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高度推进并购重组在探索当中_省略_组_企业战略与内部控制研讨会综述_吴星泽

从战略高度推进并购重组在探索当中_省略_组_企业战略与内部控制研讨会综述_吴星泽
从战略高度推进并购重组在探索当中_省略_组_企业战略与内部控制研讨会综述_吴星泽

从战略高度推进并购重组

在探索当中落实内部控制

———并购、重组、企业战略与内部控制研讨会综述

吴星泽

(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系210093)

2009年10月26-27日,由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石油)承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协办的“并购、重组、企业战略与内部控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分别由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教授李心合、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张新民和中山大学教授谭劲松主持。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石油副总会计师温青山致欢迎辞,特邀嘉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化成等分别作主题报告,特邀嘉宾普华永道合伙人吴卫军等作大会专题发言。整个会议务实、高效,围绕并购重组和企业内部控制两大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充分实现了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交流了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并购重组与企业战略

(一)并购重组目的———财务安排V S战略安排

一般认为,并购重组是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不同国家、不同阶段,并购重组的目标会发生偏离。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刘淑莲对我国上市公司不同阶段并购重组的目的进行了梳理。在起步阶段(1993年~1996年),并购重组的目的是为国企减亏解困服务;在快速发展阶段(1997年~2005年),并购重组的目的主要是保“配”、保“壳”和买“壳”、借“壳”;而在规范与发展并举阶段(2006年至今),并购重组的目的则从财务性目标向战略性(产业性)目标转变。

王化成结合我国华晨集团和中国船舶的案例,从大股东控制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企业通过并购掌控上市公司控制权是出于利益侵占还是战略安排进行了研究。王化成指出,目前我国法律体系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程度低,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具有较高的私有收益。这一较高的私有收益为大股东实施利益侵占提供了可能。控制权转移引起公司业绩变化先升后降的趋势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并购的目的是利益侵占(即通常所说的“掏空”)。而中国船舶整体上市的典型案例分析结果却说明,并购的根本目的是资源整合而不是短期财务效益。后一结论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下称国机集团)也获得了证实。该集团资产运营部副部长周曙阳认为,并购重组是该集团近年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其重组的主要目标是资源整合。资源整合使国机集团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二是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三是企业资源由分散状态转变为由集团合理配置。

其他代表和委员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广东广晟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部总经理王立新从该公司的并购经验出发,提出了制衡目的说。他指出,并购行为、尤其是收购上市公司的目的是通过并购引入新的制衡力量,以打破国资委对国有控股企业的强力干预,从而使企业为主导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逐步取代国

89

资委为主导的指令性资源配置方式。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孙玉国提出了竞争目的说,认为并购实质上是竞争的需要,通过并购不仅可以减少竞争对手,还可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专业指导部副主任李挺伟则认为,并购目的在于能够产生并购协同效应,扩大企业影响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吴卫军认为,并购目的本身复杂多样,但从国内现状来看,目前应提倡通过并购把实业做好,即应强调并购的资源整合作用。此外,吴卫军还针对近年国内企业出现的跨国并购冲动指出,国内企业应以国内整合为宜,对跨国并购要保持足够的谨慎。总的来说,大多数委员和代表都赞成从整合资源的战略高度推进并购重组。

(二)并购重组实施———整合是关键

并购重组的目的能不能够达到,关键在整合。整合包括并购动机与战略目标整合、产业链整合、关联资源整合等。广东金融学院马鹏认为,在公司发展的大部分时间和阶段,并购都将是企业战略的主要实施途径。为此,并购动机要与企业战略目标匹配,并购类型要与企业战略类型匹配,并认为并购动机与企业战略不匹配是导致我国并购失败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孙玉国介绍了青岛啤酒并购重组过程中的体会。在并购过程中,青啤发现后期整合和发展是影响并购效果的关键问题。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并购目标就可以顺利实现,反之,并购目标难以实现,甚至会影响到企业整体效益。孙玉国指出,如果在实施并购重组过程中能够注意以下几点,后期整合就可以少走弯路:第一,并购要照顾产品的特点;第二,并购不能脱离消费者的需求。周曙阳介绍了国机集团并购重组的经验。该集团主要采用四种典型模式实施重组:一是避免重复,合并同类资源;二是整合产业链;三是以优扶劣,盘活被重组企业的优势资源;四是强化上市平台,整合关联资源。四种模式的核心思想也是“整合”。周曙阳同时强调,推进外部重组,要以发展战略为导向,明确重组方向,针对产业链中的空白和缺陷推进资源重组和整合,以达到做强做大、互利共赢的重组目标。国机集团的并购经验总结起来就是十六个字,即战略整合、业务对接、管理衔接、文化融合。与会代表和委员对此深表赞同。

在肯定经验的同时,委员们进一步指出了并购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其它问题。李心合通过国内一家上市公司重组流产的案例指出,在并购重组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和解决估值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资产估值,直接关系到并购重组能否成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常也持同样看法,并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整个评估环境的改善。

(三)并购重组理论研究———现状与机会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正处在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它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方式,也为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刘淑莲指出,从总体上来看,目前中国并购理论研究的特点是:理论介绍多、案例描述多、实证研究少。而有限的并购实证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并购绩效研究。之所以形成这种情况,除了理论界自身的原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并购数据整理方面严重滞后。尽管目前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上市公司股价和财务数据库,但有关并购的数据比较少,而且由于理论界、实务界对并购重组的含义、范围界定不一,许多数据需要研究者自己去搜集和整理,因而各个研究者所能掌握的样本量以及研究结论往往缺少可比性。刘淑莲认为,从公司财务的角度讲,目前至少存在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应予以解决:(1)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价值创造或价值毁损的动因;

(2)并购增长价值与评估手段;(3)并购支付方式与影响因素研究;(4)并购的财富效应与再分配机制;(5)海外并购与风险管理。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兆国进一步指出,并购背后隐含的效益问题,特别是如何利用国有控制权的私有收益来进一步整合利用好资源的问题也很值得深入研究。

二、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边界在哪里

我国内部控制建设推进很快。继2006年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后,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提出了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原则和要素。然而,由于相关的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等文件尚未出台,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边界问题仍然存在90

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比如,有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控制制度,就是手册、文件和制度,这种认识显然会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不能落到实处;也有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会计控制或财务控制,这种认识显然没有把握《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精神实质,对不同层次的内部控制,特别是公司治理控制和管理控制的认识不清晰,或者不能整体认知。

中国石油的实践对内部控制边界问题作出了一种诠释,也为如何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供了经验。中国石油是我国较早以C O S O框架为基础,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核心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的国有特大型企业。该公司内控与风险管理部副总经济师钟敦岳认为,由于内部控制服务于很多重要的目标,并且越来越多地被视为各种潜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在巩固完善财务报告控制的基础上,围绕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性目标,面向经营管理各领域,全面深化内控体系,实现内部控制内涵和外延的拓展,使规章制度的覆盖面从整体上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从中国石油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有着更宽更广的边界,是会计或财务控制与业务控制的全面、有机结合。宋常从风险的角度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凡有风险存在的地方都应该有内部控制。

(二)内部控制作用———风险防范之外要不要关注价值创造

一般说来,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起到风险防范的作用。吴卫军认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是三位一体的。他以摩根大通的风险管理过程为例指出,风险管理应是面向未来的。加强内部控制,就要了解企业的各种风险敞口,并运用模型进行预测。同时,内部控制体系的持续健康运行还要求进行压力测试,要经常回头看,观测预测结果与实际状况之间的差距,以修正控制标准与预测模型。钟敦岳从中国石油的实践经验出发,也认为内部控制发展方向是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密切结合。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思路,中国石油内控体系覆盖的范围已由体系建设初期围绕财务报告的风险控制,发展到面向经营管理各个领域,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围绕重要经营管理业务开展流程梳理、风险评估与控制设计。通过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机制,规范主要业务流程,实现全过程控制,最终实现“体系可靠、风险可控、运行可持续”的内控目标。

李心合指出,内部控制有助于风险防范,这是公认的事实,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在于,内部控制到底有利于价值创造还是不利于价值创造,决定于内部控制的“适度性”,并根据其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经验指出,如果内部控制程序异常繁琐,不仅增加直接成本,还很容易出现“搭便车”和“踢皮球”现象,从而损害企业价值。因此,内控作用的发挥必须把握好“度”的问题。

(三)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否要另起炉灶

在内部控制体系形式选择和具体落实上,钟敦岳提出企业内控体系建设要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内控体系的建立,不是另起炉灶,以独立的一套制度或规范形式存在,而是在现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对企业优秀经营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和创新,使内控体系融汇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渗透到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实现内控管理职能的回归。

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钟敦岳认为重点工作在于五个方面:一是全面构建控制环境。按照内部控制框架结构,中国石油把控制环境中职业道德建设、明确岗位职责、细化权利和责任分配、完善反舞弊机制等控制内容,提升为公司层面控制,并制定统一的政策措施,确保各个管理层级遵照执行。完善内部控制环境,要突出抓好关键的两点:树立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和将内控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二是梳理业务流程,识别评估内控风险。建立风险评估方法体系,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在公司层面识别公司面临的所有重大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在业务活动层面识别确认重要风险,建立公司内部控制风险数据库。三是开展针对重要风险的控制设计。将识别出的风险与末级流程对应,确定风险控制点和关键控制,完善风险控制设计。四是完善信息系统控制。以C O S O和C O B I T为参考标准,完善信息系统总体控制和信息系统应用控制设计。五是强化内部控制监督措施。建立内部控制管理层测试及运行评价规范,建立健全缺陷报告管理机制。通过强化内部控制监督,在企业内部构建“内控有制度,部门有制约,岗位有责任,操作有程序,过程有监控,风险有检测,工作有评价,责任有追究”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而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的长效机制。

91

浅谈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doc

浅谈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治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是企业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在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环节还比较薄弱,很多企业甚至没有建立真正的内部控制系统,这使得企业很难适应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题目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法人制度不健全。在治理者任命方式上,国有企业的治理者是行政任命产生的。很多治理者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没有转变治理思想和经营方式,没有接受现代内部控制理念和方法,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方式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题目,对企业各项业务不能实施科学有效的监视。有些企业仅仅具有现代企业的外表,没有形成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明确界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治理者的权限和责任,缺乏应有的内部控制措施,也没有建立公道的人力资源治理机制,没有建立任人惟贤的人才竞争机制,这些都在无形中抬高了企业的经营本钱。 (二)风险意识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断进步,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风险意识并不强,这在企业投资决策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企业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治理机制,在市场竞争中难免遭受失败。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企业在业务流程内部控制方面,资产控制和授权控制的漏洞较大。业务流程控制指在必须遵守的标准操纵程序。一次完整的经济业务一般分为授权、审批、执行、记录和复核五个环节,分别由不同部分或职员办理,以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通过制定业务流程,对每项经济业务实施内部控制,保证经济活动的公道、正当、有效。有的企业传统业务流程控制比较健全有效,如货币资金控制、存货控制、债权控制、债务控制、本钱用度控制、销售利润控制,但随着近年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制、企业投资的多元化、筹资渠道的多样化的出现,在股本交易控制、投融资方面内部控制方面出现题目比较突出,亟需尽快制定这些方面的控制流程。有的企业单项业务流程比较公道、健全,如货币资金控制、债权控制、债务控制等,但业务流程各环节之间缺乏连贯性,使内部控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以为,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对此熟悉不足,没有从企业整体角度考虑内部控制建设,使企业内部控制在控制环境、控制程序、会计系统方面不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内部控制措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内部控制文件形同虚设。 (四)对内部控制重视不足。一是企业治理层重生产轻经营,重开发轻内部治理,甚至将内部控制仅仅看成是财务治理部分的工作职责,未将内部控制放在企业经营治理的战略高度来考虑。二是有的企业固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实际并未认真贯彻执行。三是治理层对内部审计重视不足。有的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部分,有的未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不规范。四是在日常财务治理方面,思想工作不深进,对职工的个人行为和思想状况了解不够,使一些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发现。 二、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题目的对策建议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充分认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核电产业由“适度发展”向“积极发展”的快速增长期为企业成长带来了广阔的空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发展的深入,防范各种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内控管理逐步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上海电气党委对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制度完善作为纪委工作的重点工作抓,而作为世界级工厂建设的企业过程中如何充分认识企业内控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准企业内控管理的对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及发展 1、企业内部控制含义。 常用的定义是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简称为企业内控。 从上述我们可知,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 2、企业内部控制发展

内部控制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1934年美国的《证券交易法》中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2001年底以来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大公司的一系列会计丑闻被曝光后,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美国的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我国的内部控制发展较晚。直到2008年和2010年,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共同构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内控规范的发布是中国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体现了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接轨和整合。企业对于内部外部的风险可以得到更系统有力的控制。内控规范为中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理念、实施和制度层面为企业提供了基础,即解决了什么是内控的问题,又解决了怎样开展内控的问题。 二、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设重要意义 1、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 内部控制体系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在不断地加以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中,使各项规章制度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让企业生产经营各项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人人都能够遵循的统一完整的制度体系,达到能够使企业各项活动都能被体系涵盖并有效的控制。纪检监察工作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步骤,通过直接参与和监督检查等形式,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督促企业有关部门加强制度建设, 及

2020电大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全)

企业战略管理单项选择题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题库共 60 道试题,答案完成后公布。) 1.西单商场的目标市场定位是:大众化的精品店。有部分顾客抱怨商场的装修档次太低,商场里的椅子太少。有人建议商场进一步装修、多放置椅子并提高名牌商品的比例,并力求使名牌商品物美价廉,请问这种建议有什么问题?() A. 建议的措施方案与企业目标不一致。 B. 建议的措施与企业领导的想法不一致。 C. 建议的措施符合顾客的需求,可以实施。 D. 建议的措施可能会降低商场的利润。 2.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在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在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是()。 A. 低成本战略 B. 营销战略 C. 竞争优势战略 D. 差异化战略 3.百事可乐把自己的目标顾客定位在年轻人,并通过低价,从而把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硬生生地抢夺了一部分过来。百事可乐所采取的战略类型是()。 A. 差异集中化 B. 低成本集中化 C. 成本路线战略 D. 差异化战略 4. TCL并购法国阿尔费公司,这属于()。 A. 成长型战略 B. 稳定型战略 C. 收缩型战略 D. 以上都不是 5.价值链理论所依据的基本逻辑关系是() A. 竞争优势—经营资源—价值活动 B. 价值活动—经营资源—竞争优势 C. 经营资源—价值活动—竞争优势 D. 经营资源—竞争优势—价值活动 6. 战略实施的变革型模式的特点是企业总经理主要考虑如何()。 A. 实施企业战略 B. 让其他管理人员一起共同实施战略 C. 与其他管理人员一起修订战略 D. 制订一个最佳战略 7. TCL正在策划进军汽车制造领域,这一战略层次属于() A. 公司战略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题(2010-2012)

案例分析题一(本题15分)(考核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2012 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甲公司组织人员对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聘用A会计师事务所对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实施审计。2012年2月15日,甲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就对外披露2011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相关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以下决议: (1)关于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的责任界定,董事会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A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为提高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质量,董事会决定委托A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草拟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并支付相当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20%的咨询费用。 (2)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甲公司于2011年4月引进新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并于2011年5月1日起在部分子公司试点运行。由于该系统至今未在甲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董事会同意不将与该系统有关的内部控制纳入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范围。 (3)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董事会同意A会计师事务所仅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A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不在审计报告中披露,但应及时提交董事会或经理层,作为甲公司改进内部控制的重要依据。 (4)关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甲公司销售部门于2012年2月初擅自扩大销售信用额度,预计可能造成的坏账损失占甲公司2012年全年销售收入的30%,董事会责成销售部门立即整改。鉴于上述事项发生在2011年12月31日之后,董事会讨论认为,该事项不影响A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审计意见。 (5)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时间,由于部分媒体对上述甲公司销售部门擅自扩大销售信用额度并可能造成重大损失事项进行了负面报道,为逐步淡化媒体效应和缓解公众质疑,董事会决定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日期由原定的2012年4月15日推迟至5月15日。 (6)关于变更内部控制审计机构,为提高审计效率,董事会决定自2012年起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整合进行。董事会建议聘任为甲公司提供财务报告审计的B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2012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董事会要求经理层在与B会计师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与体系管理的融合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与一体化体系管理的融合在企业高效运作的今天,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规避风险、规范运营,越来越受到各企业的重视。通过介绍内控发展的历程、它与一体化体系管理的异同,为我们打开一扇实现内部控制与体系管理融合的创新发展之窗,来完善自身的内控制度,提高一体化体系管理的水平,给企业管理带来新的活力。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一)初级阶段:内部控制系统理论(1936至20世纪80年代末) 内部控制系统理论的特点是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部分。前者着力于保护资金安全及会计记录的可靠性;后者着力于提高经营效率和确保既定的管理政策。这一理论是内部控制的外延得到拓宽,也是其内涵更加丰富。一直沿用到20世纪80年代末。 (二)发展阶段:内部控制结构理论(1988年至1992年) 内部控制系统理论局限性在于把精力过多的放在纠错防弊上,内部控制的范围的目标也显得消极和狭窄。也正因如此,才使新的内部控制理论———内部控制结构理论应运而生。 内部控制结构理论观点的提出是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中,首次使用“内部控制结构”一词,指出:“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确定内部控制结构包含3个要素:控制环境、

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内部控制结构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领域。同时,考虑到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的不可分割性,因此不再细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是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操作的新的发展。 (三)最新成果:整体框架理论(1992年至今) 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发起人委员会”(简称COSO委员会),于1992年9月颁布其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在这部描述内部控制的报告中,开创性的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概念。1994年,该委员会又对报告进行了增补。他们在报告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设计并实施的,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率与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简称三类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由相互关联的5个要素构成: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人是诸多环境因素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人的品行操守、道德价值观以及能力,即使构成环境的重要因素,又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环境要素还包括管理层的管理哲学、管理理念等等。 (2)风险评估。在变化万端的环境中,任何单位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对风险的了解和估定是必须的,建立可操作的风险评估机制,发现、甄别、分析、管理、控制风险也是必须的。重要的前提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要从整体上和单个层面上制定与不同作业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是企业自身的需要,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与挑战的需要。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满足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加以严格遵循实施,才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财政部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经济组织)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规定,结合部门和系统内部的有关内部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者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的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监督决策、信息与传递以及自我检测等方面,从总体上透视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其有效实施无疑会促使企业生产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促进企业经营流程的合理化和正规化。 一、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外部社会经济活动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产生良好的效果 (一)确保企业制订的各项管理方针、目标的贯彻执行 内部控制制度由若干具体政策、制度和程序所组成,渗透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内部存在经营活动和管理环节,就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贯彻企业的经营方针,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确保会计信息及其他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防范经营风险 健全内控制度,可以规范企业各类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的过程和行为,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有效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并加以有效利用 健全内控制度,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企业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对企业各种资源的利用和现金流动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确保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 (四)确保企业利润最大化 健全内部控制,使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做到活而有序,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费用开支,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以求企业实现更大的盈利目标。 二、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政府部门到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不断提高,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际经营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够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有效运行,有赖于企业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客观上需要一个规范的法人治理机构、加强内部控制,以保障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等的合法权益。但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国有企业改制后,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由于产权不明晰、出资人缺位,未形成有效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再加上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造成内控力度削弱,经济业务随意性加大,监督机

电大企业战略管理形成性测评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任务1 (本次任务,覆盖教材第1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1章 后一周内完成本次任务) 题目:在关于隆中对讨论活动的基础上,收集三大 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资料,包括经营业务范围、企业实力以及用户数量等,从中选择一家公司,站在企业负责人的角度,对企业的基本战略构想提出你的意见。 答:中国联通主要业务经营范围包括:GSM 移动通信业务、WCDMA 移动通信业务、固网通信业务(包括固定电话、宽带)、国内国际长途电话业务(接入号193)、批准范围的本地电话业务、数据通信业务、互联网业务(接入号16500)、IP 电话业务(接入号17910/17911)、卫星通信业务、电信增值业务以及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其他电信业务。中国联通于2009年4月28日推出全新的全业务品牌“沃”,承载了联通始终如一坚持创新的服务理念,为个人客户、家庭客户、集团客户提供全面支持。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月6日,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连续多年入选“ 世界500 强企业”,注册资本872.69亿元人民币。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固定通信业务,移动通信业务,国内、国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卫星国际专线业务、数据通信业务、网络接入业务和各类电信增值业务,与通信信息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业务等。 2009年1月6日经,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重组合并,新公司更名称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通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通信网络,积极推进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宽带化,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信息通信服务。2009年1月,中国联通获得了当今世界上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产业链最为完善的WCDMA 制式的3G 牌照,拥有“沃3G ”、“沃派”、“沃家庭”等着名客户品牌。 2013年7月,中国联通已建成全球最大的WCDMA 3G 网络,3G 基站已达到33.1万个,全国所有3G 基站都开通了HSPA+ 21M 网络服务。中国联通成为我国漫游出访覆盖国家和地区最多的电信运营企业,2013年7月已经与249个国家和地区的576个运营商开通漫游业务,与其中188个国家和地区的439个运营商开通了WCDMA 3G 数据业务和GPRS 数据业务。 2008年5月23日,中国联通分拆双网,其中CDMA 网络并入中国电信,从2008年10月01日正式开始分拆,133和153号段正式并入中国电信,联通停止CDMA 业务,保留GSM 网络与中国网通组成新的联通集团。2008年10月1日,CDMA 网络正式移交中国电信运营。 2008年10月15日,中国联通、中国网通集团公司正式合并,新增运营WCDMA·3G 业务。WCDMA 是当前世界上采用的国家及地区最广泛的,终端种类最丰富的一种3G 标准,已有538个WCDMA 运营商在246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WCDMA 网络,3G 商用市场份额超过80%,而WCDMA 向下兼容的GSM 网络已覆盖184个国家,遍布全球,WCDMA 用户数已超过6亿。

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建议

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建议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内部控制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过程中,伴随内部控制实践的逐渐丰富,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后出现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全面风险管理”五个阶段。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简介 (一)中国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结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高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组织机制、运用管理方法、实施操作程序与控制措施而形成的系统。 (二)内部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可发挥以下作用: 1.能够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保护企业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内部控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控制和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加强对企业经营风险薄弱环节的控制,减少和避

免企业风险。 2.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审计监督必须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依据,检查错误,揭露弊端,评价经济责任和经济效益,而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内部控制,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资料的真实。 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1.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层成员高度重叠,造成内部控制权责不清,经营权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产生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现象出现,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恶化。 2.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目前企业风险意识比较淡薄,缺乏风险应对、控制的有效机制,一旦出现重大风险就容易使企业陷入困境。 3.内审未有效发挥作用。内部审计可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确保良好的控制环境.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但我国很多企业虽设置了内审部门,却没有具备真正意义的独立性,因此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4.忽视企业文化,未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文化作为一种软资源,是整个内控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然而很多企业却忽视了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的成效取决于员工素质程度,很多企业没有制定和实施有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一、小型企业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3) (一)小型企业的特点 (3) (二)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4) (三)金盛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5) (四)金盛公司内部控制的重点 (6) (五)从小企业内部控制实践情况的不足 (6) 二、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7) (一)从小企业内部控制实践情况看有以下不足 (7) 三、解决方案 (9) (一)对我国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设计的基本思路 (9) (二)金盛公司内部组织结构 (10) (三)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分类进行研究和设计 (10) 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质量评价 (11) 四、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以金盛公司为例 席贺晶 (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小企业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长久课题。目前,我国许多大企业已逐渐认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而我国的小企业在不断的深化改革中,虽然有各种管理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但大多数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促进我国小企业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研究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实践就显得十分紧迫。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金盛公司是甘肃省金昌市本地一家食品加工企业。通过研究金盛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理论和实践,对于改善目前金盛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同时,对研究我国其他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字:小企业;内部控制;现实意义 Showing small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JinSheng company in as an example Xihejing (Business School of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the small problem has become a worldwide long-term task. At present, many large enterprises have graduall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control, but in China the small businesses in the unceasing deepening reform, although there are various management malpractice increasingly exposed for small businesses, but most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recognition is vague. This article choose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gansu province JinCheng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充分认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核电产业由“适度发展”向“积极发展”的快速增长期为企业成长带来了广阔的空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发展的深入,防范各种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内控管理逐步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上海公司党委对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制度完善作为纪委工作的重点工作抓,而作为世界级工厂建设的企业过程中如何充分认识企业内控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准企业内控管理的对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及发展 1、企业内部控制含义。 常用的定义是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简称为企业内控。 从上述我们可知,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 2、企业内部控制发展

内部控制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1934年美国的《证券交易法》中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2001年底以来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大公司的一系列会计丑闻被曝光后,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美国的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我国的内部控制发展较晚。直到2008年和2010年,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共同构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内控规范的发布是中国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体现了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接轨和整合。企业对于内部外部的风险可以得到更系统有力的控制。内控规范为中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理念、实施和制度层面为企业提供了基础,即解决了什么是内控的问题,又解决了怎样开展内控的问题。 二、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设重要意义 1、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 内部控制体系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在不断地加以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中,使各项规章制度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让企业生产经营各项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人人都能够遵循的统一完整的制度体系,达到能够使企业各项活动都能被体系涵盖并有效的控制。纪检监察工作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步骤,通过直接参与和监督检查等形式,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环

电大企业战略管理的网上作业

某企业经营烟酒业务,其厂址在华北某市,销售市场在华北、东北、华东及西北各省。产品以高档酒为主,企业最近有如下几件事需要解决:1.西南某制酒企业在西北市场在春节期间开展买二赠一促销活动,本企业西部市场负责人请示总经理审批春节期间的促销活动。2.鉴于中档酒市场需求量大,营销部门建议本企业也加入中档酒行列,开发中档酒。3.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各国都在酝酿开发新能源。其中用酒精作为汽油的替代产品是其中的一个方案。企业打算同某发动机企业联合开发不挥发的用于动力的酒精。4.与一家商场就货款问题发生争议,对方已诉至法院。5.购买设备的意向已定,协议已签,急待履约。请问:以上事件中哪些是企业战略层次应该研究的问题,哪些不是,请一一列举理由。 答案解读: 1、西南某制酒企业在西北市场在春节期间开展买二赠一促销活动,本企业西部市场负责人请示总经理审批春节期间的促销活动。 答:这只是促销活动问题。在春节期间,西南某制酒企业开展了买二赠一促销活动,由本企业西部市场负责人向华北的负责人提出的方案,本次促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企业战在西部市场的生存和发展,使企业能西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销售份额和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采用“降价”促销成为了吸引消费者增加购买;西部市场不是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核心,更重要的是为了生存为目标,将目光盯在现有的市场、现有的产品、现有的业务上,被动地参与价格大战,拼命地保卫市场占有率。这属于非企业战略层次问题 2、鉴于中档酒市场需求量大,营销部门建议本企业也加入中档酒行列,开发中档酒。: G! c+ o1 [7 a, r! ^: T 答:由于市场上的中档酒需求量变大,营销部门建议开发中档酒,其主体是营销部门,由营销部门提出的一个方案,其针对市场的需求量提出了适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案,具有长远性的规划,“今天的努力是为明天的收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兼顾短期利益,企业战略着眼于长期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思考,确立了远景目标,并谋划了实现远景目标的发展轨迹及宏观管理的措施、对策。其次,围绕远景目标,企业战略必须经历一个持续、长远的奋斗过程,

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财务处:王庆华 引言 内部控制系统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也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保证。在现代企业经营条件下,内部控制系统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满足现代企业组织方式、经营方式与管理目标的需要,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实践意义出发,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发展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由来已久,许多国家的组织和学者在不同时期都提出了很多理论和实务操作方法。根据各个时期内部控制的特征,我们可以将内部控制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一)内部牵制阶段 在封建社会出现了内部控制的萌芽,统治阶级采用了分工牵制和交互考核的方法,以防止掌管和使用钱赋的官吏弄虚作假、侵占财物。内部牵制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并且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1936年。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在其发布的文告《独立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中第一次使用了“内部控制”这一专业术语。(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是内部控制制度阶段。这一阶段内部控制被分为两个部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与内部牵制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目标不仅是要保护财产的安全,还要增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益。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内部控制结构概念取代了内部控制制度概念。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指出这一点并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三部分组成。 (四)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20世纪末,美国“发起组织委员会”发布《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该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由此可

2021年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挑战,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经营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多,加之企业经营改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运作,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峻。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它是通过企业内部

高层管理者乃至每一名员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高效的相互制约的行为规范。 一、科学合理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必须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经营管理循环。就制定内控制度而言,我认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经营的设计理念上就应该高度树立制定内控制度的观点和意识,注意从建章建制向整体框架的构建与认真实施转变,做事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积极主动、科学严谨的制定有序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经济越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就越重要。企业上至领导下至每一位员工、在每项业务和环节上都必须按内控制度办事,使企业的内控制度真正起到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发现和纠正弊端和错误,确保企业的经营运作有序、科学、高效。企业可采用业务循环法,将企业整个交易循环事项的过程,划分为销售和收入的循环、采购和付款的循环、生产过程的循环、筹资和投资的循环、货币资金的循环五个关键性环节,并据此制定各环节的科学、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合法,保证经营活动的高效、经济,保证企业内部管

关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关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集团以不断刷新的业绩继续保持着业内领先地位,为了集团更好的发展壮大,我觉得集团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一、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有些企业存在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或有关内容不尽合理,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造成部门之间衔接协调上的困难,造成有些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失去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2.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的片面性。目前,有些企业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把内部控制制度只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汇编及建立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认为内部控制就是相互牵制,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内部资金控制,即内部会计控制,对内部控制的方式、方法与手段没有整体的认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上,参与内控管理的也仅仅是财务人员。在员工方面,有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整章建制,是最高管理层的事,与员工无关。 3.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审计职能弱化。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都极差。在内审的职能上,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帐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

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议 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者的内控意识及高层的控制职能。 领导重视是发挥内部会计控制作用的前提。企业单位负责人要深刻认识到实施内部控制不仅是会计管理部门的要求,而且也是规范经营、完善业务流程、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管理效益以保证企业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举措,必须亲自挂帅组织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 要建立内部控制管理领导责任制,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好坏与主要领导的政绩业绩考核结合起来,层层负责,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应有明确的认识,应走出误区,更新观念,强化管理;要为员工建立一个管理完善、控制有效、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有效的令行禁止的管理系统;培养一批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奋、正直、忠诚的员工,不断加强员工的后续教育,对关键岗位定期轮岗、换岗,对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管理欠缺及舞弊行为,以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2.加强内部监督。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制度及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效果良好,其必须被监督。企业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漏洞和隐患,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

电大企业战略管理形考作业1-4

《企业战略管理》行测任务一 题目:在关于隆中对讨论活动的基础上,收集三大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资料,包括经营业务范围、企业实力以及用户数量等,从中选择一家公司,站在企业负责人的角度,对企业的基本战略构想提出你的意见。 答:中国联通主要业务经营范围包括:GSM移动通信业务、WCDMA移动通信业务、固网通信业务(包括固定电话、宽带)、国内国际长途电话业务(接入号193)、批准范围的本地电话业务、数据通信业务、互联网业务(接入号16500)、IP电话业务(接入号17910/17911)、卫星通信业务、电信增值业务以及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其他电信业务。中国联通于2009年4月28日推出全新的全业务品牌“沃”,承载了联通始终如一坚持创新的服务理念,为个人客户、家庭客户、集团客户提供全面支持。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月6日,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 强企业”,注册资本872.69亿元人民币。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固定通信业务,移动通信业务,国内、国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卫星国际专线业务、数据通信业务、网络接入业务和各类电信增值业务,与通信信息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业务等。2009年1月6日经,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重组合并,新公司更名称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通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通信网络,积极推进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宽带化,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信息通信服务。2009年1月,中国联通获得了当今世界上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产业链最为完善的WCDMA制式的3G牌照,拥有“沃3G”、“沃派”、“沃家庭”等著名客户品牌。 2013年7月,中国联通已建成全球最大的WCDMA 3G网络,3G基站已达到33.1万个,全国所有3G基站都开通了HSPA+ 21M网络服务。中国联通成为我国漫游出访覆盖国家和地区最多的电信运营企业,2013年7月已经与249个国家和地区的576个运营商开通漫游业务,与其中188个国家和地区的439个运营商开通了WCDMA 3G数据业务和GPRS数据业务。 2008年5月23日,中国联通分拆双网,其中CDMA网络并入中国电信,从2008年10月01日正式开始分拆,133和153号段正式并入中国电信,联通停止CDMA业务,保留GSM 网络与中国网通组成新的联通集团。2008年10月1日,CDMA网络正式移交中国电信运营。 2008年10月15日,中国联通、中国网通集团公司正式合并,新增运营WCDMA·3G业务。WCDMA是当前世界上采用的国家及地区最广泛的,终端种类最丰富的一种3G标准,已有538个WCDMA运营商在246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WCDMA网络,3G商用市场份额超过80%,而WCDMA向下兼容的GSM网络已覆盖184个国家,遍布全球,WCDMA用户数已超过6亿。

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解和认识摘要: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的总体性管理,是企业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动的基础。它通过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以及战略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等,制定相关的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企业战略管理追求企业的长期生存、发展和战略竞争力的提高,重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发展潜力,对于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控制战略反馈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概述 企业战略管理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以环境为基础的经典战略理论。其中小阿尔福莱德·D·钱德勒全面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结构之间的互动关联。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哈佛商学院安德鲁斯采用了SWOT分析法,将企业的目标、方针政策、经营活动和不确定的环境结合起来。计划学派代表人物安索夫则将战略区分为企业总体战略和经营战略两大类。20世纪80年代又提出了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如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提出的产业竞争的五种力量和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以资源和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21世纪初则出现了以企业网络和整体竞争力为基础的企业(产业)集群理论。通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企业战略管理不断地成熟起来,也提出了较为完整的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 管理学家们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它是整合性的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可以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做到可持续发展。 战略管理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分为七个步骤:确定企业使命,确定企业目标,战略态势分析,战略制定,战略评价与选择,战略的实施和战略控制与反馈。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其中最主要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战略分析包括对环境的变化(宏观、行业结构)及给组织的影响的分析,对组织的地位、资源及战略能力的分析和与组织有关的个人和团体的价值观和期望、愿望、要求、反应及其影响、制约的分析。战略选择涉及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方向,进入的市场类型,进入的方式。它是一个管理评测问题,不是一个完全理性的过程和纯逻辑的行为。战略实施是将战略转化为行动。主要涉及:如何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层次间分配、使用现有的资源;如何使用外部资源;调整组织机构,影响,组织(管理组织)变革的技术、方法。 二、战略分析 环境是由企业无法控制的众多因素构成的,企业只能适应环境而不可能让环境来适应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无法预知外部环境的变化规律,因此企业必须密切关注环境的变化,随时做好适应环境变化的准备。企业面临的环境包括

万科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分析报告

万科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分析报告 班级:09特会本2班组员:陈雅云、高雨 内部控制的含义——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基于对内部控制含义的理解,我们选择了万科集团作为这次我们分析的对象,这是一家发展势头良好,内部控制完善的上市公司,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含义。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002、200002,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国内首批上市的企业之一,总部位于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环梅路33号,业务范围主要为房地产开发及物业管理业务,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156亿、2010年销售金额1082亿,销售面积898万平方米,业务覆盖了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47个城市。 2011年度,万科集团参照财政部、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相关规定,坚持以风险导向为原则,结合本公司的经营管理实际状况,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持续的改进及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管理的要求。 该公司进一步加强了覆盖总部、各一线公司及各业务部门的三级自我评估体系建设,持续组织总部各专业部门及各一线公司对内控设计及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涵盖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的具体要求,同时通 过风险检查、内部审计、监事巡查等方式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及运行的效率、效果进行 独立评价,具体评价结果阐述如下: 一内部环境 1. 治理结构 该公司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要求,建立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了符合公司发展的各项规则和制度,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分别按其职责行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股东大会享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合法权利,依法行使该公司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决定权。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董事会建立了审计、薪酬与提名、投资与决策三个专业委员会,提高董事会运作效率。董事会11 名董事中,有 4 名独立董事。独立董事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