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构架

三层构架
三层构架

三层架构

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1、表现层(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

2、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3、数据访问层(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更新、查找等。

概述

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微软推荐的分层式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从下至上分别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又或成为领域层)、表现层。

三层结构原理:

三个层次中,系统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都在业务逻辑层进行处理。

所谓三层体系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也叫组件层。这里所说的三层体系,不是指物理上的三层,不是简单地放置三台机器就是三层体系结构,也不仅仅有B/S应用才是三层体系结构,三层是指逻辑上的三层,即使这三个层放置到一台机器上。

三层体系的应用程序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到了中间层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COM/DCOM通讯与中间层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表示层

位于最外层(最上层),离用户最近。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界面。

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无疑是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它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也即是说它是与系统所应对的领域(Domain)逻辑有关,很多时候,也将业务逻辑层称为领域层。例如Martin Fowler在《Patterns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一书中,将整个架构分为三个主要的层:表示层、领域层和数据源层。作为领域驱动设计的先驱Eric Evans,对业务逻辑层作了更细致地划分,细分为应用层与领域层,通过分层进一步将领域逻辑与领域逻辑的解决方案分离。

业务逻辑层在体系架构中的位置很关键,它处于数据访问层与表示层中间,起到了数据交换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层是一种弱耦合结构,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是向下的,底层对于上层而言是“无知”的,改变上层的设计对于其调用的底层而言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在分层设计时,遵循了面向接口设计的思想,那么这种向下的依赖也应该是一种弱依赖关系。因而在不改变接口定义的前提下,理想的分层式架构,应该是一个支持可抽取、可替换的“抽屉”式架构。正因为如此,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对于一个支持可扩展的架构尤为关键,因为它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对于数据访问层而言,它是调用者;对于表示层而言,它却是被调用者。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都纠结在业务逻辑层上,如何实现依赖关系的解耦,则是除了实现业务逻辑之外留给设计师的任务。

数据层

数据访问层:有时候也称为是持久层,其功能主要是负责数据库的访问,可以访问数据库系统、二进制文件、文本文档或是XML文档。

简单的说法就是实现对数据表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的操作。如果要加入ORM的元素,那么就会包括对象和数据表之间的mapping,以及对象实体的持久化。

优缺点

优点:

1、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整个结构中的其中某一层;

2、可以很容易的用新的实现来替换原有层次的实现;

3、可以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

4、有利于标准化;

5、有利于各层逻辑的复用。

缺点:

1、降低了系统的性能。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不采用分层式结构,很多业务可以直接造访数据库,以此获取相应的数据,如今却必须通过中间层来完成。

2、有时会导致级联的修改。这种修改尤其体现在自上而下的方向。如果在表示层中需要增加一个功能,为保证其设计符合分层式结构,可能需要在相应的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中都增加相应的代码。

规则

三层结构的程序不是说把项目分成DAL,BLL,Web UI三个模块就叫三层了,下面几个问题在你的项目里面:

1、UI Layer里面只有少量(或者没有)的SQL语句或者存储过程调用,并且这些语句保证不会修改数据?

2、如果把UI Layer拿掉,你的项目还能在Interface/API的层次上提供所有功能吗?

3、你的DAL可以移植到其他类似环境的项目吗?

4、三个模块,可以分别运行于不同的服务器吗?

如果不是所有答案都为YES,那么你的项目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三层程序、三层程序有一些需要约定遵守的规则:

1、最关键的,UI层只能作为一个外壳,不能包含任何Biz Logic的处理过程

2、设计时应该从BLL出发,而不是UI出发、BLL层在API上应该实现所有Biz Logic,以面向对象的方式

3、不管数据层是一个简单的Sql Helper也好,还是带有Mapping过的Classes 也好,应该在一定的抽象程度上做到系统无关。

4、不管使用COM+(Enterprise Service),还是Removing,还是Web Service 之类的远程对象技术,不管部署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分别部署到不同的服务器上,最起码在设计的时候要做这样的考虑,更远的,还得考虑多台服务器通过负载均衡作集群,所以考虑一个项目是不是应该应用三层/多层设计时,先得考虑下是不是真的需要? 实际上大部分程序就开个Web Application就足够了,完全没必要作的这么复杂、而多层结构,是用于解决真正复杂的项目需求的。

与MVC的区别

MVC(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是一种设计模式,我们可以用它来创建在域对象和UI表示层对象之间的区分。

同样是架构级别的,相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有一个表现层,但是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的两个层。

在三层架构中没有定义Controller的概念。这是我认为最不同的地方。而MVC也没有把业务的逻辑访问看成两个层,这是采用三层架构或MVC搭建程序最主要的区别。当然了。在三层中也提到了Model,但是三层架构中Model的概念与MVC中Model 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三层”中典型的Model层是由实体类构成的,而MVC里,则是由业务逻辑与访问数据组成的。

什么是C/S和B/S结构?

C/S又称Client/Server或客户/服务器模式。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PC、工作站或小型机,并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如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

B/S是Brower/Server的缩写,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如Netscape Navigator或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安装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C/S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只适用于局域网。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办公和分布式办公越来越普及,这需要我们的系统具有扩展性。这种方式远程访问需要专门的技术,同时要对系统进行专门的设计来处理分布式的数据。

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首先涉及到安装的工作量,其次任何一台电脑出问题,如病毒、硬件损坏,都需要进行安装或维护。特别是有很多分部或专卖店的情况,不是工作量的问题,而是路程的问题。还有,系统软件升级时,每一台客户机需要重新安装,其维护和升级成本非常高。

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一般也会有限制。可能适应于Win98,但不能用于Win2000或Windows XP。或者不适用于微软新的操作系统等等,更不用说Linux、Unix等。

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只要能上网,再由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甚至可以在线申请,通过公司内部的安全认证(如CA证书)后,不需要人的参与,系统可以自动分配给用户一个账号进入系统。

C/S 与 B/S 区别:

Client/Server是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的、Browser/Server是建立在广域网的基础上的。

这个问题出现的概率比较大,自己理解的不透彻,需要加深下印象,特在这里记录下来

1、从性能上看

B/S的优势是异地浏览和信息采集的灵活性。任何时间、地点、系统,只要是可以使用浏览器上网,都可以使用B/S系统的终端。但是采用B/S结构,客户端只能完成浏览、查询、数据输入等简单功能,绝大部分工作是由服务器承担的,加重了服务器的负担。由于客户端使用浏览器,使得网上发布的信息必须是以HTML格式为主,其他格式文件多半是以附件的形式存放,而HTML格式文件(WEB页面)不便于编辑修改,给文件管理带来了不便

C/S结构,服务器和客户端都能处理任务,虽然对客户机要求较高,但可以减轻服务器的压力。

2、从系统的开发上

C/S结构是建立在中间件产品基础之上的,要求应用开发者去处理食物管理、消息队列、数据的复制和同步、通信安全等系统级的问题。使得应用程序的维护、移植和互操作变得复杂。如果客户端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C/S结构的软件需要开发不同版本的客户端软件。但和B/S结构相比,C/S技术发展历史更为“悠久”。从技术成熟度及软件设计、开发人员的掌握水平来看,C/S技术应更成熟、更可靠。

3、从系统的升级维护上看

C/S系统的各部分模块中有一部分改变,就要关联到其他模块的变动,使得系统的升级成本比较大。B/S与C/S处理模式相比,则大大简化了客户端,只要客户端机器能上网就可以。对于B/S来说,开发、维护等几乎所有工作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当企业网络对应进行升级时,只需要更新服务器端的软件就可以。减轻了异地用户系统维护和升级的成本。

4、C/S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a、由于客户端实现与服务器的直接相连,没有中间环节,因此响应速度快。

b、操作界面漂亮、形式多样,可以充分满足客户自身的个性化要求。

c、C/S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食物处理能力,能实现复杂的业务流程。

缺点:a、需要专门的客户端安装程序,分布功能弱,针对点多面广且不具备网络条件的用户群体,不能够实现快速部署安装和配置。

b、兼容性差,对于不同的开发工具,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若采用不同工具,需要重新改写程序。

c、开发成本较高,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技术人员才能完成。

5、B/S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a、具有分布性特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查询、浏览等业务处理。

b、业务扩展简单方便,通过增加网页即可增加服务器功能。

c、维护简单方便,只需要改变网页,即可实现所有用户的同步更新。

d、开发简单,共享性强

缺点:a、个性化特点明显降低,无法实现具有个性化的功能要求

b、操作是以鼠标为最基本的操作方式,无法满足快速操作的要求

c、页面动态刷新,响应速度明显降低

d、无法实现分页显示,给数据库访问造成较大的压力

e、功能弱化,难以实现传统模式下的特殊功能需求

二、B/S结构采用星形拓扑结构建立企业内部通信网络或利用Internet虚拟专用网(UPN)。前者的特点是安全、快捷、准确。后者则具有节省投资、跨地域广的优点。 C/S程序可以处理用户面固定,并且在相同的区域,安全要求高需求,与操作系统相关

B/S建立在广域网上,面向不同的用户群,分散地域,与操作系统平台关系最小

7、用户接口不同

C/S多建立在Window平台上,表现方法有限,对程序员要求普遍较高

B/S建立在浏览器上,有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表现方式与用户交流,并且大多数难度减低,减低开发成本

8、信息流不同

C/S程序一般是典型的中央集权的机械式处理,交互性相对较低

B/S信息流向可变化,更像交易中心

一、什么是C/S和B/S

要想对“C/S”和“B/S”技术发展变化有所了解,首先必须搞清楚三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C/S结构。

C/S (Client/Server)结构,即大家熟知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它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目前大多数应用软件系统都是Client/Server形式的两层结构,由于现在的软件应用系统正在向分布式的Web应用发展,Web和Client/Server 应用都可以进行同样的业务处理,应用不同的模块共享逻辑组件;因此,内部的和外部的用户都可以访问新的和现有的应用系统,通过现有应用系统中的逻辑可以扩展出新的应用系统。这也就是目前应用系统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C/S体系结构虽然采用的是开放模式,但这只是系统开发一级的开放性,在特定的应用中无论是Client端还是Server端都还需要特定的软件支持。由于没能提供用户真正期望的开放环境,C/S结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加之产品的更新换代十分快,已经很难适应百台电脑以上局域网用户同时使用。而且代价高,效率低。

第二、什么是B/S结构。

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

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特别是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架构管理软件更是方便、快捷、高效。

第三、管理软件主流技术。

管理软件技术的主流技术与管理思想一样,也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首先,界面技术从上世纪DOS字符界面到Windows图形界面(或图形用户界面GUI),直至Browser浏览器界面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其次,今天所有电脑的浏览器界面,不仅直观和易于使用,更主要的是基于浏览器平台的任何应用软件其风格都是一样的,使用人对操作培训的要求不高,而且软件可操作性强,易于识别;再者,平台体系结构也从过去单用户发展到今天的文件/服务器(F/S)体系、客户机/服务器(C/S)体系和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

二、C/S和B/S 之比较

C/S和B/S是当今世界开发模式技术架构的两大主流技术。C/S是美国Borland公司最早研发,B/S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目前,这两项技术以被世界各国所掌握,国内公司以C/S 和B/S技术开发出产品也很多。这两种技术都有自己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客户群,各家企业都说自己的管理软件架构技术功能强大、先进、方便,都能举出各自的客户群体,都有一大群文人墨客为自己摇旗呐喊,广告满天飞,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C/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

(1)、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

最简单的C/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由两部分组成,即客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二者可分别称为前台程序与后台程序。运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的机器,也称为应用服务器。一旦服务器程序被启动,就随时等待响应客户程序发来的请求;客户应用程序运行在用户自己的电脑上,对应于数据库服务器,可称为客户电脑,当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任何操作时,客户程序就自动地寻找服务器程序,并向其发出请求,服务器程序根据预定的规则作出应答,送回结果,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

(2)、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

在数据库应用中,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是由服务器程序和客户应用程序分别独立进行的,前台应用可以违反的规则,并且通常把那些不同的(不管是已知还是未知的)运行数据,在服务器程序中不集中实现,例如访问者的权限,编号可以重复、必须有客户才能建立定单这样的规则。所有这些,对于工作在前台程序上的最终用户,是“透明”的,他们无须过问(通常也无法干涉)背后的过程,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一切工作。在客户服务器架构的应用中,前台程序不是非常“瘦小”,麻烦的事情都交给了服务器和网络。在C/S体系的下,数据库不能真正成为公共、专业化的仓库,它受到独立的专门管理。

(3)、C/S架构的劣势是高昂的维护成本且投资大。

首先,采用C/S架构,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库平台来实现数据库数据的真正“统一”,使分布于两地的数据同步完全交由数据库系统去管理,但逻辑上两地的操作者要直接访问同一个数据库才能有效实现,有这样一些问题,如果需要建立“实时”的数据同步,就必须在两地间建立实时的通讯连接,保持两地的数据库服务器在线运行,网络管理工作人员既要对服务器维护管理,又要对客户端维护和管理,这需要高昂的投资和复杂的技术支持,维护成本很高,维护任务量大。

其次,传统的C/S结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十分快,代价高和低效率已经不适应工作需要。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架构更是猛烈冲击C/S,并对其形成威胁和挑战。

2、B/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

(1)、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

目前,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B/S架构的产品明显体现着更为方便的特性。对一个稍微大一点单位来说,系统管理人员如果需要在几百甚至上千部电脑之间来回奔跑,效率和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B/S架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专网即可,实现远程维护、升级和共享。所以客户机越来越“瘦”,而服务器越来越“胖”是将来信息化发展的主流方向。今后,软件升级和维护会越来越容易,而使用起来会越来越简单,这对用户人力、物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显而易见的,惊人的。因此,维护和升级革命的方式是“瘦”客户机,“胖”服务器。

(2)、成本降低,选择更多。

大家都知道windows在桌面电脑上几乎一统天下,浏览器成为了标准配置,但在服务器操作系统上windows并不是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现在的趋势是凡使用B/S架构的应用管理软件,只需安装在Linux服务器上即可,而且安全性高。所以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选择是很多的,不管选用那种操作系统都可以让大部分人使用windows作为桌面操作系统电脑不受影响,这

就使的最流行免费的Linux操作系统快速发展起来,Linux除了操作系统是免费的以外,连数据库也是免费的,这种选择非常盛行。

比如说很多人每天上“网易”(原文为新浪)网,只要安装了浏览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了解“网易”的服务器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而事实上大部分网站确实没有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但用户的电脑本身安装的大部分是windows操作系统。

(3)、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

由于B/S架构管理软件只安装在服务器端(Server)上,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用户界面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Server)端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所有的客户端只有浏览器,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做硬件维护。但是,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一旦发生服务器“崩溃”等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许多单位都备有数据库存储服务器,以防万一。

3,C/S 与B/S 区别

Client/Server是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的,Browser/Server是建立在广域网的基础上的。

(1)、硬件环境不同:

C/S 一般建立在专用的网络上,小范围里的网络环境,局域网之间再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

B/S 建立在广域网之上的,不必是专门的网络硬件环境,例如电话上网,租用设备,信息自己管理,有比C/S更强的适应范围,一般只要有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就行。

(2)、对安全要求不同

C/S 一般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一般高度机密的信息系统采用C/S 结构适宜,可以通过B/S发布部分可公开信息。

B/S 建立在广域网之上,对安全的控制能力相对弱,面向是不可知的用户群。

(3)、对程序架构不同

C/S 程序可以更加注重流程,可以对权限多层次校验,对系统运行速度可以较少考虑。

B/S 对安全以及访问速度的多重的考虑,建立在需要更加优化的基础之上。比C/S有更高的要求,B/S结构的程序架构是发展的趋势,从MS的、Net系列的BizTalk 2000 Exchange 2000等,全面支持网络的构件搭建的系统。SUN和IBM推的JavaBean构件技术等,使B/S 更加成熟。

(4)、软件重用不同

C/S 程序可以不可避免的整体性考虑,构件的重用性不如在B/S要求下的构件的重用性好。

B/S 对的多重结构,要求构件相对独立的功能。能够相对较好的重用。就如买来的餐桌可以再利用,而不是做在墙上的石头桌子。

(5)、系统维护不同

系统维护是软件生存周期中,开销大,相当重要

C/S 程序由于整体性,必须整体考察,处理出现的问题以及系统升级难,可能是再做一个全新的系统。

B/S 构件组成方面构件个别的更换,实现系统的无缝升级。系统维护开销减到最小,用户从网上自己下载安装就可以实现升级。

(6)、处理问题不同

C/S 程序可以处理用户面固定,并且在相同区域,安全要求高的需求,与操作系统相关,应该都是相同的系统。

B/S 建立在广域网上,面向不同的用户群,分散地域,这是C/S无法作到的,与操作系统平台关系最小。

(7)、用户接口不同

C/S 多是建立在Window平台上,表现方法有限,对程序员普遍要求较高。

B/S 建立在浏览器上,有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表现方式与用户交流,并且大部分难度减低,降低开发成本。

(8)、信息流不同

C/S 程序一般是典型的中央集权的机械式处理,交互性相对低。

B/S 信息流向可变化,B-B、B-C、B-G等信息流向的变化,更象交易中心

回答者:tfrist - 秀才二级10-27 10:36

其他回答共1 条

第一、什么是C/S结构。

C/S(Client/Server)结构,即大家熟知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它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目前大多数应用软件系

统都是Client/Server形式的两层结构,由于现在的软件应用系统正在向分布式的Web应用发展,Web和Client/Server应用都可以进行同样的业务处理,应用不同的模块共享逻辑组件;因此,内部的和外部的用户都可以访问新的和现有的应用系统,通过现有应用系统中的逻辑可以扩展出新的应用系统。这也就是目前应用系统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C/S体系结构虽然采用的是开放模式,但这只是系统开发一级的开放性,在特定的应用中无论是Client端还是Server端都还需要特定的软件支持。由于没能提供用户真正期望的开放环境,C/S结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加之产品的更新换代十分快,已经很难适应百台电脑以上局域网用户同时使用。而且代价高,效率低。

第二、什么是B/S结构。

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

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

(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 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

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

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

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

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特别是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架构管理软件更是方便、快捷、高效。

第三、管理软件主流技术。

管理软件技术的主流技术与管理思想一样,也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首先,界面技术从上世纪DOS字符界面到Windows图形界面(或图形用户界面GUI),直至Browser浏览器界面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其次,今天所有电脑的

浏览器界面,不仅直观和易于使用,更主要的是基于浏览器平台的任何应用软件其风格都是一样的,使用人对操作培训的要求不高,而且软件可操作性强,易于识别;再者,平台体系结构也从过去单用户发展到今天的文件/服务器(F/S)体系、客户机/服务器(C/S)体系和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

二、C/S和B/S之比较

C/S和B/S是当今世界开发模式技术架构的两大主流技术。C/S是美国Borland公司最早研发,B/S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目前,这两项技术以被世界各国所掌握,国内公司以C/S和B/S技术开发出产品也很多。这两种技术都有自己一定的市

场份额和客户群,各家企业都说自己的管理软件架构技术功能强大、先进、方便,都能举出各自的客户群体,都有一大群文人墨客为自己摇旗呐喊,广告满天飞,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C/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

(1)、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

最简单的C/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由两部分组成,即客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二者可分别称为前台程序与后台程序。运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的机器,也称为应用服务器。一旦服务器程序被启动,就随时等待响应客户程序发来的请求;客户应用程序运行在用

户自己的电脑上,对应于数据库服务器,可称为客户电脑,当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任何操作时,客户程序就自动地寻找服务器程序,并向其发出请求,服务器程序根据预定的规则作出应答,送回结果,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

(2)、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

在数据库应用中,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是由服务器程序和客户应用程序分别独立进行的,前台应用可以违反的规则,并且通常把那些不同的(不管是已知还是未知的)运行数据,在服务器程序中不集中实现,例如访问者的权限,编号可以重复、必须有客户才能建立定单这样的规则。所有这些,对于工作在前台程序上的最终用户,是“透明”的,他们无须过问(通常也无法干涉)背后的过程,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一切工作。在客户服务器架构的应用中,前台程序不是非常“瘦小”,麻烦的事情都交给了服务器和网络。在C/S体系的下,数据库不能真正成为公共、专业化的仓库,它受到独立的专门管理。

(3)、C/S架构的劣势是高昂的维护成本且投资大。

首先,采用C/S架构,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库平台来实现数据库数据的真正“统一”,使分布于两地的数据同步完全交由数据库系统去管理,但逻辑上两地的操作者要直接访问同一个数据库才能有效实现,有这样一些问题,如果需要建立“实时”的数据同步,就必须在两地间建立实时的通讯连接,保持两地的数据库服务器在线运行,网络管理工作人员既要对服务器维护管理,又要对客户端维护和管理,这需要高昂的投资和复杂的技术支持,维护成本很高,维护任务量大。

其次,传统的C/S结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十分快,代价高和低效率已经不适应工作需要。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架构更是猛烈冲击C/S,并对其形成威胁和挑战。

2、B/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

(1)、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

目前,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B/S架构的产品明显体现着更为方便的特性。对一个稍微大一点单位来说,系统管理人员如果需要在几百甚至上千部电脑之间来回奔跑,效率和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B/S架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专网即可,实现远程维护、升级和共享。所以客户机越来越“瘦”,而服务器越来越“胖”是将来信息化发展的主流方向。今后,软件升级和维护会越来越容易,而使用起来会越来越简单,这对用户人力、物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显而易见的,惊人的。因此,维护和升级革命的方式是“瘦”客户机,“胖”服务器。

(2)、成本降低,选择更多。

大家都知道windows在桌面电脑上几乎一统天下,浏览器成为了标准配置,但在服务器操作系统上windows并不是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现在的趋势是凡使用B/S架构的应用管理软件,只需安装在Linux服务器上即可,而且安全性高。所以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选择是很多的,不管选用那种操作系统都可以让大部分人使用windows作为桌面操作系统电脑不受影响,这就使的最流行免费的Linux操作系统快速发展起来,Linux除了操作系统是免费的以外,连数据库也是免费的,这种选择非常盛行。

比如说很多人每天上“网易”(原文为新浪)网,只要安装了浏览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了解“网易”的服务器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而事实上大部分网站确实没有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但用户的电脑本身安装的大部分是windows操作系统。

(3)、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

由于B/S架构管理软件只安装在服务器端(Server)上,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用户界面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Server)端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所有的客户端只有浏览器,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做硬件维护。但是,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一旦发生服务器“崩溃”等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许多单位都备有数据库存储服务器,以防万一。

3,C/S与B/S区别

Client/Server是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的,Browser/Server是建立在广域网的基础上的。

(1)、硬件环境不同:C/S一般建立在专用的网络上,小范围里的网络环境,局域网之间再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

B/S建立在广域网之上的,不必是专门的网络硬件环境,例如电话上网,租用设备,信息自己管理,有比C/S更强的适应范围,一般只要有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就行。

(2)、对安全要求不同

C/S一般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一般高度机密的信息系统采用C/S结构适宜,可以通过B/S发布部分可公开信息。

B/S建立在广域网之上,对安全的控制能力相对弱,面向是不可知的用户群。

(3)、对程序架构不同

C/S程序可以更加注重流程,可以对权限多层次校验,对系统运行速度可以较少考虑。

B/S对安全以及访问速度的多重的考虑,建立在需要更加优化的基础之上。比C/S有更高的要求,B/S结构的程序架构是发展的趋势,从MS的、Net系列的BizTalk2000Exchange2000等,全面支持网络的构件搭建的系统。SUN和IBM推的JavaBean 构件技术等,使B/S更加成熟。

(4)、软件重用不同

C/S程序可以不可避免的整体性考虑,构件的重用性不如在B/S要求下的构件的重用性好。

B/S对的多重结构,要求构件相对独立的功能。能够相对较好的重用。就如买来的餐桌可以再利用,而不是做在墙上的石头桌子。

(5)、系统维护不同

系统维护是软件生存周期中,开销大,相当重要

C/S程序由于整体性,必须整体考察,处理出现的问题以及系统升级难,可能是再做一个全新的系统。

B/S构件组成方面构件个别的更换,实现系统的无缝升级。系统维护开销减到最小,用户从网上自己下载安装就可以实现升级。

(6)、处理问题不同

C/S程序可以处理用户面固定,并且在相同区域,安全要求高的需求,与操作系统相关,应该都是相同的系统。

B/S建立在广域网上,面向不同的用户群,分散地域,这是C/S无法作到的,与操作系统平台关系最小。

(7)、用户接口不同

C/S多是建立在Window平台上,表现方法有限,对程序员普遍要求较高。

B/S建立在浏览器上,有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表现方式与用户交流,并且大部分难度减低,降低开发成本。

(8)、信息流不同

C/S程序一般是典型的中央集权的机械式处理,交互性相对低。

B/S信息流向可变化,B-B、B-C、B-G等信息流向的变化,更象交易中心。

两栋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结构设计

两栋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 结构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

1.2工程勘察和调查资料 由勘测报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165KPa。属于II类场地,地 下水位在地表下6-7m。施工场地宽阔。 1.3主要图集 表1-4主要图集 1.4主要标准 表1-5主要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的建设概况 本工程为合肥某药品有限公司的A、B 两栋3 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

公楼,位于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路边,抗震按七度三级设防,耐火等级为二级,由安徽众成医药食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要在5月份完成;6 月至11 月为施工期。两栋楼房的建筑、结构完全相同,平面呈一字型。 2.2 工程的设计概况 2.2.1 建筑设计 两栋楼房的建筑、结构完全相同,平面呈一字型。两楼并列,相邻两 山墙轴线距离为8.0m。每个建筑总面积1065平方米;房屋总宽为 14.69 米,长为24.4 米,首层地标高为± 0.00 ,室外地面标高为- 0.45 ,女儿墙压顶标高为+11.40 米;层高均为3.60 米。室内装修主要采用白灰砂浆,外喷106 涂料,室外装饰以马赛克为主,窗间墙为干粘石,腰线、窗套为贴面砖。散水为混凝土一次抹光。 2.2.2 结构设计 基础结构 该工程采用的是独立柱基础,挖基坑-夯实-做垫层-做钢筋骨架- 浇筑混凝土。基础的埋深为1.00 -1.50m。 主体结构 主体上的混凝土的等级为C30,钢筋的直径? 25?? 12 (H级)、? 12?? 6 (I 级)。 1)首层地面:20厚1: 2水泥砂桨,压实抹光,60厚C15混凝土, 100 厚碎石压实,素土夯实。框架部份楼地面为10 厚1:2 水泥砂桨面层压实抹光,15 厚1:3 水泥砂桨找平层,钢筋混凝土楼板上清理 干净 2)屋面防水做法:20厚1: 2.5水泥砂桨粉面且抹光,刷油粒子铺高分子卷材一层,20 厚1:2.5 水泥砂桨找平,三粘四油,20 厚水泥砂桨找平

计算机体系结构论文

计算机体系结构论文 论文题目: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多处理机技术姓名:XXX 班级:XXX 学号:XXXX

摘要:多处理机是指能同时执行多个进程的计算机系统.多处理机通过共享的主存或输入/输出子系统或高速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利用多台处理机进行多任务处理,协同求解一个大而复杂的问题来提高速度,或者依靠冗余的处理机及其重组能力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适应性和可用行。该文介绍了微处理器的发展、多处理机的总线以及处理机系统中通信和存储技术的发展和两种特殊的多处理机系统结构,以及现今几种典型的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及处理机分配与调度策略。而本篇论文主要根据所阅读的文章进行扩展延伸,主要介绍了多处理机技术,它的总线以及分配调度方面。 关键字:多处理机;体系结构;总线;调度 引言: 微电子技术和封装技术的进步,使得高性能的VLSI微处理器得以大批量生产,性能价格比不断合理,这为并行多处理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计算机系统性能增长的根本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微电子技术,另一个是计算机体系结构技术。五十年代以来,人们先后采用了先行控制技术、流水线技术、增加功能部件甚至多机技术、存储寻址和管理能力的扩充、功能分布的强化、各种互联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支持多道、多任务的软件技术等_系列并行处理技术,提高计算机处理速度,增强系统性能。多处理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已成为并行计算机发展中人们最关注的结构。 多处理机的介绍: 多处理机是指能同时执行多个进程的计算机系统。 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迅速发展的结果,多处理技术能够充分地发挥高性能的32位微处理机的有效性,用大量低价格的部件配置高性能的计算机结构系统.以典型的

三层架构的理解

三层架构的理解 了解C#中的三层架构(DAL,BLL,UI —提三层架构,大家都知道是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和数据访问层(DAL,而且每层如何细分也都有很多的方法。但具体代码怎么写,到底那些文件算在哪一层,却是模模糊糊的。下面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带领大家实战三层架构的项目,这个例子只有一个功能,就是用户的简单管理。 首先建立一个空白解决方案,添加如下项目及文件 1、添加https://www.360docs.net/doc/ab19018161.html, Web Application项目,命名为UI,新建Web Form类型文件User.aspx含User.aspx.cs 2、添加ClassLibrary项目,命名为BLL,新建Class类型文件UserBLL.cs 3、添加ClassLibrary项目,命名为DAL,新建Class类型文件UserDAL.cs。添加SQLHelper引用。(这个是微软的数据访问类,也可以不用,直接编写所有的数据访问代码。我一般用自己写的数据访问类DataAccessHelper。 4、添加ClassLibrary项目,命名为Model,新建Class类型文件UserModel.cs 5、添加ClassLibrary 项目,命名为IDAL,新建In terface 类型文件IUserDAL.cs 6、添加ClassLibrary 项目,命名为ClassFactory 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了,这个和Petshop的示例没什么区别,而且更简单,因为在下也是通过Petshop学习三层架构的。但一些朋友对于这几个项目所处的层次,以及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比较模糊,这里逐个说明一下: 1、U ser.aspx和User.aspx.cs 这两个文件(以及文件所属的项目,下面也是如此,不再重复强调了都属于表现层部分。User.aspx比较好理解,因为它就是显示页面了。User.aspx.cs有些人觉得

三层框架结构模板施工方案

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总承包单位: (公章) 编制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审批人:年月日(企业技术负责人)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和编制依据 1、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是对《某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深化和补充,以便能直接指导现场施工。 2 、编制依据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某某《施工组织设计》 2)某某工程《工程承包合同》 3)某某工程施工图 4)、本工程主要采用规范目录 A、《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B、《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GB/T50228-2011 C、《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支模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D、《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E、《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F、《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11 G、《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某某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建设单位:某某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某某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某某监理有限公司德庆分公司 施工单位:某某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地址: 本工程由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该工程由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建筑规模:本工程的座为低层住宅,总建筑面积 m2,框架结构,地上为3层,建筑高度12.44m,地下一层,室内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测量图绝对标高19.8m。 三、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是工程顺利进行的的重要保证,为确保基础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熟悉施工规范及施工工艺。 2、仔细阅读施工图纸、图纸会审记录及设计变更。 3、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需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是我公司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施工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 安全技术交底各专业均采用三级制,即项目部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各班组长。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有书面文字及图表,级级交底签字,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进行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述交

三层框架结构工程设计综合实例讲解

建筑工程 设计说明 一、建筑层数:三层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建设总高度:12.45m 安全等级:二级 室内外高差:450mm 屋面防水等级:二级 耐火等级:二级设计抗震烈度:8度 二、1.尺寸单位:图中尺寸单位除注明者外,柱高以米计,其他均以毫米计。 2.室内±0.0001高出室外0.45m,±0.000相应的绝对标高放线时由甲方与施工单位现场确定。 3.墙体材料:250厚混凝土砌块。 4.地面排水:a.各有水房间找1%坡,坡向地漏。 b.入口处平台向室外找坡1%,找坡后完成面高处低于室内完成面20mm。 5.门窗:a.外门窗坐樘中。 b.内门坐樘开启方向为平开。 c.所有开启扇处均加以设纱扇、纱窗。 6.油漆维护:所有外露铁件均刷银粉漆,做法图集。 7.构造柱做法详见图16。 8.防潮层做法:在墙体0.060处铺设20厚1∶2水泥砂浆加5%防水粉。 三、建筑构造用料做法: 1.地面:地16#陶瓷地砖地面用于卫生间外地面见详细做法 地26#陶瓷地砖卫生间地面用于卫生间见详细做法 2.楼面:楼16#陶瓷地砖楼面用于除卫生间外楼面 楼26#陶瓷地砖卫生间楼面用于卫生间 楼36#PVC塑胶卷材楼面(做详见说明)用于净化区部分楼面 3.踢脚:踢脚16#.面砖踢脚用于除卫生间外楼地面部分 4.墙裙:裙16#釉面砖墙裙用于卫生间部分 5.室内墙面:内墙16#水泥砂浆墙面用于除踢脚墙裙以外部分 6.天棚:顶16#.彩钢板吊顶吊顶采用50厚彩钢复合析,内填不燃材料 顶26#.水泥砂浆顶棚要求耐火等级不低于1.0小时,用于净化区,吊顶高2.2m。 7.外墙面:外墙16#涂料外墙面见立面图 涂料16#乳胶漆 8.屋面:屋16#.高聚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面 9.台阶:台16#.地砖面层台阶

软件三层架构

本文转自 https://www.360docs.net/doc/ab19018161.html,/zzyoucan/article /details/8637376 基于软件三层架构的研究报告 引言 三层结构是传统的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发展,代表了企业级应用的未来,典型的有Web下的应用。多层结构和三层结构的含义是一样的,只是细节有所不同。之所以会有双层、三层这些提法,是因为应用程序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 一、软件架构和分层 (一)软件架构(software architecture) 是一系列相关的抽象模式,用于指导大型软件系统各个方面的设计。软件架构是一个系统的草图。软件架构描述的对象是直接构成系统的抽象组件。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则明确和相对细致地描述组件之间的通讯。在实现阶段,这些抽象组件被细化为实际的组件,比如具体某个类或者对象。在面向对象领域中,组件之间的连接通常用接口(计算机科学)来实现。软件体系结构是构建计算机软件实践的基础。与建筑师设定建筑项目的设计原则和目标,作为绘图员画图的基础一样,一个软件架构师或者系统架构师陈述软件构架以作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实际系统设计方案的基础。 (二)分层 分层是表示将功能进行有序的分组:应用程序专用功能位于上层,跨越应用程序领域的功能位于中层,而配置环境专用功能位于低层。分层从逻辑上将子系统划分成许多集合,而层间关系的形成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通过分层,可以限制子系统间的依赖关系,使系统以更松散的方式耦合,从而更易于维护。子系统的分组标准包含以下几条规则可见度。各子系统只能与同一层及其下一层的子系统存在依赖关系。 (三)使用分层架构开发的必要性 1、分层设计允许你分割功能进入不同区域。换句话说层在设计是就是逻辑组件的分组。例如,A层可以访问B层,但B层不能访问A 层。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毕业设计论文

┊┊┊┊┊┊┊┊┊┊┊┊┊装┊┊┊┊┊订┊┊┊┊┊线┊┊┊┊┊┊┊┊┊┊┊┊┊ 1引言 1.1背景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和单机方式管理科研、办公、会议记录等信息。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成本高和存储量小,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冗余文件和数据,要从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获取需要的信息时,查找工作十分繁重;单机管理方式虽然克服了人工管理方式的一些缺陷,如可以按时间、内容、关键字等进行检索,但该方式还存在一些其它方面的缺点,如灵活性差、数据库安全性受到限制、应用程序不能分布式使用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办公已经走入各行各业各阶层,传统的人工或单机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办公现代化的要求。为了树立高校“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以应对日益加快的科技工作节奏,使高校信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自主开发一个旨在实现高校在校园网上提供办公信息管理服务,开展网上信息管理活动,推行新的管理手段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网上信息的共享和协同管理。 1.2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科学。是一个人机系统,同时它又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技术基础,同时将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及各级管理人员融为一体,最终为某个组织整体的管理与决策服务,是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在21世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中,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的预测和辅助决策的功能,即利用现代管理的决策和支持。 1.2.2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信息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的工具,为适应数据处理需求的迅速提高,满足各类信息系统对数据管理的要求,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方法针对事物处理中大量数据管理需求。我国自从80年代上半期,国家计委统计局计算中心在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业普查中使用了数据库管理技术以来,随着微机管理系统的推广,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逐渐展露头脚,但是由于起步晚的原因以及当代技术的占有独享性质,导致我国虽然在这方面发展迅速但是发展规模普遍都是中小型方向而且运作机制还很不完善。

经典三层架构模式

三层:表示层;BLL业务逻辑层;DAL数据处理层! DAL数据处理层包括:DALFactory抽象工厂,IDAL接口类库,DAL 再加上一个Model实体类模型层!总体来说就是:一个应用程序(表示层),5个类库(BLL,IDAL,DAL,DALFactory,Model) 三层载体尽量别用Dataset 太麻烦!还是用实体类好! 下面给你列下大概步骤(10大步): 1. 先创建Windows应用程序,即表示层 2. 添加5个类库项目:Models,Bll,IDAL,DAL,DALFactory 3. 添加项目引用 a) IDAL应用:Models b) DAL引用:Models,IDAL,System.configuration c) DALFactory引用:IDAL,DAL,System.configuration d) BLL引用:Models,DALFactory,IDAL e) 表示层引用:Models,BLL 4. 把表示层设为启动项目,并生成解决方案 5. 在表示层添加应用程序配置文件 6. 编写Models中的所有实体类:一个表对应写一个实体类 7. 编写抽象产品,即IDAL a) 可以使用接口或者是抽象类充当抽象产品 b) 一个表写一个抽象产品,定义所有操作所对应的方法 8. 编写实体产品,即DAL a) 根据使用数据库的个数情况创建多个文件夹分别管理实体产品 b) 创建DBHelper类,读取App.config中的连接字符串 c) 实体产品即实现了接口或抽象类的具体类 9. 编写DALFactory a) 定义一个抽象类AbstractFactory b) 有几个接口就在抽象类中定义几个抽象方法,返回值是接口 c) 编写实体工厂类,继承抽象工厂AbstractFactory,实现所有的抽象方法。 10. 编写BLL a) 一个表写一个Manager操作类 b) 引入命名空间: using DiskModels;//

三层框架结构模板施工方案

GDAQ21101 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总承包单位: (公章) 编制人:年月日 审核人:年月日 审批人:年月日 (企业技术负责人)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和编制依据 1、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是对《某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深化和补充,以便能直接指导现场施工。 2 、编制依据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某某《施工组织设计》 2)某某工程《工程承包合同》 3)某某工程施工图 4)、本工程主要采用规范目录 A、《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B、《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GB/T50228-2011 C、《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支模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D、《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E、《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F、《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11 G、《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某某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建设单位:某某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某某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某某监理有限公司德庆分公司 施工单位:某某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地址: 本工程由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该工程由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建筑规模:本工程的座为低层住宅,总建筑面积 m2,框架结构,地上为3层,建筑高度12.44m,地下一层,室内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测量图绝对标高19.8m。 三、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是工程顺利进行的的重要保证,为确保基础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熟悉施工规范及施工工艺。 2、仔细阅读施工图纸、图纸会审记录及设计变更。 3、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需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是我公司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施工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 安全技术交底各专业均采用三级制,即项目部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各班组长。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有书面文字及图表,级级交底签字,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进行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述交

计算机系统的存储体系结构 论文

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体系结构 【摘要】:存储器是信息存放的载体,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存储器计算机才有记忆的功能,才能把要计算和处理的数据以及程序存入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够脱离人的直接干预,自动工作。显然,存储器的容量越大,存放的信息就越多,计算机体系的功能也就越强。在计算机中,大量的操作是CPU与存储器交换信息。但是,存储器的工作速度相对于CPU总是要低1至2个数量级。因此,存储器的工作速度又是影响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速度的主要因素。为了使容量,速度与成本适当折衷,现代计算机系统都是采用多级存储体系结构:主存储器(内存储器),辅助)(外)存储器以及网络存储器。 【关键词】:内存(memory),MPU(寄存器Register),外存设备,RAM,ROM,Cache 存储器。 随着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存储器无论是其器件还是体系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存储器是计算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容量,速度,价格是存储器设计时所要考虑的三个要素现在有的速度快,但容量小;有的容量大,但速度慢。一般而言,速度快的存储器容量小,位价格高。存储器一般分为内存(memory),MPU(寄存器Register),外存设备。 寄存器(Register)存在于CPU中,直接服务于运算器和控制器,是CPU工作的直接对象,是工作最繁忙的存储器。寄存器的数据存储也是以字节为单位,但根据CPU的字长及工作需要,也可以操作某个位或多个字节。寄存器和运算器,控制器等集成在一起,通过CPU内部总线连接在一起,它们同步工作,寄存器是工作速度最快的存储器。 内存Memory和CPU之间通过系统总线直接连接在一起,由CPU直接控制内存的读写操作。内存的基本存储方式是存储单元(Memory Unit)一个字节Byte长度,8个二进制位Bit。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所有内存构成一个完整的连续的存储空间,物理地址从0开始连续编址。CPU在访问内存空间中的存储单元时可以随机访问,只需指定其物理地址即可。CPU在读写内存时总是以1/2/4个字节为单位进行,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寄存器获取其中某个二进制位的数据/状态。单个字节Byte的数据由8位数据构成,D7~D0(最高位~最低位)。两个字节数据合在一起称为字Word,由D15~D0(最高位~最低位)共16位数据构成。四个字节数据合在一起称为双字DWord,由D31~D0(最高位~最低位)共32位数据构成。从低字节到最高字节依次存放在模4地址开始的四个存储单元中,用低字节的地址访问整个双字的所有4字节数据。,存储器有可靠性(MTBF),工作电压和功率消耗低。 内存的分类: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计算机的主要场所。主要特点:可读写,临时性,易失性,容量大,低电压,速度快,低功耗。主要类型:SRAM(静态)和DRAM(动态)。SRAM:速度快,容量限制,构成复杂,功耗大,成本高——用作Cache。DRAM:速度慢,容量大,构成复杂,功耗大,成本低——用作主存。 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计算机不可缺少的辅助内存。只读,永久性,非易失性,容量小,速度慢,功耗大,使用不便。主要类型:掩模式ROM,PROM,EPROM,E2PROM,Flash ROM——数据的擦除和写入方式不同。 外存和外设:外存通过外存接口连接到系统总线,在CPU的控制下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不同的外存工作原理不同,具体的数据读写过程和方式也不相同,但外存属于块存储器,一般采用特定方式通过总线与内存交换数据。各种外设【I/O设备】也可以看作是特定的外存。反之,各种外设也属于I/O设备。内存是动态存储器,不能永久大量数据,必须通过外存实现更大容量数据的永久性保存。 Cache存储器:多级Cache技术——L1Cache,L2Cache,L3Cache。衡量Cache工作效率的主要指标---命中率---控制策略,数据查找模式等。为了提高Cache的效率,当前在L1Cache

浅谈三层结构的原理与用意

浅谈“三层结构”的原理与用意 对于有经验的Web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来说,“三层结构”一词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其实“三层结构”的开发模式不仅仅可以应用于Web应用程序,在其他应用领域也是可以发挥其巨大作用的。而本文主旨是阐明三层结构的原理与用意,并说明Bincess的三层结构的特点。 “三层结构”指的是什么? “三层结构”一词中的“三层”是指:“外观层”、“中间层”、“数据库层”。其中: ?外观层:位于最外层,直接呈现在用户面前。用于显示数据,并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的界面。 ?中间层:负责处理用户输入的信息,或者是将这些信息发送给数据库层进行保存,或者是调用数据库层中的函数再次读出这些数据。 ?数据库层:仅实现对数据的保存和读取操作。 为什么需要“三层结构” 在一个软件系统中,如果不分以层次,那么在将来的升级维护中会遇到很大的麻烦。就像一个https://www.360docs.net/doc/ab19018161.html,网页访问数据库一样。例如在https://www.360docs.net/doc/ab19018161.html,后台程序文件aspx.cs中,使用OleDbConnection和OleDbCommand来处理Access 后台数据库。而当数据库服务器从Access2000升迁到SQLServer2000的时候,我们就必须修改原来的OleDbConnection为新的SqlConnection,OleDbCommand为新的SqlCommand来适应新的数据库服务器。但问题是对于一个大型的商业网站,要进行数据库操作的并不只有一两个页面。访问数据库的代码会散落各个页面中,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这样的维护,难度可想而知。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将访问数据库的代码全部都放在一个cs文件里,这样数据库服务器一旦变换,那么只需要集中修改一个cs文件就可以了。 namespace Bincess // ListBoard.aspx.cs文件 { public class ListBoard { private void BoardDataBind() { OleDbConnection dbConn=new OleDbConnection(); OleDbCommand dbCmd=new OleDbCommand(); ... } } } namespace Bincess // ListTopic.aspx.cs文件 { public class ListTopic { private void TopicDataBind() { OleDbConnection dbConn=new OleDbConnection(); OleDbCommand dbCmd=new OleDbCommand(); ... } } 注意,这两个文件都进行了数据库操作。那么在数据库服务器改换时,两个文件就都必须修改并重新编译…

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 §1.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承德某办公楼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约为1800㎡。办公楼建筑层高分别为:3.9m、3.6m、3.6m,结构层高分别为:4.9m、3.6m、3.6m。室内外高差为0.45m,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 §1.2设计资料 一、气象资料 =0.4KN/㎡ 1、基本风压:W 2、基本雪压:0.30KN/㎡ 二、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属于Ⅱ类场地土,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180KN/㎡,不冻胀,标准冻深1m,常三、地质条件:场地土为中砂,承载力特征值f ak 年地下水位低于-2.5m。 四、材料: 1、混凝土:梁、柱、板均使用C30混凝土。 2、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RB335,其余采用热轧钢筋HPB235。

第二章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2.1 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尺寸的初选 §2.1.1平面形状验算 根据设计规范,结构高宽比H/B (B 是建筑物平面轮廓线较小的边长)控制在3以下。办公楼高11.70m ,宽14.92m, H/B=0.78<3,符合要求。同样建筑物长宽比L/B=41.02/14.92=2.75<5(L/B 宜小于4,不应大于5)也满足要求。 §2.1.2梁柱截面尺寸初选 主体结构共3层,底层高为3.9m ,其余各层高为:3.6m ;内外墙的做法:外墙做法:外墙砌240厚陶粒空心砌块,内墙砌200厚陶粒空心砌块;门窗详见门窗表;楼层屋盖均为现浇钢筋砼结构。 一、梁截面尺寸的估算: 1、框架主梁截面尺寸: (1)AB 、CD 跨:L=6000㎜ 0)81 ~121(l h ==500mm ~750mm,取600㎜ h b )21 ~31(==200mm ~300mm ,取250㎜(框架梁的宽度不宜小于200mm ) =≤≤5.32b h 2.4,故框架横向AB 、CD 跨框架梁截面尺寸为b ×h=250 ㎜×600㎜ (2)BC 跨:L=2400 0)81 ~121(l h ==200mm ~300mm,取450㎜ h b )2 1 ~31(==100mm ~150mm ,取200㎜(框架梁宽度不宜小于200mm) =b h 2.25>2,故框架横向BC 跨框架梁截面尺寸为b ×h=200㎜×450㎜, (3)①②、②③、③④、⑤⑥、⑥⑦、⑦⑧跨:L=6000㎜ 0)81 ~121(l h ==500mm ~750mm,取600㎜ h b )2 1 ~31(==200mm ~300mm ,取250㎜ =b h 2.4,故①②、②③、③④、⑤⑥、⑥⑦、⑦⑧跨框架梁的截面尺寸为b ×h=250㎜×600㎜ (4)④⑤跨:L=4500mm 0)8 1 ~121(l h ==375mm ~563mm,取450㎜

图解三层架构

什么是三层架构 所谓的三层开发就是将系统的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这样有利于系统的开发、维护、部署和扩展。 分层是为了实现“高内聚、低耦合”。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把问题划分开来各个解决,易于控制,易于延展,易于分配资源。 表示层:负责直接跟用户进行交互,一般也就是指系统的界面,用于数据录入,数据显示等。意味着只做与外观显示相关的工作,不属于他的工作不用做。 业务逻辑层:用于做一些有效性验证的工作,以更好地保证程序运行的健壮性。如完成数据添加、修改和查询业务等;不允许指定的文本框中输入空字符串,数据格式是否正确及数据类型验证;用户的权限的合法性判断等等,通过以上的诸多判断以决定是否将操作继续向后传递,尽量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 数据访问层:顾名思义,就是用于专门跟数据库进行交互。执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显示等。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数据对象只在这一层被引用,如System.Data.SqlClient等,除数据层之外的任何地方都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引用。 https://www.360docs.net/doc/ab19018161.html,可以使用.NET平台快速方便地部署三层架构。https://www.360docs.net/doc/ab19018161.html,革命性的变化是在网页中也使用基于事件的处理,可以指定处理的后台代码文件,可以使用C#、VB、C++和J#作为后台代码的语言。. NET中可以方便的实现组件的装配,后台代码通过命名空间可以方便的使用自己定义的组件。显示层放在ASPX页面中,数据库操作和逻辑层用组件或封装类来实现,这样就很方便的实现了三层架构。 2.为什么使用三层架构 对于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来说,代码量不是很多的情况下,一层结构或二层结构开发完全够用,没有必要将其复杂化,如果对一个复杂的大型系统,设计为一层结构或二层结构开发,那么这样的设计存在很严重缺陷。下面会具体介绍,分层开发其实是为大型系统服务的。 在开发过程中,初级程序人员出现相似的功能经常复制代码,那么同样的代码为什么要写那么多次?不但使程序变得冗长,更不利于维护,一个小小的修改或许会涉及很多页面,经常导致异常的产生使程序不能正常运行。最主要的面向对象的思想没有得到丝毫的体现,打着面向对象的幌子却依然走着面向过程的道路。 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初级程序人员开始将程序中一些公用的处理程序写成公共方法,封装在类中,供其它程序调用。例如写一个数据操作类,对数据操作进行合理封装,在数据库操作过程中,只要类中的相应方法(数据添加、修改、查询等)可以完成特定的数据操作,这就是数据访问层,不用每次操作数据库时都写那些重复性的数据库操作代码。在新的应用开发中,数据访问层可以直接拿来用。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之一的封装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读者现在似乎找到了面向对象的感觉,代码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减少,而且修改的时候也比较方便,也实现了代码的重用性。 下面举两个案例,解释一下为什么要使用三层架构。 案例一: 数据库系统软件由于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库由Access变成了SQL Server数据库,这样原来的数据访问层失效了,数据操作对象发生了变化,并且页面中涉及数据对象的地方也要进行修改,因为原来可能会使用 OleDbDataReader对象将数据传递给显示页面,现在都得换成SqlDataReader 对象,SQL Server和Access支持的数据类型也不一致,在显示数据时进行的数据转换也要进行修改,这是其中一种情况。

软件开发中的三层架构模式

软件开发中的三层架构模式 提要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分层模式是最常见的一种架构模式,甚至说分层模式是很多架构模式的基础。软件开发采用分层模式能够将各个功能分开,实现相对独立的开发模式。分层模式的关键点在于确定依赖,即通过分层,可以限制子系统间的依赖关系,使系统以更松散的方式耦合,从而更易于维护。 关键词:分层模式;架构;三层 一、分层设计的概念 分层描述是这样一种架构设计过程:从最低级别的抽象开始,称为第1层,这是系统的基础。通过将第J层放置在第J-1层的上面逐步向上完成抽象阶梯,直到到达功能的最高级别,称为第N层。因而分层模式可以定义为:将解决方案的组件分割到不同的层中。每一层中的组件应保持内聚性,并且应大致在同一抽象级别,每一层都与它下面的各层保持松散耦合。 架构这个词从它出现后,就有许许多多的程序员、架构师们激烈地讨论着它的发展,但是架构一词的出现,却是随着三层架构的出现才出现的。当然,目前应用三层架构开发也正是业界最关注的主题。那么,这里我们来看看单层、双层、三层甚至多层架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单层结构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小型应用的结构,在那个结构化编程充斥的时代,还没有出现架构的概念,典型的是基于Dbase、Foxbase等小型数据库的应用。双层结构的同义词可以理解为传统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尽管是目前占统治地位的结构,但其封装移植等方面的缺陷,已使它步入暮年,典型是基于Oracle、Infomix等大型数据库的C/S应用。三层结构是传统的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发展,代表了企业级应用的未来,典型的有Web 下的应用。多层结构和三层结构的含义是一样的,只是细节有所不同。之所以会有双层、三层这些提法,是因为应用程序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 二、三层架构的划分 三层架构是一种“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在此架构中,用户接口、商业逻辑、数据保存以及数据访问被设计为独立的模块。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层,表现层,GUI层;第二层,商业对象,商业逻辑层;第三层,数据访问层。这些层可以单独开发,单独测试。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论文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学院: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姓名:xxxx 学号:00000000000 一、内容摘要: 一台计算机的核心是CPU,CPU的核心就是他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好比人的大脑,不同的大脑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控制单元也有不同的控制思路。所以计算机要正常工作必须由控制单元、CPU、硬件和软件等的相互配合,它们各行其职、协同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 二、关键字: 计算机的组成、控制单元、CPU、硬件、软件、运算器、储存器、I/O设备 三、主要内容: A、计算机组成概诉: 计算机系统分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由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电磁和光电等元件组成的各种计算机物理部件和设备。软件是指计算机运行所需的各种程序、数据和文档。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指令、指令系统和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指令是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二进制代码,它规定了计算机完成的某种操作。计算机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的指令系统。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贮程序和程序控制。 B、计算机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主要有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 1、CPU: CPU是计算机的心脏,包括运算部件和控制部件,是完成各种运算和控制的核心,也是决定计算机性能的最重要的部件。CPU可分为通用CPU和嵌入式CPU。通用CPU主要用作计算机(如PC等)的处理器,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要求有较强的运算和处理能力、较大的存储器寻址空间和较快的存储速度。其中Intel公司的系列CPU是最具代表性的。 2、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有了存储器,计算机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按用途存储器可分为主存储器(内存)和辅助存

web三层架构概述

web三层架构概述 web三层架构概述 2009-05-23 10:23 关于 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1、表现层(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 2、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3、数据访问层(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删、改、查。 概述

三层结构原理: 3个层次中,系统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都在业务逻辑层进行处理。 所谓三层体系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也叫组件层。这里所说的三层体系,不是指物理上的三层,不是简单地放置三台机器就是三层体系结构,也不仅仅有B/S应用才是三层体系结构,三层是指逻辑上的三层,即使这三个层放置到一台机器上。 三层体系的应用程序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到了中间层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COM/DCOM通讯与中间层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表示层位于最外层(最上层),离用户最近。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界面。 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无疑是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它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

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也即是说它是与系统所应对的领域(Domain)逻辑有关,很多时候,也将业务逻辑层称为领域层。例如Martin Fowler在《Patterns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一书中,将整个架构分为三个主要的层:表示层、领域层和数据源层。作为领域驱动设计的先驱Eric Evans,对业务逻辑层作了更细致地划分,细分为应用层与领域层,通过分层进一步将领域逻辑与领域逻辑的解决方案分离。 业务逻辑层在体系架构中的位置很关键,它处于数据访问层与表示层中间,起到了数据交换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层是一种弱耦合结构,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是向下的,底层对于上层而言是“无知”的,改变上层的设计对于其调用的底层而言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在分层设计时,遵循了面向接口设计的思想,那么这种向下的依赖也应该是一种弱依赖关系。因而在不改变接口定义的前提下,理想的分层式架构,应该是一个支持可抽取、可替换的“抽屉”式架构。正因为如此,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对于一个支持可扩展的架构尤为关键,因为它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对于数据访问层而言,它是调用者;对于表示层而言,它却是被调用者。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都纠结在业务逻辑层上,如何实现依赖关系的解耦,则是除了实现业务逻辑之外留给设计师的任务。

205 某三层框架结构厂房设计全套图纸及计算书2500平米左右

205 某三层框架结构厂房设计全套图纸及计算书2500平米左右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㈠建筑概况 1、设计题目:某厂房设计 本工程为某厂房楼。 2、建筑介绍: 建筑面积约2500m2,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厚度取120mm,填充墙采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层数为3层,一层层高为4.5m,其余均为4.2m,室内外地坪高差为0.45。 ㈡建筑技术条件资料 1、气象条件:地区基本风压0.55kn/m2,基本雪压0.20 kn/m2。 2、地质条件:地质构造情况(自上而下):本场地地形平坦,自然地表内一米内 为填土,填土后为粉压粘土,再下为卵石层,f k粉=250Kn/M2, f k卵=300-400KN/M2地下水位较深,无浸蚀性。 3、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 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楼板的均布活载和恒载直接作用在主梁上,再由主梁传至框架柱,最后传至地基。 根据以上楼盖的平面布置及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本商场框架的承重方案为横向框架承重方案,这可使横向框架梁的截面高度大,增加框架的横向侧移刚度。 4、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结构柱网尺寸图 本方案中,需近似的按横向的平面框架计算。(所取框架本为首层为复式框架,为计算简便且具代表性,简化为普通框架计算)

6、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①主梁截面高度一般取梁跨度的1/14至1/8,次梁截面高度一般取梁跨度的1/18至1/12。本方案为横向承重。本方案纵向梁取(1/14~1/8)×6300=450~787.5mm,取为500mm,截面宽度取500×1/2,初取b=250mm,横向取1/12.5×7200=600mm,截面宽度取600×(1/2~1/3), 初取b=300mm,可得梁的截面初步定为纵向b×h=250mm×500mmb×h=300mm×600mm。 ②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根据柱的轴压比限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1)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 N=βFg E n 注:β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1.3,不等跨内柱取1.25,等跨内柱取1.2。 F按简支状态计算柱的负载面积 g E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的取12-15kN/m2 n为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 (2)Ac≥N/U N f c 注:U N为框架术轴压比极限值,本方案为二级抗震等级,查《抗震规范》可知取为0.8; f 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对C30,查得14.3N/mm2。 (3)计算过程 对于边柱: N=βFg E n=1.3×33.7×13×2=1139.1(kN) Ac≥N/U N f c=1139.1×103/0.8×14.3=99568.2(mm2) 初取500mm×500mm 对于内柱: N=βFg E n=1.25×67.5×13×2=2278.2(kN) Ac≥N/U N f c=2278.2×103/0.8×14.3=199143.4(mm2) 初取500mm×500mm 第二部分: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一、查《荷载规范》可取 1、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上人) 3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0.03×22=0.66kN/m2 冷底子油一遍三毡四油防水层 0.4 kN/m2 20厚矿渣水泥找平层 14.5×0.02=0.29 kN/m2 60厚聚苯乙烯保温层 0.06×0.5=0.03kN/m2 100一150mm厚膨胀珍珠岩找坡(2%) 0.1+0.15/2/7=0.88kN/m2 20厚矿渣水泥找平层 0.02×14.5=0.29kN/m2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25×0.12=3 kN/m2 20厚水泥砂浆板底抹灰 0.02×20=0.4kN/m2 合计: 5.95 kN/m2 2、楼面均布恒荷载(1~2层) 水磨石地面(10 mm面层,20 mm水泥砂浆打底) 0.65 kN/m2 120 mm厚钢筋混凝土板 25×0.12=3 kN/m2 20 mm厚水泥砂浆板底抹灰 0.02×20=0.4 kN/m2 合计: 4.05kN/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