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精选5篇)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篇1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把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把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培育同学的归纳推理力量.

教学重点

把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挨次.

教学难点

把握笔算时乘的挨次,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口算:

2.竖式笔算:

这四道题全班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把4名同学写的打在实物投影上,并让这4个同学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进入新课

1.老师出示图:(或演示动画“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例1)”)

□□□□□□□□□□ □□

□□□□□□□□□□ □□

□□□□□□□□□□ □□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

老师板书:

(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在口算的过程中使同学明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3)老师说明:今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今日我们就以为例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5)向同学展现正确算式.

老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6)设疑引思:老师出示提纲同学争论: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挨次是什么?

b.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c.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d.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老师可让同学思索问题时联系图说明.同学可能答出:先算出图右边少的部分,用(块)也就是用个数2乘3得6.再算出图左边整十的方块数,是用(块)然后再把两部分乘积加起来.

同学边回答,老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或连续演示动画“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例1)”)

并板书:

(7)老师说明计算过程中,中间过程可以简化,直接写成:

(8)再让同学想一想,说一说计算时乘的挨次和积的书写位置.

(9)反馈练习:

2.教学例2

(1)老师出示

提问:被乘数是几位数?乘的挨次是什么?待同学回答后,老师让全班试做.

(2)让一同学到黑板边板书边叙述乘的过程.(演示动画“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例2)”)

(3)反馈练习

3.比较例1和例2的异同点(实行同学先争论,最终沟通达成共识)

相同点:算理与算法相同,都是从个位乘起.而且都是不进位的乘法.

不同点:例2比例1被乘数的位数多,例1被乘数是两位,例2被乘数是三位.

4.验算的方法.

师:如何检查做的对不对呢?

生:可以再乘一遍.

师:我们要养成随时验算的好习惯,无论题目要不要求验算,都要在草稿上重新乘一遍,看看两次结果是否一样,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正确率,又培育了我们做事仔细负责的品质.

5.反馈练习:

二、巩固练习

1.计算并验算

(1)一个因数是233,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2)342乘2,积是多少?

(3)3乘331,积是多少?

2.笔算下面各题:

3.应用题:

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有多重?

板书设计

例1 计算例2

教案点评:

讲解例题从直观图入手,说出口算过程,在进一步巩固算理的基础上,指导同学探究出写竖式的正确过程,留意让同学明确算理.教学例2时重点放在用乘数乘被乘数的首位数字时,积写在什么位置上,所采纳的教法是放手与重点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篇2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把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把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培育同学的归纳推理力量.

教学重点

把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挨次.

教学难点

把握笔算时乘的挨次,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口算:

2.竖式笔算:

这四道题全班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把4名同学写的打在实物投影上,并让这4个同学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进入新课

1.老师出示图:(或演示动画“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例1)”)

□□□□□□□□□□ □□

□□□□□□□□□□ □□

□□□□□□□□□□ □□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

老师板书:

(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在口算的过程中使同学明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把两位数分

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3)老师说明:今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今日我们就以为例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5)向同学展现正确算式.

老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6)设疑引思:老师出示提纲同学争论: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挨次是什么?

b.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c.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d.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老师可让同学思索问题时联系图说明.同学可能答出:先算出图右边少的部分,用(块)也就是用个数2乘3得6.再算出图左边整十的方块数,是用(块)然后再把两部分乘积加起来.

同学边回答,老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或连续演示动画“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例1)”)

并板书:

(7)老师说明计算过程中,中间过程可以简化,直接写成:

(8)再让同学想一想,说一说计算时乘的挨次和积的书写位置.

(9)反馈练习:

2.教学例2

(1)老师出示

提问:被乘数是几位数?乘的挨次是什么?待同学回答后,老师让全班试做.

(2)让一同学到黑板边板书边叙述乘的过程.(演示动画“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例2)”)

(3)反馈练习

3.比较例1和例2的异同点(实行同学先争论,最终沟通达成共识)

相同点:算理与算法相同,都是从个位乘起.而且都是不进位的乘法.

不同点:例2比例1被乘数的位数多,例1被乘数是两位,例2被乘数是三位.

4.验算的方法.

师:如何检查做的对不对呢?

生:可以再乘一遍.

师:我们要养成随时验算的好习惯,无论题目要不要求验算,都要在草稿上重新乘一遍,看看两次结果是否一样,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正确率,又培育了我们做事仔细负责的品质.

5.反馈练习:

二、巩固练习

1.计算并验算

(1)一个因数是233,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2)342乘2,积是多少?

(3)3乘331,积是多少?

2.笔算下面各题:

3.应用题:

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有多重?

板书设计

例1 计算例2

教案点评:

讲解例题从直观图入手,说出口算过程,在进一步巩固算理的基础上,指导同学探究出写竖式的正确过程,留意让同学明确算理.教学例2时重点放在用乘数乘被乘数的首位数字时,积写在什么位置上,所采纳的教法是放手与重点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篇3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把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把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培育同学的归纳推理力量.

教学重点

把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挨次.

教学难点

把握笔算时乘的挨次,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口算:

2.竖式笔算:

这四道题全班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把4名同学写的打在实物投影上,并让这4个同学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进入新课

1.老师出示图:(或演示动画“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例1)”)

□□□□□□□□□□ □□

□□□□□□□□□□ □□

□□□□□□□□□□ □□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

老师板书:

(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在口算的过程中使同学明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3)老师说明:今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今日我们就以为例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5)向同学展现正确算式.

老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6)设疑引思:老师出示提纲同学争论: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挨次是什么?

b.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c.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d.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老师可让同学思索问题时联系图说明.同学可能答出:先算出图右边少的部分,用(块)也就是用个数2乘3得6.再算出图左边整十的方块数,是用(块)然后再把两部分乘积加起来.

同学边回答,老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或连续演示动画“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例1)”)

并板书:

(7)老师说明计算过程中,中间过程可以简化,直接写成:

(8)再让同学想一想,说一说计算时乘的挨次和积的书写位置.

(9)反馈练习:

2.教学例2

(1)老师出示

提问:被乘数是几位数?乘的挨次是什么?待同学回答后,老师让全班试做.

(2)让一同学到黑板边板书边叙述乘的过程.(演示动画“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例2)”)

(3)反馈练习

3.比较例1和例2的异同点(实行同学先争论,最终沟通达成共识)

相同点:算理与算法相同,都是从个位乘起.而且都是不进位的乘法.

不同点:例2比例1被乘数的位数多,例1被乘数是两位,例2被乘数是三位.

4.验算的方法.

师:如何检查做的对不对呢?

生:可以再乘一遍.

师:我们要养成随时验算的好习惯,无论题目要不要求验算,都要在草稿上重新乘一遍,看看两次结果是否一样,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正确率,又培育了我们做事仔细负责的品质.

5.反馈练习:

二、巩固练习

1.计算并验算

(1)一个因数是233,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2)342乘2,积是多少?

(3)3乘331,积是多少?

2.笔算下面各题:

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有多重?

板书设计

例1 计算例2

教案点评:

讲解例题从直观图入手,说出口算过程,在进一步巩固算理的基础上,指导同学探究出写竖式的正确过程,留意让同学明确算理.教学例2时重点放在用乘数乘被乘数的首位数字时,积写在什么位置上,所采纳的教法是放手与重点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篇4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把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把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培育同学的归纳推理力量.

教学重点

把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挨次.

教学难点

把握笔算时乘的挨次,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口算:

这四道题全班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把4名同学写的打在实物投影上,并让这4个同学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进入新课

1.老师出示图:(或演示动画“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例1)”)

□□□□□□□□□□ □□

□□□□□□□□□□ □□

□□□□□□□□□□ □□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

老师板书:

(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在口算的过程中使同学明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3)老师说明:今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今日我们就以为例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5)向同学展现正确算式.

老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6)设疑引思:老师出示提纲同学争论: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挨次是什么?

b.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c.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d.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老师可让同学思索问题时联系图说明.同学可能答出:先算出图右边少的部分,用(块)也就是用个数2乘3得6.再算出图左边整十的方块数,是用(块)然后再把两部分乘积加起来.

同学边回答,老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或连续演示动画“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例1)”)

并板书:

(7)老师说明计算过程中,中间过程可以简化,直接写成:

(8)再让同学想一想,说一说计算时乘的挨次和积的书写位置.

(9)反馈练习:

2.教学例2

(1)老师出示

提问:被乘数是几位数?乘的挨次是什么?待同学回答后,老师让全班试做.

(2)让一同学到黑板边板书边叙述乘的过程.(演示动画“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例2)”)

(3)反馈练习

3.比较例1和例2的异同点(实行同学先争论,最终沟通达成共识)

相同点:算理与算法相同,都是从个位乘起.而且都是不进位的乘法.

不同点:例2比例1被乘数的位数多,例1被乘数是两位,例2被乘数是三位.

4.验算的方法.

师:如何检查做的对不对呢?

生:可以再乘一遍.

师:我们要养成随时验算的好习惯,无论题目要不要求验算,都要在草稿上重新乘一遍,看看两次结果是否一样,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正确率,又培育了我们做事仔细负责的品质.

5.反馈练习:

二、巩固练习

1.计算并验算

(1)一个因数是233,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2)342乘2,积是多少?

(3)3乘331,积是多少?

2.笔算下面各题:

3.应用题:

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有多重?

板书设计

例1 计算例2

教案点评:

讲解例题从直观图入手,说出口算过程,在进一步巩固算理的基础上,指导同学探究出写竖式的正确过程,留意让同学明确算理.教学例2时重点放在用乘数乘被乘数的首位数字时,积写在什么位置上,所采纳的教法是放手与重点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篇5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把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把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培育同学的归纳推理力量.

教学重点

把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挨次.

教学难点

把握笔算时乘的挨次,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口算:

2.竖式笔算:

这四道题全班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把4名同学写的打在实物投影上,并让这4个同学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进入新课

1.老师出示图:(或演示动画“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例1)”)

□□□□□□□□□□ □□

□□□□□□□□□□ □□

□□□□□□□□□□ □□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

老师板书:

(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在口算的过程中使同学明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3)老师说明:今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今日我们就以为例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5)向同学展现正确算式.

老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6)设疑引思:老师出示提纲同学争论: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挨次是什么?

b.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c.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d.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老师可让同学思索问题时联系图说明.同学可能答出:先算出图

右边少的部分,用(块)也就是用个数2乘3得6.再算出图左边整十的方块数,是用(块)然后再把两部分乘积加起来.

同学边回答,老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或连续演示动画“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例1)”)

并板书:

(7)老师说明计算过程中,中间过程可以简化,直接写成:

(8)再让同学想一想,说一说计算时乘的挨次和积的书写位置.

(9)反馈练习:

2.教学例2

(1)老师出示

提问:被乘数是几位数?乘的挨次是什么?待同学回答后,老师让全班试做.

(2)让一同学到黑板边板书边叙述乘的过程.(演示动画“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例2)”)

(3)反馈练习

3.比较例1和例2的异同点(实行同学先争论,最终沟通达成共识)

相同点:算理与算法相同,都是从个位乘起.而且都是不进位的乘法.

不同点:例2比例1被乘数的位数多,例1被乘数是两位,例2被乘数是三位.

4.验算的方法.

师:如何检查做的对不对呢?

生:可以再乘一遍.

师:我们要养成随时验算的好习惯,无论题目要不要求验算,都要在草稿上重新乘一遍,看看两次结果是否一样,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正确率,又培育了我们做事仔细负责的品质.

5.反馈练习:

二、巩固练习

1.计算并验算

(1)一个因数是233,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2)342乘2,积是多少?

(3)3乘331,积是多少?

2.笔算下面各题:

3.应用题:

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有多重?

板书设计

例1 计算例2

教案点评:

讲解例题从直观图入手,说出口算过程,在进一步巩固算理的基础上,指导同学探究出写竖式的正确过程,留意让同学明确算理.教学例2时重点放在用乘数乘被乘数的首位数字时,积写在什么位置上,所采纳的教法是放手与重点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_三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_三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笔算时乘的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口算: 2.竖式笔算: 这四道题全班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把4名同学写的打在实物投影上,并让这4个同学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进入新课 1.教师出示图:(或演示动画“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例1)”) □□□□□□□□□□□□ □□□□□□□□□□□□ □□□□□□□□□□□□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 (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在口算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3)教师说明:今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今天我们就以为例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5)向同学展示正确算式. 教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6)设疑引思:教师出示提纲学生讨论: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顺序是什么? b.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c.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d.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教师可让学生思考问题时联系图说明.学生可能答出:先算出图右边少的部分,用(块)也就是用个数2乘3得6.再算出图左边整十的方块数,是用(块)然后再把两部分乘积加起来.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说课(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说课(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说课第【1】篇〗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3×3=20×4=50×6=300×2=210×4=160×1= 2、32×3读作(),还可以读作()。 3、20×4这道算式表示(),还表示()。 4、9乘6写成()×(),26乘以1写成()×()。 1、笔算(指名板演) 6347 ×7×5×2×6 二、新授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先学习“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板书课题)。

(一)教学例第3个红点知识。 出示运用多媒体课件再次呈现的是渔民们出海打鱼归来的情境图。 提出问题:1、渔民捕了2筐虾,每筐13千克。一共多少千克? 2、渔民捕了带鱼312千克,每千克3元。这批带鱼大约能卖多少钱?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计算13×2,问:13×2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出示直观图) (1)学生口算13×2=?你是怎样算的? (2)教师说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计算13×2除了口算,还可以笔算。 (3)讲解算法:列出竖式13告诉学生写乘法竖式时,先写被乘数,再写乘数,写乘数时应注意将乘数的个位与 ×2 被乘数的个位对齐。然后边讲解,边板书笔算方法。 A、将被乘数十位上的“1”遮住,便成了13,2乘以3得6,表示6个一,写有积的个位上,即写有与2对齐的 ×2 横线下。 B、露出遮住的“1”,引导学生想:用3乘被乘数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意思?得多少?(3乘以10,表示3个10是30即是30。)板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在数学中,乘法是一种基本的运算,用于计算两个或更多数量的积。在这个文档中,我们将了解如何用笔算的方法计算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一、二位数乘一位数笔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如何用笔算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 例如,要计算 36 × 5。 我们可以将乘法拆分成两个部分:3 × 5 和 6 × 5。 36 × 5 ----- 180 首先计算 6 × 5,得到 30。将 0 写在个位数下方,将 3 进位。然后计算 3 × 5,得到 15。将 5 写在百位数下方,即可得到最终结果 180。 再来看一个例子:59 × 3。 59 × 3 ----- 177 首先计算 9 × 3,得到 27。将 7 写在个位数下方,将 2 进位。然后计算 5 × 3,得到 15。将 5 写在十位数下方,得到最终结果 177。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如何用笔算的方法计算三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 例如,要计算 247 × 6。 我们可以将乘法拆分成三个部分:2 × 6、4 × 6 和 7 × 6。 247 × 6 ----- 1482 首先计算 7 × 6,得到 42。将 2 写在个位数下方,将 4 进位。然后计算 4 × 6,得到 24。将 4 写在十位数下方,将 2 进位。最后计算 2 × 6,得到 12。将 1 写在百位数下方,即可得到最终结果 1482。

再来看一个例子:398 × 7。 398 × 7 ----- 2786 首先计算 8 × 7,得到 56。将 6 写在个位数下方,将 5 进位。然后计算 9 × 7, 得到 63。将 3 写在十位数下方,将 6 进位。最后计算 3 × 7,得到 21。将 2 写在百位数下方,即可得到最终结果 2786。 三、总结 通过上述例子的演示,我们可以发现,计算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 方法其实很简单。重要的是要掌握竖式计算的规律和思路,将乘法分解成多个小的步骤进行计算。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做大量的乘法运算,例如商品的价格计算、制作预算表等等,因此在熟练掌握笔算乘法的基础上,可以尝试更复杂的乘法运算,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甚至三位数、四位数以上的乘法运算。 总之,乘法是数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运算之一,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更 好地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 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2.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算理。 难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在过去的几节课当中,我们不仅领略了大海的富饶,更见识了渔民们“春种秋收”般的喜悦。在丰收的季节里,农民伯伯收获了粮食,渔民伯伯收获了海产品,那同学们这段时间有收获吗?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收获好不好?请看大屏幕: 复习回顾: 小试身手:①29×3= ②16×4= ③38×2= ④125×3= 指名学生板演第①②③④题,指名学生说出这四道题的特点。 (都是一次进位乘法)

看来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的收获的还真不少!渔民们为了能卖个好价钱,首先要到加工厂里对这些海产品进行包装,让我们一起走进海产品加工厂里看看那里的情况好不好? 情景导入(出示大屏幕): 学生们看图编题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片给出的信息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1.海产品加工厂的车间里,工人们每小时加工59千克带鱼,7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 2.海产品加工厂加工的带鱼每箱净重25千克,8箱带鱼一共重多少千克? 3.海产品加工厂每个车间加工118箱带鱼,9个车间加工多少箱?课堂新知: 1.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合作探索红点:1.海产品加工厂的车间里,工人们每小时加工59千克带鱼,7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 (1)学生自主读题列式,教师指名、板书:59×7= (2)请同学们首先估算一下这道算式的结果,指名学生回答,说出该题的准确结果比420大还是小。(59≈60, 60×7=420,59×7的积比420小一些。) (3)用竖式计算59×7的积 这道题同学们自己动笔试着做一做。如果有困难,可以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 法 以下是关于二、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一位数乘二、三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加大做题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培养学生及时验算的好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来提高学生的一次正确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是一位数乘法计算中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

2.笔算.请三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动笔练习. 二、教师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乘法,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一些的笔算乘法. 三、指导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例5 2.学生看图编题: 有4盒奶粉,每盒545克,求这些奶粉共多少克? 3.由学生来列式,老师板书: 4.师:这道题同学们自已动笔试着做一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讲的有什么不同,你在做题时遇到什么困难了,一会可以互相交流.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5.汇报自学情况: 学生1:我发现今天做的竖式题是连续进位的,每乘一位都需要向前进位.而昨天的题不是连续进位. 师:你说的真对,你找到了今天的题与昨天的题的不同点,这个不同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方. 老师板书课题:连续进位乘法. ·

学生2:我在做题中遇到的困难是:每乘一位都向前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上进上来的数,一共用了3次乘法和2次加法,等于做了5道口算题,特别复杂.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别看一道小小的一位数乘法,这里面包含的步骤可多啦,更需要你们用耐心和细心去算.老师板书竖式: 师:进位数字一定要写,还要写清楚(用红笔描一描) 6.师:那同学们说一说与昨天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学生讨论) 交流汇报: 生1:我觉得不论数字多大,数字多高,计算法则是一样的. 生2补充:都是从个位乘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7.巩固练习,反馈调节: 老师在订正时要强调竖式书写时要把字写清楚,进位数字一定要写对位置,向十位进几要写在十位上,向百位进几,要写在百位上. 四、多层次练习 ·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17贞例7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 自主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 理解、概括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 3. 继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先估算后计算的良好习惯。 4. 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情感,体会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和探索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在前面的课程当中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次进位乘法,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既然有一次进位,那么有没有两次进位、三次进位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一)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1. 展示情境图(课本第17贞例7) (1)根据这幅图片,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获取相关信息。 (2)要求野鸭有多少只,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8 X 4” (3)请同学们利用我们前面学过的列竖式来计算一下这个题目,请一名同学到 黑板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计算。) (4)争当小老师,指名让学生讲解48X 4的详细计算步骤,注意让学生说活楚十位、白位上分别是几?是怎样得到的? 2. 总结。

教师:通过以上几个题目的计算,请同学们思考总结一下,在用竖式计算连续进 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交流,然后汇报,教师帮助总结。(课件展示): 1. 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2. 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白向白位进几; 3. 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二)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教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完全靠自己主动探索就找到了两位数乘一位数 (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敢不敢继续挑战,探索出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1. 教学试一试。 2 7 2 X 4 (1)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2)争当小老师,指名让学生讲解积的白位、千位上各是几?分别是怎样得到 的? 3. 总结。 教师:通过例7各试一试两道题目的计算,请同学们思考总结一下,在用竖式计 算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交流,然后汇报,教师帮助总结。(课件展示): 1. 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2. 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白向白位进几; 3. 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白位上的数,积满几千向千位进几; 4. 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选择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说明计 算步骤。 2. 火眼金睛。(想想做做第2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思考和探索,了解乘法可以用竖式笔算,认识乘法竖式,理解两、三 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会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能用再乘一 遍的方法验算。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分析思考获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算理,积累乘法笔算的基本经验,发展形象思维和分析、综合、推理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通过探索笔算方法,感受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对于数学学习的作用;养成细心读题、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四、教具学具: 小棒、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60×4= 80×6= 10×3= 3×70= 90×4= 600×4= 800×6= 100×3= 3×700= 900×4= 2、看图列式计算。 (1)、 ()个()()个() 算式:算式: (2) ()个() 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怎样列式计算?算式: 指出:个位上的几乘几,算出得是多少个一;用十位上的几乘几,算出得是多少个十;用百 位上的几乘几,算出得是多少个百。 二、探索新知 1、两位数乘一位数。 (1)出示例5 学生读题,指名说说条件和问题。 提问:求一共有多少只怎样列式?(板书算式) 指名列式。 2)启发思考:

引导:这里的12乘3表示图里的什么意思? 请小朋友们用小棒摆出3个12根,然后看看小棒想想可以怎样算,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操作并同桌交流。 交流:你是怎样摆的?(板示) 12乘3一共是多少,谁来根据摆的小棒说说可以怎样算? 指名交流。 根据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算法。 可能出现的算法: ①为什么可以用3个12连加算出一共有36只? 说明:这里的12×3表示3个12相加,从小棒上看,就是把3个10相加得30,3个2相加得6,合起来是36。 ②3个10是30,3个2是6,合起来就是36。 ③3×10=30,3×2=6,30+6=36。 结合小棒说说这种算法的理由。 启发:你觉得上面的几种算法,都是分成几部分来算的? 小结:这几种方法,不管是用连加,还是根据3个10,3个2用乘法算,都是先把12乘成10 和2来算,再合起来;个位上3个2是6,十位上3个10是30,合起来是36。 (3)探索笔算。 引导:按照这样的算法,乘法可以用竖式怎样列呢?小朋友们看黑板上,我们可以先写乘数12,再写乘号和另一个乘数3,像加、减法竖式那样画上横线,这就是乘法竖式。(板书竖式) 按照我们刚才找到的算法,你能想想竖式中可以怎样算吗?同桌互相讨论。 交流:刚才把12分成10和2两部分来乘,那你想到在竖式上可以怎样算了吗?指名说说。 引导:竖式笔算也按上面分成两部分来一步一步算,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可以先用3乘个位 上的2,(画箭头表示)得几呢?(竖式板书6)这里的6是小棒里的哪一部分?(结合看小棒,说明这一步算的是3乘2的积,得6,要和个位对齐,并板书:……3×2=6) 引导:接着3要和哪一部分乘?(画箭头表示)3乘十位上的“1”得多少?(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3乘“1”得3个十,是30,并在竖式里板书:30)这里的30是小棒里的哪一部分? (结合看小棒,说明这一步算的是3乘1个十的积,得30,并板书:……3×10=30) 引导:最后怎样算出得数? 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最后的竖式板书。 启发:这道竖式计算我们是分几步完成的?你能用小棒说说竖式里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吗? 引导:竖式里3乘十位上的“1”得3个十,所以这个“3”在积的十位上,现在看一看竖式计算,可不可以省略哪一步,写的简单一些? 说明:3乘十位上的“1”得到的“3”表示3个十,应该在积的十位上。计算时为了方便,直接把 3写到十位上就可以了,所以我们一般这样写。边说笔算过程边板书简洁的竖式。 2、独立验算,整理过程。 谈话:算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再算一遍的方法验算。你能用竖式再算一遍吗? 学生验算并填写得数及答句。 提问:你能说说这个竖式里的笔算过程吗? 说明:先用3乘个位上的2得6,写在个位上;再用3乘十位上的“1”得“3”,写在十位上,得到积是36。(板书得数及单位名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例7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理解、概括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 3.继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先估算后计算的良好习惯。 4.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和探索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在前面的课程当中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次进位乘法,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既然有一次进位,那么有没有两次进位、三次进位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一)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1.展示情境图(课本第17 页例7) (1)根据这幅图片,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获取相关信息。 (2)要求野鸭有多少只,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8 X 4” (3)请同学们利用我们前面学过的列竖式来计算一下这个题目,请一名同 学到黑板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计算。) (4)争当小老师,指名让学生讲解48X4的详细计算步骤,注意让学生说 清楚十位、百位上分别是几?是怎样得到的? 2.总结。教师:通过以上几个题目的计算,请同学们思考总结一下,在用竖式计算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交流,然后汇报,教师帮助总结。(课件展示): 1.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2.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 3.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二)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教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完全靠自己主动探索就找到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敢不敢继续挑战,探索出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1.教学试一试。2 7 2 X4 (1)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2)争当小老师,指名让学生讲解积的百位、千位上各是几?分别是怎样得到的? 3.总结。 教师:通过例7 各试一试两道题目的计算,请同学们思考总结一下,在用 竖式计算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交流,然后汇报,教师帮助总结。(课件展示):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例7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2.理解、概括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 3.继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先估算后计算的良好习惯。 4.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和探索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在前面的课程当中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次进位乘法,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既然有一次进位,那么有没有两次进位、三次进位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一)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1.展示情境图(课本第17页例7) (1)根据这幅图片,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获取相关信息。 (2)要求野鸭有多少只,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8×4” (3)请同学们利用我们前面学过的列竖式来计算一下这个题目,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计算。) (4)争当小老师,指名让学生讲解48×4的详细计算步骤,注意让学生说清楚十位、百位上分别是几?是怎样得到的? 2.总结。 教师:通过以上几个题目的计算,请同学们思考总结一下,在用竖式计算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交流,然后汇报,教师帮助总结。(课件展示): 1.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2.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1. 引言 在数学中,乘法是一种基本的运算方式。在初等数学学习中,我们首先学习的是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然后逐渐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特别是在乘积中产生连续进位时的处理方法。 2. 二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当我们进行二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将二位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 例如,计算45 × 3,可以先计算 45 × 3 的个位数部分:5 × 3 = 15。将结果 15 写在个位上,记作 5。 步骤2:将二位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并进行进位 继续上例,计算 45 × 3 的十位数部分。4 × 3 = 12。由于十位数部分需要进位,我们将进位的数值和个位数部分相加:12 + 1 = 13。将结果 13 写在十位上。 步骤3:写下乘法结果 将步骤1和步骤2的结果写在一起,得到最终的乘法结果。对于上面的例子,乘法结果为 135。 3.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当我们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可以扩展二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只需要多一次进位的操作。 以下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步骤: 步骤1:将三位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 例如,计算546 × 7,可以先计算 546 × 7 的个位数部分:6 × 7 = 42。将结果 42 写在个位上,记作 2。

步骤2:将三位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并进行进 位 继续上例,计算 546 × 7 的十位数部分:4 × 7 = 28。由于十位数部分需要进位,我们将进位的数值和个位数部分相加:28 + 4 = 32。将结果 32 写在十位上。 步骤3:将三位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并再次进 行进位 继续上例,计算 546 × 7 的百位数部分:5 × 7 = 35。同样,由于百位数部分需 要进位,我们将进位的数值和十位数部分相加:35 + 3 = 38。将结果 38 写在百位上。 步骤4:写下乘法结果 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的结果写在一起,得到最终的乘法结果。对于上 面的例子,乘法结果为 3822。 4. 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在乘法过程中,当每一位的乘积超过10时,就需要进行进位操作。这种情况 尤其在三位数乘一位数时更常见。 为了更好地理解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考虑计算999 × 9 的情况: 999 × 9 ------- 8991 从步骤1开始,我们进行乘法运算,并进行进位。但是,当计算个位数的乘 积时,我们会发现 9 × 9 = 81,无法在个位上写下结果。因此,我们将进位的 8 加 到十位的运算上。 然后,我们计算十位数的乘积并再次进行进位。由于已经在个位上进位了,我们需要将个位数的进位值(8)也加到十位数的运算上。结果是 9 × 9 + 8 = 81 + 8 = 89。 最后,我们计算百位数的乘积。在这个例子中,百位数的乘积只有一个9,即 9 × 9 = 81。我们没有进位的值,所以直接写下 8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竖式计算:32×2= 14×2= 12×4=42×2= 你是怎么样算的?说给同位听听。 (二)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 312×3= 学生尝试做,汇报。师板书汇报过程。重点讲清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想一想:“9”为什么要写在百位上? 全体学生在下边乘一遍,边计算边口述计算过程。 师小结:同学们,看咱们刚才研究的这几道题是什么样的计算?(板书课题: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简要总结。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计算 2×34= 23×3= 321×2= 111×4= 独立做,订正。 111×4= 你是怎样计算的?3个4各表示什么? 做全对的奖自己一个红星,做对3道题的奖自己一面红旗。 2.解决问题 《魔法鉴证》每本12元,买4本,50元钱够吗? 独立做,订正。注意引导孩子们多种思维解决问题。 3.数字猜猜猜 今天你们也来当回刘谦,猜猜扑克牌下面是数字几?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教材第 15页“自主练习”第5、6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2.笔算。(全班齐练,指明板演) 34×2= 213×3= 234×2= 3,布置作业:教材“自主练习”第15页余下的题。 五、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13×2=26 312×3= 1 3 × 2 ———— 6 20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转变,达到预设与生成的效果。 一、创设有趣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课开始,我就设计魔术大师刘谦的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动态的发牌演示,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中,又设计了魔术大师刘谦变竖式,考眼力的练习:“数字猜猜猜的练习”,这些不仅使学生在玩乐中学,还把重难点知识渗透到了练习中,化难为易。 二、学生合作探究,自主获取新知 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我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更多去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有疑问有争议的时候适当加以引导,真正做到了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教学中,我以13×2为研究重点,通过尝试、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原理。再让经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算理算法。同时我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 不足之处: 1.在教学中,32×2=练习中,环节重复,不该让学生汇报、同桌讨论完,再让学生汇报,浪费了时间。 2.课件演示:发牌到收牌,运用的还是不很到位,这在学生说算理时感觉到的。 3.练习有些少了,前面如果再紧凑些,会更好些。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9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 笔算乘法9篇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1 教学目标 1.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笔算中的进位法则.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教学难点 分清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全班口答): 2.用竖式计算: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做,4名同学板演. (二)指导探究:

1.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位数乘法.(板书:一位数乘法) 2.师生共探讨的算理算法. (1)学生自己探索: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的算式,请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相互商量一下.怎样计算都可以,不限制方法. a.汇报结果 学生汇报:有可能得92,有可能得72,还有可能得612……等等,让学生充分汇报,教师把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 b.师:究竟哪一个答案对呢?先请大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各自发表见解,讨论得92或612的同学答案对不对,然后让得72的同学说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可能)生1:我是这样想的,3乘4得12,3乘20得60,60加上12得72.所以 . 教师板书过程: (可能)生2:,,所以(教师板书)因为表示3个24连加.所以我把3个24连加就可以算出的积. (可能)生3:我是想: 教师板书: (可能)生4:我是笔算的,先用3乘被乘数千位上的4得12,

写2进1,再用3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得6,6加1得7,十位上写7. 教师板书: c.这时4种方法都摆在黑板上,大家讨论哪种方法好,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第4种方法好具有普遍性.而前3种方法有局限性,这时大家把共同的学习目标转向笔算竖式. d.操作演示: 师:那么个位满十为什么要向前一位进一呢?我们不妨用小棒图来帮帮忙. 教师边说边出示小棒图。 师:现在图中应该有几捆?为什么是7捆? 生:因为原来有6捆小棒,3个4根是12根.其中的10根又可以扎成1捆,6捆加进上来的1捆,共7捆. 师:进上来的1捆就相当于这里的“1”(教师手指笔算竖式中个位满十进上来的1).所以应该用2乘3再加上进来的1. 师:为了避免漏加1,我们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教师用彩粉笔写) 3.尝试练习. 教师出示,同座互相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动笔计算.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6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 2. 引导学生由复习迁移、类推到新知的学习。 3. 引导学生通过笔算,感觉美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教学准备:师生各准备小棒8捆(每捆10根)又7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笔算(指名学生板演): 24×2= 213×3=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情景图:(课本13页例6) 2.抽学生回答从情景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并自由发言) 灰天鹅:48只; 白天鹅:是灰天鹅的2倍;

三、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探讨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根据情景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出示完整题目: 湖里有48只灰天鹅,白天鹅的只数是灰天鹅的2倍。白天鹅有多少只?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48×2 (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书:48×2=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估算48×2的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 ②师生共同活动,演示操作,第一行摆4捆,另摆8根,表示48。接着再摆同样一行小棒。要求2个48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2个8根是多少,再算出2个40是多少,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先算2个8根是16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放在2行小棒的下面,另外6根放进这捆小棒的右边:再算2个4捆是8捆,一共是9捆又6根,那么48×2=96是怎样算出来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竖式计算。 问:怎样计算呢?借助直观操作、边讲解边板书竖式。 4 8 × 2 1 6----------8×2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doc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要求通过实物直观演示,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中心。 教具学具 师生各准备小棒8捆(每捆10根)又7根。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口算: 5×3+7= 2×9+7= 9×8+3= 4×7+5= 2。笔算(指名板演): 24×2= 12×4= 312×3= 二、新授 1.理解情景图。 (1)提出问题。出示情景图:图中呈现的是渔民在海水养殖场的劳作场面。有种植海带的、有放养螃蟹的、有运送虾饲料的、有放养扇贝的。使让学生认识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财富海水养殖繁忙的景象使学生认识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财富。 (2)请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信息。(课件回答) 海带:3条绳子,每条绳子夹29根海带苗;螃蟹:一笼养8只共112笼;虾饲料:4袋,每袋41千克;扇贝:5个笼子,每笼装125只。 (3)从学生获得的信息中,选择并提出问题。 例如:渔民养海带每条绳上夹29根海带秒,已经夹好了3条绳子。一共夹了多少根海带苗? 渔民用蟹笼养螃蟹一笼养8只螃蟹共112笼。一共养螃蟹多少只? 渔民叔叔养虾投放虾饲料一次投放4袋,每袋41千克,一次投放多少千克? 渔民叔叔用5个笼子养扇贝,每笼装125只扇贝5只笼子能装多少只扇贝? 2.探讨口算方法。学习第一个红点知识。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9×3 (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书:29×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估算29×3的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 ②师生共同活动,演示操作,第一行摆2捆,另摆9根,表示29。接着摆同样两行小棒每行都是29根。要求3个29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3个9根是多少,再算出3个20是多少,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先算3个9根是27根,把其中的20根捆成两捆放在3行小棒的下面,另外7根放进这捆小棱的右边:再算3个2捆是6捆,一共是8捆又7根,那么29×3=87是怎样算出来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竖式计算。问:怎样计算呢?借助直观操作、边讲解边板书竖式。 2 9 × 3 2 7----------9×3 6 -----------20×3(6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8 7 然后指出,为了书写简便,以上竖式可简写为: 2 9 × 2 3 8 7 (3)尝试讨论,掌握算法。 2 4 × 2 4 8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 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一位数乘二、三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加大做题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及时验算的好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来提高学生的一次正确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是 一位数乘法计算中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笔算.请三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动笔练习. 二、教师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二、 三位数的乘法,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

一些的笔算乘法. 三、指导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例5 2.学生看图编题: 有4盒奶粉,每盒545克,求这些奶粉共多少克? 3.由学生来列式,老师板书: 4.师:这道题同学们自已动笔试着做一做,在做题的过程当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讲的有什么不同,你在 做题时遇到什么困难了,一会可以互相交流.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5.汇报自学情况: 学生1:我发现今天做的竖式题是连续进位的,每 乘一位都需要向前进位.而昨天的题不是连续进位.师:你说的真对,你找到了今天的题与昨天的题的 不同点,这个不同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方.老师板书课题:连续进位乘法. 学生2:我在做题中遇到的困难是:每乘一位都向 前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上进上来的数,一共用了3次 乘法和2次加法,等于做了5道口算题,特别复杂.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别看一道小小的一位数乘法,这里面包含的步骤可多啦,更需要你们用耐心和细心去

算. 老师板书竖式: 师:进位数字一定要写,还要写清楚(用红笔描一描) 6.师:那同学们说一说与昨天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学生讨论) 交流汇报: 生1:我觉得不论数字多大,数字多高,计算法则 是一样的. 生2补充:都是从个位乘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 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7.巩固练习,反馈调节: 老师在订正时要强调竖式书写时要把字写清楚,进 位数字一定要写对位置,向十位进几要写在十位上,向 百位进几,要写在百位上. 四、多层次练习 1.对比练习 (1)(2) 教师提出要求(1)(2)(3)组做第(1)组题,(2)(4)(6)组同学做第(2)组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笔算练习题南漕李保中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笔算练习题(南漕一李保中)

作者: 日期:

248X6 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题 南酒小学:李保中(提供选用)283X4 756X7 599X3 604X5 109X7 640X3 540X7 380X5 460X7 52X4 315X8 29X7 = 346X5 = 408X3 = 3100X2 = 146X7= 245X4= 108X5= 113X2= 123X5= 2101X3= 306 X 7= 214X2= 324X9= 2040X 3= 157X9= 333X3= 1089X4= 3142X8= 422 X 8= 1424X2=

<2> 657 6 = <1> 248 X 8 = <1> 873 x 3 = 第1 天、 <1> 717 x 3 = <2> 653 x 2 = <3> 682 x2 = <4> 907x 9 = <5> 75 x 2 = <6> 364 x 2 = <7> 453 x 4 = <1> 717 x 3 = <2> 653 x 2 = <3> 682 x2 = <4> 907x 9 = <5> 75 x 2 = <6> 364 x 2 = <7> 453 x 9 = <8> 161 x 9 = <9> 178 x 8 = <10> 686 X 3 <8> 161 x 9 = <9> 178x 8 = <10> 686 x 3 = 第2天、 <3> <4> <5> <6> <7> <8> <9> 119 448 416 671 380 998 198 <10> 244 x 4 = <1> <2> <3> <4> <5> <6> <7> <8> 334 696 476 685 746 421 147 65 x 9 = <9> 270 X 4 = <10> 64 X 5 = 第4天、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以下是关于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地计算.2.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笔算时乘的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口算: 2.竖式笔算: 这四道题全班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把4名同学写的打在实物投影上,并让这4个同学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

二、进入新课 1.教师出示图:(或演示动画“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例1)”) □□□□□□□□□□□□ □□□□□□□□□□□□ □□□□□□□□□□□□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 (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在口算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3)教师说明:今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今天我们就以为例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5)向同学展示正确算式. 教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6)设疑引思:教师出示提纲学生讨论: ·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顺序是什么? b.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c.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d.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教师可让学生思考问题时联系图说明.学生可能答出:先算出图右边少的部分,用(块)也就是用个数2乘3得6.再算出图左边整十的方块数,是用(块)然后再把两部分乘积加起来. 学生边回答,教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或继续演示动画“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例1)”) 并板书: (7)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中间过程可以简化,直接写成: (8)再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计算时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9)反馈练习: 2.教学例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