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实践式口语交际教学论文

生活实践式口语交际教学论文
生活实践式口语交际教学论文

生活实践式的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正是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所设置的一项教学内容。那么,就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和怎么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等方面的探讨,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语文的功能有了新的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过去,语文教学也十分重视口语训练,但忽视了语言的生活实践交际功能。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规定,使语文的交际功能尤为突出。在口语交际训练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这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口语交际正是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所设置的一项教学内容。那么,就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和怎么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等方面的探讨,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小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及分析

口语交际是母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有这样一种观念,语文的学习主要是书面语的学习。在我国语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三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三篇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三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三篇 (一) 《浅谈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 摘要: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激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tl,理相容、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一tk,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即愉快)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 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五方面的探究: I.宽松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在讲授《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学生对文中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元误的频波”无法理解,笔者就引用同学们正在看的《西游记》激起兴趣:“难道托尔斯泰的眼睛能像太上老君的宝葫芦、像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金角一样能把世界上的物质吸进去?”得到齐声否定后,笔者又问:“我的眼睛能把语文书吸进去吗?”学生答:“不能。”笔者一本正经地说:“我说我能!我能通过眼睛把这本书的内容记到我的脑海中去。”望着笔者“抓起”“塞入”的手势,同学们会心大笑。进而笔者一手指着自己的眼睛一手指着课代表:“我的眼睛能把卢婉敏吸进去吗?”同学们开心答到: “能!”“对,通过眼睛我知道了她是个勤奋好学聪明负责的女孩子。”接着再以好差两生的评价让学生领会了什么是“放出准确无误的频波”,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要学生自己概括对该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直至铃声响起还意犹未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语文的答案是丰富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语文教学必须生活化(教师中心稿)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语文教学必须生活化 (教师中心稿) 刁日莲 语文是学习交际的工具,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语文?平常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1> 语言是在人类的祖先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它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生活创造了语言文字并产生了语文教育,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了语文教育必须贴近生活,反映生活,为生活服务,并创造新的生活。张志公先生也说过:“在普通的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2> 这句话触及了语文课的根本。我们的社会已经跨入了21世纪,改革开放和经济、科技的发展极大地增加了整个社会的信息量。传播媒体多样化,要求人们吸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要大大提高,这必然对读、写、听、说都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开展传播,公关,通讯等事业;宣传,交涉,协商,辩论,调解,公文,联络业务空前繁忙;要求实实在在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和效率,与从前书斋中吟诗弄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本文就是就语文教学

生活化的一些问题作一些理论的探讨,目的在于阐明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历史必然性,探索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方略及发展方向。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一)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这个理论观点,他说:“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或改造。”<3>这三个命题紧密相连。“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是杜威对教育的根本看法,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人类祖先在长期的劳动中锻炼了自己的大脑,改造发音器官,逐步具备可说话的能力。共同的劳动又有了交流思想的必要,如恩格斯所说的:“人们已经到了彼此之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于是语言就在劳动中“并且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由此可以说“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与生活同步发展。 (二)人们是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言的,一个人从幼儿牙牙学语就开始在社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他们在生活中听说,说听,模仿着,积累着,不断的领会和应用,由学前到学龄,由小学到中学,参加社会生活和活动就越来越广泛,语言能力也就越来越发展起来。他们参加各种场合各种类型的谈话,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看戏剧,读书报……一个人只要不离群索居,他就总会在社会生活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

如何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化

如何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化 发表时间:2019-02-18T16:16:22.62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作者:尕丁拉周[导读]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中国教育家陶行之也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同整个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和做事情。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 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 尕丁拉周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民族中学 815500 【摘要】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中国教育家陶行之也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同整个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和做事情。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98-01 1依托教材 初中英语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大多数是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所遇到的事物,英语老师们需要利用这一特性,让英语教学课堂可以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连接在一起,尽可能的丰富其教学形式,让学生们懂得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利用现实生活教导学生,激发出学生们学习英语知识的欲望以及兴趣,从根源上培养学生们学习英语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和学完整的融合在一起,把英语知识放置到学生们的生活中,让整体英语教学课堂充满活泛的气氛,以初中生自身的个性发展特性为基础,赋予其英语课堂生活化的特征。 2创建教学氛围 在新课标的带领下,老师们要注重英语知识和学生们实际生活之间的连接性,尽可能的整合学生们的情感以及行动,让英语教学课堂更加的有趣。首先,老师们要多和学生进行学术上的沟通,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关系的构建营造一个更为活跃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老师要尽可能的在学生们的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不能约束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同时老师还要不断的表扬以及激励学生,这种教学氛围的构建会极大程度的缓解学生们学习英语知识的压力,减轻其紧张情绪。让初中生们可以更为积极的投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除此之外,老师们还应当将更多的心力放置在学生们心理诉求层面上,关爱学生,不偏不倚,要对初中生们一视同仁,不能受到学生们成绩的影响,就忽视学生或者过于关注该学生。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老师要环视各个学生,不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冷落,记住每个学生们的姓名,这是开展英语教育活动的基础,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感受到老师对自身的关爱以及尊重,学生们会更为努力的学习英语知识;其次,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的丰富其实际的教学方式,赋予其教学情境生活化的特征,用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带动学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进而激发出学生们对英语知识的渴求。给予学生们一个充分的展现自我的空间环境,让学生们在这片天地中自由的遨游。学生们要学会使用英语知识,懂得运用其知识理论。语言和生活之间互相依偎,只有合理的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们结合实际的生活进行表演,才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英语知识的快乐。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播放相关联的影像资料,为教学情境的构建做铺垫,按照一定的原则,划分小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其所学习的英语句型进行讨论和交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们会极大程度的提升其对于英语表达方式的掌握程度。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语言情境,给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平台,把英语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语言生活化,课堂生活化。在生活化环境下,课堂成为交际性场所,言语性课堂,具有了真正的交际性质,其效果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更主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言语体验。 3搭建真实的语言环境 会话导入就是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自由会话,导入新课。师生间的会话主要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笔者采用推广“分组定员制”,即各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定组长,组成一个学习集体,这种方法要求组内的每一名学生,自己组织一段指定主题的会话内容,老师以此作为提问的依据,锻炼学生的熟练程度;当达到一定的程度后,要求学生根据新授的内容组织补充、修改、扩展,然后在新的层次上再会话新的内容。“学生英语值日制”,这种方法它要求每组的每一名学生轮流值日,自设情景,并由其他组几个同学共同参与,演示以前学过的对话,或把学过的英语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充分表现自己,又能使全班同学受益,促进彼此的互相提高,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完成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如果作为教学中的一个情景阶段,使用在教授新知识前,则是表演、复习;使用在后,则是新知识的巩固、发展,从而达到教学要求。在情景中学习、表扬、提高。教科书上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有时教师往往可以让学生到生活实际中去寻找知识。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在学习字母时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效率大大提高,也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 结语:语言源于生活,学习语言必须走进生活。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才能让他们掌握真正有生命力的语言。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教师要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调查研究[D].和聪聪.河南师范大学2016 [2]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生活化向度研究[D].王亚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3]承德市上板城初中英语课“生活化教学”探索[D].刘建男.河北师范大学2012.

谈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谈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小语《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为此,笔者对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进行了以下实践探索。 1. 回归生活,实现语文“生活化”与生活“语文化”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 1.1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观察生活,实现生活“语文化”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 1.2在教学中加强“说、演、练”、再现生活,实现语文“生活化”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

浅谈口语交际教学小论文

浅谈口语交际教学小论文 浅谈口语交际教学 【摘要】 教师是学生口语交际过程的引导者,点拨者,鼓励者和协调者。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说话能力。 【关键词】 交际提高能力 【正文】 新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口语交际”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提高不尽人意。特别是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更是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课堂常常遭遇尴尬局面,常有学生不肯交际等情况发生。如何改变现有教学状况,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先搜集后交际。 《父母的爱》主要是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是这次“口语交际”的编排意图。师生必须预先搜集有关“父母的爱”相关的资料,忽视这一点,学生的口语交际必定是静态的,课堂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进行本次训练之前,我们应该先让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然后再加以整理选择,最后确定自己的交际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再通过分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交流,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进行了口语交际,而且也为自己提供了以后的写作材料。 由于经过预先的资料搜集,学生都有话可说,而且所说的内容也比较有条理,课堂气氛活跃。 二、创设交流平台 口语交际的切入点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达到能交流的目的。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给学生创设交流的平台。在教学《父母的爱》时,出示第二则小故事图片(一位父亲正在厉声呵斥成绩差的孩子),师生共演第二则小故事,创设交际情境,激发交际欲望,师生互动,做好交际示范,为后面的交流做好铺垫,这是第一个交流平台。然后再创设的第二个平台:假如冯刚的爸爸就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去劝说他?教师扮演冯刚爸爸,学生纷纷劝说,教师随机应变,相机指导学生注意礼貌和语气委婉等。通过这些交流平台的创设,鼓励学生多说,体现出对口语能力培养的层次性。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部编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部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的编排,承接一年级的编写理念,共安排了四个交际话题:交流有趣的动物、介绍自己的一件手工作品、与别人商量事情、看图讲故事。话题的选择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根据课程目标,教材为每一次口语交际活动都设定了清晰的口语交际目标,使教和学更加有章可循。此外,教材在重视交际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十分关注交际意识、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一、编排特点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的编排,在与一年级的整体结构和思路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在话题的选择、目标的确定、习惯和意识的养成等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话题的选择,从较宽泛的生活化的内容向较正式的生活类的内容发展纵览一年级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一年级上册分别是《我说你做》《我们做朋友》《用多大的声音》《小兔运南瓜》,一年级下册分别是《听故事,讲故事》《请你帮个忙》《打电话》《一起做游戏》。它们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以游戏、活动为载体,符合低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二是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针对的都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经常面对的问题和参与的活动。这些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较宽泛,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有点聊天性质的交流中,就可以完成交际任务,它们都属于生活化的交际话题。 二年级上册编排的四次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做手工》《商量》《看图讲故事》,话题的选择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也非常密切,但从要求来看,《有趣的动物》要突出动物的有趣,《做手工》《看图讲故事》强调要按顺序说,《商量》强调要

把想法说清楚,这表明内容的表达要更正式一点、难度更高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三个不同类型的口语交际的对比,来感受一、二年级之间的差异。 上述三个口语交际都以活动为载体,其中《我说你做》中的“说”是比较宽泛的,发出什么指令,由讲话人的主观意愿和当时的场景所决定,交际的关注点不是说的具体内容,而是要引导学生敢于大声说话,让别人能听清楚;《一起做游戏》这个交际话题,学生无需准备,只要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就可以与同学展开聊天似的交流;而在《做手工》这个交际话题中,学生要把过程说清楚,就要按顺序来表达,这种口语表达的经验是学生不曾具有的,除了要说清楚是怎么做的,语言还要简洁明了,语言表达的要求更高了。 又如,同样属于功能型的两个口语交际话题,二年级上册的《商量》与一年级下册的《打电话》相比,交际难度也有明显的变化。 上述两个话题都采用先示范引导,然后提供多个情境让学生实际操练的编排方式。从示范引导中可以看出,《打电话》的关注点不是打电话的具体内容,而是学习打电话的基本交际原则,学习在接、挂电话的过程中保持礼貌的态度,有修养、更文明地与人交往。在《商量》中,学生学习的重点不仅有“要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还要面对别人的拒绝,学会得体的表达,它不仅包含交际礼仪、交际意识方面的内容,还包括言语交际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交际任务更有难度。 再如,同样是故事类型的口语交际,二年级上册的《看图讲故事》与一年级上册的《小兔运南瓜》相比,无论是情节的设置还是隐含的意味,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年级上册《小兔运南瓜》编排的是两幅间断的图画,引导学生动脑筋想象中间空白图画的内容。故事情节较简单,三幅图画分别代表了这个故事的起因、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语文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人文学科,也是一项生活性较强的实用学科。 曹雪芹曾经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经历、生活素材对于 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语文知识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对于学生的学 习也有着科学的指导价值,可见语文课堂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之间有着密切的 联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生活与语文学习之间的有机联系,善于运用生活元素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也要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加深学生 的学习感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以及 学习心得入手,谈一下我对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素材 中图分类号:G63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36(2019)01-0118-01 由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属于人文学科,其中很多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 况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教师通过利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能够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进而能够提高学生的语 文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最多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 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一、生活化教学策略概述 所谓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主要就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实际的语 文教学内容,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生活事件等进行有机的联系,使学生 能够了解到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如何应用于实际的生活当中,进而能够降低学生的 学习难度,确保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而在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开展小学语文教 学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应用的效果,教师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高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1]。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在生活化教学中还存在着哪些的不足,教师通过及时的改正,能够确保生活化教学策略的高效实施,提高其教学的质量 和水平,确保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长远学习和发展。 二、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 为学生营造宽松的生活化教学氛围 所谓的生活化教学氛围主要与传统沉重、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相区别的。在 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师主要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非常被动,无法高效率的学习知识,课堂上易紧张和焦躁,进而也影响到学生的 学习效果,对学生的长远学习非常不利。而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主要就 是指,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运用轻松的话语、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小笑话与学生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使学生能 够开怀一笑,进而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学 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上更大的进步[2]。 2.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生 活化教学情境,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3]。例如,在进行寓言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寓言故事内容,创设相应的学生 所熟悉的场景,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为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按照寓言故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doc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苏颇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 建议 一、认真领悟编写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以下简称“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的“ 口语交际”,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编写的。每一课都由“教学提示" 和“情境图”组成。“教学提示”对本课的教学Id标以及教学顺序提出了大体的要求:“情境图'’则为本课的“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一个或多个生活化的“口语交际小环境”。教学前,我们应该对照《语文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材,仔细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这对于用好教材,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从《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的6个教学FT标来看,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要求着重在三个方而:一是口语交际时要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二是口语交际时要认真、努力地听,完整、简要地讲述;三是在口语交际时要有礼貌、有兴趣、有自信心。“国标本”一、二册,已经安排了口语交际“话题” 14个。本册教材安排了口语交际“话题” 8个。这8 个话题可分为三类: 1.“学会”系列(《学会祝贺》、《学会请求》、《学会待客》); 2.“交往”系列(《问路》、《买文具》、《看望生病的同学》); 3.“交流”系列(《我长大了做……》、《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需要指出的是,“学会”系列的3个话题,都是设计得非常巧妙的开放性的话题。如《学会祝贺》,并没有将话题封闭在“学会向老师祝贺”上。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适当的扩展,让学生学习就其他内容向其他人表示祝贺,如可以为爷爷、奶奶等祝贺寿辰,

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向朋友、同学、亲戚祝贺他们在某些方面取得的成绩等。如《学会待客》一课,可以将客人换成叔叔、伯伯、爷爷、奶奶,来申门或有事请求帮助的邻居,多年没有见面的远方亲戚等。至于《学会请求》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 教学时,我们只要抓住“生活中你也有过向别人请求的事吗?你是怎样做的?”这两个问题拓展开去就可以了。 “交往”系列的话题《问路》、《买文具》、《看望生病的同学》等,是小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必然会遇到的事情。学生通过这类话题的学习,应该具备这样的本领:在不识路时会问路;在需要文具时能到小店、商场、超市买到自己需要的文具;在同学生病时能送上问候并能代别人转达问候。 语言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我长大了做……》、《我打算这样过寒假》这类的“交流”系列话题,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设计的。“交流”系列的话题都是开放式的,话题选择也是小学生关心的, 与他们的学习、生活、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让他们交流“长大了做什么”、“打算怎样过寒假”,一方面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另一方面就是要让他们“有表达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的主动性。这对丰富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效果十分有益。 二、精心选择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的理念,同时对“口语交际”提出了以下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

口语交际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单位:仪征市月塘镇移居小学邮编:211412 姓名:陈义香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情境里产生的言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提高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交际既是口语交际的出发点,也是归宿。要想在课堂上真正实现交际,切实提高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教学必须以生活为基础,用生活搭建口语交际教学平台,让口语交际教学过程成为口语交际的“训练场”,使口语交际教学与生活实践保持紧密联系。 【关键词】口语交际生活话题交际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要“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贴近生活,就是以亲生经历的或熟知的生活为口语交际素材,以生活的实际需要为交际目的,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实现某种需要的生活的过程。完成有“实际意义”的生活任务是课堂活动的明线,完成学习任务则成了暗线,两线交融,完成学习任务蕴藏在完成生活任务的过程中。那么,如何让口语交际教学更贴近生活呢? 一、话题贴近学生生活 这是使交际任务具有“实际意义”的前提。我们要求口语交际的话题须具有现实性,但具有现实性的话题未必都适合学生,因为现实生活涵盖了学生的生活。可靠的做法是从学生的生活中去寻找交际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是学生口语交际活动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可以触动学生的所思所想,保证人人有话可说,能激起学生倾吐的冲动和交流的欲望。 为保证话题与学生生活的贴近,必须活用教材。口语交际的教材与阅读教材不同,后者是学习的范本,而前者只是提供一个话题。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与写作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与写作的关系》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努力创设乐学情境,让口语交际真正融进学生的生活. 关于口语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有了明确的要求,要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交的能力。具体目标要求:归纳出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要点—— 语言规范,养成习惯; 学会倾听,了解要点; 交谈有礼,自信自然; 积极讨论,乐表意见。 一、教学方法:走向交际,让口语交际教学活起来 俗话说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但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只有一个“活”字。我认为教活口语交际课,这个“活”的金钥匙就是要有一种交际的情景和氛围。 1,创设交际情境,发展口语交际能力。于永正老师上口语交际课《学一点问的本领》时就是这样。他抓住本班数学老师做了一件大好事,被救者家属写来表扬信这一契机开始教学。他让学生看过表扬信后,说:“朱校长说,准备明天在全校老师会上表扬周老师,但对这件事的具体情况还要了解一下。校长请我们班问问周老师,问清楚了,写下来,交给朱校长。”巧妙的给学生学习如何提问、采访创设了情境。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为第一个交际情境所激发;而第二个交际情境则切切实实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

怎样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怎样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林堡中心校杨马庄小学刘亚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的英语,在我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英语课是小学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初步的基础。 一、依托并结合教材,使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孩子的年龄越小,我们就得越重视英语教学的生活化。教材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就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内容比较的生活化。比如:从一开始接触的文具类、身体部位、颜色、动物、食物、数字、家庭、个人情况等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来自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选择了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很容易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抓住这一特点,能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式。如“Hi,My name is liming.” “I'm from china” “I am twelve.”另外,根据教材内容安排,进行拓展。如,让学生带着家人的照片来学习家庭成员,他们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并互相进行交流。“This is my fathe r.He is a doctor.He likes watching TV.” “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a teacher.”等。现实生活英语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教与学的知识源于生活,更需要使学到的知识回归到生活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很有必要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情趣。教师在新课标的感悟下,结合本校学生实际,进一步探索英语教学生活化。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使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课堂充满情趣。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良好的教学情景场、充分的空间环境可以最大限度给予学生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天地。情境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学的一大特点,也是重点运用的方

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论文

口语交际,重在“说” ——让口语交际成为一种乐趣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小捷滘小学朱艳琴 【内容提要】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抓住一切可训练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指导学生说完整、具体、有序、生动的话,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态度,让学生在具体的文本情境中,体会各种不同的交际方式和交际环境。 【关键词】口语交际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学生将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些影响了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说话,使学生乐说、善说,真正做到“让学生把口语交际成为一种乐趣”呢? 一、利用课文插图,引导“说” 在现行的人教版实验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口语交际的内容。老师们也在积极地尝试着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和水平。但是,试想这一能力仅仅靠每个单元中那一次训练就真的能提高了吗?我认为,口语交际课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如何进行有效口语交际训练的范例,并非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唯一途径。新大纲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本身就承载着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等多种能力,是训练学生语言的重要渠道。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对图片、故事、游戏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说的欲望。如教一年级第二册《识字2》中《四季》一文时,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四个季节的插图,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说话。教学一开始,我就出示图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季节?图上有哪些景物?为什么?学生兴趣盎然,争相描绘,接着让学生通过“找朋友”的游戏给词归类,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看图选词进行说话练习,这样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续编课文,想象“说” 学生是编故事的天才,教师千万不要设置框框,限制他们的创造力。例如:我教《丑小鸭》一课时,让学生在熟读完课文以后,发挥想象续篇故事,“说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以后会怎样”。学生有的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以后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告诉鸭妈妈和它的姐妹它不是丑小鸭,是美丽的天鹅,”有的说:

让口语交际生活化

小学口语交际生活化 宁陕县龙王小学吴邦武口语交际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这是本次小学语文实施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我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我在口语交际教学的一点心得: 一、以“互动”为支撑,实现口语交际的生活化。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环境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1)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主要途径应坚持在课堂教学主阵地,教师要深研教材,领悟教学要求,巧用教材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语文课的事,我们要强化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口语交际”教学融入学科的教学中。同时要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融合在学校课外活动、班队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广阔的校园空间里,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坚持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在每天的晨读中坚持不定专题,不限范围,自由命题的方式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内容,让学生轮流上台做三分钟的演讲。这样的演讲不仅扩大了学

生交际的人人参与,更是锻炼口才增强了语文趣味性。(3)开展辩论活动,通过创设有不同观点的话题激发学生展开辩论活动,也是很好的做法。 二、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口语交际。 精心设计交际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活动展开学习和锻炼,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中来展开口语交际。当小小导游员,介绍家乡的名胜风景;当小推销员,推销家乡的土特产;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各种班队活动等。组织这些活动,要让学生自主参加,教师要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去设计活动方案,制定活动规则,让他们自己去与别人打交道,请求帮助,解决问题。让他们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别人“合作”,从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浅谈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浅谈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学科:语文 作者:姜超 单位:固镇县湖沟中学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语文教学应是一门?为生活?的艺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的观点为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提供了理论基础。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生活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化理论基础必然性 正文: 语文教学应是一门?为生活?的艺术,语文教学只有紧密联系生活才会富有生机与活力。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语文?平常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1>语言是在人类的祖先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它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生活创造了语言文字并产生了语文教育,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了语文教育必须贴近生活,反映生活,为生活服务,并创造新的生活。张志公先生也说过:?在普通的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2>这句话触及了语文课的根本。我们的社会已经跨入了21世纪,改革开放和经济、科技的发展极大地增加了整个社会的信息量。传播媒体多样化,要求人们吸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要大大提高,这必然对读、写、听、说都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开展传播,公关,通讯等事业;宣传,交涉,协商,辩论,调解,公文,联络业务空前繁忙;要求实实在在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和效率,与从前书斋中吟诗弄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本文就是就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一些问题作一些理论的探讨,目的在于阐明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历史必然性,探索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方略及发展方向。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一)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这个理论观点,他说:?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或改造。?<3>这三个命题紧密相连。?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是杜威对教育的根本看法,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人类祖先在长期的劳动中锻炼了自己的大脑,改造发音器官,逐步具备可说话的能力。共同的劳动又有了交流思想的必要,如恩格斯所说的:?人们已经到了彼此之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于是语言就在劳动中?并且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由此可以说?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与生活同步发展。 (二)人们是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言的,一个人从幼儿牙牙学语就开始在社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他们在生活中听说,说听,模仿着,积累着,不断的领会和应用,由学前到学龄,由小学到中学,参加社会生活和活动就越来越广泛,语言能力也就越来越发展起来。他们参加各种场合各种类型的谈话,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看戏剧,读书报……一个人只要不离群索居,他就总会在社会生活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这种学习不是暂时的,而是一辈子的。因此说?教育即生长?。 (三)在我们生活的环境,语言材料到处都是,语言学习社经常的,大量的,十分丰富,十分生动的;但这种学习又是自发的,常常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随意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浅谈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浅谈 摘要: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教育也要与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使生活情境在课堂上得到完美再现,让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逐渐贴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中,大部分的文章都是由作者的生活经验得来,是他们对生活的一种感悟,有的与学生的生活并没有相似之处。因此,教师要努力将课文内容还原,恢复文章的生活面貌,贴近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并将教学要求融入其中,转化为学生的内心需求,实现生活中学习、学习中更好地生活这一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DOI: 10.16657/https://www.360docs.net/doc/ac12150047.html,ki.issn1673-9132.2016.01.043 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接,进行有效导入 教材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资源,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一种有效载体。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将课文内容分成三类,即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能够再现生活的、与生活相离甚远的。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要有所不同,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为主要目的,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体验,促使他

们通过多种方面去对文本进行理解和感悟,获得生活经验的积累与提高。当学到那些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的课文时,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让他们去生活中寻找课文中所描述的事物原型,并与文章中所描写的内容进行对照。学习那些能够再现生活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在预习时为学生布置观察任务,让他们去熟悉、了解该事物,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在观察中所获得的结论与课文知识相互验证。如果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相离颇远,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并引导他们对其进行分析。这样,在学习课文知识时,学生就会对文本产生一种差异化印象。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影像资料等,激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回味生活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文章,教师有时忙于指导学生字、词、句的分析,忽略了文章的这一特点,课堂教学也非常枯燥,缺少了生机和活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回顾,利用他们的记忆来激发学习兴趣。 如进行《猫》的学习时,如果教师采取平铺直叙的讲授方式,学生必定会昏昏欲睡,因为猫是他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动物,他们对于猫的了解已经非常多了,有的学生家里还养着猫。但是,当教师与学生的生活一联系,他们就会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一、认真领悟编写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以下简称“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编写的。每一课都由“教学提示”和“情境图”组成。“教学提示”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顺序提出了大体的要求:“情境图”则为本课的“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一个或多个生活化的“口语交际小环境”。教学前,我们应该对照《语文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材,仔细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这对于用好教材,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从《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的6个教学目标来看,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要求着重在三个方面:一是口语交际时要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二是口语交际时要认真、努力地听,完整、简要地讲述;三是在口语交际时要有礼貌、有兴趣、有自信心。“国标本” 一、二册,已经安排了口语交际“话题”14个。本册教材安排了口语交际“话题”8个。这8个话题可分为三类: 1.“学会”系列(《学会祝贺》、《学会请求》、《学会待客》); 2.“交往”系列(《问路》、《买文具》、《看望生病的同学》); 3.“交流”系列(《我长大了做……》、《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需要指出的是,“学会”系列的3个话题,都是设计得非常巧妙的开放性的话题。如《学会祝贺》,并没有将话题封闭在“学会向老师祝贺”上。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适当的扩展,让学生学习就其他内容向其他人表示祝贺,如可以为爷爷、奶奶等祝贺寿辰,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向朋友、同学、亲戚祝贺他们在某些方面取得的成绩等。如《学会待客》一课,可以将客人换成叔叔、伯伯、爷爷、奶奶,来串门或有事请求帮助的邻居,多年没有见面的远方亲戚等。至于《学会请求》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教学时,我们只要抓住“生活中你也有过向别人请求的事吗?你是怎样做的?”这两个问题拓展开去就可以了。 “交往”系列的话题《问路》、《买文具》、《看望生病的同学》等,是小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必然会遇到的事情。学生通过这类话题的学习,应该具备这样的本领:在不识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