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吴中区

“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条件 (1)

第一节过去五年的回顾总结 (1)

第二节当前发展的主要瓶颈 (4)

第三节未来面临的良好机遇 (5)

第四节吴中农业的独特优势 (7)

第二章总体思路与目标 (9)

第一节指导思想 (9)

第二节基本原则 (10)

第三节发展定位 (12)

第四节目标任务 (14)

第三章产业布局与形态 (17)

第一节打造“一湖二岛三带”空间布局 (17)

第二节优化“新6+1”主导产业形态 (20)

第四章发展方式与重点 (26)

第一节加强基础建设,构建具有吴侬特色的江南田园 .. 26 第二节发展农业园区,构建体现吴中实力的产业集群 .. 28 第三节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具有吴地特征的生态屏障 .. 29

第四节注重质量品质,构建具有吴字招牌的品牌产品 .. 31 第五节培育职业农民,构建具有吴中亮点的经营主体 .. 33 第六节运用互联网,构建具有吴中特点的智慧农业 (35)

第五章保障机制与措施 (38)

第一节强化组织领导 (38)

第二节加大扶持力度 (39)

第三节创新体制机制 (40)

第四节注重人才支撑 (41)

附录1:吴中区“十三五”重点工程一览表 (43)

附录2:规划依据 (44)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条件

第一节过去五年的回顾总结

“十二五”期间,吴中区深入推进国家“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加快落实苏州“四个百万亩”产业布局,坚持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目标定位,大力实施“6+1”工程。五年来,农业产业结构体系不断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长效监管机制逐步建立,现代农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5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9万元。

(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一是资源整合有序推进。全区基本形成沿太湖高效综合区、西部丘陵生态林茶果区、东部平原传统农业区三大格局,“6+1”产业保持稳步推进,其中,种植业拥有3万亩茶叶、6万亩苗木、7万亩果树,3万亩蔬菜、2.5万亩水稻;养殖业拥有13万亩水产、5万头生猪、20万羽家禽和2300头湖羊(国家级保种养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例提升至90%。已建成千亩规模以上农业园区(基地)13个,其中国家级园区1个,省级园区2个,种养殖总面积达11.5万亩,西山、太湖、澄湖三大园区建设各具特色,初见成效。确立了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业“四个百万亩”保护发展空间,落地上图面积59.18万亩。

二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加快。建立了一批蔬菜、苗木、粮油、水产等专业批发市场和茶叶、枇杷、杨梅、桔子、螃蟹、山羊等

季节性农产品交易市场。全区组建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123家,拥有入社农户数2万多户,带动非成员农户数7千多户,发展家庭农场27个。培育发展28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解决就业岗位4千多个,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超65亿元,大幅度提高了就地就近吸纳农民就业的能力。

三是休闲观光农业逐步拓展。各类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场所不断涌现,形成“春品茶、夏品果、秋品蟹、冬品羊”等8大产品、20多条线路、188家休闲农庄和观光采摘园,2015年接待游客295万人次。越溪旺山生态农庄、东山三山岛入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金庭明月湾农家乐成为全市农家乐推广示范区,三山村荣获2014年度“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形成特色化。全区着力推进“6+1”产业工程提质增效,围绕一杯茶、一只蟹、一棵菜、一头羊、一枝苗和一羽鸡以及一粒果,强化政策扶持、资源整合、龙头培育、平台搭建,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取得新成效,东山镇被授予“中国太湖蟹之乡”,光福镇被授予“中国花木之乡”,碧螺村、秉常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二是形成标准化。坚持检查监管、检测和认证并重,着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区级监管与镇村监管的协同配合,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控制检测体系,于2013年在省内首批、苏州大市率先完成无公害农(水)

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密切合作,大力培育引进高产、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提高优势农产品良种覆盖率与更新率。强化主导产业特色农产品质量建设,狠抓农业投入品管理,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模式。

三是形成品牌化。品牌农业持续快速发展。通过深化与知名媒体战略合作,厚植“吴地优鲜,优先到家”品牌,有效提升了碧螺春茶等产业产品的品牌知名度。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只、国家级名牌农产品2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个、省名牌农产品20只、市名牌农产品50多只,有效提升了吴中特色农产品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洞庭山碧螺春”以32.02亿元品牌价值荣膺201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洞庭“碧螺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吴中区被授予“中国名茶之乡”荣誉称号。

(三)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立足“山水苏州、人文吴中”的目标定位,大力推进森林资源开发、生态湿地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完成湿地生态恢复项目7个,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林地绿地总面积达到33.9万亩,获评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贯彻实施苏州市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对列为“四个百万亩”保护的水稻田、水源地、生态湿地、县(区)级以上生态公益林等实施生态补偿,累计发放生态补偿资金近6亿元。着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化肥农药使用强度逐年有效下降,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畜禽养殖场污染物排放基本达标,循环农业建设有效开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得到

有效推广,乡村生活污水生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连片综合治理、东太湖综合治理等得到有效实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和提升。

第二节当前发展的主要瓶颈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吴中农业面临的要素资源、生态环境的瓶颈制约也不断凸显,“短板”效应从一定程度影响着吴中现代农业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一)“小而散”的地域资源瓶颈制约

随着土地开发强度的持续加大,农业生产用地不断被挤压、置换或调整,现有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出,根据吴中区土地利用规划,到“十三五”期末耕地保有量为20万亩左右,耕地资源保护压力加大,仍处在初级规模化水平,虽然中部地区形成了一定的集约化生产,但西部林果茶地区分散经营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改变,在生产过程中农户仍然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性和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管理水平难于提高,应对天气变化、国内外市场波动等的能力还十分有限。同时,农民对土地流转费期望值越来越高,流转成本上升,在具体承包流转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体制机制和技术性问题,给现代农业发展造成了很大阻力。

(二)“短而缺”职业农民瓶颈制约

随着现代农业的深度推进,培育符合地方需求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解决新形势下“谁来种地”的必

然要求。到2015年底,我区新型农民受训人数达到1.71万人,占比35%。但从长久看,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总量不大。按照省里要求,到2020年,职业农民受训率达到50%,按此计算,我区还有8000人的培训缺口。整体文化水平不高。95%以上的受训农民来源传统农民,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小学水平,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高素质、年轻化新型职业农民占比不足5%。老龄化现象突出。55岁以上的农民占比达到90%以上,农民老龄化水平高出苏州大市平均水平。后备力量缺乏,返乡创业、兴农富农的浓厚氛围还未形成。

(三)“脆而弱”的环境质量瓶颈制约

吴中农业的根本优势在于太湖、根本出路也在于太湖。必须始终坚持把保持太湖生态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任何在环境、在质量、在安全上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对产业发展造成“致命一击”。而在当前,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总体任务仍然较重,规模畜禽养殖场等综合治理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加重,现代化、精准化、生态化耕作方式有待加快普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之路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农产品质量的全程监控与可追溯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三节未来面临的良好机遇

未来五年吴中区农业面临的发展环境趋好,正处于难得的重大历史性机遇期。

(一)上级有要求,重视“三农”的局面不断巩固

中央连续12年把1号文件锁定在指导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上,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国务院和江苏省相继发布《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苏州市出台了农业“四个百万亩”保护与发展政策,从地方立法上保护与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吴中区委、区政府坚持实施“6+1”农业产业化扶持发展战略,出台了农业园区建设、人才培育引进、种质资源保护、生态补偿等一系列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政策优势转化为政策红利具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是吴中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强内生动力。

(二)吴中有需求,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

目前,苏州正在加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吴中区以“根植吴文化、建设新吴中”为主题导向,全面推进“三大布局、四大红利”战略重点,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新苏州在吴中大地落地生根,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和有力承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核心在于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根本目的是推进城乡共同富裕和繁荣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最大的“短板”在农业,最大的特色和潜力也在农业,农业在保障市场多元化供给、提升生态文明程度、传承“吴地”特色文化、提高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过去城乡“两条道”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恰逢其时,形势所趋。

(三)基层有期盼,农民增收致富的期望不断增强

近年来,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工作的加

强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吴中农村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农业结构不尽优化,农民致富渠道不宽,农民增收的期望越来越大。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当前国家大力支持下乡返乡人员创业创新,“农二代”等返乡做农民的期望增强,通过深入挖掘农业的产业增收功能,创新多种形式的增收致富途径,充分发挥农民的创造力,就能让群众看到家乡田野上的希望。

(四)市场有空间,互联网等新业态向农业不断渗透

吴中目前的农产品综合自给能力约40%,市场对吴中农业,特别是地产优质品牌农产品寄予厚望,一些优质产品甚至出现了“愁产不愁销”的市场新动向。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跨界融合,“互联网+”培育和催生了农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动力,淘宝、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不断向农业农村市场拓展和布局,苏宁、新希望、电信等产业巨鳄也纷纷将眼光聚焦农业,农业的物联网发展、大数据积累与开发、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进村入户等领域呈现出一片“蓝海”,必将全面推进农业的专业化分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有效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打破小农经济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成为吴中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

第四节吴中农业的独特优势

吴中区有着发展现代农业的独有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在“十

三五”战略转型期、发展黄金期显得尤为可贵,值得倍加珍惜和充分挖掘。

(一)依山临湖傍城的特有区位优势

吴中区地处长三角经济发展中心,区位优势显著,是太湖水域最广、岸线最长的区域,也是苏州稀缺的丘陵山体最为集中的地区,常年气候温和,宜农宜林,宜渔宜牧,十分有利于农业种植和养殖,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独有的基础资源。依托太湖之滨,能充分发挥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太湖水资源、保障城乡居民健康的生态保障作用。同时,吴中独具与苏州中心城区无缝衔接的区位优势,与城市充分融合,共享资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够更快接受城区辐射。

(二)春茶夏果秋蟹的独特资源禀赋

吴中农业产业门类齐全,种养殖资源丰富。吴中是枇杷和桂花全国五大产区之一、银杏全国十大产区之一,特产洞庭(山)碧螺春茶被列入全国十大名茶,东部水乡盛产“水八仙”,银鱼、白鱼和白虾被誉为“太湖三宝,太湖猪、藏书羊肉、太湖鹅、太湖蟹等资源独具特色。同时,吴地文化是水乡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西山和太湖“三山岛”等古文化遗迹验证着吴中农耕文明的萌芽,“精耕细作+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中国传统农业模式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大量的古镇、古村落遍布乡村,民间习俗、生活方式、礼仪信仰无不体现出独特的江南乡村风味。吴中农业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文化和产品等资源禀赋优势,结合现代

科技手段和创新能力,必将能够再现新时期“江南水乡、鱼米之乡”的新风采。

(三)三业融合发展的休闲观光特征

近年来,吴中农业坚持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拓展,在坚持“一产”农产品生产的同时,加快发展“二产”农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着力推进“三产”流通销售、信息服务和休闲观光,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产业间的整体效应和集群配套效应,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示范、教育等多种功能,农业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互动性越来越强,资源要素的交融性越来越大、差异化越来越小,越来越彰显城乡融合性、功能多样性、现代集约性、产业一体性、高度开放性、可持续发展性等“都市型”农业的基本特征。这为下一步吴中农业突破传统发展瓶颈、实现高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快捷通道。

第二章总体思路与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时的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产品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

布局,推动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着力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变革,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创新发展激发农业发展活力,通过协调发展补上农业发展短腿,通过绿色发展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动力,通过开放发展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通过共享发展实现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第二节基本原则

吴中区在未来五年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和时刻体现以下五个基本原则。

(一)生态优先原则

坚持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原则,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循环农业,大力发展生态适应性强、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产业形态,优化品种、种养技术和生产过程,倡导绿色产出,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管控,农业与区域发展高度融合,环境承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二)致富农民原则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之路,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既要促进第一产业健康发展,也要加快发展

二、三产业,充分挖掘有效资源,不断培育和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农村新型业态,建立利益共同体,努力把更多的利润留在农业内部,不断拓宽农民的致富途径和增收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创新发展原则

坚持将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打破传统农业发展路径依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和发展方式创新,着力构建推动创新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构筑农业创新发展新优势。充分发挥全区的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等优势,激活各类农业生产要素活力,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机制,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和农业技术装备水平。

(四)因地制宜原则

注重资源禀赋和地域特色,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错位发展,以区位条件、乡村旅游资源、地域文化为依据,在城市、湖滨和丘陵地区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科学配置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比例,形成层级结构分明、功能完整突出的现代农业布局结构,着力打造“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生态休闲农业

(五)城乡统筹原则

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和带动作用,积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

向农村辐射、转移。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围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优势主导产业,按照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要求,整体开发、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构建优势产业群体,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第三节发展定位

针对吴中农业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在“山水苏州、人文吴中”的美好蓝图下,以“优质、精致、生态”为主题导向,努力将吴中农业建成全民共享的健康农业、精益求精的卓越农业以及舒适时尚的乐活农业,形成“大园区、大产业、大生态”的格局。

(一)打造太湖农耕文化的传承区

要传承吴中农林牧副渔生产兴旺、农耕技术先进、农业文化深厚的优秀传统,将“稻文化”“茶文化”“渔文化”“果文化”“羊文化”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打造具有浓郁的太湖农耕文明特色,不断挖掘吴中农耕文化的精髓,让“月月有花,季季有果,一年十八熟,天天有鱼虾”的吴中传统农业写照继续有效地传承下去。要将资源禀赋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发扬传统农作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优势,加以科学的总结和提高,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有机结合起来,使太湖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社会文明相互交融,交相辉映,让太湖农耕文化以现代科技和科普的形式推广开来。

(二)打造特色精致农业的样板区

要在“小而美”“小而精”与“大而全”之间做取舍,不刻意追求农业的大规模、高产量,而要做精做透每一个产品,精耕细作,精挑细选,精心加工,融入创意,坚持以质取胜,以特色取胜。要在吴中有限的耕地上,像“双面刺绣”那样精耕细作,逐步消除无序生产,以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为目标,在生产、加工、包装、管理、流通、消费等环节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和无缝化的管理,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品质,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亩均产出率。要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洞庭山碧螺春、“水八仙”、湖羊、太湖猪、太湖鹅、枇杷等优质种质资源,制订吴中区农业资源保护条例及管理办法,建立传统农耕文化保护数据库和地方优良农业种质资源库,通过提纯复壮、新品种选育等技术,解决传统品种在长期流传中的退化现象,使吴中优质资源在科学保护中得到有效利用。

(三)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的示范区

围绕生态立区方针和“发展保护两相宜,质量效益双提升”目标,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为核心,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全力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型现代农业。汲取传统农业“循环利用”的精华,通过合理规划种植业和养殖业布局,建立区域生态循环体系,尝试冬季休耕涵养地力,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永续发展,保持“地力常新”。

(四)打造休闲观光农业的核心区

坚持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定位,守住耕地红线,强化“四个百万亩”底线思维,保障一定的农业生产空间,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让农田成为城市气候调节器和大都市外围的生态屏障,让农村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后花园。要转变城乡发展的规划理念,将“花园式城市”规划理念和“田园式城市”规划理念相结合,把乡村“死”的绿化景观调和成“活”的田园和农庄,建“山水吴中”、“田园城镇”,提高城乡生活和生存环境质量。要使农业与城市充分融合,共享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共享公共服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城市里有乡村,让乡村民众分享城市资源,使之成为吴中区扩大内需、壮大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和靓丽品牌。

(五)打造农民创新创业的集聚区

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让一部分向往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农民到城市去,在城镇扎根落脚、安居乐业;另一方面,让热爱农业、热衷农村的农民,扎根土地,经营农业,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思路,以“创设落实一批政策,搭建一批平台,培育一批带头人,总结推广一批典型模式,建立一套服务体系”为工作布局,大力实施农民创业创新服务工程,不断增加农业的现代要素投入,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充分激发农民的创新创业激情。

第四节目标任务

“十三五”期间,吴中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战略,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园区、生态农业、农产品品质、职业农民、智慧农业、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水平取得显著提高,走出一条“生产标准化、产品精致化、经营品牌化、市场多元化、专业规模化、发展绿色化”的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使现代农业成为吴中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标志,为吴中“太湖”传统文化名片注入新的内涵、彰显新的特色魅力。到“十三五”期末,实现农业增加值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万元以上,确保“四个百万亩”保护发展面积59.13万亩(含澄湖)。具体指标如下:

吴中区“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指标

第三章产业布局与形态

第一节打造“一湖二岛三带”空间布局

依据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在产业布局上体现差异化,形成东中西特色鲜明、一二三产业结构科学、点带面相互依托、城镇与农村相互渗透、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促进的吴中农业“生产性绿色空间”新格局。

(一)环“太湖”

太湖是江南之母,吴中是太湖之心。要依托太湖赋予的独特资源禀赋,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要务,把资源开发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把太湖品牌作为最大的地理标志,把太湖文化作为吴文化的重要根基,在发展实践中走出一条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的绿色农业发展之路。一是护性开发太湖农业资源。要依托太湖水域广阔、物种丰富、品牌独特的优势,将大自然赋予吴中这一最宝贵的资源好好加以利用。要注重太湖资源放流,严格休渔禁捕期,有计划的选择性捕捞,给予渔业资源自然增长空间。要开发好太湖大米品牌,积极申请“吴中大米”地理标志产品。要重点保护发展以太湖猪、太湖鹅、湖羊为主的“太湖”畜禽种质资源,建立遗传资源的保种场和扩繁场,提升打造“太湖”系列畜产品保种国家品牌。二是打造沿太湖生态休闲农业。着力打造沿太湖100平方公里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兼有太湖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和观光休闲等功能。进一步完善交通、住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