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网络基础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网络基础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网络基础Internet的基本概念

在英语中Inter的含义是交互的,net是指网络。简单地讲,Internet就是一个计算机交互网络,又称为网间网。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它把全球数万个计算机网络,数千万台主机连接起来。它包含了难以计数的信息资源,用来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它的出现,是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的必然和象征,但这并不是对Internet的一种定义,仅仅是对它的一种解释。

从网络通信的角度来说,Internet是一个以TCP/IP网络协议连接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通信网。从信息资源的角度来说,Internet是一个将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源集为一体,以供网上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网。

今天Internet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网络的涵义,它是一个信息社会的缩影。虽然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来概括Internet,但是这个定义应从通信协议,物理连接,资源共享,相互联系,相互通信等角度来综合加以考虑。一般认为,Internet的定义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Internet是一个基于TCP/IP协议簇的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是一个网络用户的团体,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同时也为该网络的发展和壮大贡献力量;Internet是所有可被访问和利用的信息资源的集合。

从对Internet定义的介绍中,就能得知它的部分特点。为了更好的理解Internet,在此将其特点进行归纳。Internet具以下特性:

●开放性

Internet是世界上最开放的计算机网络。任何一台计算机只要支持TCP/IP协议就可以连接到Internet上,实现信息等资源的共享。

●自由性

●Internet是一个无国界的虚拟自由王国。它包括信息流动自由、用户言论自由及使用自用等方面。

●平等性

在Internet中人们没有等级之分,不论是老是少,相貌如何,或者是学生、商界管理人士还是建筑工人,是否是残疾人等都没有关系。个人、企业、政府组织之间也是平等的、无等级的。

●免费性

在Internet上,虽然有一些付款服务(将来无疑还会增加的服务),但绝Internet上绝大多数服务都是免费提供的。而且在Internet上有许多信息和资源也是免费的。

●交互性

Internet作为一个平等自由的信息交流平台,信息的流动和交流是双向的,沟通双方可以平等地彼此进行交互作用。

●合作性

Internet是一个没有中心的自主式的开放组织。Internet上的发展强调的是资源共享和双赢的发展模式。

●虚拟性

Internet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对信息的数字化处理,以信息的流动来代替传统实物流动,从而具有许多现实世界具有的特性。

●全球性

Internet从商业化运作开始,就表现出无国界性,信息流动是自由的、无限制的。因此,Internet从一诞生就是全球性的产物。当然全球化同时并不排除本地化,如Internet上主要语言是英语,但中国人习惯的还是汉语。

网络基础 Internet工作原理

网络基础Internet工作原理 Internet是由一些通讯介质,如光纤、微波、电缆、普通电话线等,将各种类型的计算机联系在一起,并统一采用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标准,而互相联通、共享信息资源的计算机体系。 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有两种方式:电路交换方式和分组交换方式。Internet采用分组交换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换。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计算机之间要交换的信息以包(packet)的形式封装后进行传输。包由数据和标识信息(如发送端和接收端得IP地址)组成。 TCP/IP协议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正是分组交换方式。它包括两个主要的协议,即TCP协议和IP协议。其实,Internet的工作原理就是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TCP/IP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首先,由TCP协议将数据分成若干数据包,并给每个数据包添加序号,以便于接收端能够将这 些数据包还原到原始格式。 ●IP协议给每个数据包添加发送方计算机IP地址和接收方计算机IP地址,即源IP地址和目的IP 地址。一旦在数据包中标识了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数据包就可以在网络中传输数据了。 ●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有多种路径可供数据的传输,另外,可能出现如数据丢失等错误现象。所 有这些问题都有TCP协议来负责。 ●当数据包到达目的地址后,计算机将去掉其中的标识信息,并利用TCP协议检查数据在传输过 程中是否有损失,在此基础上并将各数据包重新组合成原始数据信息。这样就实现了计算机间的通信。如果接收方发现有损坏的数据包,则要求发送端重新发送被损坏的数据包。 TCP/IP协议标准保证了连接在Internet上的每台计算机能够平等的使用网络资源。发送方将信息分组后通过Internet传送,接收方在接收到一个信息的各分组后,重新组装成原来完整的信息。实际上,Internet上的信息传递,就是同一时刻来自各个方向的多台计算机的分组信息的流动过程。 在Internet通信中,一种被称为网关(Gateway)的专用设备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网可以使用TCP/IP协议同Internet打交道。它将计算机网络的本地语言(协议)转化成TCP/IP 语言,或者将TCP/IP语言转化成计算机网络的本地语言。采用网关技术可以实现采用不同协议的计算机网络之间的联结和共享。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 所有计算机之间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的通信都涉及由传输介质传输某种形式的数据编码信号。传输介质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设备间起互连和通信作用,为数据信号提供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的物理通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一、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 有线传输介质在数据传输中只作为传输介质,而非信号载体。计算机网络中流行使用的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为:铜线和玻璃纤维。 1. 铜线 铜线(Copper Wire)由于具有较低的电阻率、价廉和容易安装等优点因而成为最早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电流作为数据信号的载体。为了尽可能减小铜线所传输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涉(Interference),我们使用两种基本的铜线类型:双绞线和同轴电缆。 (1)双绞线 双绞线(Twisted Pair)是把两条互相绝缘的铜导线纽绞起来组成一条通信线路,它既可减小流过电流所辐射的能量,也可防止来自其他通信线路上信号的干涉。双绞线分屏蔽和无屏蔽两种,其形状结构如图1.1所示。双绞线的线路损耗较大,传输速率低,但价格便宜,容易安装,常用于对通信速率要求不高的网络连接中。 (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由一对同轴导线组成。同轴电缆频带宽,损耗小,具有比双绞线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好的传输性能。按特性阻抗值不同,同轴电缆可分为基带(用于传输单路信号)和宽带(用于同时传输多路信号)两种。同轴电缆是目前LAN局域网与有线电视网中普遍采用的比较理想的传输介质。 2.玻璃纤维 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十分流行使用易弯曲的石英玻璃纤维来作为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光波(光脉冲信号)作为信息载体,因此我们又将之称为光导纤维,简称光纤(Optical Fiber)或光缆(Optical Cable)。 光缆由能传导光波的石英玻璃纤维(纤芯),外加包层(硅橡胶)和保护层构成。在光缆一头的发射器使用LED光发射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或激光(Laser)来发射光脉冲,在光缆另一头的接收器使用光敏半导体管探测光脉冲。 模拟数据通信与数字数据通信 一、通信信道与信道容量(Communication Channel & Channel Capacity) 通信信道(Communication Channel)是数据传输的通路,在计算机网络中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物理信道指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物理通路,它由传输介质与有关通信设备组成;逻辑信道指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发送与接收数据信号的双方通过中间结点所实现的逻?quot;联系",由此为传输数据信号形成的逻辑通路。逻辑信道可以是有连接的,也可以是无连接的。物理信道还可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而分为有线信道和

网络基础及Internet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叙述不正确的是() (A)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物理连接是通 过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实现的 (B)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逻辑联系是通 过协议实现的 (C)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可以实现双向通 信 (D)互联网络不属于计算机网络 2.下列硬件中,不属于局域网所使用设备的是() (A)计算机 (B)调制解调器(家用计算机上网) (C)网卡 (D)传输线 3.局域网常用的拓扑结构一般不包括() (A)总线形 (B)环形 (C)星形 (D)网状形 4.家用计算机上网时所用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

(A)计算机数字信号与电话模拟信号的相互转换 (B)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 (C)数字信号向模拟信号的转换 (D)计算机与局域网的连接 5.以下关于Internet名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来源于International (B)来源于TCP/IP协议 (C)开始就用这个名字 (D)由代表大会决定的 6.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国科教网是()(A)C hinaNET (B)C hinaGBN (C)C ERNET (D)C STNET 7.因特网中最基本的IP地址分为A、B、C三类,我国大多采用C类,属于小型网络,它的网络号占用的字节个数是() (A)1 (B)2 (C)3

(D)4 8.以下关于IP地址和Internet域名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个IP地址可以对应一个域名 (B)一个IP地址只能对应一个域名 (C)一个IP地址可以对应多个域名 (D)I P地址和域名没有关系 9.Internet应用信息服务不采用的工作模式是() (A)主机/终端 (B)服务器/客户机 (C)服务器/浏览器 (D)对等 10.为了实现计算机通过有线电视线路联入Internet,必不可少的硬件设备是() (A)电缆调制解调器 (B)网卡 (C)U SB接口 (D)集线器 11.浏览器的默认URL地址() (A)不能设置成,浏览器自动访问的URL地址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

第三节五行学说 名词解释 五行学说五行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行胜复五行相乘五行相侮母病及子子病及母补母泻子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单选 1. 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 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曲直 2.何曰润下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3.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4.五行中具有“从革”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5.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是”土”的特性 A.生长 B.生化 C.承载 D.受纳 E.稼穑 6.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属于”金”的特性 A.从革 B.寒凉 C.沉降 D.隶杀 E.收敛 7四时季节中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之”金”: A.六腑之大肠 B.五体之皮毛 C.五志之恐 D.五化之绞 E.五色之白 9.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土”: A.五脏之脾 B.六腑之胃 C.五志之喜 D.五官之口 E.五气之湿 10. 五脏中的”脾”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11.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比较 B.演绎 C.模拟 D.试探 E.反证法 12.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生规律是: A.ホ为水之于 B.水为木之母 C.火为土之母 D.土为金之子 E.火为木之孑 13.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克规律是: A.金为木之所不胜 B.水为土之所不胜 C.木为水之所不胜 D.火为水之所胜 E.木为金之所胜 14. 肝虚影响脾健运,称为: A.木旺乘土 B.土壅木郁 C.木不疏土 D.木能克土 E.抑木扶土 15.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土侮木 E.木胜土 16. 以五行生克关系推测,出现下列何种情况,其病为逆: A.”客色”胜”主色” B.色脉相符 C.”主色”胜”客色” D.生色之脉 E.以上都不是

第5章 Internet与网络基础

第5章 Internet与网络基础 1.计算机网络是技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写出下列网络的英文缩写: 中国科学技术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 3.在计算机网络中,局域网的英文缩写是,城域网的英文缩写是, 广域网的英文缩写是。 4.Internet的前身是。 5.Internet采用方式访问资源。 6.在Internet中,将提供资源的计算机称作,而将使用资源的计算机称作 。 7.进入Internet主要有三种方式:、、。 8.WWW的中文全称是,其本质是一种。 9.在Internet中,下列服务项目的英文缩写是 环球信息网电子邮件远程登陆 电子公告牌文件传输即时通信 10.HTML语言的全称是。 11.互联网络上的服务都是基于某一种协议,WWW服务是基于协议。 12.WWW主页的创建是使用语言。 13.WWW在客户机方面使用的程序称作。 14.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网络的器件是。 15.用于连接相同类型网络的器件是。 16.用于连接两个同类网络操作系统得器件是。 17.因特网中的Modem指的是。 18.MODEM中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 19.MODEM中将数字信号转为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 20.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________ ___ _____。 21.调制解调器可分为、、。 22.上网中,为了实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间的相互转换,必须具备的硬件设备是 ________________。 23.利用电话线进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应使用的设备是________________。 24.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正确传输信息而制定的关于传输规则,信息格式的约定被称 为________________。 25.IPv4的IP地址为位。 26.按网络规模大小,IP地址一共可分为类。 27.IP地址85.162.117.236属于类地址,子网掩码为。 28.IP地址170.23.8.166属于类地址,子网掩码为。 29.IP地址205.200.12.101属于类地址,子网掩码为。

五行学说基本概念

一、五行学说基本概念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世界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的。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人与自然五行归类 ——————————————————————三、五行生克制化关系 相生就是相互资生、促进; 相克就是相互制约、抑制。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的应用 中医学说将五脏按五行归属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以五行生克制化来分析脏腑经络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1、以五行相生关系说明五脏相互资生、助长 木生火:肝血可养心神,肝喜疏泄展放,有利于心气上升。在病理上一个肝血不足的人,时间长了就可导致心血虚。 火生土:心火下降,像太阳普照万物;地气上升,与天气相合,心阳温煦脾运。 土生金:脾土上升津液以滋润肺金。

金生水:肺金通调水道,肺气肃降水液归于肾。水生木:肾水充满,元气积足,肝气舒畅,以肾精补养肝血。这是五行相生关系阐述五脏相互资生的整体关系。五行圆转自然百病不生。———————————————————————2、以五行相克关系说明五脏的相互制约 肝木克脾土:肝疏泄条达可抑制脾气的壅滞。 肾水克心火:肾水滋润上行,可制约心火过亢。 心火克肺金:心火的温煦可助肺气宣发,以制约肺气肃降太过。 肺金克肝木:肺气肃降下行,可抑制肝气的升发太过。———————————————————————五行中一行必有一行生,一行必有一行克。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与发展;没有克,事物的发展就会过分亢盛而有害。五行之间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只有相反相成才能促进事物相对平衡协调发展。如果五行生克制化异常,某一方太过或不及,都会影响另一方……母病及子或子累其母……在治疗上,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如:肝瘀气滞型黄褐斑,治疗时除疏肝解郁外,因“肾水养肝木”,所以应同时补肾;在肝气郁结致肝阳上亢时,会出现肝旺乘脾土,在疏肝解郁时还要健脾。

《数据通信与网络基础》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数据通信与网络基础》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课程代号:CS16021 任课教师:杨献春 开课时间:2001/2002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对象:专升本99级和00级,二学历00级 教学安排: 教室地点教102 选课人数272人 授课时间星期二18:30-21:20 教学1班(99级专升本00级二学历127人) 星期四18:30-21:20 教学2班(00级专升本145人) 一、教学计划: 总计60学时,两个教学班计划相同。 教学16次计48学时第1-4周,第6-17周(第5周国庆节休假) 讲座1次3学时第18周(20XX年1月3日,星期四,两班合讲,自愿参加) 复习1次3学时第19周 答疑1次3学时第19或20周(待定) 考试1次2小时左右 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数据通信与网络基础 课程概述 这是一个学期的课程, 旨在学习数据通信基本原理和了解数据通信网络。本课程向学生介绍计算机之间及人机之间通信相关的各种基本技术,涉及的主题有:简单的通信模型,通信系统硬件(传输媒质、数据传输技术、数据终端设备,数据通信设备与接口),通信系统中的软件(数据编码、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传输协议),数据通信网(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交换式网络与广播式网络、宽带传输网、接入网),多媒体数据通信,数据通信发展历史与趋势。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了解电信与及数据通信的发展历史与前景 ●知道通信种类及其使用的频段 ●熟悉数据通信模型与术语 ●知道数据通信标准及其制定机构 ●知道数据通信网及其分类和用途 ●描述数字传输与模拟传输的区别与各自的特点 ●掌握信息的度量方法和信号时域频域特性分析方法 ●了解传输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的影响

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概念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简称ANN)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由大量的、简单的处理单元(或称神经元)广泛地互连成网络系统。它反映了人脑智能的许多基本特征,但并不是人脑神经元联系网的真实写照,而只是对其作某种简化、抽象和模拟。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各种神经元按一定的拓扑结构相互连接而成的,它通过对连续的和间析的输入做出状态反馈而完成信息处理工作。神经网络有许多种类型,主要有前向型、反馈型、随机型和自组织竞争型等。其中前向型神经网络是数据挖掘中广为应用的一种网络,其原理或算法也是其他一些网络的基础。比较成熟的有BP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等。 人工神经元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和工作机理基本上是以人脑的组织结构(大脑神经元结构)和活动规律为背景的,参照生物神经元网络发展起来的人工神经元网络现己有许多种类型,但是它们中的基本单元一一神经元的结构是基本相同的〔27]。人工神经元是生物神经元的模拟与抽象;按照生物神经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构造一个人工神经元如图3一1所示。人工神经元是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单元,从图中可 以看出,它相当于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非线性闭值器件。定义表示 其他神经元的轴突输出,亦即该神经元的输入向量表示其他神经元与该神经元R个突触的连接强度,亦即权值向量,其每个元素的值可正可负,分别表示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为神经元的闭值,如果神经元输入向量的加权和大于。,则该神经元被激活,所以渝入向量的加权和也称为激活值;f表示神经元的输入输出关系函数,称为激活函数或传输函数。因为激活值越大,表示神经元的膜电位总和越大,该神经元兴奋所发放的脉冲越多,所以传输函数一般为单调升函数。但它又是一个有限值函数,因为神经元发放的脉冲数是有限的。这样,神经元的输出可以表示为 神经元

(完整版)深度神经网络全面概述

深度神经网络全面概述从基本概念到实际模型和硬件基础 深度神经网络(DNN)所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被认为是这一次技术变革的基石(之一)。近日,由IEEE Fellow Joel Emer 领导的一个团队发布了一篇题为《深度神经网络的有效处理:教程和调研(Efficient Processing of Deep Neural Networks: A Tutorial and Survey)》的综述论文,从算法、模型、硬件和架构等多个角度对深度神经网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总结。鉴于该论文的篇幅较长,机器之心在此文中提炼了原论文的主干和部分重要内容。 目前,包括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机器人在内的诸多人工智能应用已广泛使用了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DNN 在很多人工智能任务之中表现出了当前最佳的准确度,但同时也存在着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因此,那些能帮助DNN 高效处理并提升效率和吞吐量,同时又无损于表现准确度或不会增加硬件成本的技术是在人工智能系统之中广泛部署DNN 的关键。 论文地址: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b2313351.html,/pdf/1703.09039.pdf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关于实现DNN 的有效处理(efficient processing)的目标的最新进展的全面性教程和调查。特别地,本文还给出了一个DNN 综述——讨论了支持DNN 的多种平台和架构,并强调了最新的有效处理的技术的关键趋势,这些技术或者只是通过改善硬件设计或者同时改善硬件设计和网络算法以降低DNN 计算成本。本文也会对帮助研究者和从业者快速上手DNN 设计的开发资源做一个总结,并凸显重要的基准指标和设计考量以评估数量快速增长的DNN 硬件设计,还包括学界和产业界共同推荐的算法联合设计。 读者将从本文中了解到以下概念:理解DNN 的关键设计考量;通过基准和对比指标评估不同的DNN 硬件实现;理解不同架构和平台之间的权衡;评估不同DNN 有效处理技术的设计有效性;理解最新的实现趋势和机遇。 一、导语 深度神经网络(DNN)目前是许多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1]。由于DNN 在语音识别[2] 和图像识别[3] 上的突破性应用,使用DNN 的应用量有了爆炸性的增长。这些DNN 被部署到了从自动驾驶汽车[4]、癌症检测[5] 到复杂游戏[6] 等各种应用中。在这许多领域中,DNN 能够超越人类的准确率。而DNN 的出众表现源于它能使用统计学习方法从原始感官数据中提取高层特征,在大量的数据中获得输入空间的有效表征。这与之前使用手动提取特征或专家设计规则的方法不同。 然而DNN 获得出众准确率的代价是高计算复杂性成本。虽然通用计算引擎(尤其是GPU),已经成为许多DNN 处理的砥柱,但提供对DNN 计算更专门化的加速方法也越来越热门。本文的目标是提供对DNN、理解DNN 行为的各种工具、有效加速计算的各项技术的概述。 该论文的结构如下: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1)五行学说的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运动。我国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自然界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它反映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用以分析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和研究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法则 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 .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 炎上,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引申为凡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3、土的特性:土爰稼穑。 爰,通曰。稼,种植谷物。穑,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 从,由也。革,变革。从革,说明金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 引申为凡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5、水的特性:水曰润下。 润,滋润、濡润。下,向下、下行。引申为凡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3. 论,也是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相互联系的规律与根源。 行的生克乘侮是五行学说用来解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理金生水, 和资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生我”者为“母”, 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中将它比作“母子”关系,故 火为木之“子”。 “我克”两方面的关系, 金,金克木。在相克关系中,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约的作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克木,则“我克”者为木,火克金,则“克我”者为火。 “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以金为例,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和成长; 常现象。 和发展。因此,必须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是事物发展的正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存在着相互滋生、 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这说明自然种关系称为生克制化关系。 且只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反相成,事物才能变化发展,这相乘和相侮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练习题

《计算机网络》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练习题 一、填空题: 1.________是两个实体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 2._____是传输信号的一条通道,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3._____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形式。 4.________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5.________是指信道所能传送的信号频率宽度,它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数据通信系统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组成。 7.根据数据信息在传输线上的传送方向,数据通信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 8.基带、频带、宽带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分类的。 9.信道的传播延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0.电路交换的通信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1.在分组交换技术中,还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不同的方式。 12.信元交换技术是指__________(英文简称为____),它是一种_________的交换技术。 13.多路复用技术通常有两类: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常见的差错控制技术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为了确保无差错传输数据,必须具有______和______的功能。 15. CRC码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又称________,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校验方法,有很强的检错能力。 16. 存储转发方式中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输的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在数据通信系统中衡量传输可靠性的指标是____。 A.比特率 B.波特率 C.误码率 D.吞吐量 3.在传输过程中,接收和发送共享同一信道的方式称为____。 A.单工方式 B.半双工方式 C.全双工方式 D.自动方式 5.为了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进行远距离的数字通信采用____数据传输方式。 A.基带传输 B.频带传输 C.宽带传输 D.窄带传输 6.在数字信道上,直接传送矩形脉冲信号的方法,称为____。 A.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述课稿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述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要述课的内容是“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教材分析: 本节是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无处不在,学生每天上网,但他们对网络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网络作为计算机专业一个重要分支,知识性、实践性都很强。本章只是让学生对网络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以后网络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而本节又是本章的基础篇,将从网络定义、功能、拓扑结构、网络软件、网络硬件等方面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网络,以便今后在使用网络时用专业知识去解释并探究。 、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职高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熟悉计算机软件、硬件资源。学生大都上过Internet 网,熟悉其常用功能,在学校机房又用过局域网,但他们对网络专业知识了解不多。 本节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而职高学生普遍存在理解能力差,学习自主性差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教材以及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其功能掌握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认识局域网的 三种网络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了解网络硬件在网络中的作用理解协议 2).能力要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利用网络作为工具解决生 活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功能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三种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网络常用硬件设备的名称及作用

北邮Internet基础与应用综合练习题

“Internet基础与应用”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_______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不同计算机和用户之间的_________。 2. 计算机网络要完成两大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 计算机网络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 4. Internet的国际管理者是______________,Internet的中国管理者是________________。 5. 网络协议由3个要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 Internet通信的基础协议是___________协议,其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协议是______协议,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协议是_________协议。 7. 域名服务器是一个安装有__________处理软件的主机,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8. 当前,Internet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其中最主要的威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 WWW服务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 10. 搜索引擎通常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1. 电子邮件服务器通常有两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12. FTP客户端程序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3. FTP服务是一种有_____、有_____的文件传输系统,采用FTP协议实现文件的上载或下载。 14. 远程登录服务是指用户使用________命令,使本地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________的过程。 15. 网络新闻组是利用Internet进行专题讨论的国际论坛,目前Internet中规模最大的网络新闻组是_______。 16. 早期的BBS服务是一种基于__________的服务,当时在公告栏中只能够提供______信息。 17. P2P(Peer-to-Peer)是一种在客户机之间以______方式,通过__________来达到共享计算机资源与服务的工作模式。 18. 常见的Internet接入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9. 目前,无线上网应用最常见有_________方式和________方式。 20. 在Internet上对文件的定位与访问是通过______进行的,有时也把它叫做_______。 21. 目前通过浏览器得到信息通常有三种方式,其一是_____________,其二是__________,其三是_____________。 22. 搜索引擎是一种能够为用户提供检索功能的工具,它通过对Internet上的信息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 23. 在电子邮件系统中,电子邮箱的固定格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4. 不同于传统邮件服务的SMTP与POP3协议,WWW邮件服务使用_______协议收发电子邮件。 25. 目前,从Internet上下载文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6. BT站点是指提供BT文件共享的网站,其中列出的是共享文件的________文件,这种文件通常称为__________。 27. 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IM)通常是指应用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能够实现用户间即

网络基础 Internet的组成

网络基础Internet的组成 Internet是由多个不同的网络所组成的,它可以将多个不同的网络,通过网络设备连接,并且彼此之间遵循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协议来运营。它由下列网络群构成: ●主干网通常为大规模网络,这些网络主要用来与其它网络互连,如美国的NSFnet、欧洲的 EBONE、大型的商用主干网。 ●区域网如连接大专院校的区域网。 ●商用网络为客户提供连接骨干网的服务的网络,或只供公司内部使用且连接到Internet的网络。 ●局域网如校园网。 在Internet网络中,高速的主干网(光缆、微波或卫星)通常会将一些超级的服务器相连,而一些较小规模的网络则通过众多支干与这些服务器连接。对于家庭用户则需要通过一台接在电话线上的调制解调器,借助网络服务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来接入互联网。 Internet需要一种规则使传送数据和通信没有障碍。目前,有不同的国家、地域,不同硬件、操作系统和软件的无数计算机与Internet相连。所以,要保证它们之间能够畅通无阻的交流通信、共享资源,就需要使用一种能保证数据安全、可靠到达指定目的地的专用的通信规则——TCP/IP协议。TCP/IP协议规定了计算机之间通信的所有细节。它规定了每台计算机信息表示的格式与含义,规定了计算机之间通信所要使用的控制信息,以及在接到控制信息后应该做出的反应。TCP/IP协议还将互联网软件连接,对所有现在连接的计算机中运行的软件提供通用服务。 丰富的信息资源也是Internet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为各种资源与信息的共享和方便快捷的交流通信,使得Internet成为当今计算机界乃至整个世界都是最热门的话题。 所有这些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为网络互联开发的众多软件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组成了整个Internet网。 Internet实际上是一个虚拟网络,它隐藏了物理网络连接的细节、物理地址以及路由等信息,因此我们可以说它是一个抽象的通信系统。

整理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009年医学考研中医综合题型变化

2009年医学考研中医综合题型变化 拿到中医大纲之后变动不大。深入分析以后,发觉今年很有可能按照七版教材出题了,建议大家按照七版教材进行复习。关于政治部分可以说是完全没变化,部分内容甚至又改回了07年的语句表述。英语部分一字未动。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30题 中医诊断学30题 中药学30题 方剂学30题 中医内科学35题 针灸学25题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B型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X型题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考查目标、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I.考查目标 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六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攻读中医药学各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之需要。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理,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传输层协议包括 TCP 和 UDP ,FTP采用 TCP 进行传输。 2.TCP/IP协议栈具有简单的分层设计,它将网络分为5层,从底层到高层依次 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3.ZXR10 G产品系列支持的IGP为 IS-IS 、 RIP 、 OSPF 。 4.路由协议大体上可分为链路状态协议和距离矢量协议两种。其中,OSPF属于 链路状态协议, RIP属于距离矢量协议。 5.OSPF通过 Hello 报文来建立并维护邻居关系。 6.在OSPF中,路由汇总只能在 ARP 和 ASBR 上做。 7.Access port是可以承载 1 个VLAN的端口;Tagged port是可以承载多 个VLAN的端口。 8.TCP是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所谓面向连接就是先完成连接建立的过程, 然后进入数据传输阶段。 9.“毒性逆转”是指防止路由自环的措施。 10.做smart trunk的三个前提条件为:速率相同、端口双工式、 链路属性相同。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TCP/IP协议的层次并不是按OSI参考模型来划分的, 相对应于OSI 的七层网络模型,没有定义(D )。 A、物理层与链路层 B、链路层与网络层 C、网络层与传输层 D、会话层与表示层 2、在以太网中ARP报文分为ARP Request和ARP Response,其中ARP Response是( B )传送。 A、广播 B、单播 C、组播 D、多播 3、主机地址10.10.10.10/255.255.254.0的广播地址是多少?(B ) A、10.10.10.255 B、10.10.11.255 C、10.10.255.255 D、10.255.255.255 4、使用子网规划的目的是什么? (D ) A、将大的网络分为多个更小的网络 B、提高IP地址的利用率 C、增强网络的可管理性 D、以上都是 5、下面协议中那一个是工作在传输层并且是面向无连接的。(D ) A、IP B、ARP C、TCP D、UDP

神经网络基本概念

二.神经网络控制 §2.1 神经网络基本概念 一. 生物神经元模型:<1>P7 生物神经元,也称作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虽然神经元的形态有极大差异,但基本结构相似。本目从信息处理和生物控制的角度,简述其结构和功能。 1.神经元结构 神经元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1) 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等组成。 2) 树突:胞体上短而多分支的突起,相当于神经元的输入端,接收传入的神经冲 动。 3) 轴突:胞体上最长枝的突起,也称神经纤维。端部有很多神经末梢,传出神经 冲动。 4)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接口,每一个神经元约有104~106 个突触,前一个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称为突触的前膜,而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称为突触的后膜。一个神经元通过其轴突的神经末梢经突触,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连接,以实现信息传递。由于突触的信息传递是特性可变的,随着神经冲动传递方式的变化,传递作用强弱不同,形成了神经元之间连接的柔性,称为结构的可塑性。 5) 细胞膜电位:神经细胞在受到电的、化学的、机械的刺激后能产生兴奋,此时细胞膜内外由电位差,称为膜电位。其电位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2. 神经元功能 1) 兴奋与抑制:传入神经元的冲动经整和后使细胞膜电位提高,超过动作电 位的阈值时即为兴奋状态,产生神经冲动,由轴突经神经末梢传出。传入神经元的冲动经整和后使细胞膜电位降低,低于阈值时即为抑制状态,不产生神经冲动。 2) 学习与遗忘:由于神经元结构的可塑性,突触的传递作用可增强与减弱, 因此神经元具有学习与遗忘的功能。 二.人工神经元模型 ,<2>P96 人工神经元是对生物神经元的一种模拟与简化。它是神经网络的基本处理单元。图2-2显示了一种简化的人工神经元结构。它是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非线形元件。 图2-2 其输入、输出的关系可描述为 =-= n j i j ji i Q X W I 1 2-1 )I (f y i i = 其中i X (j=1、2、……、n)是从其他神经元传来的输入信号;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述课稿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述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要述课的内容是“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无处不在,学生每天上网,但他们对网络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网络作为计算机专业一个重要分支,知识性、实践性都很强。本章只是让学生对网络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以后网络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而本节又是本章的基础篇,将从网络定义、功能、拓扑结构、网络软件、网络硬件等方面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网络,以便今后在使用网络时用专业知识去解释并探究。 二、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职高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熟悉计算机软件、硬件资源。学生大都上过Internet网,熟悉其常用功能,在学校机房又用过局域网,但他们对网络专业知识了解不多。 本节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而职高学生普遍存在理解能力差,学习自主性差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教材以及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其功能 掌握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 认识局域网的三种网络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 了解网络硬件在网络中的作用 理解协议 2).能力要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提升学生利用网络作为工具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功能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 三种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 网络常用硬件设备的名称及作用

弱电人要知道的100个网络基础知识

弱电人要知道的100个网络基础知识 1什么是链接? 链接是指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它包括用于一个设备能够与另一个设备通信的电缆类型和协议。 2OSI 参考模型的层次是什么? 有7 个OSI 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什么是骨干网? 骨干网络是集中的基础设施,旨在将不同的路由和数据分发到各种网络。它还处理带宽管理和各种通道。 4什么是LAN? LAN 是局域网的缩写。它是指计算机与位于小物理位置的其他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 5什么是节点? 节点是指连接发生的点。它可以是作为网络一部分的计算机或设备。为了形成网络连接,需要两个或更多个节点。

6什么是路由器? 路由器可以连接两个或更多网段。这些是在其路由表中存储信息的智能网络设备,例如路径,跳数等。有了这个信息,他们就可以确定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路由器在OSI 网络层运行。 7什么是点对点链接? 它是指网络上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直接连接。除了将电缆连接到两台计算机的NIC卡之外,点对点连接不需要任何其他网络设备。 8什么是匿名FTP? 匿名FTP 是授予用户访问公共服务器中的文件的一种方式。允许访问这些服务器中的数据的用户不需要识别自己,而是以匿名访客身份登录。 9什么是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与IP 地址组合,以识别两个部分:扩展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像IP 地址一样,子网掩码由32 位组成。 10UTP 电缆允许的最大长度是多少?

UTP 电缆的单段具有90 到100 米的允许长度。这种限制可以通过使用中继器和开关来克服 11什么是数据封装? 数据封装是在通过网络传输信息之前将信息分解成更小的可管理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源和目标地址与奇偶校验一起附加到标题中。 12描述网络拓扑 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的布局。它显示了设备和电缆的物理布局,以及它们如何连接到彼此。 13什么是VPN? VPN 意味着虚拟专用网络,这种技术允许通过网络(如Internet)创建安全通道。 例如,VPN 允许您建立到远程服务器的安全拨号连接。 14简要描述NAT NAT 是网络地址转换。这是一种协议,为公共网络上的多台计算机提供一种方式来共享到Internet 的单一连接。 15OSI 参考模型下网络层的工作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