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平衡表解读

能源平衡表解读
能源平衡表解读

全国(地区)能源平衡表的组成及其分析

(说明:目前出版的能源平衡表列项要更丰富) 一、全国(地区)能源平衡表及其表式 全国(地区)能源平衡表,是用来反映全国或一个地区(省、市、县)的能源系统 流程情况的平衡表,如下图所示: 能源平衡表(实物量) 1. 年初库存量 2. 一次能源生产量 3. 回收能

4. 外省(区、市)调入量

5. 进口量

6. 我轮、机在国外加油量

7. 本省(区、市)调出量(-)

8. 出口量(-)

9. 外轮、机在我国加油量 (_) 10.年末库存量(-) 二、 加工转换投入(-)产出(+) 1. 火力发电 2. 供 热 3. 煤炭洗选 4. 炼 焦 5. 炼 油 6. 制 气 其中:焦炭再投入(-) 7. 煤制品加工 三、 损失量 其中:运输和输配损失 四、 终端消费量 (一)第一产业 其中:农、林、牧、渔业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二)第二产业

27 1.工业 其中:用作原材料

2.建筑业 (三)第三产业

28 29 30 31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32

业33

2.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34

饮业35

3.其他36

(四)生活消费37

1.城镇

2.农村

五、平衡差额(+、-)

续表

说明:平衡关系

⑴ 列平衡关系:第1栏等于2、3、4、5栏的代数和;第9栏等于10、11、12、13、14、15、16、18栏的

代数和。

(2)行平衡关系:37=01 + 12-21-23 ;第01 行等于02、03、04、05、06、07、08、09、

10、11 行的代数和;第12 行等于13、14、15、16、17、18、20 行的代数和;23=24+26+30+34; 18>19;

21>22; 24>25; 26=27+29; 27>28; 30=31+32+33 ; 34=35+36。

5.炼油18

6.制气19

其中:焦炭再投入(-)20

7.煤制品加工21

三、损失量22

其中:运输和输配损失23

五、终端消费量24

(一)第一产业25

其中:农、林、牧、渔业26

(二)第二产业27

1.工业28

其中:用作原材料29

2.建筑业30

(三)第三产业31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32

业33

2.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34

饮业35

3.其他36

(四)生活消费37

1.城镇

2.农村

五、平衡差额什、-)

说明:平衡关系

(1)列平衡关系:第23栏等于01?17、18、20、22栏的代数和;第24栏等于01?17、19、21、22栏的代数和。

(2)行平衡关系:37=01 + 12-21-23 ;第01 行等于

02、03、04、05、06、07、08、09、

10、11 行的代数和;第12 行等于13、14、15、16、17、18、20 行的代数和;23=24+26+30+34; 18> 19;

21 >22; 24 > 25; 26=27+29 ; 27 >28 ; 30=31+32+33 ; 34=35+36。

全国或地区能源平衡表分为单项能源平衡表和综合能源平衡表两种。在编制综合能

源平衡表之前,必须先编制用实物量单位表示的单项能源平衡表,如煤炭平衡表、焦炭平衡

表、电力平衡表等。然后根据每种能源具有的热值,再换算成标准煤数量,编制全国、地区的综合能源平衡表。

全国(地区)平衡表的表式,是采用行列的矩阵形式。“行”的各项表示能源的流向,包括能源资源的形式和使用的方向,“列”的各栏表示能源的品种,包括各种一次能源

和二次能源,如煤及各种煤制品、石油及各种石油制品,天然气、电力。。。。。。这种矩阵形式的平衡表,可以把各种能源的单项平衡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可以较为完整地反

映各种能源的生产、进出口、储存、加工转换、消费等各项环节的综合平衡。

二、全国(地区)能源平衡表的组成

全国(地区)综合能源平衡表由三个最基本的能源平衡组成,即资源和使用平衡,能源加工转换平衡和能源终端消费平衡。此外还包括了损失量和平衡差额。

1、能源资源和使用平衡能源资源与使用平衡是综合能源平衡表中的第一个子矩阵,它揭示了能源的收支总平衡,是整个综合能源平衡表的基础。它包括资源和使用两大部分。在资源部分的指标有五项,显示了全地区能源资源的来源,分别是:年初库存量、一次能源生产量(原煤、原油、天然气、水力发电、核电的产量)、外省调入量(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进口量、我国轮机在国外加油量。

属于使用部分的指标也有五项,分别指出了本地区能源的总去向,包括:本省调出量(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出口量、外国轮机在我国加油量、年末库存量、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数量。其中“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数量”是指本地区在报告期内总资源中,可以用于各种用途的当年可用资源,它可以直接用于各单位的终端消费,也可以用来加工转换各种二次能源,也还有一部分由于运输、保管以及加工转换中产生的损失形成损失量。

一个地区的能源,不可能正好全部自产自用,不足部分需要从省外调入或者进口能源来弥补,多余部分还要调出省外供其它省市使用。因而在地区综合能源平衡表中设置了“外省调入量”和“本省调出量”两个指标来反映各省、市之间的相互调拨。但在全国平衡表中,由于包括了全部省、市,各省市之间的调拨,因此并没有超出全国范围。所以在全国综合能源平衡表中,只有“进口量”和“出口量”指标,而没有“本省调出量”指标,这一点是全国综合能源平衡表与地区综合能源平衡表的唯一不同之处,其它部分则完全相同。

在这一子矩阵中体现了能源资源与使用的总平衡,通过总平衡来计算出本地区报告期内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数量,作为第二子矩阵加工转换投入产出平衡的基础数据。它的各项指标的平衡关系表现如下:

一次能源生产量+外省调入量+进口量+我国轮机在外国加油量+年初库存量=本省调出量+出口量+外国轮机在我国加油量+年末库存量+可供本地区消费量

由上式得到可供本地区消费量的计算公式为:

可供本地区消费量=一次能源生产量+外省调入量+进口量+我国轮机在外国加油量+ 年初库存量- 本省调出量- 出口量- 外国轮机在我国加油量- 年末库存量

注意:为便于计算机统计,规定在相减的指标前,都必须冠以负号,以示区别。

2、能源加工转换平衡能源加工转换平衡,是综合能源平衡表的第二个子矩阵。它反映了二次能源的生产部门(如发电厂、炼油厂、焦化厂、煤气厂等)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能源与产出的能源之间的平衡情况。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即

投入量=产出量+加工转换损失量按照平衡要求,加工转换平衡应该包括三大部分,即投入量、产出量和加工转换损失量,但在第二矩阵中却找不到这三个指标。这是因为在每种能源加工转换类别中,投入的能源决不会与产出的能源相重合,决不会有哪个企业会用焦炭去生产焦炭,用汽油去生产汽油。因此可以采取在各种能源栏内,用负号表示投入量,用正号表示产出量的方法,来分别

填报投入量和产出量,从而使表式得以简化。又由于加工转换损失量的计算方法为:

加工转换损失量=投入量-产出量

令等式两边都乘以-1,其值不变,得

-加工转换损失量=-投入量+产出量

按照这一算式要求,我们不必在表内再单独设置投入量合计和产出量合计,再来计算损失量,而可以将各种能源数量直接相加,正、负相消后的合计栏即是加工转换损失量(用

负号表示)。

由于上述的一系列简化变动,所以在能源加工转换平衡表中,找不到投入量、产出量和加工转换损失量这三个

平衡时必不可少的基本指标。

编制第二子矩阵能源加工转换平衡表,在方法上比第一子矩阵复杂一些。在资源使 用平衡中,各种能源都是各

自平衡, 相互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表现在平衡表内,着重要求对

纵向进行平衡,也就是资源与使用间的平衡, 而横向只是将所有能源数量加总,

求得全省的

资源使用总平衡。但在加工转换平衡内则不同,

它在纵向上,虽然也要求将各种加工转换类

别中各种能源的投入、产出量加总,求得全国(地区)加工转换的总平衡,但更重要的却是 在横向上对投入量、产出量和加工转换损失量进行平衡,

要求能够真实地反映全国、本地区

的加工转换效率,在这里着重要解决的是横向平衡。

各种能源在第一子矩阵中,经过纵向平衡而得到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数量,进入 第二子矩阵。通过能源的加

工转换,就从投入能源中扩散到产出的各种二次能源中, 也就是

一种能源在综合能源平衡表内直线下流,

到第二子矩阵遇到了加工转换的分支,

派生出若干

在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用燃料油生产电力。将原煤进行洗选,得到的其它洗 煤用来供热,得到的洗精煤

用来炼焦。 炼焦得到的焦炭、焦炉煤气和其它焦化产品连同热力、 电力一起,供各单位终端消费。投入的只有原煤和燃料油,通过加工转换分支出五种二次能 源,共同流向社会终端消费量。

案例:假定某地区可供本地区消费的原煤

1000X 104吨,燃料油400X 104吨,加工

转换如下图:

综合能源平衡表(加工转换部分)(单位:X 104 吨标准煤)

中国电力-德国能源战略2050要点

表1 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Tab.1 Development goals of renewable energy in Germany 收稿日期:2011-05-22;修回日期:2011-07-12 作者简介:曹石亚(1984—),女,江苏南京人,工程师,从事新能源与能源统计研究工作。E -mail :点,以期对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启示。 1德国能源战略概述 为了实现到2050年温室气体减排80%以上 (以1990年为基准)的目标,确保本国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供应,德国《能源战略2050》明确了以发展可再生能源为核心,建设适应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智能电网的未来能源战略。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如表1所示。 求响应和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进一步发展绿色电力市场,在不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费的情况下加强市场和电力系统的相互适应。 2.2 加快海上电网规划与建设 海上风电被列为德国风电产业未来发展的重 点,2020年、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规划目标分别达到10GW 和25GW 。为了确保海上风电的安全可靠送出,实现在欧洲大电网范围内的消纳,德国将加强与北海沿岸国家合作,加快规划和建设海上输电电网。同时,加强海上风电场群集中并网模式研究,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电网对并网风电的控制能力。 2.3加快高压电网规划与建设 目前德国电源分布大多接近负荷中心,但未来, 德国将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上风电多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需要将北部风电输送到西部和南部的负荷中心,这对电网的电压等级提出了更高要求。报告指出,德国将加快传输距离更大、损耗更低的超高压电网的规划与建设。2011年德国将制定《2050年目标电网规划》,其中就包括纵贯南北的超高压骨干

中国电力与能源补充试题

中国电力与能源补充试题 1.一次能源有煤炭、汽油、柴油、太阳能、水力、风力等() 2.全球能源发展日益呈现出六大特征:结构多元化、开发远程化、配置清洁化、消费电气化、系统智能化、资源金融化() 3.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优质化石能源相对不足。() 4.我国已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 5.2012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位。() 6.我国电力生产结构与世界及部分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发电量结构中,气电、核电占有较大比重,我国以煤电为主。按同口径数据计算,我为煤电占全部发电量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近40个百分点。() 7.中国能源面临的重大问题:(一)可持续供应问题、(二)输送和配置问题、(三)发展质量问题() 8.基于大能源观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坚持“五个并举”、突出“一个中心”。() 9.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树立大能源观。大能源观,是指以系统论的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全局的、整体的、历史的、开放的、普遍联系的视角去分析和研究能源问题。() 10.“五个并举”,即:能源开发与能源节约并举、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开发并举、利用国内资源与利用国外资源并举、优化能源布局与优化能源输送方式并举、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这是实现我国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路径。() 11.电力在能源中处于中心地位: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 12.能源战略以电力为中心,可以保障能源供应,缓解能源安全压力;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环境保护压力;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改善民生,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总之,解决能源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电力。()13.“一特四大”战略:即通过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气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分布式发展,实现更大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中国能源行业研究数据库

中国能源产业研究数据库涵盖中国和世界能源统计数据,包括能源概况、电力、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核能等年/月度数据,以及相关行业的产量数据、经济指标。 数据库特色 ●内容全面 提供国内和世界能源统计数据,包括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统计信息丰富 提供储量、产量、消费量、行业经济指标等年/月度数据。 数据库内容 数据范围及更新频率

中国房地产研究数据库包括房地产开发统计、销售情况、土地交易、物业交易、财务指标等五个方面的数据,提供详细的土地交易及物业管理信息。 数据库特色 ●全面细致 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个数、从业人员、资金、投资、销售、房产和土地开发情况,以及房屋销售价格、土地交易价格和房屋租赁价格三种指数等等。细致则表现为数据分全国和地区、分年度和月度、分规模和类型、分用途和性质等进行统计和列示。 ●专业性强 同时还提供全国25个大城市土地挂牌交易和全国各地49个城市住宅物业项目信息资料,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土地交易和物业项目交易的相关研究。 停止更新提示 由于统计制度调整等原因,官方数据源停止披露,导致房地产行业研究数据库以下四张表停更。 数据库内容

数据范围及更新频率 中国通信行业研究数据库 中国通信行业研究数据库由年度、季度以及月度数据组成,包括通信行业业务基本情况、通信服务水平、各地区主要通信能力、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和财务收支情况、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主要通信产品产销量等方面的数据内容。 数据库特色 ●内容全面 提供通信行业的邮政和电信两大核心业务数据资料。尤其是电信业务,作为通信行业深度分析的重点对象,进行了数据的深度整理和挖掘。 ●统计频率多样 不但收集通信行业的年度统计数据,还提供了通信行业的以月和季度进行更新的进度数据。 数据库内容

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现状与发展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大陆,下同)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展现状 (一)电力建设快速发展 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末,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8%、7.9%。发电装机容量继1987年突破1亿千瓦后,到1995年超过了2亿千瓦,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发电量在1995年超过了1万亿千瓦时,到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进入新世纪,我国电力工业进入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投产大中型机组逐年上升,2004年5月随着三峡电站7#机组的投产,我国电源装机达到4亿千瓦,到2004年底发电装机总量达到4.41亿千瓦,其中:水、火、核电分别达10830、32490、701.4万千瓦。2004年发电量达到21870亿千瓦时。2000~2004年,5年净增发电装机容量14150万千瓦,2004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5100万千瓦,超过美国在1979年创造的年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的世界历史最高记录。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000万千瓦,年末装机容量将超过5亿千瓦。 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4年9月,随着青海黄河上游公伯峡水电站首台机组建成投产,我国水电装机超过了1亿千瓦,达到1083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4.6%,目前在建规模约4700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总装机容量达到了870万千瓦。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到2004年底,已投运单机容量60万千瓦及以上的大型火电机组约55台,其容量占火电装机容量的10.7%,在今后4年中将有60台以上的超临界机组建成投产,60万千瓦机组中超临界机组已经占有主导地位,单机容量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开始兴建,到2010年将有10台以上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投产。 关停了一大批耗能高、污染严重的小机组,自2000到2002年,关停的小机组约1000万千瓦。洁净煤发电技术得到应用,采用引进技术自主设计制造的30万千瓦CFB锅炉,正在建设或开展前期工作的有10余台,2004年末约有2000万千瓦脱硫装置投入运行或在建,近几年新建火电机组几乎均同步安装烟气脱硫

2018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电力与能源战略参考题库(十八)

2018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电力与能源战略参考题库(十 八) 341、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概念模型中,智能电网调度的应用主要有( )。 A. 发电、能量存储 B. 电能传输、状态信息交互 C. 实时监控与预警、调度管理、电网运行管理 D. 信息传输、信息管理与服务 标准答案: C 342、对风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北美洲是欧洲的( )倍。A. 1.7 B. 2.7 C. 3.7 D. 4.7 标准答案: B 343、研究表明,终端消费相同热值的能源,电能创造的经济价值约是石油的( )倍、煤炭的( )倍。 A. 3 倍,17 倍 B. 4 倍,15 倍 C. 4 倍,17 倍 D. 5 倍,20 倍 标准答案: A

344、研究表明,终端消费相同热值的能源,石油创造的经济价值约是煤炭的( )倍。 A. 3 倍 B. 17 倍 C. 6 倍 D. 10 倍 标准答案: C 345、燃烧1 吨标准煤热值的原煤,其排放的二氧化碳分别是燃烧等热值石油、天然气的 ( )、( )倍。A. 1.3 和1.7 B. 0.6 和0.7 C. 3.0 和3.6 D. 1.6 和2.2 标准答案: A 346、假如2050 年,大气环境约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提高到240 亿吨,那么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 )就可满足全球能源电力需求。 A. 20% B. 40% C. 60% D. 80% 标准答案: C 347、中国建成投运的特高压直流工程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 A. 云南-广东 B. 向家坝-上海

C. 锦屏-苏南 D. 浙北-福州 标准答案: D 348、下列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投运的输电路径最长的特高压直流线路是( )。 A. 向家坝—上海±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 B. 锦屏—苏南±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C. 哈密南—郑州±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D. 溪洛渡—浙西±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标准答案: C 349、以下已建和在建特高压工程中,输电路径最长是( )。 A. 巴西美丽山一期±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B. 锦屏—苏南±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C. 印度库鲁特舍克拉—恰姆帕±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D. 溪洛渡—浙西±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标准答案: A 350、以下4 条特高压线路中,( )建成投运最早。 A. 锦苏±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B. 宾金±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C. 哈郑±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D. 复奉±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标准答案: D

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去水印版

2014电网考试新增知识题目 (一)智能电网发展概况 1.与现有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体现出(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的显著特点。 A.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 B.对用户的服务形式简单、信息单向 C.电源的接入与退出、电能量的传输等更为灵活 D.以上都不是 2.智能电网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耗损,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 A.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 B.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耗损,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 C.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 D.以上都是 3.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会议上正式发布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A.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会议;2010年2月 B.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2010年3月 C.国际大电网会议;2010年4月 D.美国智能电网周(GridWeek)开幕式;2010年5月 4.建设智能电网对我国电网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中国电力能源分布浅析

中国电力能源分布浅析 一、大型煤电基地分布 (一)山西煤电基地 山西是我国传统煤炭产区,包括晋北、晋中、晋东三个国家规划建设的大型煤炭基地,已探明保有储量2663亿吨。结合煤炭资源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考虑,山西煤炭产区生产规模可达9亿吨/年。 山西水资源总量为123.8亿米3/年,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及省境四周。未来山西煤电基地用水主要通过水利工程、城市中水和坑排水利用等方式满足,原则上不取用地下水。在采取节水、充分利用二次水源等措施后,预计2020年发电可用水量可达到7.10亿米3/年。 综合考虑煤炭和水资源,晋东南、晋中、晋北三个煤电基地可开发电源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在满足本地电力需求的前提下,山西煤电基地外送规模2015年约2620万千瓦,2020年约4100万千瓦。 (二)陕北煤电基地 陕北煤炭产区煤炭储量丰富,煤质量优良,已探明保有储量1291亿吨,包括神东、榆神、榆横、府谷四个矿区,煤炭规划生产规模合计可达到4.55亿吨/年。随着煤炭资源勘探的进一步深入,各矿区生产规模还可进一步加大。 陕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河川径流较小,供水设施缺乏。

综合规划水利工程、城市中水利用、矿井排水利用、黄河干流引水工程等水源供给能力分析,结合各项节能设施,陕北煤炭产区未来水资源供需可以得到平衡。煤炭基地用水近期以区内水源为主,远期通过黄河干流引水工程解决。预计2020年发电可用水量为1.48亿米3/年。 综合考虑煤炭和水资源,陕北煤炭基地可开发电源装机容量约4380万千瓦。在满足本地电力需求的前提下,陕北煤电基地外送规模2015年约1360万千瓦,2020年约2760万千瓦。 (三)宁东煤电基地 宁东煤炭产区煤炭已探明保有储量309亿吨,储量较为丰富,主要矿区煤质优良,开发技术条件较好。根据现有矿区资源条件,宁东煤炭产区规划生产规模达到1.35亿吨/年。 宁东煤炭产区位于银川市黄河以东,取水较为方便,宁东供水工程可以为用水企业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供应。宁东煤炭产区工业项目用水指标主要通过水权转换方式取得。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水权转换规划,引黄灌区向工业可转换水量指标主要用于宁东基地项目,其中配置到电力的转换水量指标可达1.67亿米3/年,煤电基地建设所需水资源可以得到保证。 综合考虑煤炭和水资源,宁东煤电基地可开发电源装机容量约4880万千瓦。在满足本地电力需求的前提下,宁东煤电基地外送规模2015年约1400万千瓦,2020年约1840万千瓦。 (四)准格尔煤电基地

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报告

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少用煤,发展气

的矛盾日趋尖锐,目前中国能源的整体利用效率是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中国必须从实际出发,能源消费结构必须优化,石油、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逐年增加,新能源的开发也将加大力度,经济整体上必须向低碳转型。今年2月中国国家能源委员会成立,并制定出近期抓好的6项工作,包括:编制好“十二五”能源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落实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的目标;构建以低碳排放为主的工业、交通、建筑体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全方位拓展能源对外合作领域和空间;加强煤电油运供需衔接,满足居民生活和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需求。 2. 出于对国际社会的责任: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的CO2排放量增长迅速。1978年中国CO2总排放量为1 3.8亿吨,2007年增长到60.1亿吨,30年增长了3.35倍,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比重,减少CO2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为大势所趋。气候变化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挑战。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总理温家宝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40%-45%,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综合特征的新的经济形态。 3. 出于中国能源发展的潜力:中国的盆地面积大、沉积岩厚、分布广,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已评价沉积盆地150个,拥有石油资源量909亿t,占石油总资源量的96.7%。9个主要盆地拥有天然气资源量30万亿m3,占全部天然气资源的80%,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北地区。正因为工作程度低,因此具有巨大的潜力,我们的方针是“深化东(中)部、发展西部、加快海域、开辟新区”,加大对低勘探程度、勘探难度大地区的区域性基础地质调查,通过对陆地新区、新领域、新层系及管辖海域的地质调查与远景评价,天然气的前景非常乐观的。目前在渤海湾、青藏高原、南方海相碳酸碳地区都有新的突破。 C.调整路径 1. 天然气 天然气是一种热值高、效率高、污染小的优质能源,其燃烧造成的污染较小,约为石油的1/40,煤的1/800,被称为大自然赋予的“绿色能源”。 中国天然气资源探明率低,只有22.4%,发展空间广阔。近年来,天然气储量进入了—个新的增长高峰期。2000年以来,全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年增4896亿立方米,其中2009年增加6215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34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3.2万亿立方米。预计到2020年,可新增探明可采储量3.3万亿立方米。 中国天然气资源的特点: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是分布不平衡,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区域分离。气田规模小,缺少特大型气田。天然气储层地质条件复杂且丰度低,低丰度和特低丰度气田的探明储量占总储量的50%以上。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较低,特别是资源丰富的西部气区和近海气区可采储量的探明率更低。 中国天然气资源的潜力:天然气地质资源量55.9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2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待探明地质资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9大盆地。2000-200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由262亿立方米增至830亿立方米,年增16%;消费量由245亿立方米增至887亿立方米,并呈加快增长态

能源消费总量及其核算

能源消费总量及其核算 能源消费总量是指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生活所消费的各种能源的能量总和;指能源的能量消耗总量,不是能源的物量消耗总量。从消费能源消费形式的角度看: 能源消费总量=终端能源消费+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能源加工转换产出+能源损失量 一、全国的能源消费总量 指一定时期,全国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生活所消费的各种能源的能量总和;全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是通过国家统计局每年编制《全国能源平衡表》进行核算的。 《实物量能源平衡表》与《标准量平衡表》 (一)能源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1、能量守恒定律原则。能量守恒定律是编制能源平衡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能量守恒定律阐明了能源可以互相转换,在能源转换过程中全部能源的总量保持不变。根据这一原理,表格的设计、资料的搜集直至平衡表的编制都必须符合平衡的要求。所有能源各品种均有来源和去向。平衡表的纵列与横行的相关数据以及各子矩阵必须形成相互之间平衡关系。 2、消除数据的重复计算,补充统计内容和范围的遗漏。对无法从定期统计报表中搜集整理的有关资料,可进行一次性调查,也可进行有根据的合理估算,以便补充编制能源平衡表中出现的资料缺口。 3、必须采用两种计算单位,一是实物量,二是标准量。标准量采用标准煤。 4、对能源平衡表的数据进行验证。进行总平衡后允许出现平衡差,但数量不能超过正常范围。平衡差过大,说明某些能源流程的数据质量存在问题,必须对造成平衡差额过大的原因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校正有关数据,调整平衡差额。 (二)“平衡法”的能耗核算公式 能源消费总量=年初全国能源库存量+全年全国能源生产总量(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全年国外能源输入我国能源量-全年我国向国外输出能源量-全国年末能源量库存 二、省级能源消费总量及其核算

《中国电力与能源》读书心得范文

《中国电力与能源》读书心得 《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于2012年3月出版,这是我国电力与能源领域的一件大事,同年5月该书作者,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当选2012年度中国能源年度人物。可以说能源年度人物的称号是对该书作者近40年从事我国能源行业工作和对我国能源战略问题深入思考和实践的最佳注解,这也是该书吸引我深入研读的重要缘由之一。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包含电力工业在内的我国能源工业飞速发展,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时至今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电力生产国,火电、水电、风电装机容量均位列全球之首,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此期间能源工业功不可没。然而,在长期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经济增长、能源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我国能源供应如何满足未来较长时间内较快增长的经济增长需求、我国能源发展如何应对全球资源环境容量日益紧张的大趋势、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的总体趋势下如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等。思考破解这些重大问题的出路,对从事电力工作的我来说切身相关,这也是我迫不及待地研读《中国电力与能源》,探寻解决问题思路的原因。

《中国电力与能力》较为全面地回答了以上问题,该书从分析全球和我国能源状况入手,研究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深层次原因,并基于能源问题的复杂性和大能源观,提出了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阐述了能源战略应坚持以电力为中心、电力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实施“一特四大”战略等观点,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能源开发利用、能源输送和配置、能源终端消费、能源市场建设、能源预警与应急、能源科技创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作者思考问题的全局性和宏观性,该书站在战略审视的高度全局性地思考并回答了我国电力与能源领域最为关键的若干重大问题,例如能源的可持续供应问题、能源布局优化问题、能源生产、输送和消费各环节协调发展问题、能源安全体系建设问题等;其次是作者解决问题的系统性,这一方面体现在该书系统地从能源布局、能源开发、能源输送、能源消费等各环节思考我国能源发展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还体现在作者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提出了“六个统筹”、“五个并举”的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思路和转变路径;再次是作者具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的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的大趋势下,我们必须综合利用好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保障我国能源需求,要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增强与主要大国在能源和相关领域的博弈能力,争取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 通过学习本书,我对我国电力行业和能源领域的以下重要问题有

中国电网发展和中国工业及能源分布

中国电网发展和中国工业及能源分布 符列书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现代电网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现代工业及个能源的部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代电网系统要考虑联合运行,孤立运行的电网明显已经逐步淘汰,而联网运行的优势;可以更充分合理德利用能源提高经济效益,能够采用大型机组以降低造价和燃料的消耗,加快建设速度,各部分之间相互调剂支援电量,从而减少系统总备用容量;还可以利用地区时差及水火电之间的调节,取得错峰和调峰效益等,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未来电网建设要面向智能电网系统开发与实践。 关键字;电网联合运行智能电网工业发展的建设智能能源 电网新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 新一代电网需要具备6大主要特征,即智能、高效、可靠、自愈、绿色、经济。“智能”是指电网具有自我感知状态、自我分析策略和自动控制,形成通过一个广域通信网联接的庞大智能机器。“高效”是指单位输电走廊的输电能力更高、输配电损耗更低、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更高。“可靠”要求电网承受扰动与冲击的能力更强、运行更加安全。“自愈”指能够自动发现故障、诊断故障、自动采取控制措施,在用户察觉前消除缺陷。“绿色”是指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要更高、电力传输损耗更小、电力工业对于环境与人更加友好。“经济”则要求电网资产的利用率更高、电价能够实现电力工业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平衡。 电力行业各领域的主要技术发展侧重点不同 在输电技术领域,主要侧重于主网架智能技术;特高压交流以及直流输电技术;大容量FACTS设备的应用;输电潮流控制技术;一次设备的智能化;高压电气设备在线状态监测、状态评估、状态检修;新型智能(数字化)变电站;新型的输电线路技术(如超导、分频输电、半波输电等);输电线路状态在线识别等方面的发展。 在配电技术领域,主要侧重于配网自动化、智能化;分布式、新型可再生能源接入技

电力能源分布浅析

电力能源分布浅析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中国电力能源分布浅析 一、大型煤电基地分布 (一)山西煤电基地 山西是我国传统煤炭产区,包括晋北、晋中、晋东三个国家规划建设的大型煤炭基地,已探明保有储量2663亿吨。结合煤炭资源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考虑,山西煤炭产区生产规模可达9亿吨/年。 山西水资源总量为123.8亿米3/年,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及省境四周。未来山西煤电基地用水主要通过水利工程、城市中水和坑排水利用等方式满足,原则上不取用地下水。在采取节水、充分利用二次水源等措施后,预计2020年发电可用水量可达到7.10亿米3/年。 综合考虑煤炭和水资源,晋东南、晋中、晋北三个煤电基地可开发电源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在满足本地电力需求的前提下,山西煤电基地外送规模2015年约2620万千瓦,2020年约4100万千瓦。 (二)陕北煤电基地 陕北煤炭产区煤炭储量丰富,煤质量优良,已探明保有储量1291亿吨,包括神东、榆神、榆横、府谷四个矿区,煤炭规划生产规模合计可达到4.55亿吨/年。随着煤炭资源勘探的进一步深入,各矿区生产规模还可进一步加大。 陕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河川径流较小,供水设施缺乏。综合规划水利工程、城市中水利用、矿井排水利用、黄河干流引水工程

等水源供给能力分析,结合各项节能设施,陕北煤炭产区未来水资源供需可以得到平衡。煤炭基地用水近期以区内水源为主,远期通过黄河干流引水工程解决。预计2020年发电可用水量为1.48亿米3/年。 综合考虑煤炭和水资源,陕北煤炭基地可开发电源装机容量约4380万千瓦。在满足本地电力需求的前提下,陕北煤电基地外送规模2015年约1360万千瓦,2020年约2760万千瓦。 (三)宁东煤电基地 宁东煤炭产区煤炭已探明保有储量309亿吨,储量较为丰富,主要矿区煤质优良,开发技术条件较好。根据现有矿区资源条件,宁东煤炭产区规划生产规模达到1.35亿吨/年。 宁东煤炭产区位于银川市黄河以东,取水较为方便,宁东供水工程可以为用水企业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供应。宁东煤炭产区工业项目用水指标主要通过水权转换方式取得。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水权转换规划,引黄灌区向工业可转换水量指标主要用于宁东基地项目,其中配置到电力的转换水量指标可达1.67亿米3/年,煤电基地建设所需水资源可以得到保证。 综合考虑煤炭和水资源,宁东煤电基地可开发电源装机容量约4880万千瓦。在满足本地电力需求的前提下,宁东煤电基地外送规模2015年约1400万千瓦,2020年约1840万千瓦。 (四)准格尔煤电基地

2018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电力与能源战略参考题库(六)

2018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电力与能源战略参考题库(六) 101、特高压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在( )方面,通过试验研究获得了输电线路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真型电极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及其海拔修正系数等。 A. 过电压与绝缘配合 B. 外绝缘配置 C. 电磁环境与噪声控制 D. 直流系统设计 标准答案: B 102、国家电网公司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方面,开展了用于风电、光伏发电出力预测的数值天气预报技术研究和系统开发,建成了( )。 A. 国家电网天气预报站 B. 国家电网光伏电站 C. 国家电网仿真中心 D. 国家电网数值天气预报运行中心 标准答案: D 103、通过张北( )示范工程的建设,掌握系统联合运行特点、储能系统配置优化方法,推进了大型储能电站在线监控平台的建设,提高了储能系统与间歇式电源的协调运行。 A. 风电储输 B. 风光储输 C. 风电储运 D. 风光储运

标准答案: B 104、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位于( )。 A. 北京海淀区 B. 西藏拉萨 C. 江苏南京 D. 河北霸州 标准答案: C 105、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2020 年,核心智能变电站覆盖率达到( )%左右。 A. 50 B. 40 C. 30 D. 25 标准答案: A 106、通过在( )地区建设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掌握了多种清洁能源发电和储能联合运行的技术。 A. 张北 B. 浙北 C. 华北 D. 湖北 标准答案: A 107、作为疆电外送的重要电力输送通道,( )线路的状态监测状态系统,由多个输电铁塔前端监测装置和输电线路后台监测中心组成,使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和图像传输,查看图像、接收报警信息。

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

全球能源概况 1、全球能源态势: (1)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前所未有; (2)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3)资源和环境对能源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强; (4)能源安全问题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 (5)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正在孕育发展。 2、全球能源特征: (1)能源结构多元化(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 (2)能源开发清洁化(包括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和化?石能源的洁净化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 (3)能源配置远程化(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不均衡分布使得能源资源的?大范围配置成为必然); (4)能源消费电?气化(电能具有清洁、?高效、便捷的优势。所有的?一次能源都可以转换成电能,电能可以较为?方便地转换为机械能、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源并实现精密控制。国家的电?气化?水平衡量指标:?一是发电?用能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二是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 (5)能源系统智能化(是指将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与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结合,实现各能源品种协调互补、能源流和信息流?高度?一体化融合。发达国家着?力推进以智能电??网为主要内容的能源系统智能化建设); (6)能源资源?金融化(是指基于传统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能源资源的市场价格与其?生产成本和供求关系逐渐脱节,呈现出越来越强的?金融属性的现象,其中以?石油价格最为典型。具体体现:?一是能源资源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种?金融投资和投机品种,能源市场成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二是能源期货价格已经成为能源资源市场定价的主要依据;三是能源体系与?金融体系的相互渗透和?一体化趋势明显)。 中国能源概况 ?一、能源禀赋 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优质化?石能源相对不?足。我国煤炭剩余储量居世界第3位。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处于早、中期阶段,未来还有资源储量增加的潜?力。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水电技术可开发量为5.4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二、能源?生产我国已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 (1)煤炭?生产:煤炭是我国的基础性能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四省(?自治区)。 (2)?石油?生产:我国?石油产量近年来保持平稳增?长。我国是世界第5?大?石油?生产国(前4位分别是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和伊朗)。?西部和海上是我国未来?石油开发的重点,处于勘探的早期和产量的上升期,是保持我国?石油稳产的主要区域。 (3)天然?气?生产:我国天然?气?生产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产量增?长较快。供应格局已呈现出“?西?气东输、海?气上岸、北?气南下”的局?面。产量居世界第7位(前6位分别是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伊朗、卡塔尔和挪威)。 (4)电?力?生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能源?生产增速。我国是世界第2?大电?力?生产国。 三、能源消费(国家的电?气化?水平衡量指标:?一是发电?用能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二是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1)?一次能源消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以及?立?足国内满?足需求的能源?方针,决定了我国将?长期保持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2)终端能源消费: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优质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近年来明显加快,?比重逐步增加。煤炭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石油和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大幅提升。终端煤炭消费逐渐向?工业集中,交通?行业是最?大的终端?石油消费?行业,?工业?用电结构呈现明显的重型化趋势。 四、国际能源合作 随着国内能源需求的增?长,我国由能源净出?口国逐渐变为能源净进?口国。能源进?口的不断增加促使我国能源供应保障策略从?自给?自?足逐步?走向?立?足国内和利?用国外资源并举,国际能源合作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油?气领域,我国能源企业不断加快海外投资步伐,主要投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通过协议或竞标的?方式直接获得油?气资源的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9年)》预测:我国电力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9年)》预测:我国电力需求 将保持较快增长 近日,南网能源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9年)》(以下简称《报告》),从能源消费、能源生产、能源发展指标、能源政策、发展展望等多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能源发展状况,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报告》还立足南方五省区能源资源生产消费特点与发展实际,对区域内能源供需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和展望预测。《报告》认为,南方五省区能源消费总量稳定增长,尤其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用电结构进一步优化。按能源消费结构看,南方五省区非化石能源占比持续提升,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能源生产总量平稳增长 《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6.4亿吨标准煤,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3.6%,连续十年居全球第一位。 《报告》指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炭消费比重下降,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比重上升。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6.4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3%,增速较2017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从分布来看,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成效显著。2018年,作为调结构的主力,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14.3%,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2020年占比15%的目标完成在即。

《报告》认为,能源生产总量平稳增长,非化石能源占比持续增加。2018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37.7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0%,达到2012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占比18.0%,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单位产值电耗为760千瓦时/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第一、三产业单位产值电耗分别同比增长11.2%和2.5%,第二产业单位产值电耗同比下降1.9%。 在此基础上,《报告》预测认为,能源消费总量将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预计我国2019年和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分别达到47.9亿和49.4亿吨标准煤,同比分别增长约3.2%和3.1%。南方五省区2019年和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分别为6.96亿吨标准煤和7.06亿吨标准煤,同比分别増长约1.9%和1.5%。 《报告》也指出,目前我国能源发展仍存在非化石能源发展保障机制不完善、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较低、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能源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快提高风、光、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加快推进煤基燃料和化学品对油气的部分替代,积极参与能源安全国际合作,加强能源领域核心技术研究等。 用电结构凸显工业转型升级成效 《报告》指出,2018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稳定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6.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增速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主要受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转型升级、气温等因素影响。

2018国家电网电力与能源战略必看知识点一

2018国家电网电力与能源战略必看知识点一 1、国家电网公司使命: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 2、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诚信、责任、创新、奉献 3、国家电网公司企业精神:努力超越追求卓越 4、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宗旨: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5、国家电网公司履责观:发展公司、服务社会、以人为本、共同发展。 6、国家电网公司企业理念: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 7、国家电网公司愿景 (两个一流):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 8、一强三优: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 9、深化“两个转变”:转变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公司发展方式。 10、一特四大:特高压,大水电、大煤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 11、 2013年公司累计:专利拥有:28311项。国家科学技术奖43项。 12、2013年各项数据:售电量35227亿千瓦时。解决无电人口通电70万人。对外捐赠:1.16亿元第6次获得中华慈善奖。客户服务电话:95598.现有共产党员服务队:4313支,人员: 6.9万。 13、十二五期间公司规划建设:三纵三横特高压骨干网架。 14、“三集五大”体系: 三集:人力资源集约化、财力资源集约化、物力资源集约化。五大: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 15、全国现有两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覆盖五个省) 16、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7位。 17、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的系统。 18、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传统能源资源以煤为 主,煤炭资源占94.4%,石油占2.5%,天燃气占3.1%。我国煤炭剩余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水平。

我国能源·电力的未来发展

我国能源·电力的未来发展 摘要:展望未来,再用50年的时间,在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使人民享有更高的物质与精神文明。这一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能源·电力在未来50年稳健的发展。 一、在提高能效的基础上提高能源·电力消费水平 世界在发展,人口在增加,要求能源·电力有相适应的增长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需要,尤其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快速发展的后进国家,经济增长对能源·电力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这一历史性规律短期内不会逆转。 世界人口1950年只有25亿,1999年增加到了60亿,是1950年的倍;世界能源消费1950年为25亿吨标准煤,1999年已增加到122亿吨标准煤,是1950年的倍;世界发电量1950年为9544亿千瓦时,1996年达到了万亿千瓦时,是1950年的倍。我国人口1952年是亿,20XX年增加到亿(不包括港、澳、台),是1952年的倍;能源消费1953年只有亿吨标准煤,1999年增加到13亿吨标准煤,是1953年的24倍;发电量1953年只有92亿千瓦时,20XX年增加到万亿千瓦时,是1953年的144倍。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世界能源危机、70-80年代持续10年之久的两伊军事冲突,以及90年代初举世闻名的海湾战争,也没能阻滞能源·电力增长的步伐。据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到100亿,是目前的倍,能源消费量将增长到283亿吨标准煤,是目前的倍,电力需求也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可见,能源消费增长快于人口增长,电力消费增长快于能源消费增长的历史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我国正处于一个大发展的历史时期,能源和电力的消费水平都很低,与建立在大量能源消费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相距甚远,人均能耗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用电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指标,1999年我国人均能耗才988千克标准煤,不到世界平均水平20千克标准煤的1/2,只相当OECD6523千克标准煤的15%;1997年我国人均用电量只有773千瓦时(1999年为815千瓦时,人均发电量为979千瓦时),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2096千瓦时的37%,不到0ECD8079千瓦时的1/10。我国优质能源,尤其是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也很低,1997年世界平均为17%,0ECD为%,我国只有%,其中特别是居民家庭电气化水平太低,发达国家的每个家庭的年均用电量在20XX千瓦-4000千瓦时,

电力能源分布浅析

电力能源分布浅析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国电力能源分布浅析 一、大型煤电基地分布 (一)山西煤电基地 山西是我国传统煤炭产区,包括晋北、晋中、晋东三个国家规划建设的大型煤炭基地,已探明保有储量2663亿吨。结合煤炭资源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考虑,山西煤炭产区生产规模可达9亿吨/年。 山西水资源总量为123.8亿米3/年,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及省境四周。未来山西煤电基地用水主要通过水利工程、城市中水和坑排水利用等方式满足,原则上不取用地下水。在采取节水、充分利用二次水源等措施后,预计2020年发电可用水量可达到7.10亿米3/年。 综合考虑煤炭和水资源,晋东南、晋中、晋北三个煤电基地可开发电源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在满足本地电力需求的前提下,山西煤电基地外送规模2015年约2620万千瓦,2020年约4100万千瓦。 (二)陕北煤电基地 陕北煤炭产区煤炭储量丰富,煤质量优良,已探明保有储量1291亿吨,包括神东、榆神、榆横、府谷四个矿区,煤炭规划生产规模合计可达到4.55亿吨/年。随着煤炭资源勘探的进一步深入,各矿区生产规模还可进一步加大。 陕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河川径流较小,供水设施缺乏。综合规划水利工程、城市中水利用、矿井排水利用、黄河干流引水工程等水源供给能

力分析,结合各项节能设施,陕北煤炭产区未来水资源供需可以得到平衡。煤炭基地用水近期以区内水源为主,远期通过黄河干流引水工程解决。预计2020年发电可用水量为1.48亿米3/年。 综合考虑煤炭和水资源,陕北煤炭基地可开发电源装机容量约4380万千瓦。在满足本地电力需求的前提下,陕北煤电基地外送规模2015年约1360万千瓦,2020年约2760万千瓦。 (三)宁东煤电基地 宁东煤炭产区煤炭已探明保有储量309亿吨,储量较为丰富,主要矿区煤质优良,开发技术条件较好。根据现有矿区资源条件,宁东煤炭产区规划生产规模达到1.35亿吨/年。 宁东煤炭产区位于银川市黄河以东,取水较为方便,宁东供水工程可以为用水企业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供应。宁东煤炭产区工业项目用水指标主要通过水权转换方式取得。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水权转换规划,引黄灌区向工业可转换水量指标主要用于宁东基地项目,其中配置到电力的转换水量指标可达1.67亿米3/年,煤电基地建设所需水资源可以得到保证。 综合考虑煤炭和水资源,宁东煤电基地可开发电源装机容量约4880万千瓦。在满足本地电力需求的前提下,宁东煤电基地外送规模2015年约1400万千瓦,2020年约1840万千瓦。 (四)准格尔煤电基地 准格尔煤炭产区煤层平均厚度达29米,已探明保有储量256亿吨,大部分为褐煤和长焰煤。根据各矿区的生产能力规划,准格尔煤炭产区生产规模可达到1.4亿吨/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