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福建)区域市场分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

海峡西岸(福建)区域市场分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
海峡西岸(福建)区域市场分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

海峡西岸(福建)区域市场分析

(一)市场特点

1、区位优势

海西经济区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涵盖台湾海峡西岸,包括福建、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涵盖周边,辐射集聚,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福建省作为海西经济区的主体部分,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将直接受益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推进。同时,福建省作为直面台湾的沿海港口,可以更好发挥对台合作、外向带动和对内联接等优势。

2、政策优势

2009年上半年,国务院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首次出台政策明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促使海西建设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又批准了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将海西经济区建设从蓝图变成了行动指南。期间,温家宝总理指出,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央统筹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中央政府必将给予更多财政上的优惠、税收上的减免和相关产业政策上的倾斜等,对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和拓展两岸经济合作意义重大。

3、政治优势

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自被提出后,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到福建进行考察,不断强调海峡两岸的发展机遇,以及对于推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国家战略层面

的政策支持,为海西建设提供了区域经济振兴的政策红利。

同时,海西市场与台湾一衣带水,福建又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可把促进区域全面小康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国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中西部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

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的战略定位也把区域建设与国家发展大局紧密关联起来,赋予海西(福建)建设更多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4、与台合作

一是台湾地区已经有了开放陆资投资建设的政策意向。近年来,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已成为岛内各界的共识,马、萧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再次强调开放“陆资入岛”,并提出欢迎大陆资金到台湾投资“爱台十二项建设”。台湾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也明确表示,只要符合对台湾有利?风险控管程度小?不需两岸谈判等三条件者,可望优先松绑,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台湾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的主要领域与产业将包括:房地产或不动产投资;银行及金融服务领域;证券投资领域;餐饮?商业,交通?旅游等服务业;基础设施领域及娱乐文化产业等。

二是国家对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积极支持。为推动海峡两岸投资合作,实现两岸经济互利共赢,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010年11月9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商务部、国台办下发《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管理办法》,鼓励和支持大陆企业积极稳妥地赴台投资,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办法明确,对获得核准的赴台湾地区投资的大陆企业可凭相关文件和证书,享受国家有关政策支持;如获得服务提供者等相关认证后,可享受两岸签署的有关协议项下给予的待遇。

5、青睐央企

相形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其他行政区,海西(福建)市场,更加

青睐与央企的合作。2010年,福建省发改委在《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提出,将加强与央企战略合作,力争在三年内每家省属企业对接一家相应的央企。同年12月9日,福建省与中央企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央企战略对

接大会,签约了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标志着以此为契机,全面建立起福建与央企战略合作、诚信合作的紧密关系,形成双方的有效对接机制和长期合作导向。2011年福建省发展改革委拟定《2011年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实施方案》,强调认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推进央企和台企的深度对接。

另一方面,天然的港口优势,外加海西建设政策的刺激,具有后发优势的福建成为央企投资的热土。面对诸多的优惠政策和大量的资金扶持,目前已有50多个部委和央企,通过各种合作形式,力挺海西。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化工集团、中国中化集团、中国中铁集团、中国中交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宝钢集团、中国海洋石油等大型央企纷纷到福建投资落实项目。其中中国中铁已经在海西成立了区域公司,并在马尾新城获得200亿元的战略合作订单,中国中交亦在福建签署了150亿元的地铁项目合同。

(二)市场容量

去年海西经济区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中国又一大经济区域和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如果加上台湾,其经济总量与长三角、珠三角加上港澳地区,三块经济

区经济总量差不多。

福建省“十一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年份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入总额增幅% 总额增幅% 总额增幅% 2006年7583.85 14.8 1012.77 28.5 3115.08 38.0 2007年9248.5315.2 1282.8426.74321.7438.7 2008年10823.0113.0 1516.5118.25301.6922.7

2009年12236.5312.3 1694.6311.76362.0320.0 2010年13800 13.8 2056 21.3 8273 30 2011年17500 12.2 2596.12 26.3 10119 27.1

“海西发展规划”中提出2012年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将接近或达

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力争在一些领域走

在全国前列;201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比全国提

前三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

到4万亿元。福建省“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高位目标为13%,

低位目标为11%,至2015年GDP达2-2.4万亿元,人均GDP达5-6

万元,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累计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12723.64亿元,是整个“十五”时期的2.35倍;年均增长

28.4%,其中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占据整个投资总量的60.8%,而房

地产开发投资又占第三产业投资比重的接近50%。十二五期间,公共

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亦将加

快推进,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将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五年累计突破

7万亿元,且房地产投资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区域城镇化建设需求旺盛。海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新高

潮,物流、航空、港口、机场、高速公路、房地产、商业零售等经贸

和市政基础相关产业也都有望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福建省

整体的城市化水平及城市化率均比较低,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不仅

要靠“内力”充分发挥当地广大本土企业的作用,更要依托“外力”

广泛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尤其是央企之力的思路,2015

年城市化率将在2010年51.4%的基础上达到57%,2020年力争达到

62%,为吸引外部市场投资敞开了宽阔的大门。

(三)股份公司区域现状及发展优势

1、业务现状。2010年12月9日,中建股份与福建省政府签下

200亿元的滚动投资合作协议,在福建省已经产生了极好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并且已经落地启动了50亿元的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30亿元的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项目和24亿元的青口小城镇开发项目,其中:其中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项目、福州市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建设项目已落地,现在投资建设中;福州东部快速通道及亭江接线项目、罗源湾北岸疏港高速公路及鉴江连接线项目与福兴经济开发区智能化产业园项目正在积极跟进,青口小城镇综合开发项目正与政府积极洽商合作。初步测算,股份公司和七局近期需要向海峡区域投入自有资本金10亿元左右,专项用于落实以上投资开发项目资本金,并争取相应的配套贷款。

2、市场现状。作为中建股份旗下的十强号码公司,三公司常年稳居福建省建筑市场的第一位,并经近三十年的聚焦经营,在福建省为“中国建筑”集聚了深厚的本土化政治、地缘和人脉优势,且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品牌口碑和综合竞争实力。目前中建股份旗下也有不少其他子、分公司先后以承接项目、派驻分支机构等形式进驻海西,虽稳定性和持续性相对较差,但也以体量大、品质优等特点为中建股份增加了市场影响和市场占有。

3、发展优势。相形其他央企,中建股份具备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综合能力和实力,即国内外(全球)一体化、投资建造一体化、设计建造一体化以及房建和土木并举,建筑和地产结合的综合企业集团优势。相形地方企业,中建股份拥有央企“智力密集、技术密集、管理密集和资本密集”四个方面优势,且具有“中国建筑”上市公司世界五百强的金字招牌。

(四)七局三公司在福建

三公司自集体转业以来扎根福建与海西市场近30年,始终注重央属国企与地方政府的融合与共赢,不仅为公司赢得了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更是依靠自身“敢打硬仗、能打硬仗、打赢硬仗”的实力与成

就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的信任和青睐。凭借突出的业绩和成绩,三公司在福建的市场份额连年稳居同行业排名第一,已连续四年跨入中建总公司号码公司十强,并连年被评为福建省总承包20强企业、福建省优先扶持的15家企业,进入福建省建筑企业预选承包商名录,位居福建省建筑业企业综合排名第一,在全市百强纳税企业中亦排名前列。同时,公司的科技成果经常被作为省、市标准进行推广应用,公司的管理实践也被省、市列为先进典范进行推广和学习。

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股份公司大的发展框架引领下,积极实践“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实现途径,引领自身得到了良好发展,十一五期间以合同额增速年均60%,营业额增速年均40%,利润总额增速年均80%的速度快速而稳定的成长。在跟随股份公司整体上市后,七局三公司依托中建股份的先进投融资管理理念,紧抓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机遇期,以结构调整和经营模式升级为主要方向,在严控投资风险的情况下,通过投融资拉动总承包增长模式,快速抢占了海西建设市场,实现了自身业务结构、增长方式、经营模式以及发展目标的调整转型,并且为核心区域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建筑产品和服务,较好地参与和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

(五)组建“中建海峡”以后

中建海峡的组建,将更加有助于推动区域市场内股份公司“五化”和“五个转变升级”战略实施,以及“四位一体”全产业链的优势塑造;有助于推进落实中建股份与福建省战略投资协议和实施落地投资项目;可更好发挥集聚优势,对标发展,提升既有社会声誉,彰显央企社会形象;可以为中建股份在战略投资区域以及非工程局本部所在地,拓展政府资源,扩大投资业务,彰显政治影响力以及实施区域化重组改制、增强股份公司“准直营化”投资管控,提供一个新范例。充分体现股份公司的战略发展导向,整合、凝聚市场区域内的优质资源和竞争要素,凸显股份公司“央企一流,行业排头”的政治意义和央企优势。

福建省旅游产业存在问题与对策

https://www.360docs.net/doc/aa2743926.html,/file/2004122028890.html 福建省旅游产业存在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缺乏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城市旅游发展水平低、区域竞争力不强、客源市场不稳定等是福建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在分析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福建省旅游产业问题与对策 我省旅游业近些年发展态势良好,在此基础上,2001年又有新的起色。去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345.67亿元,增长13.4%,占全省GDP比重达8.1%,高于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和全国旅游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我省旅游创汇已连续13年保持全国第四位,接待境外旅游人数长期位居全国前列,确立了福建作为旅游大省的牢固地位,这为我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必须看到的是,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我省旅游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此应充分认识和科学分析我省旅游业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制定和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实现我省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的宏伟目标。 一、我省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我省旅游业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完善的、特色鲜明的旅游拳头产品。尽管我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并不多,众多的旅游产品仍处于开发水平低、规模小的分散状态。即便是武夷山和厦门鼓浪屿,其规模和辐射范围也比较有限,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 此外,我省现有的旅游产品中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精品不多,一些本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由于缺乏现代包装和更新换代,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色优势。这一状况造成我省国内旅游规模小、游客滞留时间短、旅游消费低的不利局面。 2、城市旅游发展水平低。福州、泉州两市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虽然在规模上偏小,但都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两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未能成为与其地位相称的著名旅游城市。这不仅影响到这两个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而且由于这两个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方面对于福建省的重要性,还将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全省旅游业的发展。 3、区域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福建虽已步入旅游大省行列,但与周边省份比较,从旅游产品的质量来看,存在着区域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就竞争力而言,福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虽然位居全国第四(2000年),但与前三位的广东、北京和上海的差距较大,而列于其后的江苏、浙江和云南3省与福建较为接近,且发展势头好,有赶上和超过的趋势,2001年“五一”黄金周中,福建旅游的接待人数、旅游收入、旅游者人均花费3项指标与华东其他五省一市相比较,区域竞争力仅居中下游水平:2001年3大黄金周中,福建旅游接待人数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旅游收入增长速度,而“五一’黄金周旅游人数增长速度达29.40%,收入却呈现负增长。以上情况充分表明我省旅游区域竞争力明显偏弱。从发展后劲看,除了缺乏完善的、特色鲜明的旅游拳头产品外,旅游产品文化含量低、旅游市场秩序欠佳(近年我省海外旅游实业总公司和中国国际旅游社先后因违规经营被暂停或终止经营出国旅游)、旅游服务质量不理想(2001年国庆节各类旅游投诉达83件)等问题的存在,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后劲。 4、客源市场存在不稳定因素。台湾和东南亚等作为我省境外主要客源市场尽管在一般情况下比较稳定,但还是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如亚洲金融风暴、台湾政治势力的两岸政策等不可测因素的存在,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省的入境旅游,而入境旅游创汇在全省旅游总收入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境外游客的锐减势

漳州旅游资源介绍

哩厚,江究! --漳州旅游资源介绍漳州(闽南语:Chiang-chiu-chhī)是福建省东南部沿海城市,与台湾隔海相望,东与厦门相邻、南接广东省,是泛珠三角、海峡西岸中心城市之一,中国“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生态竞争力位居福建第一,是“海上丝绸之路”九大申遗 城市之一、国家闽南文化生 态保护区。 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 核心城区为芗城区、龙文 区,圆山新城,中心城区有 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开发 区,是厦深高铁、龙厦高铁、 鹰厦铁路交汇的重要枢纽城 市、国家区域级流通节点城 市。 漳州是著名的“鱼米花果之乡”,漳州平原是福建最大平原,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为文明富庶的经济开发区,2014年当选福布斯中国最佳商业百强城市,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世界食用菌罐头之都、中国温泉之城[等称号。境内有东山岛、漳州滨海火山公园、南靖土楼、云洞岩等景点。 漳州系历史文化 名城,是闽南文化的 发祥地之一,早于一 万年前就有先民在这 里繁衍生息。686年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 则天敕建漳州郡,迄 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 历史。历史上人才荟 集,俊贤辈出,走出了林语堂、黄道周等文化名人。 全市户籍人口497.4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6.32‰。2015年GDP2766.6亿元,增速连续3年位居福建第一、财政收入274.75亿元。漳州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祖居地,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有70万人,台胞三分之一祖籍漳州,境内有客家人数十万。

第一站:南靖土楼 南靖土楼是指遍布漳州市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县山区的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 福建土楼产 生于宋朝时代, 明、清朝时期逐 渐成熟,并一直 延续至今。福建 土楼是世界上 独一无二的山 区大型夯土民 居建筑,依山就 势,布局合理, 吸收了中国传 统建筑规划的 “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 筑材料,是一种 自成体系,具有 节约、坚固、防 御性强的特点, 又极富美感的 生土高层建筑 模式。福建土楼 的建筑材料甚 为奇特,由粘 土、糯米、红糖、 竹片、水组成, 建成的土楼冬暖夏凉,具有很强的抗台风、抗地震能力。 曾为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第三站的拍摄地。

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福建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1、国内旅游发展现状 (1)国内旅游比重大 从福建省旅游市场结构来看,国内旅游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中数据显示:2013年福建省旅游总收入首次超过2000亿元,达2286.47亿元,同比增长16.1%。2013年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旅游总收2.85万亿元,增长11%,仅福建省旅游总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7.01%。去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首次突破两亿人次大关,达20054.16万人次,同比增长16.9%。其中,接待境内游客19542.03万人次,同比增长17.3%,实现境内旅游收入2003.41亿元,增长17.7%;接待入境游客首次突破500万人次,达512.13万人次,同比增长3.7%,实现外汇收入45.73亿美元,增长8.2%。从以上数据上来看,福建省的旅游产业不仅健康蓬勃发展,而且对提高全国旅游产业活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旅游人次19542.03万是入境游客人次512.13万的38倍,可见国内旅游所占的比重相当之大。 (2)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是指为适应旅游者在旅行过程游览中的需要而建设的各项物质的总称,是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福建省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基础设施上不断完善。其中,到2012年末。福建省拥有限额以上住宿业法人企业682个,同比增长12.54%;床位166178个,同比增长28.31%,进一步缓解了黄金周等假期的旅游住宿问题。在交通出行方面,福建省公路通车里程截止至2012年底,有94661公里,比2000年增长71.62%。同时铁路营业长

【开题报告】福建泰宁旅游业发展分析

开题报告 旅游管理 福建泰宁旅游业发展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选题背景: (一)中国致力于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发展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出台,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发生了重要转变和提升,旅游业将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对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战略上看,旅游业成为国家工程;从经济上看,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从性质性上看,旅游业成为现代服务业。作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壮大的行业之一,旅游业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福建泰宁拥有极其优秀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品牌 福建泰宁坐落于福建西北群山之中,与世界自然遗产武夷山毗邻,是中国丹霞的重要分布区,是目前中国已发现的青年期丹霞的典型代表,同时保存了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形成、发展、演化的过程完好的地质记录。 2005年2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泰宁荣膺“世界地质公园”这一世界级品牌;2005年10月,泰宁古城在中央电视台“2005年度中国魅力名镇”评选活动中,成功入选十佳“中国魅力名镇”;2006年被纳入全国32个“黄金周”假日旅游重点景区预报点。此外,泰宁还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 ‘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品牌。2010年8月1日,福建泰宁丹霞地貌与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等景区同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四十个世界遗产,无疑将成为福建泰宁大力发展旅游的又一张国际名片。 (三)各级政府致力于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泰宁县的支柱产业 福建省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拥有三个世界遗产的省份(武夷山、福建土楼,泰宁丹霞),着力于打造海峡旅游经济区,建成旅游强省。 按照2005年福建省旅游工作的重点,福建省财政2005年投入3000万打造旅游品牌,省重点办将泰宁确定为8个旅游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同时,在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总体布局中,泰宁处于“闽北绿三角生态旅游区”,泰宁的旅游功能被定位为发展观光

福建旅游资源分析

神圣的妈祖朝觐 1、简介 常言道,凡有华人的地方,必有妈祖庙。 自北宋始,妈祖成为广泛流传于我国沿海地区的传统神祗,历经几千年融合厚造,其信奉日渐扩大,我国沿海沿江甚至沿河地区都建有妈祖庙。尤其在港、澳、台地区,信仰妈祖的人非常普遍,台湾全岛共有大小妈祖庙510座,其中台南一地即有116座,信众1700多万。在海外,妈祖信仰已传播到美国、巴西、阿根廷、法国、丹麦、日本、韩国、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印度等近30个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妈祖信众2亿人,妈祖庙近4000座,形成了从我国沿海地区到世界各地影响颇大的妈祖文化信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分析 福建莆田,妈祖信仰的发源地,妈祖的故乡。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福建莆田从软硬件方面,充分发扬了妈祖文化,各种旅游节、祭祀活动层出不穷,福建也因此获取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然而,虽经三十多年苦心经营,福建依然没有将妈祖文化捏合到位,没有将妈祖文化升华为妈祖信仰,更没有将莆田提炼成妈祖信仰的“麦加”、“耶路撒冷”从而导致了在同质化竞争的重重包围中,没有突围成功。 3、策略 谨以此,今后福建妈祖旅游资源之大发展,务必抓住以下两点。 (1)、打造并贯彻落实“妈祖在这里诞生”的妈祖信仰之核心灵魂。 (2)、以莆田为中心,整合全福建妈祖旅游资源,从软硬件上,将莆田锻造为妈祖信仰的“麦加”、“耶路撒冷”从而带动福建旅游业大繁荣。 动人的惠女风采 1、简介 福建泉州,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惠安女。 50年代,惠安妇女集体修筑了一个大水库,这是新中国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一个重要见证。60年代,8名惠安女跨海开发大竹岛的佳话曾名闻全国。改革

2019年福建省研学旅行发展分析研究

2019年福建省研学旅行发展分析研究

摘要:本报告从发展基调、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效应方面分析了福建省研学旅行的总体态势,从研学交流、研学特色、 研学结合、研学产业方面分析了其主要特征,从资源、区位、 交通、政策方面分析了其有利条件,从产品体系、基(营) 地建设、教育改革、传统文化方面分析了其主要成就,从教 育观念、经费筹措、监管机制、评价系统方面分析了其制约 因素,从供求结构、认知观念、经费保障、人才队伍方面分 析了其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构建合理的政策 支持体系,强化研学政策的正向指引;构建高效的产品研发 体系,增强研学产品的供给能力;构建健全的安全应急体系, 完善研学安全的监督管理;构建多元的人才培育体系,夯实 研学人才的智力支撑;构建科学的效果评价体系,促进研学 效果的正面激励。

研学旅行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研学为目的的课外实践活动,具有主体自主性、内容开放性、方法探究性、取向实践性等特点,与红色旅游、海丝旅游、生态旅游、非遗旅游等旅游业态兼容互通、协调发展。《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17)》显示,我国研学旅行发展将呈现市场热度持续上升、市场需求后劲强、行业规模和市场空间广阔三大显著特点④,将成为推动我国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新动力。近年来,福建省一直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全省生态资源、红色资源、海洋资源以及毗邻台港澳优势,积极推动研学旅行平稳健康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研学活动课程开发、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研学旅行线路设计及研学工作机制完善” 为核心的初步发展方案。 一福建省研学旅行发展总体态势与主要特征(一)总体态势 1.发展基调稳中有进 2017年以来,在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旅发委及各方力量的配合下,福建省研学旅行发展基调总体平稳。各地市充分利用当地生态景观、遗址遗迹、文化场馆等旅游与教育资源,加快建设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深入发掘自身特色文化,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推动研学旅行向教学“第二课堂”转变。同时,福建省研学旅行发展与农业、工业等第一、第二产业的联系逐步加强,与传统课堂教学的磨合效果逐渐突显,这为研学旅行的稳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最新 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分析-精品

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旅游产业要素进一步扩展,各要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旅游产业链。旅游产业具有三大动力效应:直接消费动力、产业发展动力、城镇化动力,在此过程中,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为这一地区带来价值提升效应、品牌效应、生态效应、幸福价值效应。下文研究了福建省的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一、福建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1、国内旅游发展现状 (1)国内旅游比重大 从福建省旅游市场结构来看,国内旅游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中数据显示:2013年福建省旅游总收入首次超过2000亿元,达2286.47亿元,同比增长16.1%。2013年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旅游总收2.85万亿元,增长11%,仅福建省旅游总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 7.01%。去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首次突破两亿人次大关,达20054.16万人次,同比增长16.9%。其中,接待境内游客19542.03万人次,同比增长 17.3%,实现境内旅游收入2003.41亿元,增长17.7%;接待入境游客首次突破500万人次,达512.13万人次,同比增长3.7%,实现外汇收入45.73亿美元,增长8.2%。从以上数据上来看,福建省的旅游产业不仅健康蓬勃发展,而且对提高全国旅游产业活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旅游人次19542.03万是入境游客人次512.13万的38倍,可见国内旅游所占的比重相当之大。 (2)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是指为适应旅游者在旅行过程游览中的需要而建设的各项物质的总称,是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福建省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基础设施上不断完善。其中,到2012年末。福建省拥有限额以上住宿业法人企业682个,同比增长12.54%;床位166178个,同比增长28.31%,进一步缓解了黄金周等假期的旅游住宿问题。在交通出行方面,福建省公路通车里程截止至2012年底,有94661公里,比2000年增长71.62%。同时铁路营业长度至2012年底达2255公里。比2000年增加801公里,这在“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势的福建省实属不易。并且在航空运输上,福州长乐机场以及厦门高崎机场拥有国内各大主要城市的航线,还拥有港澳台地区、新马泰、日韩、荷兰等国际航线。先进的交通,大大的缩短旅游者的旅途时间。各种娱乐和体育疗养设施也逐渐建立起来,在省内各大风景区周围都有较为完善的配套设施,能基本满足旅客的旅游需求。 (3)区域旅游合作取得成效

漳州旅游客源市场现状

漳州客源市场现状及开拓思路 一、客源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国际客源市场现状 1、国际客源市场构成 ①港澳台游客占有绝对比重,外国游客比重还很小。外游客中,以港澳台游客为主,究其原因,可能与血缘相亲的同源性有关。且也说明漳州对于外国游客的吸引力还不很强。 ②亚洲市场上,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漳州旅游对于日本客源市场的占有率表现为疏远。2007 年日本来华总人数是3977479 人,其中会议商务占24.92%,观光休闲占43.46%,探亲访友占0.88%,公共事务占到3.78%,其他占到26.96%。日本的来华游客以观光、休闲、度假为主,最吸引日本旅游者的是中国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和自然风光,因此曲阜、北京、西安、大连、杭州成为其首选。漳州山川秀美,人文荟萃,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主要景点有:东山岛、云洞岩、南山寺、三坪寺、慈济宫、灵通岩、仙字潭、百花村、天宝蕉林、土楼以及历史名人遣址黄道周纪念馆、威惠庙、陈元光墓等。开辟了海滨度假、宗教朝圣、寻根访祖、土楼之旅、花果观赏等特色旅游项目。 但在以上各方面,漳州相对于其他省份而言并不具有优势,再加上旅游距离较远,因此日本客源对于漳州旅游的认知度和认可指数也就相对较低。但可以知道,日本市场属于漳州市旅游的潜在入境客源市场,虽然认知度较低,但市场基础较好、市场占有率较高。且日本是我国的第一大入境外国客源市场,并且其出境游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该市场是漳州应该重点关注、研究和开发的市场。 ③我国的另一大入境客源市场—韩国市场。对于以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为代表的漳州也属于最不偏好状态。表一是韩国游客对于我国的60主要旅游城市的偏好状况。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使得居民的购买能力不断增长、购买意愿日益强烈,加之地理区位上我国与之仅隔海相望,文化渊源上同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因此近年来韩国游客的入华人数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状态,2008年仅山东省就接待韩国游客200万人次,该市场潜力巨大。韩国市场是未来漳州入境旅游值得进一步开发且比较容易开发的市场,韩国旅华类型中,休闲观光占52.5%,商务会议占32.9%。鉴于此,漳州对于韩国市场应采取区别营销策略,针对韩国旅华第一位目的是休闲观光,漳州重点应向韩国宣传漳州田螺坑土楼群、漳州滨海火山国

福建省旅游产业创新提升规划

《福建省旅游产业创新提升规划》评析2014 ~ 2015 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系室安溪茶学院旅游系 课程名称《旅游规划与开发》 专业、年级、班级2013级旅游管理 姓名蔡定富 学号3137610053 指导教师纪金雄 成绩 福建农林大学

一、规划理念 本次规划是以市场向导为核心的理念,根据现有的旅游经济市场存在问题和未来将要面对的挑战进行分析规划。应该以战略导向为主,问题导向为辅,市场导向为核心发展福建旅游经济产业,解决福建旅游存在的五大问题,通过旅游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完善城市规划,健全产业规划,促进交通网络完善化使土地规划合理化‘实现旅游信息化与新工业化相结合。致力将福建特色文化打破地域界限走出福建,以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带动城乡发展,与城乡建设相结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资源的更合理分配,增加人均收入以达到旅游创汇,促进福建绿色经济发展。 二、规划背景分析 2.1国家战略 2.1.1站在国家旅游战略的角度上,福建省有绝对的优势。福建作 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可以借助一带一路的国家旅游战略迅速崛起。 借助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些文化和遗址及产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有一片广阔的市场。 2.1.2关于推动福建省城乡建设的规划战略上,我省可以在建设城 乡发展的基础上建设乡村旅游基地,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在最少的资源利用下更好地发展乡村经济和乡村城镇化建设。 2.2环境优势 在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了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北方朦胧一片,雾霾横行,给生活都带来了很难多不便,导致了生活质量急剧 下降,必然需要一个更好的环境来调节生活,而福建就有绝对的优 势。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和全国第一次的森林覆盖率使得福建 穿透穹顶给混沌的北方带来了清新。而清新福建也早已成为了福建的 旅游口号。 2.3地缘优势 福建作为海霞西岸旅游经济区,拥有无与伦比的地缘优势,东向隔着台湾海峡与台湾隔海相望,并且有着与台湾共同的文化底蕴 2.4文化背景优势 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但北方地区区别却不是非常明显,而福建独特的闽南文化却是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泉州木偶戏、南音、闽剧等是旅游吸引物的主要元素。 三、资源和市场分析 3.1资源分析: 现今福建拥有强有力的环境优势,清新福建已是福建在国内人尽皆知的口号。福建早已是雾霾灾区之外的一个世外桃源般的 避难所。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养生不在是贵族的代名词,福建温 泉给与了养生平民化一个全新的平台,福州——长泰温泉养生馆 每年都迎来养生爱好者不计其数;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一项 是受到境内外人士的追捧,武夷大红袍和安溪铁观音在茶饮品市

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研究报告2018版

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研究报告 2018版

序言 本报告针对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的运营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并对主要指标成交额,市场数量,总摊位数,年末出租摊位数,营业面积,坪效等进行了总结分析。 借助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的实际经营状况,从全面立体的角度了解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的现状,把握行业前景。 本报告借助权威多维度数据分析,客观反映当前成交额亿元以上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现状,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相信对了解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的运营现状具有极高的参考使用价值,亦对商业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研究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以及中国商业联合会。

目录 第一节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现状概况 (1) 第二节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数量指标分析 (2) 一、全国茶叶交易市场数量现状统计 (2) 二、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数量占全国同类比重统计分析 (2) 三、福建省商品交易市场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2) 四、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数量占福建省总商品交易市场比重统计分析 (3) 五、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3) 六、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4) 七、全国茶叶交易市场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4) 八、全国茶叶交易市场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5) 九、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同全国同类市场(2016-2017)市场数量变动对比分析 (5) 第三节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成交额指标分析 (6) 一、全国茶叶交易市场成交额现状统计 (6) 二、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成交额占全国同类比重统计分析 (6) 三、福建省商品交易市场总成交额现状统计分析 (6) 四、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成交额占福建省总商品交易市场比重统计分析 (7) 五、福建省茶叶交易市场成交额(2015-2017)统计分析 (7)

份福建卷烟市场分析

年月份福建卷烟市场分析

————————————————————————————————作者:————————————————————————————————日期:

2009年10月份福建卷烟市场分析 一、市场销售状况 1.总量分析 图 近三年全省卷烟月度销量及其变化(单位:箱)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00% -10.00% 0.00% 10.00%20.00%30.00% 40.00% 50.00%2007年 2008年2009年07年同比增长08年同比增长 09年同比增长 10月:卷烟销量平稳增长:本月实现卷烟销量121727箱,同比增加4152箱,增长3.53%,其中省产烟销售78418箱,同比增长7.35%,省外烟销售42369箱,同比下降3.40%。我省销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本月我省卷烟销量排在全国第11位,销量增速排在全国第5位(全国共有17个地区销量同比出现负增长)。 1-10月份:销量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二季度开始市场走势趋好,三季度市场步入正轨。1-10月份全省卷烟累计销售132.78万箱,同比增长5.51万箱,增长4.33%,增量、增速均比去年同期()都略高,其中省产烟累计销售83.84万箱,同比下降0.43%,占总销量的63.14%,省外烟销售48.19万箱,同比增长13.74%,占总销量的

36.30%。从月度分析看,3月份销量跌到谷底,4月份开始稳步回升,销量呈波浪型走势。从全国情况看,1-10月份我省卷烟销量继续排在全国第12位,销量增速排在全国第18位,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4.13%)高0.2个百分点,在华东地区增速仅次于江西(5.65%)、安徽(4.40%)。 2.结构分析 10月:销售结构稳步提升,省产一、二类烟增长较快,高于省外一、二类烟。一、二、三类烟分别累计销售9479箱、13548箱、34389箱,增长23.78%、8.41%、10.01%,占总销量比重分别为7.79%、11.13%、28.25%,同比分别提高1.27、0.50、1.66个百分点,四类烟销售46397箱,同比增长1.36%,五类烟销售17914箱,同比减少12.11%。其中省产一、二、三类烟分别销售3721箱、11465箱、22084箱,增长40.89%、10.26%、17.10%,省产四类烟增长8.15%,省产五类烟下降-11.39%。省外一、二、三类烟分别销售5579箱、1810箱、11817箱,分别增长14.44%、-2.58%、-2.52%,省外四类烟下降6.11%,省外五类分别下降16.02%。省产一二类烟合计占比为65.95%,同比提高1.26个百分点。本月龙岩省产一类烟、省产二类烟,厦门省外一类烟、宁德省外二类烟人均消费量较高;宁德省产一类、南平省产二类烟、莆田省外一类烟、泉州省外二类烟,人均消费量增长速度较快。 表1 10月份各地区一、二类烟销售情况表单位:箱,% 10月份省产一类省产一类省产二类省产二类省外一类省外一类省外二类省外二类 — 4 —

福建省土地资源概况(优.选)

福建省土地资源概况 土地资源· 福建是全国土地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土地总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全省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居全国第23位。福建是一个多山的省份,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省海拔80米以上的丘陵和山地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9.3%,海拔80米以下的平原台地占总面积的10%强。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较大的有福州、漳州、泉州和兴化等四大平原。1998年底,全省有耕地1178.18千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仅0.036公顷。粮食作物主要是稻谷,其次为甘薯。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柑桔、烟草、油菜、花生、茶叶。福建是中国主要产茶省之一,武夷岩茶是中国名茶,兼有绿茶清韵和红茶浓郁的特点,安溪铁观音、闽北水仙、福州茉莉花茶等名牌产品享誉海内外。福建省还盛产龙眼、柑桔、荔枝、枇杷、柚子、菠萝、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全省土地资源呈现以下特点: (1)绝对量少,人均占有量低。全省土地总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9%;人均土地面积3.38公顷,不到全国人均土地面积的一半,是最少的省份之一。 (2)宜林地多,宜耕地少。全省山地丘陵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地形坡度较大,灌溉条件差,不利于开垦为耕地而适宜林木生长。全省宜林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4%,宜耕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 (3)耕地中高产田少,中低产田多。根据农业部门的调查,全省高、中、低产田占现有耕地的比例分别为17%、38%和45%,中低产田合计占全省耕地的83%。 (4)沿海港湾众多、滩涂广阔,开发利用潜力大。福建海域宽阔,海岸线长,沿海港湾有125个,港湾内侧大多分布着浅海滩涂,主要分布在三都澳、兴化湾、罗源湾等18个港湾,据适宜性评价,可围垦滩涂资源约有4.27万公顷。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 一,旅游业的发展条件与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旅游业呈现出快速,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产业地位逐步提高,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日趋合理,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从旅游资源大省发展为全国旅 游大省,旅游业从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为21世纪全省旅游业 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大多处 于粗放式状态,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营管理水平与国际标准和创建旅游强省差距较大,全 省旅游业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一)旅游产业定位 "九五"期间,福建省经济发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得到优化,确立了国民经济的 五大支柱产业和两个重点发展产业.200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3920亿元,增长率为9.5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6.3:43.6:40.1,国民经济有序发展,结构渐趋合理 福建省省委省政府提出,"十五"期间"经济工作的主线是从跨世纪发展的高度积极主 动地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结构调整促发展.""十五"期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 值(GDP)年均增长9%,人均GDP达17500元,城市化水平达43%. 福建要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中心环节. 不断优化提高第一产业,提升壮大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到"十五"期末,国民经 济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4:46:42.福建省确定的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设备,石油 化工,高新技术,建筑和旅游六大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只有旅游业.实现加快发展第三 产业的目标,旅游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龙头作用. 旅游业的综合性,关联性和外向型的特点,能直接拉动交通运输,邮电信息,商贸服 务,食宿娱乐,文化体育,园林绿化等三产行业,而且能促进一,二产业的优化升级,并成 为福建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形象产业和对外开放及对台合作的先导产业.确立旅游业在 福建省重点产业的地位并进一步升级为支柱产业,是福建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成经 济强省的必然选择. 旅游业作为六个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000年旅游业总收入已相当于全省GDP的7.77%,福建省旅游业对全省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福建省的区位,交通,资源,市场,特别是闽台文化民俗特色和对台合作前沿的优 势,决定了旅游业完全有条件,有基础,有潜力能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福建省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迈进,必须明确 福建省未来20年旅游业发展的产业定位,以指导全省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福 建省旅游产业的定位是:"旅游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21世纪的新兴支柱产业". (二)旅游产业的战略目标 1.总体目标 经过十年建设,把旅游业培育成21世纪福建省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使福建省成 为全国的旅游强省. 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使福建省成为海峡西岸的旅游繁荣地带和东亚太地区著名的旅游 目的地. 1 项目总主持人:马勇项目总负责人:王兴斌项目编制单位:福建省旅游局,湖北大学旅游学院,中国旅游学院旅游科研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 2.阶段目标 ●近期 (2001年—2005年) 以2000年接待境外旅游者161.3万人次,旅游创汇8.94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2941.5 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30.79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304.77亿元相当于当年全省国内生

福建导游词福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独特_0921文档

2020 福建导游词福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独特_0921文档 EDUCATION WORD

福建导游词福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独特_0921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福建的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独特。希望你们喜欢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谢谢观赏。 各位亲爱的来宾: 大家好!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XX。欢迎来到美丽的东山岛。东山岛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胜古迹众多,是明代闽海五大水寨之一,大学者黄道周的故乡。今天我将带大家游览国家四A级景区风动石景区。 素有“天下第一奇石”美称的东山风动石一直是岛上人民引以为荣,视为珍宝的自然景观。现在它已经是东山岛的标志性景观。诗云:“风吹一石万钧动”,这是对风动石最好的写照。大家请看,耸立在陡崖上的风动石,高4.37米,重约200吨。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你要是有兴趣可以仰卧盘石上,用

你双脚推推看,不过可别把它推倒了。站于风动石下。它摇摇欲坠,有一种惊险的感觉,你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站于此处看风动石象仙桃,传说它是女娲补天时掉下的七彩石,搁在这里,斜放于盘石之上,两石叠在一起,如情侣般亲密,时有动摇,但却永不分开;大家随我走上台阶,站在这台阶上看风动石,像什么?像不像偷吃刚才那只仙桃的老鼠,你瞧他的眼睛还滴溜溜的转,转眼间仙桃被他吃光,只剩老鼠了!关于风动石,还有段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海上倭寇侵扰东山,企图抢走这奇异的风动石,用了数艘兵舰,套上绳索,他们拼命地拉,可是倭寇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只听“嘣”了几声,绳索全断了,倭寇纷纷落入海里,十分狼狈,风动石依然屹立于原地。它与周围景色交相辉应,难怪文人墨客会在这里留下“这里风景独好”的赞叹。风动石以奇险摇而被载入《中国地理之最》,“不是风摇石而是石摇风”。 沿着这条幽的小路,大家随我去参观景区内另外一处很有地方特色的名胜古迹——东山关帝庙。关帝庙又叫做武圣殿,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大家请看,它那燕尾式飞檐,弯月起翘,鸟兽凌空。显得轻巧灵动。屋脊上雕有八仙过海和唐宋120个人物雕像。都是用各种瓷料剪贴镶嵌而成,长年风吹日晒,色彩鲜艳不变。这种剪瓷、嵌瓷工艺,都是闽南古建筑的传统技艺。东山关帝庙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是本地人民心目中的圣庙。据传郑成功当年收复台湾前曾到此求得吉签,而后收复告捷,将士对关帝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忠诚昭日月,义气薄云天。”关帝以其忠、信、义、勇而德行天下,数百年来被闽南人民视为保护神。

福建旅游心得体会

福建旅游心得体会 篇一:6福建旅游市场的特点总结 福建旅游市场的特点总结 福建省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出整体指数逆势上扬、欧洲、非洲、大洋洲等远程市场增长显著、美国稳居入境客源国之首、台湾市场稳中有升以及港澳市场平稳增长等新特点。 一是整体指数逆势上扬,保持全国前列。全国入境旅游市场呈普遍下滑态势,而福建省平稳增长,逆势上扬,全年接待入境游客首次突破五百万人次大关,达万人次,比上年增长%,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六位;实现外汇收入45亿美元,比增%,与国家旅游局初步统计数据相比,两项指标分别比全国高出%和%。入境游客中,外国游客为万人次,增长%。二是欧洲、非洲、大洋洲等远程市场增长显著。随着厦门与阿姆斯特丹直航航线的开通,福建省与欧洲各国的交流往来日趋密切,去年福建省旅游局与国家旅游局欧洲办事处、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合作,首次以闽南中秋博饼民俗为载体,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荷兰五国同时开展以“发现福建,发现厦门,发现土楼”为主题的欧洲营销推介活动,并通过facebook进行全媒体营销和全程营销,各国游客踊跃参与线上体验,取得良好的效果。欧洲、非洲、大洋洲逐渐成为福建省外国人市场的新增长区域,增长势头强劲,增幅高达%、%和%。

三是美国稳居福建省入境客源国之首。福建在美国的华侨、华人超过100万人,美洲市场是福建省主要的客源市场之一。近年来,福建省旅游局多次组团赴美加等境外主要客源国开拓市场。去年10月,福建省旅游局局长朱华赴美国参加第七届中美省州旅游局长会议,并做福建文化旅游主旨演讲,推介神奇的福建土楼、纯真的武夷山水和美丽的鼓浪屿,受到中美旅游业界精英好评。福建省厦门建发国旅等几十家旅行社与文景假期(chinatour)、联谊假期(Nexus Holidays)等美国旅行社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有大量的美国游客到福建休闲度假。XX年,福建省接待美国游客万人次,所占比重超过五分之一,居外国入闽游客之首。 四是台湾市场稳中有升。XX年,福建省旅游局着力构建“环海峡旅游圈”,创新办好第九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策划举办“万名台湾学子来闽修学旅游”、“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十万游客国际邮轮两岸行”等多项活动,并推动泉州成为赴台个人游城市、全力推动金门“二日游”政策等,闽台旅游合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台胞市场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入境客源市场,全年接待台湾同胞万人次,占全省入境游客总量的比重高达%。同比增幅稳中有升,为%。 五是港澳市场平稳增长。福建省与港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和旅游合作关系。福建省旅游局组团参加“美丽中国之旅——XX中国海洋旅游年”香港、

2019版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福建省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

2019版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福建省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

序言 本报告针对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福建省的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并对主要指标进出口金额,出口金额,进口金额等进行了总结分析。 借助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福建省的实际进出口贸易状况,从全面立体的角度了解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福建省的进出口贸易现状,把握行业前景。 本报告借助权威多维度数据分析,客观反映当前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福建省的贸易真实情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相信对了解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福建省的进出口贸易现状具有极高的参考使用价值,亦对商业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福建省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以及商务部。

目录 第一节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福建省进出口贸易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福建省进出口贸易进出口金额指标分析 (2) 一、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福建省进出口金额现状统计 (2) 二、境内目的地(货源地)进出口金额总值现状统计 (2) 三、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福建省进出口金额占境内目的地(货源地)进出口金额总值 比重统计 (2) 四、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福建省进出口金额(2016-2018)统计分析 (3) 五、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福建省进出口金额(2017-2018)变动分析 (3) 六、境内目的地(货源地)进出口金额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4) 七、境内目的地(货源地)进出口金额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八、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福建省进出口金额同境内目的地(货源地)进出口金额总值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5) 第三节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福建省进出口贸易出口金额指标分析 (6) 一、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福建省出口金额现状统计 (6) 二、境内目的地(货源地)出口金额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6) 三、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福建省出口金额占境内目的地(货源地)出口金额总值比重 统计分析 (6)

福建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福建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摘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将对旅游需求的增长发 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到福建体验海西特色乡村旅游的客源也将明显增多。国家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和加快发展服务业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实施,将为海西经济圈 旅游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目前我国旅游业主要由旅游代理商、旅游供应商、旅 客三个因素组成。方式主要分为散客旅游和旅行社组团旅游两种,采用传统的旅 游接待方式,旅游中的许多工作是由人的密集劳动来完成的。 关键词:旅游发展经济发展 正文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环境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高速交通体系的快速完善,特别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而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都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相对与福建来说更是是这样的。 福建地区历来就是一个具有自身特点和拥有独特优势的地区。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之初的八十年代,就凭借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的山、海、江河聚集的自然地理特点,海外华侨华人众多,历来与港、澳、台、侨经济密切联系的人文经济发展优势条件,设立了厦门和汕头二个经济特区;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国家同时把长三角、珠三角与闽南厦漳泉地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从而成为中国沿海开放地带的主要组成部分。历经近三十年的拼搏、奋斗,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整个福建省经济总量不仅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而且在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带总量中的比重都相应较小,位置靠后。可以说福建发展滞后了,在东部沿海经济带中已形成南北发展的断裂带。同样作为领跑中国经济的广东与浙江两省的海西地区经济,与其本省在全国所处的经济地位相比也是不相称的,凸显了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带的不平衡性。为打破发展僵局,福建省围绕海西区的设立,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就开始大念山海经,提出山海合作,到1995年提出“以厦门经济特区为龙头,加快闽东南开放与升级,内地与山区迅速崛起,山海协作联动发展,积极参与全国分工,加速与国际经济接轨”,确立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发展思路,再到2004年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直到2009年5月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为标志,才正式确立了海西经济区的的国家发展战略地位,把海西区定位于海峡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服务周边

海峡西岸(福建)区域市场分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

海峡西岸(福建)区域市场分析 (一)市场特点 1、区位优势 海西经济区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涵盖台湾海峡西岸,包括福建、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涵盖周边,辐射集聚,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福建省作为海西经济区的主体部分,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将直接受益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推进。同时,福建省作为直面台湾的沿海港口,可以更好发挥对台合作、外向带动和对内联接等优势。 2、政策优势 2009年上半年,国务院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首次出台政策明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促使海西建设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又批准了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将海西经济区建设从蓝图变成了行动指南。期间,温家宝总理指出,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央统筹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中央政府必将给予更多财政上的优惠、税收上的减免和相关产业政策上的倾斜等,对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和拓展两岸经济合作意义重大。 3、政治优势 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自被提出后,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到福建进行考察,不断强调海峡两岸的发展机遇,以及对于推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国家战略层面

的政策支持,为海西建设提供了区域经济振兴的政策红利。 同时,海西市场与台湾一衣带水,福建又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可把促进区域全面小康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国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中西部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 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的战略定位也把区域建设与国家发展大局紧密关联起来,赋予海西(福建)建设更多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4、与台合作 一是台湾地区已经有了开放陆资投资建设的政策意向。近年来,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已成为岛内各界的共识,马、萧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再次强调开放“陆资入岛”,并提出欢迎大陆资金到台湾投资“爱台十二项建设”。台湾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也明确表示,只要符合对台湾有利?风险控管程度小?不需两岸谈判等三条件者,可望优先松绑,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台湾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的主要领域与产业将包括:房地产或不动产投资;银行及金融服务领域;证券投资领域;餐饮?商业,交通?旅游等服务业;基础设施领域及娱乐文化产业等。 二是国家对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积极支持。为推动海峡两岸投资合作,实现两岸经济互利共赢,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010年11月9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商务部、国台办下发《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管理办法》,鼓励和支持大陆企业积极稳妥地赴台投资,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办法明确,对获得核准的赴台湾地区投资的大陆企业可凭相关文件和证书,享受国家有关政策支持;如获得服务提供者等相关认证后,可享受两岸签署的有关协议项下给予的待遇。 5、青睐央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