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

卫生事业

定义:指为增进人们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A,卫生事业具有公益性,政府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B,不是纯粹的福利事业,政府不能全包,要靠政府、市场、社会各种力量来发挥作用

特点:

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

A,设计卫生制度和政策,并管理卫生机构B,为卫生事业的运行和发展提供资源上的帮助

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

3.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病人、健康人、亚健康人群)。

4.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可分为卫生服务体系、卫生管理体系、卫生执法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等等)

卫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充分认识卫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必须把握几个基本观念:A,以人为本B,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C,人民健康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D,发展卫生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1,优化卫生政策2,合理配置卫生资源3,科学的编制和实施卫生计划4,提升卫生系统功能

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的卫生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我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

区域卫生规划概念:区域卫生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疾病负担、主要卫生问题和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确定区域内卫生发展目标、模式、规模和速度,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善和提高区域内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向全体居民提供公平、有效卫生服务过程。推行区域卫生规划的意义: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卫生事业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卫生事业改革体制、调整结构的重大举措,是深化卫生改革的需要。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职能、实现对卫生事业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手段。

卫生形势分析的主要范围和内容

3-5年资料)前瞻性分析(未来预测)主要障碍分析(找出差距及原因)

分析性研究理论研究系统分析投入产出法综合评价法发展预测法。

卫生资源配置

概念:指卫生人力、卫生经费、卫生设施、卫生装备和药品、卫生信息、卫生技术、卫生服务能力、卫生管理等广义卫生资源的配置。

类型:1.增量配置(初配置)--如该地区当年计划投入的卫生经费、计划购进的新诊疗设备和新建业务用房,计划新接收的应届毕业生和新引进的外地卫生技术人才和技术等。

2.存量再配置(或转移)--是通过再分配,改变分配不合理现状,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

规划的运行机制:

1.按卫生服务性质选择运行机制--面向人群,提供社会卫生服务的公共产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准公共产品。提供特需医疗、保健服务的非公共产品。

2.按卫生资源供需状况选择运行机制--一类区域(平衡或基本平衡),二类区域--资源短缺,三类区域--资源过剩。

卫生管理常用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是探索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他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直觉和哲学的思辩思想,然后根据主观经验判断,相应地提出一些看法,最终用演绎的方法对自己的设想进行验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强调一种对整体的宏观把握与哲学思辩的观念

SWOT分析法

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定量研究方法概述

概念和特点:运用概念论以及统计学原理对社会中一些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务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

卫生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

第三方组织:第三方组织即非政府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和服务组织之外的一类组织。特点: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

我国卫生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1、组织体系布局不合理导致服务可及性差:

在层次布局上,向高端服务(大医院)集中;在地域布局上,向高购买力地区(城市)集中

2.组织体系中的条件分割导致管理困难

卫生管理职能分散;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体系割裂;各卫生服务组织之间的条块分割;

3.市场机制对多元组织结构的影响

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医疗机构的合作与竞争,公益性与逐利倾向;市场经济下对公共卫生监督职能的要求

4.政府职能的缺位与不统一导致组织功能的不确定

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统一和协调性原则),政府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不合理(适应环境原则),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责不清(统一和平衡原则),政府机构庞大,运行不协调、不灵活(效率原则),法制不健全(法制原则)

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及突发事件造成身体与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和.包括:实施医疗救助、医疗保险及免费医疗等方式。

医疗保险制度的分类: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商业性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农村医疗保障

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费用控制机制,偿付机制的发展趋势,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

乡医疗救助制度构成。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和存在的问题:

?公费医疗:1952年开始建立,1989年规定,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干部职工、退休人

员、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二级乙等以上的革命伤残军人可享受,是一种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劳保医疗制度:劳保医疗覆盖的主要是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经费由企业在职职工福利基金中提取,一般由企业自行管理。效益好的企业基本是全免费医疗,效益差的企业基本医疗都难以得到保障。

?以上二者均没有体现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筹集资金的原则,医疗制度覆盖面窄,管理和社会化

程度低,公费医疗给国家带来很大的负担,而劳保医疗的费用没有保障。

卫生规划:指以卫生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卫生服务能力为手段、以保护和发展人民健康为目的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方案。卫生规划,又称卫生发展规划,是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按卫生事业的客观规律确定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速度和规模,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卫生事业整体效益和效率的科学计划方法。

卫生规划的实质是为解决一定的卫生问题,实现一定的健康目标,消耗一定的卫生资源而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行动。

卫生服务规划目标和目的:卫生服务规划优先和保证实现的目标是满足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规划的目的是建立协调、高效、优化的卫生体系,合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事业的社会

经济效益,保护和增进全体居民的健康。

卫生规划的特点:疾病的多样性,医疗方法的不确定性和多重选择性,医疗需求的改变(情感、心理、伦理),需要卫生规划综合协调统筹

卫生规划的原则:

1、协调发展的理念

(1)正确处理卫生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正确处理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卫生保健服务需要的关系3)正确处理预防、医疗、保健、教育、科研的内在关系,保持卫生事业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含义: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要点:技术关键: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相互协调

取决的要素:系统内部的持续能力和环境的持续能力

3、系统的理念

将卫生事业或各个组成部分视为相互联系的系统

4、目标和过程的理念

目标体系:中心目标、中间目标,。规划是一个过程,制定好的规划需要随着环境变化及时修正、调整

卫生支付方式:分项预算,按项目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按病种付费,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为基础的预付制,按绩效付费

卫生服务(Health service)卫生组织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的过程。卫生服务营销(Health service marketing)卫生服务人员和服务组织通过创造,同服务对象交换有价值的卫生服务产品,以满足人们健康需求和欲望,同时满足卫生服务组织的目标和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

卫生服务的特点:卫生服务的无形性,卫生服务提供与消费同时性,卫生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卫生服务的差异性,卫生服务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卫生服务的垄断性,卫生服务的高质量和无差错性,卫生服务提供者的主导性

卫生服务市场:卫生服务市场是卫生服务产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是各相关经济主体之间全部交换关系的总和,更是一种卫生经济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或手段。

卫生服务市场的特点:国家主体性,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医疗服务的需求弹性小,卫生服务市场受地理范围的限制,市场机制作用的局限性,

卫生服务营销组合:卫生服务营销组合策略:是卫生服务机构为了进占目标市场,针对接受卫生服务对象的需求,在综合考虑环境、竞争及卫生服务机构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对卫生服务机构的可控因素进行优化组合,以实现卫生服务机构的营销目标。

卫生服务营销组合包含的要素:产品、价格、地点或渠道、促销、人员、有形展示和过程。

服务接触(service encounter):又称“真实瞬间”(moment of truth),是指卫生服务机构或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与服务对象的接触。卫生服务组织与服务对象相互作用时最核心部分就是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发生的服务接触。在接触中真实地感知服务的内容、特点及功能。

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1.技术质量,也称结果质量,是顾客在服务过程结束后的“所得”,技术质量牵涉到的主要是技术方面的有形内容2、顾客接受服务的方式及其在服务生产和服务消费过程中的体验,都会对顾客所感知的服务质量产生影响,这是服务的功能质量,也称为过程质量。3、环境组合质量是指服务过程所处的环境,是“在何处接受服务”。4、关键时刻是服务提供者能够向顾客展示其服务质量的时间和地点,是一个向顾客展示服务质量的机会。

服务质量的特征:1、主观性:顾客评价一个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是好是坏,一般是根据自己的期望和实际感知的服务做比较进行判断。2、过程性:大多服务需要消费者参与到服务过程中,与员工进行而对面的接触,顾客不仅关注产出质量,而且注重服务过程中的感受。所以,服务的过程质量是评价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整体性:服务质量是服务机构整体的质量。服务质量的形成,需要服务机构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协调。不仅一线的服务生产、销售和辅助人员关系到服务质量,而且二线的管理策划人员,后勤人员对一线人员的支持也关系到服务质量。

卫生人力资源概念:

卫生人力资源包括已经在卫生服务场所工作的卫生人员。正在接受培训,达到一定的学历或技术水平后将被分配到卫生服务场所的人员。

卫生人力资源分类:医疗人员,公共卫生人员,药剂人员,护理人员,其他技术人员,卫生技术管理干部

卫生人力资源特点:卫生人力资源培养周期长,卫生人力资源的知识密集性:高风险、高技术,卫生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管理是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卫生人力资源的组合是复杂和不断变化,卫生人力资源是有情感有思维的卫生资源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获取(规划、招聘和录用),整合(和睦相处、协调共事和群体认同),奖酬(激励;核心),调控(绩效考核、素质评价、动态管理),开发(培训、教育、职业生涯开发、使用) 卫生信息的概念

广义而言,卫生信息是指与卫生工作直接相关联的各种社会经济信息、科学技术信息、文化教育信息以及人群健康状况信息等。

狭义卫生信息只是管理中的一种专门信息,专指国家为了保护和促进人民健康,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收集、传输、处理、存贮、分配和利用开发的各种信息,主要包括卫生服务活动信息、卫生资源的配置与利用信息、健康与疾病信息、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疾病诊断、治疗、处置信息等。

卫生信息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1.卫生信息是国家及各级地方部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卫生计划的依据。卫生信息管理有利于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居民健康水平,

掌握卫生工作活动情况,为各级部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卫生工作计划提供依据。疾病和健康?2.卫生信息管理是卫生工作的重要手段。

卫生工作包括医疗服务、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医学教育、医学研究等,如何围绕这些工作设置机构,分配资源,怎样协调发展,卫生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如何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各种卫生信息。3.卫生信息是沟通各级组织,连结各个工作环节的纽带。

远程医学的概念:

从狭义上讲,远程医学是指研究怎样利用现代化多媒体通讯技术进行医疗活动的一门学科。它包括远程放射学、远程外科学、远程诊断和远程会诊等与医疗有关的活动。

从广义上讲,远程医学是指多媒体通讯技术和医学信息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医学科学。传输载体可应用卫星线路、公用数据网、因特网和公用电话网等。能在这些载体上进行医学活动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和护理活动、远程教育、远程医学信息服务等。

我国远程医学现状

(1)国家卫生部金卫医疗网络:金卫医疗网络由卫生部规划、监督,金卫医疗网络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实施、运营管理。

(2)中国医学基金会互联网络:中国医学基金会互联网是中国医学基金会组建实施的全国性医疗网络。

(3)中国中医药信息服务网: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组建实施的可视电话网络,计划将全国中医院联到网中,实现中医系统医疗和数据的资源共享。

(4)其他医疗网络。多为可视电话会诊网络。

远程医学的发展趋势

(1)移动性:它可迅速建设,移动性强,不受任何限制。需要时,可随时安装,使用。

(2)临床应用领域和服务方式的多样性:如中医的号脉通过特制的传感器放在患者的腕部。医生通过触摸一个设备,感知病人的脉搏情况。

(3)虚拟医院:虚拟医院提供各种医疗信息咨询和医疗服务,向每个人提供在家庭或偏僻地区与工作场所或急救场合有效健康服务,也可以与特别中心、医院和其他偏远地区的医务人员间进行远距离医疗咨询。

绩效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

就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集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对企业或组织一定经营时期内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的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我国现阶段的医院绩效:评价研究多集中在指标选取、标化等方面,缺乏对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研

究,如医院绩效的影响因素、绩效评价体系的维度与结构、评价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等探讨较少,没有形成体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性质的医院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我国的医院绩效评价仍然主要强调对服务效率、过程质量和财务状况的评估。

医疗服务概念:为满足顾客的需要,在同顾客的接触中,健康保障组织(医院、诊所、急救中心等)所提供的医疗活动和医疗活动的结果。

医疗服务的三个层次:核心服务:尽快解除病痛,获得康复。形式服务:医疗消费者购买的医疗服务的实体或外在质量。如医疗服务的项目、技术水平、设备新旧、治疗效果。延伸服务(附加服务):医疗消费者购买的医疗服务延伸部分与更广泛、宽延的医疗服务,如在得到第一、二层医疗服务的同时,得到医学知识的介绍、病情咨询、服务承诺、特色环境、个性化生活及保障服务等

医患纠纷的涵义:广义的医患纠纷:医患双方所发生的任何争议。如患者对诊疗效果不满意或对非技术服务不满意而与医院之间发生争议;当事人双方对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发生争议或对构成医疗事故后的民事赔偿发生争议;医院因拖欠医疗费或医务人员受伤害而与患者之间发生争议等。狭义的医患纠纷即通常所说的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后果及其产生。

医患纠纷的防范

医患纠纷的防范:(一)医生要适当把握医患关系的类型(二)明确医患双方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三)加强医患沟通:1、沟通可通过制度实现,如病情交代和解释制度;2、沟通可通过培训实现,培训包括说话的方式、方法,说话的内容,什么事情该讲什么事情不该讲,应该怎样讲。3、沟通要有利于治疗和康复原因认识不一致而发生的争议。

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德修养(五)处理好投诉,做好服务补救工作

1、正确对待患者的投诉

2、把握投诉处理和补救的策略和技巧赔礼道歉,快速解决问题,做个好的倾听者,积极运用肢体语言沟通

国家药物政策(National Drug Policy,NDP)是国家卫生政策的组成部分,是由政府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指导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和监督管理的总体纲领。其目标是保证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合理性等。国家药物政策由一系列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构成,包括药品研制政策、生产供应政策、使用政策和经济政策等内容。

基本药物政策概念国家基本药物(national essential drugs)是国家为了使本国公众获得基本医疗保障,既要满足公众用药需求,又能从整体上控制医药费用,减少药品浪费和不合理用药,由国家主管部门从目前应用的各类药物中经过科学评价而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可供临床选择的药物。

世界基本药物政策发展历程:

1975年,WHO开始向各国推荐制定基本药物政策的做法,以使其成员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口获得基本的药物供应,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合理用药,从而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

1977年,WHO正式提出基本药物的概念,并积极进行推广。1978年,WHO在阿拉木图召开了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制定并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确认提供基本药物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八大要素之一。1981年,WHO成立了基本药物行动委员会

1985年,在内罗毕会议上,WHO扩展了基本药物的概念:基本药物不仅是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口卫生保健需要的药物,国家应保证其生产和供应,还应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因此,基本药物必须与合理用药相结合到目前为止,已有160多个国家制订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而且,为促进和规范基本药物在医疗机构的使用,已有100多个国家制订了以促进和保障基本药物合理使用为目的的“标准治疗指南”或“治疗处方集”。我国基本药物政策发展历程:1981年8月,我国公布了第一个《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该目录以原料药为主,共选出28类278个品种。1984年,我国首次出版《国家基本药物》一书,全书又将基本药物细分为52类,共收入280个品种。

199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明确指示“国家建立并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使推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在宏观策略层面上得到了保障。随后在1998年、2000年、2002年和2004年均进行了调整。2002年调整后的基本药物目录中,中药部分包括11类1242个品种,西药部分包括23类759个品种。2004年调整后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剂品种目录,中成药为1260个品种,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为773个品种,总计2033个品种。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级医院:县域服务和培训,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处方药

处方药是指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处方药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1)患者难以正确掌握其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2)患者自身难以完成给药,无法达到治疗目的

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英文名称为Over The Counter,简称OTC。

非处方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安全性高,正常使用时无严重不良反应或其他严重的有害相互作用。

(2)疗效确切,使用时患者可以觉察治疗效果。

(3)质量稳定,在正常条件下储存质量稳定。

(4)使用方便,使用时不需要医务人员的指导、监控和操作,可由患者自行选用。

药店零售:处方药不得采用开架自选的销售方式,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执业药师或药师必须对医师处方进行审核、签字后,依据处方正确调配、销售药品。对处方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销售。处方必须留存2年以上备查。

非处方药可不凭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但患者可以在执业药师或药师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执业药师或药师应当为患者选购非处方药提供用药指导或提出寻求医师治疗的建议。

国家药品储备制度概述

《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药品储备制度,国内发生重大灾情、疫情及其它突发事件时,国务院规定的部门可以紧急调用企业药品。

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办法》第七条也明确规定,军队实行战备药品储备制度。军队药品供应机构和医疗机构负责战备药品储备及更新。遇有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时,经总后勤部或者军兵种、军区批准,可以动用战备药品储备,必要时,总后勤部可以商请国务院有关部门紧急调用国家储备药品和企业药品。

我国现行国家药品储备制度:

主管机构及职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协调全国的医药储备工作。主要职责是:

1.负责对各省级人民政府或其指定的职能部门动用中央医药储备申请的审批。

2.根据国家需要,负责调剂、调用地方医药储备的审批。

3.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或调整国家医药储备管理的有关政策,监督、检查国家医药储备政策的贯彻和执行情况;

4.负责组织编制中央医药储备年度计划。

5.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并适时调整中央储备药品的品种。

6.负责选择承担中央医药储备的企业,并监督企业做好医药储备的各项管理工作。

7.商财政部后安排下达中央医药储备资金,并会同财政、金融及审计等部门做好中央医药储备资金的监督管理、财务审计工作。8.负责建立医药储备统计制度,组织对承担医药储备任务的企业进行检查、培训和考核,推广医药储备的先进经验。9.负责指导地方医药储备工作。

二)承担医药储备任务企业的条件及职责承担医药储备任务企业的条件承担储备任务企业的职责

三)储备计划管理四)储存管理五)调用管理六)储备资金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习题

第一章卫生事业管理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管理 2.卫生事业 3.卫生事业管理 二、填空题 1.管理的本质是;其二重性是指和。 2.管理的职能主要是、、、、。3.系统原理主要表现在、、、。 4.整分合原理的内容表现为管理过程的三个环节,即、、。5.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是、、、、、、。 6.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三、选择题 1.“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所体现的是管理的哪个基本职能?() A 计划工作 B 组织工作 C 协调工作 D 控制工作 2.卫生事业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反映()的指标。 A 卫生筹资水平 B 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 C 国家财政投入 D 卫生发展水平 3.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说明的是管理学的哪个原理?() A 系统原理 B 整分合原理 C 封闭与开放原理 D 弹性原理 4.管理活动中,最重要、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要素是() A 财 B 人 C 时间 D 信息 5.老龄化人口是指() A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B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C 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D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7% 四、简答题 1.简述管理的基本职能。 2.卫生事业具有哪些特点? 3.简述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4.简述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五、论述题 1.运用管理学的系统原理,阐述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所谓管理,就是创造并保持一种环境,使组织(群体)中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为实现组织(群体)的崇高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 2.卫生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措施的综合。3.卫生事业管理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卫生资源和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并及时提供给全体居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填空题 1.协调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2.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工作 3.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动态性系统的开放性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4.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 5.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管理水平文化背景人口状况科技发展生态环境 6.实态性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分析研究理论研究 三、选择题 1.A 2.B 3.B 4.B 5.A 四、简答题 1.管理的基本职能有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工作。计划工作是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一个职能,也是组织中各级管理人员的一个基本职责,它与其它四个职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指编制计划、实施计划和检查评价计划的全部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则仅仅指计划的制定过程;计划工作是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组织工作是指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并使组织结构有效地运转起来,为成功地实现既定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全过程。人员配备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择、任用、培训和考评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指导与领导工作就是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领导工作主要涉及激励、领导模式(风格)和方法。控制工作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订的计划能得以实现,各级主管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 2.卫生事业的特点:(1)卫生事业是增进居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服务性行业的关键是质量,而卫生服务质量不容易建立统一的标准;(2)卫生事业的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即不仅包括病人,也包括正常人和二者之间的人;(3)卫生事业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国家和政府有责任保证国民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其政策是责任的具体体现;(4)卫生服务的垄断性,由于卫生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居民对卫生服务的没有选择性。 3.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是:(1)社会制度: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体制就存在差异,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方针政策及管理方法都会不同。(2)经济基础:卫生事业与其他事业一样,其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即经济落后的国家,难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卫生事业,其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必然受到影响。(3)管理水平:同样的资源条件,管理水平的

卫生事业管理知识点归纳

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的具有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管理: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其他相关部门 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计划、法律、经济、行政、项目 卫生事业管理的对象-------各种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及相关人员 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优化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的编制和实施为生计划、提升卫生系统功能 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用,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3.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步

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卫生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健全 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 管理: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卫生行政组织:指那些对卫生事务实施管理的政府组织,通过制定和执行卫生政策、法规等来引导和调控卫生事业的发展。 卫生服务组织:指以保障居民健康为目标,直接或间接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组织,包括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营利性和非赢利性医疗机构等。 中国卫生服务体系按照城乡划分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卫生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 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运用医学理论、技术进行卫生防疫工作监测、科研、培训相结合的专业机构、是当地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的指导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监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2017年卫生事业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_《卫生事业管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卫生事业管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 1.“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所体现的是管理的()基本职能? A 计划工作 B 组织工作 C 协调工作 D 控制工作 2.卫生事业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反映()的指标。 A 卫生筹资水平 B 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 C 国家财政投入 D 卫生发展水平3.公共政策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A 行政决策机关 B行政执行机关 C 公共政策目标群体 D大众传媒4.公共政策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这是公共政策的()。 A 层次性 B 阶段性 C 稳定性 D 普遍性 5.卫生服务研究主要是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 B 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 C 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 D 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 6.以下哪个指标不属于卫生服务需要量指标? A 两周患病率 B 两周卧床率 C慢性病患病率 D住院率 7.未住院率的计算公式是(): A 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调查人数×100% B 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调查患者人数×100% C 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住院患者数×100% D 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就诊患者数×100% 8.下面()正确? A 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卫生系统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B 卫生服务利用间接描述卫生系统为人群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 C 卫生服务利用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D 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9.工作任务分析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A 人群特征和卫生服务需求 B 卫生服务需求和工作描述 C 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书 D 人群特征和任职说明书 10.卫生人力业务能力考核中非认知领域考核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A 笔试、面试和观察 B 面试、观察和操作 C 有组织的现场观察 D 有组织的群体分析 11.中国卫生信息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A 卫生统计信息系统医学科技信息系统 B 卫生统计信息系统医学管理信息系统 C 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医学科技信息系统 D 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医学管理信息系统 12.卫生统计信息系统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素是()。 A 组织机构 B 人员 C 法规制度 D 计算机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

第一章绪论 一、卫生事业的概念、特点和性质 1. 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2. 怎样认识我国卫生事业是公益性事业? 在1997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这句话概括了我国卫生事业的根本性质。明确了卫生事业具有公益性,政府要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卫生事业不能一营利为目的。因为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防病治病、保障健康是卫生活动的基本容,是满足社会基本需求、要人人参与、公众受益的基本特征,公益性可以兼容局部福利性、经济性,所以它是基本属性。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要求国家、单位、个人及全社会共同参与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如何? (1)卫生事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1)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3)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4)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容。 (2)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对卫生事业影响:1) 经济发展为卫生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发展条件,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可以增加卫生投入;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医学科学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2)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疾病构成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防病治病的任务更加繁重;第二,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要求卫生服务的容、方式、体系作出新的调整;第三,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提出了新的卫生要求;第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卫生事业有更高的发展。 三、卫生事业管理及卫生事业管理学 1.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2. 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 3. 卫生事业管理学:简称卫生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的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我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保证和推 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学科。 四、卫生工作方针:1. 1950年8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 2. 1952年12月: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3. 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五、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主要有三大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

卫生管理专业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与台湾元培 合办) 发布日期:[ ] 点击次数:[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知识,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在医药、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管理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而努力工作。树立崇高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热爱医药卫生事业,有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献身精神;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能团结协作、爱岗敬业。 (二)知识要求 必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扎实的现代管理理论,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和方法,具有科学决策的能力;具有比较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法律基本知识和医学相关的法规;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技能,以适应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 统化的需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可进行涉外业务活动; (三)技能要求 掌握中西医临床诊疗技能,熟练地诊疗常见病和多发病;能对公共事业管理系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改进和实施,提高各项公共事业的效率和效果;还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三、修业年限:年 四、教学安排与时间分配 本计划按照先医学专业、后管理理论知识安排,分基础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毕业实习与论文答辩四个步骤实施。

卫生事业管理试题整理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卫生事业管理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创造并保持一种环境,使组织(群体)中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为实现组织(群体)的崇高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 2.卫生事业:卫生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措施的综合。 3.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卫生资源和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并及时提供给全体居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简答题 5.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是: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管理水平、文化背景、人口状况、科技发展和生态环境; 6.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实态性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分析研究、理论研究; 1.简述管理的基本职能 管理的基本职能有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工作。计划工作是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一个职能,也是组织中各级管理人员的一个基本职责,它与其它四个职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指编制计划、实施计划和检查评价计划的全部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则仅仅指计划的制定过程;计划工作是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组织工作是指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并使组织结构有效地运转起来,为成功地实现既定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全过程。人员配备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择、任用、培训和考评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指导与领导工作就是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领导工作主要涉及激励、领导模式(风格)和方法。控制工作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订的计划能得以实现,各级主管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 2.卫生事业具有哪些特点? 2.卫生事业的特点:(1)卫生事业是增进居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服务性行业的关键是质量,而卫生服务质量不容易建立统一的标准;(2)卫生事业的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即不仅包括病人,也包括正常人和二者之间的人;(3)卫生事业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国家和政府有责任保证国民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其政策是责任的具体体现;(4)卫生服务的垄断性,由于卫生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居民对卫生服务的没有选择性。 3.简述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3.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是:(1)社会制度: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体制就存在差异,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方针政策及管理方法都会不同。(2)经济基础:卫生事业与其他事业一样,其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即经济落后的国家,难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卫生事业,其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必然受到影响。(3)管理水平:同样的资源条件,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预期结果。(4)文化背景:文化背景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卫生事业的发展:①卫生人力资源,即培养的卫生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质和量;②健康教育水平,人们实施或接受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都与文化背景有关; ③卫生保健的可接受性,卫生保健措施在文化背景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接受程度也高。(5)人口状况:人口状况既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着卫生事业的发展。(6)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祖国医学事业得到了发展。(7)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对卫生事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另外,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也是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标志之一。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附参考答案)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附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的特点:1、卫生事业是增进居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2、卫生事业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3、卫生事业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政府发挥主导作用。4、卫生服务的垄断性。 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的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们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我国的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1、以农村为重点2、预防为主3、中西医并重4、依靠科技与教育5、动员全社会参与6、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四章卫生组织 卫生组织体系构成:1.卫生行政组织;2.卫生服务组织;3.第三方组织。卫生服务组织包括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等。第三方组织包括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 第五章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的分类:(一)基本医疗保险(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三)商业性医疗保险(四)医疗救助(五)农村医疗保障 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 新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基本水平、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为基本原则,建立新的筹资机制;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建立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强化医疗服务

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医院管理理论概论二、填空题 1.医院的基本条件包含硬件设施、---------------------。 2.我国目前按照医院的功能将其划分为一定级别和等次的标准 化管理,即-----------------------------------------------------------。 3.现代医学模式为-------------------------------------------------。 4.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根据人群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统筹规划, 提高效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制定的卫生发展的目标和模式, 即---------------------------------------------。 5.医院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决策、协调、------------------。 6.我国的医院可以分为------------个级别。 7.管理科学基本原理之“老三论”:--------------、--------------、--------------。 8.管理科学基本原理之“新三论”:--------------、--------------、--------------。 9.对于非营利性医院,政府予以财政补贴并免交税款,这体现了 医院是具有--------------的社会公益单位。 10.由于我国三级医疗网的建设不完善,造成整个系统运转不合 理,病人盲目涌向大医院,造成--------------。 11.随着现代化医院发展的整体化趋势,医院逐渐从医疗型向医 疗、预防、--------------转化。 12.医院分等,可以鼓励同级医院适当竞争。我国在三级医院中增设了-------------。

卫生事业管理心得体会

《卫生事业管理学》 心 得 体 会 陈雨樟 1312230101 2013级预防1班

《卫生事业管理学》学习心得 时光飞逝,学业近半。因选择了预防医学专业,所以学习了《卫生事业管理学》。在医院实习过的我,只知道医院有自己的医院管理系统,学过这门课程得以了解到,医院管理是《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一部分。 还没学习之前,我认为这门课没什么太大的用处,因为这门课程感觉十分抽象,不像如临床课程那样的形象。当我真正接触到《卫生事业管理学》这门课程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卫生管理应用的领域不仅仅是医院,还有社区医疗,乡镇卫生医疗等等,对于现代卫生事业,科学技术与管理是现代文明和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管理必须先行,运用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卫生管理工作是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医学人才不仅要具备临床医学知识,还必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才能形成更全面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卫生管理学借助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对卫生事业进行研究和分析,揭示卫生管理活动的规律,指导卫生实践工作。《卫生管理学》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根据我国卫生工作的管理实际,卫生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指导我们在医学卫生领域做好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拥有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看,对我国的卫生事业发展具有指导功能、规范导向功能、

协调功能、控制功能和分配功能。 卫生事业管理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公共管理中的一部分,是政府为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们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的综合,包括制定卫生政策、筹集和分配资源、建立卫生服务组织、健全卫生保障制度、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协调社会各方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所对应的学科即“卫生事业管理学”,又简称为“卫生管理学”。 1997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我国的卫生事业做了明确的定性:“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是国家干预收入分配和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维护社会安定、保证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摆脱了"政治决定一切"的思维定势后,又陷入了"市场万能论"的泥潭。商业化、市场化走向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导致医疗服务的公平性明显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原因在于对医疗卫生保障的特殊性缺乏认识、医疗卫生保障的理念缺失和医疗卫生保障制度设计注重短期效应。由于医疗卫生市场不具备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存在着诸多市场失灵现象。因此学好《卫生事业管理学》不仅对我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工作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还对我们个人了解医疗卫生各种政策有极大的帮助。单就医疗保障制度一章节来说,医疗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及突发事件造成身体与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队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和。

武汉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武汉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卫生保健体系建立与发展的要求,专业基础宽厚,知识结构合理,能胜任卫生政策研究、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经济管理和医院经营与管理等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熟悉卫生事业或卫生经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系统扎实的公共管理和经济科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理论、卫生经济学与医疗保险理论、医院经营与管理等理论技术与方法,具备较为开阔的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学术视野,掌握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手段,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略通第二门外语。 二、研究方向 1、卫生政策与卫生事业管理 研究医疗卫生政策体系和医疗卫生政策分析与方法;研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医疗保障制度政策,公共卫生政策,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政策,城乡卫生经济政策,卫生事业管理和卫生管理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2、医院经营管理与医药经济 研究医院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医疗市场医院经营战略,医院经营模式,医院成本核算,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医疗卫生政策与医院经营管理;药品市场研究,药品费用研究,药品价格、药品成本、药品效果、药品效用研究、医药经济管理等。 3、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险 研究卫生经济基本理论,最优地筹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卫生经济的宏观与微观管理;研究医疗保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医疗保险的国比较研究等。 4、基于信息技术的健康相关问题研究 研究卫生领域相关管理数据信息,如卫生资源、卫生人力资源、卫生服务、卫生经济、卫生政策与法规、健康与经济社会等管理数据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及信息处理技术等。 5、健康社会学与健康心理 研究健康保健组织,健康与社会,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社会心理保持、健康促进等理论、技术与方法。 6、卫生法和卫生监督 研究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监督等。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研究生实行以二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 五、应修满的学分总数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试题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试题

●卫生事业: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 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政府实行 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管理: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 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的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营 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医疗服务机构,以及由非政府部门,职业群体或群众自发组建的与健康相关的第三方组织 ●卫生行政组织体系的设置:卫生部,省、直辖市、 自治区卫生厅(局),地区、直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 ●卫生服务组织体系设置: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 ●我国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1997年医疗卫生体 制改革开始之前,城市医疗机构一般分为市区及街道三个层级——————————社区建设健全后——————社区卫生机构+综合性卫生机构

●不同人群的需求等多方面原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 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ISO 9000族标准中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一个组 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卫生服务质量:就是医院、CDC等卫生服务提供者 的服务与服务利用者的需求和需求的符合程度。 ●卫生服务质量的基本内涵:结构(与卫生服务相关 的硬件构成、过程(卫生服务提供的具体步骤与经过)、产出(指卫生服务对患者健康状况的改善)●卫生信息:指国家为了保护和促进人民健康,有效 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收集,传输,处理,存储,分配和利用开发的各种信息 ●卫生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一种,是对卫生部门 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和传输并为有关卫生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服务的系统。结构:两个实体,信息产生过程和卫生信息系统管理结构 ●卫生人力资源分:医疗卫生系统的管理人员、医疗 卫生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卫生系统的技能工勤人员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核心环节:获取、激励、 绩效管理与开发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卫生系统的概念; 卫生系统是所有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目的的,致力于开展卫生活动的组织、机构和资源。 2、文化环境对卫生事业影响的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社会整体价值观、医务人员的行医理念、人群的健康期望。 3、卫生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①提供卫生服务; ②提供医疗保障,具体包括筹资,建立资金池,分配资金以购买服务; ③资源筹措,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④管理,即卫生系统作为管家,管理资金、分配权力,并且对人群赋予他们的期望作出应答。 4、卫生系统的的三大目标是什么? 1.改善健康 2.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 3.分担疾病经济风险确保筹资公平性 5、卫生事业的概念; 指国家和社会为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有条理、有规模的从事所有社会服务的总和 6、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P10 是以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国家和社会采取的所有管理事务 7、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有哪些?P13 ①法律手段 ②行政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项目管理手段 8、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P16内容:

1.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 2.卫生事业的管理体制 3.卫生事业的运行机制 4.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专题小组讨论法,swot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政策研究情景分析,循证政策分析。 定量研究方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数据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卡方检验,方差分析,路径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关键路径法。 9、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和客体;P12 主体:包括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发展改革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社会其他管理者,如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等。 客体:包括卫生组织及其构成要素和职能活动两类。 10、卫生系统的特殊性有哪些?P5 a)卫生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专业性; b)大多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状况 第二章卫生工作方针与卫生发展战略 1、卫生工作方针的概念;P19 是国家指导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基本思想,使卫生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国家各项卫生工作和制定各项具体卫生政策的依据。 2、新时期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P23 1.以农村为重点 2.预防为主 3.中西医并 4.依靠科技与教育 5.动员全社会参与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注重时政 第四章 卫生组织体系P68:(狭义)包括直接提供卫生服务的组织,如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组织等;具有直接管理卫生行政组织,以及卫生第三方组织等。 卫生服务组织体系设置P73:目前卫生服务组织主要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几类机构。(具体内容看课本) 会判断哪些是其他相关服务组织体系P78:医学教育机构、医学研究机构 第三方组织(NGO):即非政府组织,指一个不属于政府、不由政府部门建立的组织。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5个特征。 第五章 健康保障制度的P89:指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及突发事件造成身体与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P92:国家卫生保健制度模式(英国)、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德国)、商业保险模式(美国)、储蓄医疗保险模式(新加坡) 第六章 关注热点,比如新农合 以下内容供参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互助共济制度 “新”特点:政府主导、三方筹资责任明确;保大病为主;全体农民参加、以户为单位;县级统筹;分级分段分项支付 新农合问题:“筹资难”:参保率与高动员成本;报销方式复杂而不透明;受益面小,约4%大病;受益程度低,实际报销比低于30%;政府经费不到位;管理环节复杂 (经费管理:专人?3-4人。专账?,经费使用:财政,缺乏有效监督);服务提供缺乏有效监管 还可参考课本P123 第七章 规划工作P126: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或目标而建立一整套有效分配资源的综合协调机制的过程。 规划P126:是规划工作的一种实体化产品,是一种规范化或法律化的文件,是达到某个特定目的、目标的蓝图。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P127: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规划者评价特定地理区域内或特定人群的健康需要,确定如何通过分配现存或预期可控资源,以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去满足这些健康需要。 区域卫生规划P138: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卫生事业管理学选择题库

5、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必须经( )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方可向有关部门办理其他手续。 A. 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 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6、作为组织生存发展的灵魂是( ) A. 组织的技术问题 B. 组织的管理者问题 C. 组织的目标价值问题 D. 组织的社会心理问题 7、医学信息工作的质量标准是( ) A. 广、快、真、准 B. 广、快、真、精 C. 广、快、精、准 D. 广、真、精、准 8专家定义的需求是( ) A. 标准需求 B.表达需求 C. 相对需求 D.认识到的需求 9卫生人力需求量预测方法之一卫生需要法是建立在( )基础上确定卫生服务的需要量。 A. 专家意见 B. 人群生物学基础 C. 人群社会学基础 D. 人群生物学基础和专家意见 10问题的严重性评价是属于( ) A. 适宜度评价 B. 恰当性评价 C. 进度评价 D. 结果评价 11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是( ) A. 一级医疗事故 B. 二级医疗事故 C. 三级医疗事故 D. 四级医疗事故 121996年我国开始实行的“三网合一”是指( ) A.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检测和同产儿死亡监测

B.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新生儿死亡监测 C. 出生缺陷检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婴儿死亡监测 D.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 13根据医务人员是否有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可分为 A. 医疗过失纠纷和非医疗过失纠纷 B. 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 C. 医疗意外和医疗并发症 D. 医疗意外和疾病自然转归 14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是 A. 以专家为基础的服务 B. 以保健为基础的服务 C. 以医疗为基础的服务 D. 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 15管理活动中最重要、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要素是 A. 财 B. 人 C. 时间 D. 信息 16以下哪个指标属于卫生服务需要指标 A. 年每千人住院天数 B. 两周患病率 C. 每千人口医生数 D. 每千人两周就诊次 17造成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属于 A. 三级医疗事故 B. 四级医疗事故 C. 一级医疗事故 D. 二级医疗事故 18医院的管理费用属于 A. 固定成本 B. 变动成本 C 混合成本 D. 直接成本 19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第一步是进行 A. 家庭调查 B. 社区调查 C. 社区诊断 D. 居民患病调查 20以下哪一条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的原则有误 A. 低水平广覆盖 B. 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 C. 医保统筹范围实行非属地化 D. 医保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21整体把握、科学分析、组织综合说明的是管理学的哪个原理 A. 系统原理 B. 整分合原理 C. 封闭与开放原理 D. 弹性原理 22卫生事业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反映的指标 A. 卫生筹资水平 B. 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 C. 国家财政投入 D. 卫生发展水平 23单项试点研究属于 A. 随机实验研究 B. 自然实验研究 C. 现况调查 D. 抽查 24公共政策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行政决策机关 B. 行政执行机关 C. 公共政策目标群体 D. 大众传媒 25卫生服务研究主要是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A、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对比研究 2、居民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的对比研究 3、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4、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对比研究 5、居民不同疾病医疗费用研究 6、居民消化性溃疡危险因素研究 7、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8、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9、社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利用与影响因素分析 10、社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及需求意愿的调查分析 11、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2、社区健康档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3、社区慢性病管理状况研究 14、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15、社区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16、社区居民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17、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18、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运行状况及发展方向研究 19、社区慢性病患者管理状况及医疗保健服务分析 20、医生职业紧张与生命质量状况研究 2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出院原因分析 2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金运行状况调查研究 2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 2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前后住院卫生利用变化研究 2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对其认知度的调查研究 2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医疗服务的影响 27、农村居民医疗费用现状与住院医疗费补偿比测算研究 28、居民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的对比研究 29、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30、艾滋病高发地区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31、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的现况分析 32、体质指数(BMI)与血糖血脂及血压的关系 33、我国人群II型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34、营养摄入对II型糖尿病影响的调查研究 35、运动与血压血脂血糖的流行病学研究 36、高血压与肥胖因素关系研究 37、高血压与行为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38、高血压与精神因素相关性研究 39、关于如何进一步降低居民医疗费用的思考 40、SARS的社区健康教育措施及效果 41、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的调查研究 42、县级以上卫生医疗机构卫生人员专业素质分析

2019年卫生事业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卫生事业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1.影响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主要因素有:( E ) A.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 B.卫生服务的价格 C.居民的健康观念 D.费用的支付方式 E.以上都是 2.下列不属于社区的要素选项是:( B ) A.社区居委会 B.某一时段 C.居民的健康观念 D.健康保险制度 E.某地域 3. 社区卫生服务对象包括:( E ) A.健康人群 B.亚健康人群 C.高危人群 D.病人 E.以上都是 4.下列不属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的是:( C ) A.健康教育 B.血吸虫防治 C.器官移植 D.免疫接种 E.外伤处理 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 A ) A.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B.专科卫生服务机构 C.福利机构D.居民自救组织 E.民政机构 6.社区卫生服务原则:( E ) A.协同性 B.发展性 C.经济性 D.公平性 E.以上都是7.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运作的是:( D ) A.原有机构名称转变,运作模式不变 B.政府全额拨款补贴 C.卫生部门可以单独完成体系建设 D.社区动员,重在参与 E.在短期内可以建立体系框架 8.可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主体有:( E ) A.个体诊所 B.街道医院 C.民营医院 D.三级医院 E.以上都

是 1.E 2. B 3. E 4.C 5. A 6. E 7.D 8. E 1. 在儿童青少年社会卫生保健三级预防措施中,下列哪种不属于一级预防? ( D ) A. 优生优育 B. 社会性宣教 C. 举办家长学校 D. 建立疾病筛查制度和规程 E. 学校心理卫生咨询 2. 在儿童青少年社会卫生保健三级预防措施中,下列哪种不属于二级预防? ( B ) A. 早期发现 B. 社会性宣教 C. 早期干预 D. 建立疾病筛查制度和规程 E. 除病于萌芽 3. 在儿童青少年社会卫生保健三级预防措施中,下列哪种不属于三级预防? ( D ) A. 治疗疾病 B. 减轻损害 C. 促进康复 D. 建立疾病筛查制度和规程 E. 专门治疗机构治疗儿童疾病 4. 妇女从怀孕到产褥期这一段特殊生理过程中所采取的保健措施,属于哪一阶 段的妇女社会保健措施?( B ) A. 青春期保健 B. 孕产期保健 C. 围产期保健 D. 更年期保健 E. 都 不是 5.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B ) A. 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来势猛,绝对数量大 B. 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C. 人口老龄化地区发展不平衡 D. 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 发展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最新)

单选10*1=10 多选10*2=20 简答5*8=40 问答2*15=30 性质: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详见课件) 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3. 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 4.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地位和作用:以人为本的观念;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民健康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观念;发展卫生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 重要性:1.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3.发展卫生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 4.保证群众健康权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①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②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③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④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⑤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仅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水平作出了贡献,也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对于拉动需,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相关产业的方针也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面临的挑战: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 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相适应 构成:卫生行政组织、卫生服务组织、第三方组织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 a)卫生部 是国务院主管全国卫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相适应,按照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卫生工作方针,对全国卫生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围绕卫生工作战略重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国卫生事业,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重点加强政策法规、综合规划、监督执法和信息服务等工作,并对部属企事业单位做好规划、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等管理工作。 卫生部部机构设15个职能司局:卫办厅、人事司、规划财务司、卫生政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