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拖延行为的成因及影响研究

大学生拖延行为的成因及影响研究
大学生拖延行为的成因及影响研究

大学生拖延行为的成因及影响研究

[摘要]面对工作、学习的压力,“拖延症”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通病,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拖延行为尤为显著。本文试图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具体表现、成因、以及产生的结果,来为大学生改变拖延行为和缓解不良情绪,促进其心理健康起到启示作用。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受到人格特质、自我调节、时间管理等内部因素以及任务的难易特质外部因素影响。拖延行为应当一分为二看待,既是一种逃避和恐惧的表现,会对大学生造成自我效能感偏低、产生焦虑压抑不接纳自己等情绪和认知上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同时拖延行为又会让部分大学生在压力中激发潜力,高效率完成任务而产生兴奋感。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些大学生拖延行为的预防和干预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拖延行为成因影响后果

一、拖延行为的定义

拖延(Procrastination)是一种多数人都很熟悉的普遍现象,在心理学领域内关于拖延的定义很多。在研究之初,一些学者侧重于从认知和情绪的角度来理解拖延,将拖延看成是“个体不必要的推迟任务进而导致主观不适的体验①(Solomon,1984),后来的研究则从拖延行为带来的结果来看待它,如认为拖延是“延迟原来计划行动的开始或完成”②(Mann,1994)。现在普遍认为拖延的定义是:“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行动,尽管预见到该行动

会因推迟而变糟。”③(Piers Steel,2007)

2011年在互联网上曾经出过这样一首网友自制的“拖延症之歌”,歌词部分内容为:“我得赶完这篇论文,老师布置了一个星期,明天大早就要上交整整二十页的希腊语,不急但我要先刷刷微博脸谱网、推特,还要致电我老娘请安然后就再看一页,只看一页我浪费了大把时间来点网站……”④整首歌曲将拖延

①Solomon.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Frequency and Cognitive - Behavioral Correlates\ [ J \ ].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84, 31 (4) : 503 - 509.

②Wendelien van Eerde. A meta - analytically derived nomological network of p rocrastination \ [ J \ ].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2ences, 2003, 35: 1401 - 1418. Steel, P. (2007). "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 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of quintessential self-regulatory fail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3(1):

65-94.

③Steel, P. (2007). "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 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of quintessential

self-regulatory fail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3(1): 65-94.

④网络歌曲《拖延者之歌》

症候群的所有典型症状一一唱出,控诉了拖延症对学习、对生活、对减肥、对工作带来的毁灭性影响,众多网友表示纷纷中枪。

本文访谈的五名同学均为大三本科学生,他们都知道自己是有拖延行为,其中3名都认为自己是严重的拖延症患者。通过对访谈者的调查,他们所描述的拖延行为也和歌词中的很多行为表现类似。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将事情推迟到最后期限才去完成,用他们的话说:“deadline 才是最大的生产力。”(CC和ZSY文)

二、拖延的具体表现

(一)行为认知上方面

在认知上,拖延者都有非合理的信念和将错误信念合理化的过程。他们都知道任务的确切期限和紧迫感,也知道如果不完成会造成的严重影响,但是他们还是会选择继续拖延,不到最后一天提不起劲来着手开始。

“考试还有老师布置的作业、论文啊,都会拖到最后期限快到,唉,比如让这一星期交上,星期六熬夜完成,星期日把它交上,每次都是这么赶。之前也是在一个很焦虑的状态,知道自己马上要做这件事情了,但是就是没有勇气开始着手”(SHX文)

“反正我就是一定要在最后那个点完成,习惯了。”(ZSY文)“时间不到,就是永远也不会去做,早完成还不一定质量高,最后完成也不代表差,那还不如最后做呢”(CC文)

在行为上,当最后期限临近拖延者开始紧张起来了,他们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当前最紧急的任务中,不惜熬夜赶工,为完成任务做痛苦挣扎,或为体验最后阶段高压高效的压力感和动力感。

“到最后没办法啦,只能硬着头皮开工了,一旦开了头,你也停不下来了,等我缓过神来,已经快凌晨3点了。”(DJ文)

(二)情绪方面表现

拖延者往往在情绪上伴有焦虑,痛苦,自责,后悔等负面情绪。

“拖到最后晚上熬夜的时候比较痛苦,看着室友在睡觉了,自己还要很苦逼地开始赶作业,就会很自责,就想为什么以前有那么多时间不好好开始做,提前做完

了就轻松了,每次都是到最后一刻的时候才知道痛苦。”(SHX文)“我每次都很后悔啊,像考社会统计学的时候,上课没好好听,准备提前两天好好复习,结果你知道的,压根到了考试前一晚才看的,看的时候那个痛苦啊,感觉好恶心。”(DJ文)

也有同学表示,到了最后期限反而因为压力感而感到兴奋,享受在压力环境下全神贯注,高效率完成后的快感。“到了任务的最后期限,我虽然会很烦躁,但是自己真的开始了,就完全像打鸡血了,停不下来了,感觉有好多东西要写,文思泉涌。而且写出来的东西不比那些提前完成任务的同学差多少,甚至还要好。我觉得自己就是那种需要逼一逼的人才能爆发能量。”(CC文)

(三)拖延行为表现的具体领域

学习上的拖延行为是多数访谈对象感觉尤为严重的,无论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论文还是其他各类考试如英语类都要一拖再拖。“每次我都和自己说,看完这集电视剧后就开始背英语单词,但是一集接着一集,背单词已经成为明天的事情了。”(ZL文)

生活中的拖延行为就有比如爱睡懒觉,早上起不来,迟到成为家常便饭。“我们寝室闹钟一般都要订四个,前三个肯定会被按掉继续睡,最后一个往往也能容易被忽视。”(ZSY文)像衣服之类的都是要屯上好几天的量才不得不开始洗。在买衣服的时候也会产生犹豫再三,不能做决定。嘴上吃着,吃完开始说减肥但从来没有真正开始实施过……

三、拖延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个性特质

沃森探讨了学习拖延与“大五”人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拖延不仅与低尽责性相关,而且与神经质的焦虑、抑郁、自我意识、冲动性、脆弱等人格侧面显著相关。外向型大学生喜欢会交往活动,在竞争性的任务环境中更容易转移注意力,从而导致拖延;拖延与神经质呈曲线关系,高度和低度神经质的学生,其学习拖延的得分都较高。⑤

⑤Watson , D. C.“Procrastination and the five - factor model : a facet level analysis ,”Personality and Indivi dual

Di f f erences 30(2001) :149 - 158.

通过观察访谈对象的言行,发现她们之后大多数是属于外向型性格,比较热情,平时活动也很多。也有个别属于神经质容易焦虑,一有事儿就会感到压力睡不着。

完美主义还有一个被访者ZSY属于完美主义的人格,理应完美型的人会选择很早做准备,把事情完成地滴水不漏,会以高要求来对待自己,何以也会产生拖延行为?Johnson和Slaney将这类的拖延者定义为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把自己的完美主义视为问题,完美主义是自我排斥的)则去现出高水平的学习报延。⑥ZSY自己的话说就是:“前期都在不断酝酿思考,然后又不断否定自己,总在想如何能做到完善,在没有充足准备很难开始做第一步。”由于对自己的高要求,导致很多任务她后面的时间很紧张,都是逾期完成的。

(二)自我管理和调节

1、缺乏时间管理

优秀的时间管理者能够明白决定该做什么以及什么不该做,有效的应用资源,运用确立目标、妥善计划、分配时间、权衡轻重等方式减少时间浪费,以便有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相反不善于时间管理的人容易出现拖延的行为,他们很少或不花时间在系统地组织他们的工作任务,他们通常会着亲自着手接踵而来的工作或者看起来是最紧急的工作。

“大一大二的时候太清闲了,没有什么任务,以前的目标也淡忘了,没有逼到那个份儿上,没实习没找工作的压力,也不知道应该做点啥,也就得过且过,不想去想。”(CC文本)

“任务嘛当然是眼前的最重要和最紧迫,我只能专注于即将要完成的事情,还有期限的我大可不必去担忧,反正时间还没到呢。”(DJ文本)

2、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很多情况下,拖延者本身也会制定一份计划表,有初步的时间规划,但是面对真正去实施的时候,他们却又选择不去做。他们真正缺乏的是自我的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它是个体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的控制、调解自己

⑥Johnson, D. P.,&Slaney, R. B. Perfectionism: Scale development and a study of perfectionist clients in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1996. 37:29一41

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⑦

“我不是不制定计划,我的计划表上也都满满记着我今天该干些什么,例如一天看完半本书,一天背10页单词,但是我实际是做不到的,计划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可以做到。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ZL文本)

“有的时候学习烦了,我就去看看美剧,刷刷微博去稍微放松下,结果一去不复返,正经事儿不干了。很懊恼,可能还是没到最后期限没能没能刺激到我吧!”(SHX文本)

(三)任务的性质

大学生产生拖延行为很大程度上收到外部任务的性质影响,对于任务的难易程度,是否重要和感兴趣,以及最后期限都有很大关系。

1、任务难度

任务过于复杂、工作量大、完成任务的要求不明确,都会增加任务难度,让学生感到自己难以完成,或者会遭受失败,进而增加拖延的可能性。⑧很多时候人们都愿意接受看起来不是那么难的工作,并且很快就可以开始着手工作。对待那些具有挑战的,需要花费很多精力的工作则会选择逃避,准备在最后完成。

“这个学期末不是要交学年论文嘛,一想到要写这个我就头大啊,眼看着已经五月份了,自己的资料也才刚刚开始收集,整个思路也还没有头绪。但是自己现在焦急也没有,已经很淡定了,准备在最后要交的一个礼拜再去写。”(DJ 文本)

2、重要程度

研究表明与不太重要的任务相比,被个体判定为重要的学习任务不太容易被拖延⑧。然而被访者则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比如说写学年论文,我知道很重要,但是因为距离最后交稿还是有一段时间,那么我就不会马上去做,而是有一个前期的思考过程,会焦虑。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我肯定是放在最后做的。”(ZL文本)

“如果很重要的事情又很紧急,那么必须要马上完成。”(cc文本)

⑦Senecal, C,Koestner. R.,&Val(erand, R. J. Self-regulation607mic procrastinatio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5,一619

⑧Paden, N,&Stell,R reducing procrastination through design. Marketing Education Review 1997. 7:17一25

由此看出,单单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很难说明是否会产生拖延行为,任务的重要性还和任务的规范、奖赏、时间期限等因素相互依赖,这些因素都可以改变人们对任务重要性的认识。学习任务的趣味性,完成学习,

3、时间期限

这点在拖延者眼里最为关键,最刺激他们的就是最后的时间期限问题。被访者不约而同地表明,如果离最后期限还有一段时间,那么完全不会着急,急也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到了最后的时间,没有办法才会逼着他们完成任务。

4、任务

“我这个人也是比较拖拉的,一般作业都是早上起来补的。我个人比喜欢书法,规定自己每天晚上要练两个小时的毛笔字,那会儿冬天啊,我手放在外面已经冻得僵了,但还是要继续练,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我对我自己喜欢的东西很执着。像我们现在做小组,虽然遇到很多阻碍,但是每次我都会查很多资料准备很多东西,设计出整个活动流程来,不敢马虎。”(DJ文本)

四、拖延行为的影响

(一)行为方面

1、效果不错——拖延强化

“最后高焦虑状态下集中注意力,大部分情况突击的效果跟自己的预期差不多”(SHX文本)

“晚上裏着被子看书觉得自己两眼冒光,效率很高,复习着很开心,之前就光玩了,最后考的还不错,我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又能得到好成绩,只是一天或者一晚上紧张,觉得还是值得的,我很享受那种感觉,很有满足感,觉得自己还是有点水平的”(CC文)

这种情况下突击地完成任务,因为取得的效果还不错,所以会强化这种拖延行为的再次发生。

2、好了伤疤忘了痛——拖延行为持续

“虽然很痛苦,也会反思自己,但是都是一闪而过,还是会拖。像火车迟到这种事情我是下次再不敢了,但做作业还是会拖啊,”(DJ文本)

“一般能达到要求,就算达不到也不会太严重,不会对下次造成太大影响,就

算自责,等到下次还是会拖。除非是得到很大的经验教训,或者从一始你就知道这件事你绝对不可以拖。”(ZSY文本)

(二)情绪方面

1、焦虑、内疚、后悔

“正就觉得很痛苦,也是在一个很焦虑的状态,知道自己马上要做这件事情了,但是就是没有勇气去打开那个东西去开始完成。”(DJ文本)

“这种拖的过程让人很难受,真的很难受,因为你一直处于一种迷茫,不知道路在哪儿,老是提心吊胆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焦虑这条路走得对不对。”(SHX文本)“会后悔,上个月干嘛去了,上个月为什么不好好写。”(ZL文本)

2、轻松

“轻松至少我前面不做的那段时间我是轻松的啊,没有那么长时间的压力,我觉得自己就是逃避那种焦虑的感觉。”(CC文本)

五、建议

多数被访者还是觉得如果有有效的方法,他们还是有强烈的意愿想要改掉自己拖延的行为。因为有的时候拖延的过程很痛苦,在团队合作中也会给带来负面影响,影响同伴关系。

从自身做起:“有效地做时间规划”“认识自己”“明确目标”“接受不完美”

寻找外界力量:“适当的奖惩”“同伴督促”

虽然被访者提到了很多可以改善的具体行动,还是不禁会打上问号,作为严重的拖延者,他们真的能做到吗?

拖延问题真的是一个很复杂的心理问题,从成因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原因,影响方面也是苦喜参半,在解决方法上没有确切的根治办法,但愿所有拖延行为者能勇敢跨出第一步。

10111160108

张旖旎

《学业拖延研究综述》论文

学业拖延研究综述 曹敏 [摘要]学业拖延是一种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的复杂心理现象。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学业拖延研究进行梳理,从理论研究方面介绍学业拖延的含义、类型和性质;从实证研究方面分析当前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测量工具与新近研究成果。本文以新的思路综述该领域的研究,以期为后续的学业拖延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业拖延性质影响因素 前言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还没有念”,《童年》这首歌描述了在校生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学业拖延。它不仅导致低的学业成就和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还会伤害自尊,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因此,学业拖延研究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学业拖延的理论研究 1.学业拖延的含义 学业拖延是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的复杂心理现象。不同的研究者对它的含义有不同的界定。Solomon认为学业拖延是不必要地拖延学习任务以至于产生心理不适应感的行为。Steel认为学业拖延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个体尽管预期到拖延会导致恶果仍拖延学习任务的行为。相反的,Ferrari 等人则认为学业拖延是一种理性行为。他的研究结果发现回避型拖延者拖延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护自我价值;而唤醒型拖延者则是为了体验到学习冲刺带来的快乐。[1]接受程度相对较广的是Senecaletal等的定义:非理性地延迟开始或推迟完成任务的倾向。 2.学业拖延的类型 根据不同标准学业拖延划可分为不同类型:从成因角度,学业拖延可分为计划失败型拖延和实施失败型拖延。前者是一种决策拖延,它包括认知失败、失去耐心和低能力等;后者是在计划完整的情况下,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拖延完成计划的行为。从应对方式的角度,可分为焦虑型拖延和放松型拖延。前者害怕失败,通过放松来暂时逃避压力,同时伴随着内疚和忧虑。后者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通,追求感官享乐、自我放纵,非理性思维,擅长为自己的拖延行为找借口。[2]从主观意愿角度,划分为主动拖延和被动拖延。主动拖延者喜欢在压力下学习,有意图的拖延,能够及时完成学业任务,对结果感到满意。被动拖延者在压力下学习会紧张,常不自主的延迟学业任务,任务常无法及时完成,对结果感到不满意(Chu,2005)。[3] 3.学业拖延的性质 学业拖延一直被视为不良的、消极的行为。它容易造成考试焦虑和不良的学业成绩。如R. Ferrari (2000)研究发现高拖延者报告有更多的焦虑。王灵芝(2007)认为学业拖延会导致学业任务无法如期完成、学业表现不佳、错失良机。严重的学业拖延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易患免

关于大学生拖延症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大学生拖延症研究报告 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话。“我今天一定要早睡!”“我今天就要把作业做完!”“我马上就去洗衣服!”但很多时候,这样的话听听就可以了,不必当真,因为说这些话的人很多患有一种奇怪的病症——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拖延症非常普遍,甚至有社会调查显示,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看似好像稀松平常的懒惰和散漫行为,却带来诸多隐患,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十分值得重视。 拖延症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拖延症的现象已经成为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与此同时,拖延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存在也十分的广泛,根据我们在新闻与网页的搜索中,大型门户网站的拖延症调研表明,在80到90后的群体中,拖延症存在的现象达到80%。 拖延症不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人们在最后的“死线”开始认真工作,而且容易导致思维的强化,进一步加剧拖延症的现象。 在大学生中,拖延症的集中表现为惰性大、自控能力差,不到万不得已就不做。比如,有的人做作业途中,看电影、玩游戏。厌恶情绪也是一个原因,即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但又不得不做,直到最后期限才草草完事,还有完美主义,不允许细节有下次,一旦发现全部推倒重来,而不是对细节加以修改,这样就导致整个计划延后。大学生在学习拖延上的表现主要针对作业情况和课程学习、复习。 现在大学生布置作业有多种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上课前交纸质稿(打印或手写),二是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作业上传至网络教务平台,三是上课的PPT

演示或者小组展示。如果老师让课前教纸质稿,有些学生就会在上课前一晚上补作业;而如果要上传至网络平台,一定会掐到平台关闭的前五分钟再将作业上传,但也有一些完美主义者,在老师布置作业后一直考虑怎么做,然后该来该去,一直到交作业的最后一刻。根据学生们以往的经验,到了期末复习的时候,就能看出这三种人群的不同表现。学霸是整个学期都在学习,每个月都有详细的复习计划,学渣是到了临考前一天四处求复习重点,背几个小时只为求过,学脆通常会在考前半个月开始复习,他们一整天都驻扎在图书馆,然而却不停地看着手机、出去接水等,学习效率很低。 而当代大学生对于拖延症的认识并不深刻,拖延症指的是非必须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目前这个词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货医学术语,但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常常是一些深层问题的表现。而大多数学生则把拖延症简单认为是做事情拖拖拉拉,常在最后关头才开始着手完成某件事情。对于这样的认为并不可否认是有可取之处的,但由于这种简单的认识,造成大多数学生并不重视拖延症带来的危害,小组成员采访过女生宿舍数名学生,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这种病症,但基本上一笑而过,有的人甚至把拖延症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不可否认,有拖延症的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候效率极高,但其完成质量堪忧,只是应付任务而完成的作业势必没有太大帮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等于是在做无用功。 患有拖延症的几个原因: 1、压力过大 工作越多、压力越大越容易拖拉。还有人深信,他们在重压之下将工作得更为出色;或者把事情往后拖一拖能让自己的感觉好一些。 2、害怕失败 拖沓者害怕失败。所以,他们宁愿被别人认为是没有下足够的气力,而不愿意被人认为是没有足够的能力。 3、完美主义 有的人太想把一件事情做好,想着各种各样的计划,却一直都没有行动。完美主义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他希望讨好别人,他总在担忧自己不完美就没有人会喜欢。 4、不懂自我控制 比如,在写年度计划的时候,停下来吃点夜宵,然后觉得冰箱有点脏,想清理一下,最后把整个厨房打扫了。 5、强迫倾向 这些人总是会不自觉地寻找自己愿望的对立面。结果就是:越想往前,就越往后。有些人天天下决心要早睡,却熬到三更半夜,这既是拖延症,也是强迫症。 6、不自信易逃避 “从心理层面分析,部分人对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导致拖延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心理专家认为,工作上曾遭遇过重大挫败,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容易产生逃避心理,常以疲劳、状态不好、时间充足等借口来拖延工作进度。专家认为,

迟到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

迟到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中文摘要对于大学生而言,最为重要的事情依旧是学习,而学习对大学生而言则是一条漫长的路 。在这条漫无尽头的大路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障碍,迟到也许是最鲜明的一大障碍,关于迟到,我们似乎都司空见惯,从小学到中学,这十余年的过程中,我们都曾迟到过, 迟到之后被老师批评一顿,也就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而对于自己的学习似乎影响也不 是很大,偶尔迟到几次根本不放在眼里。 但是,在大,学就不一样了,大学生作为一个最接近社会的特殊群体,和小学生中学生不 同,大学生的责任更重,成才更为迫切,刻不容缓。如此说来,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意识到, 大学生应该树立一个良好的时间观。因此在这里我想谈论的是,迟到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存在 哪些影响,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克服迟到这一障碍,如何将这一问题最大化地解决。英文摘要As for undergraduate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still learning, and learning to undergraduates is a long road . On the long endless road, there are many many obstacles, late is perhaps the most distinctive large obstacles, About late, we seem to have common, from primary school middle school, this process of more than 10 years, we have all had been late, Late meal after criticism by the teacher, will feel no big deal, but for their learning seems to influence also not

浅述拖延行为的理论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a5529765.html, 浅述拖延行为的理论研究 作者:张丹 来源:《速读·下旬》2019年第11期 ◆摘; 要:“算了,今天我很累了,明天再把今天的事情补上吧。”“我要去舒服的睡个觉,作业的事情再说吧。”“小组作业还不着急,还有时间。”你是否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寻找着各种不同的借口和理由来推辞你原本的计划。这样推后原有计划的心理过程,研究者称为:拖延。本文通过对拖延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等进行简单探讨,并提出通过提升自我内部动机、创设合理环境等方式帮助个体减少拖延行为的产生。 ◆关键词:拖延;拖延分类;影响因素 一、拖延的概念及分类 拖延一词原本是一个中性词,没有褒贬之分,但在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赋予了拖延道德的含义:本应该做的事情或是应该履行的义务没有及时完成。在已有的研究中,拖延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通过梳理前人研究发现拖延的内涵应该包括三个层次:①原计划与个体行为的差距;②拖延的行为表现;③心境变化。本研究认为:拖延是个体有意回避原有计划且已经预见拖延的不良后果,并伴随实施相应的拖延行为,并在行为过程中出现主观上的焦虑感和紧张感等负面感受。 拖延可按照对象、性质、目的、效果等进行分类。就拖延的对象而言,拖延可分为学业拖延和生活拖延;就拖延的性质而言,拖延可分为情景性拖延和特质性拖延,其中特质性拖延又称为长期特质拖延,是个体长期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拖延状态;就拖延目的而言,拖延可被分为主动型拖延和被动型拖延,被动型拖延这类个体在解释任务没有完成的原因时,常常会找很多外部借口,而不提及个人能力的问题;主动型拖延指人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地、有意识、有计划地拖延,旨在拖延后期能唤起个体的高峰体验,在有压力和挑战的环境中进行任务,并且能以良好的结果结束任务。就拖延的效果而言,拖延分为积极拖延和消极拖延。 二、拖延的理论研究 目前对拖延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有:精神分析学观点、行为主义观点、整合动机理论、特质论观点、认知心理学理论观点。例如,精神分析理论在将人的本能划分为生本能与死本能基础上,认为拖延者在面对原本计划或任务时,因为对自己的否定而处于不安或焦虑当中,这样的不安和焦虑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拖延者即刻启动了自我的防御机制,采用逃避或者放的的行为方式来应对自身不平衡状态。行为主义的强化学说认为,拖延者在拖延的过程中体会到愉悦等良好的心理体验以及在拖延中身体的舒适感等强化了个体的拖延行为,就像学生

网络环境下的利他行为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利他行为研究 ■ 丁 迈 陈 曦 【内容摘要】 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带给现实生活巨大的影响。网民线上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网民的各种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利他行为也逐渐进入学者的视野。本文在文献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利他行为的特点,对唤起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如何促进网络利他行为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利他行为;网络利他行为;行为唤起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利他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其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利他行为指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①与亲社会行为同义。狭义的利他行为是最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不带任何私利地帮助他人。 社会心理学对现实利他行为的研究历经几十年,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犹如尼葛洛庞帝所言:“人类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一句话,人类的生存方式都变成了数字化。”互联网为人类拓展了生存的第二空间,这一新的信息交流平台作用日益重要,致使网民的在线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日渐扩大,因此各种网络行为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网络利他行为也不例外。 伴随论坛、维基、P2P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出现的利他行为不胜枚举。网络社会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点,部分学者借鉴了社会心理学中对利他行为的研究,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动机进行探讨;或从网络利他行为的实际内容出发,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分类;还有学者研究社会资本、网络社区特征、浏览行为和便捷因素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综观目前国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系统实证研究较少,更多的是现象描述和经验归纳。而我们更为关注的是:互联网这种新媒介对利他行为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网络利他行为有什么特点?哪些因素影响了网络利他行为?网络利他行为与现实利他是否存在区别?如何借助网络媒介的特点促进网络利他行为的发生? 二、网络利他行为的特点 11网络利他行为的界定 本文采用王小璐、风笑天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定义:在网络环境中所实施的将使他人获益且自身会有物质损失,又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行为。其中,“物质损失”是指助人者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所花费的网络开销、时间精力,以及虚拟的网络货币等;“没有明显自私动机”主要是指不期望有来自外部的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但不排除自身因做了好事所获得的心理满足感、自我价值实现等内在奖励。② 我们以网络中最为活跃的网民———大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校园拦截访问、网络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进行了一些考察,具体研究方法描述参见相关文献③,本文是在这些实证研究结果基础上的延伸思考。 21网络利他行为的特点 (1)表现形式的单一性 网络利他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互联网为媒介,以电子化信息为传递物质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分享行为。在大学生已有的利他行为中,回答网友提问占到80%左右;其次是上传各种资源、自己开帖提供有用信息等。网络利他行为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这与网络媒介的性质吻合,网络媒介作为人们获取和沟通信息的平台,决定了在其中参与交换或复制的物质具有单一性,即信息,分享与传递信息成为网络利他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2)利他者的主动性 互联网的虚拟与匿名性,很多时候消解了利他者和求助者的身份信息,消解了现实利他的复杂情境因素,使利他行为产生的环境相对简单化,因而行为动机更为单纯,自发性、主动性更强。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以内心满足感为主导,如在助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等。 (3)网络利他行为的延时性 社会心理学对现实利他行为的研究,最常见的是实验研究,即研究者创造实验情境,设计求助场景,从而研究人们借此表现出的利他行为,这些现实情境中因为某种由头而引发的利他行为,往往具有在场和即时的特点。网络利他行为则不同,网络媒介具有跨越时空的互动特性,往往可以助人者不在场,而且在求助者发出求助信息一段时间后,延时完成助人行为。 丁 迈 陈 曦:网络环境下的利他行为研究 新闻学与传播学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9年第3期(总第158期)35

小学生拖延现状及其策略研究

小学生学习拖延现状及其策略研究 专业:小学教育班级:10小教一班:庞雅楠 〔摘要〕学习拖延是指学生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将某一项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不断推迟延后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倾向。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分析了xx名小学生的学习拖延状况,比较了小学生学习拖延在性别、年级、班干与非班干等背景变量上的差异性,并结合访谈分析了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原因。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拖延对策 Study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of learning procrastination Pang Yanan Abstract: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is refers to the student to have the time and energ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 non rational behavior tendency one must complete the task of learning constantly delayed by the. This article 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alysis of XX pupils situation of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compared the pupils learning procrastination in gender, grade, class and the difference of non class dry and other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sex, and interviews with the students learning procrastination reason analysis. Keywor d: students learning procrastination Countermeasures 一、引言 拖延的英文“Procrastination”来源于拉丁词“pro”和“crastinus”的组合,“pro”指的是“向前、朝向,喜欢,赞同”,“crastinus”指的是“明天”,说明在拖延的概念中必定要包含“推迟、延迟、耽搁、迟滞”的意思。 虽然说拖延行为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由来已久了,但是对拖延开始关注并进行相关的研究,也是近二十年的事情[1]。我国起步更晚,目前国内更多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及其预测变量分析 张锦坤,陈 璐,黄育艺

第31卷第4 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V ol. 31 No.4 2009年8月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 EDITION)Aug. 2009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及其预测变量分析 张锦坤,陈璐,黄育艺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摘要:以大一和大四学生为被试,考查了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在年级和性别上的不同变化,以及年级、性别、自尊、自我效能感和完美主义等变量对学业拖延的预测力。结果发现:(1)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样本中存在学业拖延现象的大学生占较大比率(48%);(2)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存在年级与性别交互作用,大四男生的学业拖延程度显著高于大一男生,而女生在年级上无显著差异;(3)自尊、完美主义和性别变量对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自尊的预测力最大。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拖延;预测变量;回归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09)04﹣0054﹣06 已有研究发现,相当比率的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Academic Procrastination)现象,即总是或几乎总是拖迟完成作业,并因此而体验到消极的情绪。[1]例如,Solomon和Rothblum早期的一项针对342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46%在写论文时、27.6%在准备考试时、30.1%在完成每周阅读作业时会拖延。[2]Milgram经调查发现,大约有10%~40%的大学生在学业上表现出拖延现象。[3]从国外各时期的调查研究来看,大学学习中的学业拖延现象似乎是日趋严重的。学业拖延不但使大学生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可能失去许多完成任务的良好机会。另外,这种优柔寡断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拖延者的心理健康,容易使其产生自我怀疑、内疚、抑郁等消极情绪,从而导致不良的后果。分析大学生学业拖延现象,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最终帮助大学生纠正这一行为(倾向)将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拖延问题,促进其积极地适应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效率。 虽然国外较早时期就已对学业拖延现象做了调查研究,但国内研究者于新近才开始关注这一现象,且多为综述性研究,实证研究相对较少。[4~7]从当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研究者多从自尊、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动机等方面对学业拖延展开探讨。如Beswick等的研究发现,不论是自我报告的学业拖延还是实际的拖延行为本身,都与自尊都呈显著负相关。[8]Haycock等的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效能感与拖延行为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效能的缺失是产生拖延的主要原因之一。[9]另外Onwuegbuzie等关于动机与拖延关系的研究表明,学业拖延主要是由惧怕失败以及任务难度引起的。[10]Lee的研究发现,高拖延与缺乏自我决定的动机相关。[11] 此外,新近有关完美主义的研究表明,完美主义与拖延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完美主义是指一种对自己的表现或行为设置高标准的人格特质,即在个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极致表现倾向。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对高标准的追求却伴随着与任务完成有关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低自尊。例如Eerde通过元分析发现,拖延与完美主义之间有一定的相关。[12]Pullen研究博士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发现,完美主义与拖延、完成学期论文相关显著。[13] 综上,学业拖延是一种与多维因素相关联的消极行为,现有研究分别从若干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了学业拖延的有关因素和特点。本研究将结合国外关于学业拖延的新近研究结果(完美主义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综合考查自尊、自我效能感、完美主义、性别、年级等各变量对大学生学业拖延 收稿日期:2008–12–10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国家重点项目(ABA060004)。 第一作者简介:张锦坤(1979-),男,福建永定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博士。

大学生班会迟到深刻检讨书

大学生班会迟到深刻检讨书 导读:本文大学生班会迟到深刻检讨书,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大学生班会迟到深刻检讨书(一) 尊敬的老师: 首先让我对大家说声抱歉,上周四的开班会我迟到了近二十分钟,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于我个人于整个集体都犯下了很严重的错误,我知道事后诸葛亮此时说再多都是于事无补的,所以我只想总结了自己的错误,希望以后借以为鉴。 客观原因也是存在的,上周由于各科老师的课调动的比较大,自己的日期观念有些偏差,记错了日期,直到快睡着时才记起日期,导致了开会迟到。但是这些仅仅是客观原因,完全可以用主观因素避免的。而我的错就在这些主观因素上。学生会是一个集体,强调的是集体主义。然而我却因为自己的失误耽误了大家宝贵的时间。开会迟到本身就是不重视集体纪律的表现,我这种行为在集体就已经造成了坏的影响,在外人眼里它也破坏了我们集体的形象。我们大一的委员之间本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而我的这种表现,却是给其他同学带了一个坏头。如果在做一二九辩论赛一类的活动时也这样,普通学生们会认为院学生会这是一个松散的集体,给集体抹黑。 在以后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我一定要改掉这种散漫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集体规则,相信我可以做好,请各位监督,也让我们一起进步,希望我们都不要再犯此类错误写此类检讨书。

大学生班会迟到深刻检讨书(二) 尊敬的老师: 今天我怀着愧疚和懊悔给您写下这份检讨书,以向您表示我对迟到这种不良行为的深刻认识以及再也不迟到的决心。 早在我刚踏进集美大学航海学院的时候,您就已经三令五申,一再强调,全班同学,不得迟到,不得旷课。您的反复教导言犹在耳,严肃认真的表情犹在眼前。而今天早上因为警惕性不够,意志力不够,太晚起床造成迟到的不良后果,我犯的是一个严重的原则性的问题。我知道,老师对于我的迟到也非常的生气。我也知道,对于学生,保证每堂课按时上课,不早退,不旷课是一项最基本的责任,也是最基本的义务。但是我却连最基本的都没有做到。事后,我冷静的想了很久,也已经深刻的认识到迟到这件事的严重性。 我十分深刻的检查自己检自身的问题,我对于我这次犯的错误感到很惭愧,我真的不应该因为贪睡而迟到,这么的没有组织纪律性,影响了老师的正常教学,破坏了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给班级和学院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对此,我感到很后悔很内疚,我希望老师可以原谅我的错误,我这次的悔过真的很深刻。虽然,人总是会犯错误的,但是我知道也不能以此作为借口,我们还是要尽量的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希望老师可以相信我的悔过之心。 相信老师看到我的这个态度也可以知道我对这次的事件有很深刻的悔过态度,对于这次迟到,对于自己这次这样没有组织纪律性而且影响了老师的正常教学,我真的很懊悔很内疚,希望老师可以原谅我的错误。“我错了”这句话对您来说显得太苍白无力了,“我下次

心理学研究方法-拖延

大学生拖延现象与自尊、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研究计划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拖延行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7O年代末,由Ellis和Knaus等人提出。拖延在学术领域十分普遍,Ellis 和Knaus(1977)曾估计大学里面有接近95%的美国学生存在拖延行为,而Solomon 和Rothblum的研究则表明,有50%的学生报告他们长期有拖延行为,38%的学生报告偶尔拖延。甘良梅等的调查显示,63.5%的大学生报告他们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达到中等程度的拖延。 有学者已经关注到拖延原因的研究,有学者提出拖延与自尊有关,有学者认为与可能自我效能有关。 拖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在大学生群体中显现的也十分明显。国内外对拖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 2、概念 拖延的英文“procrastination”来源于拉丁文,它原本的含义是:在明天之前把事情做好。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就拖延的定义达成一致。通过阅读与理解,我所认同的拖延的概念是“尽管可能会带来更糟的结果,但仍自愿延迟预定计划的行为“。有学者将拖延分为特质拖延和情境拖延。前者主要集中在与拖延行为相关的个体差异 ,这种拖延行为是一种习惯性行为; 后者是指人们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会拖延,强调情境对人的影响。 自尊即自我尊重,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是通过社会比较形成的,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自尊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关于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文档

关于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论文关键词:拖延人格动机自尊 论文摘要:拖延是个体自愿做出的一种非理性的回避行为,它不仅导致成就低下,而且会降低人的主观幸福感。拖延分为特质拖延和状态拖延两类,相应地,拖延行为的产生既有个体内部的原因,也有情境因素的作用。从个体角度来讲,低严谨性、低自尊、低能力和缺乏动机是主要因素,而任务厌恶和奖惩时限较长是影响拖延的情境因素。对拖延行为的干预应从主客观两方面着手。 拖延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行为,甚至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习惯。Ferrari等指出,在普通人群中,25%的人将拖延报告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约40%的人曾因拖延而蒙受了经济上的损失。在学生中,拖延行为也十分常见,其发生比例约占学生日常生活事件的三分之一,并且这种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拖延的结果会令个体感到沮丧,长期的拖延会阻碍目标的达成、降低生活幸福感、导致低的学业成就,因此拖延行为被认为是一种非适应的,会对个体产生有害结果的行为[2]。为了弄清拖延的实质,帮助人们摆脱拖延带来的困扰,西方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介绍,供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研究者参考,并希望借此带动国内的相关研究。 一、拖延的概念与类型 拖延一词的英文为procrastination,来源于拉丁文procrastinare, 意为推至明天(putting forward until tomorrow)。这个概念其实有正反两方面的含义,有时人们拖延实际上是一种策略,通过拖延可以争取机会、做好充分准备、避免冲动。当结果尚不确定时,等待而不是行动是更有价值的,但是当个体明知应该做的事情却拖延至最后一刻才做并因此导致负面结果时,拖延就是一种不良行为,本文所指的拖延就是这种负面意义上的概念。 拖延具有以下三个特征:自愿、回避和非理性。首先,拖延是个体的自主决定,既不是受他人胁迫的不得已行为,也不是因为突发事件而导致的客观延误。其次,拖延带有回避性,拖延者不愿意开始或完成已经打算做的事情,这种回避与简单的回避决定(decision avoidance)不同,后者的最初意图就是延迟[3]。第三,拖延是个体的非理性行为[4],即尽管没有适当的理由、尽管延迟会造成不利的后果,个体还是选择了拖延。 拖延是个复杂的现象,按照拖延的性质可以把拖延分为特质拖延和状态拖延。特质拖延(trait procrastination)也称长期拖延(chronic procrastination),是一种人格特质。特质拖延者在任何情境中都会表现出一种拖延倾向,并报告有更多的拖延行为。特质拖延者又分为三类[5]:等到最后一刻才进行冲刺的唤醒型(arousal types);害怕失败、甚至害怕成功的回避者(avoiders);无法做出决定的拖延者(decisional procrastinators),状态拖延(state procrastination)是指在某种具体情境下发生的拖延行为,如大学生在写论文、考试复习时更容易产生拖延行为[3]。 有研究者认为拖延是个体对情绪反应的一种应对方式,并把拖延分为焦虑型拖延和放松型拖延[6]。焦虑型拖延也称紧张恐惧型拖延(tense-afraid type),这类拖延者害怕失败,也无法承受成功带来的压力,因此通过放松来暂时逃避压力,但享乐的同时也伴随着内疚和忧虑。放松型拖延也叫快乐寻求型拖延(pleasure seeking),这类拖延者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其特征是追求感官享乐、自我放纵,认为努力工作所得的回报小于付出,并擅长对自己的拖延行为找借口。 二、影响拖延的因素

中庸思维下的利他行为研究论文

中庸思维下的利他行为研究论文 中庸思维下的利他行为研究全文如下: 前言 随着中国木土心理学的发展,”中庸”从哲学走进心理学。中庸二字最早见于孔子 《论语·雍也》,并随着时代发展而被赋予不同含义。徐克谦对此进行整理,概括指出中 庸思想的3种含义:从西周时代恰到好处遵循刑罚标准到孔子思想的伦理道德观念,并最 终与人的内心状态联系起来。由此可见中庸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也是一种思维 方式。 近年来,从心理学视角对中庸实践思维的讨论研究不断深化,研究者依据界定范围大 小及着重点的不同提出不同的”中庸”构念并对其进行测量,如吴佳辉等主张用事前思考 来看中庸;李华香主张冲突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行为来看中庸;杨中芳则视中庸为一套多元 心理层次的思维体系,构建了中庸实践思维体系构念图,在此基础上将其他研究者的研究 纳入该体系之中,对中庸实践思维主要研究进行整合,是当前中庸实践思维研究的代表。 该体系包含2个层而:集体文化思维层而和个体心理思维层而。其中个体思维层而又包括 生活哲学看人论事、生活目标、处事原则、个别事件处理择前审思、策略抉择、执行方式、事后反省自我修养提升、个别事件反省及心理健康。 该构念的效度研究表明:代表处事原则板块的待人守则、拿捏意识和处世信念价值3 个变量与代表具体事件处理的4个变量分别为趋势掌握、多而性、整合性、和谐型呈现显 著正相关,说明个体具有的处世信念将影响个体的具体行为,个体的具体行为也体现其中 庸实践思维。同时,在具体事件处理层次,多而性、整合性及和谐性3个维度直接互为正 相关,表明个体在具体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审思、策略、执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具有中庸生活哲学者,在处理日常生活事件时,更加顾全大局,处事多方衡量,追求 生活和谐。现实利他行为对他人有利,但对个体本身可能会造成损失。具有不同程度中庸 实践思维的人在遇到可能影响到自身和大局的和谐性的利他行为时是否会做出不同的利他 行为呢?由于网络环境和现实环境存在差异,中庸实践思维者在网络利他行为和现实利他 行为的表现是否也会存在差异?现实利他行为由于其环境的现实性,个体在行为之前需要 考虑的因素较多,中庸实践思维者又较倾向于多方衡量做出最佳选择,因此更有可能做出 利他行为。 相比较现实利他行为,虽然个体网络行为受到的约束较少,也无需过多考虑行为对现 实整体和谐性的影响,但个体现实利他行为越多,越容易形成为他人福社考虑,关心他人,在行动上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一种持久倾向,既容易形成利他人格,其做出的网络利他行为 也会比较多。因此,研究作出如下假设:个体的中庸实践思维水平越高,那么其现实利他 行为和网络利他行为越高;高中庸实践思维组中庸实践思维量表得分前后的网络利他行为 与现实利他行为将显著高于低中庸实践思维组中庸实践思维得分后。

大学生拖延行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拖延行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研究 作者:肖蓉, 骆云锋, 林倩, 楚翘, XIAO Rong, LUO Yun-feng, LIN Qian, CHU Qiao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心理学系,广州,510515 刊名: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AND BRAIN SCIENCE 年,卷(期):2010,19(6)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14条) 1.Harriott J.Ferrari JR Prevalence of procrastination among samples of adults 1996 2.陈保华大学生学习拖延初探[学位论文] 2007 3.Tuckman BW The development and concurrent validity of the procrastination scale 1991 https://www.360docs.net/doc/aa5529765.html,y CH At Last,My research article on procrastination 1986 5.彭芳.张静平.杨冰香医学研究生拖延行为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分析[期刊论文]-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2) 6.Costa PT Jr.McCrae RR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PI-R) and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 (NEO-FFI).Professional manual 1992 7.张红梅.张志杰Tuckman拖延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试用结果分析[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1) 8.Ellis A.Knaus WJ Overoming procrastination 1977 9.McCrea SM.Liberman N.Trope Y Construal level and procrastination 2008 10.Effert BR.Ferrari JR Decisional procrastination:Examining personality correlates 1989 11.康靖.章军建拖沓心理与大五人格因素 2007 12.Piers S.Thomas B.Catherine W Procrastination and personality,performance and mood 2001 13.Watson DC Procrastination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a facet level analysis 2001 14.Wendelien VE A meta-analytically derived nomological network of procrastination 20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王曼.张庆林.Wang M.Zhang QL拖延行为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52) 2.李晓东.关雪菁.薛玲玲.LI Xiao-dong.GUAN Xue-jing.XUE Ling-ling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期刊论文]-高校教育管理2007,1(3) 3.包翠秋.张志杰.Bao Cui-qiu.Zhang Zhi-jie拖延现象的相关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 4.彭芳.张静平.杨冰香.谢丽琴.焦娜娜.PENG Fang.ZHANG Jing-ping.YANG Bing-xiang.XIE Li-qin.JIA Na-na 医学研究生拖延行为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分析[期刊论文]-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2) 5.陈小莉.戴晓阳.董琴.CHEN Xiao-li.DAI Xiao-yang.Dong Qin Aitken拖延问卷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1) 6.庞维国.韩贵宁.PANG Wei-guo.HAN Gui-ning我国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现状与成因研究[期刊论文]-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6) 7.张红梅.张志杰.ZHANG Hong-mei.ZHANG Zhi-jie Tuckman拖延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试用结果分析[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 8.刘桂荣国内关于拖延研究的现状[期刊论文]-科教文汇2009(2) 9.张锦坤.陈璐.黄育艺.ZHANG Jin-kun.CHEN Lu.HUANG Yu-yi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及其预测变量分析[期刊论文]-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4)

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1 2020年4月19日

当代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9月7日—9月18日 调查地点:河南理工大学三号教学楼 调查方式:抽样随机调查 指导老师:王全印 [摘要]摆脱高中忙碌的学习,走进渴望已久的大学校门。我们就像是脱了缰绳的野马奔跑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没有束缚,没有鞭策和督促。有的同学会重复着高中的生活继续奋斗,而也有的同学则放开了手脚尽情地玩耍,逃课,迟到成为了她们的生活。在这充满智慧与知识的校园中,却总有那么些人不紧不慢,晃晃悠悠游走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忘记了上课铃声,忘记了学习的劲头。此次调查的目的就是了解在校大学生迟到逃课情况,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然后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迟到;逃课;调查 [正文] 一、调查结果分析 1、针对大一新生的调查 接受调查的大一新生有80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40人。 以下是调查结果: ①50%的会偶然迟到一分钟左右,30%的女生表示从不迟到,。 男生经常性迟到的比率高达85%,迟到时间也会相对较长,迟到的原因有的是睡过了,有的是玩电脑。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②迟到同学的想法:近55%的男生,70%的女生对自己的迟到行为 表示有些歉意;30%的男生,20%的女生表示无所谓,这样看来,大一新生比较听话的。 ③80%的男生和60%的女生觉得上课不应该迟到,很少的一部分学 生认为迟到无所谓,还有学生则认为迟到时间短对学习不会造成影响的。 ④75%的学生是偶然逃课,主要原因是觉得这门课程没有多大用 处,她们认为应该把这些时间用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20%的学生逃课是要回家或者是出去旅游。不过还有60%的学生还是会向老师请假的,综上其表,大一的学生还是很听话的 ⑤有5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逃课需要坚决制止的,她们认为如果有 其它事情的话能够向老师请假,老师应该会给予批准的,65%的学生认为不能逃专业课,因为我们还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然而还有20%的学生认为逃课在大学时很正常,也无所谓。 2、针对大二学生的调查结果 接受调查的大二学生有60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30人。调查结果如下: ①从来没有迟到的女生占25%,男生占40%;偶然迟到的女生和男 生都占60%;经常迟到的男生占20%,女生没有。经常迟到的男生中,一般迟到1分钟左右的男生占55%,女生占80%;在迟到5分钟左右的男生占30%,女生占15%;迟到10分钟左 3 2020年4月19日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郑显亮)

网络利他行为量表 下面的陈述是有关网络上的一些行为表现,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句子,然后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句子后面相应的数字上打“了”。数字表示句子所陈述的网络行为在你身上发生的频数,具体如下:①一一从不;②一一偶尔;③一一通常;④一一总是。你的回答没有对错、好坏之分,问卷中包含了测谎项目,请如实作答。 从不偶尔通常总是 1、网上与他人分享自己成功的学习经验 2、对网络上的提问给予回答与指导 3、在论坛上讨论问题,并发表个人意见 4、在网上发表一些读书心得与网友共享 5、在网上与他人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经历、体验和感悟 6、指导网友如何更好地使用网络 7、对一些批评或谴责社会不良行为的贴子跟贴 8、在网上发布及时、有用的日常信息 9、创建群、组等,为大家提供网络交流的平台 10、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网上帮助他人解决疑难问题 11、指导网友如何防毒、杀毒 12、看了他人的贴子后给以积极回复 13、在网上向他人推荐好的文章、音乐、影视节目等 14、在网上曝光一些不法事件,以提醒他人注意 15、倾听网友诉说自己的不快并对其开导 16、在网上写积极意义的文章以激励他人 17、告诉网友们一些网络陷阱 18、举报网上不良信息 19、上传有用的程序 20、将网友所需的资料发送给他 21、对网友给予关心和鼓励 22、在网上提醒他人警惕某些诈骗、引诱等不良信息 23、在网上祝福他人 24、自己在网上受了骗,自觉发贴子提醒大家 25、在网上帮助他人排忧解难,解决一些生活、学习或情感问题? 26、在网上对他人进行技术或方法指导,帮助新手学习上网技术? 备注:量表结构 网络支持:23、21、15、25、13、20、5、12、16(9 个项目) 网络指导:19、11、6、26、9、10(6个项目) 网络分享:3、2、I、7、4、8(6个项目} 网络提醒:22、14、24、17、18(5个项目)

关于中学生拖延症研究综述

关于中学生拖延症研究综述 摘要:拖延症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很常见。我们应该了解拖延症的特点、拖延症人群的类型、引起拖延症的原因、拖延症的危害、克服拖延症的方法,只有真正懂得了这些前因后果,才会对我们自己以及周围的人找到解决的办法,战胜拖延症。 关键词:拖延症中学生成因克服 前言: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指的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在字典中,动词“procraste”的释义是“推迟、延后、缓慢、延长”,由两个拉丁词合成,“pro”和“crastinus"。“pro”的意思是“往后”,而“crastinus"的意思是“属于明天”,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往后推到明天”亦即“以后再做”的意思。心理学家给“拖延”的定义是:当事人故意延迟一项既定任务的执行,哪怕他明明知道这项任务最终是必须完成的,而且这样做可能会使情况恶化。目前这个词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但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常常是一些深层问题的表现。拖延现象现已成为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拖延症的研究,比如刘文静的“关于拖延症的思考”[1],讲了拖延症的研究,有关原因,特点,危害以及如何克服;岑文华的“和拖延症说再见”[2],讲述如何克服拖延症;顾琳珺的“拖延及其应对方式”[3],讲了关于拖延症的概念,原因,应对方式;孙萌的“对付拖延” [4]中,关于职场中的拖延现象,等等。 一、拖延症的特点。 1、自信心不足。每次完成任务都不能使自己感到满意,从而对自己失望,对自我能力的评估就越来越低,下次再有任务,就拖着不想去做。 2、总是推脱自己太忙。一直拖着没做是因为我太忙。 3、顽固。你催我也没用,我得准备好了才能做。 4、喜欢操控他人。别人急也没用,只有等我准备好了才可以进行。 5、抵制压力。因为每天压力很大,所以要做的时期一直被拖下来。 6、抱有受害者心态。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这样,别人能做的自己却做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