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系统高压母线实验报告

驱动系统高压母线实验报告
驱动系统高压母线实验报告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报审表

工程名称: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8000t/d选矿扩建工程

驱动系统10KV配电站调试工程编号:JWXTPDZWX-002

致:云南鑫华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我方于2013 年08月12日完成高低压部分的安装调试工作(见附件)。

现将调试记录结果报上,调试报告为下述部位:

驱动系统10KV配电站

请予以审核。

附件:

1. 高压母线实验报告1份

承包单位(章):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日期:

审查意见:

□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不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项目监理机构:

总/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步进电机驱动方式的分类及比较

步进电机驱动方式的分类及比较 步进电机驱动方式的分类及比较:步进电机驱动方法的分类主要有恒电压驱动方式、恒电流斩波驱动方式和细分驱动方式。以下是这几种驱动方式的简介及比较。 1 恒电压驱动方式 1.1 单电压驱动 单电压驱动是指在电机绕组工作过程中,只用一个方向电压对绕组供电。如图2所示,L为电机绕组,VCC为电源。当输入信号In为高电平时,提供足够大的基极电流使三极管T处于饱和状态,若忽略其饱和压降,则电源电压全部作用在电机绕组上。当In为低电平时,三极管截止,绕组无电流通过。 为使通电时绕组电流迅速达到预设电流,串入电阻Rc;为防止关断T时绕组电流变化率太大,而产生很大的反电势将T击穿,在绕组的两端并联一个二极管D和电阻Rd,为绕组电流提供一个泄放回路,也称“续流回路”。 单电压功率驱动电路的优点是电路结构简单、元件少、成本低、可靠性高。但是由于串入电阻后,功耗加大,整个功率驱动电路的效率较低,仅适合于驱动小功率步进电机。 1.2 高低压驱动 为了使通电时绕组能迅速到达设定电流,关断时绕组电流迅速衰减为零,同时又具有较高的效率,出现了高低压驱动方式。 如图3所示,Th、T1分别为高压管和低压管,Vh、V1分别为高低压电源,Ih、I1分别为高低端的脉冲信号。在导通前沿用高电压供电来提高电流的前沿上升率,而在前沿过后用低电压来维持绕组的电流。高低压驱动可获得较好的高频特性,但是由于高压管的导通时间不变,在低频时,绕组获得了过多的能量,容易引起振荡。可通过改变其高压管导通时间来解决低频振荡问题,然而其控制电路较单电压复杂,可靠性降低,一旦高压管失控,将会因电流太大损坏电机。 2 恒电流斩波驱动方式 2.1 自激式恒电流斩波驱动 图4为自激式恒电流斩波驱动框图。把步进电机绕组电流值转化为一定比例的电压,与D/A转换器输出的预设值进行比较,控制功率管的开关,从而达到控制绕组相电流的目的。从理论上讲,自激式恒电流斩波驱动可以将电机绕组的电流控制在某一恒定值。但由于斩波频率是可变的,会使绕组激起很高的浪涌电压,因而对控制电路产生很大的干扰,容易产生振荡,可靠性大大降低。

cpu实验报告

简易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设计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 一、设计目的 连贯运用《数字逻辑》所学到的知识,熟练掌握EDA工具的使用方法,为学习好后续《计算机原理》课程做铺垫。 二、设计内容 ①按给定的数据格式和指令系统,使用EDA工具设计一台用硬连线逻辑控制的简易计算机系统; ②要求灵活运用各方面知识,使得所设计的计算机系统具有较佳的性能; ③对所做设计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整理出设计报告。 三、详细设计 3.1设计的整体架构 控制信号

3.2各模块的具体实现 1.指令计数器(zhiling_PC) 元件: 输入端口:CLK,RESET,EN; 输出端口:PC[3..0]; CLK:时钟信号; RESET:复位信号; EN:计数器控制信号,为1的时候加一; PC[3..0]:地址输出信号; 代码:

波形图: 总共有九条指令,指令计数器从0000到1000;功能: 实现指令地址的输出; 2.存储器(RAM) 元件: 输入端口:PC[3..0],CLK; 输出端口:zhiling[7..0]; CLK:时钟信号; PC[3..0]:指令地址信号; zhiling[7..0]:指令输出信号; 代码:

波形图: 功能: 根据输入的地址输出相应的指令; 3.指令译码器(zlymq) 元件: 输入端口:zhiling[7..0]; 输出端口:R1[1..0],R2[1..0],M[3..0];zhiling[7..0]:指令信号; R1:目标寄存器地址; R2:源寄存器地址; M[3..0]:指令所代表的操作编号; 代码:

波形图:

功能: 实现指令的操作译码,同时提取出目标寄存器和源寄存器的地址; 4.算术逻辑运算器(ALU) 元件: 输入端口:EN_ALU,a[7..0],b[7..0],M[3..0]; 输出端口:c[7..0],z; EN_ALU:运算器的使能端; a[7..0]:目标寄存器R1的值; b[7..0]:源寄存器R2的值; M[3..0]:指令所代表的操作编号; c[7..0]:运算结果; z:运算完成的信号; 代码:

微机组装实验报告

微机组装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1、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2、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台计算机的完全拆卸并且完全还原的组装拆卸训练二.实验目的 1、熟悉计算机的基本配置及各部件的功能 2、掌握计算机的组装过程 三.实验过程及步骤 1、实验的主要过程及步骤 ①交代任务,强调实验的重点及注意事项 ②老师演示重点环节 ③拆卸计算机: 观察机箱外观---打开机箱并观察机箱内的部件---分解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观察主板---拆卸主板上的部件 ④组装计算机: 安装cpu---散热风扇---内存条---电源盒---主板---显卡---光驱---硬盘---连接主板控制线 2、主要部件的功能及参数介绍: ①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 和控制核心。CPU、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是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CPU由运

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的总线构成。 差不多所有的CPU的运作原理可分为四个阶段:提取(Fetch)、解码(Decode)、执行(Execute)和写回(Writeback)。CPU从存储器或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取出指令,放入指令寄存器,并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所谓的计算机的可编程性主要是指对CPU的编程。 ②主机板:又叫主板(mainboard)、系统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 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芯片、I/O 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 ③内存条:内存条是连接CPU 和其他设备的通道,起到缓冲和数据交换作用。 库”太大,加上离CPU也很“远”,运输“原料”数据的速度就比较慢,导致 间,建了一个“小仓库”—内存。 四.实验心得及体会收获 通过学习计算机组装,我了解了计算机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也了解到了CPU,主板,内存等配件的基本结构,原来在计算机方面不是很懂得的我,开始渐渐的深入了解它,相信我今后能更好的使用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计算机组装实验,让我真正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既巩固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在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

变压器实验报告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指导老师:卢琴芬成绩: 实验名称:单相变压器同组学生姓名:刘雪成李文鑫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二、预习要点 1.变压器的空载和短路实验有什么特点实验中电源电压一般加在哪一方较合适 2.在空载和短路实验中,各种仪表应怎样联接才能使测量误差最小 3.如何用实验方法测定变压器的铁耗及铜耗。 三、实验项目 1.空载实验 测取空载特性U0=f(I0), P0=f(U0)。 2.短路实验 测取空载特性U K=f(I K), P K=f(U K)。 3.负载实验 (1)纯电阻负载 保持U1=U1N, cos φ2=1的条件下,测取U2=f(I2)。 四、实验线路及操作步骤 1.空载试验

实验线路如图3-1所示,被试变压器选用DT40三相组式变压器,实验用其中的一相,其额定容量P N=76W,U1N/ U2N=220/55V,I1N/I2N=0.345/1.38A。变压器的低压线圈接电源,高压线圈开路。接通电源前,选好所有电表量程,将电源控制屏DT01的交流电源调压旋钮调到输出电压为零的位置,然后打开钥匙开头,按下DT01面板上“开”的按钮,此时变压器接入交流电源,调节交流电源调压旋钮,使变压器空载电压U0=1.2 U N,然后,逐次降低电源电压,在1.2~0.5U N的范围内,测取变压器的U0、I0、 P0共取6-7组数据,记录于表2-1中,其中U=U N的点必测,并在该点附近测的点应密些。为了计算变压器的变化,在U N 以下测取原方电压的同时,测出副方电压,取三组数据记录于表3-1中。 图3-1 空载实验接线图 COSφ2=1 U1= U N= 220 伏

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实验项目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及使用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成绩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虚拟机VMware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2、掌握Linux系统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4、掌握Linux命令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和环境 个人计算机一台、虚拟光驱、虚拟机VMware软件、Linux系统软件 三、实验内容 1、通过虚拟机安装Linux系统; 2、熟悉Linux的基本命令; 3、在Linux下编译一个C语言程序; 4、在Linux环境下配置TCP/IP协议; 5、设置Linux与Windows文件夹共享。 四、实验过程 1、安装VMware软件 双击安装文件,按照提示逐步安装,完成后的打开软件,如下图 这时就可以安装Linux系统了。

2.安装Lniux系统 选择“新建虚拟机”,按“下一步”,选择“典型”,“Linux”,“red hat linux”,其他按照默认选择。得到一个虚拟机界面(如下图所示)。 选中“CD-ROM”这项,将其设置为:“使用映像文件”然后导入Linux 系统的安装的第一张盘。(如下图所示)

点击“启动此虚拟机”,按照提示选择默认值,选择“个人工作站”。其他全部默认即可。在安装过程中,会提示“插入第二张光盘”,“插入第三张光盘”,这时同样用虚拟光驱加载镜像文件。重起后进入(如下图所示)。 选择默认,进入系统。 3.安装VMware tools。 选择VMware软件的菜单“虚拟机”、“安装VMware工具”,看见如下两个文件。双击rpm 格式文件。完成后,打开如下图的文件夹。

双击第一个压缩包进行解压到/usr/bin目录下。 在终端下运行以下命令(如图所示):

IGBT高压大功率驱动和保护电路的应用及原理

IGBT高压大功率驱动和保护电路的应用及原理 IGBT在以变频器及各类电源为代表的电力电子装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IGBT集双极型功率晶体管和功率MOSFET的优点于一体,具有电压控制、输入阻抗大、驱动功率小、控制电路简单、开关损耗小、通断速度快和工作频率高等优点。 但是,IGBT和其它电力电子器件一样,其应用还依赖于电路条件和开关环境。因此,IGBT 的驱动和保护电路是电路设计的难点和重点,是整个装置运行的关键环节。 为解决IGBT的可靠驱动问题,国外各IGBT生产厂家或从事IGBT应用的企业开发出了众多的IGBT驱动集成电路或模块,如国内常用的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EXB8系列,三菱电机公司生产的M579系列,美国IR公司生产的IR21系列等。但是,EXB8系列、M579系列和IR21系列没有软关断和电源电压欠压保护功能,而惠普生产的HCLP一316J有过流保护、欠压保护和1GBT软关断的功能,且价格相对便宜,因此,本文将对其进行研究,并给出 1700V,200~300A IGBT的驱动和保护电路。 1 IGBT的工作特性 IGBT是一种电压型控制器件,它所需要的驱动电流与驱动功率非常小,可直接与模拟或数字功能块相接而不须加任何附加接口电路。IGBT的导通与关断是由栅极电压UGE来控制的,当UGE大于开启电压UGE(th)时IGBT导通,当栅极和发射极间施加反向或不加信号时,IGBT被关断。 IGBT与普通晶体三极管一样,可工作在线性放大区、饱和区和截止区,其主要作为开关器件应用。在驱动电路中主要研究IGBT的饱和导通和截止两个状态,使其开通上升沿和关断下降沿都比较陡峭。 2 IGBT驱动电路要求 在设计IGBT驱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栅极正向驱动电压的大小将对电路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必须正确选择。当正向驱动电压增大时,.IGBT的导通电阻下降,使开通损耗减小;但若正向驱动电压过大则负载短路时其短路电流IC随UGE增大而增大,可能使IGBT出现擎住效应,导致门控失效,从而造成IGBT 的损坏;若正向驱动电压过小会使IGBT退出饱和导通区而进入线性放大区域,使IGBT过热损坏;使用中选12V≤UGE≤18V为好。栅极负偏置电压可防止由于关断时浪涌电流过大而使IGBT误导通,一般负偏置电压选一5V为宜。另外,IGBT开通后驱动电路应提供足够的电压和电流幅值,使IGBT在正常工作及过载情况下不致退出饱和导通区而损坏。 2)IGBT快速开通和关断有利于提高工作频率,减小开关损耗。但在大电感负载下IGBT的开关频率不宜过大,因为高速开通和关断时,会产生很高的尖峰电压,极有可能造成IGBT或

变压器实验报告汇总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机学 实验项目:三相变压器的空载及短路实验专业班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5,109班实验时间:2014年11月21日 成绩评定: 评阅教师: 电机学老师:曾成碧 报告撰写:

一、实验目的: 1 用实验方法求取变压器的空载特性和短路特性。 2 通过空载及短路实验求取变压器的参数和损耗。 3 计算变压器的电压变化百分率和效率。 4掌握三相调压器的正确联接和操作。 5 复习用两瓦特法测三相功率的方法。 二.思考题的回答 1.求取变压器空载特性外施电压为何只能单方向调节?不单方向调节会出现什么问题? 答:因为当铁磁材料处于交变的磁场中时进行周期性磁化时存在磁滞现象。如果不单方向调节变压器外施电压,磁通密度并不会沿原来的磁化曲线下降,所以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如何用实验方法测定三相变压器的铜、铁损耗和参数?实验过程中作了哪些假定? 答:变压器的空载实验中认为空载电流很小,故忽略了铜耗,空载损耗近似等于变压器铁耗Fe P P ≈0,同时忽略了绕组的电阻和漏抗。空载时的铁耗可以直接用两瓦特法测得,根据公式2 003/I P r m ≈可以求得励磁电阻,由003/I U Z m ≈可以求得励磁阻抗,由2 2 k m m r Z X -=可以求得励磁电抗值。 在变压器的短路实验中,由于漏磁场分布十分复杂,故在T 形等效电路计算时,可取k x x x 5.0'21==σσ,且k r r r 5.0'21==。同时由于外加电压低,忽略了铁耗,故假设短路损耗等于变压器铜耗。短路损耗k P 可直接由两瓦特法测得,有公式k k k I P r 2/=可得k r ,k k k I U Z 3/=,故k k k r Z x 22-=。 3.空载和短路实验中,为减小测量误差,应该怎样联接电压接线?用两瓦特表法测量三相功率的原理。 答:变压器空载实验中应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因为空载实验测量的是励磁阻抗,阻抗值较大,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电压表会有明显的分流作用,从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变压器短路实验应当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因为短路实验中测量的是漏阻抗,

步进电机驱动方式(细分)概述

步进电机驱动方式(细分)概述 众所周知,步进电机的驱动方式有整步,半步,细分驱动。三者即有区别又有联系,目前,市面上很多驱动器支持细分驱动方式。本文主要描述这三种驱动的概述。 如下图是两相步进电机的内部定子示意图,为了使电机的转子能够连续、平稳地转动,定子必须产生一个连续、平均的磁场。因为从宏观上看,电机转子始终跟随电机定子合成的磁场方向。如果定子合成的磁场变化太快,转子跟随不上,这时步进电机就出现失步现象。 既然电机转子是跟随电机定子磁场转动,而电机定子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是由定子合成电流决定且成正比。即只要控制电机的定子电流,则可以达到驱动电机的目的。下图是两相步进电机的电流合成示意图。其中Ia是由A-A`相产生,Ib是由B-B`相产生,它们两个合成后产生的电流I就是电机定子的合成电流,它可以代表电机定子产生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有了以上的步进电机背景描述后,对于步进电机的整步、半步、细分的三种驱动方式,都会是同一种方法,只是电流把一个圆(360°)分割的粗细程序不同。 整步驱动 对于整步驱动方式,电机是走一个整步,如对于一个步进角是3.6°的步进电机,整步驱动是每走一步是走3.6°。

下图是整步驱动方式中,电机定子的电流次序示意图: 由上图可知,整步驱动每一时刻只有一个相通电,所以这种驱动方式的驱动电路可以是很简单,程序代码也是相对容易实现,且由上图可以得到电机整步驱动相序如下: BB’→A’A→B’B→A A’→B B’ 下图是这种驱动方式的电流矢量分割图: 可见,整步驱动方式的电流矢量把一个圆平均分割成四份。 下图是整步驱动方式的A、B相的电流I vs T图: 可以看出,整步驱动描出的正弦波是粗糙的。使用这种方式驱动步进电机,低速时电机会抖动,噪声会比较大。但是,这种驱动方式无论在硬件或软件上都是相对简单,从而驱

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实验报告

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实验 报告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计算机硬件的组装 实验时间:3月30日晚6:00-9:00 学号:姓名: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2.了解计算机的主要部件,理解各部件的功能,了解微型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 3.能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内部部件的连接和装机步骤 4.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装技巧。 二、实验内容 1、了解计算机主要器件、外部设备的种类和发展情况; 2、掌握计算机主要器件、外部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 3、知道如何选购计算机的主要器件和外部设备; 4、根据了解的知识,动手实践组装一台微型计算机系统; 5、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调试、维护方法。 三、实验步骤 (一)计算机主要器件及外部设备 1、计算机系统硬件组成:微处理器、主板、内存、外存储器、输入系统设备、显示系统设备、机箱与电源。 2、计算机的结构构成和功能 ⑴.主板:主板是一块方形的电路板,在其上面分布着众多电 子元件和各种设备的插槽等。

⑵.主板的插座:主板上的插座主要是指主板上的CPU插座和电源插座。 ⑶. 主板的插槽 ⑷. 主板的芯片组:主板的芯片组是整个主板的核心,主板上各个部件的运行都是通过主板芯片组来控制的。 ⑸.CPU:CPU由控制器和运算器这两个主要部件组成。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指挥中心。控制器的指挥控制下,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部件协同工作,构成了一台完整的通用计算机。运算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实现数据加工处理等功能的部件,它接受控制器的命令,负责完成对操作数据的加工处理任务,其核心部件是算术逻辑单元。 ⑹.内存:内存主要由内存颗粒、PCB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内存的作用是和CPU进行数据交换的,用于直接提供CPU要处理的数据,同时内存容量有限,它需要不断的从外存调入当前操作需要的数据以备CPU使用。 3.计算机的拆装 工具︰螺丝刀 ⑴.拆卸部件操作步骤: 关闭电源,用螺丝刀拆下螺丝,拆卸机 箱。观察主机各部件的连接线(电源和信号线),各部件的固定位置和方式(固定点、螺钉类型),并登记。拆除电源和信号线、板卡、内存、硬盘和软驱。(不要拆除CPU、风扇、主板) ⑵.安装计算机部件的操作步骤:

博图软件安装实验报告

实验一博图软件的安装 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博图软件的安装。 二、实验目的 博图软件、电脑 三、实验原理 完成博图软件的安装 1、硬件要求: ?处理器: Core i5-6640EQ 3.4 GHz 或者相当 ?内存: 16 GB 或更高(大项目为 32 GB) ?硬盘:SSD,至少 50GB 可用存储空间 ?图形分辨率:最小 1920 x 1080 ?显示器:15.6" 宽屏显示 (1920 x 1080) 2、软件要求: ?MS Windows 7 Home Premium SP1 ( 仅 STEP 7 Basic) ?MS Windows 7 Professional SP1 ?MS Windows 7 Enterprise SP1 ?MS Windows 7 Ultimate SP1 ?Microsoft Windows 8.1 ( 仅 STEP 7 Basic ) ?Microsoft Windows 8.1 Professional ?Microsoft Windows 8.1 Enterprise ?Microsoft Server 2008 R2 Standard Edition SP1(仅 STEP 7 Professional) ?Microsoft Server 2012 R2 Standard Edition 3 、基本信息: SIMATIC_STEP_7_Professional_V14: STEP 7 Basic,用于组态 S7-1200; STEP 7 Professional,用于组态 S7-1200、S7-1500、S7-300/400 和 WinAC。WinCCV14: WinCC Basic,用于组态精简系列面板; WinCC Professional,用于可视化软件组态所有面板和 PC 或 SCADA 系统。SIMATIC_TIAP_V14_UPD4: STEP7 V14 和 WinCCV14 的更新版本四,还有更高版本更新在安装完成 STEP7 V14 后,Automation Software Updater 中可以查找。 Startdrive_Standalone_V14:变频器驱动类组态。 Sim_EKB_Install_2014_03_08:SIEMENS 授权,在安装前先授 权。PLCSim V14:仿真 4、安装顺序: 1)STEP 7 V14 SP1 Professional 2)S7-PLCSIM V14 SP1 3)WinCC V14 SP1 Professional

四代线性高压LED驱动方案及其发展趋势(精)

四代线性高压LED驱动方案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半导体照明/LED产业与联盟李明峰张占松 摘要:文章对比传统开关电源驱动LED,分析无高频开关电源的线性高压LED 系统的优缺点。针对目前市场上大量涌现的线性高压驱动芯片,描述了各种类型方案及其发展趋势。针对未来高压LED关键技术和市场前景做了详细分析论述。 关键词:LED恒流控制线性高压恒流源驱动集成电路HV LEDs模组 The Trend of High Voltage Linear LED Driving Solution China Solid State Lighting Alliance Li Mingfeng Zhang Zhansong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igh voltage linear LED driving system compare with traditional switching power driving system. The variety of linear HV LED driving solutions are analyzed and divided into 4 generations. The future key technical and cost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HV LED market are list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s. Keyword:LED Constant Current Control / Linear HV LED Driving IC 一.高压LED “高压LED”,一种是LED生产厂家提供串联好的小功率LED,如图1左图所示,它只是集成LED的一种,而右图所示的集成LED和前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全部串联,后者是串并联。集成LED的特点是在大晶片上采用开槽的方法,将其切割成若干小LED,然后用绝缘层把这些沟槽填平,按照串并联要求铺设连接各个LED的导线。

高电压技术实验实验报告(二)

高电压技术实验实验报告(二)

----高电压技术实验报告 高电压技术实验报告 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实验一.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QS1型西林电桥测量介质损耗正切值的方法。 二.实验项目 1.正接线测试 2.反接线测试 三.实验说明 绝缘介质中的介质损耗(P=ωC u2 tgδ)以介质损耗角δ的正切值(tgδ)来表征,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等于介质有功电流和电容电流之比。用测量tgδ值来评价绝缘的好坏的方法是很有效的,因而被广泛采用,它能发现下述的一些绝缘缺陷: 绝缘介质的整体受潮; 绝缘介质中含有气体等杂质; 浸渍物及油等的不均匀或脏污。 测量介质损耗正切值的方法较多,主要有平衡电桥法(QS1),不平衡电桥法 及瓦特表法。目前,我国多采用平衡电桥法,特别是 工业现场广泛采用QS1型西林电桥。这种电桥工作电 压为10Kv,电桥面板如图2-1所示,其工作原理及操 作方法简介如下: ⑴.检流计调谐钮⑵.检流计调零钮 ⑶.C4电容箱(tgδ)⑷.R3电阻箱 ⑸.微调电阻ρ(R3桥臂)⑹.灵敏度调节钮 ⑺.检流计电源开关⑻.检流计标尺框

⑼.+tg δ/-tg δ及接通Ⅰ/断开/接通Ⅱ切换钮 ⑽.检流计电源插座 ⑾.接地 ⑿.低压电容测量 ⒀.分流器选择钮 ⒁.桥体引出线 1)工作原理: 原理接线图如图2-2所示,桥臂BC 接入标准电容C N (一般C N =50pf ),桥臂BD 由固定的无感电阻R 4和可调电容C 4并联组成,桥臂AD 接入可调电阻R 3,对角线AB 上接入检流计G ,剩下一个桥臂AC 就接被试品C X 。 高压试验电压加在CD 之间,测量时只要调节R 3 和C 4就可使G 中的电流为零,此时电桥达到平衡。由电桥平衡原理有: BD CB AD CA U U U U = 即: BD CB AD CA Z Z Z Z = (式 2-1) 各桥臂阻抗分别为: X X X X CA R C j R Z Z ?+= =?1 4 44 41R C j R Z Z BD ?+= =? 3 3R Z Z AD == N N CB C j Z Z ?1= = 将各桥臂阻抗代入式2-1,并使等式两边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可得: 3 4R R C C N X ? = 4 4 R C tg ??=?δ (式 2-2) 在电桥中,R4的数值取为=10000/π=3184(Ω),电源频率ω=100π,因此: QS1西林电桥面板图 QS1西林电桥面板图

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实验报告

计算机硬件的组装 实验时间:3月30日晚6:00-9:00 学号:姓名: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2.了解计算机的主要部件,理解各部件的功能,了解微型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 3.能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内部部件的连接和装机步骤 4.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装技巧。 二、实验内容 1、了解计算机主要器件、外部设备的种类和发展情况; 2、掌握计算机主要器件、外部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 3、知道如何选购计算机的主要器件和外部设备; 4、根据了解的知识,动手实践组装一台微型计算机系统; 5、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调试、维护方法。 三、实验步骤 (一)计算机主要器件及外部设备 1、计算机系统硬件组成:微处理器、主板、内存、外存储器、输入系统设备、显示系统设备、机箱与电源。 2、计算机的结构构成和功能 ⑴.主板:主板是一块方形的电路板,在其上面分布着众多电子 元件和各种设备的插槽等。

⑵.主板的插座:主板上的插座主要是指主板上的CPU插座和电源插座。 ⑶. 主板的插槽 ⑷. 主板的芯片组:主板的芯片组是整个主板的核心,主板上各个部件的运行都是通过主板芯片组来控制的。 ⑸.CPU:CPU由控制器和运算器这两个主要部件组成。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指挥中心。控制器的指挥控制下,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部件协同工作,构成了一台完整的通用计算机。运算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实现数据加工处理等功能的部件,它接受控制器的命令,负责完成对操作数据的加工处理任务,其核心部件是算术逻辑单元。 ⑹.内存:内存主要由内存颗粒、PCB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内存的作用是和CPU进行数据交换的,用于直接提供CPU要处理的数据,同时内存容量有限,它需要不断的从外存调入当前操作需要的数据以备CPU使用。 3.计算机的拆装 工具︰螺丝刀 ⑴.拆卸部件操作步骤: 关闭电源,用螺丝刀拆下螺丝,拆卸机箱。 观察主机各部件的连接线(电源和信号线),各部件的固定位置和方式(固定点、螺钉类型),并登记。拆除电源和信号线、板卡、内存、硬盘和软驱。(不要拆除CPU、风扇、主板) ⑵.安装计算机部件的操作步骤:

组态软件(实验报告)

组态软件实验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组态软件概念介绍 实验目的: 介绍组态软件的基本概念应用背景。 介绍组态软件的软件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 认识和比较各个公司组态软件的特点。 以讲述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组态软件,知道组态软件的由来,组态软件的应用背景,和相关技术特点,从概念上对软件有个初步的认识。 实验内容: 1、介绍组态的概念; 2、计算机监督与控制系统的概念; 3、工控机的特点; 4、原始组态软件和当前组态软件的区别和优缺点; 5、组态软件的基本特性整体结构; 6、介绍各公司组态软件的特点。 实验二软件安装与认知 实验目的: 学习组态软件的安装; 学习组态软件各模块的功能; 区别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的操作。 由于组态软件的编程方式是面向对象的方法,以事件触发软件的相关动作。基本操作的熟悉让学生对组态软件运行原理有初步的认识。 实验内容: 1、安装图灵开物组态软件。 2、了解单机版功能与网络版功能的区别。 3、运行演示工程。 4、学习软件界面的功能及基本操作。 实验结果:

实验三工程建立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学习怎么建立一个组态软件工程,建立的各个元素,对应了实际现场的哪些操作,重要的是记住建立工程中的一些关键性步骤。 实验内容: 1、新建组态软件工程。 2、新建计算机节点,了解节点中各功能的含义及配置方法。

3、新建设备,了解组态软件功能设备及驱动的应用方法。 4、新建图页,图页是组态软件界面图形绘制区域。 5、新建标签,了解标签的类型及各种属性,以及标签在工程中作用的区域。实验结果:

计算机组装过程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装过程实验报告 院系: 班级:姓名:学号: 一、组装前的准备 1)准备计算机配件 组装一台计算机的配件一般包括主板、CPU、CPU风扇、内存、显卡、声卡(主板中都有板载声卡,除非用户特殊需要)、光驱(VCD 或DVD)、机箱、机箱电源、键盘鼠标、显示器、数据线和电源线等。 2)准备装机工具 除了计算机配件以外,还需要准备要用到的螺丝刀、尖嘴钳、镊子等装机工具 (1)十字口螺丝刀:用于螺丝的安装或拆卸。最好使用带有磁性的螺丝刀,这样安装螺丝钉时可以将其吸住,在机箱狭小的空间内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2)一字口螺丝刀:用于辅助安装,一般用处不大。 (3)镊子:用来夹取各种螺丝、跳线和比较小的零散物品。例如,在安装过程中一颗螺丝掉入机箱内部,并且被一个地方卡住,用手又无法取出,这时镊子就派上用场了。 (4)尖嘴钳:主要用来拆卸机箱后面的挡板或挡片。不过,现在的机箱多数都采用断裂式设计,用户只需用手来回对折几次,挡板或挡片就会断裂脱落。当然,使用尖嘴钳会更加方便。 (5)散热膏(硅脂):在安装CPU时必不可少的用品。用户只需将散热膏涂到CPU上,帮助CPU和散热片之间的连接,以增强硬件的

散热效率。在选购时一定要购买优质的导热硅脂。 二、台式计算机组装过程 1.拆卸机箱 >确定机箱侧板固定螺丝的位置,将固定螺丝拧下。 >转向机箱侧面,将侧板向机箱后方平移后取下,并以相同方式将另一侧板取下。 >取出机箱内的零件包。 2.安装电源(P4电源) 主机电源一般安装在主机箱的上端靠后的预留位置上。 >开电源包装盒,取出电源。 >将电源安装到机箱内的预留位置。 >用螺丝刀拧紧螺丝,将电源固定在主机机箱内。 3.将CPU和CPU散热器安装在主板上 >抬起主板上的CPU零拔插力插座(ZIF)的压杆,将CPU底板缺针的角对着插座上的缺口,然后水平放下,将CPU插入插座,然后将压杆往下压,卡住以后CPU就安装到位了。 >将塑料卡子按入风扇插座的4个孔中。 >将风扇放入支架中,固定风扇。 >将风扇电源线插入主板标明的CPU-FAN插座。 4.安装内存条 >最好将内存条插在离CPU最近的内存插槽中,可以提高内存的读写速度。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导论 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6年 12 月 24 日

批阅教师时间实验成绩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 学号2014144415 姓名实验日期2016.10.26 实验名称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和绘制系统业务流程图 实验目的: 1、掌握结构化分析方法 2、掌握业务流程分析方法和业务流程图的绘制 实验内容: 任务一绘制系统业务流程图 试绘制工资管理系统的系统流程图,根据系统流程图的符号说明仔细理解如图含 义: 任务二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和绘制系统业务流程图 案例一:总务办公管理系统 系统简介:某单位准备开发一个购买办公用品和设备的总务办公管理系统。办公 用品的购买申请由各科室提出,由负责总务工作的办公室统一收集。其中,购买申请 的金额低于500元(含500元)可以由总务办公室直接审批,而高于500元的购买申请由机构主管领导审批,批准的购买申请形成采购清单由采购员负责购买,同时应记 录每次实际购买清单,进行入账。在提出购买申请时要包括下述数据:申请单位、物 品名称、物品数量、预计价格、物品用途等。每次购买完成后应记录以下数据:物品 名称、物品数量、价格、总金额、购买日期、经办人等。 案例二:火车票预订系统 系统简介:某高校后勤集团为了学生寒暑假返乡,办理代学生预订返乡火车票事 务,订票必须提前三天办理,后勤订票处提前三天向火车站办理购票事务。订票处使 用一台微机处理订票后购票事务,学生订票一次称为一个事务,由订票员将其输入在 微机中,系统核实订单后,将订票信息记录放在订票库中。系统每天打印预订三天的 购票单,并更新订票库。 请对以上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后,绘制出该系统的系统流程图。

高压板电路工作原理

一. 高压板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高压板电路是一种DC/AC(直流/交流)变换器,它的工作过程就是开关电源工作的逆变过程。开关电源是将市电电网的交流电压转变为稳定的12V直流电压,而高压板电路正好相反,将开关电源输出的12V直流电压转变为高频(40~80kHz)的高压(600~800V)交流电。高压板电路种类较多,下面以图所示电路框图,介绍高压板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图高压板电路框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高压板电路主要由驱动电路(振荡电路、调制电路)、直流变换电路、Royer结构的驱动电路、保护检测电路、谐振电容、输出电流取样、CCFL等组成。在实际的高压板中,常将振荡器、调制器、保护电路集成在一起,组成一块小型集成电路,一般称为PWM控制IC。 该高压板的驱动电路采用Royer结构形式。Royer结构的驱动电路也称为自激式推挽多谐振荡器,主要由功率输出管及升压变压器等组成,由美国人罗耶(G.H.Royer)在1955年首先发明和设计。它与PWM控制IC(如TL1451、BA9741、BIT3101、BIT3102等)配合使用,即可组成一个具有亮度调整和保护功能的高压板电路。 图中的ON/OFF为振荡器启动/停止控制信号输入端,该控制信号来自驱动板(主板)微控制器(MCU)。当液晶显示器由待机状态转为正常工作状态后,MCU 向振荡器送出启动工作信号(高/低电平变化信号),振荡器接收到信号后开始工作,产生频率40~80kHz的振荡信号送入调制器,在调制器内部与MCU送来的PWM亮度调整信号进行调制后,输出PWM激励脉冲信号,送往直流变换电路,使直流变换电路产生可控的直流电压,为Royer结构的驱动电路功率管供电。功率管及外围电容C1和变压器绕组L1(相当于电感)组成自激振荡电路,产生的振荡信号经功率放大和升压变压器升压耦合,输出高频交流高压,点亮背光灯管。 为了保护灯管,需要设置过电流和过电压保护电路。过电流保护检测信号从串联在背光灯管上的取样电阻R上取得,输送到驱动控制IC;过电压保护检测信号从L3上取得,也输送到驱动控制IC。当输出电压及背光灯管工作电流出现异常时,驱动控制IC控制调制器停止输出,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 调节亮度时,亮度控制信号加到驱动控制IC,通过改变驱动控制IC输出的PWM脉冲的占空比,进而改变直流变换器输出的直流电压大小,也就改变了加在驱动输出管上的电压大小,即改变了自激振荡的振荡幅度,从而使升压变压器输出的信号幅度、CCFL两端的电压幅度发生变化,达到调节亮度的目的。 该电路只能驱动一只背光灯管。由于背光灯管不能并联或串联应用,所以,若需要驱动多只背光灯管,必须由相应的多个升压变压器输出电路及相适配的激励电路来驱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介绍的是仅是“PWM控制IC十Royer结构驱动电路”高压板电路,实际的高压板电路会有多种形式,如“PWM控制IC+推挽结构驱动电路”、“PWM控制IC+全桥结构驱动电路”、“PWM控制IC+半桥结构驱动电路”等,在下面分析具体机型时再做介绍。 二. 液晶显示器驱动板维修技法 液晶显示器驱动板电路原理比较复杂,日常维修时,一般采用“板级”维修,但对于一些简单的故障,应采用“芯片级”维修,毕竟因一点小问题而更换整个驱动板有点可惜。下面简要介绍驱动板主要电路的维修技法。 1 输入接口电路维修技法 液晶显示器信号输入电路发生故障以后,现象与CRT显示器有相似之处。但是在一些杂牌液晶显示器中,由于电路设计不完善,对输入信号要求较为严格,如果信号源本身输出不太规范,那么故障现象就与CRT显示器不完全相同了。例如,一些具有VGA输出的廉价影碟机、卫星接收机、数字机顶盒等,其输出信号在CRT显示器上可以正常显示图像,在液晶显示器上就不一定能够正确还原图像,可能会出现提示“无信号”或者画面不停涨缩的现象。此种情况涉及电路改造,维修难度较大。 VGA插头在多次插拔以后可能会导致针孔中的簧片松动,出现接触不良。还有就是对显示器信号线的大力拉扯,也可能导致VGA插头信号传输问题,导致显示器黑屏或者单色、偏色。遇此情况除更新信号线外,还可以使用焊锡把显示器信号线插头上的针脚加粗,让松动的簧片重新和显示器信号线紧密接触,或者更换显示器上的VGA插座。另外,也可能是PCB板上的VGA插头对应焊点开焊或者断路,重新补焊就可以了。 DVI信号传输电路出现的故障与此类似,检修方法大致相同。

基于FPGA的步进电机的PWM控制__细分驱动的实现

姓名___ _ _ _ 学号201016050136 院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___信息10-1______ __

目录 目录 (2)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words (3) 一、引言 (4) 二、步进电机细分驱动的基本原理 (4) 三、Quartus II概述 (5) 四、课题设计 (5) (一)总体设计 (5) (二)细分电流的实现 (6) (三)细分驱动性能的改善 (6) (四)程序设计 (6) 六、仿真与测试结果分析 (10) 七、结论 (12) 参考文献 (12) 注释 (13) 附录 (14) 心得体会 (20)

摘要 在对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原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FPGA 控制的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器。利用FPGA中的嵌入式EAB构成LPM-ROM,存放步进电机各相细分电流所需的PWM控制波形数据表,并通过FPGA设计的数字比较器,同时产生多路PWM电流波形,实现对步进电机转角进行均匀细分控制。实验证明,所研制的步进电机驱动器不仅体积小,简化了系统的设计,减少了延迟,改善了低频特性,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自保护能力,提高了驱动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步进电机;细分驱动;脉宽调制;FPG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divided driving circuit for stepping motor controlled by FPGA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of stepping motor divided driving. Using embedded EAB in FPGA to compose LPM-ROM, store PWM control wave form data which stepping motor each phase subdivided driving current is needed.The magnitude comparator designed with FPGA generates several PWM current waveform synchronously, to realize the step angles even division control for three–phase stepping motor.Experimments have proved that the developed subdivision driver is not only smaller,sampler in system, can shorten the delay time,improve the stability in low frequency ,but has good self-adaptation and self-protection ability,and its stability and relibility are higher. Keywords stepping motor; divided driving;PWM; FPGA

计算机组成CPU数据通路verilog实验报告.doc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实验报告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者: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2012 年 5 月 23 日 实验目的:

完成处理器的单周期cpu的设计。 实验仪器: PC机(安装Altebra 公司的开发软件 QuartusII)一台 实验原理: 控制器分为主控制器和局部ALU控制器两部分。主控制器的输入为指令操作码op,输出各种控制信号,并根据指令所涉及的ALU运算类型产生ALUop,同时,生成一个R-型指令的控制信号R-type,用它来控制选择将ALUop输出作为ALUctr信号,还是根据R-型指令中的func字段来产生ALUctr信号。 实验过程及实验记录: 1.设计过程: 第一步:分析每条指令的功能,并用RTL来表示。 第二步:根据指令的功能给出所需的元件,并考虑如何将它们互连。 第三步:确定每个元件所需控制信号的取值。 第四步:汇总各指令涉及的控制信号,生成所反映指令与控制信号之间的关系图。 第五步:根据关系表,得到每个控制信号的逻辑表达式,据此设计控制电路。

2.完成代码的编写,并调试运行。 1)control module Control(op,func,Branch,Jump,RegDst,ALUSrc,ALUctr,MemtoReg, RegWr,MemWr,ExtOp); input [5:0] op,func; output reg Branch,Jump,RegDst,ALUSrc,MemtoReg,RegWr,MemWr,ExtOp; output reg [2:0] ALUctr; always @(op) case(op) 6'b000000: begin Branch=0;Jump=0;RegDst=1;ALUSrc=0;MemtoReg=0;RegWr=1;MemWr =0; case(func) 6'b100000:ALUctr=3'b001; 6'b100010:ALUctr=3'b101; 6'b100011:ALUctr=3'b100; 6'b101010:ALUctr=3'b111; 6'b101011:ALUctr=3'b110; endcase end 6'b001101: begin Branch=0;Jump=0;RegDst=0;ALUSrc=1;MemtoReg=0;RegWr=1;MemWr =0;ExtOp=0;ALUctr=3'b010; end 6'b001001: begin Branch=0;Jump=0;RegDst=0;ALUSrc=1;MemtoReg=0;RegWr=1;MemWr =0;ExtOp=1;ALUctr=3'b000;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