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测试

姓名: 得分:

一、填空。(45分)

1. 万级的包含有( )、( )( )、()四个数位;亿级的计数单位有( )、( )、()( )。

2. 10个一千万是( ),一百万包含有( )个万。

3.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第八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4. 78010060是由( )个千万、8个( )、( )个万、( )个十组成的。

5. 3003003的最高位是( )位,左边的3表示( ),中间的3表示( ),右边的3表示()。

6. 比49999多1的数是(),比49999多1万的数是( )。

7.把12800000000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再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

8. 一个数由3个千万、4个十万、9个千、2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

9. 一亿五千零六十万四千写作( ),它是一个(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

10.用0,1,5,6,8组成的最大的五位数是( ),最小的五位数是()。

11. 比最小的8位数少1的数是( ),比最大的5位数多1的数是( )。

12. 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一个( )位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最小的一个数是( )。

13.在数位顺序表中,百万位的右边是( )位,亿位的左边是()位,十万位右边一位的计数单位是( )。

14.用四舍五入法6□7890000≈6亿,□里可以填(),最大可以填( )。

15.一个数的近似值是6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16.小丽家住在幸福小区八栋5门3层1号,她家门牌号为XF0805031,贝贝家也住幸福小区,门牌号为XF1110111,她家住在()栋( )门()层( )号。

17.王叔叔的身份证号码是61020319700110××1×,则王叔叔生于( )年()月( )日。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数与原数比( )。

A.变大了

B.变小了C.不变

2.最接近324万的数是()。

A.3243001B.3240001C.3240110

3. 在85后面添()个0,这个数是八千五百万。

A.4 B.5 C.6

4. 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十次是()。

A.一百万 B.一千万 C.一亿

5.读50800304这个数时( )。

A.只读一个零

B.只读两个零

C.读三个零

6.782435>78□435中,□里可以填()。

A.3 B.1 C.4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7分)

1.写一个含有两级的数,应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 俩个数相比,最高位上的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大。( )

3. 7□21354万≈702亿,方框中最小能填1.( )

4. 10个一万等于1000个一千。 ( )

5.最小的五位数比最大的四位数多1. ( )

6. 一个数的万级上是715,个级上都七百是0,这个数读作七百一十五万。( )

7. 近似值都比准确数大。( )

四、读出下面各数。(4分)

720000 读作:( ) 384401000 读作:( )

405007020读作:( )

27000340 读作:( ) 五、写出下面各数。(4分)

九十万零七百写作:( )

二亿三千五百万九千三百二十写作:()

八千二百四十万一千零三写作:( )

五亿零二千写作:( )

六、按要求写数。(9分)

1.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4007000000= 27600000000= 153610000=

2.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20567920000≈96481≈4018000000≈2760000000≈4005400≈ 14980≈

七、□中最大能填几?(3分)

4□400≈4万39□000≈40万 35□860≈36万

八、填出下面各数的相邻数。(4分)

1. ( ),100000,()

2. (),4870,( )。

3. (),26500,() 4. ( ),34999,( )。

九、按要求填数。(3分)

用3、7、9和4个0组成一个七位数。

1.一个零都不读的数是( );

2.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

3.读俩个零的数是 ( )

十、比一比。

1.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约为9600000km2,俄罗斯的国土面积约为17100000km2,加拿大的国土面积约为9980000km2,它们谁的面积最大?谁的面积最小?(3分)

2. 在○里填上“>”或“<”。(6分)

520400○52万最小的六位数○100000 39999+1○40000-1

63082○60832 49805089○48790502 最大的八位数○9999万

3. 将下面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5分)

3500760 11302400 4002190 980998 3500670

( )<( )<( )<( )<()

附加题(10分)

1. 用1,2,3,4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它们相差多少?

2.有一个五位数,最低位上的数字是8,最高位上的数字是3,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字的2倍,前三位数字的和与后三位数字的和都是19。这个五位数是多少?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一)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解亿以内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引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谁来读一读下列几组数据? 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七十二万平方米。(3)2011年,我国芝麻、茶叶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芝麻六十一万吨、茶叶一百六十二万吨、油菜籽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吨。 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数。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 (1)指名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课件出示:填一填,说一说。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千是()。 说一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读一读下列各数:2362、1002、8945。 2.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师生一起用计数器拨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一万)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万。

数的认识与运算知识点

v1.0可编辑可修改 97。 小升初数和数的运算知识点 一概念 (一)整数 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 1 , 2, 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1)整除、倍数、因数:整数a除以整数b(b工0 ),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 除,或者说b能整除a。 如果数a能被数b(b工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例如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 数是3,没有最大的倍数。 (2)整除的性质: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 4 (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4 (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 (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 (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 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3)奇偶性: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完整版)2015年春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经过2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数、10000以内的数三个循环的认数教学,学生已经获得了许多数的知识。他们联系实际,体会了数的意义,初步建立了数概念;学会了表示数的方法和技能,会认、读、写一万以内的整数;感受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数表达身边的物体有多少个……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也会经常接触到较大的数,需要用大数来表达和交流,这就要求拥有大数的知识。已经认识的数以及已有的认数活动经验,使学生具备了进一步学习大数的条件。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十进制计数法。包括万级和亿级的计数单位和相应的数位,多位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多位数的改写和近似数,多位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实际应用等内容。掌握这些知识,能够加深对整数的认识,在现实情境中更好地应用整数,并为进行多位数的四则计算以及认识小数打下基础。全单元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从认识五位数到认识十二位数的跨度相当大,因此编排七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例1 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整万数的意义与读写方法 例2 亿以内数(万级与个级都不是0的数)的组成和读、写规则 例3 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整亿数的意义和读、写,整数数位顺序表,十进制计数法 例4个级上是0的多位数的组成与读、写 例5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整万数、整亿数的简写 例6近似数的含义 例7求多位数的近似数练习四 从上表可以看到,全单元内容分成两大段。前四道例题着重认识多位数的意义和计数方法,从整万数到非整万数,从整亿数到非整亿数,教材编排十分细致,有利于学生逐步认识各个计数单位和数位,循序渐进地掌握多位数的组成以及读法、写法。后三道例题教学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改写多位数和求多位数的近似数,这些都是多位数的数学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 教材把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教学分开编排,因为认识多位数需要建立“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计数单位的概念,以及相应的“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等数位概念,把这些计数单位和数位分成两段教学比合成一段教学要好一些。再说,我国分析多位数的组成以及读、写多位数一般都分级进行,即按“级”分析数的组成(若干个亿、若干个万、若干个一组成的数),按“级”读、写数(依次读写亿级、万级、

最新六年级数学数的认识知识点归纳

1 数的认识 1 2 正整数 自然数 3 整数 零 4 数 负整数 5 分数,小数,百分数 6 ● 整数 7 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8 2、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 (9) 叫做自然数。 10 3、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是最小的自然数。 11 4、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12) 都是计数单位。 13 5、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14 制计数法。 15 6、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16 数位。 17

18 ▲数的改写 19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20 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21 (1)、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22 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12.543 亿。 23 24 (2)、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25 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26 27 (3)、取近似数的方法: 28 ⊙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29 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30 位进1。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省略 4725097420 亿后31 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 32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33 近似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34 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35 ⊙去尾法: 36 (4)、大小比较 2

数的认识知识点梳理

一、整数 1.自然数、0和整数: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自然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2.十进制计数法: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整数的读法和写法:读数时,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属于亿级和万级的要读出级名。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写数时,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4.因数和倍数:如果数a能被数6整除(6×0),b就叫做a的因数,a就叫做b的倍数。 5.偶数和奇数: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 6.质数与合数: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7.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二、正、负数 像+20,+1.56,+8899.2··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像-3,-3.45,-6.357…··这样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 三、小数 1.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数位和计数单位: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3.小数的读写:读小数时,小数的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照顺序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小数的改写和省略: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并在数的后面添上“万”或“亿”字。有时也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取近似数。 四、分数 1.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據餘整(除数40)除数 3.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4.分数的分类: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1)。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

小学一年数学:数的认识与运算

小学一年数学:数的认识与运算 导语:小学一年级学习资料和学习重点###已经整理出来了,想要了 解更详细的小学生一年的学习资料,请注重###最新资料。 数的理解 (1)强调数物体个数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做记号、根据物体摆放的规律按群数数等。 (2)增强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在表示第几个时要注意说明方向、 顺序。如:从左往右数,第2个是 (3)按顺序填数,按规律填数 (4)加深对0的理解:在不同情境中,0的含义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0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和温度计上的“基准”0度。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0的含义。 (5)重视比较方法的梳理:一一对应比较(P17、(1)(2))、 三者之间的比较(先两两比较,再选出、多、小、少的) 利用参照物实行比较(P17(4)和P19、5、6) 注意题目规定的符号别标错了 数的运算 (1)利用学具摆一摆、捆一捆,加深对数位和数的组成的理解。 (2)用丰富的游戏活动使本版块的复习变得不枯燥。游戏是一年 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 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20以内数的理解,让学生玩猜数(小棒有 多少根)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避免出现单纯的 题海练习,让学生厌倦。能够设计爬梯子、找朋友、对口令、开火车、

抢答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准确计算。在本期结束时,学生要达到每分钟能准确计算8道题左右。 (3)重视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如:+6=15,尤其是-7=7,学生容 易填成0。 在○里填上“+”或“-”9○6=1516○5=11 (4)对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复习: ①从类型上分包括求和、求差、求部分数。并注意体现三种类型 之间的联系,注重系统练习。 如:8个苹果,5个梨,苹果和梨一共多少个? 苹果比梨多多少个? 梨比苹果少多少个? 一共13个水果,苹果有8个,剩下的是梨梨有多少个? 一共13个水果,梨有5个,剩下的是苹果苹果有多少个? 再如:看图列四道算式 ②从表现方式上看可分为形象图、情境图、部分抽象的文字表示。 注意强调计算为问题服务的意识,看清题上要求的是什么。允许 部分学生用表示要求的数。 如:P38,4图1 ③应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问题,学生容易理解的是如: P45,1题,动态的表现形式, 包括去掉一部分又来了一部分。较难理解的是P47,4题,这种 静态表现的。 ④增强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水平。

数的认识知识点梳理教学提纲

数的认识知识点梳理 整数: 1.自然数,0和整数 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0和自然数都是整数。 正整数 整数零 负整数 2.十进制计数法 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数时,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属于亿级和万级的要读出级名. 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例如:8000406000读作: 八十亿零四十万六千

写数时,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4.四舍五入法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看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几,如果比5小,就把尾数都舍去;如果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大于5,就把尾数舍去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5.整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首先看它们位数的多少,位数较多的数较大; 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那么首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较大的,这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相同,则左边第二位上的数较大的,这个数就大…… 6.整除与除尽 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数a 能被数b整除,或数b能整除a. 除尽:数a除以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或是有限小数,这就叫做除尽. 整除与除尽的区别: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整除也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不一定是整除.

7.因数和倍数 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8.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各个位上的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 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个位是0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个位是0,而且各个位上的 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 注意:有一些数能被7,9,11,13整除,但是不容易看出来, 这是大家在约分中容易忽略的. 9.偶数和奇数 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六年级下册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总复习

已打印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总复习 一、重要概念: 知识点一:1、整数的范围 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或者说整数由正整数、零、负整数组成。 2、: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若干个“1”组成,所以“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1也是最小的一位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 3、整数与自然数的联系及区别 自然数全是整数,整数不全是自然数,还包括负整数。 4 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是指满十进一,十个一进为十,十个十进位百,十个百进为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知识点二:1、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或者去掉“0”,就相当于把相应的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10倍(或)、100倍(或)、1000倍(或)…… 知识点四:1、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他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4、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6、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7、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8、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9、100以内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 67、71、73、79、83、89、97、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 1—20以内的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 10.质因数:如果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叫做这个自然数的质因数。 11.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12.公因数、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3一般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可以用短除法来求; 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的乘积;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14.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5.两数之积等于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乘积。 知识点五: 、数的运算:(一)运算定律: 1、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减法的性质:a-b-c=a-(a+b) 3、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 c ? 数的认识的练习: (一)填空: 1、0.4=() () = 10 () = () 35=( )% 2、13628中的“6”表示();70.6中的“6”表示();6 11中的“6”表示()。 3、280004320读作(),四舍五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位后的尾数得到的近似数是()。 4、某班5名同学的体重分别是:小军23kg,小强21kg,小兵25kg,小丽24kg,小红22kg。如果把他们的平均体重记为0,那么这5名同学的体重分别记为:小军,小强,小兵,小丽,小红。 5、一个数由3个一,5个百分之一和7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100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知识归纳与总结

重点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 1.能正确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2.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及数的顺序,并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学习目标 3.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会在算盘上表示出万以内的数。 4.认识近似数,并会体会使用近似数的意义。 5.能正确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 1.掌握万以内的读、写法及数的组成。 学习重点 2.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3.认识近似数,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4.正确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环节1:单元知识归纳 知识点认识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 万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法 用算盘数数和记数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近似数 整百、整千数不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 具体内容 1.常用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数位的顺序: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1.万以内数的组成: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10000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3.10000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数位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 1.算盘上的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2.用算盘记数时,要先定位再拨珠。 万以内的大小比较方法:(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大。(2)位数相同时,就从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千、整百或整十的数及几千几百、几百几十的数,称为近似数。 整百、整千数不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直接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 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1)把整百、整千数都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2)可以不看整百、整千数末尾的0,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的未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

数与式--知识点

科目:数学年级:初中 中考专题复习一 数与式 一、知识网络: 1、实数????????????????????数轴相反数有关概念绝对值倒数近似值及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分类 2、实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利用数轴直接法近似估计放缩法间接法分子有理化作商或作差比较 3、?→→?? 单项式:系数、次数代数式有理式整式多项式:次数、项数 4、????? 互 逆提取因式法整式乘法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分组解法 5、???????????????→?????→??????????????????????????整式概念有意义及值为0的条件有理式代数式分式基本性质约分运算通分分式混合运算无理式 6、n →→??→→??? 开平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乘方开方开立方立方根开次方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0) 最简二次根式 有关概念同类二次根式 互为有理化因式 分母有理化平方根二次根式a 运算化简求值 二、学习目标: 1.理解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无理数、数轴的意义,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2.掌握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理解实数的运算律,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3.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4.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会求代数式的值,会进行简单的整式混合运算. 会推导乘法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5. 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 6. 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三、命题热点: 1. 实数的有关概念历来是中考考查的基本内容,涉及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无理数、数轴等概念,多以填空、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2.灵活运用实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进行化简与混合运算是中考的常考内容. 3. 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有效数字往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背景,有较强的应用性,是近几年考查的热点. 4.因式分解主要考查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分解,直接考查的题型以填空、选择为主. 5. 分式作为单独的知识进行考查,其难度在逐年下降,重点考查对分式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运算. 四、考点扫描: 考点Ⅰ.实数 1、实数的分类: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第 8 课时 近似数教案

第 8 课时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12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 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

(完整版)大数的认识知识点归纳

期末复习(一)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 练习:1、从个位起,第()位是十万位;第九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2、456982002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6在() 位,表示(),5在() 上,表示()。 3、与10000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 4、个、十、百、千、万……都是()。 二、十进制计数法 10个一是十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一亿是十亿 10个十是一百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十亿是一百亿 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练习:1、千万和十万之间的进率是()。 2、10个十万是(),()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是十亿。 三、万以内、亿以内数的读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每级的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者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练习:请先画数级,再读出来 6820214 读作:() 2001065 读作:() 451200000 读作:() 300201010 读作:() 四、万以内、亿以内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写万级,再写个级(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那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练习:1、由6个千万、4个千、8个一组成的数是() 2、写出下面的数

二百零三亿零三百五十万四千写作:() 八千零四十七万写作:() 二十九亿零八百万七千六百写作:()3、三百零五万三千零五十三平方米,写作:(),它是由()个万、()个一组成的。最高位上的3表示(),最低位上的3表示()。 五、比较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较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练习:1、37820800____37082800 51986720____52001340 48万____480001 284635000_____30842150 2、把96012000,9660102,9061020,9600120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 列()3、2200220 2222000 2000222 2220002 20202020 ()>()>()>()>()六、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

数的认识与运算知识点

小升初数与数的运算知识点 一概念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与0都就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就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就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就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1)整除、倍数、因数: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就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a的因数)。倍数与因数就是相互依存的。 例如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就是7的倍数,7就是35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就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就是1,最大的因数就是它本身。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就是1,最大的因数就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就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就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就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2)整除的性质: ★个位上就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就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与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与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就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3)奇偶性: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就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与偶数。 (4)质数与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与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 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与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2都就是合数。 ★1不就是质数也不就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就是质数就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与1。 (5)分解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就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与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28=22×7 (6)公因数与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12的因数有1、2、3、4、6、12;18的因数有1、2、3、6、9、18。其中,1、2、3、6就是12与1 8的公因数,6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与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当合数不就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与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就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个数就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就是2、3的公倍数,6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就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就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就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就是无限的。 (二)小数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一)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解亿以内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引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谁来读一读下列几组数据? 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七十二万平方米。(3)2011年,我国芝麻、茶叶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芝麻六十一万吨、茶叶一百六十二万吨、油菜籽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吨。 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数。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 (1)指名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课件出示:填一填,说一说。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千是()。 说一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读一读下列各数:2362、1002、8945。 2.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师生一起用计数器拨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一万)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万。

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姓名() 、大数的组成: 1、计数单位: (1)作用:计量数的大小。 (2)学过的计数单位有(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3)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10 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 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4)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数位: (1)数中的每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2)数位顺序表: (3)记住重要的数位:从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4)数级: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依次为: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表示多少个一; 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表示多少个万; 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 位),表示多少个亿。 3、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它们之间的联系: 4、位数:一个整数中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数。 5、计数单位,数位,数级,位数不能混淆,不能说它们之间有相等的关系。如:计数单位就是数位,数位也是位数等。 (1)计数单位和数位有什么区别?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兆、,都是计数单位。

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非常密切的。这是因为“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 上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万”,等等。例如:8475, “8”在千位上,它表示8个千,“4”在百位上,它表示4个百,“ 7”在十位上,它表示7个十,“ 5 ”在个位上,它表示5个一。 (2)区分“数位”与“位数”。 数位”与“位数”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数位”是指一个数的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数位顺 序表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例如,在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时,同一个‘ 6'放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放在百位上表示6个百,放在亿位上 表示6个亿等等。 “位数”是指一个自然数中含有数位的个数。像458这个数有三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占了一个数位,我们就把它叫做三位数。198023456由9个数字组成,那它就是一个九位数。“数位”与“位数”不能混淆。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万”等等。所以在读数时先读数字再读计数单位。例如:9063200读作九百零六万三千二百,万、千百就是计数单位。 二、大数的读法: 1、读法一:把数中的数字放在数位表中(右对齐),先读亿级数(按个级数的读法读),读完后加一个“亿”字;再读万级数,(按个级数的读法读),读完后加一个“万”字;最后读个级数。 2、读法二:(常用方法) (1)先四位分级。 (2)从高位读起,最先读亿级数,再读万级数,最后读个级数。 (3)亿级数,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相同,读完后分别加上一个“亿”、“万”字。 (4)0的读法:每级末尾的0,不论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的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注:读数要用语文字,不能用数学字。 三、大数的写法: 1、写法一:根据数位表来写,先写亿级数,再写万级数,最后写个级数;哪一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2、写法二:(常用方法) (1)先找出“亿”字和“万”字。 (2)先写亿级数(“亿”字左边的数),再写万级数(“亿”字和“万”字之间的数),最后写

小升初总复习—数的认识和运算(3份) (1)

小升初复习 课 题 数的认识(数的意义及分类) 学 习目 标 1.我们需要学习和了解整数、自然数、正数和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及分类。 2.了解计数单位、数位、十进制计数法、数的分级。 3.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知识点一:数的意义及分类 ⑴0,2,4008,85,1000都是( )数,也都是( )数。 ⑵把1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份,每份占全长的( ),其中的5份是( )米;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份,每份占全长的( ),1份是( )米。 ⑶最高位是亿位的整数是( )位数,最低位是千分之一的小数是( )位小数。 ⑷最小的六位数是( ),最大的六位数是( )他们相差( )。 ⑸kg 4 3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 )份;也可以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 )份。 知识点二:计数单位及数位: ⑴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从右数起,它的第六位是( )位,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整数是( )位数,最低位是千分位的小数是( )位小数。 ⑵3480.862是由( )个一,( )个十分之一,( )个百分之一,( )个千分之一组成。 ⑶大于0.68而小于0.70的小数有( )个。 ⑷6.34是( )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分成练习: 1、将下面的数填在适当的( )里。 1468 -23.5 1.67 5 4 97.2% ⑴长春市1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⑵六(1)班有( )的同学喜欢读书。 ⑶张老师的身高是( )m.⑷某大型玩会参加的人数是( )人。 ⑸期中考上六(2)班的数学成绩的优秀率是( )。 2、找规律。⑴12除7的商化成小数后,小数点右边第2004位上的数字是( )。 ⑵在循环小数2.087181881的某一位上再添上一个循环点,使新的循环小数尽可能大,则这个新循环小数是( )。 3、一个四位数,在它的某一位数字前面加上一个小数点,再和这个四位数相加,得数是2000.81,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4、如果将6放在一个两位数的右端,所得的三位数比原两位数大294,求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