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案例题

施工测量案例题

施工测量

一、单选题

【例题】测量工作中,观测记录的原始数据有误,一般采取()方法修正。

A.擦改

B.涂改

C.转抄

D.划线改正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测量主要内容与常用仪器。测量记录应使规定填写并按编号顺序保存。

测量记录应做到表头完整、字迹清楚、规整,严禁擦改、涂改,必要可斜线划掉改正,但不得转抄。

参见教材P191。

【例题】采用水准仪测量工作井高程时,测定高程为3.460m,后视读数为1.360m,已知前视测点高程为3.580m,前视读数应为()。

A.0.960m

B.1.120m

C.1.240m

D.2.000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测量主要内容与常用仪器。水准仪测量应遵循公式: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前视读数,即前视读数=3.460m+1.360m-3.580m=1.240m。参见教材P192。

【例题】关于施工平面控制网的说法,不符合规范规定的是()。

A.坐标系统应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同

B.当利用原有的平面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

C.场地大于1km2时,宜建立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D.场地为重要工业区时,宜建立二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场区控制测量。场地大于1km2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参见教材P198。

【例题】竣工总图编绘完成后,应经施工单位()审核、会签。

A.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B.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C.总监理工程师

D.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竣工图编绘与实测。竣工总图编绘完成后,应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会签。参见教材P200。

【例题】应将场区设计或合同规定的永久观测坐标及其初始观测成果,随竣工资料一并移交()。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质量监督机构

D.设计单位

『正确答案』A

建筑施工技术案例题

建筑施工技术案例题 一、 土方工程 算设计标高;算零线;算挖填土方量 1.某建筑物基坑体积为2548m 3,附近有个容积为1560m 3的基坑需回填,试求前者挖出的土将后者填满夯实后还剩下多少土?需要运多少车?(Ks =1.26,K ’s =1.05,车斗容量为3.5m 3) 3 1156014861.05 v m '= = 3 1254814861062v m ''=-= 3 21062 1.261338v m =?=;运车数=1338/3.5=383辆 2.某建筑场地土方工程中,基坑开挖后将附近两个容积为1000 m 3和776m 3的弃土坑进行了回填,还剩余松散土1648.8 m 3,试问基坑有多大体积?(Ks =1.26,K ’s =1.05) 解:1000+776=1776 m 3 1776/1.05=1691.43 m 3 1648.8/1.26=1308.57 m 3 1691.43+1308.57=3000 m 3 3.某场地平整的方格网边长为20m ,角点的地面标高如图1所示,地面排水坡度i x =3‰,i y =2‰,试计算确定场地平整达到挖填平衡的设计标高H 0和考虑排水坡后的各角点设计标高(H n )并标注于图各角点右下角,施工高度标注于图角点右上角。并求零线。 解:由图知,方格数 N =7 考虑泄水坡度计算得; H 8‘ =28.67m H 1‘ =H o -40×3‰+20×20‰=28.67-0.12+0.04=28.59m

H 2‘ =H 1+20×3‰=28.59+0.06=28.65m H 3‘ =H 2+20×3‰=28.65+0.06=28.71m H 4‘ =H 3+20×3‰=28.7l+0.06=28.77m H 5‘ =H 4+20×3‰=28.77+0.06=28.83m H 6‘ =H o -40×3‰=28.67-0.12=28.55m H 7‘ =H 6+20×3‰=28.55+O.06=28.61m H 9‘ =H 8+20×3‰=28.67+0.06=28.73m H 10‘ =H 9+20×3‰=28.73+0.06=28.79m H 11‘ =H 0-40×3‰-20×2‰=28.67-O.12-O.04=28.51m H 12‘ =H 11+20×3‰=28.51+0.06=28.57m H 13‘ =H 12+20×3‰=28.57+0.06=28.63m H 14‘ =H 13+20×3‰=28.63+0.06=28.69m 将调整后的场地设计标高标注于图角点右下角上,其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即为施工需挖(+)或填(-)土方高度(见图角点右上角)。 4.(历年考试 ) i x =3‰ 图1-1场地平面图

工程测量案例分析(20200419203850)

工程测量案例 隧道控制测量案例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案例 变形监测案例 施工测量案例 市政工程测量案例 一、隧道控制测量案例 背景材料 在某新建铁路线上,已有首级控制网数据。有一隧道长10Km,平均海拔500m,进出洞口以桥梁和另外两标段的隧道相连。为保证双向施工,需要按GPS C级布设平面控制网和进行二等水准测量。 仪器设备:单、双频 GPS 各6台套、S3光学水准仪5台、数字水准仪 2台(0.3mm/Km)、2 秒级全站仪 3台。 计算软件:GPS 数据处理软件、水准测量平差软件。 分析要点: 建立隧道控制网的主要作用是保证隧道的正确贯通。隧道控制包括地面和洞内两部分。 原有地面控制点精度、点位不满足贯通要求时,建立隧道独立控制网。如点位不满足,则进行加密。平面控制网按GPS C级布设,每个洞口3个点,进洞点和方位点间要通视,如边长小于500 m 应设强制对中观测墩。高程为二等水准,每个洞口 2个点。 GPS控制网采用6台双频GPS观测,二等水准采用 2台数字水准仪分两组观测。 考试样题 单项选择题: 1.长度大于4Km的隧道地面平面控制测量优先采用( C )。 A.导线测量 B.三角形网测量 C.GPS测量 2.二等水准测量往返测高差不符值为( A )。 A.4√K B.6√K C.8√K 简答题: 1.在控制测量观测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资料收集、现场踏勘、选点埋石、方案设计。 2.为满足工程需要,应选用哪些仪器进行测量?

采用6台双频GPS接收机和2台数字水准仪。 3.最终提交的成果应包括哪些内容? (1)技术设计书 (2)仪器检验校正资料 (3)控制网图、点之记 (4)控制测量外业观测资料 (5)控制测量计算及成果资料 (6)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件 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案例 背景材料: 某水库规划为城市供水,需进行水库地区地形测量。测区面积 15Km2,为丘陵地区,海拔高50~120m。山上灌木丛生,通视较差。需遵照《城市测量规范》1︰1000地形图,工期 60 天。 已有资料:国家二等三角点 1 个、D 级GPS点 1 个,国家一等水准点 2 个。作为平面和高程控制起算点。 坐标和高程系统、基本等高距、图幅分幅:采用54北京坐标系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基本等高距 1.0m。50×50矩形分幅。 提交成果资料: (1)技术设计书 (2)仪器检验校正资料 (3)控制网图 (4)控制测量外业观测资料 (5)控制测量计算及成果资料 (6)地形图 (7)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件 分析要点: 地形图基本内容: 数学要素包括比例尺、坐标格网、控制点坐标等。地形要素包括各 种地物(以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表示)、地貌(以等高线表示)。图内注记要素和图廓整饰要素。 碎部测量: 碎部测量是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并绘制成地形图。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案例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 总学时数:90课时(理论课学时数:38课时实践课学时数:30课时理实一体化教学时数:22课时)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 一、课程的性质 《工程测量》是高职类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研究如何为建筑等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竣工及运营管理等阶段提供数据资料,并以此配合指导施工的一门学科。 二、课程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建筑等工程建设和管理中,所需的工程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的理论和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及应用;掌握建筑等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具备建筑等工程施工测设的能力,为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后继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学生毕业后基本上能完成建筑等土木工程中的测量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按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将建筑等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测量工作分为9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包含若干个工作任务。不同的工作任务对应着不同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进而构成建筑等工程项目施工所需要的测量能力。 (2)按工作过程系统化原理设计学习阶段 测量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技能,需要反复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并在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进行一次上述9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一般不能完全达到要求。为此从纵向上按三个阶段组织教学,由低到高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 第一阶段:工程测量基本方法与技能。通过9个学习单元,以课堂教学和课间实训为主,集教、学、做于一体,使学生掌握所需的测量知识与技能,具备基本的工程测量能力。 第二阶段:综合测量实训。作为综合性实践教学,用一周的时间,模拟完成一个较完整的典型建筑工程测量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系列主要测

建筑工程案例分析实例

案例1 授权管理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案情简介 2003年4月,A公司某项目经理部与B公司签订了加工定作合同,约定B公司帮该项目经理部加工橡胶制品若干,合同中特别约定:“货款必须按合同所约定的账号结算,否则造成经济损失,全部由定作方(即A公司某项目经理部)承担。”合同履行中,A公司项目经理部按指定账户向B公司支付了货款10万元。2003年6月,B公司业务员C(合同经办人)在没有出具书面收款授权的情况下,要求A公司项目经理部向其付款,A公司项目经理部未严格审查,以现金方式向C支付了15万元。后C从B公司辞职。B公司拒绝承认收到业务员C的15万货款,由此引发诉讼。 二、裁判结果 法院一审认定,合同约定货款必须向B公司指定帐户支付,B公司未授权业务员C收款,C收款属于个人行为,因此一审判决A公司败诉,A公司向B公司支付15万元货款、违约金和利息的义务。 三、管理建议: 本案例反映了授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授权管理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签订合同时必须要求签约对方单位的合同签订人(对方的法定代表人除外)出具书面的授权委托书,必须严格审查对方合同签订人的 代理权限、代理期限等事宜。 2、合同中约定,必须支付到对方单位指定账户的,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约定将款项付到合同指定账户。若需要付到其他账 户,必须要求对方单位出具书面的委托付款书。 3、支付合同款项时,尽量通过银行电汇或者银行票据进行,不得将现金、现金支票以及收款人一栏为空白的转帐支票直接付给对方的合 同经办人。 4、代债权人向其他人付款时,必须要求债权人出具书面的委托书。 5、分包单位的材料领用人,也必须是经过分包单位授权现场人员。如施工中由对方代理人以外的人,代领了材料,事后必须要求对方的 现场被授权人及时签字确认领用材料的数量和材料单价。 6、必须妥善保管签约单位出具的授权委托书原件。若在合同签订和执行过程中,对方提供的授权委托书是复印件或者是传真件的,一定 要注意及时索要原件。 7、原则上要求项目经理部必须留存分包队伍合同签订人、材料领用人、分包工程款的领用人、分包结算签订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 案例2 分包合同中约定的管理费,会被法院以非法所得收缴 一、案情简介 2003年8月,A公司与B交通设计院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A公司将某路面改造工程承包给B交通设计院总承包施工。B 交通设计院于同年9月与个人黄某签订了《某路面改造工程施工合同》,将其总承包的工程肢解后部分分包给黄某组织的施工队施工。B 交通设计院按分包价的 4.5%提取管理费,其他一切费用及税金由黄某承担。此后,B交通设计院从黄某处收取管理费20万元。后双方因结算争议诉争至法院。 二、裁判结果 B交通设计院在与A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后,将所承包的工程肢解分包给黄某个人施工,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 二十九条第三款“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强制性规定;同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 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四条“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 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收缴当事人已经取得的非法所 得。”的规定,法院依法做出民事制裁决定书决定收缴B交通设计院获取的非法所得— 4.5%的管理费,同时其仍应向黄某支付剩余工程款。三、管理建议 本案例中反映出的是,分包合同中约定收取管理费所导致法律责任问题。为规避此类法律风险,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分包合同应当回避“总包单位收几个点管理费”或者“总包合同清单价下浮X%做为分包单价”之类的表述,这种约定及有可能会被人 民法院认定为非法所得,将被予以追缴,还有可能被处以罚款。2005年1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 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收缴当事人已经取得的非法所得。” 2004年3月19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以赣高法[2005]52号文下发的关于印发《二00四年全省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中,更明确的指出:“对超越资质承揽工程的,对因其超越资质而取得的非法所得予以收缴。承包方不具有法定资质的,对间接费和其他 直接费予以收缴。转包、违法分包合同当事人之间存在收取管理费的,对该收取的管理费部分予以收缴。” 2、分包合同的单价的约定应当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进行确定,并以清单列明,工作量的确定要采取根据现场施工签认工程量的方式确定。 另外,分包合同中不得出现委托分包单位施工的字样,否则诉讼中法院有可能将分包合同关系认定为委托关系,导致分包单位的对外债务 由总包单位承担。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___五个不同案例

案例一:青海省西宁市“04.27”边坡坍塌事故 一、事故简介 2007年4月27日,青海省西宁市银鹰金融保安护卫有限公司基地边坡支护工程施工现场发生一起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6O万元。 该工程拟建场地北侧为东西走向的自然山体,坡体高12~15m,长145m,自然边坡坡度1:0.5~1:0.7。边坡工程9 m以上部分设计为土钉喷锚支护,9m以下部分为毛石挡土墙,总面积为2000m2。其中毛石挡土墙部分于2007年3月2 1日由施工单位分包给私人劳务队(无法人资格和施工资质)进行施工。 4月27日上午,劳务队5名施工人员人工开挖北侧山体边坡东侧5 m X l m X 1.2 m毛石挡土墙基槽。下午16时左右,自然地面上方5 m处坡面突然坍塌,除在基槽东端作业的1人逃离之外,其余4人被坍塌土体掩埋。 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作出以下处理:项目经理、现场监理工程师等责任人分别受到撤职、吊销执业资格等行政处罚;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受到资质降级、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1)施工地段地质条件复杂,经过调查,事故发生地点位于河谷区与丘陵区交接处,北侧为黄土覆盖的丘陵区,南侧为河谷地2级及3级基座阶地。上部土层为黄土层及红色泥岩夹变质砂砾,下部为黄土层黏土。局部有地下水渗透,导致地基不稳。 (2)施工单位在没有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情况下,盲目施工,也没有根据现场的地质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违反了自上而下分层修坡、分层施工工艺流程,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间接原因 (1)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未作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且在未办理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安全监督、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组织开工建设。 (2)施工单位委派不具备项目经理执业资格的人员负责该工程的现场管理二项目部未编制挡土墙施工方案,没有对劳务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在山体地质情况不明、没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冒险作业。 (3)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对施工单位资料审查不严,对施工现场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的监督不到位。 三、事故教训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明确规定建设二施工、监理和设计等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责任。参建各方认真履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责任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 2.这起事故的发生,首先是施工单位没有根据《条例》的要求任命具备相应执业资格的人担任项目经理;其次是施工单位没有根据《条例》的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 3.监理单位没有根据《条例》的要求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或者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监理单位没有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整改。 四、专家点评 这是一起由于违反施工工艺流程,冒险施工引发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的发生暴露了该工程从施工组织到技术管理、从建设单位到施工单位都没有真正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最新工程测量案例分析资料

工程测量案例 ●隧道控制测量案例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案例 ●变形监测案例 ●施工测量案例 ●市政工程测量案例 一、隧道控制测量案例 背景材料 在某新建铁路线上,已有首级控制网数据。有一隧道长10Km,平均海拔500m,进出洞口以桥梁和另外两标段的隧道相连。为保证双向施工,需要按GPS C级布设平面控制网和进行二等水准测量。 仪器设备:单、双频 GPS 各6台套、S3光学水准仪5台、数字水准仪 2台(0.3mm/Km)、2 秒级全站仪 3台。 计算软件:GPS 数据处理软件、水准测量平差软件。 分析要点: 建立隧道控制网的主要作用是保证隧道的正确贯通。隧道控制包括地面和洞内两部分。 原有地面控制点精度、点位不满足贯通要求时,建立隧道独立控制网。如点位不满足,则进行加密。平面控制网按GPS C级布设,每个洞口3个点,进洞点和方位点间要通视,如边长小于500 m 应设强制对中观测墩。高程为二等水准,每个洞口 2个点。 GPS控制网采用6台双频GPS观测,二等水准采用 2台数字水准仪分两组观测。 考试样题 单项选择题: 1.长度大于4Km的隧道地面平面控制测量优先采用( C )。 A.导线测量 B.三角形网测量 C.GPS测量 2.二等水准测量往返测高差不符值为( A )。 A.4√K B.6√K C.8√K 简答题: 1.在控制测量观测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资料收集、现场踏勘、选点埋石、方案设计。 2.为满足工程需要,应选用哪些仪器进行测量?

采用6台双频GPS接收机和2台数字水准仪。 3.最终提交的成果应包括哪些内容? (1)技术设计书 (2)仪器检验校正资料 (3)控制网图、点之记 (4)控制测量外业观测资料 (5)控制测量计算及成果资料 (6)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件 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案例 背景材料: 某水库规划为城市供水,需进行水库地区地形测量。测区面积15Km2,为丘陵地区,海拔高50~120m。山上灌木丛生,通视较差。需遵照《城市测量规范》1︰1000地形图,工期 60 天。 已有资料:国家二等三角点 1 个、D 级GPS点 1 个,国家一等水准点 2 个。作为平面和高程控制起算点。 坐标和高程系统、基本等高距、图幅分幅:采用54北京坐标系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基本等高距1.0m。50×50矩形分幅。 提交成果资料: (1)技术设计书 (2)仪器检验校正资料 (3)控制网图 (4)控制测量外业观测资料 (5)控制测量计算及成果资料 (6)地形图 (7)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件 分析要点: 地形图基本内容: 数学要素包括比例尺、坐标格网、控制点坐标等。地形要素包括各种地物(以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表示)、地貌(以等高线表示)。图内注记要素和图廓整饰要素。 碎部测量: 碎部测量是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绘制成地形图。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案例

《道路工程测量》word版

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road engineering survey) 内容:理解线路勘测设计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初测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中线测设和纵横断面测量);掌握路线交点、转点、转角、里程桩的概念和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了解虚交的概念和处理方法;掌握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理解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掌握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了解全站仪中线测设和断面测量方法。 重点: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法 难点: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 § 9.1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 一、道路工程测量概述 分为:路线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和道路施工测量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 (一)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分为:初测 (preliminary survey) 和定测 (location survey) 1、初测内容:控制测量 (control survey) 、测带状地形图 (topographical map of a zone) 和纵断面图 (profile) 、收集沿线地质水文资料、作纸上定线或现场定线,编制比较方案,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2、定测内容: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路线中线测量 (center line survey) 、测纵断面图 (profile) 、横断面图 (cross-section profile) 及桥涵、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等测量和资料调查,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 (二)道路施工测量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按照设计图纸恢复道路中线、测设路基边桩和竖曲线、工程竣工验收测量。 本章主要论述中线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 二、中线测量 (center line survey) 1、平面线型:由直线和曲线(基本形式有: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 2、概念: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心线的平面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并测出其里程。即测设直线上、圆曲线上或缓和曲线上中桩。 三、交点 JD(intersecting point) 的测设 (一)定义:路线的转折点,即两个方向直线的交点,用 JD 来表示。 (二)方法: 1、等级较低公路:现场标定 2、高等级公路:图上定线——实地放线。 (三)实地放线的方法分类 1、放点穿线法 放直线点——穿线——定交点 (1)放点 可用支距法(垂直于导线边的距离)、导线相交法及极坐标法进行。如下图:

建筑施工技术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建筑施工技术》第1章至第3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从建筑施工的角度,可将土石分为八类,其中根据( ),可将土石分为八类.( C ) A、粒径大小 B、承载能力 C、坚硬程度 D、孔隙率 2、防止基坑的边坡坍塌的措施不包括( A )。 A、人工挖土 B、设置支撑 C、放足边坡 D、降低地下水位 3、轻型井点的降水深度,在考虑设备水头损失后,一般不超过( D ) A、5m B、7m C、9m D、6m 4、具有“直上直下,自重切土”特点的土方施工机械是( D )。 A、正铲挖土机 B、反铲挖土机 C、拉铲挖土机 D、抓铲挖土机 5、观察验槽的重点应选择在( C ) A、基坑中心线 B、基坑边角处 C、受力较大的部位 D、最后开挖的部位 6、预制混凝土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B )方可起吊,达到()方可运输和打桩。 A、70%,90% B、70%,100% C、90%,90% D、90%,100% 7、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成孔时,泥浆的作用不包括( D ) A、洗渣 B、冷却 C、护壁 D、防止流沙 8、清水墙的最后一道工序是( B ),它具有保护墙面并增加墙面美观的作用。 A、摆砖 B、勾缝 C、挂线 D、立皮数杆 9、砌筑用脚手架的宽度一般为( C ) A、3 -4m B、2-3m C、1.5-2m D、1.2-1.5m 10、锤击打桩进行打桩时,宜采用( A )的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A、重锤低击,低提重打 B、重锤高击,低提重打 C、轻锤低击,高提重打 D、轻锤高击,高提重打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流砂的防治方法有(ABCE )。 A、水下挖土法 B、打预制桩法

工程测量(测绘案例分析)

1.地形图的地形要素指什么?等高线有什么特性? 地形要素包括各种地物(以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表示)、地貌(以等高线表示)。图内注记要素和图廓整饰要素。等高线特性有: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高程都相等;等高线是闭合曲线;除了陡崖和悬崖处之外,等高线既不会重合,亦不会相交;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成正交;等高线平距的大小与地面坡度大小成反比。 2.图根平面控制点测量常用哪些方法?简要叙述一种图根平面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 图根平面控制点测量常用图根导线测量或GPS RTK测量,确定图根点坐标。图根导线测量的作业流程:收集测区的控制点资料;现场踏勘、布点;导线测量观测;导线点坐标计算;成果整理。 3.解释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含义。 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是技术设计书和国家有关规范。遵循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原则,测绘生产单位对产品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过程检查是在作业组自查、互查基础上由项目部进行全面检查。最终检查是在全面检查基础上,由生产单位质检人员进行的再一次全面检查。验收是由任务委托单位组织实施或其委托具有检验资格的机构验收。验收包括概查和详查,概查是对样本以外的影响质量的重要质量特性和带倾向性问题的检查,详查是对样本(从批中抽取5~10%)作全面检查。 三、变形监测案例 背景材料 工程概况: 某地铁将通过正在施工的住宅小区工地,工地地质条件差。目前工地基坑开挖已完成,正进行工程桩施工。住宅小区周边较大范围内地面有明显沉降。 地铁采用盾构施工,从工程桩中间穿过,两者最近距离1.7~1.8 m。地铁施工可能引起周边土体、工程桩位移和周边地面、建筑物沉降。 基于上述考虑,在采取相关的加固工程措施的同时,应进行变形监测,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 变形监测实施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城市测量规范》、《建筑工程设计手册》、该工程相关图纸。 变形监测项目和测点布置: ⑴周边建筑物、地面(管线)沉降测量。 在监测范围内,根据到地铁隧道的远近,在每栋楼分别布设2~12个基础沉降测点和1~4个地面沉降测点;在基坑南侧管线位置布设8个地面沉降测点;在隧道与止水幕墙交叉的2个位置各布设6~8个地面沉降测点。总共布设沉降测点165个。 ⑵基坑止水幕墙顶部位移和沉降测量。 在基坑止水幕墙顶部共布设21个位移和沉降测点,间距15~30m。 ⑶工程桩顶部水平位移测量。 在隧道两侧的82条工程桩中选择20条桩,在其桩顶布设水平位移测点。 变形监测方法: 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建立高程基准点,埋设6个水准测量基准点,线路长25Km。沉降观测按三等变形测量的精度要求施测,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1.0mm。水准测量采用精密水准仪观测。 水平位移观测按二等水平位移标准建立基准网,共布设12个基准点和工作基点,测角中误差1.8″。采用精密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施测变形点的位移,变形点的点位中误差≤3mm。 变形监测频率: 监测时间6个月,分三个阶段:地铁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由于监测时间短,基准网不进行复测。测点在初测后,按其变形速度确定监测频率。变形速度 w,当 w>10mm/d 每天2次,当5

价值工程案例分析及习题

价值工程案例习题 一、造价工程师在某开发公司的某幢公寓建设工程中,采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对该工程的设计方案和编制的施工方案进行了全面的技术经济评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四个设计方案A、B、C、D,经有关专家对上述方案根据评价指标F1~F5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得出如下资料(见表1和表2)。 表1 功能重要性评分表 问题 (1)计算功能重要性系数。 (2)计算功能系数、成本系数、价值系数并选择最优设计方案。 二、根据业主的使用要求,某工程项目设计人员提出了三个设计方案。有关专家决定从五个方面(分别以F1~F5表示)对不同方案的功能进行评价,各项功能的重要性得分如下:F1相对于F2很重要,F3相对于F1较重要,F2和F5同样重要,F4和F3同样重要。各方案单位面积造价及专家对三个方案满足程度的评分结果见表20-1。

问题 (1)试用0~4评分法计算各功能的权重(填入表20-3)。 (2)用功能指数法选择最佳设计方案(要求列出计算式)。 (3)在确定某一设计方案后,设计人员按限额设计要求确定建筑安装工程目标成本额为14000万元。然后以主要分部工程为对象进一步开展价值工程分析,各分部工程评分值及目前成本见表20-2。试分析各功能项目的功能指数、目标成本(要求分别列出计算式)及应降低额,并确定功能改进顺序(填入表20-4)。 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3位。 表2-3 功能权重计算表 表2-4 分部工程目标成本及功能改进顺序

建筑成本控制的几个精典案例 成本控制一直都是房地产行业规范化管理的一个难点。由于成本控制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且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同、人员素质不同,想在不同的项目上应用同一种管理手段、方法进行成本管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如何开展有效的成本控制,这对任何一个公司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只要不断的从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抓大放小、规范运作、科学管理最终完成成本控制目标也并非难事。 案例一: 在我们的项目中,由于前期工程进展缓慢,第一批工程采用了费率招标模式,由合同双方核对确认预算价。这一合同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诸多不利因素。首先,在预算核对时,由于双方立场的严重对立,对定额规定较模糊的项目争议很大,造成预算核对工作量大的惊人,给以后的工作开展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发现在预算中存在少算、漏算的情况,由于预算价是双方核对确认,施工单位要求据实调整,给我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再次在开工日期拖的较久的工程,施工单位又以招标时约定的建筑材料涨价为由,要求调整材料价格。 费率招标是一个极不科学的作法,对促进工程进度不一定有利(甚而有可能因双方在造价上达不成一致意见,而使工程搁浅),但肯定会牺牲成本。我们要在施工招标前期做出积极的准备,确定在合理的施工期间内可能出现的价格波动因素,明确合同双方应承担的价格风险范围。在一期二批工程招标中,我方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指明中标价一次包死,同时只提供了甲供材及外包工程的价格,其余的材料要求施工单位自主调查市场价格并承担风险;增列了单项金额小于1000元的签证不予结算的条款,有力地促进了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案例二: 最近,我和工程部A某对临街营业房地弹门及大玻璃窗制作安装工程进行了招标。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对地弹门主材(10厚钢化玻璃、地弹簧、拉手、玻璃门夹)进行了市场综合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地弹门五金价格差距很大,其中:地弹簧的价格范围在60-800元/个之间,拉手的价格范围在40-160元/套之间。为了确保各投标单位报价的可比性,在招标时我方根据产品的性能,指定了合理的配置和价位(采用GMT818系列地弹簧240元/个、金浪斯600拉手60元/套)。由于各施工单位报价的标准一致,竞争很激烈,最终中标价格比前期预测价格低很多,大玻窗为120元/平方米(前期已经招标的合同价为200元/平方米),地弹门为260元/平方米,确保了公司制定的中高档配置、中低价位目标的实现,节约成本约3万元。 施工招投标是决定实际成本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某项目公司把招投标工作确立为投资控制中的关键环节。在招标之前对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先进行实际市场价调查,政府发布的指导价仅仅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招标时各项监督机制进行了完善,让各投标单位明确我方对招标的有效监督,确保招标工作阳光透明,调动各投标单位参标的积极性。 案例三: 我项目公司售楼中心的室内精装修工程总造价约为150万元。售楼中心在项目销售结束后需作为商业对外销售,但目前的装修风格根本不适合任何项目的经营,业主在购买后需全部拆除。装修方案在确定时应按功能分区进行设计,同时要考虑售后的使用问题,全面的装饰设计只会增加成本,对销售工作不会有任何积极的影响。而小区的主入口两侧的装饰设计风格又过于单调,在后期景观设计时很难满足要求。 成本控制不只是一个审算哪么简单,要做到从经营的高度做成本控制是很难的。需要各专业人员的通力配合,同时一些技术层面的决策要完全下放到专业的技术层面去解决,这样

注安《建筑施工》案例分析必刷题10道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建筑施工安全》案例分析必刷题10道 案例1 某施工单位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在某城市承接了装配式住宅小区工程,建筑面积170000m2,单体工程设计高度为68m。工程处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2019年4月8日上午,工程项目部安全总监甲组织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基坑降水(开挖深度7.80m)、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25m)、悬挑式操作平台、施工升降机、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和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搭设高度4m、跨度20m)。甲检查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工程时,发现存在5项安全隐患:①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②作业面脚手板下方未采用安全平网兜底;③作业层外侧设置高度150mm的挡脚板;④搭设完毕未办理验收手续;⑤架体未设供人员上下的专用斜道。甲针对上述安全隐患下发了安全隐患通知单。 下午13:00,工程项目部安排架子班搭设电梯井脚手架,架子工乙在搭设作业过程中没有系挂安全带,不慎从作业面坠落至电梯井底,坠落高度l6m。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项目经理丙进行汇报。丙立即安排车辆将伤者乙送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但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同时,丙立即向单位负责人丁进行报告。 丁于13:15接到事故报告后,分别向属地应急管理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丁向属地应急管理 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间最晚不迟于当日()。 A.14:00 B.14:15 C.15:00 D.15:15 E.16:15 2.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391号),该施工单位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至少应为()。 A.3人 B.4人 C.5人 D.6人 E.7人 3.工程项目部在组织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时,下列现场安全管理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A.项目技术负责人向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 B.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施工时间和责任人员 C.工程项目部对预制构件安装作业人员进行登记 D.项目负责人在施工现场带班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检查 E.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织模板支撑体系验收 4.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甲检查时发现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存在的 5项安全隐患中,属于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检查评定保证项目的有()。 A.架体未设供人员上下的专用斜道 B.作业面脚手板下方未采用安全平网兜底 C.作业层外侧设置高度150mm的挡脚板 D.搭设完毕未办理验收手续 E.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5.根据《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施工现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下列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管理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建筑施工技术案例题

建筑施工技术案例题 一、土方工程 算设计标高;算零线;算挖填土方量 1.某建筑物基坑体积为2548m 3,附近有个容积为1560m 3的基坑需回填,试求前者挖出的土将后者填满夯实后还剩下多少土?需要运多少车?(Ks =1.26,K ’s =1.05,车斗容量为3.5m 3) 3 1156014861.05 v m '= = 3 1254814861062v m ''=-= 3 21062 1.261338v m =?=;运车数=1338/3.5=383辆 2.某建筑场地土方工程中,基坑开挖后将附近两个容积为1000 m 3和776m 3的弃土坑进行了回填,还剩余松散土1648.8 m 3,试问基坑有多大体积?(Ks =1.26,K ’s =1.05) 解:1000+776=1776 m 3 1776/1.05=1691.43 m 3 1648.8/1.26=1308.57 m 3 1691.43+1308.57=3000 m 3 3.某场地平整的方格网边长为20m ,角点的地面标高如图1所示,地面排水坡度i x =3‰,i y =2‰,试计算确定场地平整达到挖填平衡的设计标高H 0和考虑排水坡后的各角点设计标高(H n )并标注于图各角点右下角,施工高度标注于图角点右上角。并求零线。 解:由图知,方格数 N =7 考虑泄水坡度计算得; H 8‘ =28.67m H 1‘ =H o -40×3‰+20×20‰=28.67-0.12+0.04=28.59m

H2‘=H1+20×3‰=28.59+0.06=28.65m H3‘=H2+20×3‰=28.65+0.06=28.71m H4‘=H3+20×3‰=28.7l+0.06=28.77m H5‘=H4+20×3‰=28.77+0.06=28.83m H6‘=H o-40×3‰=28.67-0.12=28.55m H7‘=H6+20×3‰=28.55+O.06=28.61m H9‘=H8+20×3‰=28.67+0.06=28.73m H10‘=H9+20×3‰=28.73+0.06=28.79m H11‘=H0-40×3‰-20×2‰=28.67-O.12-O.04=28.51m H12‘=H11+20×3‰=28.51+0.06=28.57m H13‘=H12+20×3‰=28.57+0.06=28.63m H14‘=H13+20×3‰=28.63+0.06=28.69m 将调整后的场地设计标高标注于图角点右下角上,其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即为施工需挖(+)或填(-)土方高度(见图角点右上角)。 i x=3‰图1-1场地平面图 4.

施工案例题

五、案例分析1(30分) 背景材料: 某宾馆大堂改造工程,业主与承包单位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施工内容包括:结构拆除改造、墙面干挂西班牙米黄石材,局部木饰面板、天花为轻钢龙骨石膏板造型天花、地面湿贴西班牙米黄石材及配套的灯具、烟感、设备检查口、风口安装等,二层跑马廊距地面6米高,护栏采用玻璃。施工合同规定:石材由业主采购。问题:1.装饰装修工程中,哪些部位严禁擅自改动?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严禁违反设计文件擅自改动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主要使用功能;严禁未经设计确认和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拆改水、暖、电、燃气、通讯等配套设施。 2.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单位与业主指定的石材供应商签订了供货合同,并封了样品。石材到场后检查发现部分石材颜色与样品不符、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承包单位要求供货商将不符合要求的石材进行退换,石材退货的经济损失应由谁来承担?导致的工期延误承包单位是否可以索赔? 石材退货的经济损失由石材供应商承担;导致的工期延误承包单位可以索赔。 3.石材出现泛碱、水渍是常见的质量通病,请你根据施工经验列举出几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1)采用干挂工艺。(2)对石材背面、侧面与水泥砂浆接触部位涂刷防碱防护剂。(3)采用低碱性水泥。4.木质基质涂刷清漆,对于木质基层上的节痕、松脂部位应用虫胶漆封闭,钉眼处应用油性腻子嵌补。为什么在刮腻子、上色前应涂刷一遍封闭底漆? 在刮腻子前涂刷一遍底漆,有三个目的:第一是保证木材含水率的稳定性;第二是以免腻子中的油漆被基层过多的吸收,影响腻子的附着力;第三是因材质所处原木的不同部位,其密度也有差异,密度大者渗透性小,反之,渗透性强。因此上色前刷一遍底漆,控制渗透的均匀性,从而避免颜色不至于因密度大者上色后浅,密度小者上色后深的弊端。 5.请问在吊顶工程施工时应对哪些项目进行隐蔽验收? (1)吊顶内管道、设备的安装及水管试压;(2)预埋件或拉结筋;(3)吊杆安装;(4)龙骨安装;(5)填充材料的设置。 6、本工程使用的西班牙米黄石材、纸面石膏板、人造木板分别属于哪一燃烧性能等级 西班牙米黄石材属于A级(不燃性)、纸面石膏板属于B1级(难燃性)、人造木板属于B2级(可燃性)。7.跑马廊护拦应采用何种玻璃? 护栏玻璃应使用公称厚度不小于12mm的钢化玻璃或钢化夹层玻璃,当护栏一侧距楼地面高度为5米及以上时,应使用钢化夹层玻璃。 8、简述装饰装修工程中重要危险因素有哪些? 装饰装修工程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火灾及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五、案例分析2(30分) 背景材料: 哈尔滨某新建中学紧临闹市区,建筑面积3万m2,现浇梁板结构,地下一层为设备层,地上12层。首层为接待大厅和办公用房,2-12层为教室,裙房设一标准游泳池,主体结构已验收合格,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设计要求外墙采用石材和饰面砖;外墙门窗要符合节能和隔声的要求;接待大厅的地面采用900mm*900mm的埃及米黄石材,墙面采用木饰面;吊顶为轻钢龙骨石膏板造型吊顶,教室及走廊地面采用塑料地面,墙面采用乳胶漆。问题: 1、设计师提供以下材料样板,请问哪些材料可以作为外墙饰面材料,并简单说明理由。材料:蓝珍珠,老米黄,啡网纹,玻化砖,釉面砖,聚酯合成石,金麻。 蓝珍珠、玻化砖和金麻可以使用。老米黄、啡网纹和聚酯合成石是大理石,釉面砖是内墙砖,都不能用于外墙饰面材料。 2、在以下玻璃品种中,外墙门窗应采用何种玻璃,并简单说明理由。 材料:普通平板玻璃,浮法玻璃,钢化中空玻璃,夹层玻璃,普通中空玻璃,热反射中空玻璃。 考虑到经济、节能、保温和隔声的要求,外墙门窗应采用中空玻璃:首层到6层宜采用热反射中空玻璃,7层

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优化案例分析 (视频) (13年版)测试题

精心整理 14、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优化案例分析(视频)(13年版) 一、单选题 1、优化方案应切实可行,一切从实际出发,目的是要保证(?),降低施工成本。 A.?工期、质量、安全 B.?工期、质量、安全、环境 C.?工期、质量、环境 D.?质量、安全、环境 2 3 4 于(? A.?7 5、? A.?3 B.?7 D.?28 6、关于传统支撑加固法与荷载逐层折减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传统支撑加固法相对后者支撑费用大、二次加固施工困难 B.?传统支撑加固法相对后者可靠度有保障、方便各层施工、成本低 C.?荷载逐层折减法相对后者来说方案论证复杂 D.?传统支撑加固法,不考虑转换层以下各层楼层自身承载能力,原模板支撑体系不拆除,一直贯穿到地下三层底板,再根据各层支撑体系设置情况进行稳定计算,必要时加固补充加密、支撑立杆

7、课程中某大剧院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优化,根据《华北地区区域地层表》,该区地层位居华北地层区华北平原分区之冀中小区(?)地区交界地带。 A.?东部、西部 B.?西部、南部 C.?南部、东部 D.?北部、东部 8、课程中某大剧院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优化,关键措施中止水帷幕只在地下二、三层基坑外侧设置,桩径为850mm,桩之间咬合长度为(?),桩长根据含水层的水位深度及底部隔水层顶板的埋深来确定,桩长最深为21.9m。 A.?100mm 9 10、? 1、?优化方案应切实可行,一切从实际出发,目的是要( A.? B.? C.?保证安全 D.?保证环境 E.?降低施工成本 2、?转换梁支撑体系中,转换梁的特点是(?) A.?与普通混凝土结构转换层相比,转换梁并没有更多的优势,且耗时耗力 B.?作为骨架包裹在混凝土内,与预应力结构相比,减少了张拉、锁定、注浆、封锚等工序 C.?具有良好的耐火和耐久性;钢材相对节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