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之言语理解 解题经验技巧总结(纯干货)

行测之言语理解 解题经验技巧总结(纯干货)
行测之言语理解 解题经验技巧总结(纯干货)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

言语理解与表达,往往题量较多,占有行测中不少分值。在这部分取得较高的正确率,对于提高行测成绩有重要意义。言语理解与表达,大体有词语填空、排序、片段题等。对于词语填空,没有捷径可走,只能踏踏实实地积累,认认真真地复习,结合词汇含义、语境等选出选项。对于排序题,将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出正确的顺序,效率最高的是采取排除法,最好能先确定首尾句,将明显不合逻辑的排序排除掉,再权衡选出选项;如果时间紧张,则凭语感从剩下的选项中选出。片段题,题干大,内容多,审题时间耗费较多,抓住要点、关键则显得非常重要,可以节约些时间。

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一定要掌握“快速识别考点”的方法,就是考试时,看到一个题,马上就能识别这个题目属于哪个考点,知道这类的题目应该怎么找答案。这样既能提高做题速度,又能达到非常高的正确率。为了节约时间,在做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的时候可按照以下的顺序作答。

(一)首看提问方式,明确题目的类型

考生首先需要看题目的提问方式,提问一般在最后一句。明确题目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答题。如果设问是主旨概括类题目则需注意答案主要是对题干的概括;如果设问是问本段强调了什么,则需注意答案可能意在言外,照搬原文的答案一般不可取;如果设问是寓言故事、启示、道理类,则需注意答案一般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提升到精神的层面。这类题的问法一般有:对段意概括最准确的是?对下文主要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这段话意在说明?……如果是问的“概括”,就直接归纳出文段大意,找作者陈述的内容,陈述的内容不能多不能少。如果是问的“强调”,就不能直接归纳了,还要在归纳的基础上外延,找作者的言下之意。XXX说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这句话概括的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是不对的。此处,“不对”和“耍流氓”是同等置换。这句话作者强调的是“我们应该抵制不以结婚为目的去恋爱的行为”。此处,“应该抵制这种行为”则是作者的言下之意。

(二)再读题干材料

读题干材料并不是简单的阅读,而是要注意寻找对解题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关键句、主题词或者题干结构。题干材料的关键词一般是关联词或者总结性的能表达作者观点的词;关键句则主要有首尾句、评论句、疑问句、设问句等等;题干结构则主要有总分结构、分总结构、转折结构、递进结构、因果结构等等。

(三)最后快速筛选答案

筛选答案,建议利用排除法,此方法可以在分析题干后仍得不出相应结论的情况下适用。一般而言,正确选项是对主旨句或者关键句的同义替换。而错误选项则各有千秋,如表达过于绝对、以偏概全、偷换概念、强加因果、无中生有、混淆是非(在细节判断题中,选项还会出现混淆时间、混淆数量,混淆范围、混淆逻辑关系等表述。)基本万变不离其宗。在考场上,考生在做题的时候,如果在排除错误选项的时候能清晰地找出这个选项错在哪里,是偷换概念?还是以偏概全?还是表述过于绝对?如果你能指出每个错误选项分别是哪一类型错误,那就可以保证这道题你100%不会错,同时也会在做题时不断加强信心。

第一轮排除之后,如果不能确定正确选项,就要慎重选择推论过度选项:在言语理解的选项当中,许多选项都是从文段当中做出的推论,常见的有,“所以我们不得不”,“因此我们必须”,“我们要”,“人们应该”这样一些说法,很明显是从材料当中得出的一个推论,是来迷惑考生的,这种推论往往是基于考生习惯的一种思维,但他不一定是作者的思路,所以选项中凡是推论都要慎重分析。最后一点是注意答案的高度和深度,两项相权选其高/深。一般情况下,正确答案不是对某种现象或现状的简单描述,而是针对这种现状应采取的态度或措施。例如:规矩是人定的,但潜规则是谁定的,恐怕没有人知道。如果不按潜规则来,办点事就是难上加难,屡屡碰壁之后,人们才会变得“懂事”。潜规则就像一个漩涡,一旦陷入其中,往往身不由己。但如果人们没有一点“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都不愿率先打破潜规则,而甘愿被它所左右,那社会的进步将是艰难而缓慢的。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形成打破潜规则的共识,让正常的规则真正起到作用,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A.只有打破潜规则,正常的规则才能起作用;B.潜规则主宰着我们的生活;C.潜规则危害大;D.正常的规则在社会无法运行。(技巧分析:做主旨推断题时要区别于文段概括题,注意选项陈述的高度,B、C、D三个选项都是对现状的某种描述,只有A提出了针对这种现状应采取的措施。故答案为A。)这类题目对语感要求极高,因此极有可能出现语感不好时连续错误的可能,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培养相信自己的习惯,千万不能反复推敲,越推敲错的可能性越大。

总的来说,言语理解这类题的干扰选项的特点主要有:

1. 看似合理,其实以偏概全、断章取义。要么利用在文段中没有提到的生活常识编造选项。要么把文段中的事实和细节当主旨,把片面的次要的观点当成主要观点。因此我们要从文中找依据,找答案,看似合理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答案。在主旨题中,应该排除细节干扰,把握主题。

2. 偷梁换柱,张冠李戴。要么对句中的细微处做了改动,要么截取文章中的词语或类似结构进行编造。要么在备选项中把因说成果,把果说成因,把别人的观点或作者反对的观点说成是作者的观点。因此我们要注意,过于相似的选项不一定正确,除非程度、范围都与原文完全一致。我们要注意:“原文越多,对的可能性越小”!

3. 用常规含义代替偏用词义。词意句意题中,通常把要考察的词或句的常规含义作为干扰项。

4. 过度引申。要注意选项是不是大大超出了文章允许的范围,切勿过度发挥。

5. 最具迷惑性的选项是一半对一半错的!

为了提高效率,我把言语类题目分为四个类型来讲。

主旨题

【这段话的主旨是】

【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解题思路:

▲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忠于原文,无需引申。▲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看到“主要”二字,基本上就是要求找段落主旨。做这类题把握两字原则——全和准。“全”指正确的选项一定要能概括题目全段,既能包含前半段也能概括后半段,既包括正面陈述又包含反面描述。“准”指正确的选项一定要精准,其对题目主旨的概括不偏不倚,不多不少,不搞删减、不搞延伸。避免以偏概全,切忌推理引申,注意同义替换。

段落主旨题要重视段落的首末句。如果第一句话是对全段进行总结,那么第一句就是主题句。如果最后一句是对全段总结,那么最后一句就是主题句。有时主旨句出现在中间起呈上启下的作用(比较少见),如果段中转折,那么该句可能是主题句。如果段落中有明显的主题句,则答案一般是此主题句的变个形式的表达。如果段落中没有明确的主题句,就要考生自己进行归纳。如果有两个选项意思都符合,应该选择那个与原文意思最接近的、意义比较宽阔的、比较富含深意和比较抽象的。

目的题

【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是】

【这段文字主要在强调】

【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解题思路:

▲找相应的得分句。(即题眼,通常为一句。找到题眼就可推出选项,相反,选出来的选项如果能在文中找到题眼验证,九成不会错。)▲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细节题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与这段文字文意相符的是】

【根据这段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根据这段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下面不符合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的是】

解题思路:

▲首先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考点,仔细的看原文是怎么说的。▲体会细节题正确答案和干扰项目涉及的基本的特点。▲正确的选项必须和文章讲的意思要完全符合,不能有丝毫的偏差。

正确选项的特点一般有:

1.能找到答案,但是不可能与原文一模一样,而是不同的词语和不同的句子表达相同的意思。(改写一般是答案,原封不动照搬一般不是答案)

2.一切严格按照原文,不要按照自己的想象发挥。

错误选项的特点:词性替换、因果颠倒、概念缩小或扩大、偷换概念、未提到、绝对化、成语、谚语字面意思为错。

推理题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

【作者接下来可能要介绍的是】

【这段文字后面将要谈论的内容最可能是】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是】

解题思路:

▲推理题不会是原文的明确表述,一定要避免就事论事。▲不是文中明确说明的内容。含义深刻是解!

干扰:

1. 只是原文简单复述。

2. 看似推理,但是答非所问。

3. 看似推理,其实张冠李戴,如把原因说成结果,把结果说成原因,把手段说成目的等。

4. 不要掺杂自己的观点,这样的选项往往是错误的!

5. 推理过头,概括过度

6. 有的瞎编的

几个例子:

据报载,著名物理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斯蒂芬?霍金宣布他已放弃对“万有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的追求。过去他认为人们很快就能找到一个至少能在原则上描述、预测宇宙中所有事物的终极“万有理论”,而现在他认为,人们永远都获得不了这样的理论;因为根据数学中的“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这样的理论根本就不可能有。(B项属于无中生有。作者并没有将“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和“万有理论”做比较,就更谈不上何种理论更接近事物的真相。)

根据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任何一种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

B。“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比“万有理论”更加接近事物的真相

C。追求真理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D。霍金过往对“万有理论”的追求显示了人们不竭的探索精神

在自然科学领域,那种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序列是清晰可见的,其进步发展史是一个旧理论不断被新理论扬弃取代、科学体系与科学思想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那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出的向着更高更新的目标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而人文科学领域虽然也有知识体系与话

语的新陈代谢与不断更新,但是在人文科学领域还有另外一种更突出的现象,那就是一些基本主题与命题的重复性与永恒性,这使得人文科学的发展常常呈现为对于既有的知识与问题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和气息的人类精神观念的演进过程。(D项属于偷换概念。由文段首句可知,呈现出清晰的“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序列”的是自然科学,而不是人文科学。)下列对于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自然科学的发展呈现为一个不断超越、不断进步的过程

B。基本主题与命题的重复性与永恒性是人文科学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

C。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总是向着更高更新的目标发展

D。人文科学的历史进程呈现为清晰的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序列

大袋鼠是一种奇特的动物,它们平时在原野、灌林丛和森林地带活动,靠吃草为生,它们过群居生活,但没有固定的集群,常因寻找食物而汇集成一个较大的群体。老鹰、蟒蛇和人们都要捕捉袋鼠,然而对袋鼠最大的危害莫过于干旱,幼小的袋鼠会死亡,母大袋鼠会停止孕育。(D项属于以偏概全。由文段中“幼小的袋鼠会死亡,母大袋鼠会停止孕育”可知D项“袋鼠都会死亡”丢掉了“袋鼠”前的修饰词“幼小的”,将部分变成了整体,扩大了主体的范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袋鼠一般不会单独行动

B。大袋鼠常聚集在一起寻找水和食物

C。威胁大袋鼠最严重的是干旱

D。遭到干旱,袋鼠都会死亡

Tips:很重要的是,做言语理解类题目,大家要有总体意识,不能盲人摸象,片木成林。说直白点就是,不能见文段是文段,见答案是答案。一定要有个意识:文段和答案(这里说的答案是指正确答案)是个整体。我们可以想象,本身文段和答案是一体的,出题人将文段其中一句话抠出来了,这句话就是我们要去筛选、寻找的答案。所以,当我们做题时,一定要将选好的答案带入到文段中,与文段连起来读一遍看是否通顺?和上下文的语境语义是否和谐?一般来讲,最通顺最和谐的一定是答案。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六大答题技巧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六大答题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作为公务员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已成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中最稳定的考试题型。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这部分的题量为40道,是行测五大模块中题量最多的一个模块,所占的分值相对较高。把握好这一部分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 接下来给考生介绍解答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的几项重要技巧。 一、意义匹配法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中,尤其是选词填空题,要注意重点分析词语的意义,包括词语本身的意义,语境意义以及搭配意义。 例题:在当前的涨价风潮中,有的商品确系成本增加而导致的终端消费价格上涨,但是也有不少商品却属于无须涨价之列,只不过看到其他产品涨价,便想搭上涨价的顺风车,为自己私利。这种跟风涨价的势头,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牟取遏制 B. 谋取遏制 C. 牟取遏止 D. 谋取遏止 技巧分析:浏览题干,看到第一空,“为自己私利”,根据这句话的感情色彩应该选用一个贬义词,所以第一个空应填“牟取”。再看到第二空,“遏制”指制止并加以控制。“遏止”指用力阻止根据词语本身的意义,“遏制”更合适,而且,“遏制势头”是固定搭配。故答案为A。 二、选项排除法 排除法关键在于分析选项,由选项本身的正误来确定正确答案。此方法可以在分析题干后仍得不出相应结论的情况下适用。 1、利用常识排除 2、排除表述太绝对或以偏概全选项 3、排除无中生有的选项 4、排除混淆概念的选项:在细节判断题中,选项会常出现混淆时间、混淆数量,混淆范围、混淆逻辑关系等表述。 5、慎重选择推论过度选项:在言语理解的选项当中,许多选项都是从文段当中做出的推论,常见的有,“所以我们不得不”,“因此我们必须”,“我们要”,“人们应该”这样一些说法很明显就是从材料当中得出的一个推论,是来迷惑考生的,这种推论往往是基于考生习惯的一种思维,但他不一定是作者的一个思路,所以选项中凡是推论都要慎重分析。 6、根据感情色彩来排除

行测图形推理规律及答题技巧总结.

图形专项突破中绝大多数例题都是公考真题,命题规范,指导性明确,具有很高的价值。图形专项突破编写系统,几乎含盖图形推理全部类型的题目。 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是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转动。牢牢把握住这两大灵魂就基本把握了图形推理题目。在这两大灵魂统帅下的十大基本规律,是每个想要在公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必须系统熟练把握的。 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转动。这里以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为例子来说明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 1. 答案:B 分析:方法一,从图形旋转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题目。顺时针方向看,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 具体的说,第一行三个图形中,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然后从第三列往下看,发现黑色小方框仍然在作顺时针旋转。整个观察顺序是:第一行,从左向右,到了第三个图形,从上往下;到了右下角的图形,从右往左,到了左下角,再从下往上。

如果选择逆时针方向分析,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逆时针旋转。最后同样得到答案B。 方法二,从图形的数量关系来分析这个题目。图中含有黑色小方框的图形是成对出现的。因此答案为B。 2. 答案:A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

公务员考试行测各种题型解题技巧及考场技巧(总结版)精编版

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大全 考生们都知道,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做行测题没有行测答题技巧是不行的,那么短的时间内把每一道完完整整进行思考很难行得通,掌握一定技巧就很关键,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你就是王者。山西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了公务员行测试卷中可能用到的常用答题技巧,期望为考生备考提速。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 1.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选词填空: 1.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片段阅读: 1.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逻辑推理: 1.数字比例与题干接近的选项要注意。 2.定义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3.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 4.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 5.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 6.结论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为语气较弱的选项。 7.排除弱化项、主观项、论题偏离项,剩下往往是答案。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图形推理 1.图形本身变化不大考虑对称、旋转、平移、翻转等。 2.图形本身变化较大考虑元素数量、叠加等。 3.若图形复杂多变且出现怪图,重点考虑共性,如共同元素数量、位置关系等。 4.空间型图形推理注意合理利用橡皮、小刀等工具模拟题干。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列问题: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大全(省考必看)

[经验]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大全(省考必看) 公务员考试中做行测题没有行测答题技巧是不行的,那么短的时间内把每一道完完整整进行思考很难行得通,掌握一定技巧就很关键,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在公务员考试中,你就是王者。 今天为大家总结了公务员行测试卷中可能用到的常用答题技巧,期望为考生备考提速。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 1. 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 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 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 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 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 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选词填空 1. 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 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 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 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 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片段阅读 1. 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 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 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 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 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 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 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 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逻辑推理 1. 数字比例与题干接近的选项要注意。 2. 定义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3. 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 4. 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 5. 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 6. 结论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为语气较弱的选项。 7. 排除弱化项、主观项、论题偏离项,剩下往往是答案。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图形推理 1. 图形本身变化不大考虑对称、旋转、平移、翻转等。 2. 图形本身变化较大考虑元素数量、叠加等。 3. 若图形复杂多变且出现怪图,重点考虑共性,如共同元素数量、位置关系等。 4. 空间型图形推理注意合理利用橡皮、小刀等工具模拟题干。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列问题

言语理解题之态度观点题答题技巧

言语理解题之态度观点题答题技巧 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考生想要取得高分就要勤于练习,从练习中总结方法与技巧。今天中公教育团队给考生介绍下言语理解答题技巧中的态度观点题答题技巧,希望考生们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态度观点题实际上关键在于考核考生把握文段作者态度、倾向性的能力,解题的关键重在理解。此外有时这种题目的解题思路与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很有可能文中的主题句就是作者的态度、观点以及对某事的评价。另外一些题目则与意图推断题的考查要点吻合,要求考生把握作者观点的同时就是在寻找作者说话的目的和意图。考生应注意的是态度观点题分为四类,即明确观点、隐含观点、杂糅观点和没有观点,考生在做题时应仔细分析。 具体解题的时候可以利用关键词,就是找出一段话中表明作者观点或倾向性的关键词,如“我认为”“作者认为”“我感觉”“所谓的”等词语,进而分析出作者的态度观点。在做题时应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作者身上去,同时部分题目可能没有作者的观点,考生在认真分析后直接选没有表明观点就可以了,不要为了猜题而随便选一个答案。 例题: 目前,IBM公司研发的电脑沃森战胜了美国电视智力节目《危险边缘》的两名人类常胜将军,一时问,很多网友担心,电脑越来越像人了,将会超越人类智慧。从深蓝到沃森,人工智能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电脑会代替人脑吗?近几年,每次有电脑战胜人脑的事发生,都会有“终结者”之类的担忧。甚至有人认为,电脑的计算速度正变得越来越快,不久的将来电脑将能够模拟人脑、产生意识,并最终替代人类。作者对于“电脑替代人脑”这种观点的态度()。

A.作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实现电脑模拟人脑 B.看不出作者是否认同“电脑替代人脑”这种观点 C.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超越人类智慧 D.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人类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主宰者 【中公专家解析】读题干,找“作者认为”或带有主观色彩的语句,题干中仅有“很多网友担心”“甚至有人认为”等词语,作者并没有对此表示认同或反对,因此作者对于“电脑替代人脑”这种观点没有表达任何态度。故答案为B。 最新招考公告、备考资料就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c3761822.html,/liaoning/

(完整版)行测解题技巧汇总

递推型: 1,0,1,1,2,( ),5 A+B=C 1+0=1 0+1=1 1+1=2 1+2=3 2+3=5 3,9,6,9,27,(),27 a.36 b.9 c.18 d.1/16 A*3=D 3*3=9 9*3=27 6*3=18 9*3=27 113,202,222,400,(440)a.400 b.555 c.518 d,628 (113-2)*2=222 (202-2)*2=400 (222-2)*2=440 4/3,0,4,8,(28) a.27 b.21 c.18 d.28 4/3+0=4/3 0+4=4 4+8=12 4/3*3=4,4*3=12 或者 3^-1+1 3^0-1 3^1+1 3^2-1 3^3+1=28 1,3,2,4,5,16,() a.50 b.86 c.75 d.71 1*3-1=2 3*2-2=4 2*4-3=5 4*5-4=16 5*16-5=75

3,2,3,7,18,(B) a.36 b.47 c.24 d.70 以第一个3为基数,分别乘以各项 2*3=3+3 3*3=2+7 7*3=3+18 18*3=7+47 或者: 3B=A+C 2,1,-2,-10,4,( ) A-40 B8 C-72 D-6 2*1-4 = -2 1*(-2)-8 = -10 (-2)*(-10)-16= 4 (-10)*4-32= -72 0,3,17,95,() A、119 B、239 C、479 D、599 1*1-1=0 2*2-1=3 3*6-1=17 4*24-1=95 5*120-1=599 1,2,6,24,120 分别乘以2,3,4,5 3,16,45,96,(175 ),288 1*3=3 2*8=16 3*15=45 4*24=96 5*(35)=(175) 6*48=288 3,8,15,24,(35),48 5 7 9 11 13 4,9,15,26,43,(71 ) 5,6,11,17,28 A+B=C 2,1,3,7,24,( 103 ) 2+1*1=3 1+3*2=7 3+7*3=24 7+24*4=103

行测言语理解技巧:递进关系.doc

行测言语理解技巧:递进关系 公务员行测考试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言语理解技巧:递进关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言语理解技巧:递进关系 对于行测逻辑填空部分的备考,很多同学反映“练习了千百题,还是选不对这一题”,逻辑填空一直以来都是考生们的痛点,在选项的徘徊纠结中,往往选择了错误选项,那到底应该如何把握逻辑填空的做题原则和方法呢?其实,考生在面对逻辑填空的时候,首先应该合理分析题干材料的内容,理解题干才是王道,再对比选项,选择意思相符的词语。接下来带大家一起学习利用题干内容的逻辑关系——递进关系巧解逻辑填空。 一、递进关系 含义:上下文中,后文的意思比前文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递进词:甚至、更、进而、竟、上升到、以至、何况、不仅…而且【示例】对于吸引人才,地方政府最应该做的,是营造一个适合人才流动、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与空间,而不是直接参与、甚至主导企业的人才录用过程。 二、做题原则 寻找比空缺处对应信息语义重或者语义轻的近义词或者一致词,整体保持递进词前面的词语比递进词后面的词语语义程度轻。比如示例中出现“甚至”,属于递进关系,其中“直接参与”指政府干预企业人才招录,比“主导”语义程度轻。 【例1】从社会学的眼光看,重复博弈的结果之一可能是博弈双方由陌生人变为熟人,甚至成为________,并发展出超越当下经济互动关系之外的其他社会关系。假如当前的经济互动关系只不过是发生在双方之间的

多种社会交往之中的一种,其他社会交往就可能________当事人在当下博弈中的策略选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伙伴加快 B.搭档操纵 C.朋友影响 D.同僚改变 【解析】C。文段围绕着重复博弈展开论述,需要我们两个空的选择。第一句话出现递进词甚至,属于递进关系的文段。第一个空的意思与“熟人”形成递进关系,按照词语语义程度前轻后重的原则,空缺处应该选择一个比“熟人”语义程度更重的词语。A项“伙伴”虽然也有朋友的含义,但是过于口语化,不适合书面语,可以排除;B项“搭档”,指协作的伙伴,偏口语化,可以排除;C项“朋友”指彼此有交情的人,从陌生人变成熟人,进一步变成朋友,符合语境;D项“同僚”指旧时同朝为官的人,现指机关单位的同事,不符合文意,可以排除。第二个空代进去,“影响策略选择”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项。 【例2】一批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旧古朴的县委大院,被老百姓誉为“最美县委大院”。老百姓相信,几十年不换的县委大院,坚守的不仅仅是一份________,更是一种信仰,是共产党人无私、奉公、为民、守义的最真实写照。老旧院子承载着艰苦奋斗的传统,________了民生冷暖的关怀。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操守体现 B.情怀驻扎 C.气节传达 D.胸怀展示 【解析】B。文段围绕着最美县委大院展开论述,需要我们两个空的选择。第一句话出现递进词不仅仅……更,属于递进关系的文段。第一个空的意思与信仰形成递进关系,语义程度比信仰轻,其中的信仰指一种极度崇敬的情感,这个空意表示一种共产党人“无私、奉公、为民、守义”的情感和初心。A操守指端正的品德和行为,比如职业操守,不符合,排

行测解题技巧--绝密

行测题怎样涂卡最有效率 行测135-140道题120分钟,加上涂答题卡,我们可以来核算下时间: 1. 7200秒÷140题=秒,只是做完题目,我们不填写答题卡 2. 如果我们用600秒÷140题=秒来涂答题卡,那我们就只有秒来做每一道题目了。 所以怎么样争取时间是行测考试的关键,今天我们只谈如何填写答题卡。 首先,我们来统计一下大家做行测题都是怎么涂卡的到底怎样涂才最有效率 方法一:有人说做一题涂一题比较快,国考一般时间都不可能够, 所以还是一题一题涂保险些,而且不容易涂错,但是换笔还是比较麻烦的; 方法二:有人说做完再统一涂卡,时间分配较合理,但容易图错,而且可能因为时间不够而涂不完;怎么能做一个涂一个呢麻烦!!! 就是做完再涂。 方法三:感觉做一部分涂一部分比较好,我用的是考试专用铅笔,就是前面的笔头是宽扁的,是比一般的铅笔快。 最科学的是做一题涂一题,以及三点意见: 1.考试的时候先做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有利于良好考试心态情绪的保证; 2.把握答题卡的序号分配,答题卡一般分7大块,注意顺序的分配,防止顺序错误;3.同学们担心铅笔换来换去耽误时间问题有个方法可以解决,把一支2B铅笔两头都削好,一头是圆的用于做题目,一头是方的用于涂答题卡。 数字特性法速解数量关系题 提示:数字特性法是指不直接求得最终结果,而只需要考虑最终计算结果的某种“数字特性”,从而达到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 掌握数字特性法的关键,是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字特性规律。(下列规律仅限自然数内讨论) (一)奇偶运算基本法则 【基础】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推论】 1.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如果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偶数。 2.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则两数奇偶相反;和或差是偶数,则两数奇偶相同。(二)整除判定基本法则 1.能被2、4、8、5、25、125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能被2(或5)整除的数,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5)整除; 能被4(或 25)整除的数,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 25)整除; 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125)整除; 一个数被2(或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一位数字被2(或5)除得的余数; 一个数被4(或 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两位数字被4(或 25)除得的余数; 一个数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三位数字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 2.能被3、9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能被3(或9)整除的数,各位数字和能被3(或9)整除。 一个数被3(或9)除得的余数,就是其各位相加后被3(或9)除得的余数。 3.能被11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能被11整除的数,奇数位的和与偶数位的和之差,能被11整除。 (三)倍数关系核心判定特征 如果a∶b=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如果x= y(m,n互质),则x是m的倍数;y是n的倍数。 如果a∶b=m∶n(m,n互质),则a±b应该是m±n的倍数。

行测言语理解怎么提高

行测言语理解怎么提高 20天行测81分申论75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行测解题技巧

最科学的是做一题涂一题,以及三点意见: 1.考试的时候先做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有利于良好考试心态情绪的保证; 2.把握答题卡的序号分配,答题卡一般分7大块,注意顺序的分配,防止顺序错误;3.同学们担心铅笔换来换去耽误时间问题有个方法可以解决,把一支2B铅笔两头都削好,一头是圆的用于做题目,一头是方的用于涂答题卡。 数字特性法速解数量关系题 提示:数字特性法是指不直接求得最终结果,而只需要考虑最终计算结果的某种“数字特性”,从而达到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 掌握数字特性法的关键,是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字特性规律。(下列规律仅限自然数内讨论) (一)奇偶运算基本法则 【基础】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推论】 1.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如果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偶数。 2.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则两数奇偶相反;和或差是偶数,则两数奇偶相同。 (二)整除判定基本法则 1.能被2、4、8、5、25、125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能被2(或5)整除的数,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5)整除; 能被4(或25)整除的数,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25)整除; 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125)整除; 一个数被2(或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一位数字被2(或5)除得的余数; 一个数被4(或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两位数字被4(或25)除得的余数; 一个数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三位数字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 2.能被3、9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能被3(或9)整除的数,各位数字和能被3(或9)整除。 一个数被3(或9)除得的余数,就是其各位相加后被3(或9)除得的余数。 3.能被11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能被11整除的数,奇数位的和与偶数位的和之差,能被11整除。 (三)倍数关系核心判定特征 如果a∶b=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如果x=y(m,n互质),则x是m的倍数;y是n的倍数。 如果a∶b=m∶n(m,n互质),则a±b应该是m±n的倍数。 【例22】(江苏2006B-76)在招考公务员中,A、B两岗位共有32个男生、18个女生报考。已知报考A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3,报考B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2:1,报考A岗位的女生数是()。 A.15 B.16 C.12 D.10

2020年公务员联考行测言语理解语句排序解题技巧(最新)

一、看选项排首句 1.不能做逻辑起点的句子 (1)含指代词开头指代不明的句子(这,那,此,其,它等) (2)成对出现的关联词语,后者不做逻辑起点(但是,所以,就,而且,还有,才,则等) (3)含有总结性词语的句子(总之,综上,由此可得,言而总之等) (4)并列句的后句不做逻辑起点(另一方面,同时,也等) (5)具体描述评价说明的句子(揉碎了说,比如说等) 2、能做逻辑起点的句子 (1)提出观点:中心句 (2)引出话题的句子(背景句、名言警句) 二、看标志定先后 1、指代词(这、其、他、他们等) 2、关联词(虽然……但是、因为……所以等) 3、顺序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重复词(重复出现的概念或话题顶真结构) 5、总结词(因此、总之、换句话说、总而言之等) 三、看行文定顺序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观点——分析观点——论证观点 提出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 例题:

①再比如财产公开不需要保护隐私,但香港把保护隐私作为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基本原则,保护申报人隐私也是一项国际惯例 ②但在如何公开,何时公开,怎样公开等问题上还远没达到共识的程度 ③有人分析称,各界在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比如认为所有公务员都要公开,但香港就并非如此 ④从现实情况看,就官员财产要不要公开的问题,早有基本共识 ⑤这就需要我们静下来研究问题,而不是流于情绪的宣泄 ⑥这样的冷静分析不是没有道理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⑤⑥ B.③①④②⑤⑥ C.④②③①⑥⑤ D.③②④①⑥⑤ 【解析】答案为C。在这个题目当中排在首句的有③和④这两句,首先我们可以比较一下③④谁更适合做首句。第3句当中有说到,“各界在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是指在什么认识上存在误区,没有表明,属于指代不明。并且“认为所有公务员都要公开”什么东西需要公开也没有表明,同样属于指代不明,从这两个方面讲③都不适合做首句,这时可以排除掉BD两个选项。而题干当中①句首有“再比如”,那意味着前文当中应该有一个“比如”。而比如出现在第③句,所以在这个题目当中,③①应该连在一块儿。排除掉A选项,选择正确答案C。 在以后排序题的答题过程当中,如果大家能够熟练掌握上述的方法和技巧的话,那么不仅是速度,准确度都会有所提升。

行测-演绎推理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总结

1、演绎推理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总结 所谓推理,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另外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一切推理都必须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一般来说,作为推理依据的已知判断称为前提,所推导出的新的判断则称为结论。推理大体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 只有一个前提的推理叫直接推理。例如:有的高三学生是共产党员,所以有的共产党员是高三学生。 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前提的推理就是间接推理。例如:贪赃枉法的人必会受到惩罚,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所以今天你们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惩罚。 一般说,间接推理又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三种形式。 1、演绎推理及其分类 所谓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性的前提得出了特殊性的结论的推理。例如:贪赃枉法的人是必定会受到惩罚的,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所以,你们今天是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民的惩罚的。这里,“贪赃枉法的人是必定会受到惩罚的”是一般性前提,“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是特殊性前提。根据这两个前提推出”你们今天是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惩罚的”这个特殊性的结论。 演绎推理可分为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 1、三段论 (1)所谓三段论是推理中最普通的一种形式。它由三个简单判断组成,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例如:不法分子都害怕法律的制裁(大前提);杀人犯是不法分子(小前提);所以杀人犯害怕法律的制裁(结论)。 (2)三段论的推理一般有三个特点: ①有三个判断; ②每个判断都有两个概念,整个推理共有三个不同的概念,每个概念都出现两次; ③在前提中都有一个概念起媒介的作用。 在逻辑学中,阐述三段论时,概念和判断都有一定的名称。即,在作结论的判断中的谓项称为大项(P);作主项的称为小项(S);在结论中不出现,在前提中起媒介作用的称为中项(M)。一般,包含大项的判断称为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判断称为小前提。 (3)我们在运用三段论时,还要遵守三个原则: ①一个三段论必须(也只能)有三个概念,特别是中项必须是同一概念,否则就会产生错误(通常把这种错误说为“偷换概念”)。例如:茅盾著作不是几天可以读完的;《白杨礼赞》是茅盾著作;所以,《白杨礼赞》不是几天可以读完的。 这里,在大前提中的“茅盾著作”指所有茅盾著作构成的总体,而小前提中的“茅盾著作”则是茅盾许多著作中的一种具体的著作,两者含义不同,已经不是三个概念,而是变成了四个概念,致使推理产生了错误。 ②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周延是在一个判断中对于主项和谓项是否全部断定,如全部断定就是周延,否则就是不周延。如果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例如:劳模都参加了这次代表大会;刘波参加了这次代表大会;所以,刘波是劳模。 在这个推理中,大前提里,中项并没有全部断定,因为参加代表大会的并不一定都是劳模。在小前提里,中项也没有完全断定,因为出席代表大会的肯定不是只有刘波一个人。由于在大小前提中,中项都是不周延,所以,这个推理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逻辑错误)。 ③在大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结论中也不能周延。否则就会造成“不当周延”的错误。例如:书记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她不是书记;所以,她不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在这个推理

(完整word版)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

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 1、判断推理——快速定位,不纠结!(分值:约27分) 判断推理包含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个部分。大概有40题,占题目总量的30%左右,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判断推理的难点在于阅读量信息量总体较大,我总结出来的解题技巧就是短时间内快速定位所考题目类型及考点,依据考察点解题思路筛选答案,不纠结于各个选项。 (1)图形推理 刚开始接触,会觉得有些图形推理杂乱无法,毫无头绪,其实梳理归类,基本考点无外乎四类: ①图形构成元素相同的,考元素平移、旋转或翻转; ②图形构成元素相似的,考叠加或遍历; ③图形构成元素看似凌乱的,考属性或数数; ④折纸盒和拆纸盒。 例题属于第一类,考查移动(位置变化)。图中只有两种元素,小圆圈和线段。小圆圈的移动规律很明显,每次都是逆时针移动两格。而线段的话,我们首先要想到它的旋转角度,但是这一题角度无规律,所以我们应该想到的是端点的移动,经过观察,线段端点(此题有两个端点,一个跟小圆相连,这里说的端点是指与小圆不想连的端点)是每次顺时针移动一格,故答案为D。 图形推理并不复杂,我们要牢记上面四个考察方向,分析规律,培养敏感 性。拿到题目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分辨出它到底考察哪个方向,变化规律是怎样。 (2)定义判断 例题:瓿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和盛水器,亦可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亦有方形瓿。根据上述描述下列器具中哪一个是瓿?

例题是说明了瓿的定义,考查描述和图片的对应。我们抓住“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描述信息,并结合排除法。A、C均有颈,排除;D项不是广肩、大腹,排除,故答案为B。 做定义判断题,要找准关键词,对比选项,运用排除法,最优原则,选一个符合关键词最多的、相对最好的选项,无需过于纠结。 (3)类比推理 例题:左手:右手与()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A、黑色:白色 B、幸存者:遇难者 C、晴天:阴天 D、老人:孩子 例题中,正常人有两只手,除了左手就是右手,两个词是矛盾关系。A选项,除了黑色和白色还有黄色等等;C选项,除了阴天和晴天还有雨天等等;D选项,除了老人和孩子还有青年,这些都是反对关系。而B选项,事故中只有幸存者和遇难者,为矛盾关系,故答案为B. 做类比推理时,我们要知道它考察什么,是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还是条件关系,或因果关系、成语结构、语义关系等,难点在于考察范围宽广,重点在于我们要快速定位考察要点,一击即中。 (4)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分为三种题,形式推理、分析推理和可能性推理。 形式推理考查基本的命题特点和推理规则,这种题的难点是理解这些推理规则。切莫死记硬背,因为很容易忘记、混淆,我觉得应该举生活中最常见的,自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秒杀技巧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秒杀技巧 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平均做题时间要控制在50 秒以内,要想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既能把简单题轻松拿下,又可做好绝大部分的难题,达到速度和效率的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备考练习中既要掌握好言语理解与表达各种题型的做题基本功,同时也要善于发现一些能够快速解题的小窍门,也就是解题秒杀技巧,这样一方面可以快速准确解题,另一方面又能节约考试时间,最终必将提高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部分的分数。 一、秒杀技巧一:关联词 【例题】文明和文化是不同的。文明使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民族越来越相似,按照德国人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的说法,文明是一个群体社会中大家按照统一规则生活,就好像按照一个节拍跳舞,不至于踩到脚一样;而文化使一个民族与别的民族不同,它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规则而是习惯。其实城市化也可以这样看:城市迅速发展,摩天大楼变成城市象征,这其实是现代文明在世界各个角落强势发展的结果。但是,我们又希望文明不要压倒文化,“同一”不要消灭“差异”。 这段文字意在: A.质疑现代文明忽略民族个性的趋势 B.探究城市化进程与文明发展的关系 C.强调城市化进程中保存文化的必要性 D.比较文明与文化对人类发展的不同影响 【解析】文段出现转折关系词“但是”,很显然文段阅读重点便在转折之后即强调城市化进程中保存文化的必要性。 关联词在文段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句与句之间关系承载的载体,同时也是文段主题句的标志所在,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关联词有五种类型,包括转折、递进、结论、必要条件和并列。因此考生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关联词的标注,从而快速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二、秒杀技巧二:标点符号 在言语题中,“‘、'“”?”及“、”很有可能为正确解题立下汗马功劳。 【例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幼稚工业或成熟工业一旦被政府所“保护”,就会形成新的既得利益团体,从而对政府产生新的压力,迫使其进一步实施“保护”,使暂时的保护演变为永久的保护。 对上面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政府“保护”的有可能是幼稚工业,也可能是成熟工业 B.受政府“保护”的结果是形成了新的既得利益集团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题解题技巧大全及经典题型概况总结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题解题技巧大全及经典题型概况总结 第一部分: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 行政能力倾向测试是公务员(civil servant)考试必考的一科,数字推理题又是行政测试中一直以来的固定题型。如果给予足够的时间,数字推理并不难;但由于行政试卷整体量大,时间短,很少有人能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做完,尤其是对于文科的版友们来说,数字推理、数字运算(应用题)以及最后的资料分析是阻碍他们行政拿高分的关卡。并且,由于数字推理处于行政A类的第一项,B类的第二项,开头做不好,对以后的考试有着较大的影响。应广大版友,特别是MM版友的要求,甘蔗结合杨猛80元书上的习题,把自己的数字推理题解题心得总结出来。如果能使各位备考的版友对数字推理有所了解,我在网吧花了7块钱打的这篇文章也就值了。 数字推理考察的是数字之间的联系,对运算能力的要求并不高。所以,文科的朋友不必担心数学知识不够用或是以前学的不好。只要经过足够的练习,这部分是可以拿高分的,至少不会拖你的后腿。抽根烟,下面开始聊聊。 一、解题前的准备 1.熟记各种数字的运算关系。 如各种数字的平方、立方以及它们的邻居,做到看到某个数字就有感觉。这是迅速准确解好数字推理题材的前提。常见的需记住的数字关系如下: (1)平方关系:2-4,3-9,4-16,5-25,6-36,7-49,8-64,9-81,10-100,11-121,12-144 13-169,14-196,15-225,16-256,17-289,18-324,19-361,20-400 (2)立方关系:2-8,3-27,4-64,5-125,6-216,7-343,8-512,9-729,10-1000 (3)质数关系:2,3,5,7,11,13,17,19,23,29...... (4)开方关系:4-2,9-3,16-4...... 以上四种,特别是前两种关系,每次考试必有。所以,对这些平方立方后的数字,及这些数字的邻居(如,64,63,65等)要有足够的敏感。当看到这些数字时,立刻就能想到平方立方的可能性。熟悉这些数字,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一个数字就能提供你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如216 ,125,64()如果上述关系烂熟于胸,一眼就可看出答案但一般考试题不会如此弱智,实际可能会这样215,124,63,()或是217,124,65,()即是以它们的邻居(加减1),这也不难,一般这种题5秒内搞定。 2.熟练掌握各种简单运算,一般加减乘除大家都会,值得注意的是带根号的运算。根号运算掌握简单规律则可,也不难。 3.对中等难度以下的题,建议大家练习使用心算,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在考试时有很大效果。 二、解题方法 按数字之间的关系,可将数字推理题分为以下十种类型: 1.和差关系。又分为等差、移动求和或差两种。 (1)等差关系。这种题属于比较简单的,不经练习也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建议解这种题时,用 口算。 12,20,30,42,()

2019泉州事业单位行测言语理解解题技巧:语句表达之语句排序题解密

2019泉州事业单位行测言语理解解题技巧:语句表达之语句排序题解密 泉州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带来更多泉州事业单位咨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泉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11月事业单位已经来临了,很多地市已经陆续发布了相关的招考公告。很多同学可能会比较头疼言语理解里面的语句排序题,语句排序题的正确率并不是很高,那么如何去解决语句排序题呢?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着大家来解密一下其中技巧。 1、首尾排序法 首先先排除一些不能做逻辑起点的句子 (1)含指代词(不绝对) (2)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后者不能做逻辑起点 (3)并列句的后半部分(另一方面) (4)总结性句子 (5)具体展开阐述、描述的句子 例1. ①农业生产中农用机械、灌溉设施和相关技术上的投入,有很大一部分是所谓的固定成本,它们不随经营规模增加而变化。 ②农业生产与工业一样,存在“规模经济效应”,理解这一现象需要用到经济学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概念。 ③因此,每单位土地上的平均成本会随规模增加而减少。 ④而事实上,农场规模成为限制这些新技术、新知识广泛采用的一大影响因素。 ⑤当前,关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主流做法是研发技术、培训农民、知识“下乡”等知识传递路线。

⑥当农业经营规模较小时,农民在计算相关的成本和收益后,会发现投入固定成本较大的项目是不划算的。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④-②-③-①-⑥ B.①-⑥-③-②-④-⑤ C.②-①-③-⑥-⑤-④ D.⑥-②-①-③-⑤-④ 【答案】C。中公解析:观察选项,对比首句。⑤“当前”论述背景,适合做首句,保留。①介绍“固定成本”的具体内容,⑥“投入固定成本”,②提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概念,故①⑥应在②之后,不适合做首句,排除B、D项。观察题干,③出现结论词“因此”,从该句入手。结合A、C项,需要判断③之前接②还是①。③总结了每单位土地上的平均成本和规模的关系,②提及了规模经济和两个成本概念,①论述了固定成本和规模的关系,①③话题一致,衔接恰当,进行捆绑。故正确答案为C。 例2.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连贯、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 )。 ①只有通过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各国才能避免冲突、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最终建成“共同体”。 ②西方主流观点认为,世界是竞争性、冲突性、二元对立的,国际政治是零和游戏;各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必然是各自为政,以邻为壑。 ③如果被这种想法支配,那就还是赤裸裸的权利政治,就永远实现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A.④①③②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行测做题方法总结

行测做题方法总结 一,语言理解 1.主旨类 (提问方法:主要内容,主要讲了,主要论述了,中心意思,概括讲的是。) 具体方法分为:关键字法,框架法,排除法 <1>关键字法—通读文段,找出文段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分别对应到选项中。 当含有多个描述对象时,必须所有的对象都包含在选项中 <2>框架法—确定文段的描述类型以及作者的态度。 文段类型一般分为:①世界观类(即只包含现象,问题,原因及危害的说明,不涉及解决问题的方法)②方法论类(重点在于如何解决问题) <3>代入排除法—将选项代入文段中,看是否有“描述范围过于宽泛”,“未提及”,“过度引申”或与描述对象不符。或者本应是“可能”等不确定的字眼,选项中出现了肯定,那么以上情况都应该排除。 注:以上几种方法,代入排除法用得较多。 文段的关键句往往在首句或末句 当文段描述了A.B两方面的内容事,选项当中必须同时包含这两方面,否则排除。

文段中只是讲述了某个现象或者问题,选项中出现了如何解决问题,也应排除,属于无中生有。 要点精华:①关键字要找全②选项要看清③明确文段结构(世界观或方法论)以及作者感情色彩。 2.意图题 (提问方法:意在强调,说明,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旨在说明等等。) 确定框架—找关键字—明确作者态度—适度引申 注:①在掌握主旨题做法之后还要记住以下要点,明确作者感情色彩是褒是贬。 ②排除过于宽泛的选项 ③注意“然而,但是”等转折词,重点内容一般在转折词之后。 ④过于浅显,直接在文章中有提到的内容也要排除。 3.细节理解+作者态度观点+排序题 (1)填入横线中恰当的一项 ①从横线的前半句确定描述对象 ②结合全文确定文段主旨和作者的感情态度 ③现象之后,先原因/危害/特征——应对措施。 (2)作者态度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