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灰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水灰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水灰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水灰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水灰比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用水量与水泥用量的重量比值,在组成材料确定的情况下,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其他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能的主要参数。

(一)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大小,水灰比较大时,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颗粒相对较少,颗粒间距离较大,水化生产的胶体不足以填充颗粒间的空隙,此外,过多的水分蒸发后留下较多的水空,使混凝土强度降低。相反,水灰比较小时,水泥颗粒间距离小,水泥水化生产的胶体容易填充颗粒间的空隙,蒸发后留下的水孔也较低,混凝土强度高。但是,过低的水灰比,造成水的数量过少,水泥水化困难,部分水泥得不到充分水化,也不利于强度的提高。

(二)水灰比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水灰比变小,浆体稠度增加,混凝土拌合物流动度降低,拌合物发涩,难以振捣密实。此时,需要较多的外加剂来提高和易性,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水灰比变大,浆体稠度变稀,虽然流动性有所增加,粘聚性和保水性变差,骨料的下沉速度变快,混凝土拌合物容易产生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水灰比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混凝土耐久性是混凝土在使用环境下抵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破坏的能力,直接影响结构物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包括抗渗性、抗冻性、化学侵蚀和碱集料反应等,水灰比对混凝土耐久性起着关键

性的作用。

(1)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

混凝土碳化是指空气中的CO2向混凝土内扩散的过程,从混凝土自身因素考虑,碳化速率受水泥用量或水泥石中的Ca(OH)2含量和混凝土密实度影响。一方面,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越小,水化生产Ca(OH)2的量也就越少,扩散的阻力就越小,碳化速度也就越快。另一方面,水灰比增大,混凝土孔隙率增大,密实度降低,碳化速度增大。反之,水灰比降低,混凝土密实度增强,孔隙率降低,碳化速度较慢。

(2)对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水灰比的大小对混凝土抵抗氯离子扩散能力有重要的影响,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氯离子结合能力也就越大。

(3)对抗渗的影响

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水在混凝土毛细孔向其内部渗透作用的能力,一般来说,混凝土水灰比越小,密实度越高,抗渗性越好。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内部相互联通的、无规则的毛细孔越多,水泥石的孔隙率增加,透水性强,当水灰比大于0.6时,混凝土的抗渗性急剧增加。但过小的水灰比不利于水泥充分水化,密实度也会降低,透水性增加。在水工建筑物基础、挡水和过流建筑物、翼墙等水位变动区要严格控制施工时的水灰比,一般在0.38~0.4之间。

(4)对抗冻的影响

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条件下经受多次冻融循环

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的关系

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的关系 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与水泥的比例,是计算所得,水灰比的大小只与混凝土试配强度和水泥强度有关,与塌落度的大小没有关系。水灰比是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先决条件,这个比例在施工中自始至终不得改变。而塌落度则是混凝土的干稀程度,即适宜混凝土施工的工作度,这就是我开头所讲水灰比与塌落度有本质的区分。塌落度大并非水灰比一定大,例如商品砼,塌落度很大,一般都在120mm 及以上,可它的水灰比不大,只是用水量大而按水灰比增大了水泥的用量,故商品砼的水泥用量比一般自拌砼要大。因此水灰比和塌落度都是在配合比中规定了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如果任意增大塌落度,则水灰比相应增大,这就是塌落度和水灰比的牵连关系。所以我们平时经常讲到要控制塌落度保证水灰比,道理就在此。因此,在混凝土捣拌时要经常做塌落度试验。有时在混凝土浇灌中,确实会碰到特殊情况,如局部构件特别细小、配筋特别密集、浇灌有困难,这时可适当增大塌落度,但必须按水灰比相应增加水泥用量,例如水灰比为0.5,用水量比原配比每一拌增加了5公斤水,则5÷0.5=10,就是说每拌应增加10公斤水泥,这样就仍然保持原来的水灰比。在施工现场,民工们往往为了工作上省力,而任意增大用水量,则增大了水灰比,用他们自己的话讲,我们只多加了一点水,水泥按配比没有少放,对混凝土强度不会有影响。当真对强度没有影响吗?非也,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要控制塌落度的原因,而且原因很简单,因为混凝土随着硬化过程,水分逐渐蒸发,在混凝土内部形成空隙,水分越多,空隙当然越多,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则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若为操作省力,增大塌落度,必须影响混凝土强度,此时只能按水灰比增加水泥用量,才能保证规定的水灰比,从而保证强度,但这无疑造成了水泥的浪费。因此,控制塌落度,不造成水泥的浪费,也有其一定的经济意义。任意增大塌落度的危害性并非只影响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加水的危害

混凝土加水的危害 关于往混凝土中加水到底有无危害呢?这要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原因来分析。应该讲,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因素很多,诸如单位体积用水量、砂率、骨料特性、外加剂等,但这些都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已作考虑,而在施工阶段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往往是由于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如混凝土运输时间、外界温度、湿度等影响,而这些因素在施工中的影响直接表现在加剧了水泥水化的发生,水泥水化的发生才是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主要原因。对于给定组成材料性质和配合比例的混凝土拌合物,其工作性的变化,主要受水泥的水化速率和水分的蒸发速率所支配。水泥的水化,一方面消耗了水分;另一方面,产生的水化产物起到了胶粘作用,进一步阻碍了颗粒间的滑动,而水分的挥发将直接减少了单位混凝土中水的含量。所以,若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运输距离较远,高温天气施工,混凝土浇筑等待时间较长等影响,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那么多半是由于混凝土发生了水泥水化反应导致的。 在高温季节混凝土在运输泵车内的坍落度损失主要是由于运输时间过长、气温过高导致水泥发生水化,导致混凝土流动性、和易性变差,而且水泥发生水化后必然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由于坍落度损失而随意加水肯定是有害的,直接导致混凝土水胶比增大,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必须杜

绝,对于混凝土由于坍落度损失不能施工的,混凝土必须清退工程现场,不得使用在混凝土结构实体中。 1、混凝土的和易性、抗渗性变差 (1)随意向混凝土中加水会造成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离析,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给施工上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及裂缝的产生导致结构的抗渗性能降低。 (2)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地泵将混凝土泵送到需浇筑的楼层,混凝土的和易性越差,越容易导致泵管的弯管处堵管。堵管不仅会增加工人的工作量、浪费时间,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工程的总体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3)在施工过程中,容易碰见一些截面尺寸过小、梁柱节点配筋太密等现象。此时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差,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容易导致以上部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降低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4)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的坍落度过大,会导致其混凝土的抗渗能力降低,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及耐久性,也严重影响使用单位的使用以及造成后期施工单位的维修费用。 2、混凝土硬化性能的影响 随意加水将破坏混凝土配合比的水胶比,直接造成混凝土强度下降,影响其耐久性。 假如C30混凝土的水胶比为0.50,即100kg胶凝材料的用

谈谈混凝土水灰比和塌落度的相互关系

谈谈混凝土水灰比和塌落度的相互关系 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塌落度过是建筑工程在施工中经常要碰到的问题,对于两者的相互关系,大部分民工乃至部分施工技术人员和我们部分监理人员,不是很清楚,以为水灰比大就是塌落度大,塌落度大就是水灰比大,认为两者是一码事,其实不然。这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分,但两者之间又有相互牵连的关系。要说明这个问题,得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说起,现以重量比为例,配合比的计算顺序如下: 1、计算水灰比,计算公式如下:Rh=0.46Rc(C/W-0.52)式中:Rh为混凝土的试配强度,Rc为水泥强度,C/W为灰水比,即水灰比W/C的倒数,其中C代表水泥,W代表水,从式中可以看出,混凝土强度同水泥强度成正比,同灰水比成正比,即同水灰比成反比,(水灰比为灰水比的倒数,1÷灰水比即为水灰比,1÷水灰比即为灰水比),因此灰水比越大则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大则水灰比越小。由此可见,在确定水灰比大小的计算中,水灰比只与混凝土强度和水泥强度两个因素有关,与塌落度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故水灰比是根据混凝土配比强度和水泥强度计算所得,是既定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2、确定塌落度,塌落度是根据混凝土浇灌部位、构件体积、钢筋密集等情况确定的,如基础工程塌落度可小一点,一般为10-30mm,柱梁工程一般为30-50mm,构件细小或者配筋密集,混凝土较难浇灌,则塌落度应适当大一点,一般可在50-90mm。 3、确定用水量,每立方混凝土的用水量是根据塌落度的大小决定的,此外,与石子粒径的大小和黄砂的粗细略有关系。粒径偏细的石子和细砂用水量略偏大,以中砂为例,石子最大粒径40mm,塌落度

30-50mm,每立方混凝土的用水量为180kg。关于用水量可在相关表中查得。 4、计算水泥用量,水泥用量根据每立方混凝土用水量和水灰比计算:即用水量Χ灰水比或者用水量÷水灰比,例如水灰比为0.5,用水量为180kg,则水泥用量为180÷0.5=360kg。 5、确定每立方混凝土的容重,一般混凝土每立方容重约2400kg,强度高的略重,强度低的略轻,但偏差不是很大。 6、计算砂石总用量,砂石总用量为砼容重—用水量—水泥用量,以上述为例,砂石总用量为砼容重2400—水180—水泥360=1860kg。 7、确定砂率并计算砂、石用量、砂率一般为35%,水灰比小的砂率略小,水灰比大的砂率略大,可根据试配混凝土的和易性调整砂率,以上述为例,中砂用量为1860Χ35%=651kg,石子用量为1860—651=1209kg。水、砂、石子用量分别除水泥用量,即成为以水泥为1的配合比,水泥1:水0.5:中砂1.81:石子3.36。 综合上所述,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与水泥的比例,是计算所得,水灰比的大小只与混凝土试配强度和水泥强度有关,与塌落度的大小没有关系。水灰比是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先决条件,这个比例在施工中自始至终不得改变。而塌落度则是混凝土的干稀程度,即适宜混凝土施工的工作度,这就是我开头所讲水灰比与塌落度有本质的区分。塌落度大并非水灰比一定大,例如商品砼,塌落度很大,一般都在120mm及以上,可它的水灰比不大,只是用水量大而按水灰比增大了水泥的用量,故商品砼的水泥用量比一般自拌砼要大。因此水灰比和塌落度都是在配合比中规定了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如果任意增大塌落度,则水灰比相应增大,这就是塌落度和水灰比的牵连关系。所以我们平时经常讲到要控制塌落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照表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照表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试验得出的,我国最新标准C60强度以下的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表示。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立方体极限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用fcu 表示。 依照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例如,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是指30M Pa≤fcu<35MPa 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与水泥等级和水灰比、骨料、龄期、

养护温度和湿度等有关。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一般来说,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水灰比不变时,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所以说,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所以,工程开工时,首先由技术负责人现场确定粗骨料,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高。 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控制与不同的工程部位相适应;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施工中,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在3%以内,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

水灰比和塌落度的关系

水灰比和塌落度的关系 混凝土的水水灰灰比比..... .和塌落度过是建筑工程在施工中经常要碰到的问题,对于两者的相互关系,大部分民工乃至部分施工技术人员和我们部分监理人员,不是很清楚,以为水水灰灰比比..... .大就是塌落度大,塌落度大就是水水灰灰比比..... .大,认为两者是一码事,其实不然。这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分,但两者之间又有相互牵连的关系。要说明这个问题,得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说起,现以重量比为例,配合比的计算顺序如下: 1、计算水水灰灰比比..... .,计算公式如下:Rh=0.46Rc(C/W-0.52)式中:Rh 为混凝土的试配强度,Rc 为水泥强度,C/W 为灰水比,即水水灰灰比比......W/C 的倒数,其中C 代表水泥,W 代表水, 从式中可以看出,混凝土强度同水泥强度成正比,同灰水比成正比,即同水水灰灰比比..... .成反比,(水水灰灰比比......为灰水比的倒数,1÷灰水比即为水水灰灰比比......,1÷水水灰灰比比..... .即为灰水比),因此灰水比越大则水水灰灰比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大则水水灰灰比比......越小。由此可见,在确定水水灰灰比比..... .大小的计算中,水水灰灰比比..... .只与混凝土强度和水泥强度两个因素有关,与塌落度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故水水灰灰比比..... .是根据混凝土配比强度和水泥强度计算所得,是既定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2、确定塌落度,塌落度是根据混凝土浇灌部位、构件体积、钢筋密集等情况确定的,如基础工程塌落度可小一点,一般为10-30mm ,柱梁工程一般为30-50mm ,构件细小或者配筋密集,混凝土较难浇灌,则塌落度应适当大一点,一般可在50-90mm 。 3、确定用水量,每立方混凝土的用水量是根据塌落度的大小决定的,此外,与石子粒径的大小和黄砂的粗细略有关系。粒径偏细的石子和细砂用水量略偏大,以中砂为例,石子最大粒径40mm ,塌落度30-50mm ,每立方混凝土的用水量为180kg 。关于用水量可在相关表中查得。 4、计算水泥用量,水泥用量根据每立方混凝土用水量和水水灰灰比比..... .计算:即用水量Χ灰水比或者用水量÷水水灰灰比比......,例如水水灰灰比比..... .为0.5,用水量为180kg ,则水泥用量为180÷0.5=360k g 。 5、确定每立方混凝土的容重,一般混凝土每立方容重约2400kg ,强度高的略重,强度低的略轻,但偏差不是很大。 6、计算砂石总用量,砂石总用量为砼容重—用水量—水泥用量,以上述为例,砂石总用量为砼容重2400—水180—水泥360=1860kg 。 7、确定砂率并计算砂、石用量、砂率一般为35%,水水灰灰比比......小的砂率略小,水水灰灰比比..... .大的砂率略大,可根据试配混凝土的和易性调整砂率,以上述为例,中砂用量为1860Χ35%=651kg ,石子用量为1860—651=1209kg 。水、砂、石子用量分别除水泥用量,即成为以水

混凝土水灰比和塌落度关系

混凝土水灰比和塌落度关系 以为水灰比大就是塌落度大,塌落度大就是水灰比大,认为两者是一码事,其实不然。 这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分,但两者之间又有相互牵连的关系。要说明这个问题,得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说起,现以重量比为例,配合比的计算顺序如下: 1、计算水灰比,计算公式如下:Rh=0.46Rc(C/W-0.52)式中:Rh为混凝土的试配强度,Rc为水泥强度,C/W为灰水比,即水灰比W/C的倒数,其中C代表水泥,W代表水 从式中可以看出,混凝土强度同水泥强度成正比,同灰水比成正比,即同水灰比成反比,(水灰比为灰水比的倒数,1÷灰水比即为水灰比,1÷水灰比即为灰水比),因此灰水比越大则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大则水灰比越小。 由此可见,在确定水灰比大小的计算中,水灰比只与混凝土强度和水泥强度两个因素有关,与塌落度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故水灰比是根据混凝土配比强度和水泥强度计算所得,是既定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2、确定塌落度,塌落度是根据混凝土浇灌部位、构件体积、钢筋密集等情况确定的,如基础工程塌落度可小一点,一般为10-30mm,柱梁工程一般为30-50mm,构件细小或者配筋密集,混凝土较难浇灌,则塌落度应适当大一点,一般可在50-90mm。

3、确定用水量,每立方混凝土的用水量是根据塌落度的大小决定的,此外,与石子粒径的大小和黄砂的粗细略有关系。 粒径偏细的石子和细砂用水量略偏大,以中砂为例,石子最大粒径40mm,塌落度30-50mm,每立方混凝土的用水量为180kg。关于用水量可在相关表中查得。 4、计算水泥用量,水泥用量根据每立方混凝土用水量和水灰比计算:即用水量Χ灰水比或者用水量÷水灰比,例如水灰比为0.5,用水量为180kg,则水泥用量为180÷0.5=360kg。 5、确定每立方混凝土的容重,一般混凝土每立方容重约2400kg,强度高的略重,强度低的略轻,但偏差不是很大。 6、计算砂石总用量,砂石总用量为砼容重—用水量—水泥用量,以上述为例,砂石总用量为砼容重2400—水180—水泥360=1860kg。 7、确定砂率并计算砂、石用量、砂率一般为35%,水灰比小的砂率略小,水灰比大的砂率略大,可根据试配混凝土的和易性调整砂率,以上述为例,中砂用量为1860Χ35%=651kg,石子用量为1860—651=1209kg。水、砂、石子用量分别除水泥用量,即成为以水泥为1的配合比,水泥1:水0.5:中砂1.81:石子3.36。 综合上所述,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与水泥的比例,是计算所得,水灰比的大小只与混凝土试配强度和水泥强度有关,与塌落度的大小没有关系。水灰比是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先决条件,这个比例在施工中自始至终不得改变。

混凝土作业

混凝土 一、单项选择 1. 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时的标准试件尺寸是( C )mm。 A、70.7×70.7×70.7 B、100×100×100 C、150×150×150 D、200×200×200 2. 配制混凝土时,水泥的强度一般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 B )倍为宜。 A、l——1.5 B、1.5--2 C、2--2.5 D、2--3 3.某混凝土拌合物的立方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4.5MPa,则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 C ) A、C25 B、C24.5 C、C20 D、C30 4.配制C25级砼时可优先选用( B )级水泥。 A、32.5 B、42.5 C、52.5 D、62.5 5.混凝土施工中为增大流动性可采用( A ) A、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 B.增加水C、增加水泥 D、增大砂率 6.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依据28天的( C )确定的。 A、抗折强度 B、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 C、抗压强度标准值 D、抗压强度平均值 7.混凝土用骨料的级配要求是( C )。 A、空隙率要小,总表面积要大 B、孔隙率要小,总表面积也要小 C、空隙率要小,颗粒尽可能粗 D、空隙率要大,颗粒尽可能细 8.混凝土所用骨料的级配好,说明骨料的总表面积小且空隙率( B )。 A、大 B、小 C、不变 D、为零 9.某混凝土构件是8cm厚平板、采用直径10mm的钢筋,最小间距20cm,应选用的石子是( B )。 A、5-10mm B、5-20mm C、5-40mm D、5-50mm 10.减水剂是指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 A )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B+C 11.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规范》规定,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 D ) A、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3/4 B、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1/2 C、结构截面最大尺寸的1/2 D、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 12.下列措施中,( D )可改进混凝土的和易性 A、尽量增加水泥浆用量 B、尽量增大水泥浆度 C、尽量减小砂率 D、掺加某些外加剂 13.配制混凝土时水泥强度等级和品种应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和( C )选用。 A、和易性能 B、变形性 C、耐久性 D、抗渗性 14.相同配比的混凝士,试件尺寸越小,测得的强度值( A )。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最大 15.设计混凝土初步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按( D )。A、混凝土强度要求B、大于最大水灰比 C、小于最大水灰比 D、满足砼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16.关于砂子的细度模数,正确的说法是( A ) A、细度模数越大,砂越粗 B、细度模数与砂的粗细无直接关系 C、细度模数越小,砂越粗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7.配制混凝土时,水灰比(W/C)过大,则( C )。 A、混凝土拌和物的保水性变好 B、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变好 C、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下降 D、(A+B+C) 18.砂子的粗细程度是用( C )表示的。 A、颗粒直径 B、累计筛余百分率 C、细度模数 D、级配区 19.配制C35混凝土,已知单位水泥用量为430kg,水灰比为0.6,砂率为34%,假定混凝土拌和物在振实状态下表观密度为 2400kg/m3则该混凝土 1m3所需砂子的重量为( A ) A、582kg B、1130kg C、258kg D、以上均不对 20.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包含( C ) A、流动性 B、粘聚性 C、可塑性 D、保水性 21.混凝土的流动性用( C )表示。 A、沉人度 B、分层度 C、坍落度 D、针人度 22.硬化后的混凝土应具有( B )。 A、和易性和强度 B、强度和耐久性 C、流动性和粘聚性 D、流动性、枯聚性和保水性 23.配制混凝土宜采用( B )。 A、粗砂 B、中砂 C、细砂 D、特细砂 24.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是( B ) A、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 B、立方抗压强度标准值 C、配制强度 D、强度代表值 二、判断 (×)1.为使混凝土有充分的时间搅拌、运输、浇捣,水泥初凝时间不能过长。 (√)2.泵送混凝土中适宜加人减水剂。 (×)3.可采用增加用水量的方法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4.当构件截面尺寸较大或钢筋较疏时,坍落度值可选择小些。 (×)5.混凝土施工中,可采用任意多加水的方法来增大其流动性。 (×)6.配制C25级混凝土时可优先选用52.5级水泥。 (×)7.体积法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其求出的结果就是各材料用量的体积之比。 (√)8.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中养护,强度会发展更好。 (√)9.减水剂是指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搅拌站回收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搅拌站回收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5-23T11:32:07.89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作者:孙杰 [导读] 文章就搅拌站回收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展开相关分析。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混凝土作为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材料的需求量也越大。混凝土材料在搅拌站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则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若将其回收再利用于生产混凝土,不仅能解决企业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因此文章就搅拌站回收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展开相关分析。 关键词:搅拌站;回收水;混凝土;性能;影响 随着我国政府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预拌混凝土企业实行绿色化生产已成为必然要求。预拌混凝土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无论是混凝土搅拌机、运输车、泵车以及生产场地废弃混凝土在清洗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浆,若这些含有碱性物质的废水废浆直接排放,将会导致对周边水体、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也会对市政排水管道造成堵塞,这些情况的出现对人类生产、生活环境将造成严重破坏。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若能将这些废水当作搅拌用水循环使用,既可保护当地周边环境,也能大量节省企业成本,具备客观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因此,在保证混凝土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废水在混凝土中的使用率,达到废水的零排放,是混凝土生产企业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回收利用混凝土浆水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商品混凝土的年产量已达255414万m3,按照每生产混凝土55m3、会产生清洗废水1吨来进行计算,产生废水的量已达4644万吨/年。而且废水中一般会含有砂石、水泥及外加剂等碱性较强的物质,若随意排放则会污染附近水土。所有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都必须重视对这些废水的处置。同时,从用水量上来看,由于搅拌车的用水量很大,所以,如不回收则会形成巨大的浪费。为了将废水排放问题彻底解决,节省水资源,则很有必要回收混凝土浆水。回收设备包括分离设备、砂石分离、筛分与供水系统、沉淀池及搅拌池等,用于清洗搅拌车,并分离、收集和再利用弃物中的石、砂及泥浆等。这既能有效解决污染问题,又能节约水资源。 二、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一)原材料 (1)水泥:采用华润(南宁)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 P.O42.5R 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熟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2)粗骨料:选用级配良好 5~31.5mm 石灰石质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表观密度为 2700kg/m3。(3)细骨料:选用中砂,粒径小于5mm,表观密度为2650kg/m3,细度模数2.6。(4)粉煤灰:采用磨细Ⅱ级粉煤灰,烧失量为4.69%,密度为2.46g/cm3。(5)矿粉:选用S95矿粉,7 天抗压强度比为82%,28天抗压强度比为 101%。(6)外加剂:选用缓凝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固含量10%,混凝土减水率>30%。(7)搅拌用水:本试验中搅拌用水一部分采用洁净自来水,另一部分采用废水,其主要成分为水、未水化的水泥及矿物掺合料、粒径小于 0.15mm 细砂及少量泥。 (二)试验方法 水泥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试验的检测依据GB/T 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水泥胶砂强度的检验依据 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混凝土拌合物试验方法依据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依据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三、试验中的结果和相关分析 (一)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和ISO法胶砂强度的检测 试验中采用了四种比例的回收水(清水:回收水的体积比是9:1、8:2、7:3 和 6:4),对比掺加回收水和掺自来水后,水泥的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安定性的具体值,同时还对比了水泥3d与28d的胶砂强度。可知,如果回收水掺量为10%~20%,则不会明显影响水泥的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安定性;如果回收水掺量为10%,则胶砂强度差异不明显;如果回收水掺量为20%,则略有降低 3d 强度,而 28d 强度却一致;如果回收水掺量为30%~40%,则稍有延长凝结时间,胶砂强度有明显降低,但仍符合 JGJ 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对凝结时间差小于 30min及回收水胶砂强度与饮用水胶砂强度比值大于90%的要求。90%的要求。 (二)试配混凝土的试验 配合比设计中,若废水浓度过低,不能保证使用废水完全使用,达不到使用效果,浓度过高,废水在生产中容易造成在输送管道中出现沉淀、堵塞的现象。因而本实验中选用三种浓度的废水,其浓度分别是 8%、12%、15%,实验中选用混凝土标号为 C30 及C50,废水与自来水掺加比例为 1:1。实验中,通过调整外加剂用量,保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200±20mm,测试加入废水后混凝土工作性能、混凝土强度变化。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比使用清水搅拌,使用废水搅拌的混凝土仍然具备良好的初始工作性能,但随着废水浓度增加,要达到工作性能接近清水搅拌的混凝土,需要提高外加剂掺量,掺量提高范围在 0.1%~0.4%。坍落度损失方面,不管是 C30 还是 C50 混凝土,当废水浓度为 15%时,混凝土 1.5 小时坍落度和扩展度损失较大,因而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废水浓度不宜过高,浓度控制在 12%以内比较合适。强度方面,掺加废水的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因而掺加一定比例废水,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大。 表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混凝土性能 注:废水中含有一部分固体成分,因而清水的实际用量为加上废水中固体质量。 四、结论 ①混凝土搅拌站分离沉降清洗设备后的废水,能用作拌合水。②适当掺用回收水不会严重影响水泥的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安定性,但如果回收水掺量太高,则会降低其强度。③若回收水掺量少,则不会降低混凝土工作性能,且会提高其密实度,而提高掺量后,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及强度。④在生产中,应定期对回收水浓度进行检测,根据具体情况来选用掺量。当废水浓度小于 12%

混凝土强度和用水量的关系_3458

下载之前请注意: 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问题,请尽快和我联系 2:如果遇到文件中有些地方图片显示不出来的,可能是文档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和我联系,我将图片发送给你,给你带来的不便表示抱歉!请邮箱联系:lcs012@https://www.360docs.net/doc/ab3036637.html, 混凝土强度和用水量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水灰比;用水量 论文摘要:在实际施工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其中用水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也较为明显,以及用水量对砼其他方面所产生的质量影响。 1 水在混凝土中存在方式和硬化机理 水在混凝土中有3 种存在方式:①化学结合水。以严格的定量参加水泥水化的水,它使水泥浆形成结晶固体。化学结合水是强结合的,不参与混凝土与外界湿度交换作用,不引起收缩与膨胀变形,成微小自生变形;②物理化学结合水。在混凝土中以并不严格的定量存在,表现为吸附薄膜结构,它在混凝土中起扩散及溶解水泥颗粒的作用,一部分水在材料周围构成碱性结合水膜,吸附水结合属中等结合,容易受到水分蒸发的破坏,所以它积极地参与混凝土与环境的湿度交换作用;③物理结合水。混凝土中各晶格间及粗、细毛孔中的自由水,亦称游离水,含量不稳定,结合强度低,极容易受水分蒸发影响而破坏结合,它是积极参与和外界进行湿度交换的水。适量的水是混凝土完成水化反应,实现预期强度的必需条件。化学结合水是保证水泥颗粒水化的必需条件;物理化学结合水是保证水泥颗粒充分扩散,逐步完成水化反应的必需条件;而物理结合水则为化学结合水、物理结合水充分发挥作用提供外部条件。 2 用水量的增加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1)水灰比与水泥强度的关系。 在配合比相同的情况下,所用的水泥强度等级越高,制成的混凝土强度也越高。当用同一品种及相同强度等级水泥时,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在水泥强度等级相同,水泥水化所需结合水充足的情况下,水灰比越小,水泥石强度越高,与骨料粘结力也越大,混凝土强度也就越高。确定水灰比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同样要满足施工的要求。 (2)用水量增加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为基础,在配合比已确定的情况下,计算

混凝土 强度 水灰比

摘要:在水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结构安全,主要对混凝土强度、水灰比等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水灰比、水泥强度,切实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确保水工程质量安全。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水灰比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在水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同时也事关下游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对水泥强度和水灰比等进行严格、科学管理。确保水工程质量安全。 一、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 1、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因此,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

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编辑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2; 或MPa计)表示。 目录 1简介 2影响因素 1简介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试验得出的,我国最新标准C60强度以下的采用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注》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条 件下,养护至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表示。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立方体极限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fcuk表示。 依照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例如,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是指30MPa≤fcuk<35MPa

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有水泥等级和水灰比、集料、龄期、养护温度和湿度等有关。 2影响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一般来说,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水灰比不变时,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所以说,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所以,工程开工时,首先由技术负责人现场确定粗骨料,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 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控制与不同的工程部位相适应;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施工中,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在3%以内,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 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 同时,混凝土质量又与外加剂的种类、掺入量、掺入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它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适合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以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夏季要防暴晒,充分利用早、晚气温高低的时间浇筑混凝土;尽量缩短运输和浇筑时间,防止暴晒,并增大拌合物出罐时的塌落度;养护时不宜间断浇水,因为混凝土表面在干燥时温度升高,在浇水时冷却,这种冷热交替作用会使混凝土强度和抗裂性降低。冬季要保温防冻害,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 一般土建工程如何划分类别 1、一般土建工程如何划分类别(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就是怎么划分类别的。 2、12345类建筑综合费率是多少? (一) 一类建筑工程应符合下列条件:

水对混凝土的影响及防水混凝土

水对混凝土的影响及防水混凝土 长期以来,公众对普通混凝土和防水混凝土存在一些误区,结合kkkfs的意见,我们一起分析水对混凝土的危害和防水混凝土的特点:1 水对混凝土构造物产生的危害 在持续水的作用下,水对混凝土构造物产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冻融作用:若水渗入混凝土构造物的裂缝中,且由于气温的变化导致水结冰又融化,如此反复,使得混凝土构造物的裂缝不断扩大且其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严重下降,导致结构慢性破坏,危害结构物的安全。 (2)溶析性侵蚀:是淡水溶解硬化后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产物并将其带走的一种侵蚀现象。该现象可导致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降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得混凝土内部结构受到破坏,强度不断降低。 (3)硫酸盐的侵蚀:受到硫酸盐的侵蚀后,混凝土会呈现出易碎松散的结构且表面发白,棱角处出现裂纹和剥落的现象,这是由于该反应所产生的水化铝酸钙晶体(结合大量结晶水)的体积是反应前水化铝酸钙体积的2.5 倍,随着体积的增大,使得混凝土内部产生的内力越来越大,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4)锈蚀钢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过程是一种电化学反应的过程,经过一系列阴极和阳极化学反应之后,生成红锈和氧化不完全的黑锈,使得钢筋表面形成锈层,黑锈体积是原体积的两倍,而红锈体积则是原来的4倍。随着锈体积的增大,对周围混凝土产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混凝土就会出现顺筋开裂现象,最终导致钢筋的腐蚀。 2 防水混凝土 水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坏的重要因素,因此,防水在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防水混凝土也称结构自防水,它是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抗渗性能,同时又能达到防水要求的混凝土。它将防水的功能和建筑结构融为一体,适合于任何复杂形体的结构,即使有破损也修补,在0.6~2.5 MPa 的水压之间时发生透水现象。其可分为3 类: 2.1 普通防水混凝土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所用的原料没有什么太大不同,主要区别在于普通混凝土是按照实际工程所需的强度来配置,石子为骨架,砂子填充石子之间的空隙,水泥浆的作用是填充砂料空隙并将其黏结在一起;而防水混凝土是根据实际工程中抗渗的要求来配置,采用≤0.6的水灰比,提高砂率、灰砂比、水泥用量,加强养护等方法尽量减少混凝土的孔隙率,水泥浆除了起到在普通混凝土中的作用外,还要与砂浆在粗骨料周围形成砂浆包裹层,从而达到混凝土抗渗性提高的目的。 2.2 外加剂防水混凝土 在混凝土拌和物中加入化学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提高密度,从而达到抗渗和防水的要求,掺入的外加剂主要有引气剂、膨胀剂、缓凝剂和减水剂。 (1)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可引入许多均匀的微小气泡,它对组成材料具有抑制沉降泌水和防止材料不均匀配置的作用,从而防止混凝土中形成大气泡,对混凝土的抗冻性十分有利。它能经受150~200次冻融循环,适用于抗水性、耐久性要求较高的防水工程。(2)膨胀剂: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后和水泥水化产生钙矾石,它是一种膨胀结晶水化物,体积比水化铝酸钙大2.5倍,还能起到补偿收缩的作用,防止裂缝出现,因而其抗渗性能和抗裂性能均有提高。 (3)减水剂:防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调节凝结时间,适用于泵送混凝土及薄壁防水结构。

6_水灰比公式的讨论

水胶比公式还能用来确定现代混凝土的水胶比吗? 本文发表于《商品混凝土》2013年第3期 很高兴应《商品混凝土》杂志之邀在贵刊第三期“特别策划”栏目中谈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水灰比定则”问题,也就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所用水灰比之间的关系问题,即混凝土科研界和工程界普遍关心的水胶比公式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混凝土工程界并为此争论不休,因为区别于传统混凝土材料组成,现代混凝土组成材料中普遍使用化学外加剂尤其是高效减水剂或高性能减水剂和矿物掺和料。为了弄清楚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掺入减水剂以后水胶比公式是否还可用来计算混凝土水胶比的问题,或者说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是否还可以采用保罗米(Bolomy)水灰比公式确定水灰比的问题,本文谈一谈我个人的观点,供广大混凝土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一、水胶比与水灰比 水“胶”比与水“灰”比的一字之差,体现了在原材料组成方面现代混凝土区别于传统混凝土的特点,现代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组成中既包括了硅酸盐水泥,也包括了根据所要配制混凝土的性能合理选用的矿物掺和料,例如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或者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等。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必须要高清楚了。 某技术人员做了一个试验,即在水胶比一定的前提下采用粉煤灰取代等量的水泥并保持胶凝材料用量不变,观察混凝土7天和28天龄期抗压强度随粉煤灰掺量增加的变化,其试验方案见下表。 某技术人员试验方案

这位技术人员发现,随着粉煤灰取代水泥量的增加,混凝土7天和28天的抗压强度依次降低,粉煤灰掺量越大,混凝土抗压强度降得就越多。这样的试验只进行到第4组似乎完全没有必要再接着往下进行就可以得到上述结论了,所以这就造成了目前混凝土工程界的“普遍共识”:只要掺了粉煤灰就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掺得越多,强度越低。因此在很多工程中特别是所谓的“重点工程”中,包括工程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和施工方在内的参建各方均异口同声地“枪毙”粉煤灰,转而采用“纯水泥”。限于篇幅的问题,这里暂且不去讨论到底要不要掺粉煤灰以及掺多少的问题,我想讲的是出现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其原因究竟是什么? 众所周知,影响任何水泥基复合材料强度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水灰比,即混凝土中用水量与水泥用量的比值。如果在混凝土中未掺入任何矿物掺和料,那么水灰比和水胶比是一致的,假设都是0.50。为计算和说明上的方便,若以50%的矿物掺和料取代等量的水泥(这里假设是P.I型水泥)而用水量及胶凝材料总量不变,此时混凝土的水胶比看上去仍然是0.50,但影响混凝土强度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的水灰比却增大了1倍,变成了1.00,事实上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即便如此,混凝土强度焉有不降之理。这个事实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混凝土中的水灰比和水胶比完全是两回事儿,掺矿物掺和料的混凝土其水胶比在较小范围内变动均能造成其水灰比较大范围内的波动。再说得明白一点儿,掺矿物掺和料的混凝土其强度对水胶比的变化比使用纯水泥的混凝土更敏感,而且这种敏感性随着矿物掺和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 第二,在混凝土中掺矿物掺和料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其原因还是认识上的问题,掺矿物掺和料的同时,必须掺入减水剂以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和单方用水量,即使水胶比降低了,实际上混凝土的水灰比或仍在增大。因此,凡是掺矿物掺和料的混凝土,必须同时掺入减水剂并控制用水量。 第三,现代混凝土中,凡是掺矿物掺和料的混凝土几乎均同时使用减水剂以降低水胶比确保混凝土的性能。为得到混凝土中掺矿物掺和料的胶凝材料28天的胶砂强度以取代原水灰比公式中水泥28天的胶砂强度,《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以下简称《规程》)中按照《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 17671-1999)采用固定水胶比为0.50获取掺矿物掺和料的胶凝材料的强度,显然这个强度与掺减水剂降低水胶比的胶凝材料强度的实际值要低很

混凝土泌水的原因与影响

混凝土泌水的原因及影响 一、混凝土泌水的原因 1、混凝土水灰比 混凝土水灰比越大,自由水则越多,一方面会导致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延长,另外一方面会导致混凝土的屈服应力下降,因此在混凝土静置、凝结硬化前,水泥颗粒沉降的时间就越长,混凝土就越易表现出泌水。 2、水泥 水泥作为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胶凝材料,与混凝土的泌水性能密切相关。水泥的凝结时间、细度、比表面积与颗粒分布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泌水性能。水泥的凝结时间越长,所配制的混凝土凝结时间越长,且凝结时间的延长幅度比水泥净浆成倍地增长,在混凝土静置、凝结硬化之前,水泥颗粒沉降的时间越长,混凝土越易泌水;水泥的细度越粗、比表面积越小、颗粒分布中细颗粒(<5μm)含量越少,早期水泥水化量越少,较少的水化产物不足以封堵混凝土中的毛细孔,致使内部水分容易自下而上运动,混凝土泌水越严重。此外,也有些大磨(尤其是带有高效选粉机的系统)磨制的水泥,虽然比表面积较大,细度较细,但由于选粉效率很高,水泥中细颗粒(小于3~5μm)含量少,也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泌水和起粉现象 3.粉煤灰 粉煤灰为混凝土中最常见掺和料,一般具备减少泌水、改善和易性等功能;如果粉煤灰品质较差,需水量增大,会使混凝土中可泌水量增大;尤其是目前人工粉煤灰的大量使用即使细度能达标,但灰中的玻璃体极少且颗粒形状不规则更容易导致混凝土泌水。

3、骨料 细骨料偏粗,或者级配不合理,引起细颗粒空隙增大,自由水上升引起混凝土泌水,是混凝土产生泌水的主要原因。【湖南金华达建材有限公司】试验室对不同砂子细度下混凝土和易性做了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湖南金华达建材有限公司】试验室对现场施工拌和混凝土用砂进行不间断检测,对连续30组进行检测结果如下:细度模数最大为3.0,最小为2.5,平均值为2.8。对右砂系统拌和的混凝土进行泌水率检测,检测结果如下:最大泌水率13.4%,最小4.5%,平均为7.0%,试验检测仍在不间断进行通过人工配制成级配良好的砂子,测得泌水结果为最大泌水率1.91%,最小泌水率0.41%。砂子级配及颗粒下表。可见骨料对混凝土泌水起着主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