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永磁电机制造工艺特点及相关技术

高速永磁电机制造工艺特点及相关技术
高速永磁电机制造工艺特点及相关技术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机械工程与技术, 2018, 7(6), 429-436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a14505694.html,/journal/met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a14505694.html,/10.12677/met.2018.76052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Key Technology of High-Speed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achine

Wenhua Zhang

Hunan XEMC Power Co. Ltd., Xiangtan Hunan

Received: Nov. 5th, 2018; accepted: Nov. 23rd, 2018; published: Nov. 30th, 2018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less volume, lighter weight, and higher efficiency, high-speed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achine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many applications.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high-speed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achine applications in the power application market,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key technology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So,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electric machine process is provided, which can be usefully employed in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similar kind of electric machines.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achine, Manufacturing Process, Key Technology

高速永磁电机制造工艺特点及相关技术

张文华

湖南湘电动力有限公司,湖南湘潭

收稿日期:2018年11月5日;录用日期:2018年11月23日;发布日期:2018年11月30日

摘要

高速永磁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特点,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随着电力应用市场对高速永磁电机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永磁电机制造工艺及关键技术问题逐渐突出,对此分析电机制造工艺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为同类电机工艺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张文华

关键词

永磁电机,制造工艺,关键技术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aa14505694.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与传统的电机相比,永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体积小、质量轻、损耗少、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高速机床[1]、鼓风机[2]、压缩机[3]、透平式膨胀机[4]、微型燃气轮机[5]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涵盖了各种功率等级的场合,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电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高速永磁电机的制造仍然遵循基本的电机工艺,但随着永磁电机往大容量、高速集成化方向发展,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高速永磁电机的转子强度、转子支承是制造的难点之一,其导致振动噪声问题突出;另一方面高速永磁电机的功率密度大,定、转子温升高为电机的绝缘提出了挑战。

国内的沈阳工业大学[6]、哈尔滨理工大学[7][8]、哈尔滨工业大学[9]、北京交通大学[10]等科研院所以及国外的一些科研机构[11][12]对高速永磁电机设计与分析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但鲜有从制造工艺的角度研究振动噪声及绝缘问题的报道。

高速永磁电机振动噪声受转子装配质量的影响较大。按照永磁体安装方式,永磁电机转子可分为内嵌式和表贴式两种类型。内嵌式结构的转子冲片中设置有磁钢槽,磁钢装在槽内[13][14][15],受冲片材质强度限制,电机转速不高,主要用于低速电动机。表贴式永磁电机的转子磁路的永磁体,通常采用瓦片状磁钢结构[16]。为防止高速线速度下磁钢不至脱开转轴或产生松动导致电机振动噪声大,需对磁钢进行固定。瓦片状磁钢的固定方式主要有螺钉、粘结剂粘结、无纬带绑扎、转子磁钢套、燕尾槽、极间压条、以及转子端板固定等[17],上述固定工艺各有利弊,需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和改进。

高速永磁电机振动噪声受电机机械结构加工精度的而影响较大[18]。电机机械结构包括定子、转子、轴承、机座等。一方面,当由于加工精度较差导致定转子间气隙不均匀,引起单边磁拉力导致电机高速运行时的振动恶化。以端盖式滑动轴承座为例,影响电机气隙均匀度的因素包括:定子铁心内圆对定子两端止口公共基准的径向圆跳动、转子铁心外圆对两端轴承档公共基准轴线的径向圆跳动、端盖轴承孔对止口基准轴线的径向圆跳动、轴承内圈对外圈的径向圆跳动、机壳两端止口端面对两端面止口公共基准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即垂直度)。另一方面,当由于加工精度较差导致转子质量不对称时,转子剩余不平衡量大,引起离心力导致电机高速运行时的振动恶化。影响转子质量不对称的因素有转轴加、磁钢和护套的加工精度,以及磁钢装配精度。对此,需从定子冲片及叠压、机座及止口加工[19][20]、定子铁心套入机座、转子加工及动平衡[21]、轴承加工等方面,对高速永磁电机机械结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和改进。

定子耐高温、耐高压是高速永磁电机绝缘的重中之重,要求绝缘材料具备较高的抗电晕性和耐瞬间高电压冲击,为此需不断提高绝缘等级,目前国内永磁电机绝缘等级大多为E级和B级,并逐步向F级和H级发展[22]。永磁电机定子绝缘工艺主要包括电机冲片绝缘、绕组嵌线以及绕组绝缘。

电机在运行状态下对其定子铁心片间绝缘的要求很高。一方面,由于定子铁心轭部截面处的磁通密度及感应电势较大,局部点短路时造成的高温容易破坏冲片绝缘,并逐渐扩散甚至烧毁铁心。如果短路发生在槽齿附近,局部高温还将影响绕组绝缘,因此铁心片间要有足够的绝缘强度。另一方面,受电机

张文华

旋转磁场力影响,定子铁心中存在较大的径向和切向磁拉力,若铁心冲片叠压不牢或压紧力不均匀,将产生振动和松动,因此,冲片上的绝缘涂层应有足够的硬度和附着力,保证在高温和压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塑性变形。

对此,需针对性地从高速永磁电机转子装配、机械结构高精度加工以及定子绝缘等方面分析电机制造工艺特点及相关技术,提高其制造工艺水平。

2.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装配

2.1. 转子磁钢固定

表贴式永磁电机的转子磁钢装配时由于相邻永磁体具有强磁性而相互排斥,装配难度大,需制造装配工装实现磁钢装配时的径向和轴向定位,保证永磁体依次装配到位。由于磁钢质地较脆,在用金属护套、螺钉、燕尾槽、压条或端板固定的时候,如果施加力度不当,容易造成应力集中磁钢破裂,如图1所示。

Figure 1. Rotor metal sleeve of surface-mounted permanent magnet motor [23]

图1. 表贴式永磁电机转子金属护套[23]

而采用粘接,存在强度不足的问题,如图2所示。尤其是随着永磁电机的容量和转速的不断提升,传统磁钢固定工艺中的磁钢应力集中、高温下粘接强度低、高应力下材质屈服等问题凸显。

1. Magnetic pole gap;

2. Composite sheath;

3. Magnetic steel;

4. Rotor yoke;

5. Spindle

Figure 2. Rotor composite sheath of surface-mounted permanent magnet motor[24]

图2. 表贴式永磁电机转子复合材料护套[24]

高速永磁发电机转子表面线速度高、磁钢离心大,采用金属护套方案,需要较高的热套温升、且护套径向厚,导致磁钢存在失磁风险以及护套涡流损耗大的问题,为实现对电机转子的保护,应采用非导磁非导电的保护套。转子加无纬带绑扎固定。无纬带是一种予浸渍无纬玻璃丝带,强度高、比重小、自

张文华

身离心力低。采用无纬带箍保护转子,能有效的克服电机运行时绕组所产生的电磁力和离心力;绝缘的无纬带箍能增加绕组爬电距离、减少绕组端部漏磁,有效地改善电机的电气性能;用无纬带代替钢箍节省了大量合金钢材,从而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加工制造工艺。基于上述优点,无纬带箍是电机产品中较为理想的一种固定材料。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磁钢固定工艺也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一方面采用新材料及新结构,如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替代无纬带,能大幅提高护套绑扎的机械强度;采用磁钢焊接和整体充磁技术[25]替代粘接,提高磁钢与转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将多种固定工艺组合在一起使用,形成优势互补,如将粘结剂粘结固定工艺与复合材料绑扎固定工艺相结合,先利用粘结剂将磁钢粘接在转子铁芯上,再在外侧绑扎复合材料护套;或者将转子端板固定与极间压条固定相结合,实现轴向和周向的双重固定,可取得更好的固定效果。

2.2. 定、转子总装

永磁电机定、转子总装工艺较传统电机有所不同,由于永磁电机转子内有永磁体,对定子等导磁材料吸附能力较强,会导致转子由于磁力作用无法装入定子,而且定转子极易相互吸引碰撞,造成绝缘损伤,使电机绝缘寿命减少,带来质量隐患。

装配方法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对于小型端盖式滚珠轴承永磁电机,多采用立式安装方式,对于大型高速永磁电机,由于电机机座外形尺寸大,且一般采用滑动轴承结构,若仍采用立式安装,转子装入定子后的固定及翻身困难,因此多采用卧式安装,如图3所示,在非传动端使用假轴和导向套定位,传动端使用高精度导向杆导向,采用液压装置将转子压入定子内。大中型永磁电机转子铁心内部装有多块永磁体,带有很大的磁力。总装时,定转子中心又不能完全重合,会产生单边磁拉力,而且定转子气隙较小,极易相互吸引,发生碰撞,因此对工装要求极高。首先定子重量较重,体积大,通过导轨实现安装固定与滑动较困难。再次,转子的顶紧装置要具备很高的抗弯性能,强度、挠度均需满足一定要求。

Figure 3. Horizontal assembly and alignment tooling of permanent magnet motor. 1. Front seat, 2. Stator, 3. Rotor, 4. Tails-tock, 5. Positioning key, 6. Linear guide, 7. Transmission system, 8. Locating pin

图3. 永磁电机卧式总装及对中工装。1. 前座;2. 定子;3. 转子;4. 尾座;5. 定位键;6. 直线导轨;7. 传动系统;

8. 定位销

3. 机械结构加工

3.1. 定子铁心冲片

高速永磁电机定子铁心冲片一般采用厚度薄,额定损耗小的软磁材料(硅钢片)板料或卷料经冷冲压制成,如35W270、50W300等牌号。铁心由冲片叠压而成,铁心冲片制造复杂,对冲制工艺、设备模具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较高。目前,电机铁心冲片的制造工艺有复冲模、级进模、线切割等,各有其优缺点和

应用范围,如表1所示。

张文华Table 1. Comparison of stator core blanking process

表1. 定子铁心冲片制造工艺对比

工艺加工精度生产效率模具结构制造成本生产周期

复冲模较高较高复杂较高长

级进模高高较复杂高较长

线切割低低简单低短

复冲模和级进模的工件尺寸精确一致性好,但模具结构复杂,开模周期长且制造成本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电机铁心的冲制;而线切割不依赖于模具,周期短,但加工精度低,需在后续制造环节中进行二次加工补偿,多适用于电机推广阶段或产量不大的情况。随着相关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非晶合金在高速电机定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其质硬而脆,目前尚未有成熟的批量制作形状复杂的非晶合金冲片的技术。

3.2. 机座焊接及止口加工

机座一般采用浇铸和搭焊两种结构,前者主要用于中小型永磁电机,而大型高速永磁发电机的机座一般采用焊接方式,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应将机座内圆与止口的形位公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确保加工件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钢板机座焊接,首先要求机座的焊接变形及焊接残余应力尽量小[19],对此需分析合理的焊接及热处理工艺参数并开展工艺验证。其次要求定子内圆和两边止口的加工精度尽量高,对此应提高加工设备精度,并通过一次装卡完成定子内圆和止口的加工来保证三者的同轴度。其中,用于装卡定位的基准面校正尤为重要,而且为了达到一次装卡完成,一般还需要特殊刀具和工装来保证。

3.3. 定子铁心套机座

高速永磁电机定子铁心外与机座内圆一般采用过盈配合。过盈量越小,铁心与机座的连接刚度低,电磁力作用下者不能容易相对移动或松动,使得振动噪声恶化;过盈量太大,容易导致机壳(薄壁件)变形严重而不满足精度要求,因此需合理选择过盈量和定子铁心套机座工艺。

定子铁心套入机座后,铁心内圆一般不进行加工,因此该内圆与机座端盖止口基准的同轴度靠部件加工和装配保证。首先通过加工保证冲片的尺寸公差,其次通过叠压工艺提高冲片叠压一致性,保证铁心叠压完成后的内、外圆同轴度,再次通过加工保证机座内圆和两端止口基准的同轴度,最后通过装配尺寸链计算,分析定子铁心套机座后内圆与止口基准的同轴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4. 转子加工及动平衡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关键尺寸为磁钢外圆圆度、轴颈圆度及磁钢外圆与转轴两端轴颈基准的同轴度。其中,磁钢为装配件无法二次加工,因此需通过部件加工和装配保证其精度。首先通过加工提高转轴和磁钢尺寸精度,然后通过优化装配工艺提高磁钢装配精度,最后通过装配尺寸链计算,分析装配后的磁钢外圆的形位公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电机转动部件由于结构不对称,材料质量不均匀或制造加工时的误差等原因,造成转动体机械上的不平衡。它会使该转动体的重心对轴线产生偏移,转动时由于偏心的惯性作用,将产生不平衡的离心力或离心力偶,电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产生振动。高速永磁电机转子质量不平衡主要来至转轴、磁钢和护套,其中转轴可通过加工和部件动平衡降低其残余不平衡量,但磁钢和护套无法单独进行动平衡,且带有磁性,因此需在转子装配完成后设计专用工装进行高速现场动平衡。区别于传统的离线动平衡技术,

张文华

现场动平衡不需要传统的动平衡机,只需一套价格低廉的测试系统,因而较为经济。此外,由于转子在实际工况条件下进行平衡,不需要再装配等工序,整机在工作状态下就可获得较高的平衡精度,同时也免去了拆卸机器、来回运送转子以及后期安装校正的工作。而且由于其直接作用于实际工作的机体上,动平衡操作时直接将所有影响因素都包含其中,最后得到的效果将远远好于只对单独的转子进行传统动平衡操作时的情况。

3.5. 轴承加工

轴承加工的关键是要保证端盖止口与轴瓦内圆的同轴度。端盖大多是在外侧做出工艺台,尽量一次装卡做完轴承孔和端面、止口和端面等同轴度、端面跳动要求高的相关尺寸。不仅要合理的设计工装,正确的使用工装也是保证零件精度关键。

轴承端盖止口与机座止口一般采用过渡配合或小间隙,再采用定位销定位,便于反复拆装,但由于存在配合间隙以及接触刚度低容易导致振动噪声恶化,尤其是对于变形量的大型端盖,其止口配合过盈量的设计尤为重要。

4. 定子绝缘

4.1. 电机冲片绝缘

电机冲片绝缘漆主要有有机漆和无机或半无机漆两大类,如表2所示,一般以有机漆为主。不同的绝缘漆在流动性,硬度、涂漆工艺、漆膜厚度,耐温性、挥发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定子铁心高温下绝缘、抗振动(摩擦)以及叠压系数等性能。无机或半无机漆由于漆膜薄,热收缩性小,叠压系数大,有效地防止了铁心松动,缩小了电机的外型尺寸并改善了发电机的机电性能,且对环境污染小,目前受到广泛应用[26]。

Table 2. Comparison of motor punching insulation paint

表2. 电机冲片绝缘漆对比

冲片绝缘漆流动性涂漆工艺漆膜热收缩性叠压系数

有机漆好简单厚大小

(半)无机漆差复杂薄小大

但由于无机填料的加入,降低了漆液的流动性,造成了硅钢片漆涂漆工艺的复杂性,采用国内传统的两辊涂漆工艺,将产生较为严重的边缘增厚现象,同时存在毛毡辊的绒毛脱落粘到冲片上的风险;采用国外通用的四辊涂漆工艺,造成硅钢片断面涂不上漆,使硅钢片断面生锈或造成硅钢片片间短路。对此需对工艺改进,通过调整辊板硬度、转速、辊间间隙、辊轮表面绒毛防脱落措施以及漆膜工艺质量检查,提高冲片涂漆质量。

4.2. 绕组嵌线

为了保证永磁电机定子绕组嵌线质量,必须正确地掌握线圈绕制、绕组嵌线的工艺要领、工艺参数及正确合理的检验测试。根据定子结构、工艺性及制造方法,绕组的绕制及嵌线可分为手工嵌线、整体式机械自动绕线和拼块结构绕线[27]。采用手工嵌由于工序多、工作量大,对工人的熟练程度和要领掌握要求高,多适用于结构紧凑、铁心槽口窄、绕组漆包线细等情况。若采用整体式机械自动绕线,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且节省材料,但工装和绝缘骨架专用性强,成本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产品。若采用拼块结构绕线,将定子铁心根据槽数分成相应的拼块,只适用于槽数不多的电机,是一种半自动的绕组制作。

张文华

随着高速永磁电机频率的提高,电磁损耗随之增大,而低损耗的多股绞合(辫扁)线绕组逐渐受到关注,但该类型线圈的绕线复杂,嵌线难,尤其是在电机体积空间受限的情况下,端部绝缘问题突出。

4.3. 绕组绝缘

永磁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系统本体主要由粉云母、胶黏剂(一般为环氧树脂)和补强材料(一般为玻璃丝布)三部分组成,分别起着耐电、保证绝缘体致密性以及提高机械强度的作用。绕组绝缘系统的制造工艺主要有加热模压和真空浸渍两种[28],都必须满足绝缘特性基本要求,即绝缘体具有包括电气、机械、热学、化学等方面性能要求在内的综合指标;绝缘体致密,无气孔、气隙、疏松等缺陷;绝缘体高温下无分层、发空现象。

绕组绝缘性能随着总厚度的增加而加强,但绝缘的热传导性能要求是主要矛盾,希望尽可能减薄绝缘厚度,此外减薄绝缘厚度可以提高铁心槽的利用率,减小电机的体积、重量,提高电机效率等。因此绝缘厚度的选择须通过分析、计算,并结合丰富的经验予以综合考虑。理论上,当电机额定相电压确定后,绕组绝缘厚度与工作电场强度成负相关,因此工作电场强度确定以后,绝缘厚度也就确定了。工作电场强度一般取2 kV/mm ~3 kV/mm,从绝缘可靠性的角度应选下限,从绝缘散热的角度应选上限。但是,绝缘厚度的减薄必须要由它具有的优良绝缘工艺和性能作为保证,目前采用加热模压和真空浸渍两种工艺,如表3所示。

Table 3. Comparison of winding insulation process

表3. 绕组绝缘工艺对比

绕组绝缘含胶量绝缘厚度工艺原理胶浸渍方向

加热模压37%~40% 厚加压挤出由内向外

真空浸渍8%~10% 薄负压浸入由外向内

5. 结束语

通过对高速永磁电机中转子装配、机械结构加工、定子绝缘过程中的关键点的分析结果表明:

1) 随着永磁电机往大容量、高速集成化方向发展,其制造关键技术需围绕低振动噪声、高绝缘等级进行突破重点,其制造工艺呈现高精度、定量化和自动化的特点。

2)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磁钢固定工艺难度大,传统的单一磁钢固定工艺难以满足高温高应力使用要求,需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并结合多种磁钢固定方法行程优势互补。

3) 电机结构加工及装配精度对电机振动噪声影响显著,从元件、部件加工到装配各个环节,需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并结合分析计算和工艺验证实现关键参数的量化及预估,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4) 高速永磁电机定子绝缘主要集中在定子冲片、绕组嵌线以及绕组浸漆等关键环节选择合理的绝缘工艺并进行必要改进。尽可能地减薄厚度、缩小电机体积、增大单机容量、降低成本。优选低挥发或无挥发、无毒或少毒的环保绝缘材料。优选绝缘制造工艺,降低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Borisavljevi?, A. (2011) Limits, Modeling and Design of High-Speed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s.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lft.

[2]Hong, D.K., Woo, B.C., Lee, J.Y., et al. (2012) Ultra High Speedmotor Supported by Air Foil Bearings for Air Blower

Cooling Fuel Cells.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48, 871-87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a14505694.html,/10.1109/TMAG.2011.2174209 [3]Beer, P., Tessaro, J., Eckels, B., et al. (2006) High Speed Motordesign for Gas Compressor Applications. 35th Turbo-

machinery Symposium, Texas A&M University, College Station, 103-112.

张文华

[4]Hawkins, L.A., Zhu, L. and Blumber, E.J. (2011) Development of a125 kW AMB Expander/Generator for Waste Heat

Recovery.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Gas Turbines and Power, 133, 07250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a14505694.html,/10.1115/1.4002660

[5]Calfo, R.M., Smith, M.B. and Tessaro, J.E. (2007) High-Speed Generators for Power-Dense, Medium-Power, Gas

Turbinegenerator Sets. Naval Engineers Journal, 119, 63-8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a14505694.html,/10.1111/j.0028-1425.2007.00020.x

[6]王继强, 王凤翔, 孔晓光. 高速永磁发电机的设计与电磁性能分析[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28(20): 105-110.

[7]殷巧玉, 李伟力, 张晓晨. 高速永磁发电机冷却流道结构双维度连续量子蚁群优化的温度场计算[J]. 中国电机

工程学报, 2011, 31(36): 77-85.

[8]邱洪波, 李伟力, 张晓晨, 等. 背绕式定子绕组高速永磁电机三维端部区域电磁场分析与计算[J]. 中国电机工程

学报, 2012, 32(24): 80-87.

[9]张晓晨, 李伟力, 邱洪波, 等. 超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多复合场结构电磁场及温度场计算[J]. 中国电机工程学

报, 2011, 31(30): 85-92.

[10]Li, W., Zhang, X., Cheng, S., et al. (2013) Thermal Optimization for a HSPMG Used for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ys-

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60, 474-48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a14505694.html,/10.1109/TIE.2012.2187418

[11]Hong, D.K., Woo, B.C., Koo, D.H., et al. (2010) Electrical, Structural and Rotordynamic Analysis of Ultra High Speed

Motor with Shrink Fit Rotor for Air Blower Cooling Fuel Cells. 2010 14th Biennial IEEE Conference on Electromag-

netic Field Computation (CEFC), Chicago.

[12]King, J.E., Kobuck, R.M. and Repp, J.R. (2008) High Speed Water Cooled Permanent Magnet Motor for Pulse Alter-

nator-Based Pulse Power Systems. 14th Symposium on Electromagnetic Launch Technology, Victoria, 1-6.

[13]葛笑, 诸自强, 陈金涛. 工艺误差对内置式永磁电机电磁性能的影响[J]. 微特电机, 2017, 45(4): 6-9, 15.

[14]葛笑, 诸自强, 陈金涛. 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外形对工艺误差的敏感性分析[J]. 微特电机, 2017, 45(5): 4-7, 17.

[15]张永平, 段小丽, 郭英桂.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加装工艺设计[J]. 微特电机, 2015, 43(11): 83-85.

[16]张超, 朱建国, 韩雪岩. 高速表贴式永磁电机转子强度分析[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17): 4719-4728.

[17]张凤阁, 杜光辉, 王天煜, 黄娜.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不同保护措施的强度分析[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S1): 195-202.

[18]黄勇. 交流永磁伺服电机关键加工工艺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2(5): 105-106.

[19]关志秋. 大中型立式电机机座的焊接工艺[J]. 防爆电机, 2013, 3(48): 59-61.

[20]赵天英, 张海红, 李磊, 李建雪. 箱体结构轻型汽轮发电机机壳焊接制造工艺研究[J]. 机械工程师, 2017(1):

253-254.

[21]岳华.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动平衡的试验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8, 38(2): 121-124.

[22]李宝库. 小电机绝缘材料与工艺的发展趋势[J]. 微特电机, 1999, 3: 43-44.

[23]Yon, J.M., Mellor, P.H., Wrobel, R., Booker, J.D. and Burrow, S.G. (2010) A Semi-Permeable Containment Sleeve for

High-Speed PM Machines. 5th IE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Machines and Drives, Brighton,

19-21 April 2010, 1-6.

[24]Andreas, B., Tobias, S. and Markus, K. (2005) Fixation of Buried and Surface Mounted Magnets in High-Speed Per-

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 40th IAS Annual Meeting, Kowloon, 2-6 October 2005, 2843-2848.

[25]沈稼丰, 董艳杰, 周美兰, 梅厚珍. 国内充磁机的发展状况及整体充磁机的主要技术问题[J]. 哈尔滨电工学院学

报, 1996(3): 349-352.

[26]张兰芝. 电机冲片涂聚酯亚胺硅钢片绝缘漆新工艺[J]. 防爆电机, 2015, 50(1): 45-46.

[27]万玉吉, 马质璞, 张子博, 谢靖. 电机快速嵌线装置的工艺性研究[J]. 微特电机, 2015, 43(10): 88-90.

[28]段衡, 蔡彩华, 梁正仁. 高压电机定子线圈真空浸漆的破压故障分析[J].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14, 41(2): 69-71.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360docs.net/doc/aa14505694.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7-6631,即可查询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360docs.net/doc/aa14505694.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aa14505694.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met@https://www.360docs.net/doc/aa14505694.html,

永磁同步电机的原理及结构

. . . . 第一章永磁同步电机的原理及结构 1.1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永磁同步电机的原理如下在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中通入三相电流,在通入电流后就会在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中形成旋转磁场,由于在转子上安装了永磁体,永磁体的磁极是固定的,根据磁极的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原理,在定子中产生的旋转磁场会带动转子进行旋转,最终达到转子的旋转速度与定子中产生的旋转磁极的转速相等,所以可以把永磁同步电机的起动过程看成是由异步启动阶段和牵入同步阶段组成的。在异步启动的研究阶段中,电动机的转速是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造成上诉的主要原因是 其在异步转矩、永磁发电制动转矩、 矩起的磁阻转矩和单轴转由转子磁路不对称而引等一系列的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引起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转速是振荡着上升的。在起 动过程中,质的转矩,只有异步转矩是驱动性电动机就是以这转矩来得以加速的,其 他的转矩大部分以制动性质为主。在电动机的速度由零增加到接近定子的磁场旋转转速时,在永磁体脉振转矩的影响下永磁同步电机的转速有可能会超过同步转速,而出现转速的超调现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转速振荡后,最终在同步转矩的作用下而被牵入同步。 1.2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 永磁同步电机主要是由转子、端盖、及定子等各部件组成的。一般来说,永磁同步电机的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定子结构与普通的感应电机的结构非常非常的相似,主要是区别于转子的独特的结构与其它电机形成了差别。和常用的异步电机的最大不同则是转子的独特的结构,在转子上放有高质量的永磁体磁极。由于在转子上安放永磁体的位置有很多选择,所以永磁同步电机通常会被分为三大类:内嵌式、面贴式以及插入式,如图1.1所示。永磁同步电机的运行性能是最受关注的,影响其性能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则是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就面贴式、插入式和嵌入式而言,各种结构都各有其各自的优点。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 【中国玻璃网】钢化玻璃是安全玻璃的一种,又称为淬火玻璃。通常使用化 学或物理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载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玻璃强度较普通平板玻璃大大提高。 钢化玻璃按照钢化方法可分为物理钢化玻璃和化学钢化玻璃,按照钢化程度可分为全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和区域钢化玻璃三种。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过程: 生产钢化玻璃的物理钢化方法有风冷钢化、液冷钢化和微粒钢化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风冷钢化?物理钢化是把玻璃加热到低于软化温度后进行均匀的快速冷却,玻璃外部因迅速冷却而固化、而内部冷却较慢。当内部继续收缩时使玻璃表面产生压应力,而内部为张应力,从而提高了玻璃强度和耐热冲击性。物理钢化的主要设备是钢化炉,它由加热和淬冷两部分组成,按玻璃的输送方式又分为水平钢化炉和垂直钢化炉两种。钢化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玻璃原片准备一切裁、钻孔、打槽、磨边一洗涤、干燥一电炉加热一风栅淬冷一成品检验 (1)垂直钢化法垂直钢化法采用夹钳吊挂平板玻璃加热和吹风进行淬火,是最早使用的一种淬火方法。垂直钢化生产线主要由加热炉、压弯装置和钢化风栅三部分组成。经过原片准备、加工、洗涤、干燥和半成品检验等预处理的玻璃,用耐热钢夹钳钳住送入电加热炉中进行加热。 当玻璃加热到需要温度后,快速移至风栅中进行淬冷。在钢化风栅中用压缩空气均匀、迅速地喷吹玻璃的两个表面,使玻璃急剧冷却。在玻璃的冷却过程中,玻璃的内层和表层之间产生很大的温度梯度,因而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内层产生拉应力,从而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和耐热冲击性。淬冷后的玻璃从风栅中移出并去除夹具,经检验后包装入库。 使用垂直法生产曲面钢化玻璃,有一步法和二步法两种。二步法是在钢化加

大功率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与分析

大功率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6-07-19T10:13:33.690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8期作者:陆焕瑞王钢汪佳龙[导读] 从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准确性等方面入手,通过自主研发,以此来研制出满足用户要求的高性能产品。陆焕瑞王钢汪佳龙(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201306) 摘要:针对西气东输过程中的10MW级变频驱动压缩机组(PDS)中,对高速直驱电动机的技术、结构和组成的要求,提出了大功率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研制方案。本文尝试以10MW等级调速范围3120~4800rpm和额定频率160Hz的技术要求,来设计适合西气东输PDS中的大功率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本文主要以Ansoft软件来设计电机,通过选择合适的技术参数来完成相应的设计。 关键词:PDS组,大功率,高速,永磁同步电机,Ansoft,设计与分析1 引言 根据10 MW级变频电驱压缩机组中压大功率变频调速驱动系统(简称PDS)国产化研制及应用的项目背景,提出了10MW级变频电驱系统的技术要求,通过比较分析市场各种变频器的结构特点和国产变频电驱系统技术力量,电机通常为正压通风防爆无刷励磁同步电机,一般有低速(1000~1500 r/min)加齿轮箱和4500~5200 r/min与压缩机高速直联驱动2种方式。由于国内厂家没有成熟的产品和应用业绩,主要由SIEMENS,ABB,TEMEI。由于变频永磁同步电机能够通过降低输入电压频率实现自起动,而内置的永磁体能够提供磁通以及产生相应的同步转矩,这样可以保证电机稳定运行时为同步电机运行状态。同时对于电机来说无需励磁电流,大大减少了定子上电流以及相应的损耗,并且在转子上几乎无电流以及铜耗。因此与传统的感应电机和励磁电机相比,具有效率高、功率因数高的优点。 2 大功率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2.1 主要设计特点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一般与相应的异步电机的定子冲片相同,最主要的是对转子的设计。本文设计的大功率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使用场合较为特殊,对于这样的大电机要求运行可靠、大功率、高转速、高效率、防爆要求较高。所以不仅要设计合理的电磁磁路,又要在相应的技术参数基础上(机、电、热、材料、工艺、环境)对电机的性能进行改善。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以下方面综合考虑:(1)高压变频 高压变频起动永磁同步电机无需起动绕组,这样需要大功率的变频器来与之相匹配,同样还要加强电气强度,提高安全系数。 (2)大容量 电机为4级,定子额定电流约为660A,额定电压约为10kV,额定功率约为10MW,定子绕组采用Y型连接方式,相数为3相,额定频率为160Hz,额定转矩为20 。 (3)高转速 电机额定转速约为4800rpm,功率大、效率高、转速高,调速宽而且能持续运行。结合实际大功率高速永磁电机技术水平,合理选择驱动压缩机方式。 (4)防爆 天然气是极易发生燃烧爆炸的气体,所以对电机要进行防爆措施,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及防爆等级。 (5)冷却 中小功率电机一般是利用空气进行通风冷却,但随着单机容量的增加,大功率高速电机的散热面积和风路安排受到诸多限制,使通风冷却较为困难。所以,为了保证电机温升不超过允许值需要用不同的冷却方式和通风系统。一般采用水风混合冷却,即内循环冷却采用水冷,外循环冷却采用风冷。 2.2 定转子设计 图1 定转子结构主要计算公式:

永磁交流伺服电机原理

永磁交流伺服电机原理 近年来由于无刷式伺服(马达)电机(brushless servo motor)制造与控制技术的急速发展,再加上大规模集成电路与半导体功率组件的进步,使其商品化产品日益增多,在高性能伺服应用场合如计算机控制数值工具机、工业机器人等,均已逐渐取代了传统式的有电刷的直流伺服电机(dc servo motor)。无刷式伺服电动机主要可分为两大类(表1) (1)无刷式直流伺服电机(brushless dc servo motor),一般亦称的为永磁式同步电机(PM synchronous motor) 或永磁式交流伺服电机(PM ac servo motor),(2)感应式交流伺服电机(induction ac servo motor)。 无刷式直流伺服电机采用内装式的霍尔效应(Hall-effect)传感器组件来检测转子的绝对位置以决定 功率组件的触发时序,其效用有如将直流伺服电机的机械式电刷换相(mechanical commutation)改为电子式换相(electronic commutation),因而去除了直流伺服电动机因电刷所带来的限制。目前一般永磁式交流伺服电机的回接组件多采用解角器(resolver) 或光电解编码马器(photo encoder),前者可量测转子绝对位置,后者则祇能测得转子旋转的相对位置,电子换相则设计于驱动器内。 表1伺服电机的分类 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如图1(a)所示,其永久磁铁在外,而会发热的电枢线圈(armature winding)在内,因此散热较为困难,降低了功率体积比,在应用于直接驱动(direct-drive)系统时,会因热传导而造成传动轴(如导螺杆)的热变形。但对交流伺服电机而言,不论是永磁式或感应式,其造成旋转磁场的电枢线圈,如图1(b)所示,均置于电机的外层,因而散热较佳,有较高的功率体积比,且可适用于直接驱动系统。 交流电机依其扭矩产生方式可分为两大类(1)同步交流电机(synchronous ac motor)与(2)感应交 流电机(induction ac motor),同步交流电机因其转子可由外界电源或由本身磁铁而造成的磁场与定子的旋转磁场交互作用而达到同步转速,但是感应交流电机的转子则因定子与转子间的变压器效应(transformer effect)而产生转子感应磁场,为了维持此感应磁场以产生旋转扭矩,转子与定子的旋转磁场间必须有一相对运动—滑差(slip),因此感应电机的转速无法达到同步转速。

永磁直流电机设计

永磁直流電機設計 1.電機主要尺寸與功率,轉速的關系: 與異步電機相似,直流電機的功率,轉速之間的關系是: D22*Lg=6.1*108*p’/(αP*A*Bg*Ky*n) (1) D2 電樞直徑(cm) 電机初設計時的主要尺寸 Lg 電樞計算長度(cm) 根據電机功率和實際需要確定 p’計算功率(w) p’=E*Ia=(1+2η)*P N/3η E=Ce*Φ*n*Ky=(P*N/60*a)*Φ2*n*Ky*10-8 Ce 電勢系數 a 支路數在小功率電機中取a=2 p 极數在小功率電機中取p=2 N 電樞總導体數 n 電机額定轉速 Ky 電樞繞組短矩系數小功率永磁電机p=2時,采用單疊繞組Ky=Sin[(y1/τ)*π/2] y1繞組第一節矩 αP 極弧系數一般取αP=0.6~0.75 正弦分布時αP=0.637 Φ每極磁通Φ=αP*τ*Lg*Bg τ極矩(cm) τ=π*D2/P Bg 氣隙磁密(Gs) 又稱磁負荷對鋁鎳Bg=(0.5~0.7) Br 對鐵氧体Bg=(0.7~0.85) Br, Br為剩磁密度 A 電樞線負荷 A=Ia*N/(a*π*D2)Ia電樞額定電流對連續運行的永磁電動机,一般取A=(30~80)A/cm另外電機負荷Δ= Ia/(a*Sd),其中Sd=π*d2/4 d為導線直徑.為了保証發熱因子A*Δ≦1400 (A/cm*A/mm2 )通常以電樞直徑D2和電樞外徑La作為電机主要尺寸,而把電動機的輸出功率和轉睦為電机的主要性能,在主要尺寸和主要性能的基礎上,我們就可以設計電機了. 在(1)式的基礎上經過變換可為:

D22*Lg*n/P’=(6.1*108/π2)*1/(αP*Bg*A)=C A 由上式可以看, C A的值並不取決於電機的容量和轉速,也不直接與電樞直徑和長度有關,它 僅取決於氣隙的平均磁密及電樞線負荷,而Bg和A的變化很小,它近似為常數,通常稱為電機 常數,它的導數K A=1/C A=(p’/n)/(D22* Lg)∞αP*Bg*A 稱為電機利用系數,它是正比於單位電 樞有效体積產生的電磁轉矩的一個比例常數. 2.直流電機定子的確定 2.1磁鋼內徑 根據電機電樞外徑D2確定磁鋼內徑 Dmi=D2+2g+2Hp 其中g為氣隙長度,小功率直流電機g=0.02-0.06cm ,鐵氧體時g可取得大些,鋁鎳鈷磁 鋼電機可取得較小,因鐵氧體H C較大.氣隙對電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響,較小的g可以使電樞 反應引起的氣隙磁場畸變加劇,使電機的換向不良加劇,及電機運行不穩定,主極表面損耗和 噪音加劇,以及電樞撓度加大,較大的氣隙,使電機效率下降,溫升提高. 有時電機磁鋼采用極靴,這樣可以起聚磁作用,提高氣隙磁密,還可稠節極靴 形狀以改善空載氣隙磁場波形,負載時交軸電樞反應磁通經極靴閉,合對永磁磁 極的影響較小.但這樣會使磁鋼結構复雜,制造成本增加,漏磁系數較大,外形尺 寸增加,負載時氣隙磁場的畸變較大.而無極靴時永磁體直接面向氣隙,漏磁系數小,能產生較多的磁通,材料利用率高,氣隙磁場畸變,而且結構簡單,便於生產. 其缺點是容易引起不可逆退磁現象. Hp 極靴高(cm) 無極靴結構時Hp=0 2.2磁鋼外徑 Dm0=Dmi+2Hm (瓦片形結構) Hm 永磁體磁路長度,它的尺寸應從滿足(1)有足夠的氣隙磁密(產生不可逆退磁),(2)在要求的任何情運行狀態下會形成永久性退磁等方面來確定,一般Hm=(5~15)g Hm越大,則氣隙磁密也越大,否則,則氣隙磁密也越小. 2.3磁鋼截面積Sm 對于鐵氧體由于Br小,則Sm取較大值,而對于鋁鎳鈷來說, Br較大,則Sm取小值. 環形鐵氧體磁鋼截面積: Sm=αP*π*(Dmi+Hm)Lg/P (cm)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

增材制造过程工艺模拟_立项报告

1.增材制造过程工艺模拟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俗称激光3D打印)是融合了激光、计算机软件、材料、机械、控制等多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技术。采用离散化手段逐点或逐层“堆积”成型原理,根据零件的CAD模型进行切片分层处理,采用数控系统控制工作台按照分层软件设定的路径进行扫描,通过激光熔化金属粉末层层叠加获得近净成形零件,增材制造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金属零件,特别是高性能难加工、构型复杂等金属零件的加工模式。 增材制造是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来生产制造三维物体的过程。在增材制造过程中,物体的创建是通过连续铺设材料层直至创建出整个物体来实现的。图 1 说明了典型的增材制造工作流程。第 1 步到第 7 步展示的是物体从设计直至生产的整个工作流程。 图1:标准增材制造工作流程 从历史上看,传统或常规的制造方法主要是利用消减工艺将各种形式的基础原材料转变为成品。这些技术采用沿用已久的设计/加工方法、工具、设备(例如铸造车间、车床、CNC 等)、生产活动及步骤。增材制造(AM)是常规制造方法的伟大变革。增材制造以 3D 打印而广为人知,是一种现代制造技术。图2--图4展示了这两种类型的制造工艺。 图2. 传统制造图3. 增材制造(激光送粉)图4.增材制造(激光铺粉)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未来制造技术主管 Swee Mak 博士在2014 年 6 月 4 日的 Hunter 研究基金会会议上展示了图 5。他总结道:“与对一整块成品材料进行加工以制造出产品的传统消减制造方法相比,增材制造方法不仅速度快、能耗低,而且减少了废料。” 图5 增材与消减制造对比 全球增材制造市场包括 3D 打印机、材料及服务提供商。到 2020 年,整个市场(不包括材料)的价值有望达到 114 亿美元;2016 至 2020 年间,预计年增长率为 %。图 6(a)和图 6(b)列出了全球增材制造市场近年的发展及主要行业的市场占有率。 图6(a):全球主要增材制造市场图6(b):采用增材制造技术的行业 二十世纪末,制造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对新类别工艺(即“增材制造”)的需求。2016 年 3 月 3 日,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查尔斯顿举办的 SHIPTECH 2016 会议中,Concurrent Technologies 公司的 Kenneth Sabo 介绍了增材制造工艺的优势与挑战。表 1 给出了增材制造工艺的优势/挑战概览。

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设计流程和实例

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设计实例 一. 主要技术指标 1. 额定功率:W 30P N = 2. 额定电压:V U N 48=,直流 3. 额定电流:A I N 1< 3. 额定转速:m in /10000r n N = 4. 工作状态:短期运行 5. 设计方式:按方波设计 6. 外形尺寸:m 065.0036.0?φ 二. 主要尺寸的确定 1. 预取效率63.0='η、 2. 计算功率i P ' 直流电动机 W P K P N N m i 48.4063 .030 85.0'=?= = η,按陈世坤书。 长期运行 N i P P ?'' += 'ηη321 短期运行 N i P P ?'' += 'η η431 3. 预取线负荷m A A s /11000'= 4. 预取气隙磁感应强度T B 55.0'=δ 5. 预取计算极弧系数8.0=i α 6. 预取长径比(L/D )λ′=2

7.计算电枢内径 m n B A P D N s i i i 233 11037.110000 255.0110008.048 .401.61.6-?=?????=''''='λαδ 根据计算电枢内径取电枢内径值m D i 21104.1-?= 8. 气隙长度m 3107.0-?=δ 9. 电枢外径m D 211095.2-?= 10. 极对数p=1 11. 计算电枢铁芯长 m D L i 221108.2104.12--?=??='='λ 根据计算电枢铁芯长取电枢铁芯长L= m 2108.2-? 12. 极距 m p D i 22 1 102.22 104.114.32--?=??==πτ 13. 输入永磁体轴向长m L L m 2108.2-?== 三.定子结构 1. 齿数 Z=6 2. 齿距 m z D t i 22 1 10733.06 104.114.3--?=??==π 3. 槽形选择 梯形口扇形槽,见下图。 4. 预估齿宽: m K B tB b Fe t t 2210294.096 .043.155 .010733.0--?=???==δ ,t B 可由 设计者经验得1.43T ,t b 由工艺取m 210295.0-? 5. 预估轭高: m B K B a K lB h j Fe i Fe j j 211110323.056 .196.0255 .08.02.222-?=????=≈Φ= δδτ

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手机3D 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的流程主要包括:工程T开料开孔T精雕T研磨T清洗T热弯T抛光T检测T钢化T开模T UV转印T镀膜(PVD)T印刷(丝印/喷涂)T镭雕T检包T贴合T包装等,工艺流程长,品质要求高,良率低。 一、工程 确认客户图纸是否可以生产,制作本厂图纸及菲林,并确认流程。(图纸菲林需有制作日期,编号。有修改及时更新,收回旧图纸及菲林),下达指令单,样品全线跟踪。 二、CNC开料 材料要求:玻璃材料必须是3D 曲面玻璃材质。 板材玻璃在进入深加工作业时,第一道工序就是按照客户的图纸尺寸要求,进行加工余量放量后(一般单边留余量),把数据输入到玻璃基板CNC切割机里进行粗坯制作,俗称开料。 注意事项:玻璃切割机需能够高效的进行直线、圆孔、曲线切割,这样可大量节省后续盖板玻璃CNC成型、抛光等工序的加工时间,对盖板玻璃行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第一道工序和普通盖板一样。 三、CNC精雕玻璃(磨边) CNC精雕玻璃是采用精雕机砂轮槽对毛坯玻璃进行磨边,去除余量;并通过钻头将玻璃原料 进行倒边和钻孔,用细砂轮对外形及摄像头孔精加工,以满足最终成品要求。加工精度达 四、研磨抛光 加入抛光粉,通过研具在一定压力下与加工面作复杂的相对运动,将玻璃原料磨至要求厚度,并抛光成表面镜面效果。 五、清洗不同加工企业清洗工艺时段不同,一般在磨边之后需清洗,然后再次打磨抛光。主要清洗掉表面残留废渣,一般采用超声波清洗。 等离子体与固体表面发生反应可以分为物理反应(离子轰击)和化学反应,以介质阻挡放电DBD 等离子技术对玻璃基片进行预处理,可引起玻璃藕片表面键后和基团显着变化,使基片 表面硅氢基含量显着增加,同时亲水性增强,而表面并不会粗糙,从而能够有效的活化材料的表面

增材制造试题答案汇编

1.增材制造技术的优点 (1)自由成型制造; (2)制造过程快速; (3)添加式和数字化驱动成型方式; (4)突出的经济效益; (5)广泛的应用领域。 2.增材制造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外发展现状 1 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发展和推动增材制造技术的国家战略和规划,增材制造 技术已受到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2 德国建立了直接制造研究中心,法国增材制造的专项协会致力于增材制造技术标 准的研究。西班牙启动了一项发展增材制造技术的专项,研究内容包括增材制造共性技术、材料、技术交流及商业模式等四方面内容。 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已经开始将其运用到航空领域,制造精密零件。 对于公司而言:以快速成型技术为主的增材制造设备已发展20多年,大量的增材制造装备的知名企业快速发展,其中以3D Systems 公司为代表,发展的SLA、SLS及3DP装备都备受关注。 美国Stratasys公司率先推出FDM装备,推广Dssignjet 3D 和Dssignjet Color 3D 两款产品。 除了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外,还有LENS装备生产商、SLM装备生产商英国MIT公司等等。 国内: 我国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已经经历20多年,以华科、西安交大、清华等大学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开展了多项技术研究,其中涉及航空、汽车、生物、电子等各个行业。 西安交大:从1993年开始发展SLA技术研究,到现在已经有了成套的技术设备 华科:开展LOM技术,以及SLS\SLM技术,并且已经开发出相应的成套设备,且已经投入到市场使用。 清华大学跟西北工大已经研究多系列低成本FDM装备,并投入使用。并已经广泛使用到了航空领域,制造精密的成型技术。经过多年研究,我国增材制造技术得到飞快发展,精度等到极大提高。 3.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从快速原型与翻模制造向零部件直接制造转变 (2)学科交叉融合,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3)装备向零部件直接制造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4)增材制造装备从高端型走向普及型 (5)成型材料开发及其系列化、标准化 4.增材制造技术面临的挑战 (1)进度控制技术; (2)高效制造技术; (3)复合材料零件增材制造技术。 5.增材制造技术面临的伦理安全问题。 (1)增材制造技术制造枪支。通过互联网下载枪支设计数据,借助增材成型工艺制造出来; (2)增材成型技术克隆人体器官。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

永磁电机磁路结构和设计计算

1.1 磁路结构和设计计算 永磁发电机与励磁发电机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励磁磁场是由永磁体产生的。永磁体在电机中既是磁源,又是磁路的组成部分。永磁体的磁性能不仅与生产厂的制造工艺有关,还与永磁体的形状和尺寸、充磁机的容量和充磁方法有关,具体性能数据的离散性很大。而且永磁体在电机中所能提供的磁通量和磁动势还随磁路其余部分的材料性能、尺寸和电机运行状态而变化。此外,永磁发电机的磁路结构多种多样,漏磁路十分复杂而且漏磁通占的比例较大,铁磁材料部分又比较容易饱和,磁导是非线性的。这些都增加了永磁发电机电磁计算的复杂性,使计算结果的准确度低于电励磁发电机。因此,必须建立新的设计概念,重新分析和改进磁路结构和控制系统;必须应用现代设计方法,研究新的分析计算方法,以提高设计计算的准确度;必须研究采用先进的测试方法和制造工艺。 1.2 控制问题 永磁发电机制成后不需外界能量即可维持其磁场,但也造成从外部调节、控制其磁场极为困难。这些使永磁发电机的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但是,随着MOSFET、IGBTT等电力电子器件的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永磁发电机在应用中无需磁场控制而只进行电机输出控制。设计时需要钕铁硼材料,电力电子器件和微机控制三项新技术结合起来,使永磁发电机在崭新的工况下运行。 1.3 不可逆退磁问题 如果设计和使用不当,永磁发电机在温度过高(钕铁硼永磁)或过低(铁氧体永磁)时,在冲击电流产生的电枢反应作用下,或在剧烈的机械振动时有可能产生不可逆退磁,或叫失磁,使电机性能降低,甚至无法使用。因而,既要研究开发适合于电机制造厂使用的检查永磁材料热稳定性的方法和装置,又要分析各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抗去磁能力,以便在设计和制造时采用相应措施保证永磁式发电机不会失磁。 1.4成本问题 由于稀土永磁材料目前的价格还比较贵,稀土永磁发电机的成本一般比电励磁式发电机高,但这个成会在电机高性能和运行中得到较好的补偿。在今后的设计中会根据具体使用的场合和要求,进行性能、价格的比较,并进行结构的创新和设计的优化,以降低制造成本。无可否认,现正在开发的产品成本价格比目前通用的发电机略高,但是我们相信,随着产品更进一步的完美,成本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美国DELPHI(德尔福)公司的技术部负责人认为:“顾客注重的是每公里瓦特上的成本。”他的这一说法充分说明了交流永磁发电机的市场前景不会被成本问题困扰。 1.5永磁转子特点: 结构1: 并联磁场结构;转采用采用铸造压制而成,里面嵌放永磁体,能量大、重量轻、体积小、整体结构牢固可靠,最大工作转速大于15000转/分。 专利号;ZL96 2 47776.1 结构2: 串联磁场式结构;转子采用钢结构,表面按顺序嵌放永磁铁,转子表面磁通强、重量轻、体积小、整体结构牢固可靠,最大工作转速大于15000转/分。 专利号:ZL98 2 33864.3 整机稳压系统特点: 采用可控硅和二极管组成半控桥式整流电路。稳压系统是一种斩波调制型稳压装置,其稳压精度为正负0.1v,故该发电机具有能瞬间承受较大电流、运行可靠和耐用等特点,又因可直接利用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的反向电压使可控硅自行关断,故无需加关断电路,使电路结构简单、可靠。 2、永磁发电机的优点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教学文案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精品文档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高速永磁电机

摘要 高速电机现正成为电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转子的高速旋转;二是定子绕组电流和铁心中磁通的高频率。由此决定了不同于普通电机的高速电机特有的关键技术。本文针对一台已经研制出的100KW高速永磁电机的机械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对高速永磁电机的定子、转子结构,工作原理和ANSYS软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定子主要由机座、主磁极、换向极和电刷装置组成,作用是产生磁场。转子由电枢铁心和电枢绕组,换向器,轴及风扇等组成,作用是产生电磁转矩和感应电动势。电机中的电磁能与机械能的转换是在磁场中完成的,本设计中采用永磁体建立磁场,完成能量的转换。 其次,对高速永磁电机的转子强度进行了分析。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接触理论建立了高速永磁转子应力计算模型,确定了护套和永磁体之间的过盈量,分析了永磁体和护套的强度。永磁体与护套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用护套对永磁体施加静态预压力抵消高速旋转产生的拉应力,使永磁体高速旋转时仍能承受一定的压应力,从而保证永磁转子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强度,ANSYS软件

Abstract The high-speed electrical motors are now becoming one of the hot areas of research. There are two main features: First, the rotor high-speed rotation and the other is the stator windings current and iron hearts of the high-frequency magnetic flux. This decis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ordinary high-speed electrical motor unique key technologies. This paper has developed a 100 KW of high-speed permanent magnet motor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nalysis. Main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First, It is the simple introduction to the high-speed permanent magnet motor stator and rotor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and ANSYS software. Stator mainly consists of the main magnetic pole, and brush, acting as generating the magnetic field. Rotor consists of the armature core and armature winding, commentator, shaft and fan, and other components, acting a role in the electromagnetic torque sensors and EMF. The conversion between the electromagnetic energy and mechanical energy is completed in the magnetic field, and permanent magnet was applied in this designing to establish magnetic field to complete the conversion of energy. Secondly, the analysis of the rotor strength of the high-speed permanent magnet motor. On the basis the elasticity theory and finite element contact theory established a high-speed permanent magnet rotor stress model to determine the sheath between the permanent magnet and a win amount of sheathing and the permanent magnet strength. Permanent magnet and used between the jacket fit, with the permanent magnet sheath static pre-imposed pressure to offset high-speed rotation of the stress so that the permanent magnet can bear a certain stress at high-speed rotation, thus ensuring permanent magnet rotor the safe operation. Key words:high-speed permanent magnet motor, the rotor strength, ANSYS software

永磁同步电机的原理及结构

完美格式整理版 第一章永磁同步电机的原理及结构 1.1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永磁同步电机的原理如下在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中通入三相电流,在通入电流后就会在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中形成旋转磁场,由于在转子上安装了永磁体,永磁体的磁极是固定的,根据磁极的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原理,在定子中产生的旋转磁场会带动转子进行旋转,最终达到转子的旋转速度与定子中产生的旋转磁极的转速相等,所以可以把永磁同步电机的起动过程看成是由异步启动阶段和牵入同步阶段组成的。在异步启动的研究阶段中,电动机的转速是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造成上诉的主要原因是 其在异步转矩、永磁发电制动转矩、 矩起的磁阻转矩和单轴转由转子磁路不对称而引等一系列的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引起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转速是振荡着上升的。在起 动过程中,质的转矩,只有异步转矩是驱动性电动机就是以这转矩来得以加速的,其 他的转矩大部分以制动性质为主。在电动机的速度由零增加到接近定子的磁场旋转转速时,在永磁体脉振转矩的影响下永磁同步电机的转速有可能会超过同步转速,而出现转速的超调现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转速振荡后,最终在同步转矩的作用下而被牵入同步。 1.2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 永磁同步电机主要是由转子、端盖、及定子等各部件组成的。一般来说,永磁 同步电机的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定子结构与普通的感应电机的结构非常非常的相似,主要是区别于转子的独特的结构与其它电机形成了差别。和常用的异步电机的最大不同则是转子的独特的结构,在转子上放有高质量的永磁体磁极。由于在转子上安放永磁体的位置有很多选择,所以永磁同步电机通常会被分为三大类:内嵌式、面贴式以及插入式,如图1.1所示。永磁同步电机的运行性能是最受关注的,影响其性能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则是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就面贴式、插入式和嵌入式而言,各种结构都各有其各自的优点。

Ansoft永磁同步电机 设计 报告

现代电机设计 利用Ansoft软件对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 机的分析计算 2013 年7 月

目录 第1章引言………… 第2章 RMxprt在永磁同步电机中的电机性能分析………… 2.1 Stator项设置过程………… 2.2 Rotor项设置过程………… 2.3 Line Start-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的电机仿真………… 2.4 计算和结果的查看………… 第3章静态磁场分析………… 3.1 电机模型和网格剖分图………… 3.2 磁力线分布图…………………… 3.3 磁密曲线 3.3.1 气隙磁密分布………… 3.3.2 定子齿、轭部磁密大小………… 3.3.3 转子齿磁密大小………… 第4章瞬态场分析………… 4.1 额定稳态运行性能………… 4.1.1 电流与转矩大小………… 4.1.2 各部分磁密………… 4.2 额定负载启动………… 4.2.1 转矩-时间曲线………… 4.2.2 电流-时间曲线………… 4.2.3 转速-时间曲线………… 4.2.4 转矩-转速曲线…………

第1章引言 Ansoft Maxwell作为世界著名的商用低频电磁场有限元软件之一,在各个工程电磁场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基于麦克斯韦微分方程,采用有限元离散形式,将工程中的电磁场计算转变为庞大的矩阵求解。该软件包括二维求解器、三维求解器和RMxprt旋转电动机分析专家系统这3个主要模块,不仅可以进行静磁场、静电场、交直流传导电场、瞬态电场、涡流场、瞬态磁场等不同的基本电磁场的特性分析,还可以通过RMxprt电动机模块仿真多种电动机模型,为实际电动机设计提供帮助。利用Ansoft软件进行仿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动机的结构特性。 本文是一台4极、36槽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利用RMxprt模块进行电机的建模、仿真以及导入到Maxwell2D的有限元模块的方法,然后再对Maxwell2D 中的永磁体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对该电机在静态磁场和瞬态磁场的情况下进行分析。

什么是增材制造

什么是增材制造 一般通俗地称增材制造为3D打印,而事实上3D打印只是增材制造工艺的一种,它不是准确的技术名称。增材制造指通过离散-堆积使材料逐点逐层累积叠加形成三维实体的技术。根据它的特点又称增材制造,快速成形,任意成型等。 增材制造的优势 增材制造通过降低模具成本,减少材料,减少装配,减少研发周期等优势来降低企业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具体优势如下: 1)与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方式相比,小批量定制产品在经济上具有吸引力; 2)直接从3D CAD模型生产意味着不需要工具和模具,没有转换成本; 3)以数字文件的形式进行设计方便共享,方便组件和产品的修改和定制; 该工艺的可加性使材料得以节约,同时还能重复利用未在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废料(如粉末、树脂)(金属粉末的可回收性估计在95-98%之间); 1)新颖、复杂的结构,如自由形式的封闭结构和通道,是可以实现的,使得最终部件的孔隙率非常低; 2)订货减少了库存风险,没有未售出的成品,同时也改善了收入流,因为货物是在生产前支付的; 3)分销允许本地消费者/客户和生产者之间的直接交互。 增材制造技术盘点 1.光聚合成型技术增材制造 SLA:Stereolithography(立体印刷术)是最早实用化的快速成形技术。具体原理是选择性地用特定波长与强度的激光聚焦到光固化材料(例如液态光敏树脂)表面,使之发生聚合反应,再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顺序凝固,完成一个层面的绘图作业,然后升降台在垂直方向移动一个层片的高度,再固化另一个层面。这样层层叠加构成一个三维实体。 2.以烧结和熔化为基本原理 SLS: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选择性激光烧结) 工艺是利用粉末状材料成形的。将材料粉末铺洒在已成形零件的上表面,并刮平;用高强度的CO2激光器在刚铺的新层上扫描出零件截面;材料粉末在高强度的激光照射下被烧结在一起,得到零件的截面,并与下面已成形的部分粘接;当一层截面烧结完后,铺上新的一层材料粉末,选择地烧结下层截面。SLS工艺最大的优点在于选材较为广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