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结构设计方式及优化分析

船舶结构设计方式及优化分析
船舶结构设计方式及优化分析

船舶结构设计方式及优化分析

发表时间:2019-04-30T16:18:57.6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焦亚东邢海华

[导读] 摘要: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启东 22625

摘要: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船舶运输业和船舶工程作业作为重要的海上运输途径,船舶设计及建造不仅决定了船舶的整体质量,也决定了海洋运输业的发展和海洋开发的发展。船舶设计及建造是船舶制造的核心步骤,船舶结构的设计与其他工程设计理念类似,我们需要了解使用何种方法来开发设计。

关键词:船舶结构;设计方式;优化分析

引言

在船舶设计及建造中,它包括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等各种特性。最重要的是可靠性。船舶的结构决定了船舶的承载能力,直接影响船体的变形以及质量和动力的稳定性。目前,这一系列要求中大部分都是在相关规范中提出的。船级社及船舶工程师根据具体理论计算,并根据多年的设计及建造经验,制定了一系列造船规范及标准。

1船舶结构优化设计概念

由于造船业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变化的计算机技术,船舶设计的知识和技术也发生了变化。无论船舶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都必须首先确保结构强度,船的使用方便性,然后追求船舶设计的经济效益,这也是船舶结构设计的原则。船舶结构设计的优化不仅促进结构设计创新,而且能提高经济利益。主要设计信息包括设计尺寸和设计形状,以及追求性能目标和控制重量,提高运输及经济效益。船舶结构优化设计需确保船舶的动态和能量形式的完整组合,并满足相应的规范及标准。

2船舶结构设计的方式

2.1 船舶结构设计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过程中,由于船舶结构的复杂性,有必要对其设计理念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第一要分析船舶运输能力及性能指标。船舶结构的工程量非常大。在正常情况下,它是各种工程建设的基础和综合工作。出于这个原因,船舶的设计过程涉及结构、管系、轮机、电气、舾装等多个专业。因此进行船舶设计时,各专业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一方面要分析船舶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并针对各关键点制定具体的科学实施方案。另一方面还应设计船舶结构图纸,针对特殊型式有必要与船东方沟通,并按照造船管理的具体过程进行严格管理。这方面主要包括详细设计、生产设计,辅助工装设计,准备工作和管理施工方案。

2.2船体结构设计的设计要求

船体结构的设计必须是可行的,并且应在确保船舶安全的同时进行具体的设计和优化。船舶在海洋中的安全航行是所有工作的重要保证。在设计过程中,必要按照船级设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确保船舶的稳定性。船舶设计时应考虑在航行过程中的海洋环境,气候、水文和极端天气。另船舶的设计需考虑施工的科学性,以方便制造厂进行施工。

船舶结构需有良好的强度和稳性。施工期间必须确保各项材料的质量,例如,船舶构造中使用的板材必须保证强度及机械性能。不能为追求成本而使用有缺陷的材料,导致船舶的安全性降低。在设计过程中,船舶装载能力需高度重视,船舶的舱室和甲板的设计应根据实际装载要求进行优化设计,以便有足够的空间保证人员的生活和货物的装载,同时还应考虑到船员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

2.3船体结构设计的步骤

首先,准备设计任务书。任务书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和设计目标构建任务,创建基本设计图,并根据原始计划和设计目标确定所需原材料类型和数量的预估。编制与上述计划所一致的详细目录,保证船舶的主尺度和结构的设计可以如期进行。然后,将进行详细设计,根据基本设计图进行具体的图纸制作,详细设计图纸应满足船舶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工艺性的要求。同时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和船东、船级社意见进行适当的调整。图纸绘制后提交船级社及船东审核。最后,进行生产设计,生产设计根据船厂的生产能力工艺标准进行施工图纸制作。要求设计过程严格按照详细设计选择材料,以及完善设计中发现的不足。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以满足船舶设计的要求。

3船舶结构设计今后的优化措施

3.1 缩短坞期以及优化遗传模型

有必要对船舶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规划,通过有效的分析完成整船的焊接设计,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对船舶各部分的制造进行分割,最大限度地提升码头的整体提升效率。并且还要注意要确保坞内的总体吊装的优化,来提高吊装的效率。对于遗传模型,它是基于大量相关数学模型变量而开发得来的,遗传模型的种类可以分为:离散变量模型、连续变量模型和混合变量模型。基于传统模型结构优化设计的缺陷,相关专家学者将生物进化知识与创新遗传算法相结合,并基于船舶结构设计的特点。实验发现,这种类型的遗传算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并且它可以通过目标函数改善先前的时间缺陷,而不需要差分数据。相应的工作由代码集完成,相应的变量关系由二进制表示法表示,有效地解决了设计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离散问题。遗传模型中进行的异化算子、交叉算子和再生算子的运行方式与生物进化具有相同性,遗传优化的设计方法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优化遗传模型对应用和工程方面的重要创新非常重要。

3.2船舶分割的预装配和模糊原理的优化

中大型船舶压载舱的可用空间非常有限,往往距离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过渡区只有一米。在进行分割设计时,难以更好地进行施工,施工中涉及到的不安全因素,也逐渐增加。因此,有必要高度重视一体化壳体涂层的构造。而说到模糊原理的优化就不得不介绍一下模糊原理了。模糊原理出现在1980年。它是一种基于模糊判断的极限搜索方法。将模糊原理应用于船舶结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结构优化问题。使用完全模糊目标原理,阈值用作变量,有效地避免了解决方案下的最大级别方法。解决之后,只需要考虑结构,结构和其他因素,建立一个结合特征权重集和排序的模糊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模糊约束容差值。例如,在计算舱室形状,横舱壁,纵向结构和其他结构时,首先要做的是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清除模糊单元的覆盖范围,然后采用模糊优化来减少原材料的设计方法,实现设计优化。模糊船舶结构优化设计会导致在复杂的设计项目中同时出现多个目标问题。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扩展了模糊结构优化设计,通常在最大规律的背景下,并结合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不同级别目标的约束和模糊性。在应用程序过程中,首先需要创建满足模糊约束的目标子集,然后根据模糊决策将其转换为公共计划,然后求解。在实际应用中,模糊船舶结构优化设计不仅可以满足实际设计要求,而且相关人

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及应用分析 (2)

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及应用分析 在建筑造价中,结构造价的比例非常大。因此,研究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和应用。 标签: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应用 引言:伴随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设计进行优化也是设计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为了解决建筑面积与土地面积的矛盾,建筑本身的性质与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优化了建筑结构。 1、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内容及意义 建筑结构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优化设计;二是建筑工程局部结构的优化设计。其中,局部结构优化设计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结构方案、屋面系统方案、围护结构方案、结构细节等。当对上述目标进行优化时,往往涉及到选择、受力分析和成本分析。总之,在优化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执行设计规范,而且要充分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从而最终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经济效益。建筑结构优化的重要性主要是两点,一是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降低建筑工程的总造价。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适当的应用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工程总造价30%。通过优化方法的有效应用,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材料的性能,另一方面可以为实际的规划执行提供一系列有用的工作。 2、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 2.1概念设计优化 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是设计者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设计要求和建筑环境结合起来设计建筑结构。在设计时,应考虑许多非唯一的数值和不可预测的不可抗拒因素。例如,在设计建筑物时,需要考虑其抗震性能。地震不能通过预测和针对性的设计发生,所以在设计中,应加强地震多发区域内每一栋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尤其要注意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设计优化的这些因素的设计优化的概念。 2.2模型设计优化 在优化设计概念后,还应优化模型的结构。首先,在设计变量的选择中,需要选择的变化内容越来越少,但作为参考标准的基本价值,减少了优化设计的难度,提高了设计的可靠性;其次,针对较大的接触因素,建立相应的功能结构设计和分析,降低建筑成本,减少错误概率的设计,加强建筑整体性优化,减少设计和施工工作的工作量;第三是衡量建筑结构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通常是复杂多变的,具体的建设需要考虑的各个部分稳定、结构应力极限,整体结构刚性和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

试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摘要: 现如今,现代化建设普遍应用于城市建设中,这推动了我国高层建筑发展前进的步伐,由于人们对建筑施工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建筑技术将面临更高的挑战。因此,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面入手,进行改进,从而扩大建筑工程的发挥空间。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优化措施 abstract: nowadays, modernization is generally applied to the city construction, this drives forward the country’s high building development progress, as people have the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tinues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at could face higher challenge. therefore, from build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aspects, to improve and expand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lay spac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measure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optimiz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b48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高层建筑的高度在不断的进行增加,这就使得高层建筑向

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说明 1.1.总平面设计 本设计为一幢7层宾馆,首层层高为 4.5m,二至七层层高均为3.6m,考虑通风和采光要求,采用了南北朝向。设计室内外高差为 0.45m,设置了3级台阶作为室内外的连接。 1.2.平面设计 本宾馆由客房及其他辅助用房组成。设计时力求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紧密,尽量做到符合现代化宾馆的要求。 (1)使用部分设计 1.客房:客房是本设计的主体,占据了本设计绝大部分的建筑面积。考虑到保证有足够的采光和较好的通风要求,故将宾馆南北朝向,东西布置。 2.门厅:门厅是建筑物主要出入口的内外过渡,人流分散的交通枢纽,对于宾馆而言,门厅要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给人舒适的第一感觉,因此,门厅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整幢建筑的形象。 (2)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走廊连接各个客房、楼梯和门厅各部分,以解决房屋中水平联系和疏散问题。过道的宽度应符合人流畅通和建筑防火的要求,本设计中走廊宽度为2.4m。 楼梯是建筑中各层间的垂直联系部分,是楼层人流疏散必经通道。本方案中设有三部双跑楼梯以满足需求。 为满足疏散和防火要求,本宾馆设置了两部电梯。 (3)平面组合设计 该宾馆采用内廊式,由于本建筑的特殊功能,各个客房与服务台都需要有必要的联系。 1.3.立面设计 本方案立面设计充分考虑了宾馆对采光的要求,立面布置了很多

推拉式玻璃窗,样式新颖。通彻的玻璃窗给人一种清晰明快的感觉。 在装饰方面采用乳白色的外墙,窗框为银白色铝合金,色彩搭配和谐,给人一种亲切和谐放松自由的感觉,一改过去的沉闷和死板,使旅客可以轻松自在的在宾馆休息与生活。 1.4.剖面设计 根据采光和通风要求,各房间均采用自然光,并满足窗地比的要求,窗台高900mm。 屋面排水采用有组织内排水,排水坡度为2%,结构找坡。 为了符合规范要求,本设计中采用了两部电梯,满足各分区消防和交通联系的要求。 1.5.建筑设计的体会 本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到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交通联系的方便,达到人流疏散和防火的要求,对房间的布置及使用面积的确定,达到舒适、方便。立面的造型及周围的环境做到相互协调;整个建筑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使人,建筑和环境进行完美的结合。 本次建筑设计使我们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中,并通过翻阅大量的资料及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得到一一解决。这次设计让我受益匪浅,既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又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浅谈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浅谈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发表时间:2017-10-16T15:10:36.6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作者:张春晓[导读] 它是达到工程设计的“安全、适用、经济”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即重点探讨了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优化设计的措施。 身份证号码:13012419820113xxxx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房屋结构优化设计对于整个工程建设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每个工程建筑想要达到的目标就是用最少的资金投入提高整个工程结构的坚固性和可靠性,以至达到最大最长远的经济效益。优化设计方案与传统的设计方案相比较下的优势就是,它可以节省工程的开支,它是达到工程设计的“安全、适用、经济”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即重点探讨了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优化设计 的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优化;剪力墙;材料 一、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过小这种情况多发生于VI度抗震设防区。一些结构设计者误认为六度设防就是不设防,为图受力分析方便,他们故意把柱子的截面高度设计得过小,使梁柱的线刚度比加大,把梁简化为铰支梁,柱按轴心受压计算这样,这不但影响了房屋的耐久性,而且也常常引起用户的恐惧心理。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时,将会倒塌,这违背了现行抗震规范中“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 (二)砖混结构中房屋构造柱与承重柱混淆不清在当前结构设计中,构造柱经常被作为承重柱使用。这种作法将引起以下几个问题: 1、构造柱作为承重柱使用后,使得构造柱提前受力,这不但会降低构造柱对砌体的拉结和约束作用,而且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时,在构造柱位置必然形成应力集中,首先破坏。这样,构造柱不但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房屋结构中的一个薄弱的部位。 2、构造柱一般生根于地圈梁中,没有另设基础,构造柱兼作承重柱使用后,柱底基础的抗冲切、抗弯及局部承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要求。柱底基础一旦发生冲切或局部承压破坏,将导致构造柱下沉,引起其周围的墙体出现裂缝。建议承重大梁下的柱子应按承重柱设计。若梁上荷载和跨度都比较小时,构造柱也可布置于梁下,但此时必须按不考虑构造柱作用来验算梁下墙体的局部承压和抗弯强度,经验算满足后,方可在梁下布置构造柱。 3、悬挑梁的梁高选用过小设计者往往只注意了对梁的强度和倾覆进行验算,而忽略了对梁挠度的验算。梁高选用过小,引起梁截面的受压区应力过高,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梁截面受压区产生非线性徐变,梁挠度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大。挑梁的变形引起梁上板出现裂缝,裂缝宽度随着挑梁变形的加大而加宽,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当为托墙挑梁时,梁过大的挠度会引起梁上墙体在梁支座附近出现裂缝。裂缝在梁支座处沿竖直方向向上发展,当到一定高度时沿斜向延伸,缝愈靠上愈宽。挑梁的截面过小对结构的抗震也很不利,悬挑结构对竖向地震的作用最为敏感。梁过小时,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较大,梁的延性减小,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易发生脆性破坏,失去承载力。 二、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措施 (一)加强设计中建筑结构形式的选用不同的建筑类别和功能要求决定了户型的选择,从砌体结构和底部剪力墙结构谈起。 1、加强砌体结构的设计 作为承重构件和抗侧移构件的砖砌体,其平面布置较为灵活,但不事宜做跃层结构,杜绝受力较大的突兀结构形式。门窗开洞宽度不宜超过2.1m,纵向墙体数量不宜少于三道,这一措施可以适当减少构造柱的配筋。 2、剪力墙的优化设计 剪力墙设计中连梁的设计是关键。联肢墙是通过连梁连接的各墙肢联结而成,从而增加了墙肢的约束条件。连梁的刚度增大必将使得结构的地震作用也增大,这样连梁和墙肢分配内力也相应增大,此时必须增大构件的配筋量,显然这一设计结果必然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因此,在住宅结构设计时,有经验的设计师都是将连梁设计成为截面、刚度较小的弱连梁。同时,在满足结构刚度与变形要求时,应从经济角度与抗力、变形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布置抗侧力构件。显然,剪力墙数量越多,结构抗侧力刚度愈大,相应结构位移会减小,但是结构地震力会随抗侧力刚度增大而加大,对结构的造价控制不利。因此剪力墙应以周边均匀、对称、分散等原则合理布置,以规范规定的水平位移限值为准尽可能减少剪力墙数量。 (二)注重细部优化 1、在注重整体设计的同时,也应加强结构局部构件的精细设计 比如现浇板设计中尽量把异形板划分为矩形板,这样既达到合理受力的目的,也避免了拐角裂缝的出现。 2、底部框架抗震墙的底框梁箍筋配箍量一般较大,此时若选用冷轧带肋钢筋作为箍筋,便可减少箍筋肢数或箍筋直径,达到造价的降低以及施工的方便化。还有,为减少底部截面,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是柱构件不错的选择,但是水平构件混凝土可适当减少混凝土的标号,满足了受力要求,也节约了成本。 3、关于梁、板的计算跨度 梁板结构,简单点讲,可认为是在梁的中心线上有一刚性支座,取消梁的概念,将梁板统一认为是一变截面板。在扁梁结构中,梁高比板厚大不了多少时,应将计算长度取至梁中心,选梁中心处的弯距和梁厚,及梁边弯距和板厚配筋取二者大值配筋。(借用台阶式独立基础变截面处的概念)柱子也可认为是超大截面梁,所以梁配筋时应取柱边弯距。削峰是正常的,不削峰才有问题。 4、主梁有次梁处加附加筋 总的原则,当主梁上次梁开裂后,从次梁的受压区顶至主梁底的截面高度的混凝土加箍筋能承受次梁产生的剪力时,主梁可不加附加筋。梁上集中力,产生的剪力在整个梁范围内是一样,所以抗剪满足,集中力处自然满足。主次深梁及次梁相对主梁截面、荷载较小时,也可满足。

船舶结构设计基础作业1

1波浪包括哪些要素?并叙述在实际计算时各个波浪要素的选取方法。 答:波浪要素包括波形、波长与波高。 在实际计算时,波形为坦谷波, 取计算波长等于船长,波高随船长变化,并且规定按波峰在船舯和波谷在船舯两种典型状态进行计算。 2试简述浮力曲线的绘制方法 答:浮力曲线是指船舶在某一装载状态下(一般为正常排水量状态),浮力沿船长分布状况的曲线。浮力曲线的纵坐标表示作用在船体梁上单位长度的浮力值,其与纵向坐标轴所围的面积等于作用在船体上的浮力,该面积的形心纵向坐标即为浮心的纵向位置。通常根据邦戎曲线求得浮力曲线。下 . 图为邦戎曲线及获得的浮力曲线 浮态第一次近似计算 根据静水力曲线去确定相应与给定排水量时的平均吃水dm、浮心纵向坐标xb、水线面漂心坐标xf 以及纵稳心半径R。 由于实船的R远大于KC,所以 确定了首尾吃水之后,利用邦戎曲线求出对应于该吃水线时的浮力分布,同时计算出总浮力及浮心纵向坐标。如果求得的这两个数值不满足精度要求,则应作第2次近似计算。 浮态第二次近似计算 1

A-水线面面积 若浮心与重心的纵向坐标之差不超过船长L 的0.1%,排水量与给定的船舶重量之差不超过排水量的0.5%,则认为调整好了,由此产生的误差不超过5%M max ,应根据最后一次确定的首尾吃水求出浮 力分布曲线。 3若被换算构件的剖面积为ai ,其应力为σi ,弹性模量为Ei ;与其等效的基本材料的应力为σ,弹性模量为E ,根据变形相等且承受同样的力P ,则与其等效的基本材料的剖面积为a 为多少? 答:aE P E a P E E i i i i ====εσσε或 所以E E a a i i ?= 4按照纵向构件在传递载荷过程中产生的应力种类和数目,将纵向强力构件可分为哪几类? 答:只承受总纵弯曲的纵向构件,称为第一类构件,如不计甲板横荷重的上甲板纵向构件。同时承受总纵弯曲和板架弯曲的纵向构件,称为第二类构件,如船底纵桁、内底板。同时承受总纵弯曲、板架弯曲及纵骨弯曲的纵向构件,或者同时承受总纵弯曲、板架弯曲及板格弯曲(横骨架式)的纵向构件,称为第三类构件,如纵骨架式中的船底纵骨或横骨架式中的船底板。同时承受总纵弯曲、板架弯曲、纵骨弯曲及板格弯曲的纵向构件,称为第四类构件,如纵骨架式中的船底板。 5已知纵骨架式船底外板的板架弯曲应力为σ2=+-300, 欧拉应力为σE=800 总纵弯曲应力为σ1=-1000, 试计算该板的折减系数φ 答: 1.11000 30080012=+=+=σσσ?E 实取1=? 5.0100030080012=-=-= σσσ?E 实取5.0=?

基于多学科优化的船舶结构设计研究

基于多学科优化的船舶结构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7-09-21T14:15:44.6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作者:叶帆[导读] 满足其实际设计要求,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合理解决其中存在的设计问题,提高优化设计工作效果。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在船舶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积极应用多学科优化设计方式,建立专门的框架体系,在继承有限元建模与分析软件优化技术的支持之下,科学开展船舶设计工作,逐渐提高设计质量与可靠性,增强其工作成效。 关键词:多学科;船舶结构;优化设计 在船舶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用多学科优化设计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设计工作质量,建立科学的计算结构,对其进行校核处理,应用专门的软件设计技术,明确约束条件,提高结构的耐波性与操控性,满足其实际设计要求,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合理解决其中存在的设计问题,提高优化设计工作效果。 一、优化设计模型的构建措施 在建立优化设计模型期间,需要对船舱区域结构进行重点分析,主要因为其占有整个船体重量的70%左右,决定着船舶的造价与费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处理,提高结构设计的优化型,做好区域结构设计工作。 第一,设计模型范围。对于模型范围而言,需要根据船舱实际情况,对其货仓进行划分处理,利用先进的定位技术,明确船舱的各类区域。一方面,需要建设完善的有限元模型,按照工作要求,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另一方面,需要建设有效分析区域模型,根据传承的设计要求,对其设计质量进行控制。且在结构优化设计期间,需要对燃油舱与淡水舱等重量进行检验,通过多点约束的方式,对其进行等效划分处理,全面调节空船重量与实体船舱重量之间的关系,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差值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改革,以此增强设计成效。 第二,边界条件的明确。设计者需要科学明确边界条件,按照国家《钢制海船入级规范》等条例,对船舱模型进行独立点约束,明确独立点的位置,对其横剖面与轴高速进行分析,提高前后端面约束处理工作质量。 第三,荷载调节措施。为了做好简化设计工作,需要对于船舱的装载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危险荷载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静水荷载、波浪荷载等,科学计算船舱压力数据信息,以此提高优化设计工作效果。 二、舱段优化设计模型 在结构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舱段优化设计模型进行全面分析,在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提高设计质量。 第一,设计变量的分析。在多学科优化设计期间,需要利用多个学科对船舶主尺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明确结构优化设计要求,在获取相关确定值之后,科学开展设计工作。首先,对于船体而言,可以利用高级强度钢对其进行建造处理,例如:AH32强度钢材料,对于货仓区域而言,需要对其纵向构件进行处理,利用AH36级强度的钢材料开展制作工作,提高优化设计工作质量,增强其工作效果[1]。其次,在有限元软件的限制之下,板单元的应力数据信息分析工作受到广泛重视,需要相关设计者对其设计参数进行全面的处理,在参数改变的情况下,提高系统设计质量。最后,需要对各类板单元的厚度进行控制,根据实际设计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简化处理,在减少计算时间的基础上,提高设计工作效率与质量,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同时,需要规范计算方式,选择离散设计变量开展优化设计工作,提高工作成效。 第二,边界条件的明确。设计者需要科学明确边界条件,按照国家《钢制海船入级规范》等条例,对船舱模型进行独立点约束,明确独立点的位置,对其横剖面与轴高速进行分析,提高前后端面约束处理工作质量。 第三,荷载调节措施。为了做好简化设计工作,需要对于船舱的装载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危险荷载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静水荷载、波浪荷载等,科学计算船舱压力数据信息,以此提高优化设计工作效果。 二、舱段优化设计模型 在结构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舱段优化设计模型进行全面分析,在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提高设计质量。 第一,设计变量的分析。在多学科优化设计期间,需要利用多个学科对船舶主尺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明确结构优化设计要求,在获取相关确定值之后,科学开展设计工作。首先,对于船体而言,可以利用高级强度钢对其进行建造处理,例如:AH32强度钢材料,对于货仓区域而言,需要对其纵向构件进行处理,利用AH36级强度的钢材料开展制作工作,提高优化设计工作质量,增强其工作效果[1]。其次,在有限元软件的限制之下,板单元的应力数据信息分析工作受到广泛重视,需要相关设计者对其设计参数进行全面的处理,在参数改变的情况下,提高系统设计质量。最后,需要对各类板单元的厚度进行控制,根据实际设计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简化处理,在减少计算时间的基础上,提高设计工作效率与质量,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同时,需要规范计算方式,选择离散设计变量开展优化设计工作,提高工作成效。 第二,约束条件分析。对于约束条件而言,需要参考屈服应力数据信息,对其进行全面的处理,满足相关工作要求。在此期间,需要根据国家规范,对其强度进行计算,如果将刚才的屈服应力条件作为约束条件,就要对其最小值进行计算,获取合理的优化设计成果。同时,在货仓区域优化设计期间,由于材料等级存在差异,系数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设计期间,需要制定针对性的约束条件设计方案,提高优化设计工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2]。 第三,目标函数的分析。对于目标函数而言,在实际分析期间,需要科学设定重量值,对其进行最小化的优化处理,将表达式设置为: ×X2....X6]7 minFX 三、多学科优化船舶结构设计实现措施 (一)工作流程分析 第一,做好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利用相关软件,建立有限元的模型,明确相关材料与各类属性,对荷载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处理。其次,需要对属性进行分析,在强度检验的情况下,生成文件。再次,需要利用计算方式,对文件中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计算,以此提高优化设计质量。最后,需要计算质量与应力报告,对各类模型进行分析[3]。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 ——周江琛2013301390008 摘要:机械优化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非常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是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重点介绍机械优化设计方法的同时,对其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优化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关键词:优化方法约束特点函数 优化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建立在数学规划理论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数值计算,能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到尽可能完善的或最适宜的设计方案,使期望的经济指标达到最优,它可以成功地解决解析等其它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优化设计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因而采用这种设计方法能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优化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将设计问题转化为确切反映问题实质并适合于优化计算的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包括:选取适当的设计变量,建立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是设计问题所要求的最优指标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约束条件反映的是设计变量取得范围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求得该数学模型的最优解:可归结为在给定的条件下求目标函数的极值或最优值的问题。机械优化设计就是在给定的载荷或环境条件下,在机械产品的形态、几何尺寸关系或其它因素的限制范围内,以机械系统的功能、强度和经济性等为优化对象,选取设计变量,建立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使目标函数获得最优值一种现代设计方法,目前机械优化设计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和国防等各部门。优化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它是将最优化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设计领域,为工程设计提供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利用这种新方法,就可以寻找出最佳设计方案,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因此优化设计是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优化方法的发展经历了数值法、数值分析法和非数值分析法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数学规划理论形成了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为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优化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使工程技术人员把主要精力转到优化方案的选择上。最优化技术成功地运用于机械设计还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引入优化设计方法后,使得在设计工程中既能够不断选择设计参数并评选出最优设计方案,又可加快设计速度,缩短设计周期。在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机械产品更新日益所以今天,把优化设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起来,使设计工程完全自动化,已成为设计方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优化设计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无约束优化设计法;无约束优化设计是没有约束函数的优化设计,无约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目标函数的一阶或二阶导数的无约束优化方法,如最速下降法、共轭梯度法、牛顿法及变尺度法等。另一类是只利用目标函数值的无约束优化方法,如坐标轮换法、单形替换法及鲍威尔法等。此法具有计算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优化措施探讨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优化措施探讨 摘要:建筑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房屋建筑建设质量的优劣,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设计优化是保障房屋建筑的质量及提高建筑物安全性、稳定性、美观性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文章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设计优化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关键点,希望可以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结构设计优化;建筑工程;结构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条件,生活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时间进度和社会发展需求,在当今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基于质量和安全保证,通常会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以实现降低成本,节能减排和改善建筑功能的目的。 1 建筑物结构设计中结构设计的优化 建筑结构模型的优化 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在实施结构设计优化时应优化建筑结构模型。在优化建筑结构模型时,可以从三个方面确定约束条件,计算功能并选择变量。在构建和使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应该非常重视选择不同的变量。在定义和选择不同的变量时,应充分考虑实际的建筑状况,并将其与当地情况结合起来,并彻底分析可能影响建筑结构设计和使用的所有因素。表示这些因素的预定参数。在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显示。有些因素可能会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总体影响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无论设计人员是多因素还是单一因素,设计人员都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警告。另外,在优化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功能中的各个要素可以有效减少人员工作量,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优化建筑物的主要结构 在设计建筑物结构的主要部分时,应考虑建筑物的质量,并且优化设计应基于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建筑结构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在随后的优化设计中,确定要加强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对于建筑物来说,增加主体的稳定性是增加建筑物安全性的有效方法,可以使建筑物在一定范围内承受恶劣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建筑物能够经受地震,强风等侵袭。在环境中是安全的。防止建筑物在恶劣的室外环境下倒塌。在优化建筑物的主要结构时,关键是优化幕墙的设计,以确保幕墙的整体稳定性。关键是使幕墙的质量相等,并使结构重心与刚性中心重合。因此,它增加了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减少幕墙的数量和增加幕墙的程度来优化幕墙的结构。在住宅建筑结构的设计中,许多钢结构经常放置在幕墙内,因此幕墙可以支撑更大的重量并增加幕墙的稳定性。但是,由于节能,应该对该部分进行优化和设计,并且确保幕墙稳定性的原则应该是尽可能少的钢结构建筑材料。 优化建筑细节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蓬勃发展,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一点上,许多公司开始吸引消费者,从细节开始,以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美观性。在此基础上,在建筑物结构设计中优化结构设计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细节的优化。根据客户的需求,应该优化和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建筑概况 1、设计题目:++++++++++++ 2、建筑面积:6500㎡ 3、建筑总高度:19.650m(室外地坪算起) 4、建筑层数:六层 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二、工程概况: 该旅馆为五层钢筋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约6500m2,建筑物平面为V字形。走廊宽度2.4m,标准层高3.6m,室内外高差0.45m,其它轴网尺寸等详见平面简图。 三、设计资料 1、气象条件 本地区基本风压 0.40kN/㎡,基本雪压0.35kN/㎡(按你设计的城市查荷载规范) 2、抗震烈度:7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1g(按你设计的城市查抗震规范) 3、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地点冰冻深度0.7M;(按你设计的城市查地基设计规范) 建筑场地类别:Ⅱ类场地土;(任务书如无,可按此) 场地土层一览表(标准值)(可按此选用)

注:1)地下稳定水位居地坪-6m以下; 2)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 4、屋面做法: 防水层:二毡三油或三毡四油 结合层:冷底子油热马蹄脂二道 保温层:水泥石保温层(200mm厚) 找平层:20mm厚1:3水泥砂浆 结构层:100mm厚钢筋砼屋面板 板底抹灰:粉底15mm厚 5、楼面做法:水磨石地面:或铺地砖 120㎜厚现浇砼板(或按你设计的楼板厚度) 粉底(或吊顶)15mm厚 6、材料 梁、柱、板统一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采用HPB335,箍筋采用HPB235,板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四、建筑要求 建筑等级:耐火等级为Ⅱ级 抗震等级为3级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五、采光、通风、防火设计 1、采光、通风设计 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门窗位置,从而形成“穿堂风”,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便于通风。 2、防火设计 本工程耐火等级为Ⅱ级,建筑的内部装修、陈设均应做到难燃化,以减少火灾的发生及降低蔓延速度,公共安全出口设有三个(按设计),可以方便人员疏散。因该为旅馆的总高度超过21m属多层建筑,因而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50045-95)规定,楼梯间应采用封闭式,防止烟火侵袭。在疏散门处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各层均应设有手动、自动报警器及高压灭火水枪。 六、建筑细部设计 1、建筑热工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 2、建筑体型设计应有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利节能。

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发表时间:2017-11-02T12:00:07.3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作者:段勇 [导读] 摘要:随着住宅商品化、市场化制度的日趋完善,一方面居住者对住宅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住宅开放商对住宅建设成本的控制也越来越严。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住宅商品化、市场化制度的日趋完善,一方面居住者对住宅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住宅开放商对住宅建设成本的控制也越来越严。而在住宅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直接影响整体项目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此对住宅建筑结构设计实行优化是目前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对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方法展开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学习。 关键词: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前言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社会群众对自己的居住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住宅的目的是为了人们居住,面对着人们不断提升的居住要求,建筑的供应者和设计者开始了对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思考。如何才能使得住宅品质可以满足人们当今不断增长的居住需求,同时又可以让投资者能控制住宅投资的成本,这是当前设计人员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意义 1.1设计优化降低工程总成本 在整个工程建设中,设计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巨大。按德国专家墨儿的研究成果,工程项目各个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可高达75%以上,设计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约为88%,而施工中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仅为12%。相比只占基建投资1%~5%的设计收费而言,设计阶段的优化可降低工程总造价的10%以上。因此,做好设计优化不仅可以保证整体项目的品质,还可以从源头控制建造成本。 1.2建筑结构设计的经济性 简单的说建筑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就是以较少的材料去完成建筑物各种功能的要求。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结构设计的经济性与否直接关系项目投资量的大小,而影响结构设计经济性的关键因素在于结构方案的选型、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结构构件的设计和设计制图的精确度等。举例说明,钢筋占建安造价比例较高,所以一些业主经常会有一种钢筋恐惧症和钢筋过敏性反应,由于业主对结构理论、设计规范不熟悉,所以即使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用钢量的居高不下也是无可奈何。其实只要对结构理论融会贯通且不死啃规范,有许多不必要的钢筋是可以节省的,同时对结构的受力和安全无不良影响,甚至优化布置后,结构安全度还会提高。 二、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应该满足的条件 2.1 安全性 建筑结构设计追求的第一目标是安全。一个结构可以不美,可以不经济但是不可以不安全。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选用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其次是结构整体分析、构件及构件的连接设计,并取用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或可靠指标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因此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首要条件是安全性。 2.2 功能性 对于住宅建筑本身而言,其目的就是为了给人类居住所用。其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满足人类对于居住环境的最大化需求。所以住宅建筑的功能性方面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实用性的功能,更是要增添住宅的格局合理性,居住环境美观性、舒适性以及协调性等功能。而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不能损害住宅的功能性。 2.3 经济性 近年来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同时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项目建设必须要从经济性出发,无视经济性因素的建设将无法实现。建筑结构的经济性是指通过对整个建筑结构的设计优化,最大程度的节约各种材料和资源,达到控制和减少建筑成本的目标。也即“少费多用”的原则,具体指就是凭借有效的手段或方法用较小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效用。在建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上,该原则是一条重要的、有效的、节约型的设计方式。 2.4 环保性 我国目前90%以上的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作为建造材料,而钢筋混凝土对建筑材料的消耗巨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2005年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披露了一组惊人的数据:我国建筑业物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消耗高出10%~25%,每拌和1立方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Kg。目前,我国每年生产混凝土约15亿立方,一年消耗5亿吨水泥,17亿立方石子,10亿立方沙子。从环保的角度我们不应该通过过度的消耗资源,我们也没有资格透支应该留给子孙后代的资源。在这方面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任重道远。 三、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概念 设计是规范加上工程师判断和创造的产物。设计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常规的突破,但结构的设计优化并不以牺牲安全来求得经济效益。结构设计优化是以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工程经验为前提;以对设计规范实质内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为指导;以先进的结构分析设计方法为手段对结构设计进行深化、调整、改善与提高,也就是对结构设计再加工的过程。设计优化着力于使结构体系合理化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从而带来效益。 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是先根据经验通过判断给出或假定一个设计方案和做法,用工程力学方法进行结构分析,以检验是否满足规范规定的承载力、刚度、稳定、尺寸等方面的要求。而结构优化设计是在很多个,甚至无限多个可用方案和做法中找出最优的方案,即材料最省、造价最低、或某些指标最佳的方案和做法。这样的结构设计便由“分析与校核”发展为“综合与优选”。“综合与优选”实质上也就是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 四、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4.1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材料的选用 结构优化原理如同“木桶原理”,不增加短板长度而盲目增加长板对提高木桶的蓄水能力无济于事。在材料选用方面尤其如此,设计人员应结合力学概念和构件受力特点做到物尽其用,通过材料的配置达到加强构件强度、刚性和延性的目的。比如在建筑物中,我们知道竖

6船舶中剖面结构优化设计

第六章 船舶中剖面结构优化设计 6.1 概述 船舶结构设计通常是从船中剖面设计开始的。中剖面各部分的结构形式、构件尺寸和它们的连接方法,都集中地反映了船舶的结构概貌。船体中部结构是保证其总纵强度的主要部分,也是船体结构重量的主要部分,因此,进行中剖面结构优化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那么,如何运用最优化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在保证船体结构必需的强度和刚度情况下,选择最佳的结构方案,使其重量最轻或成本最低呢?这就是本章所要讨论的问题。 本章首先介绍了适用于船舶结构优化问题的混合离散变量的直接搜索法(MDOD 法),接着应用MDOD 法分别讨论了基于“规范”法和直接计算方法的中剖面结构优化设计,并给出了国内外学者(包括编著者)在船舶结构优化设计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6.2 离散变量的结构优化设计 结构优化设计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立数学模型,把一个工程结构的设计问题变成一个数学问题;第二个阶段是选择合理、有效的计算方法;第三个阶段是编制计算机程序,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计算和评估。 介绍结构优化设计的教材已有一些[1,2],但由于船舶结构的设计的方法大都是离散的变量, 真正处理起来并不简单。本章将介绍新近发展起来直接处理的混合离散变量优化问题方法[3]。 6.2.1 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 混合离散变量优化问题与一般的连续变量优化问题的区别在于,前者的设计变量中既包含有连续变量也有离散变量,而后者只包含连续变量。其数学模型可简单的表达为 min )(X f (6-1) s.t. (X )≤0 j =1,2,3,…,NC g j (6-2) 式中 ub i lb i x x x ≤≤ i =1,2,3,…,NN D T ND D T C D R x x x X X X X ∈==],,,[, ],[21L C T NN N D ND C R x x x X ∈=++],.....,,[21, C D n R R R ×= 其中:x i lb 和x i ub 分别为变量的下界值和上界值,D X 为离散变量的子集合(整型变量可 视为离散变量的特例),C X 为连续变量的子集合。 6.2.2 结构优化的方法

钢结构设计计算书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书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设计资料和结构布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铺板设计 1.1初选铺板截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2板的加劲肋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3荷载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3.次梁设计 3.1计算简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3.2初选次梁截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3.3内力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3.4截面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4.主梁设计 4.1计算简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4.2初选主梁截面尺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5.主梁内力计算 5.1荷载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5.2截面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6.主梁稳定计算 6.1内力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6.2挠度验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6.3翼缘与腹板的连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7主梁加劲肋计算 7.1支撑加劲肋的稳定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7.2连接螺栓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7.3加劲肋与主梁角焊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7.4连接板的厚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7.5次梁腹板的净截面验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8.钢柱设计 8.1截面尺寸初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8.2整体稳定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8.3局部稳定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8.4刚度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8.5主梁与柱的链接节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9.柱脚设计 9.1底板面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9.2底板厚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9.3螺栓直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10.楼梯设计 10.1楼梯布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船舶原理设计第二次作业

船舶原理设计第二次作业 1、单位重量的货物所占船舱的容积是。 A.载重量系数B,容积折扣系数C,诺曼系数D,积载系数 2、非液体货物的积载因数并不等于货物密度的倒数。 A, 是B, 否 3、亏舱是指货舱某些部位因堆装不便而产生装货时无法利用的空间,。 A, 是B, 否 4、船舱内能用于装货的容积与型容积之比是。 A.载重量系数B,容积折扣系数C,诺曼系数D,积载系数 5、包装容积通常取净容积的90 %~93 %。 A, 是B, 否 6、机舱长度LM 对货船舱容的利用率关系不大。 A, 是B, 否 7、货舱和压载水舱总容积不足时采取的措施是。 A.修改主尺度B,缩短机舱长度C,调整双层底高度D,三者都是 8、增大型深后对发生影响。 A.对纵总强度有利B,重心升高C,受风面积增大D,三者都是 9、客船是指载客人数超过10 人的船舶。 A, 是B, 否 10、客船根据航行时间和国际、非国际航线分为四类。 A, 是B, 否 11、集装箱船是布置地位型船。 A, 是B, 否 12、专用集装箱船舱内通常不设置导轨架。 A, 是B, 否 13、舱内的集装箱只能布置在货舱开口的范围内。 A, 是B, 否 14、每个货舱内一般布置4行2 0ft标准箱。 A, 是B, 否

15、总体设计方案构思的任务是。 A.明确设计任务B,设立新船总体设计方案 C,分析新船技术和经济性指标D,三者都是 16、散货船的布置特点是。 A.尾机型B,有顶边舱和底边舱C,有甲板起重机D,三者都是 17、集装箱船的布置特点是。 A.大开口B,双壳体C,较多压载水舱D,三者都是 18、多用途船的布置特点是。 A.双层甲板B,大开口C,较少货舱D,三者都是 19、考虑主尺度选择范围的方法主要有。 A.母型船方法B,统计方法C,经验方法D,三者都是 20、船舶的使用要求要服从于技术性能。 A, 是B, 否 21、初始选择船长可以从来考虑。 A.浮力B,总布置C,快速性D,三者都是 22、选择船宽时首先考虑的基本因素是。 A.船宽尺度限制B,总布置C,快速性D,浮力 23、在吃水受限制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浮力的要求,采用较大的船宽。这种船称为宽浅吃水船。A, 是B, 否 24、船舶采用两种吃水后,在执行法规和规范的规定时,应以结构吃水来校核, A.平均吃水B,设计吃水C,结构吃水D,三者都不是 25、型深的选择都要满足最小干舷的要求。 A, 是B, 否 26、满足限制条件和基本性能要求的主尺度方案称为可行方案, A, 是B, 否 27、可行方案只有一个, A, 是B, 否 28、船舶消防法规中,一般以来分档. A.排水量B,载重量C,总吨位D,三者都不是 29、无线电设备的配备标准电与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