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电学实验汇总

最新高三电学实验汇总
最新高三电学实验汇总

2012高三电学实验

2012物理电学实验回顾

一、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1.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新电池较好B.用旧电池好

C.新、旧电池一样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旧电池内阻较大,实验时,电压表读数变化较大,误差较小.答案:B 2.为了测量两节串联干电池的电动势,某同学设

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E是待测电池

组,内阻不能忽略;V1、V2是两只量程合适的相同

的电表,内阻不是很大,且未知;S1、S2是单刀单

掷开关;导线若干.

(1)请根据电路图甲,在图乙中将器材连成实物

图.

(2)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测出的物理量,导出串联电池组电动势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

先闭合S1、断开S2,记下V1、V2的示数U,由闭合电路欧姆定

律可得:E=2U+U

R r

再闭合S2,记下V1的示数U′,则有: E=U′+U′

R r,

联立解得:E=UU′

U′-U

.

答案:(1)见解析图(2)S1闭合,S2断开时V1、V2的示数

U; S1、S2闭合后V1的示数U′

(3)E=UU′

U′-U

3.某同学通过查找资料自

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电池.该

同学想测量一下这个电池的

电动势E和内电阻r,但是

从实验室只借到一个开关、

一个电阻箱(最大阻值为

999.9 Ω,可当标准电阻

用)、一只电流表(量程I g=0.6 A,内阻r g=0.1 Ω)和若干导线.

(1)请根据测定电动势E和内电阻r的要求,设计图甲中器件的连接方式,画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2)接通开关,逐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读出与R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并作记录.当电阻箱的阻值R=2.6 Ω时,其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处理实验数据时,首先计算出每个电流值I的倒数

1

I,再制作R-

1

I坐标图,如图丙所示,图丙中标注出了(

1

I,R)的几个与测量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将与图乙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点也标注在图丙上.

(3)在图丙上把描绘出的坐标点连成图线.

(4)根据图丙描绘出的图线可得出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__________Ω.

解析:(1)本实验是采用电

流表和电阻箱组合测定电

池电动势和内阻,只需将

它们串联起来即可,实物

连接如图.

(2)如图

(3)图中坐标为(1.2,2.8)的点不合理舍去,过其他的点作

直线,如(2)中图.

(4)由E=IR+Ir得R=

E

I

-r,图线的斜率等于电源电动

势,在纵轴上的截距等于电源内阻的负值,由图可知

E=1.5 V,r=0.3 Ω.

答案:(4)1.5(1.46~1.54)0.3(0.25~0.35)

4.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实验小组按

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好实验电路,合上开关,电流表和电

压表的读数正常,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向B端逐

渐滑动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而电压表的示数

接近1.5 V且几乎不变,直到当滑片滑至临近B端时电压

表的示数急剧变化,这种情况很难读出电压数值分布均匀

的几组不同的电流值、电压值,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后,测出几组电流、电压的数值,并画出如图实-9-13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这个电池的电动势为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 Ω.

答案: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大,有效使用的部分太短选择阻值更小的滑动变阻器 1.48 2.4 5.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器材还包括定值电阻(R0=5 Ω)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

干,实验原理图如图实 (a).

(1)在图(b)的实物图中,已正确

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余下

电路的连接.

(2)请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

A.检查并调节电压表指针指

零;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c)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所示,读得电阻值是________;

B .将开关S 1闭合,开关S 2断开,电压表的示数是 1.49 V ;

C .将开关S 2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是1.16 V ;断开开关S 1.

(3)使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干电池的内阻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由于所用电压表不是理想电压表,所以测得的电动势比实际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 解析:(1)如图所示

(2)由题图(c)读得电阻箱阻值为R =20 Ω;将S 1闭合S 2断开,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动势E =1.49 V ,将S 2再闭合,电压表示

数为R 两端电压.将电压表视为理想电表,则干路电流I =

U V

R

=1.1620

A =0.058 A. (3)因为I =E

R 0+R +r ,

所以r =E I -R 0-R =(1.49

0.058

-5-20)Ω=0.69 Ω.

(4)若考虑电压表的内阻,则S 1闭合S 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该表两端电压小于电源电动势.

答案:(1)见解析 (2)A.20 Ω C .闭合 (3)0.69 Ω (4)小 6.现要按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E (约1.5 V)和内阻r (约20 Ω),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电流表A 1、A 2(量程0~500 μA ,内阻约500 Ω),

滑动变阻器R (0~100 Ω,额定电流1.0 A), 定值电阻R 1(阻值约为100 Ω), 电阻箱R 2、R 3(阻值0~999.9 Ω), 开关、导线若干.

由于现有电流表量程偏小,不能满足实验要

求,为此,先将电流表改装(扩大量程),然后再按图甲所示电路进行测量. (1)测量电流表A 2的内阻

按图乙电路测量A 2的内阻,以下给出了实验中必要的操作. A .断开S 1 B .闭合S 1、S 2

C .按图乙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调至最左端,R 2调至最大

D .调节R 2,使A 1的示数为I 1,记录R 2的值

E .断开S 2,闭合S 3

F .调节滑动变阻器R ,使A 1、A 2的指针偏转适中,记录A 1的示数I 1请按合理顺序排列实验步骤(填序号):________.

(2)将电流表A 2(较小量程)改装成电流表A(较大量程)

如果(1)中测出A 2的内阻为468.0 Ω.现用R 2将A 2改装成量程为20 mA 的电流表A ,应把R 2调为________Ω与A 2并联,改装后电流表A 的内阻R A 为________Ω. (3)利用电流表A 、电阻箱R 3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用电流表A 、电阻箱R 3及开关S 按图甲所示电路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改变R 3的值,记录下电流表A 的示数I ,得到若干组R 3、I 的数据,然后通过

作出有关物理量的线性图象,求得电池电动势E 和内阻r . ①请写出与你所作线性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

②请在图的坐标中作出定性图象(要求标明两个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 ③图中____________表示E ,图中____________表示r . 答案:(1)CBFEDA (2)12 11.7

(3)答案一 ①R 3+R A =E (1

I

)-r

②如图所示

③直线的斜率 纵轴截距的绝对值

答案二 ①1I =1E (R 3+R A )+r

E

②如图所示

③直线斜率的倒数 纵轴截距除以斜率

第案三 ①R 3=E (1

I

)-(r +R A )

②如图所示

③直线的斜率 纵轴截距的绝对值与R A 的差

7.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 以及内阻r (电动势约2V,内阻约0.5Ω实验中,给出如下器材: 量程为1V 的电压表,量程为0.5A 的电流表(内阻较小),定值电阻Ro = 1.6Ω,滑动变阻器R,开关S,导线若干。

(1)四位同学设计了如上四个电路,实验电路应选为( ) (2)实验时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 1时,电压表示数为U 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 2时,电压表示数为U 2,则可求出电动势E 的字母表达式为_____,内电阻r 的字母表达式为_______

8.为了测定某电池的电动势(约10V~11V )和电阻(小于2Ω),需要把一个量程为5V 的直流电压表接一固定电阻(用电阻箱代替),改装为量程为15V 的电压表,然后用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以下是该实验的操作过程

(1)把电压表量程扩大,实验电

路如图甲所示,请完成第五步的填空。第一步:把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移至最右端;第二步:把电阻箱阻值调到零;第三步:闭合电建;第四步:把滑动变阻器滑动片调到适当位置,使电压表读数为4.5V;第五步:把电阻箱阻值调到适当值,使电压表读数为 V;第六步:不再改变电阻箱阻值,保持电压表和电阻箱串联,撤去其它线路,即得量程为15V的电压表;

(2)上述实验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A.某电池(电动势约10V~11V,内电阻小于2Ω) B.电压表(量程为5V,内阻约5KΩ)

C.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 D.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9Ω)E.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KΩ,额定电流0.2A)

电阻箱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大写字母表示)

(3)用该扩大了量程的电压表(电压表的表盘没变),测电源电动势E和内电阻r,实验电路如图乙所示,得到多组电压U和电流I的值,并作出U—I图线如图丙所示,可知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电阻为Ω。(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1.5(2)D,E(3)10.5,1.71

9.某班举行了一次物理实验操作技能比赛,其中一项比

赛为用规定的电学元件设计合理的电路图,并能较准确的测量若干个由几节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均密封,只引出正负电极)的电动势及其内阻。给定的器材如下:

A.电流表G(滿偏电流10mA,内阻10Ω)

B.电流表A(0~0.6A~3A,内阻未知

C.滑动变阻器R0(0~100Ω,1A) D.定值电阻R(阻值990Ω)

E.开关与导线若干

⑴小刘同学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你按照电路图在乙图上完成实物连

线。

⑵丙图为该同学根据上述设计的实验

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

(I1为电流

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

数),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的

电动势E= V,内阻r=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⑶另一位小张同学对另一电池组也用上面的实验连接进行测量,初始时滑片P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合上电键后发现滑片P向左滑过一段距离x后电流表A才有读数,于是该同学根据测出的数据作出了两个电流表读数I与x的关系图,如图丁所示,则根据图象可知,此电池组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Ω。

答案:⑵ 7.5 、5.0 ⑶9.0 、 11.0(10.7~11.7均给分)

10.现有以下器材:电流表A(量程

0.6A、内阻r A=0.5Ω),电阻箱R

(量程99.99Ω),待测电阻R x,直

流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待测),

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带铁夹的导线若干。某探究实验小组设计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用来测定待测电阻的阻值R x、直流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1)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线补画完整

(2)测量电阻R x的阻值

①将开关S1闭合、开关S2接a,接出电流表的示数I1;

②保持开关S1闭合,将开关S2接b,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得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1,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4.00Ω,则R x= Ω

(3)测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将开关S1闭合,开关S2接b,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得到若干组R、I的数据(见下表),

请在图丙所

示的坐标纸

上作出

R

I

-

1

的图象,并根据图象求得电动势E= V,内阻r= Ω(保留两位有

效数字)。

答案:(1) 如图 (2) ② 4.00 或 4 (3) 如图 3.1(在3.0---3.2之间均算对), 2.0(在 1.9---2.1之间均算对)

11.某课题研究小组,收集了数码相机、手机等用旧了的各种类型的电池,及从废旧收音机上拆下的电阻、电容、电感线圈。现从这些材料中选取两个待测元件,一是电阻R0(约为2kΩ),二是手机中常用的锂电池(电动势E标称值为3.7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100mA)。在操作台上还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

A.电压表V(量程4V,电阻R V 约为4.0kΩ

B.电流表A1(量程100mA,电阻R A1 约为5Ω)

1 2 3 4 5

R/Ω 3.00 6.00 9.00 12.00 15.00

I/A 0.59 0.37 0.27 0.21 0.18

A-1

1.70

2.70

3.70

4.75

5.60

R0

E S

V

A1

R1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

C .电流表A 2(量程2mA ,电阻R A2 约为50Ω)

D .滑动变阻器R 1(0~20Ω,额定电流1A )

E .电阻箱R 2(0~999.9Ω,最小分度值0.1Ω)

F .开关S 一只、导线若干

(1)为了测定电阻R 0的阻值,小组的一位成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并选取了相应的器材(电源用待测的锂电池),其设计或器材选取中有不妥之处,你认为应该怎样调整? 。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滑动变阻器R 1、电流表A 1已损坏,请用余下的器材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

①请你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注所用器材符号) ②为了便于分析,一般采用线性图象处理数

据,请写出与线性图象对应的相关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 。

答案:⑴用A 2替换A 1 (3分) ⑵①实验电路图如右;(3分) ②2

111r U

E

E R =+ (3分)

1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用以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实验器材为:待测干电池组(电动势约3V )、电流表(量程0.6A ,内阻小于1Ω)、电阻箱(0~99.99Ω )、滑动变阻器(0~10Ω)、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单

掷开关各一个及导线若干.考虑到干电池的内阻较小,电流表的内阻不能忽略.

(1)测定电流表的内阻R A

该同学按图连接好电路图后,先闭合开关K ,断开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使电流表的读数为满偏电流I 0,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1;然后再开关K 闭合的状态下,把开关S 打到C ,保持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不

动,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R 2时,电流表的读数为满偏电流的一半。则电流表的内阻R A = (填R 1或R 2),该测量值与电流表的真实值(R G )相比,则有R A R G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为使测量更加准确,该同学按图连接好电路后,断开开关K ,把开关S 与D 连接,

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 ,读出电流表的相应示数I ,做出如图所示的图像,若图像直线在纵轴的截距为b ,直线的斜率为k ,电流表的内阻为R A ,由此可以求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E= ,内阻r= 答案:(1)R 2,小于(2)k 1,A R k

b

- 二、测电阻和电阻率

1.“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且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

B .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C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

D .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

解析:实验中应测量出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的有效长度,而不是全长;金属丝的电阻很小,与

V

S

R 2

E

1/I

R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7

电压表内阻相差很大,使金属丝与电压表并联,电压表对它分流作用很小,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A 、C 操作错误.答案:AC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实-7-12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

解析: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 mm ,固定刻度读数为0.5 mm ,可动刻度读数为11.7 mm ,结果为d =0.5 mm +11.7×0.01 mm =0.617 mm. 答案:0.617(0.616~0.619)

3.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薄的金属圆片的直径和厚度,读出图中的示数,该金属圆片的直径的测量值为______ cm ,厚度的测量值为______ mm.

答案:1.240 1.682或1.683

4.某物理学习小组的两位同学采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的实验中,根据同一组数据进行正确描点后,甲、乙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各作出一条图线,如图实-7-1甲、乙所示,根据你对实验的理解,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图线正确,根据你选择的图线算出该金属丝的电阻为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当金属丝两端电压为零时,通过的电流也为零,因此图线必过原点,故甲同学的图线正确;在甲同学画的图线上距原点较远的地方取一个点,其坐标值为(0.4 A ,1.52 V),故金属丝电阻为:R =U I =1.52

0.4

Ω=3.8 Ω.答案:甲 3.8(3.7~3.9均可)

5.某学习小组为测量一铜芯电线的电阻率,他们截取了一段电线,用米尺测出其长度为L ,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其直径为D ,用多用电表测得其电阻值约为2 Ω,为提高测量的精度,该小组的人员从下列器材中挑选了一些元件,设计了一个电路,重新测量这段导线(用R x 表示)的电阻.

A .电源E (电动势为3.0 V ,内阻不计)

B .电压表V 1(量程为0~3.0 V ,内阻约为2 kΩ)

C .电压表V 2(量程为0~15.0 V ,内阻约为6 kΩ)

D .电流表A 1(量程为0~0.6 A ,内阻约为1 Ω)

E .电流表A 2(量程为0~3.0 A ,内阻约为0.1 Ω)

F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10 Ω,额定电流2.0 A)

G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1 kΩ,额定电流1.0 A)

H .定值电阻R 0(阻值为3 Ω)

I .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

(1)如图所示是该实验小组用螺旋测微器对铜芯线直径的某次测量,其读数是________ mm. (2)为提高实验的精确度,请你为该实验小组设计电路图,并画在下面的方框中.

(3)). (4)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为U ,电流表示数为I ,则该铜芯线材料的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

解析:(1)读数为:0.5 mm +20.0×0.01 mm =0.700 mm.

(2)比较电压表内阻、电流表内阻和待测电阻的大小关系,可得测量电路必须用电流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和限流式接法均可(如图).

(3)电源的电动势为3.0 V ,考虑到电压表的量程和精确度两个因素,电压表应选V 1;干路中电流的最大值I max =

E R x +R 0=3

2+3

A =0.6 A ,电流表应选A 1;考虑到实验的准确性,滑动变阻器应选R 1.

(4)由R =U I =ρL S =ρ·L (D 2)2π得:ρ=D 2πU 4IL .答案:(1)0.700 (2)见解析 (3)B D F (4)πD 2U

4IL

6.甲、乙两同学使用完全相同的器材用伏安法测量同一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给定器材为:待测电阻R x ;电流表(量程0~5 mA ,内阻约10 Ω);电压表(量程为0~3 V ,内阻约3 000 Ω);最

大阻值为1 700 Ω的滑动变阻器;电源E(电动势约3 V);开关S、导线若干.两人的测量结果分别由图实-7-16中甲和乙给出.

(1)由图甲得R x=________,由图乙得R x=________.

(2)在下面方框中分别画出甲、乙两位同学所用的测量电路,并由测量结果判定________同学的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乙的电路

解析:(1)两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测量值,由图得R甲=1 060 Ω(在1 060±40内均对);R乙=780 Ω(在780±40内均对).

(2)因图甲所示直线的斜率大,即测量值大,故甲同学采用的是电流表内接法,乙采用的是外接法.因电阻值远大于电流表内阻,故用内接法较为准确.

答案:(1)(1 060±40)Ω(780±40)Ω

(2)甲电路如图所示

7.探究一个未知导体元件R x(阻值约为100Ω)的阻值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电流表A1(量程30mA,内阻为20Ω)

电流表A2(量程500μA,内阻为lKΩ)

电压表V(量程15V,内阻3k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0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5KΩ)

电阻箱R0(阻值范围0-9999Ω)

稳压直流电源E(电动势4V)

电键S、导线若干

①为了尽可能提高测量准确度,除了未知导体元件R x、电源E、电键S、导线外,还需选择的器材有:________(填器材后面的代号):

②在虚线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中标明器材代号。

③写出计算未知导体元件阻值的表达式R x= (用字母表示),公式中字母的意义是:____。

答案:(1)A1 A2 R1 R0(3分)(2)略(3分)(3)

2

1

2

2

)

(

I

I

R

R

I A

-

+

-

1

2

2

)

(

I

R

R

I A+(2分)I2电流表A2的电流,R A2电流表A2的电阻,R0滑动

变阻箱的电阻,I1电流A1的电流(1分)

8.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自动铅笔笔芯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在

实验室里,他取一段长为16cm的自动铅笔笔芯,用多用电表测量其

电阻大约为4Ω.该同学要较精确测量铅笔芯的电阻,现有下述器材

可供选择:

A.直流电源3 V,内阻不计; B.直流电流表0~3 A(内阻0.1 Ω)

C.直流电流表0~600 mA(内阻0.5 Ω)

D.直流电压表0~3 V(内阻3 kΩ)

E.直流电压表0~15 V(内阻200 kΩ)F.滑动变阻器(10

Ω,1 A)

G.滑动变阻器(1 kΩ,300 mA)

(1)除开关、导线外,实验中能够在电压表上从零开始读取

若干组数据,需要选用的器材有:_ _____(填写字母代号);

(2)用线条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图;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演示教学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 实验专题一:伏安法测电阻一. 伏安法测电阻基本原理 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是欧姆定律R U I ,只要测出元件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即可由欧姆定律计算出该元件的阻值。 二.认识电流表和电压表: 1.理想表:理想电流表内阻=0, 理想电压表内阻 =∞,用理想电表测量电路,对电路不产生影响。 2.实际表:实际电流表内阻很小,但不为零;实际电压表内阻很大,但不会是无穷大。因此,电流表和电压表对测量电路造成影响,产生误差。为了减小误差,必须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法。 三.电流表的两种接法 (一)电流表外接法 1、电路如图所示 电压表示数= R 电流表示数=+> 测量值 ,小于R的真实值 只有当R<<时,才有≈R,因此外接法适合测小电阻 2、“小外”的含义: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推导整个过程很费时,若形象地用“小外”来描述电流表外接法的特点,学生记忆起来很方便。“小外”含义:小电阻用外接法。 (二)电流表内接法 1.电路图如图所示 电压表示数=+ 电流表示数= R 测量值 ,大于R的真实值 只有当R>>时,才有≈R,因此外接法适合测大电阻 2、“大内”的含义: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推导整个过程很费时,若形象地用“大内”来描述电流表外接法的特点,学生记忆起来很方便。“大内”含义:大电阻用内接法。 四.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 为了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小电阻用电流表外接法,大电阻用电流表内接法。但电阻阻值为多大算是大电阻?电阻阻值大小依什么电阻为标准?下面我们一起探讨: (一)定量判定法:当被测电阻R的大约值和R A、R V已知时,可用比较和大小来确定

1. 若>,则说明R 远大于,选用电流表内接法。 2. 若>,则说明R 远小于, 选用电流表外接法。 3. 若= ,选用两种接法都可以。 (二)试触法: 在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若不知道被测电阻的大约值, 可借助试触法确定内、外接法.具体做法是:如图所示组成电路, 其中电流表事先已经接好,拿电压表的一个接线柱去分别试触M 、 N 两点,观察先后两次试触时两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果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比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即U U I I ?>?),说明接M 点时电压表分流作用引起的误差大于接N 点时电流表分压作用引起的误差,这时应采用内接法(即电压表接N 点);如果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比电流表示数变化明显(即 U U I I ?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复习总结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 第一讲 电学实验基础知识 近几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的考查不断推陈出新,但仍然是基于两个基本的实验原理,即R =U/I,和E =U外+U 内.从考查的形式上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从机械记忆向分析理解与迁移应用转变;二是在试题情景设置上多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更注重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三是注重实验中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为学生进入高校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高考电学实验题是“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侧重考查实验思想和方法,考查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和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和简单的实验设计能力。电学实验虽然常考常新,但万变不离其宗,”题在书外,理在其中”,不变的实验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理论讲解 一、明确电路结构 除“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外,其他实验的电路结构都可以分为测量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如图1。 二、电流表、电压表的选取 1.顺序问题 一般情况下电源是唯一性器材,首先由电源的电动势E出发, 由E 或所测元件的额定电压来估算所测元件的最大电压U m ,以此来 确定○V表量程;再计算电流表的最大电流I m 或者由所测元件的额定电流来确定错误!表量程。 2.可获取的实验数据宽度问题 基于实验测量精确度的 ,实验可获取的数据宽度下限是电表量程的1/3,上限是电表量程和Um (I m)二者中的最小值。选择电表时,能获取实验数据宽度越大的电表,就是应选择的电表。 3.选择电流表、电压表时不考虑U m (Im)超过量程的问题,因为有控制电路可以控制。 三、两种控制电路的比较 2.两种控制电路的选择 (1)根据关键词选择 凡题目中要求“测量数据从0开始”、“数据变化范围大(图象、特征曲线、多测数据)”, 电路图 负载R 上电压U调节范围 负载R上电流调节范围 闭合电键前触头处位置 相同条件下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分压接法 R R+R0 U 0≤U ≤ U0 U0 R+R0 ≤I R ≤U 0R a U0I R 限流接法 0≤U ≤U0 0≤I R ≤U 0 R a U 0(IR +I aP ) 比较 分压路调节范围大 分压电调节范围大 保护电路 限流电能耗较小 测量电路 控制电路 图1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器材和电路的选择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器材和电路的选择 作者:王光毅, Wang Guangyi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朝阳中学,重庆市,北碚区,400700 刊名: 物理教学探讨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 年,卷(期):2010,28(8) 被引用次数:1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王中伟.Wang Zhongwei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五个实用措施[期刊论文]-物理教学探讨2010,28(8) 2.邹兴明.Zou Xingming例谈物理教学中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处理[期刊论文]-物理教学探讨2010,28(8) 3.阚轼如以"冰壶"为素材命制高中物理试题的研究[期刊论文]-物理教学探讨2010,28(8) 4.葛柏炎探究教学五层次[期刊论文]-物理教学探讨2010,28(8) 5.居海军.孙春成刍议物理习题的"情境化"教学[期刊论文]-物理教学探讨2010,28(8) 6.贾晓绍用1/υ-d图像还是d-1/υ图像[期刊论文]-物理教学探讨2010,28(8) 7.刘成刚.Liu Chenggang运用比较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期刊论文]-物理教学探讨2010,28(8) 8.孟俊杰巧用"口诀法"速判横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期刊论文]-物理教学探讨2010,28(8) 9.刘月荣绳、杆牵连中能量守恒模型的分析[期刊论文]-物理教学探讨2010,28(8) 10.项鸿飞.吴吉成.Xiang Hongfei.Wu Jicheng对一道课本练习题答案的探讨[期刊论文]-物理教学探讨2010,28(8) 引证文献(1条) 1.马国伟高中物理常见电学实验问题浅析[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9)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ab16184339.html,/Periodical_wljxtt201008004.aspx

2020高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讲解和练习

。 专题四 电学实验 电学实验是高考实验考查的重点、热点内容。试题注重联系实 验操作的考查,如测量仪器的读数问题、实验线路的连线问题、电 表和其他用电器的选择问题都是实验操作的仿真模拟,需要考生具 备良好的动手实践经验。试题还注重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如根据 实验数据画出图线,根据图线分析得出结论。“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 力”在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中指出的五个考试目标之一。是近几年 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命题趋向。 完整的设计一个实验,要经历多个环节,在实际考查中,一般 不会考查全部环节,而是只考查其中的几个环节,有的题目给出条 件和实验器材,要求阐述实验原理;有的给出实验电路图,要求领 会实验原理,确定需测物理量及计算公式;有的则要求考生根据操 作步骤及测定的物理量判断出实验原理……虽然考查方式不尽相 同,但目前高考中几乎所有的设计型实验题都有一个共同点,都以 不同方式或多或少的对实验原理作一定的提示,在给出实验器材的 前提下进行考查。 由于考查环节和要求的不同,题型也不尽相同,但较多的是选择、 填空、作图题。 在复习过程中,应对所学电学实验逐个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 法,比较不同实验的异同(如电路图、滑动变阻器和电表的连接) 不断充实自己的经验和方法,逐步达到能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答新 的问题。对于设计型实验题目要明确实验设计的关键在于实验原理 的设计,它是进行实验的依据和起点,它决定了应选用(或还需)

哪些实验器材,应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编排实验步骤。而实验原理的设计又往往依赖于所提供的实验器材(条件)和实验要求,它们相辅相成,互为条件。 (一)电学实验中所用到的基本知识 在近年的电学实验中,电阻的测量(包括变形如电表内阻的测量)、测电源的电动势与内电阻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实验。它们所用 到的原理公式为:R=U,E=U+Ir。由此可见,对于电路中电压U I 及电流I的测量是实验的关键所在,但这两个量的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方法却多种多样,在此往往也是高考试题的着力点之处。因此复习中应熟练掌握基本实验知识及方法,做到以不变应万变。1.电路设计原则:正确地选择仪器和设计电路的问题,有一定的灵活性,解决时应掌握和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安全性”、“方便性”、“精确性”原则,兼顾“误差小”、“仪器少”、“耗电少”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⑴正确性:实验原理所依据的原理应当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⑵安全性:实验方案的实施要安全可靠,实施过程中不应对仪器及人身造成危害。要注意到各种电表均有量程、电阻均有最大允许电流和最大功率,电源也有最大允许电流,不能烧坏仪器。 ⑶方便性:实验应当便于操作,便于读数,便于进行数据处理。 ⑷精确性:在实验方案、仪器、仪器量程的选择上,应使实验误差尽可能的小。 2.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 ⑴根据不使电表受损和尽量减少误差的原则选择电表。首先保证流

高中物理经典电学实验题(全)

八、电学实验题集粹(33个) 1.给你一只内阻不计的恒压电源,但电压未知,一只已知电阻R,一只未知电阻Rx,一只内阻不计的电流表但量程符合要求,以及开关、导线等,用来测Rx接在该恒压电源上时的消耗功率Px,画出测量线路图并写出简要测量步骤,以及Px的表达式. 2.如图3-94所示是研究闭合电路的内电压、外电压和电源电动势间关系的电路.(1)电压表V的(填“正”或“负”)接线柱应接在电源正极A上,电压表V′的(填“正”或“负”)接线柱应接在探针D上.(2)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V′的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3-94 图3-95 3.有一只电压表,量程已知,内阻为RV,另有一电池(电动势未知,但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内阻可忽略).请用这只电压表和电池,再用一个开关和一些连接导线,设计测量某一高值电阻Rx的实验方法.(已知Rx的阻值和RV相差不大) (1)在如图3-95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 (2)简要写出测量步骤和需记录的数据,导出高值电阻Rx的计算式. 4.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电压表测得金属丝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得通过金属丝中的电流I,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的直径d,测得数据如图3-96(1)、(2)、(3)所示.请从图中读出U=V,I=A,d=mm. 图3-96 5.如图3-97所示,是一根表面均匀地镀有很薄的发热电阻膜的长陶瓷管,管长L约40cm,直径D约8cm.已知镀膜材料的电阻率为ρ,管的两端有导电箍M、N,现有实验器材:米尺、游标卡尺、电压表、电流表、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根,请你设计一个测定电阻膜膜层厚度d的实验,实验中应该测定的物理量是,计算镀膜膜层厚度的公式是. 图3-97 6.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电阻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A.万用电表的指针达满偏时,被测电阻值最大 B.万用电表的指针指示零时,说明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最大

历年高考电学实验题

电学实验练习题 1、(2012海南卷).图1是改装并校准电流表的电路图,已知表头a 的量程为Ig=600A μ内阻为Rg ,A 是标准电流表,要求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为I=60mA 。完成下列填空。 (1) 图1中分流电阻Rp 的阻值为_______。 (2)在电表改装成后的某次校准测量中,a 表的示数如图所是,由此读出流过a 电流表的电流为___mA 。此时流过分流电阻R 跑的电流为_______mA (保留一位小数) 2、(2012北京高考卷).(18分)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 .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应为___________mm (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 .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为3V ,内阻约1Ω)、电流表(内阻 约0.1Ω)、电压表(内阻约3k Ω)、滑动变阻器R (0~20Ω,额定电流2A )、开关、导线若干. 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由以上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x 是采用图2中的_________图(选填“甲”或 “乙”). (3)图3是测量Rx 请根据图(2)3 不至于被烧坏. (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 44个4 (5 A . C .1×10 (6 A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 .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 .用U ─I 图像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3、(2012四川卷) (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拟探究小灯泡L 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小灯泡L ,规格“4.0V .0.7A”; 电流表A 1,量程3A ,内阻约为0.1Ω; 电流表A 2,量程0.6A ,内阻r 2=0.2Ω; S 2 图3 图4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习题大全(含答案)

电学实验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所测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先用伏安法测出该金属丝的电阻,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用米尺测出该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 (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mm。 (2)实验时,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开关、若干导线和下列器材: A.电压表0~3 V,内阻10 k B.电压表0~15 V,内阻50 k C.电流表0~0.6A,内阻0.05 D.电流表0~3 A,内阻0.01 E.滑动变阻器,0~10 F.滑动变阻器,0~100 ①要较准确地测出该金属丝的电阻值,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②实验中,某同学的实物接线如图所示,请指出该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错误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测量某根金属丝的电阻率,根据电阻定律需要测量长为L的金属丝的直径D.电阻R。某同学进行如下几步进行测量: (1)直径测量:该同学把金属丝放于螺旋测微器两测量杆间,测量结果如图,由图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d= 。 (2)欧姆表粗测电阻,他先选择欧姆×10档,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为了使读数更精确些,还需进行的步骤是。 A.换为×1档,重新测量 B.换为×100档,重新测量 C.换为×1档,先欧姆调零再测量 D.换为×100档,先欧姆调零再测量 (3)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室提供的滑变阻值为0~20Ω,电流表0~0.6A(内阻约0.5Ω),电压表0~3V(内阻约5kΩ),为了测量电阻误差较小,且电路便于调节,下列备选电路中,应该选择。 3.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电路如图(a)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电路有故障(已知电源、电表和导线均完好,电源电动势为E):

高考物理电学设计性实验

高中物理巧学妙解王 第二章 高频热点剖析 ---179--- 十九、定值电阻在电学设计性实验中的巧用 设计性物理实验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一个新亮点,也是高三复习教学的重点之一;它要求学生对课本实验原理、方法有较为透彻的理解,能正确使用实验中用过的仪器,并能正确运用在这些实验中学过的方法综合分析解决新的实验问题。设计性实验主要以电路设计为主.电路设计经常要用到定值电阻,定值电阻如何使用往往是学生最感困惑的地方,也是教学的薄弱环节.鉴于此,本专题将对电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想特别是定值电阻在其中的巧用进行系统的介绍,并对相应问题归类分析。 一. 基本原则 1. 安全性:保证不损坏实验器材。 2. 精确性:电表指针偏转要明显,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并测得多组数据。 3. 方便性:在保证实验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选用的电路和器材应便于操作,所得的实验数据便于处理。(又称可“操作性”) 以上原则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另外有一个附加要求,即在同时满足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节省器材,节约能源。(在平时练习中,若题目无特别说明,一般不予以考虑。) 二. 基本思想 1. 分压、限流电路的选择 根据分压、限流电路的特点和制约电路的几种因素,有以下选择: (1)若负载电阻的阻值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因滑动变阻器限流作用弱,如果采用限流电路,电表指针在滑动变阻器阻值改变后偏转不明显,无法测得多组数据,故应采用分压电路。 (2)如果负载电阻的阻值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相差不大,分压、限流电路都可。 (3)若要求负载上电压或电流从零开始连续变化,须用分压电路。 (4)两种电路均可的情况下,若要求电源消耗功率小,须用限流电路。(证明从略) 2. 其它设计思想 (5)若知道电压表的量程和阻值,则电压表兼有电流表的功能。 (6)若知道电流表的量程和阻值,则电流表兼有电压表的功能。 (7)根据电压表的构造可知,可以用电流表和电阻串联作电压表使用 涉及知识: 1.伏安法测电阻 2. 半偏法测电阻 3.电流表电阻的测量 4.电压表电阻的测量 5.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6.电表的改装 一、定值电阻作为保护电阻 定值电阻作为保护电阻,是定值电阻最常见的应用,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弄清题目的设计原理,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必要的估算,确定好保护电阻在电路中的位置. 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并联电阻具有分流作用,利用定值电阻的这种作用,可以用定值电阻来保护电表、待 测元件、电源、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使用安全,这种做 法遵循的是电学实验中的“安全性原则”. 【例1】测量电源B 的电动势E 及内阻r (E 约为4.5V ,r 约为1.5Ω). 实验器材:量程3V 的理想电压表V ;量程0.5A 的电流表A (具有一定内阻);定值电阻4R =Ω;滑动变阻器'R ;电键K ;导线若干. (1)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各元件需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2)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1I 时,电压表读数为1U ;当电流表读数为2I 时,电压表读数为2U ,则可以求出E = ,r = .(用1212I I U U 、、、及R 表示) 〖解析〗(1)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压表用来测路端电压,电流表用来测干路中的总电流.当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值(电流表的量程) 0.5A 时,路端电压最小值为 (4.50.5 1.5)U E Ir =-=-?V 3.75=V ,大于电压表量程,故电压表不能直接用于测量路端电压.若将题中的定值电阻与电源串联,便组成一个等效电源.等效电源的内阻为R r +,最小路端电压为 '()[4.50.5(4 1.5)]U E I R r =-+=-+V 1.75=V , 小于电压表量程,故可以保证测量的安全.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11()E U I R r =++,22()E U I R r =++,两式联立解得: 211221I U I U E I I -= -,1221 U U r R I I -=-- 【例2】利用下面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1A 的内阻1r ,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出多组数据. A.电流表1()A 量程0~10mA 、内阻1r 待测(约40Ω); B.电流表2()A 量程0~500μA 、内阻2750Ωr =; C.电压表()V 量程0~10V 、内阻3=10k Ωr ; D.定值电阻1()R 阻值约100Ω、做保护电阻用; E.滑动变阻器2()R 总阻值约为50Ω; F.电源()E 电动势1.5V 、内阻很小; G.开关()S 、导线若干. (1)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1r ,则所用的表达式为1r = ,说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解析〗 由1A 的量程和内阻值可知,其两端的最大电压大约为30101040V 0.4V U -=??=<10V .为便于测量的精确度尽可能高,10V 的电压表不能选用,要测量1A 的内阻值1r ,由伏安法测电阻原理必须知道它两端的电压1U 和其中的电流1I ,而电流1I 可由其读数读出,把电流表2A 和电流表1A 并联起来,电流表2A 的读数为2I ,则22I r 即为电流表1A 两端的电压,在这里电流表2A 当作 图 1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器材注意事项

2019高考物理电学实验器材注意事项 提到物理,很多理科生都感觉比起化学、生物可是困难多了,而电学实验更因为难度高而让一些同学在学习中感到头疼,电学实验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几乎年年考,但每年都有许多考生在此留下了遗憾。虽然考生感觉难度大,但电学实验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高考出题人的青睐:自从2019年我省实行理综考试以来,除2019年考查的是热学实验以外(在现行课本中此实验已删掉),其余五年均考查到了电学实验;考试大纲要求的实验有19个,其中10-17个均为电学实验。可见电学实验在高考中所占地位非同一般。 考查全面重点突出 从总体上来说,物理实验的考查在高考中是以笔试的形式进行的,通过考查一些设计性的实验来鉴别考生实验的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实验部分在理综试卷中占有较大的比重(17分左右),区分度和难度较高。通过对高考电学实验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高考实验考试的总趋势是:一是利用考纲所列实验的原理、方法和器材重新组合,推陈出新;二是把重点放在实验和器材测量的原理、选取、数据处理和结论获取的方法上;三是适量编制设计性、探究性实验,进行考查。由于连续几年高考中均出现电学实验,虽然形式多样,但考查的特点还是比较清晰的。比如实验能力的考查多集中在电阻的测量上。这几年高考,几乎所有电学实验都是以测电阻

为背景,如2019年考查伏安法测电阻;2019年、2019年分别考查电表内阻的测量;2019年考查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归根结底考查的实验原理均为欧姆定律R=U/I,因此对电阻的测量,都是在用各种方法寻找电压U和电流I。 实验试题的设计体现了来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2019年全国卷Ⅰ第22题考查电压表内阻的测量方法半偏法,直接来源于课后学生实验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但改测电压表内阻,考查了考生的实验迁移能力;2019年全国卷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也是直接来源于课后学生实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但又高于课本,不能照搬课本实验电路图。只有真正理解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才能达到灵活运用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实验相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课本实验不可小视,并且要从中有所提升。 能力的考查比较全面,其中涉及误差的分析、利用图像或公式处理数据、有效数字的保留等,对实验分析能力、利用物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都有所考查。 注重对考生课后实验的挖掘,同一实验器材,完成不同的实验目的一材多用,如2019年全国高考29题,考查利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器材来测量大气压强p0;2019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22题,考查利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器材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等。

2018 高考真题 电学实验专题

2018年高考复习电学实验专题 在电学实验部分根据考纲要求以及历年高考分析,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实验: 一、测量电压表或电流表(电表)的内阻 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三、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计) 四、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五、练习使用多用表 六、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1)对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法。如实验步骤的排序、纠错;实验器材的选择,包括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表量程的选择;实物连线和运用图象与表格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实验结论的总结及误差分析;实验方案的改进创新,电学实验中的故障分析等。 (2)对基本实验仪器的读数、构造、使用方法的考查。 (3)设计性实验。近几年中各地设计性实验题型比较多,此类实验综合性比较强,考查考生对已学知识、方法、原理,灵活处理陌生的实验问题,需要较高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测量电压表或电流表(电表)的内阻 a)所 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00 μA,内阻大约为2 500 Ω) 的内阻。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1、R2(其中一个阻 值为20 Ω,另一个阻值为2 000 Ω);电阻箱R z(最大阻值为 99 999.9 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5 V);单刀开关S1和S2。 C、D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①R1的阻值为______Ω(填“20”或“2 000”)。 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1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a)中的滑动变阻器的______端(填“左”或“右”)对应的位置;将R2的滑片D置于中间位置附近。 ③将电阻箱R z的阻值置于2 500.0 Ω,接通S1。将R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2的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2接通前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④将电阻箱R z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 z的阻值置于2 601.0 Ω时,在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待测微安表的内阻为______Ω(结果保留到个位)。 (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微安表内阻精度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2.5 V的电压表○V的内阻(内阻为数 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9.9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0 Ω),滑动变阻器R2(最 大阻值5kΩ),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开关1个,导线 若干。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电路原理图(a)连接线路; ②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 图(a)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S;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 ④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 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0 V,记下电阻箱的阻值。 回答下列问题: (1)试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_______(填“R1”或 “R2”)。 (2)根据图(a)所示电路将图(b)中实物图连线。 (3)实验步骤④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630.0 Ω,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算可得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_Ω(结果保留到个位)。

怎样做好初中物理中的静电演示实验

怎样做好初中物理中的静电演示实验 初中物理电学部份的第一课就是认识电荷,电荷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个抽象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要让学生感知电荷的真实存在,做好静电演示实验(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做分组实验)非常重要。但是地处南方的湖南,气候相对潮湿,尤其是在春夏季,甚至是秋季,相对湿度都较大,如果实验手段不得法,效果就不明显,甚至是无法成功演示。那么怎样才能在任何条件下都确保静电演示实验成功,并且效果明显,下面是本人在实验中的的一些心得及基本方法,供大家分享。 我们学校相对较穷,实验器材能用的很少,找仪器管理的老师要静电演示实验的器材时,他给我的回答是:有是有,但不能用了,之前有人用了,没有效果。因为我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强,想试一试,所以还是从仪器室领来了如下“没用的”器材:二根胶棒,二根玻璃棒,一小块毛皮,一小块灰白色的布(说是丝绸),顺便要了一个铁架台。上面均有一层灰,显得很脏。用毛皮和丝绸分别摩擦胶棒和玻璃棒,确实没有效果。估计原因是多次使用后,污渍和灰尘降低了器材的绝缘性能,于是转做清洁工作,将毛皮、丝绸、胶棒等仔细洗净凉干,因是雨天,怕干燥不好,使用前又用电吹风吹了一下。再一试,哈,效果来了,胶棒能在10cm左右的距离吸起(丝绸上掉下的线头这样的)轻小物体。效果非常明显。 下一步是如何做好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的演示,培训期间李院

长有静电演示的指导,但那样的器材对我们学校来说,也是有点难办,仪器室是凑不齐的,于是本人改用能凑齐的和自己有的东东,一个铁架台,一段约15cm长的硬质电线,一段约60cm长的1号(线径约0.12mm)钓鱼线。做法如下: 1、找一条截面积约1mm2的护套线,剥 开护套层,两根线中任取一根,截 取长度约15cm左右。两次对折,做 成一个连体的双钩,第一次对折留 下一定的角度,让双钩有约2cm~ 3cm的距离,方便挂胶棒。 2、将钓鱼线两头分别折回来约15cm打 结,留下一个较大的圈,一头挂在 铁架台上,一头挂双钩, 3、双钩上挂胶棒,仔细找到棒棒水平 位置的平衡点,做上记号,方便下 次挂的时候能一次OK。至此,静电 电荷相互作用力的演示仪器就做好 了。除了钓鱼线,其它的都能在仪 器室找到。 鱼线有个好处,它是单丝,挂上胶棒后能很方便的让棒棒静止,不会乱转,而它的阻力扭矩又非常小,只要有一点点作用力,棒棒就会转动起来。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高考物理真题电学实验

专题17 电学实验 1.(2017全国卷Ⅰ)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V,额定电流 A);电压表V V(量程3 V,内阻3 kΩ);电流表A(量程 A,内阻Ω);固定电阻R0(阻值1 000 Ω);滑动变阻器R(阻值0~ Ω);电源E(电动势5 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 (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 V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 由实验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灯丝的电阻率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用另一电源E0(电动势4 V,内阻Ω)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b)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可以改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闭合开关S,在R的变化范围内,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____________W,最大功率为___________W.(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 答案:(1) (2)增大增大(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实验,利用伏安特性曲线计算实际功率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1)要实现在0~V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则滑动变阻器需要设计成分压接法;电压表应与固定电阻R0串联,将量程改为4 V.由于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约

为12 Ω,所以需将电流表外接.(2)由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增大.根据电阻定律可知,灯丝的电阻率增大.(3)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9 Ω时,电路电流最小,灯泡实际功率最小,此时E=U+I(r+R)得U=–10I+4,在图中作出该直线如左 图所示,交点坐标约为U= V,I=225 mA,P1=UI= W;整理得: 1E I U R r R r =-+ ++ ,当直 线的斜率最大时,与灯泡的I–U曲线的交点坐标最大,即灯泡消耗的功率最大.当滑动变阻器电阻值R=0时,灯泡消耗的功率最大,此时交点坐标为U= V,I= A,如右图所示,最大的功率为P2=UI= W. 2.(2017全国卷Ⅱ)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00 μA,内阻大约为2 500 Ω)的内阻.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1、R2(其中一个阻值为20 Ω,另一个阻值为2 000 Ω);电阻箱R z(最大阻值为99 Ω);电源E(电动势约为 V);单刀开关S1和、D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1)按原理图(a)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

高三物理电学实验专题

高三物理电学实验专题 1.请读出以下测量仪器的示数,其中游标卡尺读数为cm, 螺旋测微器读数为mm,多用电表挡位为直流电压挡50 V时读数为V,若用欧姆表“×100”挡时的读数为Ω。 2.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ab是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电阻丝,R0是阻值为6 Ω的保护电阻,学生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0 V,电流表可视为理想电表。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其直径为mm。 (2)先接通电源,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利用多用电表检查故障(电路中故障只有一处),先将选择开关旋至直流电压挡,测得各点间的电压如下表格。 由此可以判断电路发生的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闭合开关K,调节线夹的位置,记录金属电阻丝ab接入电路的长度L和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作出了-L图像。由图像和测得的数据可估算出该金属丝的电阻率为Ω·m。(π取3,保留1位有效数字)

(4)若电流表不能视为理想电表,考虑电流表的电阻,则电阻率的测量值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2017北京海淀二模,21(2)]指针式多用电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 ①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多用电表的原理示意图。虚线框中S为一个单刀多掷开关,通过操作开关,接线柱B可以分别与触点1、2、3接通,从而实现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不同物理量的不同功能。关于此多用电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当S接触点1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流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黑表笔 B.当S接触点2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黑表笔 C.当S接触点2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阻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黑表笔 D.当S接触点3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红表笔 ②用实验室的多用电表进行某次测量时,指针在表盘的位置如图所示。 A.若所选挡位为直流50 mA挡,则示数为mA。 B.若所选挡位为电阻×10 Ω挡,则示数为Ω。 ③用表盘为图所示的多用电表正确测量了一个约15 Ω的电阻后,需要继续测量一个阻值约2 kΩ的电阻。在用红、黑表笔接触这个电阻两端之前,请选择以下必须的步骤,并按操作顺序逐一写出步骤的序号: 。

高二物理专题练习-电学实验器材及电路的选择

电学实验器材及电路的选择 电路实验,不仅涉及测量电路的合理设计或选取、涉及控制电路的合理选取、涉及实际电路的连接以及电路初态的设置问题,而且涉及各测量电表及可变电阻器等器材的合理选配问题。 一、实验器材的选择: 1.对实验器材和装置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条主要原则: ①安全性原则:即实验过程中,不产生由于器材或装置选择不当而使仪器发生损坏等不良后果。在电学实验中,主要表现为电流表,电压表使用中,正、负接线柱不能接反;各电表的读数不能超过其量程,电阻类元件的电流不能超过其最大允许电流等;电源的最大输出电流不超过其额定电流等。 ②精确性原则:要求实验误差尽量小,精度尽量高。即要求实验能尽量减小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在电学实验中,应选择适当的实验电路,选择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的适当量程进行测量。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应指到满偏刻度的三分之一以上。欧姆表读数时应使指针指到中值电阻附近(可更换不同的倍率档调整),注意每次改变倍率档时要欧姆调零。 ③方便性原则:在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的条件下,使实验操作方便易行。在电学实验中,主要表现在滑动变阻器规格的选择、分压式电路与限流式电路的选择等。在分压接法中,一般选择电阻较小而额定电流较大的;在限流接法中,变阻器的阻值应与电路中其他电阻的阻值比较接近。 ④可行性原则:注重实际,满足实验要求;并且是电路元件少,耗能少。 2、几种仪器的选择 ①电源的选择 (1)一般根据实验要求来选择。如“电磁打点计时器”选用交流4-6V电源,“电火花计时器”则用220V交流电源;“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则用一节旧一些的干电池等等。 (2)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来选择。 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选择 (1)根据电源的参数来选择; (2)根据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或者电压)来选择; (3)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流(或者电压)来选择。 ③、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1)用分压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小的;而额定电流大的。 (2)用限流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和被测电阻接近的。 3、对器材的选择的一般步骤 ①选出唯一性器材;②草画电路图(暂不接入电流表、电压表);③估算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可能达到的最大值,在考虑电表指针有较大偏转但不超量程的情况下,结合已知实验器材的规格,以此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及量程.④根据电路选择滑动变阻器. 4、实物连线 1、总的原则:先串后并,接线到柱,注意量程和正负。 2、对限流电路,只需用笔画线当作导线,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伏安法四

高三电学实验练习题

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x R 约为200Ω,电压表○V 的内阻约为2k Ω,电流表○A 的内阻约为10Ω,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a )或图(b )所示,结果由公式x U R I = 计算得出,式中U 与I 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若将图(a )和图(b )中电路测 得的电阻值分别记为 1x R 和2x R ,则 (填“1x R ” 或“2x R ”)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1x R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测量值2x R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 测出被测金属丝的长度l ,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 丝的直径d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金属丝的电阻 R . (1)请写出测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用上述测量的字母表示) (2)若实验中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时,刻度尺和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金属丝长度的测量值为l =__________cm ,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为d =__________mm . 3.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金属导线长约0.8m ,直径小于1mm ,电阻在5Ω左右。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1)用__________测量金属导线的长度,测3次,求出平均值L ; (2)在金属导线的3个不同位置上用_________测量直径,求出平均值d ; (3)用伏安法测量金属导线的电阻R 。 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试把右图中所给的器材连接成测量R 的合适的线路。图中安培计要求用0-0.6A 量程,内阻约1Ω;伏特计要求用0-3V 量程,内阻约几kΩ;电源电动势为6V ;滑动变阻器阻值0-20Ω。在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应处于正确位置。 4.高中电学实验的核心是测电阻,当然所测的对象是不同的,有灯泡的电阻、 电阻丝的电阻、电表的电阻、电源的电阻等;所用的方法也不同,有伏安法、 半偏法、等效代替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伏安法,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1)为了减小电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如果待测电阻和电表内阻未知,可观 察电表的变化;当开关由a 点变到接触b 点时,电流表变化显著,则开关应 接在 点,测量误差较小。 (2)如果已知待测电阻和电表内阻的大约值,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进行的操作:当 时,开关应接在 点。 (3)如果已知电压表内阻的准确值,则开关应接在 点测量没有系统误差。 5.要测量电压表V 1的内阻R v1,其量程为2V ,内阻约2KΩ.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A ,量程0.6A ,内阻约为0.1Ω 电压表V 2,量程5V ,内阻约为5Ω; 定值电阻R 1,阻值为30Ω 定值电阻R 2,阻值为3KΩ; 滑动变阻器R 3,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1.5A ;

高考电学实验汇总

电学实验 (2009年全国2)22、(5分)某同学得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完成下列测量步骤: (1) 检查多用电表的机械零点。 (2) 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正、负表笔插孔,将选择开关拔至电阻测量挡适当的量 程处。 (3) 将红、黑表毛___________,进行欧姆调零。 (4) 测反向电阻时,将__________表笔接二极管正极,将_________表笔接二极管负 极,读出电表示数。 为了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应让电表指针尽量指向表盘___________(填“左侧”、“右侧”或“中央”);否则,在可能的条件下,应重新选择量程,并重复步骤 (5) (3)、(4)。 (6) 测量完成后,将选择开关拔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 答案: 短接 红 黑 中央 OFF (2011年全国1)22.(5分)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 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0A 是标准电流表,0R 和N R 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 和1S 分别是单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 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1)将S 拨向接点1,接通1S ,调节___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__的度数I ; (2)然后将S 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__,记下此时N R 的读数; (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N R 读数的__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答案;(1)R 0 A 0 (2) R N A 0的读书任为I (3)平均值 (2011年全国2)23.(12分)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一般为电池)、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现需要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给定的器材有:待测多用电表,量程为60 mA 的电流表,电阻箱,导线若干。实验时,将多用电表调至×1 Ω挡,调好零点;电阻箱置于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如何选择仪器和电路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如何选择仪器和电路 在电学实验中,例如用伏安法测电阻.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测某一用电器的伏安特性图线,都存在如何选择电学实验器材,如何选择测量电路、控制电路的问题.合理地选择实验器材和实验电路,可以使实验顺利进行,而且实验操作方便,实验误差较小.正确地选译议器和电路的问题,有一定的灵活性.解决时应掌握和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安全性”、“精确性”、“方便性”和“误差小”、“仪器少”、 “耗电少”等各方面要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一、实验仪器的选择 根据教学大纲及高考考试的要求,选择电学实验仪器主要是选择电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等器件,通常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1.根据不使电表受损和尽量减少误差的原则选择电表.首先保证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和加在电压表上的电压均不超过使用量程.然后合理选择量程。务必使指针有较大偏转(一般取满偏刻度的2/3左右),以减少测读的误差. 2.根据电路中可能出现的电流或电压范围需选择滑动受阻器.注意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超过它额定值.对高阻值的变阻器,如果滑动头稍有移动,使电流电压有很大变化的,不宜采用. 3.应根据实验的基本要求来选择仪器.对于这种情况.只有熟悉实验原理.才能作出恰当的选择. 【例1】有一电阻R,其阻值大约在40Ω至50Ω之问,需进一步测定其阻值,现有下列器材:电池组,电动势为9V,内阻忽略不计;电压表V,量程为0至10V,内阻20Ω;电流表A1,量程为0至50mA,内阻约20Ω;电流表A2,量程为0至300mA,内阻约4Ω;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为0至100Ω,额定电流1A;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为0至1700Ω,额定电流0.3A,开关S及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实验中要求多测几组电流、电压.在实验中应选_________电流表和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 【分析与解】首先估算电路中可能达到的最大电流值,假设选电流表A1,则 ,超过了A1的量程,及假设选电流表A2,则 ,未超出A2的量程,故应选电流表A2,这一选择遵循了安全性原则. 对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假设选R1,电路中的最小电流约为 故电路中的电流强度范围为0.06A~0.18A.又假设选R2,电路中的最小电流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