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调查问卷.doc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调查问卷.doc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调查问卷.doc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卷调查结果此次调查范围为本校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共计308人。时间在刚入高中的第一周。调查统计结果为:

12345

6

7

8

9

10

题号

选项人数

A297112512651985625477 B11133304727110100127152185 C05431516613714614 D91791014619632 E

题号选项

比率

12345

A96.4%36.4%2% 1.6%86%

B 3.6%43.2%12.2%74.6%8.8%

C17.5%12.7%7.9% 5.2%

D 2.9%73.1%15.9%

E

67

8

9

10

选项比率

A64.3%18.2%8.1% 1.3%25%

B35.7%32.5%41.2%49.4%60.1%

C 1.9%44.5%47.4% 4.5%

D47.4% 6.2% 1.9%10.4%

E

调查分析:

1、绝大部分学牛在初中阶段地理学习的都是能保证课时的,被其他学科占用现象也是有。

2、对地理有学习兴趣占多数学生,证明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地理还是有一定的思考和感悟。

3、在感兴趣的学生中大学学生认为对生活有用,可见现在的地理学习内容与生活衔接比较紧密。

4、在不感兴趣的学生中,学生对记忆内容感到枯燥,乂有的不打算上文科,过早的放弃地理学习。

5、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大多认为初中内容与高中内容联系紧密,如果初中学不好,或不感兴趣,高中也学不好,或不感兴趣。

6、进入高中的学牛在选修课中,六成多学牛会选择地理学习。

7、初中地理被认为是副科,所以学生对老师的印象不深,感受到地理教师感染的影响比较小。

8、地理教师在初中与学生交流少,仅仅限于课堂交流,课后很少。

9、课堂气氛中表现的两极化,一部分活跃有序,另一部分表现的沉闷。

10、学牛希望从地理课中得到的是与地理课本无关的较多,学生希望多听奇事轶闻,多学生活中的地理,对课本知识要求不高。

附件【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卷调查】

请用“ V”作答

1>你初中阶段所在学校地理学科的课程设置

A每周两节B经常被其他学科占用

C平时很少上,考前教师发提纲背诵,应付考试

2、你对地理学习兴趣

A非常感兴趣B有点兴趣C无所谓D不感兴趣(选A、B的做第3题, 跳过第4题。选C、D的做第4题,跳过第3题)

3、你对地理学习感兴趣的原因(可多选)

A地理容易学B教师讲授牛动多彩C喜欢地理图册

D地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E其它(注明)

4、你对地理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可多选)

A内容脱离实际,日常生活用不上

B内容枯燥乏味,记忆内容太多

C老师讲授没意思

D不选文科,所以考试不重要

E其它(注明)

5、进入高中学习你觉得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有联系吗

A联系紧密B没联系C初中不学也能学好高中地理

6、如果你选修学科,会选择地理吗

A会B不会

7、地理教师有用人格魅力感染你吗

A经常 B —般C没有甚至是负而影响D不清楚

&你们的地理教师经常和你们交流吗,询问教学中的问题和意见吗

A经常 B 一般C很少D从没有

9、你们的地理课堂气氛活跃吗

A很活跃,有时失去控制B较为活跃,但是有秩序

C较为沉闷,偶尔活跃D很沉闷,感觉难受

10、你希望地理课堂上教师讲些什么内容

A依据课木,稍微扩充B地理方面的奇事轶闻

C地理发展的前沿D生活中的地理

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和融合

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和融合自从地理再次成为高考科目之一以后,高中地理的教学 任务就明显受到重视。而初中地理作为非考试科目,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仅作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出现在初中教学中,地理课往往遭受排挤,甚至被砍掉。即使正常开设地理课,教师、学生也因它是“副科”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初、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而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初高中地理知识联系十分密切,且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要求明显不同,难度上的跨度大,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知识严重缺乏,严重影响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与融合非常 重要。那么如何将初、高中地理知识有机的糅合在一起呢?下面浅谈我的教学观点,与广大地理教学同仁商榷、共勉。一、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与融合 初、高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阶段,这两个阶段跨度比较大。升入高中的学生在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要有一个质的飞跃,才能适应高中学习要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迅速转变对知识学习的态度与方法,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1)学习态度与方法的转变 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各初中地理教学情况不一,因此首先可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初中地理学习的内容,掌握的程

度,及对地理的认识与态度,寻找学生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告诫学生遇到初中学过的知识,千万不要有“轻敌”与“骄傲”情绪;要通过新课讲解让学生看到,新知识是怎样在初中知识基础上发展获得的;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不同要求与不同学习方法。如气候知识,在初中只要求掌握主要气候的主要的分布区域,而高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图表等相关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气候类型、形成原因、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适时对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协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否则学生会渐渐感觉学习吃力,特别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对于地理的学习,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如果能及时进行适当的诱导和点拨,他们将很快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可能会受益终身。 (2)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地理知识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联系交融,在讲课时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图表、地图册、挂图等,还要利用其他学科资源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身心愉快的学习氛围。如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用来印证;“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运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大气热力环流”,又涉及到物理理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可以用化学上的知识来解释等。这些让学生发现,原来各学科知识间

初高中地理衔接

初高中知识衔接:地球和地图 编制人:戴新美审核人:杨肖虎时间:2010-8-29 【复习目标】 1、说出地球的形状、大小。 2、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两极、赤道等。 3、说出经线、纬线和经度、纬度的概念。 4、说出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以及地球上的五带、低中高纬的界线。 5、利用经纬网,写出某点的地理坐标,或根据已知两点的经度和纬度,说明它们之间的 位置关系,以及写出对称点的地理坐标。 6、说出比例尺的概念。 7、在地图上,举例阐述判断方向的方法。 【知识梳理】 一、地球 (一)地球的基本知识 1、地球的形状 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三轴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二)地球仪 1、地轴、两极、赤道 ①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 ②两极:地球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③赤道:在地球仪上,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大圆圈。 2、纬线、经线 ①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3、纬度、经度 ①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 ②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4、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①南北半球:以赤道作为分界线。 ②东西半球: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初高中地理学科知识衔接教材

初高中地理学科知识衔接(试用教材) 地球运动 一、初中知识回顾 1、经线与纬线的比较 2、经度和纬度的比较 3、经度和纬度判读及方向判别 A的经度是()纬度是()位于()、()半球 C的经度是()纬度是()位于()、()半球 A位于C的()方向

二、高中新课知识 (一)地球的普通性: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其他行星十分相似,即绕日公转轨道都近圆,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内,绕日公转的方向从北极上空看都是逆时针;从结构特征来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共同之处。 (二)地球的特殊性:(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外部条件:①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 ②光照条件稳定,使生命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自身条件:③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有液态水存在 ④体积质量适中,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适合生物呼吸;避免地球上生物遭受过多紫 外线的伤害,减少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使地表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有利于生命活动。 (三)地球的自传 (1)地球自转方向 用箭头表示北极和南极上空地球自转方向,并且标上东(西)经。 (2)认识晨昏圈(线) 概念:晨昏线(圈)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与昏线组成。 特点: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意义:处于晨圈上的各地处于()时刻, 处于昏圈上的各地处于()时刻;与其垂直的各地或处于()或处于子夜。 判断:判断晨线、昏线,要利用地球自转方向和太阳光线。 记忆要点: ①晨昏线上时间信息:在光照图上,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处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处为18时。 ②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断定这一天是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皆为昼弧,可断定这一天是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夏至日,北 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自北极圈内皆为夜弧,可断定这一天是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④赤道: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因此,赤道上的地点在一年中的任何日期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3)区时计算:某地区时 = 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东加西减) (4)日期计算:在国际日期变更线,往东减一天往西加一天 试一试: 2002年足球世界杯由巴西、德国两队于6月30日在日本横滨进行冠军决赛。中央电视台于19时举

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与学法指导

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与学法指导 亲爱的高一新生们: 你们好,首先祝贺你们通过中考的竞争考进美丽的威海三中!为了你们能够学好地理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在此,作为一名教学多年的高中地理老师,我给你们一些学法指导与建议,希望能对你们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自从地理作为高考科目以后,高中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明显加重。而初中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地理仅作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出现在初中教学中,地理课往往遭受排挤,甚至被砍消。即使正常开设地理课,初中教师和你们学生也因它是“副科”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你们的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薄弱,这样会出现初、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致使很多高一新生在第一学期的地理学习中,感觉十分吃力,以至于产生厌学情绪和恐惧心理,严重阻碍了高中地理的学习!为了避免以上问题在你们身上重演,我通过多年的思考,得出以下对策!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初高中地理的致使衔接,二是暑假期间的学法指导。 一、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 其实,初、高中地理知识联系十分密切,且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要求明显不同,难度上的跨度大,由于你们时隔两年没有接触初中地理,知识严重缺乏成了高中地理入门的最大困难,严重影响高中地理的正常学习。因此,你们应该在暑假中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与融合非常重要。 1.基础知识点的衔接巩固 初中阶段,你们对于基础知识点学习得比较多,但每一个地理知识点都属介绍性的,每一部分知识只介绍其中的一个点或很少的一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少谈及,没有进行较具体的运用,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你们容易淡忘。进入高中后,由于你们两年没有接触地理,要你们回忆起初中部分基础知识往往会比较困难。这时,教师通常在课前布置一些预习旧知的工作,并请你们把初中教材在上课时带着,课堂中进行初中知识点的复习,以此来引出高中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如高一“地球运动的意义”部分,较完整和系统地讲授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而初中阶段只突出罗列了“昼夜交替”。难度的突然加大,学生很难适应,因此你们应该多注意观察自然想象,如“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等!联系初中教材,把初高中的地理知识点有效地穿插起来,形成一线,也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2.读图技能的衔接 学习地理学科的有效捷径就是读图、用图的技能。在初中老师只要求你们“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等”,进入高中阶段,这就要求你们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有关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目标在不断深化,有一定的梯度性。初中阶段停留于图上有什么地理事物,较少探究为什么。在初中你们在探究“为什么”中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还未能深切体会到,而进入高中后,这一有效方法运用得好,那么学习地理就会感到轻松而有趣乃至事半功倍。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重点又是难点,有效利用读图方式从初中所学知识入手,引出更深层次的知识,你们就不再会感到难点“难”学,而且利用图示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以后的学习中,将图作为一种得力的学习工具,逐步做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3.评价方式的衔接 在初中你们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好胜心理,即较注重结果。你们习惯上的评价比较注重分数等。进入高中,对于地理学习评价应有一个良好的衔接,如把评价进行类型的细化,可以分成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人内差评价,并且这三种评价方法相互补充、相互融合。

初高中地理教材衔接

初高中地理教材衔接 发表时间:2019-04-08T15:57:55.373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2期作者:曲鹏飞 [导读] 【摘要】地理是学生阶段都很熟悉的一门学科,然而在地理的学习上,很多人却感觉到学习难度较大,因为地理本身半文半理的性质决定了它一不能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二又不能完全离开对知识点的积累,特别是从初中进入到高中以后。 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曲鹏飞 【摘要】地理是学生阶段都很熟悉的一门学科,然而在地理的学习上,很多人却感觉到学习难度较大,因为地理本身半文半理的性质决定了它一不能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二又不能完全离开对知识点的积累,特别是从初中进入到高中以后,原本还非常文科化的地理学科向理科方向倾斜更为严重,这直接加重了一些逻辑理解能力很差的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初中的基础上,如何向高中知识进行衔接,这是一个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教材衔接;中学地理;教学策略;兴趣培养 引言:中学地理是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在初中阶段,地理课程的重点主要放在地表风貌、地质变迁、地理构造等表象的问题上,但是在进入到高中教学之后,地理开始向各种现象的成因、规律等深层的知识发展,在学习方式上需要在基础知识之上进行定的逻辑推理,因此无论是在学习深度上还是学习方式上,这都增加了地理的学习难度,所以就基于初中和高中的地理差异,探究出了以下可供参考的教学方法。 一、由现象到原理,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 初中的地理主要停留在现象上,而高中地理更注重对深层原理的探究,从现象到原理进行教学,这不仅是学习阶段的需求,也是研究发展的正常流程,该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探索的趣味性,所以在这个教学转变阶段,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到对于学生知识点深度的拓展,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方法,这也是当下新课改的要求。 比如在初中,很多学生都会了解到极昼极夜的现象,它就是指在两极地区出现的一直处于白天或者一直处于黑夜的情况,但是很多学生并不理解,极昼和极夜到底有什么联系?它们出现的规律是什么也不清楚,而在高中阶段,在介绍了晨昏线和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之后,会对地球的运行规律进行详细的探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介绍南北半球极昼极夜交替出现的规律,还会明确地将极昼极夜的范围定位到南北极圈的位置上,至于其中的原理,根本无需死记硬背,只需要学生学会模拟地球的公转规律即可。 二、由理论到实践,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地理是一门立足于实际的学科,该学科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结合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提升地理教学效率很有帮助,在当下,教育工作者正在致力于依托网络平台搭建学习共享的“乡土地理教学”平台,其实现方式就是引导不同地区的学生结合本土的地理实现网络分享,从而将祖国的不同的地理风情都集中在在一个课堂上,通过这样的比较,加深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认知,比如了通过川西的沟壑高山理解记忆该地区的横断山脉风貌,通过上海的城市风貌思考其迅速发展的原因,通过东北的冰雪世界,了解我国北方的纬度和气候,通过西北地区的干旱现状,回忆课堂的等降雨量图和当地的水文情况,就是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让学生理解,地理是关系到我们生活生产的科学,它并不是一门浮空的学科,在了解到地理的学习价值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获得大幅的提高。 三、由文字到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进入到高中的学习阶段以后,一个比较直观明显的变化就是高中阶段更注重对于图表的理解,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知识的抽象程度,但是它同时也将知识变得更加具象化和直观化,有了图表的辅助,原来庞大的知识量都可以在图中进行关联总结得到,所以说,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学习就能变得更加简单,而如果不注重对读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难度将会成倍提升,这就是高中地理更加偏向于理科方向发展的直观表现。 图1 以图1为例,针对该图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第二个问题是从A点飞到B点,最近的飞行方向是什么? 初看之下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如果不具备地理的思维能力,出错的几率会很大,首先查看该图中有很多同心圆,圆的中间是一个N点,那么就能想到圆圈是纬度圈,N点代表北极,这说明是从上到下的纬度圈俯视图,有了这样的思路后,就可以分析得出B在A点得正西方,至于从A到B的最近飞行距离,就要有一定的立体空间感,在脑袋中构造一个地球仪,AB之间的最近距离应当是AB点和经过地心点所在的平面在地球上画出的地表弧线,那么这一条线应该是在经过AB纬线的上方,所以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而不是向正西方飞行。从知识点来看,此题涉及的知识点仅有基础的纬线知识,但是在解答上却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难度就提升了很多,这就是在初高中的衔接阶段要教导学生学会理解,掌握读图能力的原因所在。 四、由零散到整体,培养地理的系统思维 如果说每一个学科都有一定的范畴,那么地理的范畴就是最明显可见的,几乎可以说所有的地理所有知识,都离不开地球这一个大的范畴,而在这个范畴下的知识之间,就必然意味着会有很大的内在关系,由此就可以建立地理的系统思维,达到简化记忆量,激发学生学习的效果。 如果说初中学生学习的知识还只是基础,那么在完成了三年的学习后转入到高中阶段,这时搭建基本的地理系统思维已经绰绰有余,比如

初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衔接的探讨

2005年第6期 新秀近作 56 高 中地理知识是初中地理知识的延伸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这就需要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正 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低起点,小步子”,减缓坡度,使学生的学习不产生“断层”的感受。 一、正确认识,寻找差异 初中地理教材整体框架是按照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顺序构建的基本知识。高二地理则分为两大块: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以人地间的关系为主线,介绍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基本规律,人地和谐地可持续发展。初中、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①初中地理教材中具体地理事实, 地理材料较多,高中地理则侧重于揭示地理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规律。②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为主,讲述世界各地区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和经济特征;高中地理是系统地理,主要论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形成原理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③初中地理以感性知识为主,高中 地理则上升到理性知识;前者是基础和依据,后者则是前者的加深和拓宽,两者相辅相存。 从内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深度掘进,广度拓宽,梯度增强,角度多维。这正是高二学生难以适应的重要原因。例如,初中地理讲地球表面大气运动的规律时,教师通过“近地面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并记住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范围,而高一学生则还要在教师引导启发下运用热力环流形成的特点,深入探讨这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形成过程、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在高中地理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发现一般性的地理规律,同时介绍大量的相关资料,延伸地理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从特殊地理现象到一般地理规律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 各种方法训练学生多角度多视野观察和分析问题,得到正确的结论。 从教学方法看,初中地理教学活动通常以具体的地理事实及相关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传授基本的地理知识和训练基本的地理技能为主要目的,对教学活动控制程度比较高,老师就像学生的拐杖,学生的依赖性较大。而高中阶段侧重学生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更高层次思维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要使学生养成研究性和合作性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需要学生靠自己的头脑去自主思考解决以前没有遇到的很多问题。 二、有效衔接,发展学生 1.基础知识点的衔接巩固 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点学习得比较多,但每一个地理知识点都属介绍性的,每一部分知识只介绍其中的一个点或很少的一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少谈及,没有进行较具体的运用,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学生容易淡忘。进入高二后,学生要回忆起初中部分基础知识会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些预习旧知的工作,并请学生把初中教材在上课时带着,课堂中进行初中知识点的复习,以此来引出高中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这样的课堂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如高二“地球运动的意义”部分,较完整和系统地讲授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而初中阶段只突出罗列了“昼夜交替”。新授时可以从“昼夜交替”的原因入手,请同学思考,再从结论“地球自转”还会产生哪些现象,降解难度。这样,把初高中的地理知识点有效地穿插起来,形成一线,也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2.读图技能的衔接 学习地理学科的有效捷径就是读图、用图的技能。在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等”,高中阶段还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有关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目 标在不断深化,有一定的梯度性。初中阶段停留于图上有什么地理事物,较少探究为什么。初中学生在探究“为什么”中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还未能深切体会到,而进入高中后,这一有效方法运用得好,那么学习地理就会感到轻松而有趣乃至事半功倍。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重点又是难点,有效利用读图方式从初中所学知识入手,引出更深层次的知识,学生不再感到难点“难”学,而且利用图示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以后的学习中,将图作为一种得力的学习工具,逐步做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3.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地理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单一,只是从某一方面看待问题,而高中地理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不同的层次去看待问题,也是将初中的知识“点”过渡到高中知识层“面”进而形成知识“网”所必须经过的途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学生学习“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认为内地核物质是固体状态?依据是什么呢?”百思不得其解。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研究,共同分析,解决这一问题。有同学提出:在“地震波速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上,内核只有纵波通过,无横波,则排除液态,可能是气态或固态。也有同学通过上网查找,发现这一情况,纵波在5149千米深度处也有可能转化为横波,所以说内核部分是固态,图上在深度 5120 ̄6371千米之间如能添绘一小段横 波,这样就更完整……通过合作研究,不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使地理学科学习充满了乐趣与生机。 4.评价方式的衔接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好胜心理,即较注重结果。学生习惯上的评价比较注重分数等。进入高中, 初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衔接的探讨 ●何四群/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 (201400)

初高中地理衔接教材——地球、地图

初高中地理衔接教材——地球、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经纬网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 2、掌握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网的应用。 3、学会利用经纬网进行方向判读、长度面积计算。 重点、难点 1、经纬线特点比较。 2、利用经纬网进行方向判读、长度面积计算。 学习探究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形状:地球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 的不规则的球体。 2、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_________ 千米,赤道半径6378 千米,极半径6357 千米。赤 道周长约为__________ 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方就是赤道;地球中心离南极较近一些,离北极较远一些。 二、地球仪 1、概念:人们仿照地球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地球仪。 地球以上有不同的颜色、符号、文字等。 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人们假想的地球绕其旋转的轴线。 地轴在实际的地球上是没有的,但是地球仪上是有的,并且是倾斜的,北端_____ 附近,利用这一知识判断北半球地理纬度。 例如:北半球某地北极星的高度是30°,说明该地的纬度是___________ 。 结论:北极星高度=北半球地理纬度 3、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 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三、纬线和纬度 1、纬线:地球仪上顺着_________ 方向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 2、特点:1)自成圆圈 2)长度从赤道向两级变小,赤道最长,极点最小 3)不同纬线相互平行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方向没有限制性。 3、纬度:为了区分每一条纬线,给纬线指定的度数。分为南纬和北纬各90°,表示方法如何?划 分如何?重要纬线有哪些? 赤道是____ 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______ ,用“___ ”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_____ ,用“ __ ”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______ 。一个纬度间的距 离即1纬距约为______ km。低纬、中纬和高纬划分:低纬度 _______ ;中纬度_______ ; 高纬度_______ 南北半球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四、经线和经度 1 、经线:地球仪上连接_____________ ,并与纬线_________ 的线叫经线,又称子午线。

初高中历史衔接教材

初高中历史衔接教材计划 第一课商鞅变法 第二课秦始皇统一六国 第三课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起 第四课中国近代侵略与反抗 第五课近代化的探索 第六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七课抗日战争 第八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九课两次工业革命 第十课罗斯福新政 初高中历史衔接教材 编者:强宏美 第一课商鞅变法 一、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更替先后顺序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 二、商鞅变法 1、背景: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土地私有制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2、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开始变法。 3、主要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工;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4、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练习题: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第二课秦始皇统一六国 1、背景:春秋诸侯争霸和战国七雄战乱。 1、史实: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措施: 政治:建立始皇制;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设郡县 经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车同轨 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3、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利于当时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对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秦的统一,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统一的趋势则成为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练习题:秦王朝进行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的统一,你认为好处在哪儿?秦的统一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其进步又在哪儿? 答:好处:统一文字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了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统一货币,将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的货币,解决了携带、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统一度量衡,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

初高中地理衔接教材

初高中地理衔接教材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初高中地理衔接教材——地球、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经纬网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 2、掌握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网的 应用。 3、学会利用经纬网进行方向判 读、长度面积计算。 重点、难点 1、经纬线特点比较。 2、利用经纬网进行方向判读、长 度面积计算。 学习探究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形状:地球形状是一个 __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的球体。 2、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_________千米,赤道半径 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 米。赤道周长约为 __________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方就是赤道;地 球中心离南极较近一些,离北极较远 一些。 二、地球仪1、概念:人们仿照地球形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叫做地球仪。 地球以上有不同的颜色、符号、文字等。 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人们假想的地球绕其旋转的轴线。 地轴在实际的地球上是没有的,但是 地球仪上是有的,并且是 倾斜的,北端_____附近, 利用这一知识判断北半球 地理纬度。 例如:北半球某地北极星的高度是 30°,说明该地的纬度是 _________。 结论:北极星高度=北半球地理纬度3、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 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 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 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 点叫南极。 三、纬线和纬度

1、纬线:地球仪上顺着________方 向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 纬线。 2、特点:1)自成圆圈 2)长度从赤道向两级变小,赤道最 长,极点最小 3)不同纬线相互平行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方向没有限 制性。 3、纬度:为了区分每一条纬线,给 纬线指定的度数。 分为南纬和北纬各90°,表示方法如 何划分如何重要纬线有哪 些 赤道是_____纬线。赤 道以北的纬度,叫____, 用“_____”作代号;赤道以 南的纬度叫____,用 “_____”作代号。北纬、南 纬各有_____。一个纬度间 的距离即1纬距约为 _____km。低纬、中纬和 高纬划分:低纬度;中纬 度;高纬度 南北半球划分:赤道以北为_____半球,赤道以南为_____半球。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地球仪上连接 ____________,并与纬线 _________的线叫经线,又 称子午线。 2、特点:1)自成半圆 2)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3)不同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方 向有限制性。 3、经度:为了区分每一条经线,给 经线指定的度数。 分为东经和西经各______,表示方法 如何划分如何重要经线有 哪些? 实际上经度是两条经线所在平面 之间的夹角。国际上规定,把经 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

人教版初高中地理教材内容比较及衔接分析

人教版初高中地理教材内容比较及衔接分析 初高中地理课程是一个密切联系的系统整体,相互之间既分工明确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目前初、高中地理教学相对独立,交流甚少,更因新课程教材内容本身的一些缺陷等,使得初、高中地理教学存在脱节现象。本文主要就初高中地理教材内容做简单的比较,并做相应的衔接分析,为初高中地理衔接校本教材的开发做准备。 初高中两个学段的地理教学衔接涉及多个方面,教材因为其在教学中的基础地位,一直处于关键的位置。教材衔接研究可以明确指出高中教材中的承前内容和新增内容,有助于教师清晰认识教学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全套共四册,供七、八年级使用,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高中地理教材有必修和选修之分,必修有三册,选修有七册。必修一、二、三册分别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由于选修教材是为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不具有广泛性,且选修中的内容在必修中都有适量提及,因此本文对初、高中地理教材知识的衔接研究只针对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全套和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三册。 1自然地理初高中教材内容比较及衔接分析 自然地理部分,高中以必修 1 来阐述,但初中却分散地穿插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具体区域中,且高中部分用了19 目来阐述,初中部分用了16 目,相比之下,高中内容更加丰富。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自然地理内容的先后顺序,分析如下: 1.1地球运动 地球运动是高中地理非常重要、但最为复杂的部分,因此高中教材对其从运动的一般特点到各自的地理意义进行了详尽的叙述,而初中地理教材因为学生逻辑、空间思维的局限性,没有进行深入展开,只是简单地对自转公转的一般特征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了介绍。 1.2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在高中属于岩石圈的内容,初中则放入大洋与大洲进行介绍。初中教材中对该知识点的描述是从“沧海桑田”的现象出发的,而对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描述的并不深入,但高中教材中对于地质作用产生的现象通过案例了解,着重阐述相关原理。 1.3气候 气候作为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演化,人类的生产、生活都至

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与融合

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与融合 自从地理再次成为高考科目以后,高中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明显加重。而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初、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而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初高中地理知识联系十分密切,且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要求明显不同,难度上的跨度大,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知识严重缺乏,严重影响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与融合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将初、高中地理知识有机的糅合在一起呢? 一、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与融合 初、高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阶段,这两个阶段跨度比较大。升入高中的学生在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要有一个质的飞跃,才能适应高中学习要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迅速转变对知识学习的态度与方法,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1)学习态度与方法的转变 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各初中地理教学情况不一,因此首先可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初中地理学习的内容,掌握的程度,及对地理的认识与态度,寻找学生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告诫学生遇到初中学过的知识,千万不要有“轻敌”与“骄傲”情绪;要通过新课讲解让学生看到,新知识是怎样在初中知识基础上发展获得的;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不同要求与不同学习方法。如气候知识,在初中只要求掌握主要气候的主要的分布区域,而高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图表等相关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气候类型、形成原因、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适时对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协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如果能及时进行适当的诱导和点拨,他们将很快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可能会受益终身。(2)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地理知识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联系交融,在讲课时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图表、地图册、挂图等,还要利用其他学科资源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身心愉快的学习氛围。如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用来印证;“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运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大气热力环流”,又涉及到物理理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可以用化学上的知识来解释等。这些让学生发现,原来各学科知识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知识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

浅谈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问题

浅谈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问题 高一年级地理教师梅敏 学校安排我带初二和高一地理已经有一年时间了,在一年的教学中,对于初中和高中地理的衔接问题思考了很久,目前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学校对初中的地理教学重视不足,幸好我们学校对于地理教学还比较重视,但是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这样一来,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初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而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初高中地理知识联系十分密切,且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要求明显不同,高中地理与其它科目一样同属高考科目,难度上的跨度大,大部分学生初中的地理的知识严重缺乏成了高中地理入门的最大困难,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与初中知识联系的地方,教学难度较大,严重影响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非常重要。下面,就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问题,我从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教学内容的衔接 初中地理教材整体框架是按照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顺序构建的基本知识。高中地理则分为两大块: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以人地间的关系为主线,介绍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基本规律,人地和谐地可持续发展。初中、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内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深度掘进,广度拓宽,梯度增强,角度多维。这正是高中学生难以适应的重要原因。例如,初中地理讲地球表面大气运动的规律时,教师通过“近地面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并记住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范围,而高一学生则还要在教师引导启发下运用热力环流形成的特点,深入探讨这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形成过程、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所以在高中地理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发现一般性的地理规律,同时介绍大量的相关资料,延伸地理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从特殊地理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调查问卷.doc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卷调查结果此次调查范围为本校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共计308人。时间在刚入高中的第一周。调查统计结果为: 12345 6 7 8 9 10 题号 选项人数 A297112512651985625477 B11133304727110100127152185 C05431516613714614 D91791014619632 E 题号选项 比率 12345 A96.4%36.4%2% 1.6%86% B 3.6%43.2%12.2%74.6%8.8% C17.5%12.7%7.9% 5.2% D 2.9%73.1%15.9% E 67 8 9 10

题 号 选项比率 A64.3%18.2%8.1% 1.3%25% B35.7%32.5%41.2%49.4%60.1% C 1.9%44.5%47.4% 4.5% D47.4% 6.2% 1.9%10.4% E 调查分析: 1、绝大部分学牛在初中阶段地理学习的都是能保证课时的,被其他学科占用现象也是有。 2、对地理有学习兴趣占多数学生,证明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地理还是有一定的思考和感悟。 3、在感兴趣的学生中大学学生认为对生活有用,可见现在的地理学习内容与生活衔接比较紧密。 4、在不感兴趣的学生中,学生对记忆内容感到枯燥,乂有的不打算上文科,过早的放弃地理学习。 5、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大多认为初中内容与高中内容联系紧密,如果初中学不好,或不感兴趣,高中也学不好,或不感兴趣。 6、进入高中的学牛在选修课中,六成多学牛会选择地理学习。 7、初中地理被认为是副科,所以学生对老师的印象不深,感受到地理教师感染的影响比较小。 8、地理教师在初中与学生交流少,仅仅限于课堂交流,课后很少。 9、课堂气氛中表现的两极化,一部分活跃有序,另一部分表现的沉闷。 10、学牛希望从地理课中得到的是与地理课本无关的较多,学生希望多听奇事轶闻,多学生活中的地理,对课本知识要求不高。 附件【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卷调查】

地理初高中衔接教学方案

高中地理学法指导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的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地理学习方法 (一)培养兴趣,轻松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需求,就学得轻松愉快,动力无穷。学习地理,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人生活在环境里,人类离不开环境。地理学科引导我们去认识环境,教我们怎样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因而也是我们学习生存的科学,是我们生活的工具。地理学科的内涵非常广泛,它不仅包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科学知识,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等各门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它那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的地理思维方法还对我们学习其它学科大有帮助,使我们在这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浅。 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宇宙的奥妙,海陆的变迁,气候的异常,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合理布局,农业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长,环境的有效保护等等,都是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航空航天、南极探险、边贸洽谈、中东战乱、三峡工程、经济发展、“五一”旅游、拉闸限电……无一不与地理有关。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关心发展,就能培养起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学习地理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就一定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 (二)抓“概念”重“消化”,抓“原理”重“理解”

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与融合

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与融合 太谷中学张俊丽地理学科是学校进行环境教育、人口教育、资源教育、生态教育、人地关系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教育、国土整治和区域开发教育最现实、最顺达、最有科学基础和思想生命力的科目。所以,有些发达国家把它列为“一门独立的核心科学”。现代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和教育功能性,如何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教育决策部门的充分肯定,就决定这一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应有地位。但就目前的中学地理教育现状来说,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一、初中地理教育堪忧现状 1、学校、社会、家长都不重视初中地理教学 长期以来,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初中地理在人们心目中一直被视为“副科”。家长们往往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升人重点高中,考入理想的大学。所以要求子女把时间、精力都花在所谓的“主科”上,“副科”及其他活动一概不管,这就是所谓“集中精力读书,全力以赴攻‘主科”’。久而久之,会上就形成了定势——初中地理是“副科”,学不学没关系,不碍大局。在学校方看来,学校的办学质量好坏,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大小,主要就体现在升学指标上。所以只重视“主科”,忽视“副科”。有些乡镇中学,虽然课表上也是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安排,确实有地理课,但上课时却是语文、数学等老师兼上。 2、学生对初中地理不感兴趣 目前初中地理只是平时作课堂检测,且不记入升学成绩。这就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打击了老师教学的积极性,给初中地理教学设下了一道无形的不可逾越的门槛。上地理课时,学生情绪普遍不高,精力不集中,打瞌睡,讲话,做其他科的作业,看他书籍等。只有极少数学生是在主动学习,认真听课,多数都是迫于老师的压力被动应付,把这一节课的时间打发过去,一节课下来,根本没有看清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些什么,画了些什么,也没听进几句话。这样下来,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学生地理知识上的严重缺陷,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地理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思想上产生严重偏科现象。学习完全是被动地应付,也就难怪有不少学生学完初中地理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到北京,在世界地图上找不到中国。 3、地理教师从事初中地理教学缺乏动力和激情 学校、家长和学生都不重视,只剩下地理老师在唱独角戏,而下面的观众却逐渐散场,或者干别的事,或者睡着了,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高中地理教育堪忧现状

初高中地理衔接教材地球地图

初高中地理衔接教材——地球、地图 地理试题 注意:本试卷共40小题,每题2.5分,总计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们常说的“人类的家园”是指 A.我们的家庭 B.我们的家乡 C.我们的祖国 D.整个地球 2.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状 B. 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C.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0°经线和180°经线的经线圈 B. 西经10°和东经170°的经线圈 C.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D. 西经90°和东经90°的经线圈 4.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A.赤道上 B. 北极点上 C. 南极点上 D. 本初子午线上5.本初子午线是 A .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A.西经30度,北纬30度 B.西经10度,北纬10度 C.东经170度,南纬30度 D.东经175度,北纬10度 7.关于图1-1中P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P点的纬度是20°,经度是15° B.P点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5°E 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P点位于东半球 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P点位于南半球 8.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准确说法是 A. 顺时针方向 B. 逆时针方向 C. 自东向西 D. 自西向东

9.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 A.热带 B.南温带 C.北寒带 D.北温带 10.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的地区是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11.有地图指向标的地图,其指向标的箭头指示的方向一般为 A.东 B.南 C. 西 D. 北 12.在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通常是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D.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1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A.黄色 B.蓝色 C.绿色 D.褐色 14.绘制某所中学的平面地图,其图幅大小与所选用的比例尺是相对应的,规律 是 A.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 B.图幅越小,比例尺越大 C.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 D。图幅大小与比例尺无关 15.一位同学想了解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哪里,应查阅 A.中国政区图 B.城市导游图 C.中国气候图 D.世界政治地图 16、聊城所处的温度带是: A、热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北寒带 17、地球上某点,它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A、300N,1600E B、300S,1600E C、300N,200W D、300S,200W 18.甲地位于980E,310N;乙地位于880W,280S。甲地在乙地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