乙酸中溶解度为300ug/ml。4℃稳定一周,分装储存于-20℃时可保存1个月分子量: 使用:贮存浓度:1mg/ml,使用浓度:μg/ml(1 μM) EDTA-Na2 特性: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溶解性:溶于水至,在pH8-9的条件下,4℃稳定至少6个月 分子量: 使用:工作浓度:– mg/ml– mM),不需现用现配,在溶液pH值调至8-9时再加入。

全新方法:用于磷酸化蛋白的分离和检测

全新方法:用于磷酸化蛋白的分离和检测 蛋白磷酸化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方式,调控广泛的细胞活性,包括细胞周期、分化、代谢和神经元通讯等。此外,异常的磷酸化事件与许多疾病状态相关。 传统的检测蛋白磷酸化的方法: ?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 Western Blot ?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 ? 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细胞化学/免疫组织化学(ICC/IHC) ? 质谱——由于磷酸化蛋白的信号较弱,目前还具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特异性的磷酸化抗体!!! 可是,没有磷酸化抗体怎么办呢? Phos-tag是一种能与磷酸离子特异性结合的功能性分子,可取代传统的酶免疫法和放射性同位素法,用来分离和检测磷酸化蛋白。 有两类: Phos-tag Acrylamide和Phos-tag Biotin。 Phos-tag Acrylamide Phos-tag Acrylamide 分离:SDS-PAGE分离不同磷酸化水平的蛋白

该方法可以在同一个电泳条带里面同时观察靶蛋白的不同磷酸化状态,以及外因引起的磷酸化状态的改变。 有老师可能会问,这么好用的产品,怎么操作呢? 只要在配置SDS-PAGE胶的时候,将phos-tag配成的溶液加入分离胶里面,就配置成Phos-tag聚丙烯酰胺凝胶了,后续用跟常规SDS-PAGE一样的步骤进行操作就可以,用起来简单的呢。 如果想进一步确认一下分开的这些条带是不是你要的蛋白,可以用常规的抗体来确认(常规抗体就可以代替多个磷酸化抗体哦,省时省钱又省力)。 详细的protocol可见APExBIO官网哦! 特点 ? 非放射性元素,非荧光物质 ? 磷酸化蛋白亚型可以在同一电泳道分离出多条带 ? 操作简便,与常规SDS-PAGE蛋白电泳相似 ? Phos-tag 的结合特异性与氨基酸种类、序列无关 ? Phos-tag SDS-PAGE实验后,可进行常规的免疫组化、质谱等 ? 性质稳定,溶于蒸馏水后可以稳定保存至少3个月 ? 磷酸化和非磷酸化蛋白可以同时被分离检测 ? 不同位点磷酸化修饰以及磷酸化程度不同的蛋白在同一泳道中因迁移率不同而被分离开来 应用举例

常见蛋白酶抑制剂

当前位置:生物帮 > 实验技巧 > 生物化学技术 > 正文 蛋白酶及蛋白酶抑制剂大全 日期:2012-06-13 来源:互联网 标签: 相关专题:解析蛋白酶活性测定聚焦蛋白酶研究新进展 摘要: 破碎细胞提取蛋白质的同时可释放出蛋白酶,这些蛋白酶需要迅速的被抑制以保持蛋白质不被降解。在蛋白质提取过程中,需要加入蛋白酶抑制剂以防止蛋白水解。以下列举了5种常用的蛋白酶抑制剂和他们各自的作用特点,因为各种蛋白酶对不同蛋白质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调整各种蛋白酶的浓度 恩必美生物新一轮2-5折生物试剂大促销! Ibidi细胞灌流培养系统-模拟血管血液流动状态下的细胞培养系统 广州赛诚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专题 蛋白酶抑制剂 破碎细胞提取蛋白质的同时可释放出蛋白酶,这些蛋白酶需要迅速的被抑制以保持蛋白质不被降解。在蛋白质提取过程中,需要加入蛋白酶抑制剂以防止蛋白水解。以下列举了5种常用的蛋白酶抑制剂和他们各自的作用特点,因为各种蛋白酶对不同蛋白质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调整各种蛋白酶的浓度。由于蛋白酶抑制剂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极低,尤其应注意在缓冲液中加人蛋白酶抑制剂时应充分混匀以减少蛋白酶抑制剂的沉淀。在宝灵曼公司的目录上可查到更完整的蛋白酶和蛋白酶抑制剂表。 常用抑制剂 PMSF 1)抑制丝氨酸蛋白酶(如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凝血酶)和巯基蛋白酶(如木瓜蛋白酶); 2)10mg/ml溶于异丙醇中; 3)在室温下可保存一年; 4)工作浓度:17~174ug/ml(0.1~1.0mmol/L); 5)在水液体溶液中不稳定,必须在每一分离和纯化步骤中加入新鲜的PMSF。 EDTA 1)抑制金属蛋白水解酶; 2)0.5mol/L水溶液,pH8~9;

蛋白质磷酸化1

浅谈蛋白质磷酸化 摘要: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几乎在所有的蛋白质上都会发生,被修饰后的蛋白质功能将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而蛋白质磷酸化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中有着重要地位,它参与和调控生物体内的许多生命活动。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蛋白质磷酸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蛋白质磷酸化的主要知识,主要类型与功能,以及研究蛋白质磷酸化的主要目的,最后简单了提到了预测蛋白质磷酸化位点的方法。 关键词:蛋白质修饰;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位点预测 随着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生命科学研究已进入后基因时代,主要研究对象是功能基因组学,包括结构基因组研究和蛋白质组研究等。蛋白质组研究的开展不仅是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的里程碑,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传统的蛋白质研究注重研究单一蛋白质,而蛋白质组学注重研究参与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的所有的蛋白质种类及其与周围环境(分子)的关系。它的研究内容包括:(1)蛋白质鉴定;(2)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研究;(3)蛋白质结构研究;(4)蛋白质细胞内定位及功能确定;(5)发现药物靶分子及制药等。 早期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指蛋白质的表达模式,随着学科的发展,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完善和扩充。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已成为蛋白质组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和巨大挑战。所谓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指的是蛋白质折叠过程中和折叠过程后再多肽链上发生的共价反应,使蛋白质质量发生改变并且赋予蛋白质各种功能。 一、蛋白质磷酸化的概述 蛋白质的磷酸化反应是指通过酶促反应把磷酸基团从一个化合物转移到另一个化合物上的过程,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种普遍的调节方式,在细胞信号的传递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已经发现在人体内有多达2000个左右的蛋白质激酶和1000个左右的蛋白质磷酸酶基因。蛋白质的磷酸化是指由蛋白质激酶催化的把ATP或GTP上γ位的磷酸基转移到底物蛋白质氨基酸残基上的过程,其逆转过程是由蛋白质磷酸酶催化的,称为蛋白质脱磷酸化。蛋白质的磷酸化修饰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共价修饰方式之一。其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这一可逆过程,受蛋白激酶和磷酸酶的协同作用控制.酶蛋白的磷

蛋白质提取过程中常用的蛋白酶和磷酸酶抑制剂详细使用说明

蛋白质提取过程中常用的蛋白酶和磷酸酶抑制剂详细使用说明转自:https://www.360docs.net/doc/aa10638564.html,/html/980.html 在与蛋白相关的检测中,最关键的一步便是蛋白质的提取。在提取的过程中,我们要经常加入以防止。另外在磷酸化蛋白的研究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详细总结了常用的PMSF、 Leupeptin亮肽素、Aprotinin抑肽酶、Pepstatin胃、EDTA-Na2等以及NaF氟化钠、Na3VO4原矾酸钠、Beta-glycerophosphate甘油磷酸钠、 Na2P2O4焦磷酸钠等的溶液配制、贮存液与工作液浓度及保存条件。一、蛋白酶抑制剂 PMSF:特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如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和凝血酶,也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如木瓜蛋白酶。溶解性:溶于异丙醇、乙醇、甲醇和丙二醇里>10mg/ml。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在100%异丙醇,25℃时稳定至少9个月。分子量:174.2使用:贮存浓度 200mM,工作浓度1mM Leupeptin 亮肽素特性:抑制丝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如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纤溶酶和组织蛋白酶B。溶解性:高度溶于水(1mg/ml)。4℃一周稳定,分成小份,冷冻在 -20℃至少6个月。分子量:C20H38N6O4×1/2 H2SO4:475.6 C20H38N6O4 x 1/2 H2SO4 × H2O:493.6使用:贮存浓度1mg/ml,工作浓度0.5 ug/ml (1mM)。 Aprotinin抑肽酶特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激肽释放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高活性。不抑制凝血酶或因子X。溶解性:易溶于水(10mg/ml)或缓冲液(例如0.1M tris,pH8.0)。pH约7~8的溶液在4℃可保存1周,分装保存在-20℃可至少保存6个月。避免反复冻融, pH>12.8的碱性环境可使其灭活。分子量:6,512使用:贮存浓度 1mg/ml,工作浓度0.06~2.0 ug/ml(0.01~0.3 uM)。 Pepstatin胃蛋白酶抑制剂特性:抑制天冬氨酸(酸)蛋白酶如胃蛋白酶、肾素、组织蛋白酶D、凝乳酶、许多微生物酸性蛋白酶溶解性:溶于甲醇约1mg/ml;可溶于乙醇,过夜溶解可达到1 mg/ml;在6当量乙酸中溶解度为300ug/ml。4℃稳定一周,分装储存于-20℃时可保存1个月。分子量:685.9使用:贮存浓度1mg/ml,使用浓度0.7 μg/ml(1 μM)。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常用分析和定量方法 蛋白质的磷酸化修饰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共价修饰方式之一。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这一可逆过程几乎调节着包括细胞的增殖、发育、分化、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神经活动、肌肉收缩及肿瘤发生等过程在内的所有生命活动。目前已知有许多人类疾病是由于某些异常的磷酸化修饰所引起,而有些磷酸化修饰却是某种疾病所导致的后果。在哺乳动物细胞生命周期中,大约有1/3的蛋白质发生过磷酸化修饰;在脊椎动物基因组中,有5%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参与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的蛋白激酶和磷酸(酯)酶。磷酸化修饰本身所具有的简单、灵活、可逆的特性以及磷酸基团的供体ATP的易得性,使得磷酸化修饰被真核细胞所选择接受而成为一种最普遍的调控手段。鉴于磷酸化修饰在生命活动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探索磷酸化修饰过程的奥秘及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已成为众多生物化学家及蛋白组学家所关心的内容。用蛋白质组学的理念和分析方法研究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可以从整体上观察细胞或组织中磷酸化修饰的状态及其变化,这对以某一种或几种激酶及其产物为研究对象的经典分析方法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同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并由此派生出磷酸化蛋白质组学(phosphoproteomics)这一新概念。在蛋白质组学水平进行磷酸化蛋白质的分析定量研究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各种技术也相应地发展起来[60, 61]。 1. 磷酸化蛋白质和磷酸肽的富集[62] 1.1 免疫亲和色谱 富集磷酸化蛋白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识别磷酸化氨基酸残基的特异抗体进行免疫共沉淀,从复杂混合物中免疫沉淀出目标蛋白质。目前,仅有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用来进行有效的免疫共沉淀。这是因为该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可以有效地免疫沉淀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Imam-Sghiouar等人从B-淋巴细胞中通过免疫沉淀获得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然后再用二维电泳分离技术并结合质谱分析方法,从而鉴定出多个与斯科特综合症相关的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由于抗磷酸化丝氨酸和苏氨酸抗体的抗原决定簇较小,所以令抗原抗体的结合位点存在空间障碍,特异性较差。因此,目前采用磷酸化丝氨酸/ 苏氨酸的抗体来富集磷酸化蛋白质的研究相对较少。 图片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aa10638564.html,/wiki/Phosphoproteomics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常用分析和定量方法

蛋白质的磷酸化修饰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共价修饰方式之一。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这一可逆过程几乎调节着包括细胞的增殖、发育、分化、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神经活动、肌肉收缩及肿瘤发生等过程在内的所有生命活动。目前已知有许多人类疾病是由于某些异常的磷酸化修饰所引起,而有些磷酸化修饰却是某种疾病所导致的后果。在哺乳动物细胞生命周期中,大约有1/3的蛋白质发生过磷酸化修饰;在脊椎动物基因组中,有5%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参与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的蛋白激酶和磷酸(酯)酶。磷酸化修饰本身所具有的简单、灵活、可逆的特性以及磷酸基团的供体ATP的易得性,使得磷酸化修饰被真核细胞所选择接受而成为一种最普遍的调控手段。鉴于磷酸化修饰在生命活动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探索磷酸化修饰过程的奥秘及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已成为众多生物化学家及蛋白组学家所关心的内容。用蛋白质组学的理念和分析方法研究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可以从整体上观察细胞或组织中磷酸化修饰的状态及其变化,这对以某一种或几种激酶及其产物为研究对象的经典分析方法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同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并由此派生出磷酸化蛋白质组学(phosphoproteomics)这一新概念。在蛋白质组学水平进行磷酸化蛋白质的分析定量研究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各种技术也相应地发展起来. 1.1 免疫亲和色谱 富集磷酸化蛋白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识别磷酸化氨基酸残基的特异抗体进行免疫共沉淀,从复杂混合物中免疫沉淀出目标蛋白质。目前,仅有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用来进行有效的免疫共沉淀。这是因为该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可以有效地免疫沉淀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Imam-Sghiouar等人从B-淋巴细胞中通过免疫沉淀获得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然后再用二维电泳分离技术并结合质谱分析方法,鉴定出多个与斯科特综合症相关的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由于抗磷酸化丝氨酸和苏氨酸抗体的抗原决定簇较小,所以令抗原抗体的结合位点存在空间障碍,特异性较差。因此,目前采用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的抗体来富集磷酸化蛋白质的研究相对较 少。 1.2 固相金属亲和色谱(IMAC) 固相金属亲和色谱(immobilized metal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IMAC)是一项较为成熟的磷酸化多肽分离富集技术。它是利用磷酸基团与固相化的Fe3+、Ga2+和Cu2+等金属离子的高亲和力来富集磷酸肽。目前发展的高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途径主要采用IMAC亲和色谱-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数据库检索联用的方法。Ficarro等人最先将IMAC富集技术应用到细胞系大规模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分析中,并从啤酒酵母中鉴定出了216个磷酸化肽段和383个磷酸化位点。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对每个可溶磷酸肽,不管其长度如何,都有富集作用,而且IMAC柱洗脱下的样品可直接用于RP-HPLC分析,但有可能丢失一些与IMAC柱结合能力较弱的磷酸肽或某些因有多个磷酸化位点而难以洗脱的磷酸肽。另外,那些富含酸性氨基酸的非磷酸化肽段与固相金属离子也有结合能力,也可能被富集。为了解决IMAC柱的非特异性吸附的问题,可以采用对羧基进行酯化反应以及改变洗脱液的体系等方法来提高IMAC 柱的特异性。此外,自动化IMAC- capillary RP HPLC-ESI MS/MS技术平台的研究开发,使磷酸肽的富集、反相分离和质谱检测都能自动在线进行,为IMAC在蛋白质组学中的高通量应用开辟了道路。 1.3 TiO2色谱 近期金属氧化物亲和富集技术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2004年,Pinkse等人将二氧化钛(TiO2)技术引进磷酸化蛋白质组学领域,利用TiO2与磷酸肽上磷酸基团的亲和能力实现对磷酸肽的相对富集,并建立了通过TiO2作为预分离的2D-NanoLCESI-MS/MS 技术平台。虽然该技术在对磷酸化肽段富集时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方面都优于IMAC技术,但仍然存在非特异性吸附等问题。后来,人们又利用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对TiO2纳米级材料进行了开发

蛋白酶抑制剂选择指南

蛋白酶抑制剂选择指南 1 蛋白酶抑制剂选择指南 抑制剂 工作浓度 分子量 抑制蛋白酶种类 稳定性 AEBSF终浓度1mM MW:239.5不可逆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制胰蛋白酶,糜 蛋白酶,纤溶酶,凝血酶及激肽释放酶. 可溶于水,其pH7的水溶液在4o C可保持稳定1-2个月,在pH>8的情况下会发生缓慢水解 Aprotinins 抑肽酶终浓度2ug/ ml MW:6512 可逆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纤溶酶,激肽 释放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但不抑制凝血酶和 Factor Xa。 非常稳定,当pH>12.8时失去活性,可溶于 水(10mg/ml),-20o C下可长期保存 Bestatin终浓度10uM MW:308.4 可逆的丙氨酰-氨基肽酶抑制剂, 工作液可保存一天,1mM的甲醇贮存液在 -20o C可保存至少一个月 E-64 Protease Inhibitor终浓度10uM MW:357.4 不可逆的半胱氨酸酸蛋白酶抑制剂,抑制半胱氨酸 酸蛋白酶而不会影响其他酶的半胱氨酸残基,与小 分子量的巯基醇如beta-巯基乙醇不会产生反应, 具有高度特异性。工作液在正常pH值下可保持稳定数天,1mM的水溶液在-20o C可保存几个月 EDTA, 4Na终浓度10mM MW:380.2 金属蛋白酶的可逆性螯合物,可能同时影响其他金 属依赖性生物过程。其水溶液很稳定,其贮存液(pH8.5的0.5M 水溶液)在4o C可保存数月 Leupeptin, 半硫酸盐 亮抑酶肽(亮肽素) 终浓度100uM MW:493.6 可逆的丝氨酸及半胱氨酸蛋白酶制剂,可抑制胰蛋 白酶样蛋白酶及一些半胱氨酸蛋白酶如:Lys-C内 切蛋白酶,激肽释放酶,木瓜蛋白酶,凝血 酶,Cathepsin B及胰蛋白酶。 工作液的稳定期为数小时,贮存液(10mM 水溶液)在4o C时稳定期为一周,-20o C时 稳定期为一个月 Pepstatin A 终浓度1uM MW:685.9 可逆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可抑制胃蛋白 酶,Cathepain B&L,血管紧张肽原酶(renin)及以1mg/ml溶于甲醇,搅拌过夜可以 1mg/ml溶于乙醇,333mg/ml溶于6N的

磷酸化蛋白的western blot百替生物

下面是我从在丁香园上看到的一篇文章,看得出来,作者是做做磷酸化蛋白的western blot 的高手!我整理了出来特想与大家分享!来源于 https://www.360docs.net/doc/aa10638564.html,/bbs/post/view?bid=68&id=11443307&sty=1&tp g=1&age=0 我做了很久的western blot,尤其是phospho-抗体,可以算是达人了。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磷酸化蛋白之western blot提出以下建议,供刚入门的同仁参考: 1.一定要在lysis buffer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还要加入一定量的磷酸酶抑制剂,否则即使band压出来也会很浅,结果也不可信。 2.加一抗后最好4度过夜,保证抗体有充分的结合时间。因为磷酸化的蛋白只占总的蛋白量的极少部分。4度也可使一抗重复使用多次。毕竟磷酸化的抗体都挺贵的。二抗则室温1小时即可。 3.磷酸化抗体的好坏是一个关键因素,所以要选择好的厂商。个人认为,Cell signaling公司做的磷酸化抗体不错,尤其是MAPKs磷酸化抗体。 3.最好根据厂商的protocol来操作实验,这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如Cell signaling会建议用含5%BSA的TBST稀释phospho-p38等抗体,效果不错,而不是用常见的含5%non-fat milk的TBST。 4.抗体的稀释倍数也要适当。不同厂商也会有不同要求。 5.研究完某一蛋白的磷酸化情况后最好也要研究一下该蛋白总的表达量。如压完phospho-p38抗体后,我会把相同的membrane做strip后再压p38,然后再strip一次,再压内标actin。

6.做磷酸化蛋白WB时,除了目标蛋白的band以外,往往会出现非特异性的band.磷酸化抗体不好的话,甚至会压出非特异性的band,而没有你想要的band,所以压片以后,你一定要根据markers比对一下,你压出的band分子量是否正确.我以前压WB时,压出了一条band,就以为是我想要的那条,然后还根据趋势推测可能的机制,走了不少怨枉路.还有一次,把markers的分子量记错了,比对出来的结果当然也不对. 7.磷酸化蛋白WB时backgroud也往往较深,所以压片时间要适当,不能太长或过短,太长则backgroud太深盖住想要的那条band,时间过短则可能没有band或者band太浅. 8.磷酸化蛋白WB时,用TBST洗时也要注意一下,摇床的转速不要太快,洗的时间不要太长,孵育一抗和二抗之后分别洗5min 3次即可,宁愿background深一些,总比做不出来强得多.另外,洗的时候,最好不要把几张membrane叠在一起洗。 9.附件中表格列出的是我所用的做磷酸化蛋白western blot的lysis buffer 的配方,效果不错,供您参考. 10.对我的lysis buffer配方作以下说明: (1)Na3VO4要活化 (2)我的配方配的是100ml 细胞裂解液,但如您各个成分的体积加起来,会发现total=102.1ml,那是因为这些成分加在一起后总体积会缩小的. 11.正如我在第5点所说的,"研究完某一蛋白的磷酸化情况后最好也要研究一下该蛋白总的表达量“。这有两种方法,一是:相同的sample在不同的well 中上样两次(可在相同的gel上,也可在不同的gel),其一压磷酸化蛋白,另

磷酸化蛋白之western blot检测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

磷酸化蛋白之western blot检测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 1.一定要在lysis buffer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配方见后页),还要加入一定量的磷酸酶抑制 剂,否则即使band压出来也会很浅,结果也不可信。 2.加一抗后最好4度过夜,保证抗体有充分的结合时间。因为磷酸化的蛋白只占总的蛋白量 的极少部分。4度也可使一抗重复使用多次(站长注:可加入防腐剂,如叠氮钠,Proclin TM 等,保存时间更长)。毕竟磷酸化的抗体都挺贵的。二抗则室温1小时即可。 3.磷酸化抗体的好坏是一个关键因素,所以要选择好的厂商。个人认为,Cell signaling公司 做的磷酸化抗体不错,尤其是MAPKs磷酸化抗体 4.最好根据厂商的protocol来操作实验,这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如Cell signaling会建议用 含5%BSA的TBST稀释phospho-p38等抗体,效果不错,而不是用常见的含5%non-fat milk的TBST。 5.抗体的稀释倍数也要适当。不同厂商也会有不同要求。 6.研究完某一蛋白的磷酸化情况后最好也要研究一下该蛋白总的表达量。如压完phospho-p 38抗体后,我会把相同的membrane做strip后再压p38,然后再strip一次,再压内标acti n。 7.做磷酸化蛋白WB时,除了目标蛋白的band以外,往往会出现非特异性的band.磷酸化抗体 不好的话,甚至会压出非特异性的band,而没有你想要的band,所以压片以后,你一定要根据markers比对一下,你压出的band分子量是否正确.我以前压WB时,压出了一条band,就以为是我想要的那条,然后还根据趋势推测可能的机制,走了不少怨枉路.还有一次,把markers 的分子量记错了,比对出来的结果当然也不对. 8.磷酸化蛋白WB时backgroud也往往较深,所以压片时间要适当,不能太长或过短,太长则b ackgroud太深盖住想要的那条band,时间过短则可能没有band或者band太浅.

蛋白酶磷酸酶抑制剂

来源:原创,转载请注明发布时间:2009-10-20查看次数:21 在与蛋白相关的检测中,首先最关键的一步便是蛋白质的提取。蛋白质的提取过程中, 我们要经常加和蛋白酶抑制剂以防止蛋白质的降解。另外在磷酸化蛋白的研究过程中,磷酸酶抑制剂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总结了常用的蛋白酶抑制剂 PMSF Leupeptin 亮肽素,Aprotini n抑肽酶,Pep stat in 胃蛋白酶抑制剂,EDTA-Na2等以及磷酸酶 抑制剂NaF氟化钠,Na3VO4原 矶酸钠,BETA-glycerophosphate 甘油磷酸钠,Na2P2O4焦磷酸钠等。对这些蛋白酶抑制剂的溶解配制,贮存液与工作液浓度,保存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蛋白酶抑制剂 P MSF 特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如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和凝血酶,也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如木瓜蛋白酶(可逆的地面处理)。 溶解性:溶于异丙醇,乙醇,甲醇和丙二醇果>10mg/ml。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在 100%异丙醇,+25 C时稳定至少9个月 分子量: 使用:贮存浓度:200mM工作浓度:1mM Leupeptin 亮肽素特性:抑制丝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如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纤溶酶,和组织蛋白酶B 溶解性:高度溶于水(1mg/ml)。4C 一周稳定,分成小份冷冻在-20 C至少6个 分子量:C20H38N6O4 x 1/2 H2SO4: C20H38N6O4 x 1/2 H2SO4 x H2O: 使用:贮存浓度:1mg/ml,工作浓度ug/ml (1mM)

Ap roti nin 抑肽酶 特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制纤维蛋白溶酶, 激肽释放酶,胰蛋白酶,糜 蛋白酶的高活性。不抑制凝血酶或因子X。 溶解性:易溶于水(10mg/ml )或缓冲液(例如, tris ,,)。pH 约7-8 的溶液在4C可保存1周,分装保存在-20 C可至少保存6个月。避免反复冻融,pH>的 碱性环境可使其灭活。 分子量:6,512 使用:贮存浓度:1mg/ml,工作浓度:-ug/ml - uM) Pep stat in胃蛋白酶抑制剂 特性:抑制天冬氨酸(酸)蛋白酶如胃蛋白酶,肾素,组织蛋白酶D,凝乳酶, 许多微生物酸性蛋白酶溶解性:溶于甲醇约1mg/ml;可溶于乙醇,过夜溶解可达到1 mg/ml ;在6当量乙酸中溶解度为300ug/ml。4C稳定一周,分装储存于-20 C时可保存1个月 分子量: 使用:贮存浓度:1mg/ml,使用浓度:卩g/ml(1卩M) EDTA-Na2 特性: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溶解性:溶于水至,在PH8-9的条件下,4 C稳定至少6个月 分子量: 使用:工作浓度:-mg/ml - mM),不需现用现配,在溶液pH值调至8-9时再 加入。 磷酸酶抑制剂 NaF氟化钠 溶解性:溶于水分子量: 使用:贮存液:5M 工作浓度:10-20mM Na3VO4原矶酸钠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常用定量方法介绍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常用定量方法介绍 蛋白质的磷酸化修饰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共价修饰方式之一。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这一可逆过程几乎调节着包括细胞的增殖、发育、分化、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神经活动、肌肉收缩及肿瘤发生等过程在内的所有生命活动。目前已知有许多人类疾病是由于某些异常的磷酸化修饰所引起,而有些磷酸化修饰却是某种疾病所导致的后果。在哺乳动物细胞生命周期中,大约有1/3的蛋白质发生过磷酸化修饰;在脊椎动物基因组中,有5%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参与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的蛋白激酶和磷酸(酯)酶。磷酸化修饰本身所具有的简单、灵活、可逆的特性以及磷酸基团的供体ATP的易得性,使得磷酸化修饰被真核细胞所选择接受而成为一种最普遍的调控手段。鉴于磷酸化修饰在生命活动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探索磷酸化修饰过程的奥秘及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已成为众多生物化学家及蛋白组学家所关心的内容。用蛋白质组学的理念和分析方法研究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可以从整体上观察细胞或组织中磷酸化修饰的状态及其变化,这对以某一种或几种激酶及其产物为研究对象的经典分析方法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同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并由此派生出磷酸化蛋白质组学(phosphoproteomics)这一新概念。在蛋白质组学水平进行磷酸化蛋白质的分析定量研究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各种技术也相应地发展起来。 1. 磷酸化蛋白质和磷酸肽的富集 1.1 免疫亲和色谱 富集磷酸化蛋白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识别磷酸化氨基酸残基的特异抗体进行免疫共沉淀,从复杂混合物中免疫沉淀出目标蛋白质。目前,仅有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用来进行有效的免疫共沉淀。这是因为该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可以有效地免疫沉淀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Imam-Sghiouar等人从B-淋巴细胞中通过免疫沉淀获得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然后再用二维电泳分离技术并结合质谱分析方法,鉴定出多个与斯科特综合症相关的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由于抗磷酸化丝氨酸和苏氨酸抗体的抗原决定簇较小,所以令抗原抗体的结合位点存在空间障碍,特异性较差。因此,目前采用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的抗体来富集磷酸化蛋白质的研究相对较 少。 1.2 固相金属亲和色谱(IMAC) 固相金属亲和色谱(immobilized metal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IMAC)是一项较为成熟的磷酸化多肽分离富集技术。它是利用磷酸基团与固相化的Fe3+、Ga2+和Cu2+等金属离子的高亲和力来富集磷酸肽。目前发展的高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途径主要采用IMAC亲和色谱-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数据库检索联用的方法。Ficarro等人最先将IMAC 富集技术应用到细胞系大规模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分析中,并从啤酒酵母中鉴定出了216个磷酸化肽段和383个磷酸化位点。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对每个可溶磷酸肽,不管其长度如何,都有富集作用,而且IMAC柱洗脱下的样品可直接用于RP-HPLC分析,但有可能丢失一些与IMAC柱结合能力较弱的磷酸肽或某些因有多个磷酸化位点而难以洗脱的磷酸肽。另外,那些富含酸性氨基酸的非磷酸化肽段与固相金属离子也有结合能力,也可能被富集。为了解决IMAC柱的非特异性吸附的问题,可以采用对羧基进行酯化反应以及改变洗脱液的体系等方法来提高IMAC柱的特异性。此外,自动化IMAC- capillary RP HPLC-ESI MS/MS技术平台的研究开发,使磷酸肽的富集、反相分离和质谱检测都能自动在线进行,为IMAC在蛋白质组学中的高通量应用开辟了道路。

蛋白质磷酸化对于许多生物现象的引发是很必要的,包括细胞

蛋白质磷酸化对于许多生物现象的引发是很必要的,包括细胞生长、增殖、泛素(ubiquitin)介导的蛋白降解等过程。特别是酪氨酸磷酸化,作为细胞信号转导和酶活性调控的一种主要方式,通常通过引发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介导生长因子、荷尔蒙和细胞因子等对细胞膜上受体的信号调控。 然而,酪氨酸磷酸化在细胞的所有磷酸化修饰中所占的比例却非常低。大概10%的细胞蛋白会受到磷酸化共价修饰,但每100次蛋白的磷酸化修饰中仅有1次酪氨酸基团的修饰。与大部分细胞中的丝氨酸和苏氨酸磷酸化水平相比,酪氨酸磷酸化的水平估计要低2000倍。正是由于细胞中酪氨酸磷酸化的水平相当低,才能保证细胞在内外信号的刺激下,作出灵敏的反应,所以研究酪氨酸的磷酸化对于细胞信号的调控和许多重要生物现象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对发生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的识别及磷酸化位点的鉴定对揭示细胞过程的调控和药物的作用位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蛋白质磷酸化的相关方法: 磷酸化Western Blot 对于信号转导科研来说,抗酪氨酸磷酸化抗体的出现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事件。在没有抗酪氨酸磷酸化抗体之前,蛋白质和酶的酪氨酸磷酸化只能通过非常危险的并且很费时的放射性实验来检测。而利用抗酪氨酸磷酸化抗体,则可以通过Western Blot或其它免疫学方法轻松地检测到磷酸化信号。常规的检测方法包括:用抗酪氨酸磷酸化抗体在Western Blot上检测内源或外源表达的磷酸化蛋白。如果目标蛋白的含量较低,也可利用免疫沉淀的方法先富集发生磷酸化的酪氨酸蛋白,再检测目标蛋白的水平。抗酪氨酸磷酸化抗体也常用于检测在不同处理的条件下,细胞内总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情况,作为许多细胞生物现象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都知道如果需要检测某一个目标蛋白的某一特定位点的磷酸化状态,可以选用该蛋白特定位点的磷酸化特异性抗体。但由于我们研究的通常是新的磷酸化位点,或者这些蛋白特定位点的磷酸化抗体效果不够好,我们不得不自己制备磷酸化抗体。如果大家自己制备过磷酸化抗体,就会知道磷酸化抗体的制备比一般抗体的制备更加困难,而且浪费大量宝贵时间。现在国外的科学家发现可以使用通用型的磷酸化抗体,只要巧妙的设计实验,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检测目的。以Yuan的文章为例,他们需要检测BCR-ABL的磷酸化,但他们没有特异性的磷酸化抗体。他们首先使用了抗c-ABL的抗体和蛋白G-琼脂糖珠子来免疫沉淀富集BCR-ABL蛋白,然后再通过Western-Blot和4G10通用型酪氨酸磷酸化抗体(pan-phosphotyrosine)来鉴定BCR-ABL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另外一组以Clemens 为首的科学家,则利用抗Dock蛋白抗体先免疫共沉淀了DACK蛋白,再用4G10酪氨酸磷酸化抗体来检测DACK蛋白和DSH3PX1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通过区分这些蛋白的分子量大小,来确认相应的磷酸化条带的蛋白身份。 与做普通的Western Blot相比,磷酸化Western Blot有一些要额外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由于蛋白的磷酸化是可逆的,会被磷酸酶去磷酸化,所以在样品制备和整个免疫检测过程中,需要抑制或避免细胞内源性和外源性的磷酸酶的干扰。针对细胞内源性的磷酸酶,我们在样品制备时,需要在细胞裂解液中加入足量的并且是新鲜的磷酸酶抑制剂,如

磷酸化蛋白质的分析方法

磷酸化蛋白质的分析方法 试剂: 乙腈(Acetonitrile,ACN),三氟乙酸(Trifluoroacetic acid,TFA) 购自 Merck 公司(Darmstadt,Germany)。尿素(urea),氯化钠(Sodium chloride,NaCl)购自Sigma 公司。甲酸(Formic acid,FA)、乙酸(Acetic acid,HAC)购自Aldrich(St. Louis,MO,USA)。盐酸胍(Guanidine hydrochloride,GuCl),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碳酸氢铵(Ammonium bicarbonate),碘乙酰胺(Iodoacetamide,IAA) 购自Bio-Rad (Hercules,CA,USA)。胰蛋白酶(Trypsin)购自Promega (Madison,WI)。所有的化学品的纯度级别除了乙腈是色谱纯外都是分析纯。实验所用水都经过Milli-Q system (Millipore,Bedford,MA,USA)处理。 样品制备 样品用2D 裂解液裂解(8 M Urea,4% CHAPS,65 mM DTT,40 mM Tris),100W 30 s 超声后,15,000g 离心45 min。取上清,Bradford法定量;取500μg 样品加入2ul 1M DTT,于37℃还原反应2.5h;再加入10ul 1M IAA 于室温避光烷基化40min。100%丙酮沉淀过夜,100mM碳酸氢铵(pH 8.5)溶解样品,按50:1加入胰蛋白酶酶解过夜。 磷酸化多肽的富集: Loading buffer: (饱和glutamic acid/65%乙腈/2%TFA) Wash buffer 1: (65%乙腈/0.5%TFA) Wash buffer 2: (65%乙腈/0.1% TFA)

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对骨髓瘤骨病的治疗作用

USA,2005,102(39):13944-13949. [15]M u raka m iY,Y asud a T,Saigo K,et a.l Co m prehens i ve ana l ysis of m i cro RNA exp ress i on patt erns i n hepatocell u l ar carci no m a and non -t um orous tiss ues[J].On cogene,2006,25(17):2537-2545. [16]Ku tay H,B ai S,Datta J,et a.l Down regulati on ofm i r-122i n t h e roden t and hu m an hepatocell u l ar carci no m as[J].J C ell B io- ch e m,2006,99(3):671-678.[17]C i afre SA,Gal ard i S,M ang i ola A,et a.l E xtensive m odu l ati on of a s et ofm icro RNA s i n pri m ary gliob l ast oma[J].B ioche m B i ophys R es Co mm un,2005,334(4):1351-1358. [18]Chan J A,Krichevs ky A M,K os i k KS.M icro RNA-21i s an ant-i apoptotic f act or i n hum an gli ob l ast o m a cells[J].C ancer Res, 2005,65(14):6029-6033.(编校:田媛) 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对骨髓瘤骨病的治疗作用 于亚平 The effect of proteaso m e i nhi bitor and i m muno modulatory drugs on m yel o ma bone disease YU Ya-p i n g D e p ar t m ent of H e matology,N anjing GeneralH osp it a l of N anjing M ilit ary Comm and,PLA,N anj i ng210002,China. =Ab stract>M ulti p l e m yelo m a is character i zed by ex tensive bone destructi on w it h little o r no new bone for m ation.O ve r the last decade,nove l agents hav e been used in the m anage m ent o fMM.I mm uno m odulato ry drugs(I M i D s),such as tha li dom i de and lena lidom ide and pro teaso m e i nh i b itor,bortezom i b,have s hown s i gnificant anti-m yelo m a acti v ity i n both new ly diagnosed and re lapsed/refracto ry MM.Besides t he ir po ten t e fficacy ag ainst m ye l om a ce lls,these agents m odify t he i nteracti ons bet w een m ali gnant plas ma ce ll and bone m arro w m icroenv iron m ent,and alter abno r m al bone m etabo li s m i n MM.T h i s rev ie w summ arizes av ail able da ta for t he effect o f I M i D s and borte zo m i b on bone re m ode ling o fMM pa ti ents and t he ir possible role i n t he m anagem ent o fm ye l om are lated bone disease. =K ey w ords>m yelo m a;thali do m i de;lena li do m i de;proteasom e inh i bito r M odern O nco logy2009,17(02):0376-0380 =指示性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M)以广泛骨破坏而少有新骨形成为特点。过去的10余年中,以沙利度胺和 来那度胺为代表的免疫调节药和以硼替佐咪为代表的蛋白酶体抑制剂等新型治疗方法引入临床,这类药物 在对初治和复发/难治MM发挥强效抗肿瘤作用的同时,尚能改变恶性浆细胞和骨髓微环境间的相互反应, 从而影响MM的异常骨代谢,对骨髓瘤骨病发挥有益的治疗作用。本文综述此类新药对MM病人骨重塑的 影响及在骨髓瘤骨病治疗中可能的作用。 =关键词>骨髓瘤;沙利度胺;来那度;蛋白酶体抑制剂 =中图分类号>R7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992-(2009)02-0376-05 骨髓瘤骨病(m ye l om a bone d i sease,M BD)是骨破坏增加,但没有新骨代偿性形成的结果。约80%的多发性骨髓瘤(MM)病人在病程中并发M BD,表现为骨痛,溶骨性病变,病理性骨折和高钙血症。溶骨性破坏是骨髓瘤病人最为痛苦的表现,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即使无病生存数年的病人,其骨髓瘤相关的溶骨性病变亦不会修复,是MM治疗中的主要难题之一。 1M BD的发病机制 M BD是骨髓瘤细胞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间复杂的相 =收稿日期> 2008-03-26 =作者单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血液科,江苏南京210002 =作者简介> 于亚平(1963-),男,湖南岳阳人,博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内科血液病专业。互作用所致。组织形态学定量研究发现,骨髓瘤细胞促进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而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从而造成骨吸收和形成间的平衡失调,此为M BD的主要特点[1]。 正常情况下,核因子J B配体受体活化剂(receptor ac t-i va t o r o f nuc lear factor-kappa B li gand,RANKL)和其诱饵受体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 PG)调节破骨细胞的形成、活性和骨吸收。骨髓瘤细胞通过增加RANKL的表达和降低O PG 的表达而破坏两者间的平衡,RANK L的增加有利于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激活,从而使骨吸收增加。应用OPG或可溶性RANK结构以改变上述平衡能防止B M D的发生[2]。除了RANKL和OPG外,骨髓瘤细胞还能产生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A(m acrophage i nfla mm a t o ry prote i n-1A,M IP-1A)和M IP -1B,两者均能促进破骨细胞的骨吸收。M IP-1A以依赖RANKL的方式发挥作用。其它能增强破骨细胞形成和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