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作业管理办法

工时作业管理办法
工时作业管理办法

工时作业管理办法

1.目的.

1.1.为有效管控生产部门的生产效率,正确反应部门绩效.

1.2.科学确定劳动定额,充分利用生产资源,促进生管职能发挥.

1.3.科学划分有效作业时间与除外工时界限,有效落实除外工时申报合理化,确保工时作业循环

渠道畅通.

1.4.暴露影响生产效率的真实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提高综合经营效率.

1.5.加强操作系统标准化,确保质量稳定.

2.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从事直接作业及辅助生产作业的现场单位,均依本办法实施工时管理.

3.名词定义及意义.

本办法用词定义如下:

3.1.出勤时间的构成.

标准时间(TS) a1除外工时

.

.

3.1.6.无效作业时间:在出勤时间中所耗用的非生产的无效作业时间(除外工时).各项时间

根据其内容可细分为若干小分类,并一一给予明确的定义,且附以分类代号,便于检讨追查,供责任追究成本分析(详见除外工时管理办法).

3.1.7.标准时间(TS):依时间标准制订(详见标准工时作业管理办法).

3.1.8.无工作代号时间(a1):现有标准工时建立时,因新产品、新机种开发试作、修

理及其它特殊工作无法制定标准工时者,称为无工作代号时间(a1) .

有效作业时间是指有工作代号时间(a)与无工作代号时间(a1)总和.(项目定义见附件ㄧ)

4.绩效分析项目与数值的意义

4.1.直接生产效率(班效率)

4.1.1.直接生产效率的定义:

标准时间+无工作代号时间 TS+ a1

直接生产效率= * 100% = * 100%

有效作业时间 A

式中:标准时间=各工作代号的主作业工时*产量的总和时间+辅助工时的总和时间

有效作业时间=有工作代号时间+无工作代号时间

4.1.2.直接生产效率的意义:

各班别作业员的工作效率的总和,最高以100%表示之.

直接生产效率尚可表示监督者的管理能力及标准工时的准确度,若班效率变化太大,

超出(或低于)管制界限太多时,可能反映标准工时有失正确或作业方法已有改变.

4.2.车间直接生产效率

4.2.1.车间直接生产效率的定义:

标准时间+无工作代号时间

车间直接生产效率= * 100%

有效作业时间+A.B类除外工时之和

车间直接生产效率的意义:表示监督者对生产异常之管控能力.

4.3.直接作业率(简称直作率)

4.3.1.直作率的定义:

有效作业时间(A)

直作率= *100%

投入工时

异常除外工时

= 1-

投入工时

=1-除外率

4.3.2直作率的意义:有效作业率时间若用于产品制作的时间占得多,表示对企业贡献大.

4.4.除外率

异常除外工时

4.4.1.除外率= *100%

投入工时

4.4.2.除外率的意义

异常除外工时的发生,大多是由于管理不善或间接部门的不良所引起,生产作业并非仅依赖制造部门可以达成,必须透过组织的力量,运用管理技巧,协调各有关部门

密切合作,才能使制造部门顺利生产,是故除外率之高低,表示浪费损失的程度及工厂管理

水平之高低,且直接影响工时低减率,故在编列年度计划时应订定除外率作为核算之依据.

4.5.综合经营效率

4.5.1.综合经营效率之意义

标准时间(TS)+无工作代号时间(a1)

综合经营效率= *100%

投入工时

=班效率*直作率*100%

4.5.2.综合经营效率之意义:

班效率的评核除了衡量班效率之高低以外,尚要考虑整个部门的管理水平,亦即是要提高直作率,努力排除阻碍生产的要因,才能显示监督者之管理能力,是故以综合

经营效率来定义它.

5.附加价值与劳动生产力

5.1.附加价值

附加价值=生产金额-材料费(含外包费)

5.2.附加价值率

附加价值

附加价值率=

生产金额

5.3.劳动生产力

5.3.1. 附加价值

劳动生产力=

直接员工人数

5.3.2.

附加价值

每元生产力=

直接人件费

5.3.3.

附加价值

每小时生产力=

有效作业时间(A)

6.权责区分

6.1.工作职责区分:

6.1.1.制订及监督单位:工程部

6.1.2.管理单位:生产部

6.1.3.执行单位:各生产车间

6.2.制订及监督单位职责:

6.2.1.工时管理办法的制订、修正.

6.2.2.工时管理绩效提升及相关事项的监督.

6.2.3.工时管理日常作业的审查、统筹.

6.3.管理单位职责

6.3.1.促使所属单位(各生产车间)依工时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各项工时管理.

6.3.2.充分掌握所属执行单位的各项工时管理数据,并促其发挥绩效.

6.4.执行单位职责

6.4.1.确实依据工时管理办法,执行工时管理.

6.4.2.充分运用工时管理数据,努力排除阻碍生产的因素.

6.4.3.确实掌握负荷工时,充分运用人力规划,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

7.实施

7.1.日常作业

7.1.1.标准工时作业流程(详见标准工时作业管理办法).

7.1.2.生产工时作业流程:

7.1.2.1.生管接到营管订单后,根据生产单位产能状况、设备状况、物料状况等

进行生产排程并下制造通知单,即提出工时要求.

7.1.2.2.生产单位在接获制造通知单后进行生产,即工时发生.

7.1.2.3.生产单位每日将前日净生产工时,缴库成品或半成品数,加班工时、支持

工时及受援工时等数据分别以生产报告表、成品缴库单、半成品缴库单、加班报告单、

人员支持申请单经核准后提报生产部.

7.1.2.4.生产单位每日将前日除外工时以除外工时报告表提列,经相关部门签认

后提报生产部(有争议之除外工时提报时会签工程部后呈生产部最高主管核准生效).

7.1.2.5.生产单位每日将前日无工作代号之工时以除外工时报告表提列,经相关

部门(详见附件一)签认后提报生产部.

7.1.2.6.财务根据生产部输入之资料进行每月工时绩效统计及成本核算.

7.1.3.除外工时作业流程(详见除外工时作业管理办法)

7.2.追踪管理

7.2.1.新机种新工作代号之标准工时之制定,须按标准工时作业管理办法进行分析比较,

实际测定等程序,然后制订.新工作代号之标准工时经量产一段时间后如有差误较大的情况,再修正.

7.2.2.无工作代号之工时,经相关部门签认,否则无工作代号之工时不予以承认计算.

7.2.3.生产单位提报的除外工时须按除外工时作业管理办法进行详细分类及责任归属,除外

工时应与实际状况一致,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有作假行为,其单位主管承担相应责任.

7.2.4.生产单位主管应全责管理无效作业时间(除外工时),除外率不得高于过去之实绩,

如有异常应列出异常时数,并加以检讨说明.

8.附件及附表

8. 1.无工作代号时间项目定义表(附件一);

8. 2.管理机构及职能(附件二);

8. 3.工时作业流程图(附件三);

工时定额管理办法B

批准王伟炎审核傅根棠编制冯小龙发布日期 2005年9月21 日1. 目的 1.1 工时定额是衡量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尺度,科学合理的制定和贯彻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消耗,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 2.1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各生产车间及有关部门。 3. 职责 3.1 制造工艺部负责工时定额的编制。 3.2 人力资源部负责工时定额的审核及修订。 3.3 生产安设部负责生产任务的安排及协调。 3.4 各车间负责生产计划的实施。 4. 工时定额制订 4.1. 凡能计算和考核劳动量的生产工序,都必须制定工时定额,定额水平应保持先进合理。 4.2. 工时定额的制定可根据不同的生产性质和工艺规程,采取技术测定、统计分析(主产品)、经 验估工、类推比较(新产品试制、单件小批次)分别制定。 4.3. 产品工时定额,首次由制造工艺部编制,人力资源部依据实际情况审定。 4.4 新产品工时定额的制定: 4.4.1 新产品工时由制造工艺部比照成熟产品定额标准制定; 4.4.2新产品在试制过程中会出现比较多的困难,如工装不完善、操作工对产品工艺的熟悉程度低等,实际操作过程中消耗的劳动时间会比工艺定额多,为了能使新产品顺利进行,对新产品试制期间的工时定额进行适当补贴。 4.4.3补贴办法: 4.4.3.1新产品第一轮试制,依据工艺定额补贴100%;第二轮补贴50%;第三轮补贴20%。 4.4.3.2 三轮试制过后原则上不再作工时补贴,入库工时按工艺定额入库。如遇特殊情况,三轮试制过后还无法小批量投入生产的零件,由制造工艺部、生产安设部和人力资源部汇同车间商定。

工时与薪酬管理制度

002 工时与薪酬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 1、公司制定并维持《工时与薪酬管理制度》并确保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2、公司将此管理制度张贴在公告栏上,以供全体员工查阅。 3、公司确保员工每7天周期中至少休息1天。 4、员工依法享受病假、工伤假、法定假、年休假、婚假、丧假、产假、看护假待遇。 5、员工喝水及去卫生间的私人时间,公司不作限制。 6、停工待料补贴:由于公司原因造成停工、停产,未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三十日) 的,公司按照正常工作时间提供正常工作支付工资。 7、其它事项见《员工手册》中的“薪酬制度”、“考勤与休假制度”、“员工福利”。 员工加班自由 1、公司确保员工加班出于自愿,员工加班申请如果超时将不予批准,在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 和加班时间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可批准员工加班,管理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或借口强迫员工加班。 2、员工自愿加班的,在【自愿加班确认书】签名确认。经员工确认后的【自愿加班确认书】 由班组长交部门负责人审查,再移交人事部审核,确认加班时间与加班安排符合规定要求,并存档

管理。 3、自愿加班的员工,如因故不能加班,可于下班前口头向组长主管讲明原因,即可无需加班。 4、未填写【自愿加班确认书】的员工,若需加班,可向组长主管申请加班。 5、本公司规定生产旺季的工作时数每天不超过12小时,每周不超过72小时。 6、如果员工是非自愿加班,员工或员工代表可向厂长或人事部申诉,共同协商解决。 工作时间 1、所有员工每周正常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星期六、星期天为休息日。 2、上班时间规定如下: a.仓库、装配部、QC部、工程部、喷油部、移印部、写字楼、总务清洁上班时间为: 上午7:30---11:30,下午13:30---17:30。中午休息两个钟。 b. 注塑部: 00:00---12:00直落班,中间吃饭60分钟,不用打卡,计为上班时间。 3、员工若自愿加班的,加班时间为: a. 周一至周五晚上18:30---- b. 周六或周日。 4、工作总时间超过法定正常工作时间的,均按加班计算。 5、员工依法享有带薪法定假日:

工时管理制度细则

工时管理制度细则 工时管理制度细则(试行) 1.0目的 1.1保证公司保持与同行业具有竞争力的薪资水平 1.2促进车间生产的工作效率 1.3强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思想 1.4提高公司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广州精惠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所有一线生产员工 3.0参考资料 无 4.0职责 4.1员工:必须把每天的生产数量自核对后,按照实际数量填写《生产日报表》,交由班组长签字确认。 4.1.1不能虚报、谎报。如发现员工存在虚报、谎报,一经查实,将给予该员工100-500元的罚款。并将其当天的工时按照实际数量进行核算。 4.1.2 每天的生产日报表必须按规定填写清楚,如有不清楚的地方,所造成的损失由员工自己承担。 4.1.3 如遇不合理的工时应第一时间向组长反映,不得以各种借口消极怠工或停工。一旦发现将严肃处理。 4.2班组长:必须每天把员工的上报的生产量进行核对并签字确认后,应及时交给公司工时管理部门。 编制: 审核: 批准: 4.2.1如发现员工存在虚报、谎报的行为,应及时的向车间管理部门和工时管理部门反映。

4.2.2如发现班组长没有进行核对而签字确认或知道员工虚报、谎报而不上报的,将给予该班组长100-500元的罚款并扣其当月代班费50%。 4.2.3 如遇到员工反映工时不合理,应及时的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做出及时的调整。 4.2.4 如遇到员工反映工时不合理而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公司将严肃处理。 4.3车间管理部门:不定期的对员工生产的产品的数量进行核查,同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及时的与工时管理部门对工时进行调整。 4.4工时管理部门:不定期的对员工生产的产品的数量进行核查,同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会同车间管理部门和各班组长对不合理的工时给予及时的做出调整。 4.4.1遇到工时不合理的反映,应及时的会同各有关部门对不合理的地方做出及时的调整及修改。 5.0通则 5.1残疾人的工作安排 5.1.1参与一线生产的残疾人员工,也将参与工时考核。 5.1.2有条件的残疾人愿意参与工时考核的,需提出申请,由公司管理部门审核。 编制: 审核: 批准: 5.2公司新招收的技术工 5.2.1对于公司新招收的技术工,公司将给予5-10天的试用期,在试用期中新员工不参与工时考核。5-10天试用期以后公司也将对新员工实施工时考核。在试用期中,新员工的工资将按照其基本工资给予支付。原则上试用期的员工不安排加班,如需要加班的,按照公司规定的加班工资给予支付。 5.2.2新进技术工在适应期满时,应由班长提出申请,经车间领导核准后,方可参与工时考核。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 1、目的 1.1为明确各类工时损失责任归属,有效管制人工成本; 1.2体现对员工个人绩效的公开化和公平合理化,加强对员工的激励效果; 1.3体现完整的损失项目及时间,以降低损失,提高工时的有效利用率; 1.4规范工时损失填写,签核,转嫁依序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2、范围 公司所有直接人力。 3、权责 3.1 技术部:工时损失管理办法制定修改和补充及执行过程监督; 3.2 生产部:过程实施; 3.3 综合办:对工时损失管理办法执行协助; 3.4 其它部门:工时损失单的审核,确认。 4、定义 4.1工时损失是直接人员投入工时中的非正常工时; 4.2工时损失分为额外工时和异常工时; 4.3额外工时包含:打样、试产、计划性换线、盘点、设备机台保养,培训等非异常造成的有价值工时损失; 额外工时包含:固定和非固定额外工时; 如盘点和机台保养等为固定额外工时,打样、试产为非固定额外工时; 4.4异常工时包含:非计划换线、工程变更、返工、特采、待料、来料不良、制程异 常、设备/工具异常因异常造成的无价值工时损失。 5、工时损失类别及执行办法 5.1换线(停线):换线前机种最后一件产品完成到换线后机种第一件产品出来并确认 合格的全过程; 5.1.1换线损失范围:流水线作业和机台作业,其余任何个人作业不可报换线工时损 失;

5.1.2换线损失依IE所颁布换线工时(见附表)计。由生产组长填写,生产科长/计划员共同签认,生产部门与公司各吸收50%; 5.1.3计划排配换线分为:计划性换线和非计划性换线; 5.1.3.1计划性换线依5.1.2之规定计算; 5.1.3.2非计划性换线不可报换线损失项目,以实际异常项目填写,损失时间依以下规定计算; 5.1.3.2.1由于急单插入造成换线等损失由市场部签认吸收; 5.1.3.2.2由于待料/待工治具造成换线等损失由上制程或责任单位签认吸收; 5.1.3.2.3因制程异常,设备/工/治具异常,无法顺畅生产而换线,损失工时由 责任单位签认吸收; 5.1.3.2.4因来料异常等外购物料造成换线等损失供应商100%吸收投入工时,相 关责任部门承担相应的责任处罚; 5.1.4非计划性换线工时损失=(异常时间+换线时间)*受影响人数; 5.1.5计划性换线工时损失=换线时间*受影响人数。 5.2设备、工/治/模具异常 5.2.1设备、工/治/模具发生异常,但受影响人员有其它生产任务可做,即只可产生换线损失工时,以非计划性换线损失规定填写和审批; 5.2.2设备、工/治/模具发生异常,但受影响人员无其它生产任务可做,按以下规定处理; 5.2.2.1因对设备、工/治/模具操作不当,违规操作造成异常,由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明确注明,则工时损失由责任人或责任部门100%吸收; 5.2.2.2非人为操作原因由设备管理单位注明原由,并由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吸收因设备、工/治/模具异常影响正常生产的工时损失; 5.2.2.3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回复维修时间超过1H,由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和计划各吸收超出部分的50%,如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回复时间不准确(差异在0.5H以内合格),则由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吸收; 5.2.2.4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人员只确定维修时间,工艺人员确定恢复生产时间及受影响人数; 5.2.2.5故障时间以组长通知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时间为起点,生产部确认合格为终点,恢复生产时间以设备、工/治/模具合格为起点至出合格产品为终点,由现场工艺员记录; 5.2.2.6受影响人数指故障设备、工/治/模具(含)后工位配备受影响人数; 5.2.3设备、工/治/模具工时损失= (故障时间+恢复生产时间) * 受影响人数。 5.3新产品试产

标准工时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方便生产效率计算。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作业标准工时的测定、制定、修改等。 3 职责 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工艺人员负责标准工时的测定、制定、修改。 4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4.1定义 4.1.1 标准工时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作业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完成一件工作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分·人/件(或秒·人/件、小时·人/件)。 4.1.2 标准产量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人员以正常努力,在一个工作日内( 一般为8小时),可以加工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标准产量,单位为件。 4.1.3 标准工时与标准产量的关系 标准产量(件)=每日工作时间(分)×80% 标准工时(分/件) 4.2 标准工时的测算方法 4.2.1 作业时间测算 4.2.1.1新产品小批试制时,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工艺人员按作业指导书工序要求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行实际测算。 4.2.1.2 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10个以内的周期时间。 4.2.1.3周期时间系指作业人员从取料开始到下一次取料的总时间。 4.2.1.4工序实测时间=测试总时间/测试周期数。 4.3 标准工时管理 4.3.1标准工时制定与作用 4.3.1.1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测标准工时,并填入作业指导书及工序卡片,分发相关部门。 4.3.1.2如系流水作业,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测定每个工作站标准工时后,应利用工业工程、平衡手法,对每个工作站工作内容、人数进行平衡分析,必要时应对工艺流程作调整,以利生产线平衡。 4.3.1.3流水作业标准产量以该流水线瓶颈站位标准产量为准,即各工作各标准产量最低的一站。 4.3.1.4生产部依据标准工时制定生产计划中产量定额。 4.3.1.5精工部及生产部依据标准工时进行效率管理等作业。 4.3.1.6财务部依标准工时制订标准成本制造费率等作业。 4.3.1.7市场科依据标准式时评估接单量等作业。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文件更改历史 1.0 目的 1.1 规范标准工时管理,相关操作标准化制度化. 1.2 使相关人员对操作加深了解,更好的开展工作.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广东品胜电子股分有限公司和四川品胜电子有限公司所有产品标准工时的管理. 3.0 名词解释 标准工时: 合格的作业人员(具有正常的体力和智力,在劳动技术方面受过良好的训练,并具有一定熟练度的工人)在标准的作业方法和条件下,以正常的作业速度完成某一工作所需的時间﹔其计算公式为:标准工时=实际作业时间×(1+评比系数)×(1+宽放率)=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宽放率(%): 指为剔除操作者因生理限制、操作方法、客观条件等造成的时间延误影响, 给正常作业时间加入的修正系数,通常以工作抽样法获取基础数据来确定; 其计算公式为: 宽放率= 宽放时间/净工作时间*100% 评比系数:是校正正常作业速度差异的系数。 其计算公式为: 评比系数= 实际速度评定值/正常速度评定值 影像分析:通过作业录像进行分析,可以精确地对作业时间及动作要素,进行测定及研究分析; MOD法:根据人体动作的部位、动作的距离和工作的重量,预测操作所需标准时间的方法; 生产线平衡:工序流动间负荷之差距最小﹐流动顺畅﹐减少因时间差所造成的等待或滯留现象; 生产线平衡率计算公式为: 生产线平衡率=(各工序时间总和/(生产节拍*投入人数))*100% 生产节拍: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Bottleneck),其工位的标准工时就称之为生产节拍。 CT:是Cycle time的缩写,即生产周期,两个相同工序之间的时间间隔; SMT: 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SMT),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 生产部:包括生产一部、生产二部、注塑部 4.0 部门职责 IE部/生产工程部:负责所有产品标准工时的管理、制定和复核; 监察审计部:负责参与处理生产线的标准工时问题的申诉评估; 生产部:严格按照IE部/生产工程部提供的标准工时作业. 5.0 运作程序 5.1 标准工时制定的手法 5.1.1 使用影象分析和MOD法时,其分析的重点在操作动作分析,可只取一个正常的生产周期; 5.1.2 使用秒表法测量,作业时间一致性较好的普通工位最少测量5次连续作业的产品;除此情形外,

返工工时管理办法

返工工时管理办法 1、目的 通过对返工产生的成本损失进行责任分担,明确责任方,提高返工工时确认效率,促进降低品质失败成本,减少失误发生,提高各部门质量管理意识,稳定和提升过程质量水平。 2、范围 适用于通讯公司因网络公司问题产生的返工工时费用提报。 3、定义 红单:反映因网络公司问题提出的返工需求和工时提报的申请表单。 4、职责 4.1 通讯生产部负责红单的填写(一式两份);生产部负责返工工时的统计与报告。生产部门有责任提交造成返工的责任工序或部门的证据。 4.2 处理当次返工事宜的网络公司负责人监督和验证返工申请的事实,核对红单内容,调查责任方,若责任方为网络公司,则对红单进行签核,签核后一张给通讯人员,另一张交给网络返工工时核对人员;若非网络公司的责任,拒绝签核。 4.3 通讯报价人员核算返工工时成本,并将返工清单提交网络返工工时核对人员进行双方核对。 4.4 网络返工工时核对人员根据红单对返工工时清单进行核对,并将有异议处进行处理,将最终的返工工时清单提交财务部结算。 4.5 财务部执行结算。 5、处理流程及说明 5.1红单的处理流程

5.2流程说明 5.2.1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发生的,包括部品不良/设计问题/生产异常/生产需求等引起的返工,若责任方为网络公司,由生产部开出红单,若因业务/PMC/PE等其他部门的原因(如市场需求变更)由当事部门开出或委托生产部门代开红单。红单必须明确返工原因和责任部门并提供证据。 5.2.2红单必须有网络处理人员对事实确认后签核了红单才可提交计调部提报工时处理。 5.2.3 红单可以为纸档,也可电子邮件签核确认。电子邮件签核确认程序为:通讯生产部门填写电子档红单,将红单添加到邮件附件中,发给网络处理人员,网络处理人员确认后,在附件红单上签核名字,并将处理好的红单回给通讯并抄送给网络返工工时核对人员。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1.目的: 1.1推动生产体系效率的改进,实现公司效益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2为制定生产计划和标准成本提供基本数据;为生产能力、作业效率、薪资支付、人 员配置等方面管理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机型的生产加工。 3. 权责: 3.1工程部IE专项小组负责标准工时和标准产能的制定和发布;负责推动生产体系效率 的改进、提高和监督。 3.2生产工程课工艺组负责制定作业标准书、工艺流程图、QC工程图等相关文件,参与效 率体系的改进、提高。 3.3 PMC负责依据标准工时、人均产能等相关信息,合理制定生产计划。 3.4制造部组织人员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积极参与效率的改进和提高。 3.5品质部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控,并积极参与效率的改进和提高。 4. 规定: 4.1标准工时定义: 是指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作业者,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 的劳动强度和速度下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4.2标准工时的应用: 标准工时可以使参与工作的全体人员都可以客观准确的计划、实施并评价其工作结 果,是DXC的作业管理基准,其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4.2.1制定生产计划。 4.2.2 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4.2.3可以在“4M1E”的其中某个因素不同或发生改变时进行评价。如:不同作业方 法的优劣。 4.2.4用作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基准。 4.2.5对客户的估价和报价。 4.2.6设备与工装的需求计划。 4.2.7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4.3标准工时的测量方法: 采用秒表法或MOD法。 4.4生产线的标准工时制定: 在作业方法及作业条件进行标准化以后,每3个月由工程部IE工程师进行工时测量 和调整,作成“制程规划及标准工时表”(DXC-EDFM-18/2)和“各机种产能表” (DXC-EDFM-10)。 4.5标准工时的管理: 4.5.1随着作业方法及工艺改进而不断更新与提高,需要重新制定标准工时。 4.5.2新产品及新作业量产前的作业时间由生产工程课助理工程师以上人员来测量 和评估,为设备、工装、人员的配备提供参考依据。 4.5.3标准工时制订出来后,相关部门按照标准工时合理制定产能、人员需求、工装 配置等方面计划。 4.5.4工程部要不断分析和改进影响标准工时的因素,切实提高生产效率。 4.5.5制造部门应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并如实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工时损失时间,每 月进行一次汇总,以对损失工时的责任进行明确区分。 5、记录表格: 5.1 “制程规划及标准工时表”(DXC-EDFM-18/2) 5.2“各机种产能表”(DXC-EDFM-10)

精益生产之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精益生产之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标准工时之制定与管理,方便生产效率之计算,特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产品作业标准工时之测定、制定、修改等,均适用本办法. 1.3.权责单位 1)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2.1.定义 2.1.1.标准工时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作业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完成一件工作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分、人/件(或秒、人/件、小时、人/件). 2.1.2.标准产量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在一个工作日内(一般为8小时),可以加工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标准产量,单位为件. 2.1. 3.标准工时与标准产量的关系 标准产量=标准工时*标准人数*每日工作时间 2.1.4.宽裕时间、宽裕率 1)为了执行所定之作业,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宽裕时间. 2)在本公司管理现状下,完成作业所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管理宽裕,如工装夹具之安装、整理整顿等. 3)为恢复疲劳所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疲劳宽裕. 4)因人类生理需要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生理宽裕,如喝水、上洗手间等. 5)计算公式

管理宽裕率=管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生理宽裕率=生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疲劳宽裕率=疲劳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宽裕时间=管理宽裕时间+生理宽裕时间+疲劳宽裕时间 宽裕率=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管理宽裕率+生理宽裕率+疲劳宽裕率 6)评核系数 测试实际作业时间时,参照之作业人员,其劳动熟练程度与中等熟练工人之比较系数称为评核系数.系数越大表示其劳动熟练程度越高. 2.2.标准工时的测算方法 2.2.1.作业时间测算 1)新产品小批试制是生技部工艺人员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行实际测算. 2)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20个以上的周期时间. 3)周期时间系指作业人员从取料开始到下一次取料的总时间. 4)实测时间=测试总时间/测试周期数. 2.2.2.评核系数测算 生技部工艺人员根据观测之作业人员劳动熟练程度,给出评核系数. 2.2. 3.宽裕率之测算 生技部工艺人员根据作业条件测算宽裕,其中: 1)管理宽裕率:一般取3%-10%. 2)疲劳宽裕率:一般取5%-20%, 3)生理宽裕率:一般取2%-5%. 2.2.4.标准工时的计算 标准工时=实测时间*评核系数*(1+宽裕率) 2.3.标准工时管理 2.3.1.标准工时之制定与作用 1)生技部测定标准工时,并填入作业标准书,分发相关部门.

异常工时管理办法

异常工时管理办法 1.目的: 通过对异常工时的原因分析,并制订有效纠正措施,使异常工时得以管控,以不断提升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适用于因各类异常产生的异常工时均属之。 3、定义: 异常工时:是指因各种原因造成生产停工或生产进度延迟所导致的无效工时,称之为异常工时。生产异常一般包括计划异常、物料异常、设备异常、 品质异常、产品异常、水电异常及人员异常等。(未包括正常工单 转线工时) 计划异常:因生产计划临时变更或安排失误等导致的异常。 物料异常:因物料供应不及(断料)、物料品质问题等导致的异常。 设备异常:因设备、工装夹具不足或故障等原因而导致的异常。 品质异常:因制程中出现了品质问题而导致的异常,也称为制程异常。 产品异常:因产品设计或其他技术问题而导致的异常,也称机种异常。 水电异常:因水、气、电等导致的异常。 人员异常:因招聘问题导致人力不足及公司管理问题导致人员的怠工异常。 4 .权责: 生产部:实施制程异常改善对策, 负责对异常工时及因延误导致的失败成本的统计,对于产线的异常有产生异常工时的,生产开出《生产线异常损耗时间确认表》,并统计因延误导致的失败工时给到责任单位确认. 品质部:制程数据统计,品质异常反馈与提报,异常状态的核实,物料品质的保证以及外观不良异常的主导,并负责改善效果的追踪。 制工部:负责制程功能性品质异常、工艺引起的异常、设备异常、新产品出现流程异常的主导分析及改善方案的提出,相关重工流程的制订及异常工 时的审核。 开发部:试产品质异常改善与异常工时吸收;产品重大设计品质缺陷改善与异常工时吸收. PMC部:负责物料的及时供应,生产计划的制订与调配,出现异常时生产的及时调度及物料上的及时配合,保证生产顺畅。 行政部:保证水电的正常及人员的招聘。

工时管理制度细则

工时管理制度细则 1.0目的 1.1促进车间生产的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1.2强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思想 1.3提高公司在西安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一线生产员工 3.0职责 3.1员工必须把生产任务与物料核对后,按照实际要求填写《生产任务单》内容。如有不清楚或有误的地方应及时核对并改正,否则,所造成的损失由员工自己承担。 3.1.1 《生产任务单》必须有检验员及库管员签字确认后方可生效,缺一不可。特殊情况下可以由公司其他领导代签,但必须给综合部说明情况。 3.1.2 如遇不合理的情况应第一时间向班组长反映,不得以各种借口消极怠工或停工。一旦发现按公司通用管理制度严肃处理。 3.1.3班组长:按规定的时间把员工的《生产任务单》进行收集并核对后及时交给公司生产部,生产部每月底交给综合部进行计算(技术质量部出工时标准)。 3.1.4 如发现班组长没有进行产品核对而签字确认导致工时统计错误的,该班组长负全部责任。 4.0通则 4.1公司新招收的工人 4.1.1公司新招收的工人为实习学徒,工资为1800元,公司将视其工作能力给予1-3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间新员工不参与工时考核。经定级评审小组考核升为D级后,试用期结束。试用期不符合公司要求的,公司将不予聘用。 4.1.2新进工人在试用期期满时,应由班长向考核评审小组提出申请,经评审小组考核合格后,方可定级并参与工时考核。如需延长试用期,经考核评定后可适当处理。 4.2 D级工 4.2.1级别为D级的员工各班组应安排一位老员工(师傅)负责,并在其带领下工作。在晋级C级之前,应一直由师傅负责学徒工的操作

公司工时管理规定

公司工时管理规定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员工工时管理暂行办法 1目的 为加强工时制度管理,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保障员工的合法休息权利,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侨昌集团内与公司建立正式劳动关系,且签订全日制用工合同的在岗职工。 3权责单位 3.1总经理办公会负责审核批准本办法。 3.2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起草、修改本办法,并监督本办法的执行。 3.3集团各部门、各部室、全体员工须严格遵守本办法,按时出勤。 4管理 4.1工时制度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化工企业生产要求与各类岗位特点,对公司各类人员分别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不定时工时制度以及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4.2标准工时制度 是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 公司除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以外的其他与公司建立正式劳动关系的员工,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如公司总部各部门、厂区各行政职能部门,每日工作7-7.5小时。 (1)对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各单位、各部门应严格控制员工加班及延长工时工作。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加班的,应履行加班审批手续,做好加班记录。 (2)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员工加班后,原则上应由各单位安排员工调休。如无法安排调休,双休日加班的,按员工本人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按员工本人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300%支付工资。 4.3不定时工时制度 不定时工作制是指企业因生产特点,需要安排员工机动作业,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采用不确定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4.3.1范围 由于工作突发性、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强,不适宜规定固定工作时间的,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主要适用以下人员: (1)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其专职秘书、专职司机; (2)市场营销人员、物质采购供应人员; (3)其他因工作特殊,不适宜规定固定工作时间,需机动作业的人员。 4.4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由于受市场、生产工艺、设计、设备和原材料供应、季节和天气、工期及交货期等客观条件限制,需要在一定时期内相对集中地连续性工作的人员,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主要适用以下人员: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Working hour loss management draft

Working hour loss management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 This document replaces N/A

Table of Contents 1.Purpose & Scope目的与范围 (3) 2.Process Owner & Measure责任人与测量 (3) 2.1.Process Owner责任人 (3) 2.2.Process Measure制程测量 (3) 3.Definitions定义 (3) 4.Procedure/Responsibilities流程/责任 (3) 5.Registered Offices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6.Revision History变更历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Purpose & Scope目的与范围 1.1为明确各类工时损失责任归属,有效管制人工成本; 1.2体现对员工个人绩效的公开化和公平合理化,加强对员工的激励效果; 1.3分析完整的损失项目及时间,以降低损失,提高工时的有效利用率; 1.4规范工时损失填写,签核,转嫁依序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1.5公司所有直接/间接作业员 2. Process Owner & Measure责任人与测量 2.1. Process Owner责任人 3.1工程部:工时损失管理办法执行确认; 3.2 生产部:过程实施,工时损失记录,签核; 3.3 财务部:工时损失管理办法执行,协助; 3.4 质量部:工时损失管理办法执行确认; 3.5 PMC部:工时损失管理办法执行确认; 3.6 HR 部:工时损失管理办法执行确认; 3.7 PM 部:工时损失管理办法执行确认。 2.2. Process Measure制程测量 每项改善对策 3. Definitions定义 3.1工时损失是直接人员投入工时中的非正常工时; 3.2工时损失分为额外工时和异常工时; 3.3额外工时包含:打样、试产、计划性换线、盘点、设备机台保养、培训等非异常造成的有价值工时损失; 额外工时包含:固定和非固定额外工时;

车间计件工时管理办法

车间计件工时管理办法 1.目的 规范工时管理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氛围,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 2.范围 生产部计件产品及零部件 3.职责 成立工时管理委员会,设置工时测量/核算员。 工时管理委员会由生产部长、工时测量核算员、工程部长/产品工艺员、车间班长(只参与本车间范围工时管理内容)等人员组成。由生产部长任工时管理委员会主任。工时管理委员会主任对工时管理委员会的职责负责。 工时管理委员会:负责工时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工时定额数据测量的组织和安排,工时定额确定,工时定额数据调整,工时管理问题的处理等。为保证工作效率,工时管理委员会主任可对工时调整,工时投诉调查和处理事宜作出即时安排。 工时测量核算员:负责工时定额数据测量的具体实施,工时管理文件

夹的维护和更新。负责对各车间班组每天汇总提交的员工计件数量进行实际有效工时的核算,并在隔两天的早上10:00前公布于各车间班组的公告栏。 4.工时管理规定 4.1工作分类确定 工时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人员,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特点(主要指工作性质不同导致工时计算不同),将各班组的工作分为不同类别,如非计件性工作,临时性计件工作,小批量计件工作,大批量计件工作,列出不同类别的工作范围。 4.2工时定额数据确定 工时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人员,确定各类工作的工时定额数据,形成工时定额数据表。在本制度颁布执行后,工时管理委员会应制定计划,完成各车间的工时定额数据表,并在各车间工时管理文件夹公布。 4.3工时定额数据的确定方式 无争议(以有无收到投诉或反馈为判断标准)的成熟产品零部件的工时定额数据,直接引用。 有争议的成熟产品零部件的工时定额数据,按测量规定进行测量验证确定。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格式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标准工时之制定与管理,方便生产效率之计算,特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产品作业标准工时之测定、制定、修改等,均适用本办法。 1.3.权责单位 1)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2.1.定义 2.1.1.标准工时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作业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完成一件工作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分、人/件(或秒、人/件、小时、人/件)。2.1.2.标准产量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在一个工作日内(一般为8小时),可以加工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标准产量,单位为件。2.1.3.标准工时与标准产量的关系 标准产量=标准工时*标准人数*每日工作时间 2.1.4.宽裕时间、宽裕率 1)为了执行所定之作业,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宽裕时间。 2)在本公司管理现状下,完成作业所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管理宽裕, 如工装夹具之安装、整理整顿等。 3)为恢复疲劳所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疲劳宽裕。 4)因人类生理需要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生理宽裕,如喝水、上洗手间等。 5)计算公式 管理宽裕率=管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生理宽裕率=生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疲劳宽裕率=疲劳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宽裕时间=管理宽裕时间+生理宽裕时间+疲劳宽裕时间 宽裕率=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管理宽裕率+生理宽裕率+疲劳宽裕率 6)评核系数 测试实际作业时间时,参照之作业人员,其劳动熟练程度与中等熟练工人之比较系数称为评核系数。系数越大表示其劳动熟练程度越高。 2.2.标准工时的测算方法 2.2.1.作业时间测算 1)新产品小批试制是生技部工艺人员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 行实际测算。 2)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20个以上的周期时间。 3)周期时间系指作业人员从取料开始到下一次取料的总时间。 4)实测时间=测试总时间/测试周期数。 2.2.2.评核系数测算

异常工时管理规范(含表格)

异常工时管理规范 (ISO9001-2015) 1.0目的: 为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由工作质量引起的返工、配套件的待料、返修产生的工时,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服务于生产的管理部门。 3.0职责: 4.1生产部负责异常工时的判定与统计; 4.2品质部负责监督异常工时真实性, 4.3资材部和PIE负责审核异常工时的合理性。 4.4生产副总经理负责“异常工时”有效性的批准; 4.5行政部负责工时统 4.6财务部负责工时核算 4.0定义: 4.1异常工时:凡指一切影响生产进度、导致生产不能正常实施计划而发生的停工、待料或质量返工等工时损失。 5.0工作程序

5.1异常的处理 5.1.1生产部按生产计划排期提前到仓库领料并安排做首件并量产。 5.1.2生产部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产品、物料与要求不符,生产的成品达不到标准要求或来料无法使用等现象,5分钟内上报部门负责人、工程、资材部、品质部等相关人员确认。 5.1.3工程部、品质部确认异常可接受,通知生产继续生产,如确认异常不能接收,则由生产部或品质IPQC在接到需特别加工或退货信息10分钟内开出《品质异常处理单》进行跟踪处理。 5.1.4经品质分析,给出初步分析结果,结果为工艺问题,设计问题,来料问题。 5.1.5由品质分析,如果需要返工或改变工艺则由工程部更改样品给品质部确认,品质判定方案可行后,工程必须在现场跟进指导产线员工作业方法。品质判定是否符合要求,工程等员工生产出2件合格品后方可离开现场,品质部跟踪监控过程确认。 5.1.6如果确认是来料问题,按照解决方案的意见,找供应商沟通协助处理或由我司加工挑选扣除供应商相应费用并要求在一个工作日内对来料问题给予回复处理意见(临时解决办法),生产部要给予相应的配合,和支持。同时品质应协助。 5.1.7如果由于制程异常原因造成的,则由相关责任部门协助处理。 5.1.8待工,返工工时,由生产线记录,并填定在《车间导常工时申报表》,并

公司工时管理办法

员工工时管理暂行办法 1目的 为加强工时制度管理,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保障员工的合法休息权利,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侨昌集团内与公司建立正式劳动关系,且签订全日制用工合同的在岗职工。 3权责单位 3.1总经理办公会负责审核批准本办法。 3.2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起草、修改本办法,并监督本办法的执行。 3.3集团各部门、各部室、全体员工须严格遵守本办法,按时出勤。 4管理 4.1工时制度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化工企业生产要求与各类岗位特点,对公司各类人员分别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不定时工时制度以及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4.2标准工时制度 是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 公司除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以外的其他与公司建立正式劳动关系的 员工,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如公司总部各部门、厂区各行政职能部门,每日工作7-7.5小时。 (1)对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各单位、各部门应严格控制员工加班及延长工时工作。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加班的,应履行加班审批手续,做好加班记录。 (2)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员工加班后,原则上应由各单位安排员工调休。如无法安排调休,双休日加班的,按员工本人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按员工本人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300%支付工资。 4.3不定时工时制度 不定时工作制是指企业因生产特点,需要安排员工机动作业,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采用不确定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4.3.1?范围? 由于工作突发性、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强,不适宜规定固定工作时间的,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主要适用以下人员:? (1)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其专职秘书、专职司机; (2)市场营销人员、物质采购供应人员;? (3)其他因工作特殊,不适宜规定固定工作时间,需机动作业的人员。? 4.4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由于受市场、生产工艺、设计、设备和原材料供应、季节和天气、工期及交货期等客观条件限制,需要在一定时期内相对集中地连续性工作的人员,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主要适用以下人员: (1)从事生产车间、设备检修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作业人员,以及直接为其提供支持、服务的管理、辅助及后勤服务等人员;

异常工时管理规定

异常工时管理规定

1.目的: 1.1为明确各类工时损失责任归属,有效管制人工成本; 1.2体现对员工个人绩效的公开化和公平合理化,加强对员工的激励效果; 1.3体现完整的损失项目及时间,以降低损失,提高工时的有效利用率; 1.4规范工时损失填写,签核,转嫁依序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公司所有直接人力或间接人力。 3.权责: 3.1总经办:负责异常工时损失管理办法制定、修改、补充、核准,执行过程监督及异常工时损失争 议的判定。 3.2生产部及相关部门:负责过程实施、申报、确认。 3.3 PMC部:负责异常工时损失的标准工时审核确认。 3.4 工程技术部:电工要负责所有与生产相关的大型设备(如塔吊、离子切割机、大型冲床等)的保 养与维护。 3.5 财务部:负责对损失工时进行费用转化,核算到相关责任部门的费用中去。 4.定义: 4.1工时损失:直接人员投入工时中的非正常工时;工时损失分为额外工时和异常工时; 4.2额外工时:试样、试产、计划性换线、盘点、设备机台保养,培训等非异常造成的有价值工时损 失; 4.3异常工时:包含非计划换线、工程变更、返工、特采、待料、来料不良、制程异常、设备/工具异 常因异常造成的无价值工时损失。 5.工时损失类别及责任界定: 5.1换(停)线:指换线前机种最后一件产品完成到换线后机种第一件产品出来并确认合格的全过 程。 换线分为:计划性换线和非计划性换线; 5.1.1换线损失范围:流水线作业和机台作业,其余任何个人作业不可报换线工时损失; 5.1.2换线损失依IE所颁布换线工时(见附表)计算。由生产组长填写,IE审核,品质主管与生 产主管共同确认,此项损失工时由公司100%承担; 5.1.3 计划性换线依5.1.2之规定计算,计划性换线工时损失=换线时间*受影响人数。; 5.1.4 非计划性换线不可报换线损失项目,以实际异常项目填写,损失时间依下表规定计算;

工时管理办法

1 目的 确保工厂生产运营的有序进行,准时给顾客交付合格产品,力争工厂各环节准时化进行,推行精益化生产,不断标准化各种流程,推行科学的工时管理,制定标准工时,为做好产能分析提供准确的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属的各生产单位。 3 职责: 3.1定义: 3.1.1生产运营部出勤工时分类: 3.1.2各类工时定义: 3.1.2.1总出勤工时 : 生产运营部所有人员出勤工时的总和(含加班支持工时)。 3.1.2.2应出勤工时 : 所有人员在公司规定下的正常应出勤工时总合(不含加班工时)。 3.1.2.3缺勤工时: (1) 事假、病假、婚假、丧假、产假、公假 (公伤、无薪公假) 等均属缺勤工时。 培训、出差均为正常出勤,直接人员应以除外工时申报,不列为缺勤工时。 3.1.2.4直、间接人员划分: (1)直接人员:从事生产操作者。(即标准工时测定范围者) (2)间接人员:生产运营部直接人员以外的所有人员。 3.1.2.5直接工时 : 生产运营部直接人员出勤工时的总和。 即:直接工时=直接应到-直接缺勤-出援+入援+直接加班。 3.1.2.6间接工时 : 生产运营部间接人员出勤工时的总和。 即:间接工时=间接应到-间接缺勤-出援+入援+间接加班。 3.1.2.7除外工时 : 直接人员使用于非生产性事务的工时总和。 3.1.2.8实作工时 : 实际运用于正常生产的工时总和。 3.1.2.9异常工时 : 直接人员于生产中发生异常的工时总和。 3.1.2.10出援工时 : 生产人员支持其它单位,处理非隶属生产单位的工作时数。 3.1.2.11入援工时 : 其它单位人员支持生产单位 ,处理隶属生产单位的工作时数。 3.1.2.12标准工时(S.T) : 由作业纯熟的作业者,对指定的制程工作项目,在符合作业标准状 态下,以正常速度完成该项操作所需的时间。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作成日:2002年10月4日 修改状态 : 0 1.目的 为规范标准工时的测定和维护程序,以及〈标准线体说明书〉的编写和发放程序,确保标准工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及〈标准线体说明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产线平衡率、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和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提供科学的依据,特制订此管理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三维光电厂制造系统 3. 名词解释 3.1实测时间:用秒表通过密集抽样法实际测定得到的观测时间,需要通过综合评比才能成为正 常时间。 3.2综合评比:将操作单元的实测时间与预定时间相比较,得到该操作单元的比较系数,再取其 平均系数,作为该观测周期中所有操作单元的评比系数。 3.3正常时间:指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以正常速度完成某项 特定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模特法预定的时间即为正常时间,不需评比。秒表测定的时间评比后才成为正常时间) 正常时间=秒表实测时间*综合评比系数 3.4宽放时间:被研究对象在工作过程中以处理私事(如喝水、上厕所等)、恢复疲劳、应付管 理、少量的搬运、突发事件等而发生的时间,包括私事宽放、疲劳宽放、程序宽放、政策宽放以及特别宽放。 宽放率=宽放时间/正常时间*100% 3.4.1私事宽放:考虑操作者生理上的需要,如喝水、上厕所、擦汗、更衣等而给的时间。 3.4.2疲劳宽放:操作者在一段时间的连续工作后,有疲劳感觉或劳动机能衰退的现象,会影响工 作效率,所以给予宽放时间,以恢复疲劳。 综合评比系数(P )= 实施日:2002年10月10日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实测时间评比因素私事程序特别政策疲劳正常时间 标准时间宽放时间 相同操作单元实测平均时间(T ) 模特法预定标准时间(F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