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圆周运动题型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圆周运动题型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圆周运动题型总结,推荐文档

A. v B

v L

A 一.角速度 线速度 周期之间的关系

1.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10s 内沿半径是 20m 的圆周运动了 100m ,试求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1)线速度的大小; (2)角速度的大小; (3)周期的大小. 【答案】(1)10m / s ;(2) 0.5rad / s ;(3)12.56s

2. 如图所示,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长为 l 的杆的两端,绕杆上的 O 点做圆周运动,当小球 A 的速度为

v A 时,小球 B 的速度为 v B .则轴心 O 到小球 B 的距离是( )

v l

A + v

B l v C.

v A + v B L

A

D. v A + v B

v B

+ v B

【答案】A

3. 转笔(Pen Spinning )是一项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以手指来转动笔的休闲活动,如图所示.转笔

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假设某转笔高手能让笔绕其上的某一点 O 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该同学转笔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笔杆上的点离 O 点越近的,角速度越大

B. 笔杆上的点离

O 点越近的,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

C .笔杆上的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

D .若该同学使用中性笔,笔尖上的小钢珠有可能因快速的转动 做离心运动

被甩走 【答案】D 二.传动装置

4. 如图所示,A 、B 是两个靠摩擦传动且接触面没有相对滑动的靠背轮,A 是主动轮,B 是从动轮,它

们的半

径 R A =2R B , a 和 b 两点在轮的边缘,c 和d 分别是 A 、B 两轮半 径的中

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 .v a = 2 v b B .ωb = 2ωa

C .v c = v a

D .a c =a d

【答案】B

5. 某变速箱中有甲、乙、丙三个齿轮,如图所示,其半径分别为 r 1、r 2、r 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 ω,

则丙轮边缘上某点的向心加速度为

r 2 2 r

2

2 r 2 2

r r

2

1

3

3

1 2

A.

r 3

【答案】A

B.2

r 1

C.

r 22

D.

r 3

6. 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轮 A 和 B 同轴,A 、B 、C 分别是三个轮边缘的质点,且 RA=RC=2RB ,

B.

A

若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与 C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B .B 点与

C 点的角速度相同

C .A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是 B 点的 2 倍

D .B 点的运行周期大于 C 点的运行周期 【答案】C

7. 一部机器由电动机带动,机器皮带轮的半径 是电动机皮带轮半径的 3 倍(如图),皮带与两轮之间

不发生滑动 。已 知 机器皮带轮边缘上一点的向心加速度为 0.10 m/s 2

(1) 电动机皮带轮与机器皮带轮的角速度之比;

(2) 机器皮带轮上 A 点到转轴的距离为轮半径的一半,A 点的向心加速度是多少?

三.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

8. 质量为 1.4×103

kg 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7(最大静摩擦力

等于滑动摩擦力),某一弯路的半径为 28m ,g =10m/s 2

。试求:

(1) 为保证行车安全,汽车在该弯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 v m ; (2) 若汽车以 36km/h 刚驶上弯路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f ;

【答案】(1)14m/s (2)5000N

9. 如图所示的圆锥摆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绳长固定时,当转速增为原来的 4 倍时,绳子的张力增加为原来的 4 倍

B. 在绳长固定时,当转速增为原来的 2 倍时,绳子的张力增加为原来的 4 倍

C .当角速度一定时,绳子越短越易断

D .当角速度一定时,绳子越长越易断 【答案】BD

10. 有一种叫“飞椅”的游乐项目,示意图如图所示,长为 L 的钢绳一端系

着座椅,另一端固定在半径为 r 的水平转盘边缘转盘可绕穿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当转盘以角速度

匀速转动时,钢绳与转轴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与竖直

方向的夹角为,不计钢绳的重力,求转盘转动的角速度与夹角的关系。

=

【答案】

11. 洗衣机的甩干筒在转动时有一衣物附在筒壁上,如右图,则此时

gtan r + Lsin

2

A .衣物受到重力、筒壁的弹力、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衣物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于摩擦的作用

C .筒壁对衣物的摩擦力随转速增大而增大

D .筒壁的弹力随筒的转速增大而增大 【答案】D

12. 如图 11 所示,质量不计的轻质弹性杆 P 插入桌面上的小孔中,杆的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 m 的小球,

今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 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 g ) (

)。

A .球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 m

B .球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

m C .球对杆作用力的大小为 m

D .球对杆作用力的大小为 m

【答案】D

13.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 A 、B 两物体紧贴在匀速转动的圆筒的竖直内壁上,随圆筒一起以相同的角

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线速度 v A >v B

B . 运 动 周 期 T A >T B

C .它们受到的摩擦力 F fA >F fB

D .筒壁对它们的弹力

F NA >F NB 【答案】AD

14. 如图所示,两根细线把两个相同的小球悬于同一点,并使两球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其中小球 1 的转动半径较大,则两小球转动的角速度大小关系为 ω1

ω2,两根线中拉力大小关系为 T 1

T 2,(填“>”“<”或

“=”) 【答案】( = > )

1

四.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15. 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一根长 L=0.4m 的绳子拴着一个质量为 m=1kg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

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取 g=10m/s 2

(1) 若小球刚好能经过最高点,求小球经过最高点时的速度 v 0 的大小; (2) 若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6m/s ,求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绳子

对小球的拉力 T .

【答案】(1)小球经过最高点时的速度 v 0 的大小为 2m/s ;

g 2 - 4 R 2

g 2 +

4 R 2

g 2 -

4 R 2

4 R 2 + g 2

图 11

(2)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绳子对小球的拉力为 100N.

6

3 4 3

3

O

16.如图所示,长为1m 的轻杆的一端有一质量为1kg 的小球,另一端有光滑的固定轴O。现给球一初速度使球和杆一起绕O 轴在竖直面内转动,已知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2m/s,不计空气阻力,则球到达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

A.一定是拉力B.一定等于零

C.一定是推力D.可能是拉力,可能是推力,也可能等于零

【答案】C

17.如图所示,杂技演员在做水流星表演时,用绳系着装有水的水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若水的质量 m=0.5 kg,绳长 l=60 cm,求:,g 取 10m/s2.

(1)若水桶转至最高点时水不流出来,求水桶的最小速率.

(2)若在最高点时水桶的速率 v =3 m/s ,求水对桶底的压力大小.

【答案】m/s 2.5N

18.如下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人,站在台秤上,一根长为R 的悬线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 小球,手拿悬线另一端,小球绕悬线另一端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小球恰好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小球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增大,人处于超重状态

B.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台秤的示数最小且为 Mg

C.小球在 a、b、c 三个位置台秤的示数不相同

D.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台秤的示数最大且为(M+6m)g

【答案】D

19. 如图,长均为L 的两根轻绳,一端共同系住质量为m 的小球,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等高的A. B 两点,

A、B 两点间的距离也为L.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以AB 为轴

做圆周运动,若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v 时,两根绳的拉力恰好均为零,则小球在最高点

速率为2v 时,每根绳的拉力大小为( )

2

A. B. C. 3mg D.

故选:A.

20. 如图甲所示,一长为R 的轻绳,一端穿在过O 点的水平转轴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未知的小球,整个装置绕O 点在竖直面内转动,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F 与其速度平方v2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线与纵轴的交点坐标为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利用该装置可以得出重力加速度,且g=Ra

3

1 g 2r g

r

gr

B. 绳长不变,用质量较大的球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斜率更大

C. 绳长不变,用质量较小的球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斜率更大

D. 绳长不变,用质量较小的球做实验,图线a 点的位置不变

解答:CD.

21. 质量为m 的小球由轻绳a 和b 分别系于一轻质木架上的A 点和C 点。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BC 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绳a 在竖直方向,绳b 在水平方向,当小球运动到图示位置时,绳b 被烧断的同时木架停止转动,则( )

A. 绳a 对小球拉力不变

B. 绳a 对小球拉力增大

C. 小球一定前后摆动

D. 小球可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故选:BD

22.如图所示,长为 L 的细绳上端系一质量不计的环,环套在光滑水平杆上,在细绳的下端吊一个质

量为 m 的铁球(可视作质点),球离地的高度 h=L.现让环与球一起以 v=2gL的速度向右运动,在 A 处环被挡住而立即停止,已知 A 离右墙的水平距离也为 L,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空气阻力.求:

(1)在环被挡住而立即停止时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

(2)若在环被挡住后,细绳突然断裂,则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球的第一次碰

撞点离墙角 B 点的距离是多少?

3

【答案】(1)3mg (2) L

4

23.m 为在水平传送带上被传送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A 为皮带轮,如图所示,已知皮带轮半径为r,传送带与皮带轮间不会打滑.当m 可被水平抛出时,A 轮的转速最少是( )

A. B. C. D. 【答案】A

1

gr 2

五.圆周运动中的连接体问题

10 21. 如图所示,轻杆长 1 米,其两端各连接质量为 1 千克的小球,杆可绕距 B 端 0.2 米处的轴 O 在竖

直面内转动,设 A 球转到最低点时速度为 4 米/秒,求此杆对轴 O 的作用力? 【答案】35 牛,方向向下

22. A 、B 两球的质量分别为 m 1 与 m 2,用一劲度系数为 k 的弹簧相连,一长为 l 1 的细线与 A 球相连,置

于水平光滑桌面上,细线的另一端栓在竖直轴上,如图所示。当球 A 、B 均以角速度 ω 绕轴 OO′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弹簧长度为 l 2。

(1) 此时弹簧伸长量多大?细线拉力多大?

(2) 将细线突然烧断瞬间两球加速度各多大?

23. 如图所示,细绳一端系着质量 m=0.1kg 的小物块 A ,置于光滑水平台面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小孔

O 与质量 M=0.5kg 的物体 B 相连,B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g=10m/s 2

(1) 当 A 以O 为圆心做半径 r=0.2m 的匀速圆周运动时,地面对 B 的支持力 F N =3.0N ,求物块 A 的

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

(2) 当 A 球的角速度为多大时,B 物体将要离开地面?

【答案】(1)2m/s 10rad/s (2) 5 rad/s

24.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置以细线相连的质量均为 m 的 A 、B 两个小物块,

A 离轴心 r 1=20 cm ,

B 离轴心 r 2=30 cm ,A 、B 与盘面间相互作用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其重力的 0.4 倍.求:

(1) 若细线上没有张力,圆盘转动的角速度 ω 应满足什么条件? (2) 欲使 A 、B 与盘面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盘转动的最大角速度多大?

(3) 当圆盘转速达到 A 、B 刚好不滑动时,烧断细绳,则 A 、B 将怎样运动?(g 取 10 m/s2)

【答案】(1) 当 ω≤ω0=3.6 rad/s 时,细线上不会有张力.(2) 4.0 rad/s.

g R

g

g R

六.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1. 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圆筒绕竖直中心轴 OO′ 转动,小物块 A 靠在圆筒的内壁上,它与圆筒的动摩

擦因数为 μ,现要使 A 不下落,则圆筒转动的角速度 ω 至少为 ( D )

A.

B .

C .

D .

2. 如图所示,OO′为竖直轴,MN 为固定在 OO′上的水平光滑杆,有两个质量相同的金属球 A 、B 套在

水平杆上,AC 和 BC 为抗拉能力相同的两根细线,C 端固定在转轴 OO′上.当绳拉直时,A 、B 两球转动半径之比恒为 2∶1,当转轴的角速度逐渐增大时 ( )

A .AC 先断

B .BC

先 断

C .两线同时断

D .不能确定哪根线先断

2 答案:A ;

3 .在一个水平转台上放有 A 、B 、C 三个物体,它们跟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A 的质量为 2m ,B 、C

各为 m .A 、B 离转轴均为 r ,C 为 2r .则 [ ]

A. 若 A 、B 、C 三物体随转台一起转动未发生滑动,A 、C 的向心加速度比 B 大

B. 若 A 、B 、C 三物体随转台一起转动未发生滑动,B 所受的静摩擦力最小

C. 当转台转速增加时,C 最先发生滑动

D .当转台转速继续增加时,A 比 B 先滑动3 答案:A B 、C .

4 如图(a)所示,在光滑的圆锥顶用长为 L 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圆锥顶角为 2θ,当圆锥和球一起以角速度 ω 匀速转动时,球压紧锥面.此时绳的张力是多少?若要小球离开锥面,则小球的角速度至少为多少? 答案:

g R

(M - m )g mL (M + m )g ML

题型:有关摩擦力的临界问题

5.如图所示,用细绳一端系着的质量为 M=0.6kg 的物体 A 静止在水平转盘上,细绳另一端通过转盘中心的光滑小孔 O 吊着质量为 m=0.3kg 的小球 B ,A 的重心到 O 点的距离为 0.2m .若 A 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2N ,为使小球 B 保持静止,求转盘绕中心 O 旋转的角速度 ω 的取值范围.(取 g=10m/s2) 5 答案:A 2.9 rad/s ≤

≤ 6.5 rad/s

6 . 一圆盘可以绕其竖直轴在图 2 所示水平面内转动,圆盘半径为 R 。甲、乙物体质量分别是 M 和m (M>m ),它们与圆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正压力的倍,两物体用一根长为 L (L < R ) 的轻绳连 在一起。若将甲物体放在转轴位置上,甲、乙之间连线刚好沿半径方向被拉直,要使两物体与圆盘间不 发生相对滑动,则转盘旋转角速度的最大值不得超过(两物体均看作质点)( )

M

m

A.

B.

C.

D.

7.如图,光滑的水平桌面上钉有两枚铁钉 A 、B ,相距 L0=0.1m .长 L=1m 的柔软细线一端拴在 A 上,另一端拴住一个质量为 500g 的小球.小球的初始位置在 AB 连线上 A 的一侧.把细线拉直,给小球以 2m /s 的垂直细线方向的水平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由于钉子 B 的存在,使细线逐步缠在 A 、B 上.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张力 Tm=7N ,则从开始运动到细线断裂历时多长? 答案:8.2s

(M - m )g ML ω

(M + m )g mL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圆周运动知识点及题型--简单--已整理

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及相互关系 匀速圆周运动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为圆称物体做圆周运动。 2、分类: ⑴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物体在大小恒定而方向总跟速度的方向垂直的外力作用下所做的曲线运动。 ⑵变速圆周运动: 如果物体受到约束,只能沿圆形轨道运动,而速率不断变化——如小球被绳或杆约束着在竖直平面运动,是变速率圆周运动.合力的方向并不总跟速度方向垂直. 3、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轨道半径(r ):对于一般曲线运动,可以理解为曲率半径。 (2)线速度(v ): ①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质点通过的弧长S 和所用时间t 的比值,叫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②定义式:t s v = ③线速度是矢量: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某点线速度的方向就在圆周该点切线方向上,实际上,线速度是速度在曲线运动中的另一称谓,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3)角速度(ω,又称为圆频率): ①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质点和圆心的连线转过的角度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N ②大小:T t π? ω2= = (φ是t 时间半径转过的圆心角) ③单位:弧度每秒(rad/s ) ④物理意义: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 (4)周期(T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 (5)频率(f ,或转速n ):物体在单位时间完成的圆周运动的次数。 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r t r v f T t rf T r t s v ωθππθωππ== ??? ??? ??====== 2222 注意:计算时,均采用国际单位制,角度的单位采用弧度制。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学复习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二、脾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圆周运动题型总结

一.角速度 线速度 周期之间的关系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10s 内沿半径是20m 的圆周运动了100m ,试求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1)线速度的大小; (2)角速度的大小; (3)周期的大小. 【答案】(1)10/m s ;(2)0.5/rad s ;(3)12.56s 2.如图所示,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长为l 的杆的两端,绕杆上的O 点做圆周运动,当小球A 的速度为v A 时,小球B 的速度为v B .则轴心O 到小球B 的距离是( ) A . B A B v l v v + B .A A B v l v v + C .A B A v v L v + D .A B B v v L v + 【答案】A 3.转笔(Pen Spinning )是一项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以手指来转动笔的休闲活动,如图所示.转笔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假设某转笔高手能让笔绕其上的某一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该同学转笔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笔杆上的点离O 点越近的,角速度越大 B .笔杆上的点离O 点越近的,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 C .笔杆上的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 D .若该同学使用中性笔,笔尖上的小钢珠有可能因快速的转动做 离心运动被 甩走 【答案】D 二.传动装置 4.如图所示,A 、B 是两个靠摩擦传动且接触面没有相对滑动的靠背轮,A 是主动轮,B 是从动轮,它们的半径R A =2R B , a 和b 两点在轮的边缘,c 和d 分别是A 、B 两 轮半径的中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 .v a = 2 v b B .ωb = 2ωa C .v c = v a D .a c =a d 【答案】B 5.某变速箱中有甲、乙、丙三个齿轮,如图所示,其半径分别为r 1、r 2、r 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ω,则丙轮边缘上某点的向心加速度为 A .32 21r r ω B. 12223r r ω C 。22223r r ω D 。 32 21r r r ω 【答案】A 6.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轮A 和B 同轴,A 、B 、C 分别是三个轮边缘的质点,且RA=RC=2RB ,

《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高一年级物理《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子 洲 中 学 艾娜

高一年级物理《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是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二章《研究圆周运动》的第3节《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二、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 ①突出科学的探究性和物理学科的趣味性; 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观念;注重了循序渐进性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自然过渡到理性认识。 (二)、设计理念 本节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感兴趣的,要使学生顺利掌握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主动探究和归纳,就成为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利用“六步教学法”:教师主导——提出问题;学生探求——发现问题;主体互动——研究问题;课堂整理——解决问题;课堂练习——巩固提高;反思小结——信息反馈,为学生准备了导学提纲,重视创设问题的情境和指导学生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 (三)教材分析 本节是《研究圆周运动》这一章的核心,它既是圆周运的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具体应用,也是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升华,它也将为学习后续的万有引定律应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等内容作知识与方法上的准备。 本节通过对自行车、交通工具等具体事例的分析,理解圆周运动规律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在本节教学内容中,圆周运动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向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向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四)学情分析 本人任教的学生基础较好、动手能力较强,对物理学科特别是紧密联系生活的内容特感兴趣。而且学生已经学完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理论知识,将会在极大的好奇心中学习本节内容,只是缺乏对实际圆周运动的深度分析,还没有能将其上升至理论高度。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免疫学各章节知识要点总结

免疫学各章节知识要点总结 Baby诺安 目录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3) 第三章抗原 (7)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13) 第五章细胞因子 (19) 第六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21) 第七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23) 第八章B淋巴细胞 (26) 第九章T淋巴细胞 (30) 第十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34) 第十一章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37) 第十二章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41) 第十三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44) 第十四章免疫耐受 (50) 第十五章免疫调节 (54) 第十六章超敏反应 (59) 第十七章自身免疫性疾病 (61)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 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 免疫系统包括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 ①免疫防御 ②免疫监视 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response) 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 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 ①识别阶段 ②活化增殖阶段 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 ①特异性 ②耐受性 ③记忆性

圆周运动经典题型归纳

一、圆周运动基本物理量与传动装置 1共轴传动 例1.如图所示,一个圆环以竖直直径AB为轴匀速转动,则环上M、N两 点的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周期之比为___________,线速度之比 为___________. 2皮带传动 例二.图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1,从动轮的半径为r2。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n,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 B.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 C.从动轮的转速为n D.从动轮的转速为n 3齿轮传动 例3如图所示,A、B两个齿轮的齿数分别是z1、z2,各自固定在 过O1、O2的轴上,其中过O1的轴与电动机相连接,此轴每分钟转 速为n1.求: (1)B齿轮的转速n2; (2)A、B两齿轮的半径之比; (3)在时间t内,A、B两齿轮转过的角度之比 4、混合题型 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B、C两轮固定在一起绕同一轴转动,A、B两 轮用皮带传动,三轮半径关系是rA=rC=2rB;若皮带不打滑,则A、B、 C轮边缘的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ωa:ωb:ωc= ; 线速度之比va:vb:vc= 二、向心力来源 1、由重力、弹力或摩擦力中某一个力提供 例1:洗衣机的甩干桶竖直放置.桶的内径为20厘米,工作被甩的衣物 贴在桶壁上,衣物与桶壁的动摩擦因数为.若不使衣物滑落下去,甩干 桶的转速至少多大 2、在匀速转动的水平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三个物体A,B,C,Ma=Mc=2Mb,他们与盘间的摩擦因数相等。他们到转轴的距离的关系为Ra<Rb<Rc,当转盘的转速逐渐增大时,哪个物体先开始滑动,相对盘向哪个方向滑 A. B先滑动,沿半径向外 B B先滑动,沿半径向内 C C先滑动,沿半径向外 D C先滑动,沿半径想内 3、一质量为的小球,用长的细线拴住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1)当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多少(2)当小球在最高点速度为4m/s时,细线的拉力是多少(取g=10m/s 2 ) 2、向心力由几个力的合力提供 (1)由重力和弹力的合力提供

免疫学检验复习考试重点总

2017 年免疫学检验复习重点总结如下 0、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2、免疫防御(对外);免疫自稳(防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防肿瘤)。 3、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最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4、 B 细胞:通过识别膜免疫球蛋白来结合抗原,介导体液免疫;B 细胞受体=BCR=mIg 表面标志:膜免疫球蛋白(Smlg)、Fc受体、补体受体、EB病毒受体和小鼠红细胞受体。 成熟B 细胞:CD19、CD20、CD21、CD22 (成熟B 细胞的mlg 主要 为mlgM和mlgD)同时检测CD5分子,可分为B1细胞和B2细胞。 B 细胞功能检测方法:溶血空斑形成试验(体液免疫功能、。 5、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共同表面标志是CD3(多链糖蛋白);辅助T 细胞的标志是CD4;杀伤T细胞的标志是CD8; T细胞受体二TCR T细胞和NK细胞的共同表面标志是CD2 (绵羊红细胞受体); CD3+ CD4+ CD8-=辅助性T 细胞(Th) CD3+ CD4- CD8+ =细胞毒性T细胞(Tc或CTL (T细胞介导的细 胞毒试验)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或Treg

T细胞功能检测: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CONA刺激T细胞增 殖。增殖试验有:形态法、核素法 T细胞亚群的分离:亲和板结合分离法,磁性微球分离法,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 *E花环试验是通过检测SRBC受体而对T细胞进行计数的一种试验; 6、NK细胞:具有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靶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 表面标志:CD16(ADCC)、CD56。 测定人NK细胞活性的靶细胞多用K562细胞株,而测定小鼠NK细胞活性则常采用YAC-1细胞株。 7、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表面标志CD14,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达MHC H类分子) 8人成熟树突状细胞(DC)(专职抗原呈递功能):表面标志为CD1a CD11c和CD83. 9、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ig,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功能)及膜型(mig,作为抗原受体表达于B细胞表面,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10、免疫球蛋白按含量多少排序:IgG> lgA> IgM > lgD> IgE五类(按重链恒定区抗原性(CH)排序) 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免疫比浊法。 1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抗原决定簇位于恒定区(CH、CL)

高中物理10大难点强行突破之三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难点之三: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一、难点形成的原因 1、对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定义把握不牢固,解题时不能灵活的应用。 2、圆周运动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及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的综合知识应用不熟练,只是了解大概,在解题过程中不能灵活应用; 3、圆周运动有一些要求思维长度较长的题目,受力分析不按照一定的步骤,漏掉重力或其它力,因为一点小失误,导致全盘皆错。 4、圆周运动的周期性把握不准。 5、缺少生活经验,缺少仔细观察事物的经历,很多实例知道大概却不能理解本质,更不能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例很好的联系起来。 二、难点突破 (1)匀速圆周运动与非匀速圆周运动 a.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因为物体的运动方向(即速度方向)在不断变化。圆周运动也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因为即使是匀速圆周运动,其加速度方向也是时刻变化的。 b.最常见的圆周运动有:①天体(包括人造天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②核外电子在库仑力作用下绕原子核的运动;③带电粒子在垂直匀强磁场的平面里在磁场力作用下的运动;④物体在各种外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作用下的圆周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只是速度方向改变,而速度大小不变。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所受的所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其方向一定指向圆心。非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分力,提供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合外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产生切向加速度,其效果是改变速度的大小。 例1:如图3-1所示,两根轻绳同系一个质量m=0.1kg 的小球,两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轴上的A 、B 两处,上面绳AC 长L=2m ,当两绳都拉直时,与轴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求当小球随轴一起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4rad/s 时,上下两轻绳拉力各为多少? 【审题】两绳张紧时,小球受的力由0逐渐增大时,ω可能出现两个临界值。 【解析】如图3-1所示,当BC 刚好被拉直,但其拉力T 2恰为零,设此时角速度为ω1,AC 绳上拉力设为T 1,对小球有: mg T =?30cos 1 ① 30sin L ωm =30sin T A B 2 11② 代入数据得: s rad /4.21=ω, 要使BC 绳有拉力,应有ω>ω1,当AC 绳恰被拉直,但其拉力T 1恰为零,设此时角速度为ω2,BC 绳拉力为T 2,则有 mg T =?45cos 2 ③ T 2sin45°=m 2 2ωL AC sin30°④ 代入数据得:ω2=3.16rad/s 。要使AC 绳有拉力,必须ω<ω2,依题意ω=4rad/s>ω2,故AC 绳已无拉力,AC 绳是松驰状态,BC 绳与杆的夹角θ>45°,对小球有: 图3-1

圆周运动经典题型

第六讲 圆周运动经典题型 一、传动题型 1.A 、B 分别是地球上的两个物体,A 在北纬某城市,B 在赤道上 某地,如图所示。当它们随地球自转时,它们的角速度分别是ωA 、ωB ,它们的线速度大小分别是v A 、v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下图是自行车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半径为r1的大齿轮,Ⅱ是半径为r2的小齿轮,Ⅲ是半径为r3的后轮, 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 r/s ,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 A. B. C. D. 二、飞檐走壁题型 3.如图所示,一光滑的圆锥内壁上,一个小球在水平面内做 匀速圆周运动,如果要让小球的运动轨迹离锥顶远些,则下列 各物理量中,不会引起变化的是( ) A .小球运动的线速度 B .小球运动的角速度 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 D .小球运动的周期 三、圆锥模型 4.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摆球A 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 关于A 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摆球A 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摆球A 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 .摆球A 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 D .摆球A 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四、过桥题型 5.如图,已知汽车的质量是5t,当汽车通过半径是50m 的拱桥顶点的速度为10m/s 时,车对桥顶的压力是多少? Ⅰ Ⅱ Ⅲ 2 31r r nr π132r r nr π2312r r nr π13 22r r nr π

6.质量为m 的物体,沿半径为R 的圆形轨道滑下,如图所示, 当物体通过最低点B 时速度为V0,已知物体和轨道间的动摩擦 因数μ,则物体滑过B 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五、磨盘题型 7.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圆台上,动摩擦 因数均为μ,A 的质量是2m ,B 和C 的质量均为m ,A 、B 离 轴为R ,C 离轴为2R 。当圆台旋转时,则( ) A .若A 、B 、C 均未滑动,则C 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 .若A 、B 、C 均未滑动,则B 的摩擦力最小 C .若三者都相对圆台静止,则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D .圆台转速增大时,三者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都增大 六、钉子题型 8.小球质量为m ,用长为L 的悬线固定在O 点,在O 点 正下方L/2处有一光滑圆钉C (如图所示)。今把小球拉到 悬线呈水平后无初速地释放,当悬线呈竖直状态且与钉相 碰时( ) A .小球的速度突然增大 B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不变 D .悬线的拉力突然增大 七、单摆和槽球题型 9.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A 、B 用长L = 0.8m 的细线悬于以速度v = 4m/s 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顶部,两球与小车的前、后壁接触, 由于某种原因,小车突然停止, 此时悬线的拉力之比FB ∶FA 为多少?(g = 10m/s2) 10.如图所示,一光滑的半径为R 的半圆形轨道放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以某一速度冲上轨道,当小球将要从轨道口飞出时,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则小球落地点C 距A 处多远?

免疫学检验复习考试重点总

2017年免疫学检验复习重点总结如下 0、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2、免疫防御(对外);免疫自稳(防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防肿瘤)。 3、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最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4、B细胞:通过识别膜免疫球蛋白来结合抗原,介导体液免疫;B 细胞受体=BCR=mIg 表面标志:膜免疫球蛋白(SmIg)、Fc受体、补体受体、EB病毒受体和小鼠红细胞受体。 成熟B细胞:CD19、CD20、CD21、CD22 (成熟B细胞的mIg主要为mIgM和mIgD)同时检测CD5分子,可分为B1细胞和B2细胞。B细胞功能检测方法:溶血空斑形成试验(体液免疫功能)。 5、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共同表面标志是CD3(多链糖蛋白);辅助T细胞的标志是CD4;杀伤T细胞的标志是CD8;T细胞受体=TCR。T细胞和NK细胞的共同表面标志是CD2(绵羊红细胞受体); CD3+CD4+CD8-= 辅助性T细胞(Th) CD3+CD4-CD8+= 细胞毒性T细胞(Tc或CTL)(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CD4+CD25+= 调节性T细胞(Tr或Treg) T细胞功能检测: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CONA)刺激T细胞增

殖。增殖试验有:形态法、核素法。 T细胞亚群的分离:亲和板结合分离法,磁性微球分离法,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 *E花环试验是通过检测SRBC受体而对T细胞进行计数的一种试验; 6、NK细胞:具有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靶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 表面标志:CD16(ADCC)、CD56。 测定人NK细胞活性的靶细胞多用K562细胞株,而测定小鼠NK细胞活性则常采用YAC-1细胞株。 7、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表面标志CD14,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达MHCⅡ类分子) 8、人成熟树突状细胞(DC)(专职抗原呈递功能):表面标志为CD1a、CD11c和CD83。 9、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Ig,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功能)及膜型(mIg,作为抗原受体表达于B细胞表面,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10、免疫球蛋白按含量多少排序:IgG>IgA>IgM>IgD>IgE五类(按重链恒定区抗原性(CH)排序) 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免疫比浊法。 1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抗原决定簇位于恒定区(CH、CL)

匀速圆周运动知识总结材料与题型

匀速圆周运动 基础知识:1.线速度: 222s v r r fr nr t T πωππ?=====? 单位:米/秒,m/s 2.角速度: ω 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 3.周期: ________ 单位:______ 4.频率:______单位:_______ 5.转速: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________单位:______ n f = (条件是转速n 的单位必须为转/秒) 6.向心加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向心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心力是效果力,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向心力的方向时刻改变,因此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还是变加速!!!不是匀速运动。.....向心力必须由物体所受其它力提供,受力分析时不会单独出现,否则一定是错的。 传动装置:要诀:同带等线速,同轴等角速 1.共轴转动的特点:______________; 2.皮带传动(链条)、齿轮传动(摩擦传动)的特点:_______________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1.常见模型:圆锥摆、火(汽)车转弯、飞车走壁、轮盘上圆周运动、离心运动; 2.解题要领:①竖直方向的合力为___ ②水平方向的合力(分力)指向_____提供______ 竖直平面的圆周运动 1.“绳模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注意:绳对小球只能产生拉力) (1)小球能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绳子和轨道对小球刚好没有力的作用 (2)小球能过最高点条件:( ) (当v (3)不能过最高点条件: ( ) (实际上球还没有到最高点时,就脱离了轨道) 2.“杆模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 (1)小球能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 (F 为支持力) (2)当00(F 为拉力) 3.最低点绳杆模型都提供_____,且必有______ 圆周运动多解问题:由于周期性而造成多解,即一段时间内完成多个圆周运动,常与平抛运动结合 请自己总结本章自己的知识导图: 1.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线速度越大,周期一定越小 B.角速度越大,周期一定越小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 教学 知识目标 1、进一步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理解向心力公式,进一步明确匀速圆周运动的产生条件,掌握向心力公式的应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向心力来源的能力. 2、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明确提出向心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任何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只要它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物体所受的向心力,接着详细介绍了火车转弯和汽车过拱桥两个常见的实际问题.后面又附有思考与讨论,开拓学生的思维. 教法建议 1、培养学生分析向心力来源的能力,分析问题时,要首先引导学生对做周围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

到求出物体沿半径方向受到的合外力,就是提供给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培养学生运用物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讨论(结合动画或课件),引导学生从中领悟掌握运用向心力公式的思路和方法.即:第一: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分析向心力的来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第二:运用向心力公式计算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第三:由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提供了它所需要的向心力,列出方程 3、可多举一些实例让学生分析.向心力可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单独提供,也可由它们的合力提供. 4、在讲述汽车过拱桥的问题时,汽车做的是变速圆周运动,对此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向学生指出:在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各位置受到的向心力分别产生了物体通过各位置的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公式仍是适用的.但要注意,对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情况,只有在物体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向心力才是合外力.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指出:此问题中出现的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于或小于车重的现象,是发生在圆周运动中的超重或失重现象. 教学 教学 教学 主要设计: 一、讨论向心力的来源: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文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 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高一物理必修2圆周运动复习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例题详细剖析

匀速圆周运动专题 从现行高中知识体系来看,匀速圆周运动上承牛顿运动定律,下接万有引力,因此在高一物理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学好这一章还将为高二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及高三复习中解决圆周运动的综合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基础知识 1. 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1)线速度大小,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时刻变化; (2)角速度,恒定不变量; (3)周期与频率; (4)向心力,总指向圆心,时刻变化,向心加速度,方向与向心力相同; (5)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为,、、、的关系为 。所以在、、中若一个量确定,其余两个量也就确定了,而还和有关。 2. 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 (1)具有一定的速度; (2)受到的合力(向心力)大小不变且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合力(向心力)与速度始终在一个确定不变的平面内且一定指向圆心。

3. 向心力有关说明 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任何一个力或者几个力的合力,或者某一个力的某个分力,只要其效果是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都可以认为是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力,总是指向圆心;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只是物体所受合外力在沿着半径方向上的一个分力,合外力的另一个分力沿着圆周的切线,使速度大小改变,所以向心力不一定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二)解决圆周运动问题的步骤 1. 确定研究对象; 2. 确定圆心、半径、向心加速度方向; 3. 进行受力分析,将各力分解到沿半径方向和垂直于半径方向; 4. 根据向心力公式,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求解。 基本规律:径向合外力提供向心力

(三)常见问题及处理要点 1. 皮带传动问题 例1:如图1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A. a点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 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 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 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图1 解析:皮带不打滑,故a、c两点线速度相等,选C;c点、b点在同一轮轴上角速度相等,半径不同,由,b点与c点线速度不相等,故a与b线速度不等,A错;同样可判定a与c角速度不同,即a与b角速度不同,B错;设a点的线速度为,则a点向 心加速度,由,,所以,故,D 正确。本题正确答案C、D。 点评:处理皮带问题的要点为:皮带(链条)上各点以及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同一轮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

(完整版)圆周运动经典习题

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 A.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始终和初速度垂直的恒力作用 B.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变化的力的作用 C.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方向始终指向圆心的力的作用 D.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始终跟速度垂直的力的作用 2.小球m用细线通过光滑水平板上的光滑小孔与砝码M相连,且正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适当减少砝码个数,让小球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球有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是 A.向心力变小 B.圆周半径变小 C.角速度变小 D.线速度变小 3.物体质量m,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R,线速度V,向心力F,在增大垂直于线速度的力F量值后,物体的轨道 A.将向圆周内偏移 B.将向圆周外偏移 C.线速度增大,保持原来的运动轨道 D.线速度减小,保持原来的运动轨道 4.关于洗衣机脱水桶的有关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如果衣服上的水太多脱水桶就不能进行脱水 B.脱水桶工作时衣服上的水做离心运动,衣服并不做离心运动 C.脱水桶工作时桶内的衣服也会做离心运动。所以脱水桶停止工作时衣服紧贴在桶壁上 D.白色衣服染上红墨水时,也可以通过脱水桶将红墨水去掉使衣服恢复白色 5,下列关于骑自行车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骑自行车运动时,不会发生离心运动 B.自行车轮胎的破裂是离心运动产生的结果 C.骑自行车拐弯时摔倒一定都是离心运动产生的 D.骑自行车拐弯时速率不能太快,否则会产生离心运动向圆心的外侧跌倒 6.火车转弯做圆周运动,如果外轨和内轨一样高,火车能匀速通过弯道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外轨的水平弹力,所以外轨容易磨损 B.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内轨的水平弹力,所以内轨容易磨损 C.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火车的重力,所以内外轨道均不磨损 D.以上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7.一圆盘可以绕其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转动,圆盘半径为R,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与m(M>m),它们与圆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正压力的μ倍,两物体用一根长为l(l<R)的轻绳连在一起,如图3所示,若将甲物体放在转轴的位置上,甲、乙之间接线刚好沿半径方向拉直,要使两物体与转盘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转盘旋转的角速度最大值不得超过[] 8.甲、乙两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a随半径r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6所示,由图像可知: A. 甲球运动时,角速度大小为2 rad/s B. 乙球运动时,线速度大小为6m/s C. 甲球运动时,线速度大小不变 D. 乙球运动时,角速度大小不变 9.如图11,轻杆的一端与小球相连接,轻杆另一端过O 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小球达到最高点A、最低点B时,杆对 小球的作用力可能是: A. 在A处为推力,B处为推力 B. 在A处为拉力,B处为拉力 a r 图6 8 2 甲 乙 /m·s-2 /m B O O A 11 A

免疫学知识点归纳-终版

免疫学知识点归纳 一、常用名词 1.中枢免疫器官也称次级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源、发育成熟的地方。骨髓是 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也是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2.外周免疫器官也称初级免疫器官,是成熟T、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免疫应 答的发生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3.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 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4.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 淋巴组织或器官反复循环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意义1、增加抗原和淋巴细胞接触机会,2、充实淋巴组织 5.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 的总数 6.内源性抗原指在抗原体呈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此类抗原在细胞内加工处理为 抗原短肽,与MHC-1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可被CD8+ 细胞的TCR识别 7.外源性抗原指来源于APC之外的抗原……(参考上一个) 8.调理作用是指抗体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从 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9.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由单一B淋巴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只 作用于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均一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10.Joining chain J链是一条富含半胱氨酸多肽链,由浆细胞合成。可连接Ig 单 体形成二聚体、五聚体或多聚体。稳定多聚体结构,参与体内转运 1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组织不相溶引起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的基因复合物 12.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 T细胞以其TCR实现对抗原肽和MHC分 子的双重识别…,一类、二类 13.锚定残基与MHC结合成复合物的抗原肽往往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和MHC 分 子凹槽相结合的特定部位,称锚定位,该位置的氨基酸残基称为锚定残基 14.补体Complement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细胞表面的一组经活化后具 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免疫调节Immunological regulation免疫调节是机体本身对免疫应答过程中作出的生理性反馈,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15.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 是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为“免疫不 应答”的现象,具有抗原特异性,即抗原不能激活特异性T或B细胞完成正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 16.高带耐受High-zone immunological tolerance抗原剂量太高引起的 免疫耐受。抗原剂量太高,则诱导应答细胞凋亡,或可能诱导抑制性T细胞活化,抑制免疫应答,呈现为特异负应答状态,致高带耐受 17.低带耐受Low-zone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抗原剂量太低引起 的免疫耐受。抗原剂量太低,不足以激活T、B细胞,不能诱导免疫应答,致低带耐受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总结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总结 发表时间:2012-06-18T10:45:17.50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8月总第107期供稿作者:曹刘芳[导读]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顾名思义即为物体在水平面内所作的圆周运动。曹刘芳河南省三门峡实验高中 472000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顾名思义即为物体在水平面内所作的圆周运动。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其运动的分析在高中物理中也是比较重要的,对学生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其实做这方面的习题时,关键是找出是什么力来提供的向心力,将受力分析所得的实际力与理论公式中的向心力联立,就可以得到所需要求的物理量。现将常见的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归结如下: 一、水平面内汽车转弯、物体随转盘转动:某个力提供向心力 在上述两个问题中,物体都处于水平接触面上,竖直方向的支持力和重力两者互相抵消,而物体作圆周运动时都有着被向外甩出的趋势,所以向心力都是由静摩擦力提供,即f静=Fn= 。从公式还可以看出,r一定时,v越大,所需的Fn就会越大,当所需的Fn>Fmax时,物体将不能再作圆周运动。临界Fmax= ≈F动=μmg,所以v临= μgr。当v>v临,物体将被甩出。 二、火车转弯、漏斗内物体的圆周运动、圆锥摆类,向心力由几个力的合力提供 虽然这几种情况描述的物体运动形式不同,但从受力分析上看非常相似,都是除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之外,再受到一个倾斜的支持力或拉力。因为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需要水平方向的向心力,所以支持力或拉力与重力的合成后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大小可以通过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得。 练习: 1.一辆质量为2t的汽车正在水平路面上行驶,要经过一个水平转弯,已知弯道的转弯半径为20米,汽车轮子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0.2,若汽车最大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相等,则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A.210m/s B.2m/s C.4m/s D.2 2m/s 2.如图所示,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同一光滑漏斗中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的线速度的大小相同 B、两物体的角速度相同 C、两物体的向心力的大小相同 D、两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 3.一列火车正在行驶,发现前方有一转弯,已知在转弯处的内外轨的高度差为h,内外轨道间距为L,弯道半径为r,则火车要想通过此弯道时不受内外轨道的挤压,应以速度_____转弯。答案:1.A 2.CD 3.

圆周运动典型基础练习题大全

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 ,转动半径之比为1∶2 ,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A.1∶4 B.2∶3 C.4∶9 D.9∶16 2.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大圆环,半径为R,被一轻杆固定后悬挂在O点,有两 个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同时从大环两侧的对称位置由静止滑下。两小环同 时滑到大环底部时,速度都为v,则此时大环对轻杆的拉力大小为() A.(2m+2M)g B.Mg-2mv2/R C.2m(g+v2/R)+Mg D.2m(v2/R-g)+Mg 3.下列各种运动中,属于匀变速运动的有() A.匀速直线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C.平抛运动 D.竖直上抛运动 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B.向心力可以是多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 C.对稳定的圆周运动,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D.向心力的效果是改变质点的线速度大小 5.一物体在水平面内沿半径R = 20cm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0.2m/s , 那么,它的向心加速度为______m/s2,它的周期为______s。 6.在一段半径为R=15m的圆孤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μ =0.70倍,则汽车拐弯时的最大速度是m/ s 7.在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已知绳子长度为L ,绳子转动过程中与竖直方向 的夹角为θ ,试求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8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小球用细线拴住,线长l=0.5m,细线所 受拉力达到F=18N时就会被拉断。当小球从图示位置释放后摆到悬 点的正下方时,细线恰好被拉断。若此时小球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5m, 重力加速度g=10m/s2,求小球落地处到地面上P点的距离?求落地速 度?(P点在悬点的正下方) 9如图所示,半径R= 0.4m的光滑半圆轨道与粗糙的水平面相切于A点,质量为m= 1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从C点运动到A点, 物体从A点进入半圆轨道的同时撤去外力F,物体沿半圆轨道通 过最高点B后作平抛运动,正好落在C点,已知AC = 2m,F = 15N,g取10m/s2,试求: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以及此时半圆 轨道对物体的弹力? 20.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 量均为m的小球A、B以不同速率进入管内,A通过最高点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