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版 第二讲认识多位数(排列组合(一))

学生版    第二讲认识多位数(排列组合(一))
学生版    第二讲认识多位数(排列组合(一))

第二讲认识多位数(排列组合(一))

【知识概述】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在做一件事时,有几类不同的方法,而每一类方法中,又有几种可能的做法,那么考虑完成这件事所有可能的做法,就要用加法原理的知识去解决。

同样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就是做一件事情时,要分几步才能完成,而在完成每一步时,又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要知道完成这件事一共有多少种方法,就要用到乘法原理的知识去解决。

把两种方法灵活地运用,考虑顺序关系,称为排列问题,只考虑选出来,不需要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去思考,称为组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相关知识。

例题精学

例1 从1到99的所有自然数中,不含有数字4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思路分析】从1~99的所有自然数可分为两类:即一位数、两位数,一位数中,不含4的有8个,它们是1,2,3,5,6,7,8,9;两位数中,不含4的可以这样考虑:十位上,不含4的有1,2,3,5,6,7,8,9这8种情况;个位上,不含4的有0,1,2,3,5,6,7,8,9这9种情况。要确定一个两位数,可以先取十位数,再取个位数,应用乘法原理便可求出来。

同步精练

1.1~100的自然数中,一共有多少个数字0?

2.从1到99的所有自然数中,含有数字5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3.从1到99的所有自然数中,不含有数字2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例2 由数字0,1,2,3组成三位数,问: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思路分析】在确定由0,1,2,3组成的三位数的过程中,应该一位一位地去确定。所以可分成三个步骤来完成。要求组成的三位教中没有重复数字,百位上不能取0,有3种取法;十位上,由于百位已在1,2,3中取走一个,故只剩下0和其余两个数字,故有3种取法;个位上,由于百位和十位已各取走一个数字,故只能在剩下的两个数字中取,有2种取法,结合乘法原理,可求出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同步精练

1.用0,3,4,6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2.用1,3,5,2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3.用1,2,3,4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并且是双数?

例3 用1,2,3,4,5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思路分析】这是一个从5个元素中取3个元素的排列问题,根据排列计算公式可进行计算,在这里介绍一下计算方法:

如:A23=3×2,A24=4×3,A25=5×4

A33=3×2×1,A34=4×3×2,A35=5×4×3

也就是说A%=m×(m-1)……×(m一n+1),其中m≥n,从最多元素开始,从大到小,依次连续n个因数相乘。

同步精练

1.用数字3,4,5,6,7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2.用数字2,3,4,7,6可组成多少个个位上数字是6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3.从黄、红、绿、蓝、紫、橙色这6种不同颜色的小信号旗中,每次取3种不同颜色作为一种信号,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例4 从1,3,4,6,8,9这六个数中,任意选取两个数作乘积,可以得到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思路分析】从六个数中,任意选取两个数,共有:1+2+3+4+(6-1)=15(种)选法,我们将这15组数,每组内的两个数作乘积,由于其中只有3×8=24=4×6,其余任意两组的乘积都不相等,所以可以得到14种不同的结果。

同步精练

1.从1,2,4,5,6,7这六个数中,任意选取两个数作乘积,可以得到多少种不同的结

果?

2.数字和是6的两位数总共有多少个?

3.在两位整数中,十位数字小于个位数字的共有多少个?

练习卷

一、填空。

1.从7,4,2,0四张数字卡片中,挑选三张排成三位数,能排成()个不同的三位数。

2.从分别写有2,3,4,5的四张卡片中任取两张,作两个一位数乘法,有()种不同的乘法算式,有()个不同的积。

3.从1,2,3,4,5,6中选出三个不同的数,使得它们的和是偶数,共有()种不同的选法。

4.用4,6,8能组成()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5.用4,6,0可组成()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6.用一个0、两个1、一个2共可以组成()个不同的四位数。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有7张卡片上写着数字2,3,4,5,6,7,8,从中抽出两张,组成的所有的两位数是奇数的个数是第()

A.21个

B.42个

C.24个

D.18个

2.恰有两个数字相同的两位数有()

A.10个

B.9个

C.99个

D.20个

三、解决问题。

1.取1,2,3,4四个数字,从小到大排成一行。在这四个数字中间,任意插入乘号,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乘积?(最少插入一个乘号)

2.用3、4、7三张数字卡片,可以排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小的三位数是多少?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

3.A,B,C三个自然数的乘积是6,求A,B,C三个自然数分别可能是几。(A,B,C可以是不同的数,也可以是相同的数)

4.用9,8,3,0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5.现有1克、2克、4克、8克、16克的砝码各一个,称东西时,砝码只能放在天平的一边,用这些砝码可以称出多少种不同的重量?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一)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解亿以内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引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谁来读一读下列几组数据? 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七十二万平方米。(3)2011年,我国芝麻、茶叶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芝麻六十一万吨、茶叶一百六十二万吨、油菜籽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吨。 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数。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 (1)指名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课件出示:填一填,说一说。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千是()。 说一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读一读下列各数:2362、1002、8945。 2.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师生一起用计数器拨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一万)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万。

排列与组合[1].版块八.排列组合问题的常用方法总结2.学生版

1.基本计数原理 ⑴加法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2m 种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12n N m m m =+++种不同的方法.又称加法原理. ⑵乘法原理 分步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子步骤,做第一个步骤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个步骤有2m 种不同方法,……,做第n 个步骤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12n N m m m =???种不同的方法.又称乘法原理. ⑶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综合运用 如果完成一件事的各种方法是相互独立的,那么计算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时,使用分类 计数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的各个步骤是相互联系的,即各个步骤都必须完成,这件事才告完成,那么计算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时,使用分步计数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是推导排列数、组合数公式的理论基础,也是求解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这两个原理十分重要必须认真学好,并正确地灵活加以应用. 2. 排列与组合 ⑴排列:一般地,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其中被取的对象叫做元素) 排列数: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A m n 表示. 排列数公式:A (1)(2) (1)m n n n n n m =---+,m n +∈N ,,并且m n ≤. 全排列:一般地,n 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n 个不同元素的一个全排列. n 的阶乘:正整数由1到n 的连乘积,叫作n 的阶乘,用!n 表示.规定:0!1=. ⑵组合: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意取出m ()m n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元素中任取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组合数: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意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意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C m n 表示. 组合数公式:(1)(2)(1)!C !!()! m n n n n n m n m m n m ---+==-,,m n +∈N ,并且m n ≤.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性质1:C C m n m n n -=;性质2:1 1C C C m m m n n n -+=+.(规定0C 1n =) 知识内容 排列组合问题的常用方法总 结2

排列组合c怎么算 λ-演算与组合算符初步介绍

J. Roger Hindley Lambda?Calculus and Combinators An Introduction 2008; Hardback ISBN9780521898850 J.R.欣德利等著 λ-演算和组合逻辑是逻辑的两个系统,它们都发挥了抽象编程语言的作用。这两者都旨在描述程序的极为通用的性质。在某些方面,它们是互相竞争的,在其他它们又是相互支撑的。λ-演算是美国逻辑学家A.Church在1930年左右发明的,它是作为包括高阶算子(即可以作用于其他算子的算子)在内的概括逻辑系统的一部分。事实上λ-演算语言或某些本质上等价的表示法,是大多数高阶语言的关键部分,无论这种语言是逻辑的,还是计算机编程的。本书的目的就是向读者介绍这两个领域的基本方法与结果。作者并不要求读者具有这两个领域的初步知识,但是要求读者具有一些有关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和递归函数的知识,并且具有某些数学归纳法的经验。 本书共有16章。λ-演算;组合逻辑;λ的幂与组合算符;可计算函数的表示;不可判定性理论;形式理论λ-β与CLw;λ?演算中的外延;组合逻辑中的外延性;λ与组合逻辑之间的对应;10.简单类型化Church式样;1简单类型化组合逻辑

的Curry式样;1简单类型化λ中的Curry式样;1类型化推广;1组合逻辑模型;1λ-演算模型;1Scott的D∞与其他模型。最后是5个附录。 本书值得向任何想要研究组合逻辑与λ-演算的逻辑学家及计算机科学家郑重推荐。 胡光华, 高级软件工程师 (原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研究所) Hu Guanghua, Senior Software Engineer (Former Institute of Physics,CAS)

排列组合问题教师版

二十种排列组合问题的解法 排列组合问题联系实际生动有趣,但题型多样,思路灵活,因此解决排列组合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楚是排列问题、组合问题还是排列与组合综合问题;其次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采用合理恰当的方法来处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分步计数原理和分类计数原理. 2.掌握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常用策略;能运用解题策略解决简单的综合应用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会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排列组合问题. 复习巩固 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12n N m m m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12n N m m m =???种不同的方法. 3.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区别 分类计数原理方法相互独立,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这件事. 分步计数原理各步相互依存,每步中的方法完成事件的一个阶段,不能完成整个事件. 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的一般过程如下: 1.认真审题弄清要做什么事 2.怎样做才能完成所要做的事,即采取分步还是分类,或 是分步与分类同时进行,确定分多少步及多少类. 3.确定每一步或每一类是排列问题(有序)还是组合(无序)问题,元素总数是多少及取出多少个元素. 4.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往往类与步交叉,因此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 一.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优先策略 例1.由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五位奇数. 解:由于末位和首位有特殊要求,应该优先安排,以免不合要求的元素占了这两个位置. 先排末位,从1,3,5三个数中任选一个共有13C 排法; 然后排首位,从2,4和剩余的两个奇数中任选一个共有1 4C 种排法; 最后排中间三个数,从剩余四个数中任选3个的排列数共有34A 种排法; ∴由分步计数原理得113 4 34288C C A = 443

(完整版)2015年春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经过2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数、10000以内的数三个循环的认数教学,学生已经获得了许多数的知识。他们联系实际,体会了数的意义,初步建立了数概念;学会了表示数的方法和技能,会认、读、写一万以内的整数;感受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数表达身边的物体有多少个……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也会经常接触到较大的数,需要用大数来表达和交流,这就要求拥有大数的知识。已经认识的数以及已有的认数活动经验,使学生具备了进一步学习大数的条件。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十进制计数法。包括万级和亿级的计数单位和相应的数位,多位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多位数的改写和近似数,多位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实际应用等内容。掌握这些知识,能够加深对整数的认识,在现实情境中更好地应用整数,并为进行多位数的四则计算以及认识小数打下基础。全单元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从认识五位数到认识十二位数的跨度相当大,因此编排七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例1 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整万数的意义与读写方法 例2 亿以内数(万级与个级都不是0的数)的组成和读、写规则 例3 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整亿数的意义和读、写,整数数位顺序表,十进制计数法 例4个级上是0的多位数的组成与读、写 例5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整万数、整亿数的简写 例6近似数的含义 例7求多位数的近似数练习四 从上表可以看到,全单元内容分成两大段。前四道例题着重认识多位数的意义和计数方法,从整万数到非整万数,从整亿数到非整亿数,教材编排十分细致,有利于学生逐步认识各个计数单位和数位,循序渐进地掌握多位数的组成以及读法、写法。后三道例题教学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改写多位数和求多位数的近似数,这些都是多位数的数学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 教材把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教学分开编排,因为认识多位数需要建立“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计数单位的概念,以及相应的“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等数位概念,把这些计数单位和数位分成两段教学比合成一段教学要好一些。再说,我国分析多位数的组成以及读、写多位数一般都分级进行,即按“级”分析数的组成(若干个亿、若干个万、若干个一组成的数),按“级”读、写数(依次读写亿级、万级、

小学二年级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人教版]

数学广角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三册第99页例1:简单的排列、组合 二、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本节课我力图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出发,有效地整合教学目标,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因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能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通过活动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交流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课设计时基于“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强调要从儿童的经验出发,借助一定的数学问题情境和探究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现象,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世界……从而使学生有效地学会数学地思考。”的总体思路。为此,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 2、采用活动化的教学方式。 ……

……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在摆之前,想一想怎样摆才能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每摆出1个两位数就把它写在你的本子上。开始。 生:摆、写数活动 师:好,三人小组交流一下: 1、你是怎么摆的? 2、推荐一种好的摆法,准备汇报,在汇报时说一说你小组为什么要推荐这种方法,它好在哪里? 生:小组交流、推荐 师:我想,每个小组都已推出一种好方法。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师:你们组是怎么摆的,请上来边摆边说边写 生:我们组摆出12,然后再颠倒就是21;再摆23,颠倒后是32;再摆13,颠倒后是31。一共可以摆出

排列组合教案

数学广角 《课题一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9页的的内容---排列、组合。 教材分析: 课标中指出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能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我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探索和研究,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有序排列的思想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经历找排列数与组合数的过程,体验排

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去广场吗?为什么? 走进新课 师:今天我们也要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哪呢?课件(数学广角)对,那里没有好吃的,好玩的,但是那里有趣的数学问题等待我们开动我们聪明的小脑袋瓜儿解决他们,想去吗? 在去之前,我们先打扮一下自己,穿上漂亮的衣服,老师这有四件衣服(课件)你喜欢那套衣服,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选择。那到底能搭配多少套呢?拿出手中的学具摆摆看。 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交流 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你喜欢那一套,我们就在心理穿上你喜欢的衣服去数学广角了。 展开活动 1、开启大门 数学广角的大门是由1和2 这两个数字摆成的两位数,这道 门的密码可能是那些数? 生;12、21。 师:这两个数字有什么不同?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难题十一种方法教师版

高考数学排列组合难题解决方法 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 3.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区别 分类计数原理方法相互独立,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这件事。 分步计数原理各步相互依存,每步中的方法完成事件的一个阶段,不能完成整个事件. 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的一般过程如下: 1.认真审题弄清要做什么事 2.怎样做才能完成所要做的事,即采取分步还是分类,或是分步与分类同时进行,确定分多少步及多少类。 3.确定每一步或每一类是排列问题(有序)还是组合(无序)问题,元素总数是多少及取出多少个元素. 4.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往往类与步交叉,因此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 一.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优先策略 例1.由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五位奇数. 解:由于末位和首位有特殊要求,应该优先安排, 先排末位共有1 3C 然后排首位共有14C 最后排其它位置共有34A 由分步计数原理得113 4 34288C C A = 练习题:7种不同的花种在排成一列的花盆里,若两种葵花不种在中间,也不种在两端的花 盆里,问有多少不同的种法? 二.相邻元素捆绑策略 例2. 7人站成一排 ,其中甲乙相邻且丙丁相邻,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解:可先将甲乙两元素捆绑成整体并看成一个复合元素,同时丙丁也看成一个复合元素, 再与其它元素进行排列,同时对相邻元素内部进行自排。由分步计数原理可得共有522522480A A A =种不同的排法

高考数学专题七: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教师版教师原创 全国通用

高考数学专题七: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一、高考考试说明 计数原理 (1)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能正确区分“类”和“步”,并能利用两个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排列的概念及排列数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组合的概念及组合数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 二、核心知识点归纳: 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方法.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两个步骤,做第1步有m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 注意: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在使用时易忽视每类做法中每一种方法都能完成这件事情,类与类之间是独立的.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在使用时易忽视每步中某一种方法只是完成这件事的一部分,而未完成这件事,步步之间是相关联的. 二、排列与组合 1.排列与排列数 (1)排列: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排列数: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记作A错误!. 2.组合与组合数 (1)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组合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记作C错误!. 3.排列数、组合数的公式及性质 注意: 1.易混淆排列与组合问题,区分的关键是看选出的元素是否与顺序有关,排列问题与顺序有关,组合问题与顺序无关. 2.计算A错误!时易错算为n(n—1)(n—2)…(n—m). 3.易混淆排列与排列数,排列是一个具体的排法,不是数是一件事,而排列数是所有排列的个数,是一个正整数. 4.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的识别方法:

二年级数学《排列组合》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排列组合》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排列组合》教学反思(精选4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排列组合》教学反思(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数学《排列组合》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照《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 1、创设情境活用教材 我对教材进行了灵活的处理,课一开始,老师就创设了和三只小动物参观数学乐园,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将学生知识很好地融合到生活中去。整堂课教师就是围绕这个大情景来教学的。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情境中渗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和组合规律的过程,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发现规律。课的设计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2、关注合作促进交流

以同桌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同桌,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知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 3、练习题的设计力求游戏化 使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知识,如抽奖游戏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教后反思: 1、教师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指导不够,有个别学生还不能有效参与。 2、对教材的理解不够透彻,对学生的指导不够细致,不够具体,如在抽奖游戏过程中,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学生板演,或说出自己的想法,草草收场。 3、教师语言不够精练,放手不够到位。如排列教学中,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找出不同摆法。 4、今后应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年级数学《排列组合》教学反思2 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在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不但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的逻辑

2015排列组合习题(学生版)

1.现要从甲、乙、丙、丁、戊五人中选出三人担任班长、副班长、团支书三种不同的职务,且上届任职的甲、乙、丙都不再连任原职务的方法种数为()A.48B.30 C.36 D.32 2.一件工作可以用2种方法完成,有3人会用第1种方法完成,另外5人会用第2种方法完成,从中选出1人来完成这件工作,不同选法的种数是 1.将3封信投入3个信箱,可能的投放方法共有种 A.1 B.6 C.9 D.27 2.现有4名同学去听同时进行的3个课外知识讲座,每名同学可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讲座,不同选法的种数是( ) A.81B.64C.48D.24 3. 今4本不同的书放入2个不同的大抽屉中,共有不同的放法为() A.6种;B.8种;C.16种;D.20种; 4.若4个人报名参加3项体育比赛,每个人限报一项,则不同的报名方法的种数有A. 3 4 A B.34 C C.34 D. 43 5. 4名同学分别报名参加学校的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每人限报其中的一个运动队,不同报法的种数是()A.34B.43C.24D.12 6.在一次运动会上有四项比赛的冠军在甲、乙、丙三人中产生,那么不同的夺冠情况共有()种. A. 3 4 A B.34 C C.34 D. 43 7.将3个不同的小球放入4个盒子中,则不同放法种数有()A.81B.64C.12D.14 8.有5位同学想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三种课外兴趣小组,每人只能报一项,则有( )种不同的报名方式. A.8种B.15种C. 5 3种D.35种 9. 6名同学争夺3项冠军,获得冠军的可能性有种。 10.(1)4名同学选报跑步、跳高、跳远三个项目,每人报一项,共有多少种报名方法? (2)4名同学争夺跑步、跳高、跳远三项冠军,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 11. 5名运动员争夺3项比赛冠军(每项比赛无并列冠军),获得冠军的可能种数为:A. 5 3B.35C.35 A D.35 C 12. 5名同学去听同时进行的3个名师讲座,每个同学可自由选择,且必须选择一个讲座,则不同的选择种数是A. 3 5B.53C.5×4×3 D.5×4 13.有六名同学报名参加三个智力竞赛项目,在下列情况下各有多少种不同的报名方法?(不一定六名同学都能参加) (1)每人恰好参加一项,每项人数不限(2)每项限报一人,且每人至多参加一项;(3)每项限报一人,但每人参加项目不限. 14.同室四人各写一张贺卡,先集中起来,然后每人从中拿一张别人送出的贺卡,则四张贺卡的不同的分配方式有____种. 15. 学校举行运动会,有四位同学参加三项不同的比赛 (1)每位同学必须参加一项比赛,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每项比赛只许一位学生参加,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人教版的高中的数学《排列组合的》教案设计

排列与组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传授目标:正确理解和掌握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2、能力培养目标:能准确地应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思想教育目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加法原理,乘法原理。解决方法:利用简单的举例得到一般的结论. 2.难点: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的区分。解决方法:运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异同. 三、活动设计 1.活动:思考,讨论,对比,练习. 2.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正 1.新课导入 随着社会发展,先进技术,使得各种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高标准严要求,使得商品生产工序复杂化,解决一件事常常有多种方法完成,或几个过程才能完成。排列组合这一章都是讨论简单的计数问题,而排列、组合的基础就是基本原理,用好基本原理是排列组合的关键.

2.新课 我们先看下面两个问题. (l)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一天中,火车有4班,汽车有 2班,轮船有 3班,问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板书:图 因为一天中乘火车有4种走法,乘汽车有2种走法,乘轮船有3种走法,每一种走法都可以从甲地到达乙地,因此,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 4十2十3=9种不同的走法.一般地,有如下原理: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十m2十…十m n种不同的方法. (2) 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从A 村经B村去C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板书:图 这里,从A村到B村有3种不同的走法,按这3种走法中的每一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第 8 课时 近似数教案

第 8 课时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12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 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3第2讲:排列组合(学生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排列组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 2.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公式、组合公式. 3.熟练掌握排列、组合的性质. 4.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排列与组合的概念: (1)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注意:○1如无特别说明,取出的m个元素都是不重复的. ○2排列的定义中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3从定义知,只有当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排列的顺序也完全相同时,才是同一个排列. ○4在定义中规定m≤n,如果m=n,称作全排列. ○5在定义中“一定顺序”就是说与位置有关. ○6如何判断一个具体问题是不是排列问题,就要看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后,再安排这m个元素时是有顺序还是无顺序,有顺序就是排列,无顺序就不是排列. (2)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不同元素的一个组合. 注意:○1如果两个组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不管它们的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组合,组合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并成一组”,“并成一组”即表示与顺序无关. ○2当两个组合中的元素不完全相同(即使只有一个元素不同),就是不同的组合. ○3组合与排列问题的共同点,都要“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不同元素”;不同点:前者是“不管顺序并成一组”,而后者要“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 ○4根据定义区分排列问题、组合问题. 2.排列数与组合数: (1)排列数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

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 绩溪县实验小学 吴晓秋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112例1、例2。 教学分析: 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 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二年级上册教 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 操作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 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 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 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初步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3、学生在丰富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 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能有序地找出简单事 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想和我一起去数学广角吗?相信凭借你们的智慧,今天一定会玩的非常开心! 二、操作探究 1、破译密码——体会排列。 (1)初步体会 课件出示:请输入密码 密码提示:用1、2、3组成的三位数。 有多少种可能性? (2)深入探究 用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共有几种可能?一人摆数字卡片,一人写在答题卡上。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实物投影仪展示不同写法。 (3)比较优化: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4)输入密码,开启数学广角 2、握手庆贺——体会组合 (1)实际感知 同桌互相握手庆贺合作愉快。 两个人握手几次?如果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要握手多少次呢?猜猜看? 现在四人一小组,请小组长作指挥,小组内的另外三个同学握一握,看看一共握手多少次?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选择小组上台展示有序握手的方法。 (2)提炼符号 有没有好方法把这个结果简单而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呢?用自己喜

人教版高中数学排列组合教案设计

实用文档 排列与组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传授目标:正确理解和掌握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2、能力培养目标:能准确地应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思想教育目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加法原理,乘法原理。解决方法:利用简单的举例得到一般的结论. 2.难点: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的区分。解决方法:运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异同. 三、活动设计 1.活动:思考,讨论,对比,练习. 2.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正 1.新课导入 随着社会发展,先进技术,使得各种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高标准严要求,使得商品生产工序复杂化,解决一件事常常有多种方法完成,或几个过程才能完成。排列组合这一章都是讨论简单的计数问题,而排列、组合的基础就是基本原理,用好基本原理是排列组合的关键.

实用文档 2.新课 我们先看下面两个问题. (l)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一天中,火车有4班,汽车有 2班,轮船有 3班,问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板书:图 因为一天中乘火车有4种走法,乘汽车有2种走法,乘轮船有3种走法,每一种走法都可以从甲地到达乙地,因此,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 4十2十3=9种不同的走法. 一般地,有如下原理: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21在第n 类办法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十m2n1十…十m种不同的方法.n(2) 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板书:图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一)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解亿以内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引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谁来读一读下列几组数据? 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七十二万平方米。(3)2011年,我国芝麻、茶叶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芝麻六十一万吨、茶叶一百六十二万吨、油菜籽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吨。 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数。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 (1)指名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课件出示:填一填,说一说。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千是()。 说一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读一读下列各数:2362、1002、8945。 2.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师生一起用计数器拨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一万)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万。

(完整版)高中数学排列组合习题精选

1、体育场南侧有4个大门,北侧有3个大门,某学生到该体育场练跑步,则他进出门的方案有( )种。 2、某公共汽车上有10名乘客,沿途有5个车站,乘客下车的可能方式有( )种 3、(1)4名同学选报跑步、跳高、跳远三个项目,每人报一项,共有多少种报名方法?(2)4名同学争夺跑步、跳高、跳远三项冠军(各项目冠军都只有一人),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 4、从集合{1,2,…,10}中任选出三个不同的数,使这三个数成等比数列,这样的等比数列的个数为() 5、有4位教师在同一年级的四个班中各教一个班的数学,在数学检测时要求每位教师不能在本班监考,则监考的方法有( )种。 A .8 B .9 C .10 D .11 6、3人玩传球游戏,由甲开始并做为第一次传球,经过4次传球后,球仍回到甲手中,有多少种不同的传球方式呢? 7、集合A ={a,b,c,d},B={1,2,3,4,5}。(1)从集合A 到集合B 可以建立多少个不同的映射?(2)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中,要求集合A 中元素的象不同,这样的映射有多少个 8、对一个各边长都不相等的凸五边形的各边进行染色,每条边都可以染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但是不允许相邻相邻的边染相同的颜色,则不同的染色方法共有( )种。 9、用5种不同颜色给图中的A 、B 、C 、D 四个区域涂色,规定一个区域只涂一种颜色,相邻的区域颜色不同,共有( )种不同的涂色方案。 10、将1,2,3填入3×3的方格中,要求每行、每列都没有重复数字,如图是一种填法,则不同的填写方法共有 A .6种 B .12种 C .24种 D .48种 11、如图所示的五个区域中,中心区域是一幅图画,现要求在其余四个区域中涂色,有四种颜色可供选择.要求每个区域只涂一种颜色,相邻区域所涂颜色不同,则不同的涂色方法种数为()A .64B .72C.84 D .96 12、(13山东)用0,1,…,9十个数字,可以组成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为( ) A .243 B .252 C .261 D .279 13、(13福建)满足{},1,0,1,2a b ∈-,且关于x 的方程220ax x b ++=有实数解的有序数对(,)a b 的个数为( ) A .14 B .13 C .12 D .10 14、(16全国)定义“规范01数列”{a n }如下:{a n }共有2m 项,其中m 项为0,m 项为1,且对任意2k m ≤,12,,,k a a a L 中0的个数不少于1的个数。若m =4,则不同的“规范01数列”共有(A )18(B )16(C )14 (D )12

小学五年级逻辑思维学习—排列组合初步

小学五年级逻辑思维学习—排列组合初步 知识定位 理解加乘原理的根本,分辨何时使用加法原理、何时使用乘法原理 知识梳理 一、乘法原理: 我们在完成一件事时往往要分为多个步骤,每个步骤又有多种方法,当计算一共有多少种完成方法时就要用到乘法原理. 乘法原理:一般地,如果完成一件事需要n个步骤,其中,做第一步有m 1 种不同的方法, 做第二步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则完成这件事一共有N=m 1 ×m 2×…×m n 种不同的方法. 乘法原理运用的范围:这件事要分几个彼此互不影响 ....的独立步骤 ....来完成,这几步是完成这 件任务缺一不可的 .....,这样的问题可以使用乘法原理解决.我们可以简记为:“乘法分步,步步相关”. 二、加法原理: 无论自然界还是学习生活中,事物的组成往往是分门别类的,例如解决一件问题的往往不只一类途径,每一类途径往往又包含多种方法,如果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种解决方法,就需要用到加法原理. 加法原理:一般地,如果完成一件事有k类方法,第一类方法中有m 1 种不同做法,第二类 方法中有m 2种不同做法,…,第k类方法中有m k 种不同的做法,则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1 + m 2 +…+m k 种不同的方法. 加法原理运用的范围:完成一件事的方法分成几类,每一类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能完成任务,这样的问题可以使用加法原理解决.我们可以简记为:“加法分类,类类独立”. 加乘原理的区别: 加法原理运用的范围:完成一件事的方法分成几类,每一类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能完 成任务,这样的问题可以使用加法原理解决.我们可以简记为:“加法分类,类类独立”. 乘法原理运用的范围:这件事要分几个彼此互不影响的独立步骤来完成,这几步是完成这件任务缺一不可的,这样的问题可以使用乘法原理解决.我们可以简记为:“乘法分步,步步相关。”

六年级奥数试题-排列组合(教师版)

第十九讲排列组合 一、排列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要把一些事物排在一起,构成一列,计算有多少种排法,就是排列问题.在排的过程中,不仅与参与排列的事物有关,而且与各事物所在的先后顺序有关. 一般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根据排列的定义,两个排列相同,指的是两个排列的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相同.如果两个排列中,元素不完全相同,它们是不同的排列;如果两个排列中,虽然元素完全相同,但元素的排列顺序不同,它们也是不同的排列. 排列的基本问题是计算排列的总个数. 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 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的元素 P. 的排列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我们把它记做m n 根据排列的定义,做一个m元素的排列由m个步骤完成: 步骤1: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一个元素排在第一位,有n种方法; 步骤2:从剩下的(1 n-)种方法; n-)个元素中任取一个元素排在第二位,有(1

…… 步骤m :从剩下的[(1)]n m --个元素中任取一个元素排在第m 个位置,有 11n m n m --=-+()(种)方法; 由乘法原理,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是 121n n n n m ?-?-??-+L ()()() ,即121m n P n n n n m =---+L ()()(),这里,m n ≤,且等号右边从n 开始,后面每个因数比前一个因数小1,共有m 个因数相乘. 二、排列数 一般地,对于m n =的情况,排列数公式变为12321n n P n n n =?-?-????L ( )(). 表示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n 个元素排成一列所构成排列的排列数.这种n 个排列全部取出的排列,叫做n 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式子右边是从n 开始,后面每一个因数比前一个因数小1,一直乘到1的乘积,记为!n ,读做n 的阶乘,则n n P 还可以写为:!n n P n =,其中!12321n n n n =?-?-????L L ()() . 在排列问题中,有时候会要求某些物体或元素必须相邻;求某些物体必须相邻的方法数量,可以将这些物体当作一个整体捆绑在一起进行计算. 三、组合问题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分组”问题.如在体育比赛中,把参赛队分为几个组,从全班同学中选出几人参加某项活动等等.这种“分组”问题,就是我们将要讨论的组合问题,这里,我们将着重研究有多少种分组方法的问题. 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m n ≤)元素组成一组不计较组内各元素的次序,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从排列和组合的定义可以知道,排列与元素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顺序无关.如果两个组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不管元素的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组合,只有当两个组合中的元素不完全相同时,才是不同的组合.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m n ≤)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 出m 个不同元素的组合数.记作m n C . 一般地,求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的m 个元素的排列数m n P 可分成以下两步: 第一步: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组成一组,共有m n C 种方法; 第二步:将每一个组合中的m 个元素进行全排列,共有m m P 种排法. 根据乘法原理,得到m m m n n m P C P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