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的大黄鱼

深海的大黄鱼
深海的大黄鱼

深海的大黄鱼

【主持人】:您好,欢迎收看《科技苑》!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大黄鱼。在地理课本里,经常会提到,大黄鱼曾经是我国舟山渔场最重要的海产品。可如今,野生的大黄鱼已经难得一见,价格更是高得离谱,一千多元一斤。在二十世纪90年代,大黄鱼的人工养殖在近海获得成功。现在,又有人想让大黄鱼游向大海的深处。按说这深海本是大黄鱼的家,可真做起来,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解说】:今天徐梅英的心情格外紧张,作为基地的负责人,她对捕捞的结果充满了期待,这几年的辛苦都在这里边。

【解说】:大黄鱼源源不断地被吊了上来。

【解说】:记者也被这种气氛所感染,紧张的期待之后是兴奋。记者这么多年拍摄了很多水产节目,可还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大黄鱼。

【采访】:

记者:这个有多重呀?

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梅英:这个有3斤左右。

记者:有3斤呢,好,我拿下试试,怎么拿?

徐梅英:这么拿。

记者:咬人不咬人呀。

徐梅英:不咬。

记者:咬着了,咬破了,一块肉下去了。

【解说】:深水养出的大黄鱼野性十足,抓鱼不专业虽然吃了苦头,不过毕竟见到了这么鲜活的大黄鱼。这的大黄鱼不仅个头大,颜色也漂亮。

【采访】:

记者:颜色挺黄的。

徐梅英:金黄色的。

【解说】:大黄鱼之所以叫大黄鱼,这黄色可是大黄鱼的标志性颜色。只是最近几年近海养殖的大黄鱼颜色比较淡,大黄鱼不那么黄了。这深水养出的大黄鱼更接近野生大黄鱼。

【解说】:在养殖实践中,徐梅英他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捕捞的时间对大黄鱼的体色有一定影响。

【采访】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梅英:大黄鱼有个习性,晚上捕上来的鱼体色比较好。

【解说】: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一直等到晚上才捕捞大黄鱼的原因。从这些细节也可以看出,徐梅英他们对大黄鱼多么用心,得到品相这么好的大黄鱼实在不容易,价格不低。

【采访】:

记者:这种大黄鱼市场上也很少见吧。

徐梅英:很少见,价格一般在150到200元。

记者:一斤。

徐梅英:一斤。

记者:一斤150元。

【解说】:捕捞大黄鱼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尽管晚上作业比较辛苦,可是近10吨的大黄鱼满载而归,能卖上一个好价钱,再辛苦也值得。

【解说】:其实舟山原本就是大黄鱼的家。这里岛屿众多,也是各种海洋生物繁衍生息的地方。舟山渔场曾经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带鱼是当家的四大经济鱼种,其中我国80%的大黄鱼来自舟山渔场。

【解说】:以前每年初夏大批大黄鱼来到舟山渔场产卵,景象十分壮观。打渔出身的徐松芳老人现在还记忆犹新。

【采访】舟山市普陀区施家岙村村民徐松芳:它来这产卵。产卵咕咕叫的。会叫的,是会叫的。听的到的。

【解说】:当地人把大黄鱼又叫“叫鱼”。那时大黄鱼多的不得了,捕鱼的辉煌也只是老人们的回忆了。

【采访】舟山市普陀区施家岙村村民徐松芳:拉以往就好几百斤,大网都浮起来了,两三米厚。人踩上去不会掉下去的。那时心情好的不得了。

【解说】:可是开心的日子并不长,没几年功夫,大黄鱼就被捕捞殆尽。

【采访】舟山市普陀区施家岙村村民徐松芳:捕多了,没进来外海就捕掉了。没产卵,一年捕、两年捕,没产卵,就捕光了。

【解说】: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野生大黄鱼数量急剧减少,舟山渔场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天还是这片天,海还是这片海,但是难以见到大黄鱼的踪影了。

【解说】:为了弥补野生大黄鱼的短缺,人们开始试尝试人工繁育养殖大黄鱼。上个世纪90年代首先在福建近海港湾养殖大黄鱼获得成功。当时用的就是这种小网箱。

【采访】

浙江海洋学院院长吴常文:传统网箱都是木板做起来的。

记者:这种网箱是多大的?

吴常文:最早的话就是三米乘三米,深度也是三米,就是一个网箱也就是20几个立方米。

【解说】:近海港湾养殖大黄鱼填补了市场空缺,在一段时间发展迅速,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近海港湾水体交换能力差,小网箱数量猛增,剩余饵料、粪便等严重影响港湾环境,大黄鱼病害时有爆发,加大了养殖风险,养出的大黄鱼品质也受到影响。

【采访】舟山市普陀区施家岙村村民徐松芳:那鱼拿上来一看,这鱼不好吃嘛,鱼肉

黏黏的不分开的。

【解说】:近海环境恶化,鱼的品质下降,大黄鱼养殖面临着新的困境。以浙江海洋学院吴常文院长为首的科员团队,开始把目光转向广阔的深海。

【采访】浙江海洋学院院长吴常文:在港湾里边养殖密度已经很高了,所以必须向外面拓展。要向外拓展要解决抗风浪的问题。

【解说】:传统的木制小网箱抗风浪能力差,不可能到深海。即便是钢制的小网箱在深海里也难以抵挡风浪的侵袭。

【解说】:2001年,吴常文他们开始引进国外的抗风浪深水网箱,希望能够通过采用国外的技术到深海去养殖大黄鱼,结果并不理想。

【采访】浙江海洋学院院长吴常文:主要从挪威引进。因为挪威当地环境条件很好,风浪比较小,在我们这一带的话,多有台风影响,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浪高最高能达到七八米。所以设计的网箱到我们沿海普遍都不能使用。

【解说】:照搬国外的技术行不通,吴常文的科研团队,根据国内的海况特点,在深水网箱的结构、焊接工艺上进行改进、创新,研发出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深水网箱。

【采访】浙江海洋学院教授桂福坤:整个网箱养殖系统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叫浮架系统,或者叫浮力系统,这个系统由HDPE管道焊接而成。

【解说】:这种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具有很强的韧性,而特殊的焊接工艺使支架也更加牢固。

【采访】浙江海洋学院院长吴常文:以前挪威引进来的网箱,这个管就套在下面,边上打一根插销,所以很容易活动,我们这个圈里铺这电热丝,把这个管子插下去就通电,通电以后加热以后熔化掉,这个管子和接口就紧密地焊接在一起。

【解说】:除了浮力系统,在网衣系统、配重系统以及锚定系统都做了相应的调整。经过不断改进,适合我国海况的深水网箱逐步完善,抗风浪能力大大提高。

【采访】浙江海洋学院教授桂福坤:这种深水网箱,在网箱技术上面,抗风浪抗流能力得到了提升,放在外海开放海域网箱本身没问题。

【解说】:在政府的支持下,有一段时间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红火起来,然而养殖效果并不理想,大黄鱼不断死亡,没多久许多深水网箱就空置起来,大黄鱼深水养殖就此搁浅。

【解说】:有了给大黄鱼安家的深水网箱,而且大黄鱼也是深海鱼,照理说应该长势良好,可是实际情况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黄鱼在深水网箱里大量死亡。刚刚看到了希望的科研团队被泼上了一盆冷水。

【解说】:吴常文开始反思,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新型深水网箱抗风浪应该没有问题,而且鲈鱼、美国红鱼在深水网箱里长得好好的,为什么大黄鱼偏偏难以存活呢?深水环境对于大黄鱼到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看来对于大黄鱼的秉性脾气还需要深入了解。

【采访】浙江海洋学院教授桂福坤:像大黄鱼,美国红鱼、鲈鱼,这几种鱼是我们常见养殖比较多的,东海区养殖比较多的鱼类,这些鱼属于纺锤形的,体型纺锤形的,理论上这些鱼的游泳能力都是比较强的。

【解说】:然而通过抗水流实验发现,大黄鱼的情况不是这样,它们的抗水流能力明显偏低。

【采访】浙江海洋学院教授桂福坤:刚才我们测试在一米每秒流速下,这种规格的鱼一米流速每秒,顶流也就是2分钟左右,很快就不行了。

【解说】:从实践来看,舟山的海域环境,并不是任何地方都适合大黄鱼的生长。

【采访】浙江海洋学院院长吴常文:因为我们浙江沿海这一带,是强流区,自然海区流速很大,流速每秒1,5米,甚至两米,强流区达到每秒3米。像这种开放区的话,网箱承受的住,但是鱼承受不住。

【解说】:这里原本是大黄鱼的老家,它们原来是如何生长的呢。在自然状态下,大黄鱼有多种选择,可以自己寻找水流流速小的地方,也可以到水下几十米深的地方躲避水流。

【解说】:深水网箱如果被固定在水流比较大的海区,大黄鱼被圈在网箱里,它们每天要面对强大水流,体力消耗大,大黄鱼更容易溜边,擦伤身体。

【解说】:深水网箱虽然抗风浪,可是对水流却没什么好办法,怎样减少水流流速就成了养殖大黄鱼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采访】浙江海洋学院院长吴常文:目前深水网箱养殖基本上有一个外侧岛屿作支撑,

起到阻挡强台风和流速的作用。

【解说】:小环境的选择是深海养殖大黄鱼的关键。青浜岛养殖基地虽然远离大陆,但东面有小岛作天然屏障,正好阻挡来自东南的台风和强水流。而南北礁石也起到了很好的阻流作用。

【采访】浙江海洋学院教授桂福坤:我们测这个海区的流速最大0.6米每秒,可小规格的大黄鱼也受不了。

【解说】:为了进一步减少水流,科研人员在深水网箱的布置上也做了调整。由过去的单个布置,改为成组、成排布置。

【采访】浙江海洋学院教授桂福坤:在网箱布置的时候采取一种靠在一起的布置方式,一个挨一个的布置方式。这种一般看会阻流减少水体交换,但是恰是这种布置模式,有利于阻止外海强流的作用。

【解说】:网箱布置的方向也有讲究,要顺着潮汐水流的方向,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水流的影响,给大黄鱼营造一个缓流的环境。经过测试,网箱内的水流流速一般不会超过0.6米每秒,基本能满足大黄鱼正常生长的需要。

【主持人】:几经折腾,大黄鱼在大海深处总算安好了家,可是有一个更大的难题愁坏了人们,给大黄鱼准备了好吃的,人家就是不领情,怎么能够让来到深海的大黄鱼吃好成了大问题。

【解说】:大黄鱼来到在深海的新家,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人们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接下来就是食物问题。为了让大黄鱼吃好,特意给它们准备了冰鲜鱼。

【采访】:

张聪聪:这就是我们喂大黄鱼的青专鱼,学名叫鲐鱼,

记者:这种鱼海里很多吗?

张聪聪:这种鱼很多的比较廉价,我们就当饲料鱼。

【解说】: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黄鱼是食肉性鱼类,在自然状态下平时也就吃些小鱼小虾。这些饲料鱼营养一点不比小鱼小虾差,可就是个头大了点,不处理一下大黄鱼就很难下口。为了让大黄鱼吃着方便,工人们特意把饲料鱼绞碎,做成可口的饭菜给大黄鱼,可大黄鱼就是不领情。

【采访】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青浜大黄鱼养殖基地技术员张聪聪:喂下去,鱼不来吃的,整片的饲料就漂在水面上了。

【解说】:白忙乎了一通,大量饵料白白浪费掉了,还污染海域环境。更让人发愁的是,大黄鱼吃不好怎么能长好呢?按说新家没问题,这里水质很好,网箱里水流也不大。大黄鱼为什么不上来吃饭呢?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这大黄鱼白天很少露出水面,只有在没有太阳直射的时候或者晚上才出来。这也难怪,大黄鱼本是深海鱼,一般在10米以下活动,即便是在深水网箱里,这种生活习惯也没有改变,它们平时喜欢在网箱下层游动,强光对它们来说是一种伤害。

【采访】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青浜大黄鱼养殖基地技术员张聪聪:太阳出来以后光线强了,它都游到下层去了。

【解说】:由于白天光线太强,大黄鱼宁可不吃也不上来。看来还得顺着大黄鱼的秉性来,人们试着在光线弱的时候饲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采访】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青浜大黄鱼养殖基地技术员张聪聪:太阳没有出来的时候鱼在表层游动,饲料投下去,大黄鱼立马就能吃到,这样不会饵料利用率高浪费少。

【解说】:在没有强光直射的情况下,大黄鱼采食正常了,人们随即对喂食时间进行了调整。

【采访】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青浜大黄鱼养殖基地技术员张聪聪:饵料我们喂的话一天喂两次,早上是日出之前喂的,六点多一点来喂。下午是日落时间段来喂的。

【解说】:记者在现场发现,平时我们包饺子绞肉馅也就是搅一遍,这里的饲料鱼却要搅两遍。原来饲喂大黄鱼的饵料里边还有讲究。

【采访】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青浜大黄鱼养殖基地技术员张聪聪:搅一次的话饵料喂下去可能鱼没有吃到过一会就沉下去了,就浪费掉了。搅两次饵料撒下去会漂着。鱼吃

饱了下去了饿了还可以上来吃,这样不会浪费,饵料利用率就高了。

【解说】:怎么能让大黄鱼吃好,这里边门道可不少。天天和大黄鱼打交道,人们逐渐了解了大黄鱼的秉性脾气,在饲喂上也更加精细。

【采访】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青浜大黄鱼养殖基地技术员张聪聪:我们喂鱼的时候先少量喂一点,把鱼引上来,引上来以后再大量地喂。大部分吃饱了以后,我们又要慢慢地喂了,这时候有一部分小鱼弱鱼没有吃到,这样慢慢喂也能吃到。

【采访】

记者:这样照顾到比较强壮的,比较弱小的都能吃到。

张聪聪:对,这样喂的话比较均匀,鱼上市的时候大小也比较均匀。不会出现大的很大小的很小。

【解说】:每天大黄鱼吃多吃少,得做到大心中有数,那多少合适呢?

【采访】

记者:吃的料多了吃的料少了。

【采访】

张聪聪:鱼吃完以后就游下去了,鱼没有吃饱还在上面游来游去,在找饵料吃,

记者:这可能是说料给的不够

张聪聪:对,第二天就再多打一点。太多了,就少打一点,这平时要多观察。

【解说】:另外随着天气、潮汐的变化,还要及时调整饲喂量,保证让大黄鱼能吃好。

为了不让大黄鱼饿着,工人们早出晚归,连他们的一日三餐也做了调整,早饭、晚饭提前。在深海养殖大黄鱼虽然不容易,可这里的大黄鱼生活很幸福。水好环境好,吃的也好,自然身体就好,没啥病,省得用药。不过,这毕竟是在网箱里养殖,活动空间有限,容易积

累脂肪。所以,在养殖后期,还有一项工作要做。

【采访】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梅英:我们是到了起捕前一个月,进行减肥处理,减肥怎么处理呢。原来是一天喂两次,现在一天喂一次,再到下半个月隔一天喂一次。

【解说】:通过后期减少饵料供应,让大黄鱼主动觅食、多运动,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

【采访】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梅英:大黄鱼有一个模特的身材。

【解说】:这样,大黄鱼不仅有个瘦长的好身材,肉的品质也有很大提高。

【采访】浙江海洋学院院长吴常文:现在深海养的大黄鱼,口感跟野生大黄鱼越来越接近了,市场上也受欢迎。

【解说】: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成功,让渔民们看到了希望,这几年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成为舟山的一个特色产业。

【解说】:吴常文心中有一个梦想就是研制更先进的深水网箱,将来在完全开放的海区也能养殖大黄鱼,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吃到更多美味的深海大黄鱼了。

【主持人】: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成功不仅让我们吃上了美味的大黄鱼,更为重要的是拓展了大黄鱼的养殖区域,将来广阔的深海海区,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蛋白质资源,这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深蓝的海洋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开发利用。

大黄鱼网箱饲养技术

大黄鱼网箱饲养的技术要点是:(1)选择环境良好的海区,水深在5m以上,流速<1m/sce, 盐度在13%o~32%o之间;(2)采用浮式网箱,规格以3X3X5m为宜;(3)放养的苗种规格应在 3.0cm (体长)以上,初期放养密度为1000尾/m3,以后逐步分稀;(4)日常管理主要是 防逃、防病、防敌害。 关键词大黄鱼网箱养鱼浅海养殖产业化经营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1997年8月,福建 省科委和省水产厅共同制订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大黄鱼养殖产业化的意见》及相应 的《实施方案》。1998年2月,由上述两个主管部门牵头,聘请10多位多年从事大黄鱼育苗、养殖和病害防治的专家、教授及技术人员,组成了福建省大黄鱼养殖产业化服务队,并举办了第一期大黄鱼养殖技术培训班,有30多名养殖技术骨干参加了培训,从而使福建省 的大黄鱼养殖产业化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8年上半年,全省投入大黄鱼育苗的有58家(以宁德和福州两地区为主),育苗水体计 有36600m3,育出全长2.5cm以上的鱼苗近亿尾,比1997年春季同期的7600万尾增长31.3%。今年的养成网箱有6万多个,放100g左右的鱼种2600多万尾;培育鱼种的网箱有1.18万个,投放 2.5~ 3.0cm的鱼苗6000多万尾。 1 ?大黄鱼的生物学特性 大黄鱼为暖温性近岸鱼类,适宜盐度范围17%~28%°之间;其食性广,动植物饲料都右食用,但偏重于动物性食料,可充分利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喂。大黄鱼对水的溶氧量要求在 5.0mg/L 以上,PH以8.0为宜;这种鱼对声响反应十分敏感,如敲打锣鼓、燃放鞭炮、金属撞击及震动声等可使其受惊而浮出水面,若持续时间长则会造成大批死亡。 2.网箱养殖技术 (1)网箱养殖技术选择流向平直而稳定的海区,流速以1m/sec之内为宜(网箱内的流速 在0.2m/sec以内),水深5m以上。网箱箱底距离海底以最低潮位计仍有 1.5m以上。海区表 层水温在8~29C之间,盐度在13%~31%0之间,透明度1m左右。 (2)网箱的结构网箱有浮式、升降式和固定式等几种,其中以浮式网箱采用最广泛。浮式网箱是把网箱体悬在木料框架上,整个网箱结构浮于水面,可随着水位变化而升降。 浮式网箱由浮架和方形网箱两部分组成。浮架用木板搭成9X12m的框架,再把框架固定在 塑料浮球上。浮球长80cm,直径48cm,外套聚乙烯网袋,使其浮在水面上。网箱用聚乙烯编织成方形的,规格为3X3X4 (或5)m,底部设有一个长方形镀锌管,以使网底充分展开,并固定在浮球上。整个网架用铁锚固定在预定的海区里。每个鱼排由6个鱼台组成;每个鱼 台又由9~15个网箱组成。鱼台之间的距离为0.5m,平行排列。鱼排上面搭木板房一座,以 使饲养人员日常居住和管理。 (3)选苗与投苗购买大黄鱼鱼苗宜选择2.5~3.0cm以上的规格,要求苗体规格整齐、活力强、无外伤、无病态或畸形。 投苗前预先做好消毒工作,一般采用20mg/L浓度的高锰酸钾浸浴。 投苗时间宜选择在小潮汛平潮流缓期间。低温季节选择晴天、无风的午后投苗;高温季节选 择气候凉爽的早晚投苗。投苗密度通常为1000尾/m3。 (4)饲料与投饵饲料有两类:一类是小杂鱼虾,另一类是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在 40%以上),投饵时先投网箱中间,让鱼群吃饱和下沉,然后在网箱四周投撒,以照顾弱小鱼苗。投饵次数按鱼体大小有所区别,在刚入网箱的苗期阶段,以量少次多为原则,每天投喂5~7次;随鱼体日渐长大,次数渐减而投饵量稍增,每天投喂2~3次(早晨7: 00~8 : 00, 傍晚5: 00~6: 00,或夜晚10: 00~11 : 00)。投饵量以大黄鱼体重计算,鱼苗阶段的投饵率为10%~13% (指新鲜小杂鱼虾);中间阶段为5%~8% ;后期阶段(冬季)为1%~2%。 3?日常管理

小黄鱼怎么做好吃

小黄鱼怎么做好吃 鱼的种类很多,每种鱼都有不相同的做法,而且做出的味道也不相同,每种鱼都有他们自身的营养价值。黄花鱼是很多朋友们喜欢吃的鱼类,黄花鱼含有很丰富的蛋白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很有帮助的,而且黄花鱼的做法有很多,那么小黄花鱼怎么做好吃呢?朋友们您会做美味可口的黄花鱼吗? 小黄鱼怎么做好吃?小黄花鱼含有很多矿物质跟维生素,能够帮助人们预防癌症,而且还能够抵抗衰老,保护视力,增加身体的抵抗力。既然小黄花鱼有那么高的价值,赶紧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具体做法吧。 蒜烧小黄鱼的做法 方法/步骤 首先要将小黄鱼清洗干净、然后用刀把里面的脏东西也切除掉、把盐、糖、蒜、姜放入小黄鱼的肚子还有表面、最后倒入料酒腌制、 蒜、捻碎、姜、切片、豆鼓取出适量、 将腌制好的小黄鱼沥干、然后放入干淀粉、要涂抹均匀、 将油倒入锅中、烧至7成熟左右、把小黄鱼放入油中、炸至表面金黄色即可、 将小黄鱼盛出放入盘中备用、锅中留少许油倒入事先准备好的蒜、姜、豆鼓爆香、 香味四溢的时候、放入水、标准是要超过小黄鱼的高度、然

后倒入老抽、盐。糖、调味、 等锅中的汤烧开之后、放入准备好的小黄鱼、烧大概十分钟左右、主要是为了给小黄鱼入味、将鱼肉的味道散发出来、最后放入少许味精、调味即可出锅、 干烧小黄鱼的做法 方法/步骤 1、将小黄鱼去鳞去腮去内脏冲洗干净 2、将小黄鱼两面沾满蛋液 3、锅中放油烧至6成热,下入沾满蛋液的小黄鱼,中小火煎制两面金黄。 4、煎好的小黄鱼,放盘里备用 5、烧鱼的配料,葱姜蒜,花椒 6、锅中放底油烧热,放花椒炸出香味 7、将煎好的小黄鱼放入锅中 8、把葱姜蒜倒入 9、马上烹入米醋 10、倒入适量料酒 11、倒入酱油调味 12、放入清水,刚好没过小黄鱼即可 13、炖煮至汤汁快干时关火 14、捞出盛在盘里,剩下的汤汁浇在上面 小黄鱼怎么做好吃?文章给朋友们介绍了两种做黄花鱼的方法跟步骤,朋友们您都学会了没有呢?如果您也十分的喜欢吃黄花鱼,上面讲到的这两个方法,您可一定要记住要掌握哦,这样您

课题名称野生大黄鱼的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关注野生大黄鱼 一、内容摘要 大黄鱼俗称“黄花鱼”,香港、澳门等地称之“黄花小姐”,又有当地人因口误称之“黄瓜鱼”。由于大黄鱼属于亚热带海域的洄游性鱼类,通常生活在60米水深的海湾内,而宁德官井洋水深多在30米以上,“洋”底分布着泥沙,并有岩石礁石群分布,独特的地理以及水流,使得宁德的官井洋成为我国唯一的内湾性大黄鱼产卵场,而官井洋历史上的野生大黄鱼产量也一度高达3500吨。 如今人工养殖大黄鱼年产量高达5万多吨,成为当地的水产支柱产业,而野生大黄鱼资源却已近枯竭,野生大黄鱼价格是人工养殖的近百倍。 关键词:野生大黄鱼保护捕杀法律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大黄鱼全人工繁育的成功与养殖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大黄鱼养殖约网箱50万个、年产量7万吨、产值30多亿元、从业人员达80万,是中国海水网箱养殖产量最大的鱼类品种。然而,随着大黄鱼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大黄鱼基础生物学研究则渐显落后,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养殖大黄鱼种质退化、病害频发、性早熟严重、生长和抗逆性能降低等,更是困扰着大黄鱼产业的发展。并且,大黄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耳石有清热去瘀、通淋利尿的作用,膘有润肺健脾、补气止血作用,胆有清热解毒功能。 三、调查步骤 1、明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方向,制定实施计划 2、通过电视、书籍、网络等各种大众媒体收集文字资料,明确野生动物对我们的价值以 及如今所面临的生活环境 3、设计调查问卷,明确人们对野生大黄鱼的了解程度,发起号召呼吁人们对保护野生大 黄鱼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4、汇总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四、调查问卷 女士/先生: 您好,这是一份关于野生大黄鱼的调查,本次调查是定海六中八五班的学生一项学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需要您对这份问卷的真实回应,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真实与否的区别,这关系到我们的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我们耽误您一点时间,恳请您在百忙之中帮我们完成这份问卷吧,请对您选中的答案打圈即可,谢谢您! Q1、一般情况下,野生大黄鱼的价格? A、500~1000元一斤 B、1000~1500元一斤 C、1500~2000元一斤 Q2、野生大黄鱼的种群? A、东海北部、中部群B、闽、粤西群C、粤南群 Q3、你了解野生大黄鱼的知识吗? A、了解 B、有点了解 C、不了解 Q4、是否喜欢食用野生大黄鱼? A、喜欢B、略有点喜欢C、不太喜欢 Q5、过去的一年中,你家用于食用的目的而购买的野生大黄鱼,折算成钱,大概多少钱?__0____元,(如果没有消费过,则写0,然后进入第6题)。 Q6、家中消费的黄鱼制品有哪些类型: A、盒装的黄鱼制品B黄鱼制品罐头C、其它______ Q7、在您的记忆里,您是否认为野生大黄鱼资源仍旧很丰富? A、是的 B、较少了 C、很稀缺 Q8、浙江野生大黄鱼的盛产期? A、2月 B、5月 C、10月 Q9、大黄鱼的药用价值? A、清热去瘀B、化痰止咳C、养生保健 Q10、请详细谈谈对野生大黄鱼保护的看法以及建议。

市场常见冰鲜鱼类

市场常见冰鲜鱼类 鲨鱼 鲨鱼早在恐龙出现前三亿年前就已经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过四亿年,它们在近一亿年来几乎没有改变。鲨鱼,在古代叫作鲛、鲛鲨、沙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所以号称“海中狼”。 1.基本介绍 鲨鱼,生活在海洋中,被一些人认为是海洋中最凶猛的鱼类之一。但鲨鱼中体型最大的鲸鲨却以小型海洋生物为食物,和须鲸差不多。由于食物具有某种相似性,经过漫长的生物演化,它们长得和须鲸很有相似点,这个叫做“趋同进化”。于是“鲸鲨”的名字就理所当然了。 2.食材图片 3.营养价值

鱼翅之所以能食用,是因为鲨鱼的鳍含有一种形如粉丝状的翅筋,其中含80%左右的蛋白质,还含有脂肪、糖类及其他矿物质。鱼翅是比较珍贵的烹调原料,但营养价值不十分高,因鱼翅所含的蛋白质缺少一种必需的氨基酸(色氨酸),是一种不完全蛋白质。 大海鳝 海鳝,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生活于浅水,栖于岩礁间并隐在缝穴内。与其他鳗类不同之处是鳃孔小而圆,一般无胸鳍。皮厚,光滑,无鳞。口大,牙坚利,适于捕捉及咬住猎物(主要是其他鱼类),也能严重伤其天敌,包括人类。海鳝于受侵扰时才会攻击人类,此时可变得十分凶恶。 1.生活习性 海鳝通常具鲜艳的体色或斑纹。体长一般不超过1.5公尺(5呎),但太平洋的长体海鳝可长约3.5公尺(11.5呎)。在世界上某些地区人们食海鳝的肉,但某些种类有毒,可引起疾病和死亡。 2.食材图片

3.药物功能 【药名】:网纹裸胸鳝 【来源】:为海鳝科动物网纹裸胸鳝的全体。 【功效】:散寒止痛、消肿收敛。 【主治】:用于寒凝气滞胸痛、痔。 【性味归经】:涩、苦,温。入心、肺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适量,外用:适量,研末,麻油调敷[3] 【别名】:黄海鳝(《中国药用动物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我国黄海、东海、南海。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捕捉后洗净焙干或煅炭用。 三文鱼 三文鱼(salmon)也叫撒蒙鱼或萨门鱼,学名鲑鱼,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及欧洲、亚洲、美洲的北部地区。鲑鱼体侧扁,背部隆起,齿尖锐,鳞片细小,银灰色,产卵期有橙色条纹。鲑鱼肉质紧密鲜美,肉色为粉红色并具有弹性。鲑鱼以挪威产量最大,名气也很大。但质量最好的三文鱼产自美国的阿拉斯加海域和英国的英格兰海域。三文鱼是西餐较常用的鱼类原料之一。 1.基本介绍 鲑科有淡色细点的北太平洋食用鱼类. 重达3.6kg(8磅)。在秋季繁殖季节,沿北美育空(Yukon)河洄游上溯逾3,200km(2,000哩)。春季幼鱼孵出数星期後即入海。“三文鱼”是香港人的洋泾浜英语的“Salmon”的发音。三文鱼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及欧洲、亚洲、美洲的北部地区。

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

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 (1)亲鱼培育 ①亲鱼选择 A.亲鱼来源 亲鱼来源于天然海区捕捞的或有国家发放的大黄鱼生产许可证的原、良种场;最好使用天然海区捕捞的大黄鱼为亲鱼。严禁近亲繁殖的后代作亲鱼。要求亲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跨区调运亲鱼须经检疫。 B.可量指标 体长/体高为~,体长/头长为~,尾柄长/尾柄高为~,头长/吻长为~,头长/眼径为~。 C.个体规格、配比与数量 2龄雌亲鱼800克/尾以上,雄亲鱼400克/尾以上;3龄雌亲鱼1 200克/尾以上,雄亲鱼600克/尾以上。 雌、雄亲鱼配比以2:1为宜。亲鱼数量应保持在50组以上。 D.使用年限 亲鱼允许使用到6龄。 ②亲鱼运输 常用活水船并在风浪不大时运输,运输密度为40公斤/米3左右。亦可使用水桶、帆布箱或塑料薄膜袋充氧运输,运输密度为20公斤/米3以下,运输时间应控制在10小时之内。 ③亲鱼海区网箱培育 A.网箱规格 网箱一般规格为3~6米×3~6米×3~6 米,9~216米3水体;网目长度为15~30毫米。 B.培育管理 要求使用配合饲料,饲料质量应符合NY 5072-2002的规定。春季培育亲鱼,水温14℃以下,每1~2天投喂一次,投饵率小于1%;水温14℃以上,每天投喂一次,投饵率为2%~4%。秋季培育亲鱼,水温25℃以下,每天投喂两次,日投饵率为5%~8%。

④亲鱼室内水泥池培育:主要用于春季加温培育亲鱼。 A.培育池 培育池为方形或圆形。培育池应设在安静、保温性能好;每口培育池面积以40米2为宜;平均水深保持在米以上。 B.环境条件 水质:应符合NY 5052-2001的规定; 光照度:500l~1 000勒克斯。 水温:15~25℃,以20~22℃为宜; 盐度:17~32,以23~30为宜。 C.培育管理 使用的饲料一般有鲜活鱼、贝肉、沙蚕和配合饲料。人工催产前40天左右移入室内水池。放养密度以公斤/米3为宜。鲜活鱼日投饵率为3%~5%,每天1~2次,早上或傍晚投喂。日换水量50%左右。 (2)人工育苗 ①环境条件 水质:应符合NY 5052-2001的规定; 水温:18~26℃; 盐度:23~30 光照:要有充足的漫射光,避免直射光,光照强度为1 000~4 000勒克斯。 ②育苗设施 A.育苗室 育苗室应配有遮光幕或聚乙烯薄膜,使室内光线可调节,且保温性能好。 B.产卵池 方形或圆形;方形池的四角为弧形,每个产卵池面积25~45平方米,水深~米。 C.育苗池 每个育苗池面积20 ~40平方米,水深~米,有独立进、排水口;池底向排水孔以一定

鱼类资料

拉丁文名:Pampus sinensis 俗称:鮀鱼,昌侯龟,昌鼠,狗瞌睡鱼,鲳鳊,镜鱼,平鱼,白昌,叉片鱼 1、简介: 鲳鱼属鲈形目,鲳科。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成鱼腹鳍消失。尾鳍分叉颇深,下叶较长。体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壳类等为食。 2、营养价值: (1)鲳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鱼类食品。 (2)鲳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镁,对冠状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并能延缓机体衰老。预防癌症的发生。 3、适用人群: 鲳鱼属于发物,有慢性疾病和过敏性皮肤病的人不宜食用。 4、功能主治: 益气养血;舒筋利骨。主消化不良;贫血;筋骨酸痛;四肢麻木。延缓机体衰老,预防癌症的发生。鲳鱼含DHA,对小孩大脑发育有帮助。

拉丁文名:Anguilliformes 俗称: 1、简介: 鳗鲡目、海鳗科的通称。约有8属14种。体长一般约0.5~1.5米,大的可达2米。体细长,躯干部近圆筒状,尾部较侧扁,无鳞。口大,上下颌延长,具强尖锐齿。鳃孔宽大。背、臀、尾鳍相连,胸鳍发达。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2、营养价值: (1)鳗鱼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等病人的良好营养品。 (2)鳗体内含有一种很稀有的河西洛克蛋白,具有良好的强精壮肾的功效,是年轻夫妇、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3)鳗是富含钙质的水产品,经常食用,能使血钙值有所增加,使身体强壮。 (4)鳗的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夜盲人的优良食品。 3、适用人群: 适合于年老、体弱者及年轻夫妇食用;适用于病羸弱、五脏虚损、贫血、夜盲人、肺结核、妇女崩溃带下、小儿疳积、小儿蛔虫以及痔疮和脱肛病人食用。 4、功能主治: 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等病人的良好营养品;强精壮肾、补充钙质。

野生黄鱼和养殖黄鱼的区别

野生黄鱼和养殖黄鱼的区别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喜欢吃黄鱼,因为黄鱼吃起来口感特别好,而且黄鱼的鱼刺比较少,所以对于小孩子吃家长也比较放心,黄鱼里面含有的微量元素比较高,蛋白质的含量不是其他鱼类能够比的,而且经常吃鱼也不会造成人体发胖,那么野生的黄鱼和养殖黄鱼有哪些区别呢? 野生黄花鱼个头大小差别很大,如果发现几条个头一样,摸摸钱包就知道是假的。每年立夏前后,大黄鱼在集群产卵时会发出叫声。雌鱼的叫声较低,同点煤气灯时发出的哧哧声相似;雄鱼的叫声较高,像夏夜池塘里的蛙鸣。在木帆船生产时,渔民都把耳朵贴在船板上聆听叫声,判断鱼群的大小和密集程度,以及鱼群的深浅,进行捕捞 养殖黄鱼与野生黄鱼区别: 一般休渔期野生黄鱼比较少,人工养殖黄鱼与野生黄鱼在外形和口感上相差很大。从外观上看野生黄鱼体色更黄、鱼嘴更红艳、鱼体更修长苗条、肚小,因为生存环境的关系,野生黄鱼的嘴巴、眼圈会显得大一些,鳞片粗大,肉质排列也相对比较紧密,吃起来“有嚼头”,口味鲜美。而人工养殖大黄鱼由于生活在网箱里比较悠闲,缺少锻炼,体形较肥,鱼肚较鼓胀,肤色暗黄或灰白,鱼唇颜色淡。

另外,野生大黄鱼的鳍一般干净而完整,鳍形较长,而且从海里捕捞上来时,由于气压减低引起鱼鳔爆破而毙命,不大有痛苦挣扎过程。身上的鱼鳞、鱼鳍不会留下充血的痕迹。那些鳍看上去有点红、有点破损,鳍形较短;鱼身上有红点、伤痕的,可以肯定是养殖的。因为人工养殖大黄鱼一般被关在网箱里养,在狭小的空间里游动时容易撞伤。目前有些深海养殖大黄鱼和野生的大黄鱼外表有些相似,但吃起来肉质有点松软,口味不如野生的纯正。 第一点,看尾巴,野生的尾巴比养殖的修长,尾巴尖,养殖的尾巴圆 第二点,看头下边的鱼鳍,野生的也要比养殖的修长。 第三点用手摸鱼,养殖的粘液很稠,很粘手,野生的粘液稀少

12.三年级第10课《大黄鱼哪儿去了》(于涛)

10. 大黄鱼哪儿去了 活动目标: 1.知道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对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的危害。 2.了解我国在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方面的基本法规。 3.培养保护海洋的意识。 教材分析与建议: 导课:本课开篇呈现了一段文字,阐述了生活在中国近海海域的大黄鱼近年来难觅踪影,目的是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开课时,教师可参考教材内容,通过师生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愿望。 大黄鱼档案:本环节呈现了三名学生围着大黄鱼照片讨论的情景图和大黄鱼名片,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大黄鱼。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有关大黄鱼的图文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大黄鱼,知道它的价值。 寻访大黄鱼:本环节以文字配图片的形式介绍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渔业资源趋于枯竭,野生鱼类数量锐减的情况,图下呈现一张“大黄鱼减少的原因”的空白卡片。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了解由于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原因导致大黄鱼以及其他水产品数量的减少,意识到海洋环保的重要性。 调查员在行动:本环节包括四部分内容:首先呈现“家乡水产品调查表”,旁边的孩子提示调查家乡有哪些水产品?有类似大黄鱼的遭遇吗?我们应该怎么做?第二部分是图文介绍休渔期。第三部分是呈现两名学生通过查阅书籍和上网了解我国和我省相关的法规。第四部分是呈现学生组织海洋环保宣传、发现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和现象要及时举报和制止的三幅图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调查家乡海产品与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的数据、资料,并分析原因。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料,教师也补充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在保护海洋资源方面的基本法规和具体做法,思考作为小学生应该如何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深化学生对海洋环保的认识。 教材最后以“我的倡议”留白形式,引导学生针对家乡的具体情况或自己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向大家发出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的倡议,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 活动重难点:

新材料应用深水网箱,养大黄鱼三年可奔小康20141218 V2

新材料应用深水网箱,养大黄鱼三年可奔小康 巨网之利 张千林最近心情大好。 他是浙江省台州市椒江星浪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由于今年养殖的大黄鱼从国庆节后就开始陆续上市销售,成鱼规格普遍达到1斤2以上,且售价高达80-90元/斤。约11万斤鱼,今年将为其带来极为丰厚的利润。 而这11万斤鱼之所以能卖出八九十元的高价,都是因为鱼是在一张大网中近野生状态下养出来的。 海洋捕捞转型海水养殖 张千林早在2008年就联合当地的养殖户成立了星浪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当时主要从事远洋捕捞和近洋张网作业。但随着海洋鱼类资源的衰退,海上捕捞的效益日益下滑。为了改变现状,他开始把眼光转向海水网箱养殖。但养殖什么品种?如何养?让他颇费思量。 经过了解,他将眼光瞄准了大黄鱼。大黄鱼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优质鱼类,因其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据了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国野生大黄鱼捕捞量顶峰时一年达到19.7万吨,但之后由于过度捕捞,数量逐年下降,目前的捕获量已不足历史最高产量的1%。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黄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大黄鱼网箱养殖在福建、浙江一带流行起来。 张千林所在的浙江台州大陈岛海域正是中国大黄鱼的主要产地之一。据了解,该地区是国家一级渔港,水质优良、饵料丰富,产出的大黄鱼肉质坚实。近年来,当地养殖户人工养殖大黄鱼发展迅猛。“大黄鱼是地方特色品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坚信。 但困惑依然存在。由于当地养殖户普遍都在近海鱼排中养大黄鱼,这样的养殖方式面临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每年台风季节,台风一来都会给鱼排养殖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自然风险大,养殖户常要面对“三年奔小康,一年赔精光”的残酷现实;二是随着养殖产量的提升,卖价20多元一斤的人工养殖大黄鱼比动辄数百元一斤的野生大黄鱼价格相去甚远,高风险并不一定会带来高效益。 因此,找到结实耐用,能抗击大风浪的网箱,同时还要让养殖的大黄鱼更接近野生品质,以提高售价,成为张千林的首要突破口。

大黄鱼养殖

1.3.5 养殖方案 本建设项目根据舟山嵊泗县海洋环境的特点,在陆地进行鱼卵孵化和鱼苗培养,在近岸深水养到0.5kg左右,再转到外海温暖海域过冬并继续养殖一年长到1.5kg斤,创建人工的原生态大黄鱼的最佳养殖生态产业链,提出陆海联动的舟山大黄鱼养殖方案。 大黄鱼的生存水温为8~32℃,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8℃~25℃,平均每月大黄鱼可增重50克。低于17℃时摄食量开始减少,低于15℃时摄食量降至正常量的50%~55%,低于11.5℃时摄食量降至正常量的10%~12%;水温升高到28℃时摄食量减少到正常量的60%~70%,水温升到30℃时,摄食量减少到正常量的20%~30%,短时间能耐受水温32℃。 本项目选定的两处养殖海域面积广阔,平潮的水深分别为55米和63米,潮差5米左右,海底平坦,水质清新,海水的溶解氧和饱和度等指标完全适合大黄鱼生长需要。两处养殖海域最大的环境区别是内海和外海海域冬天的底层水温不同。内海养殖海域由于地处深潭,周边海水深度均只有20~30米,因海流的原因各层海水水体交换频繁,各层水温相差不大,冬天的时候各层水温均低于8℃,不适合大黄鱼生存。 图1.3-2 水层温度分布区域划分图

如上图1.3-2所示为外海各水层温度随季节变化曲线,可见全年都有适合大黄鱼生长的水层和水温环境。在2月中旬,舟山大部分海域的表层水温在8℃以下,但外海由于台湾暖流的加热效应,水深20m以下水层温度高于11℃,适宜大黄鱼的生存。因而可利用该海域全年各水层的水温变化规律,通过智能养殖渔场的沉浮控制功能,自主切换半潜/全潜养殖模式,调节渔场的海水深度,获得最适宜大黄鱼快速生长的水体温度的养殖环境。如图1.3.3所示,每年均可获得7个月的大黄鱼最佳快速生长期,其余时间是大黄鱼的转移、生长和捕捞期。 图1.3-3 大黄鱼养殖规划分布图

大黄鱼主要病害与防控技术

白鳃病(黄肝病) 病症:病鱼动作缓慢,摄食减少或拒食,鳃丝严重失血、苍白。解剖观察肝脏变黄,胆囊肿大,胆汁充盈,呈黑绿色,脾脏肿大呈暗红色 流行:夏季高温期为主要流行季节,7-9月是发病高峰期,流行范围很广,网箱养殖区均有发病。病鱼多为体长10cm左右的当年春苗,体长10cm以下或体重50-150g的鱼亦有发现病情。在水流缓慢、网箱密集、投喂鲜饵料的易患该病。此病蔓延迅速,死亡率较高,发病网箱的鱼逐渐死亡,半个月内死亡率可达30%-50%,病情特别严重者也有在几天内死亡率达70%以上。 病原:疑为虹彩病毒。病鱼肝、肾、肠、鳃等主要内脏的电镜切片,均发现正20面体、平面观为六角形的病毒颗粒,直径在130-150nm之间,平均直径为143.6nm,其形状、构造、大小都和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的特征基本相同,与虹彩病毒较为相近。 诊断:肉眼观察病鱼体表完整,但鳃失血、苍白,解剖内脏可见肝脏变黄、肿大,脾脏肿大呈暗红色,如需确诊应进行病理学分析及病毒观察。 防治:目前鱼类病毒病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应以预防为主。①合理布局网箱,降低养殖密度,保持水流畅通。②科学投喂饵料,高温期尽量减少投喂鲜饵,可减投1/3~1/2,或改投配合饲料,发病期间可停止投喂3~5天。③定期在饵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低聚糖,添加量分别为5g/kg和3g/kg;也可投喂一些具有抗病毒、广谱杀菌和清热解毒的板蓝根、大黄、黄连、连翘、地丁、金银花等中草药,有一定预防和治疗效果。 (二)细菌病 1.弧菌病(溃疡病) 病症:此病的典型特征是体表形成溃疡,尤其是头部和尾部溃烂,所以又称为烂头烂尾病。病鱼初期体表皮肤有淤点或淤斑,出现不规则的红斑区,尤以腹部、尾柄区为盛。严重者各鳍充血发红、缺损,尾柄肌肉、头部等处溃烂,肛门红肿或有黄色黏液流出。解剖观察肝、脾、肾、肠充血,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肠内有黄色黏液。 流行:弧菌病是大黄鱼最常见、多发的细菌病,4-11月均可发生,但以夏季高温期为盛,6月中旬至9月下旬是主要危害期。4-6月份发病主要由于越冬后大黄鱼体质较弱,抵抗力下降,随着水温升高,在越冬期间造成的创伤导致感染发病;7-11月份发病主要由于体表寄生虫(如刺激隐核虫和贝尼登虫)或鱼体碰撞、摩擦网片附着物造成体表损伤,而继发细菌感染。在放养密度大、水质较差的水域发病相对严重。弧菌病感染迅速,死亡率高。 病原:主要为弧菌属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哈维弧菌(V.harveyi)和河流弧菌(V.fluvialis)等。弧菌为条件致病菌,大量存在海水、底泥及鱼体内,只有在应激的条件下,才成为大黄鱼的致病菌。 诊断:不同弧菌引起大黄鱼发病的症状,随环境条件、感染途径的不同而有差别,并常有其他并发症,但体表溃疡症状是弧菌病的典型特征。通常采用TCBS选择性培养基分离体内细菌,在培养基上见到黄色或绿色菌落基本可初步诊断为弧菌病。要确诊必须进行细菌学的检查。 防治:①进行捕捞、运输、分选时注意操作,避免鱼体受伤。②及时驱除鱼体上的寄生虫,定期进行淡水浴,辅以抗菌素防止感染。③不投氧化变质不新鲜的饲料,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渔用多维。④在发病高峰期定期投喂小剂量抗菌素,起预防作用。⑤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弧菌、河流弧菌等弧菌对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等抗菌素均较敏感,发病时可选择口服,用量为1~2g/kg饲料,疗程3~5d。

东海海区大黄花鱼渔业资源衰退原因分析

东海海区大黄花鱼渔业资源衰退原因分析 摘要:大黄鱼曾经是东海最重要的渔业资源,但是由于过度捕捞,盲目捕捞以及种群结构退化,性早熟等问题,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东海地区大黄鱼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 关键词:大黄鱼过度捕捞产软种群结构性成熟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隶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 是我国近海最重要的传统经济鱼类之一。大黄鱼主要分布于东海、黄海南部以及南海的雷州半岛东侧, 水深80 m以下的沿岸近海水域。20世纪80年代以前, 东海区大黄鱼产量一直占全国大黄鱼总产量的90%以上, 但随着捕捞强度和捕捞力量的日益加大以及海洋污染的日益加重, 致使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 大黄鱼资源严重衰败, 近乎“消声匿迹”。① 1 过度捕捞 敲罾作业起源于广东, 距今约有200 年的历史. 1954 年传到福建, 1956 年秋传入温州, 在其后的20年时间里, 给浙江海洋渔业资源带来的是一场浩劫.这种破坏性的捕捞方式, 使得野生大黄鱼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自1957 年开始, 浙江渔场早春汛大黄鱼产量即以每年50% 的速度锐减, 1985 年大黄鱼年产量降至万吨以下, 形不成鱼汛, 资源处于很低的水平。②而1957年以后机帆船开始取代木帆船成为捕捞大黄鱼的主要工具。机帆船配合细密的渔网进行的拖网捕鱼大大加大了捕鱼的效率。1992 年前后单船网板拖网捕捞在浙江中南部 沿海地区迅速发展起来, 到1998 年生产规模基本稳定由于单拖作业渔场位于东海大陆架外侧, 作业水深可达!120 米,⑤覆盖了大黄鱼的所有身寸空间。 但由于捕捞强度过大, 大黄鱼补充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大黄鱼的年产量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不断下滑。1974年大黄鱼的产量达到19.61万吨,而到了2002年产量仅为0.55万吨。从1977 年起,东海大黄鱼主要渔场和重要产软场官井洋、猫头洋、大目洋均不能形成渔汛, 20 世纪80年代中期岱衢洋、大戢洋和吕泗渔场也形不成渔汛, 至今大黄鱼资源仍未恢复。由此折射出由于过度捕捞的原因导致东海大黄鱼渔业资源日趋衰落,大黄鱼种群日趋减小的现状。 2 捕捞越冬大黄鱼导致大黄鱼产卵受阻 根据东海区大陆架渔业资源调查(1978~1985年) 并结合历史资料, 分布于东海区的大黄鱼有3个越冬场: 一是江外、舟外渔场越冬场, 水深50~80 m; 二是浙南、闽东、闽中外侧海区越冬场,水深30~60 m; 三是大沙、沙外渔场越冬场, 水深50~70 m。③越冬期一般为1~3月, 4~6月随着沿岸近海水温的升高和暖流势力的增强, 夏季产卵鱼群从越冬场结群游向沿岸产卵场产卵,形成夏季大黄鱼鱼汛。而许多渔民只顾眼前利益,进入越冬场进行捕鱼,如1974年浙江有近两千艘渔船进入江外、舟外渔场越冬场进行捕鱼,那一年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大黄鱼产量最高的一年。而这时这样的作业导致大黄鱼渔业资源进一步衰退。 3 种群结构的变化 大黄鱼属于寿命较长、个体较大和年龄组成较为复杂的暖水性重要经济鱼类。 20 世纪60 年代初, 大黄鱼捕捞群体的年龄组成为1 ~25 龄, 随着捕捞强度的

各种海鲜鱼类的介绍。

鳀: [形态特征]口大,下位。吻钝圆,下颌短于上颌。体被薄圆鳞,极易脱落,无侧线,腹部圆,无梭鳞。尾鳍叉形。小型鱼,产卵鱼群体长为75~140毫米,体重5~20克。 [生物习性] 温水性中上层鱼类,趋光性较强,幼鱼更为明显。 [产地分布]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 [营养特征]鳀鱼虽然个小,但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每百克含蛋白质18~20.1克,脂肪5克矿物质2.0~2.5克,此外,还有维生素A、维生素E。其蛋白质含有人体需要的16种氨基酸,其中的谷氨酸和甘氨酸是鳀鱼味道鲜美的原因所在。鳀鱼脂肪含有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廿碳五烯酸(EPA),这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预防和治疗心血管循环系统的疾病具有特殊疗效。而脂溶性的VA、VE,对人体防癌抗癌延缓衰老具有极重要作用。 狮子鱼: [形态特征] 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渐侧扁狭小,体长可达450毫米。头宽大平扁,吻宽钝,,眼小,上侧位。口端位,上颌稍突出,鳃孔中大。体无鳞,皮松软,光滑或具颗粒状小棘。背鳍延长,连续或具一缺刻,鳍棘细弱,与鳍条相似;臀鳍延长;尾鳍平截或圆形,常与背鳍和臀鳍相连;胸鳍基宽大,向前伸达喉部;腹鳍胸位,愈合为一吸盘。身体上各鳍的硬棘,尖锐而且具有毒素,是它们在大自然生存时御敌的唯一武器。 [生物习性] 狮子鱼性格凶猛,喜食小鱼虾蟹。 [产地分布] 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及北极海,少数见于南极海,花色品种很多,多产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中国数量较多的为细纹狮子鱼。

小黄鱼: [形态特征] 外形与大黄鱼极相似,但体形较小,一般体长16~25厘米、体重200~300克、背侧黄褐色,腹侧金黄色。小黄鱼的鳞片较大而稀少,尾柄较短,臀鳍第二鳍棘小于眼径,颌部具6个小孔;小黄鱼上、下唇等长、口闭时较尖。 [生物习性] 小黄鱼随栖息环境、季节以及体长的变化较大,且109 mm是其发生食性转换的一个关键的临界体长。 [产地分布] 主要分布在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主要产地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省沿海。 [营养特征] 原为我国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优质食用鱼,也是婴幼儿及病后体虚者的滋补和食疗佳品。 龙头鱼: [形态特征] 体长而侧扁,一般体长15~26厘米、体重75~150克、眼很小,前位、口裂甚大,由前颌骨形成口裂上缘。两颌牙密生、细尖,能倒伏、体柔软,大部光滑无鳞,唯侧线上有一行较大的鳞直抵尾叉.头及背面浅棕色,腹部乳白色、侧线发达、明显,从头盖骨直达昆鳍叉中央。背鳍1个,仅有鳍条,无鳍棘,背鳍后有一小脂鳍;胸鳍和陶鳍发达。约等长;尾鳍三叉形,中叶较短。 [生物习性] 生活于暖温性海洋的下层,运动能力不强,常栖息于浅海泥底的环境中。每年春季为产卵期。杂食性,以小鱼、小虾、底栖动物为食。 [产地分布]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均产之、尤以浙江的温、台和舟山近海以及福建沿海产量较多,是中小型海产鱼类。 [营养特征] 肉松软,含水分高,不易保存或远运。鲜食味甚美,也可加工成干品。龙头

大黄鱼成鱼的网箱养殖技术

大黄鱼成鱼的网箱养殖技术 网箱的设置与规格大黄鱼养成阶段的网箱设置与鱼种培育阶段的要求基本相同,只是网箱的规格与网目大小随着鱼种的长大而改变。养成网箱的深度,一般在3.5米~4.0米间,网眼大小在20mm~60mm间。为避免鱼体擦伤,网衣材料选择质地较软的结节网片为好。 鱼种的放养 (1)鱼种的选择。放养的鱼种应选择体型均称,体质随壮,体表鳞片完整,无病无伤的鱼种。同一网箱中放养的鱼种规格,要求整齐一致。计划当年达到400g以上规格的,放养的鱼种规格要在100g左右。 (2)鱼种的运输。鱼种的运输方法有活水船、活水车、鱼篓、水箱、塑料袋充氧等方法。而作为生产性的批量长途运输,以活水船运输为佳。运输鱼种一般在水温降到18℃~16℃时的秋未,或水温上升至13℃以上时的春季进行为好。发病期间或饱食后的鱼种不得启运。活水船运输要选择暖和且风小的天气进行。远途活水船运输的鱼种,参考密度为500尾/m3(规格75g),即40kg/m3左右,以其他方式运输,其密度要比上述小得多。 (3)鱼种的放养。流急海区的网箱,鱼种放养应选择在小潮水期间。鱼种运达网箱区后,可结合捞鱼装桶与倒进网箱的时间间隙,用含适量福尔马林的淡水对鱼种进行浸泡消毒。若使用封闭式水体运送鱼种的,在转入网箱时,应避免比重与水温等条件的突变。可以在运送水体中加入网箱区海水的办法进行短暂的过渡处理。鱼种的放养密度根据网箱内水流畅通情况及鱼种的规格来决定。其参考密度,75g大小的为25尾/m3左右,收获前的密度为12尾~14尾/m3,即6kg~7kg/m3。 网箱养成的饲料与投喂 (1)饲料的种类与加工。大黄鱼养成阶段的饲料一般以冰冻鲐鱼为主,或辅以粉状配合饲料,经加工后投喂,一是用刀或切肉机切成适口的鱼肉块。该方法加工方便,在水中不易溃散,缺点是不便于添加添加剂,营养较单一。二是把冰冻鱼绞成肉糜,并拌成粘性强的团状饲料,用手挤压成大小不同的块状物而投入网箱中,该方法可以混入部分粉状配合饲料,或其他鱼、贝肉等饲料,也便于添加维生素等药物,营养全面。大黄鱼为肉食性鱼类,对蛋白质需求较高。据初步试验,养成阶段的人工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45%左右为宜,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应控制在5%左右。 冰冻鲐鱼在解冻过程中很容易氧化,颜色变深,肉质松软,质量明显下降。为此,在加工前,宜以机械办法,把冻鱼敲散,然后用海水稍加浸泡,致鱼表面解冻即可,沥干水即可进行加工。用这种办法加工的鱼糜颜色较浅、鲜度较好。不宜用长时间浸泡或用阳光热量来解冻。 高温期,全部用粉状配合饲料,或用浮水性膨化饲料效果也不错,粉状配合饲料与浮水性膨化饲料交替使用效果更好。使用浮水性膨化饲料时,应先把饲料在1∶1.5的淡水中浸泡20分钟~30分钟使饲料完全吸水后投喂。 (2)投喂技术。大黄鱼养成期间一般每天早上与傍晚各投喂一次;越冬期间(水温10℃~15℃)一般每天一次,阴雨天气时,可隔天一次。 当天的投喂量主要根据前一天的摄食情况,以及当天的天气、水色、潮流变化、养殖鱼有无移箱等情况来决定。湿性饲料日投饵率在高温季节(水温29℃以上)约5%,高的达6%~8%,越冬期间在1%以内。 根据多年实践,大黄鱼养成阶段,经加工的冰鲜饲料的饲料系数略高于5。 大黄鱼养成阶段的投喂方法同鱼种阶段,在投喂前及投喂中,尽量避免人员的来回走动,否则,将明显影响大黄鱼的摄食。 网箱养成的管理操作大黄鱼网箱养成阶段的管理操作,基本上同鱼种培育阶段。但应强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5题;共14分) 1. (2分) (2017高一下·蒙阴期末) 读下面几种常见工业导向型模式图,判断工厂区位选择依次与图示a、 b、c、d对应的是() A . 食品厂、汽车厂、啤酒厂、微电子厂 B . 炼铝厂、服装厂、芯片厂、家具制造厂 C . 飞机制造厂、制鞋厂、汽水厂、电解铜厂 D . 甘蔗制糖厂、电子装配厂、水产品加工厂、石油加工厂 2. (2分) (2018高一上·梅河口期末)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下图中城市水循环的四个环节中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 . a增加 B . b增加 C . c减少 D . d减少 3. (4分) (2020高二下·宿迁期末) 世界经济论坛于2020年1月15日在伦敦发布《2020全球风险报告》。报告中提到未来10年的全球五大风险全部与环境相关。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 差异性 B . 制约性 C . 整体性 D . 平衡性 (2)引起图中生态环境失调的自然要素主要是() A . 气候

B . 地貌 C . 水文 D . 生物 4. (2分)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 A . 水圈内的水体总量 B .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 . 江河径流总量 D .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5. (4分) (2020高二下·嘉兴期末) 浙江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曾经大黄鱼产量高,形成鱼汛,但近几年野生大黄鱼难觅踪迹,价格昂贵。完成下面小题。 (1)与舟山渔场的形成无关的是() A . 寒暖流交汇 B . 上升流 C . 位于大陆架 D . 有河流注入 (2)近几年野生大黄鱼稀少,价格昂贵的原因有() ①饵料减少②过度捕捞③气候变化④海域污染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二、综合题 (共4题;共50分)

我国水产养殖业概况(09.9.7)

目录 前言---------------------------------------------------------------(1)一、水产养殖业相关概述----------------------------------------------()(一)水产养殖基本概念----------------------------------------------() 1.水产养殖的定义------------------------------------------------() 2.中国水产品主要种类------------------------------------------() 3.中国水产养殖历史---------------------------------------------()(二)水产养殖产品类型介绍-----------------------------------------()二、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分析-----------------------------------------()(一)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概况--------------------------------------()(二)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世界主体地位-------------------------()(三)2007-2008年国内水产品市场产销情况-----------------------()(四)2007-2008年中国水产品市场价格走势-----------------------()(五)2009年上半年国内水产品市场走势及成因-------------------() 1.上半年全国水产品价格运行趋势-----------------------------() 2.影响上半年水产品价格的因素分析--------------------------() 三、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模式及存在问题------------------------------()(一)国内水产品养殖模式与发展方向------------------------------()(二)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四、水产养殖业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分析------------------------------()(一)好当家(600467)---------------------------------------------()(二)大湖股份(洞庭水殖,600257)------------------------------()(三)东方海洋(002086)-------------------------------------------()

大黄鱼

我国大黄鱼产业的发展 作者: 关键词:大黄鱼;产业;发展趋势;目标对策 摘要:本文综速了大黄鱼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资源利用现状和大黄鱼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正文: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又称黄花鱼、黄瓜鱼、黄鱼等。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体色金黄、嘴唇红艳、肉质细嫩洁白、营养丰富,广受我国及东南亚消费者喜爱,中国的“黄鱼宴”、韩国的“黄鱼饭”等形成了独特的大黄鱼传统饮食文化。 大黄鱼体侧扁,尾柄长约为高的3倍余。头较大,具发达粘液腔。下颌稍突出。侧线鳞56~58,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鳞8~9枚。背鳍具9~11鳍棘,27~38(一般为31~33)鳍条。臀鳍具2鳍棘,7~10鳍条,第2鳍棘等于或稍大于眼径。体黄褐色,腹面金黄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唇橘红色。鳔较大,前端圆形,具侧肢31~33对,每一侧肢最后分出的前小枝和后小枝等长。头颅内有2块白色矢耳石。椎骨26~27个,有时25个。 大黄鱼分布于黄海中部以南至琼州海峡以东的中国大陆近海及朝鲜西海岸。雷州半岛以西也偶有发现。中国沿海的大黄鱼可分为3个种群:①东海北部、中部群。分布于黄海南部至东海中部,包括吕泗洋、岱衢洋、猫头洋、洞头洋至福建嵛山岛附近。②闽、粤东群。主要分布在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嵛山岛以南至珠江口)。这一种群又分为北部和南部两大群体。③粤西群。主要分布于珠江口以西至琼州海峡的南海区。大黄鱼是我国沿海约60m等深线以内的特有的地方性海水鱼类,是我国海水鱼类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珍贵的石首鱼类种质资源。 早在17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将大黄鱼作为一种食用鱼类,开始捕捞生产。20世纪70年代前,大黄鱼曾居我国海洋4大主捕对象之首,在我国及太平洋西部海洋渔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而目前,大黄鱼养殖产业更是日益扩大。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年产86000吨,直接产值约65亿元的大黄鱼养殖产业,并带动了苗种繁育、网具渔具织造、土木工程、饵料饲料供应、技术劳务、水产品加工、内外贸易、交通运输、旅游休闲餐饮宾馆等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大黄鱼已是全国最大规模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和我国8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也是福建省乃至我国独具特色和国内市场最畅销的海水鱼类。 大黄鱼为暖温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主要栖息于80米以内的沿岸和近海水域的中下层。产卵鱼群怕强光,喜逆流,好透明度较小的混浊水域。黎明、黄昏或大潮时多上浮,白昼或小潮时下沉。成鱼主要摄食各种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虾、蟹、虾蛄类)。生殖盛期摄食强度显着降低;生殖结束后摄食强度增加。幼鱼主食桡足类、糠虾、燐虾等浮游动物。 大黄鱼能发出强烈的间歇性声响,同时对音响也很敏感。它的主要发音器官是鳔及其两侧的声肌。当声肌收缩时,压迫内脏使鳔共振而发声。在生殖季节鱼群终日发出“咯咯”、“呜呜”的叫声,声音之大在鱼类中少见。这种发声一般认为是鱼群用以联络的手段,在生殖时期则作为鱼群集合的信号。中国渔民早就以此习性判断大黄鱼群的大小、栖息水层和位置,以利捕捞。 大黄鱼对溶解氧的要求较高,一般在4mg/L以上,幼鱼的溶解氧临界值为3mg/L左右,稚鱼则在2mg/L 左右,所以人工育苗尤其在养成中特别要注意保持溶氧在5mg/L以上,否则易造成缺氧浮头导致死亡。 在经过过度捕捞,大黄鱼资源枯竭后,为了保护和恢复我国大黄鱼资源,1985年福建省在我国唯一的大黄鱼内湾性产卵场——官井洋设立了“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同时组织水产科技人员利用尚存的野生大黄鱼资源开展了大黄鱼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经过艰难的摸索,终于实现了规模化育苗,并突破了大黄鱼人工养殖关键技术,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大黄鱼养殖产业的行成。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单产不断提高,巨大的市场需求与高额利润驱使,社会上各种资金大量涌入,大黄鱼养殖业得以迅猛发展,到2000年,大黄鱼成为我国独有的养殖鱼类,并带动了我国海水鱼网箱养殖业的发展。 而如今,在大黄鱼产业愈发壮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大量网箱在浅水港湾连片无秩序布局,造成网箱水体交换率显著下降、鱼的残饵与粪便在网箱区大量沉积,导致水质富营养化而暴发缺氧事件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