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平均数专项练习纸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平均数专项练习纸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平均数专项练习纸苏教版

平均数专项练习纸姓名:

一、填一填

(1)芳芳、明明和华华分别有26张、28张和27张邮票,平均每人有()张邮票。(2)池塘的平均水深1.3米,小军身高1.35米,掉进池塘里()危险。(填“有”或“没有”)

(3)张强的课外书比李军多4本,王飞的课外书比李军少4本,李军有52本课外书,那么3人平均每人有()本课外书。

二、判一判

(1)男生的平均体重是23千克,女生的平均体重是29千克,男生一定比女生轻。()(2)哥哥的身高是170厘米,弟弟的身高是165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335厘米。()(3)7名同学一共做了140个中国结,平均每人做了20个。()(4)小华7步共走了490米,他每步一定走70米。()(5)妈妈花20元买了5双袜子,其中有一双袜子可能是8元。()

三、解决问题

1、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2、植树小组植一批树。前2天共植了124棵树,后3天每天植了92棵。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课?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3小时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后2小时平均每小时行45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张强从家出发去590米外的学校上学。去时走了9分钟,放学回家走了11分钟。算一算张强每天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

5、在前面三场击球游戏中,小丽的得分分别是130分、143分和144分,为了使四场游戏的平均得分为145分。第四场她应得多少分?

6、4名同学的平均体重为35千克,胖胖加入后,五人的平均体重为40千克。胖胖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7、小明和他的4个小伙伴上山采集树种。他们第一天采集了17千克,第二天采集了22千克,第三天采集了21千克。

(1)平均每人采集多少千克?(2)平均每天采集多少千克?

小学四年级数学试卷

-- --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月考测试 小学四年级数学试题 2013年3月 一、填空:(20分) 1、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左边第二位是( ),它的计数单位是( )。 2、根据运算定律,在□填上适当的数。 25×(4+8)= □×□+□×□ ( a+□)×7=a ×□+12×□ 3、0.48是由( )个十分之一和(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4、有一个数最高位十位上是5,百分位上是9,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5、950米=( )千米 8.10元=( )角 0.56吨=( )千克 4米35厘米=( )米 6、去掉10.02的小数点,原数就( )。 二、判断:(20分) 1、把1.35扩大到它的100倍是135. ( ) 2、208厘米=2.08米 ( ) 3、在地图上观察物体,我们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定位。( ) 4、1里面包含100个0.01。 ( ) 5、0.7和0.7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相同。 ( ) 6、102×25=100×25+2 ( ) 7、精确数大于近似数。 ( ) 8、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9、 在○÷□=△中,△不能为0。 ( ) 10、0既能作被除数,又能作除数。 ( ) 三、计算:(35分) 1、直接写得数:(12分) 27×10= 6÷100= 0.36×10= 64÷64×29= 25×14—25×10= 72×9÷72×9= 2、计算下面各题:(6分) 520×(80—720÷9) 642—(36+132)÷4 3、简便运算:(8分) (125+70)×8 64×64+36×64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一填。(20分) 1、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 8,十万位上是5 ,其余各数位上都是 0,这个数写作 ( ),读作(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2、在数字“7”和“5”中间添加( )个0,就组成七千万零五。 3÷42,( ),( )。 4、8平方千米=( )公顷 14000000平方米=( )公顷 5、∠1+直角+35°=平角,则∠1=( )。 6、( )里最大能填整数几? ( )×69<510 233>38×( ) 7、( )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成平角,3时30分时,时针与分针成( )。(填“锐角”“直角”或“钝角”) 8、304÷52试商时可以把52看作( )来试商,这时商会( )。(“偏大”或“偏小”) 9、蜜蜂5分钟飞行2500米,蜜蜂的飞行速度可以写成( ),这只蜜蜂2小时可飞行( )千米。 10、一个六位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70万,这个六位数最大是( ),最小是

1、已知A÷B=40(B不为0),如果B除以20,A不变,那么商是( )。 A、800 B、2 C、40 2、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2万的是( )。 A、224500 B、219820 C、220099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不可能拼成一个( )。 A、平形四边形 B、三角形 C、梯形 4、如果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和同一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 )。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5、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个鸡蛋,每次只能煎两个鸡蛋,两面都要煎,第一面要煎2 分钟,第二面只要煎1分钟,最少( )分钟三人都能吃到煎蛋。 A、7 B、3 C、5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两个数相除,把被除数除以10,除数乘10,商不变。……………………………( ) 2、两个锐角的和比直角大。…………………………………………………………( ) 3、从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 ) 4、因为57÷4=14……1,所以570÷40=14……1。………………………………( ) 5、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四位数或五位数。………………………………………( ) 四、算一算。(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 分) 23×20= 120×5= 490÷70= 6300÷900= 250×40= 105×40= 910÷70= 59×61≈ 560÷82≈ 724÷89≈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4分) 208×55 314×28 728÷26 ※ 831÷58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平均数

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认识平均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8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3、积极参加加数学活动,体会用“平均成绩”说明问题的公平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会用“平均成绩”比较哪个组成绩好的公平性,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学会计算平均数。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体会平均数 1.出示例1的笔筒图,提出问题,要使每个笔筒放的铅笔一样多,可以怎样做?每个笔筒放几支? (1)让学生充分表达不同的想法,最后形成一致意见,把5个笔筒中的铅笔集中在一起是15支,算出平均每个笔筒房3支。 (2)教师按着大家同意的方法和计算结果完成操作。然后说明:每个笔筒平均放3支,这个3叫做平均数。 二、认识平均数 1.出示例2:四(一)班一、二组同学进行投球比赛,每人投10个。 2.提出问题,哪组的成绩好?全班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学生考虑怎样比较才是“公平”的。 3.算出每个组的平均成绩比一比。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4.让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个组的平均成绩,并根据两个组的平均成绩说明哪个组的成绩好。 三、求平均数 1.出示例3、让学生读例3的文字和统计表,了解亮亮家每天丢弃塑料袋的情况。 例3:亮亮把自己家一个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情况作了统计。 2.法和结果。 3.提出议一议: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了解,求出的”3个“不是实际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而是算出的一个平均数。 四、巩固练习 课本86页1、2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平均数有什么感想? 六、布置作业 课本86页“问题与讨论”。 板书设计: 平均数 教学反思: 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使学生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创设情景:三年级一班各小组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每人套中的个数。 1.出示第一小组套圈成绩统计图:男生3人,每人都套中4个;女生3人,每人都套中6个。 提问: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是怎么比的? 方法一:男生每人套中的个数同样多,女生每人套中的个数也同样多,只要比一个男生的和一个女生套中的个数。 方法二:男、女生人数相等,也可以比男、女生套中的总数。 2.出示第二小组套圈成绩统计图:男生3人,每人都套中6个;女生4人,每人都套中5个。 提问: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现在你又是怎么比的?(男生每人套中的个数同样多,女生每人套中的个数也同样多,还是比一个男生的和一个女生套中的个数。) 追问:为什么不比男、女生套中的总数?(因为男、女生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 3.出示第三组套圈成绩统计图:男生3人,分别套中7、9、5个;女生4人,分别套中10、4、7、3个。 提问:这一组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会比吗?(男、女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男、女生每人套中的个数不相同,比一个人的个数也不好比。必须另外想办法。由此引出平均数,揭示课题。) 一、学习新知 1.单独出示第三组男生的套圈成绩统计图。 (1)你会把男生每人套中个数“匀一匀”,使每个数变得同样多吗? 根据学生回答,在原图旁复制一张统计图,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说明: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每个数变得一样多,这一过程我们叫它“移多补少”。 (2)看图说一说: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几个? (3)追问:这里的“7”是指每个男生真的都套中了7个吗?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这里的“7”并不是指每个男生真的都套中了7个,

四年级数学试题

四年级数学试题 一、判断题(每道小题3分共15分) 1. 去掉小数末尾的零, 小数大小不变. ( ) 2. 9300÷500=18……3 ( ) 3. 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整数计数单位一样,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4. 0乘以任何数都得0.( ) 5. 百位上的1是百分位上的1的10000倍. ( ) 二、填空题(每道小题2分共20分) 1、78+( )=92+( ) 2、7千克60克=( )千克 3、862-239-61=862-( + ) 4、401×99= ×99+ 6. 68×4×25= ×( ×) 5、257+(a+43)=(257+ )+ 6、6元7角5分=( )元=( )角=( )分 7、105×82= × + × 三、口算题(每道小题4分共16分) 1. 0.1×100= 7.2÷10= 93÷100= 0.25×1000= 159+61= 600÷20= 78+222= 405-60= 7600÷400= 480÷120= 695-75= 1000÷8= 17×11= 0.4+7.5= 9.3-2.7 = 四、简算题(每道小题5分共10分) 1. 384+98×25×4 2. 724+26×24+724

五、计算下面各题。 1. 9846-87×(360÷60) 2. 508×345÷(1526-1521) 六、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5分共10分) 1. 96与84的差除它们的和,商是多少? 2. 1250减去28与5的积再加上95,和是多少? 七、应用题(1-2每题6分, 第3小题7分, 共19分) 1. 同学们参加植树劳动,四年级共有96人,每人栽3棵树,五年级有87人,每人栽4棵树,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栽树多少棵? 2. 第一小组6个同学数学测验的成绩分别是:86、79、98、100、89、94,算一算他们的平均分是多少? 3. 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35千米,一架飞机飞行的速度是汽车的28倍还少60千米,这架飞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四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翡翠山湖学校2019年秋季期末考试 四年级数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1、由13个亿,305个万,4007个1组成的数是( ),读作 ( ),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 2、四边形中,是对称图形的有( )形、( )形和( )形。 3、由8、7、0、5、1组成的最大六位数是( ),最小六位数是( )。 4、要使687÷□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76÷27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 5、一个角是89度,它是( )角,一个平角等于( )个直角,一个周角等于( )个平角。 6、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6×( )<375 ( )×24<158 ( )×36<405 7、把600606、660600、600066、666000、606000这五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 )<( )<( ) 8、在○里填上“<”、“>”、“=”。 785436 ○ 785426 7200÷180 ○ 720 ÷18 8平方千米 ○ 8000公顷 150×50 ○ 15×501阿 9、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 10、除数是17,商是6,余数取最大是( ),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11、已知14×18=252,14×180=(),140×180=()。 二、判断。(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六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60万,这个数最大是59999。() 2、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3、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4、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10。() 5、当长方形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时,它的周长和面积是相等的。( ) 三、选择。(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A、803070 B、8030700 C、8003700 2、用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5°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A、150° B、15° C、1500° 3、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条直线。 A、1 B、2 C、无数 4、用计算器运算中,发现输入的数据不正确可以使用()键清除错误。 A、OFF B、 CE C、 ON/C 5、直线、射线和线段三者比较() A、直线比射线长 B、射线比线段长 C、线段比直线长 D、无法比较 四、计算。(29分) 1、直接写出结果。(每题0.5分,共8分) 890+11= 450÷90= 730-280= 70×300 = 210×5= 4500÷15= 670+80= 780×0=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附加题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20分) 1. 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1295330000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 的数是()人,省略“亿”后面尾数约是()人。 2. 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是8,十万位上是5,万位是6,百位上是2,其他数位 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3. 在○里填上“>”,“<”或“=”。 54070800000○547080000048万○480001 900000000○9亿1000000○999999 4.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这个点叫做(),这两条 射线叫做()。 5. 钟面上3时整,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角;()时整,时针与分 针所成的角是一个平角。 6. 930÷21,可以把除数看作()去试商比较简便,商是()位数。 7. 一个数和25相乘的积是15000,如果这个数缩小100倍,积变

成()。 8. 两数相除的商是1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6倍,现在的商是()。 9. 小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 沏茶1分钟。小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分钟使客人尽快喝茶。 10. 一个边长2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 积与一个宽9厘米的长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是()。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5分)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4. 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8万,这个数最大是89999。…………() 5. 181o是钝角。……………………………………………………………… ()

上期四年级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

上期四年级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四年级数学试卷 (总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总分人得分 评 分 人 一.书写.(2分)要求:①蓝黑墨水钢笔书写.②卷面整洁.③字迹工整.④大小适当. 二.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1万里有()个千.10个万是(); 与亿相邻的计数单位是()和(). 2. 2014年国庆期间,射洪各大商场生意火爆,七天的营业额达到三千零九十 万元,这个数写作()元,把这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元. 3. 一个数由6个十亿.9个千万和80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4. 求角的度数.(如图)∠1=44° ∠2=( ) ∠3=( ) 5. 计算160×30时,可以先口算()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 个0. 6. 在算式□12÷43中,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小填();要使商是 一位数,□最大填(). 7. 在○里填上“>”“<”或“=”. 500500○ 505000 1010000 ○ 70万 49×7 ○ 350 1平方千米○999990平方米 36÷3○3600÷300 7公顷○9000平方米 8. 右图中,线段和线段互相平行. 线段和线段互相垂直.

9.“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可以写成(). 10. 在89°.91°.23°.360°.90°.180°.179° .270°这些角中锐角有 ()个,钝角有()个. 11.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00÷( )=8……20 1300÷ 200=6……( ) 12. 希望小学四年级三班学生丁小飞的学号编码是2011040328,他是2011年 入学,班级排序为28,那么该校三年级一班王明明是2012年入学的,班级排序为16,那么他的学号编码是(). 13.一只平底锅只能煎两条鱼,用它煎一条鱼需要4分钟(正反面各2分钟).那 么,煎三条鱼至少需要()分钟. 三.仔细推敲,准确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5分) 1.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 2. 算盘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的1颗上珠表示5,1颗下珠表示1.() 3. 甲方的1号选手比乙方的1号选手强,2号选手也比乙方的2号选手强,但 在比赛中,乙方不一定就会输. ()4.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90度,那么这两条直线就 一定互相垂直. () 5.一条射线长2000米. () 四.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共9分 ) 1.下面各数中,读数时读零最多的是(). A. 909090 B. 9090909 C. 9009909 2. 29□4007600≈30亿,□里可以填的数有()个. A. 9 B. 5 C. 4 3.计算269÷34时,把除数看作30试商,商9后结果(). A. 商大了 B. 商小了 C. 合适 4.把符合要求的图形番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有四个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 平行四边形 D. 梯形 5.把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均数》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运动会呀? 生:喜欢。 师:嗯,看来同学们都是喜欢运动的小朋友。那你最喜欢哪项运动呢?生:我喜欢跑步;我喜欢跳绳;我喜欢打篮球 师:我听到有很多同学喜欢打篮球,光明小学的篮球比赛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吧。仔细观察,体育老师遇到了什么问题?谁来给大家读一下。 生:我们队比分落后,下一个应该派谁上场呢? 师:嗯,这位同学读得真响亮。比分落后了,如果你是体育老师,你会派怎样的队员上场呢? 生:应该派水平高的同学上场;应该派投篮投得准的上场;应该拍比分高的同学上场 师:对于让谁上场,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下面老师总结一下同学们的意见,体育老师是不是应该拍一个整体水平高的队员上场呀。 生:对。 师:下面是七号和八号球员的几场比赛的得分,你来判断一下,到底谁的整体水平较高一些呢?同学们同桌之间讨论一下,提出一个方案来帮助体育老师。 生:(互相讨论) 师:嗯,这位同学已经想出了一个方案,你来说一下。

生:我认为应该吧七号和八号的得分分别加起来比较他们的和。 师:(根据这位学生说的在黑板上板书),同学们看一下这位同学给出的方案,你来评价一下,这种方案公平吗?哦,这位同学你来说 一下。 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呢? 生:因为七号队员上场的次数是三次,而八号球员上场的次数是四次。师:嗯,这位同学分析的很对,八号球员上场比起好多一次,加起来肯定会超过七号球员的。这种方案行不通了,谁还能提出别的方 案来?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 生:我们可以用他们的平均分数来比较。 师:嗯,真不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平均数,下面和老师一起板书一下课题。 (师生齐读平均数) 师:那怎么来计算这两位队员的平均得分呢?同学们思考一下。老师为了让大家更清晰的看出七号和八号球员的得分,做了一个条形 统计图,一格表示一分,先看一下七号球员的得分情况统计图。生:(仔细观察) 师:通过这个图形你能得出七号球员的平均得分吗?有的同学会说,要是七号球员每场的得分都是一样的就非常好比较了。你看在这 个统计图上能不能实现? 生:(仔细观察并思考)

60道四年级数学题

60道四年级数学题 1.0.8×[(10-6.76)÷1.2] , 2.19.4×6.1×24 3.5.67×0.2-0.62 4.18.1×0.92+3.93 5.24+0.875×99 6.0.4×0.7×0.25 7.0.75×102 100-56.23 8. 31.50+160÷40 9.(58+370)÷(64-45) 10. 32.120-144÷18+35 11.33.347+45×2-41 12.60÷52+ 34 13.(58+37)÷(64-9×5) 14.35.95÷(64-45) 15.36.178-145÷5×6+42

16. 420+580-64×21÷28 17.37.812-700÷(9+31×11) 18.(136+64)×(65-345÷23) 19. 38.85+14×(14+208÷26) 20. 120-36×4÷18+35 21.(58+37)÷(64-9×5) 22.(6.8-6.8×0.55)÷8.5 23. 0.12× 4.8÷0.12×4.8 24.(3.2×1.5+2.5)÷1.6 25. 3.2×(1.5+2.5)÷1.6 26.31.50+160÷40 27.(58+370)÷(64-45) 28.32.120-144÷18+35 29. 33.347+45×2-41 30.60÷52 +34

31.(58+37)÷(64-9×5) 32. 35.95÷(64-45) 33.36.178-145÷5×6+42 34.420+580-64×21÷28 35. 812-700÷(9+31×11) 36.(136+64)×(65-345÷23) 37.(284+16)×(512-8208÷18) 38. 120-36×4÷18+35 39.(58+37)÷(64-9×5) 40. (6.8-6.8×0.55)÷8.5 41. 0.12× 4.8÷0.12×4.8 42.(3.2×1.5+2.5)÷1.6 43.(23.2×(1.5+2.5)÷1.6 44.45.6-1.6÷4 45. 5.38+7.85-5.37=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及答案

学习-----好资料

103根小棒来拼三角形,已知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14. 用)厘米。厘米和5厘米,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最短是(姓名:15. 不用计算,在○填上<、>或= (40+4)×25○11×(4×25) 200-198○200-200+2 16. 小红用一根17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它的边长可能是()、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 1. a的平方一定大于2a ( ) 2. 一 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3. 大的三角形 比小的三角形内角和度数大。() 4. 小数点的末尾 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 m×m可以写成2 m 。() 6. 小于90度的角一定是锐角。() 7. 钝 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 ( ) 8. 在一道算式中添减括号,可以改变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 9.两个数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10.468×99+468=468×(99+1)() 11.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12.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 边长分别是3分米、4分米,第三条边一定比()分米短。 A. 3 B. 4 C. 7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2. 28+72÷4的结果是( ) 11. a×75=b×108(甲乙都 不等于0),那么( ) A. a > b B. a < b C. a = b D.A.25 B.46 C.79 不能确定 12. 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内角是46里面有() 0.0001. °,那么这个三角形3. 0.7一定是() A. 70

四年级数学上册优生试题(平均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优生试题(平均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优生试题(15) 课本同步拓展 一:填空题。 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统计图用()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呈现数据。 2.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1厘米表示200吨,要表示800吨数量,直条应当画()厘米。 3.、在统计过程中,记录调查结果和整理数据,常用画()字方法。 4、王玲期末考试成绩是:语文96分,数学93分,英语87分。她的平均成绩是()。 5、四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45人,其中一班有42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4人,四班有()人。 6、7个数的平均数为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这时7个数的平均数是7,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 二、判断题。 1、小丽5天看了一本350页的书,平均每天看70页。()

2、7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25千克,其中5名同学的体重可能都是25千克。() 3、一个池塘平均水深1米小林身高120厘米,他下水没有危险。() 4、第三组平均每人折千纸鹤34个,如果小组中每个人折的个数都不相同,那么其中一定有人折的个数超过34个。() 5、三(1)班期中测试的平均成绩是96分,三(2)班期中测试的平均分是93分,那么三(1)班小亮的成绩一定比三(2)班的小刚的成绩好。() 6.男生的平均体重是23千克,女生的平均体重是29千克。男生一定比女生轻()。 7.哥哥的身高170厘米,弟弟的身高165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335厘米。() 8.7个同学一共做了141个中国结,平均每人大约做了20个。() 9.根据第一句话判断下面三句话的对错。四年级二班第一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 (1)第一小组中可能有同学体重是35千克。() (2)第一小组中不可能有同学的体重是50千克。()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检测题 一、填空。(每空一分共22分) 1、是由1个( ),8个( ),4个( )和7个( )组成,它的计数单位是( ). 2、38厘米=( )分米;628克=( )千克 3、在一个三角形中,∠1=65°,∠2=40°∠3=( ),这是( )三角形。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其中一个锐角是40,另一个锐角是( )。 4、把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结果是( ). 5、根据450-150=300和35÷7=5,直接填写下列格式. ()+()=()()÷()=() ()-()=()()×()=() 6、在○里填“<、>或=”。 ○○×1○元○元 米〇1厘米千克〇千克〇 二、选择题。(每小题一分共8分) 1、大于而小于的小数有( )。 A、0个 B、1个 C、3个 D、无数个 2、与大小相等的三位小数是() 3、A、B、C、 4、在60米跑步比赛中,小刚成绩是秒,小强的成绩是秒。他们的成绩( )。 A、小刚好 B、小强好 C、无法判断 4、用38个百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 A、B、C、 5、用一个5倍的放大镜看15度的角,这个角成了()的角。 A、75度 B、15度 C、3度 6、下面三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 、B、C、 7、小兔要给一块地围上篱笆,()的围法更牢固些。 A、B、C、 8、如图,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是( )。 三、动脑动手。(共10分) 1、按要求画图。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2分) 2、在点子图上按要求画图。(4分) 3、求下面各角的度数。(4分) A A B B C ∠B=∠C=70度∠A= ∠B是直角, ∠C=65度, ∠A= 四、计算。 3厘米 3厘米 5厘米4厘米 1厘米 4厘米 3厘米 3厘米 6厘米 ①直角三角形②等腰梯形 ················· ················· ················· ················· C B A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姓名:班级: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2010年,云南省粮食产量达一千六百五十万吨,横线上的数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金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08200000千米,横线上的数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千米, 2、□÷20=32……□,余数最大是(),此时,被除数是() 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在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和()。 4、算式□58÷46,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能填();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小能填() 5、□里最大能填几? 28 □904≈28万57×□<400 □18÷63=(两位数) 1 □6640≈12万 6、在○里填上“>”“<”或“=” 385000 ○380500 1250×8 ○80×125 20000万○2亿140000000 ○14亿 7、找规律写得数 8×50=400 16×50=()16×25=()640÷40=16 1280÷80=()128÷8=() 8、按要求写出由3个0和3个1组成的符合条件的六位数。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9、一架飞机的速度是每小时945千米,可以写成(),这架飞机飞行了8小时,共行了()千米。 10、钟面上3时整时,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角,()时整时,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平角。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6万,这个数最大是59999。 () 2、一个平行四边形一定能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 3、直线的长度是射线的2倍。() 4、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5、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有除数和余数相等的情况。()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除数乘以10,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 A、除以10 B、乘以10 C、不变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均数》师: 同学们喜不喜欢运动会呀?生: 喜欢。 师: 嗯,看来同学们都是喜欢运动的小朋友。 那你最喜欢哪项运动呢?生: 我喜欢跑步;我喜欢跳绳;我喜欢打篮球师: 我听到有很多同学喜欢打篮球,光明小学的篮球比赛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仔细观察,体育老师遇到了什么问题?谁来给大家读一下。 生: 我们队比分落后,下一个应该派谁上场呢?师: 嗯,这位同学读得真响亮。 比分落后了,如果你是体育老师,你会派怎样的队员上场呢?生: 应该派水平高的同学上场;应该派投篮投得准的上场;应该拍比分高的同学上场师: 对于让谁上场,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下面老师总结一下同学们的意见,体育老师是不是应该拍一个整体水平高的队员上场呀。 生: 1 / 8

对。 师: 下面是七号和八号球员的几场比赛的得分,你来判断一下,到底谁的整体水平较高一些呢?同学们同桌之间讨论一下,提出一个方案来帮助体育老师。 生: (互相讨论)师: 嗯,这位同学已经想出了一个方案,你来说一下。 生: 我认为应该吧七号和八号的得分分别加起来比较他们的和。 师: (根据这位学生说的在黑板上板书),同学们看一下这位同学给出的方案,你来评价一下,这种方案公平吗?哦,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 生: 不公平师: 为什么不公平呢?生: 因为七号队员上场的次数是三次,而八号球员上场的次数是四次。 师: 嗯,这位同学分析的很对,八号球员上场比起好多一次,加起来肯定会超过七号球员的。

四年级数学考试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22×1=22分) 1、最小的自然数是(),自然数的个数是()。 2、三十二亿零五十万七千零一,写作。改作以“亿”作单位时,写作。 3、在○里填上“>”,“<”或“=”。 54070800000○5470800000 120÷20○480÷80 18×400○200×3079×10○79×9+1 4、5□48÷58,要使商上两位数,□里可以填( );要使商上一位数□可以填( ) 5、把锐角、平角、钝角、直角、周角按下列顺序排列。 ()>()>()>()>()

6、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和(),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 7、()里最大能填几。 ()×40﹤325 53×()﹤404 175﹥30×()210﹥68×() 二、选择题(5×2=10分) 1、下面3个数中、一个零也不用读出来的是()。 A、800088 B、880080 C、808800 2、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的角。 A、130. B、75。 C、55。 3、466812000的最高位是()。 A、千万位 B、百万位 C、亿位 4、用一个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5o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A、150o B、15o C、1500o 5、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条直线。 A、1 B、2 C、无数 三、判断题(5×2=10分) 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一个六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60万,这个数最大是59999。() 3、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在乘法里,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5、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四、我会计算下面各题(共36分) 1、直接写出得数(12×1=12分) 890+11= 2100÷30= 730-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及答案

乡镇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 ……………………..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满分 120分其中卷面分5分) 时间:90分钟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1. 一个小数由6个十,8个十分之一,5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小数是( )。 2. 9.46是由( )个1、( )个0.1、和( )0.01组成。 3. 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 ) 4. 一本书a 元,买40本这样的书需要( )元。 5. 一个工厂原有煤x 吨,烧了t 天,每天烧a 吨,还剩( )吨。 6.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n,另外两个数分别是( )和( )。 7. 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是40度,另一个锐角是( )度。 8.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 )。 9. 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 )度。从1点到2点,分针旋转的角度是( )度。 10. 甲数是乙数的7倍,甲数比乙数多360,乙数是( )。 11. 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12. 一周角=( )直角 =( )平角 13. 25×49×4=(25×4)×49这一运算过程运用了( )律。 14. 用3根小棒来拼三角形,已知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10 厘米和5厘米,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最短是( )厘米。 15. 不用计算,在○填上<、>或= (40+4)×25○11×(4×25) 200-198○200-200+2 16. 小红用一根17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它的边长可能是( )、( )、( )。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 1. a 的平方一定大于2a ( ) 2. 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 ) 3. 大的三角形比小的三角形内角和度数大。 ( ) 4.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5. m ×m 可以写成2 m 。 ( ) 6. 小于90度的角一定是锐角。 ( ) 7. 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 ( ) 8. 在一道算式中添减括号,可以改变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 ) 9.两个数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 ) 10.468×99+468=468×(99+1) ( ) 11.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12.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分米、4分米,第三条边一定比( )分米短。 A. 3 B. 4 C. 7

四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第1页 (共6页) 第2页 (共6页)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2018年春季学期入学考试 四年级数学试题 (考试时间80分钟,总分100分)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 据报道,受8号台风“莫拉克”的严重影响,给温州地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993700000元,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万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元。 2. 一个十位数,最高位是7,百万位和百位都是5,其他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这个数最高位是( )位。 3. 1个周角= ( )个平角= ( )个直角。 4. 右边( )里最大能填几?( )×24 < 100 53×( ) < 302 5. 4时整,时针与分钟夹角是( )o;6时整,时针与分钟夹角是( )。 6. 要使4□6÷4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可填( )。 7. 在下面〇里填上“>”、“<”或“=”。 3654879〇3654897 26900100000〇27万 480÷12〇480÷30 18×500〇50×180 8. 两个数的积是24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则积是( )。 9. 在A ÷15=14……B 中,余数B 最大可取( ),这时被除数A 是( )。 10.一本词典需39元,王老师带376元钱,最多能买( )本这样的词典。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 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 2. 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任何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3. 钝角一定比直角大,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 4.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 5. 两个数相除,把被除数乘以10,除数除以10,商不变。(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 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 ) 。 A 、1010101010 B 、11001100 C 、11100010 2. 把592965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 A 、5930 B 、5929万 C 、5930万 3. 估一估,下面算式中的商最接近9的是( )。 A 、434÷51 B 、632÷71 C 、520÷60 4. 230÷50的余数是( )。 A 、3 B 、30 C 、300 5. 两个完全的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 )。 A 、平行四边形 B 、长方形 C 、梯形 四、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12分) 60×8= 24×30= 96÷6= 70×12= 0÷32 = 540÷6= 18×50= 420÷70= 39×41≈ 695×71≈ 6294÷71≈ 479÷81≈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近似数是( )。 2. 两个数相除,商是56,余数是0.3,若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是( )余数是( )。 3、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1746003≈ 35482954≈ (2)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3708500000≈ 9964000000≈ 4、有一个七位数,减去1就变成六位数,这个七位数是()。 5、比较大小。 527023○4969200 160000000○16亿 180÷12○180÷15 150×2○15×20 6、712÷42,除数可以看成()来试商,它的商是()位数。 7、如图,已知∠1=60o,∠2=(),∠3=(),∠4=() 2 1 3 8、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4 9、一个数除以73商是6,且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10、甲数是乙数的3倍,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如果甲数缩小5倍,要使商不变,乙数应当()。 二、想一想,下面的说法对不对?对的打“√”,错的打“×”。 1、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比直角大。……………………() 3、一个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 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4、估算3198÷39的结果约是100。………………………………()。 5、638÷27=22…44 ……………………………………()。 6、直线的长度是射线的两倍。…………………………………()。 三、选择题(5分) 1. 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是( ) A 202200 B 200220 C 202020 2. 在一个整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原来的数就( ) A 扩大2倍 B 缩小2倍 C 扩大100倍 D 缩小100倍 3.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和余数比较( ) A 除数比余数大 B 余数比除数小 C 除数和余数一样大 4、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A、长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三角形 5、一个数除以13,商是103,余数是11,这个数是()。 A、1339 B、1328 C 、1350

四年级数学试题

2010年-——2011年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姓名班级 一、填一填。(1×24=24分) 1、200-42÷6×2应先算(),再算(),最后算()。 2、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计数单位是(),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计数单位是() 3、一个小数是由3个十和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这个小数写作(),读作() 4、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46°和38°,另一个角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5、4.7平方米=()平方分米8吨71千克=()吨 6、按角分,三角形分为()、()、(); 7、125×6×8=6×(125×8),运用了() 8、把608009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9、把一个等边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后,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0、一面大钟3时敲3下,4秒钟敲完。10时敲10下,()秒钟敲完。 11、房屋支架是运用三角形的()特性;每个三角形都可以画()条高。 12、10千克—6千克300克=()千克 3米5厘米+6分米7厘米=()米

二、选一选。(2×5=10分) 1、下面各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5厘米8厘米3厘米 B、6厘米7厘米8厘米 C、3厘米3厘米5厘米 2、一个数缩小10倍是0.53,这个数扩大1000倍是()。 A、530 B、53 C、5300 D、5.3 3、在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和一定()直角。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4、大于0.1而小于1的一位小数有()个。 A、8 B、9 C、无数 5、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是()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复式 三、辨一辨(2×5=10分) 1、X+398=X+400-2 () 2、去掉小数点后面的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3、因为0.8=0.80,所以它们的计数单位也一样。() 4、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5、小兔家在小狗家东偏北42°方向上,小狗家就在小兔家西偏北42°方向上。() 四、计算。(6+8+6=20分) 1、口算。(5(分) 9.37×0= 7.3×100= 289+72-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