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别是一家——论以诗为词以文为词

词别是一家——论以诗为词以文为词
词别是一家——论以诗为词以文为词

“词别是一家”

论苏轼的“以诗为词”、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较之唐宋词主体风格的得与失

一、什么是词的主体风格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从先秦到唐代,已走向鼎盛时期。到了晚唐五代,诗歌开始走下坡路。于是,一种新的诗体——词,便产生了。

词是什么?词是为言情而产生的倚声文学。产生于唐末民间,以言情为主,和乐而歌。当时,饮宴必奏“燕乐”,曲调之多,变化之快,穷尽乐府和声之法。“唐人乃以词填入曲中,不复用和声。”(沈括《梦溪笔谈》)文人倚声填词,供歌妓舞女吟唱于红楼夜月。内容大多为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怨。在形式上按谱填词,严守格律、平仄。到五代宋初,词之主体

风格具陈。纵观唐宋词坛,可以看出:词是主情致、协声律、声情并茂的言情文学。

....................这种风格,一直为后代正宗词派继承,形成“一代之文学”。

北宋中叶以前,词坛的主体风格大抵如斯。之后,东坡、稼轩出,词风为之一变。“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应运而生,豪放派崛起词坛。宋词主体风格之外又呈现出多样化的风貌。

诚然,苏、辛的豪放词给词坛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他们不愧为一代文豪。但是,苏、辛的“以诗为词”、“以文为词”除了突破词的艳科圈子,拓宽了词的题材、意境等之外,也带来一些不

好的影响,对宋词的主体风格产生了一些负作用

................。但对苏、辛的评论,尤其是在当代,有失偏颇。有些评论家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作家作品缺乏一分为二的分析。某某好,他一切都好,某某坏,他一切都坏。王国维先生早就批评过这种“贵耳贱目”的不正之风。从创作规律看,作家的精力总是有限度的,他的作品有好有差,这是客观事实。我们不能因某个作家有名气,就把他的次品与上品相等同,把谬误当成真理,把破坏当成革新,大力吹捧。这无疑对作家只是一种讽刺。既是对作家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在这一点上,对苏、辛的创作评论尤为突出。笔者认为,苏、辛不愧为一代文豪,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但必须承认,他们的创作中也有明显的失误。本文试图从内容、风格、形式、美感等方面谈谈苏、辛创作中的得与失,以求教于文学评论界的前辈老师。

二、苏、辛对词的题材、风格之开拓并非革新而是复兴

所谓“以诗为词”、“以文为词”,评论家们认为:其一,在内容上突破词的“艳科”的圈子,拓宽词的题材、意境,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使词的风格突破婉转柔媚而呈现多样化的

风貌。其二,在形式上突破词的格律的束缚,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即诗可以突破格律的束缚,词也可以仿效之。笔者认为:苏、辛的“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尽管在风格、题材上有所开拓,但并不是革新,只是一种复兴。集前人词作内容、风格之大成。所谓“革新说”,带有评论家偏爱的主观色彩,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革新”一词,本义是革除旧的,创造新的。其核心是首创精神。吸取历史上的精毕为今天

所用,不能算作革新。只是一种复兴

......。下面我们从苏轼以前词坛的创作情况,历史条件和文艺心理学的角度三个方面论证苏、辛的创作不是革新,只是复兴。是一种全盘继承。

词的真正本色是唐代的民间词。题材是比较广阔的。其间有“边客游子之呻吟,忠臣义士之壮语,隐君子之怡情悦志,少年学子之热望与失望,以及佛子之赞颂。医生之歌决,莫不入调。其言闺情与花柳者,尚不及半。”(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序》)到了文人词中,题材进一步扩宽。或表现人生政治的某些情感,如张松龄的《渔父词·洞庭湖上晚风生》,自居易的《浪淘沙·随波逐浪到天涯》;或表现出污泥而不染的情怀,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或抒发游子思乡的袅袅余情,如白居易的《竹枝词·竹枝苦怨怨何人》,刘禹锡的《竹枝词·城西门外滟滪堆》。有的抒写历史上的兴衰之感,有的写现实生活的亡国之痛,有的抒发作者的黍离之悲。这类作品更多,如欧阳炯的《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鹿虔扆《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李珣的《巫山一段云》等。到北宋前别二晏、永叔、范文正、王荆公等人的词作中,风格更显得多样。如范文正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刚劲苍凉,慷慨激昂,开豪放词之先河;王荆公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浪淘沙·伊吕两衰翁》也都是怀古叹今的苍劲词篇,意境宏大,气象不凡;再如潘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把排山倒海的钱塘江潮描绘、渲染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如见其景,如听其声,成为古代观潮词的绝唱。总之,在苏轼以前,词的题材、风格涉及范围已较广,苏、辛之词所涉及的风格、题材范围,前人已大多具备。苏轼不过是步前人的后尘。因为苏轼喜欢写词,在数量上占了优势,加上涉及面广泛,相应地在质量上也就占了优势。乃是集前人词作的内容、风格之大成,起到了一种复兴的作用,使词的本来面目再度恢复。所以,“革新说”是不能成立的。

有些评论家认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他写给鲜于子骏的信,是他树立“豪放”派旗帜的宣言,是一种自觉革新的尝试。笔者认为,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作者的处境两方面看都是不切合实际的。

先看历史条件。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没有专业作家,作家们大多数是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的文学活动首先必须服从统治阶级的需要。在北宋时代,统治阶级重视的正统文学仍然是骈、散文,五七言诗,词只是作家们茶前饭后打发无聊时光的小品。而苏轼生长在号称“百年无事”的

北宋中叶,其时欧阳修、梅尧臣等所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已取得胜利。在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其本上属于保守派。写《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时,苏轼正出任密州。政治上不得意。在这样情况下,苏轼不可能自觉地提出对词进行革新。

再从作家的主观因素看。由于苏轼外任密州,政治上失意,用世之志受到挫折,心情压抑,只有在诗词中寻求快乐。《密州出猎》正是词人在苦闷中寻求的一种慰藉和解脱。虽然词人在给鲜于子骏的信中写道:“虽无柳七郎风味,也自成一家。”但评论家们往往忽略了这封信的后面几句话:“数日前。猎于效外,所获颇多……”这几句话十分重要,是《密州出猎》产生的环境。这种环境正好说明《密州出猎》的豪放气势是作家的一种自我安慰,一种短时意念。试想,苏轼一个文官,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不可能象纨绔子弟或胸无点墨的昏官那样经常游山打猎、斗鸡走马。偶而“猎于郊外”正是为了排遣胸中的郁闷。用精神分析学的观点来看,《密州出猎》是苏轼潜意识中的无意识表现。他用世之志的欲望达不到,“权力受到了限制,一些想法会突然冒出来,而意识却不知这些想法从哪里来,也不知如何驱走它们。”(《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第6、7页,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这种潜意识正是他的欲望所在,不知不觉地流露笔端,以寻求“愿望的达成。”(弗洛伊德语。见《梦的解析》)但是,苏轼的愿望又受到现实的支配和外在的理性约束,所以他的“革新”充满了矛盾,走出了另一条道路。诗词中大量充塞着写梦景、醉酒的句子,豪放旷达之气逐渐被谈玄说理、道家的出世思想所取代。他在同一年(1082年)写的《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卜算子·缺月桂疏桐》等,道家的出世思想更加明显,颓废情绪更加浓厚,越来越深地陷入了虚幻的梦境。他的创作走进了一条死胡同,以至于他后期的作品不得不回归到婉约上来。如果他是自觉的革新的话,就应着力写豪放词。苏轼一生写了三百五十多首词,豪放词只有十几首,而真正没有颓废色彩的豪放词不过五六首。所以说,他的革新是失败的。他的成就在于复兴了词的本来面目。至于辛弃疾,他在苏轼的基础上继承并有所发展。相对而言,他的豪放词数量上要多一些。但在形式上的革新也是失败的。下文将谈到。

三、“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对词的主体风格的影响

在苏、辛以前的词中,也存在着“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的倾向,不过没有占主流。到了苏、辛的词中,数量增多,鱼龙混杂。因而他们的“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现象不仅割裂了自身的主体风格,对北宋后期的词坛也发生了不良影响。在继承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破坏作用。理由如次:

第一,词是言情文学,是为言情产生的。对此,前人有精辟的见解——

朱彝尊:“词虽小技……盖有诗所难言者,委曲倚之于声。”(《曝书亭集·陈纬云红盐词序》)

查礼:“情有文不能达,诗不能道者而独于长短句中可以委婉形容之。”(《词话丛编·铜鼓书堂词话》)

王又华《古今词论》引田同之说:“诗贵庄而词不嫌佻,诗贵厚而词不嫌薄,诗贵含蓄而词不嫌流露,之三者不可不知。”

清人李东琪说:“诗庄词媚,其体原别。”

王国维也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人间词话删稿》)

从以上古人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词与诗的根本区别,诗是言志文学,词是言情文学。文体有别,反映的内容也有差异。如同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诗歌以言志抒情为主是一样的。进而言之,无论怎样高明的作曲家,是无法为小说谱曲的;再高明的歌词作家,也无法把小说内容写进歌词中。如果用词来表现诗之内容,就会使词自身的特点不伦不类了。都这样革新的话,那么词将不词了,“一代之文学”也将失去宋词的地位。

第二,作家主体与创作客体的自相矛盾,割裂了自身的主体风格。

衡量一个作家作品的主体风格,应从整体出发,全面地看问题。单篇作品的突出成就并不能代表作家全部作品的主体风格。苏词的主体风格是什么?多数人都说是豪放。但阅读苏轼的全部词作,我们发现,豪放词根本不能代表他的主体风格,他的宣言与创作存在着严重的自相矛盾,在词风上造成一种混乱局面,割裂了苏词的主体风格。

先看他的豪放词。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问世后,许多人认为这是他革新的开始。但过了八年,他的豪放词代表作才问世。尽管《赤壁怀古》气势雄壮,格调高昂,可在结尾调子低沉,让人惋惜。“乱石崩云,惊涛裂岸”的宏伟气势仍然掩不住他“人生如梦”的悲哀矛盾心理。这种深层意识一旦明朗化,便一发不可收,此后每况愈下。他的潜意识发生了矛盾冲突,因而在创作中,他的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发生了分化。形成一种游离状态。在这二者之间。便滋生出一种介于豪放和婉约之间的词来——前半部分豪放旷达,后半部分感伤低沉。他的豪放词多是这种情形。如《南乡子·回首乱山横》、《沁园春·孤馆灯青》、《念奴娇·赤壁怀古》、《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满庭芳·三十三年》等都属于这类词。把苏词放到整个唐宋词坛去考察,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呈现出独特的风貌。这一点,历来的词评家已成共识,无庸讳言。但仔细研究苏词的豪放风格,既不同于李白诗的酣畅淋漓。气势雄伟、中气充沛,也不同于辛词的豪迈稳健。他的豪放词给人后劲不足、拖泥带水的感觉。造成这种风格的原因,并非是词人的刻意追求。

如前所述,是作者所处的政治环境造成的。在苏轼的全部词作中,这类词虽不多,但他的豪放词本身就不多,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苏轼豪放词的风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消极出世思想与他政治上的积极用世是自相矛盾的。对北宋后期的词坛也带来不良影响。

再看苏轼的婉约词。在苏轼的全部词作中,婉约词占了将近大半,而且有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都不亚于唐宋时期其他婉约词。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怀念亡妻,读来荡气回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西江月·平山堂》等,叙兄弟、师友之情,思索宇宙人生;《虞美人·湖山信是东南美》、《南乡子·送述古》等,描写山水风物,抒发赠别、乡思之情等。再如《阮郎归·一年三度过苏台》、《浣溪沙·道字娇讹苦未成》、《浣溪沙·籁籁衣巾落枣花》、《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等,有的写泛梗飘萍,流年易逝、沧桑多变的感慨;有的写娇痴活泼、秋千架上的青春少女;有的描绘农家田园的逢勃生机;或托物言志,抒写寂寞、幽愤之情;或抒发缠绵伤春之思等等。这些作品所产生的影响,并不低于他的豪放词。从苏轼的读者来看,更多的人喜欢他的婉约词。可以说,苏轼的婉约词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从对读者的影响来看,都不比豪放词逊色。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就苏轼的作品全貌来看,不能简单的冠以豪放派或婉约派。因为这两方面他都高于唐宋词坛的其他作家作品,只能用风格多样化来概括。但这样一来,苏词的主体风格究竟是什么:就被他自己作品的多样化风格抹煞了。如果一定要界定他的主体风格,只能

这样说:他是豪放词和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正是这二者的结合,才使他成为唐宋词坛上的顶尖高手。

文学的创作过程和接受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功力过程”。作者赋予作品的只是一种潜能,必须经过欣赏者的接受才能将作品潜能转化为现实功能。因而同一部作品在各种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有不同的意义结构。但是,尽管社会背景不同,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沟通是相同的。只要欣赏者从中领略到作品的意蕴,产生共鸣,且为大多数读者接受,这部作品就是好作品。读苏轼和辛弃疾的全部词作,可以发现,真正让读者喜爱的是他们全部作品中的一部分,还有大部分不为多数人知道。”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不过是给极少数研究人员送了一个饭碗。有些研究人员又恰恰喜欢在这些不为多数人所知的作品上大作文章,并冠以时髦的名词,实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这个道理古今一样,也很简单,一个作家成名之后,他的一些次品被一些猎奇收藏家收起来。当他作古以后,这些人就把他的次品整理成书,公诸于世,夸大其辞地吹捧,对作家毫不负责任。这无疑是文学评论界的一种不良风气。

四、“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破坏了词的体制、声律、平仄、乐调

词与诗最重要的区别在体制、声律、平仄、乐调诸方面。近体诗虽然也讲韵律、平仄等规则,但不是倚声文学。在唐宋时代,诗与音乐已分了家。词与音乐还有密切关系。词不合声律就不能唱。现代歌曲是先写词,后根据词意谱曲。古代恰恰相反,是先有曲,后根据曲调填词。所以写词必须合律。李清照说:“盖诗文分平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也。”(《词论》)强调“词别是一家。”刘克庄也说:“词当叶律,使雪儿、春莺辈可歌。”(《跋刘澜乐府》)这些都说明词与诗是有区别的。诗不作歌词了,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冲破格律的束缚,在平仄上可以“拗救”。词若不合声律,则不能拗唱。虽然苏轼和辛弃疾的“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开拓了词的意境和题材范围,达到无事不可言的地步,但因此也带来些弊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读他们的词,无独有偶,凡是名篇佳作,大多格律严谨,而那些影响不大的词有不少是不合格律的。李清照早就批评道:“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词论》)陈师道也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一针见血地指出苏轼存在的问题。如改变句法,用韵上去通押,“櫽括体”、“诗集句”等,辛弃疾的散文化的词等,是对词体的破坏,不为读者欢迎。只是词人之间的相互传阅。这种所谓的“革新创造”无审美价值可言,无怪乎古人反对,不能说没有道理。

这里,我们还要涉及一个重要问题: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是基本的常识。固然古人有冲破格律束缚的做法,林黛玉也认为遇到好的诗句顾不得格律的束缚。但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无论作家要表现什么样的内容,在他动笔之前。选择何种文体是自由的。一旦确定了文体,就必须按这种文体的要求来写。作者觉得这种文体不适合表现自己的观点或内容,可以换一种文体。而不能随意改变文体的自身特点。从文体发展的规律来看,它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约定俗成,就不能随意改变。如诗歌,从四言、五言发展到七言,从杂言诗到格律诗,再发展到词、曲,乃至到今天的新诗,每一阶段的文体都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同文体的变革也有质的区别,决非象苏、辛那种改革法,说是词又不完全符合词的自身特点,说不是词又打着词的招牌。要说改革,也是失败的改革家。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可取的。但结果不理想。因为凡是他们的思想艺术较高的影响大的作品,既是严守格律的,也能在前人中找到借鉴。凡是他们的创新,如“櫽括体、集诗、经句,有不少既不合律。也不大为欣赏者接受。有些少数评论家往往自居于人民群众之上,大肆吹捧苏、辛不合律的词,认为只有自己才能发现真理,别人都是马大哈,殊不知文学的最高标准是雅俗共赏。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也只有在人民群众中才得以检验,不是一两个评论家能盖棺论定的。试问:为什么历来的诗词选集不把苏、辛的全部词作选定了再选别人的作品呢?为什么连当代最有权威的《唐宋词鉴赏辞典》也只

选了他们各自三十几首词呢?无论选编者的鉴赏水平有多大差异,答案都是一样的,即在他们同一标准,同一鉴赏水平的基础上选最好的作品,这样一推论,苏、辛没能入选的作品显然不是最好的作品,再说,苏、辛一生写了数百首诗词,可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只有几十首,这又说明什么?再举一例,假如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只是在文艺理论家手中转来转去,老百姓都不愿看的话,那它根本不能成其为名著,更不可能流传千古!

五“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破坏了词的美感文学作品应是“美文”,不美就失去了文学的审美价值。词更是文学作品中集美学于一身的韵文。自古以来,无数读者喜欢词的原因之一就因为它是美的韵文。步人唐宋词坛,就象步人美的大观园,令人赏心悦目,饱览风姿。刘永济《词论》卷上云:“一调之中,长短互节,数句之内,奇偶相生,调各有宜,杂而能理。或整若雁阵,或变若游龙,或碎若明珠之走盘,或畅若流泉之赴谷,莫不因情以吐字,准气以位辞,可谓极织综之能事者矣。”形象地描绘了词的魅力。读苏轼、辛弃疾的词,当然不乏美文佳作,主流是好的,但确实有少数词章没什么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玩弄文字游戏。缺乏社会美

文学的社会美,体现在认识价值上,苏、辛的大部分词价值较高,但有些词认识价值不大,不过是玩弄文字游戏而已。如苏轼的《叹荔枝·怅望送春杯》、辛弃疾的《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等词,不仅古人批评“非词家本色”(文体仁《七颂堂词绎》),就是今天的读者也不大所喜,只能反映封建士大夫空虚无聊的心境。尽管有些词评家把它吹得玄乎其乎,冠以“开拓”、“革新”之美名,到底不是大家气象。如果大作家的次品也可以原谅的话,天下就没有不可原谅的作品了。小学生的作文更应称道了。

第二,堆砌典故,空发议论,谈玄说理,缺乏意境美。

词是抒情文体,所表现的感情比一般的情更为细腻。这种细腻深约的心态,通过物化而形成“词境”。好的词章具有独特的词境。“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读苏、辛的作品,格调、境界上乘之作自然不少,还有少许作品缺乏意境。如苏轼的“櫽括体《哨遍·为米折腰》等,辛弃疾的《卜算子·千古李将军》、《哨遍·一壑自专》等词,堆砌典故,卖弄才学,缺乏意象,拼命不让读者看懂,没有什么欣赏价值。空且泛,抽象说教,非词之本色,尽管不是苏、辛词的主流,但也不能以丑为美。更谈不上标新立异。

第三,表现太直露,缺乏含蓄美

词是合乐可歌的诗体,音乐的旋律决定了词的风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表现太直露则与之婉曲柔软的风格不相适应。如同唱歌,如果只会放开喉咙拼命喊号子,那他的听众也是门可罗雀。读苏、辛的豪放词和婉约词的名篇佳作,或阳刚,或阴柔,不乏给人美感。但有些词锋芒毕露,风格单一缺少变化。如苏轼不厌其烦地表现他的老庄思想的词,醉酒词,辛弃疾的散文化的词,表现太直露,单一,无含蓄美。让“关西大汉”震得耳根子发麻。

第四,语言散文化,缺乏艺术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不美也就不能使读者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治,苏、辛许多词中大量运用散文化的句子,读了味同嚼蜡。如“甚矣吾衰矣”、“有个尖新底”、“听兮清再珮琼些”、“明兮镜秋毫些”、“贤哉令尹,三仕己之无喜愠”、“舍我其谁也”等等。大量运用虚词、俚语俗句。如果不是苏、辛两位大名人,换上别人,评论家不但不会吹捧,恐怕评价恰恰相反,说他狗屁不通。与其读这些词,倒不如去玩味古文尚书或骈、散文。

第五。声韵不协律,缺乏音乐美。

作词要审音用字,分辨阴阳,以文字的声调配合乐谱曲调。苏、辛由于玩弄文字游戏,堆砌典故,乱用虚词,俚语俗句、在形式上表现为不协律,平仄、清浊不分,雕章凿句,佶屈聱牙。无法入曲谱。如前文所举。如果把这些词也算作上乘佳作的话,文学不可能发展了。

文学的教育作用是通过审美发生作用的。苏、辛的这些词既不能引起人的美感,也就不能产生好的作用。这种所谓的“革新就失了它的价值和意义,相反只起了破坏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苏轼、辛弃疾在唐宋词坛上的地位应是复兴派,而不是改革家。文学要发展,就必须打破权威和陈规陋习,既要吸收古人的精华,也要指出权威存在的创作失误,如果把糟粕当精华,把谬误当真理,把失误当改革,我们的文学就永远笼罩在名人的压力之下。文学就不可能发展!

参考书目

《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沈括《梦溪笔谈》

王国维《人间词话》《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词论》

《唐宋词风格论》《苏东坡新论》

《中国小说美学》叶朗著《美学原理》杨辛、甘霖著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国文学史》游国恩著

《词话丛编》《曝书亭集》

吴兢《贞观政要》《千年词》郭扬著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词典》(1997年载于《香溪河》第一期)

论辛弃疾词中的竹意象

论辛弃疾词中的竹意象 前言 辛弃疾生于1140年,卒于1207年。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他一生力主抗金。因此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另外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社其词作的最大特色。辛词在宋词乃至整个词史上都占有崇高的地位,拥有最深远的影响。[1] 一、古典文学中竹意象简析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竹作为自然物以其特有的“中空外直,挺拔秀丽,凌霜傲雪,翠色长存”的客观形貌和风姿品性,占据了古代文人审美视野及价值系统的一个重要位置,在历代诗人词家的主观情感中,被文人阶层的雅文化所认同、传播,赋予了多种多样的象征意味。竹意象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象之一,它集中代表着中国文人尤其是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精神,因而在古典文学中,它常被用来表现文人的情感寄托和价值取向。白居易《养竹记》中将竹性概括为“性直”、“本固”、“心空”、“节贞”,这就与文人所崇尚的“高直”、“忠义”、“虚心”、“抱节”的群体伦理观联系起来。一方面,由于竹子具有“高直”、“本固”的特点,因而竹意象突出表现了文人那种伟岸高拔、清尚不变的气节和仪态风范。如刘孝先的《赋竹》云:“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2]高直代表着性格的刚毅、骨气的坚贞和志向的远大。另一方面,宋代的文人注重个人道德涵养,因此,他们对于竹的这种“心空、节贞”的品格也就更加推崇。如黄庭坚非常爱竹,他在《画墨竹赞》中云:“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3]坚守节操,无论贫贵,都能泰然处之,这是竹的个性,也是文人酷爱竹的原因。再有,竹子有“疏萧”、

论辛弃疾词风格的多样性

一、辛弃疾的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后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在政治、军事上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以利国利民。他胸贮万卷,善诗能文,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是时代的最强音。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以雄浑为基调,亦不乏沉郁悲壮、婉约含蓄、缠绵妩媚、闲雅祥和、清丽飘逸的多姿多彩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抄存》。 二、辛弃疾词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他是一个热血沸腾的爱国志士,又是一个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因而作品中始终充满抗金激情,充溢着豪迈奔放之气;辛弃疾在南宋期间力主收复中原,与朝廷中的主和派政见不和,因此一直辗转任地方官吏,不但不被重用,甚至还受到排挤和打击,致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这种“孤危”的境遇使辛弃疾大失所望,悲愤填胸,不平则鸣,蓄之则发,将其倾入词中,便形成了豪放中兼有沉郁悲壮之气;他隐居江西前后达二十余年,他不断参究佛理道书,以求精神解脱,同时寄情于山水,因而他的作品中也有恬淡清丽、婉约妩媚的词风。然而尽管仕途坎坷屡遭挫折,但他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爱国之心至死不变,因而他的作品中充溢着情意真切、千回百转之气。最后词人大呼“杀贼”,带着“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水调歌头》)①的绝望心情含恨而逝。他本想在战场上博取功名,然而历史的错位,只得“笔作剑锋长”(《水调歌头·席上为叶仲冾赋》)转而在词坛上开疆拓土,并在词史上建立起一座丰碑。在辛弃疾的性格中,有作为英雄而为词激昂排宕、不可一世的一面,也有作为一个文人情感丰富细腻的一面,故豪放风格与旖旎情韵,亦各级其能事。稼轩词的丰富多彩和永久价值,便都在这里。 三、辛弃疾词风格的多样性 ①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页。

论辛弃疾

从人物意象视角探析辛弃疾词的苦闷意旨2009-07-07 20:43 摘要: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词风豪迈激昂。然而,人生的坎坷,仕途的波折,有才不能施展,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使其内心充满深深的苦闷之情。下面我将借辛词中出现的几组人物意象分析一下他内心的苦闷意旨。 关键词:辛弃疾苦闷原因人物 辛弃疾既是文人也是武将,统领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人生经历,使他词风格豪迈激昂,雄浑壮阔。然而,结合其一生分析,辛弃疾的词中还蕴含着深深的苦闷。他的一生仕途坎坷,这样他的政治抱负“了却君王天下事”就不能实现。虽自负有管仲、乐毅一样的才能却不能施展,满腔幽怨无处发泻,最终含恨而逝。下面我将借辛词中出现的几组人物意象浅陋地分析一下他内心的苦闷意旨。 (1)功成名就的英雄 辛弃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义端说他是“青兕”①,陈亮说他是“真虎”②,姜夔说他是“前身诸葛”③,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英雄。辛弃疾早年在抗金一线领兵作战,二十二岁的他便聚集了2000多人参加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曾率领五十人袭击敌营,捉拿叛徒,名重一时。“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正当他踌躇满志,激情满怀之时,朝廷却一再地把他调离前线,这主要与他的身份有关。靖康之变之后,宋朝南迁,遗留在北方的文臣武将、老百姓仍然很多,出于对故国的热爱,对金人压迫的不满,很多人被迫南迁,这些人被称为“归正人”④,这称呼带有轻视的意味,在实际的政治生涯中也是区别对待的。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岳父范邦彦都曾在金为官,所以朝廷对他很不放心,不肯信任他,但他确实又有才能,这样朝廷一方面对他委以重任,同时又不断的提防他。主要表现在不时调离他的职务,不让他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在1178年离开江西时写的《鹧鸪天》中有这样一句话:“聚散匆匆不偶然,两年历遍楚山川。”离开湖北写的《水调歌头》中“两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都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反映。一再地调离,并且离前线越来越远,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廷,内心越来越苦闷。此时的他,自然会想起历史上建功立业名传千古的英雄人物,并借他们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以及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如《木兰花慢》上阙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写此词时,辛弃疾已远离前线,将要到江西任职,但还未去。朋友将要远行,作者设宴相送。因所送的人要去汉中,自然想起汉朝基业的建立,想当年刘邦率军从汉中出发,直逼关中,把距守关中的三秦旧将相继击溃,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成果啊,“追往事,今不见”,空余两行清泪,绿水青山依在,壮志未酬,宏才莫展。这里写的是刘邦,辛弃疾并不是想作刘邦,而是借刘邦来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收复中原的理想,渴望能有一个阔大的政治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志。撇下刘邦不谈,再来看刘邦手下的“张良、萧何、韩信”,在辛词《念奴娇》中也有反映“请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这三人之所以能建功立业,封王封侯,得以实现人生的理想,主要原因是统治者的信任,而辛弃疾自已呢?自辛弃疾南归后,宋与金政府于

论辛弃疾的“以气为词”

摘要 辛弃疾以豪放作为创作的基调,创作了大量词作,使豪放蔚然成风,巩固发展了豪放风格,并最终确立了豪放一派。而“以气为词”的词体风格则是支撑辛弃疾取得这一成就的基础,其彰显了辛弃疾独特的美学思想与追求,也是其“以文为词”等创作手法的理论内涵与核心。 本文主要探讨辛弃疾“以气为词”这一词体风格的形成、表现和意义。从古代“气”论的滥觞与“气”与文学的逐步结合开始探讨,结合时代背景与辛弃疾自身性格特点,分析辛弃疾倡导“以气为词”、“引气入词”的必然性和目的,认为辛弃疾词中之“气”的核心,正是当时中原和南方人民赖以救亡图存的丈夫之气,是危亡之际所展现的民族气节和英雄品格,是中华民族因之绵延不绝和繁荣昌盛的一种精神素质。它贯穿辛弃疾创作的始终,是辛词创作的核心,决定了辛词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构筑起辛弃疾战斗的、功利性的文学创作观念。无论是“豪迈之气”、“悲凉之气”亦或是“婉约之气”,都是这种核心追求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之下的表现。 辛弃疾在创作中能做到“运气入词,以词寓气”,与时代的背景和稼轩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是分不开的,而这种词体观念也促使辛弃疾在题材内容、艺术手法、作品风格等多方面的创新,使稼轩其人焕发出独特的人格精神,其词也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貌,无论从人格力量还是在文学创作上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辛弃疾、气、稼轩词、以气为词、词体风格

Abstract Xin Qiji bold as creative tone,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words, make bold become a common practice, consolidate and develop the bold style, and eventually established the bold faction. "To gas as the style of CI " is the foundation of Xin Qiji this achievement, which shows Xin Qiji's unique aesthetics and pursuit, but also the connotation of "writing words" creation and core.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Xin Qiji "form, with gas as the words" the style of CI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Beginning from the ancient "Qi" theory and the "gas" and literature gradually with began to explore,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Xin Qiji's own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Xin Qiji's advocacy of "gas", "bleed into the word" necessity and objective, think Xin Qiji words of "gas" core, is central plains and the southern people which was from the husband of the gas, is the peril of the national integrity and heroic character, is the Chinese nation for a kind of spiritual quality of rolling and thriving and prosperous. It run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Xin Qiji's beginning, is the core of Xin CI creation, decided the Xin CI style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to build the Xin Qiji battle, utilitarian ideas of literary creation. Whether it is "heroic", "dismal gas" or "graceful of gas", is the core pursuit under different historical environment performance. Xin Qiji can do it "luck into words in the creation, in terms of Qi", and the era background and his unique personality charm and pursuit of life are inseparable, and the CI concept also prompted Xin Qiji to innovation in the theme content, artistic style of works, and so on, so that its glow Jiaxuan’s the unique spirit of personality, the word also presents the aesthetic style unique, regardless of the strength of character or in literary works have far-reaching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 Key words:Xin Qiji;gas;Jia Xuan’s Ci;Style of Ci

论辛弃疾词中的梦意象——兼论宋代文人心态

论辛弃疾词中的梦意象——兼论宋代文人心态[摘要]在南宋的词坛上,辛弃疾是位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遭遇坎坷,既有 抗金救国的豪情壮志,也有壮志难酬的哀怨悲愤。表现在词作上,即梦的意象频繁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文人在积极进取与消极隐退之间的游离,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徘徊。 [关键词]辛弃疾梦意象宋代文人心态 一、辛弃疾词中的梦意象 意象,是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相结合的产物。审美主体以自己的情感、思想去选择、改造客观对象,所得到的必然是带有主体色彩的象,故意象又可表述为意中之象。 我国文学作品中关于梦的描写源远流长,先秦典籍《左传》中种种有关梦境的描写。梦又成为一种文化的现象,后世描写梦幻者亦屡见不鲜。宋词中就有大量关于梦的描写,本文选取辛弃疾的梦词作为研究对象。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朝山东历城人。一生报国无路,壮志难酬,因此他抒写这种情怀的词悲壮激烈,雄阔深沉。 《全宋词》收录辛弃疾词作260多首,其中直接写梦的词达70多首,梦意象成为辛弃疾最热衷的意象之一。笔者对所查到的有关梦的意象进行分类。内容上有幽梦、断梦、破梦、归梦、连环梦、钧天梦、醉梦、草春梦、客梦等,词人的梦是五彩缤纷的。根据所梦对象,可分为具象的和抽象的梦。抽象的梦:“有梦登天的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水调歌头)、梦天涯的“梦天涯一枕惊回”(江神子)等;具象的梦:有梦鹿“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满江红),梦孤鹤“我梦横江孤鹤去,觉来却与君相别”(满江红)等。 总结辛弃疾梦词的内容,词人的梦是丰富多彩的,既有希望之梦,又有失望梦。希望之梦有草春梦、连环梦、梦归家、梦欢娱等。失望之梦往往表现在感慨人生如梦、梦孤鹤、梦登天、断梦、破梦等。 二、希望与失望交织:辛弃疾词“梦”意象的主要特征 辛弃疾词中,梦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象频繁出现,既映射着辛弃疾的坎坷利途,又折射出其复杂的心态希望与失望的万动交织,成为辛词梦意象的主体特征。 (一)希望之梦。辛弃疾从小生活在金兵占领区,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后归南宋。南归不久,主动请战,献计献策,希望身披战袍,金戈铁马,收复故上,统一中原,更希望“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声声慢》)国家太平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然而他利途坎坷,怀才不遇,在几经弹被迫闲居

补充古诗 30首 赠刘景文

1、《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2、秋思张籍(唐)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账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5、《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6、《嫦娥》李商隐(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7、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8、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9、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0、牧童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1、舟过安仁南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2、七古咏蛙一九一零年毛泽东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13、西江月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重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4、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5、菩萨蛮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春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行动上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16、清平乐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7、致彭德怀同志 一九三五年十月毛泽东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苏轼的以诗为词

为什么说苏轼是以诗为词? 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评价苏轼的词“以诗为词”。“以诗为词”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词的用途上, 苏轼的词有了极大的拓 展, 使词形成了和传统诗歌基本相似的功能系统; 二是在词的承载 上, 苏轼的词对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了更广泛和深入的探掘, 使词形 成了和传统诗歌相接近的表现领域。由此, 词这种文体在文人手里, 成了一种有着较大自由度的个人抒情工具。 词原本是当时为配合流行乐曲而填制的歌词, 在演进过程中又 多用于公私宴饮、市井娱乐,所以其功能在最初便相当狭窄, 即只是 为了“应歌”与“佐欢”。当文人染指其中, 也就继承了这种功能, 并 把它作为词的总体特性来加以体认。入宋以后, 城市经济高度发展, 城市生活畸形繁荣,适应这种风气的需要, 词的功能还是多被局限在 应歌和佐欢上。 苏轼词中, 也有一些单纯应歌佐欢的作品。但是, 词在他的手中, 却同时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许多用途和功能。词可用之庆贺, 如《减 字木兰花》“维熊佳梦”;可以赠答, 如《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可以送别, 如《西江月》“莫叹平齐落落”;可以记行事, 如《蝶恋 花》“雨后春容清更丽”;可以述出游, 如《浣溪沙》五首;可以写登 临, 如《望江南》“春未老”;可以叙凭吊, 如《念奴娇》“大江东去”; 可以述节令, 如《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可以记梦, 如《江城 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可以怀人,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词可以嘲戏, 如《人娇》“别驾来时”;可以次韵相和, 如《水 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可以集句,如《南乡子》“寒玉细凝肤”;可 以回文, 如《菩萨蛮》七首。总之, 凡有人情应酬、送往迎来之事, 个人日常所经所历所思所感,一些簸扬文字、逞露才情的游戏, 苏轼 都可以用词实行。 唐宋词也曾被人许为“心灵的文献”, 但在苏轼之前, 词所展示 的心灵世界却是相当狭小的, 主要局限在情感层面上。苏轼的词在抒 写个人精神世界上, 较之前代和同时代众多词人, 有了极大的拓展。 首先, 他的词中有了许多崭新的感情类型。夫妻之情(《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师生之情(《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手足 之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朋友之情(“君思我处我思君”、 “新白发, 旧黄金, 故人恩义深”等话语)等。总之, 在传统的儿女 情长的情感类型之外, 苏轼在词中又增多了一些新的情感类型, 这 些情感类型或是前人与同时代的人较少涉及到的, 或根本就是第一 次出现的。 其次, 他在词中开始较多地写个人的人生理想,使词不仅能言情,

古诗《赠刘景文》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几篇课文里,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多姿多彩,我们认识到了秋天的美丽。你们知道,在古代诗人的眼中,秋天又是怎样的景色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秋天有关的《古诗两首》。(相机板书) 2、生读课题(齐读)(指名读)。 3、书写“首”字。 二、教学《赠刘景文》 (一)故事铺垫,理解课题。 1、师:同学们想听故事吗?好,竖起耳朵听哟!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书写“刘”字。 【设计意图】按照我校上学期精品研究中“随文识字”的做法去落实,使识字与学文相结合。 (二)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自由读课文 师: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一读。(出示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2、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那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前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课件出示这两句诗)(指名说,板书:荷菊) 3、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棒,来,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 4、“荷”字的教学。 ①出示荷花荷叶图 师:同学们,图上画了什么? 师:看到这么美的荷花,让我想起了一首小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蜻蜓立上头。 ②老师一边描述一边出示荷叶干枯图(重叠在荷花荷叶图上) 师: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秋天来了,你们看荷花变得怎样了? 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 理解:擎雨盖 ③反复读:荷尽已无擎雨盖。 5、“菊”字的教学。 ①出示菊花图。 师:秋天来了,菊花开了,多美的菊花呀,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早上还看得见霜呢。出示菊残图(重叠在菊花图上),你们看这菊花怎样了? ②理解“傲霜枝”。 师:当我们感觉到天气冷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怎样? 师:那你们看看:菊花的花枝,光着身子却依然挺立着,这是一株什么样的菊花呀? 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 ③反复读“菊残犹有傲霜枝”。 ④对比朗读。 ⑤书写“枝”字。 6、教学“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①师:我们跟着诗人再一路走一路看,你会发现秋天还有更美的景色在前面呢。 ②出示橙黄橘绿图。 师:除了橙子、橘子,还有哪些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这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就是秋天的美呀!(板书:橙橘秋之美) 所以诗人苏轼怎么说?指名回答,齐读诗句。 ③书写“记”字。 【设计意图】本课在教学生字时,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并提供平台让孩子当小老师。而且遵循语文识字的基本规律,通过图片帮助孩子直观理解词意,迅速解开质疑,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三)读中悟情,多元吟诵。

辛弃疾对宋词自然意象的开拓_以稼轩词的竹意象为例(1)

第9卷第2期2010年04月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oyang U 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 ol.9N o.2 Ap r.2010 ■文学研究 辛弃疾对宋词自然意象的开拓 ———以稼轩词的竹意象为例 姚涛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摘 要:稼轩词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意象的大量运用。现有的研究多着眼于辛词中的战争和军事意象,而对辛词的自然意象关注不够。辛词中有大量的自然意象,这些意象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和象征意味,与作者的人格交相呼应,集中体现了作者高洁、坚贞的个性特征。文章以稼轩词中的竹意象为切入点,分析其词竹意象的内涵,探讨竹和作者人格精神的契合点,并进而梳理辛弃疾对宋词自然意象的开拓之功。 关键词:竹意象;辛词;人格;开拓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12(2010)02-0086-04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与诗人陆游并称为南宋爱国主义的两面旗帜。其《稼轩长短句》六百二十多首,数量和质量都居两宋词人之首。 稼轩词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意象的大量运用,如稼轩词中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意象,如刀、枪、弓、甲、铁马、旌旗、将军、奇兵等。密集的军事意象群,连接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更能体现辛词的个性。[3](P134)同时,辛词中有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松、竹、梅、莲等意象,这些自然意象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和象征意味,与作者的人格交相呼应,集中体现作者高洁、坚贞的个性特征,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以稼轩词中的竹意象为切入点,分析辛词中竹意象的内涵,探讨竹和作者人格精神的契合,并进而梳理辛弃疾对宋词中自然意象的开拓之功。 一、古典文学中竹意象的内涵 竹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象,代表着中国士人的传统精神,它挺拔高直,冲寒犯雪,翠色长存,具有“高直”、“抱节”、“虚心”、“清介”的特点,因而在古典文学中常被用来表现文人的情感寄托和价值取向。 一方面,由于竹子具有高直、中空的特点,因此文人常借助竹意象来象征自己高节的节操和清介的追求。如:梁?刘孝先的《赋竹》云:“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6](P18)高节代表着性格的刚毅、气骨的不移、志向的远大。宋代的文人注重个人道德的涵养,因此,文人对于竹的这种“高节、清介”的品格更加推崇。如:黄庭坚非常爱竹,他在《画墨竹赞》中云:“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7](P569)王禹偁《客舍竹》:“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6](P126)朱淑真《咏直竹》:“劲直忠臣节,孤高烈女心。四时同一色,霜雪不能侵。”[8](P128)坚守节操,无论穷达,都能泰然处之,这是竹的个性,也是文人酷爱竹的原因。 另一方面,竹子又有“疏萧”、“不俗”的特性,因此他也常被文人用来寄托自己出尘脱俗的审美理想。如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 收稿日期:2010-02-08 作者简介:姚涛(1986—),男,河南南阳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68

浅析辛弃疾山水词的意象

摘要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一生经历颇为坎坷,从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到后来的壮志未酬。虽在政治上不能尽如人意,但是在文学成就方面,他在历史上留在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身为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山水词中也透露着一股磅礴的气势,在这股气势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辛酸苦楚。那么,我们就跟随他的人生经历来更好的了解山水词背后的故事。 关键词:辛弃疾;山水词;意象;评价

ABSTRACT No young Ann, Xin Qiji, Jia Xuan, unconstrained ci school poet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China, said the word dragon and su shi, called the"Su Xin" and Li Qingzhao and said "JiNan two Ann". He lived through a stop-start, high-spirited from a young age, to later ambitions. Are unsatisfactory in politics, but in terms of literary achievements, he's a major in history on the. As an unconstrained ci school ci, Xin Qiji is also revealed in the landscape words with a powerful momentum, behind the imposing manner, bitterness is unknown. So, we will follow his life experienc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landscape the story behind the words. Key words:Xin Qiji , landscape poems, image, assess

浅论辛弃疾词的爱国情怀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一、浅论辛弃疾词的爱国情怀 (3) (一)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在辛词中具有一种卓尔不群 的光彩 (3) (二)坚持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辛弃疾词思想的主导倾向 (4) (三)表现在他的“整顿乾坤”的急切愿望与关河破碎、宝刀无所用的冷酷 现实的矛盾所引起的愤激中 (5) (四)抒写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 (6) (五)表现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关注和系念 (6) (六)表现在对整顿乾坤的“明主”的渴望上 (7) (七)表现在对南宋君臣偷安宴乐的讽喻和揭露 (8) (八)表现在以词作战斗的武器,揭露朝政黑暗 (8) 二、形成爱国情怀的原因 (9) 三、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辛弃疾的词相比于其他文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词不是用笔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能清晰的看到一位伟大的爱国者置身于笔墨中无时无刻给人带来的凛然正气和磅礴气势。他用毕其一生的词创作来宣泄自己不能驰骋疆场杀敌报国,收复中原山河的悲愤与失意,因此在他的词中往往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而这些英雄形象因其自身的坎坷遭遇而带有一种深沉的悲慨之心。而他以爱国情怀为生命理念的精神也不禁让人深深的佩服和敬仰! 关键词:辛弃疾;爱国;词 Abstract:Xin qiji word when compared to the other scholar's different lies in his word not with ink to write, but dipped in blood and tears daub and become, today we read the word is always can clearly see a great patriot immersed in the ink in defining and bring the awe-inspiring righteousness and overpowering momentum. He finish his lifelong ci creation to vent to their JiangChang daggers to serve the country cannot gallop, retrieve the grief and indignation and disappointments of zhongyuan sunvo company, so in his words often is in the hoyywood hills hero image, and these hero image for its own bumpy encounter and has a deep sadness in the heart of the soup. And he spoke with patriotism as life concept of spirit also can't help letting people deeply admire and honor him! Key W ords:Xin qiji; Patriotic, word 前言 辛弃疾的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襟怀磊落,慷慨淋漓。东坡词风便是由他带到南方发扬光大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辛弃疾是文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词人,当时以辛弃疾为核心曾出现一大批抒写爱国思想为主的豪放词人,而他在发展词的内容和发展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赠刘景文古诗的意思翻译

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①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 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②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③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④君:你,指刘景文。 ⑤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

论辛弃疾词的英雄情结毕业论文

The Hero Complex of Xin Qiji’s Poetry 论辛弃疾词的英雄情结 摘要 作为南宋爱国词人的辛弃疾,词风刚健豪放,词中充盈着一股浓郁的英雄豪气。这与他富有传奇般的经历,渴望国家统一的宏伟志向,壮志未酬的悲愤情绪有着重要的关系。他的词,是发自英雄心灵深处最真切的呐喊。全文着重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辛词的英雄情结:一、初出茅庐英雄气二、最是宏伟英雄志三、华发苍颜英雄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辛弃疾的这种英雄情结在他豪放的词风中也能得到印证。 关键词:辛词;英雄情结;豪放词风 Abstract As a patriotic Ci maker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XinQiJi was famous for his vigorous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as well as the strong heroism in his Ci. It had significant relation with his legend experiences, his magnificent aspiration of eagering the unite of his country as well as his grief and indignation sentiments unrealized lofty aspirations.His Ci is the esrnest yelling out of the deep soul of a hero. The whole passage focuses on three aspects to describe the heroism complex:Firstly, his completely inexperienced heroism; Secondly, his magnificent heroism ambition; Thirdly, his heroism grief when he was old. Another worth to be mentioned is that his heroism complex has also been confirmed in his unconstrained style . Key words:Xin Qiji Ci; heroism complex; unconstrained Ci style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论辛弃疾词的英雄情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初出茅庐英雄气...........................................................................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最是宏伟英雄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华发苍颜英雄悲...........................................................................错误!未定义书签。

竹韵竹雅伴竹香——论唐诗宋词中的“竹”意象

竹韵竹雅伴竹香——论唐诗宋词中的“竹”意象 原文转自竹韵竹雅伴竹香——论唐诗宋词中的“竹”意象 摘要“竹”的意象是诗人丰富各异的性情的外化。在唐诗宋词中,“竹”被赋予了多重内涵。有出世精神的闲散清高和入世精神的豪云壮志,结合身世抒发情感;有坚忍不拔和高洁谦虚等道德品质,这是一种赞扬更是一种向往。同时,竹的意象并不是单独出现的,当它与其它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时,往往又会演变成另外的象征符号。除此之外,爱情、生机、自然等意义都能“竹”上找到合适的归宿。通过举例和对比更好地领会“竹”这一意象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出世入世品质托物言志意象组合 自古以来,国人把竹和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又把竹和松、梅同列为“岁寒三友”,可见竹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地位非同一般。翻开《全唐诗》和《全宋词》,随处可见竹的留痕。悠悠竹韵,千古情思,几处幽雅,几许情思。唐诗宋词中的竹,已不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客观实物,而

是作者寄情言志的完美意象。 一、出世入世,闲散壮志 竹林幽幽,清静高雅。满眼翠绿是隔挡滚滚红尘的最佳屏障,其清凉闲适与洒脱超然曾使多少“穷则独善其身”的高人隐士留连其中。魏晋时代的嵇康、阮籍等七人不满现实,常聚竹林,吟诗作赋,人称“竹林七贤”,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 唐朝诗人王维身居官位,却一直过着半仕半隐的生活。他常在风景优美的辋川别业和南别业与裴迪等好友及一些僧道交往。其名作《竹里馆》便表现出了诗人超然物外、潇洒绝尘的情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清幽竹林,正合萧散尘外的心境;琴啸和鸣,恰适淡然无物的情怀。除了洒在身上的月光,谁也不知竹林深处还有一个徜徉世外的诗人。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现存词626首(所《稼轩词编年长篇笺注》所校勘和收录辛词的总数),辛词中出现竹意象的词作有54首,占到辛词总数的约十分之一。 【1】可见其对“竹”的喜爱。在其《点绛唇》(身后功名)中写道:“竹外僧归,路指霜钟寺。孤鸿起。丹青手里。剪破松江水。”这首词集中体现了辛弃疾傲视权贵的个性。与竹,与僧,僧之超然与竹之清幽,衬托出自己超俗的品质。

论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

论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 摘要:辛弃疾是南宋爱国志士,杰出的词人,其词在南宋开一代新风。本文从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和词作的思想内容来探究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辛弃疾生平抒发壮志英雄失路批评朝廷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志士,杰出的词作家,其主要文学成就在词这一方面,他的词在南宋开创了一代新风,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的词内容博大精深、风格雄沉雅健, 确立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一派词风。辛弃疾生于南宋中期,中原早已沦丧,正是宋金对峙,民族矛盾尖锐,中原人民抗金要求不断高涨的时期。而在江南的南宋统治集团中,则分为主和、主战两派,主和派苟且偷安,妥协投降;主战派要求收复失地,北定中原。辛弃疾是主战派人物之一,其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统一中原进行着不懈的斗争。现在就从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和词的思想内容这两方面来探究他的爱国精神。 一、坚持抗金反对投降的一生 辛弃疾的一生,按其人生经历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揭竿而起擒判南归:(1岁~23岁) 辛弃疾出生时(1140年),山东已沦陷金人之手,宋室南渡已经十三年,他的父亲早亡,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辛赞富有民族气节,青少年时期的辛弃疾受祖父爱国思想影响很深。辛弃疾在(1154年~1157年)两次到北方察看地形,探听金军虚实,积极为起义作准备,志在收复失地,报效国家。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济南人耿京聚集十万人奋起抗金,声势浩大,威震一时。辛弃疾也随之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两千人的起义队伍,投奔耿京,在耿京军中掌书记,与耿京共同谋划军事。这年正月,辛弃疾受耿京委派,辛弃疾领人前去建康(今江苏南京)求见高宗,在完成任务返回山东途中,得知耿京被投降金兵的叛徒张安国杀害,立即率五十骑杀向济州(今山东巨野),在有五万之众的金兵营地,活捉了张安国,并押回建康斩首。辛弃疾这一英雄壮举、体现了他非凡的胆略,得到高宗的称赞。辛弃疾从此成为南宋朝廷一名抗战将领,这年他二十三岁。行伍出身的辛弃疾,有着战场上横戈杀敌的战斗体验,他熟悉军旅生活,“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念奴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千弦翻塞外风,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些都是他后来对当年抗金时军旅生活的深情回忆,也充分印证了他青年时期投身抗金战斗的经历,辛弃疾把自己的爱国热情投入到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奔赴沙场,义无返顾,为国杀敌,疆场搏命,这是何等的英雄豪迈!词人的这样的英雄壮举,使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更令人钦敬佩服! (二)辗转任职壮志难酬:(24岁)~42岁

论苏轼的以诗为词 二

论苏轼的“以诗为词” 孙小丽汉语言文学 摘要:苏轼的一生是极其坎坷的,但这种坎坷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词人在宋代文坛独特的地位,这种独特之一表现在其对宋词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词人用一种被人称之为“以诗为词”的手法改革了当时的词风,这种手法产生了广泛的反响。对于“以诗为词”,各个年代的解释不尽相同,其主要表现为用题序和用典。当时,一些词人认为苏词“不协音律”,事实上,苏轼是遵守词律的,苏词是协律的,古人用“不协音律”为理由来非议苏轼“以诗为词”是不符合实际的。苏词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境,发展了词风。而苏轼的政治生活背景和当时词坛的状况是“以诗为词”形成的两个主要原因。 关键词:苏轼;以诗为词;评价 苏轼在宋代文坛上是一位极高的大家,诗文词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其诗奔放灵动,逸态横生;其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其词更是空灵飘逸,“一洗绮罗 香泽之态”,[1] 如天地奇观。但如果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 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苏词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而最大特点就是“以诗为词”。结合宋词的流变和当时的社会状况、他的政治生活遭遇,论述“以诗为词”这一文学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贡献、在苏词中的表现、前人对此的评价对正确认识苏词和词体的发展都十分有意义。 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在今四川省)人。嘉祐 二年(1057)欧阳修知贡举,苏轼与弟弟苏辙同时高中进士,为欧阳修门生。熙宁 四年(1071)反对王安石新法,自请出任地方官,先任杭州通判,熙宁七年调任密 州知州,元丰七年(1079)移知湖州时,因讪谤新法罪被逮至京,此即著名的“乌台诗案”。后因王安石等人的援救而免死,次年到达黄州任团练副使,这时的他已四十五岁了。黄州四年,是他创作的收获时期,前后赤壁赋、赤壁怀古词等作品写 于此时,他旷达的人生观与飘逸的创作风格都成熟了。元丰七年调任汝州团练副使,路过建康,遇到了当时已经隐退的王安石,交谈甚欢。元丰八年(1085)旧派又重新执政,第二年即元祐元年,苏轼还朝,任翰林学士。但由于与旧派人物意见 不合,自元祐四年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元祐八年,朝廷起用新派,第二 年即绍圣四年(1097)被贬儋州。元符三年赦还,第二年病逝于常州。由上可知,苏轼的一生是极其坎坷的,然而词人在困难面前并未低头,而是勇往直前,百折不挠,词人的努力造就了其在宋代文坛独特的地位,这种独特之一表现在其对宋词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词人用一种被人称之为“以诗为词”的手法改革当时的词风,开拓词的题材,提高词的意境。这种手法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以诗为词”一语,首见于陈师道的《后山诗话》。它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 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2] 陈师道并未具体明 确地解释何谓“以诗为词”,仅以“雷大使之舞”为喻,点出苏词“要非本色”,然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