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钢梁、钢筋混凝土拱桥、斜拉桥施工技术

09钢梁、钢筋混凝土拱桥、斜拉桥施工技术
09钢梁、钢筋混凝土拱桥、斜拉桥施工技术

钢梁、钢筋混凝土拱桥、斜拉桥施工技术

1. 钢梁相关知识点;

①钢梁制造焊接环境的相对湿度不宜高于80%;

②主要杆件应在组装后24h内焊接;

③钢梁安装前应对临时支架、支承、吊机等临时结构和钢梁结构本

身在不同受力状况下的强度、刚度级稳定性进行验算;

④吊装杆件时,必须等杆件完全固定后方可摘除吊钩;

⑤钢梁安装过程中,每完成一节段应测量其位置、标高和预拱度,

不符合要求应及时校正;

⑥钢梁杆件工地焊缝连接,焊接顺序宜为纵向从跨中向两端,横

向从中线向两侧对称进行;

⑦钢梁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前,应复验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

⑧高强螺栓的施拧顺序为:从板束刚度大、缝隙大处开始,由中

央向外拧紧,并应在当天终拧完毕;

⑨施拧时不得采用冲击拧紧和间断拧紧;终拧完毕必须当班检

查,抽查合格率不得小于80%;

⑩现场涂装前,应进行除锈处理;涂装应在天气晴朗、4级以下风力时进行,夏季应避免阳光直射。涂装时表面不应有结露,涂装后4h内应采取防护措施。

2. 钢筋混凝土拱桥:

①跨径小于16m的拱圈或拱肋混凝土,应按拱圈全宽从两端拱脚向

拱顶对称、连续浇筑,并在拱脚混凝土初凝前全部完成;

②跨径大于或等于16m的拱圈或拱肋,宜分段浇筑;各分段点应预

留间隔槽;

③间隔槽混凝土浇筑应由拱脚向拱顶对称进行;应待拱圈混凝土分

段浇筑完成且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且接合面按施工缝处理后再进行;

④拱圈封拱合龙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各

段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

⑤大跨径桁式组合拱,拱顶湿接头混凝土,宜采用较构件混凝土

等级高一级的早强混凝土。

3. 斜拉桥:

①斜拉桥主要由索塔、钢索和主梁组成;

②倾斜式索塔施工时,必须对各施工阶段索塔的强度和变形进行计

算,应分高度设置横撑,使其线形、应力和倾斜度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施工安全;

③斜拉桥主梁施工方法有:顶推法、平转法、支架法、悬臂法,而

悬臂法是其最常用的方法;

④在零号段浇筑前,应消除支架的温度变形、弹性变形、非弹性

变形以及支承变形;

⑤采用挂篮悬浇主梁时,挂篮设计和主梁浇筑应考虑抗风振的刚度

要求;挂篮制成后应进行检验、试拼、整体组装检验、预压,同时测定悬臂梁及挂篮的弹性挠度、调整高程性能及其他技术性能;

⑥施工过程中,必须对主梁各个施工阶段的拉索索力、主梁标高、

塔梁内力以及索塔位移量等进行监测;

⑦施工主要监测内容:变形、应力、温度。

钢筋混凝土拱桥施工组织设计

桥施工方案目录 1、编制依据及原则 2、工程概况 3、工程特点 4、施工总体布置 4.1 施工组织机构 4.2 质量控制 4.3 施工顺序: 4.4 阶段工期控制 4.5 施工准备 4.5.1 施工动员 4.5.2 人员、物资、设备上场4.5.3 技术准备 4.5.4 工地清理 4.5.5 创建良好的外部施工环境 4.5.6 施工总平面布置 5、工程测量控制 5.1 控制测量: 5.1.1 导线测量: 5.1.2 水准点复测: 5.2 施工测量: 5.2.1 中线恢复测量:

5.2.2 临时水准点: 5.2.3 桥梁的施工控制: 6、主要施工方法 6.1 主桥施工 6.1.1 拱桥推力墩施工 6.1.2 索道系统和扣索系统6.1.3 主拱圈施工 6.1.3 拱上建筑施工: 6.2 引桥施工 6.2.1 基础施工 6.2.2 墩、台施工 6.2.3 连续箱梁施工 6.2.4 桥面系施工 7.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办法 8.施工技术管理责任制 9、工期确保措施 10、质量保证措施 11、安全保证措施 11.1 安全保证体系 11.2 安全管理 11.3 重点控制 12、现场文明施工

13、现场环境保护 14、现场防火规定 15、保安计划 16、卫生健康保护 ****市XX大桥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 由XX县城乡建设委员会提供的XX大桥招标文件、《****市XX 大桥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市长寿大桥工程地质详勘报告》以及四川省地矿局****检测中心检测报告、XX县气象资料等。 1.2 现场多次实地踏勘和标前会议纪要精神和补遗书。 1.3 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验收办法,以及在施工安全、工地保安、人员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2、工程概况 1.1 桥梁概况: ****市XX大桥位于XX县城,跨越长江支流桃花溪,位于原有XX 大桥(桥名“新桥”)上游约50m,是三峡库区水位上涨,原XX大桥被淹后的新XX大桥,是XX县的交通要道。主桥设计为拱桥,主要考虑其作为城市桥梁,突出其美观性,在三峡水位上升后,有长虹卧波的效果。大桥全长224.556 米,主跨为100 米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河街岸引桥为2×20 米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关口岸引桥为3×20 米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主桥及河街岸引桥位于直线内,关口岸引桥位于

桥梁工程毕业设计——钢筋砼拱桥

1 方案拟定与比选 1.1 工程背景介绍及使用要求 1.1.1 工程背景介绍 魏家寨至竹子公路工程(以下简称魏竹公路)是提高国道209线在保靖县迁陵镇地段通行能力、满足保靖县迁陵镇发展规划、解决保靖县酉水桥危桥问题、实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所需要的重要工程。酉水二桥是魏竹公路的关键工程。 1.1.2 工程使用要求 保靖县魏竹公路酉水二桥,必须遵照“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进行设计,同时应充分考虑建造条件的先进性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公路等级: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40Km/h; (2)桥梁全长:305m; (3)桥面宽的布置:净9m+2×(2.25人行道+0.25人性栏杆); (4)桥下通航等级:6级; (5)地震:不设防。 1.2设计依据及参考书: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桥梁计算示例集》易建国,顾安邦编著. 人民交通出版社。 1.3施工方案的确定。 1.3.1方案拟定: 设计方案一:钢筋混凝土拱桥 设计方案二:单塔斜拉桥

设计方案三:连续梁桥 1.3.2方案比选 表1-1方案比选表 梁结构的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美观性和施工的难易程度为考虑因素,综合个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最终选定一个最优方案:钢筋混凝土拱桥。

2 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2.1 基本资料 2.1.1 主要技术指标 桥型布置:37m+2×126m+16m悬链线箱形拱桥 桥面净宽:0.25m(人行栏杆)+2.25m(人行道)+2×4.5m(双车道)+2.25m(人行道)+ 0.25m(人行栏杆)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桥面纵坡:双向2 % 图2.1 拱脚横截面(单位:cm) 图2.2 拱顶截面(单位:cm) 2.1.2 材料规格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方法和结构设计..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方法 钢管砼结构,由于能通过互补使钢管和混凝土单独受力的弱点得以削弱甚至消除,管内混凝土可增强管壁的稳定性,钢管对混凝土的套箍作用,使砼处于三向受力状态,既提高了混凝土的承载力,又增大了其极限压缩应变,所以自钢管砼结构问世以来,是桥梁建筑业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具有自重轻、强度大、抗变形能力强的优点,因而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桥梁方面,已以各种拱桥发展到桁架梁等结构形式,并发展到钢管混凝土作劲性骨架拱桥。其施工方法发展很快,已经应用的有无支架吊装法,支架吊装法,转体施工法等。 1 拱肋钢管的加工制作 拱肋加工前,应依理论设计拱轴座标和预留拱度值,经计算分析后放样,钢管拱肋骨架的弧线采用直缝焊接管时,通常焊成1.2-2.0m的基本直线管节;当采用螺旋焊接管时,一般焊成12.0~20m弧形管节。对于桁式拱肋的钢管骨架,再放样试拼,焊成10m左右的桁式拱肋单元,经厂内试拼合格后即可出厂。具体工艺流程为:选材料进场材料分类材质确认和检验划线与标记移植编号码下料坡口加工钢管卷制组圆、调圆焊接非坡口检验附件装配、焊接单节终检组成10m左右的大节桁式拱肋焊接无损检验大节桁式拱肋终检 1:1大样拼装检验 防腐处理出厂。 当拱肋截面为组合型时,应在胎模支架上组焊骨架一次成型,经尺寸检验和校正合格后,先焊上、下两面,再焊两侧面(由两端向中间施焊)。

焊接采用坡口对焊,纵焊缝设在腔内,上、下管环缝相互错开。在平台上按1:1放样时,应将焊缝的收缩变形考虑在内。为保证各节钢管或其组合骨架拼组后符合设计线型,可在各节端部预留1cm左右的富余量,待拼装时根据实际情况将富余部分切除。钢管焊接施工以“GBJD05—83、钢结构施工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为标准。焊缝均按设计要求全部做超声波探伤检查和X射线抽样检查(抽样率大于5%)。焊缝质量应达到二级质量标准的要求。 2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架设 2.1无支架吊装法 2.1.1缆索吊机斜拉扣挂悬拼法 具体做法与其他拱肋的架设相似,只是钢管混凝土拱肋无支架架设方案用于较大跨度,它可根据吊机能力把钢管拱肋合成几大段进行分段对称吊装,并随时用扣索和缆风绳锚固,稳定在桥位上,最后合拢。如净跨度150m 四川宜宾马鸣溪金沙江大桥,为钢筋混凝土箱拱,分五段吊装,吊重700KN。广西邕宁邕江大桥,主跨312m的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箱肋拱,每根拱肋的钢管骨架分9段吊装,吊重590KN。四川万县长江大桥,跨径420m的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上承式拱桥,分36段吊装,吊重612.5KN。 缆索吊机斜拉扣挂悬拼法施工是我国修建大跨度拱桥的主要方法之一。施工理论成熟,施工体系结构简单,施工调整与控制较方便。但这种方法起吊端要有一定的施工场地,缆索跨度较桥跨要大,用缆索较多,主塔架与扣索塔架相互分开,存在受压杆稳定要求塔高不能过高,并且要设置各种缆风索而占地面积较大。

斜拉桥、悬索桥施工安全控制要点(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斜拉桥、悬索桥施工安全控制要 点(最新版)

斜拉桥、悬索桥施工安全控制要点(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斜拉桥和悬索桥(吊桥)的索塔施工,属于高处或超高处作业,应根据结构、高度及施工工艺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专门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作业指导书(操作细则)。 一般情况,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索塔,参照墩台施工及滑模施工的安全控制要点。 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必须良好,各种电动机械必须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电气设备和线路检修时,应先切断电源。 施工现场要有防火措施并备有消防器材,要防止电焊火花溅落在易燃物料上; 2.索塔分节立模浇筑前,应搭好脚手架,扶梯、人行道及护栏。每层脚手架的缝隙处,应设置安全网。两层间距不得超过8m; 3.浇筑塔身混凝土,应按规定挂好减速漏斗及保险绳,漏斗上口应堵严,以防石子下落伤人; 4.塔底与桥墩为铰接时,施工中,必须将塔底临时固定。塔身建

上承式拱桥施工方案

上承式拱桥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共有上承式钢筋砼拱桥4座,其一孔跨径为36.6m,桥梁全长54.08m,桥面总宽5.5m,组成:0.5m(防撞栏杆)+4.5m(行车道)+0.5m(防撞栏杆),其中K206+120为汽车天桥,桥面净宽为7m,总宽为8m;K211+400,K214+220,K218+841均为农机天桥,桥面总宽为5.5m。主体结构:基础、台身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桥台台帽、耳背墙、桥台搭板采用C30混凝土,上部构造及拱座采用C40砼,桥面铺装采用C30防水砼,防撞栏杆采用C30混凝土。 二、施工组织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实行项目经理部、施工区、专业施工队三级管理,各工区所属天桥由其桥梁施工队负责。施工队行政和技术隶属于各施工区,总体安排和质量监督服从项目部。施工队配置专职队长、技术员、材料员和兼职安全员各一名。各施工队机械设备、工具、机具和专业技术工种配置满足施工要求,以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缩短工期,加快进度。完成一道工序并达到标准后,再申请下道工序,依次循序推进。三、施工方案1、施工放样⑴、平面测量项目部测量组负责控制测量。当导线点与天桥间能直接通视时,用全站仪根据主导线点数据准确地放出天桥轴线控制桩。当不能通视时,应选择能与天桥通视且便于长久保存处布设支导点,在支导点成果得到监理工程师确认后,轴线控制桩的布设及放样方法同直接通视法。控制桩布置在天桥基坑开挖线外≥5m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并用水泥混凝土加以保护,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后,作为细部放样的依据。施工队技术员负责构造物细部测量。根据测量组所交控制点,用经纬仪和钢尺在构造物台身两端沿轴线的法线方向放出细部放样控制桩,用水泥砼加固,以备基坑开挖、砼基础浇注、台身放样之用。项目部测量组应对每一构造物进行不少于四次控制测量检测,即基础砼施工前、台身砼施工前、砼拱圈浇注前及立墙施工前,检测施工技术员细部放样精度,确保天桥平面位置满足规范要求。⑵、高程测量施工临时水准点由测量组从四等水准点引入,并用水泥混凝土加以保护。临时水准点的闭合差应达到规范要求,进行总平差,并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作为临时基点高程。2、基坑开挖基础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基坑开挖范围为:底部为基础净尺寸每侧加0.5m工作道和0.3~0.5m的排水沟,上口为底部开挖对应边加H×M(H 为开挖深度,M为坡率,土边坡采用0.75~1坡率,石方为0.2~0.5坡率)。土质基坑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开挖过程中,须加强排水,不使基坑泡水。开挖至距基底20cm时,由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石质基坑采用松动控制爆破配合开挖,挖至设计标高后,凿出新鲜岩面,用砂浆找平。当基底基岩倾斜度大于150时,应将基底凿成多级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0.3m。开挖的土石方应堆放在基坑开挖线1m以外或运至指定位置。开挖完成后,要求地基承载力≥300KPa,基底摩擦系数≥0.3,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即可进行基础砼施工。如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应按监理工程师批复方案处理。如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石芽、溶沟、溶洞等不良地质情况,应采取凿除石芽、清除换填等措施进行处理。3、基础施工⑴、模板安装及校验基础模板采用大平面钢模,模板使用前用磨光机将模板表面锈迹清除干净。为使砼表面光洁,棱角整齐,在砼浇注前模板表面应涂刷脱模剂。模板加强肋木用6×8cm或6×10cm两种,竖向中至中距80cm,横向上下端各一根,中间按1米间距加密。斜撑用木料以30~60度倾角支撑,并用缆风对拉。⑵、砼浇注混凝土采用JS500强制式搅拌机供料,在开盘前,应根据理论配合比和集料含水量计算施工配合比。集料采用称重法,施工中不得随意增减。上料顺序依次是石子、水泥、砂子。拌和时严格控制搅拌时间,保证拌和料混合均匀、颜色一致。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和校正混凝土的流动性,严格控制水灰比,不得任意增加用水量。为保证第二盘混凝土的质量,第一盘应拌制同等标号的砂浆。混凝土采用手推车运输,运输道路应平顺,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泌水和灰浆流失现象。在砼运输过程中造成离析或拌合时间不够的砼熟料不允许入模,应重新拌制后才能使用。砼倾落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溜管、溜槽或串筒输送。摊铺时应注意分散倾倒时滚落于一处的骨料,靠模板

斜拉桥工程施工程序施工技术方案

斜拉桥工程施工程序施工技术方案 索塔施工 2.1 简述 本桥主桥为塔梁固结体系,索塔采用曲线H 型索塔,塔柱曲线半径275.4m(外侧),箱形断面,索塔全高107m(从承台顶面算起);其中上段塔柱39.8m,中段塔柱48.6m,下段塔柱18.6m(含塔柱底座)。 上段塔柱塔柱断面为等截面,顺桥向尺寸6.5m,横桥向尺寸4.6m,空心矩形截面,顺桥向壁厚1.0m,横桥向壁厚0.9m。 中段塔柱断面为变截面空心矩形截面,顺桥向尺寸6.5~7.972m,横桥向尺寸4.6m,顺桥向壁厚1.2m,横桥向壁厚1.1m。 下段塔柱也为变截面空心矩形截面,顺桥向尺寸7.972~9.0m,横桥向尺寸5.5m,顺桥向壁厚1.2m,横桥向壁厚也为1.1m。 索塔横向设两道横梁,上横梁的顶板和底板均为半径12m 的弧形,采用空心截面,横梁宽度5.5m,横梁中心处高度15m,临近索塔处高度为30m,壁厚0.6m,由于结构造型的需要,横梁正中间开设半径 3.5m 的圆洞;下横梁梁为适应桥面横坡需要,采用变高度结构,横梁中部梁高4.5m,宽6.0m,顶底板厚为0.6m,腹板厚为1.5m。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A 类结构,共设置了34 束15-25 预应力钢束。预应力钢束锚固于塔柱外侧并采用深埋锚工艺,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下横梁兼作主梁0 号梁段,形成塔梁固结体系。 斜拉索通过钢锚梁锚固于上塔柱,为抵消斜拉索的不平衡水平分

力,在上塔柱斜拉索锚固区内配置了Φ32 的精轧螺纹粗钢筋。 索塔采用C50 混凝土,为便于施工、定位,索塔内设置劲性骨架,劲性骨架须按照图纸要求与钢牛腿壁板进行焊接连接,塔顶设置避雷针及导航灯,塔内设检修爬梯。 2.2 施工难点及重点 (1)施工测量及控制 塔高107m,测量控制难度大,需采用多种测量手段进行放样及施工控制测量,确保索塔施工精度要求。索塔施工测量及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有:外形轮廓曲线控制、钢锚梁安装定位及精确控制;索塔结构应力和变形控制,包括多种工况以及日照温差、风荷载等因素影响下的索塔各部位的应力状态和变形控制。 (2)钢锚梁施工 斜拉索锚固区钢锚梁制作、安装精度要求高,单节钢锚梁重4.5t,钢锚梁安装定位难度大,定位精度将直接影响斜拉索安装质量结构受力和耐久性。 (3)高性能混凝土施工 索塔混凝土最大泵送高度约107m,砼强度等级、抗裂及耐久性要求高,泵送难度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浇筑工艺是确保索塔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尤其是上塔柱钢混结合段混凝土施工难度大。 2.3 总体施工工艺 (1)塔柱起步段采用搭设脚手管支架作施工平台,立模现浇,第一段高度2.2m,第2个节段高度4.5m;其余节段采用爬模施工,标

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施工工法

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施工工法 1、前言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高速发展,箱形拱桥工量少、自重轻、截面合理,近年来在大跨度钢筋砼拱桥中被广泛应用。我公司先后承建了陕西省境内的包(头)—茂(名)高速公路毛坝至陕川界MC4合同段,渝(重庆)—昆(明)高速公路云南省境内的水富至麻柳湾23合同段等工程项目,均包括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结构。其中水富至麻柳湾23合同段在施工中大力开展科技攻关,不断完善施工工艺,成功的解决了主拱圈下部原地面基础处理和下沉;扣件钢管拼装满堂式拱架的搭设方法和要求;支撑主拱圈底模的1-80 米弧形杆件的材料选择与制作;主拱圈加载程序和下部支撑卸载程序;主拱圈间隔槽的预留位置;合拢温度的选择;混凝土分段和浇注顺序;拱上运输系统的布置;消除拱架形、控制主拱圈变形等关键技术难题,本工法是在总结上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2、工法特点 公路工程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近年来的桥跨已经发展到140m现代桥梁,它是集桥梁结构学、结构力学、地质结构学与材料科学等技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远景发展。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具有以下特点: 2.1 对原地面进行处理后采用满堂支架系统克服了传统的土牛胎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支架下沉引起主拱圈变形开裂及填筑挖出土牛胎增加工程量的弊端,有效防止了拱架下沉拱圈变形,保证了施工质量。 2. 2 支撑体系和模板系统位于稳固的地基上,安全系数高,不易下沉,结构受力合理,支架、模板安装拆卸方便,操作简单,支架和模板适用

范围广,可再利用。 2.3. 拱圈采用钢筋砼分段现浇,整体性强,结构轻盈,自重小,线性美观,减少了砼用量,节约了投资。 2.4. 施工工艺完善、简便,可操作性强,降低劳动强度,便于推广。 2.5.施工速度、施工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公路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采用现浇的主拱圈,适合拱圈下部为水流不大的山谷、沟壑、坑洼、平地、河流,跨度50~140m 的钢筋混凝土拱桥施工。 4.工艺原理 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设计理念先进,施工技术成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混凝土原材料把关、配合比选定、埋设循环水管、混凝土搅拌、运输、浇注过程的控制,以及后期通过混凝土养护、控制水温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5、施工工艺 5.1 拱架地基处理 将跨径范围左右共宽13m投影面下的沟槽表层植被、浮土与挖基倾倒土全部清除后,纵横方向挖成错台,横向靠近两桥台处尤其近1号台处的自然坡度大,依土质和风化岩石层的具体情况分别处理为不同宽度及外坡的错台,清除错台废方。顺桥向左侧拱架支承面的外缘,施作一浆砌片石挡土墙, 砂浆标号M7.5.基础处理深度依地质情况而定,但不宜小于0.5m。挡墙顶宽0.8m,外坡直立,内侧背坡依挡墙高度定为1:0.3。挡墙高度在2~4 m。

钢筋混凝土拱桥实例组织设计

钢筋混凝土拱桥实例组 织设计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一百二十米跨现浇钢筋砼箱形拱桥主拱圈施工工 法 1.前言 余姚双溪口水库大桥为净跨径120m上承式悬链线箱形拱桥,该桥为集团公司同类桥的最大跨径,其支架部分及主拱圈施工不仅难度大,而且存在着很大的施工安全风险。 我公司结合以往施工经验,针对大跨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技术进行了科技攻关,充分利用该型拱桥结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解决了施工技术难题,经总结形成本工法。 以本工法为核心的“120m跨现浇钢筋砼箱形拱桥主拱圈施工技术”获得集团公司优秀论文一等奖。 2.工法特点 本桥主拱圈采用支架现浇施工法,其中支架部分为在两拱脚段根据原有的地形情况采用在硬化的地面上直接拼装碗扣式脚手架,中间段采用梁柱式复合体系:其结构构成为:明挖现浇混凝土基础;钢支架分三层,底层为置于混凝土基础上钢管立柱支墩;中层用万能杆件搭成框架结构形成纵梁;上层为满布式碗扣式脚手架。拱部利用碗扣式支架调整成拱型,拱架卸落利用碗扣式支架顶的可调托撑完成。而主拱圈混凝土则采用分环、分段的方法进行施工,即:整个拱圈根据支架的结构体系分为3个浇筑环;即底板环、腹板环及顶板环,每环浇筑时再分5段对应水平长度分别均为24m,先对称浇筑拱脚段,再从跨中段向两拱脚方向浇筑,拱顶段浇筑完后,再浇筑1/4段。段与段之间预设间隔槽(顶板不设间隔

槽),间隔槽宽,根据监控单位的施工加载计算,腹板和底板环两环同时合拢,使拱圈形成一个开口箱形结构,然后再进行顶板环的分段浇筑及合拢。 3.适用范围 本桥施工方法可适用于大跨径现浇钢筋砼拱桥的施工。 4.工艺原理 主拱圈施工技术 4.1.1主拱圈底模标高的确定 主拱圈的支架现浇过程中,立模标高的合理确定,是关系到主拱圈的线形是否平顺、是否符合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在确定立模标高时考虑的因素比较符合实际,而且加以正确的控制,则最终主拱圈与桥面系线形较为良好;否则最终主拱圈线形会与设计线形有较大的偏差。 立模标高并不等于设计中桥梁建成后的标高,总要设一定的预抛高,以抵消施工中产生的各种变形(挠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模板定位标高=设计标高+运营预抛高+施工预抛高+支架变形 其中支架变形值是根据支架加载试验,综合各项测试结果,最后绘出支架荷载—挠度曲线,进行内插而得。 根据以往上承式拱桥施工及监控经验,并结合本桥的具体情况,估计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本桥结构内力和线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斜拉桥施工技术介绍PPT

斜拉桥施工技术 概述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1概述 2施工技术准备 2.1施工组织设计 2.2控制网、放样 3深水(沟)基础施工 4索塔施工 4.1索塔类型 4.2钢索塔施工 4.3混凝土索塔 4.4索塔的特殊施工方法 4.5混凝土 4.6施工预埋件设计 4.7其他关键技术 5主梁施工 5.1主梁类型

5.2预应力混凝土梁现浇施工 5.3预应力混凝土梁拼装施工 5.4钢箱梁施工 5.5钢桁梁施工 5.6钢-混凝土组合梁施工 5.7混合梁 5.8特殊施工方法 6斜拉索施工 6.1平行钢丝索施工 6.2钢铰线斜拉索施工 6.3临时减震 7施工监测与施工控制 8矮塔斜拉桥 9参考文献

1概述 斜拉桥是设计与施工必须高度藕合的结构,其施工方法及流程不但影响施工时的结构应力,而且将影响结构成桥时的应力状态 斜拉索的防火、保护预案,施工期减振措施 阵风、台风期影响主梁安全的预案 完善、连接良好的防雷系统 起重技术、专用设备的准备时间 专业队伍的选择(方式) 设计小组或者专业人员2~3名,软件 总工(技术人员)创造变更,与总经一起及时索赔

2施工技术准备2.1施工组织设计 1.要避免台风期进行大悬臂施工作业 措施:抗风立柱,既抗拉又抗压,装拆快速、简易

2.纳入技术准备、主要设备准备的网络计划 3.监控:监控、设计、施工、监理等进行深入、多次交流,在主梁开始安装前就确定了 详细的工况流程、荷载,施工中不仅不得变动,而且要想方设法达到相关要求。导致主梁标高、索力发生偏差的因素,按影响程度排列如下:①施工流程变动较大;②不平衡施工荷载;③斜拉索本身的匀质性、索力的精确性;④构件自重波动; 4.整体布置:平面上的文明施工,立体交叉带来的安全隐患

钢管混凝土拱桥方案与施工规程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与施工规程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07年11月

前言 本规程是根据福建省建设厅闽建科【2007】×号文“关于制定福建省建设工程地方标准《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与施工规程》地通知”要求,由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主编,会同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等参编单位编制而成.本规程地制定吸收了近年来有关单位在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与施工领域所取得地最新科研成果以及工程实践经验,充分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地相关规程和规范,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地基础上,最后由福建省建设厅组织专家审查定稿. 本规程共分×个章节及×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下列标准所包含地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地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地条文,本规程出版时,所示标准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所示标准均有可能修订,使用本规程地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地可能性: 1、

1、总则 1.1.1为满足桥梁工程建设地需要,使钢管混凝土拱桥地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工作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耐久适用、经济合理地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1.1.2本规程适用于以圆形钢管内浇筑素混凝土为拱肋地钢管混凝土拱桥. 1.1.3本规程适用于本省各级市政工程钢管混凝土拱桥地设计与施工,公路工程中地钢管混凝土拱桥可参照执行.(或写成市政工程与公路工程) 1.1.4本规程主要依据《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以及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钢管砼结构技术规程DBJB-51-2003》地有关规定制定.基本术语、符号按照国家标准《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J132》和《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124》地规定采用. 1.1.5荷载分市政与公路来写,各有规程 1.1.6钢管混凝土拱桥中地墩台与基础等圬工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地设计计算与验算,可采用《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等规范进行设计.横撑、钢横梁等钢结构设计应符合《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地要求.结构抗震设计应采用《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结构抗风设计应采用《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材料和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以及《公路工

苏村坝大渡河斜拉桥施工技术(中铁隧道局)

苏村坝大渡河斜拉桥施工技术 一、前言 斜拉桥由梁、塔、索三种基本构件组成桥梁结构体系,梁和塔是主要承重构件,借缆索组合成整体结构.斜拉桥地主要特点是利用桥塔引出地斜拉索作为梁垮地弹性中间支撑,借以降低梁垮地截面 . 弯矩,减轻梁重,提高梁地跨越能力 二、工程概况 苏村坝大渡河大桥是一座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PC斜拉桥,主桥全长419.75m,桥跨布置为132m+220m+67.75m. 高塔桩基为16根2.5m大直径群桩,承台为25×24×6m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低塔桩基为12根2.5m 大直径群桩,承台为25×17.5×6m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高塔高121.5m,低塔高101.5m,主梁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双纵肋主梁.斜拉索采用双索面、密索、对称扇形布置,全桥共70对,索距在主梁上为6m (边跨密索区为2m). (7号墩)(8号墩) 主桥桥型布置图 主梁采用双纵肋断面,主梁中心处高2.5m,顶板厚28cm,设2%地双向横坡,梁顶全宽27.5m,梁底 6m设置一道距形横隔板,在边跨密索区为实心段. 全宽28m,主梁每6m为一节段,且每隔 全桥主梁共分为65个浇注段,按主跨中线分,高塔为42个浇注段,低塔为23个浇注段,跨中设置1个合龙段.密索区为实心段采用支架现浇,中跨合龙段采用吊架浇注. 要求采用挂篮悬臂浇注施工地梁段两岸分别为42个及23个梁段,梁段长度均为6m.其中最大梁段重量为390t(6#和靠密索区9#梁段),其余梁段重量为320t.

三、施工总体部署 1、先施工交界墩及索塔群桩基础、承台,然后采用翻模施工索塔至塔顶,翻模施工交界墩至墩顶,再采用抱箍法施工交界墩盖梁. 2、在索塔下横梁上安装托架和支架,现浇主梁0#块. 3、在0#块上拼装三角形后支点挂篮,悬臂浇筑主梁1#块,安装并张拉1#斜拉索至初张力. 4、高塔(7号墩)依次悬浇主梁2~21#节段,并张拉钢束和对应斜拉索. 5、低塔(8号墩)依次悬浇主梁2~10#节段,并张拉钢束和对应斜拉索,完成低塔泸沽岸侧主梁浇筑;继续依次悬臂浇筑低塔雅安侧主梁11~14#节段. 6、吊架法施工跨中合拢段,张拉主梁后期预应力钢束. 7、拆除挂篮,解除塔梁临时固结,同时安装交界墩及桥台支座,完成体系转换. 8、调整斜拉索索力. 9、对称铺设桥面,进行静动载试验. 10、施工过程中对索塔和主梁地结构线形和应力进行监测. 四、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1、承台、塔座施工 主墩承台与塔座同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应按照大体积混凝土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模拟实际情况进行温控计算,确定浇筑方法,制定温控标准,提出温控措施.进行水化热试验,确定发热参数,选定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比设计时掺入25%Ⅱ级粉煤灰并采用低水灰比,以降低混凝土产生地水化热,同时要掺加适量缓凝剂,以保证分层浇筑地时间间隔. 混凝土必须分层浇筑完成,每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每层布料间隔时间不得大于混凝土地初凝时间,同时每层间隔时间不得小于2h. 承台、塔座埋设冷却水管,各层独立循环.承台内布设温度测点(使用埋入式温度仪),在一层地冷却水管被混凝土浇筑覆盖7~8h 后即开始该层地冷却水循环.温控原则以各温差不超过25℃为宜,若温差过大,可将常规冷却水换成冰水.采用压力指示温度计监控混凝土内部温度,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0℃以内时,停止冷却水循环. 2、索塔施工 索塔采用平衡架翻模施工,横梁采用支架现浇施工.索塔每根塔柱施工各配备翻模1套,每套3节模板,施工时先安装两节模板浇筑砼后再安装第三节,拆除首节模板安装于第三节之上,往复循环保持两节模板处于待浇状态. 1待浇注砼 下塔柱模板2 3 123 下塔柱模板2 12 3待浇注砼 1 3 索塔翻模施工

独塔小半径曲线斜拉桥施工关键技术解析

独塔小半径曲线斜拉桥施工关键技术解析 一、工程特点和施工的主要难点 1、工程特点 1)独特的塔梁索结构 其塔身呈仙鹤形状,桥的截面为空心不规则矩形,偏向于重心的设计方式;而在主梁设方面的设计主要采用半径以及宽都不相等的两段曲线单箱三室箱梁结构;而桥梁斜拉索方面也要设计出不对称的单索面,并且在塔的侧面还要加设锚墩和背索设计; 2)桥梁设计的几何结构较为复杂 根据塔梁索在结构设计方面具有其独特性,且主梁的位置处于整个桥梁的曲线上面,因此使得整个斜拉桥的结构处在了一个三维的空间当中,且对于它的坐标在计算也控制方面也是非常复杂的; 3)结构受力体系复杂 由于斜拉桥在结构方面的几何是非常复杂的,因此,整个主梁与异形的重心都偏向于塔柱,再由斜拉以及背索在水平方向的力的作用下,使得整个桥梁在维空间的受力情况下处于复杂且平衡的状态。 2、施工难点 1)桥梁的主边上的主梁是处在小半径曲线的位置上,由于桥梁在空间上的受力情况不同,因此对于桥梁的整体线形的有效控制的关键就是对于施工方案的选择以及对于施工工况的监控;

2)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侧重主梁会对于主跨主梁造成纵向与横向的偏移情况,并导致斜拉索的支座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因此确定侧重主梁的施工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总体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流程 1、对于主边的跨主梁来讲,主要采用的是预偏位移支架的方法来对其进行施工,具体将其分成三段来全方位的实施现浇施工;对于配跨主梁来讲,主要采用的是端头悬挑支架的方式来对其进行现浇施工;对于主塔来讲,主要采用的是塔吊配合翻模的方法,来逐段进行浇筑施工;对于斜拉索来讲,主要采用的是分别挂设和单根不对称张拉有机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施工; 2、从主要的施工流程上来看,首先施工的是32号主墩;其次施工的是0号主墩;第三施工的是索塔各个节段;第四施工的是锚墩;第五施工的是边跨的主梁;第六施工的是主跨的主梁;第七施工的是斜拉索第M01至M09以及S01至S09索;第八施工的是锚墩横梁合龙段;第九施工的是斜拉索第M10至M11以及S10至S11索;第十施工的是斜拉索B01、B02,M10至M11,以及S10至S11索;最后一步施工就是支架的拆除。 三、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1、主梁施工 小半径曲线的主梁在预应力与斜拉索的拉力共同的作用下,出现纵向压缩和横向方向的水平位移因此,在桥梁设计中所采用的支架以及模板等等结构会对于主梁的纵向与横向方面的变形与位移产生一定的约束力,

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与施工

摘要:介绍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明珠线特殊大桥-苏州河桥(25m+64m+25m)的三跨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梁-拱组合体系桥的设计特点,施工阶段划分及结构分析过程和施工难点处理措施。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结构; 拱桥;设计与施工;徐变控制; 1 概述苏州河桥位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明珠线跨越既有沪杭铁路苏州河桥桥位,与苏州河正交。桥梁需跨越苏州河及两岸的万航渡路和光复西路。河道通航标准为通航水位3.5m,ⅵ级航道,净宽20m,净高&=4.5m;两岸滨河路规划全宽20m(机非混行),其中机动车道宽8m;两侧非机动车道宽各3m;人行步道宽各3m;两岸滨河路机动车道净高&=4.50m,非机动车道净高&=3.50m,人行道净高&=2.5m。桥式采用25+64+25m三跨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梁-拱组合体系桥,桥梁全长114m,宽12.5m。外部结构体系为连续梁,即拱脚与桥墩处以支座连接,内部为由主纵梁、小纵梁和横梁及钢管混凝土拱肋的组合结构体系。 2 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 2.1桥型选择本方案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在现有桥梁结构的技术水平发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桥梁造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桥式方案力求新颖独特,并充分体现现代化大都市的节奏与气派。拱桥是一种造型优美的桥型,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受压性能,而钢管混凝土的特点是在钢管内填充混凝土,由于钢管的套箍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时钢管兼有纵向主筋和横向套箍的作用,同时可作为施工模板,方便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钢管可作为劲性承重骨架,其焊接工作简单,吊装重量轻,从而能简化施工工艺,缩短施工工期。苏州河桥的桥型方案经过研究分析、结构优化及评估论证,最后采用25+64+25m飞鸟式钢管拱桥的设计方案。以抗压能力高的钢管混凝土作为主拱肋,以抗拉能力强的高强钢绞线作为系杆,通过边拱肋的重量,随着施工加载顺序逐号张拉系梁中的预应力筋以平衡主拱所产生的水平推力,最终在拱座基础中仅有很小的水平推力。拱脚与桥墩的连接由固接改为铰接,以避免由于轨道交通无缝线路产生的纵向水平力和温度应力引起拱脚过大的推力而导致拱脚处混凝土开裂,克服了拱桥对基础的苛刻要求。全桥总布置如图1: 2.2上部结构主桥为中承式拱桥,主拱理论轴线为二次抛物线,矢跨比为1:4,其中桥面以下部分采用c50钢筋混凝土结构,截面为带圆角的矩形截面。桥面以上部分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管截面为圆端形,采用a3钢,钢管壁厚16mm,外涂桔红色漆,内填c55微膨胀混凝土。边拱矢跨比为1:7.4,理论轴线为二次抛物线,截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按偏心受压构件设计。拱上立柱采用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立柱,下端与边拱肋固结,上端设聚四氟乙烯球冠形铰支座,与边纵梁铰接。主拱每侧设7根吊杆,间距约6.4m,吊杆采用挤包双护层大节距扭铰型拉索,吊杆钢索双护层均为高密度聚乙烯护层(pe+pe桔红色),锚具为冷铸墩头锚。吊杆上端锚固在钢管混凝土拱肋内,下端锚固在横梁底部。主拱桥面以上部分共设三道一字型风撑,每侧边拱设三道横撑,主拱设一道横撑,以增加全桥的稳定性。拱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墩设两个拱座。通过横撑相连。拱座施工时应预先埋好立柱钢管、主拱及边拱伸入拱座内的钢筋,准确对位。桥面系为由边纵梁、横梁、小纵梁及现浇桥面板组成。边纵梁为箱形断面,边孔与边拱肋相接部分及中拱与边纵梁连接部分为矩形断面,采用c50级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恒载及自重作用下为全截面受压构件。横梁采用c50级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全桥共设小横梁15片,端横梁2片,中横梁与边纵梁接合处2片。全桥共设四片小纵梁(全桥通长)与横梁固结在一起形成格构体系。桥面板采用c40级钢筋混凝土板,桥面板采用在格构系上现浇的方法处理。桥面板的钢筋布置应采取防迷流措施。桥面排水原则上采用“上水下排”,即横坡加导水槽方式,在桥梁横断面内设0.5%的横坡。承轨台每隔一定的距离断开,向两侧排水。桥面上部建筑设施包括混凝土道床及轨道、通信信号电缆支架、隔音屏、防噪柱及接触网腕臂柱。桥面布置有:聚氨脂防水层、0.5%双向排水

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主拱圈施工技术

120m 跨现浇钢筋砼箱形拱桥主拱圈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xx 市xx 大桥位于xx 市XX 镇内,为xx 水库建成后原有道路改建工程。该桥位于 xx 水库上游,跨越 库区,终点与上大线连接。该桥桥长 192.8m ,其中桥梁主跨为净跨径 120m 上承式悬链线箱形拱桥,其矢 跨比1/6,拱轴系数m = 1.756 ;拱上结构为全空式三柱排架结构,采用 7.8m 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作桥面 结构,主箱为高2m 的等截面单箱双室,三腹板支承拱上排架柱;拱上结构根据高度分为横墙和排架两种 形式;拱座采用 8根$ 130cm 桩承台基础。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n 级,桥面宽度 9.5m (0.25m 栏杆+ 1.0m 图1桥梁总体布置图 2. 支架施工 2.1.支架布置 本桥根据施工条件采用有支架施工。在两拱脚段根据原有的地形情况采用在硬化的地面上直接拼装碗 扣式脚手架,中间段采用梁柱式复合体系:其结构构成为:明挖现浇混凝土基础;钢支架分三层,底层为 置于混凝土基础上钢管立柱支墩,中层用万能杆件搭成框架结构形成纵梁,上层为满布式碗扣式脚手架。 拱部利用碗扣式支架调整成拱型,拱架卸落利用碗扣式支架顶的可调托撑完成。 钢管立柱支墩用$ 325 X 8 mm 钢管作为主要支撑柱, 在N 型万能杆件高度变化处采用双立柱, 其余采用 单立柱,各钢管立柱水平用 I12工字钢连接,且在纵横设置剪刀撑;其上用万能杆件搭成 2m 框架结构, 通过横向]28a 槽钢分配梁与立柱连接,在 N 型万能杆件两侧设置缆风绳;在万能杆件上布设纵横向工字 钢分配梁,其上搭设碗扣件式脚手架。全桥钢管立柱布置成 11跨形式,跨度为 8 m 、9m 10m 。支架两拱 脚段根据原有的地形情况采用在硬化的地面上直接拼装碗扣式脚手架。具体布置见图 人行道+ 7.0m 行车道+ 1.0m 人行道+ 0.25m 栏杆 1。 19280 心桥面总体布2置图见图 4 .4CO-KO 直 占 小终

斜拉桥施工方案要点

南阳市光武大桥建设工程 斜拉索挂索、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中铁十五局集团 南阳市光武大桥建设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0一二年三月

一、工程概况 光武大桥采用两联80+80m单塔双索面斜拉桥,塔高34.21米。全桥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斜拉索为双索面,每个箱梁中央布置一个索面,横桥向对称布置在索区里。斜拉索直接穿过中腹板锚固于箱梁底面。斜拉索在梁上索距为8.0m;塔上索距2.05m,等间距布置。拉索的水平倾角在25.153°~37.682°。 斜拉索采用防腐性能优越的喷涂环氧钢绞线斜拉索体系,规格为OVM250AT-61,两端采用可换索式250AT锚具。每个索塔斜拉索横向单排布置,斜拉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单层环氧涂层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体系,单根钢绞线直径15.24mm,钢绞线标准强度fpk=1860Mpa。斜拉索外包HDPE整圆式护套管规格为ф260mm。全桥斜拉索共12对拉索,钢绞线约191吨。整束斜拉索钢绞线防护体系由单根钢绞线PE管、哈弗管外套、锚具、锚头防腐固体油脂、锚头环氧砂浆等组成。 全桥斜拉索布置情况 二、编制依据 1、《南阳市光武大桥施工图设计》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OVM平行钢绞线斜拉索施工指南》 三、OVM250AT斜拉索体系结构说明 斜拉索由锚固段+过渡段+自由段+抗滑锚固段+塔柱内索鞍段+抗滑锚固段+自由段+过渡段+锚固段构成, 1、锚固段

主要由锚板、夹片、锚固螺母、密封装置、防松装置及保护罩组成。在锚固段锚具中,夹片、锚板、锚固螺母是加工上主要控制件,也是结构上的主要受力件。 A.密封装置:其主要起防止漏油、防水的密封作用。它由防损板、内外密封板、密封圈构成。并在密封装置内注防腐油脂对剥除PE层的钢绞线段起防护作用。 B.防松装置:主要由空心螺栓和压板构成,在钢绞线张拉并预压结束后安装此装置,可实现有效地对单个锚固夹片保持夹紧力,从而对夹片起防松、挡护作用。 C.保护罩:保护罩安装在锚具后端,并涂抹无粘结筋专用防护油脂,主要对外露钢绞线起防护作用。 2、过渡段 主要由预埋管及锚垫板、减振器组成。 2.1预埋管及垫板:在体系中起支承作用,同时在垫板正下方最低处应设有排水槽,以便施工过程中临时排水。 2.2减振器:对索体的横向振动起减振作用,从而提高索的整体寿命。本桥拟采用可调式减振器,以充分发挥减振器的减振作用。 3、自由段 主要由带HDPE护套的无粘结镀锌钢绞线、索箍、HDPE外套管、梁端防水罩、塔端连接装置等构成。 3.1无粘结镀锌钢绞线:为拉索的受力单元。 3.2索箍:因受张力大而采用钢质索箍,它是在紧索完成后安装的。主要作用是将索体形成一个规则的几何整体形状。 3.3 HDPE外套管:主要对钢绞线拉索起整体防护作用,本工程采用规格分别为ф260mm,HDPE管的连接方式采用专用HDPE焊机进行对焊。 A.梁端防水罩:主要起支承HDPE外套管和防止雨水由梁端预埋管进入拉索锚具的防 护作用。 B.塔端连接装置:由于HDPE外套管的热胀冷缩特性,其主要为塔端HDPE自由端热胀冷缩过程中提供空间和起密封防护作用。 4、抗滑锚固段 主要由锚固筒、减振器、索箍组成。 4.1锚固筒:锚固筒安装在塔外预埋的索鞍(分丝管)钢垫板上,主要对减振器起支承作用。 4.2减振器:对索体的横向振动起减振作用,从而提高索的整体寿命。 4.3索箍:因受张力大而采用钢质索箍,它是在紧索完成后安装的。主要作用是将索体形成一个规则的几何整体形状。

上跨既有线斜拉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城市建筑┃施工技术┃U RBANISM A ND A RCHITECTURE ┃C ONSTRUCTION T ECHNOLOGY 113 上跨既有线斜拉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Key Technology Across Existing Lines in Cable-stayed Bridge Construction Control ■ 虞童儿 ■ Yu Tong'er [摘 要] 宁波市福明路跨宁波东站主桥是跨径布置为55+45+220+45+55=420 m 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梁采用混合主梁,其中两侧边跨各采用预应力砼箱梁,中跨197.2 m 范围内采用钢箱梁,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相交位置为2m 长的钢混接合段,为半漂浮体系。主梁上跨宁波东站的位置处跨越甬台温铁路正线2条,到发线5条;跨越客车整备线5条,存车线7条;跨越辅助客站发线2条及基本站台和中间站台。针对主梁上跨既有线,索塔临近既有线,协调、组织难度大等特点,中跨钢梁采用步履式顶推的施工方案,索塔上塔柱采用液压爬模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 上跨既有线 斜拉桥 钢箱梁 索塔 施工控制 [Abstract] In Ningbo Fuming road the bridge span across Ni- ngbo East Railway Station is a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double cable planes of the Twin Towers 55+45+220+45+55=420m. Main beam using hybrid girder, the two sides across the prest- ressed concrete box girder, in the range of 197.2m with steel box girder, steel girder and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 girder intersection position is 2m long steel-concrete joint section, half floating system. The main girder span Ningbo East Rail- way Station location across the Ningbo-Taizhou-Wenzhou rai- lway line 2, and line 5; across the bus full of line 5, parking line 7; span and auxiliary station line 2 and the basic platform and the intermediate platform. In view of main girder cross lines, tower close to existing l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are difficult, mid-span steel girder construction scheme with a push of the tower, towe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ith hydraulic climbing formwork. [Keywords] existing line on the top, cable-stayed bridge, steel box girder, pylon, construction control 一、 工程概况 宁波市福明路跨宁波东站主桥采用主跨220 m 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边墩设置两个桥墩,跨径布置为55+45+220+45+55=420 m。主梁采用混合主梁,其中两侧边跨各采用预应力砼箱梁,并伸入主跨 9.4 m,中跨197.2 m 范围内采用钢箱梁,并在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相交位置放置2 m 长的钢混结合段。桥面总宽度34.5 m,为双向六车道。主桥桥型布置见图1。 小里程 大里程 图1 桥型布置图(m) 主桥钢箱梁长201.2 m(含结合段长度),中间 159.87 m 长位于2 000 m 半径的竖曲线上,两侧各20.66 m 位于坡底4%的直线段上。钢箱梁顶面宽34.5 m,设2%的桥面横坡,底部为半径25 m 的圆弧,两侧配有风嘴,桥梁中线外梁高3.3 m,钢箱梁总重为3984t。桥塔为A 型,包括上塔柱,下塔柱及横梁,采用C60混凝土。塔身混凝土结构高71米,塔顶装饰高度3 m,共74 m。塔柱外侧斜率为1/3.828,内侧面横梁以上部分斜率为1/3.828,横梁以下部分采用垂线对下塔柱截面进行加厚。 桥中心相对杭深线里程为K319+221.64。主梁上跨宁波东站的位置处跨越甬台温铁路正线2条,到发线7条;跨越客车整备线5条,存车线7条;机待线2条共23股道及3个中间站台。主桥2#墩主塔中心相对杭深线里程为K319+193.64,位于宁波东站客整所南侧,临近客整所既有线路。主桥3#墩主塔中心相对杭深线里程为K319+249.64,位于宁波东站北侧。 二、 总体施工方案 1. 钢箱梁顶推施工方案 为了减少上部结构施工对桥下铁路运营的影响,保证施工及行车安全,福明路跨铁路宁波东站主桥中跨钢箱梁采用步履式多点同步顶推法施工。该方案能够较好的控制临时支墩上面的水平力;能够适应钢箱梁竖向线形;设备自成一体,中线自动纠偏;各顶推设备可以进行同步控制,安全稳定性高。 2. 索塔液压爬模施工方案 针对塔身斜率大,临近既有线,协调、组织难度大等特点,下塔柱采用了翻模施工,上塔柱采用了液压爬模施。该体系能够有效减少工序间的相互制约和干扰,在保证施工安全及质量的同时,可以较大幅度缩短工期,节约工程成本,节能环保,提高施工资源利用率。 三、 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1. 钢箱梁顶推施工 钢箱梁顶推施工采用步履式多点同步顶推方案,利用“顶”、“推”的两个步骤交替进行,先将整体钢箱梁托起;再向前托送;之后将钢箱梁置于桥墩临时结构上;顶推油缸缩缸到底,继续实现下 一个循环。通过往复顶推步骤的循环,最终将钢箱梁送到预定的位置。 步履式多点顶推设备是一套集顶升、平移、横向调整于一体的顶推设备,实现钢箱梁的顺桥向、竖向、横桥向的移动或调整,从而保证顶推施工的顺利进行。步履式多点顶推设备顶推流程见图 2。 步骤一:顶升-开启支撑顶升油缸,直至钢箱梁被托离临时钢垫梁 。 步骤二:顶推-开启顶推油缸,使钢箱梁与上部支撑结构整体往前 步骤三:降低-开启支撑顶升油缸,使钢箱梁与上部支撑结构整体 往下降,直至钢箱梁与上部支撑结构完全托离。 步骤四:回位-开启顶升油缸,使上部支撑结构往回移位直至顶 升油缸回位。 图2 步履式多点顶推设备顶推流程图 (1)临时墩设计 1)临时墩布置 按顶推施工工艺的要求本桥总共设置8个临时墩,其中在主塔之间共布置6个临时墩,钢箱梁拼装平台下布置两个临时墩,具体布置详见图 3。 图3 临时墩布置图 2)临时墩设计 L1#~L6#、L8#临时墩底横向布置两个分离的承台,尺寸为4.6×4.6×2.0 m,承台底各对称布置4根直径为φ1.0 m,长度为50 m 的钻孔灌注桩。L7#临时墩钢管立柱直接支撑在1#辅助墩上,无需另外进行地基处理。 L1#临时墩上无需布置顶推设备,在各分离承台上布置一根直径为1m 的C40混凝土墩柱,钢混结合段施工时L1#临时墩起到支撑钢箱梁的作用。 L2# 、L3#、L4#、L6#、L7#、L8#临时墩每个承台上各布置四根φ920×14 mm 的钢管墩柱,钢管柱间设置φ426×12 mm 的钢管平联及剪刀撑。墩柱上布置有钢箱梁顶推平台。L5#临时墩墩柱为混凝土墩柱,墩柱上布置有钢箱梁顶推平台。 (2)钢导梁设计 导梁全长46 m,分成6节,第一节长3.045 m,第二、第三、第四节长均为9 m,第五、第六节长均为8 m。导梁与钢箱梁间采用焊接连接、导梁节段之间上翼缘板、腹板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下翼缘板采用坡口焊接,导梁由钢板加工成工型,钢板材料为Q345B,两工型截面中心距为10 m,通过横向桁架连接。 顶推过程中需保证导梁到达临时墩横向两个墩顶时同时受力。钢导梁在工厂分单元制造并运输 至工地,在工地进行拼装。 (3)顶推设备及其顶推工艺 (下转第11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