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典型城市环境治理的九大模式概述

国外典型城市环境治理的九大模式概述
国外典型城市环境治理的九大模式概述

国外典型城市环境治理的九大模式概述

陈海秋

(中协人才技术交流咨询中心,北京100038)

摘要:城市环境治理模式是治理主体对环境问题所采取的一切行动的规则、标准与方向。近年来国外兴起了直控型环境治理模式、自愿性环境治理模式等多种环境治理模式,这些治理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环境治理具有借鉴与参考作用。

关键词:国外;城市环境治理;模式

城市环境治理模式与公共治理模式、全球治理模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城市环境治理模式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其涵义是指治理主体对环境问题所采取的一切行动的规则、标准与方向,又称城市环境治理范式。主要包括治理主体结构、治理机制、治理原则、治理目标、治理绩效等在内的分析框架。国内外环境治理的模式多种多样,一些治理模式对城市环境治理具有借鉴与参考作用。

1典型的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简介

1.1政府直控型环境治理模式

政府直控型环境治理模式是指作为管理主体的政府部门及其机构,采用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措施和手段,对作为被管理主体的企业、农户、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等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活动及其相应后果进行干预的制度制定和行动的总称。这种模式强调发挥政府部门的主体作用,各种环境政策和制度大部分是由政府部门直接操作,作为一种行政行为而通过政府体制进行实施,使环境治理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政府直控型环境治理模式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管理主体与被管理主体之间的不对等性;二是政府行政管理权的内容泛化;三是从治理手段上看,以行政性手段为主,经济手段为辅;四是从环境治理机制上看,是中央集权式的运行管理机制。政府直控型环境治理模式的存在具有其合理性,与其他模式相比,政府直控型环境治理模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城市环境质量与城市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影响环境质量的各种因素分别涉及计划、规划、建设、能源、财政、金融、工业、农业、卫生、商业、交通等各个部门的工作。因此城市环境治理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各个方面的复杂又艰巨的任务,具有很强的全局性和综合性。只有政府才有足够的权威和能力来组织和协调如此繁杂的工作。二是政府直控型环境治理模式通过行政机构,采用强制性手段来实施环境政策,具有强制性、直接性和高效性等特点,这对于处理紧急性、偶发性环境事件,具有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优势。

1.2市场化环境治理模式

市场化环境治理模式是指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管理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改善提高环境基础设施运行质量与效率的一种模式。与传统的政府主导环境基础设施管理模式相比,该模式通过打破政府主导建设运营的传统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实行建设与运营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从而达到弥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和提高运营效率的目的。

市场化环境治理模式的形式主要有:①管理合同。在管理合同中,政府仍然是设施的所有者,负有提供设施的建设、扩建所需的资金和承担所有管理运营外的风险。民营企业负责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运营、维护和管理,并通过收取用户费、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等渠道获得相应的回报。②BOT (建设-运营-移交)模式。在BOT下,由政府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作为项目融资的基础,由投资者筹资和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在有限的协议期内拥有、经营和维护该设施,通过收取服务费收回投资并取得合理的商业利润。在协议期满后,投资者将完好的环境基础设施无偿地移交给政府。BOT

模式应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优势。③合资。合资模式是政府和私营部门按照一定比例出资建设和运营环境基础设施,双方共同拥有设施并共同分担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责任和义务。④TOT模式。TOT模式是指政府对其建成的环境基础设施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标向社会投资者出让资产或特许经营权,投资者在购得设施或取得特许经营权后,组成项目公司。该公司在合同期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该设施,通过收取服务费回收投资并取得合理的利润。合同期满后,投资者将运行良好的设施无偿地移交给政府。⑤社区自助模式。社区自助模式是指经社区成员同意,自主建设有关污染处理设施,其管理方是社区组织,实施方一般为专业公司,而费用由用户或社区成员自我负担。这种模式对于居民小区、写字楼和市政管网难以覆盖的城市边缘区而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3自愿性环境治理模式

自愿性环境治理模式是指由各类组织(政府、行业协会、国际组织和机构与企业自身等)自愿发起的高于环境政策法规要求的各种制度和安排,以达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目的。尽管种类繁多,但所有自愿性环境治理的共同之处是:它们不是法定地承诺,而是企业进行额外的努力来削减污染。在本质上,法律没有要求污染企业发起或遵守自愿性协议。因此,与其他环境政策工具不同,自愿性协议不适用于同一行业中的所有企业,对所有企业没有同样的负面影响或要求遵守同样的环境标准。按所涉及的不同参与方和公共机构所发挥的作用不同,自愿性环境治理制度可分为以下种类:单边承诺、私下协议、谈判性协议与开放性的自愿性计划。自愿性环境治理模式的动力机制表现在:一是避免或降低政府环境公共管制的成本,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二是满足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加销售收入。三是实施自愿性环境管制可以在利益相关者中建立好的声誉,使其支持企业发展,增加企业利润。四是参与和实施自愿性环境管制计划,可以使企业获得和发现节约原材料,改善生产流程,实施清洁型生产工艺和技术的信息和机会,在提高制造过程效率的同时,能削减生产成本,进而改善环境绩效,获得企业环境绩效和利润同步增长的双赢。

1.4合作型环境治理模式

合作型环境治理有多种方式,蒂姆·佛西探讨了两方式:一是地方政府参与协商并执行环境管制的方式;二是投资者与地方居民通过协商的形式达成一种公私合作关系的方式。蒂姆·佛西认为,合作型环境治理与公私合作的伙伴关系是形成环境政策的一个有力的政策手段,这一手段可以减轻公司投资的冲突,鼓励公共部门及公民组织对这一投资发生作用,从而使得这一投资可以符合地方社会政策及基础架构的需求。尽管关于合作型环境治理的定义尚不清晰,但毫无疑问,这一治理与地方政府参与、政治文化及环境治理相关。很多关于公私部门合作的研究仅关注于投资者与国家之间在资金方面的合作问题。实际上,环境治理受到地方文化中环境道德意识因素的影响,与某一地方政治框架中对污染问题的关注程度相关。蒂姆·佛西还认为,合作型环境治理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它为担心损失的投资者与地方民众之间提供了一个双赢的方案。它允许地方民众就新技术和投资项目参与协商和讨论,这有助于更加成功地实现技术转移。合作型环境保护治理可以保证地方自行决定他们的环保目标,在已有技术基础上认识问题并加以沟通,而不仅仅是对现有技术加以实施。

1.5透明型环境治理模式

透明型环境治理模式是由美国创立的以提高透明度为视角的环境治理新范式。1984年12月,位于印度北部城市波帕尔的一家工厂发生了一起致命的化学毒气泄漏事件,这一悲剧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在群情激愤的情况下,1986年,美国立法者通过了《紧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权法》。这项法案要求工厂每年都要向公众披露其释放的化学气体量。对波帕尔悲剧的回应显示出,美国在环境规制方面已经创造了一种新的范式。此前,环境规制的主要措施是对气体排放设限,通常要求使用特殊的技术或设备以改善环境质量。新通过的法案则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环境规制方法。它对气体排放并不设限,而仅仅是要求公司报告其排放水平,这项法案强化了公民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通过向公民赋权,让他们参与到有关环境治理的决策制定和实施中来。这种通常被称之为披露式规制的方法日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采用,并成为环境治理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通过提高透明度来改善环境。《紧急计划和社

区知情权法》的实施有助于公民获取相关信息。然而,信息获取仅仅是环境治理新范式的一个组成部分。直到1992年世界环境发展峰会举行时,公民才真正在环境治理中发挥了作用。此后,公民不但有权获得有关环境的信息,而且可以参与到环境治理的决策中去,并对其加以修正。这一点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关键,因为在这些国家,民主尚未纳入治理结构,或者说民主治理还不成熟。

1.6环境自觉行动治理模式

环境自觉行动是20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并受到重视的一种新范式。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环境治理模式,由于仅仅依靠指令和干预的方式,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激励性,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的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环境治理原则和范式的重大转变。可持续发展不仅标志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一次飞跃,并且激发了人们对各种形式的环境治理范式的积极探索和尝试。这些环境行动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在强调广泛的社会参与性的基础上,重视组织和个人在环境行为方面创新性、主动性、自觉性的发挥。因此这类行动通常被称为“环境自觉行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环境自觉行动”的定义是:“包括一切自觉性的、并非法律或法规所强制要求的环境行动;包括制定环境行为准则、方针,建立能够促进组织在环境方面持续改进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承诺,开展环境审计,编制环境报告,第三方认证以及同政府订立旨在改进环境行为的协议等具有广泛内容的途径和方法。”环境自觉行动是基于现有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使企业在环境创新方面有足够的灵活性和独创性。针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和政策环境,为了自身的长远利益,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最为节省而有效的途径来应对复杂的环境问题,也有能力在投资运作方面在环境与经济之间做出适当的权衡,从而走上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持续改进相协调的发展之路。尽管在目前的情况下,环境自觉行动还不能作为一个主要的实施机制来取代现有的环境治理范式,但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1.7环境治理契约模式

公共环境治理问题除了边强制命令外,还有契约模式的环境治理等其他更具合法性、效率性和公正性的方式。近年来,不少国家都在改变传统的环境规制方式,探讨环境契约的积极意义。环境治理契约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治理手段目前已得到了世界很多国家的认同,主要的契约模式有公害防止和补偿协议、社区共管、水流域契约等:①公害防止协议是针对企业经济自由和居民环境权平衡所设计的新型治理技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普通契约,是对传统治理污染的行政强制措施的一种补充。污染的公害问题一般涉及到致害者、受害者、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但通常致害者与受害者之间的私人契约治理结构常常被忽略,政府成为公害问题得不到解决的症结。缔结公害防止和补偿协议的目的,是使本来属于居民的环境权复归于居民,使本来属于私人的责任还给私人承担,使本来私人能够自我救助的救济方式重新发挥其原有的救济功能。

②社区共管。环境治理是需要成本投入的一种公共产品,政府保护和治理环境需要好的管理方式,不能出现为了多数人利益而剥夺少数人利益的新的不公正现象。能否通过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从根本上消除对自然保护区的威胁、保护自然这一思想被称为“社区共管”模式。社区共管模式的基本做法是根据自然保护区当地群众生存发展的需要,通过促进参与和利益共享使周边群众和社区从自然保护区的可能破坏者变成共同管理者,把孤立的生态系统变成开放的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从而达到长期有效、持续发展的目的。社区共管是一种参与性管理、协作管理和伙伴管理,大大缓解了保护区与周围社区的矛盾,保护区管理机构的职责与职能发生了重大改变、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综合能力得到加强。③水流域契约。

1.8清洁生产治理模式

清洁生产治理模式就是以清洁生产方式预先对城市环境进行治理的一种模式。清洁生产的概念是将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全过程,通过不断改善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清洁生产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存在着许多不同而相近的提法,欧洲专家认为,所谓清洁生产就是对生产过程和产品实施综合防治战略,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来说,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革除有毒材料,减少所有排放物

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来说,则要减少从原材料到最终处理的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清洁生产概括为:针对生产过程、产品,服务持续实施的综合性预防的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和环境风险的策略。对于生产过程,它意味着充分利用原料和能源,消除有毒物料,在各种废物排出前,尽量减少其毒性和数量。对于产品,它意味着减少从原材料选取到产品使用后最终处理处置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构成的影响;对于服务,则意味着将环境的考虑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清洁生产的思想是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实行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从而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使企业全方位受益,“末端治理”要向“清洁生产”转化。为了有效地减少人类和环境的风险,需要把传统侧重于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污染的重心向生产过程的“上游”转移,从污染产生的源头去消减污染。面向污染预防的环境污染防治战略对策体系的优先顺序是:首先在污染产生过程中削除或减少废物或污染物,对未能削减的废物以对环境安全的方式进行循环回用和综合利用,采取适当的污染治理技术完成进入环境前的污染削减,对残余的废物或污染物进行妥善的处置、排放。

清洁生产,作为20世纪90年代国际环境保护战略的重大转变,它是对传统生产方式与近20年环境污染防治实践的经验总结,它将资源与环境的考虑有机融入产品及其生产的全过程中,着眼于生产发展全过程中污染物产生的最小化。它不仅注意生产过程自身,而且对产品从原材料的获取直至产品报废后的处理处置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统筹考虑,因而它对深化环境污染防治,转变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粗放经营的传统线性生产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9“三位一体”环境治理模式

“三位一体”环境治理模式就是基于市场、公众、政府三方协作的一种环境治理模式。市场、公众、政府等社会各个主体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是互相联系、互为补充的,任何一部分的缺失都会影响环境问题的有效治理。鉴于市场化环境治理的缺陷和公众参与的不充分,政府应主动利用市场机制,寻求公众支持,利用相关法规政策的强制性,形成“三位一体”环境治理模式,共同分担环境责任。为此:一是要充分利用市场的政策即税收、价格和收费政策,调节城市环境问题。二是制定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的政策。积极建立大型项目环境影响的公众听证制度、媒体监督制度及投诉热线,培养公众环保责任意识。三是制定环境标准以及颁发许可证,灵活运用政府的干预政策。“三位一体”环境治理模式在实践中已发挥作用。例如河北宣化县“三位一体”环境治理模式就让昔日的黄羊滩由黄变绿。黄羊滩地处张家口市宣化县,北据洋河,南依黄羊山,面积达9733hm2,原始地貌为疏林草原。后由于人为破坏,导致土地大面积沙化,黄沙直逼到周边村庄的墙外,曾是京津等地沙尘暴的源头之一。2001年,由北京绿化基金会搭桥,中信集团公司开始和宣化县共同治理这片沙地,至此,一种“企业、协会、政府”三位一体的有效治理模式在黄羊滩上诞生了。目前,中信集团分两期共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高标准完成造林面积1333hm2。依托中信集团的巨资、各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撑,以及当地政府和驻军的共同努力,黄羊滩有林地面积已恢复到4666多hm2,沙漠化进程已得到有效控制,流沙带全部非活化,地面扬沙量下降了70%,森林覆盖率增加到50%,植被覆盖率增加到95%以上。初步形成了乔灌草结合的生态系统,并成为当地的一个著名景点。

2结语

目前城市环境治理模式很多,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切实有效的环境治理模式,使城市环境治理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璐.BOT模式及其主要形式比较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

2005,(11):43-46.

[2]李伟,姚薇之.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模式[J].资本市场,

2004,(3):69-71.

[3]Arora,Seema and Timothy Cason.An Experiment in Volun-

tary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Participation in EPA's33/50 Program[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v.28,1995,271-286.

[4]Decker,Christopher S.“Implications of Regulatory Respon-

siveness to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Compliance Strategies”

working paper[R].Department of Business Economics and

(上接第2页)从污染龙头大户赤坎造纸厂开刀,强制该厂新建一条排污专用管道,由渠首厂址开始,沿着河的右岸,埋设直径0.8m、总长约3km 的排污管道,使造纸废水与南桥河彻底分开,直接排至下游调顺岛附近的军民围垦区。到2003年,纸厂因破产停工,厂址改为房地产开发。从此,纸厂污水绝流。

为彻底根治南桥河水的污染问题,经过各有关专家研究,决定采用“河、渠分家,净、污分流”的防污治污方案。1993年由城建部门主办、市政勘测设计院设计,在南桥河两岸,各增建一条截污涵洞。截污涵洞为钢筋混凝土方框箱涵,封闭断面积为2.5m×2.5m=6.25m2,分别埋设于挡墙一侧的河床。截污涵洞由渠首直通下游,将南桥南、北路两侧的所有沟渠、下水道污水以及集流雨水全部拦截引入截污涵内排走,形成河道与沟渠下水道彻底分家。由截污涵专门排放全部生活、生产污水和集流雨水,南桥河道则单独排放赤坎水库下泄的净水,实现净、污分流;当赤坎水库来水充沛(如泄洪)时,还可通过上游节制闸的控制,将水库净水引入截污涵进行冲洗去淤。截污涵洞建成后,所有污水被集中引排到下游,将由正在筹建的赤坎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在建截污涵洞的同时,还对原已污染的南桥河床进行疏浚,清除淤泥垃圾,保持流水不腐。

南桥河通过防污治污处理后,再加上对沿河居民进行环保卫生宣传教育,订立有关保护水源、防止污染的条例、公约,加强对环保、卫生工作的监管,到20世纪末,南桥河赤坎市区的河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洗身革面,去污除臭,逐步实现了“水清沙净、鱼虾复活、蛙鸣雀跃”的可喜现象。3.2绿化美化

南桥河在摆脱洪涝灾害和污染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逐步走向环境的绿化和美化。

a)首先,在赤坎水库下游河滩和渠首左右岸,建设了面积约百亩的南桥公园。经过城市园林局和园林职工的精心培育管理,公园内绿树交拥,碧草如茵,鸟语花香,令人陶醉。

b)其次,在南桥南、北路两侧都种上整齐的风景树;沿岸商住区所有庭院,都见缝插针地进行了绿化;河道的两岸平台,设置了宽3~5m的花坛,在满铺地毯草的花坛内,疏密有致地种上茉莉、扶桑、凤尾葵、红杜鹃、鸡蛋花、相思柳和细枋榔等花草。路树和花坛均配备专人经常护理、喷灌,花团锦簇,四季常青。

c)沿河几公里长的护岸墙上,全部换上了以花岗岩石材雕制的栏杆和路灯灯柱,供人们临河倚栏憩息。在南桥以上的河段,还在河心安装了5座彩色喷泉。每当入夜,华灯照耀,飞瀑水花冲击辉映,令人心旷神怡,引来不少游人和情侣。

4结语

南桥河环境的演变沧桑,今昔对比,如梦如幻,使人恍然有隔世之感。可用诗词《如梦令》以作概括:

曾记南桥河首,纸厂排污泄垢,毒液满河槽,阵阵冲天恶臭。呼救,呼救,两岸居民苦够!

暗道、沟渠拼凑,脏水粪浆齐溜,垃圾堆满河,处处蚊蝇鼠鼬。哀否,哀否,违法无人追究。

改革创新破旧,环保人人动手,疏浚并拦污,分泄沟、河左右。除垢,除垢,桥下河清水秀。

河岸雕栏建就,绿草鲜花巧绣,泉喷映华灯,入夜明如白昼。昏后,昏后,拂面春风杨柳。

Public Policy,Kelley School of Business,Indiana University, 1998.

[5]Moraga,J.L,N.Padr,on.Pollution Linked to Consumption:A

Study of Policy Instruments in an Environmentally Differen-tiatad Oligoploy[J].Departamento de Economia,Universidad Carlos III de Madrid,Working Paper,1997,(6).

[6]Hart,Stuart and Gautam Ahuja.Does it Pay to be Green?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M].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1996,30-37.

[7]蒂姆·佛西,谢蕾.合作型环境治理:一种新模式[J].国家

行政学院学报,2004,(3):92-94.

[8]维夫克·拉姆库玛,艾丽娜·皮特科娃,郤继红.环境治理

的一种新范式:以提高透明度为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3):134-139.

[9]朱红伟.环境治理范式的演进与环境自觉行动[J].重庆工

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64-68.

[10]Willian F.Pedersen,Contracting with the Regulated for

Better Regulations[J].Administrative Law Review.Fall, 2001,85-86.

[11]于立深,周丽.环境治理的契约模式[J].中共长春市委

党校学报.2006,(3):75-77.

!!!!!!!!!!!!!!!!!!!!!!!!!!!!!!!!!!!!!!!!!!!!!!!!!!!!!!!!!!!!!!!!!!!!!!!!!!!!!!!!!!!!!

国际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

国际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 由于大多数国际工程都具有规模大、工期长、结构复杂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包括水文气象、地质条件的变化、规划以及设计的变更、所在国家或地方法律的变化及其他人为因素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工程项目的工期造成影响由于大多数国际工程都具有规模大、工期长、结构复杂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包括水文气象、地质条件的变化、规划以及设计的变更、所在国家或地方法律的变化及其他人为因素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工程项目的工期造成影响。 由于在工程项目的工期和费用方面都存在着不稳定、变化的因素,超出 合同条件规定的事项可能层出不穷,因此绝大部分国际工程的计划工期不能如期实现,工程项目只能是在实际条件下通过对进度计划的更新并根据新的进度计划进行运作。目前,人们利用各种项目管理软件,力图从实用的角度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从进度计划的编制、进度、费用控制、实际进度分析等方面完善项目管理。 但是,任何项目管理都有一定的思想和方法,而采用国家通用的、最切 合业主实际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管理软件才是有生命力的。以下是在国际上传统的和近年来发展应用较多的一些项目管理模式。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这种项目管理模式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和采用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 )的合同条件的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各方关

系如图1所示。 国际上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这种方式由业主委托建筑师和咨询工程师 进行前期的各项有关工作,待项目评估立项后再进行设计,在设计阶段进行 施工招标文件准备,随后通过招标选择承包商。业主和承包商订立工程施工 合同,有关工程部位的分包和设备、材料的采购一般都由承包商与分包商和 供应商单独订立合同并组织实施。业主单位一般指派业主代表与咨询方和承 包商联系,负责有关的项目管理工作,但在国外大部分项目实施阶段有关管 理工作均授权建筑师/咨询工程师进行。 建筑师/咨询工程师和承包商没有合同关系,但承担业主委托的管理和 协调工作。 通用模式的优点是:由于长期地、广泛地在世界各地采用,因而 管理方法较成熟,各方都对有关程序熟悉;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人员,对设 计要求可进行控制;可自由选择监理人员监理工程。 通用模式的缺点是:项目周期长,业主管理费较高,前期投入较高;变 错误!不能读取或显示文 图1

新加坡城市管理的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新加坡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摘要:本文从新加坡学习成功的城市管理模式出发,结合工业新区城市管理现状,阐述工业化模式下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内涵、内容和意义出发,分析工业新区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的现状,以及对一系列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经济和环境问题,城市政府职能的体系进行讨论分析,并且针对这些方面提出一些改善工业新区城市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工业新区、城市管理、问题、思路 1.引言 威海工业新区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审核设立的省级开发区,也是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的新兴城市板块和经济增长点,发展定位是建成半岛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态化工业新城。工业新区位于威海市区南部,总规划面积297平方公里,辖草庙子、苘山、汪疃3个镇,169个行政村,5个居民委员会,12万多人口。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态化工业新城”的发展定位,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高位增长,综合发展水平位列全省172家省级开发区前五名。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高效能管理。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0多亿元,硬化道路150多公里,新建绿化面积155万平方米,铺设地下管线500多公里,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净水厂、热电厂、集中供热站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实现了道路、雨水、污水、自来水、天然气、电力、热力、通信、有线、宽带、场地平整等“十通一平”;累计引进过亿元的大项目160多个,总投资近千亿元,培植了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信息、海洋科技开发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成为威海外来投资的密集区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阵地,被评为“中国最佳综合实力开发区”、“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工业区”、“山东最佳投资园区”、“山东省低碳经济十佳开发区”。 工业新区总体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具有了促进具有经济发展的实力和作用。但以城市城市经济结构看,发展水平不平衡,大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成长初期,城市功能还不完善,发展水平仍处于城市化初期工业化初期,城市功能和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展,城市带动力和幅射影响力还较弱。因此,大力提高和进一步增强新区的经济实力及发展水平,突出各地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城市核心功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就摆在新区发

国外典型社区管理模式

国外典型社区管理模式及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启示  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区管理模式无外乎三种类型:政府主导模式、社区自治模式和混合模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政府与社区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正是由于这种结合紧密程度的不同,使社区的组织管理工作各具特色。在国外众多的社区管理模式中,较为突出的有以美国为代表的社区自治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模式。本文汇编了三国的社区建设模式,供大家参考。 美国:公民自治的典型 一、美国社区治理的模式 美国的社区治理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公民自治的典型形态,社区并不是作为政府的一个基层管理单元(行政区划) 而存在。联邦各州乃至各个市、镇,都有其独特的社区治理方式,但是社区发展和管理上,基本都采取了“政府负责规划指导和资金扶持,社区组织负责具体实施”的运作方式。他们将具体事务交给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政府只负责宏观调控。在社区的日常运作中,社区委员会、社区主任、专业社区工作者、非营利组织和社区居民、志愿者均是社区治理的主体, 对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负有职责和义务。 (一) 政府机构制定政策 美国政府一般通过制定政策影响社区的发展。例如,联邦、州地方政府一方面负责评估和修改社区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另一方面又采取措施消除在就业、信誉和住房等问题的种族、民族以及其他形式的歧视。联邦、州地方政府鼓励和支持社区组织的发展,并和慈善部门、社区企业形成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这些活动,联邦、州地方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合作机制,探索社区发展的途径。联邦、州地方政府还通过扩展社区组织来执行有关政府社区开发项目,为了推动社区发展,政府还通过各种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和法规,引导私营企业投入社区建设。 (二) 第三部门提供服务 国际上一般将非政府非企业的机构称为非政府组织(NGO),又称第三部门,它是美国社区治理的支柱力量。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政府的财政缩减,

国际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国际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工程项目管理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从内容上看,它是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即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分析、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管理。从性质上看,项目管理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微观基础,其性质属投资管理范畴。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指将管理的对象作为一个系统,通过一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确保其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一些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工程公司如BECHTEL、FLOUR、FOSTER、WHEELER、KBR、AMEC、JGC、LUMMUS等为了适应项目建设大型化、一体化以及项目大规模融资和分散项目风险的需要,推出了一些成熟的项目管理方式。 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DBB模式) 即设计-招标-建造(Design-Bid-Build)模式。该管理模式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及以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合同条件为依据的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按照设计-招标-建造的顺序方式进行,只有一个阶段结束后另一个阶段才能开始。在DBB模式中,参与项目的主要三方是业主、建筑师/工程师、承包商。 优点:通用性强;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监理方;各方均熟悉使用标准的合同文本,有利于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和减少投资。 缺点:工程项目要经过规划、设计、施工三个环节之后才移交给业主,项目周期长;业主管理费用较高,前期投入大;变更时容易引起较多索赔。 建筑工程管理方式(CM模式) 又称阶段发包方式,业主在项目开始阶段就雇用施工经验丰富的咨询人员即CM经理,参与到项目中来,负责对设计和施工整个过程的管理。它打破过去那种待设计图纸完成后,才进行招标建设的连续建设生产方式。其特点是:由业主和业主委托的工程项目经理与工程师组成一个联合小组共同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完成一部分分项(单

中外城市管理体制的比较及启示

中外城市管理体制的比较及启示 中外城市管理体制的比较及启示 1、我国与西方国家城市管理体制的比较。由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背景不同,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与西方城市管理的体制是不同结构的。 (1)我国城市管理政企不分,管理和作业不分。我国的城市政府既是城市建设的组织者,又是城市管理的施行者,政府身兼建设和管理两个角色,而西方国家的城市管理实行的是政企分开,组织管理机构健全,权限职责清晰。市长的主要精力用于城市管理,市长首先是抓城市规划,压滤机滤布组织智囊班子帮助编制规划,并组织实施。市长通过抓规划,把国家的经济结构模式在城市结构中具体体现出来。 (2)我国的城市管理重视思想教育,带有较明显的人治色彩。西方国家的城市管理重视法规制度,法制意识较强,政府各部门也围绕城市管理,依法行政。各部门虽然分工不同,但是依法办事的立场和价值观一样,由此就降低了内耗,也有利于提高效率。全民法制意识下的城市管理对于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在城市管理中,我国的政府常常扮演着“全能政府”的角色,相形之下,社会发育不够完善。.freekan.西方国家一般是“市民社会”,大量的社会中介组织分担了城市管理的传统职能,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政府仅充当教练和裁判的角色;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社区志愿者组织更是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2、西方城市管理模式和改革趋势对我国社区体制改革的启示。体制背景、社会基础等的变化,使得我国原有的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已不适应新时期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的根本要求,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与社区管理的单一行政模式构成了转型期社区组织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分化,产生了新的结构要素,社区组织管理体系面临新的重组、整合与再造。尽管西方城市管理的理论和模式对我国的城市管理实践与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滤布但必须结合中国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特点加以借鉴。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必须从结构上对管理体制进行调整,遵循“社会化、协调性、专业化、法制化”的原则,从两个层面上着手构建全新的“小政府,大社会”的多元互动的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系: 一是从社区组织结构着眼,根据社区内部各要素的有机联系,重构合理的社区体系; 二是根据社区发展的需求,重建新型的社区组织,并赋予其独立法人地位。据此,要完成我国城市社区管理“街道体制”向“社区体制”的转化,我国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是法规建设。法规建设是实施社会化社区管理的前提,为适应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必须制定和完善有关社区管理的法规,以法律形式确定各社区组织的职能关系,使社区管理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是制定科学的社区发展规划。按照“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其内容制定社区发展的长期、中期、短期规划。规划的制定应有社区居民的参与,并且体现满足大多数居民的利益。

现代项目管理模式综述及各国项目管理特点分析

欢迎共阅 现代项目管理模式综述及各国项目管理特点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政治格局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国际企业合作逐渐成一态势。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和加入WTO 以来经济的不断向外扩张,诸多工程企业面向国际,参与国际竞争。因此,面对国际市场复杂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等,工程管理的模式也需不断的改进。熟练掌握目前项目管理模式,分析发达国家管理特点,借鉴各国先进的管理模式,可以很好的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关键字:国际项目管理 管理模式 项目管理特点 一、 工程项目管理及管理模式 理, 二、 1即设计 2、建造80年代,通在特许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政府通过发出特许经营权给项目管理公司,利用市场机构来筹集资金米建造并经营专业项目,从而实现分散资金的有效利用。对承建商来说,首先,该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的研究,准备基础设计,并与贷款方进行协商,进行融资;其次,与政府谈判,取得贷款方的承诺,从而使项目能够顺利实施。近年来,人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在采取该项目经营模式来加速发展包括高速公路和人掣桥梁在内的人批基础设施,并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 3、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 EPC) 模式 EPC 即设计、采购及施工全过程总承包, 是业主在完成项目要求或定义的基础上, 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总承包商, 由总承包商负责设计、采购及施工管理和试运营等环节的全过程服务, 工程实施过程中设计、采购、施工及安装调试等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均由总承包商协调解决。

4、设计- 建造模式( DB模式) 在国际上也称交钥匙模式、一揽子工程, 在中国称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 是指在项目的初始阶段, 业主邀请几家有资格的承包商进行议标, 根据项目确定的原则, 各承包商提出初步设计和成本概算, 中标承包商将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5、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PMC模式) 即由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作为业主代表或业主的延伸,对项目进行集成化管理。PMC项目管理模式对国际上一些知名工程公司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东西,但就国内建设领域的实践而言还是一个新的管理方式。由于PMC 承包商在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阶段的参与程度和职责范围不同, 因此PMC 模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6 益。 CM 用。 7 这些分 同关系, 8 在中国 但是, 三、 1、由生产企业自由组织力量建设 这种方式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比较多,那时项目建设主要是为恢复原有企业的生产,建设与生产相结合,同时各部门还没有建立专门的设计施工机构.因此,当时采用的办法是各企业抽调人员自行设计,组织施工,小部分工程量较大且有旧中国留下私人营造商的地方,则采用部分发包,委托施工。 2、建设单位自行组织项目建设 这是很多单位进行项目建设较为普遍的一种组织管理模式。他是由业主自己筹集资金,选择建设地点,编制计划任务书,组织项目的设计、施工和材料、设备的供应,并进行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但作为一个单位的基建部门,其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人才结构、水平等往往

国内外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发展概况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国内外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发展概况 作者:杨焕, YANG Huan 作者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38 刊名: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英文刊名: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年,卷(期):2009,25(1) 被引用次数:15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侯美娟.李善姬医疗机构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必要性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9,15(4) 2.张峻.朱立勤.蒋萍.张同华.刘丽娜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判断和处理中作用的体会[期刊论文]-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2) 3.王荣乐.赵庚昊.史强北京儿童医院药物不良反应123例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4) 4.黄宇虹.罗洋.张伯礼发达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概况[期刊论文]-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27(8) 5.陈锋.杨世民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期刊论文]-医药导报2006,25(5) 6.操静.周学琴.石兰萍.CAO Jing.ZHOU Xueqin.SHI Lanping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2009,24(18) 7.肖永红.侯芳.王进.颜青.孙自镛.吕晓菊.杨莉.郑迎东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社会与经济后果调查[期刊论文]-中国卫生经济2010,29(5) 引证文献(15条) 1.陈方亮.余翠琴44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期刊论文]-海峡药学 2013(1) 2.孙瑞芳.刘蕾.杨芳艳我院41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刊 2011(8) 3.吴晓华浅谈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期刊论文]-中国疗养医学 2011(9) 4.张丽萍基层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实践与体会[期刊论文]-中国当代医药 2009(21) 5.李启军我院2010-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期刊论文]-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12) 6.武煜.许杰.胡勇.凌晓霖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初探[期刊论文]-中国药事 2011(1) 7.孙燕分子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对策[期刊论文]-癌症进展 2009(4) 8.刘丽华.陶素梅.贺克.冯梅梅.龚静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分析[期刊论文]-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15) 9.楼陆军.刘银生.罗洁霞.朱寒根.高云再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现状与完善对策[期刊论文]-中国药业 2012(18) 10.苏伊新644名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调查[期刊论文]-中国药师 2011(8) 11.钟远谈老年人合理用药[期刊论文]-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2) 12.夏芸.韩梅.刘建平国际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资源介绍[期刊论文]-中国药物警戒 2010(1) 13.陈清临床药师主动参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体会[期刊论文]-中国药物警戒 2013(6) 14.海颖欧盟药物警戒信息监管体系的分析与借鉴[期刊论文]-中国执业药师 2011(2) 15.李智平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过去、现在与展望[期刊论文]-儿科药学杂志 2011(1) 引用本文格式:杨焕.YANG Huan国内外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发展概况[期刊论文]-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9(1)

国内项目管理的发展与国外项目管理模式比较

目录 1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模式概述 (2) 1.1政府投资项目特征 (2) 1.1.1 投资主体单一 (2) 1.1.2政府投资项目比一般企业项目投资大、风险大、影响面大。 (2) 1.1.3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效果难以评价 (2) 1.1.4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程序严格,方式弊病较多 (2) 1.2 国外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模式概述 (3) 1.2.1 设计-招投标-建造(design-bid-build) (3) 1.2.2 可协商合同(negotiated contracts) (4) 1.2.3 设计-建造(design-build) (4) 1.2.4 工作指令合同(Job order contracts) (5) 1.2.5 建造风险管理(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t risk) (5) 1.2.6 最优价值采购(best value procurement) (6) 1.2.7 动机合同(incentive contracts) (6) 1.3 国内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模式发展 (7)

1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模式概述 1.1政府投资项目特征 与一般的竞争建设项目实行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选项市场化、投资决策自主化的决策特征相比较,政府投资项目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投资主体相对单一,资金来源主要是由政府财政拨款,投资选项按计划,投资决策层次化等。 1.1.1 投资主体单一 由政府投资的项目大多数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非盈利性质的公益项目。由于项目具有公益性,致使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一般经济组织不愿涉足;但是这往往又是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是改善投资环境,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国防安全的必要配备,所以政府充当项目的唯一的投资主体。 1.1.2政府投资项目比一般企业项目投资大、风险大、影响面大。 对于这类项目,如果没有政府资金的介入,任何其他的经济组织都不可能承受如此巨大的投资和风险。但是,倘若项目投入运行将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并影响着与该生产力相关的诸多产业,诸多部门。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1.1.3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效果难以评价 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是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由于科学的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项目的实施目标具有长期性、隐蔽性、交叉性等特点,其实施效果不能通过收入,税收等经济指标进行衡量,目标实现程度难以考核和评估。 1.1.4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程序严格,方式弊病较多 政府投资项目具有比一般项目更严格的管理程序,主要包括严格的立项审批制度、严格的政府采购制度,严格的项目评审制度和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 一般的对于传统的政府项目管理方式为:专业部门型、基建办公室型、临时机构型等方式。这些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投资、建设、监管、使用多位一体,在职责功能上政企、政事不分等方面的弊病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 (1)建管主体混淆,市场程序混乱 许多的政府投资工程的业主既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又负责市场的监督管理,责任集勘察、设计、施工、验收、使用、管理于一体,建管合一。建设法规和市场规则对此类工程缺乏约束力,直接导致不讲节约、不讲效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国内外城市社区管理的模式_经验与启示_刘见君

DOI:10.16064/https://www.360docs.net/doc/ac17917999.html,34-1003/g0.2003.05.015 国内外城市社区管理的模式、经验与启示 刘见君 #中共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安徽合肥%&’’’!$ 摘要:本文概括介绍了国外城市社区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其不同特点,分析了国内城市社区管理改革实验 的两种趋向,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创新社区管理体制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必须坚持和完善在党的领 导和政府指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培育发展主体多元化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在过渡时期寻求单 位与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关键词:社区管理;社区组织;模式;体制创新 文献标识码:()!*中图分类号:+ 一、国外城市社区管理的不同模式及特点 世界各国的城市社区管理大都有自己的特色,现代社区管理模式的差别往往取决于政府和社区以及其他社会服务机构之间权能配置的方式。概括来说,国外城市社区管理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 型,即自治型管理模式、行政主导型管理模式和混合型管理模式。 !"自治型管理模式 欧美、日本等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到现代大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城市社区自治组织管理体系。这些国家比较重视城市社区的科学规划,社区一般 都具有明确的地理界限,作为基层社会管理单元,社区内设有社区委员会、社区服务顾问团、社区自治 会等自治组织机构。许多城市都制订有自己的宪章或者相应的法规,对社区自治组织机构的权限作出 明确的规定,保障社区依法实行自治管理。 例如,美国的市是州政府的分治区,市政体制采用的是“议行合一”或“议行分设”的地方自治制度,城市社区没有政府基层组织或派出机构,实行高度民主自治,依靠社区自治组织来行使社区管理职能。 社区自治组织不仅享有社区发展规划与目标、社区公共事务、社区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决策权与管理权, 还享有对政府的社区行政管理以及专业机构的社区服务管理的建议权、监督权。社区委员会成员由居 民民主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任期,他们大都是志愿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社区服务。社区公共卫生和公 共环境等物业方面的管理,由社区委员会聘用的专业社区管理公司负责。而大量的、具体的社区服务内 容和项目的开展,则由非政府非赢利的社区服务组织承担和实施。社区服务组织在美国第三部门中占 有重要地位,享受美国政府的资助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体系,给美国 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和保障,同时在提供充分就业、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 要作用。 在日本,市作为地方自治体享有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自主管理权,城市社区内最小的组织单位是町,设有町内会#町自治会$,居民以户为单位加入并定期向町内会交纳会费。町内会是法定的居民自治组 织,一般由会长、会计和若干名干事组成,町内还有居民自愿参加的老人会、妇女会、消防会、中学生会、 小学生会等各种居民团体。日本町内会的成员由民主选举或平等协商产生,一般都不领取报酬在基层 町内会之上,各地还在更大的范围内选举产生町内会联合会,以至在全市成立联合自治会,作为社区和 政府联络的桥梁以及加强各社区相互联系的中心,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互联网+智慧城市上下游产业链及运营模式研究

智慧城市上下游产业链及运营模式研究

目录 ●智慧城市概述 ●智慧城市产业链解析 ●智慧城市运营模式及案例分析 ●电信运营商发展策略

让城市更加智慧从这里出发 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的两件大事。 ——斯蒂格利茨 信息不仅是重要的经济资源,而且信息技术是主要的生产力之一。 城市化是信息化的重要载体,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催化剂。实现信息化的城市,不仅可以建立虚拟城市,再现城市的各种资源分布状态;而且能促进城市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和运用,减少城市资源浪费和功能重叠,这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引言

无线城市数字城市城市光网平安城市智慧城市 通信基础 特色技术 典型应用 智慧城市相关概念名词比较(1/2) 宽带网络 地理信息 遥感 数字化技术 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 数字城管 宽带网络 宽带网络 无线宽带网 宽带网络 无线宽带网 传感网 宽带网络 数据存储 模式识别 电子监控 应急指挥联动 报警与联防 无线定位 移动执法 应急指挥 iptv 视频监控 高清点播 智慧能源 智慧医疗 智能物流 传感技术 RFID IPv6 组播 视频编解码 无线视频 全球定位系统

无论是数字城市、无线城市 还是城市光网、智慧城市等理念都是一个正在发展和演变的概念 平安城市则是一个内涵和规范相对固定的理念 狭义来看,这些名词分别代表信息化水平的不同 发展阶段。 平安城市概念相对独立,主要指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 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数字城市强调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及其相关数字地理 信息系统应用。 无线城市和城市光网强调通过无线或者有线方式访问数 字化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便捷、高效的信息化 应用。 智慧城市强调通过传感网广泛采集信息,整合现有孤立 的不同数字化信息应用资源,通过有线和无线方式互联 互通和智能的数据融合与分析提供智慧的信息化应用。 广义来说,这些名词都是城市信息化理念的形 象描述,政府开展信息化建设推出的城市品牌共同点 不同点 智慧城市相关概念名词比较(2/2)

国内外社区现状及比较分析

国内外社区现状及比较分析 社区的概念是1887年由法国的著名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提出的。滕尼斯认为社区是由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同情味的社会团体。人们加入这种团体不是有目的的选择,而是自然形成的结果。是以共同利益和共同目的,以及亲戚、邻里、朋友等血缘或地缘为纽带;是家庭、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福利、娱乐及社会保障等主体构成的一个整体。 结合我们国家历史和现实情况看,社区是与整个社会密切相连的、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关系密切的社会群体。在这样的社会群体里,人们具有共同的生活空间、共同的权利义务、共同的文化特质,利益相连、感情相依、守望相助、危困相抚。 一、国外社区现状及主要特点 社区发展(community development)在西方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英美等国,社区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社区工作已成为城市行政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社区主要形成了“自治模式”、“行政模式”和“混合模式”三种模式。 (一)“自治模式”。 “自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相对分离,社区内的具体事务完全实行自主自治,与政府部门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政府对社区的干预主要以间接的方式进行,其主要职能是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去规范社区内不同集团、组织、家庭和个人的行为,协调社区内各种利益关系并为社区成员的民主参与提供制度保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和北欧国家的社区。 1.美国的社区。 美国的市是州政府的分治区,市政体制采用的是“议行合一”或“议行分设”的地方自治制度。美国的社区是政治 制度下一个最小的单位,它是一个高度民主自治的机构。社区自治组织不仅享有社区发展规划与目标、社区公共事务、社区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决策权与管理权,还享有对政府的社区行政管理以及专业机构的社区服务管理的建议权、监督权。社区委员会(又称社区董事会)成员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任期,他们大都是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社区服务。社区公共卫生和公共环境等物业方面的管理,由社区委员会聘用的专业社区管理公司负责。

国外大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研究

【书名】《国外大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研究》 【著作者】赵成根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城市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质量,城市化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现代城市人口集中,高楼林立,地下,地面甚至空中交通线路纵横交错,对城市的管理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本由赵成根主编,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书籍通过介绍国外城市的先进经验,给我们带来一套大城市应对危机的管理模式。本书综合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大城市全政府、全社会型危机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运行状况,并分别描述分析了美国的纽约市、华盛顿市、洛杉矶市,加拿大多伦多市,日本的东京市和横滨市,德国的柏林市和英国的伦敦市等你发达国家大城市危机管理组织机制及其运行情况。我主要阅读了有关美国的内容。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现代社会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现代城市危机事态的种类不断增加。导致现代城市危机事态不断增加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建立了发达的供水系统、供电系统、供气系统、供热系统、污水排放系统、通讯系统、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系统和地铁系统等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发展了高度发达的现代城市服务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城市居民享受了科技成果所带来的各种丰厚回报,但是危机隐患也相应潜伏着。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和掠夺式破坏家具,城市自然灾害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自古以来,城市就是动乱、争辩、起义和革命的策源地,现代城市更成为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聚集点。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低位的提升,城市灾害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对城市以至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和任命生命财产所可能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城市灾害的爆发呈现群发性和整体联动性的新特征。现代城市灾害波及和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1。 甚至可以这样说,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不断遭遇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冲击的历史,人类文明就是不断回应危机挑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应对灾害 1赵成根:《国外大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国内外先进社区管理模式

国内外先进社区管理模式 时间:2012-03-29 来源:新华网字体:小中大 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区管理模式无外乎三种类型:政府主导模式、社区自治模式和混合模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政府与社区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正是由于这种结合紧密程度的不同,使社区的组织管理工作各具特色。 新加坡:社区管理突出“严厉” 在被誉为“花园城市”的新加坡,很少有人对小区内部的环境表示不满,这主要得益于小区严格完善的规章制度。 由于新加坡地小人多,人口密度比很大,因此无论是政府兴建的租屋还是开发商兴建的公寓,大多数都是临街而建。已建成10年的共管式公寓“东陵丽晶园”也不离外。这个公寓小区西面和南面是两条繁忙嘈杂的公路,东面和北面则是比较安静的社区公园。为了减小公路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小区的西南两侧除了栽植花草,还特别种了许多高大的树木。 根据新加坡建设发展局有关共管式公寓房屋建筑与相关设施比例的规定,开发商必须将不少于40%的土地用作花园、风景区以及其他娱乐健身设施,从而保证小区居民拥有一个结构合理、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东陵丽晶园”居住的每户都有一本《居住守则》,涉及日常生活、娱乐健身设施的使用、停车管理以及公共设施维修等多个方面,详细规定了住户在小区内可以进行的活动以及被严格禁止的行为。一旦有人违反了规定,保安人员会及时予以制止,物业管理处也会向各家各户发出书面通知进行提醒。如果违规者无视警告,没有在限定的时间内纠正错误或者给他人造成了损失,那么他除了要赔偿,还有可能“吃官司”。 新加坡社区管理在政府中设有国家住宅发展局负责对社区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其主要职能包括:(1)对住宅小区、邻里中心和社区中心及其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2)对社区管理员和居民顾问委员会、社区中心管理委员会及居民委员会等社区组织领导人进行培训;(3)为居民委员会提供场所和设施,沟通政府与社区的联系渠道;(4)发起某些社区活动,倡导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5)对社区建设予以财政上的支持。 新加坡的社区主要社会组织有以下三类:(1)咨询委员会。每一个

合理用药软件系统

合理用药软件需要系统: 1、PASS合理用药监测系统详细信息 PASS(Prescription Automatic Screening System)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是一种数据库应用软件系统,它是根据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工作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对科学、权威和不断涌现的医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标准结构化处理,可实现医嘱自动审查和医药信息在线查询,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帮助医生、药师等临床专业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及时有效地掌握和利用医药知识,预防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PASS主要在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静脉输液配置工作站等HIS平台上运行,除此之外,PASS系统还有独立研发的临床药师工作站,可以为药师提供一个合理用药监控的工作平台。PASS系统是采用计算机数据库等技术,按照医学、药学的专业审查原理,以医学、药学专业知识为标准,在录入医嘱时能提供相关药品资料信息,并对医嘱进行药物过敏、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禁忌、不良反应、注射剂体外配伍等审查来协助医生正确地筛选药物和确定医嘱,并在发现问题时能及时进行提醒和警示,以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这样,通过PASS系统能将原来由医疗人员借助查阅书本或者依靠大脑记忆来完成的合理用药检查交给计算机系统来完成,可以极大地弥补记忆的不足和人工失误所导致的用药错误,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审查效率,使审查从人工完成变为自动完成,从只能人工审查少量患者的医嘱,扩大到可以自动审查医院全部的医嘱,让几乎所有的患者从中受益。医生和药师也可以通过PASS数据库信息得到医院在用药品知识的补充和学习,,并通过PASS 系统内置的搜索引擎查询所关注的多方面信息,达到熟悉药物特性、使用方法和掌握指导病人用药技巧等再学习的目的;同时指导病人正确用药,告诉其正确的用药方法、时间和注意事项,漏服后应如何做,发生不良反应后该如何处理等,使病人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以便达到最佳的用药治疗效果。 医院的药剂科和管理者等还可以通过PASS系统提供的统计分析模块对全院所有病人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全院各科室的合理用药状况,及时避免可能的用药错误和医疗纠纷,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用药管理水平。 PASS系统具有灵活适用的参数设置和功能模块的自由组合,可以根据医院的需求设置所需的审查项目、最低审查级别、参考文献的来源和优先级别、药品简要信息浮动窗口显示信息等,来满足不同医院、不同地区、不同学术观点的用户对合理用药审查和医药信息获取的特殊要求。 2、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详细信息 临床药学管理系统(PASS PharmAssist)根据临床药师工作的专业特点和基本要求,结合《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方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管理规范的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处方(医嘱)查看、处方(医嘱)点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上报、抗菌药物专项点评(治疗性用药评价)、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评价、电子药历、抗菌药物使用统计分析、全院用药情况统计等功能。 PASS PharmAssist系统通过标准数据接口读取HIS系统中的病人及医嘱信息,将PASS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处方自动审查功能和本系统提供的处方(医嘱)点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围术期抗菌药使用评价等功能相结合,并将各审查和评价的结果进行量化处理,通过统计的方式,快速分析医院中的不规范处方和不合理用药情况;同时PASS

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南(一)

第一讲临床合理用药概述 一、基本概念(药广义与狭义概念)药:是人类用以防治疾病、康复保健、计划生育的特殊物 质;是“药物”和“药品”两个概念的统称,药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其治疗效能,并经省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作为市场上允许出售的特殊商品。药物:是泛指对疾病具有治疗、诊断和预防作用的物质,药物是人类医疗、预防、保健必需的一类特殊商品。 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物制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二、什么是合理用药 1. 首先,最佳的、最理想的等形容词比较绝对化。医药科学总是日新月异向前发展的,一个时期称得上最好的药物或药物疗法,持续不久就会被更新更好的药物和疗法取代。许多曾经被视为最好的药物已经被淘汰,一些理想的疗法后来证明并不完善。可以这样说,目前的药物和疗法不可能永远是最好的或最理想的。 2. “合理”这个词比较稳妥,简单讲,合理就是符合一定的道理。按照目前国际上比较统一的观点,合理用药就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沦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即合理用药的概念:是指以现代的、系统的医药知识,在了解疾病和了解药物的基础上,从大卫生观角度出发,安全、有效、适时、简便、经济地使用药物。 3. 合理用药的含义是综合的,目前主要强调四个方面:有效性、安全件、经济性、适当性。从理论上讲,真正意义的合理用药必须兼顾这四个方面,单—考虑其中一两个因素的用药,不算合理用药。 (一)有效性药物是人类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约3/4 的疾病是采用药物作为治疗手段的,因此,有效是第一要素。药物的有效性指药物的治疗效果必须确切。抗高血压药使用后,病人血压必然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哮喘的药物必须能迅速缓解气喘病人的呼吸困难。药物的疗效是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用药患者存在年龄、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别,药物疗效不可能完全相同,但绝大多数人用药后会产生一定的疗效,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有效性的前提是正确的诊断,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个体选用不同的药物及剂量。 (二)安全性药物的安全性是个相对的概念,讲某种药物是安全的是指绝大多数人使用安全的药物,对特殊体质的人也有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卡马西平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但个别病人使用此药店,全身皮肤出现水疱,很快就转变成表皮坏死、渍促、脱落,病人就像被烧伤一样,救治不及时就可能丧命。 目前,人们已把安全用药放在选用药物的第一位,医药人员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努力寻找效果与风险之间适当的平衡点,力求在获得尽可能大的治疗效果的同时,让病人承担尽可能小的治疗风险。 (三〕适当性用药适当表现在给药过程的各个环节,一般指在用药时必须做到药物选择正确,剂量恰当,给药途径适宜,合并用药合理。目的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毒副作用,从而迅速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展,恢复人体健康。适当性是合理用药的最起码的要求,即将适当的药物、以适当的剂量、在适当的时间、经适当的途径给适当的病人,使用适当的疗程,达到适当的治疗目标。也就是说,用药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适当才行。具体做到如下几点: 1.适当的药物系指药物选择正确,在众多的同类药物中,根据病人病情,全面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不能只求治好病而不顾可能给病人造成的不良反应,也不能只图省医药费而延误疾病治疗。 2.适当的剂量凡是能产生药物治疗作用所需的用量,称为剂量。如果少于这个用量,一般不能产生治疗效果,用量增加过多,能引起中毒。适当的剂量主要指用药量应当把握得当,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

国内外项目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精)

国内外项目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人类跨入21世纪的今天,世界经济已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也就是把知识转化为效益的经济时代。而项目管理正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所以,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最新分支,无论在研究还是在应用方面都正在迅速发展。为使有兴趣于项目管理者了解当前国内外项目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特综合编写此文,以供大家参考。 1何为项目与项目管理 所谓项目是指为创造唯一的产品或服务而进行的临时性活动。这里的“临时”是指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始点和终点,而“唯一”是指其产品或服务在一些识别方法上与其他项目的产品或服务都有不同。 而项目和管理则是指将相关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满足项目要求。项目是由过程构成的,项目管理属于典型的过程管理,可以通过过程,如启始过程、策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和结束过程来完成项目管理。 2项目管理发展历史与阶段划分 项目管理的历史最早起源于美国,二战期间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和20世纪6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最早采用了项目管理方法并取得了成功,由此而风靡全球。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项目管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美国白宫的行政办公室、世界银行、IBM、ABB、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核心部门都采用项目管理。 我国项目管理的实践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通过13套大化肥的引进,我们对西方公司的项目管理,特别是设计管理模式有了初步的认识,80年代通过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如1984年的鲁布革水电站项目,开始实行项目管理,到90年代初开始倡导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直到后来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建设监理制和招标制等对项目管理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概况

1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概况 交通模式理论及最新进展反映了交通要素、交通结构及交通效率的主要特征。发达国家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相继制定出台了有关政策来引导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这些不同的交通发展政策形成了不同的交通模式,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依赖小汽车发展的城市,发达国家如美国,小汽车拥有率和使用率都很高,但是已经越来越受到能源短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如泰国,虽然人均小汽车拥有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不少,但对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却不加任何限制,已大大超出路网及环境的承受能力。 第二类是小汽车与发达的轨道交通同步协调发展的城市,如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和大阪等,小汽车拥有率不低于北美城市,但是使用率很低,主要靠地铁来通勤。 第三类城市主要依赖公共交通,抑制小汽车增长和使用,以此来支持城市高密度发展,如新加坡、香港。 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交通模式。美国采取TOD模式和新都市主义,发挥交通先导的作用,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促进了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的协调。英国伦敦采取设置公交车道、创造优先区域、鼓励停车换乘和中心区拥挤收费等措施,形成了一套发展公共交通的有效模式。 日本东京大力实施以轨道交通为中心的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轨道交通成为绝大多数东京市民的首选,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挤现象。 中国的一些大城市,通过吸收和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倡导建设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等,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来缓解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问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成为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2 国内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由交通、城建、市政、公安等部门对城市交通实施交叉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二是由交通部门对城乡道路运输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模式;三是“一城一交”综合交通管理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