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锌化合物整理研究

有机锌化合物整理研究
有机锌化合物整理研究

有机锌化合物整理研究

化学一班 20520112201383王清峰

摘要:锌金属有机化合物是金属锌与碳直接相连含有Zn-C键的化合物,其中一些物种比如烷基卤化锌被广泛用在有机合成中,在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然而人们似乎对有机锌化合物的应用停留至此,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屈指可数。然而作为d轨道充满的Zn元素其形成的有机化合物应该具有理论研究价值,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由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发展得到新一轮研究的热潮。本文就对当前所查到的比较常见的锌金属有机化合物做了一个系统的整理,并尝试对其中的一些性质进行解释,希望能够为将来可能到来的研究热潮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金属有机化合物有机锌化合物新进展

一、锌有机金属化合物简介

金属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金属-碳键(M-C)的一类化合物。因此,不含有M-C键的金属烷氧基化合物(其为M-O键)、烷硫基化合物(为M-S键)或羧酸盐(为M-O键)并不属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范畴。而通过氮、氧、硫等原子与金属配位形成配位键的化合物也不算金属有机化合物。[1]根据以上定义,对于锌来说,有机锌化合物就是指存在共价C-Zn键的锌化合物,并且在该化合物里如果有机基团通过配位原子如O或N对Zn进行配位而得到的配位化合物是不在有机锌化合物的范畴之内。

金属有机化合物(包涵磷、氟、硅、硼等的类金属有机化合物)按照M-C键的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大类包括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有机化合物,它们一般是以离子性的M+C-形式存在;第二大类包括其他的非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主要是含有共价性的M-C键化合物;第三大类便是过渡金属有机物。由于Zn形成化合物时充满电子的3d轨道并不参与反应,因此Zn的性质应该是更接近于非过渡金属,被分为第二类。另一方面,Zn的4s电子层有两个电子,所以一般认为金属锌形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都是正二价的共价键化合物,而且能形成高于配位数2的化合物。

据记载,最早在有机合成上得到广泛应用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是弗兰克兰于1894年由碘乙烷与锌粉作用制得的二乙基锌。二乙基锌是一个锌原子与两个乙基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有机锌化合物为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看起来有机锌化合物应该会得到广泛的研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结构的角度来看,由于Zn 原子没有空的d轨道,在与有机物成键时不能像过渡金属元素那样丰富多彩,因此实际上人们对其有机物的研究并没有太深入,曾一度陷入冷门。实际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锌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的困难性而且说明过渡金属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更容易研究,所成键的种类更多因此结构也更加丰富多彩。即便如此,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兴起[2],锌的金属有机框架聚合物的研究逐渐兴起,对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是个比较困难富有挑战性又十分有意义的过程,这很可能需要一定程度上从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角度来解决。所以本文便希望能够对有机锌化合物做个系统的整理,希望能给为将来可能到来的有机锌化合物研究的热潮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二、有机锌化合物种类介绍[1][3][4]

1.烃基锌

烃基锌包括二烃基锌R2Zn及一烃基锌RZnX(X=卤素、H、OR、SR、NR2等)。

(1)制备:由碘代烃和锌金属反应然后就可以把产物二烃基锌蒸馏出来。利用格氏试

剂和无水氯化锌在乙醚中反应可以制二芳基锌Ar 2Zn 。

(2)物理性质:二烃基锌是线性分子,烃基与锌以σ键结合,锌以sp 杂化轨道与碳原子的杂化轨道重叠。以下是收集的二烃基锌的关于熔点和沸点的物理常数。

物质

熔点/℃ 沸点/℃ 物质 熔点/℃ 沸点/℃ Me 2Zn

-29 46 EtZn(n-)Pr ─

27(1330Pa )

Et 2Zn

-23 118 Ph 2Zn 107 280-285(分解) n-Pr 2Zn -81─-84 139 (C 6F 5)2Zn 91─93 ─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室温下二烷基锌多为液态,二芳基锌为固态。这可能只是个巧合,因为事实上金属有机锌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分子和分子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因此其熔沸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也就是分子的体积的大小,而一般情况下芳香基团的体积都比较大,所以这里体现出了芳基锌的熔沸点高于烷基锌的错觉。

(3)化学性质:

①二烃基锌:化学性质比较不稳定,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就可以自燃了。

如果由二烷基锌与含活泼氢的醇作用则会生成烃基烷氧锌,一般为无色固体,可以溶于极性和非极性溶剂。它在晶体中或液态中都是缔合的,其经典的结构如甲基甲氧基锌的四聚体所示,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这是一种立方体的结构。

Z n O

O O Zn Zn Zn

O Me

Me Me Me

Me

Me Me

Me

②锌格氏试剂:如果与典型的格氏试剂有机镁作对比的话可以发现有机锌在一般情况下不与二氧化碳作用,但是有机镁却会反应,这是不同点两者之间活性的区别。说到格氏试剂,也许有机锌最值得让人提起的就是其所参与的反应瑞弗马斯基反应。之所以能用来这个反应时因为有机锌试剂的反应活性比有机镁试剂低得多,所以是个很温和的试剂,因此能广泛地用在有机合成上。其反应过程为:

a.锌与α卤代脂在乙醚环境下生成有机锌

Zn+BrCH 2COOC 2H 5→BrZnCH 2COOC 2H 5

b.然后与醛反应得到β-羟基化合物

RCHO+BrZnCH 2COOC 2H 5→R-CH(OH)-CH 2COOC 2H 5

③烷基碘化锌:烷基碘化锌比较稳定,在空气中不自燃,因此烷基碘化锌可以短时间存放。除了作为格氏试剂,有机锌的另一个奇妙的反应是在做Simmons-Smith 试剂的时候出现的。Simmons-Smith 试剂是甲基碘化锌的甲基氢被I 取代后的试剂即ICH 2ZnI ,它是由二碘甲烷与Cu-Zn 合金在乙醚中合成的。其中的Cu 被认为是活化剂。铜锌合金是用的时候直接制备的,由锌粉与CuCl 在乙醚中氮气保护下制备,制备后直接在原位加CH 2I 2生成ICH 2ZnI 。该试剂不需要分离,可以直接在溶液中进行反应。由于该试剂本质上就相当于一个卡宾,所以可以用来碳碳双键的化合反应,得到卡宾环丙烷衍生物加成物。具体反应如下:

CH 2I 2+Zn →ICH 2ZnI →[CH 2:]+ZnI 2

[CH 2:]+ R C H C

R

H → R C H C R

H

2.有机锌络合物

锌虽然没有了空的d 轨道供接受电子对,少了很多丰富多彩的化合物,但是锌还是可以利用s 和p 轨道进行三配位或者四配位。三配位或者四配位的有机锌络合物起始是由二烃基锌同单齿或者二齿配体进行配位作用而得到的。 ①1,4-二氧六环与二甲基锌在一起反应可以生成一齿的三配合物O O

Me 2Zn ·,经测定其熔点为65摄氏度,室温下还是比较稳定的。该配合物的结构可能是平面三角形,这意

味着Zn 应该是以sp 2杂化的形式存在的,二氧六环的一个氧把其孤对电子配位给Zn 的一个

sp 2轨道。

②二丁基辛可以与TMEDA (四甲基乙二胺)进行螯合生成一种五元环的物质Bu 2Zn(Me 2NCH 2CH 2NMe 2),其结构示意图为: Zn

N

N

Bu

Bu Me 2Me 2

二丁基锌还能与dipy (联吡啶)生成配合物Bu 2Zn(dipy),它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Zn

Me Me N N

据分析,在Bu 2Zn(Me 2NCH 2CH 2NMe 2)和Bu 2Zn(dipy )中,Zn 将采取sp 3杂化,采取正四面

体构型,因此在Bu 2Zn(Me 2NCH 2CH 2NMe 2)中的两个三级胺的N 原子与锌原子构成的平面和两个丁基与锌原子构成的平面应该是或者近似是相互垂直的,同样在Bu 2Zn(dipy)中两个N 原子与锌原子构成的平面和两个甲基与锌原子构成的平面应该是或者近似是相互垂直的。

③如果烃基锌与过量烃基锂、烃基钠或者氢化锂在溶液中反应时,就会形成混合金属有机络合物,比如在乙醚作溶剂的环境里,LiH 与二苯基锌反应可以生成LiZnHPh 2·Et 2O ,LiR 与ZnR 2反应生成LiZnR 3或者Li 2ZnMe 4·Et 2O 。其中由二苯基锌与LiH 生成的含氢的锌锂络合物是一种强还原剂。

另外还有一些有趣的反应,比如以二甲苯为溶剂,二苯基锌与苯基锂能够形成两种有机锌锂络合物

PhLi+Ph 2Zn →Li +[ZnPh 3]-

3PhLi+2Ph 2Zn →Li 33+[Zn 2Ph 7]3-

其中前者比较稳定,能够分出不含溶剂的二甲苯的晶体。但是据说从1,4-二氧六环里只能分离到含溶剂的锌锂络合物LiZnPh3·4(

O O )。

三、新进展

虽然有机金属锌化合物并未处于热点问题,但是近年来还是有零星的报道和进展,以下便从文献里筛选出了一些最新的报道。

Alfred Wooten的科研小组[5]报道了锌的丁二烯化合物Zn[CH2CH=CH2]2,通过核磁共振研究得出其含有π键,其结构如下。

而Abdessamad Grirrane科研小组[6]带来了更有趣的结果,他们甚至合成了含有Zn-Zn 键的化合物Zn2(η5-C5Me5)2,这大大的开拓了人们对有机锌化合物的认识。其结构如下

当然还应该有更多的新发现,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四、总结与展望

实际上有机锌化合物并不多,人们对其研究还十分有限,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可能就是有机锌化合物成键相对于过渡金属元素单调而且性质不多难以提起科学家们进行基础研究的兴趣,而且有机锌化合物的应用前景并没有并明示,人们也并没有想起来如何发掘其其他的应用价值,最有可能让人们研究有机锌化合物的原因可能就是在于这些人想挑战难题或者对有机锌化合物成键和结构感兴趣。由最新的进展可以看出我们对物质的认识也是在不断进步的,各种新型的锌有机化合物不断合成出来,有趣且具有理论意义,但是其应用前景仍然值得我们去发掘。我们仍然十分期待着对有机锌化合物的新一轮的研究热潮。

参考文献:

[1]王积涛,宋礼成,金属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62-165

[2]Arnau C.;Carlos C. Chem.Soc.Rev.2011,40,291-305

[3]吕云阳,王文绍,无机化学丛书第六卷,科学出版社,744-748

[4]张青莲,无机化学丛书第十五卷,科学出版社,23-25

[5]Alfred W.;Patrick J.C. J.Am.Chem.Soc.2006,128,4624-4631

[6]Abdessamad G.;Irene R. J.Am.Chem.Soc.2007,129,693-703

铜银锌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铜银锌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一、铜 1、铜在氯气中燃烧:Cu+Cl2CuCl2 2、铜和氧气加热:2Cu+O22CuO 3、铜与硫共热:2Cu+S Cu2S 4、铜绿的形成:2Cu+O2+CO2+H2OCu2(OH)2 CO3 4、铜与浓硫酸共热:Cu+2H2SO4CuSO4+SO2↑+2H2O 5、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Cu+4H++2NO3-Cu2++2NO2↑+2H2O 6、铜和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 ↑+4H2O 3Cu+8H++2NO3-3Cu2++2NO ↑+4H2O 7、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2AgNO3Cu(NO3)2+2Ag Cu+2Ag+Cu2++2Ag 8、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 Cu+2Fe3+2Fe2++Cu2+ 二、氧化铜 1、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uO+H2Cu+H2O 2、铝与氧化铜高温反应:3CuO+2Al3Cu+Al2O3 3、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共热:CuO+CO Cu+CO2 4、碳粉与氧化铜共热:2CuO+C2Cu+CO2↑ 5、氧化铜与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 CuO+2H+Cu2++H2O 6、氧化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3CuO+2FeCl3+3H2O2Fe(OH)3+3CuCl2 3CuO+2Fe3++3H2O2Fe(OH)3+3Cu2+ 三、氢氧化铜 1、氢氧化铜溶于稀硫酸:Cu(OH)2+H2SO4CuSO4+2H2O Cu(OH)2+2H+Cu2++2H2O 2、氢氧化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3Cu(OH)2+2FeCl32Fe(OH)3+3CuCl2 3Cu(OH)2+2Fe3+2Fe(OH)3+3Cu2+ 3、加热氢氧化铜:Cu(OH)2CuO+H2O 四、硫酸铜 1、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CuSO4+BaCl2CuCl2+BaSO4↓ Ba2++SO42-BaSO4↓ 2、硫酸铜溶液与硫化钠溶液反应:CuSO4+Na2SCuS↓+Na2SO4 Cu2++S2-CuS ↓

化合物分类

1.初中的分类:酸碱盐氧化物 2.分为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3.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之一 像氯化氢那样,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如水H2O、二氧化碳CO2、氨NH3等都是常见的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之二 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所组成的化合物分子。两种非金属元素原子(或不活泼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原子间各出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电子对,这个电子对受两个原子核的共同吸引,为两个原子所共有,使两个原子形成化合物分子。例如,氯化氢是氢原子和氯原子各以最外层一个电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而组成的化合物分子。非金属氢化物(如HCl、H2O、NH3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3等)、无水酸(如H2SO4、HNO3等)、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如甲烷、酒精、蔗糖等)都是共价化合物。多数共价化合物在固态时,熔点、沸点较低,硬度较小。 当两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分子时,由于两个原子都有通过得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趋势,它们得电子的能力差不多,谁也不能把对方的电子夺过来,这样两个原子只能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的核外空间运动,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两个原子的原子核同时吸引共用电子对,产生作用力,从而形成了一个分子。 由于两个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不一样,共用电子对总是偏向得电子能力强的一方,这一方的原子略显负电性,另一方的原子略显正电性,作为整体,分子仍显电中性。 比较典型的共价化合物是水、氯化氢以及二氧化碳。共用电子对总是偏向氧原子的一方,偏离氢原子的一方。 共价化合物一般硬度小,熔沸点低。 某些单质的分子也是依靠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例如氯气的分子就是由两个氯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对同时受两个原子核的作用形成氯分子。由于同种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仿,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 -------------------------------------------------------------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活泼金属(如钠、钾、钙、镁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氟、氯、氧、硫等)相互化合时,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K+、Ca2+、Mg2+等),活泼非金属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F-、Cl-、O2-、S2-等),阳离子和阴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钠即是由带正电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的氯离子(Cl-)构成的离子化合物。许多碱(如NaOH、KOH、Ba(OH)2等)和盐(如CaCl2、KNO3、CuSO4 等)都是离子化合物。在离子化合物里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整个化合物呈电中性。多数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或晶态)时不能导电,而它的水溶液或熔化状态则能导电。离子化合物一般说来,熔点和沸点较高,硬度较大,质脆,难于压缩,难挥发。 某些碱性氧化物,如Na2O、K2O,常见的盐类如NaCl、KF,常见的碱,如NaOH等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是存在于1、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

微量元素锌及其化合物中毒的临床表现11-16

微量元素锌及其化合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摘要:各种动物锌中毒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普遍表现为食欲下降,拉稀, 免疫力和生产性能降低等,但因动物种属不同又具有各自的特征。 猪:食欲减退, 贫血, 关节肿大, 跛行,腋下出血, 胃肠炎,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由于锌的正常生理需要量与中毒量之间范围很大, 猪可耐受正常量的20~30倍, 加上成年猪可通过吸收和排泄进行自动调节, 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一般不会出现锌过量引起的猪锌中毒。但过量锌可致猪的胸腺、骨髓及脾脏的T 、B 淋巴细胞内DNA 、RNA 和蛋白质含量下降,降低细胞的增殖力,使外周血粒细胞、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杀菌力下降。 鸡、鸭等禽类:精神沉郁, 被毛粗乱, 贫血, 体重下降, 发育不良,拉稀, 死亡率高。另外大剂量补锌可降低母鸡肝、肾、卵巢等的重量,也影响食欲。一般认为,蛋鸡日粮中锌含量超过2000 mg/kg 即可引起采食量减少,产蛋成绩下降, 饲料利用效率降低, 日粮锌含量达到4000 mg/kg 即可出现明显的临床中毒症状。在强制换羽情况下,饲料中20%的氧化锌连用7 d 可使蛋鸡失重19.75 %, 产蛋由第1 天的60.71 %降至第5 天停产。Roberson等用硫酸锌和碳酸锌试验,达l500 mg/kg 时可降低鸡的生长速度, Berg 等人应用800 mg/kg , 可见鸡有轻度中毒反应, 8000 mg/kg 时, 则抑制生长, 产蛋停止。 牛、羊:出现异食症, 表现为采食过量盐类和咀嚼木头、毛发等异物。牛羊对锌的耐受量比猪鸡低, 500 ~ 1000mg/kg 锌可影响牛羊的食欲及生长。 小鼠:食欲逐渐下降, 皮毛干燥无光泽, 不好动, 运动能力下降。 人:对人体而言, 锌的毒性相对较低。口服锌含量的2 ~3 倍一般无毒,10 倍以上长期使用就可引起严重中毒。据有关报道,长期或大量服用硫酸锌, 约有15 %的病人会出现不良反

无机物分类

无 机 物 分 类 高考化学·盲点·疑点二〇一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星期四

盐: 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可分为: 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 a正盐:Na2SO4 Na2CO3 (NH4)2SO4 等 b酸式盐:NaHCO3 NaHSO4 NaH2PO4 Na2HPO4等 c碱式盐:Cu(OH)2CO3 Mg(OH)2CO3等d复盐:KAl(SO4)2·H2O (NH4)2Fe(SO4)2·6H2O等 (6)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 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 ①按组成分: 金属氧化物:Na2O Al2O3 Fe3O4等 非金属氧化物:NO2 SO2 CO2等 ②按性质分: 不成盐氧化物:CO NO等 酸性氧化物:CO2 SO2等

碱性氧化物:Na2O CuO等 两性氧化物:Al2O3 ZnO等 过氧化物:Na2O2 H2O2等 超氧化物:KO2等 8种·特殊·例子·提醒:1·胆矾、明矾等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 不是物质和水的混合物。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为酸性氧化物、 Al2O3为两性氧化物、 Na2O2为过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4·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SiO2。 6·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如CuO。 7·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 8·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 无机物·分类:

锌及其化合物

锌及其化合物 锌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Zn,它的原子序数是30,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ⅡB族。锌是一种浅灰色的过渡金属,也是第四"常见"的金属。在现代工业中,锌是电池制造上有不可替代的,为一相当重要的金属。此外,锌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白色薄层”或“白色沉积物”。化学符号是Zn,它的原子序数是30,相对原子质量为65。锌是一种银白色略带淡蓝色金属,密度为7.14g/cm-3.熔点为419.5℃。在室温下,性较脆;100~150℃时,变软;超过200℃后,又变干。锌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的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薄而致密的碱式碳酸锌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当温度达到225℃后,锌剧烈氧化。 锌在空气中很难燃烧,在氧气中发出强烈白光。锌表面有一层氧化锌,燃烧时冒出白烟,白色烟雾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锌,不仅阻隔锌燃烧,会折射焰色形成惨白光芒。锌易溶于酸,也易从溶液中置换金、银、铜等。锌的氧化膜熔点高,但金属锌熔点却很低,所以在酒精灯上加热锌片,锌片熔化变软,却不落下,正是因为氧化膜的作用。锌主要用于钢铁、冶金、机械、电气、化工、轻工、军事和医药等领域。 管制信息:锌粉别名锌粒、高纯锌、无砷锌等属于易制爆物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一、锌单质 1、组成:Zn 2、结构:晶体类型:金属晶体化学键:金属键 3、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 4、化学性质:金属性、还原性、可燃性 (1)锌在氧气中燃烧:2Zn+O2点燃2ZnO (2)锌在氯气中燃烧:Zn+Cl2点燃ZnCl2 (3)锌和单质硫共热:Zn+S△ZnS (4)锌与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5)锌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Zn+2NaOH===Na2ZnO2+H2↑(6)锌与浓硫酸反应:Zn+2H2SO4===ZnSO4+SO2↑+2H2O (7)锌与稀硝酸反应: 3Zn+8HNO3===3Zn(NO3)2+2NO↑+4H2O (8)锌与浓硝酸反应:Zn+4HNO3===Zn(NO3)2+2NO2↑+2H2O (9)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 (10)少量的锌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Zn+2FeCl3===ZnCl2+2FeCl2 (11)过量的锌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3Zn+2FeCl3===3ZnCl2+2Fe 5、制法: (12)高温下,氧化锌被一氧化碳所还原: ZnO+CO高温Zn+CO2

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无机物的分类 表1 无机物的分类表一 氢化物(由氢和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 物) 非金属氢化 物 液态:水中性 气 态 碱性:NH3 酸性:HCl、HBr、HF、HI、H2S 中性:CH4、C2H4等 金属氢化物类盐固体氢化物,如NaH、CaH2等 氧化物(由氧元 一 般 按是否 成盐分 不成盐氧化 物 如NO、CO

盐强碱弱酸盐:如Na2CO3、KHCO 3等。 弱酸弱碱盐:如NH4Ac等。 表 2 无机物的分类表二 2、纯净物和混合物——分子 区别在于:分子是否相同,组成是否固定,性质是否一定。 混合物分子不同,组成不一,各成分保持原有化学性质。混合时无能量变化,一般可用机械法分离,是不纯物。如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 纯净物是相对纯的物质。 物质(根据物质的成分) 纯净物 [两同(由相同 的分子构成,由同 种物质组成)、两定 (具有固定的组成, 具有一定的性质, 如熔点、沸点)] 化合物 (由不同种 元素形成) 根据是否含碳元素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根据化学键类型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根据其水溶液能否 电离 非电解质(不电 离) 电解质(能电离) 单质 (由同种元素形成)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混合物 (无两同两定) 气态的:空气、天然气、爆呜气、水煤气、煤气、焦炉煤 气、裂解气、高炉煤气、NO2等。 液态的:溶液、石油及其产物中的燃料油和润滑油、煤焦 油、天然植物油、自来水、氯水、氨水、双氧水、王水、盐酸、 氢硫酸、福尔马林、二甲苯、水玻璃、玻尔多液,等等。 固态的:漂白粉、过磷酸钙、碱石灰、玻璃、水泥、钢铁、 合金、煤、天然脂肪、黑火药、铝热剂、高分子,等等。 表 3 纯净物和混合物 焦炉煤气(H2、CH4及少量的CO、CO2、C2H4、N2等)、裂解气(C2H4、C3H6、C4H6及CH4、C2H6、H2、H2S等)、高炉煤气(CO、N2、CO2)。 注意:(1) 不能认为混合物必定含有多种分子式。其实,一种分子式(即相同组成)也能形成混合物,如同分异构体。 (2) 不能认为混合物必定是含有多种元素。其实,一种元素也能形成混合物,如同素异形体。如O2+O3,金刚石粉和石墨的混合物。 3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 4空气是混合物,但组成基本一定。 5溶液的组成不固定,性质一样,组成均匀,但两种液体混合时常伴有体积、能量、颜色等的变化(物理化学变化),因而溶液是特殊的混合物。 (6) 高分子化合物是链节相同、聚合度不同,即组成相同,而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的混合物。 (7) 由于NO2与N2O4的平衡存在,故常说NO2的实际上是二者的混合物。因此,要看题意来决定是否将它看成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8) 二甲苯有三种: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其中对二甲苯是固体,其它二者是

铜银锌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铜银锌及其化合物的化学 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铜银锌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一、铜 1、铜在氯气中燃烧:Cu+Cl2CuCl2 2、铜和氧气加热:2Cu+O22CuO 3、铜与硫共热:2Cu+S Cu2S 4、铜绿的形成:2Cu+O2+CO2+H2O Cu2(OH)2 CO3 4、铜与浓硫酸共热:Cu+2H2SO4CuSO4+SO2↑+2H2O 5、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Cu+4H++2NO3-Cu2++2NO2↑+2H2O 6、铜和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 ↑+4H2O 3Cu+8H++2NO3-3Cu2++2NO ↑+4H2O 7、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2AgNO3Cu(NO3)2+2Ag Cu+2Ag+Cu2++2Ag 8、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 Cu+2Fe3+2Fe2++Cu2+ 二、氧化铜 1、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uO+H2Cu+H2O 2、铝与氧化铜高温反应:3CuO+2Al3Cu+Al2O3 3、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共热:CuO+CO Cu+CO2 4、碳粉与氧化铜共热:2CuO+C2Cu+CO2↑ 5、氧化铜与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 CuO+2H+Cu2++H2O

6、氧化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3CuO+2FeCl3+3H2O2Fe(OH)3+3CuCl2 3CuO+2Fe3++3H2O2Fe(OH)3+3Cu2+ 三、氢氧化铜 1、氢氧化铜溶于稀硫酸:Cu(OH)2+H2SO4CuSO4+2H2O Cu(OH)2+2H+Cu2++2H2O 2、氢氧化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3Cu(OH)2+2FeCl32Fe(OH)3+3CuCl2 3Cu(OH)2+2Fe3+2Fe(OH)3+3Cu2+ 3、加热氢氧化铜:Cu(OH)2CuO+H2O 四、硫酸铜 1、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CuSO4+BaCl2CuCl2+BaSO4↓ Ba2++SO42-BaSO4↓ 2、硫酸铜溶液与硫化钠溶液反应:CuSO4+Na2S CuS↓+Na2SO4 Cu2++S2-CuS ↓ 3、硫酸铜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uSO4+Na2CO3CuCO3↓+Na2SO4 Cu2++CO32-CuCO3↓ 4、硫酸铜溶液呈酸性:CuSO 4+2H2O Cu(OH)2+H2SO4 Cu2++2H 2O Cu(OH)2+2H+ 5、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uSO4+2NaOH Cu(OH)2↓+Na2SO4 Cu2++2OH-Cu(OH)2↓ 6、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CuSO4+2NH3·H2O Cu(OH)2↓+(NH4)2SO4 Cu2++2NH3·H2O Cu(OH)2↓+2NH4+ 7、硫酸铜溶液和偏铝酸钠溶液混合:

无机化合物颜色大全(按族分类)

无机化合物颜色大全 ?? 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表 ?? 化合物性质的查询 ?? 较全的物质的颜色 无机颜色表(含部分元素化合物常温下物态、颜色、形态等物理化学性质)卤族(英VIIA): Solid:I 2 紫黑;ICl 暗红;IBr 暗灰;IF 3 黄色;ICl 3 橙;I 2 O 5 白; I 2O 4 黄(离子晶体);I 4 O 9 黄(离子晶体). Liquid:Br 2 红棕;BrF 3 浅黄绿;IBr 3 棕;Cl 2 O 6 暗红;Cl 2 O 7 无色油状; HClO 4 无色粘稠状;(SCN) 2 黄色油状. Gas:F 2 浅黄;(CN) 2 无色;Cl 2 黄绿;I 2 (g) 紫;BrF 红棕;BrCl 红; Cl 2O 黄红;ClO 2 黄色;Br 2 O 深棕;(SCN) n 砖红色固体. 氧族(英VIA): Solid:S 淡黄;Se 灰,褐;Te 无色 金属光泽; Na 2S,(NH 4 ) 2 S,K 2 S,BaS 白,可溶;ZnS 白↓;MnS 肉红↓;FeS 黑↓;PbS 黑↓;CdS 黄↓;Sb 2S 3 橘红 ↓;SnS 褐色↓;HgS 黑(沉淀),红(朱砂);Ag 2S 黑↓;CuS 黑↓;Na 2 S 2 O 3 白; Na 2S 2 O 4 白; SeO 2 白,易挥发;SeBr 2 红;SeBr 4 黄;TeO 2 白(加热变黄);H 2 TeO 3 白;TeBr 2 棕;TeBr 4 橙;TeI 4 灰黑;PoO 2 低温黄(面心立方),高温红(四方);S O 3 无色;SeO 3 无色易潮解;TeO 3 橙色;H 6 TeO 6 无色. Liquid:H2O 无色;纯H 2 O 2 淡蓝色粘稠;CrO(O 2 ) 2 (aq) 蓝;纯H 2 SO 4 无色 油状;SO 32-(aq) 无色;SO 4 2-(aq) 无色;SeO 2 (l) 橙;TeO 2 (l) 深红. Gas:O 2 无色;O 3 低浓度无色,高浓度淡蓝(鱼腥味);S 2 (g) 黄,上浅下 深;H 2S 无色;SO 2 无色;H 2 Se 无色;H 2 Te 无色. 卤化硫(未注明者均为无色): Liquid:SF 6,S 2 F 10, SCl 4 淡黄;SCl 2 红 ;S 2 Cl 2 无色;S 2 Br 2 红. Gas: SF 4 ; SF 2 ; S 2 F 2 . Liquid:SOCl 2 白色透明;SO 2 Cl 2 无色发烟. 氮族(英VA): Solid:铵盐 无色晶体;氮化金属 白;N 2O 3 蓝色(低温);N 2 O 5 白;P 白, 红,黑;P 2O 3 白;P 2 O 5 白;PBr 3 黄;PI 3 红;PCl 5 无色;P 4 S x 黄;P 2 S 3 灰黄;P 2 S 5 淡黄;H 4 P 2 O 7 无色玻璃状;H 3 PO 2 白;As 灰;As 2 O 3 白;As 2 O 5 白;AsI 3 红;As 4S 4 红(雄黄);As 4 S 6 黄(雌黄);As 2 S 5 淡黄;Sb 银白;Sb(OH) 3 白↓;Sb 2 O 3 白(锑 白,颜料);Sb 2O 5 淡黄;SbX 3 (X<>I) 白;SbI 3 红;Sb 2 S 3 橘红↓;Sb 2 S 5 橙黄;B i 银白略显红;Bi 2O 3 淡黄;Bi 2 O 5 红棕;BiF 3 灰白;BiCl 3 白;BiBr 3 黄;BiI 3 黑↓;Bi 2S 3 棕黑. Liquid:N 2H 4 无色;HN 3 无色;NH 2 OH 无色;发烟硝酸 红棕;NO 3 -(l) 无色;王水 浅黄,氯气味;硝基苯 黄色油状;氨合电子(液氨溶液) 蓝;PX 3 无 色;纯H 3PO 4 无色粘稠状;AsX 3 (X<>I) 无色;.

微量元素锌及其化合物需要量、耐受量和中毒量11-16

微量元素锌及其化合物需要量、耐受量和中毒量 摘要:锌是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被誉为“生命的火花” ,缺锌对健康的影响已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锌的毒性指锌过量对机体的损害作用。锌的毒性与锌盐的化学形式、日粮中其它矿物元素水平、高锌日粮饲喂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锌在饲料中的添加形式有三种, 一是无机锌:氧化锌(ZnO)、硫酸锌(ZnSO4)、碳酸锌(ZnCO3)、氯化锌(ZnCl2)等;二是简单有机酸锌:葡萄糖酸锌、柠檬酸锌等;三是锌的氨基酸、蛋白质络合物或螯合物如赖氨酸锌(Zn —Lys)、甘氨酸锌等,其中学者研究最多的是氨基酸螯合锌(蛋氨酸锌)。有机锌包括络合锌、有机螯合锌、蛋白质锌盐和多糖锌复合体等几种。一般来说,有机锌(包括络合锌、有机螯合锌、蛋白质锌盐和多糖锌复合体)比无机锌更容易被动物机体吸收利用, 因此容易导致锌中毒。在无机锌化合物中,ZnO 的生物学效价比ZnSO4、ZnCO3、ZnCl2低, 在高剂量使用时相对安全些。 锌的需要量因畜禽种属不同差异较大, 动物对锌元素的需要量为:牛50 ~ 100 mg/kg , 羊50 ~ 60 mg/kg ,猪50 ~ 80 mg/kg ,禽50 ~ 60 mg/kg 。动物对高锌的耐受力较强,且其耐受力主要决定于饲料的性质和状态。动物锌中毒多数是因为日粮中锌水平过高引起, 也偶见于事故或试验性中毒。畜禽对日粮中矿物元素锌的最大耐受量为:牛500 mg/kg, 绵羊300mg/kg , 猪1000 mg/kg ,家禽1000 mg/kg, 马500 mg/kg ,兔500mg/kg;对锌元素的中毒量为:牛900 ~1700 mg/kg , 羊750 ~1500 mg/kg ,猪1000 ~ 2000mg/kg , 家禽1200 ~ 3000mg/kg ;对锌元素的致死量为:牛1700 mg/kg 以上, 羊1500 mg/kg 以上,猪4000 ~ 8000 mg/kg ,家禽3000 mg/kg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1.(2015韶关一模)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氯气具有酸性,可与烧碱或石灰乳反应制备含氯消毒剂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可用铝罐盛装 C.氢氟酸具有弱酸性,可用氢氟酸雕刻玻璃 D.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 2. (2015惠州一调)下列实验中,所加固体可以完全溶解的是 A.在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B.将一小块铝片投入足量NaOH溶液中C.将少量氢氧化铝加入足量的浓氨水中D.常温下将一小块铁片投入足量的浓硝酸中3.(2015惠州一调)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叙述I 叙述II A NH4Cl为强酸弱碱盐加热可除去NaCl中的NH4Cl B Fe3+具有氧化性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 C 溶解度:CaCO3

有机锌化合物研究

有机锌化合物整理研究 化学一班 20520112201383王清峰 摘要:锌金属有机化合物是金属锌与碳直接相连含有Zn-C键的化合物,其中一些物种比如烷基卤化锌被广泛用在有机合成中,在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然而人们似乎对有机锌化合物的应用停留至此,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屈指可数。然而作为d轨道充满的Zn元素其形成的有机化合物应该具有理论研究价值,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由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发展得到新一轮研究的热潮。本文就对当前所查到的比较常见的锌金属有机化合物做了一个系统的整理,并尝试对其中的一些性质进行解释,希望能够为将来可能到来的研究热潮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金属有机化合物有机锌化合物新进展 一、锌有机金属化合物简介 金属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金属-碳键(M-C)的一类化合物。因此,不含有M-C键的金属烷氧基化合物(其为M-O键)、烷硫基化合物(为M-S键)或羧酸盐(为M-O键)并不属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范畴。而通过氮、氧、硫等原子与金属配位形成配位键的化合物也不算金属有机化合物。[1]根据以上定义,对于锌来说,有机锌化合物就是指存在共价C-Zn键的锌化合物,并且在该化合物里如果有机基团通过配位原子如O或N对Zn进行配位而得到的配位化合物是不在有机锌化合物的范畴之内。 金属有机化合物(包涵磷、氟、硅、硼等的类金属有机化合物)按照M-C键的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大类包括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有机化合物,它们一般是以离子性的M+C-形式存在;第二大类包括其他的非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主要是含有共价性的M-C键化合物;第三大类便是过渡金属有机物。由于Zn形成化合物时充满电子的3d轨道并不参与反应,因此Zn的性质应该是更接近于非过渡金属,被分为第二类。另一方面,Zn的4s电子层有两个电子,所以一般认为金属锌形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都是正二价的共价键化合物,而且能形成高于配位数2的化合物。 据记载,最早在有机合成上得到广泛应用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是弗兰克兰于1894年由碘乙烷与锌粉作用制得的二乙基锌。二乙基锌是一个锌原子与两个乙基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有机锌化合物为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看起来有机锌化合物应该会得到广泛的研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结构的角度来看,由于Zn 原子没有空的d轨道,在与有机物成键时不能像过渡金属元素那样丰富多彩,因此实际上人们对其有机物的研究并没有太深入,曾一度陷入冷门。实际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锌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的困难性而且说明过渡金属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更容易研究,所成键的种类更多因此结构也更加丰富多彩。即便如此,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兴起[2],锌的金属有机框架聚合物的研究逐渐兴起,对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是个比较困难富有挑战性又十分有意义的过程,这很可能需要一定程度上从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角度来解决。所以本文便希望能够对有机锌化合物做个系统的整理,希望能给为将来可能到来的有机锌化合物研究的热潮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二、有机锌化合物种类介绍[1][3][4] 1.烃基锌 烃基锌包括二烃基锌R2Zn及一烃基锌RZnX(X=卤素、H、OR、SR、NR2等)。 (1)制备:由碘代烃和锌金属反应然后就可以把产物二烃基锌蒸馏出来。利用格氏试剂和无水氯化锌在乙醚中反应可以制二芳基锌Ar2Zn。

锌及其化合物及其化合物

二十九、锌及其化合物 一、锌单质 1、组成:Zn 2、结构:晶体类型:金属晶体 化学键:金属键 3、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 4、化学性质:金属性、还原性、可燃性 (1)锌在氧气中燃烧:2Zn +O 2 点燃 2ZnO (2)锌在氯气中燃烧:Zn +Cl 2 点燃 ZnCl 2 (3)锌和单质硫共热:Zn +S △ ZnS (4)锌与稀硫酸反应:Zn +H 2SO 4===ZnSO 4+H 2↑ (5)锌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Zn +2NaOH ===Na 2ZnO 2+H 2↑ (6)锌与浓硫酸反应:Zn +2H 2SO 4===ZnSO 4+SO 2↑+2H 2O (7)锌与稀硝酸反应:3Zn +8HNO 3===3Zn(NO 3)2+2NO ↑+4H 2O (8)锌与浓硝酸反应:Zn +4HNO 3===Zn(NO 3)2+2NO 2↑+2H 2O (9)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 +CuSO 4===ZnSO 4+Cu (10)少量的锌与氯化铁溶液反应:Zn +2FeCl 3===ZnCl 2+2FeCl 2 (11)过量的锌与氯化铁溶液反应:3Zn +2FeCl 3===3ZnCl 2+2Fe 5、制法:(12)高温下,氧化锌被一氧化碳所还原:ZnO +CO 高温 Zn +CO 2 6用途:作合金 二、氧化锌 1、组成:化学式:ZnO 2、结构:电子式: Zn 2+[:O :]2- 晶体类型:离子晶体 化学键:离子键 3、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4、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氧化性 (1)氧化锌与稀硫酸反应:ZnO +H 2SO 4===ZnSO 4+H 2O (2)氧化锌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ZnO +2NaOH ===Na 2ZnO 2+H 2O (3)氧化锌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ZnO +CO 高温 Zn +CO 2 5、制法:(3)高温煅烧碳酸锌:ZnCO 3 高温 ZnO +CO 2↑ 6、用途:制备锌 三、氢氧化锌 1、组成:化学式:Zn(OH)2 2、结构:电子式:[H :O :]-Zn 2+[:O :H]- 晶体类型:离子晶体 化学键:离子键、极性键 3、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4、化学性质:两性氢氧化物、不稳定性 (1)氢氧化锌与稀盐酸反应:Zn(OH)2+2HCl ===ZnCl 2+2H 2O (2)氢氧化锌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Zn(OH)2+2NaOH ===Na 2ZnO 2+2H 2O ·· ·· ·· ·· ·· ··

【2013竞赛班】12月10日《锌和锌的化合物》

《锌和锌的化合物》 1.镀锌的铁片完全溶于盐酸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滤出沉淀物将 其放在氧气中灼烧,最后得红棕色粉未,干燥称量,这种粉未的质量与原镀锌铁片的质量相等,则原白铁片上锌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 A.62.8%B.42.1%C.30%D.24.6% 2.分别用足量的H2SO4和NaOH处理等质量的Zn,两种方法制得H2的体积比是()A A.1︰1B.1︰2C.2︰1D.98︰40 3.在含有Fe3+离子、Zn2+离子、Mg2+离子、Ag+离子的混合溶液中,为了将Fe3+离子沉淀下 来,应加入()D A.HNO3B.NH3·H2O C.HCl D.NH3·H2O和NH4Cl 4.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 氨水,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 回答下列问题: ⑴.单质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⑵.写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即可鉴别的是__________。 ①硫酸铝和氢氧化钠②硫酸铝和氨水③硫酸锌和氢氧化钠④硫酸锌和氨水 ⑷.写出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__________。 答案: ⑴.AlO2-[或Al(OH)4-] ⑵.Zn+2NaOH=Na2ZnO2+H2↑[或Zn+2NaOH+2H2O=Na2Zn(OH)4+H2↑] ⑶.①③④ ⑷.Al3++3NH3·H2O=Al(OH)3↓+3NH4+ 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产生的Zn(OH)2可溶于过量氨水中,生成Zn(NH3)42+,氨水的用量不易控制 5.“烂版液”是制印刷锌版时,用稀硝酸腐蚀锌板后得到的“废液”。若产物的气体为N2O, 稀硝酸腐蚀锌板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烂版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和由自来水带进的Cl-、Fe3+等杂质离子。 在实验室中,由“烂版液”制取ZnSO4·7H2O的过程如下: ①.在“烂版液”中逐渐加入6mol/L氢氧化钠溶液,用pH试纸检验,直至pH=8为止; ②.过滤后得到Zn(OH)2沉淀,用去离子水多次洗涤沉淀; ③.用2mol/L硫酸慢慢将洗净的Zn(OH)2溶解,保持一定pH值,加热煮沸,趁热过滤,

第五题常见无机化合物性质及应用

第五题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题型专练] 1.(2015·福建理综,9)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可能是金属铜 B.Y不可能是氢气 C.Z可能是氯化钠 D.Z可能是三氧化硫 答案 A 2.(2015·广东理综,9)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答案 A 3.(2015·海南化学,20-Ⅰ)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金属钠 B.海带提碘只涉及物理变化 C.海水提溴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 D.海水提镁涉及到复分解反应 答案CD 4.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答案 B 5.(2015·江苏化学,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粗硅――→Cl 2高温SiCl 4――→H 2 高温 Si B .Mg(OH)2――→盐酸MgCl 2(aq)――→电解 Mg C .Fe 2O 3――→盐酸FeCl 3(aq)――→蒸发无水FeCl 3 D .AgNO 3(aq)――→NH 3·H 2O [Ag(NH 3)2]OH(aq)――→蔗糖△ Ag 6.已知甲、乙、丙、X 是四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甲和X 不可能是( ) A .甲为C ,X 为O 2 B .甲为SO 2,X 为NaOH 溶液 C .甲为Fe ,X 为Cl 2 D .甲为AlCl 3,X 为NaOH 溶液 答案 C 7.A ~E 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 、B 是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质X 与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 2O 3+2Fe=====高温 Fe 2O 3+2Al B .检验D 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反应:Fe 3+ +3SCN - ===Fe(SCN)3↓ C .单质X 和单质Y 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D .由于化合物B 和C 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所以两者均是两性化合物 答案 C [对点回扣] 物质的特征反应现象及性质 (1)焰色反应显黄色的元素是Na ,显紫色(透过钴玻璃)的元素是K 。 (2)在空气中由无色迅速变为红棕色的气体是NO 。 (3)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往往是SO 2,加热后可恢复;若加热后不能恢复可能是O 3、Cl 2气体。 (4)能使淀粉变蓝的是I 2。 (5)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红褐色的离子是Fe 2+。 (6)滴入SCN -溶液显红色或滴入碱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以及遇苯酚显紫色的离子是Fe 3+。

高中化学 锌的单质及化合物

钙的单质及化合物 ①单质钙:活泼金属 ②氧化钙:俗称生石灰,白色块状固体;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状CaO+H2O==Ca(OH)2 ③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a(OH)2+CO2==CaCO3↓+H2O ④碳酸钙:俗称石灰石,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常用的建筑材料,实验室常用其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CO2↑+H2O 锌的单质及化合物: ①单质锌: 物理性质:锌化学符号是Zn,它的原子序数是30。锌是一种蓝白色金属。密度为7.14克/立方厘米,熔点为419.5℃。在室温下,性较脆;100~150℃时,变软;超过200℃后,又变脆。锌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的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薄而致密的碱式碳酸锌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当温度达到225℃后,锌氧化激烈。燃烧时,发出蓝绿色火焰。锌易溶于酸,也易从溶液中置换金、银、铜等。锌的氧化膜熔点高,但金属锌熔点却很低,所以在酒精灯上加热锌片,锌片熔化变软,却不落下,正是因为氧化膜的作用。锌是第四常见的金属,仅次于铁、铝及铜。 化学性质:2Zn+O22ZnO Zn+X2ZnX2(X=F、Cl、Br、I) 3Zn+2P Zn3P2Zn+S ZnS

②氢氧化锌 Zn2++2NaOH==Zn(OH)2+2Na+Zn(OH)2+2H+==Zn2++H2O Zn(OH)2+2OH-==[Zn(OH)4]2-Zn(OH)2+4NH3+2NH4+==[Zn(NH3)4]2++2H2O Zn(OH)2==ZnO+H2O [Zn(NH3)4]2++2OH-==Zn(OH)2+4NH3↑ ③氯化锌 ZnO+2HCl ZnCl2+H2O ZnCl2+2H2O===Zn(OH)Cl+2HCl ZnCl2+H2O=H2[ZnCl2(OH)2] FeO+H2[ZnCl2(OH)2]==Fe[ZnCl2(OH)]2+H2O Zn+CuCl2=ZnCl2+Cu ④硫化锌 2ZnO+2S==2ZnS+O2Zn2++(NH4)2S==ZnS+2NH4+ ZnSO4+BaS==ZnS+BaSO4 Zn2+ +H2S==ZnS+2H+ ⑤锌的配合物(a)[Zn(NH3)4]2+、(b)[Zn(CN)4]2- 银的单质及化合物: ①物理性质:银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Ag,原子序数47,是一种银白色的贵金属。银性质稳定,质软富有延展性。导热,导电率高,不易受酸碱的腐蚀 ②化学性质:银的特征氧化数为+1,其化学性质比铜差,常温下,甚至加热时也不与水和空气中的氧作用。但当空气中含有硫化氢时,银的表面会失去银白色的光泽,这是因为银和空气中的H2S化合成黑色Ag2S 的缘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Ag+H2S+O2=2Ag2S+2H2O 银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但银能溶解在硝酸或热的浓硫酸中:2Ag+2H2SO4(浓)Ag2SO4+SO2↑+2H2O 银在常温下与卤素反应很慢,在加热的条件下即可生成卤化物: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详解: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一.选择题 1.(?天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 . 农药施用后,不会在农作物或农产品留有残余C . 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 D .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考点: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 题: 物质的分类;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 分析:A、从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钙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是无机物去分析; B、根据农药的危害进行分析; C、根据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分析; D、根据碳酸钾属于钾肥分析; 解答:解:A: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钙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是无机物;故错误; B、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留有残余,故错误; C、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故正确; D、碳酸钾属于钾肥,故错误; 故选C. 点 评: 本题难度不大,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解决.2.(?临沂)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不含有机物的是() A .牛奶B . 柠檬汁C . 食醋D . 矿泉水 考 点: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专 题: 物质的分类. 分 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解答.

解答:解:A、牛奶中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属于有机物; B、柠檬汁中含有柠檬,柠檬属于有机物; C、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属于有机物; D、矿泉水中不含有有机物; 故选D. 点 评: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成分进行.3.(?德阳)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 A .矿泉水B . 果汁C . 啤酒D . 牛奶 考 点: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专 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解答:解:A、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不属于有机物.故A符合题意. B、果汁中的果酸等属于有机物,一定含有有机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啤酒中含有酒精,酒精属于有机物,一定含有有机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牛奶中含有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有机物,一定含有有机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 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 4.(?遵义)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烷、碳酸钡B.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 C.混合物:氮气、空气D.复合肥料:硝酸钾、氯化铵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专 题 : 物质的分类.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混合物是指含有多种物质的物质,复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两种元素的肥料,据此解答. 解答:解:A、碳酸钡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错误; B、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正确; C、氮气是纯净物,错误; D、氯化铵中只含有氮元素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锌及其化合物及其化合物

锌及其化合物及其化合 物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二十九、锌及其化合物 一、锌单质 1、组成:Zn 2、结构:晶体类型:金属晶体 化学键:金属键 3、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 4、化学性质:金属性、还原性、可燃性 (1)锌在氧气中燃烧:2Zn +O 2 点燃 2ZnO (2)锌在氯气中燃烧:Zn +Cl 2 点燃 ZnCl 2 (3)锌和单质硫共热:Zn +S △ ZnS (4)锌与稀硫酸反应:Zn +H 2SO 4===ZnSO 4+H 2↑ (5)锌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Zn +2NaOH ===Na 2ZnO 2+H 2↑ (6)锌与浓硫酸反应:Zn +2H 2SO 4===ZnSO 4+SO 2↑+2H 2O (7)锌与稀硝酸反应:3Zn +8HNO 3===3Zn(NO 3)2+2NO ↑+4H 2O (8)锌与浓硝酸反应:Zn +4HNO 3===Zn(NO 3)2+2NO 2↑+2H 2O (9)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 +CuSO 4===ZnSO 4+Cu (10)少量的锌与氯化铁溶液反应:Zn +2FeCl 3===ZnCl 2+2FeCl 2 (11)过量的锌与氯化铁溶液反应:3Zn +2FeCl 3===3ZnCl 2+2Fe 5、制法:(12)高温下,氧化锌被一氧化碳所还原:ZnO +CO 高温 Zn +CO 2 6用途:作合金 二、氧化锌 1、组成:化学式:ZnO 2、结构:电子式: Zn 2+[:O :]2- 晶体类型:离子晶体 化学键:离子键 ·· ··

3、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4、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氧化性 (1)氧化锌与稀硫酸反应:ZnO +H 2SO 4===ZnSO 4+H 2O (2)氧化锌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ZnO +2NaOH ===Na 2ZnO 2+H 2O (3)氧化锌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ZnO +CO 高温 Zn +CO 2 5、制法:(3)高温煅烧碳酸锌:ZnCO 3 高温 ZnO +CO 2↑ 6、用途:制备锌 三、氢氧化锌 1、组成:化学式:Zn(OH)2 2、结构:电子式:[H :O :]-Zn 2+[:O :H]- 晶体类型:离子晶体 化学键:离子键、极性键 3、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4、化学性质:两性氢氧化物、不稳定性 (1)氢氧化锌与稀盐酸反应:Zn(OH)2+2HCl ===ZnCl 2+2H 2O (2)氢氧化锌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Zn(OH)2+2NaOH ===Na 2ZnO 2+2H 2O (3)氢氧化锌受热分解:Zn(OH)2 △ +H 2O 5、制法:(4)硫酸锌溶液和偏锌酸钠溶液混合: ZnSO 4+Na 2ZnO 2+2H 2O ===2Zn(OH)2↓+Na 2SO 4 6、用途:制备硫酸锌、氯化锌 四、硫酸锌 1、组成:化学式:ZnSO 4 皓矾:ZnSO 4·7H 2O 2、结构:晶体类型:离子晶体 化学键:离子键、极性键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